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球文化

2024-05-12

校园网球文化(精选10篇)

校园网球文化 篇1

摘要:网球文化是随着网球运动的产生而出现, 并跟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特有的网球文化使得网球运动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竞技网球水平不断提高和大众网球也得以普及, 但普通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从网球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环境分析入手, 分析其他网球运动开展相对发达国家的高校网球发展状况, 对其观念、机制、体制、思想、技战术、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挖掘, 追问其文化内涵, 从思想层、方式层和器物层提出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高校校园网球文化新型的结构体系, 致力于不断完善和丰富普通高校校园网球文化建设机制。

关键词:普通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系统构建

1、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1.1、研究的目的

网球文化是人们在网球运动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随着网球运动从宫廷走向社会, 从贵族走向大众, 它已经不仅仅是消遣的游戏, 而且成为融健身、竞技、社交为一体的体育项目, 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是网球运动发展的灵魂, 离开了文化, 网球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灵魂”, 失去社会属性, 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必将会制约网球运动的发展。

本文在阐述网球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 从思想层、方式层及器物层三个层面对高校校园网球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期总结规律, 形成理论, 指导实践, 最终形成高校网球文化体系, 促进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

1.2、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的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

2、高校校园网球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结构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思想层, 是狭义的文化;第二层次是方式层, 是制度文化;第三层次是器物层, 是用肉眼可见的外层文化。前两者是软文化, 后者是硬文化。前者决定后者, 是后者的灵魂;后者表现前者是前者的载体, 两者不可分割。

高校校园网球运动必须围绕思想层、方式层和器物层开展文化建设。首先, 在网球运动过程中, 技术是筋骨, 思想是灵魂, 思路决定出路, 想法决定做法, “态度决定一切”, 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需要有先进的网球运动思想, 否则其实践也是没有生机、没有前途的盲目的身体活动。其次, 在方式层文化建设层面, 高校网球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必须改革和完善。最后, 高校网球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器物层面的保障, 这主要包括网球运动的技术、战术、身体训练及运动场地装备等硬文化的设计和实施。

3、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的创建

3.1、高校校园网球“思想层”文化的创建

3.1.1、世界先进网球文化思想的借鉴

国外先进网球文化主要是西方体育运动文化思想包涵奥林匹克精神特点, 再与网球运动特异性如“绅士”、“贵族”、“娱乐”, 彰显个性主义色彩、人格意识交合在一起而孕育而生的。展现生命的完美思想、提倡科学, 讲究规范, 表演观赏欲望, 追求对抗和竞争的思想文化。

(1) 英国网球文化思想。英国的网球文化是以社交活动为基础建立的, 并不是以竞技为基础。现代网球运动的兴起是从英国开始, 早期的网球运动之所被成为“绅士运动”就说明网球运动在当时具有很强烈的“绅士思想”。

英国杰出的哲学启蒙者和思想家约翰·洛克创立了“绅士体育”的特殊理论, 他认为, “一个人首先要健身, 照看好身体, 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举止要优雅, 对自己要有信心。“作为一个绅士, 他无论在海上, 在战斗中, 还是在公共和个人生活中, 都同样要学会克服困难”, 洛克说, “他如果被卷入个人的冲突之中, 就应该成为胜利者。”洛克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清教徒的性质。约翰·亨利·纽曼则认为, 从不使他人受苦之人几乎成为“绅士”一词的定义。绅士总是致力于消除身边阻碍自由与坦诚的因素。他与周围的一切保持和谐而不是凸显自己。真正的绅士言行谨慎, 避免任何引起争执或带来恐慌的行为, 诸如挑唆、压制、猜忌、恐吓等, 即便是对和自己不相干的人。绅士最大的愿望是使每个人身心愉悦。他关心身边的所有人:温柔地对待羞怯者, 亲切地对待陌生者, 宽容地对待无知者。他会记起每一位谈过话的人。他反对任何激怒他人或不合时宜的举动。在与人交谈中, 他从不锋芒毕露却孜孜不倦。

带着这样一种“绅士”思想的英国网球, 创建了著名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选手。有人说, “一身贵族气息代表了英伦网球的全部。”在绅士网球思想的影响下,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坚持将英伦的优雅标准沿用至网球场上, 要求运动员穿纯白的服装比赛, 用老式的发球上网技术, 不甩拍子, 不找裁判麻烦。

(2) 俄罗斯网球文化思想。俄罗斯民族自古就崇尚力量, 俄罗斯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在他的《俄罗斯国家史》一书中指出, 俄罗斯是“自尊、勇敢、善战”的民族。古俄罗斯的民间故事、传说、民歌的主人公个个都是勇敢、健壮、坚忍、灵活的大力士或勇士, 他们拥有的聪明才智和健壮体魄被认为是人的最高品质, 是至高无上的个人荣誉。古人希望自己力大过人, 因此千百年来创造了许许多多体育游戏, 以强健体魄, 锻炼意志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人。

网球运动与俄罗斯人的性格极为相符, 能够通过网球运动展现出他们对与体育特有的文化与思想。同样正是这种思想帮助俄罗斯网球军团的兴起, 也正是因为这种钢铁般的思想, 将俄罗斯网球文化推向了高潮。但同时也是种国家扶持培养的思想, 注重金牌的“异化”是俄罗斯人民把网球运动当作脱贫致富的手段, 这种思想也脱离了体育的真正含义。

(3) 日本网球文化思想。日本网球的开始于明治时代。随着明治维新的到来, 日本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 网球运动在上层社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授。在大正时期, 日本作为正迅速成长的资本主义国家, 通过网球谋求国际交流, 网球运动慢慢深入日本社会。日本是最早开展网球的亚洲国家, 它将东方的集体思维和大和民族的坚韧特性融入到网球运动当中, 在世界网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3.1.2、网球“思想层”文化的更新

高校网球运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 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创建高校网球思想层文化应树立如下观念:第一积极进取。“更高、更快、更强”, 是网球运动的不懈追求。网球运动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和蓬勃向上的活力,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性格和迎接挑战、不畏艰险的品质;第二,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恰恰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和重要价值尺度, 运动场上强调的是“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球场上人人平等”, 不按名头评优劣, 不以身份排座次, 大家平等参与、切磋技艺、展示实力、享受过程。第三, 规则至上。追求平等、崇尚秩序、尊重规则是网球运动的生命线。在网球竞技场上, 规则就是法律, 具有不容挑战的权威性。第四团结友爱。网球运动既讲公平竞争, 又讲分工合作, 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 是消除对立、弥合分歧、缓解矛盾的有效。

