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

2024-07-25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精选9篇)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1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

一、学生助理的含义

学生助理一般是指在高校中帮助教师或有关部门处理学生各种事务的学生。学生助理主要的工作是辅助教师完成一些日常的工作,帮助教师减轻负担,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的工作。学生助理工作和我们常见的学生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会的工作一般是在内部开展,是针对学生会中的学生本身的工作,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出发点。在高校中,并不是任何学生都能够成为学生助理,而是需要从众多的学生中进行选拔,选择优秀的、办事率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来担任学生助理。学生助理需要积极地为教师和学校处理各类繁杂的事务,做到为学校服务、为教师分担一部分工作和责任,是高校一种新型的工作模式。随着高校这种工作方式的开展,我国高校学生助理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除了通常教学上的杂事之外,还包括科研、党政上的事务,起到了愈加重要的作用。如今,高校很多方面的事务都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助理在高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学生助理工作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其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要抓住其内在的规律和变化,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而在高校中,学生助理工作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秘书、管理、行政等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而学生助理这个平台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实际生活中进行历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能够完美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生助理在帮助教师处理事务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办公设备等的操作可以更加的熟悉,在很多事务的实际处理上具有更加娴熟的技术,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同时,学生助理在帮助教师整理相关资料数据的时候,对于相关的程序和档案的分类管理也会掌握得较好,提高了学生的办公能力。此外,学生担任学生助理,会代替教师进行很多对外的沟通,这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工作的情况来进行自我调节,提高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工作对象,可以快速地想出对策,及时做出反应,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能够高效、完满的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任务,使得其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三、高校学生助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国外很多高校,我国的学生助理制度历史较短,开展学生助理工作时间还不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高校在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时候没有完善的体制来进行专门的管理,设置的管理范围较为狭窄,学生能够涉足的事务并不多。虽然如今学生助理所涉及范围在逐渐地增多,但存在着混乱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学生助理的概念,使得学生助理的责任感有所降低,对学生助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具体来说,我国的学生助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学生助理岗位设置范围较小。我国在学生助理的设置上,其范围过于狭小,基本上都是限制在图书馆助理、班主任助理等,其他的学生助理屈指可数,而学生助理从事的事务大多是一些杂事,这就使得学生助理在高校中的作用有限。在高校中,学生助理的岗位范围很小,设置显得单一,这对学生助理工作的推广是极为不利的,也无法对学生助理起到全面的锻炼。

(二)学生助理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助理属于初生的事物,在管理体制上还不够成熟,相关的考核制度等也不够完善。对此,高校应该建立起更加成熟的机制,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助理工作中来,得到锻炼自己的机会。

1、选拔学生助理的方式过于单一。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学生助理选拔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学生推荐和投票等为主,选拔出来的都是平日较为优秀、表现较好的学生,或是某些具有特长的学生来担任学生助理。如果运用这种方式来进行选举,那么很多成绩不出众、平常不够活跃的学生就没有机会参与到学生助理工作中,无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这种方式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助理的范围,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得到锻炼自己的机会,很多学生的才能也无法得到施展。

2、对学生助理的培训不足。在一个岗位任用新的工作人员之前,需要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投资,对于学生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一般在高校中,如果人力资源较为稀缺,那么学生助理在任命之后就会快速的被任用,进入到岗位中,没有机会受到具体和专业的培训。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助理刚刚进入到工作中的时候,会由于不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等而出现工作混乱的情况,其工作的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三)宣传力度不到位,学生助理工作不受重视。高校对于学生助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弄清楚学生助理的概念,对学生助理的职责也没有具体的划分。

1、学生对于学生助理的概念没有足够的了解。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大多认为学生助理就是帮助教师处理杂事。很多学生对学生助理的了解是通过当前的学生助理来进行了解的,并没有其他的途径来进行了解,不明白学生助理存在的意义。而身为学生助理,本身对于这个职位也没有真正的了解,对于相关的职责并不清楚,这就使得学生助理出现职责不明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助理的发展。

2、学校和教师不重视学生助理工作。在当前的高校中,学生助理工作是一个艰难的工作,它的存在显得极为尴尬。很多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将学生助理与学生会等同起来,认为学生助理的工作与学生会的工作内容是相似的,甚至对学生助理产生一种不认同的排斥心理。这种现象直接阻碍了学生助理的管理和发展。

四、完善高校学生助理管理工作

相对于国外的很多高校,我国高校在学生助理工作上开展的时间还较短,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方法,使学生助理工作更加的专业化,科学化。

(一)完善相关的学生助理管理制度

1、规范学生助理的选拔方式。学生助理的选拔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学生助理的选拔大多是选择学习成绩好、表现优异、具有特长的学生,这就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学生助理工作中。对此,学校应该在选拔上放宽限制,只要是品德较好、遵纪守法的学生都应该给予其机会。但在任用学生之前,应该对其提出相关的要求,让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学习更多的技能,让学生在岗位上担任一定的时间,实行学期更换制度。在学期结束后,表现较好的可以继续任用,没有尽职尽责的学生需要重新和新的学生经过考核,才能重新参加学生助理的选拔,从而提高学生助理的竞争能力。

2、完善岗前培训。学生助理在选拔成功之后,需要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合格的学生方可上岗开始工作。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熟悉工作的.流程,快速地清楚自己应当如何去做。培训的内容需要包括基本的技能培训、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专业知识的讲解等,让学生全方面了解工作的性质,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二)扩展学生助理的设置范围,增加参加学生助理工作的学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内就为大学生提供了10多种类型的学生助理岗位,涉及到了书目及元数据服务岗、流通岗、馆藏管理与互借岗、计算机服务岗、图书馆多媒体岗、特藏岗、连续出版物岗等多个部门,每个岗位均对学生助理提出了具体的岗位职责以及胜任素质要求,例如流通岗的职责为:

(1)严格按照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规划进行图书上架、图书分类及分编;

(2)负责借书、检索馆藏、归还书记、接收罚款等;

