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图书馆

2024-06-09

普通高校图书馆(精选12篇)

普通高校图书馆 篇1

一、普通高校图书馆变革的外在驱动因素

(一) 社会变革、技术发展促普通高校教学改革

网络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 互联网正吞并着纸质媒介, 网络授课与网络自学互助已成部分人的习惯, 一种新的网上教育形式已顺势兴起。如果能消除语言障碍网络大学将成为高校的并莲体在全球日异壮大并大有逐步替代传统普通高校之势。

(二) 教育改革促图书馆变革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指出高等教育存在两不适应, “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既然普通高校图书馆的主体要在社会化变革中求生存与发展, 要在办学模式、教学手段和专业设置与领域等方面发生改变, 那么, 作为依附于主体而生存的图书馆或主动或被动的必须在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上与之相适应。首先得弄清学校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 再跟进资源配置。将服务的重点由单一的服务本校教学与科研转而面向社会、面向国家人才培养需求, 整合数据资源, 提升自身文献信息保障的社会适应力, 推动普通高校教改社会化的进程。

(三) 网络环境、阅读习惯改变着图书馆的未来

随着3G技术、云计算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渗透及应用。普通高校图书馆在这场移动数字信息战中是存是亡, 其功能和角色的转变与定位是摆在全球图书馆界同仁面前不可规避的难题。“变”、“必须变”、“如何变”、“怎样变”直接决定了普通高校图书馆的今天与明天。

二、图书馆变革非理性因素的制约

(一) 领导决策的非理性阻碍

领导决策的非理性是理性认知与实际决策上出现偏差的一种意识活动。一方面高校领导深知一个学校不可能没有图书馆, 图书馆发展的好坏是学校建设成果的一项重要标志。当下大多普通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尚处于观望、论证、探索的萌芽期, 许多领导对此新事物也很陌生甚至排斥, 某高校分管图书馆的副校长直接指示图书馆领导只要不出安全事故, 日常工作正常运转, 管理工作就OK。可见, 加大图书馆资金投入, 加快图书馆数字信息移动服务有多难。

(二) 图书馆管理层的非理性障碍

由于部分普通高校决策者在思维方式和认识上对图书馆建设的非理性阻碍, 使得图书馆管理层在制定发展规划、实施改革措施和资源建设上颇感尴尬。一方面他们想让图书馆发展又苦于资金短缺, 一方面他们总想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和待遇却鲜有支持, 一方面他们想要机构改革又搬不动各种利益关系。所以, 他们总是在纠结中这改改那动动, 最终还是这也没改那也没动, 搞了些表象的东西, 累了自己也累了馆员。对于图书馆长远的发展和数字化移动服务有多大的建树和推动就有待时间去考证了。

(三) 馆员心理非理性排斥

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变革和转型是当下图书馆界的共识, 转型的方向没有定式, 不同的大学如何定位, 探索与实践正在路上。为此, 就在学术界对图书馆存亡之争喋喋不休声中, 普通高校的馆员们已直接面对了理念的转变、服务手段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和新知识更新、机构人事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他们既希望图书馆能在数字信息大战中有一席之地, 又希望固守旧的机制活得轻松些, 从内心深处对各种改革与变化有种本能的排斥。所以, 人的内阻因素是图书馆变革的强大障碍。

三、普通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几个关键

(一) 职能延伸求生存

图书馆的社会化是其固有的形态。由于普通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广大师生教学、科研服务为己任, 其服务对象的局限性使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受到抑制。在这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壮大, 高校教育改革倾向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的今天, 普通高校图书馆必须将职能向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纵深发展。

(二) 移动图书馆显张力

移动OPAC、WAP服务、短信服务、资源推送服务、读者互动、流媒体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等项目的开展, 使得图书馆服务功能得到极大的拓展, 图书馆正突破有形实体向无限虚拟延伸, 正摆脱“书”的图书馆向关注用户体验、用户需求的“人”的图书馆转变。以信息自我主导为主流的读者群的产生, 必将使图书馆由“管理读者”向“适应读者”转变, 由单一数据提供向多元服务转变。普通高校图书馆必须充分认识到移动图书馆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前 (下转第74页) (上接第72页) 景, 把移动图书馆作为目标加以建设, 处理好传统数字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的关系, 创造更大空间促进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健康发展。

(三) 结构合理谋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收藏管理对象由书变成了信息, 收藏空间由实体馆扩大到全球范围。在由书的图书馆变成人的图书馆的过程中, 数据组织、馆藏布局、人员配置等结构性问题必然发生新的变革。它必须是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对社会信息进行整合、提炼的综合推送服务。

在人员配置上, 要依据馆员自身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信息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工作责任心等进行合理组配, 将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型的、相同层次的、相同类型的馆员打散分配到各种主题功能服务项目中去, 减少人员之间的内耗。这样普通馆员可以在学科馆员指导下学习基础的数字信息收集、加工和分析方法, 也可从技术维护馆员处了解掌握部分数据处理、网络传递知识。

观中外, 社会需求在变, 教育环境在变, 数字通信技术在变, 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在变, 一切都在变化中存在、变化中重组、变化中发展。忆往昔, 图书馆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 可以说社会技术的进步造就了图书馆的昨天、今天, 也给了图书馆未来无限的遐想空间, 是冲击、是考验、更是变革。顺时代, 普通图书馆的生存之道就是变中求变的自我超越之道。

参考文献

[1]生存危机唤转型大学图书馆遭“遗体解剖”.北京:人民日报, 2012.

[2]薛涌.信息时代纸媒转型实体书店倒闭传统大学面临消亡.广州:南方都市报, 2012.

[3]刘嘉.走向消亡还是长足发展: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图书馆情报工作, 2000 (5) .

[4]引领图书馆服务新潮流书生移动图书馆上线周年纪.北京:千龙网, 2012.

[5]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图书阅读率为53.9%.北京: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9/3832813.shtml

[6]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

普通高校图书馆 篇2

——以**学院图书馆为例 前言

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向学生及老师提供文献资料、情报信息,并使其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因此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无论对学校还是师生都极其重要。以下以河北金融学院图书馆为例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拟写一份调查计划。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图书馆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调查内容

1.师生对图书馆环境是否满意

2.师生对图书馆内书籍容量是否满意

3.师生对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

4.师生对图使馆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对象及抽样

1.调查对象:河北金融学院在校师生

2.抽样:

教师:每个系任意抽出教师各5名

学生:每个系任意抽查一个班,每个班任意抽10名学生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五、调查程序及安排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初步计划、审定计划、修改确定)1天

第二阶段:问卷阶段(设计问卷、调整修改、确认印制)1天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人员安排、实施执行)1天

第四阶段:研究分析(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初步结论)1天

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状况 问题分析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交流的中心,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检索和资料交流的服务,是学校教研工作的基础和核心。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大学图书馆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就更重要了,同时对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其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1.信息需求分析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是各高校图书提供的基础资源,不同之处在于各图书开通电子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信息化的发展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师生在多媒体图像、声像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希望图书馆能提供这些资源。