3.2、高校校园网球“方式层”文化的创建

3.2.1、网球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背景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中国网球运动应从传统的“体能型”向知识、科技和教育含量高的“智体型”转变, 把夺标育人视为高校网球运动的本质。历史实践证明, 不同的科技状态, 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教学观念和不同的竞技运动方式。而中国高校网球人才培养方式应从原始经验型、近代体能型、现代过渡型向未来智体型转变, 这样才能培养出高境界的体育人才。

(1) 原始经验型的培养方式。人类早期, 与人体化农业和手工业相适应的是狭隘的以经验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因此, 当时人们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束缚下习惯认为:在竞技运动中只要传习的运动技术活动起来了, 运动者的体能、技能和运动成绩自然会提高。因此, 产生了传统的“自然竞技观”和传习式的、经验型的竞技运动方式。在早先网球运动教学训练的开展, 主要是由一部分从事过网球运动的运动员担任教练的, 通过个体本身对网球运动的理解和经验加以总结, 形成知识体系, 最终传授下去。

(2) 近代体能型的培养方式。近代, 与工业革命相适应的功利主义思维方式成为典型, 人们只顾眼前利益, 走向各种极端。与之相适应, 人们在竞技运动中形成了生物竞技观和体能型的竞技运动方式。这种生物性的竞技, 突出的是:挖掘人的生物潜能, 努力提高运动成绩, 忽略了从生物、心里、社会等多方位去提高竞技者综合素质, 从而给现代竞技运动不断接受“异化”的挑战留下隐患。归结为, 近代功利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和单纯生物竞技观的舞蹈而致使竞技运动的“异化”和竞技者的“物化”。

由于网球尚属体能类项目之一, 在当时人们只看到了依靠挖掘网球运动的生物体能, 创造眼前的运动辉煌, 而忽略了全面提高网球运动综合素质的长期效应。

(3) 现代过渡型的培养方式。现代, 与后工业社会、高科技产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人们不但能够全面地审视盲目发展工业给人类带来的正负效应, 而其, 也看到在现代网球运动逐渐成为了商业化和职业化促进了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 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一是忽略了通过竞技与教育结合, 没有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位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导致了运动员出现了“异化”现象;二是网球运动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后, 促使了人们的竞技观念转变成了以提高运动成绩、获得物质利益为中心的运动价值观念, 导致了运动参与者的“物化”现象。

(4) 未来智体型竞技。智体型竞技是教育和科技含量高、智能和体能相结合的竞技运动。它是针对体能型的竞技提出来的, 其产生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

高校网球人才的培养应采用未来与知识技能相适应的创造性的整体型思维方式。网球运动观念将是一个“夺标育人”的新观念, 其方式是一个由网球运动的竞赛、教学、训练、恢复等过程有机结合的智体型的网球运动人才培养方式。

3.2.2、网球人才新型培养方式的建立

笔者认为应从运动竞赛教育、运动教学教育、运动训练教育这三个方面把握高校网球人才培养。

第一, 运动竞赛教育。网球竞技育人是通过网球运动竞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措施。它是竞技运动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运动竞赛即是检验竞技运动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过程, 又是运动员代表集体争取荣誉的过程。因而, 各种利益的交织, 情感的迸发, 促使赛场上经常发生运动员与裁判、对手、观众、组织者的冲突。这是竞赛组织着和参赛者感到最棘手的问题。虽然比赛和育人是一个难以处理的矛盾, 但是, 竞技运动要解决“异化”的问题, 必须要重视多方位研究有关竞赛育人的问题。这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一些赛场上不尽人意的问题, 促进运动员的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比赛育人包括正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 积极捕捉取胜的机会, 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 强化协作意识, 树立自信心等。

第二, 运动教学教育。网球运动教学的育人是把有关育人的措施寓于运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竞技教育过程。它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过程。在过去的网球运动教学中, 人们往往是重技术, 轻育人, 这对于培养有运动个性、全面发展的运动人才是十分不利的。其一, 网球运动教学需要转变教学思想, 把教学中心由技术转向人, 把主要矛盾由“教”转向“学”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 这是我国网球教学从“体能型”向“智体型”转变的重要措施。其二, 网球运动教学要加强理性育人, 把传授运动理性知识与育人相结合, 将其运动专业的理论及其提高运动员做人素质的教育有机结合进行多方位的育人。增强兴趣培养与育人, 把培养运动的学习兴趣、学习毅力与学习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育人。

第三, 运动训练教育。有人把网球运动训练视为单纯提高运动成绩的过程。显然, 在这种思想误导下运动训练必然存在“重金牌、轻育人”的问题。因此, 网球运动的训练必须转变单纯以提高运动成绩为中心的旧思想, 建立以夺标育人为中心的现代竞技运动思想, 处理好夺标和育人的关系, 要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 既夺标又育人,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训练沿着夺标育人的轨迹, 在竞技运动这条“绿色之路”上, 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

3.3、高校校园网球“器物层”文化的创建

高校校园网球“器物层”文化的创建包含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的改善和技战术理念的升华。

3.3.1、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物质环境的改善

目前, 世界上网球强国都高度重视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而我国在高校网球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相当一部分高校开展网球教学和训练的经费紧缺, 教师待遇低, 场地设施陈旧, 训练器材短缺, 科研设备等更是无从谈起, 这已严重影响了高校网球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的创建首先必须将物质环境的改善放在首位。增加对网球活动场地设施建设投入, 将其纳入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实施中, 在绿地中拓建网球活动场所, 免费为学生开放;积极探索实现学校和社会网球资源共享。此外, 可设立高校网球专项发展基金, 改善高校网球教学科研条件, 提高高校网球教师的待遇, 培育良好的高校网球文化的物质氛围。

3.3.2、网球技、战术理念的升华

过去传授网球技术的传统方法就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技术或者击球的方法。教练员应该使用准确的击球规范动作向选手“示范”如何击球, 一旦球员掌握了“示范”的技术, 就将注意力集中于战术 (即从实战出发运用技术) 。网球教学中, 网球运动被视为开放性技能的运动项目, 因为每次击球都是不同的。选手从来不会两次打出同样的球。每次击球要求选手通过以下步骤:知觉——决策——动作——反馈。在当今的网球运动中, 技术动作应视为生物力学原理的作用和更有效地运用战术的一种手段。一个选手的击球技术总是属于他的战术意图。简言之, 形式“技术”应服从于任务“战术”。现代的击球有许多不同方式。比赛中的情况是不同的, 所以在特定情况下击球, 有许多不同的击球方式。因此在传授技术时, 应力求将注意力集中于战术意图和生物力学, 并且把技术当作更有效地实施战术的一种手段。

