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共11篇)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 篇1
文化整合, 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特别是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 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 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1]这一概念最初由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界提出并受到关注, 它表示各种文化的结构、形式、功能、意义上的改变, 不是简单的集合, 而是经过选择、涵化、融合而达到新的适应, 是文化创新的过程。文化整合一方面改变人们的思想、目标、宗教信仰、行为规范和心理情感, 另一方面又是形成新的文化模式的过程。本文从高等学校学生来自众多族群、众多区域、众多层次, 地域跨度大, 文化传统、文化习性、风俗习惯差异显著等现实出发, 探讨高等学校教育对学生文化进行整合的内容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高校新生的文化差异
21世纪以来,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覆盖区域越来越广, 除了传统的部属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外, 许多地方院校通过联动或者跨区域调剂生源等方式, 使在校生的生源地、生源族群、生源族性等日益广泛。如贺州学院, 是广西2006年升本的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 生源地涵盖全国23个省市 (自治区) , 包括东北的黑龙江、西北的新疆、东南的海南、西南的川黔贵等省, 学生来自16个民族、一百多个族群。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传统社会及地域文化差异, 造成高校新生的文化背景极其复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同区域生源的文化差异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 百里不同天”,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聚集一起, 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差异, 包括语言、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族群文化、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家庭文化、个性品质等都存在明显不同。这些人共同在一起生活、学习, 离不开文化的整合与协调, 否则不可能达成学习的共同目标。
2. 中学教育引发的学习习性差异
我们国家的高中类型繁多, 有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省属重点高中、市属重点高中、区属重点高中、县属重点高中、示范高中、职业高中、私立高中等等, 很难对其进行详细分类。由于层次不同, 教育教学水平存在较大差别;学校对学生的期望、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学生自身的期望以及学习习性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期望值高低不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汇集一起, 离不开传统学习习性的整合与协调。
3. 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引发的生活习性差异
当今高校, 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 物质条件大都无忧无虑, 不少学生对做事不屑一顾, 松松散散, 没有时间观念, 不知珍惜物品, 我行我素。而来自多子女家庭或者贫困地区家庭的学生, 大多数生活节俭, 珍惜物品, 努力求学, 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 乐于助人, 这些行为恰恰与前者形成尖锐的对比。因此, 各种类型的学生汇集一起, 需要进行各自习性的整合与调适。
4. 不同族群生源引发的传统文化及族群习性差异
我国有56个民族、400多个族群, 他们的生活习性和传统文化存在明显差别, 这些学生带着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个性相聚一起, 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磨擦。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需要对其文化进行整合。
5. 整体考察, 不同民族、不同族群、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乃至不同类型的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 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性。
这些习性在中学时已经有所显现, 但中学阶段相当程度的“应试”教育压力, 迫使他们忙于应付学习而无暇顾及太多的文化不同, 其矛盾被表面的学习竞争掩盖了。进入高校学习以后, 他们成为青年中的“精英”, 个性得到张扬, 加上表面的学习压力有所减轻, 包括经济贫困在内的各种差异明显地突显出来。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将严重影响高校的管理甚至学校的稳定。
二、高校学生文化整合的路径
文化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包括濡化和涵化两大部分。[2]濡化和涵化都是教育要完成的使命, 涵化使学生接受不属于本群体的生活方式, 在开拓视野和激发创造力的情况下, 逐渐实现学生文化的变迁;濡化使学生适应本群体的生活方式, 适应主流文化的要求, 逐渐达到社会化。学生文化的整合就是需要完成对学生濡化和涵化的过程。
1. 学生宿舍生活的文化整合
在宿舍朝夕相处、长期共同生活, 宿舍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对高校学生的各种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为此, 宿舍成员首先需要树立宽容待人的心态, 理解人, 尊重人, 关心人, 学会照顾人、帮助人,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其次要学会自我约束, 宿舍是集体的, 每个人都有维护其稳定、干净的职责, 讲究卫生, 讲究道德, 注重个性品质的培养和良好生活习性的养成。三是讨论各种国内外、校内外发生的一切事情, 树立尊重事实、求真务实的精神, 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作风。四是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从宿舍同学中入手, 逐步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协调关系、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提升今后工作的能力。五是培养良好的集体观念, 展示并锻炼自己的组织和号召力。六是通过同学间的互动, 了解不同族群间的文化习性、生活习惯、风俗差别、自然环境和生活阅历等等, 学会对不同文化的解构和认知, 在理解他族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已的文化品位。宿舍文化的整合是自觉的, 经常产生于无意识发生之中, 只要正确引导, 任何一位学生都能从中获益。
2. 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文化整合
一般而言, 高校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式:一是参加在校内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受到教育, 又从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二是组织学生走出学校, 到实地参观考察、参加社会实践。三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 活动既可以在校内进行, 也可以在校外进行。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一般出于兴趣, 功利心不强, 在社团活动中经受锻炼, 陶冶情操, 积极主动地改造自我, 了解社会。同时, 高校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 通过组织报告会、编辑板报、定期开展各种活动等方式, 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培养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然而, 参与这些活动, 需要学生具备各种相应的能力才能支撑。来自不同层次、不同族群的学生, 能力存在较大差别, 通过具体活动, 彼此展示, 可以互相学习、互为补充, 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同学。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与能力弱的同学进行更多的交流、比较, 从中获得不同文化层次中的感受, 取长补短, 全面提高文化品位。因此, 整合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族群、不同生产生活背景的学生文化, 最终提高学生适应整个社会的能力。
3. 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文化整合
课堂学习是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包含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各高校都在努力进行课程结构调整, 合并若干学科, 系统地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 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穿插起来, 相互渗透, 基础课与专业课并举, 专业课与应用课并举, 必修课与选修课并举等等, 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为拓宽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创造条件。在教学方法上, 从传授知识转向以发展学生的智能、道德、观念、精神、美学价值认知能力为目的, 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 变“强迫式”教育为“疏导式”教育, 旨在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不断发展自我、善于创新和建树的能力。课堂学习是师生互动的重要过程, 通过讨论、追索, 使师生进行文化知识交流, 学生之间的知识、学习能力得以重新构建。尤其是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融会贯通, 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整合, 与社会对知识和能力的需要日益接近, 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各种工作奠定基础。
4. 学生思想工作中的文化整合
思想工作既表现在课堂上, 也表现在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从目前的情况考察, 我们进行思想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 这一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乃至今后一生的发展轨迹, 即学生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发展动力是否强劲, 都直接影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思想工作的过程就是使学生重新认知学习的功能、地位、价值和目标, 从传统的知识、技能学习伸展到重视自身的精神世界, 注重自身理想、信念、道德、人格和思维方式的发展与当今社会发展需求接轨, 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 负责思想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学生思想工作的有关人员以及任课教师,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把现实社会需要的文化知识、道德素养等通过言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 明白自己发展的方向, 有目的、有追求地整合文化知识。
5. 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文化整合
杜威说:“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相同, 而且一切交往都具有教育性”。[3]学校中的交往是以日常语言为媒介的, 交往的个人在进行对话交流时, 不代表社会的价值, 只是“个人之见”。学生间的交往, 学生个群之间或群群之间的交往都属于日常交往,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自然地发生着。“日常生活总是在个人的直接环境中发生并与之相关……所有与个人及其直接环境不相关的对象化都超出了日常的阈限”。[4]个人生活的表现在于个人如何与他人交往。学生生活尤如一张个人的交往网络, 在这个交往网络中决定着个体的发展。正因如此, 高校学生的对外交往需要正确引导, 在交往中增添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理解社会的能力。在交往过程中, 不断重构着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 整合着已经掌握的或者正准备掌握或期待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 对外交往对于完善高校学生的人格、整合他们的文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学生文化整合的积极意义
大学阶段对高校学生文化整合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于它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知识整合的阶段, 上升到为人处世即做人的知识整合过程。这个过程, 培养着高校学生由小的整合到知识海洋的遨游、到处理各种关系、到追索生存能力、学会独立的能力, 最终为就业和从事社会工作奠定基础。其次, 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学生, 经过大学的生活与学习, 整合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吸收并融入新的知识和技能, 成为社会的、区域的或者本族群的精英, 尤其是族群的优秀者, 起到凝聚地方和族群的作用。这些人, 经过大学时期的文化整合, 具有较强的理性和宽容之心, 对于引导本族群成员参与区域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再次, 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 在学校中与各族群、各种文化类型的成员交往, 不仅把自己的文化展示给别人, 而且也从交往对象中学到不同类型的文化, 学会并真正感悟到多种文化同时并存的道理, 真正能够做到“一体化”前提下的多元文化并存, 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 高校学生通过大学学习期间的文化整合, 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而且能够更好地养成公德意识, 增强团队精神, 形成健康人格, 为将来参与社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 在语言、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族群文化、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家庭文化、个性品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校教育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自我调节、适应, 教育工作者的引导, 在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以及课外实践等活动中对自身文化进行整合。整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文化差异, 对维护学校稳定乃至将来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文化差异,整合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7:24.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24.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6.
