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大学

2024-09-24

工科类大学(共12篇)

工科类大学 篇1

1 概述

无论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一考试, 还是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以E-mail为主要载体的书面英语需求的大大增加,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师生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在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增加了一条要求, 即“能写日常应用文 (如信函, 简历等) , 内容完整, 条理清楚, 文理通顺”, 这表示随着国际交往的需要, 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写作技能已经日益重要,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平衡发展和综合运用能力强的人才。而英语写作一直是高校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 尤其对工科学生来说, 更是痛苦的经历, 因为大部分工科学生对英语都不太感兴趣。针对这一现状, 笔者决定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就工科类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做一次较全面的问卷调查。

2 调查目的和方法

为了对目前工科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有个客观的了解, 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课题组成员在2011年10月对我校2011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大学英语写作学习现状问卷调查。随后课题组成员对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总结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课题研究的进度和研究内容,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2.1 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问卷的实施时间是2011年10月10日。

2.2 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是参与课题实验的宝石1142班和建筑1152、3班的全体82名学生。这82名学生在接受问卷调查时一直接受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 即主要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及训练, 或者少部分学生课下有意识的自学。提高写作的方法主要是背诵模板或通过阅读提高写作, 没有专门接受过写长法的写作教学训练。此调查共发放问卷82份。问卷采用当场收回的办法, 回收有效问卷82份。

2.3 数据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围绕着2个项目维度展开。第一个项目维度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包含21个子项。目的是测查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及兴趣、学生大学英语写作的基础、学习英语写作的途径、在英语写作方面遇到的问题、面对问题时采取的解决态度及对目前英语写作教学的满意度, 由此了解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弊端。第二个项目维度是“学生写作急需卓有成效的训练和新的教学方法”, 包含9个子项。目的是测查学生对写长法写作教学法的认识程度, 期待程度和教学效果的预测。调查问卷中所涉及的问题是在课题组文献阅读的基础上, 经过认真讨论设计而成的, 经过了反复修改, 以保证其信度和结构效度。问卷中的问题呈现方式有两种。

1) 五级量表。需要说明的是五级量表记分制需要被调查人员在五级刻度表上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选项。本调查中1=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2=基本不符合我的情况;3=无法回答;4=基本符合我的情况;5=完全符合我的情况。因为问卷选项是五级制, 所以平均值高于3就表示相应子项目的认同高;反之, 相应子项目的认同则较低。

2) 开放式问题。本次调查中在上述的两个项目维度下设计了2个开放式问题。你对写作教材有什么样的要求和期待?和你对我校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哪些建议?

2.4 数据分析方法

课题组将82份有效问卷中的量表数据和选择题运用spss17.0进行了统计, 得出的数据如表1。

3 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上述调查情况和数据分析, 可以发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急需卓有成效的训练和新的教学方法。

3.1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子项目1、4和7显示, 目前状态下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对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部分的要求不是很了解, 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很低。子项目3、5和6显示出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态度。他们不太了解写作的重要性, 每周花在写作上的时间非常少或者没有而且他们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自信心不足;子项目9和25显示学生在英文写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障碍,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略显被动, 很少有学生会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这和传统的课堂限时写作有关系;子项目12和18显示大部分学生不具备整体或者宏观布局写作的能力;子项目13和15显示学生在写作技能方面拓展思维能力很差, 背诵和模仿模版的做法更多, 这样不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子项目11、20、22和26显示的是教师教授英语写作的讲授方式——写作训练方法单调, 对学生的写作作业批改和反馈不及时, 手段单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彻的不理想, 这同时也说明教师的反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较大, 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子项目19、21和27显示学生在作文评改方面的态度:学生作文在上交前很少自己修改, 很少将教师批改后的作文中标注的错误进行分类整理, 也不太注意到在用词或句式方面出现的错误;子项目23和29显示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机制并不认同, 学生期待更多的鼓励评语和多种方式的评改。

以上数据说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写作教学和语言技能训练模式单一, 方法较呆板。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 写作并不是作为一门单独学科来讲授, 而是作为精读的一部分, 通常授课教师是把写作教学融入到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当中。因为课时有限, 当然无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写作练习。我们一定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 既然学生已经学习英语多年, 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一现象,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我们高校教师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们切实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呢?

3.2 卓有成效的训练和新的写作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子项目2和10显示出学生还是想把英语作文写好, 有些在乎别人对其写作成果的评价, 这反映出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加强英语写作的培训;子项目14和17显示, 学生恐惧限时的英文写作, 说明学生对自己英语写作能力缺乏信心;子项目16显示出学生迫切需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 授之以新的高效的写作方法;子项目24和30显示, 学生对作文训练采取灵活的时间要求和对帮助扩展思维, 能够运用高质量的词汇和句型写作希望迫切。这表明写长法能够满足学生们写作提高的需要。但是子项目8和28却显示学生对写长法教学方法非常陌生, 他们几乎没接受过写长法的专门训练, 对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知之甚少。

以上数据表明, 多数学生对当下应试的限时作文怀有恐惧心理, 对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缺乏信心, 对新的能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加强英语写作训练的写作方法教学有所期待。

写长法具有一套完整的理念、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和评估体系, 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教学途径, 在听、说、读、写中, 选择了写为突破口, 以写促学;建立了全新的评价体系, 在量与质的评价标准中, 选择了量为先, 以量促质在奖赏与批评的评价方法中, 选择了奖赏为主, 以赏激情。写长法要求教师把教学的重点由传统的精批细改转移到设计好任务上来, 提供一个操练的平台, 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愿意写能够写, 写得长, 由此拓展外语能力。

4 启示和建议

4.1 有必要实施写长法教学法

写作本身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结论是不容置疑的 (Semke 1984;Kepner 1991) 。Semke的研究说明,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完全取决于大量的练习。王初明等提出的外语写长法在量与质的评价标准中选择了量为先, 以量促质, 即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写长法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英语学习本身, 还在于这项改革的一个核心思想是教育以人为本。此法的基本思路是:从提高学生自信心的角度入手, 以设计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任务为教学重点, 通过调节作文长度的要求, 逐渐加大语言输出量, 促使学生突破输出能力的极限, 由此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提高自信心, 将外语知识加速转换成外语运用能力。

4.2 注意写作评估评改机制操作不严谨存在的弊端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所采用的评改机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写作成果。有效的评改方法建立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机制, 提高作文质量和写作能力。教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改方式予以实施, 在操作时要注意评改的系统性、计划性和一致性。 (杨敬清, 2003) 如果评改方法前后不一致, 带有随意性, 势必伤害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外语“写长法”的教学理念[J].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2000 (1) .

[2]杨敬清.提高应用写作评改有效性的反馈机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福祥.精读课中的写作教学[J].外语界, 1997 (2) :52-55.

[4]张爱卿.大学英语写作能力滞后探源[J].外语界, 1998 (12) 13-16.