战术是想象力和智力的总合, 是制约与被制约之间的产物。随着每一次击球后我们的角色就在不停的变换着, 主动或者被动。在每一次战术运用之前必须用机敏而果断的思维去丈量球场上发生的一切, 并在短时间内做出较为正确的预判。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 需要通过有效的战术实战训练来加强决策, 锻炼敏锐的思维。击球意图与战略布置是战术组成的两个重要主体, 这两个主体都不同程度的左右着将要发生的结果。相结合这两个主体才能发挥战术的最大效应。若想要击球意图与战略布置紧密结合, 就要利用实战训练来不断磨合。

4、结论

4.1、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的创建必须注重文化的三个层面

打造中国特有的高校网球文化, 一是以思想层文化为基础, 以祖国至上、“亮剑”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二是创新新型培养方式, 倡导竞教结合, 育人夺标思想, 把教学中心由技术转向人, 把主要矛盾由“教”转向“学”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 这是我国高校网球教学从“体能型”向“智体型”转变的重要措施。三是引领网球器物层文化。

4.2、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网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学缺乏人文思想, 和网球文化内涵, 将过去网球的主体“物”, 转化为“人”。中国高校网球的发展应以培养高境界的网球运动人才为目的的。重点打造参与者的思想文化机制内涵。有技术、有思想、有文化的高校校园网球才是其真正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 (修订本) [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 (修订本) [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2]宋继新.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竞技教育[M].吉林省体育干部学校, 2007.[2]宋继新.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竞技教育[M].吉林省体育干部学校, 2007.

[3]杨芳, 雷少华.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 2005, 3, 第26卷第2期.[3]杨芳, 雷少华.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 2005, 3, 第26卷第2期.

[4]沈纲, 唐成.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我国网运动发展的影响[J].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2003.[4]沈纲, 唐成.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我国网运动发展的影响[J].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2003.

[5]黄瑶.中国近代网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1) .[5]黄瑶.中国近代网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1) .

[6]梁高亮, 刘轶西.关于中国网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 , 2007 (1) .[6]梁高亮, 刘轶西.关于中国网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 , 2007 (1) .

校园网球文化 篇2

梅赛德斯-奔驰“明日之星”校园网球项目作为草根网球的重要阵地,以小学为单位,深入基层校园。项目根据基础教学的特点,为孩子们带去了适合儿童骨骼体质的儿童网球拍,低重量的网球拍搭配短网和弹性好的海绵球,不仅解除了高速网球的危险性,对尚处于童年的孩子们,也减轻了运动的激烈性。除了网球培训外,活动主办方还组织学生们参加了3月20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小学Mini网球挑战赛,在赛场上让孩子们对网球运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长期以来,一向秉承“享受网球、快乐网球”理念的“明日之星”网球发展项目团队通过各种有趣的培训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为网球运动在小学校园的普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7年,“明日之星”就曾来过朝天小学,当年网球运動一片空白的学校现在已经拥有好几个网球爱好小组。作为由中国网球协会主办、梅赛德斯一奔驰冠名赞助的公益活动受益者,朝天小学的校长表示:“‘明日之星’活动给孩子们的助益不仅仅是能在各种市内的比赛中争取到一些成绩,更对孩子们的身心层面有积极影响。”

校园网球文化 篇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人抽取了河南省的20所高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

二、网球运动对河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影响

(一) 对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影响

体育观念是人们对体育在各个方面的功能的认识态度, 良好的体育观念对人们的体育行为起到促进作用。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体育精神文化, 它处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地位, 它的本质就是体育观念, 直接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在调查中发现, 河南省高校有80%的女生进行网球运动的有宣泄自身不良情绪的意图。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网球运动有很好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促进人际交往与人的社会化。这说明他们是能够了解网球的运动价值的, 有一定正确的体育观念, 因此网球运动能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在进行网球运动中, 人体各器官都承受着一定运动负荷的刺激, 促进机体个系统功能的改善, 说明网球运动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同时它还具有娱乐功能, 帮助人缓解自卑心理, 树立自信心, 消除不良情绪使得人更加积极向上, 促进身心愉悦的作用。

(二) 对大学生体育风尚的影响

体育风尚是指目前社会所形成的体育习惯与风气, 它包括体育态度和体育人口。好的体育风尚有助于活跃校园生活的气氛,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陶冶情操, 形成好的校风和学风。在网球比赛中自始至终要持有必胜的信念, 养成好的体育风尚, 胜不骄, 败不馁, 注重团结, 尊重对手等。网球运动员的个人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精湛的网球技艺上, 更重要的要体现出良好的体育风尚。在调查中发现:河南省绝大多数学生非常喜欢网球运动,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喜欢网球运动, 而且女生居多, 这说明大学生喜欢网球运动的程度在性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总体上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偏爱程度较高。体育人口一般是指能直接参加体育活动, 具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方式, 在体育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把体育运动作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手段, 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的群体。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及以上、每次运动轻度达到中等强度、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 同时具备这3个条件的才可称为体育人口。

(三) 对大学生体育目标的影响

体育目标是指参加体育锻炼希望达到的程度和努力方向。确定体育目标既可以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 同时也是给予他们动力, 激起他们体育锻炼的热情。经调查发现, 95%的学生在参加网球运动时都能确立一定的目标, 在运动中获得满足与娱乐。他们目的很明确, 就是培养自身兴趣与爱好, 愉悦身心, 增强体质。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结合自身健康状况、身体条件、运动能力选择网球作为锻炼身体的内容。

(四) 对大学生体育知识的影响

网球知识就是指人们对网球运动的认识。通过网球运动的学习, 大学生可以获取很多网球理论与技术知识, 不仅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对网球运动的兴趣, 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网球运动带给人们的那种快乐, 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的体育观的形成, 进而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有利于我国终身体育意识的推广。调查发现, 河南省高校学生网球知识的获取途径很多, 一般包括课堂教学、网络、电视、报纸等。但主要途径是网球教学, 然后是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根据学习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课堂知识和课外知识两种。90%学生选择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网球知识, 而且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主要传授技术技能知识, 很少一部分学生认为传授过理论知识。这说明高校网球教学还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 因此, 这就要求高校网球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增加网球理论知识和健身娱乐知识来丰富课堂, 拓宽他们的网球知识面。在课外知识的获取上途径方面, 选择广播电视的占到85%, 选择报刊杂志的占32%, 选择网络的占57%。

(五) 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影响

网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包括创新精神、竞争精神、遵纪守法精神、拼搏精神等。在你认为参加网球运动能够体现自己的哪一种体育精神的问题上, 52%的学生选择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网球基本战术可培养他们思维灵活多变、敢于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他们的个性。75%的学生选择了竞争精神, 参加网球运动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战胜对手、超越自我等竞争意识。55%的学生选择了遵纪守法精神, 网球规则起到了约束的作用, 违反规则, 将受到一定的惩罚, 必须要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展示自己的技术和个性, 因此网球运动可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83%的学生选择了拼搏精神, 网球运动可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勇于面对失败, 培养他们勇于拼搏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海义.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07.