[4]赫勒.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7.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 篇2
前言
大学是培养智慧的地方,大学教育是衔接校园与社会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体现了大学的综合实力,代表了学校的形象,校园文化最终有益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活动,是以新晋、先进的社会文化为先导,以校园精神的气质为底色,而形成的校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综合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涉世不深,价值观仍在形成中的大学生们来说。大学是四面八方的学子相聚在一起的地方,大学中各式各样的社团让学生们可以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专业学习之外,对兴趣爱好有一个展示和共同研究探讨的地方。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与主流文化的基本倾向保持一致,它与社会文化,家庭文化间都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根植于校园,内容的辐射面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们最能接受德育教育的方式。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光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动手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等,都有待课堂之外能够给予相应的培养。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在玩乐、实践、与人共处、打开眼界中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锻炼学生们自处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探索社会,了解为人处世的标准。最后,高校发展(包括校园文化发展)离不开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的建设,应得到国家的政府与有关部门及校领导们的重视。
一、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日常生活里表现最多的文化行为之一。由于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热爱运动的年轻人们,总有一两个体育项目是自己青睐的。而相对于国外的大学生,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根据已有的“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与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的调查研究来看,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程度表示满意且一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学生占22%,比较满意的13%,不太满意的9%,不满意8%;对体育教学方式满意的且一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占35%,比较满意的19%,不太满意的12%,不满意0%。由此看出,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完善程度与体育教学方式获得的满意程度,同学生自愿锻炼身体的次数呈正比。可见建设更好的校园体育设施,采取优良的体育教学方法,能够改善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大学生体育文化与大学生体育教育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立而谈。体育文化与体育爱好、体育观念、体育精神的概念有密切联系,高校体育文化有着其独有的内涵,高校体育文化常常以玩乐、竞赛、休闲活动的形式体现,加强了大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忍耐力等等,它在寓教于乐中起到了精神引导的积极作用,又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增强人的愉悦感,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对促进专业学习有着劳逸结合的作用。对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笔者认为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因为它开展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第一基础,校方应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结合学校自身的综合教育情况与学生的情况,尽量最大化提高学生的体育设施条件。在基础设施以外,还应注重体育教育的制度、教学模式的研究,可借鉴其他优秀学校的经验和管理方法,提升自己的师资素质。在每所学校的体育文化里都有一些自己的强项,作为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校方应当保持特色,强化短板项目,平衡差距,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网络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它的加入即为校园文化的氛围带来了不少活力也带来了不少冲击。怎样合理的运用网络,让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是高校工作者们要研究的重要命题。校园师生的教学方式、沟通方式、娱乐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充分和准确地认识到互联网的`性质与作用才能有效地把互联网文化转化作为高校优秀文化。网络,是现代文明的载体,通过网络,认得想法与知识能够即时分享,人格与性别可以虚拟或藏匿,网络将虚拟文化现实化,将现实世界虚拟化。网络的即时性带来高度的互动性,网络中的交流是多样化的,不再是单向、双向的交流互动,而是一种多向交流。校园网络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之下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化形态,网络校园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大学生的生活虽比之前要宽松和自由了很多,但还是主要拘泥于校内,网络给了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和世界的渠道,加强了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使校园与社会不脱节,缩小了校园与社会之间的真空地带。对网络的利用也可以多样化,加强网络硬件建设,如校内网吧能保证每位师生都有电脑使用,网络WIFI覆盖率等。在实际生活中,我国高校还远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但我国高校不应放弃健全和完善网络设施。学校应争取网络校园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尽量保证积极有益的讯息传递进校园,剔除和防范学生不良信息的流入。最后,利用网络扩展教学功能至关重要。
三、社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文化多元化使得各种新颖时尚的社团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社团文化的发展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有研究者称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这些年来社团在校园发展的不断进步,有了不少成绩与亮点,也有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高校教育的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技术设施储备或科研成果的展示上,高校教育应该包含更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即文化积淀。大学是一个集知识、精神气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于一身的综合体,其文化传承拥有独特性,很难被模仿。一直以来我国应试教育下很难进行有效的文化积淀,社团文化的出现,像一款润滑剂,小力量体现出大意义。社团能把分散的学生凝聚成不同整体。在社团活动越来越欣欣向荣的现代大学教育中,社团文化的发展仍有一些不足,比如氛围淡薄,有学者曾经说,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在我国有些民办大学中缺少社团文化和所谓氛围的营造,教师除课上时间基本不在学校逗留,课余活动也少得可怜。而正规的国家大学当中,学校给予社团的重视依然不够的,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去组织和维持社团的发展。学校虽不阻止,但在实际行动上也不会给予太多支持。事实上,社团也是需要师资力量来引导的,而且这并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学校在资金,硬件软件设施上都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并为各类社团搭建展示才艺或与社会实践接轨的平台。
结束语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 篇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 整合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
1.2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具体来说就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共同营造的活跃校园气氛、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地展现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文化氛围[3]。在当代大学校园中,高校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旋律,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孕育形成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遵循的人生信念和行为准则的客观反映,是由高校的主客体共同创造和享有的文化氛围。同时,它又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群体文化[4]。《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校园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
2.1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在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师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校园文化是适合高校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产物,它以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和教育中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增加兴趣爱好。它与大学生追求全面发展的要求和不断提高的思想文化水平相适应,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具体开展形式有:微信平台、校园广播、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社团讲座、先进人物的宣传等,通过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进一步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抒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向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对人才培养规格标准要求的具体化。高校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立德”是基础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占有重要位置,而这恰恰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证。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决定了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必须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向标。校园文化建设要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一致,全方位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两者是统一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依存。一是它们的指导思想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二是二者有着共同目标: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抒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将大学生培育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三是它们共同作用于校园的主体,共同支撑着高校教育的躯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处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目标与内容;体现着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内容。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整合的具体途径
3.1利用微博、QQ、微信等现代网络技术促进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整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当前生活的主题网络平台走进大学生生活,对其观念意识都产生较大影响。各高校应构建网络平台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等对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宣传一些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加强网络对高校学生的正面、良性引导。构建素质教育素材库,定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人物事迹、素质教育知识和理念,让学生定期学习、总结、反思和自省,把握网上阵地的正确导向。各高校应积极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师生经常性沟通,建立真正的大学生网络化自我管理模式,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了解社会的工具,在网络环境中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3.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校中开展能紧密联系学生思想状况、学习、生活实际的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文体活动中要体现思想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和活动内容的多元化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积淀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结合,增强校园文化活动对高校大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明建设,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创建一个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3.3创建宜人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马克思指出:“人创作环境,同样环境也创作人。”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优美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求校园中的种种学习、生活、娱乐设施和人工或自然环境蕴涵着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体现着特定的大学精神,处处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创建宜人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4]。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更是体现学校生存与发展价值所在,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宜人的校园环境建设,高校应以建设“一流的硬件,和谐的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为目标,环境育人和文化熏陶并举,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将校园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点都打造成为一种思想的传递,一种文化的表达。优美的校园环境总能以“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感染着师生,丰富净化着师生的灵魂,建设一个和谐优雅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同时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时代使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今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形势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起来,只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2]王迎迎.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2):259-260.