工科类大学 篇2

傅小明1,蒋萍2,孙虎1,杨在志1,李新星1

(1.宿迁学院金属材料教研室,江苏宿迁223800;2.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

摘要:阐述了高校工科类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其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为例,论述了该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在课时安排、考试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经验,即遵循基础英语的教学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词(或者短语)→句子→ 篇章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已指出专业英语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和任重道远的过程,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只有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校专业英语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工科类大学 篇3

关键词 工程制图;素质教育;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30-02

Discussing Affect Produced“Engineering Drawing”Cours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of Engineering in Quality Education//Guo Ying

Abstract Only depend “The two courses” educate of colleges is not enough far off to train a university man with high diathesis and creativity. Basing course characteristic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I analyzed the function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among the diathesis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men, and how to actualize the diathesis education amo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exert plenty its action.

Key words engineering graphics;the quality education;creativity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Machine and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Shaanxi 723003

素质一般指人在一定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修养而形成的内在要素,是先天品质与后天品质的高度融合。素质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符合“高素质”“创造性”两条要求,高校责无旁贷地成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知识素质、科学素质、文学素质、能力素质、思维素质、创新素质、艺术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公关素质、安全素质等诸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大学的“两课”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所有教师自始至终都不能忘记“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课程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尽到自己的责任。笔者就“工程制图”课在工科类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工程制图”课程在工科类大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

1.1 在知识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知识素质是指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工程制图课作为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教会学生绘制工程图、阅读工程图以及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学生提供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完成本职工作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1.2 在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所谓能力素质,是指从事某种工作、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基础。“工程制图”主要培养大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工科类大学生而言是他们学习后续专业课和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1.3 在思维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思维素质,包括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2个主要部分。“工程制图”课程的核心是“图”,其最大的特征是形象性和创造性,这也是“工程制图”课程与其他课程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即思维方式的不同。“工程制图”课程在工科类大学生形象性和创造性思维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为大学生将来从事创造性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方面。工程制图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对象能阅读和绘制图示零部件的工程图样,即构型。构型过程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而且是需要灵活、开放、多向的发散性的联想,以及以创造目标为中心的再生、组合、改造的随意性想象,这样的发散性联想和随意性想象正是创新性的体现。因而,“工程制图”课程在工科类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5 在艺术素质和审美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审视“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用于艺术意境熏陶的素材十分丰富,如:一点有视觉集中,二点有视觉反复的感受;曲线曲面柔美回旋的韵律;长仿宋体的横平竖直、注意起落、填满方格的章法;图幅比例适中,布图均匀,投影精确的格律,等等,无不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2 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2.1 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提高“工程制图”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永远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它包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诸多方面,笔者在这里简单地强调3点。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夯实基础。

二是耐心指导。“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性很强,通过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做一定量的作业才能巩固所学知识。而做作业是一个举一反三、强化思维训练的过程,对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而言往往适应不了,这就要求教师能给与耐心的指导。另外,教师只有通过认真批改作业,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耐心地给与指正,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是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实践性教学环节有3部分:工程制图指导课、计算机绘图上机实验、零部件测绘实验。工程制图指导课主要让学生完成课程作业和绘制零部件的工作图,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培养其尺规作图的能力。计算机绘图上机实验主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零部件工作图的计算机绘制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零部件测绘实验是对该课程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尺规作图和计算机作图能力。把好以上几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关,坚信学生一定能具备较高的工程制图知识和能力素质。

2.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针对训练思维的教学设计炼就学生形象性和创造性思维素质运用多媒体CAI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其优点在于形象、直观、动态、可视性好,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及对学科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使用优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能把生动的空间图像(实物模型)、理性形象(投影图像)与逻辑概念(相关定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认知心理,促使学生进入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素质。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思维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形成学生形象性和创造性思维素质。如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开发和训练发散思维的问题:画法几何教学阶段,设置一题多解的几何图示习题及几何元素相对位置关系的综合习题;组合体教学阶段,设置一些构型设计;零件图教学阶段,要求用多种视图表达同一零件,等等。再比如针对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教学目的,确立综合的思维目标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零件表达方案在完整、正确的前提下,方便“读图和画图”是方案优劣的标准;几何构型在投影关系正确的条件下,应注重构型的合理性。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教学设计,可以炼就学生独特的思维素质。

2.3 图学延伸的艺术教育铸就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素质现代设计理念倡导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即人性化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凭借专业理论知识和艺术造诣,一要使产品功能先进,二要追求产品造型的典雅,三要赋予产品艺术蕴意和文化价值。在“工程制图”的研究对象中,有丰富的素材作为艺术意境启发与熏陶的教学内容,只需在各个教学单元中将对应的内容向艺术扩展一步,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开展艺术教育。如将比例向艺术扩展,介绍黄金比例、根号比例的比率美,使学生懂得在绘图时寻求和谐的比例,从中体会和谐的优美意境。

3 小结

工科类大学 篇4

关键词:工科类大学,三年级学习转型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日常管理

大学生在大学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要求和个人需求, 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 因此, 大学各年级的学生工作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例如, 大一学生刚来到大学, 往往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或者适应不了大学的学习方式, 所以大一阶段学生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学风建设, 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学会适应大学生活。到了大二, 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 这就要引导他们适当参加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到了大三, 学生又要面临一个学习转型期, 学习内容由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转为集中学习专业课, 同时很多同学又面临着选择复习考研还是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困惑, 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到了大四, 主要是做好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

本文针对工科类大学三年级学生学习转型期的特点, 探讨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学生工作。

一、工科类大学三年级学习转型期学生的特点。

(一) 学习内容:集中学习专业课

虽然在大一、大二, 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专业基础课, 但那时主要是学习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的集中学习则是从大三开始的。这一学年, 他们不仅要集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进行相关的实习与实践。

(二) 学生的困惑

1. 出路选择之惑:考研还是就业

到了大三, 很多同学开始思考毕业后继续读研还是直接就业的问题。一些同学目标很明确, 就是考研, 并且一直在为之做准备。另外一些同学目标也很明确, 就是就业。但也有不少同学犹豫不决, 困惑不解。

无论是选择考研, 还是直接就业, 都没有错, 问题在于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择。有些打算考研的, 不是出于自己求知深造的目的, 而仅仅是因为家人希望他考, 或者对自己找工作没信心迫于就业压力通过考研逃避就业, 或者看身边的同学都要考自己也跟着考。有些打算就业的, 也不是自己主动的选择, 而是对考研没信心, 他们没有为将来就业做任何准备, 而是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也有一些同学为稳妥起见, 干脆做考研和就业两手准备, 招聘会开始后, 整日往返奔波于考研自习室和招聘现场, 一边复习应考, 一边准备面试, 忙得不亦乐乎, 但又心乱如麻。

2. 专业学习之惑:不喜欢或者以后用不着还要不要学

大三会有很多学生反映对本专业没兴趣, 这很正常。他们中的大部分虽然说没兴趣但仍能认真学下去, 只有一小部分, 以及准备跨专业考研和就业的同学对于要不要学好专业课比较困惑, 甚至一些同学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做法, 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 他们认为以后用不着现在就没必要学。

3. 没有困惑的困惑

相较于上面几类同学的困惑, 也有一些同学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 他们不是淡定, 而是在逃避现实。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困惑, 才最令老师为之困惑。他们上课的效果不好, 人在教室, 心不知道在哪儿, 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 或者发呆, 头脑是空白的, 眼神是迷离的。如果老师要求不严, 他们会经常逃课, 甚至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

