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

2024-06-08

工科(通用12篇)

工科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的比较优势就是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 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 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对于一般工科院校, 常常在某些专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好, 但对于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 就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 如何在激烈的就业形式下, 取长补短、错位竞争, 体现工科特色,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是工科院校制定培养计划前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现行高校经管专业三种培养模式

国内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三种:一种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为主的“宽口径、厚基础型”模式;一种是以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理工院校为主的“实践技能型”模式;还有一种是以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为主的“专业核心型”模式。

1. 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性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 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的定性、定量方法, 具备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些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学科门类较多, 课程信息容量较大。如复旦大学, 要求学生要修读综合教育课程) 含思想政治类、计算机类、美育类等) 、文理基础课程 (含经管类、人文类、政法类) 、专业教育课程 (包括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 和任意选修课程等四大类课程。

2. 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鲜明的理工特色。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外, 基本上都开设一定的理工基础类课程。而且, 十分重视实践教学, 侧重经济管理管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一些高校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 并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拟教学软件, 重视营销工程和统计方法的训练, 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3. 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

财经类院校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看, 财经类高校在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其课程的构建上, 一般都融汇了所在学校的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特色, 做到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 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围绕着专业课程来服务的精神。这些高校一般除了开设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外, 还较早在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等专业方向, 加大学生自主选择方向的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整合竞争力, 以适应新的形势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一般工科院校多采用第二种“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但在人才培养定位趋同化严重。

三、一般工科院校“工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 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般工科院校现行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经管人才的基本需求, 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 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一般工科院校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 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这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的教育, 共性课程多, 实践训练少, 缺乏灵活性, 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课程设置上, 由于忽略社会对经管人才的需求特征, 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 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不大并存、选修课少等显著缺陷。

(2) 工科类课程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由于缺乏互动, 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教学效果不佳, 因为课程基本上为文字描述, 学生自己可以通读整本书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 学生往往无法掌握, 也缺乏主动性去学习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与学生进行互动,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 对工科课程的考评比较宽松, 知识考核评价方法单一。在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考核上, 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许多高校课程的成绩主要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反映, 考核内容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案例分析较为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考核、课程论文答辩考核、小组评价等评价方法还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 不能活用所学知识, 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严重。

2. 工科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化体系。

为保证经济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真正达到所确定的培养模式要求, 应采取切实措施对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进行改造, 按照模块化的思想进行制定教学计划, 进行课程体系设计, 建立新型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应当由公共课程模块、工科特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实践技能模块组成, 其教学计划体系流程如图1所示。

公共课程模块包括为达到本科层次所必需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身体素质类课程, 这种模块化的培养体系注重基本素养和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 突出专业的核心课程, 科学地构建经济管理大类共同的知识平台。据此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群, 可以使学生根据行业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3.“工科特色”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化体系。

工科特色不能理解为工科课程与经管课程的简单迭加, 而是整合, 要从经管学院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 形成一套复合方案。复合方案的实施主要有三个障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的文科生理科基础薄弱且学习工科知识的主动性差、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广而使课程设置陷于深度和宽度的两难抉择、所复合的工科课程没有紧贴经济管理专业整体培养目标且师资难觅。

上海某工科院校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有工科特色的经管人才的培养方案。通过市场调研, 上海人才市场所需的经济管理人才一是要有综合的经管知识, 二是要懂得一定的产品知识或行业知识。

该校结合工科的办学优势和历年经济管理毕业生的大致分配去向, 选取该校的材料、化工、IT、机械、自动化、食品、建材等七个领域,

通过课程建设, 各课程建设小组都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 包括一整套专门结合经济管理学生基础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制作的课程说明、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材或讲义、PPT讲稿等教学文件。尤其是课件思路清楚、制作精致、各有特色, 有的以动画形式再现了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 有的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和现场照片让人身临其境, 有的以清晰的脉络介绍了产业的发展, 有的高屋建瓴地阐述了自己对产业发展的把握。

通过此轮建设, 很多主讲教师认为:虽然课时较少但相信学完课程后, 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沟通、选型、报价方面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很有竞争力。所以, 虽课时压缩了20%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提高。在产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调查中, 学生反映“授课老师都用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令我们学到了广博的知识, 拓展了知识面”, 从事工作与所学的工科产品学课程毕业生谈到“在面试过程中我的这门课程的宝贵经历可以让我在公司老总面前表达许多涉及到机械专业方面的内容, 这同样也是我们面试话题的开始, 可以说这为我最后的录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由于掌握机械原理知识可以对整个过程有相对专业的了解, 可以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把握顾客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并满足顾客的愿望, 最后达成合作双方利益共赢”。

如果把这些按学科建设的内容重新按照产品知识、产品工艺、产业发展、现场操作等四个专题进行组合, 课程建设的成果就可以构成了一个由若干个不同工科领域内容的讲座及其主讲人所组成的讲座库和专家库, 应用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去时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定位和人才市场需求, 由专业带头人按学科挑选或专题挑选, 甚至还可挑选几个讲座加一些外请报告另组一些短课程, 同时课程的管理和考核应设置责任教师以统筹协调。

工科特色模块不仅丰富了该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 也对教学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专业教师应指导学生怎么结合这些产品知识进行专业学习;所以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工科知识, 经济管理教师也应学习和理解产品学知识并结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根据人才市场调研和国内外类似专业调研而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对设置什么产品课程提出要求, 产品学课程的教学反过来又丰富、提升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 这样产品学课程和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机制, 进而逐渐形成了该学院经济管理的专业特色。

四、“工科特色”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 结合市场需求, 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置。

2. 结合地域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置。在买方市场的状况下, 如何“以就业为导向, 合理进行专业定位, 体现专业特色, 获得社会认同”就成了专业建设的核心要求。比如上面提到的上海某学院就是通过分析上海目前的六个重点发展行业, 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分别设置对口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设置, 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相应的实践课程则提高了学生的能力。3.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4.结合学校工科特色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计。5.统筹全校资源, 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计。工程院校经管专业工科特色课程设置是一次对传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结合学校工科品牌专业的实际,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整合全校力量进行课程建设, 使强势的工科专业与经管专业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 逐渐形成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工科特色。

工科 篇2

紧跟时代步伐彰显工科特色-我国工科大学办学特色初探

在全国上下都在呼唤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的时侯,本文把视角放在了我国的工科类大学这一层面,从工科类大学办学特色的现状出发,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今后我国的工科类大学办学特色的建设,应立足国情,紧跟时代步伐,彰显工科特色,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科大学.

作 者:孙凌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工科大学 办学特色 中国特色

工科女生的自白 篇3

Let’s start with a day in the life of. Unlike most other college girls, I get taken less seriously if I dress well. Yes, wearing a cute blazer and jeans (or makeup and accessories) actually diminishes how seriously my peers and professors take me. For some reason, certain professors seem to hold it against me that I am a girl going into a seriously male dominated world. However, being taken seriously is seemingly on the bottom of my to-do list when it comes to classes.

For example, this past semester I had one assignment due for each one of my five classes per week. An average assignment is about 5 problems long, making around 25 problems due per week. Not so bad, right? That is until you take into account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the amount of time spent and 3)precision required for each section of each problem. Every assignment seems to bring its own unique headache. Four hours, two 4)lattes, and nearly half a pad of engineering paper later, I might have finished half an assignment.

That is, if I had no other commitments and rarely made a mistake.

Forget weeknight TV marathons or $1 pitcher night at the campus bar—the night before an assignment’s due is for nothing other than that assignment. I could go on for hours about the extreme amount of time dedicated to our assigned projects(like the time I spent more hours in the computer lab than in my dorm one week), or the high expectations we’re held to, but I think you get the picture. Engineering is hard.

It’s not only classes where I receive a 5)lukewarm welcome. I can’t even count how many times I’ve been asked what exactly I do as a civil engineer. “Bridges, buildings, roads, stuff like that,”seems to be my auto-answer, though that barely scratches the surface. I know people at parties or in coffee shops couldn’t care less about hearing my drawn out “it’s really soil 6)cohesion and 7)pile driving techniques” answer, but there’s so much more than meets the eye.

Oh, and bring on those 8)stereotypes. Sure, I laugh at 9)derivative jokes and I carry a pencil sharpener and calculator in my purse most of the time, but not all of them are true. My engineering friends are some of the most personable and funniest people I know. They’re not all stiff and uptight and they don’t only speak in Greek letters. Like any other major, engineers come in all shapes and sizes. Some of them even have girlfriends! Okay, that was kind of mean, but you get the point.

