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水平(通用8篇)
网球水平 篇1
运动训练的主要任务, 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运动员的个体情况,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控制手段, 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目的, 并使其在比赛中展示出来。网球项目职业化的发展推动了网球运动员训练科学化的不断进步。更多运动员和科研团队不断地优化运动训练这一过程, 使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 高质量训练的形成不仅与训练本身相关, 还与所涉及的许多其它因素有关。只有将所有影响因素都纳入到统一的轨道, 并保持系统、协调的运作, 才能确保高效的训练质量。从训练学的角度来讲:训练要素的优化对于训练质量的提高尤其关键。训练要素的优化包括:训练计划更为系统;训练方法日趋科学;训练内容更加合理;训练实施严格高效。
1、系统化、个性化训练计划
职业网球运动员因其在赛季中比赛日程安排紧密, 训练计划的设计要更为细致、更加系统, 同时又富有变化性, 不仅要从实战和实际情况出发, 更要保证各项训练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1.1、系统化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是为了实现训练目标而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方案。通过训练计划, 运动员从现实状态向目标状态转移。因此训练计划要求教练员与科研团队按照科学训练的要求对未来的训练活动预先作出理论的设计。制定出的计划既要符合运动训练的原则, 又要与运动员赛程安排相契合, 从而能够保证训练计划有效的执行。
1.1.1、现实状态的诊断
职业运动员一般在赛季前不制定详细的赛季计划, 而是根据赛季开始后前几站的比赛结果结合目标排名再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这一时期被称为运动员的状态诊断期。运动训练本身是一个随时变化的复杂系统, 不同时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状态不同, 提高运动训练专项的实效性, 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 诊断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按几个方面: (1) 身体机能:心率、血压、视深度、血清睾酮等。 (2) 身体素质:例如力量诊断主要有持拍臂屈腕肌群相关力量、持拍臂屈肘肌群相关力量、持拍臂伸肘肌群相关力量、左膝肌群屈伸相关力量、右膝肌群屈伸相关力量;而速度诊断主要有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 (3) 运动技战术:运用技术统计数据对状态诊断期比赛数据汇总分析。 (4) 运动心理:神经类型、操作思维、意志和气质。
1.1.2、训练目标制定与训练过程分期
训练目标是训练计划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 也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了依据, 但由于运动员机体变化周期性特点, 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会发生波动, 所以针对职业网球运动员赛季长、赛事多的现实情况, 在制定赛季计划时要注重训练目标与训练过程分期相配合。
1.1.3、运动负荷计划
根据职业网球项目能量代谢的特点, 无氧系统供能占据着主导地位, 因此, 网球项目运动员运动负荷安排应该主要突出接近比赛强度负荷量, 即无氧强度负荷应占比例较大, 并且根据比赛的日程安排, 比赛期临近时负荷强度达到最大。但仍需把握两点:首先, 要根据具体的赛程签表, 分析对手打法类型, 再适时调整训练计划;其次, 体能训练的超量恢复期与比赛时间配合一致。
1.2、个性化训练计划
高水平职业运动员都有其教练团队和科研团队, 制定适合自身的训练计划较为容易, 然而对于很对刚刚踏入职业网坛的选手, 在没有团队支持的情况下, 根据自身的起始状态和训练潜力设定不同目标, 是实施个性化训练的起点。需把握有效控制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适时恢复原则。
2、先进理念与科学方法手段
当今, 来自职业网坛先进的训练理念是教练员帮助运动员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训练总纲领。以先进的训练理念为导向, 针对运动员不同症结提出针对性方法, 科学设计训练手段, 才能突出训练的时效性。不同的训练手段针对不同运动员功效不同, 正确的认识不同训练手段的特点, 合理的发挥其功效, 有助于科学的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 有助于快速的提高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上的缺陷之处。
2.1、先进的训练理念
职业化的发展推动着运动员训练理念的不断更新, 当代网球训练理念围绕以下四点: (1) 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一般来说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在技战术与体能上都已达到较高水平, 而高水平的教练员运用针对性的训练手段既能帮助运动员保持水平又能突破瓶颈, 迈向另一个高度。 (2) 在预防伤病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保持训练的连贯性。运动员伤病期间科学安排训练, 既包含对伤病部位的康复训练, 又是保证整体竞技状态的延伸性的训练。 (3) 赛期科学的安排训练。冬训可以提升运动员赛季初状态, 但一旦在赛期停止训练, 各项能力又会下降, 在赛期加强赛前训练和赛间训练, 在原有效果上再训练再提高, 形成阶梯式上升的良性模式。 (4) 训练安排注重阶段性区别, 根据训练时间离比赛的时间不同, 训练划分为一般性准备阶段、专项准备阶段、赛前阶段与赛间阶段。不同阶段训练内容、负荷与侧重点不同, 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达到最佳状态。
2.2、科学的方法手段
按照训练的目的, 训练方法手段可划分为发展体能的方法手段, 改进技术的方法手段, 提高战术能力的方法手段以及改善心理状态的的方法手段。根据训练课的目的, 教练员在组织实施训练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控制, 科学调整。由于职业网球的对运动员要求的特殊性, 其方法手段的选择应因人、因项、因时、因地而异。 (1) 因人而异:根据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跟方面水平的高低来采取针对性训练方法, 设置训练目标。 (2) 因项而异:根据网球单双打比赛特点, 不同运动员主攻项目不同, 教练员在安排训练内容, 使用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时候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3) 因时而异:在不同的训练时期、阶段, 应根据不同训练任务选择对应训练方法, 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4) 因地而异:在不同场地比赛, 由于场地的摩擦力和平整程度不同, 球的速度、弹跳以及对手击球的旋转程度都会发生变化。在平时或者赛前的训练中, 教练应该适时的安排不同场地的适应训练, 使运动员在不同场地上都能正常的展现出稳定的竞技能力。
3、合理训练内容体系
3.1、常规训练体系
网球运动员常规训练内容体系一般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每项训练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运动员在体能提升的同时为技术训练打下进阶基础, 战术训练又为技术训练在比赛中的运用做好必要的铺垫。
3.1.1、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对网球运动十分重要, 是网球训练的要素之一,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体能训练密切的相关。体能训练有延缓疲劳和促进迅速恢复;提高连续比赛能力;缩短训练后恢复期;促进运动技术进阶等作用。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 专项体能是一般体能的发展与延续, 也是向比赛场上能力转化的条件。专项体能即是专项身体能力, 它是技战术水平发挥的保障。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并非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么复杂, 也必须包含基础的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身体机能的维护提高以及运动素质的训练。有所不同的是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在专项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更为严格准确, 更加注重与专项的结合, 选择手段方法更为贴合自身特点, 训练效果也更为显著。
3.1.2、技术训练
网球的基本技术, 是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是执行战术的基础。网球的基本技术训练须符合项目运动规律的要求, 必须是有利于运动员的生理、心理能力得到发展。网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既要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基本原理的标准技术和规范的技术要求, 又必须符合个体的生理特点。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在技术训练中除了注重基础技术训练熟练、扎实、全面、准确, 特点突出的同时, 要求技术掌握更加精通, 注重技术间的转换和组合, 能在各种情况下熟练地发挥运用。并在不断的训练中形成个人的“绝招”。
3.1.4、战术训练
网球的战术是网球竞技能力的综合外部表现。由于网球基本击球技术多样, 不同的击球技术组合形成不同的打法, 得分手段和途径更是灵活多变。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越能淋漓尽致的表现战术的全、准、狠、抢、变等特征。首先, 高水平运动员日常的战术训练除了储备和练习一般战术组合外, 更注重研究和实践克制目标运动员的战术组合。其次, 先进的训练理念告诉我们, 运动员在场上战术运用能力和变化决策能力是能否赢取比赛较为关键的因素。
3.2、创新训练内容
3.2.1、心理训练
运动员心理训练可以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专项心理训练, 在网球训练和比赛中, 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 都只有在其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专项心理训练。一般心理训练发展运动员适于参加网球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特征, 以及健康、稳定的心理过程。而专项心理训练集中发展从事艰苦的专项训练和成功地参加专项竞赛的能力, 特别是高水平竞赛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特定心理过程。针对职业球员, 心理训练又可分类为训练期心理训练与比赛期心理训练。非赛季期, 如冬训期增强运动员的参赛信心, 建立稳定而又灵活的参赛思维程序及参赛行为程序, 为新赛季做准备。比赛期心理训练主要集中于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分析调整能力、抗压能力的训练。ATP与WTA排位较靠前的选手还会经常采用模拟特定选手比赛训练, 作为心理训练和技战术训练的一个科目。
3.2.1、运动智能训练
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网球运动员, 对于网球专项竞技的特点和规律有更好的把握, 在训练中能够正确地理解教练员的训练意图, 高质量地完成训练计划, 竞技能力提高快。同时, 运动智能是正确理解运动技术的基础, 可缩短学习运动技巧的过程。智能训练的方法包括一般智能的训练和运动智能的训练。运动智能的提高是以一般智能为基础, 提高影响智能的各个因素, 如提高运动员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想象力等是提高运动智能的基础。在复杂的比赛环境中, 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 采用有效的手段取得胜利是运动智能的最终表现。
3.2.1、运动经验训练
经验作为竞技能力的一个新构成, 可以看出它在竞技过程的重要性。运动员的经验形成是成百上千场比赛的磨砺中得到的一种技能。网球运动员经验的训练常采用两种方式, 即模拟训练和以赛代练。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经验训练既细致又复杂, 教练团队在赛前对对阵选手的分析要根据以往对阵胜负或比分得出理论总结, 同时给与运动员有效战术意见, 这种战术意见常见于选手间的比赛技术统计分析。近年来经验训练已成为高排位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