随着学校的发展,很多新的专业相续成立,这就要求图书馆要补充新专业所需的信息资源;招生的数量和引进教师的数量逐步增多,学生爱好各异,教师也来源于多种专业,这就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个性化的需求。

2.图书馆问题分析

(1)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图书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已经不能适应图书量的大量增多和图书资源的日益多样化。学校图书馆招聘了很多学生做兼职当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资料的登记、归档等基础工作,其服务观念淡薄,对图书馆的整体情况不熟悉,业务能力不高,即缺乏图书馆管理知识,也缺乏网络化的技术知识。缺少现代技术的人才,同时图书馆的老员工得到的信息化培训不足,无法跟上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例如很多文章的检索认定工作可以从多个网站上得到认可,只是在多个网站上发布的时间不一,很多员工只认定常用的网站,对其他网站既不了解,也不想试图去了解,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

(2)管理制度欠缺

图书馆员工缺乏收集、整理图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是大量信息资源存放的场所,只有内部管理科学,师生才能检索明了、快速,否则会形成混乱,降低了资源的使用利用率。例如图书的摆放位置准确性不高,存放混乱,很多图书在网上显示是在馆内,但实际中在指定的存放书架上找不到;有些重要的资料缺少、不足,甚至没有。

(3)信息资源不足

从纸质文献上看,图书馆里主要的书籍资料是海洋、生命、食品学校三大主流学科的,而对新兴学科如物流、工业工程等的书籍很少。从电子资源上看,图书馆采购的是电子图书、期刊和报纸等基础性的资料,对学术论文、技术标准、行业年鉴、科技报告等采购较少,甚至没有。

(4)服务模式陈旧

目前学生的课程时间安排很紧,占用了几乎全部白天的时间,而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段与学生的上课时间重复度过高,使得课程安排与利用图书馆的时间不相适应。图书馆对每位读者借书册数和借书时间都有限制,对于信息需求大而知识难度深的情况就难以满足需求。在网络时代,很多读者的阅读习惯有所改变,喜欢利用手机或电脑阅读电子图书,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没有开展或增多相应的服务。

3.解决方案

(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要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管理人员对纸质文献的管理经验丰富,但缺乏对电子资源文献的管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同时,要招聘一批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图书管理人员,为图书馆补充新的血液,从而提高整体人员的素质。

图书管理是一项细致、严肃的工作,要在平时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让员工树立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良的服务意识,提升他们对工作的热爱。

(2)完善管理制度

细化图书管理工作,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保管、检索和利用等工作再加以细分,并将具体化的工作对应到个人,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这样一旦有问题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员工来解决。

同时要对员工展开图书馆管理的全面培训,这样即使员工本人不熟悉的内容,他也能知道是哪个部门或哪个员工在负责,那么读者就能够得到有问有答的情况。

(3)补充信息资源

图书馆要了解学校的发展,如新开的专业、新引进教师的专业,从而对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及时补充新专业的图书资源。要随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购买更多的图书和数据库,以及提供多媒体音响等方面的资料。

(4)优化服务内容

调整图书馆的开发时间,世界一些知名大学图书是通宵开放的,我们也可以借鉴,及时不能通宵,也可以延长晚上的开放时间。针对有些师生个性化需求,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有些师生需要下载电子图书,图书馆可以为此提供服务,或者为师生提供图书订阅的服务。

普通高校图书馆 篇4

图书是信息的载体,图书馆是承载和传输信息的园地,是人们学习、工作、科研和查找知识的殿堂,随着人类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给信息的传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各种电子图书的涌现,使人们不再为查找信息而发愁和苦恼,电子图书由于自身的传播属性和跨时空的特性,以及易检索等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读者接受和喜欢。因此,电子图书馆是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新兴事业,它的产生给信息的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人类从原始、自然的信息传递方式发展到今天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作为边疆地区普通高校图书馆要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潮流,紧跟高校教育发展的形势,根据自身所处边疆的优势,深入挖掘服务潜力,通过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俄罗斯文献信息资源。

1 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

中俄文电子图书馆是收集和组织专业领域的文献,可以为当今边疆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丰富我国边境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内容,为边疆高校创办特色馆藏以及图书馆研究提供经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通讯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国际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作为科研文献支撑机构的专业图书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作为服务科研一体的普通高校图书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专业图书馆能否生存的关键所在。

中俄文电子图书馆的建立,可以解决边远地区高校纸质藏书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方便了广大师生的阅读,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它不仅在校园内的各个场所提供访问利用,随时查找和下载所要的资料,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用于基藏书库的建设。黑河学院地处中俄界江的黑龙江沿岸地带,拥有丰富的俄文资料来源,经过电子处理很快就会上传到电子图书馆服务器,供广大师生读者使用,解决了图书供应量不足的难题。因此,建立中俄文电子图书馆是我们学校势在必行的任务。他的建设将有利于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促进和提高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能力和提升学院特色办学的整体水平。

2 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的背景

目前,国内有许多学者对电子图书馆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如:马燕在论文《论电子图书馆的产生及其发展》中,论述了电子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条件、电子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我国发展电子图书馆应采取的策略。并且分析了在把握住电了图书馆这一未来图书馆发展方向的主流思想的同时,我们要深入到图书馆与社会各领域中去,解决图书馆学社会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使理论工作基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活动。陈丽娟在《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中,主要从图书馆多媒体系统的基本构成、图书馆收藏和使用的多媒体CD-ROM种类、图书馆多媒体导读系统三方面进行了说明论证;等等。俄文电子图书馆的建立,可以为中俄两国学者对黑龙江地域中俄关系发展史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3 在边境高校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的条件

黑河学院对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已关注和论证多年,并且所处的黑河市与比邻的俄国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黑龙江中上游沿边地区唯一的两个核心城市,存有丰富的档案文献资源。寻找各种途径,特别是与俄罗斯各大学特别是阿穆尔州各高校间的联系中,通过赠与、互换、购买等方式获取搜集到了相当数量的文献档案资料,尤其是该地域珍贵的俄国原文资料。从2010年起加大了搜集俄罗斯文献资源力度,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提高俄文馆藏数量和质量,目前现有原版俄文图书1万多种2万余册。为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硬件建设上,为加快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2011年底购进了用于俄罗斯文献资源建设的设备和网络服务平台软件,对实现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保障。

4 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存在的具体问题

首先,要解决版权和著作权的问题。俄文电子图书的制作及电子图书平台的设立与作者的产权有着联系,根据不同国家对版权和著作权的规定,尤其对电子图书版权和著作权的界定问题,总结出在高校图书馆建立俄文电子图书馆的可行性。如:贺延辉、马海群在《俄罗斯电子图书馆著作权问题解决方式分析及启示》文章中分析了《俄罗斯著作权与邻接权法》及《俄罗斯民法典》对电子图书馆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基于中俄对电子图书版权的规定,我馆拟在校园和图书馆范围内提供局域网服务,读者可以凭借阅证号登录图书馆网站检索俄文资料,在保证作者版权和著作权情况下,为学院广大师生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俄罗斯文献信息服务。