(三) 困惑的原因:缺少职业规划能力

到了大三之所以出现上文提到的几类困惑,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他们既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 又不了解未来的职业, 受周围环境影响, 自己的价值取向出现混乱, 这就使他们没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出正确选择, 即便现在做出了决定, 也不保证以后不后悔。

二、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引导工科类大三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

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能够不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针对工科类大三学生的困惑, 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通过切实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 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觉悟,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技能, 确认自己的价值取向, 了解未来的职业要求, 从而自主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并为之奋斗。只有这样, 教育者才能达到不用教和不用管的目的。

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越早进行越好, 可以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除了通过传统的方式, 如课堂、班会、专题讲座和座谈、辅导员谈心等外, 也要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我们提倡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生活化, 通过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 然后引导和启发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

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去学生宿舍, 了解他们的起居和生活状态, 了解他们喜欢玩的游戏、喜欢看的电影和电视节目, 了解他们正在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们要加学生为QQ、飞信、微信好友, 经常浏览他们的空间、博客、人人、微博。只有跟上学生的节奏,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与所需, 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用他们最熟悉的语言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才能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心里, 成为他们的知己。当他们遇到困惑的时候, 我们以拉家常的方式, 把自己或身边其他人的成长经历, 曾经遇到的类似的困惑, 以及是怎么走出困惑的告诉他们, 这样就会给学生很多启发, 也不让他们觉得是在进行生涯规划思想教育。

三、工科类大三学生的日常管理:抓好两支队伍, 服务两个群体。

(一) 抓好两支队伍:班干和党员

1. 抓好班干队伍

班干队伍是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的中坚力量, 抓好班干队伍,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 及时进行班干调整。通常到了大三, 班干队伍已经固定下来, 轻易不再进行调整。但是, 如果有班干准备复习考研但又平衡不了班级工作和个人学习之间的关系, 或者责任意识不强, 或者如果班级其他很多同学也希望得到锻炼的机会, 那么就应该及时进行班委换届。当然换届前, 要做好现任班干和有意向参选的同学的工作, 确保换届后班级团结, 各项工作连续稳定, 确保参选人即便没有当选也要让他们在班级事务中发挥“正能量”。

第二, 实行主要班干例会制度。通过这个平台, 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各班的最新情况和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交流班级工作方法和技巧, 不断提高班干特别是主要班干的工作能力。

2. 抓好党员队伍

到了大三, 各班都有了一定数量的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通过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完善党员考核评价机制, 提高党员发展和培养质量, 让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同学中切实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比如, 可以在学习方面、遵规守纪方面、素质拓展方面和帮扶他人方面, 为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价标准, 对于考评不合格的, 及时进行教育和惩处。

(二) 服务两个群体:复习考研群体和准备就业群体

根据对未来的不同规划, 大三学生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群体:复习考研的和准备就业的, 尽管这两个群体之间也有部分交叉。要针对这两个群体的不同特点, 各有侧重地进行引导, 让他们在确保学好专业课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对于要考研的同学, 为他们及时提供考研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 为他们解决复习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对于要就业的同学, 为他们及时提供就业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引导他们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 做好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教学实习。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他们传授求职、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优秀个人简历(工科类) 篇5

个人概况 姓 名: 出生年月: 毕业学校: 政治面貌: 外语水平: 其他证书: 联系方式: *** 1989年1月 大连理工大学 共青团员 大学英语四级 驾驶执照

手 机: 电子邮箱:

性 别: 男 现户籍所在地: 专业方向: 教育学历: 计算机水平: 求职意向: *********

*******@163.com

民 族: 汉 ***

交通工程(道路方向)2012应届本科 国家计算机二级

主修课程&学术项目

道路工程: 交通工程: 工程制图、测量、土力学、工程结构、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等 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项目评价、交通规划、轨道交通、交通系统仿真、智能交通等

2010年9月-2011年9月 网络购物对交通节能减排的影响 指导老师:刘锴(副教授)

2010年10月-2011年5月

面向T型交叉口的公交优先策略研究 指导老师:徐洪峰(副教授)道路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地下停车场设计 金州新区金马中心交通影响分析

指导老师:赵延庆(副教授)指导老师:徐洪峰(副教授)指导老师:徐洪峰(副教授)学术项目: 2010年11月 2011年7月 2011年8月

实习经历:

实践经历:

2009年7月 测量实习

2010年6月

大连重工企业行实践

2010年7月 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施工工地实习2010年5月&10月 大连万科房地产房产展销会实习

2010年8月 大连-旅顺202轻轨沿线工程参观实习2010年7月 红色之旅赴延安暑期实践 2011年6月 皮口-炮台高速公路摊铺施工工地实习2011年5月 2011年7月 小窑湾道路施工工地实习2011年8月 中铁山桥集团桥梁厂实习

2011年7月

海外学子创业周志愿者社会实践 第四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大连赛区志愿者

社会工作:

学生会新闻部部长 协调学生会各部门活动宣传和记录,策划组织大连理工大学第六届记者节,获“优秀记者”。班长 全班4/7寝室连续三年荣获学部“千优寝室”称号;获级队“精神文明班集体”等。心理协会副会长 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参与培训、指导各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大型校园和社会公益活动等。

在校荣誉:

第六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优秀学生干部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军训摄影大赛一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记者

自我鉴定:

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究 篇6

关键词:高校 工科类专业 实践教学环节 运行模式

目前社会普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我国高校近些年扩招的影响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供需环节脱节,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转型升级,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大了对技术应用、开发创新人才的需求。为此,教高[2005]1号和教高[2007]1号文件都指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实践环节类型及基地建设运行模式

1.1 实践环节类型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各种教学实习。实验教学:根据实验性质可分为演示与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和创新型等;主要在实验室进行,有教学型和科研型之分。教学实习:则主要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根据实习性质可分为认识实习、精工实习和生产实习,可分为校内、校外,按其所包含的学科数量又可分为单科型和多学科综合型。

1.2 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运行模式

高校工科类专业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性等能力。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要想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必须要通过实验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进行验证,通过实习了解理论指导实际的现实意义。

目前,高校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的运行模式大致可归总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高校自建。这种基地一般投入大,而且很少有额外收入。二是校府共建。政府部门一般都是行政管理单位,这种实践基地多数为文科类学生的实践场所。三是校企共建。这是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点。四是行业协会、社会中介建设。这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具有稳定、费用相对较少、高校操作简单的优点。

2 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并校整合,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各项建设均需投入,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匮乏,设备陈旧,实验人员短缺现象。在大学生实践和实验等技能型教学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以青海大学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为例,近年来由于国家和地方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扶持和支持力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内地发达地区高校相比仍然存在实验用房短缺,现有仪器设备陈旧、完好率差,大型、先进仪器设备较少等问题。

此外,专职实验教师较少,绝大部分课程的实验教学都由理论课教师兼任,实验项目和实验要求往往由他们自己确定。因时间和精力所限容易导致相对难度较大,费时、费力的实验项目得不到落实,固守传统的实验教学目标,强调对已知结论的验证,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难以开展,这样一来的确对学生某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了锻炼,但却无法实现对学生多学科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且一些验证性实验项目和内容一成不变,大多实验又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这样的教学安排在无形中已使实验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实验室仍旧施行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有相当多“小而全”的课程实验室存在,致使实验设备重复购置,人、财、物浪费严重。人员管理较为散乱,忙闲不均,业务单一,实验室不能有效开放,设备仪器利用率较低,实验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得不到效益最大化。

