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生

2024-06-02

普通高校学生(精选12篇)

普通高校学生 篇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加快, 高校中的学生伤害事故层出不穷, 但是同时由于相关立法的滞后, 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处理的随意性和差异性巨大, 无法保障高校学生的人身权益, 本文通过对学生伤害事故的认定以及构成要件的全面分析, 对我国高校学生伤害责任认定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等学校,伤害事故,民事责任

一、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界定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2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人身伤害是指直接对身体造成有损害后果的创伤, 造成的后果有明显征兆, 或通过普通医学手段的身体检查作出鉴定, 对造成的原因作出准确判断。”[1]根据第37条规定,高校学生的伤害事故适用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特征主要包括:

(1)损害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损害的主体只能是在高等学校学习、生活的在校学生,此处的学生一般是指取得国民教育体系内公办和民办的全日制学籍的在读学生。

(2)损害时间特定性。

从时间上看,其伤害行为或者伤害结果必须有其一或者同时发生在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指导、保护等职责的期间。

(3)损害空间特定性:

损害的空间特定是指其伤害行为或伤害结果必须有其一或者同时发生在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指导、等职责的地域范围内,即一般是发生在大学校区或园区内,但是并不局限于大学校园之内,有时也发生在学校组织活动的场所内,如学校的体育场馆、电影院、展览馆、礼堂等。

(4)损害因素多样性:

首先,从损害的主观因素方面看,它可以因故意引发,也可以因过失引发,还包括由没有过错方的意外事件所引发。其次,从损害的客观因素看,它既包括来自外力的干扰,也包括出自于学校或学生本身的问题。

(5)损害结果特定性:

一般而言,损害结果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财产损害和知识产权损害等,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特指人身损害。单纯的精神损害、财物失窃等则不属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范畴。

二、高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承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而教育责任是主要责任,管理和保护责任附属并服务于教育责任。结合我国《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笔者认为学校只有在下述要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应承担责任:

1、违法行为。

学校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学校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的行为。

第一、违法行为主体认定

学校伤害事故的违法行为主体为“学校”。实践中,具体履行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的主要是具体的个人,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他们是否代表学校在行使职责是认定违法行为主体的关键。笔者认为,判断是否执行职务的标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否以学校名义;

(二)是否在外观上须足以被认为属于执行职务;

(二)是否依社会共同经验足以认为与法人职务有相当关联。

第二、学校的违法行为既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

作为指行为人积极主动实施某种行为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如教师体罚学生;不作为指消极的不采取任何措施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如学校明知教室为危房,却不加修缮。无论是积极地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只要在学校的管理职责范围内,学校就不得不承担责任。

第三、高校违法行为的类型

首先,高校未尽法定义务。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设施安全义务,(二)制度安全义务,(三)消费品安全义务,(四)安全教育防范义务,(五)选任教师安全义务,(六)活动选择安全义务,(七)安全注意义务,(八)防止安全事故恶化义务,(九)遵守教育法规义务,(十)通知义务,(十一)其他义务。

其中第一,二,三,五,八,九,十义务的考量因素较小,但是第四、六、七义务的判断可考量以下因素。首先,学生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次,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再次,学校的特定义务;最后,学校所处地域、教学层次等其他因素。

其次,高校是否尽了约定义务。

2、因果关系。

根据《办法》第八条规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 应当承担主要责任;非主要原因的, 承担相应的责任。

3、主观上具有过错。

“这是判断伤害事故的责任, 及确定此后的处理与赔偿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1]学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是一种民事侵权责任,我国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主要有三种: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是指无论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都要承担责任,它只能适用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我国法律对此在校园伤害事故中运用无过错原则没有明确规定。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法律又无特别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双方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由当事人公平合理地分担损失的一种归责原则。有学者主张, 公平责任原则也应当成为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归责原则之一。[3]

过错责任原则,又称过失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充要条件。因为, 个人基于其自由意思决定从事某种行为而造成损害, 因其有过错而使其负侵权责任, 足以表明对人的尊严的尊重。[4]

高校校园伤害案件归责原则的理想选择是应当以过错责任为主,以公平责任原则为辅。

4、损害后果。

损害结果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损害事实,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此后果指人身损害,不包括财产损害和单纯的精神损害。

三、学校责任的免除

学校责任的免除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使造成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学校也不能承担赔偿责任:

1、由不可抗力造成的意外伤害或其它意外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因素引起的不可抗力造成的;

(2)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的侵害造成的;

(3)学生有特异体质或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难以知道的;

(4)学生在自愿参加的对抗性或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伤害,学校已履行了相应的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

(5)其他意外因素。高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如果学校认真履行了管理职责且无过错存在的,则应免责,但却负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的义务。如体育课上学生意外受伤,老师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受伤害学生施救。

2、由学生自己的过错造成伤害,责任由学生承担。典型为学生自杀、自伤行为。对于学生自身原因引发的人身伤害,学校免责;对于与学校有关联的原因,如教师、其他工作人员侮辱学生、擅自处分学生、处罚明显不当等造成学生自杀身亡的,根据过错程度高校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而如果学生的自杀虽与学校工作有一定联系,但学校的教育管理合法或在自由裁量范围内的,学校免责。

3、第三人加害致使学生发生人身伤害的情况,学校能证明自己无主观过错,也可免责,由加害人承担法律责任。

4、高校教师或者其他员工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于其行为属于职务范围以外,因此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由加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8-9, 32.

[3]贾志民, 袁庆祝.对认定学校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归责原则的法律剖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4]郭明瑞.民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640-641.

普通高校学生 篇2

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解读(部分内容)

解读一: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新《规定》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取消国家对学校考试、补考、成绩评定方式以及留降级、重修、退学的不及格课程门数、在校最长学习时间等方面的规定;取消国家对休学条件、时限、休学后待遇具体条件、程序等具体规定;取消国家对具体校务管理要求等规定,归入“遵守学校管理制度”要求中。对取消的有关要求则由学校规定。

解读二:首次增加对“学生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新版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新增了“学生权利与义务”一章,明确学校、学生双方的责权;要求对学生退学、开除学籍的处理须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并明确学生对退学处理或违纪处分具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有明确的程序予以保证;学校调整学生专业须“经学生同意”;取消“保留入学资格、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高校”的规定;改写“精神病、癫痫病须退学”为“患有疾病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应予退学”,开除学籍“不发学历证明”为“发给学习证明”;明确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遗失或损坏“由学校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取消处分种类中的“勒令退学”;改写学生处分“归档,不得撤销”为“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增写“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 1

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新《规定》还鼓励学生应征入伍,入伍学生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解读三:抄袭他人成果可开除

新《规定》针对当前考试作弊严重的问题,增写了考试作弊或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可予以开除学籍等规定,并细化了作弊开除学籍的种类;增加“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的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贷款或其他形式资助”;“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应当遵循国家和学校关于网络使用的规定,不得登录非法网站、传播有害信息”,“不得参与非法传销活动”;增写转学不得从“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录取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入高学历层次的”要求;针对高校招生不规范和学历证书管理不规范问题,增加“学校要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应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的要求。

解读四:原规定已经不适合新形势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9年颁发了《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1990年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1995年颁发《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这些规定对于维护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十余年间,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生的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对教育观念、体制、制度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近几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此外,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众维权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法制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建设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也给予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原有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部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管理经验,对两个规定进行了全面修改。

解读五:高校将清理以往规定

为确保对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正确理解与全面实施,教育部将组织编写《规定》读本,印发“示范性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选编《高校学生管理案例及分析》,举办培训班等,帮助、指导学校正确理解把握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系统清理以往规定,全面建立、完善学校学生管理制度。

