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学生事务(通用12篇)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 篇1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学生”理念的源起与内涵
1.“发展学生”是当今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有一个鲜明特征, 即始终以丰富的理论作为实践的先导和基础。1937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学生人事工作宣言》, 标志着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在美国高校中地位的确立。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大致经历了替代父母 (In Loco Parentis) 、学生人事工作 (Student Personnel Work) 、学生服务 (Student Services) 、发展学生 (Student Development) 等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分别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萌芽”、“形成”和“重要转变”阶段。“发展学生”阶段则表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深化。其奉行的“发展学生”理念是旨在发展学生的理性和心智、全面培养人的教育理念, 主张教育所有大学生要关注人的价值与意义, 尊重生命, 弘扬个性, 促成学生提升生存意义和完善人格。正如哈佛大学首任女校长Drew Gilpin Faust所指出的, “在这个变动的时代中, 应始终坚持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 这一原则应该被奉为高等教育的灵魂”。
2.“发展学生”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根本追求。
“发展学生”的教育理念在1994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发表的《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1] 报告中有较为明确的阐述。报告提出, 学生事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和个体的全面发展。报告指出, 传统高等教育把它的活动划分成学术事务 (学习课堂教育认知发展) 和学生事务 (课外学生活动、居住生活、感情或个人问题) 两种, 不利于学生大学以后的生活。因为很显然, 一个成年人的许多能力例如领导能力、创造力、公民权、道德行为、自知自学和自我锻炼等等, 并不能截然分为情感和理智两个方面。因此, 美国高校强调应在教育管理中致力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应面向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阶段学生、考虑到不同需要的学生 (包括特殊群体) 来设计教育方案、开展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个性和学习上得到并驾齐驱的完美发展, 以此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根本追求。
3.“发展学生”也是美国高校所有教育者的一致共识。
事实上, “发展学生”是包括学生事务管理者在内的所有教育者的共同追求。他们认为, 各种各样的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的经历都同样有助于学习和个性发展。从校长、教授到每一个教职员, 都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有教育意义的、有目的的活动上, 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人际的相处,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任务。高校将学生置于中心位置, 强调以学生为本。例如, 高校董事会一般都会有一到数名学生代表参与其中, 以保证在管理中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在加州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 学生俱乐部均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是不计报酬的, 但校方将其作为教师晋升教授所必须承担的一种服务工作予以考核。该达特茅斯学院从管理人员到教学人员均须向本科生公布自己的接待日, 鼓励学生有问题直接与相关人员沟通, 接受辅导[2] 。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发展学生”的实践
1.专业化队伍是“发展学生”的基本保证。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20世纪末实现了专业化。美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 (NASPA) 明确了学生事务工作者的职业定位: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二是帮助学生进行学术和职业的决定, 辅导学生, 帮助发展领导能力;三是满足学生的需要, 提供一系列住房、餐饮, 保健服务, 娱乐设施[3] 。针对这样的职业定位, NASPA提出了多达18条的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细化标准: (1) 专业服务; (2) 与学校的发展任务和目标一致; (3) 有效管理学校资源; (4)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5) 协调好利益冲突; (6) 拥有合法合理的自治权; (7) 平等对待其他师生员工; (8) 引导好学生行为; (9) 健全信息调查机制; (10) 充满职业自信; (11) 加强学生情况的调研力度; (12) 体现出专业水准; (13) 有选择地促进专业实践; (14) 发挥指导参谋功效; (15) 清晰界定工作权限; (16) 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 (17) 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18) 及时评估工作绩效[4] 。这些专业标准均基于“发展学生”理念而提出。为此,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人员一般至少持有学生人事服务、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心理咨询、学生事务等专业的硕士学位。较高职位人员大多要求拥有高等教育或其他学科的博士学位[5] 。在美国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 设有专门的学生事务或学生人事管理研究方向;其所开设的62门高等教育博士课程中, 关于高校学生的就达12门之多[6] 。为保证学生事务人员拥有“发展学生”的足够能力, 专业协会致力于学生事务学术研究项目的发布和组织以及学生事务队伍的学术培训, 如NASPA提供的学生事务人员专业发展课程培训, 是个矩阵式课程结构, 具体包括学生事务的价值观、历史和哲学, 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 评估和研究实践, 领导、执行和管理, 文化、环境和组织发展, 法律、支配和政策等六门结构化课程供学生事务人员选择[7] , 基本是研讨式教学, 广泛运用人类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甚至还运用数学进行建模分析“发展学生”中遇到的问题。
2.经费与设施是“发展学生”的物质基础。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不仅有完善的机构体系, 而且有比较充足的经费。公立院校学生事务的部分经费来自州政府和学校财政拨款, 一般占总经费的30%—50%左右[8] , 其余的来自学生缴纳的学生事务专项杂费等。南加州大学每年有4700多万美元用于学生, 大多来源于学生缴费。而在公立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除部分学生经费来自州政府和学校财政拨款外, 与学生事务相关的杂费, 其中有关学生生活与活动方面的费用则按学期收取, 如:体育运动中心使用费为90美元;学生活动中心费用为79美元;学生活动经费28美元等。学生事务管理经费主要用于以下项目:招生与入学服务、帮助高中生入学、运动设施与项目、学生健康与保健、学生支持项目、就业服务、国际中心、行政管理、学生生活管理、、学生政策与法律事务、学生体育运动等。
3.提供项目是“发展学生”的主要方式。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服务的类型众多, 范围宽泛。学习方面涉及入学与招生、注册、定位服务、学术咨询与支持等, 生活方面涉及住宿、饮食、体育活动、健康服务、财政资助等, 此外还提供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司法服务、社区服务和领导能力发展服务, 以及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学生的国际学生服务、残疾学生服务、儿童关爱服务、学生宗教课程、妇女和少数民族学生服务、走读学生服务等等。在履行职责、发展学生的服务中, 有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项目来实现目标, 也就是将所有服务内容设计成工作项目, 供需要的学生自由选择, 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例如针对大一学生所设置的新生教育项目, 其目标就是帮助新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顺利参与校园事务 (课堂外的学习、能力锻炼) 及社区活动。再如规模较大的院校设置了学术咨询办公室, 帮助学生选择学习课程——除了给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外, 还将需求大的共性问题设计成学习项目, 以帮助那些在某一方面需要特别强化的学生。又如, 在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上, 有很多细化的服务项目。南加州大学职业发展计划就由若干项目组成, 包括:建立庞大的校友网络;开设求职技巧短期课程;实施全球使者实训项目 (该项目向学生提供到海外参加实习实训的机会, 学校向每位申请成功者提供7000美元的资助)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导师计划, 等等。为了有效地实施这些项目, 工作人员需要与学生、教师、企业、公司、社区以及提供机会的政府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该校每年有75%的毕业生通过这些项目的服务找到了工作。
4.学生社团组织是“发展学生”的有效载体。
许多美国大学对学生社团积极鼓励和支援。在美国, 高校学生组织是一种公司性质的非盈利组织, 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社团, 通过向学生收取会费、自我经营收入、学校拨款、接受校友和社会捐赠等形式获得经费来维持运行。如加州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学生组织作为该校一个注册的非盈利性公司, 是有组织的学生管理机构, 致力于在学校和社团内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该组织资助那些关注学生发展的大型校园计划, 包括儿童中心、娱乐运动组织及泰坦学生会等。每名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学生都通过每学期的付费维持会员身份。这些费用用于为学生提供服务和计划, 并通过学生选举出的董事会以及相关行政人员进行管理。ASI一年收取学生费用约630万美元。该校有300多个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时向其申请经费。众多社团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而有效的载体。
三、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1.应将“发展学生”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理念。
在新的历史时期, 高等教育必须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元选择、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教育理念。相应的, 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将“发展学生”作为重要理念予以确立和坚持。要坚持将“发展学生”作为统筹学生工作的出发点, 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来思考、谋划学生工作, 使得学生工作的目标、要求、措施、活动等, 都围绕“发展学生”来设计和展开;要坚持将“发展学生”作为提升学生工作的着力点, 以“发展学生”为要旨, 将之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要坚持将“发展学生”作为创新学生工作的突破点,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 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将“发展学生”作为整合资源的结合点, 主动与课堂教学等环节相衔接, 与社会相对接, 有机整合校内一切教育资源, 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有效教育资源, 使其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将“发展学生”作为评判学生工作的检测点, 以学生发展是否全面、是否完善、是否适应社会需求为标准, 检验学生工作队伍的教育能力, 衡量学生工作的实际成效, 以此推进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2.打造专业队伍, 提升发展能力。
首先, 强调职业准入标准, 增强队伍“发展学生”的引领能力。学生工作者应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掌握高校学生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国家通过设立学生工作的博士、硕士专业或专业方向, 培养专门人才, 使其在学业发展、人格发展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前瞻性和方向性指导。其次, 强调专业执行标准, 增强队伍“发展学生”的指导能力。高校之间应对学生工作设立行业通用的专业目标和执行标准, 经常性地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 适时地根据时代要求修订标准, 以确保队伍在指导学生发展上与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相切合。再次, 强调行业考评标准, 增强队伍“发展学生”的评估能力。建立行业内的学生素质发展的考评办法和标准, 既便于评估和比较各高校“发展学生”工作的成效, 也利于各高校内形成内部工作成效的评估体系, 以系统、科学、有效地推进学生工作发展。
3.创新评价体系, 形成发展导向。
“发展学生”教育理念的落实, 实质上是教育者将培养理念内化为受教育自觉追求的转化行动。这种转化过程有赖于受教育者对教育理念的认识、理解和认同, 在认同的基础上再上升为自我的人生信条, 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这一教育转化过程中, 创新学生评价体系是最关键的环节。评价体系如同指挥棒, 引导着学生成才的方向, 引领着学生素质完善的路径。因而, 学生评价体系, 应注重大众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体现出国家大众化教育要求、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个性成长需求相结合的特征;应注重规律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体现出一般人才规律性的普遍要求和当前学生成长所处时代对人才的特殊要求相结合的特征;应注重学校、专业和个人的统一, 体现出学校的人文传统、专业的特殊素养和个人的专长爱好之间有机结合的特征。
4.丰富选择内容, 搭建发展平台。
只有构建起有效的平台, 才能帮助学生达到评价体系所要求的发展目标。高校应大力构建各种育人平台, 将评价体系所要求的项目变成若干个教育单元, 以丰富的教育形式, 供给学生菜单式的发展内容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搭建学生发展平台, 要寓理论引领于实践活动之中, 将崇高的政治信念、深奥的政策理论、抽象的专业理论等, 设计成寓教于练、寓教于乐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信念、理解政策、掌握理论;要寓个性需求于集体活动之中, 通过大力发展学生社团, 将学生个人专长爱好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心理的完善、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集体归属感、荣誉感的培养结合起来;要寓社会需求于校园活动之中, 通过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密切合作, 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校园活动中予以传递, 使学生提前规划职业生涯、磨练职场素养, 更多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性。
摘要:“发展学生”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和实践目标。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充足的经费设施保障、项目化的教育管理、学生社团的有效组织等保证了“发展学生”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将“发展学生”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理念, 通过打造专业队伍、创新评价体系、丰富选择内容, 达到“发展学生”的目标。
关键词:发展学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于伟, 韩丽颖.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基础与职能[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4) :40-44.
[2]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12.
[3]Consider a Career in Student Affairs[EB/OL].http://www.naspa.org/career/default.cfm2008-10-08.
[4]Roger B.Winston, Jr, Don, G.Geamer, Theodore K.Miller and Associ-ates.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Educator, Leader and Manage[M].Taylor&Francis Group, 2001.431一434.
[5]wikipedia.prepar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 work[EB/OL].http://www.answers.com/topic/student-affairs, 2005-12-17.
[6]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228-229.
[7]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urriculum[EB/OL]http://www.naspa.org/programs/profdev/default.cfm, 2008-11-03.
