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区

2024-09-24

高校学生社区(精选12篇)

高校学生社区 篇1

随着高校扩招的快节奏发展, 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而由此衍生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也直接促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诞生及发展[1]。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求职能力及职业适应能力, 更能从根本上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实现学生就业与社会资源的高效互通。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尽管已经得到政府、高校和学生的重视, 但是相关研究仍处于摸索期, 教育理念及方法仍未取得全面而实际的成果, 因此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亟须一个全面多样、自主管理、信息畅通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

一、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开展较晚, 仍处在以课程教育为主的阶段, 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指导单单依靠高校就业工作部门承担, 形式单一、内容有限, 面临如下几方面的问题[2]。

1.教育理念缺乏专业性, 教育过程缺乏实践性。美国作为首个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 在其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丰富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型, 积累了大量经验, 对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有借鉴意义。在美国, 各级教育部门都设有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及师资队伍, 辅导人员普遍有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博士学位, 可承担学生心理测试、能力评估、求职咨询等[3]。相比而言,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 在实施过程中尚无可依据的管理、考评及活动制度, 且目前主要由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负责, 这些政务部门的学生工作人员运用专业理论开展教育的能力欠缺。

此外, 高校就业部门将教育重心放在增加就业机会, 提升就业率及就业层次上, 简单粗暴地采取填鸭式短期规划课程或就业指导培训。而事实上,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帮助其适应瞬息万变的职场环境。这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任务, 不仅需要信息给予及路径指导, 更需通过实地参观、调研考察、顶岗实习等形式让学生切身参与,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定位。

2.教育目标滞后于社会发展, 教育成果与社会脱节。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从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获取、选择职业、就职, 直到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这样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4]。这不仅是对学校学习、生活、情感的计划与安排, 更是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入门的选择和准备。而目前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目标与就业目标混淆不清, 仅仅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强调职业指导和实习培训, 忽视了就业信息提供、职业咨询、企业行业分析等, 导致学生在接受初期启蒙后, 缺乏后续思考及实践, 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往往异想天开, 与社会就业环境、实际岗位需求产生脱节。

3.教育体系与学生实际需求有差距, 教育内容对学生实际影响力较小。目前, 校园内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职业规划氛围, 但学生探寻职业生涯道路的内在动力尚未被激发出来, 主要是因为教育体系未能以学生为主体, 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 课堂教学及考核方式旨在传授学生职业规划知识, 缺少对学生执行规划、培养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持续指导。另一方面, 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活动, 表演成分多过操练成分, 且学生参与力度有限。虽然学生可以得到锻炼, 但由于缺乏职业背景及行业需求等信息及实践平台, 学生无法将课程及赛事所学心得付诸实践[5]。

二、高校学生社区的主要特征

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 同时是课堂的延伸, 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综合性场所, 是提高学生素质, 使之社会化的重要阵地, 与其他校园平台相比, 有着自身的特点。

1.多元化。随着高校社区建设逐渐常态化, 基于学生社区举办的活动日趋丰富, 社区也成了学生温馨舒适的家园、求知进取的学园及素质拓展的乐园。作为培育青年知识分子的特殊人居空间, 大学生社区不仅是居住、娱乐、休闲的场所, 更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培育阵地[6]。因此, 社区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并且从全方位辐射到党团建设、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

2.自主化。多样的社区活动易于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态度, 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随着学生社区组织建设的日趋完善及公寓社区自治委员会等学生组织的成立, 学生群体能较好地在学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7]。其次, 社区中的党团组织也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学生社区采取个体参与、群体参与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在进行自我管理的同时, 保证了管理渠道通畅, 充分发扬了民主, 让学生了迈出“社会人”的第一步。

3.信息化。作为社区管理现代化和组织网络化的要义之一, 信息化是当代高校学生社区的重要特征。除了耳口相传的地理优势, 社区更是网络平台的集聚地。腾讯QQ、微博、人人、微信等新兴平台纷纷进驻学生社区, 占领高校传媒高地, 为学生的思政教育、心理疏导、职涯教育提供了便利途径。

三、高校学生社区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1.多元化社区为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平台保障。首先, 鉴于传统职业规划课程实效低, 可以突破班级限制, 以专业兴趣、求职地点、预期岗位等为切入点, 在社区建立学生职业发展训练营、职业素质拓展工作坊等学生团体, 聚集志同道合的求职伙伴, 提供生涯发展全方位的培训, 集众人之力, 缓解就业压力;其次, 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从根本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是统一的, 在育人功能上是互补的。社区作为思政教育的承接平台, 开设有“名师有约”、“企明星大讲堂”等教育活动, 因此可以借助该类社区活动, 对求职案例进行思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求职观念;同时, 学生社区作为高校心理健康咨询的重要阵地, 可以通过“求职心理沙龙”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借助微信、微博、人人等虚拟社区, 让学生畅所欲言, 分享困惑, 及时排忧减压, 为职业生涯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8]。

2.自主化社区为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主体保障。目前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成效甚微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广大学生或者为了赚取学分被动接受教学课程, 或者为了获得荣誉盲目参加形式各异的职涯规划活动[9]。学生社区作为学生自主设计、自我管理的平台, 是介于学校与社会的过渡地带, 在这里, 学生乐于贯彻“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一口号, 以学生社区自治委员会为主体, 就业小分队、IE学社、吃货大联盟等功能各异的学生小团体活跃在学习、生活、就业的方方面面;在这里, 学生自主设计公寓Logo, 自己邀请企业HR来社区开展职业素养大讲堂了解职场前沿, 自己组团联系企业开展暑期实习拓展专业素质, 自己举办模拟招聘大赛提升求职能力。依托学生社区, 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增强自我教育、自我设计的能力。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 为自我职业生涯设计创造良好条件, 提供积极主动的主体保障。

3.信息化社区为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信息保障。首先, 学生社区拥有迅捷便利的虚拟社区平台, 可以优化职业生涯教育流程。大学生职涯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只有将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培训、实践等紧密结合, 才能发挥其综合优势, 实现职业生涯教育信息化管理;其次, 为生涯教育提供信息支持。依托学生社区打造校友信息库, 将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存档并适时更新, 方便学生对往届校友的求职取向和职场发展状况有明确认知, 从而便于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做出合理规划;再次, 了解学生所需, 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网络科技的影响, 偏好在虚拟社区中开展互通交流, 袒露心扉。因此, 借助学生社区网络, 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充分了解学生实际需求, 并以此为出发点, 规划生涯教育的体系及内容, 提升学生所需与生涯教育的契合度, 缩小原本教育体系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扩大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力。

学生社区作为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成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抓手, 成为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自我设计、自我管理的重要平台。高校应组织开展具有社区特色、与时俱进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群体性活动, 丰富社区“居民”的职业生涯理念, 借助社区这一集“理论教育, 行为指导、实践服务、信息互通”于一体的职业生涯教育阵地, 有效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及职业适应能力, 为实现人职匹配的最终目标夯实基础。

摘要:新世纪, 我国高校引进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然而, 由于历史、认知偏差、经验不足等一系列原因, 至今职业生涯教育仍是就业服务工作中毕业生满意度最低的领域。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 而且是课堂的延伸, 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综合性场所, 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阵地, 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区的特征出发, 分析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职业生涯教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曹瑞明, 韶妍.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地方高校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5) :123-125.

[2]房欲飞.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 2013 (4) :104-110.

[3]汉吉月.中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J].时代经贸, 2013 (280) :99-10.

[4]张桥, 张敏坚.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320-323.

[5]武文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及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3) :255.

[6]吕文彬.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 2008:6.

[7]覃嫔.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0:9.

[8]吴玲玲.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工作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9 (33) :79-80.

[9]陈曙.试论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教育[J].群文天地, 2012 (9下) :288.

高校学生社区 篇2

If you study in collegesmhave you ever noticed some students live under financial hardships Ⅱ They encounter many difficulties in finishing higher education because they are poverty stricken. Their life is hardly known by outsiders——some starve, some seldom buy clothes and still some cannot afford train tickets to return home during vacations.

Those impoverished students suffer not only physically but also mentally from their predicament (困境). They worry about tuition (学费) and living expenditure(生活费). Some even suffer mental imbalance. After school, many must work part time, which takes away from studies and may make them do poorly or drop out. In spite of this many are very diligent and are prepared to endure all kinds of hardships.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内涵建设之探索 篇3

【摘 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和学分制的全面实施,学生社区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以及学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如何建立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则成为高校社区的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和特点后,着力构建一个能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社区 文化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27-02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新型的现代化的学生公寓拔地而起,学生住宿条件得到充分的改善和提高,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选课制的出现使学生的学习时间自由化,原来的年级、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学生宿舍成为学生相对集中的场所,出现跨班级、跨专业文化交流的现象。然而,住宿条件的改善并不等于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的改善,学生社区的文化建设与先进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有的甚至根本就是空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如何建设社区和谐文化也成为一个崭新而紧迫的课题。

1993年上海大学开始探索的学生社区化管理的模式,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从此开始了高校学生生活社区建设的热潮。现今,在上海地区就出现了“三大模式”的各种学生生活园区。上海大学学生社区建设以“思想教育、学习指导、行为训练、文化建设、生活服务、安全防范”、“六位一体”的模式而独树一帜。

社区学院的建设有利于学校对社区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六项功能的建设进行“专人专管”,提高社区工作的有效性,加强社区建设的长效性,是新时期加强社区教育功能的一项创新探索,有利于深化钱伟长校长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强化育人环节,有效提升学生住宿空间的育人功能。同时也是学生社区自身内涵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学生社区的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教育功能、以及指导能力学生文化建设开展的能力提升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学校实施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等一系列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社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区制度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建设却没能同步发展,其问题也越发突出,可以归纳为“两个分离、两个缺乏”,即社区文化的组织实施部门与文化活动开展阵地的分离、社区文化实施内容与学生社区独有特点的分离、社区文化专业指导教师的缺乏以及硬件设施的缺乏。此外,还有文化活动单调、文化管理不协调、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

1.社区文化的组织实施部门与文化活动开展阵地的分离

主要表现为学生社区文化缺乏开展和交流的平台。学生社区文化需要不断扬弃,在实践中积淀并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这就需要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搭建开展与交流的阵地。目前的高校社区组成简单,且各类体育场馆和活动设施并不属于学生社区的管理范围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2.社区文化实施内容与学生社区独有特点的分离