(3)检索用户的图书馆流通记录;

(4)解答图书馆藏及政策方面的问题;

(5)其他指派职责等。

从国外对学生助理的岗位设置管理上看,他们的管理更贴近于企业员工管理,有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对于国内高校学生助理岗位管理:首先,可以将学生助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根据事务的内容和要求等分别选择相应的学生来担任,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其次,按具体事务学生助理可以划分为学生工作助理,例如办公室主任秘书助理、党建助理、辅导员助理、教学助理、图书馆助理、科研管理助理等。而专业的学生助理则可以分为研究中心助理、专家助理、科研室助理等。这些工作的具体划分可以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体现。

(三)将学生助理归纳入学生干部的队伍,加大对学生助理的宣传。在很多高校中,学生对于学生助理的概念较为模糊,对学生助理所具有的职责也不清楚,对此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和教师对学生助理这一工作更加了解。具体可以将学生助理纳入学生干部的范畴,使其成为学生干部的一部分,为学生助理赢得更多的支持。在选拔学生助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与其他学生干部选拔一样的流程,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并了解学生助理选拔的作用和意义。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加强,高校的繁杂事务逐渐增多,学生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学生助理在我国高校逐渐实行起来,成为学生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高校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学生助理在高校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事务,将教师的意愿传达给学生,同时肩负着帮助学生、将学生的意见等反馈给教师的责任。目前,我国的学生助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去改进与完善。相信通过努力,我国的学生助理工作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2

一、就业助理的工作职能

就业助理以服务广大学子为理念, 促进毕业生就业发展为目的, 主要负责用人单位的接待, 校园招聘活动组织, 就业指导活动开展, 就业文化宣传, 就业信息的收取和发布等;有时还负责协助用人单位招聘合适的毕业生, 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现学校毕业生的良好素质和形象。

就业助理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社会需求, 增强学生努力学习、提升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和科学就业观念, 另一方面在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理性就业,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就业助理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 意识要求。

首先, 就业助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协助学校就业中心日常管理工作, 工作内容多为流程性工作, 要求耐心、细心地完成, 尽可能地避免失误。助理工作要做到不麻痹、不懈怠、不拖拉, 需要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其次, 就业助理不仅要具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更要时刻牢记服务意识, 规范自己的服务态度, 不管对待毕业生还对待招聘人员都要以礼相待, 以诚相待, 热情服务。最后, 就业助理还要以大局观念为重, 团结一致, 齐心协力, 和谐相处, 互帮互助。

(二) 能力要求。

首先, 就业助理工作中经常涉及跨学院, 跨部门的合作事务, 内部也经常需要团队共同完成工作;同时, 还要处理好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 对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次, 就业助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在工作中经常与人沟通, 并且涉及简单的文案工作。因而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及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1]。最后,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不断深入, 计算机成为主要的办公工具。所以就业助理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如网页设计、网站维护等。

三、就业助理工作的意义

(一) 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就业助理通过自己的有效信息网络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准确的招聘信息和就业动态, 让学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视频或讲座向毕业生介绍个人简历的书写和面试时的基本流程, 讲解应聘成功的技巧和应聘成功的典型事例。以此来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强化就业意识, 不断提升自我, 做好招聘前的充分准备。

由于就业助理本身就是毕业生, 能及时了解到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并且就毕业生这些意向及时反馈到学校的就业中心, 为就业中心提供学生的一手资料, 以便于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方案, 让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另外, 就业助理深入一线和毕业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同时, 能及时掌握到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等各方面的生活细节。积极向他们提供心理辅导, 对一些在就业方面有思想困难的学生, 帮他们疏通心结, 改变思想意识, 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

(二) 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工作的开展

就业助理负责用人单位的接待工作, 如招聘人员的食宿, 展厅台位布置, 宣讲会的组织及现场秩序维护, 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协助用人单位进行面试等。就业助理对用人单位的积极宣传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 使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增强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应聘欲望。

校园招聘会一般都是集中开展, 学校一时无法抽出这么多人来。所以, 用人单位更多的时间是和就业助理进行接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情况不太了解, 他们所需要的学校和毕业生的信息大部分有就业助理提供。这时就业助理就是他们之间的信息联络员, 承担着用人单位与学校及毕业生之间的信息桥梁搭建的重任。就业助理根据对双方信息的了解, 向用人单位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帮助用人单位推荐更多适合该公司发展理念的优秀人才。

(三) 就业助理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有益补充

近些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高校就业中心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就业助理的设立, 使得高校的就业机制更加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就业中心的正面压力。

就业助理负责协助高校就业中心处理日常的琐碎事务, 使得学校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从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去集中力量办大事。就业助理参与学校工作, 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缓解了高校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形式。这样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实践平台, 还可以更大程度上缓解老师的工作压力, 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就业服务水平。

(四) 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就业助理身处学校就业工作第一线, 最先了解就业政策, 最早了解就业信息, 最快熟悉就业流程, 最先接触就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的过程中, 可以学到基本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享受就业中心老师们在就业规划和成功应聘方面的权威指导;还可以享有优先推荐到相关用人单位实习的机会。

另外, 这份工作为其本人提供了更多的职场经验, 提高了其自身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能力, 为毕业后顺利适应社会工作奠定了基础。就业助理制度是学生直接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种有益的制度安排, 有效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实现自我成长, 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 体现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2], 高校要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各个就业环节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助理就是一个有利抓手, 充分挖掘就业助理对各方面的潜在作用, 探究大学生就业助理助人自助的工作意义, 不仅有利于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还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提升高校的就业质量。

摘要:就业助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管理人员的有力助手,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根据大学生就业助理的特点及在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之间发挥的作用, 论述就业助理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助理,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玮、李亚薇、张艺山.完善学生助理制度促进高校与学生双赢[J].实践探索, 2012, (6) :34-36.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3