[8]方鹏, 曲福田.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费筹措及中美差异分析[J].江苏高教, 2010, (3) :141.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 篇2
上一篇 / 下一篇 12-05-28 16:58:02 / 分类 [导员爱科研] 阅读(92)/ 评论(0)/ 分享 加为好友
(三)日常教育管理之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在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既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安全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1、什么是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 在美国称之为“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存在差距的学生”。在我国,20 世纪80 年代称他们为“差生”,90 年代叫做“学困生”,90 年代中期,“问题学生”得到极大的关注。
杨怀甫在《对当代问题学生个性缺漏的若干思考》中指出:“从心理学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学生是指在思维模式、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方面与众不同,他们大都不被学校、同学和社会所认同。”薛浩在《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中指出:“问题学生就是指学业、行为、心理、生理和情绪上存在者偏差与不足,并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冀学锋在《沉重的边缘:“问题大学生”的内涵和成因解读》中把问题学生定义为“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教育结构和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的影响,可能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大学生。”我们把“问题学生”界定为: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方面自己不能平衡的暂时的冲突与矛盾,导致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出现差距,需要外界的关怀才能得到更好发展的学生。基于这样的认为,我们还认为“问题学生”具有以下三个特性:一是暂时性即问题是在某个时间段内产生的,随着问题转化的成功而结束;二是差异性即“问题学生”的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不一致;三是关怀性即“问题学生”在面对冲突与矛盾时自己无法平衡,需要外界的关怀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我们的学生事务工作中,我们发现“问题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类:学业困难型、心理障碍型、网络成瘾型、恋爱型、家庭变故型、家庭经济困难型、生理缺陷型、违纪违法型等。
今年5月以后,北京大学将在全校推广实施对“重点学生”进行学业会商的制度,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等十类学生将被纳入会商范围。其中对于“思想偏激”学生进行会商,引起了不少北大学生的争议。
从去年11月起,北大在医学部、元培学院开始试点学生学业会商制度。会商的“重点学生”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等十类学生。
“问题学生”违背主导教育规律和社会规范,对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构成一定的威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消极的影响。高校“问题学生”逐年在增多,高校教育者、管理者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会变成悲观厌世者,甚至会演变成社会问题,高校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转化好“问题学生”。
2、案例回放 【案例一】:黄某,男,2009级学生,该生因幼年生病导致右腿行动不便,身体的缺陷让他沉默寡言,在寝室里很少与同学交流,自卑、学习没有动力,而且多疑,同学关系也比较紧张,只要同学聊到跟身体缺陷有关的话题,都会认为是在说他,于是心里苦闷,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入学一学期后,这名学生学习成绩迅速滑坡,出现三门课程考试不及格。第二学期一开学,该同学就想申请退学。经辅导员、班主任与其长时间交流后,该生自卑心理有所改变,对待学习和未来较有信心,学习步入正轨,第二学期没有考试不及格现象。【案例二】:陈某,男,江西泰和人,2007级专科学生,该生高中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前茅,但高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上网,看黄色录象,成绩直线下降。该生所在班级是学校的重点班,班级同学当年高考全部考上二本以上专业,只有ⅹⅹⅹ录取了赣南师范学院专科专业。该生入大学以来学习没兴趣,继续迷恋网络游戏,经常不上课,成绩每况愈下,出现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2008年休学一年,2009年复学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恶习不改,学习成绩还是没进步,濒临退学的边缘,2010又休学一年,2011年再次复学。经相关人员采用多种措施,该生学习状态有所好转,网瘾有所减弱,化解了退学危机。【案例三】:宋某,女,贵州毕节人。该生积极上进,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成绩优秀,但由于缺乏自信心,担心言语失当而遭人轻视,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内心极度苦闷。同时对同学的语言和行为过分敏感,经常以为同学在背后议论她,导致寝室关系恶化,与寝室成员皆有争吵,多次调换寝室还是无济于事。经教师多次与其交流和开导后,逐渐能够与同宿舍同专业的同学教师正常交流,同学关系有所好转。
3、怎么转化“问题学生”: 首先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动向,在初期解决问题。问题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并且往往会经历一定的过程 如果在问题产生初期能够及时加以注意和干预,将会大大降低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后果。针对这一点,辅导员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建立班级信息员联系机制,通过班级信息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二是建立班级心理委员,通过心理委员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异常情况;三是应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事实证明,辅导员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若忽视这一点,则有可能导致难以预知的严重后果。
其次辅导员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欣赏学生的优点,少挑剔学生的缺点”,帮助其树立自信。“问题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同时很容易受到集体的排斥冷漠,从而感受不到集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无法产生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很容易成为学习生活方面的局外人,进一步影响其自身缺点的改正。但是,事实上任何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不过在“问题学生”身上,其优点被缺点所掩盖。作为辅导员,应该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鼓励其积极发挥长处,帮助树立自信,进而带动其缺点的改正。要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认识自我,使其了解到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要学会善于归结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目标和价值。例如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很差,旷课现象严重,但是却有较好的艺术才华,通过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发挥特长,展示才华,可以带动他们改善缺点。
第三,建立与家长的长效沟通机制,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对“问题学生”对症下药。高校“学生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其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家庭在学生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家庭背景会造就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认知和行为方式。一定意义上,高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延续,因此有必要建立学校家庭联系机制,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克服困难。通过沟通,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学校也可以从家长获知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环境等,以便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理清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合适的方式,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做好“对症下药”,并形成共同转化“问题学生”的合力。
第四,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复杂而现实,浮躁气氛严重,学生正处于身心的发展期和成熟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干扰,从而容易导致其建立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作为辅导员应充分发挥思想导师的角色,用正确的观念教育人,用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引导人,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感染人。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平等善待每一个问题学生,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不抛弃,不放弃,用宽容而人性化的态度帮助他们积极发掘潜力,改正缺点。第五,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机制,从制度上约束“问题学生”的产生,更要有制度保证转化“问题学生”。转化“问题学生”不是辅导员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即完善的学生管理机制以及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环境。如果学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够清楚了解,那么学生触犯纪律违反制度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当然,在制度管理的同时,老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人性关怀,能够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依靠制度来转化“问题学生”。
近几年来,赣南师范学院经过摸索,探讨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问题学生”转化制度,我们在2011年颁布了《关于在辅导员、班主任中实施“知生工程”的意见》,实施了《赣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十必谈话十必联系”制度》,每年定期开展“自强女生”主题教育、“遵纪守法,珍爱生命”主题教育等,从制度上预防“问题学生”的产生,更从制度上保证了“问题学生”的转化。
附:赣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十必谈话十必联系”制度(试行)
为了落实推进“知生工程”,使辅导员、班主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动员和组织学生家长与学校一起共同做好育人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班主任必须找其谈话,并根据谈话情况提出是否由辅导员再谈: 1.随意旷课累计达8学时,或任课教师等反映该学生情况异常,应予谈话者; 2.一学期出现一门补考或累计不及格达2门,但未达到书面学业警告者; 3.一学期累计两次晚归或一次漏宿,或在外租房者; 4.擅自离校达一天者;
5.在学习和休息时间,经常在寝室内玩电脑、打扑克,或经常从事其他与学习、休息无关的事情,影响其他同学者;
6.举债进行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高消费,或男女在校园公共场所有不雅行为并在同学中造成较坏影响者;
7.有酗酒、打麻将和其他轻度违规、违纪行为者;
8.学生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其他原因造成思想波动较大,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者;
9.有情绪急剧变化,或心理异常倾向者;
10.出现其它异常情况,班主任、辅导员认为有必要谈话者。
二、学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班主任、辅导员或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与之谈话,并联系学生家长:
1.一学期累计两次夜不归宿、或三次晚归,或在外租房,经教育无效者; 2.擅自离校一天,并未能联系上学生本人或未知其行踪者; 3.心理异常或有精神疾病者;
4.受到校纪处分或治安处罚等违纪违法行为者; 5.不按规定交纳学费、学杂费者; 6.生病住院者;
7.因各种原因经常不上课,经教育无效者;
8.学生提出休学、退学、延长学习年限申请,或受到学业警告、留级、退学处理等学籍异动者;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 篇3
关键词:高校 美国高校 学生事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学生事务管理”是个典型的美国术语。国外学者说“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习惯用来描述校园内对学生课外教育负责的组织结构或单位,学生事务管理(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or practice)一般被理解为这一职业领域的总称”[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ooo(6):56—59]。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综述
1.体系完善的理论来源
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术界掀起了关于大学生成才、发展等方面的专门研究,学生服务理论、学生发展理论以及学生学习理论奠定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首先,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以满足学生需要作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导向。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学生结构也呈多样化特点。目前在美国4000 多所大学中,只有25%的学生是18- 22 岁的单身全职学生;其余的学生多是大于25 岁、有工作的、利用业余时间上学的学生。
其次,在以学生为本理念指导下,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宗旨。美国高校认为学生是学生事务主要关注的对象,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为学生提供完备的服务, 成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宗旨和任务。
再次,注重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各项活动和学生组织。让学生直接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是美国各高校十分普遍的现象。
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
专业化是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人员素质最直接的体现。美国教育部门要求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及行政管理能力。申请初级岗位的人员通常需要具备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硕士学位。这些管理人员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若要取得中级层次的管理职位,还要拥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分工明晰的机构设置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实行的是学校集中管理的体制,组织机构独立设置,学生事务部门通常是美国高校内最大的组织部门,学生事务管理则是对这一职业领域的总称。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的特点
党政合一、两级管理、条块结合的学生事务管理体制
使学生工作渗透于学校各组织机构,成为学校各部门共同承担的职责,齐抓共管,有利于提高学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但造成多重领导,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政治领导性强,行政服务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属政工编制,工作意识上仍倾向“管人”而非“管事”。
主动干预式管理学生校园生活,是我国学生工作的显著特点
我国高校在院系基层设有学生工作副书记和专职辅导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主动介入学生学习与生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种管理工作。
队伍建设缺乏一定的学术性、职业性
我国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专兼结合,有一定的学历层次,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甚至多数是本校毕业生,专业限定在本校范围内。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差异及对我国的启示
1.价值理念存在差异,宜更多注重激发学生
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注重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其工作范围涉及学生品德、生活、学业等各个方面。我国则强调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在确保校园稳定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应更多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将主旋律教育与学生发展教育有机融合,力争做到润物无声。
2.规模结构存在差异,宜更多注重系统协调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是依据满足学生“咨询辅导”专业来分类的。比如说哈佛大学,她就拥有包括全职的心理咨询员、职业辅导员、学习指导员、活动辅导员、住宿辅导员、餐饮服务员等,其总体规模明显大于我们中国高校。我國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纳入党政管理队伍,实行的是直线职能式的科层制,主要围绕育人中心和党政中心工作,人员配备规模明显偏小,特别是专职辅导员的比例更小,从而无法满足学生细分化的个性发展需求。建议适当从大的学生工作体系来调整并完善学生工作体制,以便更协调有效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3.工作方式存在差异,宜更多注重专业培养
美国学生事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主要是服务性的,只要学生有需求,都可以通过预约学生事务人员解决难题。同时,让学生直接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是美国高校十分普遍的现象。比如萨福克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各个机构中有许多学生雇员,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学生事务。在哈佛,学生拥有自己管理的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体育中心。我国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管理性的,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为主,通过对院系、年级或班级的团队管理,确保校园稳定和校园有序。在这一点上,我们应更多方式地鼓励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提高,而学生工作人员则宜更多地集中精力来提高服务学生的专业本领,探究学生工作领域的深层问题,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Burton R. Clark, Guy Neave( ed. ) ,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Pergamon Press Ltd. , 1992.
[2]Myles Brand, The Challenge to Change,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cord, Vol. 74, No. 4, Fall 1993.
[3]Philip G. Altbach (ed.),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 Encyclopedia, Garland Publishing , Inc. , 1991.