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和文化主体组成的复杂,社区文化活动单调、贫乏。因为社区文化设施不全,社区文化活动往往仅限于固定的几种形式,有些活动甚至流于形式无任何教育意义。同时由于在社区同一栋楼、同一楼层甚至同一寝室内,可能有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入住,群体关系相对复杂,致使组织集体性的活动较为困难,弱化了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凝聚力。

3.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的专业指导教师缺乏

主要体现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力量薄弱和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社区的组织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思想政治辅导员数量不足、社区党团组织建设不完善、社区大学生自我管理缺乏组织和引导,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种种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社区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贫乏,大部分学历比较低,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他们缺乏相关的心理、管理以及协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起不到育人的作用。总之,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有力的支持和必要的指导。

4.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的硬件设施缺乏

伴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公寓住宿条件相对较好,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却相对落后,公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种现代化配套设施不全,文化环境脏、乱、差,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很多高校由于建设空间的限制,公寓社区室外无青年学生活动所需的篮球、排球、乒乓球场地,室内少有或没有相应的文体活动室、图书资料室等文化活动设施。公寓社区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住宿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寝室,缺少应有的生动活泼、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更谈不上实现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目标。

另外,目前的社区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责任不明确。许多高校对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尚不够重视,学生社区建设只强调“硬件”建设,重视物质环境的改善,却忽视“软件”建设,忽视了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不能正确指导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使学生社区的建设偏离了育人的目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学生社区由原来的学校“包办”变成了学校和后勤集团“共同管理”,许多高校存在着高校、后勤集团与学生之间关系不协调的问题。高校和后勤集团交叉管理,责任不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社区学院开展文化建设的途径

1.以“品牌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性”

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将原来在校园中开展的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以新的形式落户大学生生活园区,本着“品牌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原则开展格调高雅、层次丰富、学生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用校园文化熏陶和引导学生,营造园区健康向上的育人软环境,加强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楼、星级楼、特色寝室和文明寝室创建评比工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等。在园区形成培养学生的校园精神,使园区成为集“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教育基地。有效防范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袭。

从2000年起,校党委宣传部和社区管理部共同组织在学生社区开展了争创“文明楼”、“星级楼”的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仅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提高社区学生综合素质和社区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谐育人环境的建设和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上海大学星级文明楼的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洁齐美寝室”和“文明寝室”,宿舍内外面貌一新,有近800个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文明寝室”占本楼总寝室的5%。评选规定中对学生成绩等要求有效地推进了学风改善,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创建活动中树立了信心,培养了毅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

社区学院将环境育人的重要内容融于文明楼、星级楼创建活动之中,在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强调学生生活、学习和休息场所的整洁、优美、温馨,是社区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让学生在创建星级楼活动中感悟道,活动的开展与自己休戚相关,从而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得文明楼建设持久地开展下去,成为社区建设一道亮丽的景观。

2.以驻楼辅导员的设立提升文化建设的“保障性”

近年来,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辅导员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思想政治工作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高校应多渠道、高标准配备政治辅导员队伍,实现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时代性、多样性、有序性;要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提高辅导员素质,创造辅导员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和实践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为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上海大学在社区学院每个楼栋设立了驻楼辅导员,让驻楼辅导员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社区的学习、生活,并第一时间解答学生对大学生生活存在的各种困惑。社区辅导员以学生社区“六大建设”为基本抓手,积极宣传校党委和社区学院的各项工作方针,履行对社区学生的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工作。具体岗位职责如下:①深入学生寝室,及时了解社区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反映学生的意见、要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②建立、健全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为主要节点的社区学生信息网络。带领社区自管会、楼管会学生干部对社区内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③对社区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考察,填写考察表,向社区党工委及相关学院反馈,并建立相关档案材料,作为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的必要考察材料。④加强对社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社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社区学生,努力完成本工作站各项工作任务。⑤带领社区自管会、楼管会学生干部带领社区内学生开展丰富多彩、高格调、高品质的社区活动,丰富社区文化,加强人际互动,提高社区凝聚力和学生对社区、学院和学校的归属感。

3.以“多样化”建立文化建设的“灵活性”

另外,社区除了给学生提供住宿外,还应该结合社区的整体规划建造运动场所,添置运动器材,以加强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分楼栋、分单元设立报刊杂志借阅点、学生阅览室、电视室。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深入社区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性强的文娱活动如卡拉OK、演讲、朗诵等比赛,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各类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社区文化真正从宿舍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入手,推进学生社区思想文化的建设,借助学生社区的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场所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高校社区的设施越来越先进,同时生活区和学习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加上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实行,传统意义上因班级授课制而形成的班级组织、教室区域活动越来越淡化,大学生从中获得的团体归属感和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弱。另一方面学生生活区先进的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同时满足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习和生活的双重需要,学生更多或更愿意在生活区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立足于生活区的社团组织,为他们的活动提供相应的场所和帮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生活中的人际协调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真正的基于生活的对他人的人文关怀。这些学生社团可以是参与社区管理式的,如楼层(公寓)生活者自我管理委员会,可以是学习型的,如生活英语沙龙、社区读书沙龙;也可以是生活服务型的,如物品(生活学习用品、收藏品等)交换沙龙等。所有一切在学习教室区的学生社团能实现的功能社区学生社团都能实现,同时因为它基于社区,基于生活,比学习教室区的学生社团更平实、更生活化,更能发挥实际效用。

4.以“三自管理”强化文化建设的“灵活性”

大学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态度,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社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首先应该加强社区学生的组织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有较强组织能力、有责任感和良好个人素质的大学生,例如,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社区的党团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以此作为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党员宿舍挂牌,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发挥党员在宿舍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行党员联系负责制,鼓励党员以身作则、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学生自我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及其职能发挥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也可以填补学生社区思想教育工作的空白,是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力措施。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可以保证管理渠道通畅,充分发扬民主也能让学生建立起社区主人的意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刘晓青.对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活园区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2004(02)

2 李 莉、于祥成.大学生生活园区德育环境建设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3)

高校学生社区 篇4

高校作为法人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已经为法律和社会所认可, 可高校就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法人, 观点各异。

(一) 国外关于高校法律性质的规定

在国外,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学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在英美法系中的英国, 高校设立的根据是判断高校性质的标准, 如果高校设立的依据是法律或者国王的特许状, 作为自治团体的高校就是公法人——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否则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美国则把高等院校院校作为第三部门①, 介于政府和营利性部门之间, 为了社会公益和社会稳定从事政府和盈利性部门无法从事的事业。大陆法系则将高校定义为公务法人②, 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 在关于公务法人的定义当中, 他们将公务法人定义为从事行政管理职能的非行政管理机关,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大陆法系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情况下, 大陆法系学者认为, 公立大学作为公务法人具有行政主体的性质。

(二) 国内关于高校性质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 对高校性质没有明确的规定, 造成了管理制度的混乱和学生权利保护的缺乏。尤其是在高校管理工作与学生权利冲突的情况下, 高校的管理工作怎样进行, 学生权利如何维护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由于法律观念的增强, 学生将高校诉诸法院案件的增多, 使得人们对于高校的性质获得了更清晰的界定。田永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案件、刘燕文和北京大学的案件使高校在某一方面具备了行政主体的资格, 也使得高校管理工作和学生权利维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 比如行政法学者马怀德教授主张采用大陆法系公务法人的概念, 可以更清楚的界定高校的性质。③

(三) 关于高校性质的界定

由于我国的高校是经过国家的严格审批, 通过一种准入的方式, 然后批准建立的, 它完成国家严格规定的一些教育任务, 同时按照国家机构的授权对高校和学生进行管理, 具有自主管理、较强自治的机构。此外高校, 还具有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之分, 因此, 区分高校的性质因从不同方面进行界定。

1.高校在某些方面具有行政主体性质

高校在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对学生进行处罚方面, 高校和学生处于管理方和被管理的关系, 同时, 高校在进行此类行为时是具有国家的授权。高校在此方面相当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具有行政主体的行为。高校在进行管理, 学生在维护此方面的权利时, 要以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性质来界定自己的行为。

2.高校在某些方面具有民事主体性质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实现免费教育, 学生还需要交一定的学费, 高校为学生提供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尤其是在私立高校中, 高校在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下, 还有部分盈利的性质, 使得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类似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在此方面, 高校和学生只有清楚界定自己的性质, 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比如高校有收取学费的权利, 学生有要求高校提供与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相适应的教学。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 学生在维护权利时, 要以平等主体间的关系进行调整。

3.高校是自主管理的自治团体

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属于公立性质的高校, 可高校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国家鼓励高校进行自治, 尤其是鼓励高校进行管理方面的自治。在高校管理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的这一性质, 高校不是隶属于某一行政机构, 高校拥有自主的管理权限, 拥有自主决定各项事务的权力。这是高校的一种性质。

在三种性质关系中, 各方面性质具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高校在进行高校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最终成果体现在各种证书上, 高校行政主体的性质处于主要方面, 在此方面, 高校具有法律、法规的授权, 相当于颁发执照的权力, 其它两种性质是为这一性质进行服务的。

二、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界定高校的性质以后, 我们还不能很好的进行管理工作, 高校性质的界定只是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做铺垫。

(一) 高校与学生的非契约法律关系

有观点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为契约法律关系。在此种观点中:一种观点认为,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是消费合同关系, 认为学生交学费给高校, 购买高校的教学服务, 高校接受学生的钱之后, 为学生进行服务。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消费合同关系源自教育责任的转移, 认为学生接受教育, 可以通过自给自足 (学生自学或者家长教育) 、学徒式教育 (我国古代的私塾) 、高校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选择,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消费合同关系。但也有不同主张, 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不可能是消费合同关系, 首先学生不能对高校进行自由的选择, 也不能对高校作最终评价从而使高校进行优胜劣汰④, 高校与学生不可能存在消费合同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 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此种观点源于社会契约论, 认为, 受教育是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利, 人们将此种权利通过契约的方式交给国家进行管理, 国家为了更好的保障和实现此种权利, 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委托高校进行教育, 以此保障受教育的权利。首先不说社会契约论的反对者对社会契约论的反对, 从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 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可以看出, 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委托关系纯粹是一种想象, 不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之中。