网球文化发展状况浅析 篇4

关键词:体育文化;网球文化;优化措施

網球运动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是凭借其良好的健身价值和高运动量的特点,逐步在我国流行开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球运动中,网球运动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种文化,即网球文化。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已有研究中查阅关于网球文化发展史、礼仪、目前我国网球发展现状的文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整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2.专家访谈法。针对现阶段我国网球文化发展的现状,国内外网球运动对我国网球文化的影响,如何促进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等方面访问了一些高校网球教学方面的专家,得到了一些合理的思路和建议。

3.归纳法。在文献资料法所得的资料和访谈得到的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二、我国网球文化发展浅析

1.网球文化的内涵。文化是指人类在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情感倾向等层面,在理论认识、技能技术、方法手段等层面和有意识倾向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网球文化是指人们在网球运动中形成的对网球的理解、探讨和固有的情感,这种文化不仅指网球运动本身,还包括一些网球的知识、概念和精神层面。例如一群网球爱好者相约一起看一场网球电视比赛,这就是网球文化的具体体现。

2.世界网球文化对我国网球文化的影响。西方网球文化的模式和风格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其中竞技网球运动对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打法因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战术、风格而形成一定的类型,或者组合形式结构不同称为不同的打法类型,不同地域也具有不同的运动风格。竞技网球文化的特征是网球文化的前提,在这种前提下向大众网球文化渗透,国际上不同的网球文化都会影响到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特征有些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吻合,容易与我国网球运动相结合,有些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矛盾,与我国网球运动的结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3.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网球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的文化载体主要是儒家文化结合其他各种文化的文化综合体。儒家思想强调道德礼仪,同时也主张以静制动,文化的主要特征注重平衡性、整体性、封闭性。这种主流的传统会不自觉地影响到我国的网球运动,而这种文化并不利于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运动强调竞争、拼搏,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网球运动风格表现为注重稳定性与攻守平衡、攻势温和,在此基础上才强调动作的准确和灵活。

三、促进我国网球文化优化发展的措施

1.加强网球理论的普及程度。网球文化向前发展离不开运动员和大众对网球理论的深刻理解。只有大部分人对网球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才能在思想上认识网球运动,从而用先进的理论来通过网球运动健身,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性,才有实践中的坚定性。目前网球运动理论的普及还不是很深入,大部分人是在不深入理论的前提下进行运动和健身的,这导致了动作的不规范。因此,应该加强人们对网球运动理论的掌握。

2.加强网球场地和师资设施建设。网球运动和教学必须有足够的场地,由于网球运动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运动项目,场地数量少,场地建设资金不足,场地设施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充足的网球场地供运动。这种状况使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缓慢,无法满足大众健身需求。

3.坚持多元化发展原则。运动者可以通过多媒体、电脑、摄像机等先进的设备学习网球动作。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可以增加运动者的运动兴趣,从而增强网球运动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使网球文化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加强网球俱乐部的建设。网球俱乐部是网球运动的依托和载体,国外一部分网球优秀运动员来源于俱乐部。另外,大众也可以通过俱乐部从事网球运动,俱乐部具有计划性、组织性、活动一致性,能够很好地吸引人们参加网球俱乐部运动和健身。

四、结语

对我国网球文化的浅析,可以使我们在宏观上对我国网球文化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在了解网球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掌握我国网球发展的历史,结合国外和国内对网球文化的影响,科学地提出优化我国网球文化发展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刘青,王良左,唐小林.提高我国优秀网球女子双打竞技水平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2).

高校网球文化对于网球运动的影响 篇5

文化具体指的是人类社会再生产和实践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其进行创造的过程。对于文化进行具体的分析其包括了非遗传性、复合型、象征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重要,并且无论任何一种、无论文化产生的环境和民族区别,文化都具有自身特定的价值取向。网球的文化是在网球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出看来的,并且带有十分明显的网球运动特征,具有网球运动的独有的内在魅力,并且体现出了网球运动的独特的内在价值。高校在进行网球教学的过程中,将网球文化与网球运动进行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对网球的兴趣,通过对网球文化的内化,可以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到的品质,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网球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网球文化与网球技术进行结合,能够在网球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2 网球文化对于推动网球运动的积极意义

2.1 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网球教学效果

网球文化是以网球运动的发展为基础的,深刻地反映了网球运动的内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倾向,是网球运动发展的内在价值规范,对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球文化的规范作用和引导作用是促进高校网球教学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的基础。在网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够对网球运动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够确保以争取的方法和正确的理念参与到网球运动教学中来。在网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够在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力量和内在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使学生能够在语言和行为方面正确的对待大学生网球运动。

2.2 帮助学生完善思维方式

高校网球运动中,通过网球竞技比赛中的热情和毅力不仅能够锻炼和考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帮助运动员形成健康的体魄,同时,通过网球竞技体育文化的传播,也能够帮助网球运动形成完善的思维模式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网球运动实现将运动中的静和动的完美结合,在进行网球竞技体育时,一方面学生大脑要保持告诉的运算能力,以便于做出合理的判断,通过及时调整脚步的不发,实现球拍与球的最佳位置、挥拍的加速度以及网球落点的深度的落点等。在进行网球经济的过程中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才能使网球竞技运动更加吸引学生,才能引发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因此,从这一方面进行分析,网球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推动网球运动的发展。同时,人们也应该看到网球教学反过来也能够推动网球文化的发展,促进大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大学生对网球的认识逐步由物质方面的认识向精神层面的认识转变。

2.3 促进高校网球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实践时认识的基础,认识能够对实践工作进行指导。任何的发展都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支持下进行,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支持下事物的发展才能够更加快速。网球文化是在网球时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是对网球运动发展的正确认识,能够对高校网球运动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在高校网球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是网球文化研究的引导者,并且依托于网球运动发展进行网球文化研究具有实践基础,同时文化研究又可以促进高校网球运动发展。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交流和总结,通过将网球教学实践与网球文化理论研究结合,能够推动高校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校网球文化的普及以及传承。

3 高校加强网球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改变教学理念

当前,高校在进行网球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网球技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且当前的网球教学考核方式也主要是以网球技术考核作为主体的。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网球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强调以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明星的介绍也主要注重明星的成绩,而忽视介绍网球运动的艰苦努力和外在的精神面貌。因此,在进行高校网球运动教学时,应该将网球文化教学与网球技术教学进行想和集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网球文化修养,通过对网球的内化,激发学生对于学生网球的兴趣。在内在机智的推动下,大学生参与网球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有所提高,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网球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网球的认识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通过实践教学功能,使学生在学习网球时能够在收到鼓舞,确保学生在学习网球时是在内在认可的激励下进行的,推动网球教学的快速发展。