[4]程晋宽,欧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5]付文红,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色与启示,《思想教育研究》,2007 年09 月,第09 期总第147 期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 篇4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源于18世纪大学的肇始, 在经历200余年的发展历史后, 已成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 学生事务工作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的学生事务工作体系涵盖了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工作内容包括校园安全、职业指导、学习困难学生指导、学生经济资助、学费管理、注册管理、团队建设、领袖培养、校外生服务、残疾学生服务、新生服务、族群学生事务、女生服务、国际学生事务、志愿者服务、学生惩戒、性问题以及相关的校友会、家校联系、健康教育。在“学生消费者第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人道主义学生事务观”哲学思想促成了美国学生事务典型的“学生服务”模式, 强调的是人本化的工作理念、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和非行政化的管理方式。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发展过程一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最初阶段的管理理念, 是以学校学术事务为核心, 同时保证学校事务正常运转为主导;采用“替父代母制”的管理模式, 学生活动受到了管理者严格的约束与控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阶段, 发展为“以为学生服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不仅注重学生智力发展, 也开始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需要。第三阶段, 即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拉开了帷幕, “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核心”是目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突出特点。“以个人为本”成为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基本价值取向, 这是受到西方社会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的必然结果。同时该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服务中体现学校的管理。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充分照顾不同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 注重平等对待和双向交流是管理的重点之处。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受到四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分别是理性主义、新人道主义、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这四种哲学思想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进而波及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使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有理可依, 有根可寻。
理性主义的重要主张是强调人的本性和知识的本性, 而不是现实本身的本性。它对教育的观点是:认为教育的本质仅仅是智力的开发而已。只有智力的发展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它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学生工作指导方针和实践应当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创造一个良好氛围。同时也是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最初阶段的主要指导思想。
新人道主义主张人总是在造就之中, 因而决不能把人视为最后的目的。人经常在超越自己。人的本质体现于自由的存在。对每个学习者进行评价, 并设置灵活的课程以适应个人兴趣和能力需要。同时, 新人道主义认为高等教育不应只注重开发智力, 还应有意识地开发人类个性的许多其他方面。新人道主义支持高校学生工作, 设立学校的第二课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
实用主义认为在认识上应该用有利害关系的主体代替认识的主体。它支持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认识存在于认识的客体和主体的相互关系间。实用主义主张教育是人类理想和感性状态的和谐, 并确定, 高等教育的课程应当为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提供条件。同时实用主义强调“完整”学生的全面和创造性发展, 有意识地为学生实践各种知识的有用价值而设计计划和活动,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存在主义重视人, 但重视的不是客观存在的人, 而是主体行动的人。“人是首先存在的, 然后才是思维、推理和体会这种存在”是存在主义的理念。同时, 在高等教育方面, 存在主义认为学生对学习和自身的发展负有责任, 并为学生发展的概念提供了哲学依据。
正是这四种哲学理念支撑起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
不过哲学思想对于学生事务管理理念来说, 是属于“形而上”的东西, 最具体、最直接的影响还是价值取向。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 最基本的要素是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表现为两方面:其一, 是管理者要正视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存在的现实, 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尊严, 尊重学生权利, 并强调塑造学生的成人形象, 即大学生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向, 有权选择自己受教育的内容, 强调在设计教育计划和提供服务时视学生为平等伙伴。再者, 要想实现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学生就必须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使自己成为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事物的主体, 而学生自治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管理和组织社团活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维护自己的权利诉求, 从而达到最终目的。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特点
1.学生事务管理保障的法制化
美国学生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法治化管理, 即依法治校, 其管理过程可谓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反复强调:管学生主要是靠“法”, 而不是靠“人”。不仅学生管理相关法规制度十分完备, 而且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法律意识, 严格依法办事。
依法治校, 制度管理是美国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指导思想。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订了明确的工作规范及完备的规章制度, 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规范化而且有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格的程序, 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
2.学生事务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组织呈现典型的“扁平化”服务型组织结构, 即“学生事务部门-学生”。这明显区别于中国高校的“金字塔式”“学校-院系-专业-年级-学生”的层级管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由一名主管的副校长主抓, 直接对学生服务, 统筹协调全校学生事务工作, 由此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 使得对学生的服务更加直接。
3.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的专家化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遴选用人有着一套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 他们大都具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和高等教育行政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随着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飞速发展, 对应聘者还增加了诸多方面的考量, 如公众交流技巧;对教育学的认知程度;外观和衣着;幽默感和容忍度;对上级的忠诚度;个性;相同或类似的工作经历等等。应该说, 这样一支专家队伍是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基础, 是高质量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4.学生事务管理评价机制的多样性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 多种文化并存, 这种背景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多样性。大多数高校都把为学生提供职业准备、发展个性和增长知识作为主要目标, 这决定了学生事务工作模式。全国性以及地方性的专业委员会在提供专业支持和专业信息服务的同时, 还为学生事务工作提供了专业评价的平台。以平等和自愿为前提的学校学生事务工作评价, 为提升工作品位、开辟新的空间提供科学的标杆。学校自身评价注重“全人教育”理念的认同和实践, 着眼于全球化和长远发展。但是, 这并不是说学生享有无限的自由, 美国各大学均采取综合化的强制措施把这种个性化建立于严格的法律与纪律基础之上。
5.学生事务管理机构与服务系统的完备性
美国高校的管理大体划分有教务、财务和学生事务三大部分, 学生事务机构庞大、分工细致、涉及面宽, 针对性较强, 几乎囊括了关于学生的所有非学术性事务。美国各高等学校都建有学生活动中心, 一般集娱乐、休息、学习、服务于一体, 设施完备, 功能齐全。随着学生校园生活的渐趋多样, 一些大学会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 在学生事务方面增加服务项目, 组建新的机构。各大学校园内每天都有学术报告、学术讲座, 学生很方便在网上或广告栏上得到信息, 依照兴趣参加各种活动。同时, 校园网为学生事务管理提供了先进、快捷的管理服务手段, 学生管理已全部在网上实现。
三、美国经验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1.学生事务管理人性化, 彰显人文关怀
美国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中“以学生为本, 服务至上”的理念, 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高校注重从细节处关心学生的成长, 例如, 课程专家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高年级对低年级的一对一帮扶;对少数族裔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为残疾学生提供特殊服务克服学习障碍等等。通过换位思考, 真正的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做学生之所需, 凸显了“以学生为管理者主体”。由此, 学校才能更好地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在学习、个人生活及课余活动等方面的自主选择, 很快的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营造了宽松的环境。
2.完善学生事务工作法律法规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依法管理。学生事务工作人员依法对学生事务进行管理, 并接受法律法规的制约和被管理者的监督, 学生也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享受应得的权利并履行应尽的义务。美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特点可以归纳为:学生管理法规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完善性和适时调整性;严格的学生申诉制度;专门而健全的法律咨询机构;学生管理法制化程序严格。我国高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仍然存在许多空白, 各种临时性的管理办法依然存在。借鉴美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 我国高校学生法制化管理应树立法律概念、遵循法律精神;加快立法步伐、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正当程序、保障实体公正;建立健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进一步明确家庭应当承担的教育和监管责任, 形成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3.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 特别是像哈佛、耶鲁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很多大学设有学生辅导和学术道德办公室, 负责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以及违纪事件的处理。他们提出5条基本的价值要素:诚实、诚信、公平、尊重和负责, 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宣传学术道德的重要性, 指出不诚实的学术行为将危害社会和他人, 发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揭发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和剽窃行为。有别于我国高校主要靠惩罚考试作弊被抓的学生来威慑其他学生, 美国高校若发现学生作弊、剽窃等违纪行为, 有一个由学生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委员会, 采取听证、商议决定, 基本沿用案例判罚, 给予取消成绩、停学、取消学位、开除等处罚。这有效的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推动了学术的不断创新。
4.加快学生事务工作的国际化进程
美国高等教育一再强调“世界通用的人”、“有国际眼光的人”、“能够领导世界的真正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有全球意识的人”。着眼于国内现状, 高水平大学建设更需要以世界眼光谋划学生事务工作, 尤其应批判性地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论和经验。我国高校要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精英培训计划、领袖培训计划等形式的学生活动, 为提高学生的领导力和开拓国际视野, 还要加强国内外的沟通和交流, 并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原则, 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国际型人才, 以提高高校整体才人培养质量, 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储备保质保量的人才和智力。
摘要: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过程一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其理念受到理性主义、新人道主义、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四种哲学思想的影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表现在学生事务管理保障的法制化、学生事务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的专家化、学生事务管理评价机制的多样性和学生事务管理机构与服务系统的完备性。我们要从学生事务管理人性化、学生事务工作法律法规、学术道德教育、学生事务工作的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完善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特点
参考文献
美国建筑事务所管理模式 篇5
1、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国建筑设计行业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以信息革命和市场全球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竞争对手来白全世界,中国的建设热潮吸引全球的明星建筑师和著名事务所前来瓜分建筑设计市场。众多境外知名事务所迅速建立了中国分部各类合资独资私人建筑事务所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建设单位深受其益但同时也让国内设计院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大型工程设计院多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附属于各自的行业主管部门。最近。一些大院都在逐步向企业过渡。面临着所有制结构、企业类型、业务范围、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和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战略调整。改革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市场竞争,适者生存。
本文通过作者在美国事务所的工作经历尝试总结美国事务所的运作方式与特点希望能为我国的建筑设计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借鉴。
2、美国建筑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
21世纪什么什么最重要?人才——影片《天下无贼》中的台词。
建筑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工作范畴不属干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科学、工程、社会学等单一领域。因此在西方教育体系中,建筑师的教育与培训独立于上述学院之外。建筑师事务所也与大多教企业公司在组织生产市场以及发展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成功的事务所除了善于商务运作还依赖于有很强专业能力的设计团队和名牌建筑师。人力资源管理构成了设计事务所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1 人才梯队
充足良好的人力资源决定了公司的生产力。美国事务所普遍设有人力资源经理,除了面试应聘者外,还定期向管理层呈交员工状况报告,是管瑰层决定员工升降级、控制经营成本的重要参照信息。在对已有入力资源的运用上,美国事务所重视维护合理的人员梯队结构(Hierarchy)。简言之,合理的建筑师梯队结构应该具备至少高、中、低3个层次。
高层主要山老板(通常本人也是建筑师)、设计总监(Design Dlrector)、资深建筑师/设计师组成。决策公司的宏观发展,客户市场开拓,定拉与项目的设计取向等。一般不参与项目具体的技术设计。
中层:主要由项目经理以及具备一定技术与经验的建筑师组成,能够在大方向确定的条件下落实技术细节。
低层:主要由绘图员。助理建筑师与实习学生等组成完成具体的绘图工作。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层的人员应从事与其相对应的工作,任何的“越级”举动都是对生产关系的挑战以及对生产力的浪费。一位朋友曾“降格以求”应聘一个较低的职位,本以为十拿九稳,结果却遭到拒绝理由是Over-qualified.美国人认为资历与职位之间差异过大会给企业带来不稳定因素。国内一些名牌设计单位在招聘时过于注重高学历招收的一律为博士、硕士暂不谈高学历和高效益是否有直接关系,仅仅从人才梯队本身来看就是管理上的失策,不但增加企业成本还有损生产体系的整体效率。
为了减少“越级工作”产生的浪费。应保持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结构。各层人员的具体比例取决千项目种类(住宅、医疗、商业、学校等),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美国建筑师事务所中的住宅、商业与校园项目组通常高中低层人员配置的比例是1:1:2,医院类项目由于其专业要求的复杂性而达到1:2:3.高层人员通常可以同时负责3-8个中型项目,从而合理地分配了人力资源。