(二)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高校性质决定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关系具有不可能性, 简单的以契约的性质来概括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也不利于学校运用权力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对高校与学生的关系进行契约性质假设既非必要也非现阶段背景假设⑤。

高校性质决定简单的以一种法律关系来界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 一种法律关系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忽视了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复杂性。高校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质, 决定了高校与学生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法律关系。因此, 在解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时,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的以一种法律关系来界定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只有这样, 才更适合高校的实际, 促进高校的发展, 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

三、高校管理工作与学生权利救济

高校的性质和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复杂性, 决定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学生权利救济的难度。田永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案件、刘燕文和北京大学的案件, 在给学生权利救济提供新途径的同时, 也给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将法治理念引入高校为高校管理和学生权利救济开辟了新途径, 法治理念引入高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在管理工作中注重程序参与

在对学生做出处罚时, 尤其是涉及毕业证、学位证等方面, 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处于行政主体的地位, 给学生充分的程序参与。做出此类惩罚相当于行政机关吊销执照类处罚, 要在处罚决定之前举行听证会, 告知被处罚人所要接受的处罚, 给予被处罚人申诉、辩解的权利, 保证处罚做出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让被处罚人充分参与和进行辩解。

(二) 注重学生的救济权利保护

任何管理工作都难免存在失误, 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纷繁复杂, 没有错误是不可能的。在错误发生之后, 给予学生充分的救济权利不仅是对学校管理工作负责也是对学生权利负责。在学校内部赋予学生申请复议和申诉的权利, 尽量减少错误决定的执行, 使错误的管理工作得到纠正。

(三) 管理规则在法律、法规范围之内

法治社会, 高校管理工作不可能超出法律的调整范围, 虽然高校的性质具有自主管理和自治性, 但是其都是在法律范围之内, 法治理念引入高校就是以规则和程序保障效率和公正, 但规则一定要在法律范围之内。比如学籍管理办法中有关于取消学籍的规定, 如果学校制定过分严格于法律的规定, 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 在此类案件进入法院以后, 学校管理工作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

总之, 法治社会发展的进程已经使法律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校管理工作只能适应这个趋势, 更好的认识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将管理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 是学校管理工作和学生权利融合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湛中乐.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高校毕业学生留言 篇5

祝福和悲伤

每个人心里交织着

希望和迷惘

但愿逝去的日子能象那巧克力糖

苦过甜过之后给人以力量

抛下悲伤吧

长路漫漫更需要祝福和力量

抛下迷惘吧

世界正因为未知才充满希望

昨天的岁月如梦幻的海洋

有时风平浪静

逝去的日子在浪间轻轻荡漾

有时汹涌澎湃

记忆的潮水令人百转愁肠

离别的心情如浪尖的海燕

有时盘旋徘徊

在岁月的海面上踯躅回想

有时飞身**

要把最美的记忆采撷珍藏

岁月的海洋里深藏无数宝藏

每一个朋友都化作一片波浪

亲爱的朋友

采撷一些珍宝吧

让美好的祝福充实你的行囊

扬起你的云帆吧

高校学生社区 篇6

考风考纪是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学生素质和道德标准的重要指标,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实找到高校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通过多种途径,笔者获得了一手数据,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一、高校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现状

1、各高校存在考试诚信缺失现象,但不是主流

从各高校的调研情况看,同学们在座谈、班会和问卷调查时不刻意避讳诚信缺失现象,结合各类考试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共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147份,调查结果显示:因担心考试不及格而经常作弊的人数占到7.09%,有过作弊行为的人占到了总人数的27.63%。总体而言,各高校目前确实存在各类作弊现象,但绝大多数同学从思想和行动上都能自觉抵制, 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2、考试诚信缺失等手段呈现多样化

各高校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校园内考试作弊形式五花八门,包括考场剽窃他人试卷、缩印复习资料,将文字录入到手机、MP4等电子设备中,将考试相关内容提前写在手臂、课桌、墙壁,利用蓝牙耳机让其他人在考场外读答案,利用微信传递答案,甚至有些学生在考前或考中窃取试卷,更有甚者利用非法途径办理假证件,找“枪手”替考。从以往因考试作弊处分的案例看,以上考试作弊方式已经从国家级考试蔓延到校内各种考试。

3、考试诚信缺失学生范围扩大

从考试作弊的学生类型来看,尽管大多数为平时学习不用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但其中也不乏优秀学生。从不同高校的调研情况看,有的学生干部和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了争取入党、奖学金、荣誉、就业等没有抵挡住不劳而获心理的诱惑,走上作弊的道路,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4、考试诚信缺失的学生的年级和科目较为集中

我们对各高校作弊年级学生分布比例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抽样调查显示,所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大三近23%的学生曾经有过考试违纪或者作弊行为,大四学生因为找工作或者考研未能安心学习致使该比例达到29.5%。

5、考试诚信缺失心理分析

从不同高校的实际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各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侥幸心理,存在这种心理的学生,多是成绩中下等、喜欢碰运气、平时学习不用功、虚荣心较强的学生。第二,冒险心理,这类学生最大特征便是不计后果,多见于基础较差、表现不好、有作弊“前科”或者濒临降级或退学的学生,很容易铤而走险。第三,虚荣心理,多见于品行和学习较好而又好面子的学生,考试时碍于情面和同学关系违心地将答案告诉别人或为身边同学旁窥答案提供便利条件。第四,不平衡心理,这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比别人认真,成绩也较好,但在考试时由于其他同学作弊,考试分数超越了自己导致心里不平衡,进而开始效仿。

二、高校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学生因素分析

1、目标缺失,没有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

在学校实际调查中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习,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与出路在哪里。这部分同学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高中时以考上大学为最大目标,进入大学后认为任务已经完成,从而对于学习不再感兴趣,没有了学习目标,对于未来思考的很少,没有给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

2、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缺乏专业认同感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高考时由于专业被调剂或对专业不了解,导致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认同感不强,没有学习动力,为应付考试选择作弊。我们对大一学生所做问卷调查显示,43%的大一新生认为自己缺乏学习动力,有厌学情绪。

3、学生过度追求个人发展,存在功利心理

学生成绩好坏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奖学金评定、入党、评优、担任学生干部、5%转专业、保送研究生、就业等,部分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者达到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学习成绩和大学外语等级的要求,在与其他同学竞争中取得优势,以至产生了考试作弊的念头。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20.2%的学生会因为以上原因选择作弊提高成绩。

4、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前大学管理模式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和空间,部分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放松了对大学课程的学习和钻研,将学习摆在次要位置,反而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社团活动、社会兼职或其他课外活动中;有的甚至过度玩电脑游戏、谈恋爱、随意旷课,这类学生平时不注重专业学习,考试时抱侥幸心理,采取各种手段作弊,蒙混过关。

高校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自身因素是导致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学生的虚荣心理、功利心理和盲从心理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的进行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坤林.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博弈分析与对策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11)

[2] 唐霄.唐子芹.赵慧.吕伟斌.对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浅析[J].学术论坛.2014(4)

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初探 篇7

一、高校学生社区观念的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高校学生社区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对其功能进行重新定位, 改变以前对高校学生社区的认识, 树立“高校学生社区”的新观念, 是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高校学生社区”概念的提出和确立, 主要基于以下四点: (1) 高校社区的内涵和功能不断改变, 不断丰富。学生以社区为单位的各种活动日益增多, 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影响也越来越大, 高校学生社区的内涵、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2) 高校教育管理变革的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3) 高校社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 (4) “以人为本”的现代高校育人理念的要求。高校应时时处处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1]。

二、当前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各高校不断扩招, 大学城的建设, 共同生活社区的产生, 为高校学生社区功能的转变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 在高校学生社区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 存在着从实用的功利主义角度来理解和实施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一) 在思想认识上对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存在误区

许多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作用及其重大意义, 普遍认为高校学生社区只是宿舍, 只是承担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场所, 没有把高校学生社区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来看待;在建设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即重物质建设, 轻教育引导功能、管理功能的强化。

(二) 高校学生社区组织建设和学生自我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不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开放, 高校学生社区内大学生在自由、互动的气氛里, 越来越不能抵挡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诱惑。因此, 必须加强高校学生社区组织和学生自我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并发挥其在学生中的示范作用。

(三) 对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理论研究不够

大学生作为活跃的社会群体, 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他们学习、生活在特定的社区中, 社区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因此, 对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研究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 目前高校对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研究不够, 研究成果较少, 对其育人功能缺乏科学的认识, 导致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总体水平较低, 不能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

三、加强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途径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生工作的重心向学生社区转移, 要树立强化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观念。除了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高校学生社区, 还要改革管理体制, 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建设和学生自我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

(一)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高校学生社区,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沪教委德[2007]1号) 文件指出, 随着高校学分制、选课制的实施、学生社区规模的扩大, 高校学生社区日益成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新平台、新阵地、新领域。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上海电力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不断实践中研究探索一条高校学生社区化管理新模式。上海电力学院安排所有思政辅导员入驻学生宿舍, 并为每幢楼分配了一名住楼辅导员, 并且实施辅导员“三同” (同吃、同住、同学习) 工作制度, 开展细致入微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指导学生党团建设, 开展学生社区文化活动,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2]。

(二)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的组织建设

1.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在高校学生社区建立党组织, 成立“党员宿舍”等, 建立一个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干部和团员共同组成、能有效了解高校学生社区学生思想动态的学生骨干组织。上海电力学院在高校学生社区建立了党员服务站, 发挥党员在高校学生社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党员在高校学生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 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群人”的效果。

2.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上海电力学院成立了学生社区宿舍管理委员会 (简称“楼管会”) 。“楼管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组织和发动学生参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参与宿舍的民主管理, 创造文明、舒适的住宿环境。自“楼管会”成立以来, 该组织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利用黑板、宣传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重在正面引导, 表扬好人好事, 树立新风, 对不良行为和风气开展批评帮助。同时, 协助辅导员搞好宿舍楼内的学风、文化建设等活动, 在高校学生社区日常管理和文明养成、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制度建设

