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区文化

2024-08-26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共12篇)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 篇1

摘要: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 还是课堂的延伸, 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综合性场所, 是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阵地, 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积极健康的高校学生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提升, 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学生社区文化环境,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社区文化氛围,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成为高校教育面对的新课题。本文拟从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特征及功能出发, 初探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趋势及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趋势

大学生社区是学生共同生活、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 是学生开展人际交往、锻炼自我、思想自由交流的良好平台, 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起点。近年来,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社区和社区人数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 随着学分制进一步推行, 班级教育管理模式逐渐淡化, 因此, 学生社区作为一个在特定地域内为获得知识而集聚到一起, 有共同精神家园和利益需求, 彼此间保持相互联系的青年学生群体, 在高校发展与学生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大学生社区文化是以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主体的特定地域内, 兼并了高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以体现大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化现象的综合团体意识, 反映的是大学生生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从属于大学校园文化, 是构筑校园文化的亚文化, 是高校精神面貌的反映, 对规范学生学习生活, 强化素质能力培养, 提升高校整体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 树立科学发展观, 正确认识社区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设计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若干重要环节, 积极探索适应当前高校实际又具有创新特征的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之路, 推动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性、全面性及灵活性发展。

一、高校社区文化的特征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在本文中主要指以大学生生活园区为单位、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为纽带、以大学生为主体形成的综合群体意识, 包含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知识结构等多种内容。从属于校园文化, 是构筑校园文化的亚文化, 与校园文化相比具有自身特点[2]。

1. 多元化。

高校大学生大多介于18~25岁之间, 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性格和个性特征, 同时由于来自不同地域, 他们的性情特征和文化观念又会带有不同地域特征。这些都使高校社区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状态。多元化社区文化在带给大学生新奇感受的同时, 可能因为文化、习惯的差异造成交流的麻烦。通常随着大学生在高校社区生活时间的增加, 这种多元文化会慢慢融合到当地主流文化中, 并且彼此形成一种很强的包容性。

2. 信息化。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网络科技水平的提高,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交流沟通平台。在腾讯QQ、博客逐渐淡出舞台, 微博、人人尚未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 微信、微友秀这些新兴平台势如破竹般席卷而来, 充斥着学生的课余生活。信息化是社区管理现代化和社区组织网络化的要求。现代高校社区管理随着社会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和形式多样化, 单纯依靠过去上传下达的方式, 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借助现代化通讯手段, 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 创造性。

大学生社区文化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 应该在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并提高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随着科技、经济高速发展,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主题,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带动大学生社区建立日趋浓厚的创新氛围。

二、高校社区文化的功能

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 还是课堂的延伸, 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综合性场所, 是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阵地, 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积极健康的高校学生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提升, 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4]。具体而言,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合”之所趋, 融合贯穿功能。

随着“90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教育载体已经满足不了新一代大学生的活跃需要, 学生公寓社区日渐成为激活年级、班级、宿舍甚至更小组织细胞的活力创新实施平台, 社区可以为各级学生组织提供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平台, 激活每一个学生, 惠及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受益。

2.“导”之所始, 素质拓展功能。

高校社区是极好的学生自我锻炼平台, 能够让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学生是社区管理的主体, 也是社区建设的主人。在当前社区管理中, 应积极吸纳学生参与管理, 启发学生自治能力萌发。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深刻论述学生自治的四大好处, 即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能适应学生之需要;能辅助风纪之进步;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5]。学生参与管理, 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进而形成自我责任感和对他人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为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做好铺垫[6]。

3.“专”之所需, 凝聚激励功能。

尽管高校社区内的师生来自五湖四海, 但社区文化能致力于满足师生多层面的需求,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学生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随之频繁, 彼此间界限缩小, 相互间影响加大, 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凝聚效应。在这一方面, 斯坦福大学堪称是最经典的成功案例。他们将学生公寓划分为不同主题开展活动, 主要分为学术与语言主题公寓楼、跨文化 (民族、国际文化) 主题公寓楼、课题楼、生活互助公寓楼等, 其中以学术与语言主题公寓楼为例, 又分为人种与种族比较研究主题公寓楼、东亚研究主题公寓楼、中欧主题公寓楼等8幢楼, 这些主题公寓楼通过讲座、招待会、系列电影、音乐会、学术研讨会、特殊计划和外语圆桌会等活动, 让学习不同专业却有着共同兴趣的学生可以一起居住, 并在轻松有趣的住所环境中探讨一个主题或领域, 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社区文化的凝聚激励功能。

4.“雅”之极致, 陶冶教化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都承载着教育的功能, 且现代教育是建立在文脉延续基础上的文化精神传承, 所以高校社区文化不仅需要将一般的美丑、善恶等价值认识和道德评判传承于社区师生, 更重要的是将最新理论成果, 如科学发展观等融于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之中, 使社区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思想得到升华[7]。值得注意的是, 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与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只强调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 而忽略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的功能, 就会导致社区文化高居于学生之上, 以致忽略学生的实际文化需求。教化功能发挥的前提是该社区文化要为学生所接受。因此, 要坚持社区文化的前进方向, 除了关注用什么引导社区和学生外, 还必须注意宣传教育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讲求文化工作形式和方法。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看到、听到社区不断生产出的文化产品、活动, 并且经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染, 做到入耳、入心、入脑, 才有可能发挥社区文化的宣传教育功效[8]。

三、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以“品牌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性”。为使社区文化建设常态化, 本着“品牌化, 规范化、特色化”的原则, 可以开展格调高雅、层次丰富、学生乐于参与的社区文化活动, 用社区文化熏陶和引导学生, 营造社区健康向上的育人软环境, 将公寓社区建成学生温馨舒适的家园、求知进取的学园、素质拓展的乐园。例如, 打造“社区特色文化节”, 将寝室三人制篮球赛、棋类大比拼、寝室文化走廊、十大寝室之星评比等活动固定为社区特色活动, 定期举办;通过公寓社区创意设计大赛, 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社区Logo、理念、使命等, 彰显本社区的特色品牌;打造专用沙龙室、活动室、阅读室, 以规范化的场地力促学生规范化地参与。以“多样化”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性”。作为培育青年知识分子的特殊人居空间, 大学生公寓社区不仅是居住、娱乐、休闲的场所, 更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培育阵地。因此, 社区活动不能仅仅旨在提升生活质量, 应该全方位、多角度辐射到党团建设、思政引领、素质提升、文化育人等多方面。为帮助同学们在社区实现“会良师、交益友、求真知、成大我”的目标, 社区可以构建以专业导师、心理导师、职业规划导师、企业导师、学工导师、朋辈导师为主体的社区导师团, 丰富社区指导服务项目, 将社区打造成培育校园文化和良好校风学风的新型“教育共同体”。具体而言, 可以归纳为“四进社区”。

首先, 党团建设进社区。发挥社区“合”的功能, 打破行政班级界限, 将党支部、团支部的组织优势和学生社区群聚性进行有力结合, 在社区建立党、团支部, 使党、团员的教育管理实行“一个身份, 两个舞台”;通过设立“社区党员驿站”, 定期开展各类党日主题教育活动[3];此外, 还可以由社区导师团定期对社区党团活动给予专业指导。其次, 思想引领进社区。发挥社区“导”的功能, 聚焦思想引领, 依托心理健康日、社区微信、社区月报等渠道, 定期开展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 选派低年级辅导员入住学生社区, 公寓社区自治委员会与学生党员百岗奉献工作站实行流动值班制。再者, 素质提升进社区。发挥社区“专”的功能, 社区承托第二课堂的素质提升责任, 借助社区导师团, 围绕专业学习、实习实践、心理素养等方面, 开展名师有约、读书会、学术沙龙、社区嘉年华等, 以改进思维方式实现社区内专业互学系统化、实习实践生动化、生涯规划全面化。最后, 文化育人进社区。发挥社区“雅”的功能, 通过LOGO主题墙、使命愿景文化墙、社区榜样专栏、图书漂流等绘就高雅的校园文化底色, 营造滋养身心的社区文化氛围。同时可以打破原有以学院、年级、班级为赛事承办单位的模式, 以社区为单位筹备赛事策划、组建参赛团队, 开展“社区文化节”及“公寓社区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 全方位凸显公寓社区的功能性。

以“自主化”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灵活性”。学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态度, 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社区学生自我管理, 首先应该加强社区的组织建设, 通过民主选举与自我推荐, 选拔有志学生成立公寓社区自治委员会, 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为宗旨, 以建设安全、文明、高雅、和谐的研究生社区为目标, 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在学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战斗堡垒和核心力量, 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9]。其次, 社区中的党团组织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党员宿舍挂牌, 发挥党员在宿舍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行党员联系负责制, 鼓励党员以身作则、以点带面, 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以学生个体参与、群体参与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不仅保证管理渠道通畅, 充分发扬民主, 让学生建立起社区主人的意识,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 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更鲜活。

公寓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成为高校的主流意识, 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展现风采的一张“名片”[10]。组织开展具有社区特色、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群众性文体活动, 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而体现社区文化的合、导、专、雅功能。使社区成为集“思想教育, 行为集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教育阵地, 能有效提升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向东.浅谈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和发展[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 :96-97.

