高校文化发展

2024-09-15

高校文化发展(通用12篇)

高校文化发展 篇1

一、什么是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

狭义上, 高校文化主要包括高校的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道德文化、形象文化等, 是高校精神、行为的综合表现。从微观层面上看, 高校文化包括全体师生及其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优秀的高校文化能够提高高校的文化品位, 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学生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滋润, 促进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反过来又能促进高校文化的发展, 丰富高校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美国著名的企业文化专家沙因教授认为, 文化是一种深奥的现象, 它非常复杂而且不宜了解, 但是对企业管理来说, 花大力气去认识企业文化是值得的。因为, 当我们确实了解了企业文化时, 对企业文化中那些难以理解和看似不合理的现象就会豁然开朗, 所以, 人们认为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效率高低的重要原因。一个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 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 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 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 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 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二、高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前提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在更高层次上的民族文化的更新。它一方面要选择和引进外来文化, 并在消化、融合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新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不断造就具有更高层次文明人, 从而推动整个民族的文明进程。高校作为精英文化的发祥地, 正有力地担负起了构建新文化和培养新型文明人的重要使命。它作为中外文化首先碰撞、交融的结合部, 一方面由于大量输入着各种外来文化信息, 形成了不同于民族文化的特殊的文化环境, 使各种观念、思潮先在这里进行交锋、论战。另一方面, 由于生活其中的个体具有知识密集、思想活跃、年龄相近、生活方式趋同的特点, 他们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相对独之的文化群体。他们受着外来文化的熏陶, 又置身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中。因此, 他们总是超前于整个民族, 首先构建自己的新理论、新观念;并且不断向社会传播、辐射, 对民族文化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导向, 可见, 高校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中, 不仅要提供高科技, 而且要创造新精神、新文化;培养的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 而且要具有现代人格、现代观念,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搡, 成为个性鲜明、情趣高雅、知识丰富、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发展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只有这样, 才能科学地完成企业文化的个体转换。

三、高校文化为企业文化提供服务

高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 这是所有高校的共同特征。因此, 从高校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来看, 我们要求高校培养企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观点, 也就是说, 高校有什么样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就培养什么样素质的学生。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 高校必须利用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和具有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 大力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 培养具备整体素质的人才队伍。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有待于我们坚持方向, 大胆探索, 在努力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建设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必须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必须建设博采各国文化之长, 熔铸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必须建设师生员工踊跃参与、富于创新和活力的文化。只有这样, 高校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建设文明企业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四、整合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知道, 文化是需要交流的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 文化才能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 历史上的每一次民族大融合都带来了民族文化大繁荣, 特别是进现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 中国学界也变得更加活跃了, 所以在这个全球化时代, 文化的交流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当我们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后, 我们必须要把经济优势变为文化优势, 让文化优势来推动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最后才能达到整个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都同具有某些特质,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是不同性质的文化, 他们的外延与内涵都是不一样的, 又怎么会有共同的特质呢?但实际上由于他们都是由集体, 由知识分子组合而成的, 所以是可以融合整理的资源, 比如某些价值观念, 我们整合这两种资源不仅仅是让两种文化中的共同部分继续为两个系统的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它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成为企业精神价值的追求, 为整个企业的发展做出它应有的贡献。对于那些并不是共同所有的文化, 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来让他们相互融合, 我们知道, 任何一种文化或是现象常常会因外来的因素而变得异常活跃, 而活跃会更大限度的激发内部的活力或创新能力,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它不仅有利于高校, 也有利于企业。如果说高校文化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制高点, 是理论文化诞生的地方, 是创新潜力的源泉所在, 那么企业文化则是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的结合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谈家水: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商场现代化, 2008, (2下)

[2]陈元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企业家信息, 2008, (3)

[3]李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素质.江苏高教, 2004, (6)

[4]涂国红:高校图书馆与高校文化建设浅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6)

[5]曾翔: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结合构建和谐人文德阳.现代企业教育, 2008, (4)

高校文化发展 篇2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最初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自身的培养和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化,“文化”的概念经过了古希腊、罗马后期,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被科学定义。一般认为英国人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下的定义对规范“文化”概念有重要意义。尽管人们对“文化”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几乎都把“文化”与人类的活动及其结果联系起来。“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系统、知识技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宗教信仰体系等都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我们可以将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定义为:普通高等院校师生共同参与,以院校为主要活动场所,在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群体性文化,它是学校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息息相关

1.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高等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师生参与广泛、热情度高的特点。因此,它能促进学校的整体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强身健体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然而在学校体育文化环境中,不仅要求师生坚持经常锻炼身体,而且要促使“终身体育”的理念为师生广泛接受,使“一生锻炼,锻炼一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良好习惯而传承下去,实现“健康地工作和生活”人们一生追求的这一目标。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体育竞赛中那种讲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也必将更深刻地感染着学生,这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无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能促进师生吸收正能量大学生在整个大学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大约是70%,另有20%的教师和10%的行管人员,所以只有调动和带领好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或比赛,整个校园的体育文化水平才能得到提高,进而迅猛发展。一般院校在校大学生男女比例相差不太大,但是就一些体育项目而言,男女发展并不均衡。例如球类项目男生参与得比较多,而健美操、交谊舞、形体操、排舞、广场舞等,则是女生参与得比较多,兴趣也高。根据不同的兴趣参与不同的体育竞赛活动,学生们吸收到的体育文化截然不同,达到的锻炼效果也不尽相同。在体育比赛中,师生的斗志被激发,热情被调动,拼搏的勇气被鼓舞,从而可提高师生的上进心,使他们学会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吸收到正能量,拥有健全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师生共同参与一些趣味性强的体育项目,不仅能提升学生体能,融洽师生关系,而且体育活动中的平等、友爱、诚信、互助、尊重等原则也会渗透到人际关系中,有助于实现师生和谐,共建和谐校园。

三、校园体育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1.开展多种富有文化内涵的体育项目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力的人,往往会表现出自立、自控、自强、自信的特点和较强的自控力、独立性、坚定性、责任感。开展能够展现体育文化内在魅力的各种活动,如篮球比赛、排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网球比赛、健美操比赛、田径比赛等,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文化节等,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师生交流,从而推动校园群体化、集体化,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重视学生身体锻炼,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体育教学是通过一切有效的体育锻炼手段,科学安全的体育教育方法来促进的。学生体育成绩的提升,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提升,专项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体育文化来支撑。通过体育选修课的学习,提高篮、排、足等专项技术;通过对体育舞蹈、广场舞、健美操的学习,塑造优美的体型和良好的气质。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安排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只有这样体育文化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健全,学生身体健康才有保证,校园文化才能有序发展。

3.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形成健康性格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深受体育文化影响,其性格也较为乐观与活泼。具体表现为善于交流,回答问题的方式较为直接,不会含蓄扭捏,见到老师会流露出欣喜的情绪,并会礼貌回应。而另一些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内向沉默的性格特征会更为明显。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的交往能力一般要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

4.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1]。爱好体育的大学生,他们的性格多较外向,比较热衷于集体运动项目,例如篮球、排球或者足球等。这些运动项目需要大家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促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主动与人接触,可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意志力,使其通过运动来增强安全感和成就感,并且通过课余时间的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体育锻炼来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5.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和谐发展要保持和激发学生的活力,学校就必须关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问题,特别是关注提高体育教师的各项素质,培养体育教师的各项专业技能。“教书”和“育人”是相互促进的,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教书”和“育人”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善于在教书中育人,自然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影响学生,为学生提高觉悟奠定思想基础;同时又能够在育人中促进教书,通过与学生有效互动,使自己把书教得更好。社会在发展,教育对象在变化,体育教师的任务更加艰巨。只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够使体育课上之有趣,学之有味,取得良好的效果,使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在课余时间里,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以班级为单位,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同学关系,缓解学习压力,构建和谐校园。

