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球专业学生

2024-05-29

高校网球专业学生(通用8篇)

高校网球专业学生 篇1

1、前言

1.1、选题依据

生活满意度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 它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自19世纪末, 在我国生活满意度以心理健康和主观生活质量为核心内容, 比较重视个人的主观积极心理体验方面的研究。生活满意度就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 出现了很多关于对社会不同群体的生活满意度研究, 尤其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已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大部分的调查都是以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生活为对象进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并没有专门以体育专业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体育专业的学生专业特点比较显著, 从一般大学所学课程来看, 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会花更多时间去钻研课程, 而男生由于兴趣较为广泛, 在其他如体育运动、上网等上花的时间较多, 因而对专业的学习上没有女生花的时间多。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课程与其他学院学习课程存在有巨大的差异, 上述研究对于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学生来说并不具有相同性。本文根据当前情况调查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差异, 并分析该差异形成的原因, 根据调查结果给出意见, 以求更好的提高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学生生活满意度,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促进体育学生身心健康, 提高幸福感。

1.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

生活满意度始于上世纪60年代, 是衡量在校学生心理状态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自此美国关于学生生活满意度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美国教委员会于1966年使用CIRP (Cooperative Institution Research Progranm) 测量新生的满意度。1933年出现CSS (College Student Survey) , 由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HERI) 提供。学生对其学习及课余生活经历的相关信息进行评价。从而便于学校评估学生满意度、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伙伴Novel-Levitz公司设计SSI (Student Satisfaction Inventory) 量表, 并且进行了涉及院校最多, 调查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其结果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被视为大学生满意度测评的国家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的基本情况。

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 各大学对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都十分重视。英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是大学面向现实、全面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自觉的管理行为。大学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参加全国或是本地区的学生满意度调查同时, 也由大学自己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调查。与参加全英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相比, 许多大学更重视自己组织的本校学生 (包括在校学生和刚刚毕业的学生) 参加的满意度测评, 便于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发现本校的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例如, 英国的Kent大学和Limerick大学近年来每年都进行本校内部学生的满意度测评, 而且将测评的结果分析总结, 写成报告供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参考。英国九十多所大学和五十多所高等教育学院, 学生满意度调查形式多样。除此外, 英国的许多教育机构在所属地区或城市开展大学生满意度调查, 涉及院校逐渐增多, 调查规模不断扩大, 满意度调查也在不断扩大。2005年全英17, 0000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60%的人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2006年度的全英大学生满意度测评参加学生多、范围广。

1.3、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

我国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了我们这一时期的社会新主题。和谐的社会是让人们在整个生活过程中能够感到幸福, 因此对幸福感问题的研究完全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要求。与此同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现在关于如何促进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年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诸多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出现诸多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这有利于促进体育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幸福感。

王宇中, 时松和为了能够编制出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个人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 根据大学生对各类生活事件的评分的高低, 并采用Camp-bell等人编写的幸福感指数, 总体情感指数 (Index of well-Being, Index of General Afect) 项目编写形式和计分方法, 总结出了影响大学生生活的五大类问题作为量表的项目, 即学习成绩、自己的形象和表现、同学和朋友关系、身体健康状况及经济状况五大类生活问题。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抽取24所高校中接近19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测试, 对测试结果分析后被认为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和理论效度, 完全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个人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评定工具。测试结果还表明, 从性别比较看, 女生对经济状况的评分比男生高, 从整体评价上看, 也是女生略高于男生, 似乎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正性评价, 即更容易满意。

张涛、梁执群在《医科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中运用王宇中, 时松和编制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作为评定标准, 随机抽取了山西医科大学本部、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两个校区中的500名学生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其中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性别比较上看出女大学生在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客观满意度上得分高于男大学生, 且存在显著差异, 这是由于女大学生比男生更能安心学习, 学习也较认真、刻苦, 学习成绩自然比较好[5]。而在和朋友关系、形象与表现、经济状况、主观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上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1.4、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高等教育已经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了。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政府和公众对高校的办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是国家人才战略储备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对人力资本使用的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国家有必要对大学生的满意度状况有详细的了解, 以备以后人力资源的布局。根据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关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研究的结果显示,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总体上生活满意度不高[6]。在高等教育的今天, 人们对学生的满意度十分关心, 提高大学生的满意度势在必行。

从20世纪60年代起, 北美地区出现了关于对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随着各地研究增多, 国内相继出现了许多关于学生满意度的研究, 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依照国外的研究成果。由于国情和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 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也存在差异, 所以要研究我国学生生活满意度就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 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探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有关问题。关于一般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并不适用于体育学生。体育学生的学习课程大多数是在教室以外, 更多学习的需要学生亲身参加体育运动, 进行实践体验。课程的巨大差异导致体育学生在学习、性格各方面也具有巨大差异。根据体育学生实际情况研究, 有利于提高高等体育教育服务质量,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5年1—2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其基本情况见表1。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 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针对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生活满意度差异分析, 设计了“生活满意度问卷”。根据调研对象, 调查问卷分别对随机抽取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各年级发放问卷。抽样给学生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 问卷回收率为100%, 剔除有缺失的问卷, 有效问卷137份, 有效率为91.33%。从而获得本课题所需的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提供调查数据资料。

2.2.2、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 借助了成都市各高校图书馆的书本和网络资源查阅和收集有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研究的书籍;并且通过查阅体育学院资料室有关书籍对体育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资源查阅, 了解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前沿动态, 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2.2.3、访谈法

问卷发放过程中, 与体育院系老师、研究生在读的师兄师姐以及已毕业的师兄师姐进行了访谈, 收集了问卷以外的资料信息, 为本文的撰写积累了理论依据和材料。

2.2.4、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运用的是王宇中, 时松和编制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 (CSLSS) ”, 此量表的内容总共有6个类别, 其中五个是关于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生活问题, 即学习成绩、自己的形象和表现、同学和朋友的关系、身体健康状况及经济条件这五个维度, 属于客观满意度, 第六个类别是“对自己生活总体的满意程度”, 属于主观满意度。本研究将此六个类别看作是六个维度来设计相应的问卷, 其中每个维度涉及3个左右问题, 被试根据自己所处的状态及实际情况选择, 采用5级评分:1为非常不满意, 2为不满意, 3为一般, 4为满意, 5为非常满意。各个维度中所有的项目得分的均值即为该维度的单项得分, 前五个相加除以5的指数可以作为客观满意度分;第六项代表的是对生活的主观满意度;客观满意度与主观满意度相加后的得分为个人生活满意度的总分。从而得分高表示生活满意度高, 反之, 得分低则表示哦生活满意度低。

2.2.5、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录入相关数据, 对男生、女生数据进行拆分后分别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以利于进行差异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学生生活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和分析

由表2课得知,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学生在满意度评价的各个项目中, 对自己在家庭中受重视、关心程度的评价中选择满意的比例最高, 有84.7%的学生选择的满意, 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认可;选择满意的百分比高于60%的分别是对自己与朋友同学的关系、对家庭的和睦、和谐、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对自己跟老师的关系、对自己所学专业;在选择满意所占的百分比低于50%的共有四道选题, 分别是对自己学习表现、当前就业形势、对自己就业工作能力、对自己自身总体的各个表现。其中最低的选题是对自己学习的表现, 仅占了34.3%;每个选题中选择满意的比例都远远高于不满意。由此可知,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学生生活满意度程度较高。

3.2、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学生生活满意度各维度比较分析

3.2.1 学习成绩

注:表中的男生人数为72人, 女生人数为65人。

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由表3可知, 在对自己学习表现中36.1%的男生选择了满意, 32.3%的女生选择满意;在对自己所学专业评价中, 70.8%的男生选择了满意, 只有52.4%的女生选择的是满意。在对自己学习表现和对自己所学专业评上男生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女生, 说明男生在学习成绩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女生。