[2]郑晓瑛.论新时期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创新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140-141.

[3]王劲璘, 丁炜, 等.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 :56-58.

[4]卜再元, 谈传生, 谈正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思考[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21-123.

[5]谷淑萍.论高校校园社区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27-128.

[6]郭玲玲.高校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J].高教论坛, 2006 (2) :124-125.

[7]荆晓艳, 谢怀建, 朱妍洁.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重庆与世界, 2011 (28) :54-60.

[8]覃嫔.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0:9.

[9]谢孟岑.论高校社区文化建设[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 :63-65.

[10]吕文彬.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 2008:6.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 篇2

前言

大学是培养智慧的地方,大学教育是衔接校园与社会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体现了大学的综合实力,代表了学校的形象,校园文化最终有益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活动,是以新晋、先进的社会文化为先导,以校园精神的气质为底色,而形成的校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综合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涉世不深,价值观仍在形成中的大学生们来说。大学是四面八方的学子相聚在一起的地方,大学中各式各样的社团让学生们可以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专业学习之外,对兴趣爱好有一个展示和共同研究探讨的地方。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与主流文化的基本倾向保持一致,它与社会文化,家庭文化间都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根植于校园,内容的辐射面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们最能接受德育教育的方式。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光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动手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等,都有待课堂之外能够给予相应的培养。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在玩乐、实践、与人共处、打开眼界中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锻炼学生们自处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探索社会,了解为人处世的标准。最后,高校发展(包括校园文化发展)离不开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的建设,应得到国家的政府与有关部门及校领导们的重视。

一、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日常生活里表现最多的文化行为之一。由于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热爱运动的年轻人们,总有一两个体育项目是自己青睐的。而相对于国外的大学生,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根据已有的“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与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的调查研究来看,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程度表示满意且一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学生占22%,比较满意的13%,不太满意的9%,不满意8%;对体育教学方式满意的且一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占35%,比较满意的19%,不太满意的12%,不满意0%。由此看出,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完善程度与体育教学方式获得的满意程度,同学生自愿锻炼身体的次数呈正比。可见建设更好的校园体育设施,采取优良的体育教学方法,能够改善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大学生体育文化与大学生体育教育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立而谈。体育文化与体育爱好、体育观念、体育精神的概念有密切联系,高校体育文化有着其独有的内涵,高校体育文化常常以玩乐、竞赛、休闲活动的形式体现,加强了大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忍耐力等等,它在寓教于乐中起到了精神引导的积极作用,又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增强人的愉悦感,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对促进专业学习有着劳逸结合的作用。对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笔者认为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因为它开展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第一基础,校方应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结合学校自身的综合教育情况与学生的情况,尽量最大化提高学生的体育设施条件。在基础设施以外,还应注重体育教育的制度、教学模式的研究,可借鉴其他优秀学校的经验和管理方法,提升自己的师资素质。在每所学校的体育文化里都有一些自己的强项,作为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校方应当保持特色,强化短板项目,平衡差距,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网络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它的加入即为校园文化的氛围带来了不少活力也带来了不少冲击。怎样合理的运用网络,让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是高校工作者们要研究的重要命题。校园师生的教学方式、沟通方式、娱乐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充分和准确地认识到互联网的`性质与作用才能有效地把互联网文化转化作为高校优秀文化。网络,是现代文明的载体,通过网络,认得想法与知识能够即时分享,人格与性别可以虚拟或藏匿,网络将虚拟文化现实化,将现实世界虚拟化。网络的即时性带来高度的互动性,网络中的交流是多样化的,不再是单向、双向的交流互动,而是一种多向交流。校园网络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之下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化形态,网络校园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大学生的生活虽比之前要宽松和自由了很多,但还是主要拘泥于校内,网络给了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和世界的渠道,加强了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使校园与社会不脱节,缩小了校园与社会之间的真空地带。对网络的利用也可以多样化,加强网络硬件建设,如校内网吧能保证每位师生都有电脑使用,网络WIFI覆盖率等。在实际生活中,我国高校还远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但我国高校不应放弃健全和完善网络设施。学校应争取网络校园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尽量保证积极有益的讯息传递进校园,剔除和防范学生不良信息的流入。最后,利用网络扩展教学功能至关重要。

三、社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文化多元化使得各种新颖时尚的社团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社团文化的发展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有研究者称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这些年来社团在校园发展的不断进步,有了不少成绩与亮点,也有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高校教育的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技术设施储备或科研成果的展示上,高校教育应该包含更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即文化积淀。大学是一个集知识、精神气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于一身的综合体,其文化传承拥有独特性,很难被模仿。一直以来我国应试教育下很难进行有效的文化积淀,社团文化的出现,像一款润滑剂,小力量体现出大意义。社团能把分散的学生凝聚成不同整体。在社团活动越来越欣欣向荣的现代大学教育中,社团文化的发展仍有一些不足,比如氛围淡薄,有学者曾经说,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在我国有些民办大学中缺少社团文化和所谓氛围的营造,教师除课上时间基本不在学校逗留,课余活动也少得可怜。而正规的国家大学当中,学校给予社团的重视依然不够的,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去组织和维持社团的发展。学校虽不阻止,但在实际行动上也不会给予太多支持。事实上,社团也是需要师资力量来引导的,而且这并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学校在资金,硬件软件设施上都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并为各类社团搭建展示才艺或与社会实践接轨的平台。

结束语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初探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策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就是在宿舍这一单元中,以宿舍成员为主体,以宿舍空间为载体,以促进宿舍成员成长成才和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为目标,全员共同遵循的人生指导原则,以及在这些原则下形成的以学习、生活为主的运作方式和群体精神风貌,是学习管理、生活娱乐、人生理念和价值追求等领域相互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之和。

一、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内容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涵盖了学生宿舍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它具有“教育功能、创造功能、双向互动功能和凝聚功能”。对此,从高校学生工作的角度出发,本文主要分析宿舍精神文化和宿舍行为文化。宿舍精神文化是指高校范围内,在宿舍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是在长期管理、建设文明宿舍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被宿舍成员所接纳的宿舍群体精神。宿舍文化包括四个成分:认知成分,即宿舍成员对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认知;情感成分,即宿舍成員的彼此认同,是否具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价值成分,即宿舍成员的价值取向;理想成分,即宿舍成员的自我理想和追求。宿舍行为文化,则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甘肃省各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上都以进行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宿舍和定期开展宿舍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宿舍文化宣传和建设,旨在塑造宿舍文化,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六、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国内各高校体育场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据调查,西安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也得到普遍建立,从运动项目上看,一般学校都有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数目最多的是球类运动场,如篮球场(馆)、排球(馆)、羽毛球场(馆)、乒乓球室(馆)等。体育场馆类型及数量与群众体育爱好项目基本相吻合。体育场馆设施的质量是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保证。近来高质量的体育场馆得以广泛建立,高科技材料应用于各项体育场馆设施建筑,大型的综合训练馆、高质量的木质和塑胶场地得到普遍使用。陕西省高校拥有多类型、多数目、高质量、高规格的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主要是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和学生体育锻炼服务的。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是为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学生体育竞赛、学生群体活动以及社会体育活动提供场地服务。陕西高校体育场馆主要供学校体育教学等活动使用。

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主体主要有三种:学校体育部门、后勤部门(集团、公司)、学校成立处级建制的体育场馆中心或体育场馆处。其中,体育部门一般下设有体育场馆器材管理中心、体育器材室、办公室、教研部等,由某一个部门直接负责管理体育场馆;后勤部门(集团、公司)一般在公办大学中体现,在体育场馆的管理中担负着除使用外的维护、保养、供应等服务职能,主要服务于体育部门;处级建制的体育场馆中心或体育场馆处主要在体育专业院校中设立,承担全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和日常管理等。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基本方式以体育部门管理为主,大部分高校存在经营体育场馆活动;体育场馆建设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开放程度不高;具体管理方式主要以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形式为主;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除部分不对外开放的高校不提供社会体育活动服务外,主要供学校体育教学等体育活动使用。

参考文献:

[1]卢玉,等.安徽省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8,6(2).