4、严格高效的训练过程
科学的训练计划要靠教练员和整个科研团队临场组织实施。运动员能否按照教练员的意图, 按照课的计划高标准地完成训练, 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如训练课的组织效率, 任务完成程度, 训练实施情况的监控等。
4.1.1、训练课的组织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训练课组织在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个性化训练, 强调训练手段和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 在训练中更加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1) 抓好关键技术和主要专项素质的训练, (2) 处理好负荷要素的关系, (3) 注重恢复训练, (4) 注重心理训练, (5) 预防运动损伤。整个训练过程安排更加紧凑有序, 有限时间里可以高效的完成训练计划。
4.1.2、任务的完成程度
运动员任务的完成即是对课训练计划的完成。高水平既意味着完成的高标准, 如体能类训练, 可以通过练习完成的组数、时间、距离、重量等定量的指标来衡定, 还可以从训练量、训练强度和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和效果进行评定。而技能类训练可以通过练习完成的时角度、落点、拍数、成功率等进行测评。
4.1.3、训练实施的监控
网球运动员训练监控是指在在训练课实施过程中, 通过记录、测量、测试等手段获取训练的反馈信息, 以此评价训练课安排与网球运动员现实状态的关系, 进而对训练计划进行调整、修改, 从而控制训练课过程的活动。运动员训练课的监控一定程度是在检查与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训练课监控的目的就是要使运动训练安排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更精确的达到训练要求, 取得最佳训练效果。整个监控过程涉及训练学, 运动医学, 统计学, 管理学, 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技术, 多学科的整合运用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加稳固的平台。
5、总结
随着我国网球事业的不断发展, 更多的中国运动员有机会走向职业网坛。但现阶段我国教练员的在训练的理念、训练方法等方面更新不够及时, 而来自于外教执教的学习和总结针对性不足。虽然可以借鉴网球项目发达国家的科学研究成果, 但自身研究能力和理论基础不足。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训练要素随着网球职业化与科学技术的更深结合而不断更新, 在这种情况下以理念为先导的训练要素创新性有待提高。
摘要:随着网球运动职业化的不断发展, 网球运动员的训练设计日趋复杂化, 分工日趋精细化, 训练实施日趋科学化。本文试图从训练学的角度研究高水平运动员网球训练的构成要素, 以期望为我国网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球,高水平,训练要素
参考文献
[1]刘保华.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8, (5) :45-47.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19.
[4]华新.影响和决定一堂高质量网球训练课的要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2) 33.
[5]T.T.札姆加罗夫, A.LI.普主编, 袁晋纯, 李惠青, 吴有莹译.体育与运动心理学[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 1981, (内部编译) .
[6]郭立亚等.世界顶级网球男子单打比赛制胜技术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2) 123.
网球水平 篇2
摘要:[JP3]发球水平的高低反映在两个指标上,即发球速度和成功率。只有成功率没有速度或只有速度没有成功率都不能称为高水平发球。在竞技比赛中“一发”水平至关重要,但“二发”水平极大地影响着整场比赛发球的稳定性和整体水平。“二发”多以上旋球为主,从技术角度看,前臂肌群的快速力量应该是其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因而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武汉体育学院网球专选学生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对上旋球发球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得出:1)实验选取的自变量,即网球运动员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指标是合适的,其方法能较为有效地提高网球运动员前臂肌群的快速力量;2)针对训练方法选取的测量指标(因变量)是合理的,能够测量出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的效果;3)实验组实施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后,前臂肌群的快速力量、上旋球发球的成功率和速度优于对照组。[JP]
关键词:前臂肌群 ; 快速力量;上旋球发球;网球
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2-0101-06
Abstract:The level of serve is reflected in two indicators, namely, serve speed and success rate The serve with speed but without success rate can't be called high level serve, and vice versa In a competitive game, though first serve is important, the second serve level greatly affects the stability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serve throughout the game Topspin serve is preferred in the second serve, and technically, the forearm muscle speed forc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imen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research made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forearm muscle speed force training effect on serve level of tennis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the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The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at 1) The experiment's independent variables, namely the index for tennis player forearm muscle speed force training methods is appropriate, which can improve these muscles more effectively; 2) The measure index for training method selection (dependent variable) is reasonable and can reflect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he muscles; 3)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t used the forearm muscle speed force training methods produced more forearm speed force, more success rate of second serve and "topspin serv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o used normal strength training
Key words: forearm muscles; topspin serve; topspin serve;tennis
在网球比赛中,一名优秀选手发球时,往往可凭借快速的击球速度、精准的落点、刁钻的角度和强烈的旋转造成对方接发球困难,影响对方的接发球质量,甚至造成对手接发球失误,从而在发球环节建立起优势。通常情况下,快速有力的“一发”发球,常常能够带来直接得分,或更多地造成对方回球质量不高, 为自己主动、有效的进攻创造机会[1];“二发”时,运动员经常会选择以控制角度和落点为主的上旋发球来保证发球成功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加大旋转和运行的速度,造成接发球的难度[2]。实战中,虽然凶狠、快速的“一发”发球在比赛中经常可以直接得分,但“一发”的成功率相对而言会比较低;“二发”的成功率虽然高,但一定高度的旋转和运行的速度是“二发”质量的保证,是“保发”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无论是在实战中,还是在实战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科学研究中,如何提高两次发球成功率同时提高运行或旋转速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尝试自然会成为永久的课题[3]。但网球发球是一连贯的动作链和相应的力量支撑,想全面系统地研究各个技术链节点及相应的力量训练显然不是短时间,一个人或几个[JP2]人能做的事,这需要不同的人长时间、多次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结果。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对“二发”技术水平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理论层面有所涉及,但实践性的研究还没发现。本研究试图主要采用实验法验证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对“二发”技术水平的影响。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对网球上旋球发球力量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中文期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以“快速力量训练”“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网球上旋发球”等为关键词,以“快速力量训练对发球水平影响”等题名进行模糊方式的检索,查阅并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资料。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整理,深入了解国内外前人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与总结了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对网球上旋发球水平的影响,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训练方法手段测量指标及发球水平测量指标等内容,为本研究专家访谈提纲的制定、调查问卷的制定、论文的论证等提供了理论支撑。
1.22专家访谈法
为提供更充分的论证依据,笔者走访了武汉体育学院网球运动训练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武汉市各大网球俱乐部中资深的网球教练员,共计 10 人。目的是咨询以下4方面问题:1)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对网球“二发”上旋球水平的影响;2)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3)训练方法手段测量指标;4)“二发”上旋球水平测量指标。
1.23问卷调查法
1.231问卷的设计
为了确保本文选取实验指标的有效性,在实验前笔者制定了一份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内容筛选表,题目名称为:有助提高网球 “二发”上旋球转速和运行速度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筛选表,以此通过有关网球教学与训练方面的专家的评价来确定科学的实验指标。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为了调查获得有助于提高网球 “二发”上旋球转速和运行速度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的指标。其中 15 项提高前臂肌群快速力量的训练方法指标是根据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本人的经验,对本研究的初始指标进行补充、筛选获得。每项指标进行了 5 个等级的划分。请各位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各项指标进行等级评定,然后根据专家评定结果,选取综合指数排在前 5 位的 5 项指标作为施加因素,即自变量指标。