2.2 员工绩效考评与薪金制度
在欧洲,由于存在着强势工会的千预,严格的法律使企业解雇员工变得既困难又昂贵,因而产生了保守稳定但缺乏竞争活力的产业状况。相时而言,美国的人事制度更偏向资本所有者、管理层解雇员工几乎没有什么法律上的限制。丢饭碗的压力促使员工们努力工作。另一方面,“良鸟择木而
栖,良臣择主而事”。美国人平均每4年一5年换一次工作。老板们对员工跳槽监管压力在提离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员工跳槽的可能性。如何既保证生产效率又避免人才流失不同的经营理念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有的公司通过局域网实时监控每一台计算机,安全监视摄像头兼用干监督员工。不可西认上迷办法对某些行业效果明显,但会降低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特别是对于建筑设计这类对员工创造力与技能依赖性较强的领域,这种不信任感会影晌公司的长远利益。
作者所在的建筑师事务所从未采用过严格的员工监督机制,工作时间弹性化,气氛宽松,许多资深员工与技术骨千乐于长期为公司服务。有些甚至工作了20年不跳槽,这在美国很少见。诀窍何在?正如一位事务所老板所说,在美国是纸控制人(paper control people.)。所有关国建筑师事务所的周工作报表(Timesheet)恐怕是最令作者叹服的监翻管理手段(见表1)、管理者不需要监视员工的纪律出勤,而是对照员工每周在公司网上提文的周工作报告与项目经理的项目工作报告,便可得到工作进展与致率最准确的资料。周工作报表横向为一周对应的天数,纵向为项目编号,员工每天填入在某个项目上花费的小时数,核实工作量则通过项目经理签字完成。
美国的建筑设计收费分两种:一种和我国近似,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一个总数包死;另一种事根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清单,分阶段按小时向甲方结算。不同级别的人员取费也不同。美国人力成本很高,建筑设计也不是高利润行业。项目经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控制成本。管理不慎就会导致亏本。所以员工的工作报表对公司具有重要意义,是每个项目成本核算和员工的季、年度评定的基本统计数据。每个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由数据来说话,员工薪酬的变动和每季度一次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此举有助于促进员工的自觉性与营造公司良好的工作气氛。
表2是某周工作时间及帐单报表界面,薪金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热情。国内一些设计院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将员工的收入与产值责任挂钩,以鼓励员工的积极性。但如果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定量分析管理,反而易引发矛盾和不满。当前美国建筑事务所种某些高级职位,如高层管理、项目经理、骨干设计师等因工作重要且不易定量、多为固定年薪。薪水高但没有加班费。而对其他工作较易确定的岗位多为时薪制。如绘图员、系统维护员、会计等。合理分配年薪制与年薪制比例,可以满足公司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为公司节省人员开销。
3、美国建筑事务所的项目管理
3.1 文档管理与制图规范
美国的房地产项目的前期运作时间一般长于中国的同类项目,有些大型项目的设计周期会延续5-7年,而美国人员流动又相对频繁,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规范化的文件管理系统与制图标准非常重要。
新员工工作的第一天,管理人员通常会着重介绍公司的文件存档制度和制度规范。并印刷手册供员工随时参考,美国建筑师事务所的项目有自定的统一编号,同一项目的不同阶段也有其对应的阶段子编号,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便
由公司的专职文件管理人员来负责阶段性存档。这些曾经很繁琐的工作在当今的办公系统上很容易完成,制度规范则更为系统。从图大小、顺序、格式、到图层命名、线型选择、制图比例、标注文字尺寸等都有严格规定,这种规范统一应用后。设计图纸就像上了流水线。设计人员之间的配合变得协调顺畅。而且不论谁来接手,都能迅速进入状态。国内设计院多能保证成品图纸符合国家的制图规范。在绘图习惯方法上却因人而异,接手困难。若能学习国外的经验,可以减少对个体绘图者的依赖,并使项目组的人力安排更灵活。
3.2 项目组人员配置
美国建筑事务所常见的两种模式为:
1)固定的项目组人员搭配
就是一些人员组成长期固定配合的工作小组。此模式优点为组内成员相互较为熟悉,分工明确,易于合作。缺点是不利于培训新人,不利于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产生,同时从公司整体来看不利于统筹分配人力资源。这种组织形式常会产生某些工作组忙得不可开交,而别的工作组却没事可做。有时也会产生整个工作组跳槽。这种形式通常被规模大人员多的事务所采用。
2)灵活分配
一般项目的前期工作主要由项目经理独自承担,随着工作进展,由公司管理人员统筹调配各工种的设计与制图人员参与,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易于合理组织人力资源,但是管理者需要实时了解和掌握每个项目每个人的工作进展情况。当今的软件资源使得这个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以目前状况看。这种模式更适用于中小型的事务所。
3.3 质量管理
美国与国际建筑师市场实行建筑师负责制。客户可通过法院对建筑师追究其责任范围内造成的损失,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目前国内设计单位多数都已纳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如严格执行,应能保证设计质量。
美国事务所在细节上有一些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如当审图建筑师发现一处错误后,都会在图纸上用红色荧光笔标记,该图的人员每改完一处错误,用黄色荧光笔标记,不清楚的地方不动,等改动完成后将原图与新图交还建筑师对照审查。这种土办法看似简单,但如果严格执行则可以减少该图者和审图者的许多重复工作,加快该图速度。同时,保留改动的过程图可以为将来的复查审稿提供原始资料。
4、服务范圈
与国内传统建筑设计单位相比,美国的许多建筑师事务所承担更广泛的服务范围,更大的资任更细致的分工合作。他们的服务范围除了初设,扩初施工图、施工监管之外还包括:1)前期的建筑计划;2)施工前的项目造价评估与控制;3)申请所在地区必需的一切建造许可证;4)项目宪成后的后期评估。
4.1 前期建筑计划
由建筑师事务所与开发商共同完成。美国开发商的开发提案必须褥到当地政府和公众的批准。第一步就是做出总体规划设计报建筑局批准,主管职能部门包括:市政工程、市政规划、法规、区域规划、环境、历史保护等等。程序如下:
(1)提案预申请会议;(2)正式提案申请;(3)提案审查:(4)公众听证会;(5)最后决定
当地政府主管职能部门严格依法律办,法规条款非常详细人为干预因素较少。政府部门宗旨是在不损容公众健康安全、财产的前提下积极帮助开发商了解政策法规实现开发目标。开发商的开发计划主要依命建筑师事务所参与完成,4.2 控制项目造价
美国的建筑师事务所担负扮控制项目造价的重要资任。美国的房地产业平均净利润率为5%,所以项目负责人必须对造价有着精细地控制,法律上结算与预算的误差不能超过7%,这就要求建筑师不但要了解各种建筑部品构件以及当地的施工市场的价格,更要在工程的每个阶段与估价顾问公司,施工厂商以及材料供应商密切配合。
4.3 帮助客户申请建筑许可证
设计遵循的建筑规范按等级分包括联邦(Federal)、州(State),郡(County }、居住区(Community)设计规范。要施工必须申请建筑许可证(Building Permit)。美国的建筑许可证按等级分为郡和居住区,而且须分别申请。而其条款有时会有冲突或重叠。许多建筑还要求举行所在地区的听证会来讨论其可行性。这些都要建筑师事务所与客户、政府办公部门的密切配合。
4.4 后期评估
后期评估主要由客户、施工方和建筑师共同完成。
5、市场定位、开发与推广
美国的设计事务所很多设有市场部、或雇用专业的市场开发研究人员或咨询公司。专业市场人员对各种媒体、客户人群有非常系统的分析和了解,掌握第一手的统计数据,会为企业的市场开发提供有用的信恩和建议。笔者所在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
1)投标协助工作:与公司管理层拟定设计意向书(Proposal)、公司介绍材料(Resume)、投标理议等。
2)企业形象宣传:企业标识(Logo)、网站、宣传册、纪念品等。
3)社会活动:组织逢年过节与客户的礼品往来协助公司参加社会活动举办讲座,提供免费培训接触媒体参加研讨会,搜集与事务所业务相关的新闻事件及信息等。
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在于开发潜在的客户:笔者公司的某些建筑师在市内几所公立中学义务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兴趣活动,教他们熟悉一些绘图软件并了解建筑师事务所的工作概况。后帮助公
司得到了这些中学的许多项目。公司每年也为本市几所大学的建筑系提供固定的实习名额因而也成为这些大学的指定建筑设计机构之一。事买证明,社会活动是扩展业务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6、新技术与新概念
国内的建筑师事务所早已甩掉绘图板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与大型打印机。然而许多建筑师对“高科技”的概念仅停留在AutoCAD计算机绘图的基础上,而对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接触不多。
新技术为建筑事务所带来的革命不只在绘图领域还体现在办公自动化,项目管理、工程预算等环节,它帮助我们减少对个人经验的依赖,帮助处理繁重的表格和文件提高了准确性与工作效率。当前美国建筑师事务所的项目管理人员主要依靠Microsoft的office系列,Project系列,Adobe的图像处理系列等软件来有效组织资源和跟踪任务,以保证项目符合工期和预算。
另外一些事务所已开始运用三维打印机来拓宽设计师的想像空问。国内建筑师普遍懒于动手制作草模推献方案,引进新技术设备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
抛开发展商纯商业炒作的许多新概念不谈,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是这些年真正在逐步影响我们未来建筑模式发展的新概念,并由此诞生了LEED(Leadership in Energy&Environment Design)运动LEED的英文直译就是:能源与环境领先设计。
与以往许多研究不同的是。LEED具有明确的组织章程,规范,以及一整套评级体系,它可以根据建筑的布局、材料、施工手段等方面来为建筑打分,凡是采用有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措施的就会得到较高的分值。而要使建筑达到一定的LEED标准。必须要由认证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指导完成设计。LEED协会提供各工种的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及培训。建筑事务所纷纷组织人员参与,以求在未来10年的竞争中跟上时代的变化。对于建筑师来说LEED证书已成为建筑师证书以外另一重要职业证书。虽然目前还没有从法津上强制执行,但这种评分体系正逐渐为美国社会和政府的有识之士接受并得到应用,比如有的郡、市已经规定所有的由政府出资的项目,像图书馆、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必须达到相应的LEED标准(即分数)、同时对于达到标准的建筑给予相应的补贴和财政支持。
国内关干绿色建筑的研究与文章不少也有参照美国LEED标准而制定的绿色建筑标准,但还需要从政府的角度来切实加大推广实行的力度,促使地产界与设计界脱离商业概念的炒作,务实地投入人力、资金与技术资本。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奖励政策,引导我国的建筑行业朝着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7、几点建议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设计院都在面临脱钩,改企的关头,作者认为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可以借此时机完成资源重组,资源重组的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合理搭配。首先分析当前资源分配体系的弊端(资源劣势)然后通过集中资源来产生资源优势(规模化效应、强强联合)最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
竞争优势(获得效益)。需要指出的是,从建筑事务所的业务特点来看资源优势并不一定需要通过规模优势来形成竞争优势。世界年营业额居第三的福斯特事务所与前两位的事务所营业额相差无几,但雇用人数仅为前两位的1/4一1/5.建筑事务所的员工队伍求精而不求多。
在资源重组的同时,设计机构不应过分重视眼前利益,应抓住一切可利用机会参与国内外重大项目,增加对国际市场房地产开发机构(投资银行、区城性开发组织、房地产公司、跨国工程承包公司等)运作模式与大型国际化工程开发过程的了解、学习境外同行的长处、最大化企业的市场份额与生存能力、为加入竞争及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 篇6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色
在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多借鉴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办学风格,学校代替学生的父母实施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双重责任,同时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和在校期间的各种学生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奉行“家长式权威”,宗教信条也对学生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独立性较差。随着德国教育理念的引入,大学教师开始更为专注于研究工作,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开始逐步分离。
近年来,学者们提出“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涵义” (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 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即SLI理论,将高等教育明确划分为学术事务(包括学习、课程设置、教室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等)和学生事务(学生活动、食宿、个人情感、安全、咨询、职业规划等)。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美国各高校也采用学生发展理论(Student Developmental Theory)作为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该理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实现以学生为本,尽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为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提供优质环境。
在管理内容方面,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涵盖面非常广泛,提供的服务复杂又细致,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入学服务类,包括招生录取、对学生进行入学指导和教育、注册和档案管理等;二是学生生活服务类,包括学生食宿、健康教育、经济资助、心理咨询、疾病预防与治疗、学生社团活动、行为规范和纪律教育等;三是学业服务类,包括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补习服务等。各高校针对上述的服务种类设置了对应的服务机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规范和指导学生的各项事务,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虽然中国高校尽管也涵盖了上述大部分的学生服务项目,但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上与美国存在不少差异,体现在多以思想政治教育、奖惩、纪律等手段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但对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发展方面的教育尚有欠缺。
美国高校中,学生事务管理职位具有严格的分级:初级工作者,中级职员和高级管理者。一般来说,初级工作者履行简单的学生管理事务,如学生注册、宿舍管理员等职责较轻的工作。中级工作者则在上述学生服务相关的各个部门任职,具体从事某一方面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而高级管理者负责全校的学生事务,如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或学生事务负责人。一般来说,学生事务工作职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如教育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对于心理咨询、疾病治疗、健康安全等专业要求较强的职位,其工作人员还需持有专业的医生资格证书或行医执照。另外,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招聘、考核以及职务晋升也有严格的标准,对于招聘学校会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每个应聘者进行学历和工作背景的审核,甚至会向应聘者的前雇主询问其工作表现。入职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绩效考核周期也较长。不同于美国对中、高级职务应聘者的全方位选拔,我国的高校学生辅导员大多为留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根据工作时间年限来晋升中、高级职称,在专业水准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启示
尽管中、美两国在本国国情、社会制度、风俗文化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但美国在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职业化的管理队伍等方面仍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我们应该在继承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美国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管理工作体系。
注重学生本位,实现人性化的学生事务管理 在学生事务管理的诸多方面提倡柔性管理,构建具有人文关怀、注重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管理氛围。
一是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感受学生迫切所需,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奖、助学金的发放及时到位,学费收缴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课程等。学生事务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利益及需要是开展诸项事务的基础。事务管理人员需要转换为上级领导服务的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关注学生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
二是需要成立“窗口”式、一对一的服务平台,增加学生事务管理的服务种类,如开设学生学业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公寓管理中心、活动中心等等,直接面向学生和学生组织展开工作。
三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比如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图书管理员、宿舍管理员、咨询员、校长助理等)吸收学生参与到事务管理当中。在事务处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方案、进行选择和决策,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 学生事务管理是专业化、职业化的领域,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加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历史、管理学、行为科学、控制论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形成科学化的管理体系。目前美国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学生事务管理等针对性很强的专业,也与中国高校开展了一些联合培训项目,用来培养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增设培养学生事务管理的硕、博士研究生的学科点,形成为各个高校输送专业人才的渠道。
同时,加强对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制定详细的从业、培训、晋升标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另外,学生更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可以考虑从学生干部队伍中挑选一部分优秀成员纳入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提高学生的本体性和实践性,增强自我管控能力。