[2]徐广华.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研究——以陕西20所高校为例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2).

[3]王金雁,辛锋.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体育观察,2013(10).

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现状述评 篇4

学生社区是一种特殊的社区形式, 它与高校后勤, 尤其是后勤住宿管理紧密相关。国外的高校社区主要在学生后勤管理和住宿管理模式上与我国高校管理模式明显不同, 因此, 两者在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上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以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较早进行社区研究的国家, 其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住宿模式对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国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现状

在后勤管理模式上, 德国高校的后勤系统由州政府直接任命, 由大学生服务中心管理,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公益性质, 实行企业化运作, 自主经营但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美国高校一般都拥有本校自办的后勤服务系统, 且引进社会上各个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后勤管理, 后勤员工的工资与经济效益也不挂钩。日本高校则由学校聘请有能力的人经营管理, 采用师生自我服务的合作社组织形式, 并通过给予参加该组织的师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并共同发展该组织。

在住宿模式上, 由于国外大学大多是开放式, 有些大学还是当地社会的主要单位, 与城市完全融为一体。因此, 学生的住宿形式主要是以走读为主, 大都没有学生宿舍, 仅有少数比例的学生由学校负责提供住宿, 其余的通过租借社会上的房屋解决。如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只解决7%~12%的学生住宿问题。在日本少数学校为解决初到日本的外国留学生语言不通的问题而建有少量学生宿舍, 但在申请获批后学生也只允许住一年, 一年后自行到校外租房。

2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现状

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社区和文化两个概念上。因此, 以社区及社区文化的创建为基础和切入点, 进而研究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在我国, 由于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 对高校学生社区尤其是文化社区进行研究的历史不长。通过资料查阅和结合实证调研, 将学者对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所开展的较为粗浅的研究, 总结如下四个主要方面。

(1)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特点、目标、意义和发展趋势

对于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探索, 目前有关学者主要是从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文化功能三个层面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并普遍认为当前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呈现教育、服务、管理多维一体化的发展态势, 以适应高校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对育人阵地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2)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建设处于初步阶段, 尚有许多地方需进一步探讨完善, 比如主要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组织管理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同时, 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具体对策, 如制定学生社区规则、加强学生社区组织创建等。

(3)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和建设思路

学生社区在建设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给高校管理者带来启示, 必须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社区的建设才能取得成效。有学者提出需要从促进社区管理队伍专业化、让辅导员进社区、加强党建工作等不同方面建设学生社区的新模式;或是从高校学生社区自治角度看, 学生社区事务管理模式要拓展自治空间, 把社区党建与社区自治有机结合起来等, 充分发挥学生社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育人功能。

(4) 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学生社区的建设, 重在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育人功能。有学者通过分析了多元文化对高校学生社区创建的影响, 就社区德育工作薄弱、文化创建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策略;也有的提出从加强辅导员队伍创建方面, 探讨辅导员进社区对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目前学者主要从问题、意义、功能、思路等角度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为进一步探索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的依据和经验借鉴, 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1明晰了高校学生社区和社区文化的内涵

通过前期的探索, 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区所包涵的特定区域、所具有的特殊性及鲜明的时代特征有较为清晰的定义, 将大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社区为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核心, 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一种由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群众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只有对高校学生社区内涵的准确理解, 才能把握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有助于找准社区建设的切入点。

2明确了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机制创建逐步完善等客观因素, 导致高校学生社区在管理上和素质教育上可能产生“真空地带”, 因此, 要加强学生社区文化的创建和管理。同时, 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角度看, 多元文化的冲突对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为其提供了发展和改革的契机。在此背景下, 建设良好的学生社区文化迫在眉睫, 对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必要性的充分肯定, 是推进文化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3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

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区德育工作薄弱、文化创建特色不鲜明、创建时效性不强、缺乏展示和交流平台、“自治管理”和有效指导相脱节、薄弱的社区文化氛围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 只有进一步突破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 才能推进社区的建设。

4指出了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积极作用

即要树立“学生社区”育人新理念, 重视发挥社区文化阵地的育人功能和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依托学生社区文化创建,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 充分发挥其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功能。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 就是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5提出了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根据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 学者提出了各种思路和对策, 具有代表性的如提出要从思想理论基础、组织架构、管理实践、环境创建、服务保障等多方面进行建设的思路, 并以创建安全型、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学生社区为目标;或是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机制、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机制和高品味的社区文化活动机制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机制, 发挥社区文化启迪人、教育人、发展人的作用。各种思路和对策为社区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6探讨了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构建优良社区文化创建长效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有学者提出通过培养社区文化活动组织管理机制等途径, 构建以优良的社区文化创建为载体的长效育人机制, 以最大化获得并释放其育人效应。因此, 长效机制是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和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从对已有文献及研究资料分析中发现, 相关研究对高校学生社区的内涵和社区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积极意义有较明确论述, 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情况也有大量分析和研究, 但是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的相关研究尚很薄弱,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未作深入探讨, 未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制度和长效机制, 在研究方法上较为传统和简单,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研究视角过于狭窄, 缺乏理论深度

目前关于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研究, 学者大多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入手, 研究视觉狭窄。虽然有少数学者也借鉴文化社区理论、社会流动理论、学生发展理论及社会工作理念等, 但大多仅停留在表面上, 限于粗浅的借鉴分析, 未能将其有效应用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 使得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和实效性。

2定性分析多, 实证研究少

现有的研究大多在目前的教育和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 结合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 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 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多为定性分析, 个别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只停留在某一所或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基础上, 研究样本数量较少, 缺乏代表性和权威性, 实证研究成果只是简单地尝试实践后的经验总结层面上, 而综合采用纵向、横向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研究, 对高校各参与主体的调查研究等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很少。

3宏观现状描述多, 微观主体分析少

已有研究成果中, 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绝大部分仍然是宏观描述分析, 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的解读、社区建设体制的普遍不适应性的讨论等。而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 对多元主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合力发挥, 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从现有成果看, 微观主体方面研究也明显不足。所以, 从微观参与主体如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学生和后勤管理部门等进一步研究, 对补充研究成果意义重大。

4“硬件”分析多, “软件”研究少

在研究的内容上, 许多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硬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提出改善物质环境和硬件设施对营造社区文化的重要性, 但却明显忽视了社区“软件”建设这一潜在的思想教育作用和育人功能, 使得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育人目标。因此, 进一步深挖和解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软件”方面的建设内涵是增强社区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基础。

5提出制度多, 长效机制研究少

从研究的成效性看, 目前的研究在政策和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 如有学者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品牌先导、系统整合等原则, 建立学生社区内部激励机制、党团群联动机制、文化活动机制等基本的运行机制推进社区文化创建。但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长效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对其深入探讨, 形成可供各高校参考和借鉴的机制却不多见。

高校大学生网络阅读文化现象浅探 篇5

一、网络阅读文化的界定

1、网络阅读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概念,要真正理解它就要弄清楚“网络阅读”的概念,要理解“网络阅读”的内涵又要首先知道阅读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认为:“阅读乃是从课文中提取意义的过程”。叶圣陶说:阅读是“吸取”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其次要理解网络的概念,网络是利用计算机或或移动设备作为媒介而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的和实用技术的平台。它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善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成了不可或缺是活动的平台。所以“网络阅读”有这样的定义:也称“网上阅读”,是借助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知识和多媒体合成信息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

2. 网络阅读文化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信息文化,它是网络文化与网络阅读交合的产物,在网络社会,网络文化与网络阅读是自然交合的。一方面,网络阅读成为阅读与信息获取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络文化,由此形成以网络阅读为主导的文化就是所说的网络阅读文化,这种文化的出现给新时期的民族或是社会文化都注入了一股新的文化生命力,在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学院学生网络阅读文化的渊源