3.2.2、自己的形象和表现

注:表中的男生人数为72人, 女生人数为65人。

由表4可知, 在对自己性格上男生有58.3%选择满意, 只有2.8%选择不满意, 而女生有50.8%选择满意, 还有6.2%的选择了不满意。男生选择满意的比例大于女生, 且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低于女生, 说明女生相比较于男生有跟多的人选择了不满意。说明男生对自己的像个较为满意。男生有62.5%在对自身的总体各个表现上表示满意, 而且并没有人选择不满意;同样在对自身的总体各个表现上, 仅有44.6%的女生选择了满意, 此外, 还有7.7%的女生表示不满意。由此说明了男生在对自己的形象和表现都非常满意, 且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女生。

3.2.3、与同学和朋友的关系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关系网, 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严重影响着一个人对生活的观念。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因为与同学朋友间的关系而开心、悲伤。通过对表4各项数据分析可知, 在与同学和朋友的关系上男生女生选择满意的比例几乎没有差异, 而在一般和不满意两个选择上可以看出男生不满意的程度高于女生, 但是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不同性别 (男、女) 学生在平常与同学和朋友关系处理中表现较好, 且男、女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2.4、身体健康状况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通过对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不同性别 (男、女) 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得知男生有高于72.2%的人表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满意, 仅有5.6%的人不满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男生相比, 女生满意的人数就大大低于男生, 仅有56.9%的表示满意, 除此外还有10.8%的女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不满意的。由此充分的说明了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不同性别 (男、女) 学生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

3.2.5、经济状况

由表7可知, 男生有58.4%的人对家庭经济状况较满意, 女生有49.2%的表示满意, 相比较于男生而言比较低。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不同性别 (男、女) 学生经济状况整体较好, 其中男生满意状况明显高于女生。

3.2.6、对自己总的生活满意度评价

对自己总的生活满意度, 就是自己的主观生活满意度。由表8可以得知男生对自己总的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较高, 有62.5%表示出满意, 并且没有人表示出不满意, 而女生在总满意度比例低于男生的情况下, 还存在7.7%的人对自己总的生活满意度不满意。很明显的表现出了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男生对自己总的生活满意度较高, 且显著的高于女生。

3.3、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生活满意度比较分析

3.3.1、客观生活满意度

对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不同性别 (男、女) 学生生活满意度均分进行比较, 男生各维度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女生, 在五个维度中与同学和朋友的关系这个维度上男女生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五个维度, 男生在学习成绩方面学习成绩方面得分最低, 女生在对自己总的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分最低, 见图1。这五个维度都属于客观满意度的一部分, 由此可以得出,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男生的客观生活满意度高于女生。

3.3.2、总的生活满意度

表8是不同性别学生对自己总的生活满意度评价, 也就是学生对主观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图1表示的是五个客观维度的生活满意度得分, 也就是客观满意度。客观满意度加主观满意度即为个人总生活满意度评价。由表8和图1可以得知,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男生的主观生活满意度和客观生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女生, 所以可以充分说明,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男生总的生活满意度高于是女生的。

4、结论与分析

4.1、结论

本研究对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进行调查并分析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男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女生, 整体在6个维度的生活满意度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与同学和朋友的关系、身体健康状况、自己的形象和表现、对自己总的生活满意度评价、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双方在与同学朋友关系上满意程度最高, 说明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学生在对自己平常生活中对处理人际关系上都是比较满意的, 且对其人生发展有利。本研究中,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男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女大学生, 并且从各项的比较结果可以得知,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的男大学生似乎比女大学生更容易做出较高的评价, 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4.2、网球运动对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分析

(一) 经常参加网球运动的学生增强体质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度, 还可以培养人们的乐观精神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从而增加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 网球运动属于一种隔网对抗性的运动, 在网球对抗过程中, 可以增加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从而增加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 学生网球运动过程中会结识很多网球爱好者, 大家相互交流、探讨知识, 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 并且在探讨中获得生活的满足感, 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

摘要:生活满意度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更好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生活状况的满意度,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相关研究方法, 借鉴王宇中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 以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对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的学生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且加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与同学和朋友的关系上满意度较高;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满意度较低;并且男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建议学校加大对体院学生学习方面的关注度;与此同时, 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 端正学习态度。本文研究结果对改善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成都市,网球专业,不同性别,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Shin D C, Johnson D 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78, 5:475-492.

[2]林飞宇, 杨瑜.美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测评 (SSI) 及其启示[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2006.3

[3]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研究文献综述[Z]

[4]杨晓明, 金龙, 张艳.英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其启示[A].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5]王宇中, 时松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 (CSLSS) ”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药科学, 2003, 12 (2) :199-201.

[6]张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干预方法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06 (2)

[7]吕如敏.马怡阳.大学生人际关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学院派批评2013, 04 (2) :90-91

[8]王宇中, 时松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 (CSLSS) ”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药科学, 2003, 12 (2) :199-201.

高校网球专业学生 篇2

关键词:高校;网球教学;手感培养;途径

网球手感是指学生在对网球速度、方向的感性判断,并在回球中采用正确的击球动作和速度。手感是一种感性的认识,但却与网球训练中的技术动作、装备和心理等具有直接关系。这种直观的感知要在正确的技术引导下经过多次的训练形成。手感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击球效率,提高网球动作的连贯性和熟练性。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高校必须清晰的认识这一点,在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手感,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影响网球训练手感的因素

首先:学生的运动装备是影响其手感的重要因素之一。装备影响学生的击球准确度和跑位速度。因此,要培养手感应选择专业的网球运动装备,包括球拍、拍弦以及网球本身。从而增加其击球成功率,培养其动作的规范性。在网球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选择不同重量和不同弹性的网球,通常初学者发球可选择重量大、弹性高的网球,以逐渐提高其发球质量。而接球则可选择重量轻的网球,以培养初学者的手感。

其次:在网球训练中,技术的规范性对手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采用规范的动作有助于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网球的运动路线,从而实现正确击球动作以培养手感。同时,网球教练还应采取积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心理。实践证明,在放松状态下,学生的击球水平能够得到提高,握拍力度和手臂动作也相对更准确。因此,在高校网球教学中,正确的心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网球训练手感,促进其网球水平的提高。

最后:网球运动中,正确的步伐是培养学生手感的重要方法之一。正确的步伐能够提高学生击球的准确性,从而使其网球技术得以发挥。网球具有实践性,其对移动步伐具很高的要求,正确的技术动作与合理的步伐都能够对手感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要求教师在网球教学中严把步伐关,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步伐,以培养学生的手感。基于网球教学的实践性,比赛也有助于学生手感的提高,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比赛是高校网球教学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大学网球教学中对加强手感培养的探索

(一)多球练习

在网球教学中,采用多球练习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敏捷度,同时通过击球成功率可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多球练习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选择不同的发球速度,提高其击球的准确率。在发球中教师还应保证连续性,这也是多球练习教学的意义所在。通过连续击球,学生的技术动作快速形成,能够对网球落点进行正确判断。为培养其手感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进步不断变换球的线路和速度。

(二)重心以及手臂动作的处理

在网球运动中,保持学生的重心以及正确的手臂动作可以强化学生的手感。重心与手臂动作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只有学生在击球过程中保持腿部和手臂上动作的正确性,才能确保重心稳定,从而保证击球效率。当然,手臂上的动作要依靠手臂、手腕和手指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就是说,在网球运动中,身体重心是其击球支撑点。在重心稳定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手臂力量,完成击球和发球动作,在不断的击球过程中,学生的手感将得以提高。教师作为网球教学指导者,应注意二者之间的配合,并且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创新。对于初学者,要保证技术动作的标准性,而对于具有一定基础或可以参加比赛的学生来说,可简化击球动作,依靠重心的转换和手臂的配合提高其击球速度和准确性,培养更加专业的网球人才。