实习方面更是受到场地、人员、资金短缺的限制。精工实习在校内工业实训中心进行,面向全校学生分时段进行必要的工程素质训练,虽然训练中心指导人员人手有限,生师比较大,工作强度较大,但勉强还能让学生动手做些小的试件。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大多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因省内企业发展不平衡,拿机械工程专业校外实习为例,近年来主要在省外进行,这么一来无形中增加了实习经费开支,此外因工厂生产赶工等,大多仅限于“走马观花”似的看一看,根本不能在现场动手操作,实习效果较差。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

工科类专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有扎实的实践环节教学资源做支撑,而实践环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

3.1 队伍建设及课程设置方面

规范化实验室和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制度,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及时补充高学历年轻教师和科研人员扩充实践环节教学队伍。加大实验实训培训和交流力度,紧跟时代发展增强指导教师实验教学改革意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改变传统实验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在专业实验课中减少演示和验证性内容,增加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工艺性内容和综合性实验内容,将生产中已经成熟的工艺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等。

3.2 实验室建设方面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高校实验室越来越成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它也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以及取得科研成果的主要实践场所。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和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许多高校纷纷进行实验室的新建或重组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在充分展现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前提下做好实验室建设,已逐渐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方针和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一方面要科学定位,统筹建设规划,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实验室硬件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改善实验条件,增加高精尖装置,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学院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各实验室应在校实验室管理处的统一部署下,根据自身研究内容、仪器设备、人员情况,公布可开放内容、开放办法,积极为学生各类实践活动及竞赛提供便利,在时机成熟时增加开放内容、提高开放力度。提高设备利用率,使有限资源产出效益最大化。

3.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

结合学校发展基础和地方经济发展布局,参考省外、国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验,立足地方,明确定位,校企合作,开放办学,在不断加强校内基地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外来资金,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模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并充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实验室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科研基地建设相结合,利用专项经费的投入,购置能够满足一定生产要求的设备仪器,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1]蔡杰.高校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86-188.

[2]朱正伟,袁侨英,刘东燕.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8):66-67.

[3]李雪松,吴化.关于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1(5):44-45.

工科类大学 篇7

高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的EGP的教学任务是由该校的外语学院 (系) 承担, 而ESP的教学任务则是由相应的专业课教师承担。前者由具有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教学, 师资力量雄厚, 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指导和统一的考评方法;而后者是由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教学, 没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指导和统一的考评方法。因此, 如何搞好ESP的教学, 如何提高ESP的教学质量等, 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目前, 对于这些问题, 已有大量文献报道的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和对策[7,8,9,10,11,12,13,14]。

但是, 作者在多年的ESP教学中发现, 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扎实, 但是一旦遇见很专业性的问题就发愁。比如, “10年”文献翻译为“10 years”, 这个学生是没任何问题的, 但是, 如果文献翻译为“10 yrs”, 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如, “黄河路”这个地名, 大多数学生还翻译为“Yellow River Road”, 其实这个就是一个专用名词, 直接翻译为“Huanghe Road”即可;又如, “45#钢的热处理”, 有个学生在毕业论文将其翻译为“45#Steel Heat Treatment”, 如果这么翻译, 那么“的”就没有翻译出来, 正确的翻译应该为“Heat Treatment of45#Steel”, 仅仅一个简单的“of”, 翻译出来的短语存在天壤之别;再如, “……的研究”, 大家都喜欢翻译为“Research on...”等, 其实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因此, 在ESP教学中, 不仅要传授给学生ESP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找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ESP教学发展之路, 是迫在眉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 本研究以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ESP教学为例, 探讨如何进行ESP教学的改革, 以期为国内专家学者及同行提供借鉴。

一、教学对象及课时安排

据了解, 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科类专业的ESP只开设一个学期, 课时很少, 一般为32个学时, 2个学分 (每16个学时为1个学分) [10]。这样时间短, 课时少, 学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规定教学要求。针对这个现状, 宿迁学院对ESP的教学任务安排延长了开课时间和增加了课时。比如, 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ESP是面向该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必须专业课程。选课人数一般在45人左右。总的课时为64个学时, 共计4个学分。分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开设, 每个学期均为32个学时。这样在时间上不仅确保了学生学习ESP有足够的时间, 还能保障教学有充足的时间, 为提高ESP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时间保障。从而避免了因教学时间不足, 减少和压缩教学内容, 达不到学生学习ESP的目的和要求。

二、考试方式

一般高校工科类专业ESP的考试采取的是开卷、半开卷或者闭卷方式。而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ESP的考试方式采取则是闭卷考试加以考教分离的方式, 即考试试卷是采用试卷库, 从试卷库里随机抽取试卷作为考卷。最终成绩的评定是期末卷面成绩的70%加平时成绩的3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上课时出勤情况、课堂上的表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这种考试方法的优点是防止了任课教师考前有针对性复习、泄露考试题目或者教什么考什么的弊端, 为ESP的考试评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教学内容

由于ESP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雄厚的英语基础知识, 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教材选择不当、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很容易在一开始时使得学生对ESP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为了激发学生对ESP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采用的教材是匡少平等人编写的《材料学科与工程专业英语》[15], 主要是选取该教材中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科普性读物为教案内容 (见表1) , 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准确地掌握金属材料工程学科方面的专业术语写作、能翻译专业材料方面的简单句子, 以及能阅读专业方面的文献等。第二学期采用的教材是刘爱国编写的《材料学科与工程专业英语》[16], 主要是选择该教材中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为教学内容 (见表1) , 其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准确地翻译金属材料工程学科方面的专业句子, 能翻译简单的专业短文, 流利的阅读专业文献等。这两个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使得学生对ESP的学习由浅到深, 由容到难的过程, 激发学生对ESP的学习的热情, 然后逐渐加大难度, 避免学生对ESP的学习在一开始时产生抵触情绪等厌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

据文献报道[7,8,10,11,14], 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方法是以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 这样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 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发挥出来。本文作者在教学中的手段是PPT辅加板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讲解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然后让每个学生翻译一句话, 教师进行纠错和修正, 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扩展。比如, 当句子中有“with”这个介词时, 那么就给学生扩展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随着化学反应温度的升高 (With the increasement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temperature) ”和“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action time) ”等。将科技文献中常见的句型通过“With”这个介词给学生讲解, 那么学生很容易接受, 也很容易掌握。与此同时, 也将本学科出现新技术的专用名词传授给学生, 比如, “纳米材料 (Nanomaterials) ”。当然, 这个“纳米 (Nano) ”也可以开展为“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 ”、“纳米工程材料 (Nanoengineeringed materials) ”和“纳米结构材料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本专业新的发展动向, 还能很快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这些专业ESP词汇和短语。同时, 在教学中穿插社会上使用ESP时出现的错误为例给学生讲解。比如, 在开往贵阳的火车的车厢上将“贵阳”翻译为“Expensive sun”, 这个是及其错误的, 因为“贵阳”属于专用名词, 按照英语中约定俗成的习惯, 那么“贵阳”直接翻译为“Guiyang”即可。这就是大三学生第一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 与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生硬难懂的ESP词汇和长句相比, 他们会感觉到学习ESP很轻松、很快乐, 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ESP的热情。