1.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21世纪的到来,科技列车将我们悄悄领入互联网时代。迅猛的科技发展,信息网络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学校踏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已然成为了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陈金明先生就曾强调过:“在互联网这个最大的信息载体进入社会后,一个人要想跟上时代,成为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分子,他就必须阅读——及早学会网上阅读。”面对社会这样的发展趋势,阅读的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以往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演变成借助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知识和多媒体合成信息的超文本阅读。在网络阅读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阅读文化也就是网络阅读文化。

2. 是学校与时俱进的追求,是学生阅读的需要

进入互联时代后,学校是一个运用互联网的重要场所。学生为了通过更好更快的获得更全面有用的知识信息,他们就必须在原有阅读方式的基础上接受一个全新的阅读方式,也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们因为互联网这个不受时空限制的环境下的阅读,有着极高的参与热情,成为一个最活跃的网络阅读的群体,另一个方面,网络阅读并不难,作为出生于新时代的他们而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毋庸置疑的,这样就能在网上选择自己要阅读的内容进行阅读。它不再受传统阅读的时空限制,它的开放性足以让整个地球的信息资源得到最高效率的利用。对他们学习丰富的内容、获取信息的快捷便利和生活思想观念的发展形成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总之,网络以其丰富的内容、大容量备受学生的关注,进入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向他们展示了一个广阔崭新而又丰富的网络阅读世界。因此,就网络阅读文化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在高校校园里和学生身边了。

三、高校大学学生网络阅读有关调查状况

1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我在高校大学针对学生的网络阅读状况做了问卷调查,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发放问卷520份,在四个年级每个年级发放130份,收回有效问卷479份,有效率达92%.在这520位有效受访中,男女分别在每个年级各占一半。调查的时间是2013年的10月至11月。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查阅了最近几年有关网络阅读文化现象的相关文献资料,对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心理特征、参与度和行为现状有所探究。

调查访问法

这次调查是以访谈为辅,问卷调查为主等方法来开展和进行分析的。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了256份,回收率高达92℅,最后删除了无效问卷20份,剩余有效问卷236份(其中男生125份,女生131份),有效率为85℅.

2 结果与分析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 篇6

摘 要:体育文化是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一种校园文化,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分析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学生参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从校园体育文化的不同角度进行讨论,研究当前学生参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同时分析当前限制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因素,并从研究中获得能够使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文化的策略方法,在不断发展体育文化的同时对体育文化进行创新,更加充实校园体育文化内容,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的热情,从而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全面素质及发展。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大学生

目前湖南省部分高校在读本科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多数高校管理者缺乏对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忽略校园体育文化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只对极少数为在体育竞赛中取得名次奖项而让有限的体育尖子参加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或为举办体育赛事而进行的体育文化活动;与中小学师资和场地器材等相比,可以说高校实施体育文化建设条件比较优越,但由于高校总人数较多,用于体育文化场地场馆以及活动器材等方面的制约,场馆器械设施的缺失和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氛围都成为阻碍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的主要原因。

一、研究目的

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社会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对于体育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为广泛,那么高等院校作为培育社会所需要的高等人才的摇篮,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主体,所以在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同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吸收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先进体育文化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学生参与性的提升,才能使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及教育形式的改革、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各方面整体素质的提升、增强体育文化活动的创新性。如何对高校体育文化管理制度的改革、转变校园体育文化教育形式,提升大学生对体育文化满意度,以及体育物质文化需求等问题的解决是促进大学生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中的研究,对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研究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为了使研究内容更加全面,通过查阅大量关于高校体育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体育教育学,体育文化期刊等书籍,在网上收集相关大学生对参与体育文化现状和文献资料了解,达到充分了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综合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作为写作的依据。(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校校园走访,对高校教师及学生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提出关于体育教师与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参与度,以及了解湖南省高校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及物质文化条件的情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3)数据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首先用Excel表进行筛选统计,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和归纳,用量化的数据分析,找出潜在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三、现状与分析

(1)在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因素中,高校领导在管理校园文化中对体育文化管理工作相对缺失,体育管理制度体系不够明确,对体育师资开展体育文化知识教育掌握程握,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满意度存在差异,应引起高校领导阶层对体育文化制定长远规划的关注与重视,体育教学师资体育文化新的认识。(2)体育文化教材及教学内容过于陈旧,部分同学对体育文化课程满意度不高,学生缺乏参与体育文化课程的热情,学校应对体育文化课堂创造新的组织活动氛围,重视体育文化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理论学习的兴趣。(3)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受学生习惯影响,加强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优美环境的创建等一些必要的措施,还受业余时间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所需体育装备所支出的比重有比较重要影响。

四、结论

(1)湖南省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整体状况较好,能掌握基本的体育文化理论知识,但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热情有待提高。(2)湖南省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较多,但活动内容不够系统,同时体育理论知识了解需要加强,学校应大力发展学生体育文化理论知识,教师队伍发展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文化,进而吸引学生参与。

五、建议

(1)通过创新体育文化管理模式,及新型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培养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的意识,弘扬体育文化精髓所在之处。(2)体育文化理论知识不容忽视,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理论知识竞赛,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能力,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为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3)加强体育文化所需的物质文化建设,提高体育场地建设的经费比重,使学生顺利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得到保障,使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创建更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探析 篇7

一、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

近年来, 为了适应高校扩招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 国内高校大都建设了相当数量的学生公寓,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住宿需求, 同时配套设置了食堂、银行、超市、通信服务网点、文娱场所等设施。这种较为集中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公寓区, 通常将其称之为学生社区。学生社区的产生, 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既有别于传统的学生公寓, 又不同于城市市民生活小区。

学生社区文化就是从这种新型的社区中孕育出的文化, 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社区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一种由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群众文化;它包括公寓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精神风貌、室内环境布置等方面;它凝聚着全校学生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审美情趣, 体现着学校的人文精神。

二、学生社区文化的特征

学生社区是学生真情流露、思想碰撞以及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 是大学生名副其实的“家”。学生社区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 多元化

大学生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个性特点, 但是由于性别、专业、年级、学院、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等的不同, 造成了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 经过碰撞、包容、融合, 使学生社区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状态。

(二) 时代性

作为学生社区主体的大学生们, 时尚前卫, 思想活跃, 平常热衷于接受和传播新生事物, 把当前流行的现代观念和行为方式充分融入到学生社区文化中。

(三) 信息化

随着设备设施的不断完善, 学生社区的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这个平台, 不仅让大学生们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还了解了社会和交流沟通,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 创造性

个性独立、思维敏捷的大学生们, 能够善于发现信息、加工信息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使学生社区文化呈现日趋浓厚的创新氛围。[1]

三、学生社区文化的意义

不断提升学生社区文化的品位, 创建文明优雅的育人环境, 对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推动学风建设,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 休闲娱乐作用

适当而充分的休息和娱乐是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恢复体力和精力, 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必要前提。学生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睡眠休息和娱乐休闲的场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休闲活动, 正是满足大学生文化生活需要的最好精神食粮。

(二) 陶冶教育作用

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生社区文化对大学生能够产生强大的教育作用, 从知、情、信、行各方面综合塑造着大学生的品德。学生社区文化以强大的心理影响、文化熏陶和思想感染影响着学生, 使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毕业走向社会后, 就会把在学校培养的优秀品质带入社会, 转化成为服务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 凝聚融合作用

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能凝聚共同的价值观念, 使公寓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和谐共处, 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充分挖掘出每位大学生的内在潜力, 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大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使得学生社区的整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四) 激发鼓励作用

良好的学生社区文化氛围, 能激发鼓励大学生保持高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而健康高雅的学生社区文化又会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当个体行为与共同行为准则不相符时, 个体行为就会受到学生社区文化的必要约束, 从而引导个体健康成长, 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

四、学生社区文化的现状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各所高校都不断加大学生社区建设的力度, 社区内的硬件设备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很多高校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都在朝着“文明、安全、优雅、满意”的目标发展, 但还是有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

(一) 文化格调不高

学生社区内的文明程度和格调高低, 反映了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有些学生“不讲道德、损坏公物”, “脏话连篇、举止不雅”;有些学生在公寓内酗酒、吸烟甚至赌博, 在消愁解闷、放松自我中变得颓废、堕落;有些学生平日热衷于“卧谈会”, 对异性与明星轶事乐此不疲, 对学习与成才、国内外大事却很少问津。男女公寓联谊关系也被有些学生看作是为了“扩大异性之间的交往”。[2]

