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本质

2024-10-12

学习本质(共12篇)

学习本质 篇1

要发挥教学的促进作用,必须要了解学习的本质。只有把握学习的性质,我们才能在教学的天地中自由驰骋。学习是在某个学习场所中学习者个体自身所发生的事情。许多人在一个场所“学习”,但是并不等于说他真正在“学习”。梅耶认为,一百多年来的学习理论研究对学习的刻画可以分为三种主流认识:一是把学习看做增强反应;二是把学习视同知识获得;三是把学习喻为知识建构。我认为,如果加上人本主义教学观的看法,学习还应该是自我实现或表现。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学习”,这是发生在学习者身上的一种相对持久的经验变化。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二是学习者外部行为表现。只有内外协调一致,才能真正做到实现迁移。如何理解这样的定义呢?首先,学习是发生在学习者自己身上的。其次,学习是一种经验的变化,而不是身体的变化。再次,学习是内外协调发生的。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包括了认知变化和情意变化。外部行为表现是指学习者通过躯体和肌肉的协调运动来展示所学到的东西,来操作或者执行某些动作,完成任务或者解决问题。学习的本质是变化,是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这就是发展。所以,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发展的本质。内部变化是基础,是根本,外部表现是形式,是承载体。我们既要强调内部的体验,内部的建构,同时也一定要重视外部的表现。教师是通过学生的“表现力”来推断他的“摄取力”。※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4期作者:盛群力

学习本质 篇2

1、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本质的反面。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会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结果导致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孩子也太累,而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

感言:林格认为真正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他追求无言而教化万方,主张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这是强调教育的内化作用,受教育者的悟道。他还说,真正的教育是大智慧,因为它无形,但胜有形;无用,但大器天成。

人的发展,遗传是基础,教育起决定作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里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恢复高考以来,教育以应试为导向的突出问题越演越烈,目标上以分数为本,内容上强调知识为重和应试能力,方法上以知识点教学为体系,强调在群体教学中通过竞争促进学习,在教师、家长和全社会的功利性目标导向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渐渐远离育人的本质,沦落成为孩子未来谋职业的敲门砖。从这个现实出发,林格提出“教育是没有用的”。本真的教育应该是育人为先,重视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强调面向个体发展个性品质。教育是双刃剑,正确的教育能使人得以自由健康快乐发展,而不正确的教育,不仅仅只是“没有用的”教育,还可能是“害人的”教育。教育必须要回归人性。

但林格认为教育不需要技巧,这显得太片面,正如黑格尔所说,“洗脚后倒洗脚水时将孩子也倒掉”。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在于会学习。学生学习需要知识和技巧,这些前人的智慧结晶是最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把知识和技巧传导给学生并且帮助学生吸收和建构,可以减少学生走弯路、歧路,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伴随着成功的幸福过程。而教师如何传导知识和技巧,这本身又是一种教育技巧,说教育不需要技巧,意味着谁都可以当教师,这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极其不尊重。每位学生都有个性化的心理特征、个性基础和最近发展区,教师如何把共性的教育技巧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基础完美结合,如何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人格完善和能力发展,这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教育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的是教育艺术。

2、通过大量研究得出,导致当前中国学生厌学有三个非体制原因:一是教育者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二是教育者过于执着用大脑教育孩子,而忽略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外一颗心灵,这就导致很多老师和父母,说了好多好话,但就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三是教育者过于迷信教育模式与技术,而不是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

感言:让我们看看中国教育的现状吧,种.种偏见遍布各教育阶段,功利色彩蒙蔽了人眼,人们从思想中走入了许多教育的误区,却身陷其中,无法自拔。教师家长学生都无所适从,在老路上越走越窄,越看不到光明。当前学生的状况是高份低能的多,身心全面发展的少,有创造能力的少,部分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道德水平、诚信素质水平令人担忧。看看他们受的什么教育,该玩的时候不让孩子玩,该学的时候学生却又不愿意学,该教的不教,不该管的猛管。不按规律来,不按科学办,一边填鸭子,一边拔苗助长,实在把孩子弄的惨不忍睹。

幼儿园里的天真活泼的孩子,也许从进园起就要开始遭罪了,所谓提前起跑,那么小的孩子于是在家长和社会的压迫下开始了成人般的学习。在幼儿时代,我们该让他们干什么——打基础。打什么基础呢,不是为学习具体什么东西打基础,而是为了拥有怎么样的学习能力,学习什么,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打基础。我们给孩子打基础,绝不能以他们认识多少字,能加多少数为标准,而是让他们养成什么样的思维习惯,是否能冒出许多奇怪的想法,他们是否是自由健康并快乐的。而这一切只有适量的玩耍或游戏加少量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才能带给他们的,因为他们喜欢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也只有这样,他们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愿意去问为什么的头脑。认字学数等被动的教育则不是能够带给他们这些的,它们只能磨灭孩子们的兴趣和宝贵的好奇心。只有主动的玩耍等才能充分调动孩子门大脑的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个性平台。

中小学的教育方式也是陷阱处处。学校教育除了填鸭子,就是无穷无尽的考试,学生没有主动权,完全的被动的接受着已经被设计好的所有知识,把思维的训练、创造性的培养丢到了九霄云外,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不屑一顾。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走过场,对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国防知识、法律知识(或意识)很少涉及,体育课不能保质保量,对应该他们知道的性知识、性别角色、自我把握能力藏着掖着。头痛医头,脚疼痛脚,不成系统,没有规律。殊不知,有了良好身体状态、思维习惯和自学能力,学生对那些“死”在书本上的知识的学习将不再是一件难差事、苦差事。

3、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只有真正做到无为而教,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感言:林格提出的“无为而教”就是养成教育,把小苗扶正了,阳光雨露、土壤养份给足了,它自然会长成参天大树。广义的养成教育,不仅仅是生活和行为上的好习惯,还包括学习的习惯与兴趣。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所以,学校要强调养成教育,抓习惯,抓养成。好的教育应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林格以“教是为了不教”,提出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概念,这很有道理。教育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人的一生而言,教师的“教”显得太短促了,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才能实现教育“不教”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实施个性化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以全面发展为指导,“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手法对学生苛求过多,这不仅使快乐的学习变成痛苦的“任务”,更打击了学生自信心,而自信心恰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性,关注学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给以赏识性评价。要培养学生自主的习惯。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小学中高段开始,在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之后,应该尽快实施自主学习方案。只有让孩子“在游泳池里”才能学会“游泳”,学习能力培养也一样,只有让孩子自主探索才能有所长进。

4、教育的本质是用心灵去感应学生。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对老师不再俯首贴耳,老师只有全面提升素养,放下架子用心灵去感应学生,才能达成教育效果。

感言:林格从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角度阐发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感应。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心性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从而他提出“教育之道,道在心灵”“精彩的教育,是传递精神能量”“教育就是一种灵动的气韵”“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目标管理”“做火柴不做蜡烛”“做农夫不做园丁”“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阶梯理论”等观点。

只要老师真心爱教育,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用心去爱班级里每一个孩子,他的行为举止就在和所有的学生进行着心灵感应。正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走不进孩子的心灵,所以孩子对它的反应是机械而被动的;正是因为现在的教育只是用诸如分数、名次、名校等外化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尊重孩子的生命发展规律、让学习内化为孩子内心自然的需求,所以,学生学得压力沉重乃至厌学;正是因为众多的教育者只会以说教的口吻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不是用心灵去感召学生。

