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管理

2024-05-12

分类与管理(共12篇)

分类与管理 篇1

摘要:2006年新会计准则要求根据公司管理者意图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同一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完全不同。公司管理者就有可能为了达到某一目标, 对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分析了公司管理者如何通过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 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金融资产分类,盈余管理

1 研究背景

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除了对被投资企业存在重大影响或控制外, 将企业在公开市场上购入的股票和债权划分为了四类: (一)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 贷款和应收款项; (四)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而一项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究竟划分为哪类, 是根据管理者意图进行分类的。在第22号准则中对于上述四类金融资产的定义有这样几点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第一, 在定义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准则这样规定:“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即其持有意图是短期获利, 持有时间短。

第二, 在定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准则这样规定:“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一) 贷款和应收款项;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准则定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的是排除法, 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第三, 准则对剩下两种金融资产的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贷款和应收款项, 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与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比较明确, 管理者的意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

综上所述,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首先,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 主要根据公司管理者的持有意图。这样公司就有相对较大的随意操作空间。实际中, 企业的管理者就可以根据公司的利益来选择投资的分类, 进而实施盈余管理。

其次, 公司管理者意图具有主观性, 不易被企业外部人观察和追踪。作为债权人、投资者, 甚至是专业的审计人员, 都无法判断这两类金融资产的分类是否是根据“为了近期内出售”的, 也就没有办法确定公司管理者意图的客观性。这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2 金融资产分类与盈余管理分析

对于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 既可能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也可能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项金融资产具体应分为哪一类, 主要取决于公司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因素, 这将对公司的财务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公司为了达到某一财务目的, 极有可能在金融资产分类问题上实施盈余管理。

2.1 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时, 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当一项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虽然初始计量还是按公允价值计量, 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没有区别, 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费用却是计入初始入账金额。这样, 对同一项金融资产, 划分的类别不同, 就会导致账面价值的不一样, 公司就有可能借此进行盈余管理。

2.2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2.2.1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 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 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由上可以看出, 当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时, 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是要在公司的利润表中反映的;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则是计入了所有者权益, 不影响企业的利润。如果资本市场繁荣, 企业可以通过把金融资产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有机会大幅增加当期利润;如果资本市场萧条, 公允价值大幅度下降, 为了使财务报表不至于太难看, 企业则更有可能选择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进行盈余管理。

尤其这次金融危机, 使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幅度下跌, 如果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划分成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 会导致当期的利润很低。相反, 如果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就不会影响到利润表。这时公司为了财务业绩, 就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通过不转移金融资产实质所有权的虚假交易对金融资产重分类。

2.2.2 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

根据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 (GAAP) 的要求, 金融机构必须每季度都用公允价值评估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 如果资产价值下降则必须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披露。自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露出端倪以来, 随着资产账面价值的不断缩水, 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对其计提减值。而我国的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四十条也规定,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 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 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 应当予以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 影响企业的业绩。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当出现同类情况下, 就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鉴于此, 如果公司管理者预期当年经济形势不好时, 会更有可能考虑将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不会考虑是否根据 “为了近期内出售”进行分类。公司管理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财务报表更“漂亮”, 从而实施了盈余管理手段。

3 防范利用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看到企业可以通过对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 粉饰财务报表, 造成会计报表的失真, 可能会给信息使用者带来投资失误。为了防范这种行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定更清晰的指南以提高正确的判断。虽然新会计准则中规定根据公司管理者意图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但是由于管理者意图的主观性和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 导致了公司的盈余管理, 所以, 应该制定一个更清晰的准则指南, 来解决金融资产分类的随意性, 使信息使用者更好的辨别金融资产分类的依据, 减少盈余管理。

(2) 采取新的正式措施, 规范现行会计准则的实践。针对利用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违规行为, 采取明确的惩戒措施。对违反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置, 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 规范现行会计准则的实践。

(3)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包括注册会计师要紧跟市场发展变化,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 掌握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另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使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 为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社, 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3]申杨.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思考[J].金融监管, 2010.

分类与管理 篇2

1.1物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经营离不开必要的物资条件,因此明确物资管理的任务,加强对企业物资的管理,对于促进企业不断增加产品产量,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资金周转,节约物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1.2对物资的分类是物资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前提,对企业的物资进行合理的分类,便于企业对物资管理的实际操作,特别是对于编制物资计划、采购订货、仓储管理、财务核算 等方面均是非常需要的。2.管理职责

搞好物资管理,是公司全体经营管理者的共同任务,各职能部门均应按照物资管理的任务要求,进行目标细化,建立内部物资管理责任制度,通过加强物资管理,使公司物资得到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资的使用交通,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只供不管、盲目储备、优材劣用、浪费损失等不良现象的发生。3.物资管理任务

3.1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公司有近千个品种规格的物资,必须做好物资的计划管理和供应工作,通过合理的采购、保管、发放,保证按质、按量、按时、按品种规格、成套齐备地满足生产和经营过程的各种需求,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不间断地进行。

3.2促进技术进步

物资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企业的生产和研发部门,为发展新品种,改进老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革生产工艺等,提供新型材料、新型工具等供应方面的情报资料和建议,并积极组织货源开展标准化工作,及时修订物资供应目录等工作。

3.3节约物资消耗

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通过物资消耗定额的制订、贯彻和检查,督促和配合生产技术部门或其他物资使用部门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管理以降低物资的消耗,并且要努力消除和减少物资在储运过程中的各种损耗。

3.4提高物资周转率

搞好物资管理,提高物资周转率,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减少利息支出,降低物资保管的损耗和费用。压缩库存物资,就可以使更多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到再生产之中,使得再生产规模扩大,加快企业的经营发展速度。

3.5降低物资供应的成本

当物资有多种供应来源而且可自由选择时,应当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低廉和路途近、交通方便的货源,以节约运输费用和减少储备量。同时还要不断降低物资的采购费用和保管费用。

3.6充分利用物资的使用效果

挖掘各种物资的综合利用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资的使用效果,应避免物资的长时间闲置和囤积,防止大材小用、优才劣用,做好收旧利废,控制使用等方面的工作,要严格企业物资管理制度和手续,建立起物资管理的正常秩序,并且要有效地堵塞物资流失、贪污盗窃等漏洞。4.物资的分类

公司所需物资种类繁多,各有不同的特点与作用,为了便于编制物资计划、采购订货和加强管理,对于各种物资必须合理地加以分类。

4.1按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如下:

4.1.1主要原材料

是指经过加工后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材料。

4.1.2辅助材料

是指用于生产过程,有助于产品形成,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

4.1.3燃料

这是指用于加工制造、动力生产、运输和取暖等方面的材料,也可以归为辅助材料。

4.1.4动力

是指用于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电力、蒸气、压缩空气等。

4.1.5工具

是指生产中消耗的各种刀具、量具等。

4.1.6包装材料

是指产品完成后经检验合格后用于包装产品的材料。

对物资采用上述这种标志分类,主要是便于企业制定物资消耗定额和计算各种物资需要量,同时也为企业计算产品成本和核算储备资金定额等各项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4.2按物资的使用范围分类如下:

4.2.1产品生产用料

4.2.2经营维修用料

4.2.3新产品研究开发用料

4.2.4技术改造措施用料

4.2.5工艺装备和非标准设备用料

4.2.6基本建设用料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的分类与运用 篇3

企业集团中母子公司文化的关系亟待理顺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连接纽带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其中母公司是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控股企业,子公司是母公司对其拥有全部股权或者控股权的企业法人。

企业集团中各成员单位的地位是不一样的,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管理总部,是企业集团成员中的母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核心。

企业集团是法人的联合体,企业集团的成员均为独立的法人,因此多主体性成为集团文化的基本属性。

近年来中航工业、中国移动、中粮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对集团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推进,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我国的集团文化建设目前发展很不平衡,集团文化建设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相对滞后于企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有的企业集团因缺乏内在的文化管理而导致集而不团,形集神散;有的企业集团又太过强调统一而抑制了所属成员单位的活力。

在集团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常常面临诸多的困惑。如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拥有许多二级单位、三级单位,其中有些单位分散在全国甚至于全球范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成员单位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在集团文化建设时,母子公司文化的关系应该如何协调?集团文化是否需要完全统一?若不要求完全统一,则哪些内容需要统一,哪些内容成员单位可以保持多样性?如何在坚持集团文化统一性的同时,尊重、传承所属成员企业积淀的优良文化,张扬所属成员企业的个性文化?可见,当前我国企业集团中母子公司文化的关系亟待理顺。

企业集团中母子公司文化关系的剖析

母公司文化为主文化,子公司文化为亚文化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管理模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企业文化具有范围性,总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的。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的部分,称为公司主文化,即占主导地位的公司文化,它构成了公司文化的主流;如果只是某个子公司的员工普遍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该子公司的文化。如果只是企业中某个部门的员工普遍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该部门的文化。子公司文化、部门文化等可统称为公司亚文化。公司亚文化是相对于公司主文化而言的,是公司主文化的次级文化。