3.2 利用校园设施加强网球文化建设工作

随着高校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网球文化缺位对于网球运动发展的束缚越来越严重,为了推动高校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从多方面加强网球文化的传播。首先,网球文化的传播要接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在进行网球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校广博的形式进行网球文化传播,另一方面针对网球逐步发展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的特点,高校在进行网球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网球文化传播。其次,高校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或者网球礼仪教学的方式加强高校网球文化教学工作。通过丰富的网球文化教学,能够使学生通过内化真正接受网球运动,并且及时更新网球赛事情况和学生网球活动的报道,使学生认识到网球文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并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去。

3.3 基于网球赛事开展网球文化教学工作

网球比赛是对网球文化得内部的积极因素的一种完美的体现,尤其是网球文化会在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球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学校或者城市举办的网球比赛进行网球文化的教学和传播工作。在进行比赛宣传时,借助于学生媒体进行造势,吸引对网球感兴趣的学生来观看网球赛事,学生在观看网球赛事的过程中,就能够对网球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赛后通过对参与网球赛事的学生给与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能够将更多地学生参与到网球比赛当中,并使学生在体育赛事过程中感受网球文化的魅力,进而能够调动学生对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通过文中的分析可以发现,网球文化在推动和促进高校网球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网球教学中只注重技术教学,忽视文化教学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实现文化与技术的相互结合。高校在今后进行网球教学时,应该有意识的将文化教学与技术教学进行相互结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实现网球运动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立功.高校网球文化对普及网球运动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2-65.

[2]宋京.和谐社会视角下探究网球运动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J].运动,2010(2):103-104.

[3]王海明,邹克宁,李婷.文化学视阈下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9):83-87.

校园网球文化 篇6

1. 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素

1.1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在于以人为本,这是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前提,也是构筑和谐校园的前提。高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更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遵循和睦、团结友善的文化精神,才能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协调,才能以创造健康和谐的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的良好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由此可见,坚持以人为本,奏响和谐音符,是学校发展的必然,也是构建校园和谐的前提。

1.2 营造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营造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善于培养和挖掘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要素,通过总结、积淀,形成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1.3 推进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已经贯穿于大学校园的诸多方面。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品格,包括行为品格、情态品格、心理品格、意志品格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创新人才。素质教育上去了,必然会提高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识也就有了明确的认识,使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不断加深,使矛盾一一化解,真正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2. 网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网球文化是网球运动的“魂魄”。只有从文化高度认识网球,才能真正认清网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网球运动历史久远,一直以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约定俗成,即使是网球运动已成为大众体育活动项目的今天,这些传统和俗成依然保留。所以大众网球活动不论是在文化体系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极具文化特征。它融诚信、文明礼节、谦虚自信、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和美感为一体,有着丰厚的文化沉积,能对人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2.1 诚信守则是运动之本。

网球运动要求诚实并遵守规则,尤其在没人执裁的信任制比赛中更要做到诚实。诚实守信对高校网球运动尤为重要,因为高校网球活动多是在无人执裁的情况下进行的。

2.2 文明礼节是网球文化的本质。

网球运动还规定球员不能穿背心、打赤膊、服装不能印过大的宣传商标等;同时规定看台观众不得怪声喧哗、随意走动。网球运动的文明、高雅随处可见,这种球员与球员、球员与观众的以礼相待,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体现了个人的涵养。

2.3 谦虚自信是网球文化内涵的基础。

网球是一项不易上手的项目,任何网球高手的成长都是一个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球员只有谦虚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够不断进步;只有时刻充满信心才能在不允许教练指导的比赛中获胜。

2.4 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是网球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赛前,双方运动员挑边时要面向裁判员,赛后要主动和裁判员握手以表尊重。团队协作也无处不见:教练与球员间、团体赛的队友间、双打搭档间均需默契配合,这种默契是每个网球运动员的团队协作精神的体现;这种团队精神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 网球运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3.1 网球运动对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经常从事网球运动不仅仅能改善人的生理机能,更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意志品质。通过运动的体验,达到身心的和修、心灵的觉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礼仪是网球活动的表层特征,而尊重是网球礼仪的核心,尊重传统、尊重观众、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练习时,积极捡拾落在场内外的球;当别人帮自己捡球时,一定要表示感谢。当对手在比赛时击出一个漂亮的回球,通常用手击球拍表示赞赏;当自己击出一个意外的幸运球时,要向对方表示歉意。这些看似平常的运动道德意识,实质是体现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道德修养。

3.2 网球运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是学校的灵魂。超越是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和价值观念,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是人为地设置障碍并以竞争的形式来测检自己突破障碍的能力。即使是温和文明的大众网球活动也无不存在着竞争和超越。与竞赛对手竞争,与自己的技术水平竞争,与自我原有的健康状况竞争,与人类身心和谐发展竞争。所有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超越对手。超越实质是一种创新文化,思想解放、富于创造,不满现状、开拓进取,不畏艰难、敢于拼搏。这些是高校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作为一种时尚的体育运动,网球以健康、时尚、高雅的姿态展现在大学生的面前。对赶在时代最前沿,具有超生活理念的高校大学生们而言,打网球不仅仅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更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表现。

3.3 网球运动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导向及教育功能

网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项目,避免了同场竞技项目因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矛盾,同时它的击球动作舒展、优美、大方,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运动员巧妙的击球动作、多变的战术体现的智慧的较量更使人回味无穷。在网球运动中人们所表现出的诚信守则、文明高雅、谦虚自信、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和美感意识等要素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价值的素材,又鉴于它的文明、优雅无形中增加了自身约束功能让从事运动的人陶冶在美好的情操中,通过网球课及网球比赛等途径把网球运动的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实现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

4. 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学校主管部门对校园网球运动的重视,正确引导和支持学校网球运动的开展。

学校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网球运动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高度重视网球运动的发展,特别是从指导思想到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鼓励,改善校园网球运动场地设施,为校园网球运动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

4.2 构建校园网球运动多元化发展途径,展现和宣传校园网球文化的特色。

通过校园媒体转播网球赛事加大校园网球文化宣传,促使学生更加了解网球,提高网球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充分开发网球运动的各种“社会价值”,扩大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群体,推进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

4.3 建立网球运动良性发展的机制,发挥网球运动的整体教育功能。

网球俱乐部是网球运动在课外开展的重要形式,必须纳入高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建立网球运动的良性发展机制,如构建网球俱乐部“学分制”,举办网球比赛等,将网球运动课内、课外紧密连接起来,充分发挥网球运动的整体教育功能,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素及网球运动的文化内涵的描述与分析, 充分挖掘网球运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探索高校网球运动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途径, 为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及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球运动,和谐校园,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义静等.构建和谐校园的三大要素[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2]张瑞林.网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9) .

