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

2024-10-12

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精选12篇)

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 篇1

新时期的“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 个性张扬, 有着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信息时代加速发展的今天, 他们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信息、社会思潮的影响, 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紧紧撩拨着他们的思想和神经。“90后”大学生最关注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内, 能引起公众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与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和论坛贴吧的数据统计, 笔者把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 社会经济与民生问题

高校是一个“亚社会”, 是学生从“温室”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 因此高校学生开始关注社会经济与民生问题, 如置房购车、医疗状况、贫富差距等问题。一方面他们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打算, 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学生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忧虑。

如今房价只涨不跌, 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房子已然成为奢侈品。而对于即将走出社会准备成家立业而又没有经济基础的大学生来说, 更是人生的“大难题”。因此, “高房价”也就成了大学生不得不面对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高校学生只有理性地分析对待, 积极关注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高房价”带来的一系列困扰。与房价一样带给高校学生困扰的另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就是社会的贫富差距, 从“我爸是李刚”到“李天一事件”, 再到“郭美美事件”, 无一不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相比之下, 高校贫困生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有的学生连基础的温饱问题都没办法解决, 更不用说高昂的学费了。因此, 在高校学生中渐渐产生了“仇官”“仇富”的现象, 当然这中间更多的是对社会贫富差距产生的“不公现象”的愤恨。

(二) 社会道德与人生价值问题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马斯洛金字塔理论, “自我需要”即人生价值的实现, 是人生最高的追求目标。而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 即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要以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一方面学校给学生灌输主流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社会道德问题又给大学生带来了困扰和担忧。

例如, “小悦悦事件”吸引了广大高校学生的目光。小悦悦的死不仅是肇事司机的责任, 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责任, 是这个社会碾了小悦悦。当今社会有不少人明哲保身, 面对“摔倒的人”只会驻足围观, 却无人敢向前伸出援手。确实一系列“扶不起”老人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 促使国人不断冷漠, 致使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抱着极其悲观的态度。但这个社会上还有一些“感动中国人物”让高校学生感动与崇敬, 如“最美妈妈”吴菊萍, 她不假思索地伸出双手接住一个从10楼坠落的2岁女童。当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 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 她挺身而出, 接住生命, 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三) 高校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为高校学生, 高校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因此,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成为高校学生关注的焦点。当然, 随之而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等问题也成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名牌大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和“重学历轻能力”的人才使用误区也是高校学生十分关注并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又如西北某大学的“被就业事件”也让广大高校学生唏嘘了一把。“虚高”的就业率背后, 是广大高校学生和家长的忧虑和不安, 就在心血即将换来财富之际, “毕业等于失业”的社会现状让他们哭笑不得。

(四) 人际关系与情感问题

当前, 步入高校的“9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上大学前他们大多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 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来到大学后就出现生活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情感脆弱等问题。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一时间高校学生的心理、情感、交友受到了社会的诟议, “感谢室友的不杀之恩”一下子在网络蹿红, 幽默而又一针见血地折射出了高校学生对于该事件的复杂心态。

此外, 相对于高中紧张的学习任务而言, 高校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 使得很多大学生陷入“精神空虚”的状态。于是, 青春期的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情感与恋爱方面, 对于明星八卦、恋爱观等方面的问题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二、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分析

高校学生对社会热点的高关注度和敏锐的反应, 表明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社会热点事件总以一定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

(一) 正面影响

1.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高校学生通过学校生活、社会实践、人际交流及各种新媒体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取、体验和感受着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网络, 可以高效地给大学生提供海量的外部资讯, 成为高校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 海量的外部信息中有不少的虚假、夸张、想象的内容。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讨论交流、深入思考等方式挖掘热点事件,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培养信息识别能力。

2.对高校学生思想有一定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高校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 而社会热点问题则反映了社会的最新动态, 预示着社会环境变化的最新走向, 诊断着社会环境的优劣状况。高校学生只有通过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关注相应的政策措施, 理性地分析对待, 才能更好地应对即将面临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 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起到一定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3.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公民意识。高校学生通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把社会、他人和自身联系起来, 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重大的热点事件或突发事件中, 高校学生群体往往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动态, 凝心聚力促发展, 把个人的微小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社会热点问题唤醒了高校学生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 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二) 负面影响

1.冲击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处于青年期发展的一个阶段, 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 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比其他群体更灵敏、更复杂, 而社会阅历少、心智发育并未完全成熟、思想认识有一定局限性也是大部分高校学生的真实写照。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如非理性暴力事件、社会道德情感冷漠、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 容易给大学生带来失望感、无奈感、不安感等消极情绪, 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降低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学生容易受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 却无法客观、准确地分析热点事件的利弊。不符合传统伦理道德的非主流负面热点事件的广泛传播不断地挑战着高校学生的心理承受底线, 对他们的心理提出了巨大的考验。甚至有些高校学生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卷入了一些事端, 这不利于高校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养成。

三、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社会热点问题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其影响, 找到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引导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一) 联系高校学生思想实际巧妙引导

高校教师应善于联系学生思想实际, 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社会热点、敏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巧妙的引导。首先教师应该利用问卷调查、组织讨论、访谈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 针对具体问题, 剖析事物本质, 向学生摆事实、讲道理, 以达到让学生明白事理、感悟道理、化解矛盾的目的。例如,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不少学生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作为教师, 应从根本上剖析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并引导高校学生学习和了解当前党和国家出台的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多种措施。当然, 最重要的是要引导高校学生提升综合实力, 调整就业心态, 转变就业观念, 先就业后择业, 力争实现就业。

(二) 让社会热点问题进课堂、进教材

现阶段课堂教学仍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教师应及时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 准确找出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结合点, 让社会热点问题进课堂、进教材, 从具体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过渡到书本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丰富了知识的同时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热点探究活动

仅仅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还可利用各种资源对高校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热点探究活动, 如邀请专家、学者开讲座, 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 或以大学生关注的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座谈会等, 教师做好总结、点评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热点探究活动, 让高校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并及时纠正其思想偏差, 明确价值导向,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构建社会热点网络教育平台

在当前这个信息化较为发达的社会, 网络受到人们的喜爱, 尤其受到高校学生群体的青睐。网络对各类时事、新闻的更新明显提升了人们了解社会热点的时效性。广大高校学生通过网络途径, 可随时查看和了解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因此, 高校可以构建一个社会热点网络教育平台,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较为集中、权威的社会热点新闻平台;另一方面可设立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师生讨论栏目, 通过在线讨论、发送电子邮件及留言等方式进行互动;网络给高校学生提供一个交流、表达个人观点和诉求的平台。当然, 也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监管, 避免和抵制不良信息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姚休.社会热点问题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2) .

[2]吴夏.大学生政治关注度调查报告[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3]柳瑛.社会热点事件中自媒体舆情的引导[J].知识经济, 2014 (11) .

[4]宋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分析——以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视角[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3) .

[5]刘玮.浅谈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完美融合[J].科教导刊, 2014 (9) .

[6]张萌.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15) .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Z].2004.

[8]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 篇2

周边

物理学院吴越 2011012613

目前国际形势复杂,总体上看,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潮流;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题;但迄今为止,这两个主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愈来愈严峻了。东西问题没有解决,南北问题也没有解决,贫富国差距愈拉愈大。从局部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危害不容低估;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十分突出;世界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形势跌宕起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危害仍不容低估;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十分突出;南北矛盾进一步加剧;美国以反恐为名,行全球战略扩张为实,对我构筑战略包围圈的意图彰显。

实际上,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并不容乐观。一方面,当前中国的大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三化」:政治伙伴化;经济区域的一体化;安全合作的多边化。但另一方面,挑战在增加。国际上对华态度大致有应对、接触与防备三种方式。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与世界经济变动中的影响力在上升,同时,也意味着外部世界与中国

贸易冲突摩擦会增加。中国所处的亚洲地区正是世界热点汇聚之地。亚洲所以成为当今世界热点的高发地区,亚洲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明显增加。美伊战争问题、阿富汗问题、阿以冲突问题、印巴冲突问题、车臣问题和库尔德人问题、菲律宾反政府武装问题、印尼亚齐问题、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等不一而足。另一部分原因是该地区多边国际安全机制的缺失,这使东亚安全困境更加突出。

下面分析一下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中俄关系进入新阶段,两个大国加强睦邻友好、维护边境安宁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消除了两国加速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隐患。中美关系机遇与风险并存,两国的反对或遏制「台独」方面的共识增多,但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猜疑有增无减。这种信任的缺失使美国对中国在东亚发挥什么的作用疑虑重重。中日关系遭遇重新定位的困惑,两个在二战历史和钓鱼岛有极大争议,但在经济上却有着良好的交流。中国与东南亚的国家有着很大的争执,南海问题始终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而现在,中国要想更好的发展,应当维护周边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高校大学生应该尽力关注我国周边环境,尽自己一份力为国家出谋划策,我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为了让中国更加强大而努力奋斗,面对主权被侵犯,我们要坚决打击,捍卫我们的尊严。在构筑中国的周边环境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更积极倡导与推动多边主义。多边主义应当是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这有利于塑造对中国有利的软环境。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下,中国在国际上应当追求国际道义,它们体现在国际法和基本原则上,维护国际法的地位。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的增强,或者国际环境的改善必然会体现在国际机制中被承认的地位。中国不仅应熟悉和善于利用国际机制来维护自身利益,还应当尽可能增强在国际规则制订方面的影响力,尽量参与制订国际规则。