杰克琳·谢瑞顿和詹姆斯·斯特恩在《企业文化:排除企业成功的潜在障碍》一书中谈到,当我们提到企业文化,我们是把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亚文化是较大组织中的一个子集合,或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各个不同的子(分)公司、部门都有着各自的亚文化。亚文化将受到总体企业文化的极大影响,在某些情形中,亚文化是受企业总体管理理念、组织机构和政策所控制的。然而,一家企业中众多的亚文化是永远不会彼此完全—致的,也不会与总体文化完全—致,每一种亚文化都有各自的特性。

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文化为主文化,子公司文化为亚文化。现代企业集团往往是多重子公司、部门的复合体,这就必然形成企业集团内部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在集团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也会造成集团内部文化的多元性。

母公司文化统领子公司文化

集团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包括集团公司,即母公司,还包括企业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即子公司。如果完全忽视集团文化建设对企业集团所属成员单位的要求,不考虑在各成员单位的文化建设中作出统一性的规定,各成员单位在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只追求百花齐放,不考虑企业集团应该有一个统一的“魂”,各成员单位展示的文化各不相同,那么,企业集团的统一形象就必然要受到影响,企业集团将会是“散”的,必然会出现所谓的“集”而不“团”的情况。

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文化代表着集团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特殊形式,是建立在集团所属成员单位个性文化基础之上的共性文化,具有战略性、主导性和整合性,母公司文化统领着子公司文化,深刻影响集团各成员单位的文化建设。

母公司文化服从、服务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对集团战略的实施具有强大的作用力;母公司文化对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建设具有主导性,其核心理念、集团形象必须高度统一并得到成员单位的认同和认真贯彻执行。母公司文化所表现出来的集团风格、集团形象和集团品牌,是决定集团公司市场形象的根本要素。企业集团作为整体形象在市场上出现的时候,需要以强势的文化姿态展现集团的企业形象,这就要求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按照统一性的原则,朝着母公司文化所规定的方向发展;母公司文化的整合性就是把握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文化状况,扩大和提升各成员单位文化的共性。

子公司文化体现并丰富与发展母公司文化

在集团文化建设中,还需要充分发挥子公司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母公司文化的引领下,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经营特点,有针对性、有特色地开展集团文化建设工作,并通过与自身经营管理的有效结合,来丰富集团文化的内涵,使集团文化得以贯彻实施。如果集团公司对成员单位的个性和特质(如产业类型的差别、地域的差别或领导者价值观偏好的不同)视而不见,忽视它们的内在要求,片面追求大一统,则很容易在集团内部出现僵化的情形,无法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为独立的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集团表面上是团结在一起,但缺少内在的活力与和谐。

在集团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子公司文化通常是母公司文化的体现,渗透着母公司文化的核心思想;另一方面,各具特色的子公司文化可能因其本身所代表的新文化趋势,作为某种潜在的、超前的集团文化的代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长为母公司文化。

nlc202309011138

综上所述,母公司文化寓于子公司文化之中,母公司文化不可能全部包含子公司文化,只是包含其共同本质的部分内容,而子公司的个性文化却丰富了母公司的共性文化。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集团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集团公司文化与所属成员单位文化之间的关系,要在大力强调集团文化共性的同时,不忽视所属成员单位的个性文化;在发展所属成员单位个性文化的同时,更要遵循、维护集团文化的共性。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的分类

集团文化是指覆盖企业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企业文化基础之上的共性文化,对各成员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统领、主导和规范的作用。加强集团文化建设是提升集团管理水平和提高集团内部控制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塑造集团整体形象的战略举措。

集团文化建设是包括多个层次(集团公司、集团各成员单位)、多个主体(集团公司、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集团文化建设所涉及的范围,除了集团公司之外,企业集团所属成员单位,至少是集团公司全资、控股的成员企业应该参与进来。

纵观现阶段集团文化建设的状况,我们将集团文化的管理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无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无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即集团公司文化尚未形成,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的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形态。我国企业集团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行政划拨形成,母公司可能在子公司之后成立。二是通过自身成长,或兼并、收购等市场行为形成。一些企业集团在组建与成立初期尚未建立起覆盖各成员单位的集团文化,或企业集团依据自身集团管控模式的特点使集团文化的管理模式呈现出无主多元的形态。

一主统领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一主统领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即形成统一的集团文化,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与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高度统一。如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拥有几十个全资、控股公司及单位,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规模大,管理链条长。公司为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企业集团,抓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统一的企业文化。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从公司改革发展全局着眼,大力建设以统一的价值理念、统一的发展战略、统一的企业标准、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的公司品牌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为加快实现“两个转变”(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发展方式),促进集团化运作,推进公司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一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即在坚持建立共同的集团文化、保持内部主体文化一致性的前提下,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可以保留独特的理念、习惯和规范,发展自身丰富多彩的亚文化。如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将共性指导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中核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指导,同时提倡成员单位建设独具个性的特色文化,以形成共性一致、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核工业企业文化。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母、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台了“关于规范集团公司母、子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在核心文化上必须与集团公司保持高度统一。在此基础上,各成员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需求,培育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

大一统的集团文化通常很难适合各集团成员的实际要求。由于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所处集团内部层级等方面的不同,企业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的文化必然存在差异性和独特性。企业集团内的文化多样性首先源于集团子公司的产品及服务的多样性。如我国军工集团企业既有生产单位,又有科研单位,还有三产和辅助单位,生产单位中有的从事军工产品生产,有的从事非军工产品生产。由于业务性质和服务对象不同,必然带来文化个性的差异。企业集团的文化多样性还会受到集团子公司所处地域的影响。集团子公司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域,必然受到当地风俗、人情和习惯等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響,从而形成自身的文化个性。

在一主多元型集团文化管理模式下,集团文化建设不再要求形成大一统的企业文化,而是集中在几个关键的方面要求统一,其他的方面由各成员单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主决定相应的内容。关于集团文化应统一的内容,我们认为通常可考虑能够覆盖全集团的核心理念,如集团使命、集团愿景、集团核心价值观、集团精神等;全集团共性适用的管理模式;全集团共性适用的管理制度;全集团共性适用的行为规范;以及全集团共性适用的视觉形象等。

根据集团所属成员单位的业务情况,集团文化的多元性通常又将呈现两种具体情形。第一,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业务相同或相近,集团公司与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在主体上要求一致,同时所属成员单位可根据地域、经营环境等情况具有一定的变动空间,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第二,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差异较大,集团公司与所属成员单位的文化在主体上要求一致,同时允许各成员单位文化有较大的差异,各成员单位根据所经营的业务以及地域环境等情况具有较大的变动空间,如中航工业等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企业集团。冀中能源在集团文化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一是规范统一了核心价值体系;二是规范统一了视觉识别系统;并提出了“一主多优、和而不同”的集团文化建设思路。力求既考虑到子公司文化和母公司文化的统一性、整体性,又兼顾到子公司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的选择

企业集团在选择集团文化的管理模式时,一方面要适应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具体阶段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与企业集团采用的管控模式相匹配。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应适应集团化发展的具体阶段要求

企业集团根据自身集团化运作的进展状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集团文化管理模式需要适应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具体阶段要求。

集团组建与成立初期

在集团组建与成立初期阶段,通常可考虑采用无主多元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在此阶段,企业集团往往需要首先着力进行组织机构的重组、业务的重组以及人员的重组等,需要尽快形成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因此集团文化建设工作通常可能被延后进行。在集团文化确立前,企业集团不对集团文化进行统一的要求,集团各成员单位可以自主进行文化建设,从而呈现多元化的形态。

nlc202309011138

集团化管理形成时期

在集团化管理形成时期,通常可考虑采用一主统领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在此阶段,企业集团为强化集团化运作,集团文化往往呈现出一主统领型的特点,即要求形成统一的集团文化,集团所属各成员单位严格贯彻执行。

集团化管理常态期

在集团化管理进入常态期后,通常可考虑采用一主多元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在此阶段,企业集团完成了强化集团化运作,进入集团化管理的常态期。在坚持集团统一性的基础上,为倡导集团成员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集团文化往往呈现出一主多元型的特点,即在保持内部主体文化一致性的前提下,鼓励集团所属成员单位发展自身丰富多彩的亚文化。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与企业集团化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要与集团采用的管控模式相匹配

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是指集团母公司对集团子公司的管理模式。按照集团母公司的集分权程度不同通常可以划分为“财务控制型”“运营控制型”和“战略控制型”三种管控模式,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体现了企业集团与其所属成员单位的联系紧密程度和业务相关程度,集团文化管理模式的选择与企业集团采用的管控模式相关。

集团采用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

采取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更多关注的是所投资企业的财务指标状况。对于实行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业务,集团公司的定位是投资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财务审计中心和协调领导中心。在这种集团管控模式下,集团公司通常可能不倾向于开展集团文化建设,而只是可能开展集团公司本身的企业文化建设,集团公司也不注重向其成员单位移植自己的文化,因此采用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可相应选择无主多元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集团采用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

采取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直接管理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实行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业务,集团公司的定位是战略规划中心、投资决策与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运营管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审计监察中心、公共宣传中心和协调领导中心,因此采用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可相应选择一主统领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集团采用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