其次,是俄罗斯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加工、编目、编制索引、上传数据、系统安全维护,直至为读者提供检索利用。俄罗斯信息资源的搜集工作是整体工作的基础,是构建这座大厦的砖瓦和基石,这一环节必须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和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一方面要把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来的现有俄文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加工成电子图书,这是不可多得的现成资源,只要投入些设备和人力就能实现;其二是坚持从各种渠道搜集俄文资料,要扩大对俄罗斯原版图书的采购工作;其三是指派专人搜集网络资源,以此扩大电子图书的信息种类和数量。而整理、加工、编目、编制索引等诸多工序归结一条就是为了方便读者的检索利用,是提高服务效率的手段,因此,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客户端检索利用、系统安全则是保障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但要保证设备性能的安全稳定性,还要考虑随着不断扩容对设备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计划,既不浪费资金和设备资源,又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确保上传数据和下载数据的正常运行。

第三,电子图书种类繁多,格式也不相同,在制作电子图书时,要充分考虑到文献的内容和具体情况,采取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工作中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找出能体现文件最佳表现效果的文件格式进行制作。充分发挥电子图书馆在促进高校教学及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作用。对了解俄罗斯历史文化、提高读者俄语水平提供新的信息渠道。

综上所述,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建立中俄文电子图书馆,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又为地方边境高校图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关于理论问题的论证基本成熟,文献资源储备已初具规模,实现在学院范围内的网络资源共享已经变成可能。它的建设经验将为全国各高校建立电子图书馆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从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的价值、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在边疆高校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的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建立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的对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电子文献,图书馆,研究

参考文献

[1]马燕.论电子图书馆的产生及其发展[J].图书馆学研究, 1998 (3) .

[2]陈丽娟.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情报知识, 1998 (3) .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 篇5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意义,探讨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时策.

作 者:鲁荣荣 LU Rong-rong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刊 名:太原科技英文刊名:TAI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180(1)分类号:G258.6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信息管理 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 篇6

关键词:图书馆创新;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22-02

联合阅读推广,让大学生亲近阅读。联合阅读推广是指高校图书馆与多个机构联合组织各种资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扩大阅读推广范围,提高阅读推广效益,具体包括馆系合作、馆际合作、馆社合作等。馆系合作,是指高校图书馆与学院、系、所等教学部门合作,学科馆员与任课教师共同实施阅读指导,将阅读嵌入教学过程。馆际合作,是指高校图书馆通过高校图书馆联盟或其他合作机制进行多方面的业务合作,如合作发展馆藏、电子资源采购、联合参考咨询、联合编目等,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馆社合作,是指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与出版企业、媒体和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共同举办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通过社会舆论引导,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阅读推广的成效。另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推广阅读,如成立读者QQ群、读者之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阅读组织,加强与读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忠诚度和关注度。

重视阅读体验,让大学生爱上阅读。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人们越来越重视阅读体验。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吸引大学生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过程,是高校图书馆阅读促进的前提。高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大学生阅读出现的新情况,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开发数字化阅读资源,逐步实现网络阅读、手机阅读、MP5阅读、光盘阅读等新的数字化阅读模式,并开展网络书评及奖励等活动,依托新媒体时尚新颖、互动分享、界面友好等优势,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开展阅读、享受阅读。二是在数字化通信基础上开展咨询服务,通过电子邮件、网页表单或使用在线聊天软件等,建立信息共享空间,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咨询服务。三是建设移动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实现数字资源的移动服务和24小时自助还书服务,形成一个移动的、与用户相伴随行的服务空间,更好地服务大学生,使他们享受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服务,从而进一步爱上阅读。

提升知识服务,让大学生善于阅读。知识服务是指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处理,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信息服务。当前,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不仅体现在阅读数量的减少,而且体现在缺乏独立自主地通过新媒体获取有益、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首先,健全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特别是加强信息道德培养,将信息安全、信息规范、信息法律法规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引导大学生合理规范地利用信息资源,提升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其次,图书馆员不仅应成为大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且应成为知识服务的领航者。应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支撑;嵌入相关学科专业,为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升科技查新和查引服务,引领大学生站在科学技术前沿,找到深化阅读的领域和方向,助力研究型人才培养。

一、发挥数字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势

人工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递体现着传统信息服务的特点,而现代信息服务对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可以针对信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数字图书馆是现代信息技术及电子资源发展的产物,处于整个文献服务体系的建设核心地位,拥有大量数字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已将中文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专利、外文图书、外文期刊、外文论文等各个资源全部涵盖[6]。上述资源对图书馆资源欠缺的状况做了一定程度的弥补,读者可以享受到海量的数字资源和全面的服务。信息服务是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而发生的革命性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来说,其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的出现,预示着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化,其以新技术或网络提供数字馆藏,对图书馆信息用户提供检索、获取或推送、咨询等服务项目。就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来看,多个要素构成了其完善的服务体系。在这其中,数字化服务的对象是图书馆信息用户,用户是该服务体系的主体,必须一切围绕用户来开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二、积极做好电子图书阅读方式的推广服务

伴随数字图书馆的建立,高校图书馆阅读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变革过程,其不仅要为用户提供传统的阅读服务,同时还要开展电子图书的阅读服务。电子图书的阅读方式推广也是其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8]。从广义上来看,电子图书是一种读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阅读的以数字化形式出现的图书。从当前看,读者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阅读电子图书:

1、在线阅读电子图书方式。所谓在线阅读方式,也就是借助于网络浏览器进行的阅读方式。如可以登录到电子图书网站上,对其电子图书开展在线免费或在线付费阅览两种形式。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在线免费阅读都面临国内外电子图书网站所提供的电子图书种类比较少的局面,并且上面所提供的也大多非新出版的图书。而在线付费情况则较好,当读者完成注册进行付费阅览过程中,可依据付费的具体情况,对该网站所提供的全部图书进行阅览,其主要特点是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下载离线阅读电子图书方式。所谓下载离线阅读方式,也就是利用特定的阅读软件进行的阅读。离线阅读可以通过免费下载或付费下载的电子图书副本,移到个人电脑(PC)或个人数据处理器(PDA)等电子阅读设备上阅读电子图书。比较常见的阅读软件有超星SSReader、MicrosoftReader、方正ApabiReader、Acrobate-bookreader等[9]。

