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2024-06-01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选12篇)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篇1

台湾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 受欧美教育模式的影响显著, 形成了与大陆迥然不同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模式。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在移植、借鉴西方高校做法和经验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完善, 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大陆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内涵发展, 提高质量的重要时期, 其学生工作也需要在比较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台湾与大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比较

(一) 机构设置上的比较

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组织呈单一型, 具有扁平型组织的特点, 校一级设学生事务处[1], 下设学生活动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体育辅导、奖助学金辅导、留学生辅导、学生设施管理等若干工作组, 负责全校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所有日常事务, 在院系一级没有对应的组织。学生事务处对上向分管的副校长负责, 对下直接面对学生社团和学生个人开展工作, 其特点可概括为, 一级管理, 多头并进, 条状运行。大陆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呈复合型, 具有锥形组织特点, 校一级设学生处 (学生工作部) 、校团委、校学生会三个一级子系统, 各子系统实施分级管理, 在院系一级设有对应的二级机构。学生处、学工部、校团委对上向分管的校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负责, 对下向下属二级机构安排工作,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级管理、条块结合, 网状运行。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大陆高校学生工作机构设置上主要有两点不同, 其一, 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院系一级不设对应的二级机构;其二, 大陆高校设有独立的共青团组织工作系统。

(二) 职能范围的比较

台湾与大陆高校赋予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能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一, 学生就业辅导。包括毕业生就业咨询、就业教育、就业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 为招聘活动提供服务。第二, 学生活动辅导。包括指导学生团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举办各类拓展培训, 管理学生活动场所等。第三, 学生心理辅导。包括开展心理状况普查, 举办相关知识讲座, 开展群体或个人心理辅导, 心理或心理疾病学生的治疗康复等。第四, 奖助学金管理。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 助学贷款的评定与发放, 勤工助学计划的实施等。

台湾与大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职能的差异主要在:第一, 工作范围有所不同。大陆很多高校学生处的职能包括了本科生的招生工作, 不直接管理学生宿舍, 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的物业管理或交由学校后勤部门管理。而台湾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还包括了侨外生 (留学生) 服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 相当于把大陆高校国际合作处、体育部 (系) 的职能划归其管理。第二, 学生辅导内容侧重点不同。台湾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方面。内地高校的学生辅导这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养成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心理辅导工作也较为薄弱。

(三) 学生管理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管理主要由学生事务处负责, 由学务长统管。相对内地的学生管理比较自由、自主、灵活。学生事务处下面分设生活辅导组、咨询辅导组、毕业辅导组等。其基本功能与内地的学生工作处及下设的学生管理科, 学生细想教育科, 招生就业科相似, 但功能和职责上还是有比较明确的区别[2]。

1. 生活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生活辅导包含学生的住宿管理, 助学贷款申请和兵役申请等事宜。台湾高校学生的个人生活相对自由。住宿可以选择在学校住宿和租住民房, 除军校外学生的出入和作息没有专人管理。相对而言, 住宿在学校的宿舍价格比较便宜, 尤其是公立大学, 每学期的住宿费用为新台币6 000元~7 000元 (约合人民币1 500元) , 而住宿在外的费用至少是1倍以上。但由于台湾的大学近来也存在扩大招生的问题, 所以学校的宿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需要通过抽签方式来决定是否可以住宿学校宿舍。助学贷款是台湾学生解决学费的一个主要途径。生活辅导组主要负责帮助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由于台湾银行的联网系统和信用记录非常健全, 所以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能及时还清贷款, 已确保自己的信用记录。使得助学贷款的运作比较顺畅。

生活辅导组的事务主要由教官负责。教官是台湾教学体系中保留的传统部分, 早期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与早期大陆大学中的舍监和现代大学中辅导员的职责有相似之处。但目前教官的职责已逐步由管制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协助学生顺利进行大学生活的角色。除负责学生的军训外, 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事务进行指导。

2. 心理辅导。

与大陆的高校相同, 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健康在台湾高等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角色。这些任务由咨询辅导组完成。咨询辅导组的成员包括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 兼职的各院系心理辅导老师和专门的精神科医生。咨询辅导内容包括: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感情关系、情绪管理、学习生涯发展、自我探索等方面。相对国内大学的心理辅导专线和日常辅导员及班主任式的管理方式, 台湾大学的咨询辅导团体更大, 咨询辅导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其从学校到院系以及宿舍区, 都能找到心理咨询辅导人员的身影。所以, 虽然台湾高等学校中的学生宿舍和生活管理相对松散, 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较少。这一点是大陆高校值得借鉴的地方。

3. 毕业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的毕业辅导涵盖较广, 除各类毕业生需求信息外, 还包括暑假的培训, 公读机会以及为求职所办的各种讲座和准备。其功能和内地高校的就业科有些类似。毕业辅导组的固定教职员很少, 多由校友组成。职业生涯的讲座也是邀请在相关行业从业的校友回校进行, 并提供面试和求职简历准备等的指导。大陆高校的就业指导多在为学生提供招聘的信息, 而关于简历和面试都是学生自己摸索。现在有些高校将这些内容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 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相对于大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 台湾高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压力要小一些。应届毕业生中约有20%~30%会继续升学, 20%左右会进行相关的商业活动。所以相对于就业机会而言, 一般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但起薪较低, 一般为2万~2.5万新台币/月。

(四) 学生培养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受美国影响较大, 课程大致分为两类: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 其中又分别涵盖选修和必修。台湾高校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比例为4∶6, 学生除可以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外, 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

1. 通识教育。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与大陆高校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平台相近, 课程包含共同课程和通识课程两种, 在各校所占比重不同, 大约占全部学分的25%。共同课程多包括:国文、英文、历史和宪法四科。而通识课程主要有以下领域选择几门课:自然科学, 文学艺术与人文, 社会与行为科学。作为专业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 台湾的通识课程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课程门类、内容和学时的设置上与专业课程还存在矛盾, 目前各校都在与专业课程的资源进一步协调, 以取得更好的发展。大陆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近年来在通识平台中也加入语文和人文修养课程, 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还处于试点阶段, 效果的优劣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教学效果评价。

2. 专业教育。

台湾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程门数相对较少, 学生有较多的选择权利。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专业必修课程只有57学分, 必选课程6学分, 选修课程大于12学分。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化学基础的四大课程所占比例较重, 而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都放在选修课程中, 更体现出“厚基础, 宽专业”的特色;同时四年级没有必修课程, 便于学生自由安排考研究生和找工作的时间。台湾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学的另一个典型特色是全部使用原版教材, 所以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训练专业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不需要单设专业英文课程和双语教学。

二、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大陆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一) 注重学生“通识教育”

台湾高校秉承“通识教育的理念”, 以培育完整的人格为主要目标, 强调引导学生了解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增进学生对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综合了解, 协助学生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更为宽广的体验认识。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贯彻“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形成了一些可借鉴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从工作理念上看, 强调“目标为先, 方法为要”, “发展重于预防, 预防重于治疗”, “服务重于管理, 奖励优于惩罚”, “关怀先于要求, 耐心多于忧心”, “主动出击, 争取认同”的理念等等[3], 既简单明了, 又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从实现“通识教育”的途径上看, 强调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的重要作用,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出版指导刊物, 定期举办研讨会;强调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

通识教育的理念, 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原理, 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深刻理解及对全面实现人的价值追求, 与大陆高校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全面素质教育一脉相承, 值得内地高校借鉴。

(二) 注重培养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台湾高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 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 多数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硕士以及以上学历, 具备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而且由于竞争的压力, 他们一般会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 出国深造也十分便利, 学校为他们的学习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条件。学生事务工作者经过长期积累和互相传承, 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乐于为学生服务。

大陆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大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工作年限较短, 阅历经验不足, 业务培训较少, 此外, 队伍的整体敬业精神、服务意识不如台湾高校。因此, 对于大陆高校来说, 加快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专家化, 职业化建设步伐, 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工作队伍, 尤其迫切而又任重道远。

(三) 注重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台湾高校均尊重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 十分注重发挥其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学生组织在参与民主管理、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成长方面, 在学生干部评聘、工作经费筹措、创造工作条件等自身建设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大陆高校学习借鉴之处。

台湾高校高度重视发挥学生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台湾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应重视“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 而社团活动正是实践全人教育、潜在教育、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因此, 台湾高校鼓励广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十分注意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台湾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 学生社团管理规范。不论是台湾高校制定的学生社团规章制度, 还是学生社团自身制定的运行办法, 均日趋完善规范, 对学生社团成立、辅导老师、经费补助、社团评鉴、出版刊物、社团奖惩等都有明确具体的措施。为适应学生社团的发展需要, 学生事务处由昔日对社团的单纯管理, 进一步向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的目标发展。如东吴大学在学生中开设《社团经营与发展》课程[4], 淡江大学开设《社团经营与管理》课程。有的高校还举办学生事务研究在职硕士班, 培养社团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二, 学生社团种类繁多。近年来, 台湾高校学生社团增长迅速, 发展多元, 已经成为台湾高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台湾大学有学术性、艺术性、服务性等十六大类, 总计600多个学生社团。第三, 学生社团作用突出。社团活动在培养台湾大学生多样化兴趣, 丰富大学校园生活;磨炼领导才能,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训练自治自律能力, 奠定择业就业的优势;陶冶个人情操, 提高人文素养, 提升大学的整体教育质量等方面, 收到明显成效。

(四) 注重发挥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事务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 起着指导、帮助、咨询的作用, 通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言行举止来引导、启发学生做出适合个人的选择。从业者非常看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工作方向和服务内容, 十分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挥, 这可以从其个性化服务形式中窥见一斑。 (1) 个别辅导。通过会谈、家访协助学生克服其在学业、社交、情绪及家庭方面遇到的困难, 在需要时转请有关专业人士提供服务。 (2) 小组工作。包括治疗性小组、发展性小组、学习技巧小组等, 对有相同问题和需要的学生, 通过小组工作起到补救和预防的作用。 (3) 咨询服务。向前来求询的学生、家长予以指导, 提供资料, 必要时给予跟踪服务。 (4) 外展工作。在课余时间, 工作人员到一些学生经常聚集的地方去接触他们, 与他们交友谈心, 融洽关系, 促进工作。通过这四种有效的工作方式, 做到学校要求与学生需求的结合、学生个性与群体共性的结合,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大陆高校的学生工作以教育管理为主, 强调行为控制, 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来搞教育。在教育实践中, 往往重共性轻个性, 重普遍轻特殊, 重集体而轻个人, 重当前而轻长远,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发展观。当前,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 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权力意识普遍增强。大陆高校应学习借鉴台湾高校的做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发展服务, 体现在教育观念上, 就是要转变对教育主客体的固有认识, 学生既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 更是教育的消费权益者、学校教育的主体;落实在行动上, 就是要在各项工作措施上多为学生考虑,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在教育方法上, 要多尊重学生, 关注个性;在活动组织上, 要针对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开展活动, 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台湾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与大陆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地位, 甚至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上均有不少相似之处, 大力推进两岸高校学生工作的交流, 取长补短, 对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人才培养, 实现和平与发展, 均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冬卉, 文辅相.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由于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 2002, (7) :15.