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更好地发挥高校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 把高校学生社区建设成集“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社区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和教育性。一方面, 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 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另一方面, 要根据各高校学生社区的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此方面, 上海电力学院制定了《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学生社区管理制度》、《园区宿舍安全制度》、《园区学生行为规范》、《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园区学生楼管会工作章程》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使大学生明确知道在高校学生社区里哪些是禁止的, 哪些是提倡的, 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体育健身行为、审美娱乐行为和生活卫生行为等。上海电力学院还在大学生社区开展“学生之家”建设活动, 通过活动鼓励全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扬团结、友爱、和睦、互助的精神, 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展示自我,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展示大学生良好风貌。同时学生在社区内的日常表现是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将学生在社区表现的考评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直接挂钩的办法, 使学生在社区的考评结果与各类奖学金、优干评定等有效挂钩, 对学生在社区的日常行为进行引导、评价,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行为养成和基础文明教育[3]。

(四) 在高校学生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提升学生社区的生活品位

对大学生开展课余活动, 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各种能力, 特别是独立支配课余时间的能力。

1. 为了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 增强

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公民意识, 促进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 上海电力学院在学生社区设立了国旗广场, 并将升国旗作为学生社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持续开展, 并且成立了“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学生社区国旗班”,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规定开展大学生学生社区升降国旗的活动。

2. 在每幢楼设立宣传栏、公告栏。

公告栏用于张贴各类活动信息, 管理规范, 信息发布方便快捷, 是高校学生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3. 开展“我爱我家”大学生学生社区文化节, 进行相对集中的文化宣传、思想教育活动。

学生在这种自我管理和参与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与服务的过程中, 承担起了高校学生社区物质、文化和环境建设的责任, 其精神境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华。

4. 评选“星级文明寝室”、“文明示范楼”。

以创建安全、整洁、文明宿舍为基础, 评选出文明雅舍, 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五) 提高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工作人员基本来自后勤, 还有一部分是临时工, 他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管理与服务水平同学生的要求间存在一定差距。所以, 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应挑选高素质人员进入学生社区管理人员队伍, 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在实际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给大学生以正面的示范作用。

(六) 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研究

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目前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研究成果还很少, 因此, 必须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以指导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发挥, 在实践中提高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建设的水平。

高校学生社区是学生集体居住的公共区域, 是学生各种思想和行为问题表现最直观、交互影响最大的场所。加强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 既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是把高校学生社区建设成集“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必然要求。只有高校持之以恒, 树立常抓不懈的建设理念, 动员全校各方力量, 依照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潜在规律制定有效途径加以建设, 不断去开拓、创造和传承, 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轩明飞.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对社会学概念关系的界定与阐述[J].科技与经济, 2002, (4) .

[2]曹宁华.铸就理想之魂培育时代新人——上海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 (上半月综合版) , 2004, (10) .

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构建研究 篇8

一、高校学生社区及学习环境

高校学生社区是在近年来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整合形势下出现的集高校学生住宿、生活和学习为一体的高校内特有的地理区域。

钟志贤在《论学习环境设计》中认为, 学习环境就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在学校教育中, 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料等硬件物质条件, 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

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地方, 高校的自然环境、物态环境及文化环境等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 伴随着高校学分制运用的不断完善与升级, 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管理也逐步形成了“自主、自治”的融合环境发展趋势, 从而用社区形式对学生的在校生活与学习进行的管理已悄然出现, 学生社区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以住宿功能为主体的宿舍群落, 而是集住宿、学习、文明养成、文体娱乐、商业服务和群体活动等为一体的以学生学习和生活为主导的多功能场所。从中可以看出, 高校学生社区的学习环境构建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又一个重点。如何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有利于学生成材的社区学习环境的建设, 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二、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建设向着“整洁美观、健康高雅、遵纪守法、团结友爱”的育人方向发展。但很多高校学生社区在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保障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一) 高校学生社区学习场所建设滞后

很多高校在作为传统学习场所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科研楼等的建设上投入很大, 校园整洁漂亮, 但在学生社区的建设上相对滞后。而今天已逐步向新的学习功能延伸的高校学生社区有别于过去学生宿舍区单一的住宿功能。因此, 以住宿为主导功能高校传统的高层塔式或“回”式结构及大卫大浴公寓楼宇已满足不了高校学生社区综合学习环境构建需要。据调查, 由于高校学生人数猛增, 大多数高校对紧张的教室资源进行流动性管理, 用于学生自习的教室只能是一小部分。同时, 图书馆也不可能容纳如此多的学生自由自习。宿舍自然就成为学生自习、自学的首要补充场地资源, 大多数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以宿舍为基点的“第二课堂”社区度过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 现有很多高校学生宿舍及宿舍区设计功能单一、学习与活动空间少、缺乏学生兴趣场所等都成为了很多高校学生社区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决策者的学生社区学习环境建设思维在快速变化的学生培养环境中处于被动的应对或跟随状态, 从而造成理念落后、重视不够、规划不当和资金投入不足, 以及导致学生社区学习场所不仅缺乏而且无法适应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建设发展趋势及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多元学习环境需求。

(二) 学生社区软件环境差不尽人意

由于目前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等尚处探索阶段, 学生社区学习环境的综合管理水平跟不上, 同时在学生社区中支持学习环境构建的其它诸多软件环境因素差, 不尽人意。比如学生社区的信息资源获取, 虽然网络、智能手机、纸质载体等工具和渠道看似丰富多彩, 但最具对学生学习起核心指导作用的图书馆信息在很多高校学生社区中几乎都是处于“被屏蔽”或使用不顺畅状态。我们都知道, 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具有环境优雅、信息资源丰富、资料查阅方便等特点,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条件。可是, 由于高校图书馆之间存在的信息共享壁垒, 以及本校图书馆与本校学生社区也存在信息渠道隔阂, 学生需要的信息资源除了在本校图书馆可以查阅之外, 基本不能通过网络或实体渠道在社区便捷获取图书馆信息, 更不要说打破“片区高校图书馆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实现校际学生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凡此种种不仅不利于学生社区学习功能跨越时空的有效发挥, 而且造成了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部分或局部稀缺或闲置局面。这主要是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意识和行为还未跟上学生社区学习环境发展趋势, 导致在学习软环境因素认知、选择、投入、构建方面没有形成氛围和体系, 更不要说积累和沉淀成习惯传承与文化了。

(三) 高校为学生社区提供的学习环境保障不足

学习环境保障主要从组织保障和资源保障上来看。据调查, 高校对于学生社区的管理大多数还停留在原来的宿舍管理阶段, 其组织管理基本脱离不了三种形式:传统组织管理形式、准社会化组织管理形式、完全社会化组织管理形式。[1]其人员结构、层次及工作内容都没做根本性改变, 提供的也仅限于基本住宿与卫生服务、基本纪律和秩序维护, 而安全保卫则由保卫处提供, 水电和维修则由后勤部门提供。同时, 辅导员的社区教育功能基本流于形式, 更不要说专业的深入到学生中引导学习、完善人格、传承文明的各类师资力量发挥有效作用了。这样, 就存在两个核心问题:其一是组织层次过多问题。在我国许多高校中, 学生社区组织层级过多、管理幅度小、缺乏灵活性等特点, 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费时费力, 且容易失真。众所周知, 在当今需要全方位信息联动的时代里, 组织层级过多不仅会带来麻烦不断, 而且易于形成信息“肠梗塞”, 以导致学生管理费用增加的同时管理效益及水平反而下降, 使学生、老师和各级管理者怨声频起。另外, 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缺点是,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信息是相互独立的, 缺乏信息的彼此交融和自由流通, 大大降低了学生社区结构的有效性, 严重制约了学生社区管理功能的发挥, 进而使学校管理及运行效率大打折扣;其二是岗位职责不明确与组织管理理念滞后问题。学生社区组织膨胀, 人员冗杂, 是很多高校的共同问题, 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多岗少, 整个组织缺乏团队协作和合理的分工, 这使整个组织运行缓慢, 且缺乏竞争力。同时, 在学生社区管理岗位中, 社区老师和辅导员职责重合而造成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 并且存在着大量社区工作者缺乏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意识, 社区管理落后, 造成学生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所以, 组织结构与管理保障不足问题成了阻碍学生社区学习环境建设过程中的绊脚石。

此外, 高校资源保障方面也主要倾斜教学和科研, 学生社区资源保障乏力, 其学习环境建设方面投入还不足, 缺少学习氛围的支撑。我们都知道, 组织取得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作为高校学生生活与学习载体的学生社区, 理应通过学习环境授予学生在适应社会竞争及传承优良习惯中的各层次、各环节知识架构。然而, 当前我国高校在学生社区中, 因资源保障不到位, 还没有构建起作为支撑创新的学习氛围或环境。

三、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模式构建

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模式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规定学生在社区中学习的指向和意义。目前, 在我国高校学生社区尚未成形或基本处于没有的状态下, 怎样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模式呢?

(一) 构建原则

1. 充分尊重人的原则。

高校学生社区是高校改革的产物, 改革本身就是充分尊重人、规律、关联、实际等而进行的。所以, 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的构建也必须体现对人的充分尊重, 对高校新的组织结构设置和学生的时代特点、需要类型、兴趣特征等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 真正从人的发展方向构建高校学生社区的学习环境模式。同时, 作为学习环境主体的学生既能利用该学习环境平台更好地武装自己、提升竞争力, 又能主动发挥“自主、自治”精神, 增强该学习环境的融合性、提升成就感。这本身也就是尊重人的体现。

2. 与国际接轨的原则。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教育也越来越面临着国外高校的挑战。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失业增长等都日益具有世界性, 当然就决定了我国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构建与国外高校有着一些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 截至2013年9月, 中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1979个, 在校生总数约55万人。这就更加要求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在充分体现我国特有国情的环境体系下, 学习国外好的教育经验, 构建符合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社区学习环境。

3. 技术信息化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及特定情境下, 通过或借助老师、同学及其它学习伙伴、学习环境等的帮助或影响,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2]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 通过信息技术平台, 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广阔无比的学习空间, 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全面化、多层次的学习环境。无限的教育资源不仅得到了共享, 而且其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展示也更大的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构建中网络技术信息化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 构建对策

