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论文

2024-11-29

美国大学生论文(精选12篇)

美国大学生论文 篇1

近年来, “美国大学公开课”成为学生中热议的话题。以哈佛大学公开课为代表的一系列美国大学公开课视频在中国走红。舆论界就此展开了热议, 2010年第46期《中国新闻周刊》与2010年第47期《新民周刊》相继刊登了关于此话题的专题文章, 人们发出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公开课”的疑问。经分析, “美国大学公开课”的背后, 是美国的教育理念、教育精神在支撑。国内关于“美国大学公开课”的研究主要在教育技术层面, 本文试图分析“美国大学公开课”与美国教育精神的内在联系, 并结合分析结果对中国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美国大学公开课的现状

首先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美国大学公开课的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政府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做出了“开放教育资源”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bbr.OER) 的尝试。根据美国学者Marshall S.Smith的总结, “开放教育资源”包括教授内容 (content) :课程、书籍、课程计划、文章等, 还包括开发工具 (tools) :虚拟实验室、模拟、游戏, 以及支持软件。“开放教育资源”免费在网络上提供, 它有利于知识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根据目前的趋势, 该运动有可能推动世界教育的一体化, 改变教育习惯。[1]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和管理层决心把学院的核心课程逐步在网络上公开。这就是“开放课程项目”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pen Course Ware, abbr.MIT OCW) 。2002年, 麻省理工学院正式推出了“开放课程项目”, 从而掀起了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开放课程项目”公开的内容包括教学纲要、阅读书目、课堂笔记、评估、课堂视频。到2007年为止, 共有1800门该学院课程在网上公开,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学生、老师和公众在网上获得了这些课程的信息。[2]此后, 美国一批著名大学也纷纷制作了自己的公开课。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哈佛大学公开课。

哈佛大学公开课程分为学分课程和非学分课程两种。非学分的课程完全免费, 面向全世界开放, 而学生在支付一定学费之后可以通过学习学分课程并获得学分以及哈佛大学拓展教育学校的学位证书。非学分课程包括:“古希腊文明中的英雄和反英雄”、“计算机入门”、“莎士比亚晚期戏剧”、“中国:传统与超越”、“20世纪世界战争与社会概况”、“抽象代数学”, 等等。同时, 哈佛大学提供超过600门的学分课程, 涵盖艺术, 人文, 商科, 管理, 语言, 文学, 数学, 工程, 环境, 计算机等几乎各个领域。此外,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创办了一个专门为世界各地的学者提供公开课程的平台Ed X, 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人免费提供来自哈佛和麻省的在线学习的课程。Ed X机构希望通过本项目来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在线学习者的社区联盟, 优化每一个人的教育资源。在提供在线课程之余, Ed X机构同时借此机会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模式, 并探索利用技术促进教学的有效方法。Ed X基于一个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用来提供课程的线上版本的科技平台MITx, 包括视频课程, 嵌入式测试, 实时反馈, 由学生评级的课后问题及答案, 网络实验室等等。尽管在线课程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模式的本科教学, 但是它可以提升两所学校的教学水平, 促进教学资源的互补。[3]

目前, 美国的教育机构在采取多种刺激知识开放的措施。一些大学的校长将“开放教育资源”及其透明性视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机制。教授们如果对他们的教学内容满意, 就会乐意把他们的教学材料分享出来, 这样他们可以建立在全球的名望, 并且有助于他们不断改善和提高自我。政府等管理部门乐于看到知识的公开和转播, 这样将极大促进知识的积累以及学术机构间的交流。很多教师很希望了解同行的教学方法, 也乐意于分享他们自己的经验。[4]

二、公开课与美国大学教育精神

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师生关系和交流方式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公开课,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 通过共享网络公开课, 教师更多的处于丰富、优质教学资源的选择、组织和学习的中心, 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 不能只将自己熟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在共同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而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开放性不仅是其所搭载的互联网的时空开放性, 也表现在组织教与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合作学习的开放氛围, 互相激励的开放思维, 多种答案、多元评价的开放标准, 共享合作的学习经历。这恰恰体现了美国教育精神:“产生问题的教学是激发学生‘产生问题’, 而不是老师的发问。当然, 如果老师的发问富有创造性、合理性、挑战性、探索性、刺激性、逻辑性、开放性、启发性、生动性、活泼性、想象力、吸引力, 那么可以成为问题的酵母, 诱发学生的问题‘核裂变’。”[5]传统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其许多方面的合理性, 但在名校网络公开课中所提倡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方式, 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 也为共享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同时, 公开课营造深入交流、互动的教学环境氛围。教师与学生开展了充分的互动, 共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注重学习能力培养。环环相扣的设问、反问、概念演绎推理, 诱发了思考的欲望、讨论的欲望、表达的欲望。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独立地思考、自由表达, 鼓励用多元视角看问题, 设置开放式问题, 教学始终处于不停息地思考比较、综合、探究的过程中。“老师一般会声明甚至强调:1、不允许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批评;2、问题多多益善;3、鼓励交叉式的、混合式的问题;4、如果老师必须做出评价, 也会是鼓励性的评价或改善性的建议。”[6]师生处于平等交流的环境氛围, 学生具有从容、坦然、阳光的心态和追寻、探索的精神状态, 这使他们有自己的逻辑思路、简洁的观点、自然的肢体语言。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在这种复合的教学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实现学生以问题驱动教学过程的主动、深度参与。

第三, 美国公开课涉及内容广泛, 但更多的是人文学科类的课程。如耶鲁大学的欧洲文明、现代诗歌、文学之弥尔顿、聆听音乐,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 斯坦福大学的美国研究等课程充分体现了美国教育对学生文史哲方面修养的重视, 体现了美国追求品格教育的目标。“学校是美国的希望所在, 加强品格教育是家长和学校的重要责任。教育者不能羞于进行品格教育, 应当交给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 而这些需要对学生进行能够加强自身修养的、精神方面的文史哲教育。”[7]

三、美国大学公开课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大学的公开课程自2010年初在中国大陆蹿红以来, 引起了无数人的追捧和热议。在解读了美国大学公开课的前世今生并对美国大学精神进行了简要探索后, 我们不禁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大学公开课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首先, 从个人层面来看, 美国大学公开课里展示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模式, 无疑给了中国大学生深深的震撼。对于习惯了应试教育体制的中国学生而言, 大学生活往往意味着一边为了拿到学位勉力苦读, 一边质疑自己当下的努力是否值得, 并对未来充满了迷惘。在这样的现状下, 美国名校公开课的出现往往成为了他们抱怨中国教育现行体制弊端的比照。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欣喜地看到, 在公开课“参与式学习”精神的启发下, 已经有一批人“醒来”, 开始在课余时间利用网上的公开课资源获取知识, 自称为“淘课一族”。更有教育变革的先行者发起了“在线设计免费大学”的运动, 力图推动教育变革, 在自己受益的同时, 成为了教育的分享者和创建者。

其次, 从整个教育行业的层面讲, 美国大学公开课带来的则更多的是教育精神上的触动。公开课所展示的“知识分享”和“公共服务精神”, 似乎给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象牙塔”打开窗户的可能性。2011年11月9日, 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通过爱课程网、网易等平台向公众免费开放。通过网络公开课的方式公开教育资源, 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 既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又是促进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契机, 以此推进教育精神、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同时也是一次打造高校对外交流形象,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良机。我们应该认识到,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用意是好的, 但相较于国外公开课的高人气, 网民对“本土公开课”却评价各异、褒贬不一。除去资金、技术以及宣传的问题, 也许只有将教育资源的开放落到实处, 让民众切实地感受到政府为提高教育平等性和公平性所做出的努力, 才能摆脱东施效颦之嫌, 探索出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可行之道。