[2]刘荣, 钟璟, 等.台湾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管理和培养问题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6) .

[3]钱钟.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J].江苏高教, 2001, (4) :59.

[4]唐德中, 胡敏.台湾学生社团——磨志练才的摇篮[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6) :87.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篇2

一、90后学生的特点

1.个性较强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对于城市来源的学生来讲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农村生源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或者由于家庭孩子数量的减少使他们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关爱,甚至是溺爱。这种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造成了他们说一不二、任性的性格。当在家庭中或者在大学之前的生活这种性格并不会显得特别突出,因为学生相互之间学习比较繁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加之很多学生住校的时间很短对于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因而进入大学后产生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的问题。

2. 压力大、心理脆弱

90后由于大多处处于“温室”中长大,受到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亲友的多重保护,尤其是独生子女或者农村家庭中唯一的男孩,真是有求必应。这使得他们没有经历挫折,心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遇到较大的困难将产生畏难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将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闭、抑郁症和自卑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杀等极端现象。

另外,90后的学生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的竞争,如很多幼儿园在入园的时候要进行筛选,而有些重点高中下的小学更是实行末位淘汰制。这种压力已经超出了一个适龄孩子的承受能力。加之家长对于子女赋予了太高的期望,使得孩子始终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环境之内,不能与社会接触。这也使得青年学生的心理不能得到淬炼,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生理与心理的不协调。

3.孤独

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然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90后注定成为了孤独的一带,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进而产生代沟。究其原因,有人是因为对交往缺乏兴趣;有人是因为不善交往,有人自视清高,有人惟恐在交往时遭到别人的拒绝和耻笑而不敢交往。这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不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是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

新生在生活环境转换后不能够快速适应就回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一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攻读圣贤书”。有利的是学生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但不利的是由于长时间在一个环境之内生活和学习,当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的时候由于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周围的群体(老师、同学、管理人员等)也完全陌生。加上很多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严重依赖父母,进入学校后不能够快速调节自己的心理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这样就会将自己与周围的环境、人等隔离开来,陷入孤独与寂寞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新生综合症。

2.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老师是属于“滴灌式”的,每节课授课时间短,内容相对较少。而进入学校后,老师由于学时有限而内容多、信息量大,因此在一节课中需要讲授大量的内容,使得有些学生不适合。另外,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教师的单向输出变为师生双向交流,由“被动吸收”向“主动汲取”转变,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但很多学生不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来适应这种改变,造成学习上的不适应,以至课程不及格。

3.不能够对于空余时间进行科学规划

新生入学后,课程相对于高中和初中阶段,课程的门数较少,安排的课程学时也不像初中、高中安排的那么紧凑,给学生留出了很多的空余时间。有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老师也不可能时时跟在学生的身边进行督促,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将空余时间变为自己放纵的时间,经常去上网、睡觉。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4.贫困生问题

贫困生问题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新生入学、学生日常管理中避免不了的问题。中职院校、高校中贫困生都占到一定的比例,因此贫困生在学生管理工作者

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贫困生由于家庭条件较差、收入来源不稳定,使得他们在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和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其他同学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使得他们经济拮据,而且使得他们在内心之中产生自卑感,总觉得比比别的同学低一头。如果长时间这种状态将出现抑郁、自闭,造成与同学的交流较少,同学关系疏远,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于出现自杀等极端情况。

5.网络依赖性强

90后出生的学生都有长短不一的网龄,网络的普及日益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这一时期出生的人通过网络联系、沟通是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这种交际方式也使得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而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使学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固化,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方面的效用发挥。另外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导致网络有害信息不断孳生和传播。网络上一些虚假和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信息使得大学生难以判别和抵御。

三、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探析

1.学生工作者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过去学生管理只是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管理,但却忘记了学生管理首要目的是育人即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学生管理的理念首要就是“以人为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来进行管理。因此学生管理者不仅仅要管理学生,更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严谨的职业态度、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协同能力,并在管理过程中逐渐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即做事先学会做人。这样就使得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现代教育理念得到贯彻和实施,实现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因此学生工作管理者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多种渠道学生沟通渠道

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应建立多种沟通渠道,才能够适应学生工作的发展。有些同学愿意来老师的办公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些同学顾及办公室人员来往较多,不愿直接来办公室交谈,这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等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工具来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样也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逐渐形成的既包括浓厚的人文气息也包

含这所学校的精神氛围。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华所在,他在某一时期相对固定,但却也继承和发展。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可以不知不觉得到熏陶,使自己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能巩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成果,提高育人质量,又能促进教育现代化。学生思想活跃,具有积极追求上进和汲取知识的渴求,因此应该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如用格调高雅的精神产品像话剧、歌剧等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在活动中学生自己也学会了判断是非,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这些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双赢。

4.用爱心去关爱学生,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他们的行为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学生管理者要倾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学生,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但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占到在校生的很大比例,他们自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溺爱”,在这种家庭的爱心环绕之下,造成了学生唯我独尊的性格。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而学生工作管理者就是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扭转学生的性格缺陷,塑造他们健全、健康的人格。这就需要在对学生付出爱心的同时要辅之以科学、规范的管理评价制度,将爱寓于严格的教育和管理之中,这为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学生在这种动态的管理中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为自己的成才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5.关心关爱弱势群体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历史嬗变 篇3

关键词:美国;哈佛大学;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住宿管理

中图分类号:G5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82-03

“学生事务管理”指“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笔者主要分析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住宿管理。

一、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替代父母制”管理模式

1.“替代父母制”内涵

美国高校历史可追溯到1636年第一所高校——哈佛学院的诞生。那时,美国高等学校对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是不加区分的。此阶段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为“替代父母制”,即:校方代替学生的父母行使职责,由教师、校长乃至董事对学生在校的活动加以管教、约束、通过精神、肉体和经济手段惩罚违纪行为。

“代替父母制管理模式”体现在教员的职责上:作为牧师的教员既是学生的教师,同时也是他们的生活指导者。教师与学生同吃住,朝夕相伴,对学生实施严明的纪律约束和封闭式的监督。他们关注全体学生思想、道德、品格的培养以及学识的提高。

2.哈佛学院住宿管理——源起

历史学家称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的历史比美国建国历史长了将近一个半世纪。1636至1776年,哈佛学院的“替代父母制”管理模式可概括为“两严一活”。“两严”指的是严格的纪律和严格的寄宿制,而“一活”指的是相当活跃的文学社团活动。严格的纪律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规定和限制,包括做事速度、参加班级活动、祷告、着装、休闲、娱乐、射击、饮酒、赌博、打击、宣誓,等等。

当时,哈佛学院的宿舍非常简陋,甚至没有足够的寝室。直至1642年首届毕业学生毕业前,才建成了一幢集教室、图书馆、办公室、宿舍、餐厅、厨房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这幢楼主楼的两翼即是宿舍。其具有英国模式学院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设施,例如:办公室、厨房等。学生和教师都住在这一幢楼内,完全形成了英国式的寄宿制。

二、19世纪中叶至二战——“学生人事工作”管理模式

1.“学生人事工作”内涵

这一阶段尤其是南北战争爆发前夕,受德国大学的影响,美国早期的大学开始注重学术与研究,这使得学生事务及其管理从学校的教学和学术事务中分离出来,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德国的影响催生出美国高等教育中专司学生事务的管理者。

2.哈佛大学住宿管理——发展

1870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Eliot)任命格列(Ephraim Gurney)为第一位院长承担对学生纪律的管理。格列最初从事学术研究,接受“院长”的职位后,便开始承担对学生纪律的责任。

1890年哈佛大学成立“新生顾问委员会”,管理划分为:学术院长和学生院长。布里格斯(Lebaron RussellBriggs)从而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位单独负责学生事务的行政领导。此时,哈佛大学的宿舍及其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哈佛备受入学人数激增的困扰。早期“学院式生活方式”的理念已随着每年众多新生的涌入趋于消逝,而新生的人数还在逐年增加。建立在财富、家庭背景,而不是学生个人能力上的等级分化现象在学校中表现出来。

为了消除哈佛大学学生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况,19世纪30年代担任校长的艾伯特·劳伦斯·劳威尔(Abbott LawrenceLowell)创立了学舍制度。1928年,爱德华·S·哈克尼斯向哈佛大学提供300万元欲捐建一个住宿学院。不久,他把捐款增加到1000万元用来建造至少7所住宿学院。首先建好的两所住宿学院是Dunster House和Lowell House,于1930年秋天投入使用。而后的五所学舍计划在第二年完成,依次是Eliot、Winthrop、Kirkland、Leverett、Adams。每一个学院里学生的寝室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和四人间,同时也为住宿和不住宿的导师准备了套房。除此之外,每所学院都有一个餐厅和公共活动室,还有自己的学院图书馆。其中Adams学舍还有一个壁球场。新的学舍投入使用后,虽然学校没有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入住,但是绝大多数高年级本科生都主动住进了新的学舍,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也住了进去。学舍还专门提供了一个餐厅和公共活动室供平时交流活动用。

三、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学生服务”管理模式

1.“学生服务”内涵

二战刺激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在服务观念上的转变。学生咨询服务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运动,“学生消费者第一”的理念逐渐形成。这一理念以把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作为买方和卖方为前提,是一种注重和保障学生学习权益的市场管理哲学,它的核心是注重学生需要和努力保护学生的利益。

2.哈佛大学住宿管理——扩张

“二战”后,因战争辍学的学生回到母校继续学习,同时退伍军人要求进入校园学习,学生潮水般地涌进了住宿学院,大学生的总人数超过了一千万。为了给激增的学生提供住宿,大学大兴土木。受20世纪6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的刺激,哈佛大学一年就从民间获得4000万美元的捐赠,且同时享有财政资助,校园里兴建和修复了97幢大楼。

1961年,学生事务专家米勒(Mueller)对学生住宿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一,为学生提供身体休息的地方,即一个比教室和图书馆更加舒适的地方,以供学生吃饭、睡觉;第二,提供学生学术交流的场所;第三,通过使宿舍管理人员帮助学生纠正行为,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另外,她认为住宿可以提高学生公共交往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校园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学校的规章制度削弱了,学生宿舍楼男女混住,大学行政人员不准涉足。在大多数大学中,那些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礼拜堂活动的规定被取消了,全校型的宗教集会也取消了。当时盛行的观点是,应当把学生当作成年人一样对待。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学生住宿的八个目标基本达成共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协助入学指导,帮助学生认识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大学的政策和纪律;使学生明晰权利和义务;为学生课外交往创造条件;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社团为学生创

nlc202309010353

造休息和娱乐的机会;提倡温暖、圣洁、高尚的住宿氛围。与早期住宿仅仅以控制学生为目的相比,这些目标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学生发展”管理模式

1.“学生发展”内涵

学生发展是以20世纪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其定义为人的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它使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能掌握越来越复杂的发展任务,达到自我实现和自身的独立。