整合和优化学生工作组织结构 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组织结构大多是金字塔型,校一级设立学生工作委员会和学生工作处,而在院系一级也设有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班主任和辅导员。各院系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通常接受院系一级的直接领导,又要接受校级工作处的间接领导,工作任务繁重冗余。这种多层级的工作管理模式具有传递信息慢、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对学生的需求响应速度较慢。因此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垂直、条状管理模式,各个学生事务部门受一位副校长的直接领导,管理结构扁平化,管理幅度较宽。职责明确、分工细致的组织机构和健全完善的制度法规有利于减少人员的重复配置,对于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活动具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从而提高管理效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 篇7
1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色具体来说,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明确的工作理念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明确了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学术事务的有益补充。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 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更加偏重于学生主体性的训练和培养上面, 而淡化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这与我国的学生管理工作是有明显区别的。不过通过深入观察, 我们就可以看到, 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并非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而是已经把这部分工作潜移默化到学生人格训练和公民素质培养过程之中了, 这也是美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
1.2 条状运行机制
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和教学科研事务分开的, “主要由学生辅导中心来做, 院系基本上只负责教学科研工作。”这样的运行机制可以让辅导员工作从学术事务中独立出来, 更加专业化, 工作的针对性也相对更强。但是这样的机制也是有其弊端的, 主要就是导致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疏远, 联系不够紧密, 从而使得一部分不主动的学生不能得到专业的咨询服务。
1.3 职业化的人员构成
美国高校中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具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美国每个州至少有一所大学开办了设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等教育学生行政事务专业, 为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培养专业人才。包括主要包括心理咨询服务、学习辅导服务、职业指导服务、生活引导服务等。
1.4 健全的法律支撑
美国的法律制度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建设, 现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同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能够得到法律体系的保障, 在美国不仅有关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 而且存在着行业协会的各种细节规定, 这使得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了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对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借鉴意义
1952年, 我国在抗日军政大学设立政治指导员指导, 开始了我国辅导员制度的萌芽阶段。50多年以来,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从起步到发展, 走过了一段非凡的历程, 在广大辅导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很多成果。广大辅导员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及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以很大借鉴, 结合国内国情, 本文认为当前国内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工作理念层面
在工作理念层面,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者辅导员承担大量的日常性和事务性的管理工作, 导致辅导员沉陷其中, 不能自拔, 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职能。这些工作理念导致许多高校辅导员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生日常纪律管理、学生安全教育、学生宿舍管理、应对学校各机关下派的任务等, 导致其无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服务。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关心和关怀, 像家长一样呵护学生, 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袒护等。我国高校应使辅导员充分发挥作用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但要杜绝以前的家长式管理思路。马克思主义的“个人的全面发展观”, 学生发展理论等指导着当前的高校的学生管理。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 学生管理的服务功能开始增强, 有关学生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普遍开展。
2.2 学生工作运行机制层面
(上接第149页) 上的班级, 一个辅导员一般管理一个年级的学生, 这样做既有优势又有不足, 优势在于辅导员能够有效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 进行辅导;不足在于使得部分不主动的学生很难得到管理和服务。因此要我国要不断对辅导员管理体制进行合理化的改革和探索,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使得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指导领域, 各自负责一块, 各司其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去选择相应服务, 得到非常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这样, 辅导员可以各有所专、各有所长, 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也有利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真正能够实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一体化。建立健全的全面的专业的辅导员管理辅导平台, 使得辅导员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辅导, 使得辅导受益于每一个大学生。
2.3 职业化建设层面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缺乏专业学科背景的支持的状况, 传统意义上认为, 国内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最贴近政治辅导员岗位, 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担当起高校辅导员的重任, 但实践证明,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背景不等于专业的学生事务管理背景, 这些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远不能面对千差万别、变化无常的学生工作。学科体制的健全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重要保证, 我国院校应设立和开办辅导员的博硕士学位, 提供标准化的辅导员课程培育课程和教育体系, 有计划有目标的培训职业专业的辅导员队伍, 使得辅导员走入工作岗位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辅导服务。
2.4 法律法规层面
目前,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已经有法可依, 逐步走向法制化的时代, 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试行) 》、《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宿舍管理的通知》等。但这些法律普遍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强, 难以进行具体操作和实施的缺点, 也就是说我国学生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着不健全的缺点, 美国学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法律体系的保障, 所以我国应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使得其具备可操作性灵活, 管理方便完善的特点。
3 小结
以上我们主要分析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点, 这些优点非常值得我国高校辅导员建设工作进行借鉴, 高校辅导员关系学生德育工作, 搞好辅导员工作不仅对学校有有益, 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 我们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不断完善和推进我国辅导员队伍合理化建设。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时刻以学生利益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转变观念, 做好辅导员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并充分借鉴国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 我们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其高教领域的杰出成就与其卓有成效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的。目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已发展成为一个职能多样化、工作标准化、人员职业化的专业模式。最近十几年, 我国学者对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介绍和研究逐渐深入, 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文主要对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进行分析, 并通过这些分析得出的结论, 总结出其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事物管理
参考文献
[1]郑芬.上海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9.
[2]张伯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三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7)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 篇8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CAS专业标准S AG概述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CAS专业标准在学术指导、咨询服务、校园活动、留学生计划等35个学生事务领域规定了具体标准与指导方针。每个领域的专业标准从使命、方案、领导、组织与管理、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设施与技术设备、法律责任、平等机会、校园与社区关系、多样性、伦理、评估与评鉴等13个部分详述其准则。[1]针对35个领域的专业标准,CAS建有35个自我评估指引。SAG对每个领域的指引依据标准分成13个部分,并对每部分标准形成具体评估题目,依据专业标准衡量表(见表1)来完成每部分的评估。
资料来源:https://www.cas.edu/Presentations%20&%20Tutorials/NASPA_CAS_2008.ppt。
SAG明确规定了自我评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评估小组成员应尽职尽责,履行承诺;(2)自我评估小组要营造互信互助的工作氛围;(3)学校应建立开放互动的工作体系;(4)将学校的最大利益放在首位;(5)肯定并奖励杰出的工作部门和服务方案。[2]SAG认为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自我评估才能有效完成,才能帮助学校获得学生事务管理的有效信息,支持学生事务专业发展,创造出新的能促进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行动计划。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CAS专业标准S AG评估过程
SAG的自我评估可以分为筹建自我评估小组、学习理解CAS专业标准、收集审查评估资料、依据标准进行评估和制定行动计划五个阶段来实施。
1. 筹建自我评估小组
在明确要评估的学生事务部门或工作方案的情况下,学校应组织校内相关人员学习理解CAS专业标准,并从中挑选出自我评估小组成员。SAG要求自我评估小组应由8~10名成员组成,而单独功能领域的评估小组则需要3~5名成员,其中至少应包含1名非此工作部门的人员。在小组成员名单基本确定后,选出自我评估小组领导并制定小组的基本规则条例。同时,在组建自我评估小组的过程中,SAG强调要建立小组成员间的信任关系,鼓励小组讨论,希望小组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交流形成团队的共识。对于自我评估小组的工作任务,SAG也做了相应的规定。[3]
2. 理解与讨论CAS专业标准
学生事务各个领域的CAS专业标准都分为实务工作标准(Standards)和指导原则(Guidelines)。其中,实务工作标准是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必须做到且不可更改;而指导原则是提供对标准进一步认识的补充说明。[4]在理解CAS专业标准的这一阶段中,自我评估小组成员必须熟悉该部门工作及该领域的专业标准,并通过训练形成一致的理解;同时自我评估小组要考虑是否将指导原则列入评估条款中,并排除被认为不适用于该部门或项目的标准。[5]
3. 收集和审查资料
这一阶段由收集资料、执行评估、征求意见和总结评估四步完成。评估资料包括招生信息、管理章程、文件方案、活动报告等。这些资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量数据,一类是定性数据。定量数据说明的是学生事务的数量特征,如问卷调查数据、学生的需求评估、学校藏书量等;定性数据是一组表示学生事务性质、规定学生事务类别的文字表述型资料,如访谈记录、自我总结报告、书面意见等。在执行评估和做最后决定前,需搜集所有与评估方案有关的资料,并存入自我评估资料库。[6]
SAG提供了一个准备好的评估版式———CAS专业标准衡量表来进行资料审查。针对每个学生事务工作方案,自我评估小组的每个成员运用该表来评定每项标准并确定方案或服务符合专业标准的程度。多数情况下,每项标准都有多个衡量准则,而每个衡量准则侧重于该标准的一个特殊方面,便于评估者有更多具体确切的判断。
为更好地展现专业标准衡量表的运用,本文以学生事务中咨询服务领域的第6个方面(财务资源)的标准评定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此方面的部分CAS标准为:咨询服务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使命;拨款优先次序的确定必须是在既定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内外部资源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的情况下产生的;咨询服务必须与学校规定的条款相一致,表现出财政责任和经费使用效率。[7]运用CAS专业标准衡量表对学生事务中咨询服务领域的第6个方面(财务资源)为例进行评定说明(如表2所示)。
4. 依据标准进行评估
在之前的个人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由自我评估小组需根据所得资料对学生事务管理各个领域(13个方面)的表现进行集体评定。借助CAS规定的工作表,自我评估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做最后的评定,首先,对应CAS专业标准的13个方面,在专业标准条款一栏中圈出被评定为不满意的标准(未圈出的标准项应取得评估者的一致同意,以说明该条标准在学生事务相关领域的实践是令人满意的;而出现不同评判结果时,应交由全组成员讨论)。按照这个程序来确定哪些评判措施是“完美的”或“令人不满意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其次列出需要后续行动的标准项,被评估小组视为不满意的都应包括在内。[8]总之,应指出评估的学生事务部门或工作方案有哪些优势,有何不足之处需改进。之后,再与该部门的全体人员讨论自我评估小组暂定的评估结果,并交换彼此意见,形成最后的评定。
注:ND=未完成;1=不符合;2=部分符合;3=符合;4=完全符合;NR=待定。资料来源:同表1。
5. 制定行动计划
这一阶段要完成确定适当的修正计划、推荐有待加强的学生事务方案以及准备行动计划的三项任务。自我评估小组需要及时制定出后续行动计划,详细地描述每个需要改进方案的做法,使其符合CAS专业标准。改进计划需分步完成,列出先后顺序,并规定完成的日期和分配相应的人员来实施这一行动计划。同时,对于部分符合标准的方面,评估小组仍可提出更好的建议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此过程主要借助CAS相关工作表来完成,工作表B主要描述当前需要改进的实践方案,详细描述每一个学生事务方案的改进措施与要求,规定每个改进计划完成的截止日期,列出先后顺序。工作表C则用来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并总结自我评估的过程,要求自我评估小组在表中相应的位置简要地写下针对每个学生事务领域中各个方面所需要采取的行动计划,以作为评估研究的结果。[9]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CAS专业标准S AG的特点
1. 以自我调整与自我评估的价值取向为前提
自我调整(Self-Regulation)与自我评估(SelfAssessment)是指高校内部为建立、维持及加强高品质的学生事务服务而主动调整并评估的过程。[10]SAG认为外部的评估不如高校内部自我调整好。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各个高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不同,都有自己的任务、目标、资源及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是评估内部学生事务项目和服务的最佳单位,员工的发展和认同、制定共同目标以及进行内部激励都与高校的自身利益相关。因此,CAS特别强调专业标准主要是提供各校作学生事务方案发展、自我调整、自我评估及人员训练之用。[11]随着CAS专业标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评估机制日趋成熟,SAG得到美国各高校的广泛认可和重视。SAG引导高校树立自我检测意识,并逐步提高自身严谨、真实的评估能力,使其学生事务评估过程系统化、专业化。
2. 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持续发展的机构为保障
自我评估的成功是以良好的校园环境为保障的,需依赖学校愿意且有能力去严谨、真实地检测自己,并在必要时能及时改进相应的行为等。因此,SAG建议高校要建立一个支持并允许成员自主发展的文化,如此才能使相关机构持续去改进其管理方法而健康发展;而高校各机构间要彼此互相尊重,重视每个人的努力,在相互信赖与关怀的气氛下进行评估。此外,作为专业标准制定、发展和传播的机构,CAS通过提供有关信息,告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负责人如何有效地运用SAG来使用专业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CAS建立了学生事务方案审查制度,每组标准每5年检验修正一次,同时SAG也作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每组标准和自我评估体系的及时更新。[12]
3. 以评估团队的全员化与专业化为要求