1.23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调查的时间是 2013 年 4 月到 6 月期间,对有关网球教学与训练方面的专家(教授 6 人、副教授 10 人)和俱乐部网球教练员 4 人进行了调查,具体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 1。
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请相关专家对问卷的内容进行内容、结构有效度性检验,依据回收的专家调查问卷看,专家对问卷内容表示认可,见表 2。从表 2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专家认为该问卷的有效性较高,因此该问卷可以作为实验指标筛选的依据。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本文在 2013 年4月和 6月分别对所有的专家进行了 两 次调 查,进行重测信度检验。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计算得 :r=086(P<001),该结果表明该问卷作为实验指标筛选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信度。
1.24实验法
1.24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对网球“二发”上旋球水平的影响。
1.242实验范围及对象的选取
实验范围确定为武汉体育学院 11 级运动训练专业的网球所有专选男学生,运动等级均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实验对象从该范围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获得,共计 20 人。再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10 人。
1.243实验变量的设计
自变量:采用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中各个指标的平均综合得分排在前5位的5项指标,分别为:1)屈臂负重手腕屈伸;2)屈臂负重手腕绕环;3) 屈臂负重手腕内收外展;4)屈臂负重手腕旋内旋外;5)握力器握力。
因变量:根据设定自变量,结合专家访谈的结果,因变量设定为以下指标, 分别为:1)20 次屈臂负重屈伸手腕计时(10 kg);2)20 次屈臂手腕负重绕 环计时(5 kg);3) 20 次屈臂手腕负重内收外展计时(5 kg);4)20 次屈 臂手腕负重旋内旋外计时(5 kg);5)10 次握力器握松计时(10 kg);6)二发成功率(20 次);7)二发(上旋球)即时时速。
1.244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双盲实验的方法,整个实验过程不向学生、教练及测试人员说明实验目的。
1.245测量工具及方法
1)前臂肌肉力量训练指标测量工具及方法
①测量工具:哑铃 5 kg 和 10 kg 各 2 个:选择楚霸哑铃,规格1~10 kg中的5 kg和10 kg两种;握力器2个:选择爱伯特握力器,承重量:10 kg。秒表2块:选择天福牌PC80秒表。
②测量方法:按照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不同方法对负重的要求,采用手持等重量哑铃负重的方式,快速运动 20 次,秒表计时,1 次进行 1 个人。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 10 次握力器的秒表计时。
2)发球速度测量工具及方法
①网球拍:网球拍选用统一的 WILSON 威尔逊球拍。型号:7197102;拍面:100 平方英寸;重量:106OZ/301 克;长度:2725 英寸。
②美国博士能手持测速仪 10-1911 型:测速仪测速精度是:+/-2 kph(公里/小时);+/-1 mph(英里/小时);仪器的测速范围:球类:16~177 公里/小时(27 米以外测量有效);详细参数:产品型号:velocity(10~1911cm);测量范围: 球类:16~177 公里/小时 10~110 英里/小时;作用距离:针对球类:0~225 米;测量精度:10 mph 、20 kph;单位显示:公里/小时(kph)或 英里/小时(mph);重量:539 克;规格:109×213×512 mm。
测量方法:为了达到较高测量准确度,该测试仪要求尽量减少测量的角度,保持与球运动一致的方向。因而,该测量在测量球的运动点和角度上作了如下规定:发球的即时速度一般指的是拍触球的即时速度,该研究考虑测量难度和仪器的限制,测量的点在球落地时的即时速度;测量人站位在发球人后侧2米距离,裁判椅上测量。
1.246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内容及步骤
训练内容:在每周正常上课时间中进行训练。前臂肌群快速力量是在每节训练课的后半部分进行,总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训练内容(指标)、方法、量、强度等见周训练计划(见表 3)。
在地点、内容、训练时间上与实验组一致。在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内容及方法等上按照原计划进行,原计划中一般采用俯卧撑、前推杠铃、卧推等力量练习。
1.247实验控制
1)自变量的控制:实验组在前臂肌群力量训练上采用了经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的 5 项训练指标及相对应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不做其他任何干预。
2)实验对象的控制:首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实验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进行因变量的测量,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要求实验前两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3)实验时间和地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保持同一时间和地点。
1248实验时间
2013年9月~12月,共计10周,进行上旋球发球的教学与训练。
1249实验测量测量方法及步骤
所有指标的测量都是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随机编号,确定测试顺序。测试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自的场地上按照顺序和每一项指标测量要求进行;在发球测量环节,请专业的网球教练作为评委对发球种类进行评定,即,对发出来的球是否是上旋球进行评定。
125数理统计法
采用 excel 2003 软件包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实验指标进行统计,并用[AKx-]±sd来表示。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实验前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实验前后各组实验指标进行配对样本 T 检验,以此结果分析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对“二发”水平的影响,其中﹡表示P<005 ,﹡﹡表示P< 001。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各测量指标的选取
2.11实验自变量的选取
自变量采用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中各个指标的平均综合得分排在前 5 位的 5项指标(见表4),分别为:屈臂负重手腕屈伸,屈臂负重手腕绕环,屈臂负重手腕内收外展,屈臂负重手腕旋内旋外,握力器握力。
2.12实验因变量的选取
根据选取的自变量,结合专家访谈的结果,因变量设定为以下指标,分别为:1)20 次屈臂负重屈伸手腕计时(10 kg);2)20 次屈臂手腕负重绕环计时(5 kg);3) 20 次屈臂手腕负重内收外展计时(5 kg);4)20 次屈臂手腕负重旋内旋外计时(5 kg);5) 10 次握力器握松计时(10 kg);6)二发成功率(20 次);7)二发(上旋球)即时时速。
2.2实验前两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水平差异分析
表5 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臂肌肉群快速力量训练各指标统计结果,由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可知:所有指标均值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该结果说明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从统计学角度可以证明了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水平是基本一致的。
经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实验后除了20 次屈臂手腕负重旋内旋外计时指标均值差异具有不显著性外,其他指标的均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如表6所示。
经配对t检验可知,实验组实验前后各指标的均值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 001),如表 7 所示。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只有 20 次屈臂手腕负重旋内旋外计时和 10 次握力器握松计时两项指标均值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其他指标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如表8 所示。以上结果表明两点:第一,实验组施加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对这几个指标有较好的效果;第二,实验组施加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优于对照组采用的一些基本的力量训练方法。
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验组施加的训练方法专项性、针对性更强。根据运动训练学原理,有针对性的对前臂肌群进行力量训练,其训练效果自然要好。另外,实验组前臂小肌肉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的设计都是围绕能够有效提高前臂肌群快速力量的训练方法,其测试指标的设计也紧紧围绕前臂肌群力量指标而设计,就是说,在训练的专项化和指标的针对性上,都有利于证明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效果。这同时证明了实验采用的训练方法和指标能够达到实验的目的要求;证明了这些训练方法确实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前臂肌群的快速力量。
2.4实验前后两组二发成功率与速度指标差异分析
经配对t检验证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二发成功率和二发速度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该结果表明,通过二发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和各自前臂小肌群力量的训练,使得两组二发成功率和速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经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二发成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而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二发成功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 001)。该结果提示,相比较而言,实验组实验后在这两项指标上出现的差异更为明显。从均值上看,在这两项指标上,实验组都高于对照组,进而可以推断,此结果可能是实验组前臂肌群训练方法引起的,就是说,实验组前臂肌肉群训练方法应该优于对照组的训练方法。究其原因,无论是从运动训练的力量专项化训练原理还是从网球发球的运动解剖力学原理和生物力学原理来说,实验组采用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更符合网球发球前臂力量的需要,更有助于提高网球“二发”水平。[LL]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3.11实验选取的自变量,即网球运动员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指标是合适的,其方法能较为有效地提高网球运动员前臂肌群的快速力量。