[3]刘元奎.论网球文化的内涵及创建意义[J].凉山大学学报, 2003, (5) .

[4]孙志有.论网球运动的文化属性[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 .

校园网球文化 篇7

一、网球文化

随着网球运动发展,网球运动逐渐孕育出其自己的文化,这使得晚秋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网球文化形成与发展将极大的促进网球运动的发展。文化哲学中将文化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网球文化亦是如此。其中物质文化属于相对表层的层面,指的是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随之产生的创造网球相关工具的工艺,手法等等。所谓制度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人们以一定的社会的关系为基础,制定的一系列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网球运动的制度规则。而精神文化指的是人们精神层面的抽象文化,又被称为观念文化,是以人们的心理,价值观念等等为基础形成的服务于网球运动的理论体系。

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背景不同,每个国家的文化自然存在差异。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由于古代中国的君主专权统治制度,加之儒家思想对中国有这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中国在体育竞技上保持着以柔克刚的思想观念,不同于国外讲究竞争,拼搏前进的体育文化,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讲求的是整体性,平衡性,追求稳中求胜。因此在网球的训练中,常常训练运动员以攻守平衡为前提提高技术水平,导致运动员过于拘泥于原则底线。不利于激发运动员的内在潜力,从而我国网球竞技水平提升的障碍。

二、网球文化在网球教学的作用

1、网球文化能够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建设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扬体育文化是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而其中网球文化是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网球文化的发展对校园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在校园的网球教学,网球竞赛中,强化网球物质层面的文化,有利于突出校园的特色,试想一下,各个学校在开展网络教学中有,学生配备具备学校特色的网球器具,该是多么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亦或在比赛场上,选手配备各自学校的网球设备,有利于激发选手的斗志,激发选手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发展校园特色网球文化也有利于校园形象的提升,渲染良好的校园氛围。

2、网球文化对网球课程的开展具有正确引导作用

文化对于人们具有约束和导向的作用,网球文化同样对学生在开展网球运动时有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通过网球文化的约束,学生能够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使得自己的行为与网球文化所要求的行为统一,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观念。除此之外,随着网球文化的普及,会进一步激发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3、网球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体育竞技精神向来崇尚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所有的体育竞技项目包括网球运动都讲求文明礼让,诚信参赛。因此,通过网球文化的渲染,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比赛中学会面对对手以礼相待,面对裁判尊重有礼,面对队员团结共进,从而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素养。并且在平常的训练或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网球文化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团队默契,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除此之外,网球文化的不断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古人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赛场的胜负更是阴晴不定。因此通过网球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平和看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在赛场上竭尽全力,扬长避短,团队协作的意识。

三、加强网球文化的措施

加强网球文化普及可以分别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记忆精神层面三个方面开展。首先高校可以加强网球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网球场的建设,网球设备的购买,使得学生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其次高校需要改善网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转换教学观念,传统的网球课程普遍是通过教师讲解,然后进行动作示范,最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传授了网球技巧而疏于传授网球文化,因此教书应该改变原来注重传授网球技巧的教学模式,而在教学中加入比赛观摩,开展讲座,开设比赛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网球文化意识。

四、结语

网球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播有利于网球运动的发展,因此,高校园网球教学的质量离不开网球文化的传播。高校领导应该深刻意识到网球文化的重要性,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结合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推动网球文化的发展,提升高校网球课程额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网球运动爱好者。

参考文献

校园网球文化 篇8

关键词:大学网球文化,网球运动,影响,分析

从当前国内网球运动建设事业发展现状来看,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力推广网球运动,而且每年都要举办北京网球公开赛、广州网球巡回赛以及上海大师杯等赛事,大大提高了网球运动在国内的影响力。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具有超前理念、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参加网球运动的热情也比较高。

1 大学网球运动现状分析

1 . 1 运动场地和基础设施

就调查显示,当前国内部分高校开展的网球运动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体育专业课还是公共体育课,选网球课的学生非常的多,师资力量、运动场地和训练器材设施供不应求。从实践来看,网球运动场地数量、质量,直接关系着网球运动的规模;经过对国内部分高校的调查,拥有6片以上网球场的高校仅有3所,占调查总数的10%;大部分高校基本上都只有1~2片网球场,而且也不规范。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建设了分校或者新校区,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投资比较大,并且将网球场地建设作为重点,这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当前高校对网球体育运动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网球运动的魅力。然而,从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对网球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以及网球运动发展趋势来看,网球场地的增加依然无法满足高校广大师生的需求。

1 . 2 高校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动机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动机和影响因素来看,他们参加网球体育运动的动机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比如,通过对100个在校高校大学随机调查发现,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与展示自我、社交活动以及崇拜偶像四个选项中,选择A的比例占29%,选择B的占25%,而选择C和D的分别占19%和27%。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很多高校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主要是为强身健体,大学生对网球运动在社交、心理等方面的功能已经有了非常强的认同感;但是,也有很多高校大学生处于对明显偶像的崇拜,比如网球一姐李娜。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处于哪种原因选择网球运动,都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心态和精神面貌。

1 . 3 高校网球课程与业余活动

在当前国内很多高校中,网球运动已经被纳入到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通过调查发现,仅15%的高校将网球列为普修课,多数高校将其列入选修课范围,占调查总数的46%左右,而且还有很多高校未开设网球课。在已经开设网球课的高校中,学生选网球课人数占总数的20%左右;造成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网球运动资源匮乏,很多学生想参加网球运动,但迫于现实条件限制,最终不得不放弃。为此,对国内近百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开设网球课的高校中只有15%有网球俱乐部,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网球俱乐部。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球俱乐部没有学校、社会的支持与赞助,因此资源比较匮乏,难以持续发展;对于高校网球俱乐部而言,在条件不具备、不成熟下,还带有盈利目的,因此缺乏基础运动人群的大力支持;同时,缺乏专业教练的指导;学校对网球运动、网球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力度明显不够,以致于很多高校俱乐部难以办成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俱乐部的成立,对于发展和传播网球文化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俱乐部在确保高校网球训练和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吸收一些社会人群参加,以此来获得发展经费;并且多组织开展一些网球比赛、表演赛,以此来彰显网球运动的魅力,吸引更多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丰富网球文化的内涵。

2 大学网球文化建设对网球运动产生的影响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网球文化建设对网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目标、体育精神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2 . 1 大学网球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体育目标产生的影响

大学生体育目标,实际上就是高校体育运动教学、学习所要达到的境地,同时还包括参与体育运动的努力方向。对于高校而言,需建立正确的网球运动教学目标,使参加网球运动的学生提高压力和动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激情。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近200名大学生随机调查发现(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国内高校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兴趣爱好,或者是为了增强体质、娱乐消遣,这说明国内高校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选择自己喜爱的、符合自身健康水平以及运动能力和身体条件的网球运动作为主要锻炼形式和内容。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的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主要目标更加倾向于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以及娱乐消遣,尤其是师范类高校的女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数量比较大,受身体因素的影响,与在校男生参加网球运动的主要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2 . 2 大学网球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体育精神产生的影响