(三)借力发力

借力发力即根据对球速的判断选择合理的击球力量。借力发力使学生形成对网球落点和速度的直观认识,有助于其良好手感的培养。学生可根据球速和球对球拍以及手臂的振动选择击球速度。当然,这需要学生长期的观察和训练以对不同旋转速度的球进行正确的判断。另外,在回球过程中击球者还要主动发力,增加球的旋转,提高击球效率。借力发力使回球速度更高,带给对手压力的同时提高了回球方的信心,因此有助于手感的培养。回球训练对学生的手臂动作和击球敏捷度有较高要求,在回球过程中,学生要自然的利用前臂和手腕发力,提高球的速度甚至改变球路,在网球手感培养中十分重要。

(四)调节学生心理,促进对手感的培养

心理调节也是培养手感的重要方法之一,轻松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击球准确度。在轻松的心态下学生的握拍动作更准确,重心稳定且手臂动作更协调,对手感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网球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训练动作的标准性。还要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心态下,使其积极参加网球运动。以享受为前提的网球运动和网球比赛有助于学生手感的养成和提高,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总结

近年来,网球运动逐渐在大学校园兴起。作为一种特殊运动,网球运动对参与者的手臂力量、技术动作具有较高要求。由于我国网球运动和网球教学发展时间尚短,因此学生在训练中手感差、技术动作不到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手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网球教师的重要任务。基于此,网球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网球兴趣,并培养其手感。(作者单位:新余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华勇.试论网球运动手感[J].学术论坛,2011(3).

[2] 田玲.网球运动手感以及手感训练[J].陇东学院学报,2009(2):91-93.

高校网球专业学生 篇3

1、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现状

1.1、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开展规模

高校作为我国新事物、新思想传播的集散地, 网球运动在这里有了很好的发展。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网球运动在成都市有了较快的发展, 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球人口的不断增加, 成都市的整体网球水平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 这其中离不开成都高校网球专业人才的推动与指导。成都高校顺应社会网球热潮积极开设各种网球课。以成都市区高校为例, 根据调查走访成都各高校了解情况得知, 其中开设网球专业课程的高校一共有14所学校, 如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4所高校;其中大多数院校开设网球专业课程的时间为两年半, 每个年级大约20人。经过计算成都高校所有网球专业学生大约850人到900人之间。由于各高校网球师资力量不足, 多数高校网球教师网球专项技能要多是自学或通过临时培训获得,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学校开设网球专选课时间较晚, 导致学生学习网球时间较短, 平均为2年到3年的时间, 学生专选能力差距较大。

1.2、成都市高校网球专业就业问题

1.2.1、就业方向

高校网球专业学生经过2学年的网球专项学习, 理论上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为成都市各类大、中、小型网球俱乐部、学校、自行成立网球俱乐部或其他方面的工作。在这些网球专业学生中主要分成2类。一类为网球专项能力突出的学生, 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为成都各大俱乐部。一类为网球专项能力较弱的学生, 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学校、公司与其他工作。

1.2.2、就业率

升学率的高低直接代表着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 就业率的高低代表着一个专业在社会中认可程度的好坏。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是成都较早开设网球专业课程的一所师范类高校。该高校开设网球专选为大二下学期, 每年级进行网球专业学习的学生大约为20人, 体育专业进行网球专业学习的学生一共60余人。经过与2009、2010级网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 2009级、2010级网球专业学生分别为21人、20人, 其中毕业后从事网球工作的学生分别为3人、2人, 其余学生则选择从事与网球无关的工作。2009级、2010级网球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只有14.28%、10%。

1.2.3、就业现状及原因

网球运动在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与喜爱, 网球职业本应该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热门职业, 但是由于社会种种原因导致就业率的不理想, 其主要的现状与原因如下:

网球俱乐部要求对专业水平较高。由于成都开展网球项目较早, 城区中不缺乏网球俱乐部的存在, 中高端的网球俱乐部10余所, 是成都大多数的网球毕业学生的选择, 但是由于网球俱乐部考虑自身利益的关系对毕业生的网球水平要求较高, 且各俱乐部教练员数量处于饱和状态。

开设网球教学的中小学数量较少。在成都市虽然各中小学积极的开设网球课程, 但是开设网球课程的中小学数量依然较少, 并且体育教师岗位处于饱和状态, 无法满足就业的需求。网球专业学生需要与其他专项毕业生同场竞争, 竞争压力巨大。

高校网球教师学历要求的限制。大学本科网球毕业生由于学历的限制, 无法进入到高校网球教师的行列当中。

自行成立网球俱乐部或承包网球场进行教学风险较大。不少的网球专业毕业生选择自行成立网球俱乐部进行自主创业, 但是由于社会网球场数量有限, 其中成规模的大型网球场 (4片及4片以上的网球场) 一票难求。所能够承包到的网球场多数以1片或2片球场为主, 由于场地数量较少等原因, 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网球俱乐部, 造成网球专业学生自主创业风险过大。

2、社区网球

2.1、社区推广社区网球的重要意义

2.1.1、满足人民对网球运动的需求

人民对网球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 而网球俱乐部数量有限, 且中高端网球俱乐部收费昂贵。如果人民只在俱乐部或体育馆中进行网球运动的学习与锻炼不仅费用昂贵且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球的需求。社区推广与普及社区网球课满足人民群众对网球的需求, 网球大众化、平民化理念运用到社区中有利于丰富社区人民体育活动,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1.2、缓解就业压力

就业难, 难就业, 是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承担起响应的社会责任, 同时社区网球作为社区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应该主动为高校、为社会分担就业问题。社区网球可缓解大学网球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应的配套服务机构可以解决社会再就业人员的安置, 以具名为本, 从居民的健身实际出发, 为居民解决一系列在网球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2.3、社区普及网球运动可提高社区品质, 提高社区核心竞争力。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体育硬件设施的完善是现代校区生活品质的集中体现。网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民群众的目光;社区网球的开展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丰富业主的体育活动内容;社区推广与普及大众网球运动项目可吸引更多的人群选择其小区入住, 使该小区在城市中具有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2、社区群众对网球运动的需求

受到网球独特魅力的影响, 吸引着无数的社区群众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来。群众希望在空余休闲时间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 以丰富生活内容。

2.3、社区网球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建设脚步的加快, 社区体育配套设施的完善, 通过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得出, 成都市网球场主要分布在高校、企事业单位、宾馆与住宅小区;经过仔细阅读文献资料分析得出:网球场主要集中于大学, 由于大学响应政策进行扩招, 高校网球场教学任务加重, 对外开放时间缩短, 导致群众参与到网球运动中的时间减少;有的学校网球场只对学校教师开放, 社会群众与学校学生无法进行网球运动;在社会中网球场主要以企事业单位或体育馆的形式存在, 在企事业中网球场大多数以封闭的方式进行管理或只针对少数人而开发, 人们几乎无法使用这些网球场, 造成球场资源的浪费。在体育馆中的网球场一般收费价格昂贵, 人民在此进行网球运动有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而群众参与网球主要在社区俱乐部网球场自行练习或是在广场上进行个人网球活动, 进行网球运动时无人指导, 技术动作的错误, 器材场地的利用不合理。在社区网球俱乐部中没有合理的利用网球场、俱乐部没有定期的比赛或推广活动。这些种种现象的存在最终导致社区网球开展不合理, 进而影响群众参与网球的热情。

2.4、社区网球运动群体特征

2.4.1、教练员基本状况

社区网球教练员数量较少, 总体情况则表现为以年轻教练员为主, 球龄较短, 大多数以自学为主;教龄较短, 多以经验传授为主缺乏理论的支撑。在教练员当中具备高水准高级别的网球教练数量少之甚少。并且社区网球俱乐部教练员收费普遍偏高, 对于群众经济而言有较大的压力。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社区网球的普及与推广。