普通高校学生 篇3

关键词:经济困难;资助机制;困难补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27-0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我们国家,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均衡,尤其是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学龄期的儿童由于无力支付学费而退学逃学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国家十分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1]。在国家帮困资助政策的指导下,高校设立“绿色通道”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放弃入学;发放国家奖助学金,奖励资助家庭经济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高校帮困资助工作的开展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使得贫困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不再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大力度的资助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与高校“育人”职能事与愿违的一面。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为此,研究人员分析了诸多面临的情况及解决方法,如工学交替的资助机制[2]、资助模式的分析等[3],这些途径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高校资助的困境。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高校资助工作机制,本文首先分析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得出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高校资助工作的解决方法。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完善

为了资助高校贫困学生,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这些文件对贫困生的定义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出发,从定性角度来看,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从定量角度来讲往往是采用通用的贫困线法,界定标准是一定时期一个地区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和大学维持基本生活和正常学习的最低费用[4]。从资助政策实施结果来看,效果最明显的是助学贷款,不过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此项政策,贷款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入学时携带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及生源地民政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所出具的困难证明。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如实填写该表后,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者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家庭经济情况。虽然这些证明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查,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证明材料很难体现其真实准确性。高校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弄虚作假现象,有些家长利用特定的关系获得贫困证明,这样使不是贫困的学生轻松获得相关的各种证明,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却获不到贫困证明,从而无法获得他们所急需的助学贷款。

2.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概率较小

奖学金是学校对在读大学生经济资助的主要形式之一,不过对于贫困生来说,要获得奖学金的难度比较大。从当前全国各个院校所颁发的奖学金制度来看,奖学金主要是用来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由于贫困生在入校之前受经济条件限制,所受教育平均较差,整体学习成绩相应受到影响,仅仅通过学习成绩来判断是否获得奖学金对他们来说略显不公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贫困生在校会感觉到很多无形的压力,如心理上的受歧视感,自卑感等。另外,有些贫困生需依靠做兼职来挣取生活费,这些兼职或多或少占据了原本用于学习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降低了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几率。

3.勤工俭学效果不理想

对于勤工俭学这个问题,很多贫困大学生认为勤工俭学是向大家变相公开说明自己家庭条件差,在现在经济社会中会让自己很没面子,影响他们在同学中的美好形象。另外高校对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也不是很合理,相对来说范围比较窄,一般都是依靠简单的时间重复或体力劳动来获得工资,且工资报酬很低,这些岗位也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上。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的创新探索

为保障贫困大学生能够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并促进他们成长与成才,相关部门和领导应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确保经济资助合理并及时到位,为他们成才提供坚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首先,高校应尽最大努力为有需求的贫困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从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来看,大学生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在本科阶段,主要时间均用于基础知识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基础课程学习,他们必须掌握其专业范围内的相关基础课程的知识,内容多,课时量大,可供自由支配时间非常有限。在大三和大四阶段主要是专业相关课程学习,虽然课堂集中学习的时间比大一大二要减少许多,但专业老师布置的作业答案需学生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获得;对于硕士生来说,第一年的时间主要用于课堂理论课程的学习,第二、第三年的时间主要用于本人或导师的科研工作,这些科研所需耗费的时间因人而异,但对大部分研究生来说,平均每天至少要占据他们三分之二的时间;对于博士生来说,更是如此,目前全脱产博士生学制为三年,虽然他们的理论课程只有政治、英语以及2门左右的专业课程并主要集中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但他们的科研任务更重,为了完成这些科研任务,大部分的博士研究生除了吃饭睡眠,其余时间均用于阅读和实验,即使这样,很多博士生还是无法在剩下的两年半完成科研任务而导致延期毕业,四年或五年才能毕业的博士在很多高校并不少见。

从对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学习体制下,大学生虽然拥有一定量的可自由支配时间,这些时间用于供他们学习之余放松和休息的量上还是比较充足,但对于那些需要勤工俭学的贫困生来说远远不够的。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时间,学校可以改革班级教学管理体制,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以此来保证和保障贫困生具有一定量的勤工助学时间。弹性学制是指学生在按质保量完成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可以向校方申请提前毕业。学分制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只要取得该专业所规定的学分,在剩余的在校时间里就可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些教学管理体制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生活,从而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勤工俭学,这样可以为部分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可以鼓励那些有潜力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提前完成学业,进而提早毕业并就业。

第二,高校应借助各种平台为贫困大学生挖掘更多利于他们成长的勤工俭学岗位并采用工学交替的资助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所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主要是在高校食堂工作或各种层次的家教辅导,在这个基础上,学校还可以构建共享平台,各院、系、行政、后勤等部门加强协作,适度挖掘,争取提供一些高质量、高层次的助学岗位。不断探索深化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平台,努力实现助学与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的无缝对接。对于专业对口的企业,可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内为其提供锻炼岗位,同时在该岗位上实行竞争机制和工学交替的资助机制,这种资助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学院所联系好的专业对口且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例如,在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后,贫困大学生在这些企业做一些费时较短的兼职,除基本的兼职工资外,企业还需每月固定为这些兼职的贫困生发放一定量的生活费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校安心投入学习,企业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态度、能力以及工作绩效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作为后面继续在本企业的实习时待遇发放的依据。在第二阶段,企业根据第一阶段对在本企业兼职的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评价,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项目和研发等主要部门实习,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真正锻炼能力,在这段时间内可适当增加学生的待遇,这样就可以完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也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第三阶段,根据前两个阶段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实习单位可以给他们一些毕业就业机会,例如,签订协议,毕业后留在本单位工作,对于签订这样协议的学生,自签订就业协议日起增加工资福利等待遇。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培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既可以解决贫困生学习期间的经济费用问题,又能使他们从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这种工学交替的资助机制,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和时间挖掘到真正适合本单位的人才,为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三、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得出了高校资助工作并不能真正的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校资助工作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实施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困难,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基础,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沙爱红.育人为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3):92-94.

[2]陆小英,陈艳艳.“工学交替”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创新的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28-29.

[3]高洁,付静.创新高校贫困生教育方式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110-111.

[4]冉育彭.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4):110-113.

浅谈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篇4

学生资助可以概括为:政府为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群体的基本教育权利而设计的制度, 以及由政府、非政府组织与个人采取的各种学生资助行为的总称。这一概念规定了教育补偿的主体、对象和目的。教育补偿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及个人, 补偿的对象是弱势群体;教育补偿的目的在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教育权利。

在高校中, 学生资助落后于收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会使社会大众对高校收费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想要达到高等教育财政效率和公平的理想化, 应该尽快改变现有高等院校中“高收费+低资助”成本补偿结构, 本着效率和公平的原则, 实行不同学科公共收益实施差别资助和差别收费的财政政策。

学生资助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

1. 学生借贷型资助, 包括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

2. 学生助困赠与型资助, 其中包括助学金、学杂费减免、助困性质的奖学金等。

3. 学生工作型资助, 其中包括高校岗位勤工助学收入。

4. 学生奖优型资助, 其中包括各类奖学金。

银行借贷是借贷型资助最主要的形式。校内贷学金数量较小, 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更少。助学金是助困赠与型资助类型的主要类型, 其次是学杂费减免。在工作型资助类型中, 相比较于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校外岗位的勤工助学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但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 校外岗位勤工助学收入与家庭收入没有明显关系。另外, 奖优型资助中的奖学金和统一发放的生活补贴与学生的家庭收入水平也没有明显关系。无论从公平还是从效率的角度, 平均发放的生活补贴都应该转换为助学金, 向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倾斜。