2.哈佛大学住宿管理——成熟

20世纪70年代中晚期,由于经济形势的影响,学生更重视获得学位和找到好工作,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回到大学宿舍。通货膨胀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宿舍成为最方便和经济的居所,大量学生回到宿舍,使得学生宿舍一时间再次短缺。哈佛大学鉴于此情况,于1977年建造了3所学舍,他们分别是Cabot学舍、Currier学舍和Pforzheime学舍。Cabot学舍原来叫南方学舍,1983年以捐赠人Thomas Dudley Cabot和Virginia Cabot的姓命名。Pforzheime岸舍通常简称为PfoHo,她之前叫北方学舍,1995年开始以哈佛捐赠人Carl和Carol Pforzheimer的姓命名。

到了20世纪80年代,住宿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理论”,1980年,学者德库斯特和马布尔提出了对宿舍的五级要求:第一级,提供一个满意的休息环境;第二级,提供舒适的基本设施;第三级,建立共同生活社区的各项准则;第四级,发展学生间有利于学习的人际关系;第五级,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上述五级序列,基本上代表了当今美国教育界对学生住宿提出的目标,它几乎囊括了学生对住宿设施、人际关系和良好氛围的全部需求。

五、20世纪90年代至今——“SLI计划”管理模式

1.“SLI计划”内涵

1993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开始了“SL'’(StudentLearning)计划的研究。1994年,协会发表了《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StudentLearningImperative: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简称SLI)的文章,SLI计划得以出台。SLI强调传统高等教育把它的活动分成学术事务(学习、课堂、教育、认知发展)和学生事务(课外、学生活动、居住生活、感情或个人问题)不利于大学以后的生活,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

2.哈佛大学住宿管理——融合

目前,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一方面,哈佛大学的住宿管理已与学校的其它事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各学院的住宿的管理均有专门的机构。以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为例,学生住宿及其它一切学生事务由其学生生活办公室负责。学生生活办公室的主要组织框架图如下:

哈佛学院的学生生活办公室是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办公机构,共有十名工作人员。处长与四名副处长共同对整体学生事务(包括住宿管理)负责,下设五人分项管理学生事务,其中有两名行政人员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

至此,哈佛大学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管理又走向了融合。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篇4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 我国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研究明显缺失

除教育学、管理学外, 近年来,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开始注重对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与研究, 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但其研究的内容多集中于对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探究上。学者们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认识大多也仅停留在经验及观念层面, 没有升华到理论高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目前仍然处于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的尴尬境况。

(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张, 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量的积累, 步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然而, 这种量的增长是通过简单的外延式发展方式完成的, 虽然在一方面满足了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但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在校生与学生事务管理者尤其是辅导员的比例急剧攀升。《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 :“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辅导员。”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师生比远远低于《规定》要求, 有的学校甚至达到1:400、1:500, 这大大加重了辅导员的责任和负担, 使之无法很好地管理和服务每一个学生, 降低了学生事务管理的效率。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包含安全教育、危机处理、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宿舍管理、助学贷款、党团建设、宣传等多方面, 工作的繁杂性使他们疲于处理琐事, 模糊了其本身的育人职责和管理服务功能。

(三)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不强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学历层次虽多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但由于我国高校并没有开设涉及学生工作方面的学科专业, 加之工作的繁杂性导致其时间精力的局限性, 所以大多数学生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及培训, 专业化程度很低。其工作理论及工作方法大多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得来。另外, 因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并无相应的技术职称对应, 部分工作者并不是从心底热爱学生工作, 通常是拿当前工作作为跳板寻求转岗机会。很多高校在辅导员管理思想上也有欠缺, 主动为其提供转岗机会, 导致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流动性大, 很难形成专家型队伍。

(四)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带来新考验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就业逐渐向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大学生从单纯寻求知识的群体成为高等教育的“用户”和“消费者”, 其对原有的大学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态度与评价也随之转变。大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仅仅从高校获取知识, 而要求高校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而与之对立的是, 受传统观念影响,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者对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服务意识淡薄。作为当代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 应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 倾听学生服务需求, 服务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全过程。目前,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服务内容多局限于招生咨询、入学教育、学习指导、困难资助、就业推介等, 在心理咨询、生活技巧、素质拓展、职业选择及发展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五)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的人才培养给学生事务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

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 除部分必修课外,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课程选择选修课程, 行政班级内部成员上课的时间及地点被错开。行政班级功能弱化, 以传统的行政班级为单位, 以班级学生干部为纽带开展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六)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与教务工作沟通协作不畅通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与教务工作相互分离, 即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相关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学工作负责学生的认知发展, 两者在具体工作目地设定时经常会出现重复、冲突或相互推诿的现象。如在大学学风建设工作中,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部门认为应由教务部门通过出台规章制度、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加强课堂考勤等实现, 教务部门则认为应由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部门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等方式达成, 两者进行沟通协作较少,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特点分析

(一)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早、体系完善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 美国就已掀起针对高校学生成才和发展方面的专门理论研究。美国教育委员会于1937年发表了“学生人事观点”报告。报告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和挖掘自身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 为社会培养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200余年不断积累的结果, 奠定了新人道主义的学生事务观。1949, 美国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同名指导文件, 要求高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使学生事务管理进入“服务”时代。[1] 至今, 两份报告所提倡的指导思想仍然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随后的《学生权利和自由联合宣言》、《明日高等教育的学生发展——回归学术》、《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等报告相继问世完善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理论体系。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研究者及从业者还非常注重从其它学科汲取营养。今天,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理论基础涉及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为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 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拥有专业的工作队伍

在美国, 从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具有如高等教育学生行政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相应的专业教育背景, 且大多数获得硕士、博士学位。除此之外, 从业者还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 从专业角度为在校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另外,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学生事务管理岗位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

(三)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美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机构一般包括:学生处、招生办、注册办公室、奖贷学金办公室、学生活动办公室、学生保健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会等, 各个部门分工协作, 在分管副校长、副校长助理、特别助理、执行助理以及各部处办负责人的领导下共同完成学校学生管理工作。[2] 另外, 在完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 美国打学生入学后不会按照专业进行分班, 宿舍也不会根据专业年级进行划分。因此,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以学生宿舍为工作基地, 各项工作活动的开展也以依托宿舍及社团进行。每栋宿舍楼都设置有宿舍管理员, 宿舍管理员由专门机构领导, 主要负责宿舍学生的安全、行为、活动开展、素质拓展等管理服务工作。管理员素质较高, 一般住在学生宿舍内部, 充分与学生接触并解决各种问题。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机构完整、主从分明、分工协作, 确保了整体效能的发挥。

(四)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注重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20世纪60年代后期, 美国高校学生数量的下降致使各校都通过努力改善学生服务质量争取生源。“学生消费者”的观念形成, “学生服务”理论兴起。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从过去的管理学生为主转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解决困难上来。各高校除了做好之前的宿舍管理、文体活动、扶困助学等方面的工作外, 更加重视为学生提供心理、法律、生活、发展方面的服务。如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服务, 健全信息网络, 提供心理咨询等。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特点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教育管理事业只有在不断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中才能取得进步。为此, 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验, 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加以消化利用, 对提升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理论研究

学生工作从业者及学者要积极总结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所已有的理论成果, 融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知识及实践工作经验将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理论体系化、结构化。

(二) 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 为学生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 应大力加强与学生工相关的学科建设, 设置专门或相近专业培养学生事务管理专门人才。加强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 使之明了大学生发展的特点, 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不断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拓宽青年干部发展余地, 增设处级政治工作辅导员职务, 并与相应职称等级相互配套。

(三) 在管理体制上建立学生工作沟通协作的长效机制

从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经验看, 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融合的。为更好的培养学生,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 形成宜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大环境, 为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

(四)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服务指导工作。高校工作者应尽快更新观念, 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部门更要率先垂范, 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助困帮扶、心理咨询、就业拓展方面的服务, 提供实践锻炼机会。要在学生管理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 倾听学生实际需求, 热情为学生服务。

(五) 优化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体制

把由行政班级作为开展学生工作的重心转向以宿舍以中心, 实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完全学分制使得宿舍成为学生相对比较固定的活动空间, 学生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宿舍文化、宿舍氛围的影响。学生宿舍是将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高校应重视宿舍软环境建设, 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变革和挑战, 困扰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们的许多问题, 如工作的理论、观念、职能、制度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表现出了种种不适, 已经影响了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和发展。因此,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需进一步解放思想, 学习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 以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 解决实际工作中不断涌现出来的问题。

关键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玮.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0.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篇5

列宁曾经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刚刚起步,旧的教育制度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从最初的初步创立、形成到不断改革、深入,在不同历史时期融入时代所赋予的内涵。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和把握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有利于从中总结经验,推进创新。

(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初创期(1949~1956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党和国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得以有计划顺利进行。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发展的人才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大学,改造和重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任务紧迫而又十分必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1.以学籍管理为中心,在原有学生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扬弃和重整。学籍管理是指对取得学生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实施管理。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初始环节,同时也是确保其他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施的核心环节。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高校在学籍管理方面未形成全面、规范的制度体系,仅在入学、考试、学规和奖惩等方面有所涉及,且在特征上具有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浓重色彩。

从1951年起,教育部开始以“指示”、“复函”的方式对原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扬弃,并通过颁布规范文件来予以重新建构。在入学条件上,19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做出所有学生都要参加高考统一入学的规定,同时对于具有相当工作历史的革命干部、工农青年、少数民族学生和华侨学生等,采取免试保送入学的办法,在其入学及学习上给予特别照顾。在处理转专业与转学问题上,先后颁布《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1951年暑期招考转学生办法》(1951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转学问题的指示》(1952年)、《高等教育部关于处理学生复学、转学问题给东北师大的复函》(1956年)等文件,最终确定了对于转学问题的原则立场,即:“今后对一般要求转学的学生,必须说服教育,使其在目前的学习岗位上安心学习,不得转学。”与此同时,文件还规定了“个别有正当理由的(如本校无适当专业者)”21学生转学的程序。

2.辅配学籍管理工作,在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等学生管理的其他方面开始了初步探索。在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方面,195年《高等学校暂行规程》第六章规定了“社团”内容,鼓励建立社团以发挥其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功能;在奖励与处分方面,1953年《高等教育部关于华东区高等学校处理学生学籍问题的若干规定》明确了以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为内容的惩罚措施以及给予“优等生”称号的奖励制度;在就业与创业方面,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明确了高等学校毕业生之工作由政府分配,形成了毕业生工作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的就业制度。以这些规定为基础,我国开始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形成期(1957~1966年)

1957~1966年,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通过十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大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得到了培养和锤炼,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随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也在这一阶段得以不断完备和形成。

1.逐步细化和渗入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的管理文件。教育部于1颁布的《关于处理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问题的规定》和1962年颁布的《直属高等学校学生成绩考核暂行规程(草案)》,将学籍管理中的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考核与成绩记载等内容,以专门的文件的形式予以了细化的规定。1961年颁布《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开始从总体上探索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建构。