四、结论

大学生思想活跃,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矛盾心态,如有进取心,却不遵循客观条件,遇到挫折和矛盾时不够冷静,不会换位思考,易产生不和谐的心态。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能够引导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来锻炼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思想理念,形成自理、自主、自控、自强、自信的人生准则。在大学校园中,体育文化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师生的精神面貌、文化水平、身心健康等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体育文化的加强和健康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和谐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未来社会是知识密集型的智能化社会,竞争激烈,需要大批具有健康体魄的人才,只有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人才。

高校文化发展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 城市文化 “独秀”校园品牌 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35—02

桂林是一座文化积淀丰厚的历史名城,其秀丽巍峨的风景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瑰丽的宝藏。当前桂林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战略,把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根本战略,把“文化”作为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首要因素,以高品位的文化内涵打造桂林市的魅力旅游,谋求又好又快的新发展。作为桂林市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广西师范大学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成效显著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桂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广西师范大学“独秀”校园文化探究

广西师范大学在人才的普及与培养、科技与创新层面,对桂林市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极强的辐射。作为城市主要的“智慧团”、“创新源”、“人才库”,广西师大也愈加重视与桂林城市文化的互动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其中“独秀”校园文化品牌的成功塑造便是一个典型。“独秀”校园文化品牌的推出是广西师范大学校团委集体策划的结果,这一品牌的塑造依据了广西师大王城校区地处独秀峰的地域优势,也寄予广大师生对师大“独秀一枝”的学术期盼和追求。当前“独秀”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正有序开展着,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独秀大讲坛、独秀作家群、独秀画家群、独秀嘉人、独秀网站创建等。

二、“独秀”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融

“独秀”校园文化不仅传承了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与传统,而且提升了桂林城市的形象与品格,响应了桂林市政府“文化立市”的战略方针,推动了自治区“文化广西”的打造,它的推出有着很强的校园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

首先,“独秀”校园文化的品牌塑造实现了桂林城市文化与广西师大文化的融会贯通。一方面,“独秀”校园文化品牌塑造提升了广西师大的文化综合实力。独秀峰是桂林市的地标,也是广西师范大学独特的文化标志。以“独秀”二字来打造校园文化,既显示出广西师大校园文化建设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更喻示着广西师大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本着独树一帜、木秀于林、卓然独立的内在理念。“独秀”校园文化的品牌形象塑造,必将推动广西师大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传统的传承创新,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例如“独秀”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中的经典品牌——独秀大讲坛便成功地提升了广西师大的全国知名度。独秀大讲坛是以“领略大师风采、聆听智者声音”为口号,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100多期,每期主讲人都是来自全国各个高校或某一文化领域、专业领域很有建树且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所涉猎的内容更是古往今来,大千世界,无所不包。另一方面,“独秀”校园文化品牌塑造丰富着桂林城市的文化内涵,推动着桂林文化的建设。只要对桂林稍有耳闻的人都知道桂林有两张享誉世界的名片:一是闻名天下的山水旅游名城,二是全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桂林的山水这一层面来说,正所谓“山水甲天下”,桂林以其隽永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淳朴的民族风情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然而,美景若无文化的支撑也只流于形式的空洞而无法上升到心灵的震颤。旅游文化的打造也正是当前桂林市发展瓶颈中亟需解决的首要难关。实施文化与旅游互动战略,既是继承发扬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壮大旅游的必经之路。而“独秀”文化品牌的塑造正是文化和旅游巧妙结合的典范。再从桂林的文化底蕴来看,桂林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着“独秀”的文化精神。桂林在历史上处于荆楚之地与百越之地的交汇之处,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结合部。这一地域特点决定了桂林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其中,作为“独秀”文化系列的代表群体——独秀作家群正是在这条文化长河中形成的。抗战时期,第一代独秀作家群在桂林营造了一种进步的文化氛围,他们的文学创作深深地烙印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救亡、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如今,独秀作家群成为在广西文坛乃至全国文坛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学源性文学创作集群,它的推出提升了桂林的旅游品质,深化了桂林的文化内涵。

其次,“独秀”校园文化的品牌塑造响应了“文化广西”的建设,推动了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文化广西建设若干政策的规定》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广西建设的口号。文件中写到,建设文化广西的总体目标是:从2006年至2020年,用15年的时间,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先进省(区);[1]同时,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广西文化的改革发展十分重视,郭声琨书记就曾强调,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迫切需要增强思想文化软实力,要求着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实现新突破;[2]在2010年广西“两会”上,马飚主席也明确提出,文学艺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经过“十一五”,广西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形象进一步提升,区情发生深刻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广西文化建设将迎来新高潮,文化产业将进入加快发展的时期,广西文学艺术发展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主动把握变化、适应需求,为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独秀”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正是广西师大对当前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交融现状摸索的结果,同时也是是对文化广西建设责任的自觉担当。正如广西文联主席潘琦所说:“八桂之乡的广西,在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正以一种更为开放的文化姿态阔步前进,一代又一代的广西文化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精神操守书写着对生命的沉思与对时代的追问,以及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命运的承担。广西——— 这条文化的方舟,正承载着广西的光荣与梦想,驶向世界与未来。”[3]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广西师大树立积极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意识,坚持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建设理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独秀”校园文化品牌,而今,它已成为建设“文化广西”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Z].2007,(4).

[2] 广西上半年工作会议举行 郭声琨马飚作重要讲话[N].广西日报,2008—07—28.

[3] 潘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广西文化建设[Z].独秀大讲坛,2010—05—23.

高校文化发展 篇4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特质,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北京人文荟萃、教育发达,是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推陈出新的地方。早在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就明确指出,要将北京建设成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2050年进入世界城市行列,即成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之一。2006年,北京又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发展目标。据此,充分发挥北京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其重要性和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那么,“文化建设”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文化”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相应地,“文化建设”的范围也非常宽广。本研究特别关注以语言为载体、为表现形式的文化。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1,1]。2011年5月,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将“从世界城市建设、社会文化建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科发展等角度,对首都语言文化生活展开调研,研究语言文化建设规律,为新时期北京语言文化建设和语言文字工作提供决策依据”[2,2]。这说明北京语言文化建设已经步入一个有计划、长期性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学一向被视为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精神家园,大学本身的文化建设则关乎这一家园的品格与内涵”[3,3]。北京作为我国高校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区,北京高校的语言文化建设则直接关乎大学生个人素质养成,关乎首善之区、世界城市的文化发展方向和水平。

(一)大学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一所大学的文化氛围对在校师生良好的素质养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语言素质和较好的文字修养有利于他们更深入、更丰富地理解民族历史,感受民族文化,体验民族精神”[4,4];同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是个人素质构成和发展的要素之一,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过程,清晰的表达能力、深厚的知识储备是大学生毕业求职乃至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加强高校的语言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校和社会的关系

我国优秀的教育家、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传播知识的重要阵地,人类文明在这里得到梳理、继承和创新。一代代大师们以大学为文化传承基地,以促进民族发展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的文化建设。同时,社会的进步又会对大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高校的文化自觉和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职能决定了大学的社会角色。高校的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和水平对整个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具体来讲,这种引领作用指的就是为国家的语言文化发展提供标准,作出示范;就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是规范的、应该弘扬的,什么是不规范的、应该予以改正或需要舍弃的。