二、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的资助需求和政策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教育经费, 使公共资源在不同收入群体中获得公平分配, 也可以通过改变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促进不同收入群体的教育入学, 获得公平的入学机会。在世界各国中, 高校学生资助的需求与资助政策都面临着很大改革的挑战。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农村地区和家庭低收入的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入学机会逐渐扩大, 农村地区和家庭低收入的学生与来自较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在不断缩小。此时, 来自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所享有的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也在增加。学生资助能够有效地弥补学费对经济困难学生上学积极性的消极影响, 而且也可以通过改变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促进不同收入群体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消除经济能力差异带来的入学机会差别。来自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有的高等教育总资源和优质资源均大于来自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以来,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根据统计, 2000—2006年, 全国普通高校专项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总经费每年都在70亿元以上。国家助学金等每年经费总额为10亿元左右, 每年资助学生59万多人。国家助学贷款自开办至2006年12月, 全国累计审批贷款学生292万人, 累计审批金额253亿元。

综合看来, 支付的学费越高, 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几率就越大。反之, 家庭收入较低, 教育成本超出家庭支付能力, 学费对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就会呈现出显著的负作用。

“收费+学生资助”共同构成高等教育成本补偿, 经济困难学生应是公共财政和高校财政资助的主要对象。低收入家庭子女可以通过获得学生资助而降低实际支付给高等教育的费用, 只要资助能够满足低收入者的需求, 就可以抵消学费和其他私人成本带来的经济压力, 并且可以实现资源分配从高收入人群向低收入人群的转移。

来自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必需教育支出上的差异不明显, 家庭支持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与此同时, 较低收入组从亲友处获取的借贷款要明显高于较高收入组。说明较低收入家庭承受了比较重的高等教育经济压力。

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有经济资助需求的学生中, 确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或者因信贷约束拿不到国家助学贷款, 或者因厌恶和规避风险不愿意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样的学生虽然不多, 但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方面, 要通过政策宣传尽量消除其对贷款风险的规避;另一方面, 在贷款资格审查方面要注意尽量将有资助需求的低收入家庭申请者纳入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体系中来。另外, 对于来自偏远农村地区的经济困难学生, 至少在第一学年应给予足额的助学金资助, 以避免其因风险厌恶和规避而带来的入学困难。

三、完善普通高校资助政策建议

1. 财政贴息法。

如果贫困家庭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经济困难, 无法支付利息, 可以在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40%的财政补贴, 让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补贴, 学生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

2. 延长学生还贷年限。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所以要改变原来的自学生毕业之日起即开始偿还贷款本金的做法, 实行贷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 在1年后开始还贷, 5年内还清的做法。

3. 建立代偿机制。

为鼓励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 提出了研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 对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 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贷款学生, 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的意见。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编写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M].教育部财务司组织翻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2]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 2005.

[3]丁小浩.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1990年代的变化及分析[Z].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简报, 2003.

[4]杜莉.关于高等学校贷款融资负债经营的理性思考[C].北京大学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 2006.

[5]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和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宋光辉.不同文化程度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 2003, (1) :75-81.

普通高校学生 篇5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面临的新形式,探讨了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构建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

关键词:高校;运动伤害;应急机制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更加受到重视,学生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参加体育课内外活动和锻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完善使体育选项课日渐增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日趋丰富,而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围绕事故的赔偿与处理,也时常发生一些法律纠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也为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各类安全隐患,落实责任制度,切实保证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在这其中,普通高校学生的运动伤害问题也是安全工作的重点,不容忽视,制定出相应的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对处理好高校安全工作问题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建立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面临的新形势

高校为什么要建立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这与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自身特点及当代大学生运动客观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紧密相关。主要体现在:

1.1 主体的多样性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普遍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年龄也从17 岁到20 几岁不等,可见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主体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受害者多为个人,发生集体性伤害极为罕见。这因为,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一般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运动或接触器械,即使在同场对抗性较强的集体项目中,发生伤害,其结果也多为一名学生给另一名学生造成伤害,二人或多人同时受伤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1.2 内容的多样性

造成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体育项目和活动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有人们所知的容易造成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也有慢跑、游泳等非对抗性运动,而且随着一些极限运动如轮滑、山地车等项目在高校中的开展,这些运动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也在不断地扩大。总之,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体育项目繁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固然可以诸多预防手段,但是,由于运动主体和运动环境的特殊性,发生运动伤害事故是不可避免,甚至是经常性的,所以,我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们必须推行一系列应对突发运动伤害事故的机制,做到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运动伤害给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概括起来可以。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学生的喜爱课程,他们活动力强、富有冒险精神,因此运动伤害便时有发生。高校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多样性,学校、教师、其他同学及自己甚至意外事故都可能成为引发运动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

2.1 学生本身因素

运动伤害的最常见因素往往为学生自己本身的原因。如:运动技术不熟练;运动量过大;不适当的运动服装;不遵守运动规则产生的违规或暴力行为;身体状况不佳或环境(如过冷或过热等)的适应不良;使用超过自己能力限度的技术;运动员对于自己的运动技能过于自信;运动员过于紧张或运动时太松懈;练习不足、准备活动不足等等。

2.2 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因素 为你分享

运动伤害事故的产生与教师相关的因素如下:学习者学习能力与目标间的差距;辅助方法不当;运动项目、练习手段不适于学习者或活动参与者;教师对于活动参加者身心及运动能力了解不足;活动场地、器具等活动前的检查及危险因子排除不足;热身运动不足或不适当;过度要求;学习阶段的错置;师观察能力及执行能力的不足;体育教师不熟悉急救程序;体育教师的急救知识及专业能力之不足等等。

2.3 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的设置与使用因素

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难免使用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及器材。因此,学校体育运动设施的规划和建筑,可能是影响体育运动安全的首要因素。体育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运动设施外围安全区的不足,电器设备的安全性不足,缺乏安全的出入通道,体育建筑设施未能依据体育活动的专业需要而规划设置,运动设施、器具管理的不当,场地设施与器材设计、维护缺失等等。此外,还有其它客观因素等例如恶劣的自然环境等等都可能导致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构建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的主要内容

应急机制是指对某种突发事件能立即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的组织机构的功能[1]。

3.1 运动伤害心理预警机制的建立

“任何突发事件的预测和应对的有效性,都与对危机突发事件中民众的社会心理的预测及领导者的危机管理应对决策的正确性密切相关。”[2]针对可能出现的体育运动伤害,高校应该建立事故心理预警机制,其目的是为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对危机事故的发生起预报作用,也为事故发生时高校管理层做出瞬时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一线师生指引处理事故的方向。

3.2 建立高校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特点,结合学校体育课程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高校应对运动伤害事故相关制度,使高校运动伤害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在全校范围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指导下,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制度、完善运动伤害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各类运动伤害预案,有重点地制定运动受伤率高的如球类运动事故的应急预案,运动伤害事故一旦出现,就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

3.3 伤害事故善后处理机制

事故后处理阶段可以为组织“提供一个至少能弥补部分损失和纠正混乱的机会”,因而,对于高校运动伤害处理责任人或机构而言,应当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解决遗留问题,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面对伤害事故时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及运作程序上的改进意见,进而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

3.3.1 运动伤害善后处理。这一环节中,高校运动伤害处理机构继续组织协调危机救助工作,做好运动伤害事故

医疗救护处理工作,尽可能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进行医疗救护处理,是在学校发生体育教学伤害事故之后,及时终止或减少伤害发展的必要救助措施[3]。

3.3.2 完善伤害处理机制的回馈。这一环节,伤害处理直接责任人及领导小组应对伤害处理机构在应急机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反思,进而加以改进,形成运动伤害应急机制的自学能力。

3.4 要明确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处理机制

首先要明确各主体的责任范围,积极、客观面对运动伤害事故,对造成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致因进行规避,力图将其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做好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工作。但是,事故发生后,我们更应该积极妥善处理。责任追究便成为应急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总之,要提高教师和学生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师生要认真学法、知法,明确违法和合法的界限;教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也应该遵循学校规章制度及老师的指导安排。 为你分享

3.5 加强学校处置运动伤害事故人员队伍的培训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协同合作的伤害应急队伍,“要将各院、系、部等与管理工作相关人员、学生干部和事故处理专家纳入应急队伍的组织网络体系,还应当配备和培养处理突发事件的人才,包括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指挥型人才”,[ 4 ]增强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高校应参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应急机制学校及部门的建设经验,对应急队伍进行必要的模拟训练,是应急队伍增加实践经验,是主体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的全过程。同时,定期请体育运动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做定期讲座,观摩学习医务人员对运动伤害人员的现场救助,使高校运动伤害事故应急处理人员全面提高处理伤害事故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仪振刚.试论应急机制的建立及其运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67-168.