1. 重新界定社区边界, 树立一体化的大社区观念

在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视野下, 原有仅限于学生住宿楼为边界的社区边界显然已不能适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学工一体化”目标。因此, “重新界定社区边界、树立大社区观念”也就水到渠成。所谓大社区, 即在校园中除了教学楼、科研楼、实验楼、办公楼和图书馆就是社区。大社区由三个层次组成:学生工作、公寓服务、安全稳定等构成基本层;面向学生的学术活动、社团组织与活动、文娱体育类活动等提升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类构成强化层;餐饮、商业网点和维修维护服务类构成保障层。其中, 基本层是核心、是圆心, 是实现学生社区基本运行功能的根本基础;强化层在基本层基础上进行学生社区功能扩展, 以完善学生社区的各项功能并促使其发挥有效作用, 建立起学生社区学习环境, 它处于圆心与圆外围间;保障层更大的作用是为学生社区的功能实现、学生学习与生活提供方便、服务, 保障基本层、强化层的有效和有序运营, 它居于圆的外围。

这一大社区观念的树立, 以及学生社区学习环境的构建, 必须由校领导作为顶层设计推手。只有校领导的前瞻意识才能带领各级员工解决好传统与现代、个人与集体、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宿舍向社区化新模式转型发展中必须强化校领导的作用, 因为校领导的创新思想、魄力和敏感性等不仅能为学生社区新的学习环境构建提供支持, 而且使其在学校战略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上得以体现。

2. 借鉴企业管理理论, 再造学生社区的业务流程

企业与高校学生社区同为“组织”, 为赢得竞争和发展而不断创新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理论完全可以为在综合创新方面相对停滞的高校学生社区建设所借鉴。我们都知道, 学生只有具备充分的创造知识的学习能力, 才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竞争优势。学生社区如何为这一目标助力呢?那就是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来构建合适的学生社区学习环境。在“大社区”观念引导下构建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 首先可以借鉴当今非常流行的打造学习型组织来建立学习型社区组织结构模式, 建立起合适的、稳定的运行组织与平台, 为学习环境构建打好基础。

然后, 再借鉴“企业流程再造理论”, 对学生社区进行全面的、全新的、透彻的革命性重组和再造, 将“大社区”观念中的三个层次各自所属的、运行目标指向分散的团体和机构、资源与信息调整到同一目标———“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上来, 实现学生社区及其学习环境运营绩效飞跃性提升。

所谓企业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的运营流程、组织结构、文化等进行彻底、急剧地重塑, 以达到绩效的飞跃。或者说是对战略、增值营运流程, 以及支撑它们的系统、政策、组织、结构的快速、彻底、急剧的重塑, 以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效率的最优化。[3]在深度分析当今大学生的个性、教育文化背景等基础上, 高校借鉴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与方法来重组自身的学生社区组织结构, 以及重整学生社区的建设流程、服务流程、管理流程、教育流程和学习环境构建流程等, 把学生社区及其学习环境建成在时间、空间上一体化、在核心目标上始终指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高绩效运营机构和优势学习平台。

3. 强化社区硬件资源, 构建完善的优势信息支撑

在“大社区”观念的三个层次中, 最薄弱的当属核心层, 它因历史原因造成没有与时俱进的定位而成为短板。而现实迫切要求, 高校学生社区的学习环境建设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设施资源。因此, 作为核心层的核心的新型学生公寓楼就应该逐步摈弃传统结构模式, 紧跟时代进行相对开放式布局和综合功能结构建设, 原则上应该是:五层开放式、四人内卫内浴、上床下写字台的空间足够、室前室后视野开阔及网络资源丰富最好临近图书馆。另外, 配套公共设施资源也应在方便学生的基础上围绕公寓这个核心多功能化、完善化, 以尽可能满足多样性需求。如:在学生社区设立单元阅览室、不熄灯研修室、文体活动室等, 造就“第二课堂”硬件资源保障, 促进学生的学习交往, 建立健全健康人格。

“信息时代”的信息资源丰富多彩, 但具体到学生社区学习环境, 尤以三方面为要:一是图书馆和学生社区一体化, 方便学生图书资源等的获取。实行“中心图书馆和卫星图书馆结合模式”, 中心图书馆突出其信息资源获取的全面性、完善性和综合性, 卫星图书馆侧重所在区域学生的专业性、便捷性。同时, 加大资金投入, 购买访问各高校图书馆信息的权限;二是网络信息及规划建设达到“宿舍网络信息获取如图书馆一样便捷与丰富”目标, 使学生能足不出户随时随地的学习, 最大程度的平衡和利用各项资源;三是有效引导, 不仅使各项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而且培养学生有效获取和利用各项资源为自己个性化学习服务的能力, 甚至构建起信息资源利用与建设相辅相成的全民贡献模式: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主要是交流、分享、互助、共同进步, 信息使用者与信息管理者的互动主要是完善、更新、共建、同步升级, 形成“信息为人人, 人人建信息”机制, 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平台, 建设互动、共享、共赢的优势信息支撑的完善学习氛围。

4. 整合现有师资力量, 构建适宜的指导师资队伍

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构建, 各类师资的参与、规范、引导、释疑、解惑及创新协同必不可少。其实, 将现有师资资源有效分成四类和重新定义其职能, 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一是社区承担教育、服务和管理的师资队伍。社区主要负责人最好是管理专业或思政专业的教授、副教授, 若有企业高管经验的更佳。社区的行政人员必须是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 才可胜任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生活老师队伍, 不仅仅是承担传统宿舍管理员的职能, 更要成为行政老师队伍和辅导员老师队伍的教育与管理助手, 所以要求中专以上学历。

二是辅导员师资队伍。主要职能是学生行政事务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胜任条件为重点高校本科以上学历、有学生干部经历、较好的政治素质和健康的人格。辅导员老师直接进社区办公, 增强与学生的接触互动, 和其它师资队伍一道作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是校团委师资队伍。他们主体为老师引导下的学生干部队伍, 他们本身的榜样性、带头性和先进性就会对社区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起到导向或榜样“师资”的作用。同时, 以他们为主导建立的社团和开展的各类文娱活动, 既是学生的能力展示平台, 又是学生的学习平台。

四是专业师资队伍。各学院的党政领导、专业老师和外请专家学者, 他们经常进社区指导学生学习、开讲座, 甚至指导学生科研、创业等, 营造浓厚的知识学习、学术研究、创新竞争的环境氛围。

四、结语

高校学生的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 而学习环境与学习效果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作为“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构建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任务之一。因此, 对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模式的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实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复合人才目标的重要工作。科学、有序的构建学生社区学习环境, 能使学生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成才的目的, 增强学生上岗、上阶梯的个人综合素质, 增强他们的主体性, 为学生们更好的走向社会做贡献。

摘要:现行以住宿为主导功能的高校学生社区在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保障环境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满足不了构建优势学习环境的需要。对此, 在“充分尊重人、与国际接轨和技术信息化”构建原则的导引下, 研究提出从四个方面来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学生社区学习环境:其一, 重新界定社区边界, 扩展原社区边界树立一体化的大社区观念;其二, 借鉴企业管理理论, 再造学生社区的管理与服务业务流程;其三, 强化社区硬件资源, 构建完善的优势信息支撑;其四, 整合现有师资力量, 构建适宜的指导师资队伍。

关键词:学生社区,学习环境,构建

参考文献

[1]牟晅, 陈祥敏.大学生社区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 (2) .

[2]叶树江, 张建华.新型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2) .

[3]陈祥敏, 王新爱.运营管理新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4) .

高校学生社区 篇9

一、台湾与大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比较

(一) 机构设置上的比较

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组织呈单一型, 具有扁平型组织的特点, 校一级设学生事务处[1], 下设学生活动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体育辅导、奖助学金辅导、留学生辅导、学生设施管理等若干工作组, 负责全校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所有日常事务, 在院系一级没有对应的组织。学生事务处对上向分管的副校长负责, 对下直接面对学生社团和学生个人开展工作, 其特点可概括为, 一级管理, 多头并进, 条状运行。大陆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呈复合型, 具有锥形组织特点, 校一级设学生处 (学生工作部) 、校团委、校学生会三个一级子系统, 各子系统实施分级管理, 在院系一级设有对应的二级机构。学生处、学工部、校团委对上向分管的校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负责, 对下向下属二级机构安排工作,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级管理、条块结合, 网状运行。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大陆高校学生工作机构设置上主要有两点不同, 其一, 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院系一级不设对应的二级机构;其二, 大陆高校设有独立的共青团组织工作系统。

(二) 职能范围的比较

台湾与大陆高校赋予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能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一, 学生就业辅导。包括毕业生就业咨询、就业教育、就业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 为招聘活动提供服务。第二, 学生活动辅导。包括指导学生团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举办各类拓展培训, 管理学生活动场所等。第三, 学生心理辅导。包括开展心理状况普查, 举办相关知识讲座, 开展群体或个人心理辅导, 心理或心理疾病学生的治疗康复等。第四, 奖助学金管理。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 助学贷款的评定与发放, 勤工助学计划的实施等。

台湾与大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职能的差异主要在:第一, 工作范围有所不同。大陆很多高校学生处的职能包括了本科生的招生工作, 不直接管理学生宿舍, 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的物业管理或交由学校后勤部门管理。而台湾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还包括了侨外生 (留学生) 服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 相当于把大陆高校国际合作处、体育部 (系) 的职能划归其管理。第二, 学生辅导内容侧重点不同。台湾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方面。内地高校的学生辅导这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养成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心理辅导工作也较为薄弱。

(三) 学生管理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管理主要由学生事务处负责, 由学务长统管。相对内地的学生管理比较自由、自主、灵活。学生事务处下面分设生活辅导组、咨询辅导组、毕业辅导组等。其基本功能与内地的学生工作处及下设的学生管理科, 学生细想教育科, 招生就业科相似, 但功能和职责上还是有比较明确的区别[2]。

1. 生活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生活辅导包含学生的住宿管理, 助学贷款申请和兵役申请等事宜。台湾高校学生的个人生活相对自由。住宿可以选择在学校住宿和租住民房, 除军校外学生的出入和作息没有专人管理。相对而言, 住宿在学校的宿舍价格比较便宜, 尤其是公立大学, 每学期的住宿费用为新台币6 000元~7 000元 (约合人民币1 500元) , 而住宿在外的费用至少是1倍以上。但由于台湾的大学近来也存在扩大招生的问题, 所以学校的宿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需要通过抽签方式来决定是否可以住宿学校宿舍。助学贷款是台湾学生解决学费的一个主要途径。生活辅导组主要负责帮助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由于台湾银行的联网系统和信用记录非常健全, 所以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能及时还清贷款, 已确保自己的信用记录。使得助学贷款的运作比较顺畅。