3.12针对训练方法选取的测量指标(因变量)是合理的,能够反映出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的效果。
3.13实验组实施的前臂肌群快速力量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后,前臂肌群的快速力量、上旋球发球的成功率和速度优于对照组。
3.2建议
3.21在网球发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实践中,应适当地加入前臂肌群快速力量的训练,达到发球技术教学与网球力量训练专项化相结合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提高网球发球水平。
3.22由于实际条件所限,本研究在实验对象的选取、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不同指标、不同水平的设计上的不足,建议有条件的专家学者可以对该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发现更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欢中外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与接发球技战术对比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4
[2]邬刚中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技战术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1
网球水平 篇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各项体育事业都进入了更高层次的阶段,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当下社会,网球运动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业余网球是整个网球运动的根基, 在国外大部分地区开展的非常活跃。在国内,业余网球赛事系统为业余网球分级赛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它具有全国统一的报名、参赛标准和赛事网络操作平台,当前国内的网球水平的高低主要用业余网球赛事来衡量。如何公正有效的对业余网球技术水平进行分级测评已成为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2国内业余网球技术水平分级测评的标准及其特点
目前,国内盛行的业余网球技术水平分级测评标准—— 中网级别联赛分级标准,是参考国际上National Tennis Rating Program(以下简称NTRP)球员技术评级系统并结合国内网球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它可以将业余球员按标准分级并参加相应的比赛。中网级别联赛每年春、夏、秋三个赛季在全国六大赛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西、 华南)的七大中心城市(沈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 成都、昆明)中开展,使其具备了周期长、赛事分级多、涉及区域广的特点,而分级测评标准则贯穿其始终。《中网级别联赛分级标准》将网球爱好者的技术水平高低,分为初级 (1.0、1.5、2.0、2.5、3.0)、中级(3.5、4.0、4.5)、 高级(5.0、5.5、6.0、7.0)三个级别,各级别设男单、女单、男双、混双四个项目并且参与者(不分地域、不限国籍、 年龄12岁以上,无论是业余或专业退役均可)可参考此分级标准划定自己的级别来报名参加比赛,各大区三季比赛积分排名第一的选手将于每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汇集国家网球中心,争夺全国总冠军。
3国内业余网球技术水平分级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业余网球技术水平分级测评的现状
3.1.1分级测评体系基本成型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业余网球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业余网球赛事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形成了以赛代测的技术水平分级测评,促使分级测评体系逐渐成型。但由于我国网球运动项目起步较晚,测评理念比较落后, 缺乏规范化管理及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测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对测评效益及时的、科学的评估和专门的赛事市场管理政策法规,以及宣传推广问题,这都制约着测评技术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3.1.2业余网球分级赛蒸蒸日上
目前,国内盛行的分级赛集中在3.0-5.0级别,尽管如此,业余网球技术水平分级测评已经随着分级赛的发展,广泛地被应用于业余网球赛事的开展。很多学者在研究中说到,我国网球赛事已经从原来的贵族阶层向平民阶层过渡, 网球人口越来越多,奖金、参与城市也逐渐增加。赛事推广基本呈现良性循环,大型的业余网球分级赛几乎都有赞助商的参与,许多地方也有自己的小型比赛,只是范围较小,大型的有二三百人,小型的有几十个人。对于正处于网球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以大城市的大型比赛的承办为向导,带动小城市的小型比赛的开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球运动上来,这种良性的网球推广方式作用不容忽视。因此,要不断优化测评体系,增加比赛的延续性,扩大网球爱好者的数量, 极力打造一个浓烈的网球氛围,推动分级赛的良性发展。
3.2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分级测评缺乏有效的操作性
事实上,目前的分级测评仍缺乏有效的操作性,这是现阶段影响网球发展的的最主要问题。很多时候业余爱好者只能根据中网技术水平分级测评标准去主观评定自己的技术水平,然后报名参加比赛,以比赛的形式代替测评。这就可能导致有些业余选手对自己的技术水平的模糊认定,出现高估或低估了自己的现象,使得比赛中许多选手上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技术水平跟对手差太远,根本就是“只有招架之功, 没有还手之力”。
因此,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现在的业余网球技术水平分级测评体系还是不够严格,缺乏有效性,实际上还是一种以赛代测的等级管理体系,从网球技术水平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分级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网球运动发展与推广的桎梏。完全的主观认定和以赛代测的特征,缺乏客观上官方资格考核,使得运动员不能精确定位自己的水平。
3.2.2测评体系开发和利用不够
目前,业余网球技术水平测评体系只是具备了参考标准,忽略官方机构对网球爱好者真实水平的测验,而是让其主动报名参加比赛,最后只给获得冠军的选手颁发相应的级别证书。这其中就会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参加比赛的选手一期和另一期的实力水平不一定相同,而获得技术水平较低的比赛的冠军选手必然和获得技术水平较高的比赛的冠军选手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相同级别的选手拥有不同等级水平的局面;其次,参加相应级别比赛的选手,其技术水平五花八门,存在很多不规范动作,即便是拿了冠军,其技术水平也不是很标准,这样测评对于参赛选手技术水平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要积极开发测评力度,规范测评标准,使业余爱好者网球技术水平沿着标准化的方向向前发展。
3.2.3测评缺乏有力的平台
目前,国内业余网球分级赛的举办,是建立在中网级别联赛的基础之上,和国外相比,中国业余网球的发展,主要缺乏俱乐部、球会等形式和企业赞助,以至于大大小小的网球赛事的开展受到阻碍,测评缺乏施展的平台。美国网球能有如今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该国网球发展的历史久远,各种规模的俱乐部随处都能看见,测评标准深入人心,无论是民间的业余网球爱好者还是靠此吃饭的职业网球选手都在俱乐部中活动、训练,使得网球俱乐部的经济效益和网球选手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4雅思对业余网球技术水平分级测评的启示
4.1大力推广测评文化
雅思考试在全球的推广,根据全球考生的特点,使全球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考生得到了有效的统一化的管理和整合。而设计者在今后构建业余网球技术水平分级测评体系时,要以雅思考试测试为榜样,全方位向参与者扩散、传播先进的网球技术水平、先进的网球文化以及完善的测评文化,开拓参与者的网球知识层面并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文化的导向功能引导网球爱好者对网球运动和网球文化产生认同感。
4.2创建业余网球技术水平考试模式
我们完全可以在雅思考试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业余网球技术水平考试模式,然后将该模式与中网级别联赛标准相结合。在统一、规范的标准提下,发展业余网球技术水平考试模式,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宣传,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为各体育俱乐部、各体育院校的招录工作以及各体育竞赛的组织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为业余网球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4.3开设资格认定考试
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设置相应的考点,参加相应的考试,考试内容既包括球员定点击球技术、发球技术等各项技术所得的分数,又包含相应的对抗赛,这样技术水平才具有含金量,网球爱好者才能够通过考试得到相对应的资格认证。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来,使接触网球的人都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网球等级水平,然后凭借技术水平资格证书去参加相应级别的比赛,使得他们拥有了更多与同级水平球员交流经验、提高技战术水平的机会,从而促使他们向更高的等级努力。另一方面,非官方的网球培训机构可以像雅思培训一样,将技术水平等级作为培训目标,开展不同级别的训练活动,满足各个级别网球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需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逐步实现练有实效,赛有质量。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现行的技术水平分级体系,缺乏有效的资格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球员对于自身目标的追求,不能满足不同级别球员激励的需要。现行的激励机制首先是导致了网球爱好者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不但没有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现象;另一方面,不能吸引更多爱好者投身网球运动中,更不利于网球运动社会资源的开发。
5.1.2我国关于业余网球赛事的研究较少。我国的业余网球赛事与国外大部分国家比起来,不管是职业网球的发展还是业余网球赛事的发展,我国起步都很晚。近年来网球爱好者因中国女子网球的成绩斐然、世界关注而逐渐多了起来,业余网球赛事的组织和管理也应该随着我国网球慢慢的大众化而改变。但是目前我国业余网球赛事处于萌芽状态,赛事的体系还没有成形,有一些赛事没有形成连续性,大型赛事不多,但可喜之处是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
5.1.3业余网球分级赛蓬勃发展,作为技术分级的测评标准,其代表着球员比赛和训练的追求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它通过规范网球测评文化,对网球爱好者的技术水平进行规划和要求,从而有利于网球爱好者网球意识的培养。
5.2建议
5.2.1为了实现网球运动在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在已有认知积累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对网球技术测评的研究和认识,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资格考试力度,丰富激励手段,采取积极态度,大力支持非官方培训机构的建立,提升网球项目的吸引力。
5.2.2首先,国家普及网球运动,扩大网球群众基础,政府官员带动会事半功倍。其次,学习发达国家的业余网球赛事管理与运营,设计出容易推广和普及的网球赛事,把业余网球赛事站点从一线大城市推向二三线城市,增加我国业余网球爱好者的数量,使网球赛事轻松的延续下去。