关键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意义;方法

收稿日期:2011-03-21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本土化人才培养与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特色办学研究》(课题批准号:FFB108160)。作者简介:王熙兰(1954-),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任编辑,研究方向:革命历史与旅游文化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建党90年来,我们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最大牺牲,作出最大贡献。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对于当代青少年,尤其是高校学生进行中共党史教育,更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在高校中大力推进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和契机

目前,我国的中共党史工作和党史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对党史工作和党史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民众共知。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中共中央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发出的关于党史工作的文件,这个文件全面总结了党史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什么是党史,党史的主要内容,党史的主题和主线,怎样加强党史研究,怎样加强党史学习,怎样加强党史宣传,怎样加强党史教育,怎样加强党史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怎样重视党史工作,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受到全国党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热烈欢迎。

2010年7月中旬,中央召开了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亲切会见全体代表,给全体代表以极大的鼓舞,对全国党史系统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这次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史工作,进一步改进党史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史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对党史工作加强科学化、系统化,进一步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发展党史工作都提出了重要的任务和要求。

众所周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今年年初开始,从各种报刊到电视荧屏、从广播到网络,均已出现了一些与党史教育相关的栏目,而且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1月1日起在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以及主要商业门户网站同步推出的“党史上的今天”栏目,仅两个月时间总浏览量就超过2亿。由此说明广大民众对中共党史的高度重視。

今年2月21日,经中央同意,中组部、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2011年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作为培养国家重要人力资源的高等学校,理应把党史教育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实践考察教学活动,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实地参观等活动结合起来。按照习近平副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六部委通知要求,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开展党史教育,力求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在高校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

我们在高等学校中抓好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党史教育,就可以使大学生能系统了解党的历史、党的历史知识、党的光辉实践、党的光辉历程、党的丰功伟绩、党的历史教训、党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使他们更好地站在党的历史的坚实基础上,总结过去、开辟未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好地推向前进。

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学习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争做国家有用的优秀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在高校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央六部门《通知》中,界定今年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的受众既包括了各级领导干部、普通党员,也包括了各地群众和青少年群体,而在高等学校中,主要受众是青年大学生。近年来,高校马哲、思想品德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基本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部分,但其中党史教育的内容却很少。许多大学生并不太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并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伟大胜利的历史。

忘记历史则意味着背叛。我们要在高校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要时要制订教学计划安排一定课时的教学课程。在具体的学习中,要认真学习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中共党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论述。文史类专业可以考虑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一般院校的其他专业可组织选读《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等党史著作,并选择其中某一种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教材;高职高专院校可选用《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等作为在校学生的基本读物。

学习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并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伟大胜利的历史。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

3.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应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能生搬硬套。对于在校大学生,要注重以生动传奇的党史故事和富有感染力的人物传记培养他们学习党史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对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和方针政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高等院校中,学校的各种学术讲座不断,学生的社团活动也相对活跃,高校完全有条件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史教育活动。六部门《通知》中提出了纪念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会、报告会、座谈会、红色旅游、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这些都是党史教育的传统形式,事实证明效果良好,但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如大学生在革命纪念地或红军长征经过路线的高山河流中开展户外拓展、野外生存等受欢迎的体验性活动。

党史教育活动的形式至关重要,关键是让受教育者喜闻乐见,衡量一场党史教育活动的效果,要看它的参与率,更要听参与者的评价。一场好的党史教育活动应该是丰富的、生动的、感人的。

高校要按照六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大学生中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把党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学校所在地拥有党史纪念资源的情况,组织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等。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依托各种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党史教育。

现代网络是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有效平台,借助国际互联网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已经被广泛利用,中国教育网系统及其所属的各校专门网站,既方便网内网外不同范围的互动学习交流,也可以跟中央直属的人民网、新华网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共享。但值得提醒的是,网上有的交流互动平台由于管理不严,也有鱼目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出现。网上流传的某些关于党史中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贴文中有些内容猎奇求怪耸人听闻,高校青年学生一定要明眼辨别,不可盲目轻信。高校老师尤其是思政和文史方面的专业教师要引导学生访问正规的权威网站,组织大学生在线观看中央新闻网站中党史专家学者的专题辅导讲座,或请有一定经验的教授在各院系中作党史学习教育巡回讲座,以面对面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党史教育课程感染青年学生,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央组织部等六部门.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 [N].人民网,2011-02-21.

[2]徐京跃.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必修课[N].解放日报,2010-07-22.

[3]佚名.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N].天津日报,2011-02-21.

[4]罗智刚.党史教育贵在持之以恒[N].人民网-七一社区,2011-02-22.

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范文 篇4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预防传染病是计划免疫工作的目标,从免疫预防的角度来说,人类的传染病可以分为用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和目前暂时不能用疫苗来预防的传染病2大类。哪些传染病是可以用疫苗来预防的呢? 除被消灭的天花及目前EPI所针对的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外,还有乙型肝炎、风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都属于可以用疫苗来预防的传染病。人体经过免疫注射后,可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获得巩固持久的免疫力,从而有效地抵制致病性微生物的侵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各种控制疾病的手段中,免疫预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翻开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1520年天花由古巴传入墨西哥的阿斯特克帝国,因此而丧生的人数超过300万人;18 世纪天花在欧洲蔓延,致使 1.5亿人死亡;1796年爱德华· 琴 纳(Edward Jenner)发明了牛痘苗,使天花在广泛种痘的国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麻疹减毒活疫苗研制成功以前,千百年来,人们采取的是针对传染源的措施,强调对传染源的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报告和治疗,注意切断传播途径。尽管人们费尽心机,但麻疹始终以2~3年就有1个大流行周期的规律出现,几乎人人罹患,无一幸免。最令人痛心的是,在脊髓灰质炎疫苗问世以前,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因此而致残。各有关疫苗研制成功以后,正是由于广泛开展了有效的免疫接种,才使全球消灭了天花,有效地控制了其他针对传染病的大流行。实践证明,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对相应疾病的易感性,同时具有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作用。即便是有病原微生物的传入,也不能在人群中引起流行。

2005年世界卫生日:珍爱每一个母亲和儿童

自1950年以来每年庆祝的世界卫生日的目的是提高全球对一特定卫生主题的认识,以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健康的母亲和儿童,反映必须改变当今的现实,即每年有50万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死亡,并且将近1100万儿童在5周岁之前死亡。

父母如何使子女更健康

父母与家庭是子女优生保健的首要人物,一个人的成长是否健康,以及语言、态度、习惯、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都奠基于此。父母如何使子女更健康呢?