假如教育真的如林格所说的那样,回归到心灵的深处,回归到尊重孩子的生命发展规律,那么,我想那些原本害怕上学的孩子可能就会每天早上都迫不及待地冲向学校;假如学校的老师都用心灵去倾听孩子、用心灵去影响孩子,那这些老师都将成为影响孩子终身并让孩子怀念终身的师长;假如教育的目标回归到“焕发人性的光辉”,那么,从学校里走出去的孩子,就绝不会是一脸茫然的、懵懵懂懂的、被人评价为“有知识、没文化”的、而是有着人格魅力的、有理想有追求的“有魂之人”。这实在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教育,我从心底呼唤这种教育早日在每一所学校成为现实,我渴望我的孩子能从入学的那一天起,就能接受美好的“心灵感应”。

5、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此为教育者的幸福所在”。

感言: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为此:

一是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在独生子女面前,我们的老师、家长都恨不得长出三只手、四只手来,结果大幅度延迟了孩子的自主和独立。纵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过多了呢?为孩子设计了美好的前程,希望他们沿着我们设计的人才观去奋斗,殊不知,这是孩子自己的理想吗?孩子们常常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为了教育者的目标而奋斗。因此,作为教育者,可以假想自己只有一只手,于是在孩子们面前,我们并不是完美无缺、高高在上的,相反我们成了需要他们帮助的人。这样,孩子就能独立地走自己想走的路,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而且能在帮助我们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少一只手”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由,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是放下自我,敢于“装傻”。教育者要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关键是放下自我。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师在学生面前俨然就是权威。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威,他们不惜要求学生服从。学生在权威面前,只有听命,没有自我。试想,这样的氛围下培出来的孩子哪来的自主性?因此,聪明的教育者,要学会“装傻”,这是放下自我的第一步。比如,在学习时,当学生面临一个难题时,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地去点破,去揭示答案,而是给予孩子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是“装傻”,让学生来帮助我们。在许多名家、大师的课堂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是这样“大智若愚”的教学智慧,看似一个不经意的“装傻”,却让课堂的主人——学生爆发出无限的潜力。这样,虽然在孩子面前暂时丢了一点“面子”,但由此换来的是养成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林格认为教育的核心是真爱,而善良是一种至爱,是一切人性之美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其意义已超出教育的范畴;他还提出“关系大于教育”之说,构建现代教育文化,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的新型关系,倡导以最大的爱去实现教育;林格在教育中尤其强调学生的品格养成,“包容之美”“正直之美”“自信之美”“阳刚之美”,认为当前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还原人性之美,彰显人性光辉;林格有“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思想,其中的“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自觉”“一切教育皆有线索”“如何提高成绩——个性化教育的操作系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风格学习”等观点不仅具备坚实的理论依据,更贴近教育现实,既具有理论指导性,又具有教育实践性,既颠覆了现行的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又灵动地汲取了宝贵的传统教育思想精华。

卢梭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这句话不敢说是真理,但它发人深省。其实不管是对于家长还是老师,只要教育能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就是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不是多么生动的教材,不是多么博学的教师,不是多么高效的教育方法,而是那种源自教师内心深处的爱。博大无边,举手投足,点点滴滴。一个眼神,一份目光,一个动作,一句言语……

紧扣数学本质 丰富学习方式 篇3

[关键词]角 度量 数学本质 学习方式 类比 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22

“角的度量”一课,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一直被定位为技能课,其中度量角时看量角器内圈和外圈的刻度显得尤为关键。这实际上是教师把量角器简单地当作一种工具,只要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的方法即可,而对“量角器本身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这样量”这些触及数学本质的知识却避而不谈,导致学生学得不易,也容易混淆。厦门林宏滨老师另辟蹊径,给这节课以全新的定位:角的度量的本质应该是要找到一个角里含有几个1°。基于这样的认识,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量角器的数学原理,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一、类比迁移,建立1°的表象

量角器是量角的工具,其本质是用一个单位的角,也就是用1°去量某一个角,这与学生以往学习其他测量工具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林老师重视唤起学生的已有认知,通过类比推理,引导学生有效理解和认识1°的角。这样紧扣数学本质进行教学,既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又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黑板上出示: ■

师:第一个是什么图形?第二个,第三个图形呢?(生答略)如果老师想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该怎么办?

生1:可以用尺子量。

师:尺子上有什么?

生1:厘米,毫米,分米。

师:老师这儿有1分米(演示量一量),一共有几分米?

生2:老师量了4节,每节是1分米,所以有4分米。

师:老师这儿有1平方分米(演示量一量),它一共有多大?

生3:老师用1平方分米量了3次,所以它的面积是3平方分米。

师:这个角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学角的度量。

师:我们已经度量了两个图形,度量第一个图形用什么单位?(分米)度量第二个图形用什么单位?(平方分米)度量角时也有单位,听说过角的度量单位吗?(生答略)

师:1分米是一条线段,1平方分米是一个正方形。那么,1°你觉得它长什么样呢?大家用手比划比划。(生动手比划)

师:是的,1°首先得是一个角,一起看看1°的角有多大。(观看介绍1°的角由来的视频)1°的角给你什么感觉?

……

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学生对度量标准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且认识角的度量标准是理解和认识量角器的基础。上述教学中,林老师在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度量角也要有度量单位,并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认识角的度量单位是一个1°的小角,使学生在脑中建立1°角的表象。经历这样的类比迁移,学生对1°角有较准确的认识,从而为深刻认识量角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估量结合,理解度量角的含义

用量角器量角,本质上是看所量的角有几个1°的角。然而,相对于线有多长、面有多大,角有多大会更难理解些,因为角的两边变长了,看似角变大了,但事实上角的大小不变,这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认识度量角的本质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但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点呢?以下是林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课件出示10°角):仔细看,这是几度的角?10°里面有多少个1°?10个1°就是10°。

师(出示30°的角):根据10°估一估,这个角几度?你是怎么想的?

生1:30°,因为把10°的角放进去,比较后发现有3个10°。

师:黑板上的∠1有几度呢?

生2:40°,把10°的角放进去大约有4个。

……

在估角的练习中,学生借助对比,估测角里含有几个10°。好比面积的大小需看一个面含有几个面积单位,线的长短也是看它含有几个长度单位,而角的大小就是看角含有几个1°。因此,认识角的大小这一本质含义,让测量角的度数有了方向和意义。基于1°太小,估大角时很慢又不准确,于是产生大一点的测量单位——10°角,这样估一个角含有几个10°,能更快、更准确地估出一个角含有几个1°。

林老师的课堂将“看角含有几个10°”贯穿于教学始终,如测量前先估一估等。当测量结果出现两个数据的时候,林老师引导学生不能单一地看线上对应的数据,而需要看一条边到另一条边之间含有几个10°和几个1°,再把估和量相结合,使学生形成准确科学的测量技能。

三、对比参照,提升度量角的能力

对比参照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因为有了参照物,所以判断更加有根有据。基于对度量角的本质的认识,林老师舍弃以往“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线”的技能式训练,而在学生初步学会量角之后,选取一定的角为参照,引导学生将估和量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量角器量角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林老师先让学生感受1°角的大小,然后感受10°角的大小,再用基本角去度量其他角,如30°角里有3个10°、50°角里有5个10°等。又如,在点子图上估角这一环节。

师:先以这个点为角的顶点画一条边,现在老师想画一个90°的角,谁来画第二条边?

生1:用这条线对准量角器的中心。

师:很好,在这个顶点的——

生1:顶点的正上方。

生2:就是画一个直角。

师:是的,90°是一个直角。现在老师要画一个45°的角,你觉得是变大还是变小了?(课件演示)你觉得到了就喊停。

师:怎么验证?

生3:估一估,含有4个10°和5个1°。

生4:用量角器验证一下。

师(课件演示量角):太棒了!现在老师想画100°的角,怎么变?