5.2.3在分级赛推广阶段,将等级的观念灌输给网球爱好者,一旦测评体系得到完善,就可以采取培训教师、教练员的方式把网球技术、战术、比赛规则等知识直接传授给网球爱好者。也可以利用现代传播方式(电视、网络等)与传统传播方式(报刊、杂志等)双管齐下,尽最大的力量传播网球测评文化。提高球员们的技战术素养以及网球文化意识, 使其像接受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产生强制性的规范作用,长此以往球员就会很自然地与网球测评文化所要求的保持一致。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业余网球技术水平评定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加速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借助国际网联测试体系National Tennis Rating Program(简称NTRP)并结合体育运动发展的规律,通过分析一个较为成功的水平测评体系--雅思考试,综合运用体育基本理论、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对业余网球技术水平分级测评体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网球水平 篇4
1 提升网球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方法
1.1 训练理念应与时俱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间日益广泛的交流,网球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商业魅力在众多运动项目中脱颖而出,其全球化程度走在了大多数体育项目的前列。当前网球职业化、商业化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网球技技、战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一些观念、观点的更新和发展,而这些新观念、新观点反过来又将进一步推动网球技、战术的提高和完善。由于网球场地费用较高、运动器材较贵,在我国,网球一直被认为是“贵族”运动。在网球训练理念上,我国网球运动队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技术灌输为主,处于被动状态的队员,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反应,特别是初学者得不到乐趣。由于我国网球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实践经历和执教经验还不够丰富,科研功利性较强,加上接受新技战术理论较少,训练理念更新较慢,很多教练员采用“我怎么打就怎么教”等传统训练方法,这种“经验主义”教学训练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无法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准。
1.2 训练内容需标本兼顾
在我国现行的网球运动员训练内容上,各级体育部门虽然一直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战术素质放在第一位,强调不能忽视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并在各级体校开设相应的文化课课程,要求贯彻“亦学亦训”方针。但由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特殊性,在具体教学管理中,教学和管理中始终存在着“重训练、重成绩、轻教育”的现象。网球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在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两重一轻”指导思想下,自然把网球训练和比赛成绩摆在首位,从而淡化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岂不知,这种轻重失衡做法严重影响了运动员对训练、比赛技战术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培养体育人才的一种形式,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所实施的“体教结合”,仅仅限于形式上的结合,没有将形式的扩展与内容的革新相衔接,达不到“寓教于乐、寓训于乐、寓训于教”的效果,阻碍了运动员向深层次的提高。从网球竞技结果来看,运动员技术、战术、体能、心理与智能训练固然重要,也同样不能忽视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1.3 训练方法应突出重点
实践证明,只有遵循网球运动的制胜规律,抓住围绕网球运动的制胜因素以及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才能实现有效的训练效果。首先,在体能训练中,以强化速度、灵敏、力量、柔韧、弹跳、耐力训练为重点,通过科学的体能和专项技能训练,有效发展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实现运动员运动素质的大面积提高。技术训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技术训练方法的先进性和运用的正确性。在技能训练中,以增强发球、接发球、截击球、高压球、挑高球、放小球、击反弹球技术训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为重点,把电脑、录像、高速摄影等先进科技融于技能训练实践,不断改革与创新训练方法。当前我国大部分网球教练员是由队员退役转任的,运动员在这种训练环境下,一些不合理的保守训练方式沿袭,导致了训练的自由度过大。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网球竞争局面,网球教练员应引进新的教材,更新新的训练方法,在训练方式上冲破传统的瓶颈,以培养高、尖、精运动员为目标,充分利用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以双打带动单打,实现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
2 网球运动员提高战术意识的路经
战术意识是竞技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网球运动竞赛规律的特殊能力。它表现为运动员快速地对比赛的客观现实的判断,分析和对将要采取的战术行动做出决定,一个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战术质量的优劣。
2.1 战术意识高低决定战术质量优劣
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和目的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客观实际。一名网球选手的水平高低,战术往往对其网球水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球运动员的战略和战术意识的提高是其能否取得更大进步的关键。战术是战胜对手的武器,战术意识是战术实施的前导。战术意识是运动员为完成比赛任务所采取的各种技能、战术手段在运动员头脑中的反映,是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意识是人的行动制导,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一旦产生,必然对战术活动的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2.2 身体素质是培育战术意识的载体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战术,并在比赛中充分发挥的基础。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分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把运动员的力量作为一项战术武器,已经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共识,身体素质训练的过程还有助于网球运动员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一名优秀网球运动员,除了要掌握良好的技战术和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有柔韧、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条件做保证,而这些身体素质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身体训练方法才能提高。网球运动员除了全面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耐力素质外,还应着重发展网球专项身体素质。这主要表现在:网球比赛中的判断快、反应快、起动快、移动快、动作快。这就要求,网球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项速度素质,这是比赛决战决胜的基础和关键。其中,专项速度是网球项目中运动员取胜的基本条件,在训练中应首先发展和提高专项速度素质,唯此才能促进运动员技战术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专业与训练是孕育战术的沃土
战术技能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滋养,更要靠专门战术的反复训练,战术意识同战术行动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理想的战术效果。首先,网球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来源于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来源于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专项知识是通过学习、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获得而丰富起来的,全面掌握专项知识是提高战术意识的关键。运动员不仅从技术结构上学习,还必须熟稔它的技术特点、作用、采用时机以及优点、缺陷等方方面面因素,以便在比赛中根据战术意图的需求灵活运用。教练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安排网球理论知识的学习,让运动员学习网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了解网球运动的规律、本质特点、技战术方法和要求,以此加强掌握基本技术规格要领。其次,专门战术训练是培养运动员战术意识,掌握最合理的战术手段和方法的重要路径。网球比赛是在不断的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中进行的,运动员只有通过专门的战术训练来掌握各种战术手段和方法,并根据比赛现实和网球运动的规律,施展灵活多变的比赛战术,才能提高战术能量,最终赢得赛场的胜利。战术能量的积累和获得,一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战术训练,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智力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并提高他们对网球内在规律的认识,才能在掌握比赛技术、战术规律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实战对策。
2.4“四力”打造运动员的战术特质
观察、判断和采取行动是战术意识形成的重要环节。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首先从培养运动员敏锐的观察能力开始,不仅要看得准,还要将对手的战术意图、战术变化要及时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才能保证自己战术意识的质量。优秀运动员大多有共同综合战术特质:敏捷的赛场观察力、正确的分析判断力、坚强的意志力和稳定的心理控制力。观察能力是培养快攻意识的基本前提,运动员临场中的心理、生理的机能反射,源于对周围各种信息的接收和加工反馈,在瞬间必须做出正确抉择,因此,没有广阔的视野和观察能力是办不到的。只有捕捉赛场的瞬息万变信息,才能准确把握分析,及时更换相应的战术,提高快攻意识。赛场上正确的行动来源于准确的判断,这是运动员接受感知信息后进行思维处理的过程,也是快攻意识的中心环节。判断准确是正确发挥战术的前提,必须准确预见和判断对手的战术意图,才能在恰当时机采取适宜的战术动作。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提高自身调节能力和心理控制力,是创造良好的临场心理素质的重要前提,是运动员战胜对手、战胜自己,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的法宝。网球比赛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比赛既是技术和战术的较量,也是双方意志力的拼杀,更是冷静心理控制能力的博弈。通过对运动员开展观察力、分析判断力、意志力和心理控制力等智能训练,将战术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网球训练的全过程,达到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的一体化。