婚前:

避免近亲结婚及高龄生育,实施婚前检查,可以减少先天疾病的发生。

产前:

不服用会对胎儿造成伤害的药物或照射过多的X光;避免各种不良的环境以及恐惧、焦虑与愤怒的情绪;此外,产前检查也不可忽视。婴幼儿时期:

健康检查可以发现早期异常并及早治疗,因此,父母必须随时注意。此外,对婴幼儿的饮食、各种意外伤害也不可掉以轻心。满足子女呼吸、睡眠、食物、排泄的需要,注意他情绪和知觉的发展,协助子女把好奇心的触角伸展到各个角落,都可以帮助子女更健康的成长。

幼儿时期:

启发他的想像力、教他认识性别角色、注意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并且维护他的意志和所有权的萌芽。此外,这个阶段的营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儿童时期:

除了保育的继续外,此时由于认知能力的显著发展,父母必须多给子女思考、讨论、求证以及发表的机会;同时培养子女有健全的自我概念。年事稍长,父母更须帮助子女认识身心改变的事实,教他富有责任感、协助他的学业、恋爱与事业的抉择与努力,因为亲情是无法复制的。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很多,大体而言,不外遗传和环境。一个人的遗传,在生命开始受精的一刹那就已决定,因此,想结婚生子的父母不得不考虑优生的重要。这一开始到老死的生命,无时无刻和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怀孕及产后,母亲的伊健康、生活状况、营养、情绪以及家人的各种态度,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与发展。

迎接宝宝的来临,母亲、家人应有怎样的认识与态度呢?

父母、家人首先应该了解,由于胎内及外界环境极不相同,新生儿必须很快地适应环境,否则将危及生命。婴儿在初生一周内通常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等到适应环境后再行恢复原来的体重,甚至有所增加。

其次,母体外的世界对婴儿来说是“混乱不安”的,因此,常会产生脉博与呼吸失常、大小便频繁、惊吓以及喘气、呕吐的现象。有了这些的认知,或许可以让父母亲、家人对婴儿多一分了解与关照。

此外,生产过程中较少不舒服的母亲,会比生产时间过长或难产的母亲有较好的态度对待新生儿;生产后身体消耗过度的母亲,会比那些很快恢复的母亲,对新生儿的态度较差;父母、家人对婴儿来临的心理准备的愈多,愈会以轻松的心情来照顾那刚自医院接回的新生儿,婴儿对母体外的环境适应得较快与较佳者,往往较能得到父母、家人较多的喜爱。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 篇5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及其意义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自愿组织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活动非常兴盛,其规模、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以往。实践证明,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引导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对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生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它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思想、熏陶品格、发展个性,巩固、深化、扩展课堂所学内容,而且特别注重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更注重实践与能力。它比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丰富更灵活,更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能创造的人才具有独到功能。

其次,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和同学间互相教育的良好形式。这种形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育其自主精神、独立品格,使其在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得到全面的考验和锻炼,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把许多青年人集中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充分挖掘了潜藏在学生中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比学赶帮,取长补短,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第三、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形成高校民主的思想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健康的文化气息、蓬勃的创造精神。从而发展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充塞其中、四处洋溢的校园文化活力,影响其每一个成员,并辐射向周围社会区域。

第四、学生社团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学生社团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学生社团内部,感情志趣相投,个体的心理归宿感得到了满足,同时也锻炼了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更好地学会了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日常事务。社团活动也为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塑造社会形象铺设了一座桥梁。许多同学都是通过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增进厂对社会的了解,一步步走向社会,并对社会有所奉献的。同时学生社团增进了公众对每一所学校、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的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总之,学生社团活动作用巨大。特别是在高校中,更要大力引导、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把它当做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高校社团活动也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为今天的燎原之势。我们在学生社团工作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就目前一些高校特别是普通地方性的院校来讲,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这主要包括学生社团内部运用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

首先,从学生社团内部来讲,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1、“科技缺席”现象。表现在学生社团大多集中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而科技类的学生社团则属“凤毛麟角”。

2、“休闲娱乐”化倾向。这主要是指一些学校的学生社团,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类的少,而如围棋、集邮、跳舞等学生社团又发展得过多过滥。“硬”的太少,“软”的过多。

3、“花架子”作风。一些学生社团图外在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

4、“虎头蛇尾”病。不少学生社团开局好,但在发展一段后却难以为继,中途夭折。

5、“时冷时热”症。一些学生社团不是坚持发展,而是有兴致了搞一搞,不耐烦了扔一边。轰轰烈烈搞了几天,接着便任它冷冷清清去了。

6、管理失范。有的社团好大喜功,强拉硬扯,盲目发展会员,以人多势众自喜。有的社团又搞关门主义,不吸收新鲜血液,“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搞封闭的小团体。还有的学生社团由为首的几个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空气,独断僵化。

7、社团各自为阵,缺乏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其次,就外部管理而言,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1、一些学校对学生社团不够重视,不予引导、鼓励、指导、规范,而任其自生自灭。

2、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关系没有理顺的现象。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够,或者政出多门,使学生团体无所适从;或者独木难支,因任务太重、缺乏合力而力不从心。有时甚至互相扯皮,互相拆台。

3、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帮助不够。学生社团需要一定的活动场所,一定的办公设施,一定的资金,却得不到落实解决。