[2] 时勘.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及应对[J].新华文摘,2004,(6):13.

[3] 张晓波.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91-93.

[4] 王诗堂,李玉林.高校应对突发公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及安全救护研究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2):22-23.

[5] 陈平.从法律视角探析体育伤害事故处理和预防[J] .中国学校体育,2006,(10).

[6] 周强.大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3).

[7] Drak Thomas.,1990,Emergency Management-strategies for Maintaining Organizational Integrity,Springer-Verlag NewYork

[8] Farazmand Ali,2001,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gement,Marcel Dekker,Inc

[9] Godsehalk David R,Beatley Timothy,Berke PhiliP,Browe rDavid J,and Kaiser Edward J,1999,Natural Hazard Mitigation:

Recasting Disaster Policy and Pldnning,IslandPress

普通高校学生 篇6

一体育审美教育的本质及其美学内涵

在人类社会之初,一个人身体的强健与否直接决定着他生存能力的高低。而在文明社会里,人的生活幸福与否又总是和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人体塑造上,这种塑造不是盲目的,而是在美的规律引导下进行的[2]。体育对人体的作用通过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促使人形体的各种潜在的生理机能得以充分展现,使人体变得健康与强壮;二是促使人体变得更加健康,最终使人体成为“健、力、美”的有机结合体。

审美文化的深刻变化呼唤着体育审美教育的当代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审美文化研究开始走出“从哲学的、思辨的、高雅艺术的象牙塔,引向了对文化的、感性的、大众的日常审美活动的关注”。这一发展态势,表明了审美文化对民众生活的巨大影响。以前人们往往把体育看作身体运动,把体育的美局限在运动竞技的范畴,很少把它与文化联系起来来认识。本来体育就是文化的系统构成,是文化发展的能动反映。人类之所以热爱体育,以体育为美,是因为人类己将体育视为展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方式。

二体育审美教育的理论构建

1体育审美教育的思路

体育审美教育的发展是以人为主导的,作为美学分支的体育美学,它直接面对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的,它更本质地关心着文化的和人的问题。人们通过体育肯定人的主体价值,以自娱自乐的形式,选择他们所喜爱的运动,尽情地抒发“优美姿态”,体味着奥林匹克的口号:重要的不是胜负,而是参与;实践着运动带来的实际效用,“花钱买健康”成为都市的时髦话语,呈现出人们对体育审美价值的多元取向与审美趣味的生存实践的景象[3]。个体的审美价值观终于得以自我确认,使体育审美逐渐成为当代人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随着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审美趣味的丰富,表现出大众“对体育审美技术行为向人们的生存实践中不断延伸,把技术美的宗旨和原则应验到人们的具体审美趣味中”。

体育审美教育不是要人们沉溺于与现实人生无关无涉的美的思辨之中,而是要通过美和审美帮助人们自觉地按体育的规律,以审美的态度去改造其生活,进而认识现实社会的人的本质力量。达到以美育体、以体育“美的人”的目的。长期以来我们谈体育审美教育注重的是人们的某种或某些感受美,鉴赏美等方面的技能专长,或是有较高的审美能力的人,其价值取向定位于培养审美的人。固然,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是“美的人”必备的条件,但育“美的人”则是使“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完满的展现”。因此,体育审美教育面对的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作为体育审美教育理论的建构,是培育“美的人”最切近又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体育审美教育应以发展与培育人们的各种素质为目的这一基石之上,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大范畴中,围绕受教育者的各种素质这一中心而运转。因此,体育审美教育中的“素质”是通过体育审美教育,使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性特征的有机统一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使之达到全面发展的人。

2体育审美教育的理论架构

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根据体育审美教育的指导思想,按照其结构范畴和内容体系,将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休闲体育,这样有利于突出体育审美教育的特性和涵盖各个方面,构建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理论框架(见图1)。

3影响体育审美教育的因素

4人体形态美和动作美的培养

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正确的身体姿态是人体形态美的基本要求。人体的形态美主要表现为自然的或正常的体态,包括生长发育、肌肉丰满、姿态正确、动作自然等。为此,养成学生正常的身体形态和正确的行动姿势,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健美操、艺术体操、舞蹈的教学可以提高各肌肉韧带的韧性,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各关节的灵活性;篮球、足球、田径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力量和速度能力。这些身体练习方法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纠正不良姿态、培养良好风度有重要的作用。人体动作美表现为动作的协调和韵律感,动作协调并富有韵律感,会使人感到愉快、优美,产生美的感觉,这也是体育教学中美育的任务。

5美的文化符号

美不等于漂亮、好看。美的境界在于以“有限”表现“无限”,言说有限,超越有限。运动技能作为一种美的符号,更是缘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精神价值。每一项体育运动都蕴含着人类无限的企盼与追求,正是这种企盼与追求,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运动文化。有各种各样的跑、跳、投掷、球类、举重、体操等竞赛项目,有各种各样的舞蹈、武术、滑雪、滑板、飞环等娱乐项目,有各种各样的F1赛车、漂流、登山、攀岩、帆船等极限项目,有各种各样的舞龙、踩高跷、扭秧歌、赛龙舟等民俗游戏。可以认为,每一项动作技能背后都有其久远的文化内涵,也有此时的参与将来的发展;每一项运动文化背后都蕴藏着人类对自身美的叩问、对自然美的触摸、对动物美的模仿、对人性美的遐想、对野蛮美的释放、对个人美的绽放。体育教师正是通过这些美的符号唤醒学生的感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普通高校学生 篇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全面了解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的体育生活现状和体育观念现状, 使其从高校体育教育中得到各项素质的全面提高, 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对大一学生的体育生活现状和体育观念现状的调查着手, 期望通过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对这两个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材料。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象:从沈阳建筑大学大一学生中抽取五个不同专业的班级。

方法:问卷调查、统计、综合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是:有效问卷177份, 计男生124人, 女生53人。男生占70%, 女生占30%。

从统计看, 学生每天的余暇时间在2~4小时者为最多 (占人数的29.4%) , 其次为1~2小时 (占19.8%) , 1小时以内 (占18%) ;有8.5%的人没有余暇时间, 无法参与体育活动。

学生余暇时间的主要安排为听音乐 (42.4%) 、看书报 (36.7%) 、体育活动 (34.5%) 、上网 (26%) 、聊天 (19.2%) 、看电影电视 (10.2%) , 考虑到其他文化娱乐活动的必要性, 体育活动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正常的。

75.7%的同学喜欢体育活动, 4.5%的人不喜欢, 认为可有可无者占19.8%。说明还有许多的工作要我们去做, 争取更多的人自觉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受大部分同学喜爱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还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依次是没时间 (26.6%) 、没有人组织 (24.9%) 、场地器材少 (23.2%) 、学习太紧 (19.2%) 、经费不足 (12.4%) 、没有伙伴 (11.3%) 及其他。

学生最喜欢看的体育项目是篮球 (49.2%) 、足球 (33.3%) 、排球 (10.7%) 、跳水 (6.8%) 、游泳 (5.1%) 、乒乓球 (4.5%) 、羽毛球 (4%) 、滑冰花样滑冰 (3.4%) 、网球 (3.4%) 、体操4 (2.3%) 。总的来看, 三大球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看的内容。