3 结论与建议
网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提高,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其训练内容的侧重,训练强度的大小,既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承不变。应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练员培养体系,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考核标准和办法等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训练内容的侧重点要根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技能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训练时,要遵循训练的规律与原则,着眼于不同训练内容之间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使训练与比赛有机结合。既注重运动员技术、战术、体能、心理与智能的训练,也加强运动员业务理论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促使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提高运动员战术意识上,要在各项技术训练中渗透战术意识培养,把战术意识贯穿于技、战术训练的全程。
教练员的指导水平对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有着主导作用。教练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指挥能力在加速培养运动员战术意识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正阳.球类运动的战术意识及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20(1):136-137
[2]刘保华,阎琳琳,付辉.网球运动训练内容体系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3):86-88
网球水平 篇5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研究对象采用典型调查方法, 拟在大学、中学、小学、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中选取样本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发放问卷550份, 回收526份, 回收率95.67%, 剔除无效问卷, 剩余511份, 有效回收率97.1%。问卷请有关专家审阅, 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了检验, 专家对问卷所设问题确认率较高。运用再测系数法, 在小范围内进行问卷重测, 由SPSS11计算出两次调查的相关系数达到0.94, 说明本文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基本可靠。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武汉市实物型网球消费现状调查
本文对武汉市实物型网球消费情况的调查主要是网球服饰 (服装、鞋、帽、保护性用品等) 。武汉市网球消费者购买网球服饰的情况分布为, 有92.7%的消费者购买网球服饰, 7.3%的消费者不购买。具体网球消费者是否购买网球服饰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购买网球服饰的消费者中, 有5 1.6%的购买价位在 (2) 100~300元, 33.9%的购买价位在 (1) 100元以下, 14.5%的购买价位在 (3) 300元以上。具体消费者购买网球服装价位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另外, 武汉市网球消费者购买网球鞋的情况分布为:有89.7%的消费者购买网球鞋, 10.3%的消费者不购买。具体武汉市网球消费者是否购买网球鞋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购买网球鞋的消费者中有57.3%价位在 (2) 200-500元, 21.5%购买价位在 (1) 200元以下, 21.2%购买价位在 (3) 500元以上。武汉市网球消费者购买网球鞋价位的具体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2.2 武汉市观赏型网球消费现状调查
在453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反映观看网球比赛、表演赛等的占95.9%, 只有4.1%的网球消费者表示不关注网球赛事。具体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对观看网球比赛的消费者调查其观赏的途径, 其中有71.9%的消费者选择 (2) 网络观看比赛, 68.9%的消费者选择 (1) 通过电视观看网球比赛, 只有3.2%的消费者去现场观看比赛, 具体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
另外, 对消费者关注比赛的类型的调查发现, 消费者关注的比赛主要是四大满贯比赛、ATP和WTA的顶级巡回赛。他们对国内比赛关注度较低, 这主要与我国网球整体水平较低, 主办的比赛多为低级别的比赛有关。
2.3 武汉市参与型网球消费现状调查
对武汉市参与型网球消费情况的调查主要针对消费者所去的网球场的收费情况和参加网球培训花费的费用情况进行了解。
首先, 武汉市有28.3%的消费者选择 (1) 免费场馆打球, 只有71.7%的消费者选择 (2) 收费场馆打球。具体调查结果如下表7所示:
对去收费网球场馆的网球消费者平均每次用于网球场馆的费用情况的调查, 有以下3个选项: (1) 10元以下, (2) 10~30元, (3) 30元以上, 选择它们的比例分别为:75.5%, 19.6%, 4.9%。
其次, 对武汉市网球消费者参与网球培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只有2.7%的消费者参加过网球培训, 97.3%的消费者没有参加过网球培训;参与网球培训的消费者每次花费的费用大部分在100元以下或是100~200元之间。由于参与网球培训的消费者个体数目太少, 具体调查结果省略。
2.4 武汉市网球消费者月支出现状调查
对消费者平均每月用于网球方面的消费性支出 (不包括网球、网球服饰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的情况分布为:设置以下4个选项, (1) 30元以下、 (2) 30~50元、 (3) 50~100元、 (4) 100元以上。消费者每月支出在以上四个选项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3.7%、39.5%、14.3%、5.5%。武汉市网球消费者平均每月用于网球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具体情况如表8所示:
3 结论及建议
3.1 对以上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
目前武汉市实物型网球消费基本处于中高水平, 而观赏型网球消费, 参与型网球消费则处于低水平。可见, 武汉市网球消费总体水平不高, 网球消费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3.2 营造武汉市网球文化, 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
网球运动在武汉市开展, 应在弘扬武汉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积极吸收西方网球文化的精华, 使武汉市的网球运动成为丰满、有灵魂和生命的运动。一旦形成浓厚的网球文化氛围, 其无形的宣传力、感召力将是巨大的。
3.3 培养高水平职业网球队, 大力发展高等院校网球运动。
高水平的网球比赛是璀璨的网球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明珠, 观赏型网球消费应该是网球消费市场的龙头组成部分。同时, 武汉市数量众多的高校, 是其网球消费市场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生有着好动的天性, 网球在高校也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如果能够发展好高校网球运动, 将培养出人数众多的网球人口, 随着他们走出校门, 必将成为网球消费的主力军。
3.4 引进和培养武汉市网球产业经营管理的专门型人才。
网球产业经营管理专门人才是宝贵的资源, 是进一步培养和拓展武汉市网球市场、不断满足网球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
[2]杨晓明.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
网球水平 篇6
1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
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变革,网球运动在网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网球运动正因其自身的魅力与时尚风靡体育运动界之中,网球运动在其娱乐、潮流以及流行元素的冲击下越来越受到高校体院的重视以及大学生的追捧和喜爱。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在网球运动中因运动水平较低、底子单薄、缺乏适时训练等诸多原因,因此并未像足球、篮球、排球等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普及,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长期以来,在普通高校网球运动队的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把简单的训练放在首要地位,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训练的指导和培养,导致学生的运动技能参差不齐,运动水平无法得到理想的满意效果。除此之外,高校在开展网球运动方面所需具备的器材设备较为缺乏、场地设施紧缺、师资力量薄弱以及课程设置打你等诸多因素也是制约高校开设网球运动的主要因素。网球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及时掌握每个球员的心理特征,根据其自身发展特征进行有效地思想教育以及耐心指导,因此,有效普及和推广大众高水平网球运动对发展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可行性。
2 多媒体技术在网球高水平训练中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主要是讲网络技术中所集成的声音、图像、文字及动画等媒体形式向操作者所传播的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者通过对其进行有效地信息采集、编辑修改、实时储存和重建进而有效为其提供有效地信息知识量,在使用过程中它不仅而已进行多样化和媒体处理而且所包含的信息量及时解决传统教学中所不便解答的问题,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将教师平常教学中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属于一种模拟可透视、直观性强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其所教授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的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网球模拟训练图,因其属于试验性教学体裁,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讲授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台或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网球运动相关的最新信息、新动态、新数据等。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枯燥无味的动作要领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易懂,从而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网球运动是一项集技术和智力于一身的体育运动,他必须不断地进行判断方可正确掌握动作要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网球运动经常所用到的大腿四头肌、腰肌、腹肌、背肌、肩部和腕部等肌肉以及网球的基本动作如发球、抽球、截击、高压等可锻炼全身各大肌肉组织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大量的动态画面、直观易懂的图像显现在网球运动课堂之中,可以大大地降低教学难度,将重点、难点的知识体系更加形象化、系统化。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较快的掌握所学要领和知识点,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丰富教学课堂内容,同时使得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改变传统的死板教学模式,将网运动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 多媒体课件在网球高水平训练中的具体应用