在此教学的基础上, 学生已掌握了一定量ESP的词汇和句型, 然后逐渐加大ESP的教学难度, 教学重点转移到ESP的句子学习上。尝试着让学生将中文专业短句翻译为英文和英文专业短句翻译为中文, 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进行讲解。比如, “金属就是通常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元素。许多金属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以及良好的延展性 (参考译文:Metals are elements that generally have good electrical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Many metals have high strength, high stiffness, and have good ductility) ”, 在这句话中, 有两个“具有”, 而这两个“具有”的翻译情况是不同的, 前者的“具有”在定语从句中表现出来, 后者的“具有”是直接作为谓语的。又如, “Casting processes and cast-material technologies vary from simple to highly complex.Material and process selection depends on the part's complexity and function, the product's quality specifications, and the projected cost level (参考译文:铸造工艺和铸造材料技术从简单到高度复杂变化很大。材料和工艺的选择取决于零件的复杂性和功能、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成本预算水平) ”, 在这个句子中, 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从……到……的变化 (vary from…to…) ”和“以……为依靠 (depend on…) ”这两个介词短语等。

有了上面教学作为铺垫, 就可以更进一步加大ESP的教学难度, 教学重点由ESP的句子学习转移到ESP的短文学习上。可以让学生尝试翻译科技方面的小短文。比如, “触控荧幕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游客导览系统、自动柜员机、销售点终端机、工业控制系统等。在2000年, 六家专门厂商加上几家大公司的触控产品部门, 总产值高达八亿美元。由于这种介面使用方便、经久耐用, 而且花费不高, 因此市场还在成长之中 (参考译文:We use touch screens everywhere:tourist kiosks,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point-of-sale terminals, industrial controls.Half a dozen vendors, plus in-house departments at major manufacturers, produced$800 million worth in 2000.The market is growing because the interfaces are easy-to-use, durable and inexpensive) ”。在这个中文科技短文中, 要求学生不要急于翻译, 先读懂其中文意思, 理清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再试着翻译, 在翻译时先找到每句话的主谓宾, 然后再将修饰主谓宾的部分加到相应的位置。比如, 在这个短文中“触控荧幕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游客导览系统、自动柜员机、销售点终端机、工业控制系统等。”这句话, 其中心意思是“触控荧幕的应用”, 其他部分都是修饰成分。只要把“触控荧幕的应用”的主谓宾翻译出即We use touch screens, 然后将各个部分的修饰成分加到相应的位置即可。或者是“You can guess, of course, whether the man was answering truthfully, but today's polygraphs cannot.All they record are pulse, respiration, skin temperature, and other signs that may suggest whether someone seems nervous when asked a damning question (参考译文:当然, 你可能猜想这家伙在说假话, 但今天所用的测谎仪却不能。它们所能记录的脉搏、呼吸、皮肤温度和其他信号, 只能提示某人在回答一个非常不利的问题时似乎有些紧张) ”。对于这段科普的英文短文, 要求学生在翻译前一定要读懂其英文意思, 即使有个别单词不熟悉或者不认识, 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猜”。例如, 这个短文中的单词“polygraphs”, 是一个生僻单词, 但是通过上下句可知, 整个短文的意思是“记录了人体反应的一些信号”, 并结合常识性知识可以推测出这个单词可能是与“谎话”方面的东西有关联, 再根据其后缀“-graph”表示“书写器、描绘器、记录器、书写的结果”的意思, 就可以推断出“polygraphs”的意思就是“测谎仪”。然后再进行翻译, 在正式翻译时不要直译, 而是要意译, 翻译完后再对语言进行整理、修改和润色。这种由词 (或者短语) →句子→篇章的过程, 是遵循了EGP的教学规律, 也是适合ESP的教学规律。从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ESP第二学期期末总评成绩分布如图1, 从图1可知, 总体上来看, 学生的不及格率明显减少, 学生的总体成绩呈现上升趋势。因此, 采用该教学方法后教学效果显现出良好的势头。

(备注:选取宿迁学院金属材料1班学号为1~45号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对象)

五、结束语

虽然宿迁学院在ESP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对于ESP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革, 只有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 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校ESP发展之路, 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阐述了高校工科类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及其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为例, 论述了该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在课时安排、考试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经验, 即遵循基础英语的教学规律,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由词 (或者短语) →句子→篇章的教学过程,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已指出专业英语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和任重道远的过程, 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革, 只有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 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校专业英语发展之路, 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工科类大学 篇8

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实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 例如, 通过教学计划的修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工程实践基地的扩大等踏踏实实的做法。完善教学计划, 调整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运行模式, 在培养目标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大纲的设置中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时的针对性, 课程的设置,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删减, 都与行业实践相结合, 由于实用性比较强,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效果也好, 有利于大学生及早进行职业规划, 从根本上有利于学风建设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调查研究, 根据企业项目需求提出研究课题, 教师了解课题, 并做较深入的研究。专业教师利用实习和走访企业的机会, 密切了解行业动向, 将科研方向与企业需求和实践结合起来。搭建与企业需求结合的科研实践平台和实验室环境, 为进一步开展实践教学和训练项目做好平台与铺垫。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完成企业科研课题密切联系。针对企业合作内容, 指导鼓励学生通过了解实际情况和联系理论知识, 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写实验报告和总结报告;教师做阶段性的科研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落在实处, 一般可以分为介绍情况、查阅资料、指导实践、信息反馈、课题组内部交流讨论、阶段性计划等环节, 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的效果;强调学生动手认真写总结报告, 将科研结果仔细分析, 完成他们学习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学习过程, 将实践中的收获与体会上升为理论的高度, 并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习惯;教师善于发现和总结创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收获与体会。在校大学生明确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的实用性, 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态度认真。把教师的科研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 促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生动具体,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大学生思维活跃, 头脑敏捷, 接受新鲜事物快, 精力充沛, 企业项目由于具体而明确, 学生容易理解, 又感到充满挑战性, 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非常主动, 勇于克服困难, 并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只要老师能够及时地引导鼓励、正确地指导和充分地利用实践条件, 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这种机制形成了良性循环:一方面, 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有利于学风建设;另一方面, 学生的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 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锻炼, 并能够学以致用, 毕业后在工作中上手快, 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生在就业过程目的明确, 就业率一直很高。与已经毕业的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 充分利用好学缘优势和校友资源。哈尔滨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自1994年成立以来, 毕业的学生主要在光纤光缆及电缆行业工作。十几年来, 他们在光电线缆行业的踏实工作, 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引进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走进学校教学的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的技术合作, 邀请企业技术负责人来学校给大学生进行讲座、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 邀请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母校给进行讲座和行业介绍他们在工作的体会, 使得在校大学生更加珍惜大学期间的学习, 而且给学生树立的学习的示范和榜样。结合企业项目平台,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校企合作研发项目, 参与工程项目的论证、设计、研究和结题过程,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学习光电线缆及电工材料方面的先进技术, 提高实践能力。

除了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工程项目、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技能训练等环节, 还通过科技竞赛、挑战杯、专业实验、开放性实验等积极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创新及与企业联系的各种机会。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实践活动。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2013年,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企业的赞助下, 开展了“东沪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学生踊跃参加, 活动过程邀请赞助企业负责人参加, 活动过程中展示了学生的扎实基础和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学生与企业联系搭建了交流的机会, 为毕业工作签约做了铺垫, 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结合自己承担的企业项目, 不仅促进了教师的科研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而且将教学与实践的具体事例介绍给学生, 使学生将具体生动的事例与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他们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意识与能力。近几年的教学改革经验表明, 结合企业项目与行业需求, 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为其他相关专业提供了可推广和借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莉娜, 虞海珍, 潘学松.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05) .