[3]许庆华.高校校园文化的解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前沿,2004(9).
高校校园文化整合建设的实践探索 篇4
一、校史促进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建设的功能作用
1.教育、宣传功能。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建设是高校教化育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话题。高校合并只是一个手段,合并后着力整构,培育和提升新的大学文化才是高校合并成功和发展的重要保证[3]24。高校合并后,不仅要完成行政管理体制等外在形式上的合并,作为高校的文化精神底蕴,校史促进合并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优势。校史作为一种很好的宣传媒介,推动多校区校园文化整合,它可以使更多人认识学校、热爱学校,在宣传、展示学校风貌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通过建立校史馆,开发校史编研成果、建设校史景观等多种形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例如,校史编研成果《校友录》等促进了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提高了学校的宣传功能。同时,校史馆还是联结校友和母校的纽带和桥梁,能有力地增强广大校友的凝聚力。武汉科技大学校史馆于2007年建成,学校根据钢铁所特有的强度高、硬度大、弹性强、韧性好,质地密实、性能一致、表里如一等特点,凝炼出以“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为内涵的“钢铁品质”精神,并将“崇实”传统和“钢铁品质”融入人才培养中,着力培养具有“钢铁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武汉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鲜明特色,这也成为贯穿校史馆主题的一条主线。今天的武科大校史馆作为重要的校史文化工程,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成为学校的名片,开展大学生讲解员参与校史馆管理和教育模式,是校友返校必参观的地方,每年的教师岗前培训,新生入学教育,必有校史校情内容,新生、新进教工参观校史馆已成为相关部门的常规化工作,起到了教育宣传功能,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2.传承融合功能。利用校史档案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整合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校史推进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整合,有利于增强广大师生的情感归属感、凝聚力,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建设,而校园文化的实质性整合也并非各学校物质基础简单的合并,它是高校合并成功的重要因素。怎样在高校合并之后,使几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深度融合,从而构建有效的校园文化体系,这是新时期高校合并后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多校区高校合并后,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新校区传承整合老校区传统的特色校园文化精神,在多校区形成一致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实现过程中,使老校区传统的、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在新校区得以充分体现,校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媒介依托[4]66。合并高校都有多个校区,这些校区也就是合并前的各校原有校址,还有在市郊建设了新校区。武汉科技大学新校区是建在武昌白沙洲的黄家湖校区,起初,校园文化和人文背景是一片空白,学校结合钢铁冶金背景,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景观,比如青山校区的反映钢铁冶炼过程的系列雕塑《钢浇铁铸》、《精金百炼》。延续青山校区的钢铁文化的系列雕塑,在黄家湖校区图书馆大门两侧绘制了浮雕墙,记录了从清朝末年张之洞创办湖北工艺学堂,开办我国最早的钢铁工艺专业,倡导“沉静好学,崇实去浮”的学风,是武科大百年历史发展的缩影,达到了新老校区“钢铁情缘”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与传承,这些校园景观如同无形的课程,时刻熏陶、感染着身处其中的莘莘学子。学校校训“厚德博学崇实去浮”与张之洞的办学思想直接有关,而且也是他一贯的理念,学校在黄家湖校区精心打造“沁湖文化”,举办“沁湖诗会”、创作话剧《张之洞》等,继承创始人张之洞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些在新校区实行的一系列与校史工作有关的校园文化,使得校园文化精神在新老校区间得以传承与深度融合,使校史成为推进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过程中教化育人的好教材。
二、校史促进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建设的创新思路
1.整合、丰富和优化校史资源,深入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形成,是高校实质上合并的实现,通过不断整合、丰富和优化校史资源,促进各高校更深层次地融合,也是推进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建设的物质基础。合并高校的校史工作,并不是把几个校区的校史档案资源简单合并在一起,它需要全面、系统地回顾合并学校的发展历史、积累保存各种载体、有特色的校史档案,加以提炼,继承发扬优良的校园文化精神。追溯武汉科技大学的校史沿革,可上溯到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昙华林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学校的发展历史,传承有序,脉络清晰,佐证有力。早期创办有奏折为证,工艺学堂到湖北中等工艺学堂有张之洞弟子张继熙所作《张文襄公治鄂记》为凭,这也是湖北省图书馆馆藏最早记载关于张之洞在鄂政绩的资料。从工艺学堂、省城中等工业学堂到武汉钢铁学院,历经十个阶段,1995年6月由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冶金医学专科学校、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6月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合并高校的校史工作要出新的成果,必须要走科研课题立项渠道,争取有关领导和部门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学校关注的重点,也是武汉科技大学档案馆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们馆通过挖掘校史资源,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先后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和校级科技项目1项,获得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深入实施“钢铁品质教育工程”,打造富有武科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以上基于校史工作开展的这些课题的研究,较好地促进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2.深化校史编研,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自1984年8月,教育部向全国高等学校颁发了《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后,全国高校开始重视校史编写工作,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校史档案进行整理、挖掘,提炼出来学校校训、校歌、编纂出版校史丛书,形成了大批校史研究成果,同时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系统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校史档案资料。实现高校校史档案的教育功能重在深化校史编研,对丰富的高校校史档案资源进行全面总结、提炼和强化,通过积极挖掘和全面展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2007年,学校重新编写校史,出版了《武汉科技大学校史沿革》、教学科研成果概览,拍摄校园文化专题片,出版挖掘科大精神和文化的文丛等,形成系列研究成果。通过积极挖掘和全面展示,编制完成了校园文化CI设计,包括校名、校徽、校歌等在内的形象识别系统。每当唱起“扬子江边,黄家湖畔,……钢铁品质引领我们勇往直前,……铸造共和国钢铁脊梁,……武科大的明天更加辉煌!”的校歌,都无形增强了师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营造良好的校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百余年的办学历程,铸就了武汉科技大学特有的精神文化,形成了“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求真务实”的校风、“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的教风和“沉静好学、知行合一”的学风。多年来,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育人工作全过程,开展了钢铁品质教育、基层意识教育、红安革命传统教育、核心竞争力教育、“一粒饭”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感动教育为主线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空间,把精神文化转化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3.推进校史档案数字化、网络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园网络的文化功能,进一步推进校史档案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将大量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通过网络平台变成“活信息”,构建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武汉科技大学校园新闻网、学校官方微博、视频网、沁水青山BBS已成为师生精神文化活动的新空间,并且成立了阿豆工作室、全景工作室等网络建设组织,学校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正面引导网络舆论。同时,加强档案网络建设,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档案信息资源拓宽了其传播媒介,建立有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如名人数据库、名师数据库、成功校友数据库、图片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等。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 篇5
青年是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青年人所处的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对其健康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是当今社会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群体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种不同形态,不同性质的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同时,青年也在创造和累积具有自身属性的文化。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及群体思想状况紧密相联,流行文化尤其能够反映一个群体的普遍思想状况,甚至是塑造其个人品质、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社会化机制。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有必要了解现今社会高校学生中的流行文化趋势以及学生们对此的态度,为此在暑假期间我对身边的一些同学、朋友和年龄相仿的陌生学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口头提问和聊天等方式对高校学生流行文化进行了调查。
一、怎样诞生的高校流行文化