Someday I’ll be standing on a construction site, wearing Tims, a hardhat and a pencil skirt, doing 10)mental calculations and managing an entire project. Despite how 11)idiosyncratic of a picture that might paint, I’m excited to graduate, dive right in and get my hands dirty. Haha, get it? I’ll work on a dirty construction site? No one? Okay… so maybe engineers aren’t as funny as they think…

So next time you’re sitting in traffic thinking about what you could be doing wherever it is that you’re going, just think about me in the car next to you, calculating how much more efficient the light cycle could be if they just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lanes so that the capacity would… okay, I promise I’ll stop now.

我敢用我的图形计算器打赌,大家没几个女性朋友是工程师。这么说不是出于反社会心理,而是因为我们系里就没多少女生。当然了,在一个100人的班里,作为仅有的七名女生中的一员,那看起来可能是件美美的事儿,但我敢肯定,情况可并不都像人们所吹嘘的那样。

让我们以工程科生涯的一天来开始吧。与大部分其他的大学女生不同,要是我精心打扮,反而更不会被人看在眼里。没错,穿着漂亮的外套和牛仔裤(或者化妆、佩戴饰物)其实会削弱同学以及教授们对我的重视度。出于某种原因,有些教授似乎会对我这么个闯进男性主导世界的女孩心生质疑。然而,说到学业,被人严肃看待不过是我的待办事项清单上最不重要的一点。

打个比方,在过去的这个学期,每一周,我的五门功课都有一项作业。而平均每项作业都大概有五个问题那么多,那就是每周都有差不多25个问题。不是太坏,对吧?那是你还没考虑到每个问题各个部分的难度、时间消耗以及所需的精确性。每项作业似乎都会带来一种独有的头痛。耗费四个小时,两杯拿铁,几乎半叠工程纸之后,我可能才完成半项作业。

那是,假设我没有其他任务,也几乎没有犯错误的情况。

忘掉工作日晚间的电视马拉松,或者校园酒吧的“一元狂饮”夜吧——交作业的前一晚除了作业就别无他物了。最后的那点时间里,我会连续好几个小时都投入到布置下来的项目当中(就像每周我更多地花在计算机实验室而不是宿舍里的那些时间),或者投入到我们被寄予的厚望之中,但我想你已经想象得到那番情景了。工程学好难啊。

不只是在学业上我会受到冷淡的对待。我甚至都数不清有多少次被问及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我到底是干什么的。“桥梁、建筑、公路,诸如此类的东西”似乎成了我的自动回复,虽然这些只不过是皮毛而已。我知道听到我说出“其实是土体黏聚和打桩技术”时,派对上或者咖啡店里的人都兴味索然,但真的有太多东西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噢,说回那些陈词滥调吧。没错,我会嘲笑无创意的笑话,大多数时间我的手袋里都带着铅笔刀和计算器,但并不是所有的传言都是真的。我的工程学朋友是我所认识的最帅气、最有趣的人中的一部分。他们并非个个呆板保守,也并非满嘴希腊字母。像任何其他专业那样,工程师也是千姿百态的。他们中有些人甚至还有“女”朋友!好吧,那说得有点损人,但你懂的。

有一天,我将站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头戴安全帽,身穿铅笔裙,做着心算,统筹整个项目。不管那个场面会有多么怪异,我却兴奋地盼望着毕业,立马投入工作,一试身手。哈哈,想象得到吗?我将在一个脏兮兮的工地上工作?没有人?好吧,那可能工程师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有趣……

工科 篇4

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受到计划经济“供销”环节由计划安排模式的影响,供应和销售职业人才选用的“行为导向”大于“素质导向”,市场营销人才还局限在“能吃苦、愿出差、善沟通”的推销人员要求层面,用人的误区导致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大一统和特色不足,导致许多工程技术领域的市场营销人才多半来自于具备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的本科生经过短期培训而来,而系统学习过市场营销知识的学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被拒之门外。这使得市场营销本科专业4年学制的培养效果与短期比如一个月、两个月最多半年的培训等同,无疑是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极大否定。既然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呈现行业知识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完全可以顺应这一需求特点,改变既有的培养模式,针对性地设计行业知识获取途径,无疑对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有裨益。为此,本文将以工科院校为研究背景,围绕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来探讨办学资源的整合问题,以构建适合工科院校市场营销本科学生获取工科知识的有效途径,实现依托办学单位优势构筑市场营销学生竞争特色的办学目标。

1 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

林国耀[3]在对学者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看,学习能力是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特征。这样,学习能力是包括了学习个体的知、情、意等方面的心理因素,既包括了智力因素也与非智力因素有关,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进一步把学习能力归纳为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知识的获得与应用能力,即学生在与知识打交道时所体现出来的策略技能应用及其效果。第二是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即学生把自身的学习活动本身当作对象而进行计划、监控、评价、调节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策略和技能。第三是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应用能力,即学生在管理和应用学习资源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策略和技能。这主要是指学习者如何管理和应用与学习有关的主观资源(学习精力、学习动力、学习行为习惯等)和客观资源(学习时间、学习环境、信息资源、人际资源等)的。从林国耀给出的学习能力内涵可以看出,这三个层面的能力都不只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还受到办学环境差异的约束,比如知识的提供方式和数量会影响学生获得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活动在不同的学校类型自主性差异大,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从而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会因学校差异而出现差异;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更是直接造成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能力差异的根源。这为我们以工科院校的学生为学习能力的研究对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习能力的研究结论丰富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结论,而林国耀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研究比较系统和全面,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借鉴其研究结论和思路,以其给出的学习能力内涵作为本文的研究依据。这样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先天的智力因素外,还受到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智力一定的前提下,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很大。这在林国耀[3]和其他学者[4]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林国耀[3]研究认为文科学生的知识获得与应用能力显著地高于医科学生,文科学生的学习过程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和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能力显著地高于理科学生、工科学生、农科学生、医科学生,总的来讲文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显著地高于理科学生、工科学生、医科学生。而余娟[6]也认为“文科生的学习动机强于理科生,且更注重学习方法的调整及学习环境的利用”,杨易则认为[5]“文科生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理科生”。

从高考招生生源和学科建设特点来看,市场营销专业(除营销工程方向)在绝大多数高校都属于文科专业招生。通过研究者所在高校的调查发现: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以及学习管理特点又对文科专业发展形成较为明显的影响,致使在工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考虑个体差异)呈现以下明显特点。

1.1 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的能力有限

工科院校的学习氛围浓烈,校园文化以严谨、勤奋为基调,但是学习过程更多地通过听课、读书,将“已知”在头脑中与自己的理解加以组合,反复练习或实验应用后做到巩固提高,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这个过程以重复为主要模式,表现为课程的学习以模仿老师的讲课内容、演算习题为主,致使学生的学习相对追求结果同一性和重复性,缺乏超越精神和创新动机的培育元素,循规蹈矩更是学习的主流方法(参见图一)。这种氛围对于培养执着、严谨的工程人员是很适合的,但是却不适合文科学生的培育。以追求发散思维和个性化理解书本知识的文科学习模式缺乏校园大环境的兼容,文科知识不具备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性特征,使得文科学生在校园文化刚性成分的熏陶下缺乏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的能力。

1.2 学习过程自我监控学习能力较低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文科学生更容易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学习的形式行为而是学习的内在动机。以综合性大学为例,文科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英语角、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模式充斥校园,新生一走进学校就接受到各种需要主动学习的信号刺激,尤其是校园的物质文化比如学习园地、图书馆、自习大楼等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则更多地倾向学生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诸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机器人制作大赛等等,工科学生占较大比例使得这些赛事成为学校的亮点,文科类赛事则参与学生少,难成主流,对学生的激励较小。尤其是工科学生的学习都是受到老师安排的(比如每次课都有作业),学习行为有条不紊,这种模式难以为文科学习效仿(文科难以每次课都安排作业,甚至一门课结束才安排一次综合作业),学生如果没有形成兴趣,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会逐渐削弱(参见图二)。

1.3 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能力较高

文科学生经过高中学习的训练自发寻找学习资源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强,在教学和学生工作中,一般会安排很多项目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谈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财经写作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计算机操作和英语表达能力、公共关系策划和社会活动能力等等,在这些项目或活动的锻炼过程中,形成了对学习资源管理的能力和应用能力,为自发获取知识提供了途径。