[2]汤卉, 董丽敏, 吴泽.21世纪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04) .

[3]汤卉.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设想[J].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 2003, (12) .

[4]王霞, 马成国, 沈广才.高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4 (6) .

工科类大学 篇9

全员育人一般是指摆脱传统单一形式的教师与学生授课学习的模式, 动员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 集体参与到学生培养教育的工作中来。关于全员育人的基本概念和理念, 理论界已经有了很多、很深的研究, 其核心内容都集中于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大学生育人工作中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根据学院专业特点和自身育人工作基础提出, 全员育人是指学院在对学生进行教书、管理、服务的过程中, 通过一定的体制机制, 统筹协调, 齐抓共管, 形成全院教职工关心、参与学生教育工作的局面, 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目标。

二、全员育人的创新模式

机械学院全员育人在经历了体制变迁、机制改良、制度形塑后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网格化局面。主要通过打造三支队伍, 强调分类建设, 实施多元考核, 创新全员育人举措。

1. 强调育人目标的统一。

育人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育人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工作,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工作, 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活动。从育人角度来说是将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管理工作、学生工作结为一体。对于学院来说, 各条线互相联系、相互补位, 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所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 育人目标是一致的。就机械学院而言, 注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

2. 强调育人岗位各有侧重, 育人内容科学分配。

(1) 打造以学生专业能力、学术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师由于具备较为深厚的学术能力、较高的学术水平, 相比辅导员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机械学院班主任全部由机械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 同时在研究学生学业成长轨迹、成长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学生分年级学术能力提升模式 (4+3+3) , 专业教师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通过使专业教师尽可能多地参与学生工作,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专业教师, 可以起到很好的育人效果。通过各种载体、各种平台的搭建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机械学院的就业工作已经形成从院长到所长到导师, 从学院副书记到辅导员到班主任两条线的工作格局, 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全院教师共同关注的工作。再比如学生的各类科技竞赛、“高桌论坛” (主要邀请各学科教授通过冷餐会形式, 开展与本科、硕博士学生进行交流) 等形式, 也可以为专业教师参与育人工作提供很好的平台。

(2) 打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咨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育人工作的主要力量, 相比专业教师, 辅导员在学生专业指导、学术指导上并不存在优势, 但辅导员自身学生工作的专业化使得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在育人工作上相辅相成。以机械学院为例, 学院辅导员中博士辅导员1名、博士生辅导员2名、硕士辅导员6名、硕士生辅导员3名, 除5位辅导员为机械及相关专业外, 其余主要为汉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传播学、经济管理等专业, 结构合理, 专业综合。学院在强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上, 将辅导员队伍打造为以学生工作专业咨询服务、教育管理为主要任务的学生工作队伍, 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 在工作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 同时将队伍分为不同团队, 分别在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科技创新、日常事务等方面给予学生专业意见。

(3) 打造以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生事务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生骨干队伍。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具有双重特征, 一方面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本身是被教育和管理的对象, 另一方面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又对其成员以及校园文化发挥着教育主体的作用。学生组织中学生骨干队伍是核心。学院学生骨干队伍包括了学院各类学生组织负责人, 广义上还包含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队伍在融入学生群体方面有天然优势, 包括在领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完成各项任务中有主动带头作用;在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中起核心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榜样作用。同时, 建设好学生干部队伍又是推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富有长远意义的举措。例如机械学院“大机械”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该微信平台完全为学生干部自主搭建、自主运营, 从运行半年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平台管理水平, 平台发布信息内容都体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认知。未来, 学生干部队伍完全可以自主承担学生工作中更多的内容, 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学生奖勤助贷等日常事务处理等。

3. 强调育人队伍分类建设, 多元考核。

(1) 对于专业教师来说, 整合资源, 优化激励机制。由于高校的市场化、经济化, 多数专业教师的侧重点往往放在科研、课题和发展前途上, 对于学生的关注减弱。在提高专业教师对学生工作的参与度上, 以前经常遇到的头疼问题是专业教师对学生工作的兴趣度低, 积极性弱。事实上, 只要抓住有利契机并配合相应的制度设计, 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度与责任心。学院应该利用各种机会, 整合资源。例如大学里最普及的育人队伍班主任队伍。过去大一阶段往往出现班主任难招、专业活动难找教师嘉宾等问题, 通过修改班主任条例, 从物质上精神上激励教师担任班主任。2013年学院以大类招生为契机, 举办专业文化节, 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宣传专业分流与专业发展, 成功调动了学科参与学生工作的热情和能力。学科主动联系辅导员开展专业周活动, 开展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专业相关的互动活动;专业导论课也更为重视, 更多教授参与到专业导论课教学中;班主任也更重视对班级学生专业方向的引导, 很多专业希望多派老师担任班主任。现在机械学院7个研究所所长或副所长都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 很多都是大牌教授、学科负责人或者方向负责人。有了教学一线专业教师的参与, 学生与教师间更注重融合。例如学院学生创办的《创新机械》电子杂志, 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定期面向全院教师发送, 让教师全面了解和参与学生工作, 建起了沟通和交流平台,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再比如“学工论坛”定期邀请班主任、导师参加。有了激发点还要从机制和制度上加强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参与度与责任心。例如设立机械学院班主任、导师管理考核制度等, 明确班主任、导师的职责。出台机械设计竞赛导师组管理条例及奖励办法。

(2) 对于辅导员来说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倡导竞争与合作。首先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按照“严格选拔、强化培训、加强考核”的原则, 锻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劲头足”的辅导员队伍。一是在选聘阶段进一步重视专业结构, 根据学生工作的现实需要尽可能选聘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加入到工作队伍中来。二是实施“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辅导员工作培训, 每年选派辅导员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培训, 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开展“自我”培训, 例如通过“学工论坛”, 由几位辅导员介绍工作心得体会、创新思维, 有效提高辅导员对工作的思考, 帮助辅导员之间相互学习;主动联系兄弟院校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通过交流帮助辅导员取长补短, 提高专业水平。2014年, 机械学院就组织校内兄弟学院交流3次, 校外兄弟学院交流1次;以学生海外境外访学为契机, 选派辅导员赴海外交流学习, 2014年暑期, 机械学院就有8位辅导员分别参加了美国、香港访学项目, 通过访学有效开阔了工作视野, 通过学习交流, 学习借鉴海外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三是根据工作要求改革考核模式。根据辅导员所属不同专业团队, 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专门任务要求并作为年底考核辅导员的指标之一, 与学院年底奖励挂钩, 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