我们认为,规范是一种有效的干预,通过这种干预,可以不断完善我们的语言生活,促进其良性发展。“规范不但要能评价通例,而且要善于发现创新,积极鼓励创新。”“不应该用‘纯洁语言’的旗号来反对交际中新现象的出现。相对于‘顾后’而言,语言规范化更重要的是要有‘瞻前’意识,见微知著。”[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的重要文化基地,因其权威性,在语言规范化过程中不仅要起到基础性的“顾后”作用,给我们的语言生活提供可遵循的规律;而且应该积极发挥一种“瞻前”作用,为校园语言文化乃至整个社会语言文化向着更先进、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导向和支撑。

二首都高校语言规范现状分析

我们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城市学院等三所在京高校的33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考察其所在院校的语言环境、师生的语言规范现状及其对语言规范化建设问题的思考[6],力求对北京高校语言规范化情况有一个较为明晰的了解,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从调查对象的取样方法来看,首先基于在京高校的不同类型分层取样,然后从被抽到的学校中随机选取若干班级对其全体学生展开整群调查,以保证调查的科学性,使调查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调查对象的学历来看,主体为本科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4.3%,另外还有15.7%为研究生;从调查对象的专业背景来看,文科专业占61%,理工科占37.2%,其他占1.8%。

(一)大部分学生具有自发的规范意识

当被问及“您如何看待校园语言文字规范问题”时,83.4%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作为国家语言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语言规范方面应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10.3%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不应过分强调语言规范问题;6.3%的受访者对校园语言文字规范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该组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具有一种自发的规范意识,比较认同高校在校园用语乃至社会语言规范方面的引领作用。

(二)学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当问及“您所在的学校是否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时,22.7%的被调查者认为重视,认为比较重视的占41.7%,认为不太重视的占24.2%,另有8.8%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视,2.7%的被调查者认为根本不重视。可见,虽然学生具有自发的规范意识,但学校相对主动的引导作用仍然发挥不足,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84%的同学认为所在学校没有专门管理学生语言教育的机构,50.5%的同学指出所在学校没有开设过“演讲与口才”“语言艺术”等培养语言能力的课程。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认为,应不断完善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机构的建立,把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各类人才语言素养当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母语学习遭遇轻视

语言教育,应该包括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两大部分。而当下的事实是:“本来作为大学学习内容之一的外语,却似乎有超越一切之势;与此相反,母语及母语文化的学习则遭遇轻视甚至藐视,大学生母语修养有逐渐下滑的趋势。”“根据2006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将全部时间用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占19%,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英语的占56%”。[7]在我们的调查中,85.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中文教育,他们坦言现在的大学生中文水平普遍下降。教育部全国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洪也曾指出:“母语教育不同于外语教育,在维系文化认同、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8]

(四)对语言各要素规范化的难度认同不一

面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语音、语汇、语法哪一项规范相对较难”这个问题时,29.3%的受访者认为语汇规范较难做到,认为语法规范有一定难度的占34.4%,36.3%的被调查者则认为语音规范的难度较大。可见,大家一般认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汇规范较为容易,只要你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规范意识,准确运用与方言语汇对应的普通话语汇应该是不难的。还需指明的是,大学生作为各种网络聊天工具以及手机信息服务的主要受众对象,网络媒体语言对其语言使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网络新词语的广泛应用上。我们暂不讨论网络新词语本身的优劣,但提倡在较为正式的交际场合,还需适时规范自己的用词用语,以消除网络新词语可能起到的不利作用。相对而言,大家普遍认为语音规范的难度略大一些,这与我们学习外语时遇到的问题基本一致。语言的实践性很强,要做到语音规范标准,可通过多听、多练,反复揣摩,逐步掌握发音要领。

三提升大学生语言规范水平的途径及措施

问卷中,当被问及“您所在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您自身的语言规范是否有影响”时,53.8%的被调查者认为较有影响,认为很有影响的占13.9%,认为没有影响的占32.3%。可见,切实可行的语言规范化工作对在校学生的语言规范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那么我们通过哪些途径、采取什么措施来开展语言规范化工作,最终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规范水平呢?调查中,当问及“提高自身语言规范的途径”时,37.8%的受访者建议可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往;34.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借助观看电影电视、收听广播这一渠道;另有28.1%的被调查者认为认真学习语言类相关课程也是一条有效途径。谈及“促进语言规范更为有效的具体方式”时,45.9%的被调查者认为可开设社交礼仪这样的辅助课程,认为有必要完善现有语言类课程设置的占23.3%,30.8%的受访者还提出了组织相关集体活动的建议。

可以看出,大家普遍能够认识到言语行为的实践性特色,认为不仅要学习必要的语言理论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基于同学们自身经常使用的提升语言水平的途径以及他们提出的促进语言规范的有效措施,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高校语言规范化建设。

(一)主动学习语言文字政策法规

早在1955年,国家就把“实现汉语规范化”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做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甚至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例如,1956年国务院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汉语规范化工作的核心,影响深远;1957年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在语文应用、新闻出版、信息处理等各方面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960年编辑出版的以词汇规范为目的的《现代汉语词典》铅印本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0年通过并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9] 2013年1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纲领,纲要指出:“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高校广大师生,应该主动学习和掌握这些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和标准,增强自身规范意识。同时,还需利用多种途径积极宣传和普及这些政策法规,以带动周围人群自觉树立规范意识,使语言规范化工作走上一条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

(二)积极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在提高语言规范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其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方面,北京高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们反映,一些老师的课虽然讲得很好,但是因为一口浓重难懂的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情绪和授课效果。“十一五”期间,北京要求高校教师讲课禁用方言,将普通话作为教师的教学用语(外语教学除外),并在北京高校中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活动,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对高校的语言文字环境进行实时监督。我们调查得知,目前北京高校教师在教学场所和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的比例接近95%。由此可见,由于北京地处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区,加之北京良好的教育资源和较高的师资水平,推广普通话具有先天有利条件。教师的自觉语言行为对高校大学生的语言规范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不断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

语言教学不仅可以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北京文化之发达,与这一地区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息息相关,“到了元代,还具备了以传授儒家学说、少数民族语言、域外语言或某一专科知识为主的多种多样的课程体系”[10]。因此我们要继续发扬北京历史悠久的教育传统,充分发挥高校课程设置的优势,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强化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规范水平。

一方面,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充分利用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使他们成为推广规范语言的主力军。在我们调查的三所院校中,首都师范大学在语言类课程设置方面是比较完善的。例如,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方面的素养,首都师范大学采取围绕核心课程设置多元支撑课程的方式,使课程格局合理而完备。核心课程高度重视规范性和基础性;配套选修课程注重前沿性以深化核心课的内涵,各门课程内容互相照应、全面协调。接受过语言类课程系统学习的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在从事语言教育和社会服务相关活动中,充分体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和能力。如在普通话推广中多人担任形象大使;在汉语国际推广中,曾有300多人参与汉语志愿者服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中,编撰了《奥运汉语300句》一书,并为国际友人提供语言服务,受到了奥组委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另一方面, 我们主张面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即汉语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11)在全球化语境和信息网络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汉语的使用和传播遇到了挑战。李宇明教授指出:“母语是交际最为锐利的器物,更是人最为重要的文化母乳。……大学语文课程在帮助学生加强语言文化修养、提高母语综合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2) 2007年5月,教育部进一步作出指示:“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希望高校能够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我们发现,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2007年以后,“大学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据有关调查显示,在100所大学里就有88所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收效良好。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大学语文在中华母语教育方面的重要功能,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学术引导、师资素质、教材开发、教法研究等多个渠道积极促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在完善语言类相关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开展对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工作。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最终落实到应用研究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语言文字的科学体系,用我们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使高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对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起到一个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例如,2007年12月,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了北京话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首都师范大学现有的语言研究学科,整合校内外的研究力量,力争在可预期的若干年内建成一个在国内有影响的北京话和汉语规范化的研究基地,为北京文化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为普通话规范和推广提供动力,推动汉语走向世界。这一举措对其他高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四)有效利用普通话水平考核机制