生5:变大。

生6:比90°再大一个10°。

……

上述教学中,学生用量角器量角形成90°角的表象,明白45°比90°变小了,只有90°的一半;估100°角时,参照90°角,比90°大10°。有了90°角的表象,学生利用对比参照的方法,准确度要比盲目猜想高得多。通过参照对比,提升了学生估量角的大小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了科学的空间观念。

回想林老师对教材的研读与思考:“数学课是技能课,还是挖掘数学本质的课?角的度量是让学生看内圈、外圈刻度,还是让学生认识这个角有几个这样的度量单位?”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考和认识,才让我们有幸地看到这一节课:林老师采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始终紧扣角的大小的本质,引导学生建立度量单位1°的表象,再利用这样的小角去度量所有的角,使学生在度量中优化方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度感”。

学习过程生命存在的本质 篇4

第一,学习过程的自我认知生命形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生命认知与生命体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交往与互动、知识技能的转化应用和超越。在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时,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这是前提和基础,我们将这一阶段学生的生命存在形式称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生命形式。自我认知,就是认识自己,这其实是一个预设学习目标与构建理想自我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学生形成自我效能的过程。第二,学习过程的群体交往生命形式。学生需要将理想自我逐渐转化为现实自我,这一转化实际上是学生生命发展中现实自我的生成过程,也可以说是“成为你自己”的过程。从理想自我到现实自我,学生需要将自己的学习目标放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自身条件出发,在与他人的交往、交流、互动与合作学习中获得成为“现实自我”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智慧。此时,学生的生命存在已经由原来的自我认知生命形式阶段进入到了一个群体交往生命形式阶段。第三,学习过程的智慧超越生命形式。从自我认知生命形式到群体交往生命形式,学生个体并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真正成为自己还需对现实自我进行深度思考,上升至另一个更高层面的理想自我的生命发展阶段,即自由和精神维度的智慧超越生命形式阶段。学生在智慧超越生命阶段应具备的生命智慧不同于他们在群体交往生命阶段所获得的实践智慧。它是一种对学生实践智慧与技能的主观超越,进而上升至自由和精神层面的人生智慧,是一种智慧超越。

摘自:2013年第8期《中国教育学刊》

《学习的本质》读后感 篇5

根据书籍前面的阅读指导,我觉得目前我最需要的是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因此我选择从书的第三部分――学校和文化机构的转变开始阅读,中间偶尔回到第二部分查看一二,了解为什么会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和媒介化。

本书的第三部分里面包含了很多可以直接指导教学实践的方法,是我受益匪浅。在这一部分中重点阐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先有概念”。

所有儿童和成年人都通过自己的先有概念来理解世界、解码信息。不过,先有概念是多种多样的。与学习者个人、其周边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的一切都有相应的先有概念。也就是说,先有概念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已经存在于脑海中的经验和认知。由此可见,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先前基础的确很重要,但是学不好也不能仅仅归因于基础弱底子薄上。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其他的先有因素,比如对英语学科的先有认知因素,内心里认定了它很难学不会;或者先有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合现阶段的英语学。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先有概念,不能一味地归咎于以前基础不好,重点应该放在找到学生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先有概念是学生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存在,要想打破先有概念进而接受新概念是一件困难且耗费时间心力的事情。要理解新事物,必须在相关领域内拥有一个成型的参照框架,还必须对这一框架进行操作,让意义浮现出来。在此,也就体现出教学中设置情境的重要性了。学生需要在一个情境中建立先有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联系,而非凭空想象,这也是一再强调情境设计要贴近日常生活很重要的原因。

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激动、惊讶的情绪和适合孩子年龄的情节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或是让他们产生问题。我认为这一点这是我所欠缺的。课堂上老师的情绪起伏,表情变化,音调的变化都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而反观我自己的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劲头不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自己的情绪太平,没有起伏,学生可能不是故意不配合而是真的没有兴趣去配合。因此,在以后的课堂中不要太刻板,适时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下气氛,效果会更好。

学习本质 篇6

一、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没有真正喜欢数学。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数学教育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创始各种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数学问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在教学中,一旦把数学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我请班级的“小歌星”当堂演唱一首歌,每一小组选一个代表当评委为他评分,然后让全班同学计算出他的平均得分;又如:教学“利息”时,可以把课堂变成银行,让学生模拟存钱……学生身临在现实情境中,与其说是在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兴趣大大增强。

我们只要在教学中坚持联系实际,学生对具体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感兴趣,就必然逐步形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成了数学教学改革试验的口号。目前,我们的教材题材老化,数据过时,人为地编造情境,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善于调整、改编教材,吸收并引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例如,教学“三至五位数笔算加法”时,可以不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天气越来越热了,小猴家里要添置一些防暑降温的家用电器,我们陪它一起到家电商城去看一看好吗?(出示商品图)一台空调:3200元;一台冰箱:2200元;一台洗衣机:820元;一台电扇:102元。请你为小猴选购两件商品,要求一共要花多少钱?算式是怎样的?因为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做题时兴趣盎然,同时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培养学生自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认识实际生活的意识。

其次,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目标,也是当前教改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教师要尽量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能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数学问题。比如:学了百分数后,可以让学生分析本班的单元考情况,分别算出平均分、及格率、优良率;学习了面积的计算,可以用米尺测出所需的数据,然后计算出教室要粉刷的面积;认识人民币后,让学生当一天家,到市场去买菜,体验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从社会对未来新人的要求看,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数学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还原数学以生活本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生活是一个开放的大环境,丰富的生活给学生带来了广阔的思维天地,越是生活化的数学素材越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解答,越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还原生活本质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如:把工程应用题改编成:李军星期天去商店买文具,所带的钱如果全部买笔记本,可以买10本,如果全部买铅笔,可以买15支。现在他先买了4本笔记本,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支铅笔?由于问题来自于生活,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多角度、灵活地创造性的解答:①生A:题目没有告诉李军购买文具的钱。生B:我们可以假设李军所带的钱。列式:(30-30÷10×4)÷(30÷15)=9支。②生C:这题符合工程问题应用题的特征,可以采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列式:(1-1/10×4)÷1/15=9支。③生D:我是把它转化为分数应用题来思考的。列式:15×(1-4÷10)=9支。④生E:我也是把它转化为分数应用题来思考的,但思路和他不同。列式:(10-4)÷(10÷15)=9支……由此可见,“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质 篇7

一、学生学习的本质和特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 作为教师, 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学到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学生学习的本质?学生的学习究竟有哪些特点?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 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更好地组织教学。

(一) 学生学习的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学生学习的本质:“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新课堂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转变。[1]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主动领会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二) 学生学习的特点

1. 学生的学习有间接性。

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 要求教师要有条件有组织地呈现材料, 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2]

2. 学生的学习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有限, 因此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实现, 最终完成掌握前人经验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学习过程。

3. 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教师要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将学习变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基于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 就可能进入两种误区:一是只注重灌输, 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二是完全放权给学生, 忽略了正确引导的作用。这些做法都有碍于学生的学习。那如何避免这些误区, 创建自主高效的灵动课堂呢?