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项目是:篮球 (37.9%) 、足球 (19.2%) 、慢跑 (10.2%) 、乒乓球 (8.5%) 、旱冰 (5.1%) 、羽毛球 (4%) 、排球 (3.4%) 、健美操 (2.3%) 散步 (1%) 、体操 (1%) 游泳 (1%) 。

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学生每周锻炼天数依次为1~2天 (65.5%) ;3~4天 (20.9%) ;5天 (9%) ;6天 (16.9%) ;7天 (4%) 。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以30~60分钟 (38.4%) 为最多, 其次是1~2小时 (37.9%) ;15~30分钟 (18%) ;2小时以上 (6.8%) 。

体育锻炼也具有一定的空间性, 学生的体育活动产所主要为运动场馆 (48.6%) 、校园其他场所 (48.6%) 、寝室内 (6.8%) 、校园外 (2.3%) 、教室内 (1.7%) 。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受什么影响?就影响面来说, 自身的身体需要 (38.4%) 、同学朋友影响 (30.5%) 分别占第一、二位, 生活的需要 (22%) 、现场看比赛 (17%) 的影响其次, 学校教育要求 (11.3%) 、集体影响 (10.2%) 、网络影响 (10.2%) 、传媒影响 (6.8%) 、家庭影响 (4%) 则居后。

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娱乐 (63.2%) , 其次是为健康长寿 (34.4%) 、形体健美 (20.9%) 、为了交往 (10.29%) 、为了考试 (9.6%) 、治疗疾病 (7.3%) 、参加比赛 (7.3%) 、当体育明星 (0.17%) 等。

学生们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最重要的条件依次是兴趣 (62%) 、时间 (36.8%) 、场地器材 (22.6%) 、经费 (8.5%) 、有人辅导 (6.2%) 、集体参加 (4.5%) 。

大部分同学认为体育在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 (57.6%) 和比较重要 (37.3%) , 认为可有可无者占8.5%。

68.9%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娱乐活动;49.7%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保健活动;7.3%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发泄剩余精力的手段;6.2%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社会交往工具;5.1%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教育手段;2.8%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政治工具。

在问及喜欢上什么项目的体育课时, 排序如下: (1) 足球 (24.3%) , (2) 篮球 (19.2%) , (3) 游泳 (14.1%) , (4) 网球 (9.6%) , (5) 乒乓球 (7.9%) , (6) 羽毛球 (6.8%) , (7) 旱冰 (4.5%) , (8) 排球 (3.4%) , (9) 健美 (2.3%) , (10) 瑜珈、越野、散打、滑雪等。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统计结果,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校大部分一年级大学生每天有2小时多的余暇时间, 体育活动是余暇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学生中, 大部分人喜欢体育活动;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没时间、没有人组织、场地器材少、学习太紧;最喜欢看的是三大球;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项目是篮球、足球、慢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时间是下午、晚上;锻炼主要场所在运动场、校园里;经常从事的运动项目是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散步;把体育活动作为自身活动的需要;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和健康长寿;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最重要的条件依次是兴趣、时间、场地器材;大部分人认为体育在自己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是一项娱乐活动和保健活动。这些基本上反映出了大一学生的体育生活现状和体育观念现状。

五、建议

加强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熏陶。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在多方面对人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同时, 在文化娱乐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潜含着进行体育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组织体育讲座、讨论、体育观摩、观看重大赛事的电视现场直播, 以加深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程度。

从一年级开始开设体育大观、运动常识、锻炼方法、体育基本理论、三大球规则和裁判方法等理论课程。在此基础上, 增加授课时数, 加强运动实践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希望了解和尝试其他运动项目, 在加强现今主要授课内容的基础上, 多开设一些专门讲座和辅导课, 可以安排在其他课余时间进行, 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广受欢迎的和新兴的体育项目。多组织一些各种项目的比赛, 探讨体育课成绩评定新方法。

普通高校学生 篇8

古往今来, 自主学习一直是人们的焦点。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换言之, 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 为学生提供未来独立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 (Mc Donough, 1995)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元认知策略的兴起, 自主学习随即成为国内外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着手自主学习的研究, 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关于自主学习的术语也是层出不穷:自我教育、自我指导、自我管理的学习、主动学习等, 但其研究多为对自主性外语学习能力的界定。 (Henri Holec 1981;Dickinson 1993;Little wood1999)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对自主学习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但仅在1979年前后, 我国就出现了11项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实验。 (庞维国, 2003) 所有这些教学实验都把“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 明确地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主要追求目标。 (尹小霞, 2009)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诸如郑敏 (2000) 、华维芬 (2001;2002) 、彭金定 (2002) 、魏玉燕 (2002) 、王笃勤 (2002) 等一些国内著名学者对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及其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为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为国家建立学习型社会奠定了政治基础。 (顾世民, 2013)

大量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如雨后春笋 (徐锦芬, 彭仁忠, 2004;雷霄, 2005;郭晓宁, 2007;崔雅萍, 2012) 涌现, 但目前针对普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差异性的实证研究甚少。鉴于此, 文章拟以本校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性别、生源地、专业方向及年级段不同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 分析其中的原因, 并提出尝试性的应对策略, 以期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于2014年3月至4月对415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均为浙江海洋学院英语系大一至大三的英语专业学生。共375人有效参加此次问卷调查, 其中男生29名, 女生346名;外贸方向216名, 师范方向159名;农村生源309名, 城镇生源66名。本校地处海岛, 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英语专业较其他涉海专业而言, 专业建设较为缓慢。基于此, 本次校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国内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差异的实证研究。

2) 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普查的方式, 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进行专题调研。共发出问卷415份, 收回有效问卷375份。围绕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及学习环境三方面内容展开。问卷采用四分量表计分制, 每题设有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4个选项, 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和多重比较, 论述性别、生源、年级、专业方向不同的学生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 笔者又在浙江海洋学院英语系大一至大三学生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了4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为了能让访谈顺利进行, 笔者刻意没有录音, 围绕自主学习与上述变量的差异性展开。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笔者将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与访谈结果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1) 不同性别自主学习现状差异性

自主学习是自我、行为和环境三者互为因果、互为影响的结果。 (庞维国, 2003)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不仅仅只有个人内部因素, 诸如归因、自我认知感、动机、元认知等, 还有外部因素的影响, 性别便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女生历来被外界认为具备更强的语言学习能力, 但通过表1与表2, 笔者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p值都大于0.05, 不能拒绝原假设, 性别在上述三个维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访谈中也发现, 学生对于性别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影响也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1) 笔者觉得女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优势不是绝对的, 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2) 当今社会英语权威机构的不乏男性的身影, 笔者觉得只要是付出总会有所回报的。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 男性的成就动机的强度和水平普遍高于女性。男性选择英语专业时, 一般受远景性动机所支配, 在客观评价自身能力的基础上, 做出恰当的选择。同时, 他们具有较强的抱负水平, 特别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女性选择英语专业时, 一般受近景性动机所支配, 对英语语言本身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但其抱负水平低, 力求学习的平稳性, 不想冒险。上述原因导致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男生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和抱负水平, 更能接受既具挑战有富创新的难题, 完成既定任务后, 能维持较高的动机水平。因此, 男性在运用英语的维度上占据一定优势。 (梁艳君, 范晓民, 2006)

2) 不同专业方向自主学习现状的差异

此部分主要调查专业方向在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中的差异性。调查结果显示 (见表3与表4) , 外贸生和师范生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sig.值即P值均大于0.05, 不能拒绝原假设, 专业方向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三个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不过透过学生的访谈, 笔者发现80%被访谈者认为虽然专业方向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不大, 但同时他们提出师范专业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更需加强。师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虽与其他非师范生有较大的趋同性, 但是师范生担负着今后教书育人的重任,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与他们的终身发展密切相关, 而且对于他们今后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对于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陈娟, 2011)