战略控制型是多数企业集團采用的集团管控模式。采取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注重明晰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各业务单元的协同效应、注重对核心管理人员等要素进行统一规划。对于实行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业务,集团公司的定位是战略规划中心、投资决策与管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审计监察中心、关键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公共宣传中心和协调领导中心,因此采用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可相应选择一主多元型的集团文化管理模式。

集团文化管理模式与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2所示:

(责任编辑:陈海峰)

城市垃圾分类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篇4

1. 国内城市垃圾分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国内城市垃圾分类现状

国内中小型城市一般将垃圾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回收垃圾, 包括果皮、剩饭等。另一类是可回收垃圾, 包括废纸、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等。有的城市还增添了电池回收箱, 但是效果并不好, 公共环保意识不强, 源头的分类工作没做好, 导致现行的垃圾收集方式基本上是传统的混合收集。

1.2 存在的问题

1.2.1 公众参与不够

居民参与度不高。中国目前很多城市的垃圾分类试点也多半由于居民参与不高而黯然收场;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宣传远远不够。

1.2.2 缺乏配套的收集和处置环节

垃圾分类的成功进行除了在初端要完成有效的分类外, 还需要中端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以及末端的分类处理、分类回收利用。中国目前进行的垃圾分类往往就是简单地在小区和街道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 环卫部门却没有形成对应的分类收集运输体系, 垃圾处理场也没有能够根据垃圾的不同分类来对垃圾进行针对性处理。

1.2.3 管理体制落后

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在垃圾收集过程中, 多个单位或部门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相互间因利益关系而难以协调, 导致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缺乏连贯性。

1.2.4 重视程度与资金支持不够

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其工作量较之以往成倍增加, 人员的增加、设施的配套、设备的运行, 使本来就较为紧张的资金更为紧张。政府方面也未出台相关的硬性政策来确保此项工作的实施。因此, 垃圾分类工作只能因为资金的短缺而流于形式。

2. 垃圾分类管理的对策

生活垃圾成分受季节、地理、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燃料结构等影响较大, 因而中小城市须进行符合自身垃圾特点的垃圾分类。建立符合各自城市发展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中小型城市人口基数不大, 地域限制使得城市环境卫生规划难度相对较低, 各种环卫设施齐全, 垃圾分类硬件不成问题;中小城市能将垃圾直接从小型中转站或收集车运输到垃圾处理场, 减少了转运的环节, 更利于垃圾的分类运输。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对策如下:

2.1 垃圾分类方式在居民投放垃圾的源头将垃圾分为“湿”、“干”、“有害”、“大型垃圾”四部分。

“湿”垃圾是指植物类和餐厨垃圾, 如菜叶、食物残渣、过期食品等。

“干”垃圾是指除植物类和餐厨垃圾以外的不包含有害垃圾的其他垃圾, 包括纸类、塑料、纺织物、玻璃制品等。

“有害”垃圾是指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日用小电子产品、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

“大型垃圾”是指体积较大、整体性强, 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弃物品。包括废家用电器和家具等。

2.2 收集运输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规划统一进行

不同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对未来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规划, 城市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涉及整个处理场的收运体系, 体系的建设与垃圾分类的方式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具体如下:

“湿”垃圾中的餐饮垃圾进入到餐厨垃圾处理场内进行处理, 收运体系纳入餐厨垃圾收运系统综合考虑。

“湿”垃圾中的除餐饮垃圾之外的, 进入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发酵堆肥车间, 收运体系纳入综合处理场收运系统进行考虑。

“干”垃圾进入垃圾综合处理场分选车间, 有价值部分回收, 其他进入卫生填埋场, 收运体系纳入垃圾综合处理场收运系统综合考虑。

“有害”垃圾进入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统一处理, 收运体系纳入危废处置中心收运系统综合考虑。

“大型”垃圾中有价值部分进入跳蚤市场, 不具备价值的有害部分进入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集中处置, 其他按“干垃圾”处理。收运系统在几个无害化处理场中来综合考虑。

2.3 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

在开展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广之前, 政府部门要多了解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 结合中小型城市垃圾收集工作现状, 因地制宜, 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法规, 使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

2.4 巧用激励机制

垃圾分类需要巧用财政经济杠杆, 建立回收利用产业链, 重新制定垃圾收费体系, 推行按量收费。政府应给予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在贷款、纳税等方面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增强他们自我生存的能力;对在这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群众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利用经济杠杆拉动垃圾分类收集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5 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作为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保障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不能停留在如何分、怎么做的这种表层的宣传教育上, 而应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提升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一项全民活动, 要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手段, 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设专题、专栏介绍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标准、方式方法, 使之深入人心。

2.6 规范分类标志与标准

垃圾如何分类、哪些为可利用垃圾、哪些为不可利用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应及时向居民做详细的介绍。垃圾分类收集的标志从色彩到图形都要简明、易识别, 要让老百姓像认识交通信号灯一样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志。另外, 对常用术语和工作标准要严格把关, 对垃圾分类的相关技术标准应制定国家标准来统一执行, 地方环卫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标的地方标准推广实施。

2.7 提高垃圾处理费用作为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物质保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居民生活垃圾相应增加。然而垃圾处理费标准却一直保持在过去的水平。适当提高垃圾处理费用, 不仅可解决环卫资金紧张的问题, 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3. 结束语

中小型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应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行动起来, 政府整合各方面资源, 将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到教育中去, 在现有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基础上, 立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同时运用经济杠杆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开展多方面交流合作开发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R].2001

[2]张益, 赵由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1 4

[3]吴文伟.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的预测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1 9 9 8, 6 (4) :741-143

做好顾客的分类与管理的方法 篇5

老师的解答是培养长期客户。

我们医美行业这几年来对客户意愿的影响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效果的,也逐渐的让更多人对整形的态度从奢侈选择转向了必须选择。

分类与管理 篇6

关键词:学生分类管理方法

教师就好比一个医生,一个好的医生必须要知道病人的症结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该吃药的吃药、该输水的输水、该手术的手术。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何尝不是这样。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把班级里的学生分为了三个基本类型,即实行“学生分类管理法”,然后针对各自特点进行管理,做到有的放矢,获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第一大类:“全优型”

情况分析:这类学生在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但这类学生在班级里的数量相对比较少,对待这类学生的管理相对来说要容易的多,而这些学生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却担当了不可或缺的带动作用.

管理办法:我一般每周的班会后都会把这类学生单独留下来开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他们,班主任很看重你们,你们可以说是班级同学中的佼佼者、示范者,借此来增加这类学生的心理上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但同时也要强调既然你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就得要做到最好,要留给其他学生“我不单单是学习好,我其他方面都好”的印象,给这些学生提出条件,让这部分优秀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增加了一个无形的约束,避免产生出现“桀骜不驯”的学生。教师不能够只给少数学生锦上添花,更应该是为大部分的学生雪中送炭。这就是要用荣誉感和道德感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

第二大类:“一塌糊涂型”

不言而喻,这部分学生表现就是让老师和家长相当头痛的一类学生,数量也不是很多,这类学生在班级里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类学生的表现为:成绩不理想,尤其是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和其他学生表现的格格不入。在这一类型中,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较小的类型:

1.无约束条件型

情况分析:班级里经常旷课的学生,就那么三四個,可谓是屡教不改,写检查、做处罚,都不见效果。和家长联系后,才得知这几个学生的家长均常年在外地打工,学生要不是和爷爷、奶奶同住,要不就是自己单住,缺少管理和自我约束.

管理办法:我得知后,紧抓住这个特点教育学生,让学生反思父母的不容易,父母这么拼命为了谁,抓住这个动情点,工作就变得非常主动,在谈话过程中,有两个学生都掉下了眼泪,这说明这类学生在心理上还是存在柔软的地方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及时发现和抓住,经过交流谈心后,这几个学生明显的进步了很多。

2.离异家庭影响型

情况分析:很多孩子在学校出口伤人,甚至对其他学生大打出手,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在班级里被其他学生讨厌和孤立。经过调查得知,这类学生要不是就是父母离婚,要不就是家庭不和。举个实例来说明,单单我所带的一个班级(30人),父母离婚的就有8人之多!占到整个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管理办法:这类学生内心充满了落寞和孤寂,在管理上是有一定的难度。怎么样去打开学生早已冷漠的内心世界是个关键问题。我在班级工作中,就是要调动起来他们早已封闭的内心世界,令这些学生真正融入到班集体的生活中来。比如学校组织文体比赛,我就让他们参加,我可以拿平时的操行成绩来和他们交换,甚至给他们一个他们认为可以对等的条件进行交换,只要他能够融入,我就能够化解。为此,我让班级里文体活动表现好的学生下了课带着他们一起训练,一起比赛,无形中打开了他们的心扉,让他们缺少的信任重新建立起来,然后再座谈,工作开展的可以说是非常顺利的。

3.溺爱嚣张型

情况分析:这类孩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满不在乎、游手好闲、花钱大手大脚、炫耀、攀比、乖张。这类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富裕,父母娇惯,给这类学生带来了很多的坏毛病。老师批评不得,家长动之不得,这类学生令老师和家长相当头疼,家长都感叹:“我为孩子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可孩子还是不争气,真不知道还要我怎么样”。

管理办法:对待这些学生的管理就需要技巧和方法,第一和家长积极的配合起来,除了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限制以外,还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而不是一位的在物质上给予和满足。为此我还开展了多次专题班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除了父母,我还拥有什么”,“爸妈,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多”,让学生充满感恩,也更让学生从心理上逐渐明白,我并不是特殊的,带着光环的,让他知道他所谓的优越感其实大家都有。

第三大类:盲目徘徊型

情况分析:这类学生的数量占据了班级的很大比例,他们比上不足,比下又绰绰有余,说白了就是“推一下就动一步,不推就不动”,这类学生的不足就在于自我的约束和管理能力的欠缺,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各个方面给予约束,给他们全方位的管理,这种管理具有普遍性,效果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明显的。

管理办法:我一直借鉴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一句名言:“名师不一定出高徒,严师才能出高徒”.这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又一个重要环节,所以,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以及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对待学生,我在各方面均要严格要求,作为教师,就应该把严格要求学生作为一种责任。在班级中形成“红绿灯”制度,真正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不应该做的如果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思考什么用方法去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信心有动力去学。要善于发现学生之间的不同点,就像天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善于寻找就能发现。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朝华出版社,2010.2.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译林出版社,2013.5.