2.国家经济实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而要保证中国的经济基础不遭到打击,中国必须拥有必要的、充分的阻吓(威慑)能力。在新形势下,国防力量的任务首先是阻吓(威慑),其次才是在阻吓失败后,有足够的防守力量击退敌人。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维护中国的利益边疆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区域化的发展是国际制度主义在亚洲地区的完善

3.扩大共有利益,寻求利益的重叠。中国的发展将是由「经济福利论」逐步扩展到「安全福利论」,建立可持续安全。寻求利益的重叠可以减少因大国的崛起与发展带来的对地区秩序的震荡或冲击。近年来,中国与东亚地区正形成新的地区主义。以经济一体化为主要方面,强调经济上发展的中国将大大增强对东亚的经济福利,扩散互惠

4.实施科技强军的战略方针,以及实施积极的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努力跟上军事变革和发展潮流。要与时具进,以我为主,努力创新。在当今世界,任何一支军队,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学习国外的先进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我军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跟上世界军事变革和潮流,积极借鉴各国军队特别是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有选择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学习借鉴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分析批判的科学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而取其精华。

关注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 篇3

关键词:领导能力高校学生干部

1. 引言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当代大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能力是诸多能力当中非常重要又非常特殊的一种。领导领域的权威人士沃伦· 本尼斯(Warren G. Bennis)曾提出人人都应该有领导能力,国内也有人提出领导能力应该从娃娃抓起[1]。刘峰教授曾言人人需要领导,首先需要自我领导,然后通过自我去领导他人[2]。因此,领导能力對于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沟通学校与班级、老师与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正常实施。

2.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研究现状

2.1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的研究现状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校园活动中的积极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是学校育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应该具有的一般能力为:宣传鼓动能力、谋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知识结构水平。另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应具有以下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正确利用和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一定的开拓能力。高校学生干部同时应该具有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带动同学共同进步。

2.2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研究现状

领导者是一个有人自主自愿跟随的人,是在权力之外仍有着某种能吸引人们加以跟随的东西,是有着真正能力及魅力的人。单纯依附于组织所赋予的权力之上,而加以发号施令,只能被称作是管理者,而非真正意义的领导者。国外在20世纪后20年曾对高校学生的领导能力进行了一些研究。其中包括对领导能力的实践、领导有效性、性别角色在领导行为中的差异等方面。[3]巴特菲尔德和帕维尔(Butterfield and Powell)曾对马萨诸塞大学的616名大学生(其中男生372名,女生244名)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女学生干部具有相同的领导风格,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

有别于以往对领导风格的研究,布罗斯基(Brodsky)采用领导能力实践调查表(LPI)对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编制出了学生领导能力实践调查表(Student Leadership Practices Inventory ,SLPI)[4]。之后SLPI在不同的学生干部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5]。博斯纳和布罗斯基(Posner and Brodsky)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干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五个纬度(参与性、授权能力、挑战性、思维方法、鼓动性)上高效的学生干部要比低效的学生干部得分高(p<.001),男女学生干部在领导能力实践上不存在差异。

亚当斯和克姆采用学生领导能力实践调查表(SLPI)和领导能力效能量表(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Survey)对一些联谊会的学生干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女生比男生对其会长的评价高,男女生都对他们自己的会长比其他组的会长的领导有效性评价高[6]。

弗里德里奇(Friedrich F. K.)在1993年,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6名美籍非裔学生干部的领导有效力进行了深度访谈,得出结果他们对领导能力的定义包括:领导目标、领导魅力、领导风格、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动态结合、领导行为等[7]。

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文化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作为即将走向社会,担当社会建设栋梁的当代大学生们来说,再局限于基本的书本知识,没有广泛的能力、综合的素质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能力是综合素质中很重要的一环,领导能力又是能力中的尖端成分。高校学生干部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对已有文献的检索,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研究还没有,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比较少。已有的研究也多局限于学生干部的领导风格、男女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差异等方面。近年也有学者通过改编领导能力实践调查表对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进行了研究,这对加深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理解是很有益处的。但我们知道,由于文化的差异,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涵义,人们对其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尤其对于有五千历史的中国文化来说,人们对领导能力的理解和国外对于领导能力的界定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中国高校的学生干部由于其接受的教育和受文化的影响不同,其在领导能力上的表现必定也存在着其独特的地方。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在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内容和结构方面做出实证性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乃欣.培养领导能力也从娃娃抓起.领导文萃,1994,(4):81-82.

[2] [美]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领导力(第3版).李丽林,杨振东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Ⅵ.

[3] Butterfield, D A., & Powell, G N. Effect of group performance, leader sex, and rater sex on rating of leader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81, 28.

[4] Posner B Z, Brodsky B. A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stru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1992, 33 (3):231-37.

[5] Komives, S R. Women student leaders: Self perceptions of empowering leadership and achieving style. NASPA Journal, 1994.31(2): 102112.

[6] Adams T C, Keim M C. Leadership Practices and Effectiveness Among Greek Student Leader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00, 34(2):259.

高校应关注人文教育 篇4

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 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 使学生拥有更开阔的心胸, 更加重视精神追求。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其中包括:如何处理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教育现状

高校普遍重视教育教学的硬性指标。上级教育部门通常以师资水平、学生成绩及学生就业率来考核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 因此, 高校非常重视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由于中国大陆高校不断扩招, 生源抢夺战激烈, 使得各大学非常重视招生问题, 格外关注那些影响招生的因素, 如教师职称结构、学生就业率、教学设施配备、发表论文数量、科研成果状况等硬性指标, 以利于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吸引生源。

以上原因导致了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关注度不够, 投入不足。现今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 不知不觉放弃育“人”的责任, 消解高校教育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 人的教育被忽略了, 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

二、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做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人文教育, 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符合道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 可以提高人文素养, 使其生活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 拥有更开阔的心胸, 更加重视精神追求, 促使其追求真善美, 培养同情之心以及对遭受不幸的怜悯等心理情操。

量化的教育教学指标从某种角度能够衡量学校的办学实力, 但并不全面, 如杨振宁所讲:“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20就是一流, 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 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大学还不可能是一流。”因此说仅以教育教学的硬性指标来度量学校与老师是不全面的, 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均不利。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教育一旦离开了人, 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 严格说来就不称其为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大学教育中抽出的。教育和训练不同, 训练是传授某种技艺, 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大学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种精神的故乡, 使他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上闯荡时, 有一种内在的资源。学到的知识可能忘掉, 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 这是做人的基础, 也是教育的目标。缺乏人文教育的学生, 未来的他们缺乏精神给养, 发展后劲必然不足。

三、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举措

高校应提高教师的人文教育水平。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与文化修养, 做到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敦促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从“以人为本”、“关怀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 以“厚德载物”、“大胜以德”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根基, 把中国的传统道德和人文修养故事深入浅出地运用在教育中, 寓教于学, 寓教于乐。各个学科要提倡自觉渗透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把人文精神贯穿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之中。培养不但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 而且具有美好修养、胸怀远大理想的年轻一代。

在高校教学任务中, 开设人文课程。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 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 但就学科范围而言, 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学科。学校系统制定人文教育规划, 开设人文课程, 规范考试考核, 势必强化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 影响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化深度, 在哲学、文学、历史、艺术领域开设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

高校要大力宣传人文精神。通过专家、学者推荐形式, 开展人文教育讲座, 号召学生多阅读一些人文经典书籍, 引导学生读书、读报, 培养学生文化底蕴。另外可通过开办校报的人文版栏目、开通校园广播的人文故事时间、在各教学楼的宣传栏里定期张贴有感染力的人文专题等方式, 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让学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人文营养。

摘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应是大学教育互融互动、相互补充的两种主流文化, 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高校办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合理构建, 因而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人文教育将成为当代教育的理性选择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人文文化,人文教育,高校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公共关系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3]文辅相.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中国大学教学, 2004 (9)

[4]史志谨.基础教育改革与师范院校人文道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 (12)

[5]徐育新, 郝峰.浅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中国电力教育, 2007 (12)

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 篇5

一 素质教育实践及其思考

综观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目前地方教育行政、教学研究部门以及广大的中小学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主要是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开展工作:

1.通过督政、督学,使地方政府部门,至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基础教育。不少地方,由于市长、镇长亲自抓教育,办学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办学条件得以不断改善,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设备条件和外部环境。特别是通过改造薄弱校,取消小学升初中的选拔考试制度,中考指标按比例拨到乡镇等途径,使得每个适龄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成为可能。

但是,教育的投入不均衡,学校建设中有盲目攀比的现象,以及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不规范,缺少科学论证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地方课程、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开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兴趣、爱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问。自80年代中期提出基础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1993年国家教委颁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明确了活动课程的独立地位之后,全国各地在探讨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特点、学校办学条件的优势和师资力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乃至特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一步活跃了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一段时期内,“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口号此起彼伏,“合格+特长”的学生观,“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结构,迄今为止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出现的以“活动课”、“选修课”、“特长生”来全面反映素质教育成果的现象,应该引起注意。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小学中低年级,过多地强调“特长”的发展、“技巧”的训练,是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的。

3.通过改进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措施,特别是取消百分制,彻底改革对学生的考试评价制度,极大地减轻了师生的心理压力,带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为还给少年儿童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涯创造了条件。

值得指出的是,以等级制(优、良、合格、不合格)取代百分制还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本质上仍然保留了等级制,仍然要把一个学习群体分成三六九等。