4、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承认。指导学生社团是高校教师的一项职责,是其教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教师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为学生社团的创办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可是对于教师这一方面的劳动,学校往往不予重视,不计工作量,不付适当报酬,不作为工作考核、评模、升职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5、缺乏对学生社团工作的评价。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项工作我们应该树立明确的导向,建立科学的标准,定期进行检查评估、表彰奖励等活动,使学生社团工作得到应有评价,纳人整个学校管理系统,形成良性管理机制。可是目前不少学校对此重视不够,往往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

6、为学生社团提供服务不够。学生社团虽然是群众性团体,但它的成熟却需要许多外在条件,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与社会联系方面,更需要学校为之牵线搭桥。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优势,为学生社团服务。但从服务意识到服务措施方面,许多学校的情形并不理想。

总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

三、改革探索,进一步做好学生社团工作。

学生社团工作,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认识,更需要我们做巨大的努力。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办法,准确把握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努力探索学生社团建设的新路子。

就学生社团内部工作而言,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强化五种意识:

l、强化社团的主体意识。在新形势下大学校园社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想大力发

展就需要学校支持,部门配合,社员努力。但更重要的是社团成员自己要有主体意识,即自我成才意识和奉献意识。唯有这种主体意识才能使自己有创新、发展,而不是流于平淡或只是凑热闹。

2、强化社团的发展意识。每一个学生社团,都应当既重眼前,又重长远,解决好保持社团连续性问题。要既重创办,更图发展。特别是要做好社团负责人的换届,新社员的发展与新老社员的传、帮、带工作。

3、强化社团的精品意识。社团活动要有很好的准备,干一件,成一件,好一件,力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效果。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找方子,出点子,寻求适合于自己的好路子。

4、加强社团的科技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大学校园社团活动要加大科技含量,加快科研速度。只有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着眼于为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服务,社团活动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学校社团工作来讲,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是社团培育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l、建立学生社团统一领导、指导的组织机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真正确立学生社团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部分的观念,并将其落实到各个教学单位和教学人员的实际工作当中。

3、成立社团联合会,制定章程,设立常务机构,各个社团由联合会统一协调、管理。严格选拔社团负责人,并进行培训,保证社团负责人的较高素质。

4、学校提供社团活动固定场所,这是社团活动的首要的、最基本的条件。

5、除学校给予一定数量的活动经费外,各社团要广开门路,筹措活动经费。不仅可以在校园内举办有偿服务,还可以向社会争取赞助,或提供有偿服务。特别是要下大力气抓好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项目。

6、学校应把为学生社团服务当作自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学校各个方面的条件,全方位为学生社团的成长服务,促进其良性发展。学校各部门都应有为学生社团服务的意识,并制定切实措施。

7、肯定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的工作成绩。学校应把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辛勤工作记人其工作量中,并对学生社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

8、制定合理的社团奖励机制。在每年的社团活动月结束时进行,一次总结评比,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个人给予奖励,对活跃的社团给予荣誉和增加活动经费的奖励。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6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富强的核心。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成员的代谢与更新,离不开科学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高校学生正是党的优秀后备军,学生党员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必将成为党的优秀代表,必定是新一代人中党内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培育学生党员不容忽视。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与意义正在于此,所以笔者认为明确高校学生党建的意义与活动的目的必不可少。

随着高校学生党建的增强、党建活动的增多,已有愈来愈多的人关心学生党建工作与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建活动。社会关注的增多,加之当今社会功利心盛行,学生党建与活动的目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已成为大家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有些社会人士甚至会问:“你们支部开展活动是为了宣传你们支部或个人,还是为了传播党的优秀思想,弘扬党的精神?” 高校学生党建的意义究竟在哪?活动目标究竟是什么?结合《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及自身经历、感悟,我觉得学生党建工作及活动的最终目的始终是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意义始终是服务于党的建设与发展的。传播党的优秀思想,弘扬党的精神等只是活动的短期目标与意义所在。但是要传播党的优秀思想,弘扬党的精神,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党性素质,在现实社会中离不开功利元素,离不开绩效性的领导与推进作用。不同的是对大学生而言所谓的功利、绩效,都只是能力锻炼与提升方面的,这对个人与对党建都是有实际优势的。

一、绩效性最具实效性。建立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增加个人社会关系优势与发现问题,明确而问题,提升思想觉悟的显隐双层目标。以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与建立学生党员的社会关系优势吸引学生党员全身心的参与活动,进

而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升思想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绩效性推动党员思想进步,也让学生党员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将来能切实为党、为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献才、献智、献力。

在一项党校培训的功能调查情况中,有近三分之一的问卷选择了“能获得党校结业证书,方便入党”。而同样在此次调查中有44%的人在入党考虑因素及首要因素中选择了“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而对好工作的理解,有58%的人认为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就是好工作。这表明该时期学生入党的动机存在功利倾向,有些同学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同时,他们渴望进步,期待得到正确的指导。因此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亟需探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党政思想,坚定政治信仰,加深社会责任感。

另外,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竞争的日趋激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业难、物价高等一连串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在生活中有了“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提升自己能力,超越别人”的思想。这种上进心是好的,是我们需要的,但是伴随这种上进心,拼搏劲产生的必然还有功利心。特别在高校学生当中,大家对社会了解越来越多,但在许多时候都是片面的负面因素给大家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比如就业难、物价高、竞争激烈等。这样无形中必然增加了高校学生的功利心。因此想上进的人,自然想要给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增加筹码。尤其对211、985之外的高校更是明显。在如此环境下有太多的,有太多的功利意识围绕在高校学生周围,这样绩效性必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以绩效性为前提,建立双层目标的党建工作形式的优势显而易见。

首先,绩效性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当今大学生在活动中往往缺少主动性,没有积极性,特别是过完大一的高校学生,激情已悄然减退,不愿意参加一些自认为没有实际作用、对自己没有切身利益的活动。要做好一件事,没有动机、没有积极性,第一步都迈不开,就无法论及党建工作了。当今社会,党员思想教育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在于难以调动积极性。传统的的思想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或没有良好的结果,而这时以成绩效应带动积极性的方法则能顺应学生党员的要求,同时也能做到提升党员积极性思维,增强党员思想觉悟的作用。佛家中,人的记忆都是一种铭印,而铭印往往是知道人的思维与行动,铭印最深的产生方式就是亲身经历过,有过切身体会的过程,以绩效性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在通过切身经历增强思想觉悟,这样必然能留下长久的铭印,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的效果。