1.4 学习方法的调整及环境利用能力较高

通过对在校市场营销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力较高。凡是学生中成功的模式比如学习优秀、参与各类竞赛效果较好等等,都会很快成为其他同专业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这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主动比较、剖析成功的路径,再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造,为自己在有兴趣的某个方面获取优势奠定了基础。

1.5 理工基础较薄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市场营销的学生由于绝大部分是文科毕业生,理工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在阐述一个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语言优势,但是在条理和层次上的清晰度欠缺。按部就班的学习方法难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跳跃式的学习和案例式的讨论模式比较适合这类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

2 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获取工科知识的需求分析

市场营销人才对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技术构造有详细的了解,在面对消费者时可以完整、系统地介绍商品的性能、特点、用途、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以及与自己所推销商品关联的其他辅助材料的使用、消耗等常识,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商务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4]。从个人的需求看,学习是“个人全面均衡发展、建立良好个性、实现自身理想”这三个方面的原动力。工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受到社会对学校定位的限制,缺乏综合型院校的专业竞争力,迫使工科院校市场营销学生产生学习工科知识,促进全面发展的动机(通过对在校市场营销大四学生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推论)。

加上工科院校建立的企业关系以制造业居多,工科优势突出的高校更是以制造业人脉关系学校发展的背景。在每年的人才招聘会上可以看出,到工科院校的招聘单位主要以工科专业为主,经管类专业需求较少,或者需要学生具备工科基础知识,使得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为了应对市场需求也不得不学习工科知识。

当然,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工科知识与工科类专业学习工科知识有很大区别,比如前者主要学习指导性、应用性和判定性知识,在工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不要求专、精、深,只要求相对宽泛一些。而工科类专业学生学习工科知识就必须要突出专而精。这使得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工科知识的途径构建方面必须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3 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的工科知识获取途径构建

3.1 工科知识的内容界定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于“知识”条目的表述是:“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根据这个涵义,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获取的工科知识就应该是侧重于感性知识而不是理性知识,对于理性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建立在更好更完整地理解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比如对于材料科学,学生就应该对新材料的种类、形式、特性和应用领域等有所了解,而没有必要对新材料的分子结构、反应特点等掌握透彻。这样既可以拓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又不至于形成枯燥的学习局面。

3.2 利用工科专业的概论课程学习

在对工科专业学科负责人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几乎工科专业都会开设相关的概论课程,比如材料专业会开设材料概论,对传统的材料和新兴材料的名称、规格、特性以及用途进行讲授;环境专业会开设环境工程概论,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环境、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施,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施,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原理与设施以及其他环境污染物的控制原理与设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相关的设备及工艺术语;食品专业会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概论,主要讲述食品工业范畴、组成部分与产业特点,影响食品品质的因素,储藏保鲜技术以及主要大类食品(谷类、油脂、蔬菜水果、饮料等)的性质、生产加工和包装方法等。这些都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从事市场营销的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产品工艺知识。在现有的工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实践过程中几乎都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而学生找到相关工作后,就需要短期培训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我们在学生学习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拓宽学习路径,借助各个工科院校的概论课程作为选修课,鼓励学生选修1-2门这样的概论课程,培养学生在某个领域的兴趣,了解行业知识,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针对性就更强。这类学生工作后容易上手,也可以节省用人单位的专业知识培训时间,并逐渐依托工科特色形成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特色。

3.3 以工科专业的演示性实验为窗口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工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但是主动学习的能力较低。这样,不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学的模式来鼓励学生获得工科知识,也不可能依靠完全课堂讲授的模式来让学生掌握工科知识。在对南昌航空大学市场营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参观式的学习是一种比较理性的模式。但是大规模高频率地到企业有序参观也是大多数工科院校难以实现的。再次回到工科院校的共性来看,演示性实验几乎占到所开出实验的四分之一,这些演示性实验是对某种专业现象或理论的印证,也是非专业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一个很好窗口;同时演示性实验开出有规模性,重复操作,成本较低,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构建工科知识的参观式学习模式。

3.4 以学生活动为依托,搭建跨专业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由于来源于文科专业居多,与理科学生相比,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向同学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许多学生都表示课堂没有理解的问题都是通过向同学请教弄懂的。因此,在工科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也可以积极推动向同学学习的模式,只是各大专院校都是按照专业分配寝室、教室,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层面都被相对局限在同一个(类)专业,这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是有益的,但是对于学生获取跨专业的知识和学习其他思维方式却是不利的。调查中学生们也建议要提供跨专业对学习交流平台,他们认为如果有工科学生参与或讲解,他们获取工科知识的范围和速度都将极大地提高。因此,可以组建以专业热点为主题的学习小组,借助全国性赛事的参与组建各类团队,必要时可以由校团委组办一些跨学科的学习竞赛,通过外部力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3.5 结合市场营销学生特点,自编工科知识拓展教材

如果在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中有意识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工科知识,自编教材并把一门概论课程纳入选修课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自编教材和上课模式的探索,可以系统地组织学生需要的工科知识讲授,并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工科知识的积极性和适应性。南昌航空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讨,首先组织教师选择材料、新能源作为两个选题编写讲义,在全校《市场营销学》的产品专题选修课上对工科学生进行讲授,让工科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对这些产品知识、产业知识进行评述,根据工科学生的反馈再对讲义进行修改,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特点和从业要求撰写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讲义,提高讲义的适用性,计划在试用两届后,再编成教材。通过教与学的探索来完善教材体系和内容的设计,以提高教材的使用价值。

4 结束语

欧美金融危机对我国多个行业形成影响,从业压力已波及高等教育。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唯有培养出具有特色且竞争力更强的大学毕业生才可以体现高等院校的生存能力。在工作及与同行的交流中发现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不仅不具备专业优势,也不具备办学院校优势,难以在全国众多的市场营销专业中脱颖而出。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以及工作后的知识结构发现,唯有依托所在院校的工科特色构筑关于产品、产业的课程来拓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囿于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体系打破重构,形成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完善市场营销专业的供给,依托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加适合用人单位需求和针对性更强的毕业生,从而提高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竞争力。

工科院校如何办有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是业内人士关注的共同课题,本文是结合工作经验的一个尝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为关注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建设的同仁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摘要:一般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不具备专业竞争优势也不具备院校特色优势,通过调查发现依托工科背景拓宽工科知识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工科院校市场营销本科学生学习资源获取和应用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较高,但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是很强。因此,依托工科院校学习概论性课程以及开展演示性实验是有效方式,同时,搭建有利于工科学生和营销类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从自编讲义到教材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都是有效提高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获取工科知识的途径。

关键词:工科知识,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杨,魏拴成.市场营销本科课程体系设计及专业特色培育[J].市场营销导刊,2007,(4).

[2]李洪玉,何一粟.学习能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75-150.

[3]林国耀.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量表编制与现状测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倪成伟.高职商科专业工科知识构建的实施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8):14-15.

[5]杨易.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与测评[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工科自荐信 篇5

dear manager:

your corporation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me. so i wish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referred, and believe that my education and project background are appropriate for the position. please consider my application for a qualified job hunter .

i will graduate from the dept.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echanics schoo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 with a b.e. degree in july XX. through almost four years studying in university, i have had profound knowledge in my major, 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during my education, i have been skilled in use of microsoft office xp/XX, windows xp/sp2, and can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 of engineering with auto cad XX/c++/photoshop cs, and passed the necr-3. furthermore, i have won other prizes for my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i am good at english and have gained the certificate of cet-4/cet-6. my english ability is good enough to read, write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 am seeking a challenging position as a materials mechanical engineer for metal materials designing , organizes performance and technics analysing, welding and metal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etc.

the enclosed resume outlines my credentials and accomplishments in greater detail. im confident that employing me is a kind of investment for you. if you think that the record of mine qualified me for a start in your company please contact me. i would very appreciate if i have an opportunity to meet with you for a personal interview.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your early reply will be very appreciated.