“与其抱怨黑暗, 不如点亮一支蜡烛”。美国大学公开课对中国的意义正如一盏烛光, 既映照出了中国教育变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阻力, 也吸引了各界人士对大学教育的广泛关注。它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中国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 究竟路在何方。也许, 这正是美国大学及美国大学精神给我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

四、结语

从模式上而言, 美国大学公开课是一种创新, 一种探索, 其可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评估。至于其影响力是否会达到改变教育传统的地步, 恐怕还不能过早下定论。但无可置疑的是, 美国大学公开课所展示的学生自主学习精神, 热烈的课堂讨论氛围体现了美国的“品格教育”“启发式教学”“参与式学习”“互动教学”等教育精神, 并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反思中国大学教育的热潮。它促使学生们改变自己学习知识的方式, 也使教育机构受到启发, 探索中国的高等教育创新之路。“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借助互联网方式, 更多的先进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将不断地与我国教育体制碰撞、激荡, 孕育出中国教育未来的崭新面貌。

注释

1[1]Marshall S.Smith, “Opening Education”, Science, Vol.323, No.59102, 2009, pp.89.

2[2]Ibid., pp.89-90.

3[3]Harvard Open Courses:Open Learning Initiative, June 3, 2012, [4]http://www.extension.harvard.edu/open-learning-initiative, 2012-6-3.

4[4]Marshall S.Smith, “Opening Education”, pp.90.

5[5]王定华主编:《透视美国教育---20位旅美留学博士的体验与思考》,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15页。

6[6]同上书, 第15页。

7[7]王定华主编:《透视美国教育---20位旅美留学博士的体验与思考》, 第33页。

美国大学生论文 篇2

美国留学生眼中的美国新年

留学美国,难免会接触到一些美国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不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丰富了我们的美国留学生生活。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美国人怎么过新年。

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之一。但在美国,新年远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闹。

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是夜,各地教堂都举行隆重的礼拜活动。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仟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一起,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人们就这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北美的印第安人,还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到除夕之夜,他们就举行富有特色的“簧火晚会”,一家入围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谈笑风生。待至晨曦微露,他们再把破旧衣物付诸一炬,作为除旧迎新的象征。

除夕活动,常常持续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到元旦这一天,通常比较安宁、闲散。许多入很晚才起床,然后同家人、朋友一起看看电视、吃顿新年饭。

虽然元旦并不是最热闹的一天,但仍有不少州举行极富地方色彩的庆祝活动。加利福尼亚州有玫瑰花会,这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新年庆典。七八十年前,加利福尼亚农村的一些俱乐部成员,每逢柑桔成熟季节,使用鲜花装饰自己的马车,在村里搞一些小型庆祝活动。时至今日,它已发展成十里长街布满鲜花的盛大庆典。五六十辆完全用鲜花、特别是用玫瑰花扎成的彩车徐徐而行,长达数英里,车上还有用鲜花做的各种模型。这不仅吸引了加州的男女老少簇拥街头,而且还吸引上百万的电视观众。

在费城,有长达10小时之久的化装游行。这种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17世纪中叶定居于特拉华河沿岸的瑞典与英国移民的习俗。当年他们总是身着盛装在乡村举行新年庆祝游行。今日费城的化装游行固然比当年更有组织,但仍然保留着昔日的特色。参加游行的人们,有的装扮成小丑,有的化装成妇女(按照古***

移民、留学

俗,这个游行不允许妇女参加),随着彩车,载歌载舞,人流如水,热闹非凡。每年参加的入数总在一两万左右。

此外还有不少州举行元旦足球赛。鲜花盛开的加利福尼亚州,有玫瑰杯足球赛;盛产棉花的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城,有棉花杯足球赛;甘蔗产地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有糖杯足球赛;后来又新出现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城的鳄鱼杯赛,以及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城的太阳杯赛等等。

美国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惯,就是在新年许愿立志,他们称之为“新年决心”。这决心通常不是什么宏图大志,而是一些朴实而实际的打算。例如:“我一定戒烟”,或者“我要好好对待邻居”等等。他们总是坦率地讲给大家听,以期得到监督和鼓励。

美国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 篇3

为帮助学生管理其教育经费、减轻债务,由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CREF)资助的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启动了一项为期三年的项目,以提高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理财能力。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是为学术、医疗、文化领域提供资金支持的历史悠久的金融服务组织。

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将为参与该项目的高校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在学生个人财务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比如为支出和借款做准备。此外,研究生院理事会将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同时对研究领域、学历水平、所选择的职业路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呈现其对财务产生的影响。研究生院理事会还将与合作机构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让学生了解新的财务工具和资源。

研究生院理事会开发的毕业生检测网站(www.GradSense.org)是一个独特的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一系列财务信息,包括攻读高等学位的价值。该平台通过交互式的可视化工具,以及具有吸引力的信息图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与借贷和支出相关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进行资金管理,分析未来的潜在收益。

美国的“五好学生” 篇4

●极其努力

优秀学生都毫无例外地把学校当做生活的中心, 他们的家长也往往十分勤奋, 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17岁的约翰逊·帕里斯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他的双亲都是外来移民, 父亲通过艰苦奋斗终于创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 母亲是一名普通秘书, 尽管家务很忙, 却一向忠于职守, 十几年来从未请过一天假。从父母那儿, 帕里斯学到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老师们都认为, 他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 他不仅担任了校数学、化学竞赛队队长, 而且还是校运动队的骨干成员。

●乐于学习

亚特兰大的安得里克·艾奇在童年时曾因病长期昏迷不醒, 医生认为其智力已严重受损, 但其母亲切尔坚决认为, 只要使用恰当的办法就一定能使孩子乐于学习、其智力仍有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育孩子时, 她总是尽最大的努力设计出新颖、有趣、多变的方法来激励孩子的想象力, 并把学习贯彻至日常生活中。后来, 艾奇通过“快乐的学习”, 智力水平终于赶上了正常孩子, 到了高中阶段, 他竟成为全班学业最优秀的顶尖学生。

堪萨斯州鲁滨逊中学里有许多聪明、努力的好学生, 但即使在他们中间, 12岁的泰勒·艾默生仍是引人注目的。老师们反映说, 泰勒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总比其他人来得深, 而且其丰富的想象力总是能将大家引向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方。据了解, 其父母都是律师, 从他10个月大时就开始给他读有趣的故事, 15个月大时就让他自己读书。他自称从来不像其他同龄人那样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相反觉得其乐无穷。

●不过分看重分数

心理学家发现, 当孩子由于分数好而受到称赞时, 他们往往不再愿意主动去尝试新的事物, 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 但他们因尽到努力而受称赞时, 却往往会更有进取心和自信心。事实上, 美国有许多学者都批评目前的教育制度过于强调考试成绩, 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们对知识发自内心的追求会被对分数的追求所取代。教育专家提醒:每天孩子学习结束后, 不要总是问“做得怎么样”, 而应多问问“做了什么”。