SAG的整个评估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学校自身利益为契机,很好地调动了全校师生和学校各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在筹建自我评估小组和开展学习专业标准初级阶段,SAG鼓励学校所有成员参与,包括相关工作人员、经验丰富的学生和教员;确定自我评估小组成员时,要求至少一名非评估部门或项目的成员参加,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评估小组内提倡合作精神,要求评估成员间高度信任。在执行评估前,小组成员必须熟悉该部门工作及该部分的CAS准则,并通过训练形成一致的理解。[13]
4. 以重视评估过程、追求卓越为目标
SAG认为即便是完美的学生事务方案也可进一步持续改善,以达到更加卓越的效果;在执行评估的过程中,学生事务管理符合专业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使各领域方案已符合标准,但仍有可能提出更好的建议来加强方案的品质与效能。因此,SAG所引导的评估,在重视活动结果评估的同时,尤其重视学生事务管理活动中的某一具体活动方案、规划的评估,并在其书写行动计划的过程中,融入了提出加强方案的特别建议这一步骤,要求评估小组即使评估对象评估为合格,也应提出改善建议,并明确优先顺序以作为未来学生事务管理改进的目标。
四、对改革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评估的启示
1. 尽快制定系统的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标准和相应的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这几年出台的《普通高校学生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法规从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我国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改进和完善了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建立一套权威的、系统的、专门用以规范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标准和评价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向提高质量阶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呼声和诉求越来越高,这就要借鉴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专业评估的经验,尽快界定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的内容或工作领域,并以此制定完善的专业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改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个性成长。
2. 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自我评估的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也有相应的学生事务管理评估体系。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评估主要由校内主管部门(如学生工作处)负责。这些部门所主持的评估方式以对学生事务管理各个部门的年度考核为主,评估形式则是高校内的上一级部门对下一级部门的评估,没有评估对象单位的成员参加。这种上级对下级部门评估的模式虽然便于学校统筹管理,但其评估的细致性和效率则有待商榷,不利于调动各单位自我评估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各单位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工作价值观的协调和统一。因此,为了能提高评估效率,最大程度地促进高校各单位和各学生事务管理者行为的自觉改善,我国也应借鉴美国SAG的经验,注重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部的自我评估意识,在一个总体的标准要求下,对自身的工作和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平衡好高校内上下级评估与自我评估的关系,从而丰富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评估方法,改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兼顾学生事务管理过程和结果的评估,追求卓越
目前,我国学生事务管理活动评价往往重在结果的评估,而忽视对某一具体活动方案的评估。[14]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领域最常采用的年度考核评估,其评估的依据往往是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学年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各项指标达标情况以及座谈会记录等,这样的评估无法脱离“为了鉴定而不是改进”的价值定位,其结果往往反映的是不达标的现象,而不能准确揭示出为什么不达标的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抑或是评估结果达标,但忽视了管理活动过程中仍存在的缺陷等。这就使评估后的改进过程模糊化,无法达到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效果。为此,我国学生事务管理评估应借鉴美国SAG的理念,鼓励各机构追求自身的工作特色,兼顾管理活动中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估,确定与学生工作自身发展需求、重点相关的评估内容,选择有利于检视学生事务管理过程的评估标准,尽可能细化评估指标,对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活动方案、实施规划等都能做到有特色,使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得到高度的统一,提高评估效率。
参考文献
[1][7]Laura A..The CAS Book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Higher Education.Iowa:ACT.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1997.23,25.
[2][3][5][6][8][9]LauraA..CA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Higher Education(7thed)/Self-assessment Guides.Wash-ington,DC: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Higher Education,2009.
[4]Us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n Student Affairs.WilliamA.Bryan,Roger B.Winston,Theodore K.Miller,Editors,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1.5.
[10]White,E.R..Using CAS Standards for Self-Assessmentand Improvement.http://www.nacada.ksu.edu/Clear-inghouse/AdvisingIssues/CAS.htm,2010-05-10.
[11][12]李永山.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专业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2):55.
[13]Dr.Susan Komives.Reflections on Outcomes and Assess-ment:Applying the CAS Process.http://www.cas.edu,2010-05-10.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 篇9
美国加州大学 (UC)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很高声誉, 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加州大学 (UC) 系统总共有10个校区 (伯克利校区、戴维斯校区、尔湾校区、洛杉矶校区、莫赛德校区、河滨校区、圣迭戈校区、旧金山校区、圣塔芭芭拉校区、圣塔克鲁兹校区) , 拥有诺贝尔奖得主55位,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357位 (占美国国家科学院总院士2039位的近1/5) , 拥有全职学生22多万人, 教职员工超过16万人。
一、加州大学学生事务工作特色
1、学生事务工作组织体系完备, 服务覆盖全面
加州大学学生事务工作组织体系非常完备。作为一个大学系统, 加州大学总校虽然没有学生, 但是设有主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 下设总校学生事务处, 统一协调10个分校的学生事务工作。各分校的组织构架基本属于扁平管理模式, 副校长职数不多, 但无一例外都有一人专门主管学生事务工作。副校长职权范围很大, 管辖从招生录取到就业指导, 从学生活动到学生住宿, 从学生领导力培养到学生行为规范, 从学生会到学生社团, 从体育运动到身心健康, 从学生中心到学生书店等等所有和学生有关的部门。
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学生事务工作领域不断拓展, 一个具体体现就是学生事务部门数量的增多。虽然大多数传统的服务项目依旧存在, 如招生、经济资助、心理咨询, 但新兴的服务项目也越来越被更多的高校采用。培训团考察的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内容就远远超出了预想。尔湾分校学生事务副校长管辖4大部门, 分别为招生服务、咨询与健康服务、学生日常管理、辅助服务与资源规划, 下设29个中心, 如表1所示。
除服务全覆盖之外, 学生事务的专业化程度也让人叹为观止。在培训团所考察的每一所高校里, 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和自豪, 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 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促进学生发展。比如, 学生健康医疗中心, 除作为医院的救治功能外, 还专门面对学生开展身心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学校警察局, 具有执法权, 在学校治安和学生安全方面可以发挥比中国高校保卫处更大的作用。在残疾人服务中心, 工作人员利用新信息技术成功地帮助失明学生正常学习;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健身中心, 校方提供给学生的运动器材品质之高、专业化程度之强, 即便是我们国内顶尖体育大学的教师也颇为惊叹。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生计划则早已超越传统的迎新服务, 学校要求刚入校的本科新生集体住校, 并开展宿舍区教师项目 (resident faculty program) , 也就是配备常驻导师, 在公寓近距离地给予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多角度指导。新生计划中还包括学业服务、社交活动与教育项目以及同辈咨询等。这些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是高校注重学生的需要以及保护学生的利益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2、学生事务工作团队力量强大, 专业化程度较高
加州大学的师生比非常高, 达1∶1.4, 远高于中国高校。同样, 加州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团队也非常强大。以尔湾分校为例, 有1600余名学生事务工作人员为24000余名学生提供服务。同时, 加州大学还聘请大批兼职学生参与到学生事务工作中来, 人数远远高于专职工作人员的数量, 以尔湾分校为例, 仅体育场馆就雇佣了350名兼职学生参与服务工作, 这些兼职学生也是学生事务工作团队的重要补充力量, 并发挥巨大的作用。
加州大学对于从事学生事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有明确要求, 基本都是从美国名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同时, 参与工作的兼职人员, 也必须接受与工作相关的严格培训, 这很好地保证了整个团队的专业性。在与加州大学学生事务工作团队的接触中, 无论是高级主管, 还是普通员工, 饱满的工作热情让人钦佩。团队成员普遍认为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专业对口, 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 并发自内心地喜欢所从事的学生工作。同时, 团队成员会积极参与到美国高校的各类学生工作专业协会中去, 通过交流研讨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以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加州大学采取类似职员制的员工发展机制, 从事学生事务工作的员工在本职工作中就能够获得很好的专业发展, 并不一味看中职务的晋升, 因此学生事务工作团队十分稳定, 保证了专业力量的长期工作投入。
3、学生事务工作重视理论研究, 不断创新发展
加州大学学生事务工作重视理论支持, 强调所有的工作要在“学生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科学设计, 规范开展,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加州大学, 作为学生事务工作基础的“学生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Chickering的个人七矢量发展理论 (1969) 、Sanford的挑战与支持理论 (1968) 、Astin的投入—环境—产出模型 (1985) 、Tinto的离校模式 (1993) 、Baxter Magolda的自我主导理论 (2001) 等。这些理论被学生事务工作各个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为制定方法和政策的依据。
加州大学具有实力强大的教育学专业, 教育学的研究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与加州大学的学生培养结合, 与加州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结合, 大量研究成果从实践中来, 又直接应用到了加州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实践中。同时, 加州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大量毕业生直接加入到学生事务工作团队中, 为学生事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成为学生事务工作理论研究和不断提高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的后盾。以尔湾分校为例, 就业指导中心开展模拟面试服务, 在专用的场地将学生模拟面试进行全程录像, 再由专业老师帮助学生一一进行模拟面试的回放和分析, 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了面试技能。再比如, 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 学校逐步将纸质教材向电子教材过渡, 学生事务处则针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带给学生的困扰, 研究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变化, 提高学习效率。这些学生工作实践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专业研究对学生事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的促进和提升。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启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美国加州大学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进一步明确学生工作的职责定位
以美国加州大学为例我们深入了解到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部门分工明确, 职责具体。我们要改变以往认为学生事务是“万金油”、“对学生的事统统包办”的传统观念, 进一步明确学生事务工作的行业职责, 明确工作范畴。学生事务在学校的工作定位基础上, 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该由社会负责的就不要统包统揽, 该由法律解决的就应按照司法程序办理。
2、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 创新辅导员工作运行机制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机制是条状的, 工作方式是服务性的, 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管理人员解决许多的难题, 这是一种管理人员对学生的直接服务。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机制是块状的, 工作方式是管理型的, 工作重心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这种机制的优点是对学生的管理程度加强, 教师和班级在学生中的作用比较突出, 缺点是使辅导员陷于事务性工作。因此, 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把辅导员分层或者分级, 比如, 将学生辅导员岗位确定为:第一类, 生涯设计辅导员;第二类, 心理辅导员;第三类, 住宿辅导员;第四类, 涉外辅导员;第五类, 院系资深辅导员。由学校统一协调管理, 解决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方向的问题。
3、完善学生事务工作的法律法规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依法管理。学生事务工作人员依法对学生事务进行管理, 并接受法律法规的制约和被管理者的监督, 学生也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享受应得的权利并履行应尽的义务。
我国高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仍然存在许多空白, 各种临时性的管理办法依然存在。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学生事务工作法规, 使学生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管理, 从而正确处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明晰家庭应当承担的教育和监管责任, 形成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4、明确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自我发展, 明确提出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及其差异、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力、引导学生培育独立的人格。例如美国加州大学在学校董事会和教务委员会这两个机构中均有学生参加, 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 学生的权益是受到充分尊重的, 学生有许多参加学校事务和管理的机会,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
5、给予学生深切的人文关怀
美国高校注重从细微处关心学生的成长。比如, 让高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帮助, 使低年级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克服学习困难。为某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举办专门的补习班, 对少数族裔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为残疾学生提供特殊服务。另外, 不少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某门课程的专家, 负责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专业指导。学校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在学习、课余活动、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自主选择,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摘要:美国加州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特色鲜明:一是学生事务工作组织体系完备, 服务覆盖全面;二是学生事务工作团队力量强大, 专业化程度较高;三是学生事务工作重视理论研究, 不断创新发展。通过学习借鉴, 我们在学生工作中应进一步明确学生事务分工, 完善学生事务法规建设, 创新辅导员工作运行机制, 向学生提供更全面、更细化的专业服务。
关键词:加州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
参考文献
[1]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thEdi-tion) [M].Jessy-Bass Wley Imprint, 20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Z].2004.