(二) 规章制度失位

高校大都制定了《学生手册》, 对公寓管理作了明文规定, 但很多规章制度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只是停留在一种形式、一个“招牌”、一个“口号”。有些学生在违反有关公寓管理规定时, 竟然满脸无辜甚至茫然无知;有些学生对公寓卫生和相关检查持有抵触心理, 总是对检查人员置之不理, 甚至充满排斥、反感。与此同时, 有些奖惩制度也没有得到实现。比如:每个公寓都有舍长, 但在各种评奖评优、入党和综合测评加分中极少考虑到舍长, 而在日常各种检查评比中, 舍长们的责任和工作强度却很大。

(三) 网络负面影响

目前大部分学生社区都将网络引入公寓, 这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 但有些学生自制力较差, 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些学生染上“网瘾”后, 混淆了现实生活和网游世界, 将网络游戏中的价值观、交往观、思维方式等带入到现实生活, 责任感大大降低。有些学生在公寓过起“虚拟网络生活”, 整日打“网络游戏”, 既影响到学习和休息, 也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睡眠, 渐渐地形成了整个公寓同学晚睡晚起的现象, 给班级、学院乃至学校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有些学生因为吸收了不良的网络信息, 如色情网站、盗版影像, 导致道德素质降低, 陷入到一个比较混乱的空间。而网络的匿名性在方便学生交友的同时, 也强化了谎言、虚假等意识的产生。

(四) 不良文化侵入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学生社区文化也受到整个社会文化大气候的影响, 这是一种必然。当今社会道德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集, 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政治信仰等各方面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学生社区中, 面对无序杂乱的外来文化, 大学生们也在不断地选择、创造着自身文化, 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放纵欲望、善恶模糊、娱乐化等倾向。如不加以疏导和纠正, 极易导致学生社区文化的畸形发展, 引发大学生自律意识减弱、道德意识滑坡、责任感降低、急功近利、自私自利, 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1]

五、学生社区文化的探索

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不仅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也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定稳定。要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 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 不断加强社区硬件设施, 管理服务队伍建设, 创新活动内容,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积极构建“导向正确、格调高雅、丰富活泼、特色鲜明”的大学生社区文化。

(一) 建立学生社区党团组织

为了引导学生党员干部直接面对学生、服务学生, 活跃学生社区文化;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应将学生党团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植根于学生公寓。通过建立、健全学生社区党团组织, 来填补学生社区思想教育工作的空白。如:在党员人数较多的公寓楼按照专业、年级、班级或楼层设立党小组, 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党员宿舍实行挂牌制度, 力争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3]

(二) 规范管理服务行为标准

为了强化学生社区积极向上的群体价值观, 制约社区个体的思想、行为, 使其生活在各种有益的规范当中, 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我校对学生社区实行标准化管理, 2006年4月24日引进并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当年11月8日顺利通过北京埃尔维认证中心评审, 取得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规范了社区的管理与服务, 对管理、教育、服务过程中的奖惩、步骤、程序、标准等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使学生社区文化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三) 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应该建立和完善学生自我教育管理队伍。1995年起, 我校就成立了学生自律保卫队, 让学生干部主动投入到学生社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中。他们来自学生群体, 更了解学生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更熟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热门话题, 提出来的各种建议和设想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也更容易让广大学生接受。多年来, 他们积极参与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服务学生, 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充分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四) 开拓社区文化活动品牌

为了丰富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应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我校以学生公寓为单位, 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通过定期举办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区文化艺术节, 包括篮球赛、棋类大比拼、舍标设计、手工绣、十佳歌手赛、社区形象大使比赛、书画摄影、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开拓了社区文化活动品牌, 真正达到社区文化育人的目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使学生社区文化艺术节成为深受广大社区学生喜欢的节日。

学生社区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折射, 是高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因此, 高校必须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通过开展文明、高品位、有特色的学生社区文化活动来全方位展示新时期大学生的风采, 将学生社区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文明、安全、优雅、满意的社区环境。

摘要:就新时期大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探讨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所面临的问题, 并对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继生, 卢亚君, 赵建平.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2) :44-47.

[2]李明明, 智广元, 符胜.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2 (4) :12-14.

构建良好高校学生文化的探究 篇8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成为营造和谐校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生在学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学生文化建设对于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学生文化的构成十分复杂,具备不成熟性、不稳定性、阶段性、多样性等诸多特征,同时学生文化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面对这一现状,各界教育工作者要及时采取措施给学生文化施以正确的引导,以促进高校学生文化的构建,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 构建良好的高校学生文化

2.1 外部文化环境的引导作用

2.1.1 社会文化引导

当前社会已经转变成了知识经济时代,整个人类社会下教育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样,社会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主体———学生。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高校学生文化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良好社会文化的建设,首先,积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接纳世界先进文化,在高校学生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培养“中国人”。[1]其次,树立明确的价值规范用以约束学生的社会行为;树立明确的导向价值则,反映学生文化对学生行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它提醒学生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同时在整个社会要形成正确的理想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不断为了理想付出努力,使学生有富足的精神文化世界。再次,要纠正当前社会文化中存在的诸多弊病,比如当前文化中存在的拜金主义、权力主义、物质功利主义、西方文明崇拜主义等,都需要加强社会监督引导防止其渗透到高校学生文化中。

2.1.2 高校文化建设

(1)价值文化建设。学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反映及延伸,高校的价值文化会对学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学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在教学及管理中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自身建设的依据。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的管理和监督,对于学生文化中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部分要及时的予以制止和纠正,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2)教师文化建设。教师作为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与学生接触沟通的群体,其自身的文化会产生更为全面且直接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向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跟随教师的脚步,甚至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会在心里把教师当作自己的“领导”。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总结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民主的管理方法,给予学生更为科学地文化引导。同样,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要掌握师生互动的方法,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真正的对学生的文化养成起到积极作用。

(3)狭义校园文化建设。狭义校园文化一般包括学校的建筑设施文化和自然环境文化。[2]物质文化对学生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建设自己的物理环境时,比如建筑物的建造、花草树木的种植等,都要秉着为学生服务、传承我国优秀建筑文化的理念,将校园建设得优美和谐,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进行学习活动,能够充分感受到学校文化的魅力,对学校产生热爱的情愫,对学生文化的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2.1.3 家庭文化建设

学生文化也与该群体成员的家庭有密切关系,深受家长的经济收入、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每个家庭都有一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学生在生活中,其思想、行为难免打上所属家庭的深刻烙印,带着各自父母影响的痕迹。[3]家庭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学生从出生就受到家庭的影响,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一定程度上是由家庭文化决定的,同样,学生文化也是对家庭文化的直观反映。因此,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生文化,家庭文化的建设也尤为关键,因此家长要尽全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及精神环境,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予以学生正确的引导。从小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培养其待人接物的能力,使其对社会形成良好的适应性,以便其融入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后能够很好地养成自我文化。

2.2 学生自身内部文化的主体作用

2.2.1 提高文化判断力

当前学生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和提升文化判断力。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文化判断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接受文化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必然要求,发展文化判断力是学生学习的充分要求。因此,学生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接受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教育。当自身文化积累足够丰富的时候,学生的文化建设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足够的知识储备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文化辨别能力,文化判断力是主体对一定文化现象及其价值进行选择、识别、取舍、整合的高级认识能力,作用于主体文化生活的意识形态层面。[4]面对不同的文化,学生应该有能力对其性质的好坏做出正确的评判,成为文化信息的主人。

2.2.2 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作为学生文化主体,作为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积极主动的汲取优秀文化的影响,远离糟粕文化,更要在文化养成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判断,主动地去面对周围的环境,身边的朋友和自己的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构建学生文化,根据自己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地进行构建,逐步培养自己的共同生活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对他人及其他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宽容、自主独立意识、勇于竞争与挑战意识。

2.2.3 在实践中形成正确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分辨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于学生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当学生深入真切的实际场景去感悟,他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因此,学生要加强校内外活动实践。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实践活动,重视学校安排的见习、实习活动,切实地深入体验,了解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积极参加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事,丰富自身的阅历,养成自身文化,养成勤奋努力、不屈不挠、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摘要:学生文化作为教育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引导其向良好、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共同作出努力。外部环境方面,要加强社会文化、高校文化、家庭文化的建设;同时,学生要加强内部建设,提高文化判断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文化。

关键词:学生文化,外部文化建设,内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伍红林.略论社会与教育双重转型中的学生文化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专题探索,2010(5).