2.4.2、社区网球参与人群特点

社区网球参与人员主要是由公务员、教师组成, 这些群体工作稳定, 空余时间相对较多是社区那个球人口的主力军;也有不少的公司老板追求网球的时尚、成功的特性而参与到网球中。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 有不少父母吧孩子送到网球场参与网球的学习。总之社区网球群体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稳定的收入、空余的时间, 这些共同点可以看出社区网球具有广阔的市场, 群众参与网球的热情需要得到满足。

2.5、社区网球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 场地不足与浪费并存。缺乏场地管理人员和运营人才, 社区体育随着经济的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网球场数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缺乏场地管理人员与运营人才, 导致场地资源浪费现象频发, 造成不合理的运用现象的发生。

第二, 居民在网球运动中伤害事故的频发;由于缺乏网球专业人才的指导, 社区群众在参与网球运动时运动方式、技术动作、球拍球鞋等器材的选择不当, 造成不必要的运动伤害。社区应该招聘高校网球专业学生进行网球项目的指导, 与运动安全、运动保健知识的普及。

第三, 宣传力度的不足, 信息交流不畅。在社会中, 有着这样的现象“懂推广的人不懂体育, 懂体育的人不懂推广”。社区网球俱乐部、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缺乏有关网球文化、网球知识的人才, 无法很好的根据网球的特点、根据小区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网球推广与项目活动的开展。

第四, 社区网球协会较少。很少有社区会成立网球协会, 群众参与网球活动没有组织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高校的需要

高校作为我国新事物、新思想传播的集散地, 高校网球专业为社会培养专业的网球人才。高校网球专业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或工作专业“不对口”等现象。高校网球专业人才需要得到与相关网球的工作, 有利于学生能够“学有所有, 更能够学以致用”避免网球人才的流逝。

3.1.2、社区推广网球的需要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健康意识的加强。人民在休闲空余时间选择体育锻炼的方式来丰富业余生活活动。网球作为时尚的运动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 但是由于现阶段社区网球推广缺乏教练、管理人员、宣传手段等软硬件条件, 从而限制了社区网球推广的发展速度。

3.1.3、两者结合的需要

两者相互结合是网球发展趋势的必然趋势。社区想要合理的推广网球的发展以达到提高社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就必须与高校网球专业毕业生相结合。高校网球专业毕业生可以解决社区网球推广过程中遇到网球文化推广、场地利用管理、项目宣传、组织活动与比赛、保健知识宣传等的各类问题, 提高社区网球项目推广的有效性, 使社区网球项目成为该社区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同时社区聘请高校网球毕业生, 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发挥学生在网球专业方面的特长。社区网球项目推广与高校网球专业毕业生相结合, 必然会对网球的开展、普及、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2、建议

3.2.1、建议加强社区与高校网球专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社区可根据所需向高校提出意见与要求, 高校根据社区特点加设网球专业课程内容, 以适合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

3.2.2、两者寻找结合点更好的发展网球项目的推广。高校网球专业学生利用“快易网球”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社区网球教学与开展进行指导, 并且两者要不断更新内容, 根据发展的情况不断调节方式,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球发展情况。

3.2.3、“以官方带动民间”的形式推广网球的发展。在政府的指导下, 高校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开设社区网球推广方面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够适应社区网球项目推广的需求;在政府的指导下, 开设网球社区试点, 一方面解决高校网球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方面作为经验的积累, 最后由较为成功的社区网球试点总结经验、方法, 并且将其推广到其他社区当中, 以“点带动面”的方式在社会中推广与普及网球项目。以达到社会与高校网球共同进步的目的。

3.2.4、在教学模式中, 由于“快易网球”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因素条件相对较少, 社区当中是否拥有网球场都可以采用“快易网球”的方法进行社区网球项目的开展;高校网球专业应开设“快易网球”相关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适应其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点, 最终使网球项目在社区中成功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建辉.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综述.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 2010年12月.

[2]谢孟瑶.试论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网络财富, 2010年5月.

[3]马玲丽.试析社区体育的就业功能.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年12月.

[4]黄伟清.温州社区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3月.

高校网球专业学生 篇4

关键词:体育专业,网球运动,贵州省高校

近年来, 我国网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尤其是我国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 这也使得网球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网球运动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网球运动已经发展较为成熟, 而经济较为落后的贵州地区也开始逐步普及网球运动, 体育院系的网球开展是培养各级各类网球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 其开展和教学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未来网球人口的健康发展。正是基于此, 该研究以贵州高校体育专业为例, 研究贵州高校体育专业网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探讨其影响因素, 希望对贵州高校体育专业网球运动开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1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了贵州省8所高校进行调查, 调查高校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围绕研究内容搜索相关文献。

(2) 问卷调查法:对贵州省8所高校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 共计发放200份, 回收问卷190份, 有效问卷185份, 回收率95%, 有效率97%。

(3)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文档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贵州高校网球场现状

调查显示, 贵州高校网球场地分配不均匀, 贵州大学作为省内唯一的一所211大学, 共拥有室内外网球场地10片, 然而其他高校网球场地相对较少, 有些甚至没有网球场, 有1块网球场的学校占据了12.5%、两块场地的学校占据了25%、3块场地的占据了12.5%, 网球场是开展网球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网球场地的数量决定了网球运动的发展, 也是决定网球教学质量的因数之一。

2.2贵州高校网球教学师资情况

调查得知, 目前贵州很多高校没有专项的网球教师, 没有专业网球退役的运动员担任网球教师,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网球运动的推广, 很多网球教师是业余网球爱好者, 根据学校教学任务就承担起了学校网球教学, 另外, 还有的是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小球运动项目特点的相似性, 于是专项研究羽毛球、兵兵球相关小球专业的教师也担任了网球教学, 他们的专业知识相对专项网球教师较薄弱, 不能更好的承担起网球的教学。

2.3贵州高校体专业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育

调查得知, 篮球运动在贵州高校中受欢迎程度较高, 达到了31.89%, 原因是因为篮球项目是传统体育项目深受热门喜欢。其次受欢迎的项目是羽毛球占据了14.05%, 足球占据了13.51%, 网球项目在受欢迎项目里面排在第四, 占据了10.81%, 其他项目如兵兵球、田径、健美操、武术、排球、其他等项目占据都不到10%。可以看出网球运动项目作为贵州高校一种新型运动项目, 以及近年来中国网球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 以该项目独特, 优雅, 休闲时尚健康的运动的特点逐渐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2.4贵州高校体育专业网球比赛调查情况

调查显示, 贵州高校之间进行的网球比赛交流较少, 学校校内举办的网球比赛也相对较少占了25%, 调查的高校中75%的没有举办过网球比赛, 一方面是经费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组织不够成熟的原因, 高校之间经常开展网球比赛,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技能和心理技能, 而且有助于推动高校之间的网球发展, 也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网球教练。但是仍然有67.5%的学生从来没有去过其他高校进行过网球比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基本设施不足

贵州高校除了贵州大学拥有5片网球场以上, 大多数贵州高校仅有2到3块网球场, 而且大多数是室外网球场, 一旦阴雨天气, 网球课程将不能正常进行, 归根到底还是网球场地数量不够。

3.1.2网球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贵州高校网球专项师资严重不足, 没有专业网球运动员退役的教师, 网球教师更多是学校领导临时指派的其他专项老师担任教学, 但是他们大多数缺乏网球教学经验, 他们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网球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 从而也影响了网球运动的教学质量和更好地开展。

3.1.3网球项目宣传不够

贵州高校中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为篮球运动和其他运动, 主要原因还是学校领导对网球运动项目宣传不够, 导致了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并不是特别高, 所以网球运动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

3.2建议

3.2.1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对高校网球运动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关注, 应进一步加大对网球场地的建设和网球经费的投入, 学校也可以与企业之间进行协商来筹集资金进行网球场地的扩建, 从而不断提高网球场地数量和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3.2.2加大网球专项师资队伍的配备

学校应该引进网球专项教师, 加大对网球教师队伍资金的投入, 平时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在外培训, 提高教师授课能力, 增进老师知识水平, 提高教师网球方面的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 要合理地进行网球教师的储备。

3.2.3加强网球项目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网球氛围

加大高校网球运动的宣传力度, 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 可以进行一些讲座来增强网球运动的宣传, 也可以在学校成立网球协会进行该项运动的宣传等。

参考文献

[1]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蔡友凤, 房殿生.海南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7 (4) :143-144.