另外,思政工作也有绩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支部发展所产生的凝聚力、引领里、推动力大小等。一方面支部的凝聚力得源于支部成员的思想的一致,思想高了,凝聚

力就一致了,引领力来自成员的认同与行动的利众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支部的发展,使支部更有活力,更具发展优势,思政工作的绩效就产生了。二是支部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党员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的表现。三是支部风气和人文环境的优劣,领导班子、管理团队、党员队伍,工作氛围以及党员心态等,这三方面都建设好了,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自然就形成了。

总之,以绩效性带动积极性,通过建立双层目标,既能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使党员更具社会竞争力,成为党内真正可用之才,又能在无形中通过实践和社会感悟,增加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对党的认识,了解社会需求,进而在思维中铭印下社会责任感,培育奉献精神,因而在党建工作中绩效的、功利的成分存在应该是有利于为党培育可用之才,增强党性思维的,所以党建工作的目的与意义是提升党员能力,增强党员社会责任感,培育党性思维,而绩效成分只是工作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方式,而非目的与意义所在。

二、提升支部知名度,吸引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支持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以便开展更多活动,进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做到近远目标的谐和。以提升支部知名度为短期目标,为支部建设建立背景支撑,解决现实与理想的矛盾问题,从而能开展具有实效性的活动,以达提升支部内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当今,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经费不足。虽然针对经费不足的问题,各方面都在努力多渠道筹措资金,相对当前物价,经费问题依旧突出。经费的不足往往造成支委们许多有创意的活动无法开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活动举行的规模和深度,其结果势必导致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下降。提升支部的知名度就能带来更多解决经费问题的机会,有更多人知道,有更多人赞同,必将带来更多的赞助,获得更多的合作,这样就能带来更多的活动经费,支部一些大规模、高深度、有新意的活动就能开展了。另外,带来的合作者可以是企业,学生组织等,这样有助于扩宽活动平台,更广的展现党员风貌。

着眼于以后发展,着手于当前事物,建立提升支部知名度的短期目标,为以后支部的更好发展买下一支潜力股,为以后的发展建立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说,建立提升支部知名度的目标,能保障支部持续快速发展,能提升支部发展壮大的速度与空间。

三、最终意义目标永远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宗

旨相通的,它具有唯一不变性。提升党员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才是最核心的目标,也是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所在。

党员教育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和其他教育一样,能激发兴趣,“投其所好”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能解决实际问题,则能更好的吸引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据相关调查显示77.4%的大学生认为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思想信念主要依靠社会生活历练;55.2%的大学生喜欢的党员教育方法是参观、访问和社会实践;36.8%的大学生认为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住要矛盾是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而有30.4%的人认为现在党支部的现状是有组织没什么活动。故笔者认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在不改宗旨的前提下,在能反映活动目的的基础上,能激发大家的兴趣,顺应大家的喜好,能与现实更接洽能有更明显的形式与成果则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活动可以多样化,只要初衷不变,采用任何形式都只是为了最终意义目标——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强奉献精神服务的。

要做好支部建设工作,离不开这五个维度,既顺应当和社会要求,服务支部发展,关注党员要求,推进自身建设,重视学习创新。所有工作都围绕这五个方面开展,这样的作用是产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坚定的奉献精神。绩效性产生的推动作用,个人能力的提升;知名度引进的背景支撑都服务于这五点。每次活动,每项工作都有独特的背景意义,但是提升个人能力,加强支部知名度等都直接服务于支部建设并永远存在。培育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让学生党员正真重思想上入党永远是党建工作的唯一目标。

参考文献:[1]研究型大学学生入党动机调查与引导模式探析

[2]高校理科院系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3]略论社会实践对高校学生党建的促进作用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7

1、瑜 伽的形成

瑜伽起源于古老的喜马拉雅山脉, 是与中国武术并驾齐驱的古老强身术之一, 是印度奉献给世界的文化瑰宝。古印度的修行者在修炼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动物在生病和受伤后能够不服用药物而是通过某些特殊的动作和姿势的练习来治愈, 修行者们把这些动作模仿下来并配合上呼吸与冥想, 这样通过控制身体的姿态、呼吸的节奏、意志的转移来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运动即为今天的瑜伽。时至今日, 瑜伽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尤其在西方的发达国家瑜伽已成为受人追捧的健身方式。据不完全统计, 单在美国瑜伽的练习者就已超过千万, 这也就意味着每十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是以瑜伽作为自己的健身方式。近十年, 瑜伽在我国的发展也很迅速, 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 瑜伽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一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根据女生的特点和需求, 也开设了瑜伽选项课, 女大学生对瑜伽运动的钟爱和对美的追求, 势必会推动瑜伽在高校的广泛开展。

2、女生练习瑜伽的作用

2.1、塑造优美的体形

进入大学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 有的女生体重开始增加, 如果再缺少必要的活动体形变化就会很明显。即使体重没有变化, 如果平时不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 难免会出现弯腰驼背、腹部臃肿、身体僵硬等现象。如果能够坚持练习瑜伽, 不仅可以分解多余的脂肪、排出毒素, 还能矫正不正确的姿势, 起到平衡身心的作用。瑜伽中有相当一部分动作是由模仿动物的动作而来, 经常练习这些动作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还能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度, 有助于完美体形的塑造。