[2]付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2).

[3]白芸.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2006(2).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立,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 “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前沿阵地, 是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场所, 对于文化的导向作用相当巨大。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确立主流思想, 宣扬主流文化, 是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概念及其联系

首先谈及何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有明确的定义, 即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这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所谓 “文化自觉”, 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 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 是文化的自我觉醒, 自我反省, 自我创建。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 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 和其他文化一起, 取长补短, 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费先生还以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作为 “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文化自信, 有定义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史, 正是因为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才能在漫漫岁月中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色, 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文明。信息时代的到来, 地球日益成为一个 “地球村”, 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 更需要我们用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和比较, 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髓、独特优势和发展愿景, 作为国人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 真正的做到文化自信。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现

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缺失严重, 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有很多, 大学生沉迷网络、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受挫心理薄弱、依赖性强、社会诚信度低等等, 这些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问题, 或多或少是因为文化缺失感严重造成的。

由于时代和背景原因, 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在承受各种环境, 各种观点的影响和熏染, 正确与不正确的, 进步的和落后的, 这些信息大量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涌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 其中, 我们宣传的主流文化遭受着很大程度的冲击, 导致大学生在文化信仰上不知何去何从, 对真伪缺失辨别力。

具体分析, 有两方面原因。其一, 从学生个体而言, 一直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 有着深邃的文化底蕴, 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 对于自身文化修养要求并不是很高, 有意无意间已把自己从所处的文化传统中剥离出来, 仅仅浅尝辄止, 远远没有达到要把这种古老的中国文明内化为自身成长必备修养的程度, 所以, 这是教育功能的缺失, 导致的对于中国文化情感的缺失。文化情感是孕育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土壤, 没有了情感, 何谈自觉与自信! 其二, 从外界影响而言, 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中, 全球化和自由化发展导致物质利益、就业方式多样化, 这样就给大学生带来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认知, 对于传统文化、道德思想等认知都有了多元化发展倾向。

三、大学生建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途径探索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确立和培养应是一种在文化理性范畴下的文化选择, 引导学生在多元中 “寻根”, 寻找当下我们安身立命之根本,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思想和价值取向, 践行文化传统, 实现文化繁荣。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平台搭建是大学生融合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活现实的重要阵地, 如何能很好的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明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担当意识, 文化自信必须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始终。

我国目前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是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方式推进的, 但这些远远不够。从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的方式方法很丰富, 也有很多理论研究成果, 但从学生自身反馈的状态不让人满意。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一方面, 能够让大学生真切体悟到民族文化精髓, 产生对民族文化充满虔诚之心和敬畏之感的民族心理; 能够提升大学生文化认知能力、文化修养和文化追求, 为文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 能够激发广大师生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 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和践行者。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引领, 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助推大学生成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

经过调查分析, 对于大学生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式方法, 归纳为: 首先,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用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新文化来抵御错误思潮、错误价值观的消极作用, 利用课堂时间或课后活动, 通过具体案例、身边的人和事,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文化自信, 并萌生对文化自信的自我认识; 其次,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的条件和基础,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信心, 在传统文化的普及熏陶下, 注重建立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愿意主动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文化的魅力, 建立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之心。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注重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和角度出发, 注重从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 创新和发展大学生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体验和感悟;第三, 注重环境净化和优化, 注重正面引导, 对于错误思潮、错误价值观采取逐步引导、逐渐清晰、自我反省的方法, 对于思想中存在的观念偏颇等问题我们作为思想教育管理者, 一定要思路清晰, 引导大于管制。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发挥生命线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探索 篇10

(一) 高等院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思想阵地。

习近平指出:“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 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等院校是多种思想交集、多种意识形态交流汇合的场所, 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思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使大学生信息获得数量和途径空前增加。因此, 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播, 对于其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培养也很重要, 是塑造其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

(二) 高等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并创新的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自信的提升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并且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大学生承担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 其文化自信的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更需要文化自信。只有提升文化自信, 大学生才能热爱传统文化, 并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传播中华文化, 实现文化创新, 才能担负起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任。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承担了文化传承并创新的新功能。

(三) 通过文化自信的塑造引导大学生合理应对多元文化冲击。

当今社会, 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介高度发达, 国际间交往不断深入, 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汇集。而根据社会发展规律,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环境中, 强势经济的文化往往会强烈冲击弱势经济文化。中国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 面临的世界文化冲击也越来越明显, 大学生处于文化造就和创新的黄金时期, 只有加强其文化自信的培养, 才能帮助其辩证的对待多元文化, 树立民族文化本位的观念, 从而合理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

(四)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相继把文化产业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面对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不断增强的新环境, 只有塑造并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 才能传承、传播和创新中华文化, 抵制西方文化冲击,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激烈的文化国际竞争市场立足。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一) 对本土传统文化认知缺乏。

我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 并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但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缺乏, 认真研读传统国学的人只是少数。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诸如成语典故、历史事件、古典文学、传统礼仪、传统艺术等不感兴趣、不了解的状况, 这样很难实现文化认同感的产生。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受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严重, 而中华传统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渐渐丧失。这种情况已经引发重视, 媒体开始以各种新颖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一些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也开始刻意增加国学内容。

(二) 对本土文化的现代发展不够关注。

文化发展是个动态过程, 文化的内部结构和内容是不断调整和创新的过程, 以适应世界文化的潮流。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到现代也融入了科技、创新、国际化等新的因素。大学生承载着创造并引领我国先进文化方向的重要使命, 关注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成果并深刻理解其内涵, 才能树立文化自信, 正确对待多元文化冲击。但是当代大学生对当代文化的热衷和了解程度也不高。

(三) 对外来文化盲目跟从。

全球化的深入给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了便利, 西方国家也从未放弃通过文化渗透来实现其文化霸权。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处于经济弱势地位, 人民的物质富足程度不及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通过文化产品的传播同时也达到传播其思想意识、价值观等文化内容的目的, 其经济强势地位使得其文化更容易建立认同并实现跟从。大学生中日益流行观看外国电影、过西方节日、热衷西方饮食等, 这些都是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表现。

(四) 容易形成文化迷茫。

无聊、空虚、自责、迷茫等不良心态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存在, 这也是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度的提高有助于找到个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尽管深处多元文化冲击的环境中, 当代大学生基本对中华文化所倡导的思想和观念等有一定的认知, 但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正是由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 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形成文化迷茫, 无法做到辩证的对待多元文化并存的新形势, 难以形成为自己发展道路上发挥支撑作用的观念和思想。

三、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一) 高等院校设置的文化教育课程偏少。

高校教育将会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现在高等院校大都从学生就业角度出发, 重视专业技能教育成为普遍共识, 对文化教育方面开设的课程很少, 尤其理工类专业文化教育课程更少。近年来一些高校也有开设文化教育选修课以求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趋势, 但多为选修课程, 受到学生自我约束差的影响收效不大。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高校过分强化其人才技能培养功能, 却没有很好实现其文化培养功能, 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 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英语学习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学生在大学期间都面临着四六级考试的压力, 英语口语水平也往往成为大学生就业时的考核因素之一。这里面固然有合理的社会需求, 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大学生不得不投放一部分时间到掌握英语的技能上面来。不可避免的要通过阅读外国文献、听外文歌曲、看外国电影等途径来实现, 自然而然的了解并熟悉外国文化, 甚至达到认同效果。

(三) 本土文化的推广力度不及外国文化。

中华文化虽然占有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 但由于推广力度大大低于外国文化, 使得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机会和渠道反而越来越多。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渗透, 甚至在经济竞争领域形成并建立了争夺国际文化市场份额的格局。国际范围内推广文化不仅有助于实现文化霸权, 而且成为发达国家认可的新经济增长途径。因此, 无论是外国国家政策还是外国文化企业自身都注重自身文化的国际推广、成本投入、宣传方式等各方面都呈现了很大推广力度状态。当前的国际文化贸易市场, 发达国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我国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和推广的企业及其从业人数以及创造的经济价值都是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的。