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浅析 篇10
在人才培育方面:台湾高校灵活化入学管道, 营造弹性学习体系, 放宽修业年限, 强化高等教育体系终身学习功能;持续检讨大学多元入学方案, 扩大学校招生选才及学生选校空间, 改进弱势学生升学优待措施;扩大办理“繁星推荐”, 实现“高中均质、区域均衡”目标;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菁英计划”, 促进大学产学合作人才培育国际化;研拟专业学院教育之具体方案, 推动重点人才整体培育及运用;逐步开放大陆学生来台研修与就读, 检讨修正两岸学术交流策略, 共同提升华人学术成就。
在提升教学研究品质及竞争力方面:延揽并培育优秀人才, 强化大学创新研发品质, 追求世界级的研究与教学,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推动奖励大学的“教学卓越计划”发展区域教学资源中心, 强化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持续精进大学评鉴事务, 全面提升大学教学研究品质与国际竞争力。
在强化大学运营效能方面:推动产学合作加值计划, 强化产学 (研) 合作资源整合, 促进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鼓励民间参与并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合理调整大学经营规模, 提升大学自主经营及运作管理效能;规划专业机构模式, 赋予大学财务会计自主权及人事权, 落实大学法人化精神, 强化大学行政弹性与效率。
在社会责任方面:鼓励大学院校推动“课程”结合“社区服务”的学习, 深化服务学习课程内涵, 促进大学投入社会服务, 积极参与社会及台湾地区事务;扩大对经济弱势学生的就学协助措施, 降低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以及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二、灵活随性的导师制度
1.导师制度多元化:实施多元化导师制度, 除每班设班级导师外, 结合业界导师进行双轨辅导, 协助学生生活学习适应与提升就业资讯及产学互动;导师制度之编组方式由各系务会议决议。主要有这三个方面: (1) 班级导师制。 (2) 混合式导师制。 (3) 业界导师制;
2.导师透过“Facebook”“Twitter”等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互动。从台湾的教师经常直接把相关的学业内容、学习任务等直接放在“Facebook”上可以看出, 他们对网络的运用更加频繁, 甚至很多台湾学生都将教师的“Facebook”“Twitter”等当成教师的官方发布平台;
3.导师主动参加相关辅导研习会, 提升辅导技能。在研习会上, 所有的教师都会进行相应的经验交流, 让彼此都能从各自的经验和碰到的问题上得到相关的经验, 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学生;
4.导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举行小范围班会或做个別辅导。课后、课间, 周末、放假等时间教师都不会放过, 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 和学生接近, 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感想。很多都不是正式的会面, 但是正是通过这些看似家长里短的闲聊中, 很多台湾学生的问题被发现并得以圆满解决。
三、学生学习历程档案平台
台湾高校还有一个普遍的记录学生成长的方式, 就是学习历程档案平台。这是个人化的学习成果展现与记录, 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与特质, 从而激发自我反思学习, 并能够提供生涯规划与发展, 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这个电子平台里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点滴、修课记录、辅导记录、社团活动、奖惩记录、专业证照。
经由以电子化的形式收集、记录学生在校的生活点滴, 提供给学生一个了解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成就的工具, 以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这些资料的整理, 学生可以不断进行反省、思考, 发现自己的潜能, 从而制定自己的生涯目标, 增进自己的生涯发展思考, 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自我行销与求职的能力, 结合职业生涯辅导, 作为将来就业或升学时自我行销的依据, 以提升未来就业及升学的竞争力。
对于教师来说, 学习历程档案平台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 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 使教学目标与评量策略更能紧密结合。教师更加了解学生, 因而能提供更佳的教学辅导服务。
四、学生宿舍管理
1.开学提供入住服务, 用于简化入住流程, 协助住宿生融入大学生活。在台湾高校看来, 当学生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时, 心里必定是惴惴不安的, 这时候只有帮助他们迅速地安顿下来, 培养他们对新环境的认知度, 让他们与新环境迅速进行“交流”, 才有助于安定新生的情绪, 同时也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突发情况的发生。
2.防灾疏散演练, 配合校园安全宣传活动, 加强住宿生防灾技能。在台湾高校里, 安全演练经常可以见到。学校一学期有好几次, 让学生把碰到危险时所应有的反应烂熟于心, 通过反复加强演练和相应的宣传, 让大家能够在真正碰到危险时, 把伤害降到最低。
3.定期举办宿舍座谈会。座谈会是由学生和相应的宿管教师进行的, 也经常有学校的领导参加。双方坦诚相待, 学生将自己认为学校需要改进的建议明确提出, 而校方则对学生需要改正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定期这样的座谈会, 让师生双方能够彼此了解双方的用意, 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小问题的累积而发生的摩擦, 比如学生与宿管之间的矛盾, 学生有问题屡教不改等, 可以提高宿舍的和谐度以及校园的整体素质。
4.定期举办校内宣传活动, 如环境整治、志愿者活动招募、行车安全推广等。这些活动, 让“校园是我家”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只有学生在心中真正把校园当做自己的家来看待, 整个校园环境无论内在与外在才会都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准。定期举办的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思想认识到位, 像爱惜居室一样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争当维护校园环境的模范。校荣我荣, 人人为校园建设增砖添瓦, 进而学生的行为规范也会到位, 从小事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5.宿舍关怀活动。年度三大节庆举办关怀活动, 营造宿舍温馨气息。台湾高校会在每年的冬至、端午、中秋, 举行全体宿舍的活动。冬至大家会一起搓汤圆, 端午一起包粽子, 中秋则是进行台湾传统的烤肉会。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到温馨, 也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 联系更加紧密, 学生的归属感自然而然就会加强, 对于学校的整体环境提升以及学生团队意识的锻炼都有很大的好处。
6.日常生活反馈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以台湾中科大为例, 学生宿舍的任何设备问题都能在2天内及时进行处理, 如果需要更换设备等也会在5天内完成, 这样的处理迅速, 保证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
五、校园品格文化建设
台湾高校德育, 是指与智育、体育相对应的广义德育, 它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台湾各个高校, 都非常重视校园品格文化建设。校方认为, 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品格”。品格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学生的教育、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近年来, 台湾的教育部出台了《教育改革行动方案》, 指出“辅导各校重视通识教育以落实全人教育理念”, 即“在通识课程基础上, 加注全人教育的关怀”, 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整合知识架构、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全人”。
2.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课程中的运用, 弘扬以孔孟为宗的中华传统文化, 维系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想, 发挥固有伦理道德的优点, 并且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台湾高校德育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资源来开掘, 而不是以其为德育的文化基础。这有利于摆脱传统德育的封闭性, 也有利于更好地去除糟粕, 提高其发挥德育价值后的实际效果。在台湾高校德育中, 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时不以德育为直接目的, 但无不贯穿德育教育。将德育贯穿于人文学科中, 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讲授, 来间接达到德育的目的, 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成效, 不但使其人文学科课程实现了其教学目的, 同时也使得德育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3.德育注重实践性。台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和复杂化, 都要求培养当代青年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 使“自强、自信、自立”成为多数公民的内在品格。台湾高校极其注意德育内容融合到学科教育之中, 强化道德教育的潜隐性和渗透性。正是在这种“自立、自强、自信”的道德教育方式下, 台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华人实业家、艺术名人等, 向世界证明华人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华人是征服命运的强者。而这和台湾高校的品格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六、学生自治团体之辅导及运作
台湾高校的学生会或者学生社团均有自己的办公场所, 有着高度的自由权, 教师只是对学生起初的策划进行评估方案的可行性, 一旦通过, 所有活动全部都由学生一手策划、组织、进行。学生只有在碰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才向教师求助, 教师才会介入。这样的学生自治体制保证了所有的活动都是学生原汁原味的思想体现, 也保证了所有活动的创意与灵感, 避免了活动内容的沉闷导致与年轻学生的思想脱节。每年, 台湾的教育部都会从所有高校中评选出学生活动举办得最好的高校, 进行评奖, 而评委均由上一届的优秀学生活动的主要学生会干部组成。
对于学生组织的成员培养在教师的协助下又分为两个方面。对于一般社团成员的培养主要借由多元训练, 培育社团成员实作能力入手: (1) 培养企划与行政能力。每年办理社团干部研习营, 开设动企划写作、公文撰写、经费编列等相关课程, 培养干部具有基本作业能力。 (2) 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针对社团负责人会议、学生会会务会议中订定专题发表或分享,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沟通及组织、思维能力的训练。 (3) 培养分析与组织能力。每年学期结束前办理社团资料评定及观摩, 借由档案整理及资料保存, 完整传承至下一届, 另由学生会开设社团资料与社团评鉴课程, 强化社团干部经验传承。
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 则是属于“精英教育”, 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栽培本校特殊专长与领导人才, 提升其整体竞争力, 包括: (1) 特殊专长学生, 协助发掘自我特殊潜能, 发展其独特竞争力。 (2) 遴选优秀学生担任活动评审及活动主持人等, 培养学生多元专长。
2.对于领导人才, 则会有针对性地安排各类训练课程: (1) 短期营队或研讨会, 如大学青年康辅营、大学社研。 (2) 开设提供实务训练课程, 如社团学习五校策略联盟。 (3) 于相关活动中安排实践机会, 如报选全台社团评鉴之评委。 (4) 课外体验, 选派至校外参加相关研习, 如全台学生自治组织研讨会。
七、志工 (志愿者) 活动
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很大一部分是以大学为平台, 以在校大学生为服务主体。以义守大学为例, 他们对志愿者培训的基本定位是:“办理志工教育训练, 将可了解志工的动机、观念、报复、态度、技巧及潜能;并希望经由教育训练激发问题, 进而带领志工汲取经验和告诉志工如何去做。为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品质, 保障受服务者之权益, 本校特办理此基础训练, 整合校园与社会人力资源, 使愿意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之学生最有效之运用, 以发扬志愿服务之美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志愿服务已成为台湾地区高校的必修课之一, 志愿服务的意识深入台湾大学生的内心。
平时在上课或者做学生辅导时, 台湾教师会常将服务他人的理念灌输给学生, 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回报社会的价值观, 到了有需要学生做志工时, 学生的反应都相当踊跃。高校会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 在进行产学结合的同时, 帮忙承办相关活动, 并为活动提供相应的志工培训, 让学生能够经常有机会参与志工活动, 奉献自己的爱心, 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例如中科大协办新竹县龙舟赛、承办苗栗县国际马拉松赛以及2013台湾新竹国际灯会等。
台湾高校的志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校园志工。主要负责校园环境美化, 校内大型活动司仪、礼宾、音控、交管等人员。这些志工平日皆安排定期训练, 提升专业技能, 在创造中学习, 在奉献中成长, 将优质校园呈现在大家面前。 (2) 社区志工。以台湾中科大为例, 这些志工会为临近的火车站服务, 为坐落于新竹的台湾世博馆导览, 为中科大新竹校区所在的湖口乡做运动会志工, 与当地的基金会合作等等。与在校内不同的是, 担任校外志工可取得学分。 (3) 社团志工。这些志工承担的是平日街头表演, 担任社区联欢晚会表演团体, 到邻近的中小学演出、服务, 带动临近中、小学的发展, 访视育幼院、老人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协助规划、筹办校园临近社区的活动, 为附近的居民办理生活技能教学, 协助新住民, 如帮助年长者学习基础电脑操作等等。 (4) 国际志工。例如台湾中科大在这几年就有前往至泰国北部华人村落、柬埔寨、日本等国, 进行教学、环境美化、贫困户探访、田野调查等服务工作, 并定期与外国友好志工进行相对的交流学习。
九、结语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 篇11
【关键词】 高校 学生事务 管理模式 启示
【作者简介】 肖玉霞,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七级职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9-003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已从中世纪的行会组织发展到分层分类管理的现代大学,大学职能也由单一的人才培养拓展到现阶段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学生事务管理是履行好人才培养职能的关键一环,明确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定义、理清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变迁及特点,对于思考如何做好当下我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定义
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学生事务是用来描述校园内负责学生课外教育,有时也包括课堂教育在内的组织结构或单位。”在我国,称为学生管理或学生工作。我国学生工作是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开始的,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在已进化到“学生工作”这一词序。然而,对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国内学者仍然看法不一。
徐州师范大学蔡国春教授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就是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加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以此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专门组织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学生事务管理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为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须的学生事务的组织活动过程。
显然,以上概念难以全面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进行界定。学者们要么直接强调学生管理中的具体事务,要么没有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忽略了一直以来我国学生工作起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由此看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包含四个方面:学生、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人员、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这四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高校内部,专业人员通过开展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活动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把学生事务工作作为学术事务的坚强后盾与有益补充,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变迁及其特点
1.中世纪时期“父母替代”型模式。中世纪大学早期,大学只是一种行会性质的组织,没有固定场所,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仅限于学术上的交流。当时,一些前来拜师学艺的穷困学生不能解决食宿问题,于是,一些由私人捐赠的慈善机构,开始为这些没有付费能力的穷学生提供膳宿,这就是早期的学院。学院的出现,使大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逐步建立起近似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并逐步向管理的多元化、复杂化发展,形成最初的学生事务管理。由于中世纪时期大学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年龄在14-16岁之间,因此学生事务管理主要由学校委派导师替代父母行使教育职责,其职责是管理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的人。大学通过课程设计学生事务,规定学生“不应该做什么”,又规定学生“应该做什么”,以此强调对学生的教育来促进学生某种素质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借鉴的就是这种“父母替代”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2.以管理为主的模式。19世纪,洪堡等人建立了德国式的现代大学,学术研究在大学的职能中被重点强调。教师的中心工作也转向了学术研究,对学生的学术研究以外事情无暇顾及。于是,这时候的大学开始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学生事务,学生事务工作也从学术活动中分离出来,作为学术事务工作的支持与补充。以管理为主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管理的行政化、科层化,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是学生的管理者,学生事务管理的开展主要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监督和约束学生,对学生实行集体管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秩序正常运转,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实现大学组织管理效率的最大化。这种模式不是以教育为目的,而是作为学术事务的支持与补充,保障高校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两大职能得以顺利实现。因此,这种模式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处于学校教学科研等核心工作的外围。目前,我国实行的就是这种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3.以服务为主的模式。二战后,欧美的部分高校采取扩张战略,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对高等教育的原有理念带来了明显冲击。欧美高校重新思考学生事务管理的定位问题,学生事务管理开始转向“学生的发展”,把学生视为消费者,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为买卖双方关系,学生事务管理的实质是为学生提供服务产品,提供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与条件,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发展。这种以服务为主的模式,其核心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和支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保障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权益。这种模式在美国部分公立高校和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的部分高校比较盛行。在他们看来,给学生提供服务是非学术性的,不可能成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有时甚至可以挪到学校之外。比如德国,高校不设立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学生事务交给大学生事务局这种社会化的机构承担,这种机构是纯社会化机构,与学生的关系既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也非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产品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甚至与大学的常规学术事务很少关联。