●对某些事物有较大兴趣和热情

波士顿中学的麦克特里从小就对汽车很着迷, 在车展上常常流连忘返, 房间里也贴满了各种赛车的广告画。老师们一开始都有点担心他会不务正业, 但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 对汽车的兴趣引发了他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强烈兴趣。教育专家说, 其实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如能在孩子很小时就有意识地鼓励其广泛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将有助于帮助其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事实上, 美国不少大学在选择新生时, 往往倾向于吸收那些有着自己独特爱好和追求的申请者。

●父母热心参与其校内外活动

据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学业优秀学生的父母都与学校教师保持着密切联系, 并热心参加家长会、球赛、文娱演出等课余活动。值得一提的是, 即使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并不突出, 家长们也总是予以积极肯定, 并为他们能勇于参与而感到高兴乃至自豪。

美国大学生论文 篇5

詹姆斯梅斯肯斯看着窗外的方形庭院心里感到很自豪。他担任了院长的这所学校刚刚在一个新的美国高等院校排名中荣登第二位,甚至超过了所有八所“常春藤”盟校。

报道称,这所学院就是皇后学院,隶属于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面向的是工薪阶层的学生,该校通常不会在一般的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但话又说回来,这也不是一个普通的排名。它是“最佳回报”大学排名。

纯粹主义者可能会认为,这种毕业率和学费之间的效益计算是在侮辱教育在知识、社会及公民素养方面的价值。但是计算费用投入的.排名是大学排名界里增长最快的类型,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这类分析提供给担心大学费用负担过高的高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

报道说,8月,奥巴马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这种排名的关注。他提出了一项计划,根据价值和费用来给高等院校评级,并把这些评级跟联邦政府每年提供的1500亿美元财政支持挂钩。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经济学和教育学教授朱迪思。斯科特-克莱顿说:“给学校的价值进行排名听上去很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会非常、非常困难。”

报道指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学术排名长期受到大学校长们的嘲笑,但也会受到他们痴迷地关注,现在它也开始发布“最具价值”大学的排名了。《普林斯顿评论》《福布斯》杂志还有《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以及一家收集就业市场数据的公司也开始发布这种排名。

有些排名主要是把价值理解为成本的一个函数:学费是多少?可以获得哪些补助?一些则将其定义为投资回报:毕业生的收入是多少?有些排名会考虑学生的满意度,或者学术排名,或者毕业率,或者学生经济水平的多样性,这些因素的比重各不相同。大相径庭的计算方式导致了差异很大的结果。

报道称,在《华盛顿月刊》发布的强调社会流动性和公民素养的排名中,皇后学院排名第二。但在强调毕业生薪金的排名中,皇后学院排在了第341位,排在首位的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哈维马德学院,它的学费要高很多,但有比例很大的毕业生进入薪资较高的领域,比如科学和工程。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中有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还有美国创价大学,这是一所位于南加州的文理学院。但在《福布斯》的最新排名中,列前五名的学校都是不收学费的军校。

报道指出,至于美国联邦政府,没人知道它会采取何种评估方式。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说,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不是得出一个具体排名,而且只会比较学校使命和学生构成等方面相似的院校。也就是说,在哈佛和耶鲁之间做比较,而不是在哈佛和创价大学之间做比较。

美国大学生有多牛 篇6

在我看来,美国教育的最亮点在于:它可以把一个学生的数理化都教得很差很差,却让这个学生相信自己画的画很像毕加索的。这个系统完全就是有预谋地忽略学生的缺点,同时拼命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因此很多机关巧妙的鼓励教育被发明出来,但是却很少有像样的严厉的惩罚教育。从小到大,学生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听到的都是:你是最棒的!即使不是最棒的,你也是最独特的。(这句话非常保险。就是运用最精密的科学计算,这句话也一点都不错。)所以在美国人心里,“与众不同”是一个完全的褒义词。美国大学生做什么都显得自信满满,因为做得好做得差都十分独特,十分“与众不同”。

学生们毕业的时候,甚至有些在还没有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大体能了解到自己擅长和喜欢做的事。大学的四年里,他们可以选不同专业的课、做不同的课外工作、通过实习来尝试到底什么最适合自己。大学教育的成功并不在于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了解和发现自己,并且建立更多的自信。学生选择专业与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是看自己是否有兴趣。兴趣比赚多少来得重要。有兴趣才有创造力,有创造力才能赚钱。虽然美国人以数学不好著称,这个公式却算得没错。

“不委屈自己”这样的信条不但体现在赚钱花钱上,也体现在读书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土生土长的美国学生里面,很少见到压抑的个性。所以虽然美国的外交政策在全世界都不那么讨好,美国人的阳光笑容还是自有它的一番感染力。美国学生只要是遭遇不平,一定不会默默忍受。即使个性安静的,内心也非常骄傲强大。如果对考分有争议,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对我不公平。其实,几乎对任何有争议的事情,学生说的最多的都是:这对我不公平。美国学生对自己的权利维护得非常好。做老师的,最重要就是要一碗水端平。对自己心爱和不心爱的学生都要完全一致。比如有个好的实习机会,做老师的就要对全班所有人宣布这个机会,让大家公平竞争,而不是把机会留给自己喜欢的学生。

大学教授再不懂如何教学的,也深知一句鼓励学生提问的很管用的口头禅:没有愚蠢的问题。换句话说,无论学生的提问有多么愚蠢,做老师的一样要耐心解释,并且不能丝毫流露出对学生智商的怀疑。我上过一个给教师开的教学学习班。在班上传道的老教授被问到:“如果学生问了一个刚刚解释过的问题该怎么办?”老教授说:“那就再解释一遍!”无论多么有个性的教授,我也从来没有见过敢于当众出言羞辱或者打击学生的。最多拿学生开个无伤大雅,也不伤心情的玩笑。对于叛逆的学生,只要他不触犯校规,完全是听之任之。既没有班长来以身作则,也没有班主任的循循善诱,甚至根本没有班级一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开了一个大大的天窗。

美国的个人主义不但在校园盛行,在社会的各个地方都很走俏。在培植个性的同时,不让“个性”伤人的办法之一就是对他人的尊重。所以美国学生在展示他们亮丽的个性尾巴的时候也同时被要求考虑他人的感受。

美国大学生论文 篇7

一、美国大学的招生管理体制

美国宪法没有赋予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权力, 对教育的政府管理主要在各州。直到1980年, 美国才成立独立的教育部, 但联邦教育部及各州教育部均不设专门的高校招生管理机构, 不管考试、升学、评估、教学等, 不直接管理、干涉高教事务。美国高校招生直接面向市场充分发挥自主管理与自我服务的社会功能, 避免了招生工作来自校外的行政干预。美国大学招生录取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 录取新生实行竞争性与选拔性相结合的自主招生方式, 学生与学校具有双向选择与持续互动的权利和关系, 录取形式包括早期决定录取、中期录取、正常录取和延期入学等等。录取时主要参考SAT或CAT考试成绩, 学生可以多次申请参加入学考试, 也可同时向多所高校提出入学申请。

俄亥俄州立大学 (OSU) 是一所拥有140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顶尖公立大学, 拥有依据校情与本州高中毕业生人数制订符合办学理念招生政策的权力, 可以自主确定招生规模、招生政策与综合评价体系。OSU实行竞争性和选拔性相结合的自主招生方式, 学校可以提前招收高中阶段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 可以正常录取学生, 同时允许学生校际转学, 或者延期入学。OSU每年分为4个学期, 学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入学时间, 但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秋季入学。