3) 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差异

英语自主学习成功与否与学生生源地有着一定的关联, 生源地的不同导致学校师资水平、学习氛围、竞争实力的不同。农村英语学习状况表现为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氛围淡薄。 (吴魏娟, 2012) 但通过表6, 笔者发现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P值都分别为0.000、0.002、0.059, 即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而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两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别。结合表5可知, 农村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城镇学生。有位同学在访谈中说道:“我并不觉得现在的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反而农村学生更加重视学习, 因为他们渴望通过知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相较之下, 城镇学生则显得较为随性, 因为他们身处优异的条件当中, 没有那份强烈的学习欲望。”

4) 不同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差异

通过表7, 笔者发现,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P值分别为0.674、0.055、0.000, 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具体差异查看表2.4.2的多重比较。根据表8, 笔者发现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P值为0.002<0.05, 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P值为0.000<0.05, 大二学生和大三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P值为0.451>0.05, 说明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来说, 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得分显著要高。

通过访谈, 笔者发现大一新生的学习氛围最为活跃。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他们, 对新环境感到既陌生又新奇, 对知识的渴求度普遍高于大二、大三学生。

4 启示与建议

1) 消除性别角色影响, 提升学习兴趣

韩贺南、张键 (2005) 认为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后天学习论者认为, 男女性别角色的不同行为主要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社会按照人的生理性别分别赋予男女以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 久而久之就造成性别差异。正是这种具有刻板印象的性别角色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 最终导致男女生在语言学习上的差异日益显著。这种性别定性对自主学习的冲击更大, 因为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个人控制的个性化学习过程, 从学习计划的制订到任务的完成和评定自始至终强调个人的需求和特性, 充分体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性别角色说的影响下, 男生会自然而然得认为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先天就是薄弱的, 从而可能会削弱其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因此, 在探讨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时, 首先要消除性别角色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影响。一方面, 社会、学校、家长应该从小就以男女平等的态度去教育孩子, 正确对待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 正确引导而非决定他们自身的优缺点。另一方面, 学生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克服生理、心理上的障碍, 扬长避短, 共同发展。

2) 消除城乡差距的观念, 提升学习自信心

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是教育公平的一个目标, 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缩小其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效率, 促进城乡教育, 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康洁, 2008) 。但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 农村教育已经备受关注, 并有了一定的进步。此外, 透过访谈, 笔者得知即便是来自城镇的学生也觉得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并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的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已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就学习环境而言, 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收集资料学习。但由于城乡差距的概念在学生心中的根深蒂固,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生在城镇学生面前的自信心, 由此会影响其创新性。反之, 此等观念容易让城镇学生产生莫名的优越感, 有碍他们向上开拓的进程。因此, 消除学生心中城乡差距的观念势在必行。

3) 深化年级交流, 增强高年级自主意识

由于大一新生刚从学习氛围浓厚的高中过渡到大学, 其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仍然高涨。但相比之下, 大二、大三学生的表现却没那么好。根据多重比较可以看出, 大一学生在参加英语角、与他人英语交流、利用学校的电子资源和第二课堂等各种形式的比例更高。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 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 (裴世鑫崔芬萍詹煜等, 2011) 但由于大学校园过于开放、自由, 学生很容易忽视学习本身的重要性。他们只求顺利毕业之后, 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通过深化年级间的学习、活动等交流, 可以增强高年级自主意识。唯有这样, 才得以保证高校的良好学习氛围。

5 结束语

本研究表明性别与专业方向导致英语专业自主学习的差异性不明显。就生源地而言, 农村学生在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方面表现优于城镇学生;就年级而言, 大一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表现优于大二、大三学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长期被性别角色与城乡差距的影响, 多数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式, 其自主学习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观念也必须重新改观。

普通高校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化刍议 篇9

一、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化的原因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资格,是一个人作为法定某校学生学习经历的记录,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是高校历史发展的见证。目前各大高校保存的仅是学生的纸质学籍档案,随着各大高校招收学生的日益增多,纸质档案管理愈加麻烦,且纸质学籍档案又存在易损坏,难修复,查阅调转不方便等问题。如今对纸质学籍档案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修复,二是制作副本,三是信息化。前两种方式耗时耗力,在入学、就业的紧迫情况下难以快速恢复。第三种方式既规避了纸质档案一般风险,且便于学籍档案的查阅、调出与转入。普通高校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化,对于学校招生入学、学籍档案管理和学生的学籍注册、学籍异动、毕业就业等进行信息化管理有重要意义。就目前来看,纸质档案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 纸质学籍档案保管不方便。尽管如今造纸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档案用纸储存寿命延长,但依旧易于破损,需要注意防火、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有害生物,采取其他安全防范等。依照国家纸质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要求规定,库房温度范围应符合14℃~24℃,相对湿度范围符合45%~60%。库房温湿度一旦低于或高于规定范围值,纸质档案便会因硬度、密度等性质的改变而减少保存寿命甚至受到损坏。例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候湿润,空气湿度与酸性较大,纸质档案在没有标准保存环境的情况下更易受到侵蚀。大量的纸质档案不仅需要合适、足够的空间去存放,而且其在被保管方面的要求甚多。但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对学生学籍档案储存并未采取详尽的保存措施,一旦发生火灾、盗窃等意外事故或水灾、地震等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时,大量的学生学籍档案面临受损风险且难以修复。同时,在保存学籍档案前需要人力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以方便后期查阅,这又将消耗一部分的人力。

2.纸质档案查阅不方便。各大高校学生数量多、学籍档案种类繁多,所以学籍档案分散在各个处室,难以进行统一管理与调阅。遇到需要查阅学生档案信息的情况,需要到相应的处室查阅,取阅与归还不方便。数量庞大的学生学籍档案需要进行精细的标示分类,将学生学籍档案按照学院、班级、学号等信息进行排序整理,否则查阅则无从下手。在查阅过程中,又不能排除学籍档案被盗、丢失、损坏的可能性。查阅后须再将学籍档案归入档案室原位以便下次查阅。若采用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信息处理部门将学生学籍档案整理好后,为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和编号,那么查阅工作将极为便利。

3.纸质档案管理利用不方便。学籍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记录,伴随学生成长历程。当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时,需要对学籍进行转送。新学籍进入高校后又将重新整合。待学生大学毕业,学籍档案将被派送到用人单位。转送过程易发生损坏、丢失等意外情况。且企业用人单位难以全面查询到学生在校情况的各方面信息,学生档案信息难以充分利用。

4.学籍档案的成本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等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如此庞大的档案数量,需要合适、足够的空间进行保存,需要人员来管理、受损档案需消耗人力物力进行修复,各种过程中都需要花费成本。学籍档案数量越多,花费的成本越大。纸张的大量消耗,不符合当今环保理念与科学发展观。

二、如何实现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化

在传统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基础上, 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学生学籍档案提供安全、稳定、便捷的保存管理服务,真正实现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化。

1.利用学信网建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平台,把学生个人档案电子化。学信网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由中心控股的学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定的电子政务平台,具有官方性、稳定性等特点。利用学信网可以便于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可以节省开发网络的技术成本。依靠学信网建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平台,信息处理部门可以将原有的纸质学籍档案电子化,再对电子档案进行信息的整合分类处理,节省以往整理纸质档案信息的时间,使档案信息传递更快速、便捷、安全。

2.依靠管理平台,实现电子档案的资源共享。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由学校信息部门进行录入,由网络管理平台保存管理,同时在设置权限的前提下对电子档案进行资源共享。在学生实习或即将毕业阶段,可以对部分企业和校企合作单位开放学生档案信息共享。企业需要与学校沟通交流,使招聘人员取得相应身份验证,从而获得对学生档案进行查阅的权利。企业招聘人员和校企合作单位可以全面查阅学生各方面相关信息,了解学生情况,为企业安排学生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参考,提高工作效率。学生档案管理的职能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而是真正实现电子档案的资源共享。