(3) 对于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来说重视引导, 健康发展。一是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干部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以榜样在身边、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成果报告会、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会等活动为契机, 开展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学生干部宣讲等系列活动, 营造学生干部的良好形象, 扩大学生干部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二是注重培训。借助学校团委飞鹰班等培训平台选送优秀学生干部进行培训;积极联系校外资源, 选送优秀学生干部赴校外挂职锻炼;自主开展学生骨干培训班, 提升学生干部学生工作意识与能力;充分利用学院党校、青马学校等平台, 更广泛地开展学生党团员干部日常学习交流活动。学院资助主要学生干部海外访学。三是完善学生干部培养制度。2013年, 学院对近十年积累的学生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总结, 精心整理汇编了机械工程学院《360度辅导员工作指南》。2014年, 机械学院精心编撰《360度学生骨干成长指南》, 全角度、全过程、科学化地实施学生干部的培养。

三、全员育人的拓展思路

1. 如何进一步健全育人体系。

在重视学校育人的同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这是传统学生工作的合理外延, 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必须依靠的抓手和载体。比如说, 家庭的作用。家庭成员是学生最信任和依靠的人, 很多工作需要家庭很好的参与, 对学生好的观点行为予以支持, 对错误偏差及时予以纠正, 因此可以尝试建立学院家长QQ群、微信平台等。再比如社会的作用。社会是大学生最终生活工作的主战场, 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处处存在, 对大学生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引导性。如何利用资源进行育人, 如何搭建平台发挥育人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2. 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

高校的每门课程都有着育人的功能, 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体现育人功能, 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课程体系建设, 例如现在大力推广的通识课程就是很好的举措。

3. 如何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信息化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如何占领信息化的高地, 充分发挥这块特殊的育人资源同样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摘要:全员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发挥教师、职员、学生以及社会的力量都来参与育人工作是高校需要积极思考研究的。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为例, 通过介绍工科学院全员育人的模式, 阐述了育人目的、育人岗位、育人队伍的科学设置和分类建设, 从而实现全员育人的局面。

工科类大学 篇10

一、理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

1. 受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继续扩招的影响, 毕业生供给人数仍将大幅度增加。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人力资源的开发”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为历史所明证。教育大众化要求我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 而扩招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 比2007年增加64万人。

2. 受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地区性与结构性的就业困境仍将长期存在。

一方面, 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对经管类高素质人才需求相对旺盛, 加之毕业生个人经济利益、价值实现等因素的考虑, 使得毕业生供给量、需求量、就业意愿与选择在地区的分布上不平衡。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等原因, 对劳动者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使得毕业生市场需求与供给在技能上也不对称。从2003年起, 我院本科生在经济发达区域就业趋势逐渐明显, 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地域的就业人数年均在90%左右;而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则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民航等大中城市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事业单位, 前往西部基层单位毕业生人数鲜有增加。

3. 受高等学校综合化发展诉求的影响, 经管类专业设置的重复性、趋同性和细化趋势仍将十分普遍。

当前, 高校面临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高校培养的目标不仅是优秀的专业人才, 而且是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许多理工科高校加快综合化建设与发展的步伐, 重新确立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根据2006年新华网关于开设专业的大学数量排名调查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占全部高校数量的58%;会计学专业占全部高校数量的57%;市场营销专业占全部高校数量的54%;工商管理专业占全部高校数量的53%, 排名分别为4、6、9、10。根据2006年搜狐高考站志愿填报指导系统“专业热度风云榜”数据显示高校招生十大热门专业中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金融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五个经管类专业。这一方面说明经管类专业属于社会需求比较宽泛的专业, 就业面相对较广, 另一方面, 社会上考生和家长对上述专业情有独钟, 报考踊跃。加之, 经管类专业的办学成本相对较低,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使得不少高校片面追求学科门类齐全, 求大求全求细, 盲目上规模、上档次, 不少专业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设并大量招生的, 既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又造成某些专业人才大量过剩, 为就业埋下了隐患。

4. 受宏观经济政策与法规的影响, 经管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仍将不容乐观。

国家最近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到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将抑制投资的增长, 不可避免地将影响企业的扩张,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由于企业竞争的加剧和新的劳动法的实施, 企业招聘限于即插即用的人才, 在招聘大学生时更谨慎甚至是挑剔, 更注重大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学历。经管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压力仍将不容乐观。

当然, 我国经济的发展整体态势是良好的,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将为扩大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并将继续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容量。2003至2007年间, 我国的GDP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 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在800万~1000万人左右。2008年, 我国将进入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创新国家的重要时期, 将积极推进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同时也将进入奥运后经济时代,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动经济增长, 增加一定的就业机会。根据国家人事与劳动保障部2007年四季度的就业调查数据显示, 市场营销、财会、金融、经济、企业管理等专业稳居企业招聘数量的前十位。

二、构建以职业生涯指导为核心的素质培养体系, 全面促进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

在综合分析经管类专业所面临的整体就业形势, 结合我院专业多、人数多、就业周期长、市场需求相对分散等实际情况, 我院积极探索理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规律, 把握学校的行业特色和地域优势, 积极构建以职业生涯指导为核心的素质培养体系, 在就业工作中体现“三早”:就业意识早启动、就业技能早培训、就业市场早开拓,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和就业质量, 全面促进毕业生的就业。

1. 加强机构建设, 构建师生全员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

学院党政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 各系紧密合作, 齐抓共管, 把学生就业作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旺, 社会稳定, 关系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首先坚持和落实“一把手”工程, 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学院领导、专业教师、毕业班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团骨干全员参与, 确保就业工作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动员到位、信息发布到位、组织执行到位的“四位一体”机制, 发挥全员师生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能动性。

2. 重视事业引导, 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1) 建立就业观念引导系统。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 有着必然的规律, 作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只有遵循这种规律, 主动地了解这种形势, 适应这种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才能够不被社会淘汰。对于一年级学生, 我院通过院长讲座、系主任见面会、班主任座谈会、学长指导会等途径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专业, 进行初步的定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 通过专业教师讲座、校友访谈、生涯指导中心辅导等途径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职业倾向, 明确职业目标;对于三年级学生, 通过组织模拟招聘、企业调研、企业实训等途径了解职场现状, 掌握求职技巧;对于毕业班学生, 通过就业小组、年级论坛等途径, 把握就业形势, 调试就业心理。

(2) 建立专业素质提升系统。针对经管类毕业生缺乏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的实际,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 我院重视社会实践与模拟训练, 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中用、用中学,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一是改革教学模式与内容, 重视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建设, 建设良好的实验室实践模拟环境, 二是营造浓厚的商理文化氛围, 打造品牌性校园商业竞赛, 如CIS大赛、模拟股市大赛等, 加强专业间的互动与学习, 以赛促学, 通过竞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三是营造良好的本科生学术科研环境,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举行本科生学术论坛、科技创新项目申请等, 提高学术的科研创新能力;四是加强创业创优教育, 承建学校创业教育学院, 定期举办创业培训班, 指导实验创业团队。学院先后在各类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得金奖等众多奖项, 如我院2007届毕业生创业人数达15人左右;五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指导, 通过开展职场礼仪讲座与培训, 四六级讲座、交流, 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简历制作大赛等, 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和素养。

3. 以学生为本, 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强化服务意识, 尽可能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 让用人单位招聘满意, 毕业生就业顺利。针对毕业生求职的时间节点, 把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分为宣传启动、实施服务、后续服务三个阶段, 有重点开展专项服务工作。如在宣传启动阶段, 通过开展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生源统计、毕业生就业平台构建等方面积极为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做准备。

4. 以学生为核心, 构建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利益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围绕就业学生, 深入分析与其就业相关利益相关者, 主要包括学生家庭、学校、学院、用人单位等, 建立相应的利益相关主体互动机制, 充分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霞.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准备探讨[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0 (13) :80-81.