二、运用现代教学方法, 创建自主高效的灵动课堂。

创建灵动的课堂, 关键是要做到“自主”。在教育学领域, 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 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3]创建灵动的课堂, 还要做到“有效”。有效教学应包括两个方面有效:即教得有效和学得有效。[4]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要促进学生真正的成长,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及创造力的培养, 从而让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5]

下面以我听过的一节心理课《滴水藏海, 心怀感恩》为例进行分析。这门课程针对的是职业高中高一的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感恩。

1.备课要“精”——语言精彩、内容全面、备好学生。教师备课要备“语言”。好的语言可以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 活跃课堂氛围, 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要借助自身丰富多彩的情感、幽默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用生命的激情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的火花。[6]以《滴水藏海, 心怀感恩》这堂课为例, 教师没有大谈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对谁感恩, 而是用简洁、有感染力的语言带动气氛, 在合适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点题。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好的教师, 必须有严谨求真的态度, 认真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消化教材, 然后运用教材。只有对教材有了全面的掌握, 才能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整个章节、全书和学科中所处的地位。《滴水藏海, 心怀感恩》这节课出自心理健康课程中的《生活篇——家庭与社会中的我》这一章, 教师在备课时要通篇考虑, 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感恩, 珍惜幸福, 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 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创造幸福, 从而引出下一节的内容, 呼应了整章的主题。教师备课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特点。这节课所面对的学生是职业高中高一的孩子,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对父母有依赖心理却不愿接受管教, 时常抱怨, 部分学生缺乏幸福感。根据学生的特点, 确立了教学重点是“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改变学生的抱怨心态, 使他们能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父母、面对他人、面对社会!”

2.授课要“灵”——形式多样、方法自如、随机应变。教师在课堂授课时, 单调的直线式、灌输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迫切地需要教师在充分备课基础上, 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滴水藏海, 心怀感恩》这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和情感体验教学法。课前通过音乐韩红的《天亮了》烘托气氛, 上课后通过音乐背后的故事自然的导入主题。接下来的游戏《在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五个人》的设计, 让学生的情绪瞬时饱满起来。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 在轻柔的音乐中回想对自己最重要的五个人。在回想的过程中, 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幸福和感恩的情绪。接下来教师做了一个大胆的设计。“现在, 请你回到现实生活中, 老师相信你能明白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 每一位爱人都有生老病死, 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那么, 你认为在这五个人当中, 最先有可能离开你的人是谁?请把他 (她) 的名字划掉。”学生显然对这个要求有点懵, 但还是思考片刻照做了。接下来, 教师继续要求放弃下一个、再一个, 直到留下最后一个。选择变得越来越难, 教室里一个角落发出了低声啜泣的声音, 然后点燃了整班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 没有一句鼓动的话语, 就已经让学生在回忆、思索、纠结和愧疚的过程中, 懂得了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 对谁感恩, 设计大胆又巧妙。接下来, 教师把注意力放到学生留下的那个人。“为什么留下的是他?”“他为你做过哪些让你感动的事?”“你为他做过什么?”“如果有个天平, 这两种付出能不能够平衡?”、“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这一个个问题的设置, 将学生从伤感愧疚的情绪中顺利地引入到了实际行动, 推进了课程的进行。紧接着教师启发学生, 将对“家庭”的感恩, 扩大到对“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感恩, 主题得到了升华。最后, 通过学习手语《感恩的心》, 将课程的主题和学生的情绪都放到了一个很完美的落脚点。课程结束, 感动和思考仍在。

3.学生要“动”——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独立完成。学生的“动”与教师的巧妙设计和引导是密切相关的。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 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 成功的课。构建起灵动的课堂, 要推进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 让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张扬, 享受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自由发展。[7]《滴水藏海, 心怀感恩》整堂课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感受, 以学生的情绪推动课堂进行。学生在音乐中放松, 在别人的故事中感动, 在参与游戏中反思自我, 在愧疚情绪的推动下, 产生主动实践的意愿, 并制定感恩计划书, 付诸实践。整个过程教师的参与很少, 但是环节的巧妙设计, 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一步步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4.气氛要“活”——思维活跃、讨论热烈、互动和谐。一堂好课, 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 还要充满思考和成就感。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滴水藏海, 心怀感恩》这堂课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 它不再单纯是一节传授知识的课, 更像是一种思维的跳跃、一种精神的交流和一场情感的共鸣。

总之, 教育是一门艺术。好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 好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 更是启发思考、锻炼能力和培养人格的课堂。拒绝平庸、拒绝刻板、拒绝灌输、拒绝枯燥, 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 让每一堂课都充满心与心的交流, 充满智慧火花的碰撞。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成长, 收获喜悦。让每一个老师在学生明亮的眼睛里都找到满足和快乐。让我们一起努力, 回归学习本质, 让每一堂课都焕发出灵动之美!

摘要:深入探索学生学习的本质, 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通过对一堂心理课《滴水藏海, 心怀感恩》的分析, 探索如何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 创建自主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学生学习,课堂分析,自主有效

参考文献

[1]王舒.谈自主高效课堂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2, (08) .

[2]桂尚豪.高中英语新课程有效教学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0, (23) .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02) .

[4]刘福霞.探索有效教学, 提升课堂效益[J].快乐阅读, 2011, (14) .

[5]吴晗清.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J].早期教育 (教师版) , 2010, (02) .

[6]毛莉.灵动课堂, 精彩无限[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9) .

学习本质 篇8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内涵,解析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也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但是,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是《语文课程标准》都没有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做出明确的界定,更没有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做出具体的说明。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在“综合”的光环下随意地开展着所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在课堂上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成了“文艺表演课”、“绘画比赛课”,甚至上成了其他的学科性活动课,而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变成了变相的“历史课”、“地理课”等等。

导致这些“种种之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本质内涵缺乏清晰的理解。由于对“综合”的本质内涵理解不清,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和什么的综合,如何综合,为什么要综合,结果出现了“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因此,往往将一些与语文毫不相干的内容拉扯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在教学内容上表现出五花八门、毫不相干东西的胡乱堆积,这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 “我们综合了,却不在语文了”、“我们综合了,却什么也没有收获到”。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是有特定内涵的,这种不管综合内容是什么,不顾综合的目的为什么,不问综合方式是如何的“综合”,充其量只是一种“拼合”、“杂合”而已。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内容、目的与方式

要正确地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本质内涵,需要对“综合”的本源意义进行考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综合”是指“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细考这一概念,它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什么和什么综合,是“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的综合”;第二,为什么综合,是为了“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三,如何综合,是“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即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各个方面至少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才能统一为整体。下面,我们就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从“综合”概念的这三个层面出发,来探析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本质内涵。

(一)什么和什么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内容

从综合的本义来看,综合一定是两个以上事物或者一个事物两个以上的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综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1]从课程标准的规定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内容可以分为这样三类:

第一,科内综合,即语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综合。

如,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和文学的综合等等,科内综合是利用语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各要素综合到一起来学习,从而达到都提高的目的;

第二,科科综合。

科科综合是利用两门学科在某一要素上的共同联系,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如,同是对战争的叙述,教师可以从叙述的手法着手,将文学作品中关于战争的叙述与历史书中关于战争的叙述做一对比,从而实现语文和历史的综合;

第三,科外综合,即语文和生活的综合、语文和实践的综合等等。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的活水源头,语文和生活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科外综合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到民间采风去》和九年级下册的《关注我们的社区》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内容包含“语文”的要素和“综合”的要素两个部分,二者处于并列的地位,且都不可缺少,缺少了“语文”的要素,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沦落为一种其他学科内容或者仅仅是生活知识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成了“音乐课”、“历史课”就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缺少了“综合”的要素,就又落入了“唯语文”的陷阱,“综合”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就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二)为什么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目的

有综合就必有分析,综合是与分析相对应的。分析是指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共同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语文教学中,人们最初将语文与生活区分开来,将语文听说读写分割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但是其局限性也日渐显现出来,长期采取分析的方式致使许多人认为“语文学习就是上语文课,上语文课就是学习语文课本,学习语文课本就是学习字词句和几个关键的语段。”[2]语文学习的内容被严重地窄化了,语文应有的生活底色消失殆尽。正是基于此,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1]可见,在长期的“分析”之后,人们又将求索的眼光转向了“综合”,希望以“综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是一种手段、方式,其目的是指向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如九年级下册中《关注我们的社区》的综合性学习,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去真正了解我们的社区,而是希望借助了解社区这种语文和生活相综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或者训练学生的调查报告写作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社区是必不可少的,但它最终指向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1]