分类与管理 篇7

1 建筑消防设施的作用

不同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规模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 需要有相应类别、功能的建筑消防设施作为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和扑救火灾、限制火灾蔓延的范围, 为有效地扑救火灾和人员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从而减少由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具体的作用大致包括防火分隔、火灾自动 (手动) 报警、电气与可燃气体火灾监控、自动 (人工) 灭火、防烟与排烟、应急照明、消防通信以及安全疏散、消防电源保障等方面。建筑消防设施是保证建 (构) 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 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建筑消防设施的分类

现代建筑消防设施种类多、功能全、使用普遍。按其使用功能不同进行划分, 常用的建筑消防设施有以下15 类:

2.1 建筑防火分隔设施。建筑防火分隔设施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空间内, 阻止其蔓延扩大的一系列分隔设施。各类防火分隔设施一般在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等方面具有不同要求。常用的防火分隔设施有防火墙、防火隔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阀、阻火圈等。

2.2 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给水设施是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为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储存并提供足够的消防水量和水压, 确保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安全。消防给水设施通常包括消防供水管道、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消防水泵、消防稳 (增) 压设备、消防水泵接合器等。

2.3 安全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施是指在建筑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 及时发出火灾等险情警报, 通知、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并提供可靠的疏散安全保障条件的硬件设备与途径。常用的安全疏散设施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 (避难) 走道、消防电梯、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消防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

2.4 防烟与排烟设施。建筑的防烟设施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建筑的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建筑机械防排烟设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的。

2.5 消防供配电设施。消防供配电设施是建筑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防供配电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电源、消防配电装置、线路等。消防配电装置是从消防电源到消防用电设备的中间环节。

2.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装置以及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此系统能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火焰等物理量, 通过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 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 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时间等, 使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有效措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应用范围可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3 类。

2.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 (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 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的, 能在火灾发生时作出响应并实施喷水的自动灭火系统。此系统依照采用的喷头分为两类:采用闭式洒水喷头的为闭式系统, 包括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简易自动喷水系统等;采用开式洒水喷头的为开式系统, 包括雨淋系统、水幕系统等。

2.8 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利用专门设计的水雾喷头, 在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下将水流分解成粒径不超过1mm的细小水滴进行灭火活防护冷却的一种固定灭火系统。其主要灭火机理为表面冷却、窒息、乳化和稀释作用, 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灭火性能。该系统按启动方式可分为电动启动和传动管启动两种类型;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自动喷水- 水喷雾混合配置系统、泡沫- 水喷雾联用系统三种类型。

2.9 细水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是由供水装置、过滤装置、控制阀、细水雾喷头等组件和供水管道组成的, 能自动和人工启动并喷放细水雾进行灭火或控火的固定灭火系统。该系统的灭火机理主要是表面冷却、窒息、辐射热阻隔和浸湿以及乳化作用, 在灭火过程中, 几种作用往往同时发生, 从而实现有效灭火。系统按工作压力可分为低压系统、中压系统和高压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系统和局部应用系统;按动作方式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按雾化介质可分为单流体系统和双流体系统;按供水方式可分为泵组式系统、瓶组式系统、瓶组与泵组结合式系统。

2.10 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由消防泵、泡沫储罐、比例混合器、泡沫产生装置、阀门及管道、电气控制装置组成。此系统按泡沫液发泡倍数的不同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及高倍数泡沫灭说系统;按设备安装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和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2.11 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平时灭火剂以液体、液化气体或气体状态存储于压力容器内, 灭火时以气体 (包括蒸汽、气雾) 状态喷射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该系统能在保护区空间内形成各方向均一的气体浓度, 而且至少能保持该灭火浓度达到规范规定的浸渍时间, 实现扑灭该防护区的空间、立体火灾。气体灭火系统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管网灭火系统和无管网灭火装置;按防护区的特征和灭火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按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的防护区的多少, 可分为单元独立系统和组合分配系统。

2.12 干粉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由启动装置、氮气瓶组、减压阀、干粉罐、干粉喷头、干粉枪、电控柜、阀门和管系等零部件组成, 一般为火灾自动探测系统与干粉灭火系统联动。此系统氮气瓶组内的高压氮气经减压阀减压后进入干粉罐, 其中一部分氮气被送到干粉罐的底部, 起到松散干粉灭火剂的作用。随着罐内压力的升高, 部分干粉灭火剂随氮气进入出粉管, 并被送到干粉固定喷嘴或干粉枪、干粉炮的出口阀门处, 当干粉固定喷嘴或干粉枪、干粉炮出口阀门处的压力达到一定值后, 阀门打开 (或者定压爆破膜片自动爆破) , 压力能迅速转化为速度能, 高速的气粉流便从固定喷嘴或干粉枪、干粉跑的喷嘴中喷出, 射向火源, 切割火焰, 破坏燃烧链, 起到迅速扑灭或抑制火灾的作用。

2.13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即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成套装置。当系统检测到泄漏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器设置的爆炸临界点时, 可燃气体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提醒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防止发生气体大量泄漏以及爆炸、火灾、中毒等事故。报警器按照使用环境可以分为工业用气体报警器和家用燃气报警器;按自身形态可分为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和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传感器式报警器、红外线探测报警器和高能量回收报警器。

2.14 消防通信设施。消防通信设施是指专门用于消防检查、演练、火灾报警、接警、安全疏散、消防力量调度以及与医疗、消防等防灾部门之间进行联络的系统设施。其主要包括火灾事故广播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消防电话插孔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等。

2.15 移动式灭火器材。移动式灭火器材是相对固定式灭火器材而言的, 即可以认为移动的各类灭火器具, 如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梯、消防钩、消防斧、安全锤、消防桶等。

除此以外, 一些其他的器材和工具在火灾等不利情况下, 也能够起到灭火和辅助逃生等作用, 如防毒面具、消防手电、消防绳、消防沙、蓄水缸等。

3 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所有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设置建筑消防设施, 基本设置要求如下。

3.1 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 应当进行消防专项设计, 并依法由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抽查。

3.2 建筑消防设施的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等级的专业施工资质, 并按图施工,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3.3 建筑消防设施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4 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审核单位、竣工验收单位, 应依法对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的质量负责。

3.5 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应当与城市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联网, 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职责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是一项社会责任, 各单位对本单位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负有自主管理责任, 各级政府与部门负有领导和行业管理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维护消防安全、保护建筑消防设施的义务, 不得损坏、圈占、挪用或擅自改造、拆除、停用建筑消防设施。

参考文献

[1]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4287—200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2]全国消防标准化委员会第九分技术委员会.GA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3]全国消防标准化委员会第九分技术委员会.GA587—2005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4]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5]张树平.建筑防火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实验室分类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篇8

关键词:实验室,分类管理,管理模式,改革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实验室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1]。实验室的重要性, 再强调也不过分, 实验室可以比拟为现代化大学的心脏[2]。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办学效益的重要环节, 更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标志[3]。管理出成绩、管理出效益。只有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效益, 才能保障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1 实验室的现状与分类管理模式的提出

实验室管理是为了保证实验室的稳定运行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涵盖了实验室规划设计、立项建设、使用维护、更新改造, 直至退役撤销的整个寿命周期, 其目标是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效益, 为实验教学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

实验室是一个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场地环境、仪器设备、实验内容以及实验人员六大要素组成的系统, 各要素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决定了实验室的功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统称为管理模式, 是实验室管理的灵魂和核心。管理模式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也影响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实验室管理模式必须与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相适应, 与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 要有利于实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实验室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 有利于实验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主要有校级管理 (一级管理) 、院系管理 (二级管理) 和教研室管理 (三级管理) 3种模式, 实验室主要面向专业或课程服务, 缺乏专业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 实验室规模小, 功能单一。同时, 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4,5,6], 如实验室建设规划不科学, 配套设备设施不完善, 仪器设备使用率和共享程度低, 存在重复购置和闲置现象, 实验室开放程度低等。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让高校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 已难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旨在克服现有管理模式的弊端和不足, 理顺管理体制, 优化实验教学资源, 建立与学科、专业建设相适应、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提高实验室综合效益[7]。实验管理模式呈现出层次减少、重心上移、跨度增大、职能加强的发展趋势[8], 同时, 有的学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人本管理[9]和能本管理[10]等新型模式。经过调查对比和论证,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实行实验室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