2.在原有学籍管理制度内容的基础上,完善和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共同形成了整体性的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这一时期更新调整的内容如下:在转专业与转学问题上,调整了原则立场,《关于处理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问题的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需经常教育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校,如无特殊困难,一般不要转专业、转学;但在处理个别问题时,适当地照顾学生的合理要求,以解决他们学习、生活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在退学问题上,逐步放手退学学生的后续安置问题,规定“如果是调干学生,应按照国务院和当地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安置问题,其他一般学生的以后一切问题,学校概不负责。74。至此,高校学生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已有所涉及并呈现规范性特征,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得以初步形成。

(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曲折期(1966~1976年)

““””十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陷于停顿,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实践,无论是政工干部还是专业教师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从1966年起,全国高等学校停止按计划招生达六年之久,高校人员星散,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原来实行的学生管理规定都失去了作用。在这十年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没有发展,直到““””结束,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高校本科学生管理制度才得以恢复和重建。

(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期(1977~1989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走向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的拨乱反正中,逐步回到了正确的轨道。改革““””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这一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发展的主题。

1.对于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了总体性的梳理和整合。1983年,教育部在对197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进行总结完善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该办法确立了我国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是对多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实践的总结,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标志着我国精英型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范式的形成。

2.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适应高等学校现代化的发展趋向。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规定了15条高等学校学生的行为准则,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在资助与帮扶方面,198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这是我国高校在资助帮扶工作上首次全面系统的政策规定。在就业与创业方面,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由原有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社会选择的就业制度,至此,我国实施了四十余年的毕业生国家统一分配政策退出历史舞台。

(五)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期(1至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法制化和现代化步伐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随之深化和发展,高校学生管理进入了法制化和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1.完善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体系内容。199年之后,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开始逐步走向体系化建设阶段,各方面的规范文件大幅增长。国家教育委员会在这一时期连续颁发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处罚暂行规定》、《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等,这些条例和规定的颁行,进一步规范、丰富了学生管理的内容,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

2.逐步实现法治化和科学化。199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这是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是近年来司法审查高校学生与学校纠纷的重要依据,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法制化进程的开端。与此同时,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相继出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法治化进程得以进一步深化。25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了发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学生管理制度适应时代发展、走向法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成果。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有着鲜明的特征:在价值视角上,从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转向为关注人本身;在体系特征上,愈加彰显系统化和法治化;在管理方式上,高校自主权逐步扩大,管理体制实现了多元共管的模式建构。

(一)在价值取向上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转换

教育价值观是人在教育活动中对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和目标的反映,是人从特定的背景、立场和发展需要出发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和功能的看法和认识[3]。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教育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促进社会的生产发展的速度和文明进步的程度。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把个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由活动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发展个性、理性,以便培养他们成为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把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被提出来,高等教育中人的本体价值开始受到重视。这种转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计划经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接受学校的管理是学生应尽的义务,而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则专章规定学生的权利内容,如2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2]147的规定,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做特殊规定。二是学生管理更加柔性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注重的是刚性、强制和约束,而新时期则将管理者和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上相互尊重,如在2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学校调整学生专业须经学生同意”[2]655,取消了“保留入学资格、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高校”[2]172的规定。

(二)在体系建构上向系统化、法治化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促进高等学校秩序的稳定、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在学生管理上多以教育部颁发的“指示”、“批复”、“复函”等为主,对于同类问题尚未形成宏观性、原则性的政策引导,同时政治色彩浓重,行政化、计划性特征明显。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步伐加快。

1.制度体系的系统化。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无集中体系,多以“指示”、“批复”为主,在内容上较为单一。体现为如19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学籍问题的几点指示》、1956年《高等教育部关于处理学生复学、转学问题给东北师大的复函》等。改革开放之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内容上系统化,以2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蓝本,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分为学生权利义务、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等组成部分,同时《高校学生行为守则》、《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规定相继出台,促进了学生管理在制度层面上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制度体系的法治化。199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这是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初步法治化的主要标志之一。12月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依法治校,依法保障学生权益,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做到有理有据,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等法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出台,使得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朝纵深方向发展。

(三)在管理方式上高校自主权扩大,转变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高校自主办学的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导向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市场对于人才结构的发展需要开始多元丰富,高校学生管理的自主权逐步扩大[5],由以往的单一的以教育部门为主的管理方式开始转变为“教育部门、法律部门和学生共同管理”模式。

1.高校自主权在学生管理领域逐步扩大。在2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充分体现了在学生管理问题上对于高校自主权的肯定和放权。新《规定》中有5处直接明确表述为“由学校规定”,有13处要求明确表述为“按学校规定”执行。放权的主要方面如下: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学生学习年限;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具体学习标准和成绩评定方式;授权高校自主决定学生专业调整,国家不再对此做出具体规定;授权高校自主管理学生学籍,国家对于学生休学、退学的具体条件、程序等不再做出规定。

2.管理方式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法律部门开始逐步渗入以往单纯由上级教育部门或学校主导的管理方式,育人为先的管理原则也将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主体之一融入其管理模式,最终形成了行政法律部门和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

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发展演变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方法模式和管理制度上经历了重大的发展演变,并在自身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动力和基本依据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演变的决定因素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人们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阶段,会形成相应的生产方式,其中包含的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和分配形式等,决定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取代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于是高等教育需要发展和重塑,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开始调整和重构,以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对高校的学生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强调公平、正义和法治,强调市场主体在生产关系中的平等地位,于是高校学生管理逐步从“社会本位”转向“以人为本”,在管理方式上更加柔性化,注重学生权益的维护,给高校更多的自主管理权,体系建构逐步走向系统化和法治化。

(二)党和国家对高校育人方针政策调整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演变的主要动力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定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不断调整和变革,每一次的调整都带动着高校学生管理的不断改革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党和国家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以“批示”、“批复”的方式全面剔除旧的教育制度,逐步确立起全新的制度体系。

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8]的总方针指导下,高校开始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高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22年)》颁布出台,其中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依法治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融入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快了其法治化、规范化的进程。

(三)学生群体特征的动态性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调整和完善的基本依据

高校学生管理,无论是计划和任务的确定,还是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源于对管理对象即学生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学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深刻洞察。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是各个时期国家强有力的新生建设力量,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在时代背景、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都有着不同的群体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调整和完善的基本依据。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 篇6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色

在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多借鉴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办学风格,学校代替学生的父母实施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双重责任,同时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和在校期间的各种学生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奉行“家长式权威”,宗教信条也对学生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独立性较差。随着德国教育理念的引入,大学教师开始更为专注于研究工作,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开始逐步分离。

近年来,学者们提出“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涵义” (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 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即SLI理论,将高等教育明确划分为学术事务(包括学习、课程设置、教室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等)和学生事务(学生活动、食宿、个人情感、安全、咨询、职业规划等)。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美国各高校也采用学生发展理论(Student Developmental Theory)作为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该理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实现以学生为本,尽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为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提供优质环境。

在管理内容方面,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涵盖面非常广泛,提供的服务复杂又细致,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入学服务类,包括招生录取、对学生进行入学指导和教育、注册和档案管理等;二是学生生活服务类,包括学生食宿、健康教育、经济资助、心理咨询、疾病预防与治疗、学生社团活动、行为规范和纪律教育等;三是学业服务类,包括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补习服务等。各高校针对上述的服务种类设置了对应的服务机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规范和指导学生的各项事务,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虽然中国高校尽管也涵盖了上述大部分的学生服务项目,但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上与美国存在不少差异,体现在多以思想政治教育、奖惩、纪律等手段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但对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发展方面的教育尚有欠缺。

美国高校中,学生事务管理职位具有严格的分级:初级工作者,中级职员和高级管理者。一般来说,初级工作者履行简单的学生管理事务,如学生注册、宿舍管理员等职责较轻的工作。中级工作者则在上述学生服务相关的各个部门任职,具体从事某一方面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而高级管理者负责全校的学生事务,如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或学生事务负责人。一般来说,学生事务工作职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如教育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对于心理咨询、疾病治疗、健康安全等专业要求较强的职位,其工作人员还需持有专业的医生资格证书或行医执照。另外,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招聘、考核以及职务晋升也有严格的标准,对于招聘学校会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每个应聘者进行学历和工作背景的审核,甚至会向应聘者的前雇主询问其工作表现。入职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绩效考核周期也较长。不同于美国对中、高级职务应聘者的全方位选拔,我国的高校学生辅导员大多为留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根据工作时间年限来晋升中、高级职称,在专业水准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启示

尽管中、美两国在本国国情、社会制度、风俗文化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但美国在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职业化的管理队伍等方面仍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我们应该在继承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美国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管理工作体系。

注重学生本位,实现人性化的学生事务管理 在学生事务管理的诸多方面提倡柔性管理,构建具有人文关怀、注重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管理氛围。

一是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感受学生迫切所需,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奖、助学金的发放及时到位,学费收缴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课程等。学生事务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利益及需要是开展诸项事务的基础。事务管理人员需要转换为上级领导服务的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关注学生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

二是需要成立“窗口”式、一对一的服务平台,增加学生事务管理的服务种类,如开设学生学业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公寓管理中心、活动中心等等,直接面向学生和学生组织展开工作。

三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比如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图书管理员、宿舍管理员、咨询员、校长助理等)吸收学生参与到事务管理当中。在事务处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方案、进行选择和决策,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 学生事务管理是专业化、职业化的领域,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加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历史、管理学、行为科学、控制论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形成科学化的管理体系。目前美国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学生事务管理等针对性很强的专业,也与中国高校开展了一些联合培训项目,用来培养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增设培养学生事务管理的硕、博士研究生的学科点,形成为各个高校输送专业人才的渠道。

同时,加强对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制定详细的从业、培训、晋升标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另外,学生更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可以考虑从学生干部队伍中挑选一部分优秀成员纳入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提高学生的本体性和实践性,增强自我管控能力。

整合和优化学生工作组织结构 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组织结构大多是金字塔型,校一级设立学生工作委员会和学生工作处,而在院系一级也设有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班主任和辅导员。各院系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通常接受院系一级的直接领导,又要接受校级工作处的间接领导,工作任务繁重冗余。这种多层级的工作管理模式具有传递信息慢、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对学生的需求响应速度较慢。因此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垂直、条状管理模式,各个学生事务部门受一位副校长的直接领导,管理结构扁平化,管理幅度较宽。职责明确、分工细致的组织机构和健全完善的制度法规有利于减少人员的重复配置,对于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活动具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从而提高管理效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浅析 篇7

在人才培育方面:台湾高校灵活化入学管道, 营造弹性学习体系, 放宽修业年限, 强化高等教育体系终身学习功能;持续检讨大学多元入学方案, 扩大学校招生选才及学生选校空间, 改进弱势学生升学优待措施;扩大办理“繁星推荐”, 实现“高中均质、区域均衡”目标;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菁英计划”, 促进大学产学合作人才培育国际化;研拟专业学院教育之具体方案, 推动重点人才整体培育及运用;逐步开放大陆学生来台研修与就读, 检讨修正两岸学术交流策略, 共同提升华人学术成就。