众所周知,不同的人先天的遗传素质不同,所处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我们没有理由,而且也不应该以某几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把他们划分成若干个等级,无论是百分制还是五分制,亦或等级制。尤其对于一个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正处于发展初期,自尊心、自信心还只在朦胧状态中的小学生,“等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天长日久,他们体验到的更多的是对自我能力的失落和对学习的恐慌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自我封闭。实际上,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面临教师公布考试成绩时,其心理感受总是紧张和恐惧。

现在的问题是“有没有更为合理的手段来反映学习者的发展状况?”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手段”来自于对“发展状况”的理解。首先,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侧面性质不同,不具有可加性,具体到学习者在某一门课程上的学习状况也不例外,混淆各个侧面,以单一的分数来反映学习者的水平是错误的;其次,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是动态的、过程式的,每个学年只对

一、两个时间点上的性状做分析,不仅不足以反映对象的全貌,而且会以偏概全。

因此,在对儿童的学习状况的评估中,应在取消等级制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两项工作:(l)评估项目多元化。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对其语言发展状况作出描述;而数学学科,则应从数与计算、量与测量、方程与关系、空间与图形、统计概率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等角度加以考察。还可以在学生集体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否是一个好的合作者?能否虚心听取同伴意见?能否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

(2)评估时间过程化。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人类长期实践所公认的命题:除非教师存在某种偏见,事实上,教育者通过日常观察,对学习者的评价结果,要比

一、两次考试更能反映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因此,新的评估制度,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日常学习行为。

如果每一个课程实施者能在上述框架上,去全面地、客观地描述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师生关系将会有一个根本的改观。

4.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效益,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近一二年来,不少地方教育部门提出“改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一段时期内,一些地方和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形成了一种观点,以为只要在“改善办学条件,消灭薄弱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开好活动课、选修课,以及取消百分制,改进评价手段”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做好工作,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而对于学科课程中内容陈旧、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视而不见。其实,上述一些改进措施,相对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来说,还只是触及了一些外部因素,只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最为艰巨的工作则是探索如何建立一整套与义务教育性质相一致的、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二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 1.我国现行课程面临挑战

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课程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纵观本世纪的教育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总结为一部活生生的课程演变史。无论是用哪一个心理学理论、或者是哪一家教育学流派,都是在借助课程的改革而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特别是自50年代的新数学、新科学运动,8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课程改革运动,直至行将影响下个世纪的《2061计划》,无不折射出课程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之举足轻重。

在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九年的学校教育,以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在这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过程中,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的降临,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未来学家德雷珀·考夫曼曾就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改革对中小学课程的影响,作了如下六点慨括:

(l)课程本身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未来的预测;

(3)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环境深刻的理解力;

(4)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际活动能力;

(5)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

(6)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包括自卫、安全、卫生、营养及性的教育,消费教育,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技能,个人学习的最佳方式及策略,有自知之明及自我克制能力。

我们对此应该形成看法。

2.课程与社会进步

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悄然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升学、就业、住房、医疗、保险、养老等模式,变得具有越来越强的可选择性,变得越来越需要减少依赖,增强自主,在许多方面需要平民百姓运用自己的头脑,分析判断,做出决策。这对于习惯丁按照别人的意志做指令性工作的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观念冲突。在这众多的选择面前,有人如鱼得水,有人无所适从。事实上,不论你习惯与否,类似“降水概率”预报在向各个领域拓展。有人设想,不久的将来,新闻报道中,每一条消息旁会注明“真实概率”;电视节目预告中,每一个节目旁会写上“可视度概率”;另外,还有西瓜成熟概率、火车正点概率、药方疗效概率、广告可靠概率……。总之世间万物本来如此,人们只是回复其本来面目。在国外,人们体会员深的是机会与选择,申请助学金要选择类别;申请住房要选择房问大小;听课要选择教师、教室和时间,看病要选择医生,甚至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时间、用什么语言……都得由你选择。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机会,风险大小来源于你的决策分析。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成为今后几十年我国人民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主旋律。今天,特别是今后几十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沿海开放地带,还是内陆不发达省份,几乎每一个生产者同时都必须是合格的经营者,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将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因而,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名词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使用得最为频繁的词汇。同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几乎每天都会碰到。

所有这一切,要求未来的公民应具有更强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正确地判断和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地作出决策的能力;要求未来的公民应具有更强的能力去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回想今日的课程实践,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一条船上,有羊60只,有牛25头,船长几岁?”时,居然不少同学得到“60-25=45(岁)”或“60+25=85(岁)”两种答案。我们应作何感想?素质教育的实践又该从何处人手?

3.课程与科学发展

本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入文科学,都进入了一个如人们所描绘的“知识爆炸”的年代。这一方面表现为新概念、新学科、新领域的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表现为古老的,也许是有着几千年文化背景的学科,突然间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人们需要重新来界定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手段,即便是人们心日中最为精确的,系统性、严谨性为世人公认的数学科学也概莫能外。

同时,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使得第一流的科学家在面临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时,也需要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共同体”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今天,“建筑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来的含义,“设计一个建筑物”仅靠单纯的“建筑设计技术”已难免捉襟见肘。多学科的,诸如数学、力学、光学、空气动力学、地质学、材料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模拟、建筑美学、建筑人类学、建筑

社会学等方面专家是不可或缺的。又比如,现代物理学前沿出现了生物物理、医学物理、农业物理、人文物理、物理考古等一系列新的学科分支,使得物理学与其它科学之间失去了许多人为的鸿沟。

无庸置疑,计算机基础上的数学,信息时代的物理学,纳米技术下的化学,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和地球村概念下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所有这一切必定带来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趋势。然而,面对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以形态结构为主的生物学教学大纲,面对着由繁杂的计算、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古老的欧氏几何构成的数学课中,面对着以拼音、组词、造句、分段等语文知识为主线的母语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作何感想?我们怎么去期望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改变观念,改进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开这些问题不谈,很难想象,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公民。

4.课程与学生学习

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无论是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与发现法,加涅的层次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加里培林的活动理论,以及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乃至席卷原苏联的合作教育学,论及学习者时,对以下几点均给予了关注。

(l)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着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

(4)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的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5)从现实中学习和探索。这里的现实是相对于儿童所言。布鲁纳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知识都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一个年龄的学生。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知识如果能够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即与对儿童来说是现实的方式出现,就能被学生所感知,为学生所接受。

(6)只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热爱学习。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是以成人社会为主导还是以儿童世界为核心,是从概念、规则出发去呈现知识还是从儿童所熟悉的事实现象出发去观察、归纳、发现规律,是课程设计者所面临的挑战。

能否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下,在充分考虑社会进步、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个公民素质的进步。基于此,就必然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其呈现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而背景则是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思想。

三 关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1.与其叫综合课程还不如强调课程的综合化

8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东北、上海、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了综合课程的试验。90年代初期出现了高潮,上海推出了综合课程的课程试验方案,浙江则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综合课程的发展。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验中止了,有些试验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前文已经论及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其实“综合化”不仅仅来自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哲学(人学、科学与哲学)、社会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建构主义)等学科的支持。

实际上,从对学科内容的综合化水平上讲,区别于独立学科课程的有相关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所谓相关学科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某一国家的文学作品,要结合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来讲授;而某个物理学原理,则要以数学为工具,结合化学、生物学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

所谓跨学科课程,则期望学生能体验到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在这种课程中,独立的分学科形式仍然保持,但它们将同时用来解释同一个概念或主题,如“能”可以从物理学、化学以及历史学的角度去学习。

所谓综合课程,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高度综合与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显然,综合课程中分学科的独立性基本消失,但还有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完全的综合形态,如小学低年级的综合课或常识课;一种是分文理科的综合,即综合文科、综合理科;再一种是二、三个学科的综合,如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

上述种种课程形态,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课程的社会化等流派相结合,则可以设计出更为灵活的课程形式。如以交通、饮食等儿童经验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以能源、环保、吸烟等社会性问题为线索的跨学科课程,它们只是在分学科课程的大框架下,分阶段设立几个单元,这样也许更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若象浙江的综合课程那样,一下子就进入了课程综合化的最高形态,不仅老师因知识准备不足无法适应要求,而且在教师及社会公众的观念上也一时难以接受。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2.还活动于儿童的整个学习生涯

没有活动,就无所渭学习;没有活动,学生品德、心智上的发展就不复存在;进而,没有活动,就无所谓教育。

然而,这些年来,特别是1993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施以来,由于活动课程以独立的形式进入国家课程计划,举国上下出现了一个“开发、开设活动课程”的浪潮,一度“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应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提出活动课程、并加以宣传、提倡,直至法律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消除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的种种弊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其负面效应将日益突出,久而久之,人们会很自然地形成这样一种概念:活动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能力,激发兴趣,训练特长;而学科课程,则以教师为主导,老师讲,学生听,传授知识成为主要的目标。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教育学、心理学关于活动理论的研究非常活跃。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发展知识,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把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课程改革将是一块良好的“敲门砖”。

同时,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使得第一流的科学家在面临解决某一个具体

问题时,也需要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共同体”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今天,“建筑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来的含义,“设计一个建筑物”仅靠单纯的“建筑设计技术”已难免捉襟见肘。多学科的,诸如数学、力学、光学、空气动力学、地质学、材料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模拟、建筑美学、建筑人类学、建筑社会学等方面专家是不可或缺的。又比如,现代物理学前沿出现了生物物理、医学物理、农业物理、人文物理、物理考古等一系列新的学科分支,使得物理学与其它科学之间失去了许多人为的鸿沟。