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现档案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信息管理部门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建立严格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并保证部门人员履行责任。在学籍录入过程中,部署好录入人员和检查人员,确保录入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杜绝录入工作上的疏忽。在信息整合过程中需要严格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编号、排序以便统一管理,查询信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阶段,制定合理完善的共享权限制度,保证学生学籍档案资源被合理共享、合法利用,确保不以营利的目的向其他非相关人员透露学生信息。并且需要适时地修订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使学籍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

三、实现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

1.电子信息与社会的对接。将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化不只是为了档案的有效储存,更是为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有效利用,否则学生档案信息化就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实现学籍档案信息化后,学校可以与企业合法合作,为企业招聘人员提供在校学生信息,使企业招聘人员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能力状况等相关信息,缩短实习考核期,便于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

2.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好信息保密工作。学生的学籍档案属于学生个人资料信息, 在信息化的过程须保证其安全和保密性。学校应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建立一个负责高效的学籍管理部门,建立严格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信息管理部门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能够很好履行相应职责。保证在学籍录入过程中不丢失、篡改学生信息,确保录入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确保不以营利为目的向他人或其他单位透露学生信息,做好学生信息的保密工作。

3.绝密档案和绝密信息需要做特殊处理。在学生档案信息中,一部分属于绝密信息。在学籍档案信息化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绝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护好档案信息不被篡改与删除,保护好档案信息的原始性、权威性。同时做好伪造档案甄别工作,防止假冒档案存在。对于绝密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进行查阅与共享。

4.原有纸质档案存档。鉴于目前计算机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及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为确保数据安全,档案录入单位需要做好学生档案的纸质存档工作。两种不同形式档案统一管理,以便利用时参照互补。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从社会信息化背景下阐述了学籍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实现学籍档案信息化的途径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学籍档案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是怎么能有效整合资源,尽快实现信息化,且行之有效。

普通高校学生 篇10

高校作为法人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已经为法律和社会所认可, 可高校就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法人, 观点各异。

(一) 国外关于高校法律性质的规定

在国外,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学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在英美法系中的英国, 高校设立的根据是判断高校性质的标准, 如果高校设立的依据是法律或者国王的特许状, 作为自治团体的高校就是公法人——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否则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美国则把高等院校院校作为第三部门①, 介于政府和营利性部门之间, 为了社会公益和社会稳定从事政府和盈利性部门无法从事的事业。大陆法系则将高校定义为公务法人②, 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 在关于公务法人的定义当中, 他们将公务法人定义为从事行政管理职能的非行政管理机关,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大陆法系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情况下, 大陆法系学者认为, 公立大学作为公务法人具有行政主体的性质。

(二) 国内关于高校性质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 对高校性质没有明确的规定, 造成了管理制度的混乱和学生权利保护的缺乏。尤其是在高校管理工作与学生权利冲突的情况下, 高校的管理工作怎样进行, 学生权利如何维护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由于法律观念的增强, 学生将高校诉诸法院案件的增多, 使得人们对于高校的性质获得了更清晰的界定。田永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案件、刘燕文和北京大学的案件使高校在某一方面具备了行政主体的资格, 也使得高校管理工作和学生权利维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 比如行政法学者马怀德教授主张采用大陆法系公务法人的概念, 可以更清楚的界定高校的性质。③

(三) 关于高校性质的界定

由于我国的高校是经过国家的严格审批, 通过一种准入的方式, 然后批准建立的, 它完成国家严格规定的一些教育任务, 同时按照国家机构的授权对高校和学生进行管理, 具有自主管理、较强自治的机构。此外高校, 还具有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之分, 因此, 区分高校的性质因从不同方面进行界定。

1.高校在某些方面具有行政主体性质

高校在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对学生进行处罚方面, 高校和学生处于管理方和被管理的关系, 同时, 高校在进行此类行为时是具有国家的授权。高校在此方面相当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具有行政主体的行为。高校在进行管理, 学生在维护此方面的权利时, 要以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性质来界定自己的行为。

2.高校在某些方面具有民事主体性质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实现免费教育, 学生还需要交一定的学费, 高校为学生提供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尤其是在私立高校中, 高校在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下, 还有部分盈利的性质, 使得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类似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在此方面, 高校和学生只有清楚界定自己的性质, 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比如高校有收取学费的权利, 学生有要求高校提供与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相适应的教学。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 学生在维护权利时, 要以平等主体间的关系进行调整。

3.高校是自主管理的自治团体

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属于公立性质的高校, 可高校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国家鼓励高校进行自治, 尤其是鼓励高校进行管理方面的自治。在高校管理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的这一性质, 高校不是隶属于某一行政机构, 高校拥有自主的管理权限, 拥有自主决定各项事务的权力。这是高校的一种性质。

在三种性质关系中, 各方面性质具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高校在进行高校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最终成果体现在各种证书上, 高校行政主体的性质处于主要方面, 在此方面, 高校具有法律、法规的授权, 相当于颁发执照的权力, 其它两种性质是为这一性质进行服务的。

二、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界定高校的性质以后, 我们还不能很好的进行管理工作, 高校性质的界定只是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做铺垫。

(一) 高校与学生的非契约法律关系

有观点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为契约法律关系。在此种观点中:一种观点认为,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是消费合同关系, 认为学生交学费给高校, 购买高校的教学服务, 高校接受学生的钱之后, 为学生进行服务。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消费合同关系源自教育责任的转移, 认为学生接受教育, 可以通过自给自足 (学生自学或者家长教育) 、学徒式教育 (我国古代的私塾) 、高校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选择,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消费合同关系。但也有不同主张, 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不可能是消费合同关系, 首先学生不能对高校进行自由的选择, 也不能对高校作最终评价从而使高校进行优胜劣汰④, 高校与学生不可能存在消费合同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 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此种观点源于社会契约论, 认为, 受教育是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利, 人们将此种权利通过契约的方式交给国家进行管理, 国家为了更好的保障和实现此种权利, 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委托高校进行教育, 以此保障受教育的权利。首先不说社会契约论的反对者对社会契约论的反对, 从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 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可以看出, 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委托关系纯粹是一种想象, 不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之中。

(二)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高校性质决定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关系具有不可能性, 简单的以契约的性质来概括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也不利于学校运用权力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对高校与学生的关系进行契约性质假设既非必要也非现阶段背景假设⑤。

高校性质决定简单的以一种法律关系来界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 一种法律关系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忽视了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复杂性。高校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质, 决定了高校与学生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法律关系。因此, 在解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时,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的以一种法律关系来界定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只有这样, 才更适合高校的实际, 促进高校的发展, 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

三、高校管理工作与学生权利救济

高校的性质和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复杂性, 决定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学生权利救济的难度。田永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案件、刘燕文和北京大学的案件, 在给学生权利救济提供新途径的同时, 也给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将法治理念引入高校为高校管理和学生权利救济开辟了新途径, 法治理念引入高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在管理工作中注重程序参与

在对学生做出处罚时, 尤其是涉及毕业证、学位证等方面, 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处于行政主体的地位, 给学生充分的程序参与。做出此类惩罚相当于行政机关吊销执照类处罚, 要在处罚决定之前举行听证会, 告知被处罚人所要接受的处罚, 给予被处罚人申诉、辩解的权利, 保证处罚做出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让被处罚人充分参与和进行辩解。

(二) 注重学生的救济权利保护

任何管理工作都难免存在失误, 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纷繁复杂, 没有错误是不可能的。在错误发生之后, 给予学生充分的救济权利不仅是对学校管理工作负责也是对学生权利负责。在学校内部赋予学生申请复议和申诉的权利, 尽量减少错误决定的执行, 使错误的管理工作得到纠正。