在提升教学研究品质及竞争力方面:延揽并培育优秀人才, 强化大学创新研发品质, 追求世界级的研究与教学,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推动奖励大学的“教学卓越计划”发展区域教学资源中心, 强化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持续精进大学评鉴事务, 全面提升大学教学研究品质与国际竞争力。

在强化大学运营效能方面:推动产学合作加值计划, 强化产学 (研) 合作资源整合, 促进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鼓励民间参与并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合理调整大学经营规模, 提升大学自主经营及运作管理效能;规划专业机构模式, 赋予大学财务会计自主权及人事权, 落实大学法人化精神, 强化大学行政弹性与效率。

在社会责任方面:鼓励大学院校推动“课程”结合“社区服务”的学习, 深化服务学习课程内涵, 促进大学投入社会服务, 积极参与社会及台湾地区事务;扩大对经济弱势学生的就学协助措施, 降低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以及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二、灵活随性的导师制度

1.导师制度多元化:实施多元化导师制度, 除每班设班级导师外, 结合业界导师进行双轨辅导, 协助学生生活学习适应与提升就业资讯及产学互动;导师制度之编组方式由各系务会议决议。主要有这三个方面: (1) 班级导师制。 (2) 混合式导师制。 (3) 业界导师制;

2.导师透过“Facebook”“Twitter”等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互动。从台湾的教师经常直接把相关的学业内容、学习任务等直接放在“Facebook”上可以看出, 他们对网络的运用更加频繁, 甚至很多台湾学生都将教师的“Facebook”“Twitter”等当成教师的官方发布平台;

3.导师主动参加相关辅导研习会, 提升辅导技能。在研习会上, 所有的教师都会进行相应的经验交流, 让彼此都能从各自的经验和碰到的问题上得到相关的经验, 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学生;

4.导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举行小范围班会或做个別辅导。课后、课间, 周末、放假等时间教师都不会放过, 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 和学生接近, 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感想。很多都不是正式的会面, 但是正是通过这些看似家长里短的闲聊中, 很多台湾学生的问题被发现并得以圆满解决。

三、学生学习历程档案平台

台湾高校还有一个普遍的记录学生成长的方式, 就是学习历程档案平台。这是个人化的学习成果展现与记录, 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与特质, 从而激发自我反思学习, 并能够提供生涯规划与发展, 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这个电子平台里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点滴、修课记录、辅导记录、社团活动、奖惩记录、专业证照。

经由以电子化的形式收集、记录学生在校的生活点滴, 提供给学生一个了解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成就的工具, 以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这些资料的整理, 学生可以不断进行反省、思考, 发现自己的潜能, 从而制定自己的生涯目标, 增进自己的生涯发展思考, 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自我行销与求职的能力, 结合职业生涯辅导, 作为将来就业或升学时自我行销的依据, 以提升未来就业及升学的竞争力。

对于教师来说, 学习历程档案平台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 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 使教学目标与评量策略更能紧密结合。教师更加了解学生, 因而能提供更佳的教学辅导服务。

四、学生宿舍管理

1.开学提供入住服务, 用于简化入住流程, 协助住宿生融入大学生活。在台湾高校看来, 当学生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时, 心里必定是惴惴不安的, 这时候只有帮助他们迅速地安顿下来, 培养他们对新环境的认知度, 让他们与新环境迅速进行“交流”, 才有助于安定新生的情绪, 同时也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突发情况的发生。

2.防灾疏散演练, 配合校园安全宣传活动, 加强住宿生防灾技能。在台湾高校里, 安全演练经常可以见到。学校一学期有好几次, 让学生把碰到危险时所应有的反应烂熟于心, 通过反复加强演练和相应的宣传, 让大家能够在真正碰到危险时, 把伤害降到最低。

3.定期举办宿舍座谈会。座谈会是由学生和相应的宿管教师进行的, 也经常有学校的领导参加。双方坦诚相待, 学生将自己认为学校需要改进的建议明确提出, 而校方则对学生需要改正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定期这样的座谈会, 让师生双方能够彼此了解双方的用意, 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小问题的累积而发生的摩擦, 比如学生与宿管之间的矛盾, 学生有问题屡教不改等, 可以提高宿舍的和谐度以及校园的整体素质。

4.定期举办校内宣传活动, 如环境整治、志愿者活动招募、行车安全推广等。这些活动, 让“校园是我家”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只有学生在心中真正把校园当做自己的家来看待, 整个校园环境无论内在与外在才会都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准。定期举办的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思想认识到位, 像爱惜居室一样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争当维护校园环境的模范。校荣我荣, 人人为校园建设增砖添瓦, 进而学生的行为规范也会到位, 从小事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5.宿舍关怀活动。年度三大节庆举办关怀活动, 营造宿舍温馨气息。台湾高校会在每年的冬至、端午、中秋, 举行全体宿舍的活动。冬至大家会一起搓汤圆, 端午一起包粽子, 中秋则是进行台湾传统的烤肉会。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到温馨, 也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 联系更加紧密, 学生的归属感自然而然就会加强, 对于学校的整体环境提升以及学生团队意识的锻炼都有很大的好处。

6.日常生活反馈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以台湾中科大为例, 学生宿舍的任何设备问题都能在2天内及时进行处理, 如果需要更换设备等也会在5天内完成, 这样的处理迅速, 保证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

五、校园品格文化建设

台湾高校德育, 是指与智育、体育相对应的广义德育, 它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台湾各个高校, 都非常重视校园品格文化建设。校方认为, 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品格”。品格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学生的教育、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近年来, 台湾的教育部出台了《教育改革行动方案》, 指出“辅导各校重视通识教育以落实全人教育理念”, 即“在通识课程基础上, 加注全人教育的关怀”, 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整合知识架构、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全人”。

2.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课程中的运用, 弘扬以孔孟为宗的中华传统文化, 维系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想, 发挥固有伦理道德的优点, 并且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台湾高校德育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资源来开掘, 而不是以其为德育的文化基础。这有利于摆脱传统德育的封闭性, 也有利于更好地去除糟粕, 提高其发挥德育价值后的实际效果。在台湾高校德育中, 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时不以德育为直接目的, 但无不贯穿德育教育。将德育贯穿于人文学科中, 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讲授, 来间接达到德育的目的, 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成效, 不但使其人文学科课程实现了其教学目的, 同时也使得德育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3.德育注重实践性。台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和复杂化, 都要求培养当代青年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 使“自强、自信、自立”成为多数公民的内在品格。台湾高校极其注意德育内容融合到学科教育之中, 强化道德教育的潜隐性和渗透性。正是在这种“自立、自强、自信”的道德教育方式下, 台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华人实业家、艺术名人等, 向世界证明华人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华人是征服命运的强者。而这和台湾高校的品格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六、学生自治团体之辅导及运作

台湾高校的学生会或者学生社团均有自己的办公场所, 有着高度的自由权, 教师只是对学生起初的策划进行评估方案的可行性, 一旦通过, 所有活动全部都由学生一手策划、组织、进行。学生只有在碰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才向教师求助, 教师才会介入。这样的学生自治体制保证了所有的活动都是学生原汁原味的思想体现, 也保证了所有活动的创意与灵感, 避免了活动内容的沉闷导致与年轻学生的思想脱节。每年, 台湾的教育部都会从所有高校中评选出学生活动举办得最好的高校, 进行评奖, 而评委均由上一届的优秀学生活动的主要学生会干部组成。

对于学生组织的成员培养在教师的协助下又分为两个方面。对于一般社团成员的培养主要借由多元训练, 培育社团成员实作能力入手: (1) 培养企划与行政能力。每年办理社团干部研习营, 开设动企划写作、公文撰写、经费编列等相关课程, 培养干部具有基本作业能力。 (2) 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针对社团负责人会议、学生会会务会议中订定专题发表或分享,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沟通及组织、思维能力的训练。 (3) 培养分析与组织能力。每年学期结束前办理社团资料评定及观摩, 借由档案整理及资料保存, 完整传承至下一届, 另由学生会开设社团资料与社团评鉴课程, 强化社团干部经验传承。

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 则是属于“精英教育”, 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栽培本校特殊专长与领导人才, 提升其整体竞争力, 包括: (1) 特殊专长学生, 协助发掘自我特殊潜能, 发展其独特竞争力。 (2) 遴选优秀学生担任活动评审及活动主持人等, 培养学生多元专长。

2.对于领导人才, 则会有针对性地安排各类训练课程: (1) 短期营队或研讨会, 如大学青年康辅营、大学社研。 (2) 开设提供实务训练课程, 如社团学习五校策略联盟。 (3) 于相关活动中安排实践机会, 如报选全台社团评鉴之评委。 (4) 课外体验, 选派至校外参加相关研习, 如全台学生自治组织研讨会。

七、志工 (志愿者) 活动

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很大一部分是以大学为平台, 以在校大学生为服务主体。以义守大学为例, 他们对志愿者培训的基本定位是:“办理志工教育训练, 将可了解志工的动机、观念、报复、态度、技巧及潜能;并希望经由教育训练激发问题, 进而带领志工汲取经验和告诉志工如何去做。为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品质, 保障受服务者之权益, 本校特办理此基础训练, 整合校园与社会人力资源, 使愿意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之学生最有效之运用, 以发扬志愿服务之美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志愿服务已成为台湾地区高校的必修课之一, 志愿服务的意识深入台湾大学生的内心。

平时在上课或者做学生辅导时, 台湾教师会常将服务他人的理念灌输给学生, 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回报社会的价值观, 到了有需要学生做志工时, 学生的反应都相当踊跃。高校会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 在进行产学结合的同时, 帮忙承办相关活动, 并为活动提供相应的志工培训, 让学生能够经常有机会参与志工活动, 奉献自己的爱心, 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例如中科大协办新竹县龙舟赛、承办苗栗县国际马拉松赛以及2013台湾新竹国际灯会等。

台湾高校的志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校园志工。主要负责校园环境美化, 校内大型活动司仪、礼宾、音控、交管等人员。这些志工平日皆安排定期训练, 提升专业技能, 在创造中学习, 在奉献中成长, 将优质校园呈现在大家面前。 (2) 社区志工。以台湾中科大为例, 这些志工会为临近的火车站服务, 为坐落于新竹的台湾世博馆导览, 为中科大新竹校区所在的湖口乡做运动会志工, 与当地的基金会合作等等。与在校内不同的是, 担任校外志工可取得学分。 (3) 社团志工。这些志工承担的是平日街头表演, 担任社区联欢晚会表演团体, 到邻近的中小学演出、服务, 带动临近中、小学的发展, 访视育幼院、老人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协助规划、筹办校园临近社区的活动, 为附近的居民办理生活技能教学, 协助新住民, 如帮助年长者学习基础电脑操作等等。 (4) 国际志工。例如台湾中科大在这几年就有前往至泰国北部华人村落、柬埔寨、日本等国, 进行教学、环境美化、贫困户探访、田野调查等服务工作, 并定期与外国友好志工进行相对的交流学习。