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经济变革带来新的变化,使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定的价值。在传统与现代冲突过程中,青年人总首先面向现代化、热衷改革、创造新鲜,这些都被认为是青年流行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部分,可以算是青年流行文化的源头。在传媒时代,媒体毫不犹豫地成为制造和传播流行共识与流行文化的工具。如果问起最近流行文化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们感触最深的恐怕是高科技产品带来的新鲜与惊奇。各种传媒的声像效果因为高科技而大大增强,强化了人们的感官刺激。在现代大学校园里,手机与电脑早已不是奢侈品,作为平时交流的工具,它们与大学生生活密不可分。它们的普及也同样促进了流行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
二、校园中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实例考察:对周围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2011年8月,我和我的家人对我身边的朋友、同学和路上年龄相仿的陌生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率80%,有效回收率100%。问题涉及网络文化、外来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最后在临近开学时,拜访了天津医科大学的几位老师,与他们谈论了此问题。我知道了在老师们眼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调查问卷
1、除学习外你认为现在大学里比较流行的有那些?(最多选三项)
A、听歌学歌B、看电影电视剧C、看NBAD、关注国家
大事新闻E、球类运动F、玩QQ农场类游戏G、玩魔兽争
霸类大型网络游戏H、关注选秀类节目I、关注其它娱乐新闻J、追星K、上网聊天L、上网写博客或微博M、其它
2、你最喜欢什么类型的名人?
A、政治人物B、体育明星C、歌星D、影星E、小品演员F、创业成功的亿万富翁G、学术名人H、平民
英雄I、其它_________
3、你一般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新闻?
A、看报纸B、电脑上网C、手机上网D、看电视E、听广播
4、你一般怎样打发你的业余时间?(最多选三项)
A、上网B、看小说C、逛街D、进行社交或社团活动E、看电影F、看电视G、听广播H、钻研自己某一爱好I、其它
5、你上网一般做什么?
A、QQ聊天B、玩游戏C、看影视剧D、看球赛E、看新闻
F、写博客G、网络购物H、看小说I、找资料G、其它
6、你平均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有多长?
A、半小时B、一小时C、一个半小时D、两小时左右
E、三小时左右F、四小时左右G、很少上网H、其它______
7、你现在经常玩什么游戏?
A、农场偷菜类游戏B、魔兽争霸C、QQ其它休闲游戏(如棋牌、休闲竞技类)D、连连看等小游戏E、梦幻西游F、赛尔号G、不玩游戏H、其它
8、据你观察你宿舍里经常玩游戏的有多少?
A、一人B、二人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E、三分之
二F、全部G、没有
9、据你观察玩游戏上瘾的同学从没玩之前到成瘾之后有什么变化?
A、人变得越来越懒散B、由以前的胸怀大志变得茫然C、成绩越来越差D、对同学与班级越来越漠不关心E、其它
10、你对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有多少了解?
A、不了解B、了解一点C、比较了解D、列举你了解的流行
语
11、你写博客或微博吗?
A、经常写B、偶尔写C、从不写D、不了解
12、你看韩剧吗?
A、经常看B、偶尔看C、喜欢但没机会看D、不喜欢看
13、据你观察许多大学生喜欢看韩剧的原因是什么?
A、娱乐性强B、符合青年尤其是女生对于浪漫爱情的渴望
C、俊男美女多D、人物的造型前卫时尚E、精致唯美的画面F、韩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吸引力G、剧情曲折而煽情H、节奏舒缓
而明快I、体现真善美的特点J、其它
14、你认为说唱、DJ技术、街舞等嘻哈文化对大学生有什么影响?
A、让人更追求生命的活力B、让人更追求生活的享受或愉悦地生活
C、让人更追求个性的突出D、让人更追求浪漫E、让人放弃了
远大的理想F、影响很少G其它
(三)材料反馈
调查发现,QQ聊天、“偷菜”、网络游戏、美剧、动漫、日韩潮流、微博、社团文化是目前大学校园几大流行文化现象。
1、网络文化
QQ聊天在近几年来成为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活动,无论是使用手机
还是电脑它都成为人们交流娱乐的首选方式;社会在迅速发展,网络也不甘落后,一些时尚的“流行语”新鲜事透过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调查数据,在我国所有的网民中在校大学生占到47.7%,自然大学生成为这些“流行语”新鲜事的最大受众。虽然大学生离开了家,但终究局限于校园,网络就成为我们观新闻知天下的最大帮手。
2、娱乐文化
大学生是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与中、小学生相比学习压力小,生活空间相对
较大;而相较于已经进入社会的青年,不需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状态比较自由有更多的空暇时间,加之电脑在学生中的普及,很多大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流连于看各种美剧、韩剧和综艺节目,关心娱乐八卦消息。
3、社团文化
人们常说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这其中自然免不了各种社团协会的加入,不
同的协会满足了学生们的不同爱好。在社团活动的推动下,学生们有了各自的兴趣追求并延伸到校园生活的时时刻刻。可见由社团文化衍生的校园流行文化具有多样性、新鲜性和猎奇性。
三、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络的普及与通讯手段的进步,使得每个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扬民主精神,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评论,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参与评选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超级女生优胜者等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民主精神。大学生是一个很容易接受流行文化的群体,他们在流行文化中感悟着时代精神,同时,大学生所参与的手机短信,网络聊天,网上博客等流行文化形式,也已经使他们感觉到当今时代的信息化、数字化特征。流行文化涉及面比较广,领域较多,大学生参与其中,能扩展自己知识面。例如,外来文化的流行,使学生了解了外国的人文环境和生活方式,再如,网络文化的盛行,使他们拓展了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进一步改善了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消极影响
流行文化是一个大杂烩,它蕴涵多种因素,有精华也有糟粕,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年龄、资历、经验等因素影响,相对缺乏判断力与自控力,往往会耽于娱乐而忘却了法纪、道德的约束。比如网络中的一些谩骂侮辱之词不经意间就会蔓延到日常生活之中,这导致有的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可能会表现出责任感缺失,道德滑坡,诚信观念缺乏等现象。当代大学生更喜欢娱乐,喜欢轻松,综艺节目、网络聊天、电子游戏等成为他们的主要消遣方式,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人人网,QQ空间的偷菜,还有超女快男等。很多人政治意识淡漠,对经典文本感到陌生,习惯了从网上搜索各种资料,然后收为己用。在很大程度而言,他们靠近了流行文化,却疏离了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
四、对问题的思考
在整理了调查资料以及综合了与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谈话后,我对高校学生中流行文化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在大学校园里,无论地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无论是学科文化还是非主流文化,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空间,不能用主流文化或者本土文化去替代它、挤占它。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相互融合才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尊重和承认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努力为学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加强沟通和引导,提高学生文化鉴别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
(二)坚持主流文化,拓宽传播渠道
面对多元文化生态和多元价值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一方面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决抵制反主流文化和种种错误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进行文化选择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地改进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采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他们更易于接受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念。
(三)挖掘流行文化中的育人因素
有的流行文化本身就具有很明显的积极教育意义。比如很多学校通过评比文明宿舍、优秀宿舍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建设健康的宿舍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利用了宿舍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借用流行文化的一些形式,注入主流价值观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非主流文化之所以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肯定有其可取之处。比如说有些流行文化内容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是它的形式很新颖,很吸引人。我们完全可以用这种形式来包装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教育,使得高校价值观教育更能为大学生所接受。
结语:这次的社会调查真是让我思考了很多,获益了很多。大学生和流行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如何正确看待流行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促使二者关系良好的发展是我们着重要思考的。就我们自身而言,应加强甄别、判断流行文化优劣的能力,努力利用流行文化的优势因素来提升自己,而力争避开其不利的影响;对流行文化的策划、制作者而言,不能仅仅考虑商业利润,还要考虑到流行文化内容的意义与价值。这样,大学生和流行文化就能互相很好的融合、发展下去,成为一种有益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杨莉.论时尚文化与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的融合[j].青年探索,2005(6)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 篇6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整合
在信息化与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教育工作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大学语言文化教学改革也正顺势而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新媒体是一种实效性课堂,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将会成为教学研究的新方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对新媒体的应用仍存在许多问题,仍需教育工作者去完善。因此,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新媒体整合性问题进行讨论意义重大。