3、光盘阅读电子图书。用户采用光盘阅读方式,也就是在其个人电脑或其他电子阅读设备上,对存储在光盘上的电子图书进行离线阅读。很多网站都有有偿刻录光盘的服务项目,可以为读者提供光盘版电子图书的离线阅读方式。此外,很多出版社在提供纸质印刷书的同时,还把提供光盘版电子图书或再出版网络版电子图书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方便读者离线阅读。

总之,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积极改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创新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新途径,为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服务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万华;谈我馆的学生管理员制度[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年04期

[2] 谢蓉;上海松江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年01期

[3] 王新明;构建图书馆联盟的要素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年05期

[4] 熊俊超;网络时代的阅读与导读[J];图书馆论坛;2003年03期

普通高校图书馆 篇7

从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普通高校图书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必须占领的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各种需要是普通高校图书馆最基本的任务, 同时作为普通高校德育的第二课堂, 普通高校图书馆也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对待。普通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提供德育方面优秀的图书资开展各种导读活动, 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 对广大学子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和纪律的教育、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帮助其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陶冶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品质, 促进大学师生健康成才。

二、普通高校图书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普通高校图书馆拥有着系统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文化思想, 它对于读者的“三观”的形成和发展往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格局要求普通高校图书馆不仅不能削弱德育功能, 而且应该不断加以强化和延伸。大学生爱好涉猎新知识、求知欲强, 并且大学时期正处在他们“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普通高校图书馆应针对当前大学生的这些特点, 广泛应用和开发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 通过新书宣传、优秀图书推荐和开展各种导读工作等形式, 引导他们阅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经典著作, 引导他们积极阅读中外优秀作品, 引导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注重学习, 让他们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收获文化知识, 培养高尚的品德, 塑造理性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普通高校图书馆是反映学校德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各个相关部门能否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应有德育功能的结果。普通高校图书馆能否充分发挥了应有的德育功能, 将直接关系到育人工作的成败。一所学校图书馆往往可以直接体现这所普通高校的校风、学风情况, 也可以体现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 普通高校图书馆往往是这所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 学生主要用来在图书馆阅读书籍学习知识, 还是在宿舍里睡大觉, 或是在马路上闲聊瞎逛, 或是在校园某个角落里卿卿我我:学生在图书馆借阅的书籍, 除了专业类书籍以外, 就是言情、武打休闲小说, 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著作和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学生在图书馆中认真阅读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 或是获取专业知识的, 还是没事可干翻看消遣性读物以消磨时光等, 这些都反映着一所学校的德育的整体水平, 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普通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所处的地位。

四、普通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基地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 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 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 全面成长成才。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进行。

普通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基地。普通高校图书馆拥有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拥有着整洁明亮的电子阅览室和自修室, 还拥有着一支专业精通、能干的图书馆员队伍, 这些都是普通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人才基础。为了吸引广大读者的目光, 打造普通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文化阵地, 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图书馆的阵地作用, 普通高校图书馆结合工作特点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每年四月份的大学生读书节活动、五月份的读者服务质量检查月活动以及每周开展的系列文化讲座和报告。普通高校图书馆根据岗位的需要还可以聘请学生勤工助学岗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岗, 这些岗位的设置都为广大学子的成长成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五、普通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成才的摇篮

普通高校图书馆是人类已有知识的最集中存储的地方, 它拥有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普通高校图书馆这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它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巩固和延伸其专业知识, 并且能够让学生知识互补、开阔视野、触类旁通, 同时还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 浏览其他课外书籍, 陶冶情操。

普通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新人的培养基地, 普通高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普通高校图书馆作为一所学校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者, 也吸引着无数学子进入图书馆进行学习, 通过他们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 而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同时许多伟人、名人的成长成才与图书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李大钊等等。这些优秀人物的伟大事迹也激励着广大学子到图书馆来获取知识, 拥有知识, 以求在社会能够有立足之地, 能够发展成对社会和对家庭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陶然.高职图书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4) :43-44

普通高校图书馆 篇8

(1.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angxi Nanchang 330013;2.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Jiangxi Nanchang 330046)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0 引言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高校有目的、有意识地依靠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借助外部环境的支持,准确识别和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有效应对科技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创性地进行研究开发,并把研究开发成果实现转化及产业化的能力。

高校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应用和创新为核心。高校图书馆是高校重要的文献资源与信息服务平台,积极主动地为师生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硬件条件对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

科技创新体系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社会新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新形态,即面向知识社会的科学2.0、技术2.0和管理2.0的发展。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1]。

创新2.0是知识社会条件下以人为本的典型创新模式,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它的应用可以让人了解到,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所引发的科技创新模式的改变———企业从被动使用专业科技人员在实验室研发出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变到直接或通过创新平台参与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全过程。

创新之所以能突破扩散理论,进入创新2.0时代,主要取决于知识社会下形成的新环境。首先,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网络的形成突破了知识传播传统上的物理瓶颈,人类可以利用知识网络更快捷和方便地共享和传播知识与信息。其次,知识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性,使人为构建的知识壁垒和信息壁垒在如今的知识网络环境下越来越难以为继。而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关注知识社会的信息爆炸问题。信息可以传播不等于信息有效传播,利于知识被快速检索、理解和运用的众多知识封装技术使得知识也得以构件化和模块化,从而便于更多人利用。上述知识社会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更广泛的创新群体在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上从事科技创新活动[2]。

2 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教育部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图书馆主要任务是“作好流通阅览、资源传送和参考咨询工作,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文献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的重心必须与高校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强化知识在科技创新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支撑作用,为高校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保障与信息服务。

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图书馆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科技创新所提供的纸质图书期刊、数字资源、科研信息、科技查新等是高校科技创新所必需的要素,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科研信息资源和保障体系,是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和科技创新活动不可缺少要素。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以高校专业知识为重点,与信息传递相结合的知识平台;建立服务高校科研人员便捷地获取知识,及时准确地掌握科技发展动态,加强信息交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图书馆服务于高校科技创新的两种重要途径。

3 建立与完善适应本校科技创新需求的专业知识平台

高校图书馆构建适应本校科技创新需求的专业知识网络体系,对实现更快捷、更方便的知识与信息共享和传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知识组织的学科化、知识化和体系化来有效地传播信息,实现知识被快速检索、理解和运用。

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对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形成了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登记、分类、编目、排序等一系列的知识组织方法。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将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统一的学科化、知识化和体系化管理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高效利用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专业知识平台就是构建分专业的信息资源中心。各中心主要负责采集、整理、存贮和研究专业教学与科研数字化资源,对数字化资源进行选择、加工组织与开发,源源不断地提供符合教师和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资源,建立动态的、全面的、整合的、结构化的、存取利用方便的教学、科研与学习信息资源体系,为广大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文献保障和专业支持。