高校网球专业学生 篇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武汉市高校网球班300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8.3%,访谈网球教师和教练共10人。

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

2.1 学生对网球肘的认知现状

调查显示,网球练习者中88.1%的学生知晓网球肘这一损伤但是对网球肘的认知不够全面,50.4%的学生了解网球肘的症状而对于预防和知道处理网球肘的学生只有20.3%,这说明普通学生对网球肘的认知不够深入,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网球肘的知识宣传。

2.2 学生获取网球肘相关信息的途径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是在学习网球以后才了解网球肘的,占被调查人数的85%,其中了解网球肘的来源主要是网球教师和教练,这一比例要求网球教师和教练对网球肘方面的知识要掌握得准确、全面;另外,通过传媒等途径获得网球肘信息的学生也占了较大比例。

2.3 学生网球运动中主要损伤部位

在网球运动中,手损伤的人数占21.4%,其次是肘占总损伤人数的18.6%,说明肘关节损伤在网球练习者中存在较大的隐患,需要教师和学生加强对网球肘的防治。

2.4 形成网球肘的原因

技术动作不合理是造成网球肘的主要原因,占总人数的35.3%。对于练习者而言,不规范的动作使原本就承受很大负担的肘关节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为网球肘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网球肘的比重也较大,网球运动的运动量较大,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更需要机体能够适应大运动量的要求。

3 分析与讨论

3.1 网球肘的发病机理

由网球运动导致的网球肘主要是因为运动中肘关节用力伸直、前臂过分旋前和过度肘外翻,使内部或外部过度负荷。内部过度负荷使肌肉损伤,外部过度负荷导致肘关节剪力的张应力,最终造成拉长、撕裂[2]。

3.1.1 网球肘发病的解剖生理学因素

人体肘关节由近侧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及桡尺近侧关节构成稳定系统和动力性稳定系统,可认为是一种车轴屈戊式关节,是近端肱桡关节和桡尺关节的车轴式旋转运动、肱尺关节屈戊式运动的综合[3]。由于尺骨的存在,限制了肱桡关节在矢状轴上的外展和内收运动。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下被迫内收外展时,韧带容易过度牵拉,导致肘关节侧副韧带受伤。网球运动在发球、高压扣球时,肘关节附近的肌腱受到过分的伸展,嵌入肱骨上髁,从而造成肘关节受伤[4]。调查显示,有70.5%的学生对于肘关节的生理解剖结构不了解。

3.1.2 网球肘发病的生物力学因素

网球运动本身对手腕和前臂的冲击力相当大,再加上扣压、截击等动作,对手臂、肘关节和肩造成的冲击,非常容易出现肘关节损伤。在网球运动中,需要手臂、手腕、手指协调动作,来控制球的速度、方向和落点等,在进行“下旋”、“反手”回球时,肘关节和手腕肌肉高度紧张才能对抗来球,因此,肱骨外上髁腱止点部承担的应力大大超过了生理负荷量,长期作用下容易导致局部病变。另外,肱骨外上髁腱止点末端区本身血液循环不丰富,长期处于牵拉的紧张状态,容易造成缺氧和营养不良。久而久之,肘部肌腱纤维受到反复牵拉而发生劳损[5]。

3.1.3 网球肘发病的动作技术因素

在网球的各种技术动作中,由于基本技术错误而形成网球肘的最多,主要表现在手持拍方法不正确,人与球的关系处理不当,拍弦过紧;击球时技术动作不熟练,身体没有协调用力,受力主要集中在前臂和肘关节;正手击球时,直臂打球;反手击球时,肘关节过于急速伸直;发球时,腕、肘部的翻转太剧烈;击球时判断不准确,大力击球时的漏球和击空球等[6]。调查显示,有35.3%的学生认为形成网球肘的原因是技术动作不合理所致。

3.1.4 网球肘发病的教学和训练因素

网球运动形成网球肘与练习者的运动水平关系密切。训练水平低者常常肌肉力量不充足,韧带韧性较差,对于网球的爆发式、大强度击球难以适应。训练水平高者,如果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控制不当,在疲劳或伤病情况下进行发球或反复正反手击球,也容易使肘关节受伤[7]。教学和训练不当也易形成网球肘,如疲劳或运动量过大、伤病等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3.2 网球肘的病理特征

网球肘多数发病缓慢,初期一般没有明显外伤和红肿症状,肘关节外侧酸痛和轻微疼痛,伸屈不受影响,在用力伸腕与前臂用力旋前、旋后时出现局部疼痛,并向前臂外侧扩散,力量减低。严重时局部微呈肿胀,可摸到骨质的增生隆起,压痛明显[8]。

3.3 网球肘的治疗

网球肘的治疗应依据不同时期病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网球肘的急性期,主要采取冷却疗法,减少损伤部位软组织出血和水肿为主。

对早期的网球肘,注意适当的放松和休息,调整训练强度,基本上不影响网球的专项练习。

对于症状明显,肘屈伸受限和疼痛加剧的练习者,应暂停专项训练。进行局部关节腔内注射强的松龙、1%~2%盐酸普鲁卡因,并配合局部理疗,如红外线、热敷等。

对晚期的网球肘,最好中止练习,也可运用推摩、擦摩、肘关节屈伸等手法按摩放松前臂肌肉和韧带,也可采用中草药、针灸疗法等。

对于顽固性网球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如下。

局部封闭加小针刀疗法:用2%的利多卡因2ml加强的松龙12.5ml注入。根据针刀医学原理,用小针刀在肱骨外上髁炎痛点处对桡侧伸屈肌腱病变部位进行切割松懈,每周一次,治疗1~2次[9]。另外还可以采用手术配合中医熏洗疗法、小针刀加按摩法等。

3.4 网球肘的预防

3.4.1 恰当的球拍

球拍的重量不合适很容易对肘关节形成损伤。应从球拍的重量、拍面、握柄、材质等多个方面来选择。底线型选手应选握柄较粗,拍面较大的球拍;材质的软硬应与选手击球的力量有关,击球有力的选手应选择材质较软的球拍;上网型选手应选握柄较细,拍面较小的球拍,材质以中等硬度为宜[10]。

3.4.2 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

正确的技术动作是预防网球肘的关键。在网球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不断改正错误动作,尽量避免对肘关节的伤害。

3.4.3 做好准备活动和专项练习

在进行网球教学和训练前,除了一般准备活动外,还要做好专项准备活动,重点加强对腕、肘、肩的多向性准备活动,使肘关节的运动负荷及运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加强。合理的安排练习强度和密度,初学者应强度小、密度大,高水平者应大强度,密度不宜太大。

3.4.4 加强自我保护

勿使前臂肌肉长时间重复使用或过度运动。使练习者了解和掌握预防网球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正确的技术,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

4 结论

(1)本研究中学生对网球肘的认知不够全面,获取网球肘的相关信息途径单一,学校应加强网球肘的知识宣传,利用网络、墙报、理论课等形式加强网球肘的信息宣传,使学生对网球肘有更加详细、准确的认识。(2)本研究中学生网球肘的比例在网球运动损伤中较高,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3)造成学生网球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不合理,其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规范技术动作,不断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4)在教学和训练中,应重视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尽量避免运动损伤,从而更好的掌握各项网球技术。

参考文献

[1]陶景飏,李晋裕.体育大辞典[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87.