2.2、符合女生心理的特点

现在的女大学生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 都处于爱静不好动的发育阶段, 萌发出一些爱美的行为, 瑜伽课的艺术性正体现在一个“美”字上, 它是在音乐、体操、舞蹈融为一体的锻炼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 进行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的练习过程;它能为学生实现美的追求创造条件。她们觉得在音乐伴奏下的动作练习, 能激发出人的表现欲望以及焕发出音乐旋律内在美的表演激情, 从而达到音乐与动作在艺术上的和谐统一,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体现出体育锻炼与艺术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魅力。它吸取了舞蹈时身体的正确姿态, 再与瑜伽功中的呼吸法和体位法技术相结合, 充分展示舒展柔软的肢体“语言”, 来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 使全身得到运动, 调节血液循环, 改善睡眠, 消耗掉平时堆积的脂肪, 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内在美的表现力, 增强了自信心, 达到确立形态美意识的目的和规范的行为, 更有信心迈向现代社会, 拓展她们的创造力, 这是其它任何学习和训练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2.3、便于终身体育接轨

大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 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 也是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的转折点, 学以致用的衔接点。大学生的身心正向着成熟的青年时期发展, 是他们进行自我完善和个体社会的最佳时期, 而这个阶段也正是大学生发展体能、增强体质,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他们选择一到两种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并能够养成自觉健身的良好习惯,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瑜伽的运动形式及原理非常独特, 可以对人的身心产生全面的影响, 不但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还能美化人的形体。它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 对运动基础和场地的要求也不高, 还可根据自身情况来调节练习时间和运动的强度, 只要能保持持久的兴趣便可终身受益。

3、结 论与建议

在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增强审美意识, 舒展的动作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青春与活力还能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把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这项既古老又新兴的运动, 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进来。这种“慢运动”既能塑造优美的体形, 又能调节人的心理, 还能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 把瑜伽这项具有独特魅力的运动项目纳入大学体育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瑜伽”这名词, 近年已成为养生与健美的同义词。从欧美到东南亚年轻一辈们都把它奉为都市生活的最佳减压之道。这种集修神、修身、修德与一身, 源自远古印度文化的哲学, 在不少印度人眼中更是印度智慧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担, 从瑜伽的科学原理和瑜伽健身运动的实质以及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瑜伽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实际意义看, 高校开设瑜伽课, 可以更好的为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是在女大学生中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校,女生,瑜伽教学

参考文献

[1]唐玲玲.高校形体选项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设计[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

[2]杜熙茹.瑜伽健身术对大学生身体技能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3]杨霄.瑜伽塑形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实践[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6, (4) .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8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现状

1物质基础薄弱

大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是来自弱势群体(灾区、山区、农村、父母患残疾、单亲家庭等),家庭主要成员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后代或子女的文化教育严重缺失,甚至无力支持或阻止自己的子女在学业上花费太多精力和财力,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物质基础差距远远低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

2思想意识消极,奋斗目标淡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当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他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贫困学生在经济、物质上得到一定的帮助暂时缓解了其生活与学业上的困难,但深层次的心灵上的扶助需求更加体现出来。由于在家庭环境、经济基础、社会地位及形象面貌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差异,大多数家庭贫困的学生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形成了一种落差感,接触外界人和事物较少,对于新的理念和知识匮乏,导致他们在最求新鲜事物、新知识的时候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的状态;或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變现状,但是由于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偏差,定位过高导致多次遭遇挫折,也会对心理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怀疑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3社会认识匮乏,社会适应性普遍较差

社会评价度、认可度与关注度的不公平性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贫困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虽然在物质与经济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救助,但是由于受周围人的言语、眼光的影响,担心自己的面子问题,很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嫉妒心理现象,导致他们往往选择尽可能远离或躲避社会交往、刻意封闭自己,很少参与各类团体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至于他人社会认识匮乏,社会适应性普遍较差,不平衡性心理问题更加加重。

二、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的必要性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学生群体的和谐稳定直接关乎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和谐、团结、稳定的发展。“和谐、人性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更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人文教育的精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更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和谐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整个校园安全隐患中最为突出问题之一,贫困大学生由于物质基础薄弱、思想意识消极、奋斗目标淡漠、社会认识匮乏等各方面原因,较其他同龄学生容易出现学习与学业压力大、社会适应性压力、就业困难等现象,随之就出现了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例如贫困学生群体中常见的:自卑、焦虑、嫉妒、抑郁、孤僻自闭、敏感多疑、叛逆等等现象。

三、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的几点建议及路径选择

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常用的一个基本方式就是心理疏导和关怀。在目前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工作,更多的是再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融入文化的、人性的、教育的、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目标的积极影响的因素,通过环境感染、个体感知、自我认知等过渡与成长的经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就现实竞争的客观性而言,无论是社会、家庭、学校帮助和教育都是外界的客观影响,都具有阶段性、时间性和局限性,不能让学生形成这种对外界帮助的依赖和习惯,长此以往会抹杀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长远的努力与奋斗的动力与潜力。

在加强和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的具体措施和实现性方面,通常主要是以下几个途径:(1)政策扶持与社会救助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是最为直接和现实的影响因素;(2)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对学生个体的影响是最早、最深刻的;(3)学校帮扶。学校是学生个体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对个体的价值取向起着决定的影响;(4)个体自救外界的帮助只是一种推进力,要想进步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在加强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的同时,树立努力学习的信念和回馈社会、奉献他人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唐国胜,刘国普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究——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视角[J]职业圈,2007(15):22-23

[2]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

[3]徐克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陈芳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4)

[5]安琪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7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9

1. 辅导员助理

辅导员助理又称班主任助理, 是指由高年级学生干部 (大多为党员、预备党员) 担任, 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指导下, 协助老师在低年级学生 (尤其是大一新生) 中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的一种岗位。辅导员助理是每年新学生入学时出现的, 一般来说, 助理时间不超过半年, 最多不超过一年, 等到新生逐渐熟悉了大学生活, 助理工作任务和压力, 辅导员助理岗位随之产生, 且工作模式正在不同程度的探讨中。