无庸置疑,计算机基础上的数学,信息时代的物理学,纳米技术下的化学,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和地球村概念下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所有这一切必定带来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趋势。然而,面对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以形态结构为主的生物学教学大纲,面对着由繁杂的计算、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古老的欧氏几何构成的数学课中,面对着以拼音、组词、造句、分段等语文知识为主线的母语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作何感想?我们怎么去期望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改变观念,改进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开这些问题不谈,很难想象,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公民。

4.课程与学生学习

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无论是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与发现法,加涅的层次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加里培林的活动理论,以及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乃至席卷原苏联的合作教育学,论及学习者时,对以下几点均给予了关注。

(l)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着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

(4)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的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

(5)从现实中学习和探索。这里的现实是相对于儿童所言。布鲁纳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知识都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一个年龄的学生。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知识如果能够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即与对儿童来说是现实的方式出现,就能被学生所感知,为学生所接受。

(6)只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热爱学习。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是以成人社会为主导还是以儿童世界为核心,是从概念、规则出发去呈现知识还是从儿童所熟悉的事实现象出发去观察、归纳、发现规律,是课程设计者所面临的挑战。

能否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下,在充分考虑社会进步、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个公民素质的进步。基于此,就必然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其呈现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而背景则是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思想。三 关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1.与其叫综合课程还不如强调课程的综合化

8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东北、上海、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了综合课程的试验。90年代初期出现了高潮,上海推出了综合课程的课程试验方案,浙江则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综合课程的发展。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验中止了,有些试验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

前文已经论及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其实“综合化”不仅仅来自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哲学(人学、科学与哲学)、社会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建构主义)等学科的支持。

实际上,从对学科内容的综合化水平上讲,区别于独立学科课程的有相关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所谓相关学科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某一国家的文学作品,要结合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来讲授;而某个物理学原理,则要以数学为工具,结合化学、生物学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

所谓跨学科课程,则期望学生能体验到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在这种课程中,独立的分学科形式仍然保持,但它们将同时用来解释同一个概念或主题,如“能”可以从物理学、化学以及历史学的角度去学习。

所谓综合课程,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高度综合与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显然,综合课程中分学科的独立性基本消失,但还有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完全的综合形态,如小学低年级的综合课或常识课;一种是分文理科的综合,即综合文科、综合理科;再一种是二、三个学科的综合,如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

上述种种课程形态,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课程的社会化等流派相结合,则可以设计出更为灵活的课程形式。如以交通、饮食等儿童经验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以能源、环保、吸烟等社会性问题为线索的跨学科课程,它们只是在分学科课程的大框架下,分阶段设立几个单元,这样也许更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若象浙江的综合课程那样,一下子就进入了课程综合化的最高形态,不仅老师因知识准备不足无法适应要求,而且在教师及社会公众的观念上也一时难以接受。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2.还活动于儿童的整个学习生涯

没有活动,就无所渭学习;没有活动,学生品德、心智上的发展就不复存在;进而,没有活动,就无所谓教育。

然而,这些年来,特别是1993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施以来,由于活动课程以独立的形式进入国家课程计划,举国上下出现了一个“开发、开设活动课程”的浪潮,一度“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应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提出活动课程、并加以宣传、提倡,直至法律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消除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的种种弊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其负面效应将日益突出,久而久之,人们会很自然地形成这样一种概念:活动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能力,激发兴趣,训练特长;而学科课程,则以教师为主导,老师讲,学生听,传授知识成为主要的目标。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教育学、心理学关于活动理论的研究非常活跃。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发展知识,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 篇6

关键词:留守学生;关爱;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156-01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涌进城市务工。而这些农民工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只能让孩子们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于是产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如今留守学生的教育越来越成为教农村教育的棘手,同时也给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谈谈留守学生教育的一点点浅见。

一、建立信息采集表

为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开学伊始,班主任应及时建立留守学生的个人信息采集表。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学生年龄、学习状况、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家长外出务工地址、家长职业、家长联系电话、家长文化程度、监护人姓名、监护人身体状况、监护人年龄、监护人联系电话、监护人文化程度等。同时班主任应尽快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告知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

建立信息采集表是为了能更加充分地了解留守学生的各种信息,为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加强沟通提供方便。班主任有了学生的各种信息后,就能及时有效地、准确地把留守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从而有利于共同编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倾注无限关爱

从现实情况来看留守学生一般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代为监护管理。他们往往缺失父母的关爱,因此他们的情感比较容易受到创伤。因为他们正处在道德水平需要逐步提高的时期,其法律意识还不够强,还没有形成正确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能完全自觉地遵守学校纪律和道德规范。容易被动接受外界诱惑,产生行为偏差,因而特别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倾注无限的爱。

本着“有爱才有教育”的教育理念。我特别注重与班上的留守学生交朋友,做到细心地呵护他们,耐心地教育他们。经常强调他们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教给他们安全知识,使其懂得安全是生活和生命中最重要的基础。作为学生其核心内容是学习,必须以良好的纪律作保证。同时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密切关注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天凉了,嘱咐他们多穿几件衣服,天热了,温馨提醒他们注意避暑,让留守学生心中时时荡漾着爱。事实证明:教师那充满温暖的言语和行动在教育留守学生过程中确实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三、加强学习辅导

一般来说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存在如下三种情况:1、年龄较大,普遍在50岁以上;2、劳动繁重,从事种地或建筑工重体力劳动的居多;3、文化程度偏低,没有能力辅导或无暇顾及被监护人的学习。这样学校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天平砝码不可避免地倾向了学校这一方。

再说多数留守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成绩和自觉性都不理想。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学习辅导,及时帮助制定学习计划,帮扶时间表,辅导内容和定期进行小结。对此,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达成共识和默契,共同做好教师本身的帮扶工作。

除此以外班级中也要建立帮扶小组,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对留守学生实行“一对一”的帮扶。与此同时,教师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跟紧辅导进程,及时表扬帮扶效果显著的同学,使帮助者与被帮助者双双都有成就感。进一步推动帮扶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实践经验证明,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教育留守学生的效果好,班主任工作成效显著。

由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其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如何,班主任都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作为重要的学习教育内容,并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和宽容信任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机制,加强留守学生勤、严、细、实方面的管理。尤其是新时期的班主任,更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为留守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方面正常发展、规范发展、和谐发展。这样,有利于构建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取得新的突破。

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政府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进而使外出务工人员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 篇7

1 高校教师工作现状与压力来源

高校原本就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与不断深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高层次的挑战,在高校教师中产生了较大的震动和不稳定情绪。这必将引起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对教师的关注。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所在学校及教师自身三个方面。

1.1 高等教育发展给教师带来多方面的压力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快速发展的大众教育。各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招生人数连年增加,而高校师资队伍扩大速度跟不上学生数量增加,明显降低了师生比,显著增加了教师工作任务;升学比例不断增长,人们所关注的能否上大学的问题已让位于更高层次的上什么样的高校,攻读什么样的专业的问题了。可见人们对高等教育从较为初级的数量追求发展到现在的甚为强烈的质量追求,这对高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材教法和教学质量等形成巨大冲击。对决定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因素的高校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在催促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水平的同时,加大了其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

教育教学思想与观念的“素质化”、“能力化”,办学主体、规模、办学层次与形式的“多样化”, 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途径与目标。教师要有能力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变革状况。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思想、办学模式、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更新,调整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坚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在教学中研究,在学习与研究中提高,使自身的学识水平、执教能力、教学方法能处于不断完善与提升的发展状态;在适时调整或转变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同时,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转变。这些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学习强度、工作压力、精神负担,加快了其生活节奏。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与更新,教师务必尽快提高教育技术素养,而学习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无疑给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带来巨大的学习、提升的难度与压力。

1.2 学校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与变更的关键时期,许多高校正在或将实施定岗定编、高职低聘、定职定薪等绩效挂钩等分配制度改革,要求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探索教学方法,还得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如申报各级科学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要做到教育与教学、教研与科研同时兼顾。艰巨的任务会造成教师的脑力与体力、心理与精神以及时间等多方面的双倍付出,导致大部分教师在课余时间里,不是在备课,就是在搞科研。高校教师是各种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本科教学评估、学位点建设、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的主力军与实施者,在教学、科研之外有许多具体事情要亲自动脑动手去做,占用了教师部分时间与空间。特别是可能因多种原因对文件、评估与申报条件要求理解或领会不透,或者由于职能部门管理、服务不到位、或者教师对使用的方法与技术不熟练,导致一些工作多次返工或重做,浪费或占用了教师练习内功的时间,增加了教师烦恼,严重影响教师工作情绪与积极性,进一步加大教师压力。如现在有部分教师特别畏惧担任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负责人,因为教研室或实验室是高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能单位,在完成教学任务、科研指标的同时,还得承担许多具体的科室建设性工作,科室负责人不仅要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更要负责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确保各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关心各级教师成长与培养,保证教学质量,其工作压力比一般教师更大,工作更难做。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教学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各高校对教师学历、学识水平要求日益增高,教师不得不挤出大量的时间向更高的学历、更深的学识进取,教师压力随之进一步增加。

1.3 职业特性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高校教师既要面对教育、教学工作,又有科技创新、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多重任务。特别是在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渊博的知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思想与愿望;有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要求;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这种职业要求使教师自身对事业期望值增高,当这些要求转化为教师内在需要与行动后,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甚至使许多教师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曾报道:在教师中有37.5%的人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 %的人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需要心理医生特别关心;另有30%的人不易与别人相处。显然,这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有关。