一、新媒体概述
1.新媒体的涵义
新媒体的概念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 1967年,“新媒体” 一词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第一次提出,1969年开始在美国社会流行并逐步扩展至全世界。几种典型性的新媒体形式有博客(blog) 、播客(podcast)、维客(Wiki)、SNS、手机电视、广播等,深刻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在持续推进中。课堂教学借助新媒体将会变得更加高效,这里的媒体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教学信息传播的平台。若缺少了教学媒体,教师就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下,教学新媒体就是在课堂中生成、传播和接受的信息平台。
2.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广大高校教育者意识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确定为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有效利用新媒体的具体教学模式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化学习氛围。通过利用新媒体教学,学生对于交流的恐惧感也会慢慢减少,并且会大胆地利用MSN、QQ及微信等聊天软件和国外友人进行交流。此外,可以通过和外国友人的通信或是阅读外国友人的博客等,为语言文化的学习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交流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投入其中,最终实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整合路径
新媒体不但可以为教师学习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还是一种高效的教育措施、一个拓宽学习者知识面的教学系统。除此之外,作为语言文化教学的工作者应掌握并熟练使用新媒体。在信息化时代,从事知识传播的教师必须学习有关教学的先进技术,学会利用新媒体为学生上课,这样一来能够促进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课堂更加的高效。针对教师的新媒体使用培训是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把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打造成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想快速提升新媒体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之间的融合度,务必做到:全面做好新媒体的传播工作,用文字、视频、音乐、图片等教学素材,将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系统、形象地表达出来;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以活动的形式来上课,更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需的知识,把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入模拟的情景中,并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三、结语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发展创新,新媒体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它在语言文化教学工作中起着改革创新的作用,它能够给学生带来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氛围,让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对于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改进当前的教育体系,把新媒体更加科学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尤其要把新媒体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这样不但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丁卫泽.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2(3).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3]韩晓蕙.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外语学刊,2014(3).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 篇7
一、传播媒体概述
(一)传播媒体的涵义
“媒体”一词原本是拉丁语里的“media”进行中文音译而来的,在拉丁语中解释为“两者之间”。而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媒体的解释是:交流、传播的信息平台。但对于教育来说,它的基础工作就是为了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对文化进行一系列的传播,文化的传播只有借用一些传播媒体及其必要的传播手段才能实现。所以,高校外语课堂借助传播媒体之后将会变得更加的高效,此传播媒体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信息传播的平台,它的特点就是可以及时的呈现、沟通交流、传播教学信息。若是缺少了教学媒体的存在,教师就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当今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下,教学传播媒体就是在课堂中生成、传播和接受的信息平台,它具有及时性、资源性、互动性、信息性等特点。
(二)传播媒体应用于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中的必要性
对于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的改革就是在全面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而开展的课程改革,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但包括传统媒体涵盖的一些教学方式,还包括了教学信息的多元化、集成化和交互式的特点,计算机多媒体还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使得外语跨文化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另外,在有效利用传播媒体的具体教学模式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化学习氛围,利用MSN、QQ及微信等聊天软件和国外友人进行交流,此外,可以通过和外国友人的通信或是阅读外国友人的博客等,为语言文化的学习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交流环境,从而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的投入其中,最终实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传播媒体在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中的整合路径
社会的发展如今已经与国际接轨,教师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及最新的知识体系,传播媒体的存在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学的平台,它的另一个价值就是以崭新的面貌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已经是信息化教育的标志及其重要的组成结构,传播媒体不但可以为老师学生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而且是一种高效的教育措施、一个扩宽学生知识面的教学系统。此外,作为外语教学的工作者应掌握并熟练使用现代传播媒体。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从事知识传播的教师就必须学习有关跨文化教学的先进技术,学会用现代传播媒体为学生上课,这样以来会使得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课堂更加的高效。因此,对于教师进行传播媒体的使用培训是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把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打造成为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教师队伍。当教师在对传播媒体进行选取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思维,预知新的发展趋势,使得媒体教学在课堂能够变现的更好,能让学生快速的认知所学知识。要想快速提升外语跨文化教学与传播媒体之间的融合度,应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当制定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学生的自身感受,而不是把学生当做接收知识的机器;全面做好媒体的传播,用文字、视频、音乐、图片等教学素材,将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系统、形象的表达出来;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以活动的形式来上课,更好的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需的知识,把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入到模拟的情景中,并可以很好的解决其问题;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深度挖掘教材情感内容,教师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问题答疑从而更好地促进师生间感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中发现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然后再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去进行教学方案的研究讨论,最后再借用传播媒体,这样做课堂教学将会更加的高效。
三、结语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播媒体也随之犹如雨后春笋不断的发展创新,传播媒体是人们高级智慧的体现,它在教学工作中起着改革创新的作用,传播媒体能够给学生带来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氛围,让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对于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发现、改进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把传播媒体更加科学的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尤其是把它与外语跨文化教学相互结合,不但可以让课堂变的更加高效,还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也能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播媒体正以更广泛的影响力深入到了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中。而在当前高校外语课改过程中,由于受到教育国际化及信息化等的影响,传播媒体与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整合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及能力,深入挖掘传播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质量。现对传播媒体在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中的整合问题进行浅论。
关键词:传播媒体,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整合,问题浅论
参考文献
[1]陈美华,邵争,郑玉琪.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5(6).