九、结语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篇8

一、浸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况

香港浸会大学 (以下简称“浸大”) 创立于1956年, 1983年由浸会学院改为政府全面资助的高等学府, 至1994年获得正名, 成为香港浸会大学。其办学模式沿用了英国模式, 是一所英式大学。

1. 浸大学生事务工作的基本理念

浸大的办学理念是“卓越·创新·培育全人”, 除课堂学习以外, 学校还十分注重学生在思维、文化、社交和体育方面的锻炼, 力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群、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学校的发展策略, 浸大学生事务处的工作理念主要立足于“全人教育”和“以生为本”两方面。即除了优质创新的专业课程, 培养学生专业文化素质外, 学生事务处还开设了多方位的活动课程, 让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增智拓识;并且,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及专业服务,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工作中, 以学生为本, 服务至上。学生事务处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 设置了对应的专业服务部门, 创造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力求做到事事为学生着想, 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贡献社会。

2. 浸大学生事务的机构设置及其工作内容

香港高校学生管理机构一般称为“学生事务处”, 由多个学生工作部门组成, 负责学生除功课以外的各项事务。以浸大为例, 其学生事务处共包含有四个中心 (部门) , 若干个分支机构, 设置及工作内容如下。

(1) 事业策划中心 (Career Centre)

香港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就业辅导机构, 以便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辅导服务。这些机构, 有的隶属于学生事务处, 有的独立运行, 人员设置和经费配给都非常充足。浸大“事业策划中心”是隶属于学生事务处的下属部门, 人员有中心主管一名、就业辅导员一名、高级就业服务主任一名、就业服务主任两名、助理就业服务主任两名、就业服务助理两名、行政人员一名, 工作内容包括:

(1) 职业导师辅导:聘请专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介绍当下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和专业需求等, 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确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目标。

(2) 职业导航辅导:通过一系列的定向训练,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潜力和兴趣, 协助其制定符合个人需要的生涯规划。

(3) 就业技能培训:以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形式, 开设各式各样的课程和讲座, 提高学生言谈、表达、组织、协调等职业技巧。

(4) 实习工作体验:浸大非常注重学生的实习体验, 专门制定“环球工作体验计划”、“大都会体验计划”等实习计划,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寻找工作、求职、适应工作的能力。

(5) 就业资源服务:浸大拥有完备的就业资源系统, 包括一个与其他几所高校联网的网络资源库和一个独立的就业资料室, 毕业生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搜索招聘信息、联络校友、寻求帮助, 还可以在资料室中查询香港行业资料、公司企业资料、海内外升学资料、就业参考书等, 同时, 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 中心还会向毕业生提供针对性就业信息, 帮助学生就业。

(2) 辅导中心 (Counselling and Development Centre)

从20世纪70时代起, 香港高校就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香港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心理研究小组发展至90年代初, 香港所有高校都设立了由专职心理导师负责的心理辅导机构。“辅导中心”是浸大学生事务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员设置为一位中心主管、一位资深心理辅导主任和三位心理辅导主任。中心主要职能是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 协助学生更有效地探索和了解自我, 促进其健康成长。中心工作内容包括:

(1) 专业辅导:以心理辅导为主, 辅导范畴为智力、社交、情感、健康、功课、事业等方面, 主要采取小组辅导、个别辅导、心理评估这三种途径, 帮助学生排疑解惑。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 学生可以自主约见心理辅导主任, 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个别/小组辅导;还可以由他人将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转介到辅导中心, 由心理辅导主任提供专业支援, 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

(2) 课程活动:浸大辅导中心开设了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活动, 来提高学生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帮助他人的能力。诸如“大学生活工作坊”, 它是浸大一年级课程的一部分, 每年开学时辅导中心都会举办大学生活工作坊, 以增加新生对自己个人成长阶段状况的认识;促进新生对大学生活的统筹规划;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的机会和资源, 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个人蜕变计划”, 通过“学生成长任务及生活模式评量表” (SDTLA) 的测试, 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同, 协助其按照自己独特的成长状况、需要和个人选择, 设计和订立个人的蜕变计划。在一年内完成蜕变计划的学生, 还将获得相应证书。精神健康是健康生活、个人发展必备的基本要素。中心不仅仅关注学生个人素质养成,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帮助他人精神健康的品德素养。“精神健康活动”, 是辅导中心关爱精神病患者, 关注精神健康的系列活动。它通过不同形式的课程活动来提升学生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增加学生对精神健康的了解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察觉力, 帮助理解他人及自我;增强学生对大学精神健康服务资源的认识。学生在完成十二个小时课程之后, 还可获得澳洲墨尔本大学精神健康研究中心的“精神健康急救”证书。

(3) 领袖素质中心 (LeadershipQualitiesCentre)

香港高校非常注重学生领袖素质的培养, 学校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提升学生领导才能、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环境。浸大领袖素质中心工作人员有:中心主管一名、资深学生发展主任一名、学生发展主任三名、助理学生发展主任五名、执行助理一名、学生发展助理两名、系统助理一名。其主要工作包括:

(1) 课程训练:为了培养学生“自我领导”、“审时度势”、“乐于奉献”及“团队协作”等素质, 中心组织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训练计划, 帮助学生个人成长。浸大传统的课程训练计划:一为“浸大‘领’族营”:通过“领袖训练”活动, 帮助学生全面检视个人的领袖才能、潜质、思维;在活动中体验、实践如何有效带领团队、提升凝聚力;探讨领袖的真正含义, 协助学会以领袖的角度思考问题;设置不同的研习小组, 透过活动探讨社会议题, 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另一为“使命导航计划”:以认知、体验、反思及行动宗旨开设培训课程, 增强学生对香港和内地政制及社会事务的认识, 巩固他们对时事议题及政策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从而确立其在社会及国家中的定位及角色, 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理性、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及增强个人责任意识等。

(2) 社会体验:除课程训练外, 中心还和校外社会团体联合举办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主能力, 拓宽国际视野, 提升群体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中心主要活动计划一是“义工领袖计划”:活动旨在为有心服务社群的学生提供机会, 通过身体力行了解及关心香港、内地甚至世界的社会现况, 帮助有需要人士, 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关心祖国, 乐于奉献、敢于承担的品德。一是“外展训练计划”:通过野外生存实践, 帮助学生突破自身极限, 发挥个人潜能。增强同学的领导才能、团队精神、野外生存技巧、沟通及决策能力。

(4) 学生舍堂 (StudentHousing)

高校学生宿舍不仅仅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 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香港高校的学生事务部门不仅仅要负责学生宿舍的申请、分配、监管和筹建等管理工作, 还要负责舍堂学生的教育工作。浸大学生舍堂一共有四个:蔡元培堂、杨振宁堂、宋庆龄堂和周树人堂。每幢舍堂都配有“舍监”一名, 负责舍堂的教育活动, 是舍堂的最高领导;“舍堂主任”一名, 协助舍监, 负责宿舍内部事务的处理, 帮助宿生解决心理、生活、沟通等问题;舍堂每个楼层都设有“驻舍学长”一名, 负责该层学生活动的指导。“宿生会干事会”是学生舍堂独立的学生组织 (类似学生会) , 设有主席、内务副主席、外务副主席、内务秘书、外务秘书、财务秘书、文化出版干事、公共关系及福利干事、宣传干事等, 负责舍堂具体学生活动的开展, 如新生联谊、专家讲座、美厨大赛、素质拓展等, 努力让每位宿生融入大学生活。

香港各高校学生舍堂设施齐备、服务周到, 为学生营造了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以浸大蔡元培堂为例, 每两位学生共用一间配有电话、网路、衣柜、冷气机等设施的宿舍;每个楼层都有休息室 (Lounge) , 内设电视、冰箱等可供学生开展联谊活动;舍堂一楼设有电脑室, 为学生提供网络查询、影印文件等服务;舍堂十九楼设有自修室, 为宿生提供宁静、方便的学习环境;同时, 还有洗衣房、会议室、健身室、音乐练习室、视唱娱乐室等, 方便宿生的生活娱乐。除此之外, 舍堂还有精密的安全设施来保障住宿生的安全稳定, 比如在舍堂入口处设有身份识别器, 宿生进出都需要识别住宿卡, 以辨别身份;舍堂底楼设有监控室, 主要针对危险角落进行监控, 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色

1. 国际化

香港处于一个特殊的国际地位, 香港高校从理念、课程、生源、师资、设施来看, 都具有国际性。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目标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管理方式, 造就其国际化发展趋势, 也为其带来挑战和发展契机。

2. 全人化

“全人教育”是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理念, 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学生管理事务处通过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生活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成才, 注重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尊重个体的不同, 为学生提供自由的成长空间,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 专业化

香港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社会, 学生成分复杂, 学生事务工作需求不一, 必然要求从业者具有教育、管理、指导学生的能力。在香港,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大多具有一到两个硕士学位, 包括教育、管理、心理咨询、社会学等不同专业, 并且有一定社会工作经历, 能熟练操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同时, 明确的管理制度、细致的工作细则也是香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三、对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1. 完善学生工作运行模式

在内地高校, 学生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学工部—学生处—学工办—学生班级”、“学工部—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和“学工部—党总支—党支部”这三个纵向管理系统。从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长到学工部负责人、学生处工作人员、团委工作人员, 再到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 一层一级专职的学工人员不下几百人。这种运行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学生管理的精细化和体系化, 但也造成了学生工作的被动性, 不利于调动学生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香港, 高校学生事务机构只设在学校一级, 院系没有对应的学工组织。工作人员从十人到几十人不等, 却负责了全校上下成千上万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除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外, 这种差别, 与学生工作的运行模式也有一定关系。香港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责任感, 学生一般比较独立, 不存在万事找辅导员的局面, 与内地高校“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学生事务的工作人员所做的更多是引领、指导的工作, 而不是事必躬亲, 学生的管理、教育依托于学生组织。

内地高校学工部门可以相应精简学工人员的设置, 调整工作重心, 健全管理机制, 提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各院系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明确, 善于借助学生组织的协作功能, 赋予学生在管理中的自主权、发言权、建议权和知情权, 发挥学生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作用, 提高学生工作的整体效率。

2. 改进学生工作理念

一直以来, 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秉承“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服务至上”的工作原则, 时刻将学生的需求放在工作首位, 以辅导和服务作为学生工作重点;内地高校则更侧重于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学生自主意识得不到充分重视, 学生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个人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内地高校这种学生管教式的工作状态已经不合乎“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当今大学生对于平等、民主、自由的向往强烈, “双向、服务”型的师生关系亟待被肯定。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社会更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心理素质稳定、具有领袖才能、甘于奉献的全面人才, 因此高校学生工作重心不能只停留在“读书”上, 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引导学生提高独立自主的能力, 将教育、服务、管理的工作理念结合起来, 把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工作目标。

3. 提高学工人员专业素质

目前, 国内高校学工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 内地高校辅导员大都是毕业留校生, 所学专业单一, 没有专业化理论支撑, 缺乏社会工作经历, 理论经验不足, 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职业需求。高校可以通过增加辅导员专业培训, 加大对学工人员的培养力度, 提高学工人员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另一方面, 由于内地高校的辅导员角色一直处于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 没有明确的定位, 辅导员工作得不到社会认可。对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 很多高校没有明确的制度标准, 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提高辅导员地位和社会认同, 完善辅导员奖、评、聘制度, 减轻辅导员思想包袱, 也是促进内地高校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措施。