(四) 社会的不良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不断显现出来,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 而中华传统的道德约束又深受冲击的阶段, 即硬约束和软约束都不强的阶段。大学生的学习终究是要到社会中实现, 他们看到了解到社会的文化状态, 不诚信、利益至上、淡化精神追求等等, 自然也会对其学习的取向产生重要影响, 从而造成文化自信的缺失。

四、高等院校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一) 建立文化教育课程培养体系。

文化自信的建立和提升不是看一两本古典名著就能实现, 需要相对系统的培养, 因此需要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合理设置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 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如思想道德修养、资本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传统文化课程, 如大学语文赏析、国学论、艺术赏析等;国外文化课程, 如中外文化对比等, 而且要保证其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文化教育课程系统。这样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大学生对中外文化都接触并了解, 改变当前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差和对西方文化认识不全面而导致的盲目崇拜情况, 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这应该属于通识教育范畴, 适用所有专业。

(二) 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各个方面。

文化自信不是仅仅开设几门思想和文化教育课程就能够塑造的, 应该把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到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受到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短时间内让高等学校改变技能培育为主的教育思路是不现实的。教师的责任有教书和育人两方面, 无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 都能够通过课程展现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追求。因此, 高校的专业技术课程也可以包含文化自信的信念教育内容, 专业课教师也要加强自身文化自信的培养, 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讲授方法, 通过课程实现文化自信的传播。同时, 也包括辅导员和各岗位行政工作人员, 通过自身的言行和对工作生活的态度, 助力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

(三) 加强校园民族文化氛围建设。

文化自信的培养不单在课程上实现, 生活尤其是校园生活中的潜移默化也至关重要。大学生群体在校园中的生活时间比例很高, 校园文化氛围对其影响是很大的, 这属于高校的隐形教育资源。在校园内建立充分展现民族文化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具体包括学校的各种建筑和道路等强化民族文化色彩、利用各种校园媒体传播民族文化、举办文化色彩浓厚的活动、注重正能量传播、利用传统节日和学校节日的契机传播传统文化, 等等。一个学校整体形成了热爱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高度自信、愿意传承传播并使之发扬光大的校园文化氛围, 对于身在其中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 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和思想观形成期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更为重要。

(四) 利用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强化大学生的主动性。

大学生已经是自身主动性和目的性很强的群体, 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作为因有共同目标和兴趣而凝聚起来部分大学生的团体, 是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外其他诸如思想、兴趣、娱乐等方面才能的交流和提高的重要形式, 在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不同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在各种团体中, 教师主要是指导角色, 大学生自身主动性很强。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大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和同龄人的带动, 文化自觉的形成有助于文化自信的建立。相关团体的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团体活动中增强民族文化色彩, 寻找适合的途径和内容来培养团体内成员的文化自觉。

(五)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当代大学生深处网络的世界, 他们在生活、学习、娱乐各方面都高度依赖网络, 是影响大学生的重要环境。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脱离了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的限制, 这一方面给大学生解决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的约束, 同时也可能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导向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影响。网络信息的获得带有很强的随机性, 对任何事物片面的了解都无助于正确结论的得出。高校要利用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帮助自身的发展。因此, 高校要调查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利用网络的讨论功能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动向, 并反馈到教学实践中;利用校园区域网管理过滤不良信息, 注重学校网站建设, 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网站的关注度和利用度, 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途径和方向。

(六) 把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实践环节中。

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都属于实践环节范畴。大学生终是要走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 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尝试, 社会的认可为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对社会陌生又充满期待的大学生很重视社会实践, 乐于参加, 其中获得的思想感悟对其学习的方向和主动性的调动意义重大, 而且积极加以传播。如果能够把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实践环节中, 对大学生及其身边群体的文化自信培育都很重要。具体包括:组织学生成立调研小组进行文化素质方面的社会调查并进行分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身体力行的做公益事情;鼓励发明和创新并加以宣传;各实践活动结束后集中讨论活动感受, 总结其中蕴含的文化素质要求等。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帮助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而大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后, 会增强其文化自觉的意识。

摘要:经济全球化客观上带来多元文化并存且冲击的变化, 而文化在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中作用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具有社会进步引领作用的特殊群体, 高等院校承担着塑造并提升其文化自信的功能, 培育大学生实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并创新。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雷彬.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途径探索[J].中外企业文化, 2014.2.

[2]刘静, 李桂山.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6.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 篇11

关键词:文化育人;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随著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信息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校园文化的传统秩序,以管理为导向的学生工作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办学的趋同化的背景下,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模糊、考察标准雷同、指标体系设计的盲目移植成了制约学生工作有效推进的主要问题。实践表明,在以追求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等不同学生为工作对象时,通过文化的渗透辐射,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更能够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和谐顺畅的文化育人工作环境,进而影响大学生行为规范,达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最终目的。

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学生工作中存在的现象及其深层问题,从已有的理论中汲取经验并为学生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探索思路,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育人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面临转型升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动承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随着时代的进步,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与冲突的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给青年学生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依托信息化社会的各种形式新媒体,多元文化正逐步体现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面对强烈的文化冲击,一些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收到了负面消极的影响,使得有些学生在树立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的时候迷失方向,甚至于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产生错位。[1]在高校中存在着少数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公共道德缺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失衡问题。可见,这种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者更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二、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困难

教育部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4.5%,伴随着扩招而来的高等教育的规模急速扩张和入学机会的大幅度膨胀,现有的教育资源与培养模式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现状不能匹配,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校园中的学习生活与激烈的社会竞争存在巨大反差,一方面是按部就班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人才标准。在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局面下,一成不变的管理思路亟需调整,从学生干部培养、班级管理到心理辅导等基础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干部责任心缺失、心理危机隐患突出等。

移动互联网世界的降临,新媒体和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深入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各种新媒体文化的风靡,为教育环境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净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相较而言,对校园信息传播的监管和引导工作明显滞后,在无形的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碎片信息,而由于工作流程和内容审核等原因,来自正规渠道的信息发布往往反应相对滞后,在与快速传播的网络信息的赛跑中处于被动的劣势,导致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呈现出杂乱无章的乱象。

三、文化育人视角下学生工作的新思考

从哲学角度看教育活动中的文化育人,教育活动的文明化是文化育人的形式与样态,教育的文明化意味着教育必须尊重人,按照人的方式去对待人,学生工作亦是如此,必须从宏观层面正确认识学生工作的领域归属,从管理制度和教育体制中的不合理之处找到并祛除工作中方式、方法的粗暴性和野蛮性。

1.将文化育人作为工作信念

信念是意志和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的相互统一,是开展一切学生工作的行为指南。文化育人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强大,依托文化育人凝聚民族文化与价值观,促进文化对青年学生的积极影响,文化育人传承了公民的共同文化与共同标准,具有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是高校工作中一切教育目的的基础。由此,文化育人不仅仅是一种通识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更应当作一种信念,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每个节点,坚定不移的推进和实践。

新形势下,我们应以坚定地信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和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育人的灵魂所在,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文化育人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实践体系,在学生工作中切实提高育人成效,丰富育人内涵。

2.把握文化规律,扎实育人基础

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抓手,学生工作必须科学遵循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规律。在教育活动中,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从狭义而言,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无论何种对教育活动诠释,都必然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刘献君教授认为文化是教育的根,他指出:“教育即文化,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2]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被创造者,在学生工作中,作为工作对象的大学生易受社会文化变化影响,在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参与者,由此,作为学生工作者,理应主动贴近为学生所接受的新文化,积极引导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突出时代特征,通过文化育人完成一种教育活动中队熏染、感召和影响,这种整体性的影响不仅仅关乎学生的业余生活,更是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养成。

3.以文化育人为导向,营造校园文化新风尚

培育、凝练与建设校园文化价值观是文化育人的根本要求,构建良好的特色文化环境,通过对师生的文化熏陶和感染,能夠更好地渗透和履行文化育人的使命,完成文化育人目标。[3]在学生工作中,校园文化的营造必须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体现校园文化价值观的文化环境,既要对大学精神、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等理念标识进行解读和宣传,打造特色文化育人“软”环境,又要积极整合资源,合理配置,规划建设校史展厅、杰出人才展厅和反映高校特色的文化展馆和文化设施,打造文化育人“硬”环境。

新时期贯穿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环境离不开互联网的覆盖支持,积极建设思政网络教育平台,拓展文化育人新阵地,打造文化育人“虚”环境,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将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网站、论坛和新媒体等网络阵地,既满足师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又是对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工作内容的补充完善。

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扮演好引导方向、指导行动的辅助角色,既要弘扬主旋律,引导学生设计开展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活动,也要做好过程监督和及时指导,收放结合,把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深度起来,变直接输出为间接影响,通过特色品牌的活动载体蕴含校园文化核心内容,打造文化育人“实”环境。紧密围绕校园文化核心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创造性的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以大学生骨干为抓手,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设计上围绕校园文化核心内容,通过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大学生宣讲团、系列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充分发挥和挖掘大学生骨干的抓手左右,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同学接受校园文化主旋律,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体,成为校园文化和风尚的真正主人。

高校的学生工作具有创造性、综合性、长期性和个别差异性的特点,而且其工作对象主要是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对育人工作的研究思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黄燕.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念、内容与方式[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2).