OSU的办学经费28%来自州政府, 35%来自学费收入, 其他由学校募集。作为一所公立大学, 州政府要求学校尽可能招收本州学生, 但学校出于多元化办学理念希望尽量招收外州和国际学生。OSU设有招生与一年级体验办公室, 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招收新生、接受转校生和稳定新生, 配备90名专职工作人员和120名左右的半职工作人员, 有一栋近4000平方米的专用办公楼, 每年招生经费约1000万美金。OSU每年大约处理4-5万学生申请, 其中国内学生申请2万多份, 转校生申请约1万多份, 国际学生申请9000份左右。学校组织约50名左右的专家对每份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提出意见并组织各专门委员会确定最终录取人选。

作为美国高校录取新生重要依据的SAT考试总成绩是2400分, 而美国高校平均录取成绩只有1050分。OSU平均录取成绩约为1200分, 略高于平均水平。入学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 学校根据学生班级排名、社会实践、选修课程、发展潜力、领导才能等各种因素决定是否给予考生录取资格。OSU每年大约招收6200-6300名新生, 同时接收3500名左右转校生, 包括400名的国际学生。基于社会公平的考虑, 学校在录取新生时会考虑学生的地区分布、种族背景等情况, 注重照顾某些特殊群体。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 则通过提供高额奖学金吸引其报考。

二、美国大学的招生宣传及其特色

全美共有各类大学10000余所, 其中四年制本科大学约3600余所。仅俄亥俄州就有13所公立大学、100多所私立大学。美国大学生源竞争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长远发展, 美国大学一般都依据自身状况制订不同的招生政策。招生宣传作为整个招生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伴随招生工作的整个进程系统铺开, 常年推进。从本人学习考察的情况看,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招生宣传具有如下鲜明特色:

(一) 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与多元化的宣传载体扩大招生

宣传工作的覆盖范围, 为增强招生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奠定基础

OSU每年从专业考试机构购买约30万份高中生的个人信息, 不仅掌握全州900余所高中和全美几千所中学相关信息, 而且掌握各种各样的公共信息, 如人口普查数据、政府数据、各种考试数据等等。学校设有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 负责各种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科学筛选的工作, 直接为学校招生宣传提供技术支撑。OSU招生宣传载体种类众多, 主要包括完善的招生宣传网站、精美的招生宣传材料、电子媒体及小礼品等, 各类招生宣传载体的覆盖范围非常之广。招生宣传网站主要涉及招生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流程, 可在网上完成招生申请、招生咨询与招生审核等各项工作;OSU每年印制数十种不同类型的精美宣传材料, 制作多样化的宣传用品与小礼品, 立足在不同时段针对不同的对象邮寄各类招生宣传材料, 以期增强招生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 面向中学和家长延伸招生宣传工作的触角, 为获

取潜在优质生源提供有效的途径

OSU常年派出大量工作人员直接深入中学, 通过个别交谈、举办讲座、项目推介等形式, 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其招生部门非常注重通过情感投资的方式吸引优秀考生, 他们常年雇用约50名学生负责与潜在招生对象及其家长保持联系。通过电话畅谈自身的感受并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现状、申请意向、职业理想以及对OSU的印象, 提高招生宣传的实际效果。OSU招生宣传采取区域负责制, 即将全球划分为15个区域, 每个区域授权一名区域经理全权负责该区域的招生宣传工作。区域经理与招生经理常年在各地各中学举办宣讲会或其他招生动员活动, 通过与中学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接触介绍学校地位、学术声誉、校园环境以及入学条件、奖学金设置、职业发展等等情况, 对于卓越的学生他们甚至可以决定提前录取, 但事后需向招生部门汇报。

(三) 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园参观活动, 为增强学生的校园吸引力和认同感创造机会

美国大学重视校园参观活动对招生宣传的作用, 一般都常年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园参观。OSU的校园参观活动主要包括学院联合参观、校园组团旅游、校园自助旅游等等, 定期或不定期举行, 每个阶段的参观内容和对象有所侧重。校园参观一般30人一组, 由一名在校生作为学校形象大使 (University Ambassadors) , 负责介绍沿途景点、学校概况、学习经历、校内资源与发展机会等。每组步行参观时间大约2-2.5小时, 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 对宣传学校、吸引学生报考和来校注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对稳定新生、帮助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起到重要作用

美国高校实行较为灵活的转校制度, 即使学生被录取注册后, 只要申请转校且转入的学校同意接收, 学生就可顺利完成转校手续。因此, 如何稳定在校新生也是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美国高校学生转学多发生在一年级, OSU专门设立了招生与一年级体验办公室, 负责招生和稳定新生的工作。OSU不仅设立专有的机构和教师负责新生入学教育, 还设置专门的新生入学教育学生机构为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提供服务。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内容, 在线咨询邮箱、读书社团、新生成功教育系列活动、领导演讲、新生教育网站、野餐等, 通过设计各种平台帮助新生建立对大学的认同感, 适应大学课程学习、找寻伙伴、以及找到学习、社交和个人事务三者之间的平衡, 培养大家成为成功大学生的典范。

三、启示与借鉴

中美两国国情与文化的差异注定了高等教育体制上的不同。美国大学招生完全自主, 而目前我国大学招生还是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 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 学生命运主要是由统一高考成绩来决定, 高校招生录取基本不能自主。当前形势下, 在我国推行美国高校招生管理制度存在很大难度, 甚至根本就脱离实际。近年来, 我国在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部分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社会高度关注招生公平的情况下, 高校自主选拔举步维艰, 要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大学招生制度还需假以时日。但两国高校努力吸引优秀学生、不断提高生源质量的愿望却高度一致, 美国高校加强招生宣传的一些具体做法值得借鉴。

(一) 充分挖掘和运用招生宣传的相关信息, 提高招生宣传的科学性

我国大学实行统一高考、计划录取, 招生工作相对比较简单, 大学不需要、也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去挖掘和掌握与招生相关的各种信息。但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适龄人口的逐步下降,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学生自主选择的不断增强, 大学的生源竞争会愈演愈烈。与招生相关的信息, 诸如优秀中学生分布情况、高考及其他各种考试信息、区域优秀中学的分布等等, 将越来越成为提升学校招生宣传的有效性、赢得更多优秀生源的有力武器。学校可以借鉴OSU未雨绸缪的做法, 通过加强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重点中学、部分考试和培训机构的联系, 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前获取优秀中学生的相关信息, 统计分析、科学指导招生宣传干部开展工作, 从而实现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的目标。

(二) 努力提高招生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国内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整体上稳步推进, 但由于投入不足招生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有所缺失, 招生宣传工作的覆盖范围还比较狭窄, 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差异性宣传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我们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 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工作投入力度, 尽可能变集中统一的宣传为差异化招生宣传, 变单一化宣传载体为多样化宣传媒介, 区别不同对象印制和寄发不同的招生宣传材料, 对不同学校、家长和考生采取不同的宣传策略, 努力提高招生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积极探索招生宣传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构建一套常态化、多途径、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招生宣传工作系统, 努力为学校争取优秀生源。我们应充分挖掘和运用与招生相关的各种公共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科学地筛选信息, 为招生宣传人员提供数据支持与技术支撑;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 每年选派大批招生官员深入中学实地考察, 了解并掌握学生学习、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情况, 始终与潜在招生对象与家长保持联系;可以学习组织校园参观的办法, 将现在的集中校园开放, 改变为常年小规模校园参观, 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全方位开放校园, 吸引优质生源;动员在校学生参加各种招生宣传活动, 介绍他们在大学的学习成长经历, 通过现身说法引导优秀学生报考;筛选重点对象长期跟踪、联系并加强宣传攻势, 对于特别优秀或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可以提前决定录取或承诺录取等等。