(三)如何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方式

从上文中得知,“综合”的本义是指“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综合的各个要素之间一定要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样才能有机地综合为整体。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内容可以分别概括为:听说读写之间的综合、语文和其他学科(音乐、历史等)之间的综合、语文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综合。这些事物之所以能够相互综合到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并且“正是事物内在要素关联性的多少强弱决定了综合的可能性及其综合程度的深浅,也正是不同类、不同质的事物有其关联性,综合才成为可能。”[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方式就是在寻求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实现各综合要素的有机统一。这种综合的方式将综合和拼合、杂合区别了开来,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水乳式的融合,那么,拼合和杂合就是一种水油式的组合。在学习中,这种机械式的组合对组合的双方没有丝毫的意义,它最终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意义的丧失,如将主题为“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了黄河生物活动、黄河考古活动、黄河地理活动甚至是黄河合唱活动,将语文与生物、考古、地理等生硬地组合到一起,二者失去了内在的联系,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失去了语文学习应有的意义。而建立在内在联系上的综合,可以通过综合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和相互影响,加深学生对各综合要素的深入理解,进而实现各综合要素的功能增值。如在“探索月球奥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透过月亮这个入口,学生可以进入广阔的关于月亮描写的语言空间:月亮的美称与雅号、赏月的佳句对联、写月的古典诗词等等,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言语积累,更可以增加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激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找准综合的点,守住语文的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在理解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内容、目的与方式后,就可以在这一内涵框架下,力求发挥“综合”的手段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目的。

(一)找准综合要素的关联点,实现各综合要素的有机统一

从上文的分析中得知,“综合”是事物按“内在联系”有机统一为整体的,这种“内在联系”就是各综合要素相互结合的关联点,只有具备了这种关联点,两个事物才能综合在一起。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中,应首先找准各综合要素之间的关联点,只有找准了综合的关联点,才能实现各综合要素的水乳交融、有机统一。如在关于战争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常常将语文和历史综合,但是到底怎么综合,在哪个层面上综合?这就需要找准综合的关联点,我们可以将叙述的手法作为二者的关联点,将文学作品中关于战争的叙述与历史书中关于战争的叙述做一对比,通过对比理解文学作品叙述手法与历史叙述手法的差异,从而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中叙述手法的独特特点,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可见,无论是听说读写之间的综合,还是语文和其他学科、语文和实践之间的综合,都需要找准二者内在的关联点,在关联点的基础上实现各综合要素的水乳交融、合二为一。

(二)立足语文素养,走在语文的路上

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是语文的综合, 即“综合”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却是综合性的,它不强调某门学科的目标和学科性质,如以“奇妙的声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教学目标不仅要了解声音的物理性质(自然),还要了解声音的音乐性质(音乐)、噪音的危害(环保)等等,这几个目标是并列的关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尽管“综合”涉及其他学科,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姓“语”,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如苏教版第三册中的以“市场新商品调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尽管需要了解有关市场、有关新商品的知识,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市场调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或者是通过调查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调查报告写作能力,其落脚点是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因此,可以说,立足语文素养,走在语文的路上,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永远的指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2.

[2]谢宝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意义[J].广西教育,2006(1):77.

学习本质 篇9

对于语文教学的“情”, 新课改后的课堂是太多了, 但是对于“趣”却实践不多。我在语文实践中注意发掘语文的“趣味”, 让学生享受到语文的趣味。

一、语文趣味该是什么

什么是趣味呢?360百科对“趣味”的解释是“使人感到愉快, 能引起兴趣的特性”。《现代汉语用法词典》的解释是“能吸引人并使人轻松愉快的特性”。从这两个解释可以看出“趣味”产生的条件是:1.有吸引力;2.让人觉得轻松;3.能引起兴趣;4.心情愉快。

我们知道, 学习是一种费时费力的辛苦活。本质辛苦、枯燥的脑力、体力活动如何具备趣味?一般的认为是减轻学习的负担就行, 其实, 这是片面的肤浅的“趣味”。观察“趣味”的解释可见趣味其实是心理性质的, 心理接受了就觉得轻松愉快, 所以, 要使语文学习有“趣味”, 首先要做的是心理诱导促进心理接受, 在心理运行中享受到快乐和轻松。

所以, 我以为, 语文的趣味应当是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让学生好看, 二是让学生好说, 三是让学生好想, 四是让学生好写, 五是让学生好玩。综合起来讲, 就是语文学习要贴合学生的心理, 让学生亲近语文, 享受学习过程, 获得学习成果的快乐。这其实就是语文学习的本质的回归。

二、语文趣味从何而来

试想我们的语文课程, 一本语文书几本练习本几场考试足以概括其全部。数十个学生都在学习同样的内容, 从开学到放假都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流程:听、说、读、写、抄、背、思。这样的学习要产生趣味是十分艰难的。如果, 教师所讲的是学生已会的, 那么语文趣味大降一半, 如果课上学的就是课本中有的, 则语文趣味又降一半。这也是笔者学语文时的体会, 也是做语文教师后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的。所以, 语文趣味产生的前提是几个不讲:一为学生知道的不讲, 二是课本上有的不讲, 三是学生见过的不重讲, 四是学生自己能思考弄会的不讲。

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一是要通晓语文课程的知识脉络, 尤其是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重点;二是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基础情况, 哪里是强项, 哪里是弱项, 哪些需要拓展都要知道;三是要彻底了解本学期教学的重难点, 在学生充分预习、自学、互助的基础上开展“释难”教学。四是要瞄准学生学习的情况———学习问题的解决来开展检测。只有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在解决问题中进步了就会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动力, 趣味就会不时对量的反抗、对质的降低。

所以, 语文趣味的产生是个性化的, 也是学生化、学习化的。教得有趣味只是教师的趣味, 这是教师专业的感觉, 而非学生学习的感觉, 所以过于专业的教学往往让学生兴味索然。这里的过于“专业”包括:教学程序呆板 (一定是复习巩固、新授过程、检测巩固) 、教学方式僵化 (一定是读文、理解、提问、记录) 、教学内容复制 (一定是书上有的到了教师嘴里、到了学生口里笔下、到了黑板课件上———知识的平移而已) 。这样的教学看起来中规中矩, 其实丧失了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特征:语文其实是从生活开始从学生本身起始的学科, 不同于数学等学科,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语言、都有方言的基础, 他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对语文的领悟。所以, 语文的趣味首先是个性的学习目标的建立, 个性的学习过程的运行, 个性的学习效果的检测。

所以,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在共性目标下的学生自学———对共性目标实现情况的首测———筛选学生个性的目标———努力个性学习解决问题———个性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测和补救。共性目标就是语文课程或者以一篇课文设置的目标, 比如教学参考书当中的教学目标、比如课文后面的课后习题。这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但是, 每个学生实现这个目标的情况不一样, 有先有后, 所以要开展自学“首测”, 掌握到产生缺陷的方面, 而这就是个性目标, 余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的了。教师做的工作应当是让每个孩子来面对面“过关”———比如默写词语, 甲学生只有三个不会, 乙学生有六个, 丙学生全部正确, 教师就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来安排———只要在做语文的事情就行, 那个丙学生可以看自己喜欢的童话或者帮助别的学生检测。甲、乙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来实现目标, 教师在旁边督促和提醒。当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来学习, 心理自然欢喜, 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自然感到愉快。

所以, 语文趣味是来自于个性学习目标的自主实现。这其实就是学习本质的回归!