[2]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3(2).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 篇12

一、学生行为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适应时代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更是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体现,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代表着一种风气,孕育着一种教育力量,在校园内具有教育引导的功能。

物质文化是校园的硬件,是一种直观的文化,为校园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基础;制度文化作为管理手段,为学校的高效运转提供了规范和保障;精神文化作为校园的精神内涵, 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理念支撑;以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在校师生身上,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文化现象,就是校园行为文化,是一种“活”文化。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极其突出的作用。

二、大学生校园行为文化现状分析

学生校园行为文化本身可以细分为政治行为文化,纪律行为文化,道德行为文化,学习行为文化,生活行为文化, 交往行为文化,消费行为文化、网络行为文化等等,囊括学生在校园一切表现。其中大部分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透露出大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一面,同时也有期待改进,在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中做好平衡的一面。

在政治行为文化方面,学生能够积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养成了胸怀“国家和民族大义”的文化心态,关注国际时局,痛斥国内不良现象,指点江山文字。但在实践中政治行为不成熟,感情有余,理性不足,自控缺乏,冲动等现象时时存在,爱国心容易受到外界的蛊惑和利用。

在纪律行为文化方面,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纪律对一个集体和个人的重要性,养成了学习纪律、熟识纪律,维护纪律,知错能改的良好文化心态,但是在遵守纪律方面存在个人“开后门”现象,对于他人违纪口诛笔伐,对个人则放宽标准,缺乏约束,违纪后自我辩护行为普遍化。

在道德行为文化方面,作为社会受教育较高的群体,继承了我国传统社会美德的精髓,能够做到团结互助,相济共勉等普世的道德规范要求,但是在道德规范的理解上却存在巨大差异,用潮流、时尚等观念不断的减弱了传统道德行为的执行力,造就了大学校园经久不衰的“课桌文化”、“厕所文化”,“墙壁文化”等现象。

在学习行为文化方面,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够认识到在校期间的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关注学习成绩和效果,做到严谨治学、积极敬业、深入钻研、理论联系实际, 形成了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成就自我为标准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由于受中学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上也存在“机械学习”、“考试学习”等现象,唯课程安排、 唯考试要求的学习概念,因此考试作弊屡禁不止,逃课现象频现,读书做官论、读书谋生论、读书无用论、读书报思论, 在学生中还很有市场。

在生活行为文化方面,分为物质行为文化和精神行为文化两个方面,整体来讲时代的进步给学生的生活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从温饱走向享受,精神生活从单调走向多元化。但是大学生对生活行为的选择上出现跟风现象和庸俗化,缺乏必要的理性选择,因此营养越来越好,身体素质却不见提高,知识越来越多,文化越来越低,学生中快餐文化盛行,心理问题频发。

在交往行为文化方面,交往严格来讲属于生活行为的一部分,在传统教育体制影响下,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行为文化中最需要弥补的重要部分,大学生交往出现交往动机强烈,交往范围宽泛,交往内容繁杂、形式多样,展现出大学生活力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动机不纯正,选择不慎重,交往基本规范和底线不清导致出现交往障碍,甚至造成对个人的伤害。

在消费行为文化方面,大多数学生消费能够做到量入为出,自我开源节流,制定合理消费规划,具有较为前卫的消费理念。同时存在激情消费,人情消费因素,资金分配上享受观念强于发展理念,资金多来源于父母,缺乏合理的权衡。

在网络行为文化方面,大学生网络行为已经成为现今网络行为文化的主流,网络已经成为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阵地,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网络,应用网络,在网络中遵守基本的法规和道德要求,驾驭网络对生活带来的便利,有效利用网络促进个人的发展。同时部分意志力缺乏的学生沉迷网络,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生活,造成行为方式异化、道德缺失等现象。

三、形成高校大学生校园行为文化的因素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以“90后”为主,从家庭生活环境来看,多数学生生活在少子的环境中,多数家长对孩子有过度关注、溺爱、包庇等行为,造成学生个人价值观膨胀, 关注自我远远超过周围,集中体现为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从国内社会生活环境来看,学生消费关注点超越父辈生存温饱的层面,逐渐向享受、发展的层次迈进, 集中体现在超前的消费观念,“感觉消费”重于“实用消费” 等。从国家教育环境来看,目前国家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精英教育模式”到“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变,“教育消费概念” 逐渐加大,“严进宽出”传统培养模式造成“精英成才意识” 逐渐缺失,集中体现为自律观念不强,责任意识缺乏,学习成才动力不足等;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国策初见成效,国力蒸蒸日上,建设三峡工程、托举“神九”飞天、承办奥运会等系列百年梦想,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大国风范,赢得世界各国的尊敬,作为国家的一分子,学生的社会荣誉感、自尊心高涨,集中体现为国家意识强烈,对国家、 学校的时政等内容敢想敢疑敢问,参与动机显著等。

以上因素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大学生行为认知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了大学生的校园行为文化。

四、学生校园行为文化培养的措施

对学生个体行为实施过程来讲,涉及到个人思想认识、 个人对行为环境判断、个人行为实施过程以及行为后外界评价反馈四个环节,这些概念来源于每一个学生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又不断指导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细节。因此学生行为文化的培养应该从以上四个部分加强落实。

第一、围绕校园文化核心理念建立统一协调的文化理念群,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做好学生行为文化观念引导。行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生言行举止在入校将受到学校核心理念的影响,学校应依据自己的核心理念建立主次分明、互为补充的文化理念群,依靠理念群体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主要是建立以政治、纪律、学风为方向的严肃的行为文化理念,以道德、交往为方向的人文的行为文化理念,以生活需求、精神需求为方向的活泼的行为文化理念, 三种理念共同维护校园文化主体的正统性和先进性,保持着先进文化的导向性,培养每一位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文化观。

第二、围绕学术传统、地域文化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影响学生对行为环境的判断,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不同的高校拥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主体、客体,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学术传统,优秀的校园文化往往建立在一条清晰而明确的学生脉络上,时时影响学生日常行为。一方水土一方人,优秀的校园行为文化离不开与地域文明的结合,因此校园学生行为文化的培养必须结合学术传统和地域文化形成清晰的行为环境参考,为学生的行为文化培养建设大环境。

第三、围绕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完备的过程体系,协助学生改良日常行为模式,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生校园行为是为了完成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等要求而产生的,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程序。行为实施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改造自身并形成某种行为文化形态的实践,主体和客体集中于一身,培养学生行为文化就是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这需要通过规章制度、激励体制调动学生积极投身到行为文化培养的实践中来,履行好主体义务,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活动实践体系,要求学生作为客体,主动接受良好的文化行为的熏陶,摒弃不良行为文化的影响,不断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强化自己。

第四,坚持鼓励原则,强化舆论监督,完善评价机制, 为学生在校园行为文化培养过程中提供正能量。在学生校园行为文化培养过程中,正确运用鼓励原则建立行为评价机制,启发行为主体的动机,测试主体需要,从而把握主体行为的正向性,不断为学生行为提供参考标杆,并不断的进行检查评估,随时进行调控,祛除不利因素,吸取教训,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推广交流好的做法和经验。

校园行为文化培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可持续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科学、完整的运作机制来整合各方因素,同时它承担了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传播职能,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和证明,校园行为文化的培养将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突破点,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使校园文化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受教育主体人群的日常行为表现来体现,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学生校园行为文化的培养来进行,并且结合行为产生的动机、判断、实施、反馈四个环节进行着重工作,进而带动整体校园文化建设。

上一篇:检修计划下一篇:治理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