[2]忻鼎亮,刘大熊,黄城.投弹骨折的力学机理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7):43-45.

[3]黄祁平,肖建忠,蒋桂风.基于网球训练中肘部韧带损伤机制的运动解剖学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213.

[4]彭雪涵.网球运动中肘关节损伤原因及防治[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2):133.

[5]方小强.浅谈网球运动中网球肘的成因及防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2):174.

[6]骆积强.网球教学与训练中肘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2):114.

[7]任德利,邓皓轩.网球教学与训练中“网球肘”成因及防治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5(20).

[8]杜长亮,王福秋.“网球肘”的成因、预防与治疗[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80.

[9]王琪,彭飞.局部封闭加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97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2):59-60.

高校网球专业学生 篇6

1 网球墙的起源与概念界定

1.1 网球墙的起源

网球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场地少、缺少搭档而兴起的, 因此对着墙打网球是一种常见的行为。究竟是谁发明了网球墙,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几乎没用相关网球墙的一记载。然而, 关于网球墙的历史相关的记载, 只是墙网球的历史起源中有所记载。1850年英格兰一所名叫哈罗德的学校为了满足学生打网球的愿望, 在操场上建起了几面墙, 让学生利用墙练习, 墙网球运动就此诞生了。1864年哈罗修建了第一块专用打墙网球的场地在, 这标志着该项运动的正式创立, 墙网球也在世界各地传遍开来。正是因为墙网球的兴起, 网球墙才从墙网球中过渡出来, 逐渐成为现在网球爱好者练习时不可缺少的场地。

1.2 网球墙的概念界定

查阅了网球墙相关的文献资料, 未能找到一个确切的概念, 大部分文章对使用网球墙进行网球技术练习进行研究。本研究认为网球墙应该是有一定的宽度、高度和硬度, 表面光滑而平整, 按照要求标出所需的图形和线条用于网球训练的一种墙。北京体育大学陶志祥教授对网球墙的界定是:所谓的网球墙也就是用于网球练习并且垂直于地面的墙体。在网球练习过程中, 不仅仅需要一面光滑而平整的墙体同时还需要一定面积的平整地面。网球墙常常是网球场的附带建筑设施, 网球墙作为附带建筑设施, 没有像网球场那样拥有国际标准。但在实际运用中的网球墙是有一定的标准:网球墙墙高5m左右, 是为了避免练习者因击球不规范将球打到墙体以外的地方;中线垂直于地面1m;墙体宽度大概在12~13m;平整地面距墙体大约在15m左右。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并不是所有的网球墙都能达到这一标准, 在实际练习中也可使用室内墙壁。正是因为受到场地条件的制约, 网球爱好者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地和搭档进行网球训练, 只能利用墙体练习。因此, 能够进行网球练习且较为平整的墙, 都能称之为网球墙。

2 使用网球墙练习在高校选修课学生中流行的原因

2.1 高校网球场地资源严重缺乏

开展网球运动, 场地设施是必备条件之一, 同时网球场的数量和质量也影响到网球运动的开展。高校网球场的严重匮乏与高校大学生对网球日益高涨的兴趣和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阻碍了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目前, 伴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 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高校, 加剧了高校在教学和住宿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这使学校可建空间逐渐减少, 这就给占地面积大的网球场地建设带来了困难。正是由于扩招和网球在高校流行的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修网球这一热门运动项目, 所以目前高校网球场地数量无法满足高校网球教学;同时由于受到一系列不规范比赛竞争以及学校领导思想观念和个人喜好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这使得一般高校网球场地严重缺乏, 甚至有的高校见不到网球场, 更别说在学生中开展网球运动了。相比起来我国的一些重点高校的网球场地数量也是有限的, 其主要用途有两方面:首先, 学校网球队为了参加各种比赛而进行训练。其次, 因为网球被称为高尔夫齐名的“贵族运动”, 平时除了用于教学和训练之外, 大部分的时间不对学生开放, 主要为教工活动服务。这就严重制约了网球在高校选修课的开展, 降低了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网球的兴趣。由此可见, 高校网球场地设施状况直接影响高校网球运动地教学。

2.2 网球墙的出现缓解高校网球选修课的教学压力

正是由于目前高校网球场地严重缺乏, 甚至一些高校目前还没有网球场, 严重阻碍了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众所周知, 网球是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 如果没有合适的搭档或对手一个人无法完成网球训练。近年来, 随着全民健生运动的开展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网球运动因其动作的优雅和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特别是在高校体育选修课中学生们选修网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由于高校网球场地数量限制, 增加了老师上课的难度, 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选修课的学生在既定的课时中根本不能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怎样才能解决以上出现的场地少、学生多、时间短等一些列问题。网球墙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场地少、教学时间短等问题, 缓解了老师课堂教学压力。选修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使用网球墙练习, 在老师教授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前提下, 对墙巩固练习, 以增强对网球技术动作的掌握。

2.3 网球墙的出现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

网球墙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载体而形成和发展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主要内容是: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 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以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 可以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网球是一项高雅的运动项目, 参与者在道德修养和礼仪意识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网球墙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选修课学生因场地不足, 无法进行网球锻炼的强烈意愿, 一面网球墙能容纳5~6人同时练习, 甚至能容纳更多的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 虽然缺少了与对手的对抗, 这并不能说对墙练习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同时在对墙练习中, 我们一直要遵守网球运动的相关礼仪。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使学生从不同的人身上感受到运动的气息以及不同生活的态度, 而受到感染, 使参与者消除不良情绪, 促进学生心理积极健康的发展。利用网球墙自学自练, 学生之间对网球运动的心得与体会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促进学生之间网球技术的进步与提高, 不但避免老师一教到底的局限性, 也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增进校园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这无疑是促进校园文化从良性发展的手段。

3 利用网球墙的练习法

3.1 球性的练习

练习者站在离墙3m处, 一手持球抛向墙体, 当球接触墙体反弹后, 用非持拍手接住球, 反复多次, 尽量做到连续多次不失误, 主要是培养练习者的手、眼、脚上的协同配合。等到能熟练的接住球之后, 站在离墙5m远的地方, 就用球拍接落地的反弹球, 增加球拍对球的控制。

3.2 专项技术练习

3.2.1 对墙正反手抽击球的练习

练习时, 练习者面向于墙体, 双脚与肩同宽, 眼睛平视前方, 采用关闭式站位, 击球时上体微微前倾, 重心落在右脚, 做好引拍动作, 非持拍手将球置于体前, 当球落地反弹到髋的位置, 蹬地转髋然后用球拍击打球, 动作一定要规范, 连续稳定的多打几个回合。对于网球选修班的学生来说, 因为球撞墙后反弹的速度很快, 常常来不及击球, 为了能有效地回击球, 击球时尽量用70%的力量, 提前引拍做好准备。同样, 反手也要提前做好引拍动作。

3.2.2 对墙高压球的练习

在离墙2m左右的地面划一条标志线, 站在离网球墙15m的地方, 对着离墙2m的标志线发球, 当球经地面反弹到墙体上时, 非持拍手指向来球。持拍手运用发球方式继续将球击打到地面2m左右的标志线处, 如此循环反复。高压球时尽量将全身放松, 手眼配合。