摘要:大陆 (内地) 和香港,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有着许多相同和相通之处。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的不同和地域的差异, 在高校学生工作上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本文以香港浸会大学为例, 介绍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机构设置、工作内容、基本理念和特点等, 并结合内地高校实际情况, 加以分析比较, 总结出几点启示。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篇9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源于美国, 其内涵在我国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与本土化, 国内许多学者对其内涵理解不尽相同。笔者比较认同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高等教育研究所储祖旺教授的观点,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的专门组织和学生事务管理者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 在一定的学生事务管理价值观指导下, 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合理配置资源, 提供为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学生事务的组织活动过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就是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作用于学生, 引导他们在大学期间成人成才,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以学生为本, 是学生事务管理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笔者认为, “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包含三层涵义: (1) 充分肯定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切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学生事务管理的归宿; (2) 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 尊重学生的个性, 根据他们的需求, 为其可持续、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3)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90后”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思想活跃, 有开拓创新精神, 社会意识较强;他们有不同生活背景、习性而具有个体差异;世界观、人生观不稳定, 判断力不强, 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心理、思想还未成熟, 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影响较大, 使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面临新挑战。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改革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 也应看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角色定位不清晰, 偏重日常事务性工作, 轻视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不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 大部分时间沉浸在许多具体、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工作中而疲惫不堪, 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出现问题时, 又像救火队员灭火一样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对学生事务管得过死、过细, 管理方式不科学, 行政指令较多, 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能力等方面了解不全面, 注重学生的安全稳定而轻视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2. 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

涉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部门众多, 包括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团委、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各二级学院等。一般而言, 以学生工作部为主, 但学生事务涉及面较广, 各部门间沟通机制不畅通, 多头管理反而影响工作成效。如广东省教育厅每年都举办大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每所高校每年都可能由校内不同的部门 (学生工作部或宣传部) 牵头举办, 由于部门之间合作不深入, 影响此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效果。

3.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不全面。

在选拔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时, 看重候选者的政治素质、日常表现、执行能力, 而轻视其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专业背景、创新能力。不少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凭感觉、经验做事, 而缺乏对学生事务管理的系统思考。所举办的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 有些活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学校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培训次数少、层次不高, 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执行力强, 但学术水平不高。

4. 学生参与管理程度不深。

学生拥有一定的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权, 但实际操作上, 学生参与管理的面不广, 只是参与一些比较单一、低层次的管理, 例如举办简单的讲座或活动、检查卫生、校园巡逻维持秩序、学生宿舍检查等。学生评价和监督渠道不畅通, 对学校的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得到管理者重视。

三、“以学生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对策与路径

第一, 明确工作定位, 让“以学生为本”理念深入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心中。要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首先要明确工作定位。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不是保姆或救火队员, 要彻底改变过去把工作简单地看成“管住学生”的错误观念。要以发展式管理代替问题管理, 平时做好预警、排查工作, 防患于未然。

第二, 以学生为切实着眼点, 为其实现发展愿望提供指引和服务。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 “指导并不是从外部强加的, 指导就是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 使他最充分地实现自己。”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掌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引导和开发学生内在发展潜力, 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采取因材施教。“学校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应剔除那些有碍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的繁复约束, 尽可能想学生之所想, 爱学生之所爱, 使学生在四年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 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奖助贷罚、就业创业指导、科技创新与实践、心理教育与咨询、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 拓展知识, 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 健全学生事务管理制度, 优化工作运行机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是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完善相关制度, 明确学生事务管理的地位、作用、工作细则、实施办法、考核评估、激励保障等方面内容。制度的制定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广泛征集教师、学生等各方意见, 内容设计要合理, 具有可行性。以学生工作部为核心, 学生事务管理各部门、各二级学院明确职责分工, 加强沟通与合作, 形成合力, 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 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在选拔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时, 要兼顾政治素质、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知识背景、年龄结构等重要因素。同时, 学校要健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激励考核体系和制度, 表彰优秀工作者, 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要努力做到四点。1) 增强工作责任感, 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具备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专业知识, 熟悉学生认知结构、学习规律。2) 切实为学生的利益和发展着想, 处理好教育、管理、服务三者的关系, 关心学生思想动态, 了解学生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学生的个性和多元化发展提供帮助。3) 不断优化工作方式, 善于运用博客、微博、微信、慕课等现代网络工具, 努力开拓社会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多见习实习、就业创业等课外锻炼机会。4)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管理经验丰富、管理水平高、能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指导与服务的专家型人才。

第五, 成立学生事务中心, 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有些高校专门成立学生事务中心, 让学生参与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学校成立了学生事务中心、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在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助教师开展学生管理与教育事务, 筹办校风、学风建设等专题活动;勤工助学, 为在校生提供校内外实习、就业、兼职等信息;开展学生综合测评的管理工作, 协助优秀学子、创新学子、优秀毕业生等评优工作;定期开展校风、学风调研活动, 引导广大同学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营造和谐校园等。

毋容置疑, 学校成立类似学生事务中心的学生机构, 改变学生从属与被动的地位, 有利于培养学生干部,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干, 提高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深度。同时, 也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其价值的荣誉感,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逐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另外, 学校应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 鼓励学生对学校发展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处理学生投诉个案。

摘要:首先阐述“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内涵, 然后剖析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工作者角色定位不清晰、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工作队伍建设不全面、学生参与管理的程度不深等主要问题, 提出“以学生为本”理念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对策与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以学生为本,教育,管理,服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储祖旺, 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2) :90.

[2][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M].赵祥麟, 王承绪,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348.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研究 篇10

德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是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育人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是大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2]。能不能将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有效结合起来?如果能, 这种可能性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 使得对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问题进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一、学生事务管理与德育的关系

在谈论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问题之前, 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一个问题, 那就是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的关系问题。

首先, 如果不冠以“学生”加以界定, 而是放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去讨论, 那么事务管理和教育就是平行的, 二者并行不悖。但在高校中, 围绕学生而进行的一系列事务管理工作, 则被深深地烙上了教育的痕迹, 学生事务管理不可避免地要和高校的教育工作发生联系。在高等教育这个大系统中, 学生事务管理位于教育的物理构架中, 属于基础工作;德育虽然不是教育的全部, 但却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渗透到多维教育体系的每个节点。德育工作在教育的动态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事务管理与德育就像被同一个力所激发的、发生在两个不同位置的振动, 它们的波形必然要在某些时间和空间的点上相交, 而这个力就是教育。

所以, 高校中的学生事务管理从一出现就与德育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交集, 学生事务管理能够为德育提供服务。

其次, 不难看到在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而者之间, 不是完全的从属关系。任何教育都是形和质的统一, 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教育形式与科学、完善的教育内容有机结合, 完美统一, 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中, 如果说德育是质的话, 那么学生事务管理则是形。需要明确的是, 质必须是唯一的, 而形的表现样式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事务管理是众多选项中的一个。

再次, 虽然学生事务管理在教育系统物理架构内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能够为德育工作服务, 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事务管理并不是主动为德育服务的。学生事务管理的这个“潜在价值”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被有效地利用起来, 而是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教育系统不断地整合自己内部的资源大背景下, 其“潜在价值”被逐渐发掘出来。

最后, 在目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当前很多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甚至是从事德育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 并没有意识到学生事务管理能够为德育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这就导致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也是笔者论述的一个出发点。

二、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源起

通过上述关于学生事务管理与德育的关系的分析, 可以肯定, 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是统一于教育这个大系统中的“形”与“质”,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学生事务管理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这就扫清了认识上的主要障碍, 但新的问题随即出现: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源自哪里呢?

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都处于教育这个大的系统中, 不可避免的, 也是毋庸置疑地被赋予教育的特质。它本身无从选择, 因为它的产生本身就是要服务与教育。简而言之, 从属于教育系统就决定了它的教育价值。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重新赋予它任何额外的德育价值, 而是要不断去发掘它的德育价值, 让它本身的德育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而已。

三、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体现

为了方便回答这个问题, 笔者去繁就简, 采用举例分析的办法展开讨论。

在高校中, 学生事务管理的项目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类[3]:

1. 一般学生事务管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班级管理、寝室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等;

2. 特殊学生事务管理:包括奖助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定、违纪处分、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工作、困难学生认定等。

这些事务管理工作本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德育价值。那么我们怎样将这些事务管理工作与德育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找到它们的最大交集呢?

笔者通过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发现:在学籍管理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集体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学生身份所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考务管理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遵规守纪意识、诚信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在住宿管理中, 可以对学生推行集体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还可以对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在由助学贷款、困难学生认定等事务管理中, 可以培养特困生的自立、自强意识, 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在各类荣誉和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 可以对学生进行公平正义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这些都是学生事务管理固有的德育价值的体现。

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诸如各类学生信息的填报、各类申请表格的填写、各类通知的发布和传达等看似琐碎的事务。由于在这些工作的落实过程中, 我们的学生也全程参与, 因此高效合理地完成这些事务工作的过程,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在这些事务工作中, 科学规范、及时高效、细致严密的运作过程和处理结果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影响。

同时,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德育工作仅仅靠通过几次大型活动、大型讲座是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德育工作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由于上述这些事务管理工作琐碎, 因此他们的德育价值往往不被重视。但这类事务在整个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数量庞大, 反复出现, 如果这些繁杂的事务工作, 我们都能够高效、合理、细致地完成,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的学生, 尤其是这些工作所涉及的学生, 很有可能受到我们工作风格的影响, 德育工作就会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反之亦然。

学生事务管理往往是直接和学生发生关系的, 但有一些看似不属于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 或者不能直接和学生发生关系的事物管理工作的德育价值也同样不能被忽略。为了避免被误解成无原则泛化之嫌, 笔者在此不做深入分析, 点到为止。

四、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特性

在思考、分析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如何体现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也间接地描述了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一些特性, 但是都散见于大段叙述的只言片语中, 在此有必要总结出来, 以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

1.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具有两面性

所谓两面性是说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 (习惯上, 价值所反映的是积极的意义, 价值本身不具有消极意义, 但为了论述的方便, 笔者姑且把这里所提到的价值赋予正反两方面意义, 这种设定仅限于本段文字, 特此说明)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是先天固有的, 但这样的价值需要被发现, 需要通过人来体现。如果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发现不了它所固有的德育价值, 那这样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反过来, 懒散、懈怠地对待事务管理工作则会把它的德育价值消弭、扭曲直至颠覆, 使学生事务管理的价值体现出消极的一面。由此可见, 学生事务管理德育价值的两面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对待它的态度。