2 分类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分类管理是指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对不同类别的管理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实验室分类管理就是将实验室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室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管理。“分类”是前提, 只有对实验室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才能确保后续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管理”是核心, 实行分类管理就必须建立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1 实验室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根据实验室的归属层次可以分为国家级实验室、省级实验室、校级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的服务面向可以分为教学型实验室、科研型实验室、综合服务型实验室;根据学科性质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在完成对全校实验室摸底调查的基础上, 我们根据实验室功能和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将全校实验室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实验室, 该类实验室的主要设备为计算机, 只是应用软件不同;第二类是功能相似或相近的专业实验室, 如文化传播学院的苹果非线编实验室、信息技术学院的创意设计实验室等、艺术, 配备的仪器设备主要为摄录编设备;第三类是功能较为单一的专业实验室, 如艺术学院的陶艺实验室、信息技术学院的电路与系统实验室等, 该类实验室主要面向某一专业或课程服务。前两类实验室可以面向全校或多个学院、多个专业服务, 我们统称为可共享实验室。

2.2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完成了实验室类型的划分, 具备了实行实验室分类管理的前提, 关键还要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验室管理体制是由实验室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结构体系, 包括实验室建制和实验室管理机构的设置、实验室管辖归属和隶属关系、实验室的管理方式和职责权限等, 简而言之就是指实验室由谁管理, 归谁领导。实验室运行机制是指实验室的运行和使用安排。“体制决定机制, 机制决定活力。”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效益, 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

“搞改革不可能不打破现有格局和体制。”实行实验室分类管理就必须打破现有的管理模式, 打破实验室原有的归属和格局, 建立新的、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后, 我们从学校、学科、专业3个层面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在学校层面, 将面向全校共享使用、为面广量大学生提供实验教学服务的实验室的归属权全部收归学校, 由教务处代表学校实行统一管理。在学科层面, 对面向2个及2个以上的专业、可以跨学院使用的实验室实行校院共同管理, 由使用任务相对较多的二级学院负责日常管理。在专业层面, 对专业特色鲜明、仅为特定专业服务的实验室的管理和归属, 由对应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负责, 学校加强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运行机制方面, 我们根据“统一安排、共享使用”的原则, 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安排各实验室的使用, 各实验室负责实验教学的准备和开展工作。

3 分类管理的实施

实行分类管理后, 我们坚持“场地环境是前提, 仪器设备是基础、实验内容是主体、实验人员是关键, 教学服务是目标”的原则, 以系统方法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在抓好仪器设备、场地环境等“硬”件建设的同时, 更注重实验教学、实验队伍、规章制度等“软”件的建设。

3.1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

制度是管理工作的生命线, 是规范管理行为的准绳[11]。结合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 修改和制定了《实验室设置办法》《共享实验室使用管理办法》《实验室使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从制度上规范了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的管理。

3.2 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根据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 有利于实验室开放, 有利于资源共享的原则, 对实验室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同类型实验室相对集中, 同批次、同配置设备相对集中, 做到实验室内部布局整齐、整洁、实用、安全, 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

3.3 强化论证科学建设

从学校角度出发, 统筹制定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 以学科为基础进行实验室设置, 确保实验室功能多样, 受众面广、受益量大。打破建设经费“平均分配”的观念, 集中有限的资金, 保证重点建设,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效用。同时充分挖掘现有实验室的使用潜力, 通过协调使用现有实验室、调整或改建原有实验室、新建实验室等措施, 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 既保障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 又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制管理, 从可行性、适用性、共享性、经济性等方面对建设方案进行充分论证, 从源头上避免了实验室的重复建设和仪器设备的“高配低用”和“大材小用”等不良现象。采用优化配置的原则[12], 根据建设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配备教学仪器设备, 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现有实验室功能和布局。加强对仪器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 严抓验收环节, 既确保了新建、改扩建的实验室能够按时投入使用, 同时也便于后续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3.4 注重效益加强管理

高等院校实验室的日常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13]。 日常使用是体现实验室建设目的、检验仪器设备质量、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发挥实验室效能的过程, 是实验室管理的关键部分。实行分类管理后, 我们加强了对实验室运行状态和仪器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 维修维护方式由原先的“治疗式”维修转变为“预防性”维护, 从被动维修变为主动维护, 从经验维修变为科学维修。有效地保证实验室的功能发挥和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 减少设备故障对实验教学的影响。

3.5 抓住关键建好队伍

人员队伍是实验室最“活”的要素、是可变的和关键性的要素。无论采用何种管理体制, 实验室队伍始终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主力军[14]。一支高效率、高水平运转的实验室队伍对提高教学水平、实验室管理效率和实验室使用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5]。实行分类管理后, 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加强人员管理和教育培训, 使大家的关注焦点集中到业务工作上, 通过改善待遇、设立成长计划等措施, 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实验室分类管理是一种可共享实验室统管和专业实验室专管相结合的混合管理模式。通过在规章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制定、仪器设备购置、日常使用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协调和规范, 并对实验用房、仪器设备等实验室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发挥规模效应, 实现了实验室的“相对集中、统管共用、资源共享”。在实验室面积不增加的基础上, 扩大了实验教学的容量, 既缓解了实验室用房紧张的情况, 又有效地避免了同功能实验室重复建设的不合理现象, 大幅度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共享程度。

实验室分类管理又是一种按需服务的管理模式, 在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同时, 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使用和开放使用, 实现了实验场地与设备共享、师资共享、教学内容与方法共享、理念与制度共享, 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

消毒供应室医疗废物的分类与管理 篇9

1方法

1.1健全与完善管理制度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及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国家法规和条例, 提高全科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 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废物警示标志的使用意义等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知识的培训;制定相关措施及规定。护士长每周检查2次, 并做到专用登记、评分、奖惩。

1.2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

1.2.1非感染性废物分为办公区废物及工作区非感染性废物: (1) 办公区废物:主要为办公垃圾、生活垃圾。 (2) 工作区非感染性废物:主要为一次性物品的包装袋, 3M胶带的底衬纸, 一次性口罩、帽子及敷料的包装袋等, 属于可回收性废物。非感染性废物放置黑色塑料袋内, 由护理员统一集中, 再由院内专职回收人员集中收集到医疗废物处理站, 按生活垃圾处理。

1.2.2感染性废物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如纱布、棉球、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各类破损的包布, 以及工作人员处理回收、分类器械等物品时戴过的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放置黄色包装袋内, 包装袋上注明“感染性废物”字样。

1.2.3损伤性废物从临床回收的针头、刀片、缝合针等锐器, 放置在回收分类室操作台的利器盒中, 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注意回收时要封口, 以免刺伤护理员。

1.2.4化学性废物装含氯消毒制剂的包装袋、用于再生器械去污、除锈液的原装瓶等均为化学性废物, 应放置黄色包装袋中, 包装袋上注明“化学性废物”字样。感染性废物处理时, 洗刷、洗涤等产生的污水、废水统一排入医院废水处理中心, 进行综合性污水无害化处理。

1.2.5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由护理员将废物袋统一封口, 集中放置污物室待医院医疗废物回收人员统一回收。

ABC分类法与耗材库存管理 篇10

近年来随着我院技术力量和医疗装备的不断投入, 诊疗量迅速攀升, 医用耗材库存储备量也相应增加。2011年度, 我院的耗材出库超过9亿元。与2010年相比, 同比增长27.6%, 再创历史新高。将近10个亿的流动资产, 如此海量耗材的安全管理, 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严肃的问题。有效运用科学的ABC分类法, 解决医院运营过程中医用耗材库存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ABC分类法的适用性

ABC分类法 (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又称帕累托分析法, 即主次因素分析法, 也被称之为“80对20”规则。1879年, 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 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群收入的大部分, 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 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 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 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2]。

按照ABC分析法指导, 我院将库存耗材按照重要程度分为重要耗材 (A类耗材) 、次要耗材 (B类耗材) 和一般耗材 (C类耗材) 3个等级, 根据耗材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管理[3]。

我院物流中心管理的医用耗材6000余品种规格, 库存耗材品种繁多、数量巨大, 而其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资金占用等却各不相同。在很多情况下, 少数几类高值耗材占用总资产金额的绝大部分, 而占库存绝大多数品种的低值易耗耗材却只占一小部分金额。在耗材物流管理过程中, 依据耗材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 进行分类排队, 分清重点和一般, 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这种方法有利于找出主要和次要矛盾, 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4]。

2 库存管理 (Inventory Management) 耗材的分类

收集各个品种规格医用耗材的出库量、耗材单价、库存量等数据。经过对原始数据整理、数据统计、系统分析, 并按要求进行计算累计, 确定了库存的耗材结构[5]。

将我院库存耗材的产品分为A、B、C三类, 以2012年12月1日库存为例 (图1) :

(1) A类产品 (进货价单价>10000元的所有耗材, 单价累计比率0%~84.17%) :资金占用为库存金额的55.79%, 产品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量的33.05%。