摘要:大学招生是一项科学、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作为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学校生源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选拔适合学校办学目标所需人才的基本保证。本文以美国著名公立高校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 探索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理念、内容与特点等, 希望为我国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美国大学生论文 篇8

一、重视个人素质考察的申请制度

首先,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注重对学生素质的考查, 其中包括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合作精神等。首先, 美国的考试不是一考定终身, 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模式, 擅长掌握书本知识的学生可以选择SAT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 喜欢灵活思辨的学生可以参加ACT (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他们还可以多次参加考试, 选择自己的最好成绩。美国的考试制度承认学生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平台展示自我。由于考试的形式不一, 机会较多, 美国的高考并未发挥形成指挥棒的作用。美国学生一般不会过多考虑某一门考试要考什么知识点, 不会按图索骥地进行相关复习, 所以他们的考试成绩不一定特别突出。美国学生更关心自己喜欢哪一门学科, 在准备考试时, 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展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喜欢创新的人不一定擅长考试, 美国相对宽容的考试制度向各类人才打开了通往高等教育的道路。

其次, 美国学生要向大学提交申请, 学生与大学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的招生人员普遍重视学生申请中的个人陈述部分, 学生要在个人陈述中展现自我特色, 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大学的注意力。美国学生的个人陈述较少使用形容词, 更不会自我夸耀说是“最好的学生”, 他们一般用事实和数据说明自己如何出众, 通过具体描述表现自己的文字功底和个人喜好。所谓“文如其人”, 大学的招生老师正是透过这类文章初步判断学生的能力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

最后, 学生还要参加大学的面试。面试环节不仅考查学生的应答能力, 还观察学生与人交往、合作共事的潜力。面试考官很多都是大学的杰出校友, 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母校因生源差而衰落下去, 所以面试虽然是主观考试, 其结果却相对客观。不少大学的面试都设有小组讨论环节, 让四至六名学生参与讨论某一话题, 在讨论过程中考官看到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倾听并回应别人意见的能力。虽然是小组讨论, 倘若缺乏组织难免显得混乱, 这时一些具有组织能力的学生自然会脱颖而出。面试的好处主要是看到“人”, 看到一份单薄的考卷之外丰富而生动的人的形象。

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通过多个环节的素质考查吸纳具有个性的学生, 为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较完备的库存。

二、以阅读为基础的思考与写作

美国大学要求所有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选课, 即文科生要选修一至两门理科课程, 理科生则要拿到规定的文史课或艺术课学分, 因此所有美国的大学生都要接受人文学科的教育, 甚至医学院的入学考试 (MCAT) 近年来也加大了人文知识的考查比重, 希望以此促进医生的人文关怀 (1) 。

美国大学的文科教育以阅读为基础, 每门课程的阅读量都很大, 阅读材料包罗万象, 既有诗歌、戏剧、小说, 又有历史文献、书信、文艺评论等。无论经典文学, 还是报纸杂志, 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文章的感悟。英文写作有一定的范式, 尤其对于初学者, 老师往往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五段作文”, 即第一段提出观点, 第二至第四段论证观点, 最后一段总结观点。时常听到中国学生抱怨这种“洋八股”枯燥无味, 难以下笔, 殊不知对形式的限制反而为内容的出新留下更多的空间。或者说, 在英文写作的初级阶段, 由于文章形式的单一, 作文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上, 而内容若想精彩, 必须有独到的见解。新思想并非灵光一现的凭空想象, 而是基于前人思考的进一步探索, 因此创新的前提是对现有思想的深入了解, 在分析、归纳现有成果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思路或现象。

为激发学生思考, 老师会给学生提供不同观点的材料, 让学生看到思想火花的碰撞, 如:激进的约翰·米尔顿与保守的约翰·德莱顿, 他们在英国革命的时代提出不同的社会发展思路, 当今天的学生看到前辈思想家对未来的设想时, 后见之明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思考前人的得失;重视古典教育的牛津学者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实用主义者之间的争论对道德、宗教、教育等问题的探索至今仍不无启发。美国内战虽然最终解放了奴隶, 但美国的教科书很少为此歌功颂德, 而是不断告诉学生奴隶解放后的实际社会问题, 如:新自由人的安置问题、原奴隶主的财产补偿、穷白人的心理落差、三K党的出现等。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先让他们做正方提出观点, 再让他们做反方驳斥自己的观点, 如此反复, 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逐步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 由此生发自己的思想。早在19世纪30年代,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就在哈佛优等生的毕业典礼上鼓励年轻人挑战权威, “西塞罗、洛克或培根在写他们的书时, 也是坐在图书馆里的青年”。爱默生希望美国学者能做“思考的人” (Man Thinking) , 写出美国人的书。他强调, 美国要想真正独立, 必须在思想上有所创新, 必须建立自己特有的文化。创新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 美国大学的文科教育努力实践爱默生的理想, 鼓励学生经过实实在在的阅读, 自由发挥想象力, 再从小处入手提出问题, 展开论述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的作文训练把创新落到实处, 从思维方式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他们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既反映又批判其所处的社会, 对于任何想要接近它的人而言, 它都是开放的。” (2) 随着学生的智力走向成熟, 他们在文学中体悟到不同的人生, 对社会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初读《傲慢与偏见》, 不少人被才子佳人的故事所吸引;再读时他们或许会发现简·奥斯丁对婚姻生活的洞察及对复杂人性的刻画。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既是有趣的儿童读物, 又被视为对奴隶制有深刻认识的经典文学, 是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人文学科阅读的材料看似已经过时, 但这些材料对人性、社会、自然等问题的认识并不落后, 有人说诗人是公民社会的缔造者, 那么受到人文理念熏陶的年轻人即使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未能成为创新人才, 他们也首先有能力成为合格的公民。创新人才若能最终造福人类, 人文精神则是让他们保持悲悯之心、谦虚之态的重要支柱。

约翰·肯尼迪在谈到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时说:“在他的内心深处, 弗罗斯特对人类精神怀有很深的信念。他将诗歌与权力关联在一起, 这绝非随意而为, 因为他认为诗歌可以将权力从其自身中拯救出来。当权力使人傲慢, 诗歌会提醒其自身的局限。当权力使人的爱心萎缩, 诗歌会让他看到人类经历的丰富和多元。当权力使人腐化, 诗歌能施以净化。这些都是因为艺术确立了人之为人的基本事实, 这种事实必须成为检验我们判断力的试金石。” (3) 作为总统, 肯尼迪不以政治或军事的判断为第一标准, 在涉及人类的权力和其他事务上, 他强调艺术的判断才最可靠, 而艺术判断则是道德的、精神的和审美的综合评判。这种判断的影响力在林肯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身处19世纪黑白分立的美国, 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莎士比亚和圣经赋予林肯解放奴隶的勇气, 是文学赋予这位悲剧总统以人性的力量, 这种力量最终带领美国走出血腥的内战。