工科女在预防 篇6

初识预防,一份报告

习总书记说“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初来预防,我被分配到内勤的岗位,面对工作中填报材料等琐碎的工作,我的心中不禁打了一个小小的问号,预防职务犯罪怎么出生产力呢?然而,正是在这些琐碎的工作中,我发现了预防工作别有洞天之处。

一次填报总结材料时我查阅电脑,看到了名为“预防调查”的文件夹,点击进去发现是2014年预防科对我县18个乡镇中近100个村街“村务公开”情况开展的专题调研,形成《“村务公开”执行情况专题调查报告》后呈报县委,在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最终出台了《静海县村务公开工作规定》,使我县村务公开工作全面规范。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预防工作离我是那么近。作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的90后,村务公开执行不到位引发的问题我深有感触,村里的重要事务尤其是涉及财务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导致村情极不稳定,上访、举报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而村务公开工作规定的出台势必会从制度上切实维护村民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助力。我不禁对“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有了更深的感悟。

情系预防,一次加班

一个周五的下午,马上就要下班时我接到了一个申请做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电话,对方很焦急,原来他们的工程招标地在山西,而且周六就截止了,他略带忐忑地说:“我们去投标必须有咱们检察院出具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告知函,您能不能加会儿班等我们一会儿?”我马上打消了他的疑虑,并耐心地介绍查询所需的材料。几天过后,我又接到了这个企业的电话,原来他们在拿到告知函后即刻赶往山西,最终竞标成功。他的一句感谢,温暖着我作为预防人的心,预防虽小,却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一杯热茶,一片热情,一次加班,一份告知函,将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个人拒之“门”外,将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企业输送到招投标领域,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及招投标领域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几率,有效遏制贿赂犯罪,这样的班就是加的再多也值得!

扎根预防,一个梦想

没有公诉席上的唇枪舌剑,没有侦监科提审时的智慧周旋,没有反贪局查办贪官后的大快人心。诚然,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成效难以量化评价,无法让公众直观感知。然而,一次次警示教育宣讲,把多少个意图犯罪的贪念扼杀在萌芽状态;一份份检察建议,为多少个发案单位及时堵漏建制;一份份告知函,为多少个工程筛选出诚信守法的优质单位……

曾经,我梦想着成为一名工程师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智慧;而今,我坚守在预防岗位,践行着“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作为刚刚接触预防工作的新人,我既不会妄自尊大,也不会妄自菲薄。正如一本书中所说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影响世界发展的潮流,但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不是每个人都能三头六臂、八面玲珑,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安于其位,从日常的一点一滴为家庭、为社会增加价值。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情怀,更需要平凡胸怀,而更珍贵的是从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职业精神,我也将在预防岗位抱英雄情怀,务平凡之实。

编辑:施杨 shiyang0915@126.com

工科 篇7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中日两国的发展轨迹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两国都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都在19世纪中叶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 又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始了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日本在战后依托制造业, 通过大力发展出口, 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与日本几乎相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正是由于这种历史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 使得中日两国在众多领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日本目前是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 尤其是在工程科技方面的竞争力更是令人瞠目。而今, 我国也正在努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制造业面临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大量掌握现代先进制造业技术, 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涌现, 将是决定我国制造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日本的工科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并因此支撑了日本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 但也因存在种种问题, 受到日本社会的诟病。

本文通过对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旨在为我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

1. 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

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在工业学校、高等专业学校、大学开展, 另外还有其他的专修学校以及中央各部门设置的大学, 这些专修学校以及中央各部门设置的大学的教学内容相对而言较有特色。

日本工科大学在教育理念上, 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识并不强, 相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 他们更倾向于培养“工程研究人才”, 更倾向于认为“大学工科教育就是教授工程理论”。因此, 大学从企业方面接受委托而实施人才培养的情况并不多, 大学教育的内容也是自己决定, 并不会因为来自社会和企业方面的呼声而有所改变, 甚至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很少受到来自文部科学省的指导。

在这种背景下, 日本的大企业便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 自己开办技术专科学校, 另外还组建职工研修学院, 自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从而开创了日本著名的企业内部培训模式。由于大学入学率的不断提高, 企业开办的技术专科学校的作用被逐渐取代, 但是职工研修学院的培训对象却由新员工扩展到包括企业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 使得新员工可以在不同阶段同上司和老员工一起研究学习, 接受他们的指导。职工研修学院的学习时间一般在数个月到两年之间, 学习方式主要为现场实习。

以上培养模式经过长时间运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发现以下问题: (1) 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规范性; (2) 授课人员自身未必接受过完整系统的工科教育; (3) 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变成员工培训, 其必然受到培训内容狭窄, 企业资源调配、企业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4) 难以适应技术更新加速的现实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 日本更加重视技术人员的企业外学习。如参加学术协会、大学举办的公开研讨会和讲座, 派技术人员到国内外大学留学, 增加面向企业技术人员的研究生招生名额等, 但是从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的角度考虑, 以上措施仍显不足。根据最近的调查, 日本80%以上的公司员工认为自己目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新和增加, 因此希望参加企业外组织的学习。

2. 日本工科院校招生的变化

招生的变化既体现在质的方面, 也体现在量的方面。随着大学升学率的提高, 大学教育已从过去的“接受最高学府学习”的感觉, 改变为仅仅是一种去向的选择。目前, 日本的大学入学率为45%, 即从小学生开始将有近一半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 接受大学教育已成为极其平常的事情, 大多数的大学入学者缺乏明确的目标, 只是因为大家都去上大学, 自己也跟着去了。

在量的方面, 理工科招生的人数在不断下降, 这在发达国家是一个共同的趋势。但是其他发达国家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理工科失去兴趣的人数逐渐增加, 10岁以下的学生对理工科抱有兴趣的比例最高, 日本学生则是在初中毕业进入高中这一期间, 对理工科失去兴趣的学生比例急剧增加, 这可能与日本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有关。近来, 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科目在不断减少, 现在只剩下英语和一门专业课, 如此少的考试科目很难判断考生的素质和能力, 更无法判断考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 一些对机械抱有浓厚兴趣的考生, 却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被拒之于工科大学校门之外。

3.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及工科教育评价的变化

战后, 工程技术人员在日本社会地位很高, 这主要源于政府在战后实施的奖励产业振兴的政策。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 经济主要依赖于进口原料进行加工, 然后出口制成品, 技术人员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评价很高, 报考工科类院校的考生也很多。

但是, 随着社会逐渐安定、富裕, 人们因为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危险性高、工作环境不好、收入与其他工作相比也无明显优势等原因, 逐渐开始对工程技术职业不看好, 报考工科类院校的考生也随之减少。

日本的企业内部现场培训被认为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这一模式也正在受到质疑。一方面是因为这种企业内部培训模式隔离了与工科大学教育的联系, 据调查,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录用的工科毕业的总体满意度只有60%左右, 最低只有40%, 但即使这样, 企业与高校之间也不沟通交流;另一方面, 企业内部培训主要采取上司及有经验的职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 而且这种培训教育又贯穿了特别鲜明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曾经被认为是日本企业的强大精神财富, 被认为是日本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的法宝。但是, 近几年, 对接受这种教育持排斥态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讥讽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为“等待指示的人”、“害怕与别人不一样的人”, “从不敢指出别人问题的人”等。总之,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这种培训模式及其团队精神只能培养出一般化的人才, 只能适应改良型及模仿性的技术开发, 而不能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日本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本战后50年的工科教育奠定了日本在世界制造业的地位, 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的勤劳、好学、具有团队精神等优良品质。但是,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社会思潮越来越显示多元化的趋势, 日本工科教育以及对教育体制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 日本在制订面向未来的, 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产业转型计划时, 要求对现行工科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是, 由于日本对于未来产业如何转型存在着不同意见, 产业转型的方向未能确定, 同时由于日本制造业仍然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普通社会成员对工科教育改革的危机感并不强烈, 因此, 目前在日本国内出现自发性的、大规模的工科教育改革行动还存在困难。

尽管如此, 由于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通过对目前工科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 仍然可以对构建面向未来的, 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工科教育体系有所裨益。通过研究发现, 日本现存的工科教育体系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工科院校教育与企业的互动偏少; (2) 工科大学过分重视科研业绩而偏废教学与人才培养; (3) 具有从事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科教师偏少; (4) 由于升学率的提高以及选拔制度方面的问题, 一些对工科学习无兴趣、自身条件不适合的学生被录取到工科院校; (5) 大学工科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6) 对于中学生出现的厌倦理工科学习的倾向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7) 广义的对于“社会人”的教育仍然缺乏, 终生教育未能有效落实; (8) 学校及教师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未恰当实施等。

对我国工科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日本工科教育体系的分析和研究, 可以对同样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工科教育得出以下启示:

1.社会经济的转型必然带动教育体制的转型。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廉价劳动力形成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必须要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竞争力的发展轨道上来, 这种转型必然会对我国工科院校提出新的要求, 并成为我国工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

2. 大学工科教育必须听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 中国已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高达4200万人, 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工程科技人才约占了三分之一, 在人才数量上我国显然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2002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一项“国内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的调查显示, 在参与排名的49个主要国家中, 中国排在末尾。

这说明当前我国的工程教育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 尤其是我国工程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的弊端, 严重地制约着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

为解决这种弊端, 工科教育必须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 尤其是听取来自实业界的意见, 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不断改进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式。

3. 建立适应技术人才接受终生教育的工科教育体系。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很快, 任何形式的工科教育 (包括大学工科教育) 都不可能具有一劳永逸的效果, 因而技术人员的终生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建立适应技术人才接受终生教育的工科教育体系, 将院校学习、企业内部培训、工程科技人员自学等方式有机结合, 确保工程科技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和提升。

4. 及早动手, 着眼于未来工科人才的培养。

由于工科院校新招录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自身的兴趣、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而且由于大学扩招的因素, 部分并没有准备好成为技术人才或者自身条件并不适合成为技术人才的学生也进入到工科院校学习, 这就要求工科院校首先要帮助新入学者明确进入工科院校学习的目的, 帮助其分析如何成为优秀的技术人才, 唤起其对工科学习的兴趣。对于其他确实对工科学习无兴趣、也不愿成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新入学者, 帮助其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小孩在10岁以前对工科学习产生兴趣的比例最高, 随后逐渐下降。在我国由于经济的发展, 生活条件的改善, 也必然会在未来出现这种趋势。立足于我国特有的国情, 有必要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 持续培养他们对理工科学习的兴趣, 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使他们有志于成为我国未来的工程科技人才。

5. 借鉴日本企业内部培养模式, 加快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教育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工业生产的主力军显然还离不开农民工, 尤其是新生代的农民工。

新生代的农民工相较于他们的父辈, 接受了一定的科学文化教育, 对新事物、新技术有着天然的敏感性, 但是他们其中的大多数和他们的父辈一样,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技术培训, 很难想象如何去依靠这个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性培训的群体来完成产业升级的历史重任。“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 如果能在这个庞大群体中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工程科技人才, 将会极大地促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型。

从实际出发, 借鉴日本的以企业内部培训模式, 同时适当结合院校教育, 将是未来完成对数以亿计的新生农民工培训教育工作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日本与美国白领阶层就业意向调查》 (《日本经济新闻》1998年调查统计) .

[2]《日本工科教育的特点及问题》 (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部2002年) .

[3]《中国科协调查报告》 (来自人民网) .

[4]《国际竞争力报告》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2年发布) .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

工科复变函数教学之探讨 篇8

一、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数学的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出发,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启迪学生主动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达到和生成教学目标[2]。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学习, 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只是一个基本目标, 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 能够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但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猜测答案的形式上, 而是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目标明确的动脑思考。根据复变函数的学科具体特点, 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就需要分析课程的抽象性和结构特点, 对学生的水平加以了解后, 有针对性的采用具体的教学手段, 达到基本教学要求, 并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对后续课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能够自主学习。

二、对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和具体知识点把握

教学中要注意复变函数课程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体系, 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教学进度、课堂节奏上都要有计划, 在基本概念的部分要尽量详细讲解,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教学开始阶段需要让学生明确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学时安排, 让学生能够有明确的预习和复习的计划。由于每一章的知识点对接下来的章节的理解有直接的影响, 除了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反应时间, 还需要督促学生及时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复变函数是高等数学的后续课程, 极限、连续、导数、积分和级数等概念都和高等数学中的定义在形式上相似[3],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对实变量和复变量、实函数和复函数之间的类比, 教学前可先了解学生对于高等数学中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简单复习实函数中的定义和定理, 然后介绍复函数中相应的知识点, 通过比较其不同点使学生深刻理解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本质。开始阶段对知识点的引入、与实函数的比较和理解上要放慢速度, 具体举例说明, 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理解基本的知识点, 形成如何学习的习惯, 避免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到节奏太快、学习太难而过早产生放弃心理, 到后面的积分、级数部分的讲解可根据教学进度适当加快课堂上的节奏, 布置必要的课后练习, 以完成课程大纲在基本学时内的要求。

三、教学手段的应用

1. 直观性原则的应用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或借助已有的知识或组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 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全貌的清晰表象, 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奠定基础, 并发展其认知能力[4]。学生往往感到数学学科离生活太远, 大量的公式符号难以理解, 如何让抽象的复变函数理论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对于数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对复数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感觉吃力, 会对学习复变函数的意义产生疑问, 感觉学习只是在简单的记定义、定理, 枯燥的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因此, 在学习之前, 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理论背景介绍, 如复数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使学生对复数概念有一些直观性的感受, 从而感受到复变函数的学习意义, 产生学习的兴趣。

在复变函数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应该尽量结合本课程特点, 把握直观性教学原则, 一是在理论教学中能够联系应用背景, 二是在定理证明时用图像加以辅助。这样做是为了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和定理的理解难度, 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 以提高学习效率, 最终目的在于更深刻的理解基本概念。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参差不齐, 教师要注意常常观察学生的反应, 多与学生沟通, 根据教学的效果将理论直观化到合理程度, 同时也要强调理论证明的推导必须是严格的。

2. 其它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为了节省在黑板上书写概念、定理及证明过程、练习题目的时间, 增加课堂信息量, 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不能依赖于多媒体课件, 简单播放会使学生容易走神, 在黑板上要进行必要的推导、演算过程, 而结果可以借助课件展示。

另外, 教师可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 将一些教学视频、资料等在网上共享, 并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从而及时掌握学生情况, 又能够为学生自学提供方便, 扩展了课堂教学的范围。

四、结束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和引导, 更取决于学生的投入程度。作为这门课程的教师, 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高教学水平, 更重要的还是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分析了复变函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 结合复变函数课程的知识结构, 以直观性原则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 探讨了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复变函数,教学,启发式教学,直观性原则

参考文献

[1]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工程数学:复变函数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韩龙淑, 王新兵.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 2009 (12) , 18 (6) :6–9.

[3]伍代勇, 复变函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9) , 18 (3) :92-94.

工科 篇9

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高校在各地招收的生源质量直接反映当地教育水平的高低。目前,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期, 需要更多工科技术人才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对于工科院校而言, 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工科院校的生源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优质生源有利于培养高技术人才, 也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因此研究工科院校生源质量的问题无论是对工科院校的发展, 还是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文献综述

在国外相对较系统的研究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理论开始于在20世纪60年代初。在1961年Schults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同时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1993年Mankiw估算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几乎所有研究的结论都支持人力资本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结论。高远东和陈迅运用扩展的空间Benhabib—Spiegel模型, 研究表明基于人力资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都显著地推动经济的增长。

对于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来说, 工科院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任务。师宝山和岳超源基于DEA算法对高等学校工科院规模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 发现采用DEA方法进行评价是客观的, 能够为不断改进办学效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 高校招生工作中对于生源的竞争, 尤其是优质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生源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源头, 它决定着教学工作的起点, 也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别敦荣和叶本刚运用用38所“985”工程大学数据, 研究发现“985工程”大学招生质量存在明显差, 大学在属地获得生源不一定最优且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与生源质量不完全成正比。曹永茂等通过构建高校生源质量贡献度评价模型, 研究发现地区生源质量贡献度之间的差异, 是各地经济、文化、人口、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结果的反映。如同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强的地区差异一样, 教育也同样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并且这种区域不均衡呈上升趋势。本文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生源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一个简要的研究, 同时也为国家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提高生源质量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三、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为生源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的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 区域教育水平越高, 生源质量越高。发展教育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 即物力、财力、人力以及相关基础设施, 而只有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 才能满足教育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决定了生源培养的方向和内容。区域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 会随着世界经济变化而变化, 因此生源的培养也应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定了生源培养的规模和速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曾指出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在世界背景下, 一个国家就相当于一个人, 它也需要先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才能逐步升级, 直至追求自我的实现。当区域经济发展到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且有额外资本量时, 就可以将这些资本用于发展教育, 扩大生源培养规模, 提高生源培养质量来满足不同院校对于生源的需求。

总之,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着工科院校的生源质量。区域经济发展为生源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优质生源是工科院校人才培育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推动工科院校的发展, 加快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四、研究设计