2 和谐教育教学环境的内涵

和谐的人才要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方法来培养,和谐的高等教育教学环境是指构成高等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在时间、空间以及各事物发展进程中相互协调与统一。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内涵应包含了社会环境的和谐(学校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学校内部环境的和谐(一切以教学、教师与学生的需要、发展为重)、教师和学生个体思想及身心状态的和谐,以及社会、学校与个体三者之间相互协调、适应与和谐。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的目的是最终实现社会、集体与个人共同发展与繁荣。

现代高等教育需要探索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措施与方法,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和谐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换言之,社会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大环境,学校营造和谐的内部与周边环境,而教师需要在和谐环境中,用和谐教育教学思想去探索和创建和谐的教育教学方法。社会、学校如能为教师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周边环境、和谐的内部环境,以及和谐的管理制度,和谐的工作条件,和谐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教师就会勤学乐教善导,更有利于和谐教育教学方法的产生,教师的压力自然减少;否则教师身心压力过大就无法产生和谐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形成和谐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关注高校教师,减轻其压力,是营造和谐教育教学环境的有效措施。

3 高校教师身心状态与和谐教育教学环境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的两大主体,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主题,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构成高校主旋律。高校教师是一个相对封闭、缺少社会支持的群体,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使他们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改革进程中尤其如此。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才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创造性很强,造成了脑力上的高消耗;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工作压力不容易消除。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教师工作压力越大,对教学、科研与学生的负面影响越大,越不利于和谐教育教学环境营造与形成;教师整体素质、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激情与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改革决定于教师的所作所为。不和谐教育教学因素与环境,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教学态度,增加教师的身心压力、工作压力;教师工作、生活、学习、精神压力的增加,可引发校园内一些不和谐音符产生,影响和谐教育教学环境形成。

4 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策略与方法

面对挑战,逃避不是办法,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才是唯一的出路。要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政府应从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学校应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教师待遇与分配制度等管理层面上关注、尊重教师、鼓励教师,提高教师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教师应从个人层面勇于接受各方面的挑战,敢于挑战自我、与时俱进,勇于接受学生、同行的挑战,乐于接受学校的监督与科室管理,鼓足干劲,努力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迎接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

4.1 社会体制层面

政府应根据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层次齐、形式多样,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形成与产生,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广泛应用,给高校教师带来各种学习、工作、生活压力,以及教师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制定各种政策,改革社会分配方案,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改变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的行业收入不公平现象,缩小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与其付出的差距。虽然高校教师收入相对稳定,但与高校教师为工作所付出的脑力、体力与时间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改善高校教师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其次,政府应削减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内的行政机构与层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员配备,提高师生比,适当减轻教师工作负荷。加快高校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的改革,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并杜绝高校教师的消极心理。呼吁全社会来关心、支持、配合教育改革,营造和谐教育教学环境,从数量与质量上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4.2 学校制度层面

首先,高校应“以人为本”,尊师重教,加强对教师的研究和管理,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发教师工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领导不仅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师知识结构更新与角色转变,以及新知识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这些均与学校的环境、条件、氛围有很强的相关性。因为, 在一个崇尚进取和变革的导向下,创新型人才就会辈出,科技成果才会不断产生,这样学校管理者就能为了本校的发展积极主动的为教师提供更好的环境。同时,学校应承认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尊重其劳动, 并给予正确评价, 加大对教师的投入, 从物质和精神上进行激励。教师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个体间的独立性很强,过于统一、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可能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营造一个适合教师个体潜能发展的空间,让教师能够较清楚的看到自身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集体和个人不断创造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反之, 就会抑制教师主观能动性, 造成人才浪费。

其次,高校之间或高校与其他团体之间以及国际国内,也需要围绕如何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构建并完善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良好环境的营造与学校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如领导层对教师工作的鼓励与认可,行政管理部门设置及其服务态度与质量,规章制度与管理措施、工作职责、物质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等。具体措施如精简行政或管理机构,削减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闲散人员,减少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师的压力源及其他问题的敏感性,提高群体支持;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等,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自主权,提供更多职前和职中训练时间与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关注现有教师学识水平、课堂掌控策略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同时,应有计划的引进学历高、素质好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确保各学科要有适当师资(人力资源)储备;把教师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放第一位,职能部门务必树立为教师与学生,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理念,作到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不能用管理或管制甚至是瞎管代替服务。总之,学校的组织管理要做到使教师有得到认可和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这无疑是当前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有效举措之一。

4.3 教师要勇于接受各方面的挑战

挑战自我,与时俱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造教育、能力教育必须以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前提和先导。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时注意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与业务能力。“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若不抛弃已有的陈旧知识,或仍握着老掉牙的讲稿不放,或对教研教改不感趣兴、或对学术研究不闻不问,是不能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学识水平、学习能力、教学技能、知识结构以及在学校或教学、科研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才能为学生的开拓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勇于接受学生的挑战。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来源广,知识传播快,而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欲望与能力强,其自学方法与途径多、能力强、速度快。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应胸襟宽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正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应乐于从学生那里学到知识、获得能力,比如计算机与网络知识、文体娱乐知识、音乐美术知识等。许多学生的网页制作能力强、水平高,网络知识很丰富,许多知识一点不比教师差,甚至强于教师。总之,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应勇于接受学生的挑战,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质疑甚至是不成熟的批判,有时,在学生那些看似不十分准确、而独特的评判中,常常蕴含着创新的意识和创造性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去鼓励、引导,在发挥自身启发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作用的同时,调节自身的心态、行为,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勇于接受同行和学校的监督。要想成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必须有促进成长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要有一个宽松、良好的发展空间。首先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其次要得到学校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取得周围教师的理解和帮助;获得学生的认可;取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因为有时创新教育的思想与做法可能被看作不循常理,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可能在探索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自己的做法有待改进之处。因此,教师要勇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总之,高校连年扩招,甚至招生人数翻数番,而高校教师发展相对缓慢,与此同时对教师知识结构、持教能力、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工作量增大的同时,确保并提高工作质量,因此,从数量、质量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加之各高校管理制度、聘任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对科研的重视,使教学任务繁重的高校教师必须加大对收入、学历、科研的关注与精力投入,更进一步增加了压力。此外,教师职业的特性以及在职业生涯中形成的进取心、好强心,更易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工作态度,最终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因此,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设法为学校、教师、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对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的工作状态与压力来源,初步探讨了和谐教育教学环境的内涵,及其与高校教师身心状态的关系,提出了关注高校教师、减轻其工作压力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谐,教育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袁静.试论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2(6):60-62.

[2]张国萍.论改革形势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1):85-86.

[3]林春梅,石林,冯蓓,等.大学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与其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5):76-82.

[4]郑淑红.从教育的转型谈高校教师角色的更新[J].莆田学院学报,2004,11(6):29-31.

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 篇8

一、高校重点关注学生就业特征分析

近年来, 90后大学生逐渐走进高等教育视野, 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主流群体。一方面, 他们自我意识强烈, 思维活跃, 另一方面, 他们对家庭的依赖性强, 抗挫能力弱, 团队意识差。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 又存在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残障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 学界称其为弱势群体或问题学生群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系统中, 避开了上述敏感的词汇, 一般称这类学生为“重点关注学生”。这类学生在毕业季被归并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 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 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1】本文认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一定心理压力和竞争环境, 存在就业困境, 需要外界帮扶和内在提升的学生群体。这一群体根据不同的就业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

(一) 客观就业困难型

此类型的学生多因为家庭、自身条件等客观原因无法顺利就业, 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经济困难型。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高达400多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20%-25%, 他们大多来自偏远地区或农村, 家庭经济困难, 就业竞争力弱;二是生理缺陷或躯体疾病型。这类学生因生理缺陷或躯体疾病无法正常学习生活, 在与其他体健同学一起择业时, 明显处于劣势;三是少数民族学生类型。这类学生朴实、勤奋, 但是由于地域、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限制, 他们的表达表现、沟通合作、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能力不具备竞争优势;四是性别差异型。女生由于存在与男生的体能差异, 加之婚姻生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用人单位往往认为其不能长期驻外工作、抗压能力弱等, 存在一定“性别歧视”, 对女生就业造成很大阻力。

(二) 主观就业困难型

此类型的学生多因个人自身原因, 人为的造成就业困难,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心理问题困难型。这类学生在毕业季集中爆发畏惧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并以自我封闭、负向情绪宣泄等形式表现出来, 消极面对就业, 缺乏理性分析;二是学业困难型。这类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 专业知识薄弱, 成绩差, 甚至出现学籍警告, 无法顺利完成学业。他们在毕业季一方面要应付重重补考, 一边又是仓促准备的求职, 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三是就业意识淡薄型。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缺乏必需的就业意识和主体意识, 综合竞争以及自我营销能力弱, 就业准备不够充分, 造成被动择业;四是其他类型。还有个别学生存在人际交往、网络依赖、违纪处分等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不具有代表性, 但对于学生的就业影响严重, 处理不当会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带来沉重压力。

二、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构成及现状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必然带来劳动力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 一方面大学生求职难, 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希望求职者具有良好的职场适应能力和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 这就形成了一道“就业鸿沟”。提升大学生特别是高校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是合并这一鸿沟的必行之路。