三、交流互动的教学活动

大学课堂的真正主体是学生, 老师布置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后, 学生参与度的高低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美国学生从高中阶段就养成了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他们的高中教育模式与大学基本保持一致, 学生的家庭作业大多是阅读教材、初步回答相关问题, 上课时老师并不照本宣科, 而是针对有关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课后学生再提交相关论文。美国学生一般都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因为课堂表现是学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美国的大学生极少缺课或迟到早退。再者, 美国的课堂学生人数平均在15人以下 (讲座课除外) , 每个学生都有课堂发言的机会, 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时总是保持沉默, 就会显得非常突出。

美国的文科教育重视阅读经典, 从高中开始英语课就是阅读名著, 有时一本书高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读, 但在不同的时期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同, 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如: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高中生可能先读简写本, 了解狄更斯笔下的英国社会, 初步熟悉狄更斯讲故事的技巧。到了大学阶段, 学生则要重读原著, 思考狄更斯的后期作品与前期作品对社会的不同认识, 探讨法国大革命对整个欧洲思想界的震动。研究生读狄更斯时, 老师可能就会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从《远大前程》、《高老头》、《包法利夫人》、《物种起源》、《论自由》、《共产主义宣言》等同时代的作品中看到现代性的起源及其特征。若要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在课后就需要做大量的功课, 包括阅读原文、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查阅相关文献、掌握研究现状。大多数美国学生喜欢先记下自己的观点, 再读其他人的评论, 这样不容易受他人思想的左右, 也可通过比较看到自己的优势或不足。由此可见, 美国的文科教育工夫在课外, 学生在课后要用大量的时间阅读、思考、写作, 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 问题大多是开放式的, 答案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它们与“总结中心思想、概括作品大意”的最大区别是给学生较多自由发挥的余地, 他们不必揣测或模仿参考答案提供的统一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每日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提出小有新意的看法, 养成创新的习惯, 最终才由量变到质变, 挖掘真正具有原创的思想。如今很多美国大学都建立了课程网络平台, 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提交到同一平台, 打开网页后, 选修同样科目的学生可以看到同班同学的作文, 这样既便于师生交流, 又为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方便。上课时, 老师一般先总结学生的观点, 再依据学生的作文引导课堂讨论, 如此便可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由于课堂内容极少高头讲章, 大多紧扣学生自己的观点, 学生比较感兴趣, 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虽然学生水平有时的确会限制讨论的深度, 但阅读水平、审美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假以时日, 磨杵成针。

从广义的角度看, 审美包括欣赏文本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 由于人文艺术的美感是相通的, 美国的文学课经常会讲解绘画, 聆听古典音乐, 通过这类“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时期文化的变迁。如:阅读威廉·布莱克的诗歌时一定会同时欣赏他的画作, 还会比较瓦格纳的音乐与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对现代性的不同理解。除了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外, 几乎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艺术馆, 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些需要到艺术馆完成。美国大学的艺术馆绝非摆设, 它们的馆藏丰富, 介绍详细, 最令人难忘的是它们对现代艺术品的收藏。虽说西方最早开始现代艺术的探索, 也诞生了不少重要的现代艺术家, 但艺术馆的收藏不仅包含西方作品, 还有来自各大洲的艺术品。藏品反映了美国大学的收藏理念, 即现代艺术的价值需要时间的考验, 当代的精品不一定能成为经典, 而如今默默无闻的作品也不一定没有绽放光芒的一天。来自不同民族、风格各异的作品给参观者提供了艺术鉴赏的国际视野, 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逐步了解“平等”的含义, 懂得不同文明, 特别是少数族裔文明的价值。

美国学生经过高中四年的学习, 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大学教育延续中学的模式, 只是要求更高, 因此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 在学习上基本不需要花时间适应, 大学四年是他们读书的黄金时代。美国大学的文科教育不以一张考卷衡量学生的水平, 它更多的是素质教育, 重视批判思维训练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为创新人才在日后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Jules L.Dienstag.The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Toward a New Bala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2]理查德·莱特.穿过金色阳光的哈佛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孙莱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詹姆斯·安格尔.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外国文学评论, 2008 (四) .

美国学生酷爱中国书法 篇9

在上海师范大学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艺术节”展演、展示活动中, 来自美国瑞德福大学“中国文化之旅”的师生代表团特别引人注目。瑞德福大学外语系中文教研室教授傅亦平博士、生物系教授JeremyWojdak博士带领15位选修中文课程的学生进行海外课程研修, 学习中国书法、中国画、太极拳以及汉语等, 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经过十多年努力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 傅亦平教授连续数年率美国学生来上海师范大学学习中国书法、中国画、太极拳, 成绩合格者可获得4学分。中国书法已成为瑞德福大学中文课程中的一个品牌。该校还连续几年邀请张信教授赴美讲学, 并带学生访问美国, 展示中国书法艺术,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据悉, 2010年春节, 瑞德福大学又将邀请上海师范大学师生访问美国, 并举办书法、美术作品展览。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三字经》后, 在谈到个人感受时说, 讲述《三字经》的过程, 不存在启蒙者和被启蒙者。“我和读者一样都是接受启蒙的, 我小时候背诵过《三字经》, 后来就没有背诵过。此次再讲, 是又一次重新学习和启蒙教育。我发现能够背诵到《三字经》20句以后的, 我的朋友圈没有一个;全社会能背诵到前8句, 就是很好的了。”时代在进步, 为什么反而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他认为,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与现在不一样, 不大会考虑小孩是否理解, 考虑的是能不能让他多记一些东西。不见得都懂, 但是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或者说, 随着你人生阅历的增加, 温故而知新, 总会懂的。传统教育中让孩子死记硬背的做法, 是遭遇过批评的, 但现在反观, 有些时候是可取的。关于传统教育, 钱教授是这样理解的:“现在我不急着向你灌输一种理解的工具, 是怕这一套东西约束了你。古代童蒙读物和我们现在最大的不同, 在于今天课本的字都是无意义、毫无关联的字。而古代童蒙读物每个字都有意义。把意思放进简单的字里, 实际上是对接受教育的人, 对他的消化能力与接受能力, 抱有更大信心。”因而, 钱教授强调, 死记硬背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美国学生的义工生活 篇10

美国的教育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很多元化, 除了学习成绩之外, 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也比较灵活:比如平时上课不会安排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半这样满满当当的整块时间, 学生可以从几个时间段中自由选择。这对我来说真是棒极了!因为有一段时间我一到下午就犯困, 但是晚上却特别精神, 灵活的选课使我能够保证比较高的学习效率。除了课堂之外, 课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各式各样的Club (俱乐部) 可谓是最常见的组织, 里面能见到很多学生活跃的身影。俱乐部内容涉及运动、艺术、科学等等, 包罗万象。俱乐部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凝聚在了一起, 你既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 也可以和个性迥异的人交流。大家一定会问:那龙迈康你参加了什么俱乐部呢?哈哈, 因为我平时比较喜欢政治, 所以在高中时可是学校政治俱乐部的主席哦!在2004年美国大选期间, 我还曾以政治俱乐部主席的身份在校内登报发表文章, 向大家分析布什和克里各自的主张, 帮助平时不太关注政治的选民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除了俱乐部外, 另外一项不得不提的学生活动就是做义工。我所在的高中要求每名学生至少要做200小时的义工, 为社区服务和数学、英语一样, 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说到义工, 很多人都会想到去福利院或者幼儿园, 没错, 我们也去过!我和同学们曾利用课余时间去社区的敬老院进行志愿服务, 以4-5人为一个小组, 有的为老人们按摩, 有的陪老人聊天, 有的为老人们做饭、整理房间, 进行各种志愿服务。因为我性格开朗, 比较有老人缘, 还特别被挑去陪老人们玩游戏。老人们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 说我们不仅照顾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还让他们的心情都开朗了很多呢!