(2) B类产品 (1000元<进货价单价<10000元, 单价累计比率84.17%~98.99%) :资金占用为库存金额的23.25%, 产品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量的25.59%。

(3) C类产品 (进货价单价<1000元, 单价累计比率98.99%~100%) :资金占用为库存金额的20.96%, 产品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量的41.36%。

由图1可见, A、B类产品是影响库存的主导, 它们约占库存品种数的58%, 占用了80%的库存金额。A、B类产品的库存增减直接影响到库存金额的变化。C类耗材, 价值低廉、数目众多、消耗量大、资金占用少, 占用相当大的库存容量。

3 按照分类确定管理重点

3.1 A类耗材管理重点

(1) A类耗材多为植入性高值耗材, 代表性耗材包括:起搏器、ICD、CRT、CRT-D、药物支架、大血管支架、封堵器、生物瓣、机械瓣以及少部分电生理射频类耗材。其为非常重要的术中高值耗材, 种类虽局限, 但规格型号繁多。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大, 造成术中选择具有不确定性。A类耗材如若出现短缺, 会直接影响临床医疗的正常进行。因此, A类耗材在日常管理中绝对不能缺货[6]。

(2) A类耗材临床用量大、周转快、价值高, 库存增量直接影响到库存金额的变量, 盲目地增加库存量, 又会增加存货成本, 同时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隐患指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 。因此, A类耗材我院采取适当增加进货频次, 保持3~7 d的安全库存 (Safety Stock) 储量, 在保证临床需求的前提下规范库存管理, 努力降低库存成本, 减少资金占用[7]。

需要注意的是, 在安全库存底线附近运行, 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多方及时收集信息, 密切与临床的沟通, 如遇诸如临床用量突然增加、临时突发事件、供货方交付期延迟等情况, 需迅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 A类耗材的保管。我院单独建立了高值耗材库房, 内部设备良好, 重点安全监控, 存放管理更加规范。由于药物支架储存过程中有严格的温度要求, 在日常工作中, 确定其为重点养护的品种[8]。不同品牌药物支架储存条件略有差异, 取其温度交集范围设定为高值耗材库房的温度。湿度参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储存条件, 设定为45%~75%。

(4) A类耗材由于单位价值高, 选取几个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高值耗材作为试点品种, 试点品种做成真正意义的零库存。目前ICD、CRT、CRT-D即采取“零”库存的管理方式[9]。

“零”库存管理的品种, 需要全方位地考察供货商资信度和送货时限, 同时与临床保持密切顺畅的沟通。我院“零”库存管理的耗材, 供货商可以实现4~8 h耗材送达库房。实现“零”库存管理, 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 省去了大量的资金占用[10]。

3.2 B类耗材管理重点

(1) B类耗材大部分单价在3000~4000元左右, 也有少数品种单价8000~9000元。代表性耗材包括:外科术中支架、人造血管、瓣膜成型环、膜肺、外周球囊、电生理诊断用导管和输送鞘管、多数冠脉用球囊、引导管和引导丝。B类耗材也有一部分为植入性耗材, 此类耗材在我院也是重点监控的耗材。

(2) B类耗材多为介入类耗材及少量植入性耗材。临床日应用量较大、耗材周转率高。以冠脉球囊为例, 2012年11、12月存货周转率 (Inventory Turnover) 分别为:2.05、2.17[11]。

(3) B类耗材在库存管理中为次重点管理, 我院采用定期检查的方法进行管理。这是由于我院电生理中心和介入中心手术时间安排及术者应用习惯决定的。

定期检查的策略是要求每2 d检查1次该类耗材的库存。耗材减少的发出一次订货申请, 把现有的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此次订货量为最大库存量与检查时库存量的差。采购耗材入库后, 该类物品达到一个新的库存点。再经过一个检查周期, 按上述方法再补货。如此循环往复检查该类物品的库存, 不断补给, 以保证临床应用。

3.3 C类耗材管理重点

(1) C类耗材单位价值低廉, 代表性耗材包括:注射器、输液器、敷料、卫生材料、手术器械、外科缝合线、麻醉用气管插管、体外用动静脉插管及介入用小配件等。

(2) C类耗材一般采用比较粗放的管理方法。低值易耗的耗材货位相对固定, 根据库房的储存条件划分规定面积, 空间相对较大。存量接近安全库存底线, 达到订货点时, 采取大批量的订货方式, 合理有效的利用库存容积, 减少订货频次[12]。

(3) C类耗材管理重点是做好批次管理, 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按批次发货[13]的原则发放。管理人员要重视临床投诉, 发现问题及时了解细节, 通报采购人员联系供货方, 并按照规定上报。耗材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现存在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风险, 需要召回的, 按照发放各个部门的批次有序召回, 尽可能避免大面积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14]。

目前, 我院已经启动信息管理系统的再造工程。A类植入性耗材可追溯性管理、耗材安全库存的设定、高低限库存的维护管理、订货点设定等, 这些管理理念将完善并充实到我院医院信息系统 (HIS) 的物资管理系统。

员工分类方法及其分类管理 篇11

企业与企业的惟一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惟一区别就在于对员工的管理方式。因此,当我们经常以“竞争对手拥有更优秀的人才”来掩饰业绩差距的时候,一定要深入思考“我们能否将一个平凡的员工打造成优秀的人才”?要打造出优秀的人才,需要对员工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管理。

常规分类方法

◎ 职能分类法

职能分类法是指把企业中所有职能依据工作性质、权责大小、难易程度以及所需的资格条件的顺序,先横后纵地归入不同的等级,以此作为员工劳动报酬、任免及考评的基本依据。该分类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以“事”为中心,因此被大多数企业采用。

职能分类法下的员工管理主要依据职能的横向以及纵向分类标准。处于不同的横向类别之中的员工,其工作职责肯定有所不同。对不同职能进行科学的横向划分以及在同一类别的职能中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就成为职能分类法的关键所在。

◎ 品位分类法

品位分类法是将品(官阶,等级)和位(职位)作为分类评价的基本要素,以员工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以职务或级别高低来确定待遇。品位分类法更多地应用于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比如法国将其公务员分为A、B、C、D四类,具有严格的等级特征;而德国则分为简单职务、中等职务、上等职务和高级职务。在业务比较单一、已经形成明显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是组织结构比较简单的企业以及企业内部某一特定部门,这种员工分类方法还是比较实用的。比如以销售为主导业务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执行情况,分为总经理、区域市场经理、门市经理三个等级。品位分类法的最大用途是提供人员考核、晋升、薪酬的依据。但是以“人”为依据而不是以“事”为依据的品位分类法,最终还是无法得到企业界普遍采用。因为,“事”作为企业有序运营的根本,是无法严格地划分出等级的。

◎ 混合分类法

总体来说,职能分类法以及品位分类法是目前企事业单位中应用得比较多的员工分类方法,也得到了实践的认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更多的是将职能和品位分类方法结合使用,前提是以职能分类法为主。这种混合分类法,在大规模、集团化运作的企业中运用得尤其频繁。

市场价值导向的分类方法

◎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分类法

D. Lepakt和S. Snell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出发,认为人力资本的特征主要是价值性和稀缺性。按此标准,可以将员工划分为核心员工、独特员工、通用员工和辅助员工。

核心员工:高价值-高稀缺的员工。他们掌握了特殊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核心能力密切相关,能够为企业战略目标做出卓越贡献,比如微软的研发工程师就属于此类。

独特员工:低价值-高稀缺的员工。他们有非常特殊的、不易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相对紧缺,其价值贡献是至关重要的,但不与企业核心能力直接相关,比如企业的法律顾问等。

通用员工:高价值-低稀缺的员工。他们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够为执行企业的战略目标贡献价值,与企业核心能力相关,但是在劳动力市场却很容易获得,比如会计、营销人员等。

辅助员工:低价值-低稀缺的员工。他们掌握普通的知识和技能,极易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对于企业来讲,他们主要从事操作性工作,其贡献价值与企业核心能力间接相关。

对于这四类员工的管理,应有所区别。必须注重核心员工的内部开发和长期承诺,为了使他们的贡献最大化,企业可以考虑适当授权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和工作上的自主。此外,可以考虑因人设岗、量身定制,根据员工的特点建立以培训开发结果为导向的考核制度和以激励为目的的高薪酬制度。对独特员工的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是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注重合作、联盟关系的维护即可。这一类员工最好采取团队方式进行管理,注重与这些知识团队的沟通、信息共享以及为其知识支付合理报酬等。对通用员工的管理,要以职位为核心,关注围绕岗位需要来考察任职者的专业特长和技能,注重直接获得员工即期的生产效率和价值。因此,在招聘环节,要建立合理的工作分析,明确任职资格,执行严格的招聘流程;在培训开发环节,要让员工在短期内熟悉业务,尽快上岗;在考核环节,必须围绕近期绩效,建立内部相对公平、外部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最后,对于辅助员工,可采用租用式、短期合同等方式来获取。很多企业都将其辅助员工外包管理,投入较少。

