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债务问题

2024-07-12

普通高校债务问题(精选12篇)

普通高校债务问题 篇1

一、普通高校债务现状

(一) 债务规模巨大, 高校普遍负债

对于普通高校的负债总额, 目前尚没有公开披露的权威数据, 只有面上的一些个案和背景数据。例如, 2007年, 国家审计署在对我国高校审计后发现, 很多高校贷款在4-8亿元之间, 部分高校甚至高达10亿元以上。据人民日报2011年7月12日报道, 截止2010年底, 全国共有1164所地方所属高校有债务, 金额近2635亿元。以江苏为例, 截止2012年底, 61所省属高校债务余额为180亿元, 平均每个高校负债近3亿元。

(二) 债务结构不合理, 短借长用, 短期内偿债压力大

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是我国高校债务的主要形式, 短期贷款占其贷款余额的60%以上。以江苏省61所省属高校债务为例, 其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 短期债务所占比例过高, 主要集中在1-2年, 3-5年的中期贷款较少, 10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再以河南省为例, 其省属高校5年内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比重为64%。而高校短期贷款基本都用于高校基本建设, 例如新校区、教学科研楼、学生宿舍、购买高端科研设备等, 而这些基本建设投资见效慢, 短期内难以有较多的现金流量收入用于偿债, 造成债务短借长用, 导致短期内偿债压力巨大, 有资金链断裂风险。为了偿还到期债务, 高校不得不压缩各项行政支出, 甚至是削减教师的福利或教学科研奖励及配套经费, 影响了广大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而且, 如何借债、偿债成为各高校主要领导人的重点工作, 分散了其管理高校的精力, 影响了高校健康发展。

(三) 偿债资金来源单一, 且偿债来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 普通高校收入主要有上级财政部门拨款、学生学费及住宿费、科研课题经费收入、教育事业收入以及捐助等其他收入。而教育经费拨款主要用于日常教学开支, 科研课题经费收入只能专款专用, 用于课题研究等相关项目。高校用于偿债的资金主要靠学生所交学费和住宿费、教育事业收入及捐助等其他收入。由于国家对学生学费及住宿费收费标准有严格的控制标准, 严禁高校私自提高收费标准。而高校教育事业收入, 如培训收入、“点招”录取收费等, 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很大, 收入规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高校的捐赠收入也很有限, 而且很多捐赠都是捐助人的定向捐助, 高校无法用于还债。因此, 高校偿债只好通过贷款延期或借新还旧来偿债。

二、普通高校债务产生的原因

(一)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高校资金需求急剧增加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自1999年起, 我国普通高校开始实施大规模扩招, 招生规模快速增加, 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685万人, 年均增长14.1%。这导致对高校教育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已有的教室、学生宿舍、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图书等资源无法满足扩招的需求, 而相应的政策扶持和配套资金却没有及时跟上, 仅靠有限的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无法满足需求, 导致高校唯有通过举债来扩大教育资源供给, 以满足扩招带来的需求。

(二) 高校的盲目升格和扩建导致债务剧增

出于做大做强的思路, 很多高校不顾自身现实条件, 都想尽办法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 主要表现在专升本、兴建新校区、开设特色专业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等。与此同时, 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本科学校基础设施占地、建筑面积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为了符合本科院校要求以及做大做强, 高校唯有通过举债来扩大基本建设。部分高校管理者在缺乏科学规划的条件下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 缺乏一定的还债意识、债务风险意识, 上述原因导致高校债务规模急剧增加。

(三) 高校之间的盲目竞争和攀比, 导致各种正常支出急剧增加

近年来, 很多高校都提出了建设国内、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 除了前文所述在学校基本建设上超标准、超计划、超规模外, 还高投入引进各种人才、新设各种专业、新建各种实验室。特别是通过全职加盟、半加盟、特聘教授、讲席教授等多种形式引进了知名海外学者、“千人计划”、院士等各种高层次人才, 在安家费补贴、科研启动经费、福利待遇等方面给出了过高的标准, 挤压了原本就很紧张的教育经费, 导致高校只有通过负债来搞基本建设。高校通过引进人才来促进学校发展, 这固然没错, 但必须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基础条件稳步有序的推进, 不能不顾财务条件而盲目引进。