三、让语文学习充满趣味

基于以上剖析出发, 我们可以发现引领学生通向语文学习充满趣味的路径:

一是教育先行。这里的教育包括以下几种:其一是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教师要开展学生主体性教育, 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要角色、主人身份。这样就把学习的责任转变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其二是对学生开展学习目的性教育。如果前面是让学生明白为谁学习, 那么这一点就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现在很多孩子不乐意学习, 不愿意承担哪怕一点点压力, 就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学习, 不知道学习在自己成长为社会有用人才过程中的作用。其三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低下就觉得负担很重, 比如背课文, 不知道背课文的窍门就死记硬背, 当然越背越痛苦, 如果我们教给学生一些合适的方法, 背书效率高, 岂有难背之理?

二是教师自控。很多教师动不动就开讲, 一讲就是一课, 讲得津津有味, 但是学生昏昏欲睡, 因为教师讲的不是他想知道的, 而且教师讲的是教师自己的理解, 这当中离学生差一大截子呢!学生岂有不困不乏的?课上听不好, 该让学生学习的时间被挪移了, 该做的作业没有做, 该背的书没有背诵, 就只好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完成“家庭作业”“课后作业”, 学生失去了休闲娱乐的时间, 岂能感到学习的趣味?所以, 教师要控制自己利用课堂集体学习的时间开展“教师为中心”的集体学习活动———讲课、练习, 如果实在要讲, 那一定要摸准学生需要讲授的内容和人数比例———如果超过60%的都出了错误或者需要统一某种步骤, 就需要毫不犹豫地开讲, 此时讲得滔滔不绝、惊涛骇浪、飞流直下尚不为过, 一定赢得学生的满堂喝彩, 学生也自然觉得久旱逢甘霖, 大有过瘾之感!

三是学生自主。让学生明确了学习必须达成的目标, 就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一般的学生都知道怎样使自己达到目标, 所以, 他们会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展开学习, 教师要做的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学习的氛围。有研究证明, 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质效, 所以, 教师从严组织学习活动, 从严要求学习专注度, 从严检查学习效果。二是提供学习互助路径。比如发现学生有困难, 要及时关心, 尽快尽可能地让问题解决, 但是这里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讲解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而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难, 自行询问同伴, 这就要帮助学生确立比较固定的学习伙伴, 这可以在开学初建立互助学习对子, 让学生教学生。因为有研究表明, 自己学会的知识, 优效率为95%~100%, 同伴教会的优效率为80%~90%, 如果是依靠老师讲解的, 优效率为35%~50%。其实, 包括目标达成度检测都可以采用这种互助方式, 效果非常好!

四是大胆拓展。以学生自学为主, 将会有大量的时间多余出来, 尤其是班级的优等生, 此时可以将这些时间进行利用:优等生在别的同学学习时, 可以做两类事情, 一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妨让他们看看课外书、画画画儿、写写童话……二是当同学发生学习困难时, 必须积极主动地帮助, 确保学习小组尽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让那些同学也能够像他们一样享受到自由学习课外知识的快乐。当全班都有时间空余出来,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语文有关的拓展活动, 小型的比如猜谜语、讲故事等等, 当一周两周有几节课多出来, 就可以设计大型的语文游艺活动, 活动方式和内容由学生商量确定, 教师开展指导, 力求方式新颖、内容新鲜、程序灵活、主体突出、参与面广, 让全班都能够尝到语文任务完成后的轻松快乐、尝到拓展活动的刺激精彩、尝到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难题带来的成功幸福……如此, 学生岂有不感到学习的趣味的道理?

五是助力成功。成功学告诉我们, 艰苦努力后产生的成功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愉悦感, 这种感觉将和之前的艰苦努力的程度成正比。语文的趣味也往往在成功后获得提升、增浓。为此, 我们要帮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我的方法是:用目标来推动成功。对目标进行分类设计:基础较差的同学设计较低的目标, 比如只要做到认真上课、及时自主完成好任务、考试70多分, 就可以享受双休日没有作业的奖励;优等生做到认真上课、及时自主完成好任务、能够积极辅导好身边的差生、协助老师一些班级工作、考试80多分, 就可以从老师这里借到喜欢的书籍。看起来考试分数的目标比较低, 但是正常做好前面的目标不容易, 如果这几个目标达到了, 考试分数肯定远远超过预定标准。因为目标低一些, 所以, 孩子容易达到, 就能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功趣味。再比如, 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 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引领学生面对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趣味。

六是集团作战。一个班数十个孩子, 一学期数十个教学内容, 一个知识点数十个习题。当教师陷入教学对象和内容的“汪洋大海”中, 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往往缴械投降, 因为毕竟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 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每项内容和每个练习都事必躬亲, 那对教师简直就是灾难。教师的教学也因此失去趣味———哪有时间呢?哪有精力呢?当教师心中对语文教学失去趣味, 那呈现给学生的语文教学必然枯燥无味, 那孩子对语文就是去兴趣, 语文学习就没有趣味而言了。所以, 教师要从繁杂的教学任务中挣脱出来, 获得一点空闲, 借此空间和孩子享受语文、交换快乐。我的做法是“集团作战”:一是将一册书的重点知识早早归拢, 做到“四会”———会读、会背、会写、会用, 通过集中力量———时间和精力———来做到百分百掌握, 比如, 每单元的词语和练习中的成语都是这样的要求。二是将全班按照“军队”建制, 来做到“集团作战”———教导队 (最优秀的树立榜样, 交给其他学生学习方法) 、作战队 (中等和下等学生刻苦努力学习知识) 、督战队 (班干、组长等学科能手督促一个指定的后进生) 、文宣队 (课代表搜集各组的情报信息, 每天在班级表扬一两名学生, 激发学习积极性) 。有了这两手, 我得空抽身在学生完成任务时, 不断巡查、监督, 借以提高学习效率。本来需要三课时间才完成的任务, 往往能够节省出一节课, 这一节课就拿来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 学生都参与进来, 这其实也是一种“集团作战”。

学习本质 篇10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不是单靠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就能提高的。我校在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时,提出恢复教育本原,即教育是使学生从自然人成为能够创造幸福人生及为社会发展而贡献才智的社会人的过程。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培养心灵健康发展的能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教育的终极目标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应用、发展和创造知识,启迪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行和修养,使他们能够在今后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和促进社会发展中获得幸福,从而构建一种有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的、幸福的生命历程。而要顺利地推进课堂教学的变革,离不开对课堂教学的本质、理念和新的学习氛围的思考。

一、关于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课堂教学是脱离社会生活的,只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地方,是一块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净土”。因此,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的不只是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和割裂,这也与教育本源的追求背道而驰。显然,我们需要关注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师生的角色地位、空间行为模式,创造出民主、和谐、互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日本的佐藤学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实践可以理解为由三个范畴所构成的复杂活动:第一范畴(认知过程),构成教与学这一文化实践中心的认识形成与发展的活动范畴;第二范畴(社会过程),构成介于教与学认识活动之间并促进该活动的人际关系的活动,形成人际关系的社会实践的范畴;第三范畴(内省过程),是在该活动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关系中构成。在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不仅构成客观世界的关系,确立、维护人际关系,而且生活在自身世界中,展开探索自身的存在证明,改造同自身的关系的实践。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仅限于第一范畴(认知过程),失落了第二范畴(社会过程)和第三范畴(内省过程)。即使在认知过程范畴内,我们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也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是认知过程、社会过程和内省过程这三个范畴构成的复杂的师生共同成长的活动过程。知识学习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和环境之间、师生和社会生活之间,教师得以在人文素养、专业素养等方面得到成长,学生则在这样的学习生活中丰富学习、生活经历,改进学习方式,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关于课堂教学理念的思考