生活辅导组的事务主要由教官负责。教官是台湾教学体系中保留的传统部分, 早期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与早期大陆大学中的舍监和现代大学中辅导员的职责有相似之处。但目前教官的职责已逐步由管制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协助学生顺利进行大学生活的角色。除负责学生的军训外, 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事务进行指导。

2. 心理辅导。

与大陆的高校相同, 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健康在台湾高等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角色。这些任务由咨询辅导组完成。咨询辅导组的成员包括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 兼职的各院系心理辅导老师和专门的精神科医生。咨询辅导内容包括: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感情关系、情绪管理、学习生涯发展、自我探索等方面。相对国内大学的心理辅导专线和日常辅导员及班主任式的管理方式, 台湾大学的咨询辅导团体更大, 咨询辅导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其从学校到院系以及宿舍区, 都能找到心理咨询辅导人员的身影。所以, 虽然台湾高等学校中的学生宿舍和生活管理相对松散, 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较少。这一点是大陆高校值得借鉴的地方。

3. 毕业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的毕业辅导涵盖较广, 除各类毕业生需求信息外, 还包括暑假的培训, 公读机会以及为求职所办的各种讲座和准备。其功能和内地高校的就业科有些类似。毕业辅导组的固定教职员很少, 多由校友组成。职业生涯的讲座也是邀请在相关行业从业的校友回校进行, 并提供面试和求职简历准备等的指导。大陆高校的就业指导多在为学生提供招聘的信息, 而关于简历和面试都是学生自己摸索。现在有些高校将这些内容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 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相对于大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 台湾高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压力要小一些。应届毕业生中约有20%~30%会继续升学, 20%左右会进行相关的商业活动。所以相对于就业机会而言, 一般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但起薪较低, 一般为2万~2.5万新台币/月。

(四) 学生培养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受美国影响较大, 课程大致分为两类: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 其中又分别涵盖选修和必修。台湾高校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比例为4∶6, 学生除可以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外, 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

1. 通识教育。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与大陆高校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平台相近, 课程包含共同课程和通识课程两种, 在各校所占比重不同, 大约占全部学分的25%。共同课程多包括:国文、英文、历史和宪法四科。而通识课程主要有以下领域选择几门课:自然科学, 文学艺术与人文, 社会与行为科学。作为专业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 台湾的通识课程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课程门类、内容和学时的设置上与专业课程还存在矛盾, 目前各校都在与专业课程的资源进一步协调, 以取得更好的发展。大陆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近年来在通识平台中也加入语文和人文修养课程, 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还处于试点阶段, 效果的优劣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教学效果评价。

2. 专业教育。

台湾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程门数相对较少, 学生有较多的选择权利。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专业必修课程只有57学分, 必选课程6学分, 选修课程大于12学分。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化学基础的四大课程所占比例较重, 而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都放在选修课程中, 更体现出“厚基础, 宽专业”的特色;同时四年级没有必修课程, 便于学生自由安排考研究生和找工作的时间。台湾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学的另一个典型特色是全部使用原版教材, 所以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训练专业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不需要单设专业英文课程和双语教学。

二、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大陆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一) 注重学生“通识教育”

台湾高校秉承“通识教育的理念”, 以培育完整的人格为主要目标, 强调引导学生了解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增进学生对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综合了解, 协助学生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更为宽广的体验认识。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贯彻“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形成了一些可借鉴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从工作理念上看, 强调“目标为先, 方法为要”, “发展重于预防, 预防重于治疗”, “服务重于管理, 奖励优于惩罚”, “关怀先于要求, 耐心多于忧心”, “主动出击, 争取认同”的理念等等[3], 既简单明了, 又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从实现“通识教育”的途径上看, 强调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的重要作用,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出版指导刊物, 定期举办研讨会;强调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

通识教育的理念, 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原理, 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深刻理解及对全面实现人的价值追求, 与大陆高校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全面素质教育一脉相承, 值得内地高校借鉴。

(二) 注重培养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台湾高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 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 多数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硕士以及以上学历, 具备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而且由于竞争的压力, 他们一般会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 出国深造也十分便利, 学校为他们的学习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条件。学生事务工作者经过长期积累和互相传承, 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乐于为学生服务。

大陆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大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工作年限较短, 阅历经验不足, 业务培训较少, 此外, 队伍的整体敬业精神、服务意识不如台湾高校。因此, 对于大陆高校来说, 加快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专家化, 职业化建设步伐, 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工作队伍, 尤其迫切而又任重道远。

(三) 注重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台湾高校均尊重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 十分注重发挥其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学生组织在参与民主管理、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成长方面, 在学生干部评聘、工作经费筹措、创造工作条件等自身建设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大陆高校学习借鉴之处。

台湾高校高度重视发挥学生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台湾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应重视“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 而社团活动正是实践全人教育、潜在教育、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因此, 台湾高校鼓励广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十分注意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台湾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 学生社团管理规范。不论是台湾高校制定的学生社团规章制度, 还是学生社团自身制定的运行办法, 均日趋完善规范, 对学生社团成立、辅导老师、经费补助、社团评鉴、出版刊物、社团奖惩等都有明确具体的措施。为适应学生社团的发展需要, 学生事务处由昔日对社团的单纯管理, 进一步向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的目标发展。如东吴大学在学生中开设《社团经营与发展》课程[4], 淡江大学开设《社团经营与管理》课程。有的高校还举办学生事务研究在职硕士班, 培养社团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二, 学生社团种类繁多。近年来, 台湾高校学生社团增长迅速, 发展多元, 已经成为台湾高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台湾大学有学术性、艺术性、服务性等十六大类, 总计600多个学生社团。第三, 学生社团作用突出。社团活动在培养台湾大学生多样化兴趣, 丰富大学校园生活;磨炼领导才能,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训练自治自律能力, 奠定择业就业的优势;陶冶个人情操, 提高人文素养, 提升大学的整体教育质量等方面, 收到明显成效。

(四) 注重发挥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事务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 起着指导、帮助、咨询的作用, 通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言行举止来引导、启发学生做出适合个人的选择。从业者非常看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工作方向和服务内容, 十分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挥, 这可以从其个性化服务形式中窥见一斑。 (1) 个别辅导。通过会谈、家访协助学生克服其在学业、社交、情绪及家庭方面遇到的困难, 在需要时转请有关专业人士提供服务。 (2) 小组工作。包括治疗性小组、发展性小组、学习技巧小组等, 对有相同问题和需要的学生, 通过小组工作起到补救和预防的作用。 (3) 咨询服务。向前来求询的学生、家长予以指导, 提供资料, 必要时给予跟踪服务。 (4) 外展工作。在课余时间, 工作人员到一些学生经常聚集的地方去接触他们, 与他们交友谈心, 融洽关系, 促进工作。通过这四种有效的工作方式, 做到学校要求与学生需求的结合、学生个性与群体共性的结合,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大陆高校的学生工作以教育管理为主, 强调行为控制, 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来搞教育。在教育实践中, 往往重共性轻个性, 重普遍轻特殊, 重集体而轻个人, 重当前而轻长远,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发展观。当前,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 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权力意识普遍增强。大陆高校应学习借鉴台湾高校的做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发展服务, 体现在教育观念上, 就是要转变对教育主客体的固有认识, 学生既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 更是教育的消费权益者、学校教育的主体;落实在行动上, 就是要在各项工作措施上多为学生考虑,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在教育方法上, 要多尊重学生, 关注个性;在活动组织上, 要针对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开展活动, 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台湾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与大陆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地位, 甚至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上均有不少相似之处, 大力推进两岸高校学生工作的交流, 取长补短, 对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人才培养, 实现和平与发展, 均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冬卉, 文辅相.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由于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 2002, (7) :15.

[2]刘荣, 钟璟, 等.台湾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管理和培养问题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6) .

[3]钱钟.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J].江苏高教, 2001, (4) :59.

高校学生社区 篇10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素质研究概述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等问题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而目前国外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 只是形成了一系列类似的概念和思想。“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创造性成果。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概念, 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 本文采用的是俞可平教授的定义:“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 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2.关于生态文明素质的研究

鲍宗豪认为:“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城区能否形成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的关键, 是‘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

黄艳等认为:“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是衡量大学生作为‘大学人’和‘社会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90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呈现正成长性的综合发展趋势。

只有国民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 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 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 很可能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要融入实践行动中, 处于“象牙塔”里的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塑造, 既是一种理想型的, 也是一种实践型的。高校的生态教育课会使学生激情澎湃, 但走出校园, 社会大众的实际行动很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从众心理和不坚定的决心会令他们做出错误的行为。学生生态行为的这种不稳定性, 是影响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重要原因。

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的内容和目的

本研究组织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了高校学生的生态知识、生态文明素质、生态责任、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因素的自我认知4个方面, 能够全方位了解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 (见表1) 。

本次调查的目的, 在于调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 并通过对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出可行性建议, 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调查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调查正式始于2013年11月, 历时1个月。选取了上海、南京、杭州三座城市中的8所高校作为调查样本, 选取的研究对象限于公办高校的硕士学生和本科大学生。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8所高校共发放650份问卷, 收回558份, 有效率为85.84%。

从表2可看出, 性别分布:男生占50.54%, 女生占49.46%。年级分布:大一占6.63%, 大二占21.33%, 大三占20.97%, 大四占6.09%, 研一占24.91%, 研二占12.90%, 研三占7.17%。学科分布:工科占37.81%, 理科占32.26%, 文科占29.93%。

3.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 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种方法, 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各种因素。

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学生生态知识分析

在分析高校学生生态知识方面, 笔者选择两个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是单选题1“‘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的”, 二是单选题2“‘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其中, 单选题1 (正确答案为“十七大”) 回答正确的有207人, 正确率为37.10%, 选择“不知道”或选择错误的高达62.90% (见图1) 。