1997年,《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的颁布,表明语言规范化工作已经步入一个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新阶段。北京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共下设33家分中心,其中有11家就隶属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等院校,面向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如今,不同的行业都出台了对普通话等级水平的相应要求,尤其是广大教师,要求全部持普通话合格证书上岗。这种认证考核极大地增强了大家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自觉性。

但是在我们的被调查者中,有74.6%的同学从未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认为目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比如,有48.6%的被调查者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普通话实际应用水平,测试形式有待改进。我们知道,普通话水平测试属于一种口语水平测试,其测试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测试环境、主考官的个人情绪、被试的心理素质和身体情况等等。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力求将影响考试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也期待有关专家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和改进测试内容及形式,使其发展成为一种较为科学的量化考核方式。例如,经国家语委批准,上海、江苏、辽宁、山东等17个省市已正式采用普通话智能评测技术进行测试。在日常练习中,通过使用该软件在线模拟测试,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普通话等级水平以及自己发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在正式考核中,该软件代替测试员进行测试,可以有效减轻由于测试员的主观因素给测试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考试结果尽可能地反映被试者的真实口语水平。我们认为,考核不是最终目的,考核应是一种有力的督促,通过认证考核,可以发现我们在语言规范方面的不足,从而激励我们不断学习,自觉树立规范意识,最终促进我们语言规范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广泛开展语言规范宣传活动

据调查,当问及“您所在的学校是否经常开展有关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的宣传活动”时,33.5%的受访者表示从不开展,认为偶尔开展的占57.7%,认为经常开展的只占8.8%,可见,高校对语言规范化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对语言规范化的宣传力度较薄弱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家对语言规范的认识不够明确或者缺乏相关的规范知识。例如,能够准确回答出“经国务院批准,自198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被调查者只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2%,有71%的同学坦言自己不知道。这体现了语言规范宣传工作中存在的漏洞。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言规范化工作。首先是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宣传。可以借助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开展宣传活动,例如,在每年的全国推普周里可以通过一些醒目的宣传标语来强化大家对某些重要的语言文字政策的认识;在教学区的重要位置制作固定的宣传标牌,诸如“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等,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环境。其次,可以不定期地邀请有关专家举行相关的语言知识讲座,专家对语言文字知识的普及比较容易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可以作为学生语言规范的理论指导。再次,经常组织一些相关的集体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大家的语言规范水平。例如,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普通话比赛、朗诵、演讲、话剧等活动,因其趣味性和广泛的参与性,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可以请师生对学校的语言文字环境进行义务监督。比如,可以对教师课堂用语用字是否规范进行监督;对学校的校徽、名称牌用字,公文、印章用字,证书、奖状用字,宣传栏、印刷物用字,指示牌、标语用字等是否规范进行监督。我们相信,通过各种宣传造势,只要人人都树立自觉运用规范语言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的语言行为,我们周围的语言文字环境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经过规模扩张和稳步提高的大发展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正进入一个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时期。”(13)大学要通过它的文化传承功能来引领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向。本研究通过对在京三所高校的部分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北京高校的语言规范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认为,受北京地区整体文化建设环境的影响,在京高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水平还是比较乐观的,通常情况下,大家都具备自发的规范意识,并且在教室等公共场所都能自觉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汉字,其中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并推广。同时必须指出,发展不平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一个重要难题。因此我们建议,规范化应以城市为重点,而城市应以学校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影响和辐射功能。北京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语言规范的自觉行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重视程度,使语言规范化走上一条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的道路,最终带动北京乃至全国的语言规范化建设,为我国的语言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摘要:加强北京高校语言文化建设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及促进首都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语言运用状况进行初步考察,旨在探究大学生规范用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篇5

【摘要】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育人”要求,强调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明确自身岗位职责与目标,把“文化育人”融入到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立本,优质育人。

【关键词】高校思政;文化立本;优质育人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说过,“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可见育人是教育的天职,文化是教育的内核,“文化育人”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树立“文化立本,优质育人”的思想,把“文化育人”融入到大学的日常管理和生活中,尤其是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精神引领,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注重思想引导,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一、以红色感召为主题,增强爱国主义热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远离战争的硝烟,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不少人对爱国主义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导致爱国的非理性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出现崇洋媚外倾向,爱国热情锐减。因此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一方面以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为教育主线,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重点培养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大学生树立爱国理想和报国志向;另一方面要转变教育模式,将单一说教转变成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教育,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和重要节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借助红歌会、话剧节、朗诵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弘扬红色文化。

二、以思想引领为辅助,增强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在本应肩负历史重任的大学生身上,却看到了社会集体责任的淡化和缺失,部分学生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需要满足轻精神境界升华,重索取轻奉献。要通过榜样示范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三、以主题引导为主线,增强诚信意识。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实守信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撑起了中华民 1

族的道德脊梁。在今天的大学生群体中,诚信这一命题却受到广泛质疑,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高校应重视诚信教育。一方面,要营造诚信氛围,正确认识诚信道德的内涵及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诚信档案、拓展诚信监察渠道等形式,监督诚信习惯的养成;同时鼓励学生组织在校园中建立如“无人售报摊”的现实场景,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快乐。

四、以“以爱育爱”为核心,增强感恩意识。

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来说,感恩之情不仅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更重要的是回报社会。通过“一句谢谢、一个拥抱、一通电话、一封家书”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精神田园里播种“善”和“爱”的种子。近些年,国家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做出很大努力,社会各界和学校也纷纷伸出援手。但“我贫困,我理所应当得到国家助学金”“助学金不拿白不拿”等错误的认识也随之出现。因此高校应着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系统的感恩知识教育,引导其正确理相关政策,学会饮水思源,自立自强。

五、以学术论坛为依托,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创新意义,增强创新信念,激发创新潜能。另外要加强实践锻炼,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避免传统教育过多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实际运用所导致的实践能力匮乏。

高校教育应坚持先成人后成才,先立人后立事。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等元素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文化氛围、富有文化内涵、体现文化特色,更好地肩负起营建创新文化和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高校文化发展 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01-01

1高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子系统,因此,要正确的理解高校的校园文化,我们就必须从文化的这一概念为逻辑的起点。

1.1文化的定义

对文化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说来,既有来自普通群众的生活化的解释。我们认为:文化广义上是指人与自然在社会实践中的对立统一体,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通过劳动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和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不断的使人成为文明人、社会人的生生不息的教化过程。在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1.2高校校园文化的界定

根据我们对文化概念的揭示。我们认为高校的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本科高等学校,一般指大学)这个特定文化环境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管理者为桥梁,这一特殊群体共同继承和创造的,在高校各项活动中(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体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高校教师、学生、管理者特殊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的统一,是不断的使校园人成为文明人和社会人的教化过程。狭义的高校文化则是指高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所继承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精神产品,包括长期形成的校园精神、优秀传统、教育观念、价值观、道德规范等。我们所指的高校文化是就广义而言的。

2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包含着相互联系着的四个方面,即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具体地说: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各种看得见触得着的物质文化形态,是凝聚了人的文化的物质存在形式,是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物化形式的总称。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以校园制度体系为依托所形成的反映高校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以及校园人的追求理念等深层次内容的文化,它包括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保证这些实施的组织机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它是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并遵奉的带有该校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氛围等校园精神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心理的。观念的两个方面。

3高校校园文化对实现高校职能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区别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在高等教育培养人,发展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目的由一些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成分构成,即德、智、体、美等,它们都具有双重性。既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又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