高校学生体育精神,即高校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淀、整合以及提炼出来的能够反映大学生健身目标、信念以及理想和体育传统的价值观念。大学网球文化建设过程中,对高校学生的网球体育精神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网球文化建设、网球运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以及激发进取心,培养坚强意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网球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遵纪守法的思想品德;网球运动对于提高高校体育精神水平,发挥现代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意义重大。学生受网球文化的影响,在网球运动中可以感悟精神意义,可以更深入地体味生活,为人生的发展做好心理准备。事实上,网球运动战术的应用是主动创造的学习过程,通过运动战术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生的个性。

据调查显示,大约有超过70%的高校学生认为,网球文化背景下的网球运动,可体现出竞争精神;对于网球运动而言,无论从观赏的视角来看,还是从参与的角度来看,都给人们营造了竞争氛围,网球场也无疑为人们提供了在生活中竞争表现的预演场。基于迁移原理,大学生在网球运动中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可有效地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大学网球文化建设过程中,网球运动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公平舞台,而且也培养了高校大学生勇于进取、积极向上以及不满足现状和超越自我的竞争意识。对于网球运动而言,尤其特有的规则,一旦超出这些规则,则会受到惩罚,因此只有在既定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技能。这种网球文化,让学生们能够切身意识到在运动场、学校以及社会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由,但是自由也有限度,一旦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则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同时,在大学网球文化建设和网球运动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比如很多大学生对人生追求目标缺乏耐心、信仰,面对失败和挫折,无法正确面对现实而怨天尤人;通过网球文化的感染和参与网球运动,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使他们敢于面对成功和失败,对于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定人生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浅析高校网球文化功能与建设 篇9

【关键词】高校网球文化 功能 建设

1 高校网球文化概念

“文化”一词有着较为广泛的含义。按照《辞海》(上海辭书出版社,1979年版,1533页)的解释,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根据文化的这一界定概念,可以把高校网球文化理解为:与高校有关的所有网球现象及促进高校网球发展的活动中,在情感倾向、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等层面,在理论认识、技能技术、方法手段等方面表现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倾向的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2 高校网球文化的功能

2.1高校网球文化促进网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

网球运动的蓬勃开展形成良好的网球文化,同样,网球文化也能反作用于网球运动,网球文化的健康发展能够有利地促进网球运动的发展。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能够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网球文化,进一步推动高校校园网球运动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未来整个社会的支柱,将渗透到各行各业,他们将会把在高校中获得的网球理念、网球锻炼习惯带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促进网球运动在全社会的普及,推动网球运动的发展。高校网球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将成为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网球运动普及与开展的先导,而这种作用力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2.2高校网球文化具有导向、融合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种价值取向,规定着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导向功能。营造高校网球文化,将规定着高校开展网球运动所具有的崇尚健康、文明的理念和目标来引导学生。通过网球运动高雅、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灌输给学生的价值观念,一旦传播、发育成为习俗的、大众的文化,就会像其它文化一样产生强大的引导、规范作用,让大学生极其自然地与网球文化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保持一致,这就是网球文化的融合作用,它是一股强有力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2.3网球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大多运动爱好者公许默认的定律。网球运动以其特别的锻炼价值、时尚和趣味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们由于其娱乐、休闲、健身、社会交往以及展现自我的需要而渴望加入到网球运动中来。网球运动中的每一次击球都是如此的舒展、潇洒,将快速的来球准确地回到预想的方位,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对这项运动的良好感受会慢慢转为一种心理需要,从而就会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

2.4网球文化可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

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不仅可以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更可以感受网球运动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学会注意自己得体的仪表、大方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礼貌态度,爱护公物,有正义感、责任心、公德心,等等。对诚实品质的要求体现在网球运动的整个过程当中,网球运动对一个人的诚实守信品质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没有裁判执法的信任制比赛中,一个人是否诚实会直接影响到双方的交往关系。把网球运动作为一种交往方式,做到诚实守信,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这种氛围的熏陶与制约,为进入社会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2.5网球文化能够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

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正是网球运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大家都来到网球场进行球技交流,在共同进步中实现心与心的交流。网球文化中所凸显出的尊重、诚信、谦虚正是人际交往中的法宝,这样,双方就更容易交流,更容易成为朋友,达到以球会友的功能。在网球场上,能够接触到社会上各种层次的人,和他们交朋友,能够增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增长阅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3 高校网球文化的构建

3.1网球课程的建设

网球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接受性、健身性与娱乐性对提高校园网球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网球教学课程是校园网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项教学课和课外网球运动。专项教学课是高校组织学生学习网球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科学锻炼身体方法和培养学生网球意识,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个性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资料、网络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充分利用电视实况转播、现场组织观看网球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球文化教育。

3.2网球协会的成立

协会的成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到网球活动中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参与和组织管理,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网球协会更加充满活力和激情。与此同时,学校应该为网球协会的活动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持,并能在发展方向上起到引导作用。网球协会应该在网球理念宣传、网球知识和技术普及、网球比赛的组织和训练指导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3.3网球赛事的推广

每年的世界级高水平网球比赛都很多,赛事期间可以出几期简报点评赛事、介绍网球知识、规则、礼仪,既促进了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又普及了网球文化。再如,以四大满贯赛、大师杯赛、WTA年终总决赛、戴维斯杯赛、联合会杯赛,以及中网都给全世界的网球爱好者提供了可口的网球大餐,或许我们没机会亲临现场去感受大师们对网球技术与文化独到的演绎,但是通过电视同样可以领略网球的独特魅力,感受网球的深度文化。网球协会以及体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中观看,观看过程中可以从运动员、裁判、以及观众等,多角度来介绍网球相关知识,告诉学生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优秀网球文化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

3.4网球文化及运动的科研工作

应有组织地对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进行相关的研究,研究内容应涉及高校网球教学的目标、网球的功能、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练习方法、校园网球俱乐部的建设与管理、学校场地的合理使用与管理、网球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等诸领域,在不断总结、探索,开展高校网球运动方法及教学方法的同时,应将先进的、成熟的经验与方法付诸实践,推动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

4 结束语

高校网球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高校中的营造和蓬勃发展对现行提倡的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高雅网球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网球文化深厚内涵被同学们所认识,无论从运动到休闲,从生理到心理,从社会到环境,他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所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希望当代大学生们在长期的网球文化的熏陶下逐渐体会到其真正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完美的人格和营造健康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M].1979.