单选题2 (正确答案是“6月5日”) 回答正确率为51.61%, 仅过半数, 选择错误的占48.39% (见表3) 。

从回答状况可看出, 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政策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 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设置的生态教学课程比较少, 学生系统学习生态知识的机会较少;二是在现代社会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日趋增大的境况下, 高校学生群体更多关注的是与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东西, 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补充与前途“无关”的知识, 会疏忽对生态知识的关注, 影响着自身生态知识水平的提高。

问卷统计数据显示, 在生态知识方面, 男生回答正确的比例要高于女生。这是因为, 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政策、时事政治紧密相连, 男生相比于女生而言, 对时事政策关注更多, 导致生态知识掌握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2.高校学生生态行为分析

生态行为是生态文明素质的外化和集中体现, 是一种表现生态文明素质最直接的方式。高校学生生态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 生态恶化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 在政府、社会、学校、大众传媒等各方主体宣传教育的影响下, 学生产生了责任感, 并将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技能转化为一种保护生态的情感和责任;另外, 学生将自身的生态责任和生态意识逐渐外化成生态行为。

从表4、表5可看出, 高校学生已逐渐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并付诸实践, 杜绝使用一次性物品, 自觉使用可循环物品, 参与绿色环保宣传活动等。但是, 在参与实践活动方面, 学生交付的试卷并不十分满意。这说明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未完全转化为文明的生态行为, 在知与行、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除了以上两项生态文明行为之外, 高校学生作为具备较高生态素养和公德意识的群体, 也有其他的生态文明行为。问卷统计显示:超过76%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超过62.5%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购物自带购物袋;超过50%的被调查者能够向有关部门反映排放污水的行为。

根据调查数据, 现实生活中多数高校学生能够做到爱护环境, 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也愿意参与有组织的生态保护活动, 并身体力行通过多种途径做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事情。但是, 学生的生态行为缺乏主动性, 没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对环保和生态发展的责任感不强。一节生态教育课或者演讲后, 学生的热情被激发, 热情澎湃地要投身于生态环保建设中, 但离开那个特定的环境, 激情褪去, “随大流”的本性就会显露无疑。对于这种情况,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摆脱不了责任:幼时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熏陶, 入学后教师的教导、学校环保活动的组织, 接触社会后社会风气的影响、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 这些都是影响高校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行为的重要因素。

3.高校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 通过周围的生活环境就能体现出来。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状况评价的调查结果为:3.9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好”, 29.0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 41.0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 19.4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差”, 6.6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差”。这说明虽然政府近几年在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去改善生态环境, 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久的工程, 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23%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是“非常好”, 20.61%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 49.2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一般”, 认为“比较差”和“非常差”的仍占21.33%和5.55% (见表6) 。同时,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 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T检验值为2.10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描述性数据, 是应用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 (one-way ANOVA) 得出P值为0.356。这两组数据均表示, 针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 学生有理性的认识, 对其评价是相对客观的。而且这两组数据是相互关联的, 学生认为周围环境状况好的,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就会高;认为周围环境状况不尽人意的,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自然就会降低。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达73.70%的被调查者归责为“政府缺乏相关监督政策, 行动不到位”, 这又验证了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不高的结论。一方面, 是因为政府采取的改进生态环境措施正在实施中, 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而当前生态破坏严重, 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另一方面, 有些部门在应付上级政府和公众, 未真正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面对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应全面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听取各方意见, 明确各方责任, 制定可行性措施。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 又要做到爱护保护生态, 让社会群体切实感受到政府实际行动的效果。

4.高校学生自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分析

图2显示:10.21%的高校学生被调查者认为, 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非常好;45.70%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好;36.38%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为一般;剩余7.71%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差或非常差。调查数据说明, 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自评还是不错的。

通过调查发现, 影响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在影响因素中选择“家庭”、“成长环境”和“朋友”的比例是较高的, 尤其是“家庭”这一项, 比例高达82.3%。这说明学生认为, 家庭教育对其生态文明素质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亲属尤其是父母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子女的一生;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 在生态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形式化, 缺少专业的教师任教, 生态宣传及专业活动组织不足, 无论是“软件方面”, 还是“硬件方面”都亟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 84.4%的被调查者认为, 自己所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现状是“不重视, 这方面工作较少”。就高校的生态教育工作而言, 81.7%的被调查者表示, 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践行能力的有效措施, 是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 成立生态环保社团组织。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学校生态教育工作已做得很成熟, 我国高校可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发展学校生态教育, 设置相关生态课程, 成立专门的环保组织, 组织并带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逐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 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及参与生态行为的机会与能力。

根据调查数据做的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 (见表7) , T值为1.60。这份数据表明, 高校学生个人生态文明素质与性别关联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相上下, 生态文明素质不会因为性别之差而有明显差异。

5.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 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程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本次调查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请谈谈您对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

(1) 学生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政府特有的角色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政策的主导者, 其态度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2) 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责任, 企业需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其核心价值体系中, 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在企业盈利的同时, 也要对生态保护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3) 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承担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社会组织要利用其“人员多、涵盖范围广”的优势, 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 组织环保活动, 传递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提高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4)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因此, 大众传媒应利用自身优势传播正能量, 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此次调查研究显示, 大多数高校学生对当前的生态现状有客观的认识, 对自然环境的现状及其相关政策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 但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实践行为表现得却不尽如人意, 总体水平尚待提高。

(1) 高校学生的生态保护知识水平不高、认知不明确, 对基本的生态知识和政策缺乏关注和了解。

(2) 高校学生的生态意识虽已觉醒, 但生态责任感不强, 不能主动将自身纳入保护生态的角色中。

(3) 高校学生的生态行为虽已养成, 但明显滞后。日常生活中, 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行为与其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责任往往是脱轨的, 不能很好地将生态道德情感、意识、准则等应用到实际的生态行为中。

2.建议

(1) 在生态知识方面, 以自学为主, 学校教育为辅。生态知识是生态文明素质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它主要包括, 通识性生态学知识、生态保护知识和生态政策法规三部分。本文中的“生态知识”着重于后两者, 即生态保护知识和生态政策法规。高校学生拓展生态知识面主要应依靠自身, 主动阅读相关的生态书籍, 学习生态保护知识, 积极了解当前生态现状、生态环境建设状况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注政府发布的生态政策法规等, 以此提高自身的生态知识水平。目前, 我国的高校教育主要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 生态教育体系还不完善, 更多的是一些德育课程。因此, 高校应在现有教学体系的前提下, 强化或增加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辅助学生学习生态知识。

(2) 在生态责任方面, 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高校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高校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不会自发形成, 需要通过系统地培养逐步形成。一是重视家庭教育在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形成中的作用。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责任意识的形成。因此, 家长要为子女做榜样, 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 培养子女的生态责任。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高校应把生态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活动中, 使生态责任意识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同时, 拓宽学生参与环保的渠道,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感。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氛围。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 宣传生态责任新理念,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增强其生态责任意识。

(3) 在生态行为方面, 拓宽参与实践的渠道, 改进高校学生的生态行为。要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水平, 良好的生态知识水平和生态责任意识必不可少, 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一是高校可通过制定校园行为规范制度, 强制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发挥校园媒体、环保团体等的监督作用, 督促学生将生态文明行为当做一种习惯。二是学生应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生态实践行为中的主体作用, 主动参加生态保护实践活动, 进行严格的自我监督, 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

在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下, 高校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 其生态文明素质水平还达不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期望。因此, 高校学生应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与习惯, 并争取能够利用所学知识, 从实践中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 为缓解严峻的生态压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4) .

[2]鲍宗豪.市民文明素质评价研究——以对北京东城区市民文明素质的评价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 2008 (4) .

[3]黄艳, 田辉玉.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的评价与预测[J].统计与决策, 2013 (23) .

[4]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5]韩俊.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的信息行为研究——以杭州某社区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 .

[6]自然之友, 刘鉴强.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2014) [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7]李玉明.生态文明视域下公民的生态责任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5) .

[8]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9]蒙秋明, 李浩.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10]廖小平, 孙欢.环境教育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2) .

高校学生自我防范剖析 篇11

关键词:高校学生;自我防范;安全教育;表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31-01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不断提升,受到教学硬件设施的限制,大学校园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安全界限,与社会之间的接触机会变得越来越多,这就改变了学校治安管理的工作方式。处于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现阶段媒体报道了大量高校女大学生遇害遇险事件,使得这话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的安全教育效果也收到了质疑!

一、高校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内容,在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外,高校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的提升,是打造文明校园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再者,培养高校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充分展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社会,是其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最后,高校学生自我防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淡薄的表现方式

(一)高校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引发安全事件的特点。

综合最近几年涉及高校学生安全案例,将其特点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遗失,盗窃案件频发,比如自行车,笔记本,手机等;其二,诈骗安全频发,大学生是主要的受害群体;其三,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断增加,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率提升。集合上述对于案件特点的总结来看,如果长期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仅会危及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还会给予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二)高校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淡薄的表现方式。

高校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淡薄,这样的结论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是基于很多高校学生安全事件总结而来的。具体来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学生麻痹思想严重,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弱,生活学习习惯不规律,不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其二,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安全教育,在遇到安全事件的时候,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也集中体现了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其三,高校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往往在面对不安全事件的时候,总会成为受害者。

三、高校学生自我防范能力提升的途径

针对于上述提到高校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淡薄的问题,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自我防范能力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自我防范能力提升的责任机制。

高校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进行自我防范能力提升方面往往都显得被动,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相应的责任主体去强化监督和管理,势必难以达到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健全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将高校学生自我防范能力提升纳入其中,树立正确的高校学生自我安全教育观念,为实现学生安全防范能力提升创造政策环境;其二,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也就是说明确高校领导,政府相关部门在高校学生自我防范能力提升过程中的责任,并且将其纳入到其绩效考核中去,以此去引起其对于安全预防工作的重视。

(二)营造良好的高校大学生自我防范宣传和教育环境。

事实证明,如果能够营造良好的高校大学生自我防范宣传和教育环境,可以使得安全教育质量和效益得以提升。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宣传和教育环境的营造。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抓住新生入学和放假前期的时机,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将与大学生安全相关方面的安全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得其做到知法学法守法。其二,高度重视高校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教育和宣传,利用学校社团和学生会,积极开展学生自我防范教育周等活动,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防范意识的提升;其三,发挥高校教师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作用,积极将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体现出教师人文关怀一面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防范意识得以提升。