3.1高校校园文化使高校德育更加有效

德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活动。而高校具有的特色的校园建筑,鳞次栉比的校园布局,赏心悦目的校园绿化,独具风格的人文景观,无不使大学生的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净化与启迪,无不使大学生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同时,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报告、英模事迹报告会、先进人物图片展等,改变了单纯灌输式的德育格局,寓教于乐,使抽象的德育说教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

3.2高校校园文化使高校智育更加殷实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活动,是知识教育和智能教育的总称。在信息社会里,为适应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知识和技术陈旧率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需要,高校智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看不到高校的文化活动形式除了教学活动之外,还有更丰富的其他活动形式如科研、管理、学术交流、学术讲座、文体活动等。我们通过讲座,学术报告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学动态,从而开拓他们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我们通过建立踌学科、跨专业、综合性的社团,举办相应的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多维的智力结构,加速知识的更新。

3.3高校校园文化使高校体育更加全面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身体锻炼和运动的知识、技能技巧,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强化学生体能的活动。对于体育,许多高校仅仅满足于每周有限的几节体育课,而这样的体育课也只有大一新生才能享受到,随着学生的升级,学习的紧张,课业负担的加重,似乎连这样的体育课也忘却了。尽管每所高校的议事日程中有诸如春、秋季田径运动会,然而一些项目几乎是体育系的天下。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高校体育的内涵也不断充实,我们不仅仅注重体质的锻炼,更重要的是我们注意到了体育更本质的内容一更快、更高、更强、更具竞争性和更有挑战性的体育精神。

3.4高校校园文化使高校美育更加怡人

美育即“美的教育”或“审美教育”,高校美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关于美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这些审美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审美素养,使他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情感作为人类美好行为的内化与升华同道德并存并与智育相连。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使大学生置身于其中,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从美的环境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空气,怡人的绿草地和鲜花,更重要的是由美的环境所带来的美的愉悦感、幸福感;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如音乐节、美术节、书画节、合唱节等使学生接触高雅艺术。另外,我们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团体来校演出并与学校艺术团合作,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艺术。从而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4结束语

高校品牌文化与高校内涵建设研究 篇7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会成为其发展的动力。1许多人都仅仅认为所谓的品牌不过是一种商业的特定的标志或者符号,却不知这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它的作用和价值远远不止于如此。

一所优秀的大学首先要形成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灵魂,这独特性便是其独有的品牌,个性和灵魂也就是学院的内涵。高校品牌作为高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从其形式看,品牌是学校建立社会信誉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看,品牌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认同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从其内涵看,品牌是学校内在的品质,表现为学校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积淀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学校本身看,品牌则是为社会和培养对象提供的并为其所接受的教育服务的独特性、优质性和高层次性,是一所学校的形象标签。2而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以及教育改革的变迁使得高校品牌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高校内涵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

二、高校内涵建设

高校内涵建设作为一种新21世纪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新型高校发展模式,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感觉;在高校建设中,它包含了校园的文化建设、人文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等等方面各项内容。它是一种修养,是主体里的灵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所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的总和。经过数十年的长期实践,我国的高校文化内涵建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优化教育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让教育更加开放、交流合作层次更深。许多高校已经进一步的认识到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以知识储备及运用为个人素质首要基础的大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的要求高校学生不仅是相对应专业的技术精英,还必须成为个人素质突出的开放式精英。

三、国内高校品牌现状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品牌建设仅仅进入初级阶段,品牌打造的意识相对薄弱。很多高校的办学趋同化多于多样化,没有特色,使得其竞争力和生命力极度缺乏,无法达到知名大学的美誉之称。各高校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足使得大部分应届生在走出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训才能任职上岗,这造成了公众们对教学质量的怀疑和不满,对高校的名誉也有所降低。

四、如何使高校品牌文化与高校内涵建设融为一体

1. 提高师资水平

打造名牌大学师资力量,不仅要注重教师知识水平,更要注重讲课方式和风格。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其对该课程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多时候,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更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达到知识的完美传授;而墨守成规的读板式授课方式,大多数学生所回馈的仅仅是昏昏欲睡的感官感受。

2. 学生生活质量水平

在学生生活质量方面,大学一般都是住宿学院制度,所有的学生都将在学院居住长达四年,学院应拥有自己的完善设施,很多高考生在择校时除了选择学校的排名之外,更参考对比了各高校的寝室条件等各类设施。例如耶鲁大学,每个院系都拥有,包括餐厅、图书馆、健身房、艺术工作室、琴房、照相暗室、电脑室、洗衣房、台球乒乓室、学生厨房,大部分学院还拥有自己的电影院或剧院、攀岩室、壁球馆和桑拿房,24小时对本院学生开放;在厦门大学,每个学生宿舍里都配备有空调,免费校园网及宽带网接口,每位学生都配有一台自己的固定电话。学校食堂免费供应米饭,教学楼和图书馆都有提供免费纯净水水,学生医疗只要付4元挂号费,其他的所有费用全额报销。研究生百分之百有奖学金,有高尔夫球练习场,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生活详细、周全、人性化的全面考虑。

3. 加强校内人文建设

⑴在人文气息培养方面,图书馆以及博物馆应该是每所大学必不可少的建筑,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图书馆博物馆更能烘托大学的学习氛围。哈佛大学的图书馆中央系统覆盖了80多所不同的博物馆,其馆藏量超过了1600万册,是全美国最大的学术博物馆网络;且哈佛大学还有很多博物馆。

⑵为学生提供各类便利的条件:为早读的学生提供开放自习室或者室外学习场地;为恋爱的学生提供优美的湖泊葡萄藤凉椅;设立免费WIFI区;自习室可以全天24小时开放制等等。

4. 开展校园活动

开展校园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独特的活动方式更能传播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代表着其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其学生道德情操和文明素养的综合反映。丰富的精神活动能使广大学生在各项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5. 校园环境建设

⑴在学校建筑设施方面,校内应该拥有一座独特的、代表性的建筑,更让人们铭记它。例如胡佛纪念塔便是斯坦福大学的地标性建筑。

⑵以打造“最……的大学”为目标,例如武汉大学便是网友公认的最美丽的大学;厦门大学被称为最浪漫的大学;苏州大学被称为最历史的大学;四川大学是拍婚纱照的圣地等等。

6.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在学科方面,高校应该注重特色和创新,更要注重和培育几个重点学科,打造精品学科。如哈佛大学的商学院便是全美的顶尖商学院,享有极其高的国际声誉。

7. 大数据引入高校内涵建设中

大数据是海量的资料汇总,是各种行为预测的数据支撑。在高校中,无论是学生心理上,校园的学科建设,学校的未来发展都跟数据有很大的关系。大数据可以在根据几届毕业生的数据对在校学生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可以根据毕业生的数据指导应届生的就业;根据高三学生的数据知道他们择校的标准和喜好等等。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的种种也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如今,微博、空间、微信等网络平台已经频繁的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平台逐渐成为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喜悦或者挫折时的一个表达或发泄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将学生在上网时的点击等信息汇总,海量真实成交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将得到的数据汇总,根据这些数据中得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合理对应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品牌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门面,是高校其内涵建设的外在表现,是高校在发展教育理念、办学风格、教育优良和其发展水平等整体实力的重要展现。

注释

11 .品牌建设,MBA智库百科.