一切课堂教学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的。然而,现在通常可以见到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就在教室里展开学习,学习内容是固定的,是在固定模式编排下循序渐进的,甚至连作业也是封闭的。如果把这些视为学习的全部,那这样枯燥、乏味的学习显然无法使学生乐意主动参与其中。同样,现在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独白”的教学行为导致的满堂灌、满堂讲和满堂练,也使得学生疲于应付。课堂中仅有的一些对话,也仅仅是点缀,学生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很少见的,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仅限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在我们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开放、对话和合作的要义,也没有开放、对话和合作的自觉行动。在肤浅的、表层的、热闹的课堂教学展示之中,一切依然如故。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当下课堂教学的实际,根据考试选拔学生的实际,根据教师的实际,也是根据上海二期课改进程中的实际,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指导下,去树立“有封闭有开放、有独白有对话、有个体有合作”的课堂教学理念。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思想,教师要以“开放”心态撷取“开放”的资源,而不是将教学的视野封闭在狭小的课堂和教科书内;教师要有“对象”和“对话”意识,而不是“独白”意识;要有“全面发展”的观念,而不是“全科发展”的观念;要有“合作建构”学习的意识,而不是只有“个体”的“刺激一反应”联结。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话教学中树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心中有学生,而不是只有教材,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质量有清晰的认识,从而组织起有效的学习活动;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话”来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分享所有、分享拥有”的群体建构中,通过“对话”来实现个体建构。

三、关于课堂学习氛围建设的思考

让教师树立并在行为上去实践在上述课堂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就要让课堂教学转变为如钟启泉教授提出的“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和“一对多”的“交响教学”实践,正确对待学生差异和学生参与;教师本身也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近学生,师生都要学会在合作学习中“会主张,会妥协,通过协商取得共识,共同分享成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从“以灌输为中心”转变为“以对话为中心”;学生的学习行为要从“个体行为”转变为“合作行为”;课堂文化要从“独白文化”转变为“对话文化”。这些都需要以重建课堂学习氛围为基本保证。传统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在“教授一接受”学习中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掌握知识并不是目的,而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有效地处理现实问题,包括在处理现实问题中去创造新知识才是学习的目的。只有在一定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才会主动、生动和有效,学习的目的才会达到。

现代知识观表明,知识分布于人及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中,获取知识必须依赖人与他人、人与他所处的物质环境的系统互动这种更具人类学、人种学及生态学特征的情境观。因此,要实现我们前面所述课堂教学理念,就必须重建课堂教学学习氛围,即“尊重、平等;人格、人道;严格、宽容;批评、赞美;合作、成功;开放、多元”的学习氛围。

四、充分理解,充分行动

我校在近几年中宣传和提倡“有封闭有开放、有独白有对话、有个体有合作”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尊重、平等;人格、人道;严格、宽容;批评、赞美;合作、成功;开放、多元”的学习氛围。在不断的努力之下,在我校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我校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学校的课堂教学理念,并努力去创设新的学习氛围。可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过于深刻,教师还是有一些高高在上和以师为本的感觉,要真正做到我校所提倡的教学理念,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只有当教师能够“充分理解”,并且“充分行动”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生变革。

什么是商业本质的“本质”? 篇11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时 间: 2014年8月

近年来,人们对商业模式普遍产生了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回归商业本质。此时我们发现,如何解读“商业本质”反而成了问题。

2008年,我在理论界率先提出商业形态概念,对商业本质的研究必须以商业形态为基础。

首先,商业形态就是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组织形态。

商业形态的概念来自商业流通领域,是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经营组织类型(简称“业态”)。比如,是零售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又分为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市、杂货铺、连锁店甚至网店等形式,他们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将商业形态概念延伸、提高到产业高度,即企业在产业中的组织类型和在产业链上的存在形态。不管何种产业或某一产业中的特定环节,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商业形态。

比如,在房地产行业,按价值链顺序涵盖的商业形态是:投资商、设计商、开发商、建筑(承造)商、(销售)代理商和物业管理服务商等。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商业形态包括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运营商和贸易商等。

加工商一无独立的营销体系,二无自主的产品品牌,只能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成品,或为中间商生产半成品、零配件,最终沦为别人的“加工车间”。

制造商亦称生产商,一方面生产成品并自行销售(直销或借助加盟商分销),另一方面只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即所谓自产自销。他们拥有独立的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但因依赖自身产能而带有“重资产”风险。

提供商指的是企业提供产品、服务,而且很大程度上借助分包、外协方式。在具备相当技术附加值的产业中,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运营商则是依靠一定的特许经营权,提供综合性、公共性的服务。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具有一定垄断性,二是服务的客户广泛而普遍(无指向性),三是一般不生产或提供有形产品,但商业品牌的建设维护相当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提供商”与“运营商”的内涵比较接近。比如,我们一直将中国电信视为电信服务的运营商,但他们却旗帜鲜明地自我标榜为“综合信息处理服务提供商”。

而贸易商销售的产品并非自产,主要方式包括批发和零售。批发逐步已被分销、代理所取代,而且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迅速走向连锁。零售商的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但不连锁就难以做大。

其次,基业常青的沃尔玛如何将零售商做到极致?

1945年,山姆·沃尔顿用从岳父手里借来的2万美元,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开设了第一家杂货店。1962年,公司正式启用Wal-Mart商号,并于1970年公开上市。

对7岁就开始卖报纸、送牛奶的沃尔顿来说,薄利多销才是商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天天低价”可谓经营哲学的逻辑基础。要使普通百姓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就必须“天天低价”;而要做到“天天低价”,就必须坚持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和每天追求卓越,并推行员工持股分享计划。

1987年,沃尔玛耗资4亿美元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用于全球连锁店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联络。这间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数据库,涵盖了商品来源与流向、仓库管理、顾客、设备投资、管理费用及经营分析等信息。

2004年,沃尔玛率先启用智能标签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条形码。智能标签内含数据芯片,记录着货物的各项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就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行物流配送操作,同时还能降低盗窃和假冒产品的风险。

就这样,在互联网问世之前,沃尔玛就解决了自身运营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问题。从不搞营销广告轰炸,更与商业模式创新绝缘的沃尔玛,在IT设施建设方面堪称“国家级”投入,其收益回报与核心竞争力谁与争锋?

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长居榜首的是沃尔玛;在全球富豪排名榜上,沃尔顿家族位居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之前——其诀窍不过是把零售商做到无人匹敌。

最后,商业模式取决于商业形态,而后者更重要。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商业组织在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持续盈利模式。为此,企业需要将内外部各种资源和要素系统整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一种交易结构。

众所周知,快餐大王麦当劳的利润支柱实际上是商业地产经营:首先把精心考察的店铺租下来;然后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加盟商,将店铺加收20%的租金后再租给加盟商。

商业形态与商业模式二者不容混淆。简单来说,企业必须先明确商业形态,再确定相应的商业模式。

第一,二者的层级不同。

虽然不否认存在一定的互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商业形态决定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一定商业形态基础之上的,同一商业形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有其共性(不排斥标新立异)。反之,一定的商业模式要在不同的商业形态之间进行转移、复制,一般而言难度要大得多。

譬如,制造商与零售商属于不同的商业形态,对应的商业模式必然不同。制造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供应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而提升附加值,以及市场渠道的战略合作。而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则侧重于规模化采购、连锁化销售和快速周转,甚至离不开供货商的入场费、推广费。

第二,二者的重心不同。

可以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在确立战略定位以及商业形态之后,所相应采取的竞争模式、运营策略。正确的战略定位(包含商业形态)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还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同样,正确的商业模式能带来盈利,但如果缺乏科学的战略定位则无法持久和难以扩张。

换言之,商业模式是一种比较成功和稳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相近。而商业形态,则是指企业明确了产业边界之后所确定的组织形态,是在产业链系统中得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商业本质。

说到底,所谓商业本质的“本质”,就是不同商业形态所决定的企业运营模式;除了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层面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当然也不排斥在商业模式方面动态创新。

论法律的本质及其本质作用 篇12

1 风俗习惯、禁忌:道德?法律?