(一) 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及构成

“就业力” (Employability) 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英国, 又称“就业能力”。到20世纪90年代, 这一概念再次盛行, 并已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关于就业力的概念最具权威的当数国际劳工组织 (ILO) 给出的定义: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 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2】就业力的构成要素, 不同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陈根课题组研究成果将就业力的构成要素概况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理品质三个方面;【3】谢伟认为大学生就业力主要包含外显性就业力、内隐性就业力、社会性就业力三方面;【4】徐颖云则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提出就业力应该包括就业价值观、就业知识、就业技能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四方面。【5】

(二) 由“木桶理论”看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构成

在高校重点关注学生范畴下, 本文认为就业力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使个人顺利获得职位, 并持续保持和发展工作的能力, 在这一动态过程中, 不断提升个人表现力和协同性, 最终可以适应工作变化并实现职业发展。关于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构成的分析, 可以借鉴“木桶理论”。“木桶理论”也称为“木桶定律”、“短板效应”, 是在管理心理学界广为应用的经典理论之一。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 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学者们常常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 强调在个人发展中弥补“短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 在心理学和职业发展研究领域, 将“木桶理论”不断拓宽延伸, 发展后的这一理论不仅仅考虑了“短板”的因素, 还将技能、身心素质等方面统合考虑, 对探讨高校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构成和强化就业力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构成大概分为技能素质、心理素质、体健素质三部分, 其中技能素质是核心性就业力、心理素质是基础性就业力、体健素质是保障性就业力。技能素质的细分可以参照美国学者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对技能范畴的拓宽, 分为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三部分。【6】用发展的“木桶理论”把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形象的概述如下:第一, 知识技能关乎木桶木板的长短, 体现在专业课、选修课、相关培训、阅读量等方面, 决定了学生专业学习水平和知识储备;第二, 可迁移技能是木桶的直径, 关系到桶圈的大小, 往往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实习、校园活动等综合能力体现, 现在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所看重;第三, 自我管理技能可喻为木桶的提手, 体现在学生所具有的个人特质方面, 是否能驾驭木桶的重量, 主要表现在环境适应和潜能发挥方面, 是实现职业发展的关键技能;第四, 心理素质是木桶的桶底, 关乎就业压力下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它与自我管理技能呈正相关关系, 一旦出现各类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 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最后, 体健素质是木桶的材质, 就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 而真正进入职场以后, 更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作为工作、生活保障, 不容忽视。

(三) 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现状

在劳动力资源市场,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理应更胜一筹, 而实际上, 在面对岗位要求中, 他们却表现出学习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低下、创新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高等就业力缺失的问题。相比之下, 重点关注学生的就业力更加弱化, 其就业力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理性思考和目标定位, 职业意识薄弱

重点关注学生的形成大部分都是由自身主观原因造成的, 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 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无所适从, 定位模糊, 缺乏理性的判断和思考, 对于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自我剖析不足, 在人职匹配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疑虑和盲目。在求职过程中, 缺乏对就业形势的了解, 对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无法准确把握, 职业意识薄弱, 在毕业季多持临时抱佛脚的态度。

2.缺乏学习能力和互动能力, 职业技能欠缺

高等教育倡导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即在完成维持性学习的同时, 掌握创造性学习方法, 来迎战未来的职场挑战。对于重点关注学生而言,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为欠缺。此外, 这类学生互动能力弱, 在表达表现、沟通合作、组织协调等方面表现平平, 即便将来步入职场, 在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也会遇到阻碍, 影响个人职业发展。

3.缺乏行为约束和敬业精神, 职业素养偏低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要求, 体现了职业价值观, 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要求个人在职场中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外, 还必须遵守行为规范, 并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重点关注学生本身的自我意识和职业意识淡薄, 容易形成被动、依赖、消极的负向情绪, 职业信念不坚定, 缺乏敬业爱岗精神, 难以展现积极进取、自信从容的职业素养和态度。

三、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培育路径探析

透视当前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的就业特征和就业力现状, 突显了职业指导和就业力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整个提升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抓住根本、找准关键、搭建平台、做好保障,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促进其顺利就业并实现职业发展。

(一) 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 是提升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根本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内因决定的。提升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加强就业意识, 提升学习能力和互动能力, 从根本上克服就业困难, 扭转被动形势。

1.明确职业生涯目标, 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近年来, 高校对新生入学教育愈加重视, 通过“三涯”规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 让新生在入学开始就形成“大学是什么”、“大学要做什么”、“我是谁”、“我要成为谁”等问题意识, 经过理性思考和自我剖析来逐渐解答这些问题, 从实际出发制定个人发展目标。重点关注学生缺乏合理的大学生活规划, 自我意识和意志力薄弱, 一旦出现了学业、心理、经济困难等问题, 很容易陷入“问题产生-自暴自弃-问题加剧-新问题产生”的恶性循环。在这时, 如果学生自我意识模糊或者无力克服困难时, 需要校方积极关注, 及时协助进行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 激发自我塑造的意识, 重新确立职业定向, 为后续的大学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2.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对大多数重点关注学生而言, 学业成绩不理想、专业基础薄弱是共性问题, 他们在不同程度产生了“无目标”、“无动力”、“无兴趣”、“无方法”的学习障碍。解决学业困难, 关键在于找准症结所在, 有的放矢, 将学习目标分解为短、中、长的不同阶段, 回顾中学阶段成就故事和学习方法, 制定科学高效的学习计划, 来完成维持性学习任务。此外,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 选择辅修课程, 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课堂资源, 优化知识结构, 创新学习能力, 形成完整统一的知识技能系统, 为成为职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打好基础。

3.加强实践互动能力, 逐步提升职业素养

衡量一个高校毕业求职者是否优秀, “一纸成绩”已经不足以证明, 用人单位往往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实习经历、社会工作、道德品行更为看重, 认为具备了上述互动能力的求职者, 更容易适应坏境, 胜任岗位。重点关注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 可以参加适合自己兴趣特长的社团活动、志愿服务, 锻炼表达表现能力, 提升自信, 融入群体, 进而参与社会实践、岗位实习、社会工作等活动, 来锻炼自己的沟通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 使自身更容易进入工作角色。在这个互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 还将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团队合作意识, 加强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 强化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 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 是提升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关键

“职业指导”的概念最先于1908年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第一次提出, 随后, 职业指导研究领域的学者陆续从选择论、服务论、过程论、发展论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来探讨职业发展的内涵。高校职业指导是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过程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 是依据学生个人生理、心理特点, 引导其培养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教育和指导过程, 也是帮助学生根据外在要求和内在特质选择并适应职业的过程。【7】指导内容是围绕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的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职业指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特质和发展环境, 指导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正是由于职业指导推行的个性化辅导, 使得这项工作成为提升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关键。

1.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首先, 职业指导有助于重点关注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的概念、分类和选择等基本问题, 并将职业发展同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强调职业指导的全程化、专业化。其次, 职业指导有助于重点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职业指导通过心理测评、探索职业世界、咨询服务等方式, 克服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树立求职信心。再次, 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它强调“人职匹配”的概念, 通过个性化的指导, 有针对性地提升就业竞争力, 使得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最后, 职业指导有助于提升重点关注学生的社会化水平。职前培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 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作为内驱动力, 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2.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可行性

首先, 加强职业指导理论研究, 为工作实务奠定理论基础。高校依托就业指导部门, 在上层设计和项目研究等方面予以重视, 鼓励学生工作人员和职业指导师进行理论研究, 并予以本土化应用。其次, 丰富职业指导内容体系, 注重多层立体设计。职业指导的内容可以归结为课程体系、服务体系、体验体系三部分, 这些内容体系丰富多元, 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 保证学生有机会选修到职业生涯管理课程, 聆听校内外专家的职业指导讲座, 并通过学校提供的社会资源, 与职业零距离接触。最后, 加强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为实现个性化指导提供人力保障。职业指导强调互动性、倡导个性化、采取1对1面授方式, 更要合理的配置人才队伍, 以确保职业指导人员能以专业、热情、耐心的态度来为学生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三) 搭建多类帮扶平台, 是提升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帮扶机制, 搭建多种帮扶平台是提升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基础环节, 可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平台建设:

1.加强资助平台建设

高校要做好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完善数据库建设, 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形式予以帮扶, 并尝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通过“添翼工程”课程培训体系、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的推广,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相关技能培训, 强化育人功能, 提高就业能力。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

重点关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心理困惑或问题, 需要及时关注。学校要依托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 开展团体辅导、谈心沙龙、心理讲座, 创造排解压力的出口, 来减轻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 更要健全约谈和跟进机制, 为其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尽可能的保证实现顺利就业。

3.加强素质教育平台建设

提升重点关注学生就业竞争力非常关键, 要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可以设计职业生涯大赛、模拟职场、求职训练营等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感受, 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可以通过建立就业见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机会;联系素质拓展训练基地, 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沟通协作的重要性。素质教育的效果可以反馈到第一课堂的教学过程, 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针对性。

4.加强创业平台建设

近年来, 国家通过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高校通过“挑战杯”竞赛、KAB课程等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重点关注学生中也不乏具备创业激情和条件的同学, 及时发现并指导, 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高校应多发动专业教师的力量, 提供畅通的创业信息, 协调校内外资源, 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和实践机会, 积极寻找创业典型,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 发展“六位一体”战略, 是提升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保障

促进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的发展, 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身意识的觉醒和高校教育的推进, 还需要家庭、企业、社会和国家多方通力协作, 发展“六位一体”战略, 为提升学生就业力而做好充分保障。