(三) 管理规则在法律、法规范围之内

法治社会, 高校管理工作不可能超出法律的调整范围, 虽然高校的性质具有自主管理和自治性, 但是其都是在法律范围之内, 法治理念引入高校就是以规则和程序保障效率和公正, 但规则一定要在法律范围之内。比如学籍管理办法中有关于取消学籍的规定, 如果学校制定过分严格于法律的规定, 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 在此类案件进入法院以后, 学校管理工作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

总之, 法治社会发展的进程已经使法律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校管理工作只能适应这个趋势, 更好的认识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将管理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 是学校管理工作和学生权利融合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湛中乐.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普通高校学生 篇11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毕业

一、心理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即人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诸多的心理因素在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运作的综合体现。根据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合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性原则、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一个心理健康者的心理状态应与此相吻合。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诸多研究者研究的重点。根据近期卫生部公布数字显示,在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生心理表现出不同状况,其中“低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较为明显,高年级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与抑郁的倾向”[1],但总体呈逐步趋好态势。调查发现,在面临学业、经济、情感、就业等多重压力下,毕业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表现出显著的不良趋势。

二、毕业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SCL—90测试状况分析:

1.研究方法与目的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采取以班为单位群体随机抽样

的形式实施测量,目的是验证高年级毕业学生存在心理不良健康状况的假设。另外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探求不良心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形式,根据两项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解决措施,以便学校更好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测试结果与分析

抽样毕业期大学生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18-29岁常模比较:

测试结果显示被调查毕业期学生SCL—90各因子均远远高于国内成人常模和18—29岁年龄段常模。这说明,高年级大学生是一个心理健康状况严重失衡的群体,即是心理疾患高发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3.毕业期学生心理问题躯体化现象严重

在对毕业班学生心理问题外倾形式的调查中发现,由于毕业期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与社会竞争,他们在无法适应和承受的過程中,极易产生心理失衡,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往往就以躯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如:(1)破坏欲增强,暴力倾向增加;(2)道德感下降,自我约束行为不足;(3)对外关注度(校内活动)降低。

三、毕业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因素的分析

从社会层面来分析,社会变迁(主要指社会问题复杂化、社会竞争激烈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是导致大众心理健康问题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比常人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下,导致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更显复杂,影响因素也更加众多。

1.外在诱发因素

所谓诱发因素是指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从家庭角度分析,毕业期可能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学生面临继续升学与就业的矛盾冲突;从学校角度来考查,由于同学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对立、学校不重视、学业压力过大以及学校品牌社会地位的不足无法保障就业等问题都易导致学生心理障碍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内在因素

从深层次的人格理论来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本体的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有关。两者相比,心理活动因素对毕业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作用更大,它包括个体的认知因素、情绪体验及个性因素三方面。学生的个性因素又称人格因素,具体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等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对策及建议

毕业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显现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部分学者将人的心理问题划分为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4个等级,高年级毕业学生出现的心理笔者把它归属于不良状态阶段,但又比不良状态(亚健康状态)所表现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持续的时间更长,称之为学生心理健康失衡期。这一心理失衡期表现出明显不同心理特点:A心理失衡持续时间较短,大多只有几个月、半年,一般不超过一年;B从高发群来看主要集中于那些成绩相对较差、在校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群中,这些学生大多未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及自身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C在没有外界突发事件的诱发下,绝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失衡问题将最终随着学生毕业离校走上工作岗位而逐步改善、好转至最终消失。为了更好帮助高年级毕业学生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渡过紧张的毕业期。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降低毕业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这一点非常重要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时理性“应对社会发展变化与需求,正确处理理想信念、专业追求与社会发展变化的矛盾,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价值观,正确对待待遇与发展、职位与岗位的关系。”[2]

2.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要把工作做在平时,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做好“宏观调控,微观疏导”。要对筛选出的“高危”毕业人群进行主动干预和跟踪调查,特别是对毕业期的学生更要加强心理辅导,以缓解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

3.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4.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学校与家长要给予毕业期学生足够的关怀和鼓励。由于身处毕业期,学生缺乏学校、老师及家长的关怀,往往成为他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催化剂。因此给予毕业期学生一定的人文关怀和鼓励,将有助于疏导他们产生的心理障碍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吉珊,罗慧玲.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年级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10卷第1期.

[2]苏鹏.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月,第28卷第2期.

[3]蒋宁.大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3月,第28卷第1期.

普通高校学生 篇12

1 我国音乐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 这就给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特别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当前我国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具体情况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不够广泛、思想上没有做好充分就业的准备、就业范围不广、就业渠道不多、就业观念没有改变、毕业生期望值太高等等, 这就大大限制了音乐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

2 用人单位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2.1 教育教学部门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

学校工作是以教学为中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和最主要的任务。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综合知识, 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出众组织管理能力是一个音乐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既要教书, 又要育人, 所以音乐教师要“一专多能”, 拓宽知识面, 不但要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广博应用型的综合知识。在当今的新形势下, 大量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下, 对教师的知识智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音乐教师必须要钻研业务;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 吸取新知识, 丰富自己教学方法, 使自己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断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给学生传授更多的新知识。

2.2 事业机关单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

流利口头表达能力、超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是事业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从事社会音乐工作的人, 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他要同各种各样的人进行语言信息交流, 如果口头表达能力缺乏, 很难做到良好的交流。口头表达能力包括以下两方面:演讲口才和专业口才。社会音乐工作的开展, 需要能够向公众宣讲音乐的方针、政策;在社会活动中, 需要组织群众, 并讲解在活动中应注意的各种事项。一般情况下, 在对社会音乐工作的实际指导时, 需要我们用专业的语言来讲解动作要领, 练习中使用专业口语。

2.3 企业单位对音乐学生的要求

当今形势下, 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各种各样的大、中、小型企业单位除了搞好生产, 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 丰富职工的文娱生活是领导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负责文娱工作的职工必须能跳、能唱、能弹、能组织、能协调, 这就对音乐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就业渠道, 同时也对他们的素质培养提高了要求。企业单位越来越看重团队协作精神, 许多工作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必需要共同协作。那些没有集体荣誉感、既不能唱、也不能跳, 更不会弹、缺乏合作意识的大学生人才在应聘时会受限。

3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调整专业设置, 更新教育观念, 扩大知识范围

在过去几十年里, 音乐专业设置是以传授音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目的的音乐教育观念, 使我们传授给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广泛、导致学生就业发展潜力不足、独立工作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随着当今社会教育观念的改变, 就业需求度的提升, 素质教育的实施, 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思想和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过去单一地培养音乐教师, 转变成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3.2 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专业素质是每类专业学生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 是师范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音乐专业也不列外,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学生的立足之本。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牢固掌握音乐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音乐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掌握音乐教学规律, 能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 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的教育观点。所以, 在音乐教学中, 音乐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认真去学习、去练习, 考评时严格要求学生,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去努力学习。

3.3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综合能力

专业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必须将人文素质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 把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课程设置目标, 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 把文化科学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良好人格培养有机结合, 增大人文学科课程比重, 系统安排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要在所开设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 深化课程的文化层次, 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4 加强学生社会工作的培养, 强化社会实践

提升自己综合能力, 强化社会实践, 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需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整合发展观念, 提高大学生生存意识能力。加强音乐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 能够促进大学生磨练意志, 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及非智力因素, 进行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能力培养, 激发学生创业欲望, 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综合素质。具体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办法:首先, 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项目,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训练。其次, 可以将学生带入企业、社区实践, 为企业、社区文娱活动担任组织者或者主持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指导企业、社区各种文娱活动, 为企业职工和社区群众服务。

4 结语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面对社会不同单位就业的不同须求, 要求学生自身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技能, 积极应对就业市场, 学校不但要调整专业设置, 更新教育观念, 扩大知识范围, 而且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改进教学方法, 还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工作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综合能力外, 以适应社会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结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斯祁.关于高较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5) .

上一篇:监控通信下一篇:法治的微观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