通过专业知识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教学与科研对信息的需求和数据的获取,通过互动充分了解并发掘教师与学生的现实和潜在需求。通过分析用户使用数据资源的情况,确保建设最有效的电子资源,积极主动地向用户推送最可能需要的信息,努力构建面向用户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同时,积极参与区域性的和专业性的资源共享、共建工作,最大限度地为本校师生和社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4 加强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以专业知识网络为基础,加强高校图书馆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的有效方式。围绕高校专业知识、人才、项目以及社会创新环境,建设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是改善高校科研基础条件、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包括:(1)展示专业领域的科技动态;(2)开发专业知识库和知识仓储,面向特定学科群体,针对具体的用途,系统地采集机构中各种人群需要的各种层次和范围的知识信息,开发个性化知识库,并可集成为更大的专业知识仓储[3];(3)呈现本校在该专业领域发表的论文和论文被引用情况,在该专业领域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和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在该专业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成果的应用情况;(4)展示本校在该专业领域的人才建设情况;(5)收集与该专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规、科研试验部门和企业情况等。

5 造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已由封闭、单一和被动转变为开放、多方位和主动,图书馆员既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又是科技创新的参与者,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来投入到科技创新服务当中。现代高校图书馆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报知识,具有信息组织、加工和整合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知识,有强烈的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图书馆高素质专业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信息资源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关系到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

随着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加大,服务方式的转变,图书馆专业人员在工作方式、工作价值、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等方面都将发生变化。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必须由懂技术、会管理的高技术专业人才和一专多能人才组成,只有建立一支这样的人才队伍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的潜能。

6 结束语

图书馆是高校的知识宝库,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建设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知识平台与创新平台,加强图书馆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图书馆可以对高校科技创新起着更加有效的综合服务支撑作用。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正在迅速成为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高校科技创新与企业相互结合更加紧密,更加直接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图书馆是高校的知识宝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不断丰富,数字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知识平台与创新平台建设,对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高校科技创新,知识平台,科技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宋刚.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6):1-6.

[2]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60-66.

普通高校图书馆 篇9

1 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现状

某高校图书馆在近期一次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其他调查中发现, 图书馆在发展中馆员的队伍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较少, 馆员年龄偏大

从该校图书馆的现状来看, 目前图书馆共有馆员18人, 其中, 硕士 (包括在读硕士) 6人, 本科 (包括函授本科) 8人, 其余4人为本科以下学历, 从学历结构看, 该馆馆员的学历层次相对较高;从年龄结构来看, 该馆35岁以下馆员只有7人, 馆员年龄偏大;从专业结构上看, 虽然该馆学历层次较高, 但高学历的硕士馆员中无一人是图书馆专业人员, 只有本科馆员中有一人是图书馆专业人员, 图书馆专业人员配置非常少, 很难跟得上图书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2 对自身工作价值认识不够, 服务意识不高

目前馆员对图书馆的服务认知仅限于图书馆的借还等事务性内容上。调查发现, 学生对图书馆馆员的深层次服务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调查中, 有45%的学生希望能从图书馆员那获得参考咨询的信息, 有72.5%的学生认为图书馆员应针对重点专业、重点课程提供信息服务, 而从这些调查中, 我们不难看出, 该校图书馆员对一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还比较缺乏。

即使被认为是图书馆最经常性的借还工作也与图书馆的工作要求存在一段距离。本次调查发现, 学生对图书馆的借还工作满意度仅为60%, 其主要原因, 一是得不到借还工作人员的有效咨询, 二是图书馆员的工作态度不太好, 服务意识较差, 有时还会出现把借书证刷错, 书没刷上等问题。

1.3 学术研究的能力偏低

该高校图书馆内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还不足1/9, 其中很多馆员基本具备了评定副高职称的资质, 却因不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而错失评定副高职称的机会。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馆员学术研究能力偏低这一现象。究其原因, 大多数馆员写文章都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 各个馆员的写作方向都比较分散, 很少有馆员集中于图书馆的某一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和推陈出新;有的馆员认为学术研究是高不可攀的事, 缺乏勇气和信心, 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有的学历低, 业务基础较差, 难以晋升高一级职称, 就“破罐子破摔”, 放弃业务上学习钻研;有的虽然希望在业务上得到发展, 但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 学习研究无计划, 无方法, 陷入盲目性。

2 提高馆员素质的途径探讨

2.1 开展继续教育

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既有传统图书馆的工作内容, 又有现代图书馆的新课题, 因此, 继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本次调查的现状来看, 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应集中于基础与专业知识的教育, 当然新时期的图书馆员接受信息知识的再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馆员的继续教育也可采用多种途径: (1) 开展馆内业务学习和交流活动, 每个馆员由于馆龄长短、知识结构等不同, 往往各有所长, 可以通过开展业务学习和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2) 参加短期培训班, 每个馆员可针对自己相对薄弱的某方面专业知识进行专门的知识技能培训。

2.2 建立激励机制

要定期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思想政治表现、工作业绩、能力等实行严格而科学的考评, 实行馆内岗位流动制, 促进人才竞争、选拔, 以考评的结果定馆员的薪金待遇, 通过这种方法引导、激励图书馆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3 加强交流

(下转P117) (上接P130) 组织馆员到比较先进或某方面有特色的图书馆进行参观或短期工作、学习, 了解同行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水平。每个高校图书馆均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参与到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 可以起到互相学习和促进的作用, 不仅如此, 也要欢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馆员们经常来本校图书馆参观, 多提宝贵意见, 这些都有利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有利于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欣欣, 机遇与挑战: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浅谈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的合理性, 甘肃科技, 2008年9月.

普通高校图书馆 篇10

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按照不同的合作区域范围, 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面, 即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在国家级层面上首当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简称CALIS, 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1]。在区域层面上, 中国许多省市建立了本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联盟, 尤其在一些经济技术条件和网络通讯设施较好的发达地区, 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建设比较成熟,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代表如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 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等。图书馆联盟的成功建设, 惠及各个联盟成员馆, 完善和提升各地现有的文献信息服务能力。

目前我国小型城市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 笔者试图以十堰市高校图书馆为例, 探索出一条小城市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新路子。

1 小城市大学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十堰地区现有4所高等院校, 分别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及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于十堰这样一个地处鄂西北偏僻山区的小城市,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加之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 以及人才培养方向及模式的各不相同, 各图书馆一直在半封闭状态下自我建设和履行职能[2], 文献资源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鉴于此, 建设十堰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 整合文献信息资源, 实现十堰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不仅可以提升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 弥补单个图书馆收藏不全的缺陷, 而且可以让十堰地区高校师生接受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特色的文化熏陶, 为推动复合型人才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有利条件。

1.2 实现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1) 不同特色的资源是实现资源共享的物质条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一所以汽车专业为特色的工程技术大学, 学院逸夫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文献资源总量达240万余册 (件) , 其特色以汽车、机械、工程材料等工科文献资源为主。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藏书78.24万册, 其馆藏学科侧重于生物医学, 其外语学习的资料与其它图书馆相比更为丰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是武当道教文献以及十堰地方志文献资源。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拥有各类信息资源近80万册 (件) , 各类大型词书等珍贵艺术精品更显出其收藏特色。四所高校图书馆馆藏既有交叉学科又有互补学科[3], 文献资源呈现多样化, 不管是纸质资源还是电子资源都可以实现共享。