如果你对义工的印象只停留在传统的敬老院、孤儿院等, 那可就大错特错啦, 在美国义工的范围非常广泛, 不仅有福利部门、教育部门, 还包括很多公共服务部门。比如我们当地的消防队员就全部由义工组成, 但你可别对消防队员的专业程度产生怀疑, 因为消防队的每个人会经过专业的培训, 通过一项并不简单的考试, 取得消防员资格后才可以上岗, 所以每个消防义工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大家可能又会问了:义工消防队员不用做本职工作吗?放心啦, 考虑到义工消防队员平时都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会根据各人的空闲时间安排轮流值班, 保证消防队一直有人, 有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反应。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觉得, 做这样的义工, 不仅能够“为人民服务”, 还能圆很多人的“消防队员梦”哦!

可以说, 做义工已经成了美国社会的一种风气。据最新公布的《2009美国志愿者报告》显示, 2008年, 有6180万美国人做义工, 比2007年增加了100万, 全美志愿者比例达到26.4%, 其中有很多是年轻学生。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也鼓励学生进行志愿服务, 回馈自己的社区, 建立友好互助的氛围。很多学校还把做义工达到一定时长列为毕业的要求之一。人们普遍认为, 从事义工服务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识,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

美国女大学生排队做“糖妞” 篇11

在这份榜单上,不少名校“中枪”:2014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以425名学生的注册量位居榜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排在第11位,去年共有187人注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成为去年注册人数最多的英国高校;就连英国剑桥大学,也有“糖妞”存在。

21岁的米丽萨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大三学生,她不愿向《镜报》透露全名,只是表示,自己通过“seekingarrangement”网站找到了一位富有成熟的“干爹”。

“我一年能从他那里拿到3.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8万元),还清学生贷款后还有不少盈余。”米丽萨说,“我能过上奢侈的生活。”

“登录网站,你能找到各款‘干爹’。起初我跟中意的对象只是聊聊天,让彼此互相了解,如果进展顺利,我们就准备见面。”米丽萨说。

在米丽萨看来,这并非情投意合、你侬我侬的爱侣约会。

像美国很多中产家庭的孩子一样,米丽萨认为上一所好大学非常必要。然而,大学还没读完,她已背上8万多美元的学生贷款。她的朋友大学毕业时欠了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万元)外债,每月赚的钱不够还银行。

米丽萨决定走不同寻常的“还贷之路”。她說,女人想有更多的钱,过上富足的生活,而男人对女人充满好奇,想用最少的钱完成交易。

“seekingarrangement”创建于2006年,网站首页上写着:“帮你渡过经济难关,与成熟风雅的男人约会,尽享奢华生活。”

这一网站的创始人布兰登·韦德表示,网站是在为年轻人“排忧解难”;从用户提交的数据看,他们的“约会所得”,36%用来交学费,23%付房租,这两项占了大头。

记者注意到,在这一网站寻找金主的并非只有女性;金主除了“干爹”之外,也有不少“干妈”。

媒体的关注使对这一网站的质疑层出不穷。《赫芬顿邮报》加拿大版认为,“这就是性交易的一种”。

2014年年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了纪录片《糖爹和糖妞》,展示了双方的“关系”,其中不乏性关系。

对此,韦德有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网站上的“干爹”大多是39岁的单身男子,“求助女生”的年龄在27岁左右,“‘seekingarrangement’就是个正常的交友网站,还促成了不少姻缘”。

大学生找“干爹”的现象催生了其他商机。2014年,美国一个“糖妞”同金主在纽约开办了“干爹大学”,专门教女生傍大款,开设的课程包括化妆、情感培训等,还邀请美容医生为学员指点迷津,帮她们变得更漂亮。

美国现代学生指导简述 篇12

一、职业指导是美国现代学生指导的最初形式

学生指导首先在学生选择职业这一问题上,转化为学校的一项专门工作。所以,概念化的指导最初产生于职业领域。这一情况的发生,与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19世纪后半期,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大量移民涌入城市。这种情况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一起,使学生就业成为一大难题。然而,由于学生个体情况不同,开设统一的就业课程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概念化了的、逐渐具有专门人员和组织的现代指导首先在指导领域出现。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兴起。被称为现代指导之父的帕森斯(Frank Parsons)①和民众服务处一起创立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并于1909年帮助波士顿的公立学校建立了职业指导系统。[1,1]在1918年全美教育协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导已经被当作帮助学生为职业做选择、规划和准备的持续不断的进程,被看成是美国中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战结束时,指导的观念已经非常清晰,中学咨询员也开始出现了。[1]

职业指导产生后,如何使指导更为有效的问题便凸显出来。教育测验运动、心理卫生运动、教育评价运动恰逢其时地兴起了。它们将科学测验和个别咨询的方法用于学生指导,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指导工作更具科学性。另一方面,指导是以学生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其教育性不容忽视。当时实践中流行的“帕森斯模式”强调对学生个人的分析和对工作的分析,以将二者加以配合。这一模式赋予指导科学性,在当时影响重大,却对学生少有教育意义,比如,它把个人和工作简单地加以匹配,过早地给学校中的和即将离校的学生贴上标签、分等、分类、排序,等等。[3]

二、美国现代学生指导的发展

虽然现代指导在职业领域已经被概念化,然而,过于狭隘的指导概念和教育意义缺失的指导理念使其难以在学校中立足。于是,实践的需要推动着现代指导的发展。20世纪,指导理念在范围、教育性、形式和地位上都有所变化。

(一)全面指导扩大了指导涉及的领域

我们通常把人的活动分为学习、工作、生活三种类型。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通常仅限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接受,除此之外的成长都涵盖在生活方面,最终的结果是就业。既然如此,学校教育逃离不出这三个领域之外。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指导,历来潜移默化地在这三个方面发挥着帮助学生成长的作用。鉴于19世纪初美国一些城市的就业难题,指导首先在学生就业方面概念化了。要寻找好的、合适的工作,不仅需要了解职业方面和学生个人能力、爱好方面的信息,还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所以,职业指导自然地涉及到学业、生活等方面。随着学业指导、生活指导内容的逐渐增多和成熟,他们要求从职业指导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指导领域。

帮助学生选修课程,以为将来从事适当的职业做充分准备的学业指导,由于它与职业指导天然的联系,在稍后就出现了。学生生活指导却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成为现代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学生还要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并且较早地承担了社会责任,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既定的规则对抗。而且,他们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就很少出现难以适应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家庭承担了解答学生个人困惑、纠正儿童偏差行为的主要责任。相对来讲,学校在这方面的责任就大大减轻了。

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与苏联竞争,加强了学校对学生智力训练的职能,从而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同时,社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的稳步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引起了巨大的文化变迁,这一切都使得学生成熟过程中的个人问题越来越多。再者,随着婴儿潮的出现和城郊高速的扩展,美国家庭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家庭规模的缩小增加了学校在指导学生个人生活方面的责任。从这时候起,学校越来越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个人问题,在职业指导和学业指导之外,为学生提供专门的生活指导。