(四) 各种管理新政导致高校资金收入减少

为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点招”政策, 允许高校在其招生总计划的5%以内, 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考生实行“点招”, 并收取一定的“点招费”。根据学校不同, 录取批次不同、专业不同, 价格也大不同, 大部分院校在5-30万之间, 特殊的也有50万、100万。一个高校每年的点招费就要上千万元。高校为了放大点招资源优势, 通过分配校董点招名额等方式获取更多的收入 (校董为了拿到点招名额, 需要向所在学校捐助一定额度的钱物) 。“点招费”逐渐成为高校建设和偿债的重要来源。为了深化高校招生阳光化、透明化, 促进高考公正、公平, 教育主管部门于2013年取消了高校点招政策, 这导致高校损失了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此外, 中央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及厉行节约各项文件, 严禁党政领导干部公费参加各种高价培训班, 例如MBA、MPA、EMBA等;再加上培训费有了明确限额标准, 每人每天不超过450元。这两个因素导致高校办班培训收入大大减少。而上述收入正是高校财务计划中的稳定偿债来源, 导致高校偿债来源大大较少, 资金压力陡然增加。

(五) 捐赠税收的政策的不合理导致高校捐赠收入规模不大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 股权捐赠视同销售, 捐赠者只能享受当年利润总额的12%以内免税。多出部分仍要缴纳个人或企业所得税, 而接受捐赠的非营利组织则在股权增值后, 同样要缴纳大笔增值税。正是国内大额股权捐赠领域相关税收制度的不健全, 导致国内很多教育捐赠都流向了海外。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捐赠百杰榜》显示, 2014年中国大额捐赠的80%都流向了海外。如潘石屹夫妇分别向哈佛和耶鲁大学捐赠1500万和1000万美元, 肥水流入了外人田。如果国内相关税收制度合理, 这笔钱本应可以捐给国内高校的。

三、化解普通高校债务的政策建议

(一) 逐步加大财政投入, 构建支持高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 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从高等教育的公益属性来看, 政府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承担主体责任。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理应承担起相应的供给职责。由此可知, 财政投入仍是高校发展的最主要资金来源。因此, 财政应逐步加大对高校的投入, 通过逐年提高学生人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偿债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逐步化解债务。

(二) 加强政策性金融对高校债务的扶持力度

当前很多高校债务都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形式, 一般而言, 其利息较高, 增加了高校的财务成本和偿债压力。应将国家政策性金融制度引入高校债务系统, 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牵头, 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协商和争取支持, 引入国家开发银行较低利率的政策性贷款, 将现有高校的存量商业性贷款置换成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并进行适当的展期。今后高校新增贷款一律通过国家开发银行, 从而有效降低高校债务的财务成本和偿债压力。

(三) 积极拓宽高校多元化融资渠道

除了财政拨款外, 还应积极拓宽高校其他资金渠道。一是有效盘活高校现有资源, 特别是土地资源。将高校现有闲置土地 (特别是老校区土地) 通过出租或转让的方式获取收益, 用于偿债。高校现有科研设备、体育设施等资源也可以有限度的对外收费开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增加收入。二是通过冠名权、收费补偿等多种方式,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高校支出责任。三是加大对教育捐赠的激励, 修改和完善现有捐赠税收制度, 特别是对捐赠人的税收优惠政策, 从而提高他们对高校教育捐赠的积极性。

(四)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应

一是强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能力。预算是整个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 是高校日常运转的依据, 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的财务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 把高校的全部收支都纳入预算, 实现收支一个笼子。在编制预算时, 要综合考虑学校发展需要和财力条件之间的关系, 量入为出, 编制积极稳妥的财务收支计划。二是有保有压。在已有的总财力盘子里, 要确保高校教学和科研经费支出需要, 且力度不减;与此同时, 从严控制人员经费和行政后勤支出, 堵塞维修、基建、购置等漏洞, 杜绝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建设。三是加强对高校负债的审批流程。凡是高校新增债务, 在举债前要将负债额度、成本、用途等有关情况报同级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不进行审批一律不得自行负债。

摘要:近年来, 普通高校债务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普通高校债务日渐成为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乃至稳定的重大障碍。当前, 我国已进入了新常态阶段, 加强普通高校债务管理又面临着新的形势, 这对化解普通高校债务产生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为化解普通高校债务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债务,现状,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永宁.地方高校债务化解现状、问题及对策---已江苏为例[J].财会研究, 2012 (23) .

[2]龚惠妍.高校化解财务风险与创新融资体制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5) .

[3]邱光明.浅析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目标[J].会计之友, 2009 (08) .