(2) 实现资源共享必须要有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支持。高校要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必须要有网络技术的支持, 只有各馆的自动化后台支持相同, 资源共享才有保障。目前四馆均使用统一的操作系统即汇文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 采用国际通用的MARC统一编目格式, 所以这对建立统一的联合书目数据库极为方便。通过操作系统, 导进各馆的数据, 整合资源, 做成图书书目检索系统。通过这一系统读者不仅可以查询任意书目, 而且还可以利用本校的网络设备访问其他学校的数字资源。

(3) 统一的思想认识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关键。要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 统一各方的思想认识是关键, 包括各高校领导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大家认识一致, 才会克服各种困难与阻力, 共同努力去实现同一目标。就十堰地区高校而言, 实现各高校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达成了高度的一致。2010年十堰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开始启动, 到2012年, 四所高校图书馆开始实现了资源共享并与市图书馆联合签名发布对全社会开放宣言书, 承诺十堰地区各大型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开放。这不仅有利于各高校师生共享图书馆资源,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图书馆资源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2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

2.1 发挥自身优势, 突出区域特点

纵观国内外成功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模式, 均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机构, 其服务形式和内容也较为全面, 如联合采购、特色馆藏、联合编目、阅览、联机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等。对于起步阶段小城市高校图书馆联盟, 信息基础平台还比较薄弱, 应该避免“高起步, 大而全”, 重要的是通过强化图书馆联盟的理念和图书馆之间优势互补的思想, 打破“小而全”的组织建设格局[4], 从实际出发慎重选择合作内容, 实现由少项到多项循序渐进的合作。四所高校涵盖了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这几种不同级别学历教育和不同专业方向的读者, 他们对文献需求是多层次、多途径、多学科、多类型的信息资源。组织结构精简的小规模联盟能发挥其小、快、灵的优势, 使其在满足各层次读者的个性需求方面反应更灵敏。

2.2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予以足够的支持

由于各高校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有所不同, 相应的其馆藏差异较大。要想使各馆都有共建共享的意愿, 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 主要是与各方协商找到共享权力划分与利益平衡的切入点。因此高校图书馆联盟要首先具有政府行为的原则[5], 即通过十堰市政府的主导和协调, 建立权威的机构———图书馆联盟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各高校负责分管图书馆的领导及各馆的馆长组成, 负责制订章程和工作细则, 明确规定各馆参与资源共享的义务和权力, 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6], 共同商讨发展战略, 确保联合服务的开展, 对资源的共建共享起到指导、调节的作用。

地方政府不仅要主导建立权威的组织机构, 而且还要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众所周知, 图书馆隶属于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 其所有行为的发生都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支持, 即使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存在经济实体的图书馆[5]。地区高校图书馆要使资源共建共享得以保障实施, 地方政府必须要充分考虑地区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科学规划, 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这样才能把资源共享做实做好。

2.3 以某一大学图书馆为中心, 突出为区域经济服务特色

十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汽车城, 全市与东风汽车公司配套的地方工业企业多达200余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输出专业人才服务于当地企业独有优势。逸夫图书馆是全市第一家实现“大流通”管理模式的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图书馆, 与国内高校图书馆、东风公司科技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建立了资源共享关系, 具有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源、硬件设施和共享服务的能力保障。高校图书馆联盟以它为中心, 采取网络图书馆形式建立虚拟公共图书馆, 对各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型文献信息中心, 馆藏资源仍保留在各馆中, 虚拟公共图书馆只储存公共数字化信息, 并通过校际网络实现区域内高校馆藏书刊的集中提示, 实现地区高校师生对各馆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

2.4 突出高校学科专业特色与地方化特色

四所院校学科专业特点鲜明, 各馆收藏的资源也各具特色。汽车学院在汽车、机械、材料、信息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图书馆所承建的“湖北汽车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为本区域汽车企业、科研机构提供了具有本馆特色的汽车文献资源共享服务;“清洁能源汽车特色数据库”2012年获教育部CALIS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三等奖。湖北医药学院专业涵盖医、理、工、管四大学科门类。图书馆以医学、生物学为馆藏特色, 有着麻醉学、解剖学和护理学等特色数据库, 还有5所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三级综合型附属医院。郧阳师专图书馆本着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和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的原则组织信息资源, 形成了“依托地域特色、围绕教学科研、服务素质教育”的鲜明藏书特点。职业技术学院则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的办学特色为品牌。各图书馆在深入了解专业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科研领域以及所承担的课题基础上, 密切跟踪这些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对课程所涉及到的文献信息资源予以全方位收藏[2], 建立具有自己特色和个性的资源体系, 以达成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十堰地区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例如最基本最原始的神农文化、楚文化、武当文化、汉水文化和移民文化等[7], 在开发和利用这些地方文献数字化方面, 十堰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就可以尝试建立地方文献联合数据库, 把它作为一个突破口, 从中探索共建共享的科学协作机制, 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目标[3]。

2.5 拓展图书馆联盟的主要服务功能

(1) 开展馆际互借, 实行十堰高校图书馆“一卡通”。“一卡通”对于同一地区的高校之间开展馆际互借来说很容易实现, 通过“一卡通”的形式, 不仅能有效地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也能增进各个院校之间的交流[8], 使所有师生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另一方面改变以往“单馆服务、自我发展”的现状, 形成“资源共享、联合服务、整体发展”的格局, 推动各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

(2) 开展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服务。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也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联盟开展此项业务则可以借鉴目前国内开展联合参考咨询服务比较成功的先例如由上海图书馆牵头开展的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 由中山大学开展的联合参考咨询网等。四所高校图书馆的咨询部门集中起来, 集思广益, 在统一的参考咨询平台上为地区高校的师生提供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服务, 有助于各馆取长补短和解决单个图书馆参考馆员不足的问题。

(3) 联合统一采购数据库。联合统一采购数据库, 既可以避免数字资源的重复又可以节约资金。之前比较常用的国内数据库中, 四馆均重复购买。如中国知网 (CNKI) 、维普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等。联盟之后, 通过图书馆联盟下的资源共享委员会协商, 四个图书馆可分散采购, 如每个学校确保二到三个专业数据库, 通过校园网达到共同使用。尤其对于购置费用高且使用率相对较低外文数据库的采购更应该采用这种方式。

(4) 加强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联合工作共同体, 从客观上要求四馆必需按照共同的目标, 统一的规范化的方式工作, 才能保证联盟体系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因此, 联盟的管理层要有较强的全局意识, 积极为各馆成员的教育、培训等创造有利条件。包括对工作人员进行系列培训, 定期开展联盟内部交流活动[9], 使成员馆的工作人员除了能熟悉本馆馆藏资源结构, 熟练利用本馆资源为读者服务, 还能对各成员馆的馆藏资源、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同时, 要开展对读者的教育宣传与培训, 使读者认识到高校图书馆联盟较之以往单一图书馆的优势, 并熟悉联盟馆藏资源, 了解联盟的服务模式, 能够利用高校图书馆联盟满足其对信息资源的各种需求。

3 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联合已经成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科研水平、加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的必要手段, 也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不仅能实现各个学校资源的优势互补, 还是资源充分利用和避免资源浪费一种有效手段。对于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十堰市而言, 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盟合作就成为目前最好、最简便、最直接的资源共享方式[8]。

参考文献

[1]徐瑶.基于移动网络的图书馆联盟服务联盟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2]夏咏梅, 李润润, 王正兴.连云港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 2011 (1) :30-32.