(三)注重选择科学有效合理的安全宣传教育方式方法。

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口号来进行,既然是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就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保证安全教育效能的实现。对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以下的方式去开展:其一,案例剖析法,针对于目前新闻媒体中关于高校大学生安全事件的报道,在学生群体内开展案例分析,对于造成这种安全事件的原因进行研究,以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到安全防范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其二,以情境教学法,以创设具体情境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安全事件中去,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使得学生处理安全事件的能力得以提升。除此之外,还应该高度重视安全宣传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将是促进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阶段高校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淡薄,能力不佳,往往成为安全事件的受害者,但是随着高校各项教育宣传工作的开展,高校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会在提升自我防范能力方面采取对应的措施,由此改变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自我防范能力不足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楠,程根银,黎霞. 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2]葛冬冬.“全人发展”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趋势初探 篇12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趋势

大学生社区是学生共同生活、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 是学生开展人际交往、锻炼自我、思想自由交流的良好平台, 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起点。近年来,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社区和社区人数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 随着学分制进一步推行, 班级教育管理模式逐渐淡化, 因此, 学生社区作为一个在特定地域内为获得知识而集聚到一起, 有共同精神家园和利益需求, 彼此间保持相互联系的青年学生群体, 在高校发展与学生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大学生社区文化是以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主体的特定地域内, 兼并了高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以体现大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化现象的综合团体意识, 反映的是大学生生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从属于大学校园文化, 是构筑校园文化的亚文化, 是高校精神面貌的反映, 对规范学生学习生活, 强化素质能力培养, 提升高校整体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 树立科学发展观, 正确认识社区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设计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若干重要环节, 积极探索适应当前高校实际又具有创新特征的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之路, 推动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性、全面性及灵活性发展。

一、高校社区文化的特征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在本文中主要指以大学生生活园区为单位、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为纽带、以大学生为主体形成的综合群体意识, 包含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知识结构等多种内容。从属于校园文化, 是构筑校园文化的亚文化, 与校园文化相比具有自身特点[2]。

1. 多元化。

高校大学生大多介于18~25岁之间, 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性格和个性特征, 同时由于来自不同地域, 他们的性情特征和文化观念又会带有不同地域特征。这些都使高校社区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状态。多元化社区文化在带给大学生新奇感受的同时, 可能因为文化、习惯的差异造成交流的麻烦。通常随着大学生在高校社区生活时间的增加, 这种多元文化会慢慢融合到当地主流文化中, 并且彼此形成一种很强的包容性。

2. 信息化。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网络科技水平的提高,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交流沟通平台。在腾讯QQ、博客逐渐淡出舞台, 微博、人人尚未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 微信、微友秀这些新兴平台势如破竹般席卷而来, 充斥着学生的课余生活。信息化是社区管理现代化和社区组织网络化的要求。现代高校社区管理随着社会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和形式多样化, 单纯依靠过去上传下达的方式, 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借助现代化通讯手段, 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 创造性。

大学生社区文化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 应该在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并提高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随着科技、经济高速发展,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主题,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带动大学生社区建立日趋浓厚的创新氛围。

二、高校社区文化的功能

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 还是课堂的延伸, 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综合性场所, 是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阵地, 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积极健康的高校学生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提升, 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4]。具体而言,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合”之所趋, 融合贯穿功能。

随着“90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教育载体已经满足不了新一代大学生的活跃需要, 学生公寓社区日渐成为激活年级、班级、宿舍甚至更小组织细胞的活力创新实施平台, 社区可以为各级学生组织提供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平台, 激活每一个学生, 惠及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受益。

2.“导”之所始, 素质拓展功能。

高校社区是极好的学生自我锻炼平台, 能够让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学生是社区管理的主体, 也是社区建设的主人。在当前社区管理中, 应积极吸纳学生参与管理, 启发学生自治能力萌发。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深刻论述学生自治的四大好处, 即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能适应学生之需要;能辅助风纪之进步;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5]。学生参与管理, 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进而形成自我责任感和对他人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为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做好铺垫[6]。

3.“专”之所需, 凝聚激励功能。

尽管高校社区内的师生来自五湖四海, 但社区文化能致力于满足师生多层面的需求,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学生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随之频繁, 彼此间界限缩小, 相互间影响加大, 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凝聚效应。在这一方面, 斯坦福大学堪称是最经典的成功案例。他们将学生公寓划分为不同主题开展活动, 主要分为学术与语言主题公寓楼、跨文化 (民族、国际文化) 主题公寓楼、课题楼、生活互助公寓楼等, 其中以学术与语言主题公寓楼为例, 又分为人种与种族比较研究主题公寓楼、东亚研究主题公寓楼、中欧主题公寓楼等8幢楼, 这些主题公寓楼通过讲座、招待会、系列电影、音乐会、学术研讨会、特殊计划和外语圆桌会等活动, 让学习不同专业却有着共同兴趣的学生可以一起居住, 并在轻松有趣的住所环境中探讨一个主题或领域, 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社区文化的凝聚激励功能。

4.“雅”之极致, 陶冶教化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都承载着教育的功能, 且现代教育是建立在文脉延续基础上的文化精神传承, 所以高校社区文化不仅需要将一般的美丑、善恶等价值认识和道德评判传承于社区师生, 更重要的是将最新理论成果, 如科学发展观等融于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之中, 使社区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思想得到升华[7]。值得注意的是, 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与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只强调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 而忽略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的功能, 就会导致社区文化高居于学生之上, 以致忽略学生的实际文化需求。教化功能发挥的前提是该社区文化要为学生所接受。因此, 要坚持社区文化的前进方向, 除了关注用什么引导社区和学生外, 还必须注意宣传教育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讲求文化工作形式和方法。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看到、听到社区不断生产出的文化产品、活动, 并且经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染, 做到入耳、入心、入脑, 才有可能发挥社区文化的宣传教育功效[8]。

三、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以“品牌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性”。为使社区文化建设常态化, 本着“品牌化, 规范化、特色化”的原则, 可以开展格调高雅、层次丰富、学生乐于参与的社区文化活动, 用社区文化熏陶和引导学生, 营造社区健康向上的育人软环境, 将公寓社区建成学生温馨舒适的家园、求知进取的学园、素质拓展的乐园。例如, 打造“社区特色文化节”, 将寝室三人制篮球赛、棋类大比拼、寝室文化走廊、十大寝室之星评比等活动固定为社区特色活动, 定期举办;通过公寓社区创意设计大赛, 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社区Logo、理念、使命等, 彰显本社区的特色品牌;打造专用沙龙室、活动室、阅读室, 以规范化的场地力促学生规范化地参与。以“多样化”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性”。作为培育青年知识分子的特殊人居空间, 大学生公寓社区不仅是居住、娱乐、休闲的场所, 更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培育阵地。因此, 社区活动不能仅仅旨在提升生活质量, 应该全方位、多角度辐射到党团建设、思政引领、素质提升、文化育人等多方面。为帮助同学们在社区实现“会良师、交益友、求真知、成大我”的目标, 社区可以构建以专业导师、心理导师、职业规划导师、企业导师、学工导师、朋辈导师为主体的社区导师团, 丰富社区指导服务项目, 将社区打造成培育校园文化和良好校风学风的新型“教育共同体”。具体而言, 可以归纳为“四进社区”。

首先, 党团建设进社区。发挥社区“合”的功能, 打破行政班级界限, 将党支部、团支部的组织优势和学生社区群聚性进行有力结合, 在社区建立党、团支部, 使党、团员的教育管理实行“一个身份, 两个舞台”;通过设立“社区党员驿站”, 定期开展各类党日主题教育活动[3];此外, 还可以由社区导师团定期对社区党团活动给予专业指导。其次, 思想引领进社区。发挥社区“导”的功能, 聚焦思想引领, 依托心理健康日、社区微信、社区月报等渠道, 定期开展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 选派低年级辅导员入住学生社区, 公寓社区自治委员会与学生党员百岗奉献工作站实行流动值班制。再者, 素质提升进社区。发挥社区“专”的功能, 社区承托第二课堂的素质提升责任, 借助社区导师团, 围绕专业学习、实习实践、心理素养等方面, 开展名师有约、读书会、学术沙龙、社区嘉年华等, 以改进思维方式实现社区内专业互学系统化、实习实践生动化、生涯规划全面化。最后, 文化育人进社区。发挥社区“雅”的功能, 通过LOGO主题墙、使命愿景文化墙、社区榜样专栏、图书漂流等绘就高雅的校园文化底色, 营造滋养身心的社区文化氛围。同时可以打破原有以学院、年级、班级为赛事承办单位的模式, 以社区为单位筹备赛事策划、组建参赛团队, 开展“社区文化节”及“公寓社区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 全方位凸显公寓社区的功能性。

以“自主化”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灵活性”。学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态度, 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社区学生自我管理, 首先应该加强社区的组织建设, 通过民主选举与自我推荐, 选拔有志学生成立公寓社区自治委员会, 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为宗旨, 以建设安全、文明、高雅、和谐的研究生社区为目标, 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在学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战斗堡垒和核心力量, 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9]。其次, 社区中的党团组织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党员宿舍挂牌, 发挥党员在宿舍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行党员联系负责制, 鼓励党员以身作则、以点带面, 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以学生个体参与、群体参与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不仅保证管理渠道通畅, 充分发扬民主, 让学生建立起社区主人的意识,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 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更鲜活。

公寓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成为高校的主流意识, 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展现风采的一张“名片”[10]。组织开展具有社区特色、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群众性文体活动, 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而体现社区文化的合、导、专、雅功能。使社区成为集“思想教育, 行为集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教育阵地, 能有效提升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向东.浅谈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和发展[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 :96-97.

[2]郑晓瑛.论新时期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创新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140-141.

[3]王劲璘, 丁炜, 等.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 :56-58.

[4]卜再元, 谈传生, 谈正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的思考[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21-123.

[5]谷淑萍.论高校校园社区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27-128.

[6]郭玲玲.高校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J].高教论坛, 2006 (2) :124-125.

[7]荆晓艳, 谢怀建, 朱妍洁.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重庆与世界, 2011 (28) :54-60.

[8]覃嫔.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0:9.

[9]谢孟岑.论高校社区文化建设[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 :63-65.

上一篇:工科类大学下一篇:电力系统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