[2]冯奇,郑晶.多媒体网络一体化外语教学实验报告[J].外语电化教学,2006(1).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高校学生档案资源开发与整合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资源开发与整合,作用
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如今一些用人单位急需选择能适合单位发展的人才, 同时高校毕业生也急于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以便于发挥自己的特长,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校学生档案可以为用人单位与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用人单位通过学生档案可以了解学生许多个人综合信息。毕业生就业选择单位, 学生档案也是其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凭证。因此, 加强毕业生档案管理, 做好学生档案资源开发与整合, 有利于提高学生档案的参考价值, 为毕业生就业以及用人单位选择人才做好服务。
一、高校学生档案资源对于学生就业的作用
1.学生在校期间的历史凭证作用。高校学生档案记录着学生在高校的个人综合信息, 是学生个人历史资料最具可信性的材料。这些材料有利于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真实历史面貌, 是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以及生活最重要的凭证。系统全面的学生档案资源, 能够方便用人单位全面考察学生个人状况, 以便于加强了解, 促进双向选择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现如今,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因此, 一些学生为了寻求一份理想的工作, 不惜铤而走险, 私自制造或者花钱购买一些假证书、假材料、假学历来欺骗用人单位, 运用虚假的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进入工作岗位以后, 由于能力、学历以及技术水平不能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给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的个人都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 近些年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 都比较关注学生个人材料的真实性, 同时, 许多用人单位都将学生在校的学生档案作为选择录用毕业生的主要参考依据。例如:用人单位通过学生档案可以考察毕业生在校期间各科的学习成绩, 同时, 还可以考察毕业生在校期间外语考试四六级材料等, 通过学生档案, 用人单位可以调阅毕业生当年的录取名册, 考察毕业生学历的真实性。这些档案材料反映了学生大学期间真实历史面貌, 具有极强的参考性和可信性[1]117。
2.毕业生成功就业增加砝码作用。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 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的时候, 主要是通过与毕业生的简单对话初步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 而这些最初印象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由于面对面的应聘交流时间比较短, 很难客观、完整地反映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而高校学生档案资源, 全面客观地记录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成长过程, 不仅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目还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 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学生专业特长、各种技能表现等整体的发展过程, 尤其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突出表现, 特长和亮点, 学生档案材料资源都会全面细致地记录下来。这就为学生实现成功就业增加砝码, 使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 更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专长, 对于学生来说, 学生档案中记录的信息竞争力和说服力更强, 是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参考材料。
二、高校学生档案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一些高校学生档案术语化、形式化, 缺少参考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学生档案对于学生成功就业越来越重要。但是, 一些高校对于学生档案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学生档案中的内容比较少, 并且一些学生档案术语化、形式化, 缺少参考价值。一些高校在学生档案管理中意识淡薄, 管理模式滞后, 仍然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学生档案的信息只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党团材料信息以及录取信息等, 记录的学生信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大多无实际意义。对大学生有用的信息, 如学生在校各科的成绩和表现, 学生的综合素质、英语四六级考试、一些等级证书等却没有记录或者记录得不够翔实, 这就导致了用人单位想要了解的信息, 学生档案没有记录, 学生档案记录的信息对用人单位来说大多无实际意义[2]142。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 学生档案术语化、形式化, 既不利于用人单位选择人才, 也不利于毕业生成功就业增加砝码, 不但降低了参考价值, 而且弱化了学生档案的作用。
2.体制不健全, 缺少专业档案管理人才。虽然2008 年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发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27 号令, 明确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归档范围增加“学生类”, 但是, 缺乏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并且叙述笼统, 因此, 导致一些高等院校学生档案归属部门不同, 管理松散、各自为政, 缺乏规范化的指标体系, 归档范围和标准比较模糊, 学生档案内容术语化、形式化, 没有个性特征, 档案信息与用人单位需求严重脱节, 形式不一, 内容陈旧, 导致很多用人单位不认可学生档案的参考价值, 使学生档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3]107。另外, 学生档案管理服务不到位, 缺乏规范的管理, 缺少专业档案管理人才, 也是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比较重要的问题, 因此,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档案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丰富档案资源, 提高学生档案的参考价值。
三、高校学生档案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丰富高校学生档案内容, 根据就业需求构建档案内容指标体系。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完善学生档案内容, 这是学生档案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完善学生档案内容, 学生档案才能够如实反映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给用人单位提供借鉴依据。优化高校学生档案案卷材料, 从各方面丰富高校学生档案, 是高校学生档案资源开发与整合的重点, 只有加强管理, 不断丰富学生档案内容, 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增加砝码。另外, 为了有效体现学生档案的功能和作用, 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真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在一般情况下, 学生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记录大学生在校的真实成长表现, 如: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管理能力、工作能力、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组织能力、进取精神等;二是记录大学生的个人综合信息, 如:学生在校的奖惩情况、个人特长和能力、各科的考试成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一些等级证书等情况, 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帮助用人单位选取合适的人才, 也可以帮助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增加砝码[4]138。因此, 高校学生档案的建立, 一定要高度重视以上两方面内容, 并根据就业需求构建档案内容指标体系, 实现学生档案的参考价值。
2.深入开发与整合学生档案信息资源, 为高校学生就业奠定基础。随着高校在校学生的不断增多, 学生档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 我们要不断创新学生档案管理的管理方法, 通过深入开发“数字化档案”管理, 有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校园网软硬件环境的不断改善, 建立学生“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数字化学生档案与校园网的无缝链接, 已经成为学生档案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学生档案数字化管理, 必须做好档案管理的保密与安全工作, 建立有效安全的学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在保密与安全的基础上, 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5]72。深入开发与整合学生档案信息资源, 建立有效安全的学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不仅有利于科学化管理高校学生档案, 还有利于用人单位来考查学生, 更加便捷地了解学生个人信息资料, 同时, 通过学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用人单位还可以按照用人需求, 调阅查询相关档案信息, 快速检索学生档案, 快速了解其所需人才的基本信息情况, 快速地了解和打印毕业生的个人信息资料。这样, 不但有利于用人单位快速地了解学生个人综合信息以及基本情况, 还有利于提升学生档案的参考价值, 为高校学生成功就业奠定基础。
3.搭建个性化管理服务平台, 使学生档案内容更加丰富。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可以搭建个性化管理服务平台, 建立人性化网络档案管理, 通过网络档案管理这一个性化管理服务平台, 不断完善高校学生档案内容和指标体系。另外, 高校学生档案在校园网中还可以建立个性化互动模块, 设立个人互动专区,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照片、在校期间的学习心得、各项技能大赛获奖证书等在该模块进行自由编辑,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该模块上介绍自己的个人人生规划以及实习经历、经验总结等, 在该模块中展现自己知识能力、爱好兴趣及性格特点, 详细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搭建个性化管理服务平台, 可以使学生档案内容更加丰富, 个性化更加鲜明, 在这里, 学生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份完美的简历, 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风采。这样, 用人单位就可以更加翔实地了解毕业生的能力和经历, 对毕业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学生档案的参考价值就会有效提升。
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 高校学生档案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可以丰富高校学生档案内容, 根据就业需求构建档案内容指标体系, 创新学生档案管理途径, 使学生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 搭建个性化管理服务平台, 深入开发与整合学生档案信息资源, 还可以使学生档案内容更加丰富, 对于毕业生就业以及用人单位合理选拔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洁.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2 (2) .
[2]吴瑞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探索与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 2012 (4) .
[3]周芳莉.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 2005 (5) .