(一) 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的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年的数据, 本文将每个地区的数据做成面板数据。为探究究竟哪些解释变量能对生源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采用基础模型加扩展模型的形式, 设立三个面板数据模型, 逐步回归引入解释变量。

在式 (1) (2) (3) 中, i表示省份, t表示年份, α0、β0、γ0为截距项, υi、ηi、σ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特定效应, υt、λt、εt表示紧随时间变化的时间效应, ωit、ψit、φit表示与解释变量无关的随机扰动项。其中MQ表示生源质量即被解释变量, pgdp为人均GDP, psi为第二产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psi为第三产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tifa代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lgbr代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trcg代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clr代表居民消费水平, tf代表了属地因素。

(二) 变量选取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其进入大学后的成绩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中学期间语文、英语和数学等基础学科成绩对后续主干课程的学习影响显著。本文是为了探究经济发展和生源质量的相关性, 因此生源质量是面板数据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衡量生源质量有多种指标, 主要有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由于生源质量的综合素质难以进行评价和测度,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地区之间采用不同的高考试卷, 同时录取比例也不尽相同, 高考成绩本身高低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高考排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是各个地区生源数量差距很大, 高校录取学生排名很难说明生源质量;目前很难找到合适的变量来统一度量各地区的生源质量。因此本文采用高校在各地录取理科生源的平均分与当地理科一本线之间的分差作为生源质量的代理变量, 因为教育部211院校都在一本线上招生, 该变量为正数。

区域经济的总体水平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量:区域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发展因素以及政府管理因素。区域经济发展因素:本文采用人均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来衡量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规模, 采用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作为解释变量来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因素:本文采用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解释变量来衡量区域社会发展情况。政府管理因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仅能评定政府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反映效益的提高。因此本文采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作为解释变量来衡量政府管理情况。虚拟变量:由于高校在本身所在地招收的生源比在其他地区招收的的生源多, 因此成绩分布范围比较广, 招收生源的平均分会受到影响;因此, 本文在解释变量中引入虚拟变量, 该省为该校所在省份取值为“1”, 该省不为该所学校所在省份取值为“0”。

(三)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采用的原始经济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少量来自于各省的统计年鉴。生源质量数据来自于各个大学的招生网站、新浪教育频道数据资料、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资料、《中国教育考试年鉴》、《全国高等录取分数线统计》等, 主要采集14所211工科院校高校在各地录取理科生源的平均分与当地理科一本线数据。

对生源质量进行评估时, 本文采用高校在各地录取理科生源的平均分与当地理科一本线之间的分差。即:录取线差=高校在各地录取理科生源的平均分-当地理科一本线。在进行区域综合实力评价时, 因为各地区人口数量的不一致, 若用绝对数进行评级不能反映出真实的经济实力, 因此要采用相对数, 即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之后以2008年为基期对各指标数据进行CPI平减, 消除掉价格因素的影响。

五、实证结果和分析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 所以在进行计量回归之前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 以确定回归检验使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模型, 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

模型一:P值=0.0000<0.05模型二:P值=0.0000<0.05模型三:P值=0.0000<0.05

所以三个模型的Hausman检验均为拒绝原假设, 因此三模型均为固定效应模型。

在Hausman检验确定出使用模型类型的基础之上, 用Eviews进行检验, 基本检验结果见表2。

首先考察在基础模型 (1) 可以看到四个指标对于生源质量的影响在1%水平上均为显著。在第一个模型中, 人均GDP对生源质量为正向影响。即生源地的人均GDP越高, 则该地进入工科院校的学生整体水平也就越高。由回归结果可以得到第二产业比重psi对生源质量的影响为正向, 即一个地区工业水平越发达则该地区进入工科院校的生源质量也越高。当一个地区工业整体水平较发达时, 大学生毕业后在该地区的工作机会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多, 同时职业发展的潜力也更大。在回归结果中, 第三产业比重pti对生源质量的影响为正向。即一个地区第三产业水平越高则该地区生源质量也越好。固定资产投资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在模型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tifa对生源质量为正向影响。即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会使工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提高。

模型 (2) 中, 在模型 (1) 的基础上引入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两个解释变量, 根据计量回归结果可以看到新引入的两个解释变量均为显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对于生源质量存在负向影响, 这与罗伟卿以及陈志勇和张超的研究结论一致。所以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的减少会反映在生源质量上面, 也就相应产生了当预算收入增加, 生源质量会出现负增长的现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于生源质量也为负向影响, 由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物价水平越高, 并且外来游客较多, 因此社会消费品总额并不能反映该地的实际消费水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生源质量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分别代表参数估计值在10%、5%、1%水平上显著

模型 (3) 中, 在模型 (2) 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居民消费水平和属地因素两个解释变量。新加入的解释变量中居民消费水平clr对生源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并且对生源质量为正向影响。随着区域经济水平的逐步增长, 消费结构也在逐步升级, 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也就意味着生存资料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与此同时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比重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消费的质量, 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素质, 进而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以及生源质量。所以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产生消费结构的升级从而提高生源质量。属地因素对生源质量的影响为不显著, 即学校所在地和生源地省份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源质量是无影响的。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所选的区域经济指标对工科院校的生源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制约生源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源地经济越发达, 工科院校在当地招收的生源质量越高。本文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为工科院校制定招生政策和广大考生挑选理想学校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第一, 工科院校可以根据生源地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招收生源, 确保优质生源的获得。区域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 生源质量相对较高, 可以相应的扩大在当地的招生规模。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 生源质量较低, 可以相应的缩小在当地的招生规模。

第二, 工科院校可以根据生源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源招收比例, 完善招生政策。相对而言, 第二产业发达的地区为工科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 当地生源会考虑到今后的就业方向而更倾向于报考工科院校。因此, 工科院校能够从第二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获得相对优质的生源。所以, 工科院校可以适当扩大在第二产业较发达地区的招生规模。

第三, 不同地区的考生在进行院校选择时, 应谨慎报考工科院校。对于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生源质量相对较高, 报考工科院校竞争激烈;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 生源质量相对较低, 报考工科院校的成功几率较大, 当地学生可以考虑报考。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 (第一版) [M].蒋兵, 张蘅, 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2]Mankiw, Romer and D.N.Weil.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02) .

[3]高远东, 陈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 2010 (01) .

[4]师宝山, 岳超源.基于DEA算法的高等学校工科院 (系) 规模效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02) .

[5]别敦荣, 叶本刚.2005年-2010年“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源质量统计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04) .

[6]曹永茂, 岳国伟, 张世强.高校生源质量贡献度评价模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05) .

[7]罗永泰, 李小妹.高考入学成绩对后续课程影响的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 1996 (02) .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2013.

[9]罗伟卿.财政分权是否影响了公共教育供给——基于理论模型与地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研究, 2010 (11) .

工科 篇10

1 当今理工科高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1.1 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对理工科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

近几年,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外的金融形式对理工科学生就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我国GDP在2010年以后, 受世界经济的经济影响, 增长率逐年下降, 2013年GDP同比增长7.7%, 创自1999年GDP同比增长7.6%以来最低增速, 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GDP增长的就业弹性降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每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拉动就业增长约0.3%, 相当于带动135万人就业, 到本世纪则下降到0.1%, 约80万人就业, 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逐步减少。[1]我国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2013年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 能够拉动130万-150万人就业, 但增长数量主要是在第三产业,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影响, 导致中小企业大量倒闭, 企业业务下滑, 企业需求岗位减少, 直接形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社会就业率。特别是出口电子企业和制造企业的经济不景气, 甚至破产, 导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 对理工科学生的就业产生了直接的不利影响。

1.2 企业的人才需求的改变对理工科学生的就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 这一改变也就说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出现了人才结构与企业的需求不是完全匹配的现象。目前, 大量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 无法达到知识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标准。然而, 很多企业招聘的是综合类、复合型人才, 这样的需求对于这些企业来说, 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 利用人力资源所具备的大量综合知识, 为企业创造价值, 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很多高校毕业生仅仅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 对其他领域的缺少了解, 知识面相对较窄, 与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匹配, 导致高校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