三、对如何做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充分吸取和借鉴国外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学生工作实际,完善和改进我国现阶段学生事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手段,优化学生服务结构,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关键,也是高校发挥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的深化,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好学术研究的坚强后盾,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这个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需要有从事学生事务的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设计出符合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容,为学生发展做好服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事务管理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创新能力。
其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和多样化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校在生源、科研与教学经费等方面竞争日益激烈。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提出,部分高校将面临转型,因此,高校要发展,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借鉴以服务为主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更加重视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因此,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应是集管理、服务、教育三方面为一体的混合型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研究所. 大学生发展与学生事务专业化[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研究 篇12
德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是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育人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是大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2]。能不能将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有效结合起来?如果能, 这种可能性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 使得对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问题进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一、学生事务管理与德育的关系
在谈论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问题之前, 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一个问题, 那就是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的关系问题。
首先, 如果不冠以“学生”加以界定, 而是放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去讨论, 那么事务管理和教育就是平行的, 二者并行不悖。但在高校中, 围绕学生而进行的一系列事务管理工作, 则被深深地烙上了教育的痕迹, 学生事务管理不可避免地要和高校的教育工作发生联系。在高等教育这个大系统中, 学生事务管理位于教育的物理构架中, 属于基础工作;德育虽然不是教育的全部, 但却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渗透到多维教育体系的每个节点。德育工作在教育的动态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事务管理与德育就像被同一个力所激发的、发生在两个不同位置的振动, 它们的波形必然要在某些时间和空间的点上相交, 而这个力就是教育。
所以, 高校中的学生事务管理从一出现就与德育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交集, 学生事务管理能够为德育提供服务。
其次, 不难看到在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而者之间, 不是完全的从属关系。任何教育都是形和质的统一, 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教育形式与科学、完善的教育内容有机结合, 完美统一, 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中, 如果说德育是质的话, 那么学生事务管理则是形。需要明确的是, 质必须是唯一的, 而形的表现样式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事务管理是众多选项中的一个。
再次, 虽然学生事务管理在教育系统物理架构内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能够为德育工作服务, 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事务管理并不是主动为德育服务的。学生事务管理的这个“潜在价值”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被有效地利用起来, 而是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教育系统不断地整合自己内部的资源大背景下, 其“潜在价值”被逐渐发掘出来。
最后, 在目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当前很多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甚至是从事德育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 并没有意识到学生事务管理能够为德育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这就导致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也是笔者论述的一个出发点。
二、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源起
通过上述关于学生事务管理与德育的关系的分析, 可以肯定, 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是统一于教育这个大系统中的“形”与“质”,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学生事务管理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这就扫清了认识上的主要障碍, 但新的问题随即出现: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源自哪里呢?
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都处于教育这个大的系统中, 不可避免的, 也是毋庸置疑地被赋予教育的特质。它本身无从选择, 因为它的产生本身就是要服务与教育。简而言之, 从属于教育系统就决定了它的教育价值。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重新赋予它任何额外的德育价值, 而是要不断去发掘它的德育价值, 让它本身的德育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而已。
三、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体现
为了方便回答这个问题, 笔者去繁就简, 采用举例分析的办法展开讨论。
在高校中, 学生事务管理的项目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类[3]:
1. 一般学生事务管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班级管理、寝室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等;
2. 特殊学生事务管理:包括奖助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定、违纪处分、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工作、困难学生认定等。
这些事务管理工作本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德育价值。那么我们怎样将这些事务管理工作与德育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找到它们的最大交集呢?
笔者通过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发现:在学籍管理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集体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学生身份所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考务管理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遵规守纪意识、诚信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在住宿管理中, 可以对学生推行集体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还可以对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在由助学贷款、困难学生认定等事务管理中, 可以培养特困生的自立、自强意识, 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在各类荣誉和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 可以对学生进行公平正义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这些都是学生事务管理固有的德育价值的体现。
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诸如各类学生信息的填报、各类申请表格的填写、各类通知的发布和传达等看似琐碎的事务。由于在这些工作的落实过程中, 我们的学生也全程参与, 因此高效合理地完成这些事务工作的过程,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在这些事务工作中, 科学规范、及时高效、细致严密的运作过程和处理结果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影响。
同时,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德育工作仅仅靠通过几次大型活动、大型讲座是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德育工作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由于上述这些事务管理工作琐碎, 因此他们的德育价值往往不被重视。但这类事务在整个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数量庞大, 反复出现, 如果这些繁杂的事务工作, 我们都能够高效、合理、细致地完成,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的学生, 尤其是这些工作所涉及的学生, 很有可能受到我们工作风格的影响, 德育工作就会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反之亦然。
学生事务管理往往是直接和学生发生关系的, 但有一些看似不属于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 或者不能直接和学生发生关系的事物管理工作的德育价值也同样不能被忽略。为了避免被误解成无原则泛化之嫌, 笔者在此不做深入分析, 点到为止。
四、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特性
在思考、分析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如何体现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也间接地描述了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一些特性, 但是都散见于大段叙述的只言片语中, 在此有必要总结出来, 以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
1.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具有两面性
所谓两面性是说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 (习惯上, 价值所反映的是积极的意义, 价值本身不具有消极意义, 但为了论述的方便, 笔者姑且把这里所提到的价值赋予正反两方面意义, 这种设定仅限于本段文字, 特此说明)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是先天固有的, 但这样的价值需要被发现, 需要通过人来体现。如果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发现不了它所固有的德育价值, 那这样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反过来, 懒散、懈怠地对待事务管理工作则会把它的德育价值消弭、扭曲直至颠覆, 使学生事务管理的价值体现出消极的一面。由此可见, 学生事务管理德育价值的两面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对待它的态度。
2.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具有隐蔽性
所谓隐蔽性, 是说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是非直观的, 人们往往看不到这样的价值存在。提出这个观点, 不是说这种德育价值本身具有隐蔽性。究其实质,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隐蔽性是由于人的认识缺陷造成的。在人们传统观念里, 非此即彼是作出判断的基本思路, 按照这样的判断人们会这样认为:学生事务管理既然是管理, 那就不是教育。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人们对德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关系一直是不清楚的, 甚至是割裂的。这也是笔者开篇即论述二者关系的主要原因。关于这个问题, 本文通篇多次论及, 不再赘述。
3.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具有潜在性
所谓潜在性是说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事务管理有别于其他一些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 它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是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的。学生在接受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时候, 本身是无意识的。这种潜在性非常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我们必须看清楚这一点。因为人们在接受一个观念的时候, 往往会首先和自己固有的观念相较, 一旦发现分歧, 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而潜在性的教育引导, 能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五、如何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利用率
如果说论述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体现, 提出了学生事务管理实现其德育价值的客观可能性, 那么现在要进行的讨论则是围绕人的主观能动性展开的。
首先, 要加强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研究, 合理安排部署学生事务管理的项目, 规范学生事务管理的操作规程, 认真分析各类学生事务管理所固有的德育价值。
其次, 要树立科学的德育目标, 明确高校德育的任务, 并有能力灵活、主动地将这样的德育目标分解成若干子目标。
再次, 在分层次, 分步骤落实德育目标的过程中, 将各个子目标与不同时期, 为了完成不同任务而开展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或者说, 当某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出现的时候, 要主动将它们所具备的某些德育功能和相应的德育子目标结合, 以保证各项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都能恰如其分地实现。
最后, 要认识到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在高校工作中都具有重复性, 都有它们固有的循环周期, 可能的情况下, 要在每个周期的初始, 将学生事务管理任务和德育任务糅合在一起, 通盘考虑。这样才会使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实现。
总之,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但能否实现其价值, 并将其价值最大化, 都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充分认识价值的客观性, 又要善于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二者缺一不可。
笔者发现,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贯彻德育目标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做法, 也值得我们去不断研究。学生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 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4]。通过上述分析, 现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事务管理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 但需要我们不断挖掘, 不断拓宽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使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能够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有效地体现。自觉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认识难免有不足之处, 权当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秦福利.我国高等教育消费的现状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
[2]云炜恒.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3) :70.
[3]储祖旺, 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2) :86.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推荐阅读:
多元·科学·规范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管窥12-07
美国高校利益05-17
美国高校档案网站12-24
美国高校图书馆06-24
美国高校毕业典礼演讲论文06-22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06-01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案08-28
美国留学 美国私立高中青睐哪些学生?11-24
美国学生做义工08-31
美国中小学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