[4]单小芳.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档案, 2011 (3) .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 篇9
1 本文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600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贫困学生、孤儿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涵盖辽宁省沈阳市本科、高职院校5所、院系15个、年级分布为在校各年级学生。本次调查分别从特殊群体大 学生的经济状况、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四个维度展开调查, 从中分析目前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状况, 探讨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2 高校特殊群体心理现状及成因
2.1 高校特殊群体心理现状
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就读期间各方面的压力, 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现状不容乐观。如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出现语言环境、课程学习、饮食习惯、文化习 俗等方面不同程度难以适应的状况。特殊群体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方面也出现心理困扰。从笔者对少 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调查中可以看到:30.5%的学生认为受到过不恰当议论, 36%的学生较少或偶尔、甚至从来不和当地同学一起参加课外活动, 认为汉族学生在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等方面做得不好, 61.5%的学生认为身边存在排斥少数民族的现象, 30%的学生对民族歧视问题感到自卑和不满, 43.3%的学生对朋友出现冒犯民族习惯的现象感到很生气, 52%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2.2 高校特殊群体心理问题成因
(1) 社会因素。贫富差距的扩大使贫困学生很快发现自己与正常家庭经济实力的差距, 而产生自卑感, 并泛化到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 由于各地区明显的文化差异, 入学适应等问题更为突出。就业竞争使本身脆弱的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尤其是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同学相比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交流和沟通能力较弱, 就业压力更为明显。这些因素带来的冲击将使特殊群体学生产生心理困扰。
(2) 学校因素。学生在步入大学前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环境, 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和素质教育课过于形式化, 不能得到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在大学阶段, 由于师生比例过大, 许多课程采用大班授课, 师生交流较少。而心理素质培养需要合理有效的途径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容易暴露。
(3) 大学生自身因素。高校大学生开始迈入青年期, 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 心理和生理开始趋向成熟, 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随着大学生活的丰富, 视野不断扩大, 他们渴望亲情、友情和爱情, 心理活动越发活跃。这个阶段, 大学生在心理上对人对事容易“理想化”, 在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时容易冲动、逃避, 自责, 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受到冲击。而特殊群体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 受到的冲击将更加强烈。
3 实 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 术的有效整合
在过去的十年,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互联网的发展,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它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先进的网络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 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 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虽然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 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 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冲击和威胁。所以, 寻找信息技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 在教给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辨别真伪、区分美丑、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使二者紧密结合, 互相促进, 成了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教学课件辅助教与学
教学课件辅助教与学是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支持的以课堂讲授型为主的教学形式。在心理健康课堂上, 一般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体验, 能用到教学课件的时候较少。但一旦使用到教学课件, 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对情境的渲染则能使整堂课生动起来,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心理健康课诸如心灵成长、意志锻炼、挫折教育等主题在课 堂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空间较小, 所以信息技术可更多应用于课前、课后资料的查找上, 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也提高了他们在大量信息中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3.2 制作独立 、美观 、实用的心理 健康教育网页, 鼓励学生访问、学习, 丰 富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网页美观大方, 内容丰富、科学, 是提高访问率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 心理健康教育网页下面包括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心理知识窗、心理论坛、心理信箱等内容,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不同内容进行学习或讨论, 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的水平和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制作得好, 不仅需要丰富的心理知识, 还需要较高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和审美、创新能力。
3.3 利 用信息技术 、 营造良好的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够深刻,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有时失之客观。所以,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充分发挥环境对人潜移默化地影响, 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等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美观大方的宣传资料, 利用远程教育的各种便利, 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鼓励师生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论坛、 网上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加强联系、沟通、交流, 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比如说教师布置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 (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考试焦虑、亲自关系等) , 然后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 结合本人经验, 加工理解后上传给教师, 经过教师对信息的筛选后整合成学习资源, 全体学生共享, 实现师生互动, 更主要是生生互动。学生可以在学习论坛上或学校建立的聊天室内自由地发 表自己的学习心得, 谈体会、感受, 一方面宣泄自己的情感、压力;另一方面自己的经验也给同伴以某种借鉴。比如说, 一些“单恋”学生把他们的苦恼发布在论坛上, 有着同样困惑的人在浏览时看到有这种烦恼的人不只他一个人, 还有很多同龄人时, 无形中就会感到自己不再孤单, 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支持。
3.4 让信息技术为心理健康教育 科研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的丰富和运用, 为心理测量、统计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网络技术又使资源共享成为现实, 为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这些都大大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发展, 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又为信息技术教育的落实与发展创设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4 结语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 篇10
关键词:思想教育实效性,系统,教育模块
一、前言
长期以来, 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 理论教师、党政工作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学校思想教育系统内部各个方面在工作上的合作机制建立, 还主要依赖于思想教育工作内在的一般规律在推动, 各个方面并没有主动有序的合作机制, 呈现出各项工作涵盖面重叠、工作组织形式过于复杂紊乱, 工作针对性意识不够等一系列问题。以下, 我们根据高校思想教育系统中各个方面目标、途径、实施队伍不同而将其分成三大模块:理论教育模块、制度教育模块和实践教育模块, 并尝试从三大模块的教育目标出发, 依托合适的教育平台、把握恰当的教育途径, 从而形成工作意识上的层次性合力, 建设一个即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的主动有序的思想教育系统。
二、三大模块的建设原则
1.教育目标方面建设原则
从总体上看, 三大模块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必须认识到两点: (1) 三大模块都不可能独力完成这个目标; (2) 既然分为不同模块, 三大模块应根据各自的教育特征, 在这个总目标下有自己的分目标。
2.教育途径方面建设原则
在研究三大模块的教育途径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坚持教育对象主体性。坚持教育对象主体性原则, 就是教育者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落在实处, 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意志, 外化为学生的正确行为。
三、三大模块系统建设
1.理论教育模块
理论教育的目标应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修养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解决“为什么要做”和“做什么”的问题, 教育途径主要是课堂教育和校内外的思想宣传教育, 实施队伍主要是理论教师。
在理论教育中, 我们不能满足于政治理论的简单重复和宣传。要立足于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的需要开展工作。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 知识经济浪潮拍岸而来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极好的机遇, 也必将提出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群体价值观, 已趋向于“知识就是财富”、“技术即是资本”的所谓“知本时代”。处于多种文化及其价值观激烈碰撞时代的当代大学生, 面对着不同于以往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 常常感到茫然、疑虑、混乱, 诸如在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等问题上认识模糊。理论教育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认识问题。
“两课”教育、大学生德育教育、学风校风讲座等都是理论教育的重要平台。同时, 以宣传部门为纽带, 将宣传部门掌握的校报、网站、通讯社、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和共青团组织、学生工作部门、党支部等高校思想教育部门有机结合, 建立科学合理、清晰有序的学生思想工作体系, 防止出现“原则上统一指导, 具体工作上或重叠、或疏漏”的情况。这里需要指出, 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切实注意, 要“从价值的角度对思想理论教育对象有效性界定入手, 指出思想理论教育对象有效性的本质就是思想理论教育活动满足教育对象对思想理论教育合理需要的价值属性, 它是整体思想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根本目的”, 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必须立足于理论是否内化为被教育者的思想、信念。
2.制度教育模块
制度教育的目标应侧重于学生权利义务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解决“按照什么去做”的问题。教育途径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生活日常管理, 实施队伍主要是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学院 (系) 班主任、辅导员。
制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规范意识、法制意识的培养, “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 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不能混同于法律职业训练, 应当趋向于意识、知识和素质兼容一体的“法律素养”, 即通过掌握、运用一定的法律知识乃至法律技能和自觉养成较高的法律意识乃至法律信仰, 构建契合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知识、品行及能力等。而在制度教育过程中应避免简单的法制理论教育, 而应注重校园法制文化的建设, 将学生置于一个法制化的环境, 因为“没有法制化的高校环境, 而对大学生进行过于理论化、理想化的法制宣传教育, 必然引起对法治的曲解、漠视或不信任”。探讨高校管理制度化问题, 必须全面、准确认识分析社会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尤其在学生管理过程中, 作为学校代表的管理教师, 应在管理行为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自由裁量”, 严格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的原则和程序, 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逐步将法则思想、法制思想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同时, 管理教师在教育管理或者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尊重、遵守制度。在许多场合下, “批评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代名词,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 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产生了不必要的对立性, 使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带有这样的潜台词:你不知道, 所以我来告诉你;你错了, 所以我来教育你, 对你做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认为,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有共同的准则, 即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规章。而教育者对被教育者 (当时) 态度的自由裁量, 以及教育者自身认识的偏差都会导致漠视法制精神的培养结果, 从而掩盖了制度的本来意义, 使许多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导致现实的“有法不依”。
3.实践教育模块