3.2.3 撞墙截击球的练习

靠近墙1.5m左右然后把球送向墙, 当球反弹未落地之前用球拍将球击打过去。在体前截击球时, 重心靠前, 手腕固定, 拍柄与手臂成90度夹角, 体会用甜点击打球。

3.2.4 壁球式练习

运用壁球的方法练习网球, 需要两人同时拥有完整的网球技术, 这是两人轮流对墙击球的练习方法, 这种练习方法几乎接近实战。在进行壁球式练习不仅可以提高你的步法水平, 而且还可以增强处理不同来球的综合击球能力。

3.2.5 对墙发球的练习

发球前在墙上画出1m高的标志线, 站在离墙约12m左右, 非持拍手抛球一定要稳, 将球抛向一点钟方向, 抛球同时向后引拍, 观察每次发球撞击的位置不能低于标志线, 发球时要求全身放松, 击球那一瞬间快速有力。

4 结语

在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网球墙, 可以解决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场地少、学生多、教学时间短等一系列矛盾。利用网球墙练习是提高网球选修课学生的综合技术必要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在达到网球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要:采用观察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高校网球选修课学生使用网球墙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研究得出网球墙在提高选修课学生网球技术和自我练习能力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从而解决高校学生多、网球场地少等一些列问题, 达到网球教学的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为我国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网球,选修课,网球墙

参考文献

[1]陈勇, 李皿.非体育专业高校提高网球教学质量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 (9) :1254-1255.

[2]陈显.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4 (1) :108-110.

高校网球专修学生归因方式的研究 篇7

关键词:归因方式,高校,网球专修学生

0 引言

归因理论是西方心理学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目前还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对网球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战术的分析和现状调查分析。对有关心理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归因方式的研究在我国为数不多。个体的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行为结果倾向于做什么样的解释,这种解释将会影响个体的后继行为,正确合理的归因方式将会增加个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相反错误的归因将会使个体在活动中产生不利于技能提高的消极情绪。因此,对于个体明确自身的归因特点,可以进行及时的调整有一定的必要性,为归因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180名网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来自于天津体育学院网球专项学生100人,西安体育学院网球专项学生80人。平均年龄为20.8岁,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24岁;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整理有关网球运动、体育运动心理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书籍及归因方式的研究文献。(2)心理测量法。归因方式选用的是由姒刚彦从德国引进并修订的因果维度量表中国版的CDS。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境,失败、成功各9个题。田宝对该量表进行了效度和效度的检验,证明其具有较高的信效度。(3)数理统计法。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球专项学生归因方式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根据归因方式的评分标准对网球专项学生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得出,网球专项学生在成功情境下的归因方式为:内部的(M=12.44)、稳定的(M=13.14)、可控的(M=13.06);失败情境下的归因方式为:内部的(M=12.08)、不可控的(M=15.15)、稳定的(M=12.6);根据谭先明研究女子垒球运动员归因倾向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分数分布为3-27分,小于中间分数14的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大于中间分数14的为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越偏离中间分数远的,程度越明显。个体不管是在成功还是失败情境下归因方式应该是: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这种归因方式才能促进个体后继积极的行为表现,从表2测量结果可以看出网球专项学生在对比赛成功的归因比较合理,这种认识是一种自我激励,保持自信的心理,有利于自身成绩的提高。而面对失败的情境在可控性方面存在错误的认识,不是一种科学实用的认识。在可控性维度上,不管是面对成功还是面对失败网球专项学生都应该归于可控性因素,因为可控性因素是指个体完全可以凭主观意志控制的因素。

2.2 不同性别网球专修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与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归因方式在成功情境下网球专修学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成功情境下女子和男子的归因方式均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说明网球专修学生在面对成功的归因时男女都能作出正确的分析,有利于运动参与与保持。网球专修学生失败情境下的性别差异得出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在失败情境下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表现在内外源、稳定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可控性维度上不存在差异。在失败情境下男性的归因于内源上的分数比女性更明显(男M=11.41<女M=13.42)但都小于14可以说明在失败情境下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内部归因,但是男性归因于内源比女性更加明显;在稳定性方面,存在差异但不是很明显,男、女都倾向于稳定的归因。在可控性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女都倾向于作不可控的归因。

多数研究表明运动情境中归因方式存在着性别的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不稳定的因素。由表3可以看出归因方式在成功情境下网球专修学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在对待成功看法是一样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女子网球发展趋势比男子好,能够趋向于男性做出比较合理的认识。在失败情境下,内外源、稳定性下存在性别差异;通过表4可以看出女性在失败情境下更倾向于外部归因;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女子网球发展比男子好,女子表现出更多的能力肯定,在面对失败时就会把失败归因为状态不好或者是对手太强等外界原因。在面对失败男性倾向于做稳定的归因,而女性倾向于做不稳定的归因。

2.3 不同训练年限网球专修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与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成功情境下不同训练年限在可控性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内外源、稳定性上没有差异。进一步从归因维度得分在可控性维度上可以看出:1年以内的更倾向于不可控归因(M=14.19)这说明1年以内的个体在面对比赛成功的情况下,不相信比赛结果是有可控的努力结果所致,归因趋向于做不可控的侥幸心理,不利于成功的保持。在稳定性维度上6年以上的个体更趋于不稳定的归因(M=14.22),原因有可能还是6年以上个体参加的比赛水平都比较高,使个体带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在面对比赛成功时不能做长期的稳定归因。在内外源维度上训练年限归因分数都差不多。在成功情境下多重比较得出表6。可以看出:训练年限在可控性维度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一年以内与4-5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一年以内与6年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48);2-3年与4-5年(P=.001)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由表7可以看出:在失败情境下,训练年限在可控性维度上有差异(P=.028),在内外源和稳定性上没有差异。进一步从归因维度得分情况可以得出,可控性方面不同训练年限都趋向于不可控的归因,其中6年以上的最为明显,而稳定性和内外源上得分差别不大。存在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对个体训练年限的划分还不是很科学。进一步多重比较对训练年限进行可控性上的具体表现见表8。

通过表8不同训练年限归因方式的多重比较得出:在失败情境下可控性维度存在的差异表现在:1年以内与6年以上(P=.013);2-3年与6年以上(P=.008)。在其它维度上均不存在训练年限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高校网球专修学生在成功情境下归因方式比较合理,易于促进个体后继积极的行为表现。但是在失败情境下在可控性方面不能做出合理的认识,就会使个体容易产生自责的心里。归因方式在成功情境下不存在性别差异;在失败情境下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表现在内外源、稳定性上,存在这种原因主要可能是网球在中国发展的形式而至。在成功情境下不同训练年限在可控性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内外源、稳定性上没有差异;在失败情境下,训练年限在可控性维度上有差异,在内外源和稳定性上没有差异。在成功情境下男女在归因方式的认识都差不多,而在失败情境下,在可控性维度上都倾向于做不可控归因,女性比男性更加明显。随着训练年限的提高,在成功情境下都比较合理;但在失败情境下还是出现在控制性维度,倾向于不可控的认识,会让学生在失败下容易产生怀疑自己能力的消极情绪。运动员要明确这点在进行自我调节时,选择更有利于技能提高的归因分析,同时教练员也应充分认识有关归因方式的调整,对运动员在归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对网球专修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不同训练年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计划,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成败认识。

参考文献

[1]谭先明,陈小敏.女子垒球运动员归因倾向性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科研所,1998(6):230-232.

[2]田春兰.大学生田径运动员比赛成败的归因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3):27-29.

[3]田宝,阎万军,葛杭民.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归因倾向的差异性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5-82.

[4]李正中等.体育专业大学生归因方式特点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53-56.