3.1 网球多媒体课件要遵循网球教学规律进行教学
在网球运动教学课堂上,体育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训练效果,可适时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使得理论知识较强的网球教学内容,变得创新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得学生对感性和理性知识的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网球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完全掌握课件内容中的网球运动理论知识点以及动作要领,要充分突出网球知识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学规律是教学活动内在的本质联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规律。只有尊重规律,教育质量才能得以提高。网球运动是一项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而操作技能又有三个特性,(1)对象的物质性;网球运动是人体骨骼肌的一种运动,网球学习的对象实质上就是了解和掌握骨骼肌的运动机理。(2)动作进行的外显性;网球运动的执行是通过外部的运动实现的。(3)动作结构具有舒展性;网球运动的每一个动作必须切实施行,切不能省略。网球运动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网球教学必须基于正确的示范和切实的高水平训练效果。
3.2 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在网球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现阶段多媒体教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来运用,将会在网球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球教学过程是以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只有通过双方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方能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据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主体,只能将多媒体技术当作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而不能将其取代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展现在教学课堂上,而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进行网球教学多媒体课堂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两大角色,根据网球运动的自身特点和课程安排进行因材施教,与教学大纲互利互补,方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多媒体课件在网球教学中活灵活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3.3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网球教学实效性
网球运动是一项动作技术强、理论知识严谨的一下体育运动项目,大学生在高水平训练中往往受到动作技能的困扰而感到训练枯燥乏味,心理压力较大,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效果,不应依旧而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将网球运动中的知识结构勾勒出系统图,使得学生学习更加一目了然,清晰明了,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是师生情感心灵交融的过程,因而教师要依据教材,融合课件情境,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平等、良好、和谐的对话,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4 结语
总而言之,网球运动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发展介质,始终走在时代改革的最前沿。现代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当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教师通过将网球运动教学大纲和多媒体课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将基础知识建立有效机制,从而使得整套教学体系,更加具体化,生动化。与此同时,网球多媒体课件要遵循网球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摘要:伴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观念和科技技术的严重冲击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集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为一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步伐走进了现代教育教学当中,并逐渐地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满足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广大大学生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积极趣味性,多媒体课件在网球高水平训练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大大地提高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对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网球高水平训练,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国泰,匡晋梅.对网球技术教学法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8(6).
[2]汪军锋.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技术难点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龚海燕.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2).
[4]李建伍.运动迁移理论在网球教学中的运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
网球水平 篇7
1 我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现状
国际网球联合会和世界男子职业网球协会每年所举办的锦标系列赛、挑战赛、公开赛及大师赛等,是世界较高级别的网球运动比赛,各国网球运动员在其比赛中获得成绩,基本上可以反映去一个国家网球运动水平及其在世界网坛的地位。而从现代网球运动传入中国以来,我国网球男选手最高竞技水平代表人物有:解放前,邱飞海参加温布尔登网球赛,成为第一个中国运动员。后来许承基也参加了温布尔登网球赛,最好成绩是打进第四轮,并于1938年和1939年蝉联英国硬地网球锦标赛的两届单打冠军。解放后,朱振华和梅福基获得在波兰索波特国际网球赛中赢得男子双打冠军。随后,1983年我国男子网球队,在吉隆坡摘取了亚洲最高水平的男子团体赛的桂冠—加法尔杯赛冠军。在1990年的亚运会上,中国男网夺得了男单、男双和团体3枚金牌;在1994年的亚运会上,他们蝉联了男单金牌;在1992年的亚锦赛上,中国男网又夺得了单打、双打和混双的金牌。中国男网还曾进入1990年“戴维斯杯”世界组的附加赛,这也是中国男网在该项赛事上的最好成绩。当时,潘兵的世界排名最高曾达到第175位,此后,中国男网选手再也没有人能超过这个世界排名。回顾历史,说明我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还是较底的。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我国网球男选手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四大公开赛及一些WTA和ATP巡回赛上看,基本没有露面,就算参加,取得名次也是不尽人意,和女子相比呈现出鲜明对比。如果我们能抓住备战2008年奥运会契机,那么今后我国网球男选手定能在网球比赛中发挥水平、取得佳绩。
2 我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相对落后原因分析
根据项群训练理论,网球与乒乓球、羽毛球属于同一项群,即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在这一项群中,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网球却处于较低竞技水平。那么影响我国网球男选手竞技运动水平的因素有那些呢?影响运动水平的因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我们通过调查访问和查阅有关网球科研论文及书籍,得出影响我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练员本身及其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练员是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训练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者。因此,教练员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因素。目前,全国专业队网球教练员总数为120人,其中国家级教练7人,高级教练25人,高级以上教练员大多数为大专学历。在高水平教练员方面,理论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及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很少,缺少具有很高威信的领军人物,教练队伍的核心及骨干教练员队伍尚未形成。
2.2 运动员综合素质较差
运动员综合素质较差具体表现在: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差,我国运动员一旦进入集训队,其文化课学习基本就是走走形式,结果他们对技战术分析和心理承受能力也表现得较差。中国运动员在与外界交流时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进攻意识上的差距,我国网球男选手大部分是等待进攻机会,而很少创造机会进攻;技术掌握不全面,我国网球男选手往往只强调低线的对抗,忽视技术全面性,更谈不上发展本身的特长技术;心理素质差距,主要表现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表现得不够稳定;前三板技术的差距,国外优秀网球运动员主要靠前三板得分,而我国网球男选手发球速度、回击球稳定性、速度及落点与国外男选手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很难前三板直接得分。
2.3 体育科学技术实施滞后
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水平逐渐接近人类的运动极限,当今网球赛场上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体能、素质等“硬件”,科学技术竞争也越来越热重要。因此,只有把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网球运动的选材、运动训练、运动后的恢复及运动竞赛的各个阶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我国的网球运动与体育科学技术结合不够紧密,其表现在:其一,体育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器材上的落后。以往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凭经验,跟着感觉走,很少利用电教设施;体育装备、器材、服装等器物上落后;各种体育工具和交通工具落后。其二,体育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制度上的落后,同样很少体育法规政策作用于体育科技发展。其三,体育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的价值观念上的落后。过去由于体育科学知识落后,人们对健康价值观念不清晰,从而产生体育行为也基本上是盲目的。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体制不够健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体制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举国体制来办竞技体育,而市场化程度不高。曾经有人跟国家队女子选手预算:一个队员一年下来要100多万元的花费,而非奥运年总共投入大约在700万元到800万元。如果在奥运会和亚运会年,我们一般要超过1000万元。那么光靠政府来办网球竞技运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动员全社会,让全社会来办。虽然,自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注人新的活力。网球运动已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家办走向多家办;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但是个人投资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还是很少。多数人关心的只是利润,发展的只是业余网球运动。