从法律的起源说起:原始社会的各种风俗习惯、禁忌, 马克思认为那是道德的起源, 其实不然, 那应该是简陋的法律, 原因很简单:它缺少道德的自觉自律性, 同时它身上有着法律所特有的最明显的特点——由强制力保证实施。

1.1 从风俗习惯的形成看

通常, 我们最初被告知的原始社会是这个样子的:人人平等, 共享生活资料, 尤其喜欢强调所有人平均分配, 经常还拿老人举例子, 以此来说明原始社会的道德,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中国很多地方就有这样一种规矩:弃老。比如在湖北郧县等地就有大量弃老洞的存在和弃老传说, 在武当山周边也发现了大量掩藏于灌木草丛之中可容一人大小的窑洞, 这些窑洞是古时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 称为“寄死窑”。弃老的习俗不仅仅是中国特色, 在世界上很多地区也都有弃老的习俗。而有些原始部落表现的则比较极端, 达尔文在南美洲火地岛的考察中发现, 当地的原始社会土著居民在冬天缺乏食物的时候时, 总是先吃掉老年妇女然后吃掉狗, 理由是“狗可以捕水獭, 而老太婆却不能”。

根据有关资料推断, 造成弃老习俗的原因大概有三:首先由于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缺乏是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没有剩余产品养活精疲力竭的老人;其次当时社会处于蒙昧状态, 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很少, 老人丧失向大自然索取现成食物的健康体魄后便成了集体的累赘;同时当时人类以氏族为单位, 群居野外的生活方式, 造成了供养老人的困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基本上就有了供养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的足够食物, 同时, 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知识和经验逐渐汇集在老人身上, 体力衰竭、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能以其丰富智慧和经验积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于是出现了由“老人无用”的旧观念到“家有老, 是个宝”的社会意识的转变。大量“寄死窑”后来被废弃而成为遗迹。

这一切都说明原始社会时一切的规矩都是出于实用, 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为了部落能存活下去, 弃老也好, 杀老也好, 养老也好, 都是出于这个目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从这点上来说, 原始社会根本不存在道德的作用。而原始社会的法律是为了维护整个氏族部落的利益, 为了保证一切人的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 遵守法律就是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就是好的, 善的;违背法律就是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就是不好的, 就是恶的。就这样, 原始社会的道德由原始社会的法律产生。

1.2 从禁忌的形成和表现看

对于原始社会, 一般人都认为原始人会自觉的遵守氏族内部的各种禁忌。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看法, 是一种假象。人们只看到原始人在自觉地遵守氏族内部的各种禁忌, 但却没有想过, 在形成这种效果之前的几万年, 甚至十几万年里, 多少代人不断地“试错”, 用生命的代价去总结经验最后才形成禁忌, 多少人因不断触犯禁忌而被处死, 最终才形成了原始人会自觉遵守氏族内部的各种禁忌的状况, 它的形成和实行是要靠强制力保证的。

一般来说, 对触犯禁忌者本身最常用的处置办法是献祭和忏悔, 严重者则实行鞭打、罚款甚或驱除村寨、处于死刑。如在埃及王朝形成之前, 埃及人将鳄鱼、山羊等被敬为图腾动物, 凡有杀害者, 概处死刑;在南非有个野兔部落, 倘若有人误食了野兔肉, 无论他是一般部民, 还是酋长、显贵, 都要按照禁规敲掉他的若干颗牙齿。在我国纳西族, 虎被认为是自己的祖先, 如猎人打死了虎, 轻者要受到鞭笞, 重者要罚款, 有的还要坐水牢。

这些禁忌大多明确而有具体的处罚措施, 凡是违背这些禁忌的, 轻者是献祭和忏悔 (类似罚款和警告处分) , 罚做苦役 (类似拘役) , 重则被处以酷刑, 甚至处死。也只有在这种明确的具体的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禁忌的不断影响作用下, 原始人才学会遵守禁忌, 才会生存发展。如此强制力, 如此效果, 是道德所永远不具有的。所以说禁忌应该是法律而不是道德, 这也就说明原始社会同样存在法律, 同样需要法律, 并不是只有阶级社会才需要法律。

2 法律的本质作用

在原始社会时, 法律基本上都是维护全体成员或者说是整个氏族部落的利益, 维持人类社会秩序, 保证氏族部落的延续。进入阶级社会后, 法律的内容有了变化, 一部分内容是维护全体成员的利益, 体现维持人类社会存在所需要的原则;另一部分内容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如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规定:杀死他人的奴隶如同损坏他人物品一样, 不负刑事责任;奴隶主可以任意处于自己的奴隶;在日本, 武士也有权利随意杀死不向自己行礼的平民。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 并认为这一方面就是法律的本质作用。问题就在于这二者到底哪个才是法律的本质作用呢?维护社会基本秩序还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马克思哲学认为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也就是说本质必须始终存在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 在某些特殊环境下, 其他的非本质属性可以暂时的发生改变或者抛弃但是本质却不能变。从这儿我想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这三条可以言尽法律的本质作用。说刘邦是为了缓和矛盾也好, 收买人心也好, 不可否认的是这三条最简单的法律只是为了维护了人类社会, 一个正常、稳定的人类社会的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秩序。这说明了维护社会基本秩序才是法律的最本质的作用, 至于维护阶级统治利益那是属于在满足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前提下的更高一级的作用。而且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 如果有统治者违背这两种作用的主次顺序, 那么无论是什么民族、什么朝代、什么社会, 都必将产生推翻这种统治阶级的暴力革命。

3 马克思主义法学突出阶级性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法学在纵向上没看到原始社会中这种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所起的作用, 而将其与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割裂开来, 没有看到其一脉相承的联系;横向上只看到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 没看到其维持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本质作用, 可以说犯了自已一直所批判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没有坚持联系的观点, 没有彻底贯彻唯物辩证法, 只把法律看成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观点会否定法律的合理性, 忽视法律应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而这种错误并不是偶然的, 因为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 还是后来的列宁, 毛泽东, 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都是阶级矛盾阶级冲突最激烈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阶级矛盾是他们所处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此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很明显受到了那种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特别重视阶级性, 强调阶级矛盾。历史证明这种理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增强了人民的反抗意识, 同时在镇压反革命,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这正是这一理论的价值体现。

但是由于过分夸大阶级性, 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法律的科学性, 它破坏了“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原则, 不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 同时为一部分人搞特权、凌架于法律之上提供了借口。由于阶级性造成的司法实践的缺陷, 法律为阶级性左右, 不具有稳定性, 也使人们怀疑法, 这些都不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普法工作的进行。“自由和民主、博爱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 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个模式放在这里也很合适:“法律不是阶级社会的专利, 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参考文献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2]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阿图尔.考夫曼.法律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学习本质】推荐阅读:

生命本质05-10

本质分析05-11

价值本质05-26

还原本质06-22

人性本质07-26

历史本质07-30

本质概念08-15

旅游本质08-15

本质安全08-19

本质存在09-06

上一篇: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下一篇:墙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