对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负荷的研究 篇8

心输出量、最大摄氧量等是评价人体心肺功能及有氧耐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评价人体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负荷强度的控制。对于普通大学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的研究多以这两个指标分别测试的报道居多, 而在同步实验状态下测试心输出量, 最大摄氧量和通气无氧阈等指标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对62名喜欢网球运动的男子大学生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测试研究, 目的是根据当前大学生身体机能状况, 确定适宜运动负荷强度, 为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中改善心肺功能和有氧运动能力,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喜欢网球运动的男子大学生62人, 其中普通大学生50人, 大学生运动员12人, 均为我校1-3年级学生。分别来自22个省市地区, 采用随机抽样形式, 经一般体检被测者均无心肺功能异常, 他们的一般身体情况见表1。

2.2、使用仪器

Vo2max, VAT测定采用jaeger-EOS系统自动气体分析仪, 每30s自动记录一次。心输出量测定采用日本光电Rm-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 负荷采用monke-818型功率自行车, 数据采取由专门实验技术人员完成。

2.3、研究方法:

2.3.1、运动负荷实验的设计:将受试者分为普通男大学生 (B组) 及喜欢网球运动的大学生 (A组) , 采用以每1′30"递增30W至120W, 此后每递一次负荷为15W, 直至力竭状态, 测定最大摄氧量 (Vo2max) 和通气无氧阈 (VAT) 。Vo2max取吸氧量峰值, 同时要求: (1) 心率大于188次/min, (2) 呼吸商大于1.10以上, (3) 最后30sVo2较前30s值不变或稍低

2.3.2、VAT的判定:

VAT (无氧阈) 是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度的拐点, 采用通气无氧阈方法可以间接判定无氧阈指标。判定标准为:氧通气等量有规律上升;吸入气和呼出气氧差开始下降而二氧化碳差并不下降;肺通气量呈非线性上升。

2.3.3、心输出量测定:

依据张青心阻抗血流图在自行车负荷实验中的方法, 在每级负荷末, 用阻抗法以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步颈动脉搏动图 (CAR) , 心阻抗微分波 (dz/dt) 及心音图、 (PCG) , 每次描记12-18个心动周期。描记速度25mm/s, 选基线平稳中的5-6个进行测量。取平均值。

心输出量:心脏每搏动一次所射出的血量 (ml) ,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值 (HR) 。

3、结果与分析

3.1、定量负荷时心输出量指标变化

在递级增加运动负荷时的一定区域内, 受试者心率值.、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随负荷增加而增加, 并且呈线性关系。

每搏输出量B组 (普通大学生) 在与相应心率值值105次/min时达到峰值, A组 (大学生运动员) 则在110次/min时达到每博峰, 以后随负荷增加保持平稳或稍为下降趋势。超过一定范围, 每搏输出量不但不随负荷和心率值增长, 反而下降。每分输出量随负荷增加仍保持递增趋势, B组 (普通大学生) 负荷135W或相应心率值169次/min时达到峰值, A组 (大学生运动员) 则在165W负荷功率时达到每分输出量最大值。以后随负荷增加而逐渐下降, 从两组受试者在递增负荷运动中所测得的心输出量, 最大吸氧量 (Vo2max) 。通气量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两组受试在体能存在差异 (见表2、3) 。

心输出量是衡量心功能的基本指标, 增加运动负荷使机体代谢加快, 相应心输出量也增大。而心输出量的多少取决于每博输出量和心率两个因素的影响, 若心率值保持恒定, 每搏输出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心肌收缩强度和速度, 凡能影响这两个因素的都能影响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除上述诸原因外, 还受心率值的制约。心输出量增多的意义在于, 每博输出量与最大吸氧量呈正相关。

3.2、定量负荷时Vo2max指标变化

最大慑氧量 (MaximalOxygenConsumption, VO2max) 是反映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高水平最大慑氧量是高水平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 即最大慑氧量的高低标志着人体有氧运动的潜力。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显著, B组绝对值为2.91±0.42L/min, A组则在受试者绝对值达到3.40±0.29L/min。

由于最大慑氧量与身高、体重等因素有关, 所以最大慑氧量的绝对值并不能精确反映机体的慑氧及利用氧的能力。因此, 目前常用相对值表示最大慑氧量, 最大慑氧量相对值是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最大慑氧量值 (ml/kg/min) , 它更能反映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AB两组相对值为53.41±5.07mL./kg/min, 46.97±6.04ml./kg/min, 存在显著差异。耐力水平的提高不仅表现在VO2max的提高上, 而且反映在运动时能否有效地、充分地利用其有氧代谢能力, 本文研究结果, 在受试者每搏输出量, VAT。每分输出量最大值时的吸氧量, A组显著高于B组的利用有氧代谢的能力。

3.3、不同机能状态下各指标的变化

表4显出了在三种机能状态下心输出量的水平, A组显著高于B组。通气无氧阈 (VAT) 运动状态及显著高于各自静息水平, 心输出量最大值时又较VAT运动状态值有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表明, B组男大学生从运动开始至90W功率负荷之前, 心率达到105次/min-124次/min之间, A组受试者则在负荷功率120W之前, 心率达到110次/min-126次/min之间时, 为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随负荷量增加而递增阶段。

超过此阶段每搏输出量呈平稳或稍下降趋势, 这种趋势与受试者体能的不同存在差异, A组大学生运动员每搏输出量指标的维持能力较B组高。而每分输出量则要到B组受试者负荷150W, 心率169次/min后才下降, A组在负荷165W, 心率168次/min后呈下降趋势。

两组受试者达到每分输出量最大值时心率指标相似, 但由于安静时心率值值不同, 因此, A组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随心率增长幅度较B组受试者高。

3.5、大学生适宜运动负荷强度

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最大值时Vo2max, 心率值max相应值及比率, 表明男子大学生适宜运动负荷强度, 见表5。

B组普通大学生适宜运动负荷强度范围是每博输出量相对应的心率值105次/min或最大吸氧量34%。至每分输出量相对应的心率值163次/min或最大吸氧量70%时, 是最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 这个范围相当于最大心率的51—88%。

A组喜欢网球运动的大学生运动员组的适宜负荷强度高于普通大学生, 在每博输出量相对应的心率值110次/min或最大吸氧量42%。至每分输出量相对应的心率值168次/min或最大吸氧量75%时, 是最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而且大学生运动员在每分输出量后的心力储备仍有一定水平, 可以根据运动训练的需要, 增加一定运动的负荷强度是可行的。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最大值的区域内是男子大学生心脏功能在运动中最好的时期, 超过上述负荷和心率的运动, 可能会造制对身体的伤害。Fujinami也曾建议以心输出量开始下降时心率为安全运动的限度。

4、结论与建议

4.1、SV.CO、Vo2max、VAT、HRmax等指标反映了目前大学生身体机能状况, 也反映了喜欢网球运动的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存在体能上的差异。

4.2、普通男子大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的“靶心率”阈值为最大心率的51%-88%之间, 此范围是在最大吸氧量的34%—70%, 相当于每博输出量 (82-98.45) ml。

4.3、运动负荷强度的控制应以个人的实际承受能力为原则, 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最大值的区域内是男子大学生心脏功能在运动中最好的时期, 超过上述负荷强度的运动, 可能会造制对身体的伤害。普通大学生应当通过有氧耐力运动来提高心力储备, 在体育教学中尤为注意。

4.4、尽管影响心率指标因素较多, 但测量心率指标简单易行, 用最大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在实际测量中不仅要考虑心率变化, 同时还要考虑不同体能大学生安静时的心率差异。

参考文献

[1]黄浦源.对竞技武术运动员负荷强度与耐力水平的分析研究[J].体育科学, 2011. (4) :29.

[2]李大春.通气无氧阈强度对男大学生血清酶的影响[J].体育科学, 2010. (3) :52.

[3]张杰.心阻抗血流图在自行车负荷实验中的使用价值初步探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0 (3) :42.

上一篇:现代水平井钻井技术下一篇:难治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