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影响因素

一、前言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师生都会参与进来的、接触最为广泛, 最富创意性的一种文化。高校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广大师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发展的角度看,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健身, 健心, 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 提高精神修养, 培养顽强不屈、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从教学角度看,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带给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良好氛围, 端正体育参与态度、动机, 培养身体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开展以娱乐体育、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显示出了体育活动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人才塑造所起的积极作用, 同时赋予了体育以全新的意义。

二、高校体育文化相关概念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1. 高校体育文化释义

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在人类在动物野性的基础上变为人性的多种因素相互综合演化过程的结果。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不断改造自身的过程中, 由动物的本能改变为自觉的行为人性, 是人类原始的野性通过人类的劳动和游戏、教育以及相对合理的竞争方式逐渐形成的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从图1中可以看出, 高校体育文化的构成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的体育文化, 它只包括体育参与过程中所必备的物质基础, 如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相关宣传硬件等, 还有成立的各种体育组织、协会、俱乐部和训练队等。二是精神文化修养, 集中表现在师生群体的体育思想、体育意识、体育作风、体育道德、价值取向,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园体育风。三是高校体育教学, 表现为学校体育的管理方式与教学活动。四是制度层面的体育文化, 主要指体育活动的组织、规章制度、体育社团、体育比赛、综合性运动会等, 这些制度的落实和实施, 是学校体育广泛开展、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2. 体育文化的特征

首先, 体育文化具有民族传统色彩的文化特征。其特征具有规范本民族的主要体育行为, 也影响着本民族的各具特色的体育价值观念。其次, 体育文化做为一种文化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从教育角度看, 体育文化对体育参与者的精神层面、和终身体育的观念的形成,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院校体育文化也是高等院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高等院校作为人们教受教育的重要阶段, 能够为大学生这一主体提供所有精神文化的一部分。高等院校体育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设施、体育竞赛, 自办体育报刊等。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运动团体组织和校园体育海报、文体活动组织的方式文化。

3. 影响因素的分析

(1) 体育场馆及设施的影响。高等院校现有的体育场馆不是很多, 以黑龙江省为例, 一般重点大学和一表本科才拥有体育馆, 占体育场地总数的82%, 剩下的18%是在民办院校以及高职类院校, 还有很多地方性大学没有场馆, 这足以表明高校体育场地存在不足, 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少数重点大学中。而大部分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的拥有量与使用量尚不足以满足高校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及课程, 制约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 也同时影响了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 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教学艺术的影响。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评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由基础体育理论、运动技能水平、自身文化底蕴、道德品质及行为魅力人格等多个方面组成。

只有高校体育教师具备了较强教育教学能力, 才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师的示范作用, 获得体育活动的认知, 调动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中去, 最终使校园体育文化可持续地、健康、有序地发展。

(3) 大学生素质的影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针是教师的教学理念, 而高校体育文化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实现的, 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没有体育文化的发展与提高, 因此学生的心理素质、技能素质等对高校的体育文化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学生素质低, 那么高校的文体活动很难开展下去, 学生的健康也很难得到保证。反之亦然。因此。一个高校的体育文化甚至校园文化都与学生素质息息相关。

(4) 学校管理机制的影响。高校对体育活动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 运行机制上的好坏决定高校体育文化的开展情况, 都决定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能否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体育的参与者对校园体育文化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强和多元化, 而面对与之相应的经费、以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矛盾, 造成大学生参与、运动技能机会的减少和校园体育文化交流机会可能性的缺失, 这些严重制约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学生对体育文化影响因素数据, 认为体育场馆及设施的影响占39%,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占36%, 大学生素质的影响占33%, 学校管理机制的影响占32%, 其他因素占得比例相对较小。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大学校园具有承载和传播体育文化传播的责任和义务,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亮点, 体育文化的全部内容在学校的教育中都有着体现, 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和实现体育锻炼生活化的重要渠道。场馆、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素质和学校管理机制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

2. 建议

在现有的基础上, 加强体育场馆及设施的利用率;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运动机能的学习, 培养良好的师德;加强学生的精神文化修养, 提高大学生锻炼和健康意识;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 改善现有的体育活动机制。

参考文献

[1]魏正书.教学艺术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244, 259.

[2]王红雨, 纵艳芳, 童锦.高等医学院校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现状的研究[J].运动, 2010 (2) .

高校学报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篇9

1 高校学报的特点

1.1 学报的学术性

学术期刊的共性是指他们的学术性, 但是在高校学报中, 又体现出它的个性。因为高校学报是属于某一个高校的, 它主要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因此, 学术性受到所属学校情况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 二是水平。内容方面, 不同的院校专业设置不同, 有些学校在某一个学科方面的科研非常突出, 这些必然会反映在学报的学术性上。水平方面, 学校的等级不同, 决定了不同高校学报学术性水平的高低。

1.2 学报学科的综合性

由于高校学报反映的是某一个学校的科研成果, 而每所院校都设置了不同的学院, 每个学院又有不同的专业, 开设了不同的课程, 而且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 建立了很多新的学科, 因此高校的教学和研究范围也变得广泛, 从而决定了学报所发表文章的广泛性、多科性和综合性。

1.3 学报文章的局限性

既然高校学报以刊登本校的科研成果为主, 因此, 立足于本校是学报区别于其他刊物的特点。立足于本校, 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如稿源是否充足, 稿源质量等。为了尽可能减小这种局限性, 高校学报应适当发表一定数量的外稿。

2 高校学报的作用

2.1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 都是匿名审稿, 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 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 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 刻苦钻研, 认真撰写科研论文, 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1]。论文在发表前, 要经过编辑工作, 在编辑过程中, 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 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 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 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2.2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 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 新认识, 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 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 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 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 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2.3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 高校师资力量不足, 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 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 经验不足, 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 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 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 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 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 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 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2]。另外,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校研究生也多了起来。由于质量评估要求, 研究生在读期间也有发表科研论文的要求, 因此, 每年出自研究生的论文数量也相当可观, 且这些论文都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表出来。高校学报也成了研究生投稿的首要选择, 他们怀着希望, 以期文章在编辑的指导下能够发表。高校学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论文采取适度倾斜的政策, 这样既帮助研究生塑造自己的科研能力, 又能助其完成学业, 成才腾飞。

3 结语

明确了高校学报的特点, 并认识到学报的诸多作用, 如何办好学报就成了每一个办刊人关心的问题。首先, 学校领导的重视。高校学报主要反映本校的学术科研水平, 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高校的一个重要窗口, 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报工作。高校的校长或院长要亲自主管学报, 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曾经亲自主管学报工作。其次, 要严把质量关。目前, 由于高校评价机制主要与刊发论文数量挂钩, 有些人员就通过数据造假, 论文抄袭等来提高论文的产量, 论文质量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事关系稿, 人情稿, 这些稿件大多质量不高。在编辑过程中, 编辑要认真推敲文章质量, 不轻易否定一篇文章, 也不能因为某一篇文章是关系稿而迁就。第三, 不断提高编辑素质。编辑素质包括学科素质和编辑专业素质。随着新学科的产生, 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编辑要不断学习, 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 编辑要熟知刊物的管理规定和法规、编辑常识, 增强自己的编辑专业理论和出刊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赵薇, 李凤学, 孙志明, 等.论学报对高校科研精神的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 :14-15.[1]赵薇, 李凤学, 孙志明, 等.论学报对高校科研精神的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 :14-15.