实践中的需要也反映在教育理论上,敏感的教育学者提议扩大指导的涵义。如普罗克特(W.M.Proctor)、库斯(Leonard V.Koos)、凯弗维尔(Grayson N.Kefauve)等学者认为应该把“指导”从单纯的职业指导扩展到学校的教育经验方面,并提出“教育指导”[4]的概念。他们强调,指导概念应包括分配和调整两个方面。所谓分配,是指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社会、公民、休闲以及其他方面的追求,在学生面对多种机会时,帮助其选择,使效益最大化。所谓调整是指当学生不能将个人目标和环境现状加以统整、理解时,帮助他们适应,使学生达到适应教育和职业环境的最佳状态。[5]这就为涵盖就业、学习、生活三个方面的全面指导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发展性指导理念更具教育性

学校是进行教育的场所,指导要在学校中立足,必须具有教育意义。虽然指导覆盖了职业、学业和生活三个方面,由于它总是充当“救火队”的角色——于问题出现后进行,其教育性仍不明显。所以,随着指导范围的扩大,其理念也应有所发展。反观指导发展的历史,果然出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从最初针对问题学生的矫正性指导发展为将问题排除在发生之前的预防性指导,继而又出现了发展性指导。

现代指导产生之初,被称为矫正性指导。这种强调指导分配和适应功能的指导,由于其只适用于问题学生而受到批评。正像藤田英典对日本生活辅导的描述一样:“生活指导员的工作是对有被欺侮、厌学等各种烦恼的孩子进行指导。这种工作不是对以强凌弱、拒绝上学的事先预防,而是事后处理。”[6]所以,矫正性指导往往被指责为只能事后弥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预防性指导的概念出现了。与“事后处理”的矫正性指导所不一样的是,预防性指导注重对问题发生之前的预防。这种指导针对经常发生的某个问题或事件,预先对学生做出指导,以使学生能自我调节,从而预防问题的产生。

但是,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即使是预防性指导,在很多情况下仍不能准确判断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发展性指导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果说,矫正性指导和预防性指导都是针对学生已经或将要产生的问题的话,那么稍后出现的发展性指导更加致力于学生一般能力的增长。发展性指导早期的代表人物麦修森提出,“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指导随个体朝向成熟地发展而改变,以帮助个体获得自我理解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念”。[7]也就是说,发展性指导强调指导的正面功能,强调被指导者的自我功能和自我观念。它认为指导的目的是使被指导者真正地了解自己,让自己的能力能够获得充分发展,从而使个人和社会都从中受益。即使是对于学生已出现的问题,它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把这些问题看作是学生可以进一步成长的基础。这一概念的提出,大大扩展了指导的内涵。从以前针对学生困惑、问题的指导,增加了发展学生能力以预防问题发生的功能,加强了其教育性。

发展性指导还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指导概念。它假定人一生都需要指导,并且认为指导的工作和效果是可以积累的;它还把指导的对象扩展到全体学生。正像利特尔(W.Little)和彼特斯(H.J.Peters)所主张的,指导是从幼稚园到成人教育都需要的延续性的过程,学校中的指导应该是咨询员、行政人员、全体教师相互合作,整合社区资源,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8]正是受到这种指导观念的影响,主张全员参与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有计划的综合性指导模式开始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流行起来。

(三)指导的“课程化”

指导本来致力于学生个体特殊的需要。后来,社会的快速变迁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于是,类似的困惑或问题出现在某一部分或全体学生身上。同时,也出于效率的考虑,学生团体指导渐渐出现了。“所谓团体指导,就是藉团体活动来施行指导,包括班级内和各种团体内所进行的各种指导工作”。[9]团体指导的方法有很多,如个别报告、演讲、表演戏剧等,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在良好的领导者的指导之下,团体成员作非正式的讨论。

随着发展性指导的流行,学校给予每位学生以指导,来发展他们的一般能力。因此,这些一般能力变成了指导相对固定的内容。这就更进一步推动了团体指导的发展。团体指导得以广泛应用后,学校中的指导活动不仅通过个别交流的形式实施,而且通过集体参与的团体活动来进行。指导不但照顾到学生个体,也就共同的话题面向学生群体展开,由关注个体的特殊性到兼顾群体的共性。随着团体指导的普遍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被指导的对象。于是,指导活动不得不有计划地实施,指导逐渐具有了“课程”的性质。总结下来,“课程化”的指导有以下几种形式:

指导逐渐“课程化”的趋势,使指导的实施融入学校教育的主流,得到时间上一定程度的保证,让学校的指导职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指导技术的发展,给予指导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原本弥补教学之不足的指导越来越趋近于教学,“课程化”的指导失去了其关注学生个体、内容方法灵活的特点。虽然如此,这种“课程化”指导毕竟不同于教学,它的内容相对固定,却还不如学科知识恒久和系统;它的对象虽为群体,却是具有相似问题的学生。所以,“课程化”的指导部分地借用了教学的组织形式,秉承的仍旧是指导理念。

(四)学生指导体系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指导涵盖学生就业、学业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当指导致力于发展所有学生的一般能力,当指导趋向于有计划的“课程化”时,指导就成为学校的一项有意识的常规工作,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学生指导体系的建立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证明。

20世纪70、80年代,综合性指导模式开始在美国出现。其中有三种影响较大:

80年代,米瑞克(R.D.Myrick)[10]设计了一种发展性指导和咨询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强调三个方面:在指导的对象方面,它强调为所有学生服务;在指导的组织、实施方面,它主张组织、计划、并按一定的顺序安排指导课程,但相对其他课程更为灵活;在指导的施与者方面,致力于制定包含所有学校职员的整合的方法。[11]

第二种模式是由S.K.约翰逊(S.K.Johnson)和C.D.约翰逊(C.D.Johnson)在80年代设计出来的,称作“以能力为基础的指导”。他们自称这个模式为“把学生当作首要对象、随学生发展的全面学生服务计划”。[11]他们强调,这个计划把重点放在全体学生能力的增长上,进而促进学生在学校中、在升学时或在找工作时获得成功。

第三种模式是70年代由盖思博斯(N.C.Gysbers)和摩尔(E.J Moore)[13]设计的,盖思博斯和亨德森(D.Henderson)在后来15年的时间里改进了这个模式。这个模式关注结果,强调一个有组织的结构。这个结构包括内容(能力)、组织框架(结构性的要素和服务要素)、资源(人力、财力、政策)三个部分。学校咨询员的时间围绕指导课程、个体规划、应答服务和系统支持四个服务[14]要素来分配。目前,估计一半以上的州已经采用了综合性指导和咨询服务。[15]

以美国爱达荷州的指导模式为例:综合性指导模式为指导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组织框架。这一模式践行了发展性的指导理念,与之前的指导相比,这一指导模式具有学校职员合作进行、发展学生能力从而预防问题发生、有计划、有安排的特点,逐渐融入学校教育的主流。至此,专业指导才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直到此时,原本就是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指导,在其概念化以后,又再次融入学校教育之中。

三、美国现代学生指导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指导制度、指导组织

虽然我国的指导制度和组织不一定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完全一致,然而,建立专门的指导制度和组织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而且,在我们越来越需要学生指导的情况下,设立专门的指导组织和制度已经成为必要。如果说班主任制度、德育老师制度、周讲评制度、国旗下讲话制度等相互交叉,已经构成了指导制度,那么,这一指导制度是极不成熟的,很容易被其他事务所干扰。我们需要的是独立的、能够保证指导活动正常实施的指导制度。如果说把政教处、德育处作为学生指导的组织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建立学生处来实施学生指导则更为合适。

(二)培养指导意识

上一篇:观摩教学下一篇:艾滋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