从家庭角度看, 校方有义务将学生在校情况告知家长, 建立畅通的家长联系制度。对重点关注学生的问题, 家长的介入可以给学生一定压力, 使学生主动积极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另外, 亲情的温暖可以给予学生动力和信心, 缓解学生压力, 顺利完成学业并实现就业。

从企业角来看, 应保证用工公平, 注重社会效益, 在满足职位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为重点关注学生, 特别是残疾学生和女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对学生的职业潜能和可塑性给予充分信任。

从社会角度看, 要建立平等相待、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 通过社会舆论和媒体宣传, 转变落后观念的影响, 逐步消除就业歧视, 为学生成长和就业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

从国家角度看, 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如在公务员选拔时规定少数民族学生的录用比例、通过西部计划减免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贷款、建立毕业生失业救助制度等, 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减轻后顾之忧。

做好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的就业工作, 使其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是一项艰难而系统的工程。必须把握好这类学生的群体特征, 了解他们的就业困难, 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和帮扶工作, 积极调动各方力量, 将其就业力的构成科学分析并逐项加强, 促成重点关注学生顺利就业。此举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摘要:本文将高校重点关注学生按照就业特征分为主观就业困难型和客观就业困难型两类, 借用“木桶理论”解析重点关注学生的就业力构成, 发现他们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体健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短板”, 职业意识薄弱、职业技能欠缺、职业素养偏低。提出通过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搭建就业帮扶平台、调动多方力量破解重点关注学生就业难题, 以助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力,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郎建华.职业指导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促进作用[J].华章, 2014 (1) :142.

[2]贾利军, 徐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 2006 (6) :129-134.

[3]陈根.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3) :73-75.

[4]谢伟.两难困境下大学生就业力分析及提升途径[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1 (4) :55-64.

[5]徐颖云.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长效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 2012 (5) :129-132.

[6]钟谷兰, 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 篇9

所谓大学生弱势群体, 主要是指那些在经济上较为贫困或者在学业上落后, 在生活中散漫, 在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问题或缺陷, 在大学生群体中地位相对偏低的大学生集合体。据统计, 我国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高达35%左右, 而且呈上升和复杂的趋势。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 办学规模的空前扩大, 大学生进校门槛的大大降低, 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 加上网络的高度发展,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 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 学习、经济、就业、情感、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压力明显增大。大学生特殊群体大部分具有某些相近的心理和个性倾向, 主要表现为多疑、敏感、自卑感强、性格孤僻, 对事物的认识有偏激, 对群体活动不感兴趣等等, 他们承受压力能力差, 易形成思想包袱, 从而导致他们行动上的与众不同, 地位相对偏低, 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主要类型有:人际交往不良群体、大学生吸毒群体、恋爱同居群体、经济困难群体、网络痴迷群体、心理障碍群体、学习困难群体、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大学生群体等。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

和谐校园是靠生活和学习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共同创造的,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偏激了任何一方面都将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创建。云南的马加爵事件虽是极个别现象, 但影响较坏。全国各地高校频繁出现的大学生意外死亡事件, 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缺陷和漏洞。

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不同程度的虚荣心, 家庭困难学生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社会和开放多元的校园里。部分学生始终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 自卑心理占据着求学的历程, 这对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恋爱同居群体所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大学生吸毒群体是高校新的弱势群体, 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但事实上其危害是很大的, 吸毒者更接近死亡, 诱发盗窃、抢劫、卖淫等犯罪。网络痴迷群体往往表现为性格内向、较寂寞、自我控制能力差、情商较低, 这部分大学生不仅对自身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还严重影响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安定。据调查, 在大学生不及格的人群中有70%左右的是网络痴迷群体。人际关系不良群体极易引发心理疾病, 而心理存在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的大学生, 集中表现为不适应大学生活, 有焦虑、厌学、抑郁、社会恐惧、特别想象、失眠等现象, 高校中由心理疾病引发的恶性事件所占的比例已超过六成。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成长, 同时还影响着周围人群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 当前面临着一个不可逾越、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那就是一个庞大的大学生弱势群体。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 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而努力奋斗。

(一) 采取多种途径, 建立健全大学生弱势群体档案

要想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 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育者必须采取多种形式, 摸清学生底细, 建立健全弱势群体档案。在新生报到时, 密切注意学生交纳学杂费情况, 对交纳学杂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逐一登记, 与这部分学生家长进行深入交流沟通, 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的第一手重要资料;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异常行为学生, 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力争对他们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以确保所建档案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弱势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平时工作中, 要及时调整大学生弱势群体档案, 以确保所建档案的时效性。

(二)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形成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合力

1.要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党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更加复杂多样,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提高敏思明辨的能力,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 成为学生所钦佩、所信赖的人生挚友, 只有这样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才会得心应手。

2.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功能, 建立健全大学生弱势群体导师制。首先, 选好导师。导师应选那些思想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事业心强的老师担任, 其次根据“弱势群体”的特殊状况与特点进行选配, 一个导师帮扶2~3名这样的特殊学生, 结成对子, 建立联系对象, 明确导师的任务和内容, 定期对教育成果进行交流, 以探索大学生弱势群体教育工作方法和思路。

3.开发利用大学生弱势群体本身的教育资源,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大学生弱势群体中的先进典型现身说法, 因为学生中的先进典型是学生最熟悉的, 说服力最强, 最生动形象, 倾向性鲜明, 极富感染力, 易于为广大学生接受的人, 通过弱势群体先进典型教育弱势群体效果极好。

4.充分利用学生组织, 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监管, 这对做好这部分人群的工作非常重要。在平时工作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宿舍自律会等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给他们明确任务。在学生宿舍中可以全面实行党员责任岗制, 成立学生党支部, 每一位学生党员负责一个或几个不等的宿舍, 学生党员不仅要负责相应宿舍的卫生, 学生的迟归、不归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 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密切注意所负责宿舍中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上报, 及时跟踪教育, 避免了许多突发事件, 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针对不同大学生弱势群体, 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对心理障碍群体, 多途径疏导。

一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科学的世界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有了科学的世界观, 大学生就能学会自我调适、自我诊治。二是建立心理咨询室, 为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方便和保障。三是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正视自己、走出自我、融入人群, 这样就会得到理解和信任。四是心理治疗, 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群而言的, 当大学生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时, 必须把他们送至相关医疗机构, 以便患者及时医治, 早日康复, 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对经济困难群体, 多渠道资助。

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家、政府、社会、学校设立学生特困生奖学金。二是采取定期补助和临时补助相结合的办法, 区别情况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补助。三是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积极为学生提供服务。四是建立完善勤工俭学制度, 建立劳务型勤工俭学基地。五是开展捐助活动, 积极开展党员干部、教师、学生与特困生自愿结队定向帮扶活动。

3.对网络痴迷群体, 多措施预防。

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网吧的整治力度。二是积极开发校园网络资源, 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校园网上来, 利于有效控制。三是绝大部分网络痴迷群体存在心理问题, 对他们应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四是加大对网络痴迷群体的家庭教育, 教育家长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孩子, 尤其是放假期间。五是利用学生干部对学生迟归、不归现象的检查, 堵漏网络痴迷群体上通宵网。六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充分调动网络痴迷群体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网络知识的优势, 提供大量的机会, 把他们吸引到思想政治教育可控制的范围内实施教育。

4.对恋爱同居群体, 多层面引导。

一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正确认识什么叫爱情?采取主题班会就恋爱问题展开专题讨论, 引发学生思考, 明辨是非。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重点是加强女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应适当加强针对女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及爱情权利和义务教育, 使女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保持三自:自尊、自重、自爱。三是开展切实有效的性教育, 树立健康的性观念, 要以正面引导为主, 给予学生“性心理”及“性生理”方面的知识。

5.对学习困难群体, 多方位帮助。

一是利用新生入学教育, 加强对新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教育, 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授课方式, 开展新老生学习交流会,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学习中自学的重要性, 改变过去的中学学习方法。二是在思想上, 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闪光点, 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 严格要求自己, 正确引导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要进一步做好人际关系不良学生群体的疏导工作。

首先, 要调整它们认知偏颇, 改善认知模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判断标准, 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其次, 要充分分析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剖析他们的性格缺陷, 帮助他们确立较高的人格目标, 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 注意学习和吸取别人性格上的优良品质, 从而使性格不断完善。三是, 要训练他们的交往能力, 弥补交往能力缺陷, 要创造条件, 开展各种有针对性活动, 教会他们细心观察身边同学言行, 分析其优缺点, 尽可能与性格开朗、热情活泼的同学多交往, 教会他们有意识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在实践中增强人际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

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 构建和谐校园,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这不仅需要学校努力, 同时也要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当然大学生弱势特殊群体本身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奋发向上, 不断充实自己, 主动去适应社会, 做生活的强者。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不能忽视庞大的在校大学生弱势群体, 没有他们的稳定, 就没有高校的稳定, 没有了稳定就谈不上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孔德根.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J].林区教学, 2007, (3) .

[2]常炜.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05-03-22 (5) .

[3]张国忠.高校学生思想工作应注重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指导[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5) .

[4]吴远, 缪志红, 施春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2.