浅析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的再造 篇10

1 高校足球文化解读

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足球文化,也是师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以足球为核心的文化思想活动。其目的在于形成以合作、参与、热情、拼搏、团结为主的特色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借此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足球文化也肩负着学生健康成长。因为高校足球运动强调技能训练和积极向上的足球精神,因此,高校足球也在培养学生互爱互助、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高贵品质。但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切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凝聚力,学习生活也以自我为中心。足球文化培养的目的也是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通过足球运动和足球文化传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也能体会到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众所周知,足球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当足球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产生足球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足球文化。高校足球文化发展不仅要丰富高校体育文化精髓,也要构建适合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规范文化、观念文化以及物质文化。提升足球文化理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健全建立规范文化,并未足球的物质文化奠定良性基础。规范、观念、物质三个不同的文化层次在塑造高校足球文化发展模式中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构成了高校足球文化发展的有机的统一体。

2 足球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足球文化传播得不到重视。足球文化反映的是足球运动的发展层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足球水平受到足球文化发展影响。近年来,我国足球水平不断下降也直接影响到足球文化在校园传播普及。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基点都放在了文化学习智商,体育运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体育课一直被当成教学负担,校方领导对足球运动很难得到重视。同时,兴建足球场地的费用较高,校领导很少将经费投入到足球运动中。部分学校认为,足球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踢足球的过程,没有理解到足球文化的真谛,这也是足球文化传播缓慢的原因。

其次,高校足球运动没有普及。学校普及力度不够的表现主要在于学校没有属于自身的足球场地,足球运动没办法开展,即使有专用场地,在日常生活中也被校方租给社会作为比赛用地,学生没有时间在场地进行足球活动,学校组织足球运动比赛的力度不够。如,有些学校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禁止学校组织足球比赛。足球运动开展受到影响也间接制约中足球文化传播。

再次,足球教学力度不够。有调查显示,我国高校足球教学往往受到师资力量、教学器材场地以及学时影响,有时候一个足球场地需要几个班级一起使用,一个班级仅有2个、3个足球,教学设施严重匮乏,教学不能正常开展,学生对足球没有任何兴趣,再加上足球教学方式代办,体育课就变成了放羊课,学生教师都各自为营自由活动,足球技术得不到提高,足球文化也不能传播渗透,从整体上讲,高校足球课程得不到有效开展,足球文化传播少之又少。

最后,我国足球文化混乱。作为大众文化,足球文化发展离不开大众这块土壤。我国接触足球的人比例较少,足球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通病,过分计较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文化与机制的积淀。

3 足球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高校足球想突破,必须要立足文化之本,营造并树立舍我其谁的主体意识,塑造适合高校发展的足球运动模式。营造足球文化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但各高校首先要认识到足球文化的意义。足球被赋予了更多的竞技理念的同时,本质并没有变。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学习西方足球文化知识和体制,与国际接轨。秉承民族文化基元,海纳百川吸纳适合高校发展的文化养分。

第一,提升对足球文化认知程度。高校主管要提升自身对足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建设和足球运动的顺利展开,离不开校方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校方要明确足球文化的意义和内涵,足球文化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和道德标准也能培养其意志品德,让学生课外生活活动丰富多彩。同时,足球文化传播也可以被看成是主流校园文化,不仅关系到教学管理,在足球文化介入教学中,教学质量会得到质的飞跃,因此,足球文化要受到校方的重视,这样足球文化才能顺利开展。

第二,提高高校足球文化发展的标准。在足球文化规范方面,主要是指足球文化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中间层次,是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综合反映,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为的足球活动方式,如足球规则制定的标准与足球比赛道德;另一种足球活动表现出的行为,如足球比赛,足球训练课外活动等。足球是一项非常激烈的对抗性集体项目,在足球运动中包含着身体近距离的亲密接触等竞争,活动的准则是公平、公正、公开。它像所有的规则那样,在高校里,足球活动也影响和限制着足球队员的行为。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所有类型的合格专业人才的基地,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发挥教育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足球道德,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意志信念、集体主义精神、责任感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它是体育锻炼和足球技巧与练习同时进行的任务,形成在一个坚实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

第三,完善足球教学体制改革。加强完善足球教学理念,在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上注重足球文化传播以及足球文化建设,这样才能让足球文化传播得到真正的释放。学校不仅要将足球文化建设放到日程上,也要让足球文化传播占据重要地位,在经费和政策上为足球运动、足球文化传播创造必要条件。因为足球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就是足球教学,因此,教学器材是重要载体。教学器材以及教学材料一定要充满趣味性、科学性、合理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也完善了足球文化建设。同时,教学手段多元化,利用多媒体等工具来加强师生之间互动过程,加强足球文化教育,让足球文化建设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让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第四,加强课外足球文化传播力度。学校加强足球文化传播,让足球文化深入学生心中,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如学校定期组织校内足球联赛,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感受到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比赛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网络、校园板报等工具,进行形式上的文化宣传,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完善高校足球文化层次是足球文化发展的基础。塑造足球文化发展目标的核心是提升观念文化。健康向上的足球关键在足球文化发展中有引导作用,支配着足球实践活动,也是对足球文化价值认知和评价的标准。足球价值观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原动力,直接影响到学生足球情感、足球思想、足球态度以及校园足球风气等。同时,建立健全足球规范文化是足球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好的足球道德规范,才能在足球运动中起到约束作用。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地,体育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潜移默化的起到育人的目的。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集体理念和责任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充分了解足球并掌握足球技术,让足球与自身成长结合,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足球兴趣和足球情感,在帮助学生提升技术水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结语

浅议网络文化与高校文化传播 篇11

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准确价值定向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概念,据调查,人们对校园网络文化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对亚文化群体(主要指大学生)进行精神性现代启蒙的文化形态。

其二、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中,有超前于大众文化(社会文化)、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

其三、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注重课外生活,透过特定的文化气氛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超前发展的文化形态。

其四、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指大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大学生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活动),是一种寓教育于活动的文化形态。

我们认为,以上几种观点都未准确地反映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第一种观点一味强调人观念意识的现代化和个性的张扬以及自我实现,这种说法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实社会(包括学校)并不能及时提供相应的精神食粮和人生舞台任人自由的发展,于是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生活方式一时间便成了大学生推崇备至和纷纷效尤的样板,大学校园几近“西方文化的租界”,一些不切实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结果非但没有实现自我,相反倒是在西方文化的迷宫中走失了自我。第二种观点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割裂开来,以精英文化自居,助长了文学生的天真之气,过多地谈论将来怎样影响和改造社会而不关心现在如何适应社会,只看到未来的辉煌而看不到眼前的困难,所以一旦与社会接触便会产生水火不容之感,最终走进一条和社会文化不相容的道路。第三、第四种观点也只是描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表面现象,没有把握校园文化的实质和核心。那么,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和核心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

要把握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应从社会的大背景来思考,从社会与大学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大学是高等学府,是学术思想的重镇,也是整个社会良知与理性的凝聚之所。用传统的看法来说,大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這些大学之道在现代教学思想中也就体现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大学应该引领时代潮流,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然而,这种创造并非空中楼阁,必须以显示社会实际为基础,因此,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完成社会化的任务,这种社会化包括知识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等方面,而这些内容与校园文化恰好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大学和社会、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谋求一种平衡和协调,只有平衡和协调才能构成真正的秩序,校园文化的“唱、做、念、打”才是根据社会需要所应该做的,而不致被社会拒绝和排斥。但是,这种平衡的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至为重要的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的校园价值观,然后围绕这个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是置身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属于社区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看,校园文化应该是指大学特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则应是对其进行准确的价值定位。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中主要有: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西方文化渗透的首要目标就是大学生,他们企图通过渲染资本主义价值观诱惑和拉拢青年学生。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功利性的挑战。市场经济以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中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和行为。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三,网络不良文化、信息的挑战。由于网络的国际性、开放性与交互性,网上信息夹杂着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腐蚀着占网民多数的青年学生,混淆他们的辨别能力,消磨他们的信念意志。

第四,其他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随着校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的不良现象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已不再是象牙塔,高校教师已不再以风雅高洁自居,高校学生的课外生活有庸俗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讯为代表的现代化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并且其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高校校园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大学校园经商风、厌学风、拍拖热、网络游戏热等闹得沸沸扬扬,这些发生了倾斜的校园价值观如果不及时予以重构,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思想危机和学术危机,这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却迷失了方向。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传播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工作理念方法显得僵化,校园主流文化不够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网络的全面普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经济、科技领域扩大到文化领域。不可否认,文化多元化对于文化交流、综合创新、科技进步及科学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它同样也有负面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西方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得以广泛传播,引发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淡化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在这方面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有时客观上还有推波助澜之嫌。