在就在政策上投入差异影响水平,在中国女网不断创造辉煌的同时,各方面对中国女网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单单是中国女网每年出国参加各种级别赛事的次数就已经令中国男网望尘莫及,而为了提高球员水平,中国女网还不定期地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这也是中国男网难以与之相提并论的。由于成绩不佳,中国男网目前并没有固定的国家队,球员只是在大赛前才进行短期的集训,平时队员都是在各自的省队训练。中国女网则是由网管中心统一组织训练和出国比赛,在财力、人力和物力等各方面的投入上,中国女网都远远优于中国男网。
2.5 历史、经济、自然条件的影响
中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较低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一,历史的原因。网球和现代网球运动都起源于欧洲。因此,网球运动在欧洲得到了快速发展,欧洲各国也因此一直垄断着世界网坛。第二,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因素。欧美各国工业化起步早,经济基础雄厚,社会综合实力强,因而在体育领域内其优势便体现为体育设施完备,体育科学理论研究和科学化训练的水平高,体育器材的开发和更新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为运动员的运动员成绩提高提供了物质和理论的保证。此外,由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从事各种运动的体育人口相对来说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这就为其提供了人才上的保证。此现象不仅表明欧美在网球运动上的人才优势,而且表明他们在运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巨大潜力。第三,环境、气候及地理条件的影响。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生长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种族,其形态相对较大,而生长在低纬度温热地区的种族,其肌体形态相对矮小。显然,身高臂长和绝对力量方面占优势为欧美民族在网球发球、抽球及高压等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何况我们还有我们自己优势。女网在短短几年就取得今天这样成就就足以证明。
参考文献
[1]谭沃杰.影响中国网球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J].体育与科学,1999,(2):38-40.
[2]王学华.我国网球运动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及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3):58-64.
[3]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刘世军,张运亮.制约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2-116.
[5]张小宁.畅谈中国网球的未来[J].网球天地,2000,(10):35.
网球水平 篇8
1 微格教学概念的界定与特点
1 . 1 微格教学的概念
微格教学又称“微观教学”或“微型教学”等,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门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学习者在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中,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即在一个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方法[1]。简而言之,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单一、小型的利于掌握的教学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少部分学生为对象,通过摄像手段,课后进行分析,以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方法。
1 . 2 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中的“微”即微小, 微型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微格教学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以每一单项教学技能为单元,目标明确而具体;学习规模小,学生参与性较强;教学实践过程声像化,反馈及时、客观,通过声像化教学,使教学细节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利于及时纠正,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产生“镜像效应”;评价技术科学合理;观摩示范与模仿创新相结合等特点。微格教学的特点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2]。”
2 微格教学法引入网球训练中的优势分析
2 . 1 微格教学法引入网球训练的时机把握
体育教学把动作技能掌握的过程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自动化阶段。根据网球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将微格教学法引入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分化和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是学生深入理解肌肉活动的感觉,不断改进与规范技术动作,基本建立动作定型。此阶段引入微格教学,通过教师对学生错误动作的纠正与培养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好的形成动作技能。在动作技能掌握的自动化阶段引入微格教学,使学生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网球技能掌握到熟练、省力、自如程度[3]。
2 . 2 微格教学法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
传统的网球训练中,队员只能听到教练员的语言评议,看不到自己整个训练的实际情况,教师突出对技术动作的单一性和重复性练习,队员缺乏趣味性,调动不了队员学习的积极性,只是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铺垫,基本上不会质疑和探讨训练的科学性,只是一味的以教练为标准,教练如何教就如何练,不会进行自我分析和讨论,一般不会主动学习理论知识,更不会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而微格教学更注重师生之间、队员间的互动交流作用,在进行网球技术训练之前,教师应该了解队员对相关的网球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以往的知识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习者在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网球微格训练中,应了解学生对网球已有知识储备,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同时引入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的相关专业知识来提高网球微格训练的水平,充分的理论学习有助于队员在进入网球微格训练前有充足的心理和知识储备。能在网球微格训练中将书本知识建构生成为个体能够准确讲授的知识,将单一动态操作技能知识生成为学生语言描述与技能展示完美结合的一体,重在建构,意在生成[4]。
2 . 3 微格教学有益于网球运动技能的正迁移
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发生积极的影响,叫做技能的正迁移,反之,则为负迁移,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5]。网球微格训练中,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即当代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摄像技术,随时把训练过程拍摄下来,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训练过程进行畅所欲言,让学生对自己训练过程一目了然,对于自己的不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掌握新旧运动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共同特点,加强对问题的概括能力,有利于正迁移的产生。在网球微格训练中,队员不仅学习动作技能,而且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从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基本环节等方面,通过微格训练,教师能深入地思考如何更好地示范,容易让学生接受,如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网球训练中如何“举一反三”,实现动作技能的正迁移,更好地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2 . 4 微格教学有利于加快网球技能掌握的速度
微格教学创始人爱伦博士指出存在的问题是:“讲得多、练得少”,他指出微格教学的要义就是在教练的指导下,依据理论,重在学习者的参与、经验分享、反馈、教学诊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者的技能[6]。网球运动技术掌握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每一个技术动作都需要通过长期、反复的强化训练来完成。通过长期的尝试,网球微格训练法的介入,能明显提高学生网球运动技能水平,网球微格训练中,教师在“注重训练实践”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目的的设计训练方案,分解技术动作的难度,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加快学生掌握网球运动技能速度,这与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先分解后完整不谋而合。但传统网球训练中,如教师不分解教学,学生是很难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的,而网球微格训练中,学生能利用手机拍下教师分解和完整教学过程,以便学生课后更好地练习,加快学习的速度。
2 . 5 微格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一个学习过程的模式,第一个是新知识的获得,第二个是把所得的知识整理成另一种需要的新知识,第三个是检核与估计知识的正确性[7]。网球微格训练正遵循这一原理,训练中学生可尝试担任执教者,这样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换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会主动思考、发现、探索活动掌握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也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正确的示范,以热情高昂的精神参与,遇到问题大家会共同参与分担,取长补短,发挥特长,从而达到互助型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8]。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