◎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分类法

波士顿矩阵是一种极为有用的战略管理工具,有助于理解多元化业务和帮助管理者建立资源分配决策的优先目标。有些学者从这一视角出发发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波士顿矩阵。如图1,横轴是“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纵轴是“企业对员工的控制力”,可将企业的员工分为以下四类:明星类员工、问号类员工、金牛类员工和瘦狗类员工。

明星类员工:贡献大-控制力强,包括研发人员和市场开发人员等。

问号类员工:贡献大-控制力弱,主要来自于战略部门的员工。

金牛类员工:贡献小-控制力强,包括一般秘书、办事员、行政服务人员、车间操作工等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员工。

瘦狗类员工:贡献小-控制力弱,包括由于外包业务形成的后勤人员、保洁员等。

对于明星类员工,要进行整体管理(holistic management),即为他们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以及公平的晋升制度,能够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并赢得员工忠诚。但是要获得他们的组织承诺,就需要通过实现共同愿景来达成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使他们产生“主人翁意识”;对于问号类员工,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工作环境,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将他们视为超越伙伴关系的战略盟友,给予更多的信任,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等;对于金牛类员工,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营销观念,把他们视为内部顾客,研究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最终赢得他们的满意;对于瘦狗类员工,实质上就是企业将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给合作企业来完成,对于这类员工的管理主要通过企业和合作企业之间的市场机制和合同管理来实现。

上述两种分类方法及其管理有些相似,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两种员工分类管理方法是管理者必须重视的。因为员工忙碌并不等于创造了价值,即便创造了价值,这种价值的本质与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否相关呢?科学确立分辨各类员工的标准,是实施这两种员工分类管理方法的关键。

人本管理导向的分类方法

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特征进行管理,就是“人本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因此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管理方式。

◎ 基于企业和员工价值观匹配的分类法

马云始终强调“对于阿里巴巴来讲,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其最大的财富” 。研究证明,员工价值观在所工作的企业得到实现的程度与企业价值观通过员工贡献价值的实现程度匹配较高,就会对企业与员工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则不然。按照这一标准,可以将员工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员工;第二类是与组织价值观不匹配的员工;第三类是与企业价值观弱相关的员工。

与企业价值观匹配的员工,他们的价值观与组织目标、经营理念相一致,希望在实现自我职业理想的同时达到组织发展的目标,他们能够与组织同甘共苦,拥有一种强烈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对于这类员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建立授权机制。

第二类员工指的是那些为了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经济利益等目标,不惜违反企业制度,甚至是损害企业利益的员工,必须将这类员工清理出企业。2002年,马云在创业初期,给自己的公司立下了这样一个规定:所有销售人员都绝不能以任何形式向任何一个客户发放回扣。几个月后,公司的销售冠军公然违反这项规定。尽管他的年销售额占到整个公司年销售额的70%以上,马云仍然毫不犹豫地开除了他,理由是:“价值观不相同的员工,我们一律不留!”

第三类员工是那些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有所不同,但不会造成冲突的员工,大部分是由于他们对企业缺乏深入了解而形成的。对于管理者来讲,他们是游离的,需要通过专门的培训、无形的企业文化来渲染、渗透,尽量使他们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成为第一类员工的后备梯队。

◎ 基于员工特性的分类法

基于大五人格理论,员工的性格特征可以分为尽责程度、外倾程度、神经质程度、开放程度、宜人程度五个维度。尽责程度高的人富于胜任感、条理性、责任心、事业心、自律性、审慎性,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并能持之以恒。外倾程度高的人在团队里经常是领导者,渴求刺激,喜欢明亮的颜色和喧闹的环境,很容易结交朋友,能熟练地应付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团体活动。神经质程度高的人具有情绪不稳定和难以调节的特征。开放程度高的人想象力活跃、自发接受新观念、发散性思维、好奇心强、感情丰富。宜人程度高的人乐于助人、值得信赖、富有同情心、注重合作而不强调竞争、往往具有利他性。基于大五人格理论,可将员工按照这五个维度划分为五类,分别管理。

第一类:尽责程度较低的员工,主要是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者和不胜任岗位工作者。对于前者,一般都是毫不犹豫地辞退,因为留下这类员工会引起其他员工的不公平感,影响企业氛围,危及整个企业的利益。对于后者,必须使他们认识到,他们勉强留在企业,既耽误企业业务进度,也耽误个人发展。因此,要么设法提高他们的胜任能力,要么劝退他们。

第二类:外倾程度较低的员工。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在规范竞争中激发他们的潜力。要给他们设置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这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寻求其他员工合作的主动性。

第三类:神经质程度高的爱抱怨员工。员工抱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企业的不合理现象向上级反映,这是正常的抱怨;另一种是在同事中传播不良情绪,影响企业氛围。对于第一种抱怨,管理者要进行认真调查并予以及时答复,加强沟通以消除误解,进行改进以消除不合理现象。这种抱怨其实是企业持续改进的催化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阻力,因此,管理者一定要保持开放宽容的态度。对于第二种抱怨,则要与抱怨者沟通,了解抱怨者的真实想法,化解误解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向第一种抱怨者转化。必要时要对第二种抱怨者进行劝诫,防止不良情绪蔓延。

第四类:开放程度较高的具有领袖气质的员工,要设法发掘他们的领袖能力,培养企业接班人。这主要通过授权给此类员工管理一个完整的团队的方式来实现。例如,柳传志培养出的杨元庆(联想集团)、郭为(神州数码)、朱立南(联想投资)、陈国栋(融科智地)、赵令欢(弘毅投资),已经成为联想系的联合舰队驰骋商海。

第五类:宜人程度较高,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但不善言辞的勤恳型员工。对于此类员工,管理者要在企业规章制度范围之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建立公平公正的团队文化。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类型的员工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勤恳地执行任务,优化企业氛围,即使他们不具备领袖能力,但对于企业的稳定具有重大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特殊意图的分类法

上面的分类方法,都是针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常规分类管理模式。但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核心员工、中高层人员的管理日益重要。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细,企业越来越注重培养在某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员工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与关注。基于这一实践背景,本文着重搜集并整理了一些优秀企业的具备特殊意图的员工分类管理方法。

◎ Google的离职意愿程度分类法

据2009年5月20日的联合早报网、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为防止优秀人才流失而影响竞争力,搜寻引擎龙头Google公司开发出一套人力评估演算公式,测评旗下2万名员工的跳槽潜力指数,并按照指数大小实施分类管理。

2009年,人才流失问题已成为Google的一大隐忧。跳槽的员工包括广告业务主管阿姆斯壮(Tim Armstrong)、显示器业务主管罗森布拉特(David Rosenblatt)等高层主管,几位中层主管也相继跳槽到热门新创公司Facebook与Twitter。其中,还包括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离开。

据此,Google执行了这套名为“留才A计划”的演算公式,以协助Google留住优秀工程师、设计师与业务高手。通过搜集所有员工的访谈、升迁与薪资资料、问卷调查,以及同事间的互动报告,输入电脑后运用独门的演算公式,推算出每位员工可能的离职机率。并对离职指数较高的员工依次开展员工培训、协助评估人才的主管会议,以及正式员工沟通。

◎ 微软以获取优秀员工为目的的分类法

一般情况下,微软的员工粗分为3类。第一类是非正式员工(vendor employee)。这一类员工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员工的条件和资质已经达到要求甚至超出要求,但是企业或部门今年没有正式员工(full-time employee)的指标和预算,只能暂时提供非正式员工职位;二是员工本身的条件和资质还不能达到要求,但企业认为在未来的3~6个月,经过一定的培训和熟悉业务可以达到要求,那么在这段时间会先提供非正式员工的职位。第二类是正式员工。第三类是外包业务、临时性项目的员工(subcontract employee)。

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与多样化发展 篇12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 一些高校在攀高、升级心态的驱动下, 向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 以致纷纷争上硕士点、博士点, 争抢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院士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忙于向本科升格, 中专学校又忙于向专科升格;而一些高层次院校又向低层次办学延伸, 举办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网络教育, 追求办学层次、形式上的“大而全”。在办学类型上, 一些院校由单科向多科发展, 追求办综合性大学, 并力争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争抢重点科研项目, 努力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等等。由此致使高校间同质化发展日趋严重。这就带来了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秩序的严重失衡, 与我国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相背离, 造成高校分工的混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致使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 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面对高等学校同质化发展倾向, 应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 作深入分析, 理性审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型, 必然意味着高等教育秩序的重构, 在大的发展分化中高等学校往往会以“趋同”的形式以寻求竞争优势, 以便在未来的秩序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趋同发展是新的竞争“洗礼”的过程, “趋同”孕育着更高水平多样化发展格局的到来。“在高等院校组成的学术‘共同体’中, 地位较高的院校总是起着示范和辐射作用, 吸引地位较低的院校, 这是‘学院文化’固有的特征。在‘地位较低的院校对地位较高的院校的模仿’中, 既有敢于问鼎者, 也有盲目模仿者;因此也就既有后来居上的成功者, 也有‘冲不上去’而重新寻找自己位置的院校。这种‘攀高’, 促使竞争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形成更加丰富的多样化, 并提升了整个高等教育的水平。”[1] 由此可以认为, 高等学校在大发展、大分化中呈现出趋同性, 有些是高等教育发展共性的反应, 或者说是高等教育发展普遍性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表征。这种趋同发展, 无可厚非, 不应无端加以指责。而需要备加关注和加以改进的是远离办学实际而盲目贪大求全的现象。一些高校将高等教育较长历史周期呈现的演进规律简单演绎为当下即时性的办学举措, 不顾基础, 不论类别, 创所谓“一流”, 争所谓“名校”, 背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破坏了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多样性。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摆脱同质化发展倾向, 建构发展新秩序必须解决的问题。