1.3 传统的就业观念对理工科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对广西某理工科高校2013届毕业生调研为例, 81%的毕业生选择从事专业技术岗位, 65%的学生选择生源地作为就业地点。不难看出理工科学生往往将自己定位在研发、技术维护、设计规划等专业技术岗工作, 而对于销售、管理, 甚至是教师岗位不是很热衷, 再加之, 对工作地域、薪资要求等方面, 更多的理工科毕业生选择到大中城市或者生源地就业, 限定了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面, 形成了毕业生就业观念结构性失业和地域结构性失业状况。部分理工科学生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引导限制了就业选择面, 在校期间, 对自身的素质培养往往只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 而忽视其全面素质培养, 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就业竞争中, 缺乏竞争力, 而造成自身工作难找的局面。

2 国内外体验式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运用的情况

2.1 体验式教育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实践教育。它通过受教育者对所处环境的感知理解, 产生与环境相关联的情感反应, 并由此生成丰富的联想和领悟, 在心理上、情感上、思想上逐步形成认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更深层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成长中的价值, 体现了人才的成长与经历的辩证关系, 为学生的成长实践、拓展了广阔的行为空间。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体现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育方法, 既符合高校对职业指导的创新要求, 又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它强调的感觉体验、领悟和认知, 注重情感、态度, 强调直接接触, 让学生对未来职业有所感触。运用体验式教育法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主要为让学生感受到职业指导的重要性, 从而让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切实有效的行动, 提高其就业质量和未来工作满意度, 提高职业指导的实效性。

2.2 国内外体验式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研究与运用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高校就业工作指导人员不断探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职业指导服务, 高校已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到高校课程的必修课程, 职业指导人员撰写的有关职业指导工作方面论文逐年增多, 但有关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职业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多。在《中美高校就业指导与就业教育比较研究》文章中显示,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方式采用过体验式教学, 如职业调查、职业人物访谈、模拟面试、录像分析、工作实习等方式。康奈尔大学还有“工作影子 (Job Shadowing) ”计划, 参加者成为职场人士 (多为校友) 的“影子”, 在一段时间内如影随形, 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显示体验式教学法对于职业指导实效性就有可操作性。体验式职业指导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职业指导的传授内容, 逐步学会职业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 职业人的转变等内容成功完成向职业人的转变, 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从而达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的目的。

3 发挥体验式职业指导在理工科高校开展与实践的几点建议

高校是培养我国高科技人才的摇篮, 理工科学生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力量。高校的学生职业指导应根据理工科学生的特点, 围绕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开展, 在校期间, 为学生提供体验未来职业的机会,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等职业素质培养教育。

3.1 引进企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体验职业实践的平台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9]3号) 中提出要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 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鼓励企业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因此, 很多高校在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为扩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 高校也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 促成企业将实验室建立在校园内, 从人才专业培养方面看, 企业实验室可以将企业的科研生产与学校的教学研究相对接, 企业可以在学校从低年级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校企专业要求对口度, 缩短企业员工的培训期, 降低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 同样, 高校达到了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从学生职业发展角度看, 一年级的学生通过企业实验室可以认知职业要求, 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 有机会进入实验室体验职业岗位, 学生经过职业岗位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度, 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促进学生就业和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3.2 校企科研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体验职业发展的机会

高校理工科学生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 在校期间,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了解学术前沿, 建立科技强国的使命感。理工科学生虽然经常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但是真正能够参与到与企业直接对接的项目少之又少。笔者认为, 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为企业培养一批特需的专业人才, 可以采取校企项目化合作, 企业将一些不涉及到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基础性的科研项目与高校联合, 委托高校进行研究开发, 将企业的科研阵地延伸到高校, 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对企业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过程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专业性人才, 在科研实践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又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高校的特有作用。校企项目合作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 体验科技创新对企业、对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3.3 积极鼓励学生依托专业技能开展创业体验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正随着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因此高校毕业生不能仅仅等、靠就业岗位来解决就业问题, 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来, 拓宽就业的渠道。笔者认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种创业, 不是一般意义的生存型就业, 而是一种机会型就业。理工科学生创业有着与其他专业而不具有的创业优势, 理工科学生大多掌握着符合社会特别需求的专业技术, 在创业过程中, 即创业初期, 不需投入很多的资金, 靠自身的技术就可以开创一条创业之路。但是, 这也要求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大学生创业街等形式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实体, 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够了解市场、深入创业现场, 去办经济实体、搞经营, 体验创业, 感受现代企业的创业氛围, 增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3.4 运用体验式职业指导教育推动学生成功就业

高校职业指导一方面解决如何提升学生就业职业技能, 另一方面是如何提高就业竞聘技能的问题。运用体验式职业指导方法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 推动学生顺利就业。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 具备工作实战经验在竞聘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建议高校积极联系用人单位, 为学生寻找顶岗实习的机会, 实现学生在毕业前到相关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锻炼, 提前体验工作岗位的情况, 实习结束后, 顶岗实习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实施双向选择, 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 同时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毕业生是否继续录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参加顶岗实习的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较高, 我校本科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签约率达到80%以上。另外, 学生毕业前要实际体会应聘过程, 建议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开展模拟竞聘, 经过实践运用, 有91.7%的学生认可体验式教育法, 让学生学会竞聘过程中换位思考和掌握应聘技巧, 推动学生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俊.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建议[J].百科论坛, 2008, 12.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篇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高等学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2]。教育部联合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四个重大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3]。为此,全国各大高校掀起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是制约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个重要命题。

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培养理念

理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引领性作用。要提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凝练人才培养理念。

(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

高层次。高层次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特征。高层次是指高尚品德和博专知识。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时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水平升级,经济社会对人才规格和要求普通提高。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严重紧缺是制约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层次的鲜明特征。高层次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具有积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变革的价值追求,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产业变革的专业技能和过硬本领。

有特色。有特色是指行业特色和成才规律。工业是有别于其他产业的经济部门,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富有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强,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鲜明行业特色。所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应该练就能够适应工程技术工作岗位要求的吃苦精神,练就能够适应工业行业要求的过硬本领,深深打上产学研结合的烙印,对工业行业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推动民族工业走向世界、引领未来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技术在产业发展和变革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我们要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要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发展、新变化和新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应该具有长远的目标选择、比较长期的优势积累和较强创新创业潜质,并取得社会认可的创新业绩,将其培养成为学术研究大师、工程技术创新精英和工程工业发展领袖。

国际化。国际化是指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参与全球行业竞争的能力。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和世界已经深度融合。特别是随着全球工业分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中国工业已经成为世界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面向世界。具体来说,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球工程工业技术发展前沿,开展参与全球工程工业技术领域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产业竞争的综合能力。

(二)凝练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全面性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刀尖,位于人才金字塔的塔顶,能够驾驭全局、创新创造、引领未来。这就要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一方面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应该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性育人观念。

产学研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成长规律。从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来看,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超常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紧紧围绕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要求、工科学科发展需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学生能够掌握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趋势。实现产学研、工科教良性互动、紧密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多样化育人理念。拔尖创新人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拔尖”是培养层次,“创新”是人才培养类型。从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来讲,都具有表现形态多样的特征。从生产实践来看,主要包括学术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我们也需要坚持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尊重学生个人选择,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精英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系统化育人理念。教育不是独立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相互交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系统内和系统外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影响。从系统内来讲,实现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加强学校与科研单位、工业企业等合作,强化中外高校国际化联合培养。从系统外来讲,需要统筹好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因素的功能定位。所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系统化育人理念。

二深化改革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

(一)改革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

立足当前工科人才培养实际,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遵循工科人才成长规律,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为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体制保障。endprint

1实行学科通识教育,开拓人才培养口径

当前,以通识教育破解人才培养“出口”口径过窄问题成为高等学校的基本共识和普遍选择。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时间有限等三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高校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面临重要挑战。学科通识教育是在专业教育色彩非常浓厚的背景下,推进通识教育的现实选择和有效举措。从国内高校实践来看,基本上实行学科通识教育。在生源遴选中坚持大类招生。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着力构建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适应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建设素质教育基础平台,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在培养机制上,本科教育阶段坚持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着重推行人才遴选机制、专业选择机制、过程管理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动态分流机制。研究生教育要按照一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推行学科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培养中实现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奠定基础。

2实行培养过程贯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人才培养目标交织、过程分散、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人才培养链条断裂,本科、硕士和博士之间不能很好衔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之间通道不畅。实行人才培养过程贯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是破解以上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生源遴选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工科拔尖创新人才遴选途径和选拔模式。第一,加强和改进自主招生制度,发挥优势、体验公平、阳光透明,注重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录用。第二,要改进学生入校后二次选拔的工作机制,为有创新潜质、研究潜质和其他特殊潜质的学生进入实验区学习提供保障。第三,着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多种渠道,对部分高职院校具有工程技术方面潜力的学生,以机制创新进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和通道,实现人才培养立体化。