[3]乐昱.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2 (2) :36-38.

[4]王万起.高校图书馆参与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 2012 (9) :48-50.

[5]梁明春.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探析[J].图书馆论坛, 2011 (2) :22-24.

[6]黄友均.黎泽伦.重庆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0) :131-132.

[7]付鹏, 程慧.十堰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研究[J].图书情报论坛 (J) , 2010 (2) :28-29.

[8]朱向林, 张璐.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构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 (11) :9-11.

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析 篇11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 导读

在现代化高校中,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高校师生对其文献信息搜索和运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读工作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显得更加重要。导读工作是一种以传播知识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的读者 教育 活动,为方便读者以及开发和利用馆藏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更加快捷准确地位读者提供文献搜索服务,并向读者传播文献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益及其掌握和运用文献的能力,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功能。

一、高校导读工作的必要性

现今社会合格的大学生需要全面 发展 ,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单一的专业学业完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不断地巩固、拓宽和深化自己的知识面,获取全面的知识,以弥补课堂基础知识的有限或不足。正确合理的导读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更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加社会竞争力。再加上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正处于成熟期,尤其是心理成熟度相对落后于生理成熟度,处于一种理性不足、盲目随从的时期。所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以利于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

二、高校导读工作的基本原则

按照高校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适应市场 经济 发展的竞争的需要。不同专业、不同文化素质,产生不同阅读需要、动机、目的,导读工作应对不同读者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导读活动。在导读工作中必须体现高效原则和多种多样的导读活动。要从实际出发,来确定导读工作开展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方法。导读工作要再变化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变化,要开拓新道路,不断调整导读工作的内容,改进导读方式。最后导读工作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作,图书馆各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协调,把导读工作做到最好。

三、高校导读工作途径

(一)建立咨询员制度。普通的高校都有参考咨询部门,可以在读者高峰时段临时设立咨询台,对缺乏图书情报检索方面知识、操作经验的同学进行帮助。新生入学、老生写毕业生 论文 时读者到馆相对集中,咨询员不但帮助读者,更能给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减轻压力。

(二)加强新生的导读服务工作。利用时间组织新生观看图书馆内新生入馆教育短片,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职能、性质和作用,介绍我馆的藏书结构、布局及特点。开设“文献检索于利用“课程,让他们初步懂得如何在充分、高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引导他们学习基本的图书分类知识,熟练使用检索工具来获取所需的书刊资料。在课程实训中,通过入馆参观、实际的操作讲解,使新生进一步全面了解图书馆各部、室的馆藏分布、文献类型及排架位置,了解图书馆借阅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三)新进图书的及时推荐。新书到馆后及时编制新书通报。利用图书馆采编系统,分类打印新书通报,按照国图分类法大类分别装订成册。其中应按分类号顺序排列,标明索书号、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

在馆内开设新书推荐专柜。每月一至两期。将选取优秀的新书进行展荐,标明主要著录项目,使读者能够直接了解图书的索书号及其图书的外部特征,方便快速寻找图书。

(四)精品、经典导读书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图书都会存在着精品,图书馆可以根据教学和科研内容、目的和实际要求,由专业老师参与,结合馆藏编写出与各阶段教学科研课题相协调的精品专题书目,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可靠文献资料保证。各科的经典书籍是人类智慧之果、精神之花,它承载历史 、传承文明、养育人类,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经典导读书目的选读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振精神,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五)举办多样有针对性的活动。配合某些纪念活动、 政治 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馆藏图书宣传工作,及时展览与宣传主题相关“热门”书刊。比如,类似于世贸组织规则、 台湾问题、建党90周年、学校举办的各种节日活动,大学生情感问题、毕业生离校前的巨大求职压力、理性消费等,都可以作为读书和思考的题目,举办书刊阅览、征文 、读书座谈会、阅读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大力提倡全校学生读好书、多读书,以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六)注重网络导读。網络导读,要通过网内和网外,虚拟与现实想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图书馆主页上,应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在线咨询服务,建立QQ阅读群、网络聊天室、 BBS 论坛 让读者所有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特别是读者对导读工作的建议和想法能及时的反馈到馆内。

四、导读工作对馆员素质的要求

(一)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图书馆属于学校的教辅部门,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负责的工作精神,热情周到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高雅、文明的个人风度,还要想教师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恪尽职守,也只有这样才能图书馆真正成为第二课堂。

(二)图书馆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导读工作开展的水平与图书馆员的文化素质密切相关。图书馆员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 现代 科学 技术,熟悉各类图书管理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 计算 机检索技术。

(三)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素质。外语能力使我们能对高水平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我们紧随世界前进的脚步。因此,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就成了馆员的重要素质之一。

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多样形式的导读工作,坚持“推出去”“请进来”的导读原则,这将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与大学生读者 发展 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使导读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导读的质量和效果也会有很大提高。这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 ,提高图书馆的地位,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发挥充分效用,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军平.地方普通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探讨[J].边疆 经济 与文化,2010,(3).

普通高校图书馆 篇12

1 什么是智库, 什么是高校智库?