应当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背后的深层次体制原因。目前, 我们的教育观念、管理模式、评价机制特别是资源配置机制仍然深受计划体制、精英教育的秩序的影响, 没能形成与市场经济、大众化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发展观、质量观、评价观和相应的规则体系, 没能形成由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来引导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的资源配置机制, 加之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规模扩张, 资源短缺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各个高校为了争得更多的办学资源, 就更加倾向于按照政府资源配置的导向来办学。因为学校所需要的资源几乎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或者受政府控制, 现行的资源配置体制基本上是根据行政级别、办学规模和层次来安排的。包括“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 其资源配置的过程基本上就是政府对学校办学层次的确认过程, 谁能挤进政府认可 “重点”行列, 谁就能比“非重点”得到更多的资源。因此, 高校不可能跳出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 仍会以获取政府资源为主要目的, 为跻身于现有秩序格局中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序列而努力, 必然热衷于精英教育的办学之道, 由此走上“趋同”和“攀高”之路。这是我国高校不得不因循的生存发展逻辑。

因此, 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质化问题不应空泛讨论, 而应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 关键是通过更新理念、制度创新来重构政府、社会、高校关系模式, 重构高等教育的运行秩序, 以此促进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功能的优化, 促进高等教育整个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必须基于制度体系的整体创新

对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转型中出现的秩序动荡, 特别是同质化发展倾向, 许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主张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 实行“分类指导”, 以促进学校“科学定位”, 进而实现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功能的优化。这一思想已成为政策主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得到了体现。

高等学校同质化发展造成了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紊乱, 确需从宏观管理层面来研究并建立分类体系, 有效实施分类管理, 以便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秩序。但是, “任何分类都有利有弊, 因为再详细的分类也不可避免地要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个性, 分类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寻找共性特征的过程, 它只能表现类型上的特征差异, 但无法表现个体间的个性差别。”分类指导本身是为了引导规避趋同, 然而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就不可避免带来新的趋同。所以, “分类的目的并不在于类型本身, 它更多体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即高等学校不能趋同发展, 要明确自身的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 从长远来讲, “分类的最终目的是超越分类, 实现高等学校的个性化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发展”[2] 。

基于此, 有学者指出, 依靠分类来解决高校定位问题, 其实质是对高等教育进行系统设计, 由于决策过程中有限理性的存在, 不可避免地存在系统风险。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类型分化阶段, 试图通过制定高校分类定位的政策来指导高校定位, , 必将抹杀高校的多样性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定位机制主要应该着眼于政府转换管理职能, 应以放松管制、强调自生秩序为重点[3] 。而另有学者认为, “首次出台的高校分类体系必须是官方的, 而且应该是规定性的, 不能为学校留有过多的政策空间, 这样有利于各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找准自身的坐标, 努力在自身所属的层次、类型上争创一流”[4] 。对此, 我们应当辩证全面地看待。应当认识到“社会秩序具有双重性: 作为社会的、人为的秩序, 它必然与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甚至是情绪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必然会反映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愿望、情感和意志, 而作为世界秩序的一部分, 社会秩序又必须寓有意于无意之中、寓人为于自然之中、寓目的于规律之中, 应当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 体现出非人格化的特征和趋势”[5] 。因此, 高等教育的秩序是人为的建构的过程, 离不开我们的主观设计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 与我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高度相关。但是秩序的形成又有其自发性的特点, 它是多主体博弈的结果, 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更多取决于秩序自身的内在运行规律。因此, 加强对高校的分类指导是非常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但分类指导是有边界的, 它不是简单通过硬性规定来安排出人为的秩序, 即使强行所为, 很有可能会事与愿违。这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之间保持充分的张力, 通过加强制度、政策的引导, 影响三者之间的相互博弈的走向, 在此消彼长中不断调适关系模式, 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自发地演化、生长出新的秩序。

如何来加强对高校的分类指导, 无疑对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在政府与高校的博弈关系中, 政府始终掌握着管理的主动权, 政府的制度供给和管理职能的发挥, 对分类指导的实际取向和运行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我们绝不能再回到计划体制的思维框架下, 将分类指导转化为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政府制定分类体系——政府审批、指定学校类型——政府按分类标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这只能导致我们在教育体制上的倒退。计划安排代替了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系统在传统规制内运行更趋封闭, 高等学校办学的主要指向会更集中于政府, 讨要更高的“类型”, 讨要行政资源, 仍无法走向多样化发展。有学者对美国相关研究得出结论:“分类标准是一种归纳的结果而不是演绎的体系, 更不是指导或限定各个学校发展的办学原则。我们常常希望通过指定, 并要求被指定的学校各安其位, 来实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这在事实上是很难办的。”[6] 因为政府不是全能的, 政府是有限理性的政府。面对复杂的社会系统对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数量并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的信息, 政府不可能完全掌握, 而以此来建立的分类指导体系必然会有许多局限性, 不可能真正实现所谓人才供需的“对口匹配”。如果不建立在政府转换管理职能的基础上, 而仍然是以直接介入微观管理的计划体制手段来实施, 分类指导必将致使学校类型过早地固化, 会严重抑制学校的办学活力, 抹杀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影响学校类型的充分分化, 反而会加剧学校的趋同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有序, 表现为系统自身以层次、专业、类型上的多样性来适应社会复杂多样的需求;表现为系统具有自调适机制, 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 避免在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要之间出现结构性的失衡和错位。”[7] 因此, 分类指导重在其指导性, 主要通过资源配置、分类评价、信息与咨询服务等宏观调控手段对学校定位、发展施加影响, 顺势而为, 而不在于其管控的功效。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分类指导必须建立在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关系的重构上, 保证政府宏观调控运行通畅, 高校自主办学又不能受阻, 实现高等教育系统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和不同高校个体的理性选择所产生的集体自组织行为的动态平衡。由此看来, 加强对高校的分类指导是建构高等教育新秩序的重要举措, 但不可能单兵突进, 还需改革的多方面配套进行, 需要从根基上进行整体秩序的建构。

三、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必须基于高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推进转型的进程中, 由于分化的加剧, 高等学校的地位、优势、竞争实力及未来前景必将会重新“洗牌”, 高等学校的整体定位和发展战略正面临着重要的选择。显然, 追求特色、强化特色, 不断蓄积并扩张办学优势, 是学校未来发展立足的根本, 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走向和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的重要战略抉择。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和人才规格上。在现阶段, 高等学校必须从外延式发展的浮躁心态中走出来, 要更加冷静、理性地思考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未来愿景。应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 着眼未来, 突出重点,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 确立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办学理念,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应抓重点、抓亮点, 实施重点突破, 从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区域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影响全局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研究项目和领域作为增长极, 集中人、财、物力, 加以重点建设和发展;实施倾斜政策, 花大力气整合现有学科与专业等资源, 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和研究, 有重点地培育若干门优势学科和专业;注重营造科学、自由、民主的人才培养环境, 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 创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独特的办学治校风格, 以全面提升学校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力。

学科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抓住学科专业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定位与特色建设的核心与根本。不同层级、类型的学校应采取不同的学科特色发展战略: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应利用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 可采取理工结合、文理渗透、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战略, 通过院系科的重新组合, 促成新的交叉边缘学科的扩展, 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 凝练优势学科, 开拓新兴学科, 以便获得学科发展的制高点或者寻求科学研究的突破点。多科性的或者行业特色突出的院校, 则应更多关注某几个学科的发展新动向, 并及时发现未来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新兴学科, 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学科或学科点为突破口, 集中若干系科的优势资源, 重点建设, 占据优势, 做成品牌。地方院校基数较大, 承担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重任,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需要积极适应并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这定将会更加有益于学校培植优势学科和特色,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当然, 建构高校的办学特色, 单靠优势学科是不完全的, 还必须有其他学科相配套。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 教学科研皆是为这一核心任务而服务的, 如果只注重优势学科, 离开其他学科的支撑, 将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也难形成特色。每所高校要形成自身的特色, 关键在于尊重高等教育规律, 顺应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唯此, 才能确保高校创建特色不偏离正确的航道。

建构高校的办学特色, 还必须深化制度改革, 完善治理机制, 建构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优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形成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广泛认同度的学校文化。

参考文献

[1]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2) .

[2]赵婷婷, 汪乐乐.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分类以及怎样分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 (4) .

[3]邓耀彩.高校定位:自生秩序还是管制[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 .

[4]潘金林.高校分类:高等教育发展多样性的重要导向[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 .

[5]邹吉忠.论现代社会的秩序问题[J].河北学刊, 2002, (1) .

[6]李立国.推进特色办学更需合理竞争[N].中国教育报, 2009-03-03 (9) .

上一篇:校园网球文化下一篇:海上风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