[2]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3]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l.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4程志理.体育文化初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高校网球运动的文化研究 篇10

一、网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1. 高雅的运动。

现代网球运动的兴起是从英国开始, 早期的网球运动之所被称为“绅士运动”、“贵族运动”不光是在其流行于社会上层而得名。而是它完美地将一切粗暴的行为在一种温文尔雅的氛围中释放出来, 整合在一起。[1]网球运动是一项可以很好地传递礼仪的活动, 它繁琐的规则可以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 熟练技能的掌握要求运动员长年累月的训练, 这都有利于人个性的成熟和完善。同时, 网球运动文明、高雅, 观赏网球比赛也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礼仪习惯。

2. 培养公平竞争意识。

参加网球运动可以培养人的竞争精神、对抗能力。网球项目没有时间限制, 平分之后必须领先两分才可以取得一局的胜利的规则使得势均力敌的高手之间的比赛紧张激烈。[2]我们常常看到的画面是运动员们在底线大力的抽杀, 这是一种力量的对抗、是耐力的竞争。无论是在竞赛还是训练中, 网球运动员都以明确的目标展开激烈的竞争, 将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而那些著名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鼓舞了所有观众。他们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 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水平, 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3. 特有的艺术魅力。

网球的魅力体现在它特有的美的艺术氛围的营造上, 无论从场地设施还是到器材的使用, 甚至于比赛环境的布置。[3]可以说除了讲究实用以外, 无处不注意美的氛围的营造。以服装设计为例, 网球服装在体育上早已自成体系、别具一格。男性要穿翻领上衣和短裤, 女性要穿短裙子且洁白色缀以各种线条。给人以一种朝气、健康向上的美感。运动员在场上的一些动作往往被联想为一种特殊的动态美感。它把力量美和艺术美, 形体美、服饰美与环境美, 比赛中竞争的激烈性与观众的文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把竞争性、文化性、观赏性和参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高校网球运动文化化建设目标

1. 确立网球文化教育发展指导思想。

将网球文化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去, 将网球文化系列化、系统化、信息化, 在教学中, 虚拟空间, 搭建平台, 优化课程结构, 创设情境教育, 在保证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基础上,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塑造个性, 突出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以及控制程序的高度发展, 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建立网球教育文化理论体系。

以系统论为指导, 以网球运动文化教育的文化化为主线, 建立一种符合网球运动教学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和网球文化教育程序化对策性知识体系, 并应用到网球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高水平运动训练等体育教育的各个领域中去。

3. 培养网球文化教学科研团队。

在确立网球文化教育思想后, 建立优化的课程结构和程序化知识性对策体系。通过施加不同的教育因素, 使网球文化教育由群体研究向个体研究转化。同时应突出项目的文化特点, 实现知识链条与文化链条的融合、健身的知识链条与文化链条的融合, 让传授知识向文化传播相融合的教育理念转变。创建“优化教育人才”网球运动文化发展内涵, 建立一个网球文化教学的科研基地, 打造具有科研型、专业化、综合性的网球文化教学科研队伍。

三、高校网球运动的文化化发展

1. 网球教学的文化化发展。

网球教学是由基础课、选修课、选项课等组成, 各门课程, 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指导思想, 在确立网球教育思想后, 建立优化的课程结构和程序化知识性对策体系, 通过施加不同的教育因素, 使网球教育由群体研究向个体研究转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通过虚拟空间, 搭建平台, 优化课程结构, 创设情境教育, 通过体育文化的系列化、系统化、信息化,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将体育文化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去。如提高兴趣阶段, 学习技术阶段、发展个性阶段, 它们的指导思想存在着很大差异。根据网球教学思想和网球课程教学各阶段的不同特点, 以学生和教师的文化需求与发展作为网球课程教学制度构建的出发点与归宿, 从内容到形式达到师生对网球文化的可接受性以及可行性。在进行网球教学过程中, 必须通过系列化、系统化、信息化, 使网球运动的发展史、规则、技战术、运动员、场地、器材、服饰及标识等, 这些“凝固的文化”动起来, 活起来,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以数字融合后的网球文化, 将会提升网球运动形式的艺术美感、促进文化形态的价值凝练, 使网球文化的传播更符合人们的需求。[4]

2. 网球课外活动文化化发展。

网球课外体育活动是繁荣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 必须体现出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5]首先在思想上, 在保证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塑造个性, 为主要内容的总体指导思想。同时依据各活动开展的不同目的及特点, 确立不同活动的具体指导思想。如竞技性网球运动课外体育活动应以“育人夺标”为目的;而休闲型网球运动课外体育活动则以“健身怡情”为目标。其次在制度上, 以服务“全民健身”及“阳光体育”为指导, 建立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球活动内容体系, 如根据现代运动时尚, 不断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软式网球、三人网球等运动。此外, 还要健全课外网球活动开展的组织与管理制度。第三, 在活动具体开展上, 运用多种先进的活动组织方法及模式, 不断提高网球活动的文化内涵, 通过多样性的活动和文化展示, 挖掘网球文化, 促进网球文化传播, 繁荣校园网球文化, 提高高校校园网球文化活动品位。

3. 业余运动训练文化化发展。

业余运动训练以提高网球运动技术水平和培养优秀竞技人才为目标, 贯彻科学训练的指导思想, 宣扬个性, 突出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与学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高水平运动队俱乐部制度, 与省市高水平运动队联合办学制度等, 建立和完善学校运动训练管理制度。在网球运动训练中, 体现运动项目体能、技术、战术、心理及养护等各方面的文化, 并使之内化为参训学生的项目文化素养和运动训练的隐性动机。通过举办网球运动项目文化展, 介绍网球发展史及学校此项目的相关开展背景, 展览往届优秀网球运动员照片、成绩及经典比赛时的精彩瞬间照片等, 对学校网球运动竞赛文化进行系列化、系统化、信息化。要特别注意发挥现在信息技术在高校校园里的优势, 利用网络的普及传播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文化信息;利用3D、玛雅等动画制作技术形象化的表征学校网球运动竞赛文化的内容。

四、结束语

网球运动是集高雅、时尚、健康于一身的项目, 它长期保持的一种文明、礼貌、高雅的文化氛围凸显出与其他体育项目的差别, 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在高校大力发展网球运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球文化氛围, 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是高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新举措。

参考文献

[1]杨芳, 雷少华.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 2005, 26 (2) :71-72, 80.

[2]王海明, 等.文化学视阈下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 (9) :83-87.

[3]倪洽亚, 郭红艳.论高校网球文化的培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1) :215-216.

[4]高俊, 黄滨, 周江勇.数字融合视角下的体育文化创新[J].体育学刊, 2013, 20 (2) :15-18.

上一篇:unit3下一篇:分类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