“智库” (think tank) 又称“思想库”, 主要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 以影响政府决策和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 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智库在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在我国, 智库一般可以分为政府性质的、公司性质的、社团性质的和大学性质的这四种类型的智库[2]。“高校智库”属于大学性质的智库, 它隶属于大学的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组织, 这类智库是由大学单独或在其他机构、团体协作下创建的。经费主要来自校方的拨款和一些机构赞助或私人捐助, 研究人员多为校内各学科的学者或者从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聘用的研究员, 服务群体和研究课题相当广泛。

2 高校图书馆可成为高校智库重要成员的原因分析

2.1 国家对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视

我国的智库发展较晚, 但近几年, 随着我国各级政府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极速发展, 我国的智库建设和智库研究也成为热点, “智库”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报刊媒体上, 中国正进入一个智库高速发展的历史时代, 国家对高校智库建设尤其重视, 寄予厚望, 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高校智库的建设发展。

2010年3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纲要》指出:高校要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 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2011年11月, 教育部、财政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2010-2020年) 》强调:高校要大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 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做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战略部署[3]。2014年2月, 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该《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发挥人才关键作用, 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4]。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把高校智库作为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肯定了高校在智库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5]。

2.2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智库信息来源基础

高校图书馆历来重视馆藏资源建设, 覆盖多个学科领域, 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特别是近十年来, 电子资源的不断发展壮大, 高校图书馆也加大了电子资源的购置, 馆藏资源呈几何数字增长, 极大的丰富了各学科资源及资源形式, 这也为高校提供智库服务提供了较好的信息资源获取基础。馆际互借业务的成熟, 各图书馆不仅拥有自身丰富的馆藏, 还可通过加入馆际互借组织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资源。

2.3 高校图书馆拥有专业人员及专项部门可为智库服务

随着高校进员学历、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如今的高校图书馆拥有了数量可观的各专业硕士、乃至博士, 这些各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有能力从事智库工作。除此之外, 目前的高校图书馆基本都有参考咨询部或者学科服务部或者信息服务部等专门开展专题检索、情报追踪、科技查新、课题跟踪等服务的部门, 这些部门的工作性质和智库服务有较多相通之处, 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可开展智库服务的良好条件。

2.4 高校图书馆可汇聚学校各科专业人才为智库服务

高校图书馆对全校师生开展服务工作, 特别是参考咨询等部门在长期的服务中和各院系专业人才联系较多, 对各学科专家较为熟悉, 高校图书馆可以牵头组织各专业突出人才构成高校智库成员, 科学安排专业人才进行智库服务, 做到“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智力潜能。

2.5 高校图书馆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支持智库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或者学校拨款来建设的, 资金来源比较稳定、充足, 可支撑智库资源、设备更新及维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薪酬也由国家财政拨款支付, 这些都有利于智库服务的持续开展。

2.6 智库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方向

随着智库热的兴起, 各行各业也都引入了智库理念, 很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已经将智库服务纳入了图书馆服务内容, 这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有句话叫“与其被动改变, 不如主动调整”, 各高校图书馆最好把握先机, 主动拥抱智库。

3 高校图书馆成为高校智库重要成员的路径构建

3.1 展示高校图书馆具备智库服务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在完成政府或学校交办的脑力任务时, 务必高度重视、调配合适的人员参与, 交出让政府或学校满意的成果, 让政府或学校看到图书馆具备智库服务的能力。此外, 高校图书馆还可密切关注实事或者学校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 通过调研、检索、分析, 主动为政府、学校提供相关参考资料甚至决策资料, 让政府、学校看到高校图书馆对信息的敏锐性和智库服务的能力。高校图书馆在为高校其他部门提供检索数据、调研分析等相关脑力成果时也应让学校决策者知晓, 不能失去展示高校图书馆具备智库服务的能力的任何机会。

3.2 展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影响力

展示高校图书馆智库影响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关注高校图书馆智库的影响对象:政府及学校高层, 另一个是高校读者。对于政府及学校决策者, 图书馆可以通过参与政府或学校开展的各类课题、研究项目, 发挥出图书馆独到、重要的意见来显示出图书馆的智库影响力。建议图书馆最好定期、主动地举办学术交流会、专题报告等活动, 组织政府或者学校高层人员参加, 这样既为他们提供了研讨、进修机会, 还营销了图书馆智库, 为影响政府和学校高层提供了重要渠道。而对于高校读者, 高校图书馆智库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宣传, 定期走访各院系, 了解院系需求, 适时出版发行各种简报、调研报告, 并主动将这些成果推送到读者手里。还可举办面向读者的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 邀请高校各层次读者参加, 将图书馆智库的影响面尽可能的推到学校各个角落。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还可扩大服务对象, 如通过一定程度的服务社会大众 (企业、团体、个人) , 让他们得到图书馆智库服务并取得理想效果, 让他们通过媒体或者网络来宣传图书馆智库服务, 又从一个方面展示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影响力。

3.3 设计合理的智库服务流程

设计出合理智库服务流程可以让学校更充分的知晓高校图书馆为智库服务的细致、规范, 使学校放心把智库任务交由图书馆办理。

笔者认为合理的智库服务流程是:第一步, 客户提出需求——和智库任务委托者接触、详细了解智库服务内容, 客户具体需求;第二步, 接收委托——在了解了客户需求的基础上, 智库工作人员可提出自己建设性想法, 完善客户需求并和客户签署服务协议, 约束双方的权利、义务;第三步, 分析委托, 任务分工——召集智库工作人员, 制定委托任务分工, 明确服务中用到的方法、数据、公式、进度等细节问题;第四步, 合作完成委托——各智库工作人员得到明确分工后按要求、按时间完成任务, 最后汇总、讨论, 合作完成委托;第五步, 项目完成——将智库结果 (可以是分析报告、也可是统计数据、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智力汇总) 交付客户, 项目完成。

3.4 健立、健全高校图书馆法律法规, 为智库服务保驾护抗

智库服务内容一般是政治、民生敏感问题或者科技前沿问题, 这些内容很注重保密性, 一旦泄露, 智库服务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给客户带来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重大损失, 这就要求该校图书馆在参与智库服务时要健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客户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旦被侵犯, 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智库工作者和客户利益。

3.5 获得决策者对图书馆智库服务的认可

在展示了高校图书馆具备智库服务的能力、设计出合理的智库服务流程并健立、健全高校图书馆法律法规后, 最后的一步就是获得决策者对图书馆智库服务的认可, 同意高校图书馆成为高校智库重要成员。在历经了前面几个过程后, 获得决策者对图书馆智库服务的认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3.6 高校图书馆成为高校智库重要成员

决策者正式明确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智库重要成员, 参与高校智库服务。

4 高校图书馆成为智库重要成员可促进图书馆发展

高校图书馆成为智库重要成员后可将智库服务理念、方法引入图书馆多个服务部门, 尤其是信息服务部门, 可以为它们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图书馆发展。

5 结语

当今世界, 智库建设风起云涌。高校图书馆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 应抓住智库大发展的机遇, 利用开展智库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努力成为高校智库重要成员, 并将智库理念引入图书馆服务, 全面开展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让读者感受到高校图书馆之重要性, 越来越离不开图书馆, 越来越依赖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安方, 王晓娟, 张屹峰, 等.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2]贺月华.我国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J].科技视界, 2013 (24) :193-194.

[3]顾岩峰.我国高校智库建设路径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6) :76-79.

[4]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 (2015-1-20) .http://www.gov.cn/xin 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_2.htm.

[5]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EB/OL]. (2014-8-7)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qnd Ty GTsoh5sotco17r ADjg5HU69di IVla K7s H0bf DKN5G5xj9Rtn Rf1V3Wt HUCXG4WE_VLQc Wmk UMBYhp Rq K.

上一篇:钢骨混凝土节点下一篇:旅游业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