[2]储磊珠, 杨力, 杜亚敏.金融危机下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的SWOT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 2009 (04) :201-202.

[3]李荣华.提高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10) :56-57.

[4]于宁, 潘晶, 王雯丽, 王莹, 王卉, 刘立国.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12) :97-98.

[5]丁毅, 徐红玲, 王雪萍.浅谈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现状[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0 (08) :85-86.

[6]黄颖, 金月华.工科院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考[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08 (02) :247-248.

[7]黄莺, 傅昌銮.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04) :189-190.

[8]李跃军, 张咏华.基于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 2009 (05) :65-68.

工科类大学 篇11

【关键词】ESP教学理论 英语应用能力 阅读能力培养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poor reading ability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raining pattern of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based on ESP theory,advocating to promote the pragmatic ability by combining using with learning.

【Key Words】ESP theory; English practical ability; reading ability training

一、ESP教学理论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教学,是英语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教学主张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1964 年,M.A.K.Halliday,Angus McIntosh和Peter Strevens合著出版的《語言科学与语言教学》一书首次阐述 ESP 理论,主张根据学习者的具体要求来决定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1987 年,Tom Hutchinson 和 Alan Waters在《特殊用途英语》一书中对 ESP 概念进行了深化和发展,提出 ESP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方法,强调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是一种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学途径。此后,Strevens于1988年对ESP提出了包含四个绝对特征和两个可变特征的定义。受其影响,Dudley Evans& St John进一步提出ESP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英语课程,有别于一般用途英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针与教学主张,不但涉及语言本体和语言学相关理论,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高职工科类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已历经十几年,多着眼于听、说教学,对于读、写重视不够,同时在英语能力培养方面亦多强调口头表达能力,而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英语应用能力之间存在的行业差异和个体差异。且以往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多采取“一刀切”,在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很少有明显不同。但事实上,高职工科类的英语教学与人文类的英语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就实际应用而言,工科类学生的职场交际中更注重他们的篇章理解能力。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多采取以语言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即语法翻译教学法,具体表现为:教学中多注重学习词汇,分析句子语法结构及语言现象,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的讲解、复习、掌握和操练上。而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培养明显不足.学生多养成了“精耕细作”的阅读习惯,即无论读到什么文章,都喜欢逐字逐句理解,遇到生词则非要查阅字典不可。在他们看来,读一篇文章就是查生词,通语法,掌握其中所有新出现的词汇及句型,否则就是一无所获。这直接导致学生所获得的阅读信息量偏小,阅读速度缓慢,阅读效果不佳,对文章理解不够充分。

三、ESP视角下的高职工科类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ESP 理论认为,学生掌握英语主要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熟练使用,以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就高职工科类学生而言,今后的职场实际应用中,通过阅读原材料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等来获取有效信息将是主体环节。因此,培养和提高工科类学生的阅读技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种英语教学的方法体系,ESP 教学目标明确,强调英语学习应建立在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之上,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决定。这一点契合了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1.加大专业背景知识的输入。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语篇接收者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重新构建语篇意义的过程,因此,加大对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的输入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行业的背景知识,通过这种途径来丰富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从而减少由于不具备该行业的背景知识结构而造成的阅读障碍。

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能力的提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过程。扎实的语言基础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对语言基础的掌握,包括语音、词汇以及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和习语。

3.采用语篇教学法。语篇教学属于功能意念教学范畴,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从而掌握通览全篇的能力。教学着眼在“篇”而不在“句”,在文章的“主旨要义”而不在“语言分析”。课堂的阅读活动应从分析主题大意、篇章结构和段落衔接入手,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通篇领会作者的中心思想和篇章结构上。

以ESP理论为指导开展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将有助于树立“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英语教学新理念,并在课程建设中充分贯彻“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深度融合”的教育思想,把英语学习完全融入并贯穿到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中,从而有效改变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低迷这一状况。

参考文献:

[1]王兰娟.专门用途英语(ESP)理论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 143-145.

[2]王艳红.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11): 124-125.

工科类大学 篇12

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1995年8月, 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 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 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 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 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作工作。这类人才一般称之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2002年8月24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 (1) 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性的人才, 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有差异的; (2) 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人才, 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要高一层次的高技能人才; (3) 工作内容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 (4) 工作地点和岗位是在基层的第一线。

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数学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中的作用在于: (1) 数学是专业学习和从事科技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2) 数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 (3) 数学是接受美感熏陶的一条途径; (4) 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 而且是一种素养、一种文化,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各类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教材编写的思路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提出了“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应用、淡化运算技巧”的教材编写思路。一是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要充分体现高职基础课教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能力”为重点, 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既考虑本学科的特点, 同时又考虑应尽可能体现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二是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 概念、定理尽可能采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叙述, 并减少理论推导, 注重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进“数学建模”的例子, 要求会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四是为适应不同的学生和不同专业的需要, 配置一些选学内容。

3. 教材编写的实践

(1) 注重从背景知识引入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是很抽象的, 如何让学生轻松接受这些概念?我们知道, 在数学发展历史上,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 总是有其现实或数学内部发展的需要。因此, 在教材编写时, 当我们引入新概念时, 应特别突出它的数学发展史背景、现实背景或者数学理论发展的背景, 这样能使教材内容显得活泼、自然、亲切,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内容的实际背景和数学应用的实际价值。

(2) 突出数学应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数学应用与数学知识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在数学教材编写中加强数学应用的介绍和数学实际的联系, 增加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以及数学创造力, 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3) 内容选择上坚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保证符合“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适当删减教学内容和降低严谨性要求。由于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是以应用为目的的, 其严谨性的要求不应提得太高。在内容选择方面, 削支强干、突出核心内容及其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精选各章节中的核心知识点与基本内容;在公式与结论的推导方面, 对一些难度较大的证明则以直观解释替代;在应用方面应着重突出其实际应用。

(4) 与时俱进, 更新教学内容, 注意知识的拓广。引进数学软件mathematica应用的章节, 增加数学实验内容, 使学生感受到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求解数学问题省时省力的特点以及可以对复杂的抽象知识直观化的功能,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了解如路程最短、用料最少、油管铺设、最优生产方案、利润最大、人口预测等相关问题的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进一步认识, 促进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等活动。培养学生结合数学原理和方法, 利用计算机及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近年来各界出版的教材不少, 但相互雷同的较多, 不同品种的较少, 特别是适用于高职院校使用的高质量教材更少。因此, 笔者希望出版社能组织优势力量, 在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 编写一些填补当前空缺和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高质量教材。

摘要: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因此一本高质量且适合学生进行学习的教材尤为重要。本文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同时结合自身主编《应用高等数学》教材的经历, 对高职数学教材的编写体会与实践进行了一些总结。

上一篇:设施保障下一篇:高校学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