二辅导员助理的选拔条件

辅导员助理的自身素质是影响新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选拔时一定要全面考量, 综合评定。一般要求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 政治思想理论过硬, 觉悟高, 有强烈的政治敏锐性, 原则上应是党员, 群众基础好。 (2) 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成绩优异, 一般来讲如果是大三学生, 必须获得过二等以上奖学金, 这样才具有说服力, 也可以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3)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为人正直, 作风正派, 有人格魅力, 不搞歪门邪道。辅导员助理对生活的态度能直接反映学生的言行, 会干扰所带新生的感受, 要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决心。 (4) 组织协调能力强, 讲究方法, 助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带出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因此本身要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5) 表达能力强, 具有合作精神。

三辅导员助理对学生工作的意义

1. 对辅导员的帮助

第一, 减少老师的事务性工作。目前, 高校的部分辅导员既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 同时还要兼任相关行政职务, 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教师, 学院的党支部书记、分团委、团总支书记等, 除了每天疲于应付学校以及院系布置的各项工作, 还要处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出现的突发情况, 工作任务繁重、时间长。因此如果辅导员每天的时间都被事务性的工作占据, 就无法使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也无法进行真正的思想政治辅导, 造成一种低水平的重复。辅导员助理的出现可以分担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 比如查晚自习、请假、带领军训、办理各种手续等, 大大地缓解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使辅导员可以投入地开展创造性工作。

第二, 帮助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现阶段大学生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很强速度很快, 辅导员由于1∶200的比例太过悬殊, 再加上工作时间与学生不同步, 学生在教室上课老师在办公室上班, 学生放学回到寝室老师下班回家, 共同交流的时间不足, 并且老师的身份和年龄、性格以及专业等方面的差异, 极易造成与学生交流沟通不足, 易形成“屏障”。由于无法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不足, 易造成辅导员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工作陷入被动。

辅导员助理来源于学生, 且与学生年龄相近, 作息时间相同, 容易沟通。通过沟通, 让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辅导员助理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传达辅导员的各种思路, 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答疑解惑, 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工作渠道。有些潜在的突发事件, 可以通过此渠道进行化解;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辅导员助理可以及时搜集、整理, 及时与辅导员进行沟通, 让辅导员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信息,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 对大一新生的帮助

大一新生, 刚刚入学, 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环境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较差, 过多地依赖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 难以与他人合作;承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易走极端;太多自由的时间, 不知如何去利用;学习方式与高中大不相同, 无法适应大学学习等。此时辅导员助理就会发挥以下作用:

第一, 思想上的引导。思想会影响到人的言行, 是人心向善的根源。一般来说, 辅导员助理大多是经过精挑细选, 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优秀的群体, 且大多是共产党员, 思想道德建设绝对信得过。这样的群体会影响到他周围的人, 会带动受之影响的人一起进步。助理可以告诉新生, 入学就要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并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 同时指导新生如何才能向党组织靠拢, 如何撰写规范的申请书和思想汇报, 使所带新生整体思想端正向上, 力争上游。

第二, 学习上的指导。大学的学习模式和高中大不相同, 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 长此以往即会丧失信心, 成绩大幅下滑, 与各种奖学金无缘, 严重者会因此丢掉学位证, 因此必须有一些过来人进行适时的指点。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 而所带学生所学专业又各不相同, 因此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辅导员助理一般都是由同专业高年级学生担任, 并且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在日常学习中, 他们可以更好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引导, 并言传身授, 介绍专业整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 并介绍今后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形势, 以及每门课程的不同特点和复习规律, 使低年级同学很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增强学好专业的信心, 在通往理想目标的道路上, 少一些弯路, 多一些捷径;少一分挫折, 多一分自信。

第三, 生活上的向导。大学生活不再是高中那种紧张枯燥的模式, 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放松的生活空间, 许多新生入学一时无法适应, 面对这种改变感到茫然无措。助理辅导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学校的食堂、图书馆、活动室、自习室和校外的银行、医院、市场、公交线路、其他大学的分布等, 让入校后的新生顺利完成家与校的过渡, 不再孤独、不再想家, 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学校、喜欢学校。

第四, 行动上的督导。大学的规章制度和高中也不同, 虽然也都进行入学教育, 但是这个时期的教育针对性不强。而辅导员助理熟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也知道在校期间同学经常犯的一些错误, 这样告诫新生效果明显, 避免了同学们日后会因此而接受处罚。为日后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使得学生的养成教育事半功倍。

3. 对自己的帮助

自从高校扩招, 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以来, 高校毕业生年年增加, 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没有如期找到合适的工作。根据就业市场的调查报告分析, 最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不是在校期间成绩多么优秀, 也不是工作多么出色, 而是要具有大量社会实践经验且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辅导员助理工作时间虽然不长, 但是却真正有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 通过这种锻炼可以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 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树立起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建立自信心, 敢于在大众面前自如地讲话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工作过程中, 也会遇到各种人、各种事, 也会碰到想象不到的困难。这样他 (她) 们在工作中就会不断吸取经验教训, 积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掌握工作的技巧与方法,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培养坚韧不拔的作风, 对其成长、发展, 特别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现实的意义。

四辅导员助理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辅导员助理是大学扩招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必然出现的形式, 有很多有利方面,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这种模式因校而异, 不同高校模式完全不同, 且大多数并没有形成一种完备的模式, 没有作为一项制度贯彻下去, 使很多宝贵经验白白流失;辅导员助理权责不明晰, 待遇不确定, 有的高校规定助理辅导员有一定批假权、奖惩建议权、班干部任免建议权, 有的高校则规定助理辅导员没有这些权限;对助理的工作监管不到位, 由于他们本身还是学生, 意识上无法完全取代辅导员, 潜意识里还是会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处理问题。另外, 一旦助理个人出现言行不当, 往往影响会很坏, 有可能无法挽回;助理的学习时间无法得到保障, 常常因为大量的工作而经常旷课或请假, 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是辅导员助理队伍确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力量, 它解决了时下辅导员数量偏少的实际困难, 同时又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提供了良好素材, 相信随着对辅导员助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摘要:随着高校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型, 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 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辅导员与所带学生比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 应运而生的辅导员助理正在弥补这种不足,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辅导员助理,学生管理,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天津海河风景的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校本课程英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