实践教育的目标应侧重于学生集体主义、团队意识、实践精神的培养,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各类实践性课程和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 实施队伍主要是实践性课程教师和各级共青团组织。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 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集体”的原则。在他看来, 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 “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 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其次, 集体是教育的手段。“是个人的教师”, 教师必须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最后, 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 “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 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结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 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 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而现实教育中, 我们的集体一般停留在班级、学院等自然集体中。思想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更为强调实践中的、操作中的集体以及集体意识、团队精神, 实践是思想产生的源泉。在实际的科技创作、社会实践等活动中, 通过亲身经历使学充分感受到集体、团队的力量对个人取得成功的意义, 真正学会合作、配合、群策群力。
在这个意义上, 实践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集体意识、团队精神的基石。长期以来, “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立在理论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这样一个认识一直被简单化了, 单纯的理论灌输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 而实践环节至多是“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或者像各类讲座、认识实习等边缘化的实践活动, 一个主要特点是与专业相关的操作性的实践活动较少, 这种情况在低年级中, 由于“理论知识还不扎实”的原因, 情况尤为严重。而更多的是“课外实践活动”, 它的主要组织者一般为各个学校的团组织。但就目前, 我国高校各级团组织的职能以及所控制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而言, 他无法达成实践性教学的目的。“课外实践活动”更多的只能发挥“普及”和“熏陶”的功能, 而不是“教学”的功能。因此, 笔者认为, 大学生实践意识、实践能力培养必须与专业操作技能结合, 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 使得实践意识、团队意识不仅仅是一个“思想问题”, 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四、结语
今天, 我们不可避免在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理想等方面与其他社会思潮争夺青年一代。学校思想工作的成效如何, 直接关系到我党在青年学生中影响力的巩固和发展。《司马法》中有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忧”。所以我们在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在理论上、方法上和途径上都要不断发展和突破, 以使思想教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转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
[2]赵成文, 马俊试.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党史文苑, 2005, (16) .
[3]邵明英.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
[4]赵飞, 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对象有效性.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 (10) .
[5]转引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
[6]韩世强, 陈秀君.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建议, 教育与现代化, 2005 (3) :9—15.
[7]王晶, 吕冀.论我国高校制度化建设与大学生法律意识构建.教育网.2005-04-1.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 篇11
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需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化和思想来指导;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平台。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培养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可行性依据分析
1.1 二者整合在教育内容上促进互补
思想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的内容则围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高尚情操为主题的人文学科知识传授和教育。我国大学过于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决定了我国大学生文化教育更加强调人文素质教育,这从文化素质教育缘起于人文教育相对薄弱的理工类大学可见端倪。人文素质教育要处理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必然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内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而传统文化教育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包涵着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中吸取某些内容,以充实道德教育的知识含量,增强其感染力因此,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着互补关系。二者整合教育让大学生们不断汲取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料,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2 二者整合在教育功能上体现多层次
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人自身发展为代价的,而人自身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发展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功能不能不兼顾既要造就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又要使人尽可能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并且尽力使二者相互促进作用显示出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功能向多样功能发展,实现其发展。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大学生可以领会古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许多知识和礼节,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在细微之处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和思想品质。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逐步趋向全面深化,逐步向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多层次发展,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1.3 二者整合在教育意义上具有时代价值
随着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已正式迈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方国家充分利用经济强势,进一步提出“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植入”发展中国家日趋成为一股汹涌而至的浪潮,这种浪潮也渗透到中国的高校,一部分学生的精神境界、思想道德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混乱无序现象。因此,增强社会认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认同无疑是当前增强我国居民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思想武器。特别是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和责任意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对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增强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因此,二者整合教育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对维护国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具有时代价值。
2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途径
2.1 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针对当前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锻造学生理想人格、提高学生政治高度,树立学生更高境界的信念与责任感方面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整合之一在于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内容到形式,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并挖掘、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因素,突出其教化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获得文化活力,更好地引导和确保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例如,可在高校各专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同时,补充《中国哲学史》课程,并且把其作为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哲学反映了中国各个时期各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较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哲学的辩证特点,自觉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提高伦理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等,使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哲理又有文理,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
2.2 弘扬传统文化美德,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1 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远大理想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榜样等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这些文化积累,己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激励当代大学生以民族英雄为榜样,继承爱国主义传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富强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2.2.2 弘扬诚实守信传统,诚信立人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以诚相待,忠诚守信,历来是中国人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挖掘传统诚信道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启迪价值。同时,良好诚信行为的培养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氛围,也需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目前各高校比较认同的做法。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信用教育,学校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将学生在校期间涉及到信用方面的事项逐一记录在册,包括守信与失信,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数据、事实、行为的记载,就会有效地达到教育学生诚信行为的目的。
2.2.3 弘扬崇高进取传统,培养高尚人格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尤其强调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造出理想人格。道德伦理观念和为人处事哲学等道德修养的精义,对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将二者融会贯通,形成互补,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2.3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使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相适应,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在站在现时代的角度去理解传统文化,同时引领传统文化走向现时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迫切需要创新,以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降低的局面。为此,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扬弃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守创新原则:一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格教育的优化整合,注重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促使各种优秀文化成果不断转化为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素质。如前文所述,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互补性,若将其课程融为一体,并加以规范、系统,确定科学的比例,不但能避免二者分离状态下必然形成的课程重复设置问题,而且一方面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赋予“两课”教学更厚实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又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导向性,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扎根于优良道德品质的深厚土壤中,可谓相得益彰。二是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解读时要求我们必须以现时代的价值取向去理解一些优秀文化传统。在时代大潮的搏击中,在全球化竞争的洗礼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命运和整个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整体的世界环境中求得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因此,大学生群体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以一种平等、认同、尊重、宽容、开放的心态,以跨文化的多维视野,确立“与国际接轨”的总体态度,自觉寻求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合点,始终保持对于别国、其他民族的新鲜感和敏锐性,努力学习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培育时代所需而中国本土又急缺的民主、科学和法治精神,使传统文化不致与现时代的价值取向相背离。
3 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整合教育是在保持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二者相结合的途径和渠道。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使它更具有方向性和影响力;以传统文化作为道德教化的大背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形象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丽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究,2007,(02).
[2]刘平凡,黄向阳.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12).
【高校学生的文化整合】推荐阅读:
高校学生网络文化06-16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08-26
建设高校学生宿舍文化09-21
高校学生管理校园文化10-20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设10-20
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06-14
高校学生干部的成长06-17
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08-02
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05-13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