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 篇10

一、辨识历史信息, 提升判断能力

历史学科不仅内容浩繁、领域广泛, 而且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特点不同于其他学科, 学好历史必须是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正所谓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因此, 教学生学会选择历史信息、善用信息资源成为历史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史料信息内容庞杂、种类繁多, 研读史料应首先从辨识史料开始。就历史材料而言, 从表现形式上看, 有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从研究价值上看, 有第一手史料 (直接史料/ 原始材料) 和第二手史料 (间接史料) 等。

第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 就是第一手证据, 是指在所研究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证据, 以八年级《历史》中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为例, 1872 年《申报》中刊载的内容就是研究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所谓第二手史料就是第二手证据, 是指经过了其他历史学家或学者运用某种形式再加工后得到的证据。如, 新中国成立后, 学者对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梳理和一些内容的考证就是研究近代社会生活的第二手证据。

教师要选取文献、实物等不同的史料, 由学生研读、区别、辨识。让学生通过辨识知道, 见到的是第一手资料还是第二手资料。通过辨识资料的真伪和表面文字背后的隐义, 探求本质。在此过程中, 学生逐步形成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习惯以及去伪求真的态度, 逐步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不盲从、会思考、能鉴别, 提升判断力, 从而避免负面影响。

二、解读历史信息, 领悟历史内涵

研读史料包括辨识史料和解读史料, 正确解读史料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基础。对中学生来说, 史料解读主要是指释读史料所包含的事实信息, 根据史料提供的相关信息, 分析推出隐藏在史料后面的历史实际。

1.教给学生解读史料的基本方法。

史料种类十分丰富, 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教师可以把各种史料信息带给学生, 由学生辨识、判断, 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如何正确解读史料, 需要教师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对不同种类的史料, 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读。从教学实践来看, 对图片资料, 需要学生能够根据图片中的具体内容和图片注释等相应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数据资料, 需要根据数据统计的具体内容和结果比较等相应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文献资料 (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文献资料, 首先需要对文言文进行阅读理解) , 要在正确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根据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综合分析。

2.引导学生挖掘史料的历史内涵。

作为教师, 应该首先理解知识的意义, 并且知道如何呈现给学生。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 即清晰地呈现信息, 然后让学生复述或模仿。真正的学习需要包括理解各种变式并内化新知。

历史是丰富的, 但是我们所能够掌握的史料往往是不完备的, 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而且还要善用学生从校外带来的信息。

教师的关键作用是就学生对新信息和新经验的解读进行质询与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史料中的相关信息, 与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相联系, 从而使史料与史实相互印证。这样, 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更能进一步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3.引领学生领悟历史的现实意义。

因为学生是带着生活背景走进课堂的, 而且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始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统一的过程。所以, 教师不能只交给学生枯燥的历史知识, 让学生重复记忆一些没有真正意义的东西, 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从历史整体角度省察历史, 挖掘历史知识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以鲜活的历史现象让学生进行深刻感悟。简言之, 教师教学不仅要让历史有趣, 还要让学生领悟到历史的现实意义, 促进学生情意发展。

总之,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教师不仅需要教学生学会辨识信息、获取信息, 而且要教会学生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等资源。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就要赋予教学以丰富的意蕴。在教学中, 挖掘史料的历史内涵, 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 领悟历史的现实意义, 让历史教学以鲜活的学科知识为师生提供叩问心灵、交融思想、发扬理性、感受精神的平台。

我推荐的书

《动态教师———教育变革的领导者》, [美]莎伦·F.拉里斯著, 侯晶晶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从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开始 篇11

X同学,小学五年级,身高1.75米,体重90千克,可谓长着成人的身材、娃娃的脸。他什么都了解,大人的事,社会上的事,人与人之间的事。在班里,他只要小施一点计谋,总会让班里的同学哭鼻子或闹出笑话。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很聪明、很灵活的同学,上课却坐不住,不能专心听讲,语数英三门课的考试分数加起来不足100分。一开始,我把他的成绩不佳归结于他的学习态度。后来,我发现他坐不住是因为他坐着难受。想想看,他这样的身高、体重,却与身高1米、体重30千克的同学坐着同样的桌椅,能不难受吗?再后来,我发现他的鼻子经常流血。在我的建议下,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查出他血脂、血糖均高,轻微脂肪肝。原来他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是由身体引起的。以后,我的课上允许他站起来在原地活动活动手脚,这样他会舒服一些。

接班时,班主任许老师对我说S同学是班里最坏的孩子。后来,我亲身领教了他的种种不好:把鼻屎涂抹在别的同学的衣服上,让班里最弱小的一个小男生在厕所里脱下裤子翘起屁股给他看。我一直以为,心术不正,是他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直到有一次,同学们的课堂作业陆续写完回家,他还低着头在写,而且写得很慢。他奶奶来接他,他的速度还是原样,很慢。他自己也很着急。于是,他奶奶唠叨了他几句。这时,他双手抱头,使劲抓挠头部,哭得大汗淋漓。他奶奶跟我解释说,小时候用药太多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身体原因导致了他写作业特别慢,每次考试都不能写完。

工作中,我经常会有这样的发现:一些学生每次开学之初表现都不错,精神饱满,上课积极地接受教授的内容,作业按时完成。但几周以后就不能坚持如初,两眼失神,精神萎靡,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是什么原因呢?很多家长与老师都责备学生偷懒,甚至上升到学习品质的高度来加以批评。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并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我发现其实这些孩子大多是体力不支、精力不够造成的,是脑力劳动的不合理安排造成的。这些学生白天满满当当地上课、作业,晚上又睡得很晚,第二天当然就觉得精疲力竭了。一句话,还是身体的原因。目前,我们中国的许多孩子,不论小学或中学,都处在这种状况中。苏霍姆林斯基要求学生睡眠时间的40-45%分配在前半夜(午夜12点以前),其余时间则在翌日之初(午夜之后)。我们中国的学生目前基本做不到。

教育应从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开始,这个常识其实我们都懂。比如,我们都知道学生中考、高考期间不能生病,我们都知道女学生月经期间会影响成绩的正常发挥。但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就不当回事了。

那么,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什么不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呢?其一,孩子的活跃好动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孩子就是身体不适也不会像大人一样精神萎靡、悲观失望,他们仍然蹦蹦跳跳、活泼开朗。也就是说,孩子的身体不适不是轻易就会被发现的。其二,我们大人过于功利。不论家长,还是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很少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

我们通常都会说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心灵,但是现实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教育要从最基本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每一个生命多一份敬重与悲悯。

关注农村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12

初中升高中段, 有些成绩较好或家庭富裕的学生选择进城区读书, 而成绩较差和家庭情况不好的学生只能留在农村念完高中, 实现他们的大学梦。当前我国虽然提出普遍素质教育, 可实际上, 对于农村教育而言, 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所以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过度重视考试成绩, 而不注重学生的其他成长方面, 比如品德、意志、情感的培养, 有些农村学校一味关注升学率, 导致一些学生在犯错之后, 可以不受处罚, 这无疑让教育变味, 让其他学生效仿, 从而造成校风扭曲、校纪丧失。另外来自家庭和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如农村社会环境闭塞, 农村家长文化水平素质较低, 都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 一个学生损坏学校公物, 学校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赔偿, 请来家长, 谁知家长一味偏袒, 拒不偿还, 造成恶劣影响。农村社会风气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 长久以来, 不求进取、目光短浅的意识, 可能让学生造成消极的想法:其实不用辛苦考大学, 只要过得下去, 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不学习的不良风气, 并且通过传染效应, 影响到更多的人。

从自身情况分析,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 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 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情绪方面, 容易出现焦虑、厌烦、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绪, 比如, 有些学生害怕学习, 表现在课堂上, 精神涣散, 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遇到考试, 焦虑、茫然;有些学生长期处于抑郁的状态, 精神上处于萎靡状态;一些学生则情绪非常暴躁, 与他人有言语冲突和行为冲突。

行为方面, 由于情感、态度甚至价值观扭曲, 农村中学生经常会产生行为上的一些问题。学习上, 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 课后作业不完成, 有迟到、逃学、旷课现象;品行上, 说谎、打架、偷窃、抽烟、谈恋爱、沉迷于网络游戏, 等等。农村中学中这些现象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上课时, 经常会见到一些学生拿出游戏机、手机在偷偷地玩;课间之间, 也会不时出现打架斗殴事件;还有男女生不正常交往现象;村口的网吧里也健康, 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下面谈谈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 也是培养各方面人才的场所, 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 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一个生理、心理都健康的人。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 我们要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吸引学生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严于律己, 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并且按照新课程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从而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并且适当地鼓励, 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长此以往, 持续作用, 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 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常年不在家, 出去打工, 造成广大学生无人照顾和看管, 这时候我们要付出耐心和爱心关心这部分学生, 并且要与家长保持联系, 及时反映其子女的在校情况, 以便共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学校要多开设一些心理课程辅导课程, 让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倾听学生心声, 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 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 定期做到自我评价。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和交流, 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处于人生中不成熟阶段, 心灵脆弱, 所以我们要以鼓励为主, 特别是农村学生, 让他们克服身上自卑感,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些有“问题”的学生, 要单独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探讨这类学生存在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沉迷于网络游戏, 比如为什么经常打架斗殴, 等等, 找出其成长背景, 分析其心理问题的根源, 然后耐心地与其交流, 让这些问题学生充分信任你。放心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而更好地解决一些问题。

农村, 特别是当代农村, 由于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 产生了所谓的留守少年, 没有家庭参与的成长的是痛苦的, 也是艰辛的, 这就要求我们付出更大的艰辛, 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培养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 也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摘要:社会在重视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 更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及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并及时解决, 避免造成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逆转的危害。农村中学生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特殊组成部分, 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上一篇:启蒙时代的阅读下一篇:学习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