(二)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灵魂而不是校园环境的点缀

校园文化应是校园环境的灵魂而不是校园环境的点缀,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更是灵魂中的灵魂。当前,目前高校的建设中缺乏这种整体的考慮,学校各部门的建设各行其是,整体仅是机械地拼凑,校园文化被单纯理解为在既定的环境中造点塑像、贴点标语、搞点活动,这样当然不能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

(三)文化传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迷失

在社会文化中,很多在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统称谓传统。这些传统如果从价值尺度的角度来衡量未必是好的,也未必是不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传统与校园文化显得格格不入。对此平衡与协调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进行理论的分析,促进传统融入现代化而为现代化所用,也促进现代化衔接传统,为传统输入生命。一些教育家在谈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时,非常伤感地指出并非所有的传统都得革除,譬如校园建筑,现在很多大学把一些旧建筑拆除,这就非常可惜,因为这样校园将失去历史厚重感。同时对现代文明的精神核心是什么把握不清,表现为在社会的大变革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价值的定位及体系构建

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的校园网络文化价值观,然后围绕这个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人类是价值追求的动物,而追求价值的跑道是永无止境的”,任何简单片面,只看眼前不看将来和利益至上的想法与校园价值观都是不相容的。其真正的价值取向不应排斥人类文明的共性,即在于求真、求善、求美。具体到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教育部、团中央关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网络文化日益发展的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根据这一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风、校训、师德建设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与校风、校训等都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校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的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

(二)学术文化建设

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生命力所在。学术文化建设应着重于规范师生学术道德、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文化活动、支持学术团体的发展及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

(三)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尚德务实、求真拓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能力。

(四)形象文化建设

学校的形象包括学校的外在整体形象和校园环境面貌两个方面。学校形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对广大师生具有精神熏陶作用,直接关系着学校的育人环境、声誉和社会影响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形象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1.规范学校形象标识

大学的形象标志主要包括校徽、校旗、校歌以及学校名称及中英文标准字体,学校的各类指示牌、名片、POWERPOINT模板、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学校礼品、建筑命名等,所有这些标志必须统一规范并尽可能反映大学的价值追求。

2.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要积极宣传学校各项突出成就,特别要重视学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要建设好校园网主页及新闻网页,及时公布学校发展动态。

3.建设人文校园环境

学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大学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要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在学校景点建设中,要重点阐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而烘托校园人文氛围。

(五)加强校园文化阵地与载体建设

文化阵地和载体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大学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包括思想理论与文化素质课程、宣传媒体、学生社团、文化活动、院系文化、网络文化等在内的各类文化阵地的建设,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形成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

总之,当代高校要通过积极吸收网络文化精粹及其他文化精华,构建一种外具优美环境内具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高校文化发展 篇12

陕西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历程

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 (Faculty Development Center) 最早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1) 。我国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标志, 开启了教师发展的制度建设之路;2011年,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 将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明确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并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2) ;2012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推动高等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的要求 (3) 。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门的总体部署, 2013年, 陕西省教育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4) , 提出了“全覆盖”、“实体化”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目标和要求;2014年, 陕西省教育厅又发布了《陕西省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评估办法》 (5) , 进一步规范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2015年, 陕西省教育厅开展了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评估工作和教师发展示范中心的评选工作, 通过以评促建、点面结合, 有效推进了陕西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标准化、制度化、特色化建设。

教师发展中心的价值取向

要理解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 要明晰教师发展中心的概念和价值取向, 首先要弄清楚以下两种关系。

1.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的关系

首先, 从价值目标上看, 教师培训的目标是“能力”, 是从组织需要出发, 注重的是让人把“事”做好;教师发展的目标是“职业”, 是从发掘教师个体需要出发, 注重的是让“人”更优秀、更全面。其次, 从功能上看, 教师培训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主要促进教学发展;教师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发展行为促使教师和组织全面发展, 不但包含教学发展, 还有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组织发展等内涵。由此可见, 教师发展 (Faculty Development) 是指在学校内外环境的作用下, 大学教师个体围绕其职业角色需求在认知、态度、技能、修养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具体包括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等内容 (6) 。教师发展包含自觉性的教师培训, 教师发展的价值功能更为广泛, 更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体生涯发展。

2.教师发展中心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从服务对象来看, 其他职能部门面对的是二级院系, 主要进行与部门相关的管理工作;而教师发展中心面对的是一线教师, 主要进行教师发展工作, 可直接服务于教师。从职责性质来看, 其他职能部门重在管理, 向提高管理水平要效益;教师发展中心重在服务, 向加强服务能力谋发展。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教师发展的新要求, 原有的任何一个与教师发展相关的职能部门, 虽然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发挥了各自重要的作用, 但因深陷本部门的日常管理事务中, 均难以单独承担起组织开展教师发展的相关任务, 更无法实行教师发展工作的常态化、专业化。只有有效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与资源, 建立教师职业发展的专业执行和服务机构, 理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形成教师发展的合力, 才能为促进教师全面提升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服务与支持。

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责功能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能力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根本宗旨, 服务教师职业发展、推动人才培养工作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根本任务。陕西省在《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提出了教师发展中心应重点建设“规划教师发展、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培训、建设资源平台、推进研讨交流、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等六方面内容, 同时“开展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促进活动” (7) 。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8所知名高校教师 (教学) 发展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以及阅览大量国内外、省内外教师发展中心网站资料, 可以发现, 虽然很多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名称不一致, 但是其共同的使命和职责都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帮助教师更加专业化、职业化。

1.文化传播功能

教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的专业机构和服务机构, 就是要在学校教师之间传播高尚的师德文化、先进的教学文化、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国家的传统文化。这种功能主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宣传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形式开展, 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2.发展研究功能

教师发展中心要开展教师队伍发展研究、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教师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 形成一批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智囊团队, 发挥集体优势, 合力推动学校、教师发展。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实际, 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重要职责, 围绕教师发展的热点、难点, 组织开展专项调研、专题研究, 探寻发展规律, 提出对策建议, 以科学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内涵发展。

3.培训交流功能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不仅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教师发展中心就是要把各种培训资源整合起来, 建立便捷高效的培训、交流平台。要探索多渠道、分类别的培训方式, 通过挂职锻炼、社会实践、进修访学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要推进教师研讨交流机制建设, 多组织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同时, 可借助于网络资源、数据资源, 建立教师发展交流平台, 为教师提供经验交流、先进理念、专业指导、专题讲座、优秀案例等教学经验、教学理论和教学素材。

4.咨询诊断功能

教师发展中心要面向学校全体教师, 重点是向中青年教师提供个人发展的咨询、诊断与建议, 帮助教师制订和落实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开展教师的学术潜力、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个性化指导, 将咨询指导与其他日常工作相结合, 通过对教师的考核、检查和评估, 找出问题和短板。同时,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引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测评体系进行科学分析,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专业的改进方案, 以促进优秀人才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试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构建———以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为例》, 《创新教育》2013年第20期。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11]6号) ,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9/xxgk_125202.html。

[3]《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2]41号) ,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226134.htm。

[4]《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陕教师[2013]29号) ,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309/10/6980.html。

[5]《陕西省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评估办法 (试行) 》 (陕教规范[2014]20号) ,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412/31/8733.html。

[6]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理念的演变与启示》, 《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2期。

[7]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第12期。

[8]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 《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期。

[9]庞海芍:《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

上一篇:融资租赁行业论文下一篇:推广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