2.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具有隐蔽性

所谓隐蔽性, 是说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是非直观的, 人们往往看不到这样的价值存在。提出这个观点, 不是说这种德育价值本身具有隐蔽性。究其实质,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隐蔽性是由于人的认识缺陷造成的。在人们传统观念里, 非此即彼是作出判断的基本思路, 按照这样的判断人们会这样认为:学生事务管理既然是管理, 那就不是教育。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人们对德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关系一直是不清楚的, 甚至是割裂的。这也是笔者开篇即论述二者关系的主要原因。关于这个问题, 本文通篇多次论及, 不再赘述。

3.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具有潜在性

所谓潜在性是说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事务管理有别于其他一些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 它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是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的。学生在接受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时候, 本身是无意识的。这种潜在性非常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我们必须看清楚这一点。因为人们在接受一个观念的时候, 往往会首先和自己固有的观念相较, 一旦发现分歧, 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而潜在性的教育引导, 能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五、如何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利用率

如果说论述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的体现, 提出了学生事务管理实现其德育价值的客观可能性, 那么现在要进行的讨论则是围绕人的主观能动性展开的。

首先, 要加强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研究, 合理安排部署学生事务管理的项目, 规范学生事务管理的操作规程, 认真分析各类学生事务管理所固有的德育价值。

其次, 要树立科学的德育目标, 明确高校德育的任务, 并有能力灵活、主动地将这样的德育目标分解成若干子目标。

再次, 在分层次, 分步骤落实德育目标的过程中, 将各个子目标与不同时期, 为了完成不同任务而开展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或者说, 当某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出现的时候, 要主动将它们所具备的某些德育功能和相应的德育子目标结合, 以保证各项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都能恰如其分地实现。

最后, 要认识到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在高校工作中都具有重复性, 都有它们固有的循环周期, 可能的情况下, 要在每个周期的初始, 将学生事务管理任务和德育任务糅合在一起, 通盘考虑。这样才会使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实现。

总之, 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但能否实现其价值, 并将其价值最大化, 都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充分认识价值的客观性, 又要善于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二者缺一不可。

笔者发现,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贯彻德育目标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做法, 也值得我们去不断研究。学生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 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4]。通过上述分析, 现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事务管理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 但需要我们不断挖掘, 不断拓宽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使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价值能够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有效地体现。自觉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认识难免有不足之处, 权当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秦福利.我国高等教育消费的现状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

[2]云炜恒.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3) :70.

[3]储祖旺, 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2) :86.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篇11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辅导员 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数量急剧攀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繁琐复杂,任务极其繁重。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相对薄弱,师生比例远远低于到国家要求。目前各高校通行的做法是吸收素质高、能力强、负责任的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既存在其优点,又有着一些不足。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对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活动进行简单的探究。

一、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第一,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和延伸。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内容繁琐复杂。辅导员扮演着学生的思想引导员、生活指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不同的角色。目前各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人数非常有限。由于辅导员直接管理的学生数量太大,同时学生管理工作事务性任务巨大。因此,辅导员迫切需要配备自己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

第二,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的双重身份,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来自大学生群体同时也是学生管理者,学生+干部的双重角色,便于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优势。学生干部一般是在学生中选举产生的,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在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和优秀的学生[1]。学生干部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学习态度,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生干部的影响号召下,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进取,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第三,学生工作为学生干部的成长提供了历练平台,是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工作的参与者和执行者,组织学生活动、处理事务的机会比一般学生要多一些,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干部在校期间能接受到更多的锻炼和老师的指导。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干部的领导气质为他们今后更好地走向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当前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动机不纯,定位不准确。

部分学生干部参加学生管理工作是受社会、家长影响,认为担任学生干部便于将来在入党、评优等方面得到辅导员、班主任的特殊照顾,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甚至少部分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不能准确定位,出现 “两面派”现象,呈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的形象截然相反。個别学生干部对普通同学说话居高临下,甚至以学生干部的身份自居,行为散漫,歧视同学。

第二,少数学生干部不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影响学业。

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普遍存在工作量过大的问题。大量烦琐的工作占用学生干部大量的学习时间。如果学生干部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极易影响学业。少数学生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活动中,忽视课堂学习,甚至逃课来完成学生工作。这样造成自身学习成绩下降,导致自身威信的降低,进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三,少数学生干部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能力不够。

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多具有机械性,这虽然也可以锻炼学生干部的交流、表达等能力,但一些对个人创造性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学生管理干部就无法参与,这就严重的制约了学生干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许多重要的工作,还是需要管理干部身体力行。这既增加了管理干部的工作量,也使学生干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制约。

三、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

第一,强化学生干部培育工作,提高学生干部责任心和工作能力。高校辅导员要对学生干部进行悉心指导和帮助。通过定期举办学

生干部培训会、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增强学生干部工作的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技能。一方面,在选拔、任用学生干部时,要端正他们的思想态度;另一方面,要在工作方式上对学生干部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执行力。

第二,完善学生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可以从其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考虑。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学期末的时候,成立以辅导员任组长的考评小组,由学生干部自评、干部互评、老师评价等的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干部的任职情况。评选出表现优异的学生干部进行奖励。同时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干部一方面,在学期末开展学生干部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帮助他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对达不到成绩要求的学生干部,停止其工作,以便其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辅导员关心体贴学生干部,增进师生感情。

辅导员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中,生活上要多关心他们的疾苦和困难,体贴关怀他们,切切实实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辅导员要定期同学生干部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如果发现有些干部学习成绩出现滑坡趋势,就及时想办法少给他们安排工作,保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总之,要能做到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

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种管理方式也存在一些瑕疵,需要高校做多方面的研究,逐步完善其管理架构,使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参考文献

[1]林芙蓉.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教育研究, 2006, 77(1): 114~116.

[2]颜曼莉.学分制条件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3]段长远.“高校管理与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笔谈——学分制条件下高校管理工作探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4]姚明.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教育教学管理, 2006, (3): 43~45.

[5]王未.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做好学生管理工作[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安云芳 1979年9月生人,河北金融学院法律系教师)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篇12

关键词:台湾高校,管理者,学生主体

一、台湾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基本模式介绍

从基本上来看,台湾高校学生工作在管理架构上,一般是学务部门统领全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院系以导师制为主开展学生工作。比如,世新大学在校一级设学生事务处,学务处下设几个工作小组:生活辅导组、课外活动组、咨商中心、生涯发展组、卫生保健组、军训室。这些小组直接面向广大学生工作。当然各班会有班代(班级代表),学务处会定期组织各个工作小组跟各班班代开沟通会议。台湾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方面。内地高校的学生辅导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养成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心理辅导工作也较为薄弱。

专任老师也同时担任学生的导师,院系以导师制开展学生工作。在世新大学每个专任老师都有自己的办公空间,学生平时跟导师的沟通接触比较方便,所以也比较频繁。

另外,台湾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的高度自治管理。在世新大学设有学生自治团体,全校学生都是会员,含毕联会、学生会、学生议会、学生评议会。另外,还有学艺性、服务性、联谊性等各类学生社团。学生们自主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很强。在世新大学有专门供这些学生自治团体及各类社团日常开展工作事宜的场所。该场所内各个学生组织都有自己布置的个性鲜明的办公场地,彰显着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比较

从学生工作管理者方面来看,通过跟一些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台湾老师的亲身接触,以及从在台学习的同学们的口中,都可得知台湾老师管理非常人性化,管理更像是服务。他们能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真诚、耐心地跟学生沟通,并且可以做到能解决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而他们的工作理念也正是:“服务重于管理,奖励优于惩罚”、“关怀先于要求,耐心多于忧心”。而且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乐于为学生服务。相比之下我们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不免带有传统的一刀切式的管理与命令形式,学生工作者服务意识不够,且缺乏敬业精神。

打开世新大学的官网,可以看到上面的各项信息详细、清晰:“世新资讯通”、“学生事区”、“主题性网站”、“一般事区”,各项内容可谓应有尽有。而且为了进一步方便学生及时获知最新信息,学校还开发了官网APP,体现出了这些背后管理者们的用心,还有一点就是专业。能把工作做到这样细致、有条理,是这些管理者专业化水平的体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也得知,台湾高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多数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硕士以及以上学历,具备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相比之下,内地高校辅导员大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工作年限较短,阅历经验不足,不足以为学生提供各方面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比如在职业生涯指导、心理方面等。

从学生层面来看,在台湾高校,在学生活动方面,自治特色明显,所有活动以学生为主导,经校方审批后,由学生自主开展。在这样更加自由、自主、灵活的环境下,学生的热情、主动性、创造性很好地被激发了出来。他们会自发地思考每件事情该怎样做,哪些地方需要向学校提议改进。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活动该如何开展,怎样更有吸引力,以及如何通过募捐为自己的组织储备实力。相比之下,我们内地高校的一些学生活动很多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通知给学生去开展的,导致一些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活动新颖性不够,创新不足,甚至流于形式。

三、对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感知台湾高校(世新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做法,从学生管理者的层面,从学生自身的层面都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从学生管理工作者层面来讲,应该从观念态度上更加注重服务意识;从专业技能层面来讲,应该要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从学生主体层面来讲,应该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一)在观念态度上更加注重服务意识

这种工作理念值得我们借鉴。逐步落实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及重服务的观念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相比于国内公立院校受各种传统体制机制影响较多,我们独立学院可以在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中迈的步伐更快、更大一些。我想每一个进入学生工作岗位的老师,都要有清晰的目标,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带着目标工作,带着服务意识,富有坚忍精神,真心、耐心地对待学生,力争通过走进学生的内心而真正帮助到学生,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感染学生,给学生较好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二)要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站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老师要努力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争做专家型辅导员。比如根据辅导员日常工作涉及的内容,可以努力做思想政治教育型专家、学生事务管理型专家、心理健康教育型专家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型专家等。当然要成为专家型辅导员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因此辅导员群体要学会在处理日常学生事务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方法,不断学习理论,并跟学生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时候学生可以原谅我们的态度不好,但不能原谅我们没有水平和能力。

(三)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借鉴台湾高校学生活动管理工作的经验,如何通过给学生一些大方向的指导,逐步养成学生的自治能力,让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心,真正成为高校的主体,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尤其是高校的辅导员要切实摆脱对学生“保姆”式的做法,而应致力于教会学生做事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去完成,把握好原则和度,不可“溺爱”。不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因为这样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是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敢想和敢于尝试。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实践自己的想法,要致力于为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供平台与条件。比如在校园学生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避免自上而下的给学生过多的条条框框,而要鼓励他们自发地去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引导他们出于自己的意愿跟热情去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从而极大地展现自己的创新与创造活力。

总之,要想把高校学生工作做好,管理者一定要秉持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去做工作的理念,春风化雨般影响学生,树立服务与奉献意识,并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作为主体的学生,也需要自己多用心,毕竟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而且

大学时光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否把握好这几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钱钟.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J].学生工作,2003,(04).

[2]许青云.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大陆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3]宣仁旗.独立学院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探析[J].Value Engineering,2010,(34).

[4]刘荣,钟璟,陈若愚,陈正隆.台湾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管理和培养问题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06).

[5]唐昕.工作流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流程优化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4).

[6]唐静.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5).

[7]刘波.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评《我国体育院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20).

上一篇:高中文言文诵读策略下一篇:卷烟营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