在培养过程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通道。构建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在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能够科学统筹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阶段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等内容。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质。建立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贯通衔接机制,破解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目标错位、课程相离、评价狭隘、效果相悖的顽症。在培养方案、培养制度、学生考评等制度上相贯通、相衔接,实现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一体化。从现行教育制度来看,主要由两个模式可以实现,一是实行本硕博“2+1+5”贯通培养模式与“直博”模式,二是采取本科专业与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模式。

3实行校际、校企协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开放式办学,走出人才培养象牙塔,回归经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是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现实选择。高等学校必须充分统筹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着力推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校所合作等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模式创新。着重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换、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等多种途径,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亲密接触生产一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与创业潜质。同时,要着力把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事务的潜质和基础,提升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力。

(二)创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机制等人才培养活动的概括和总和。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符合高校实际,课程体系应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学模式应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评价机制应该回归经济社会要求。

1确立符合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龙头”和灵魂,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纵观我国工科教育院校(含综合性大学)数量庞大、层次多样、结构多元,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办学实际有着天壤之别,社会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多样化态势。这就要求各个院校在制定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既要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总体要求,也要充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坚持走本土化道路,选择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并遵循拔尖创新人才通用标准和工程工业行业人才规格要求,构建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构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和主要依据。知识的传播、技能的掌握、情感的培养等都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把握长学制人才培养的特点,需要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发展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综合拓展课程等课程模块有机统筹起来。通识课程体系要满足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注重文理交融、注重东西结合、注重古今贯通。课程建设要注重提高质量、注重结构优化、注重紧跟前沿、注重实践训练、注重创新发展,着力提高课程的主体适应性、内容科学性和实施针对性。既要注重优质课程自主开发和建设,更要注重优质课程的引进和吸收,特别是要全面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范式总和,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5]。面向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来抓。特别是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坚决杜绝“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注重思维培养,注重能力提升。

4建立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机制

人才评价机制包括人才评价理念、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评价方法。在评价理念上,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评价要着重考核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核心品质,坚持学生、学校、社会共同检阅的理念,学生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检阅相统一,更加注重社会检阅。在人才评体系上,要制定符合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要坚持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等考核方法综合运行,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养、创新潜质、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内容。endprint

三着力构建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质量保障机制

(一)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办学经费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机制。第一,要建立校级领导机构,主要负责校内资源统筹安排,确保校内优质资源能够满足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实需要。第二,要科学确定办学投入机制,能够科学论证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投入标准,确保办学资源科学配置。第三,要建立完善的投入效益监控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种优质资源使用效益提升,预防资源浪费。

(二)教学师资队伍保障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保障。第一,要明确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授课教师标准,为组建能够适应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师资队伍提供依据。具体来说,授课教师应该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视野开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精到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第二,要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教学团队进行授课。实行课程教授负责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均需要教学团队的教授进行审核。第四,要大力引进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等担任工科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弥补高校教学不足,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第四,建立课程教学研讨机制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团队要实质性运行,授课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学业发展指导机制

导师制的建立在欧洲国家具有较长的实践历程和良好效果。我国导师制度的建立始于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初步建立导师制或者导生制,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担任导师。遵循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发展要求,必须建立学业发展指导机制。第一,制定学业导师遴选条件、聘任程序。第二,明确学业导师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第三,严格学业导师日常管理和考核制度。

(四)动态分流管理机制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本采取实验区制度。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实行特殊政策,优势资源比较集中。学生在实验区学习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区设立意图、学业标准进行考核。同时,也需要建立竞争机制。因此,必须建立动态管理分流机制。第一,明确动态管理分流标准,以明确的学生发展标准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明确动态分流程序。建立学生转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确保动态管理分流工作顺畅。第三,完善学生退出跟踪服务机制。学生动态分流后,进入新的专业班级学习,在班级融合、成长适应和学业发展等方面可能面临一定困难,需要跟踪服务。

参考文献

[1][5]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2012-10-23].http://www. 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高职工科学生非技能素质培养 篇12

一、高职院校工科学生非技能素质培养的逻辑内涵

1. 和谐教育内涵

首先, 和谐教育追求的价值观是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 和谐教育要求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基本素质获得和谐发展的基础上, 个体都能获得充分发展。其次, 和谐教育所运用的方法是从调控教育系统结构中诸要素的关系入手, 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和谐的教育条件和氛围, 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第三, 和谐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充分的发展, 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2. 非技能素质内涵

非技能素质是相对技能素质而言的,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 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技能素质, 而非技能素质是指高技能人才在具备技能素质以外还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创业素质等非技能素质。

二、高职院校工科学生非技能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 非技能素质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教育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社会, 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 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日趋明显,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专门人才, 但是仅仅具有高技能不等于就是高技能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 不仅要有知识, 而且要有能力, 会动手, 会交往, 素质多样。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人才, 而且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如果一个人光有表面的素质, 没有健全的人格, 没有社会责任感, 没有情怀, 缺乏个性, 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2. 非技能素质培养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

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 也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一个人只有具有健全的人格,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才能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从一些用人单位反馈过来的情况看, 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本职工作, 这不能不说与高职学生内在素质有相当的关系。高职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促进人的总体价值提升为目标, 培养适应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受教育者, 学生自身也有这样的客观要求。

3. 非技能素质培养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 提高学生的素质, 注重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 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高职工科学生非技能素质培养正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三、高职院校工科学生非技能素质培养的路径探讨

1. 构建“技能素质”和“非技能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知识、能力、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教育因素中, 最受重视的是知识, 其余的虽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视, 但在实践中未能很好落实。技能素质可以在专业学习中通过多种途径 (实习实训、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等等) 获得, 慢慢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内在素质, 成为自身的能力。相对来说, 学生的非技能素质很难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形成。我们要构建“技能素质”和“非技能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要构建“技能素质”和“非技能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办学理念上就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近年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提出“素质为魂, 能力为本, 厚德强能, 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较好地切合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是落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笔者认为教育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铸造学生素质培养之魂。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 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汇, 学生能够获得的信息量空前增多, 一些消极的、错误的思想或多或少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理想和人生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 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 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2)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打牢学生素质培养之基。在教育部开展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 对学生素质的测评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可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已经引起各方面关注。对工科学生来讲, 在开展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开展文化素质等非技能素质教育, 可以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把人文知识和专业技能融会贯通,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在课程设置上有所突破, 将非技能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避免空泛化。

(3) 加强身心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身心素质教育不可或缺。有些高职学生脱离父母的约束, 缺乏自制力而沉迷于上网、玩乐, 极易影响身体健康。此外, 学习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还会使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遇到困难产生挫败感, 不能有效地调整心态。这种情况下, 学校必须重视学生身心健康, 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适当的心理疏导, 帮助学生强化健康意识, 预防身体和心理问题的发生。

(4) 加强就业能力教育, 落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已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共识。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开放, 高职毕业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实践、应用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内容中引入新理念、新技术, 使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市场, 符合社会需要。此外, 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也很重要。在进入大学后, 让学生及时了解所学专业和将来职业的关系, 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找到一个最佳的求职方向, 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 确定自己的特长、专业和知识结构, 从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非技能素质培养中重要的一环。

3. 优化非技能素质培养的环境

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的熏陶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要以开放的视野, 创造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使每个受教育者达到身心和谐、人我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当然, 学校不是大学生非技能素质养成的唯一方面, 家庭、社会等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学校教育和社会相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将校园育人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 可以使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关注到更广阔的世界。

总之, 和谐发展贯穿在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之中, 没有和谐发展就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只有遵循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规律, 在进行专业技能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非技能素质培养, 才能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 但是仅仅具有高技能不等于是高技能人才。在和谐教育观的观点下, 高职工科学生还应该注重非技能素质的培养。文章探讨构建“技能素质”和“非技能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非技能素质培养的环境, 培养高素质高职工科人才。

关键词:和谐教育观,高职,非技能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晓.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与和谐教育观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朱冬英.探索学生非技能素质养成的实践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21) .

[3]秦绍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5) .

[4]邓传德, 范雄飞等.高校全面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 2007, (6) .

上一篇:海外总承包下一篇:平安和谐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