普通高校债务问题 篇2

摘要: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得我国高校形成了巨额债务。巨额债务引发的债务危机日益显现,高校债务危机所产生的危害对高等教育及金融甚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鉴于此,本文试探析高校债务危机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债务危机 危害 成因 防范措施 正文:

一,高校债务危机的起因。

高校巨额债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有国家教育政策、社会转型,又有高校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1.扩招政策和高校评估制度催生了大规模的新校区建设

扩招政策是高校巨债的直接因素。从时间上看,高校巨额债务起始于1999年扩招政策。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等教育长期走精英化的缓慢发展路子,对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有些不适应,且不利于缓解基础教育面临的巨大升学压力,又时逢亚洲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为尽快走出经济低谷,增加教育消费,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30万人,短短的8年时间翻了两番多。由此,扩建新校区以满足办学需要成为必然。与高等教育规模急速增大相伴随的是教育资源增长缓慢,生均教育资源急剧下降。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制定高等院校设置条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方案等,对各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如校园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师生比等进行了硬性规定。这些文件的颁布并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高校自觉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但也把大部分高等院校逼上了扩建新校区的道路。

2.教育经费的极度缺乏和贷款政策的许可驱动了巨额贷款

高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经费的投入,以新校区建设为主的教学基本建设更需要大量教育基建费用。在高校扩招前,高等教育经费就低水平运行。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教育事业投入的财政拨款占总体教育经费的比重从1991~1997年下降了10.9%。几年扩招之后,2004年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为978.8亿元,占整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21.9%,占GDP的0.61%,总额虽然比1998年增加了1.69倍,但是由于在校生规模增加得更快,生均经费下降较大。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由1999年的2962元下降到2005年的2237.57元。财政经费占学校总经费的比重由1999年的61%下降到2004年的46.5%。即使学校加上学费和其他创收经费,生均经费仍然一直呈下降趋势。从国际比较来看,“经合组织”(OECD)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平均值是1.1%(2002年),我国远低于这一标准。在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下降和学费不能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办学成本却稳步上升。

高校日常经费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从银行等部门融入资金。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发展。”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积极利用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捐(集)资办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这些文件明确了“利用银行贷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贷款打开了政策“缺口”。高校的快速发展及其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银行竞相争取的优质客源,高校与银行的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高度互补,使银校合作普遍展开,巨额债务由此产生。

3.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转型不适应

2003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然而,高等教育依然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高校习惯了依靠政府。当政府财政拨款开始下降时,只好依靠学费;当学费标准已经达到上限时,只好把手伸向银行;当银行收缩银根,开始逼债时,只能处于一种无奈的状态,希冀政府再拉一把。长期养成的依赖习惯致使高校自身造血功能始终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从根源上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原因在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对高等教育的市场属性认识不到位,即要么“泛化”高等教育市场化,要么完全“拒斥”高等教育市场化,忽略了市场化与公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在教育政策层面,对高等教育市场化始终缺乏政策认可,使得绝大多数高校对高等教育市场化持一种质疑或徘徊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校社会融资机制和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降低了高校的融资能力。高校的市场适应能力不足,还表现在对经济发展形势的认识上,对资金规划预算等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趋势。如在新校区建设中的建筑材料的价格上涨、发展过程中的教职工收入增长、教学仪器设备成本的增加等成本预算没有留出较好的空间。

4.高校建设中存在盲目、浪费现象

高校实行扩招后,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投资开发高教园区、大学城项目,希望由此一方面拉动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能增加土地转让金收入,扩大预算外资金规模。有的地方政府和高校为了打造城市名片,存在轻易上马星级豪华建筑、大兴土木重复建设、超规模建设、土地浪费甚至贪污腐化现象。高校为了尽快还债,在执行扩招计划时不顾办学条件盲目扩招生源和上马专业,为了解决盲目招生问题又大手笔高成本地引进人才、盲目合并等,如此恶性循环,都会引起高校经费压力的增加。

二、解决高校新区债务危机的基本对策

自吉林大学巨债曝光以来,破产成为了民间主流建议。纵观当前世界各国关于破产能力的立法例,大致有三种模式:商人破产主义、一般破产主义、折衷破产主义。1986年中国第一部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只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统一了关于企业法人破产的适用依据,该法的适用范围为所有企业法人。我国的破产法奉行典型的商人破产主义,公法人和公益法人不属于企业而无破产能力。我国公立高校为典型的公益性事业法人,不具有破产能力,高校破产的强烈“民意”未必理性,有效化解债务危机以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才是最应关注的问题。

1. 明晰高校产权

产权关系明晰是解决高校债务的基本理论前提。财产权回答产权主体必须干什么、能干什么,以及产权主体必须和能够得到什么。我国高校产权界定比较简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基本产权结构。从现有规章看,高校投资主要来自国家,国家是高校的当然所有者,高校法人实体则行使学校财产的使用权,政府拥有高校财产的最终所有权,高校拥有法人财产权,即高校财产现实所有权(使用权、分配权、部分收益权)。但我国高校产权界定没有转让权,其弱点是当教育这种共有资源的产品日益面对市场的时候,不利于成员对市场价格作出及时反应,也阻碍了优胜劣汰作用的发挥,导致资源无法向最有效使用它的人转移。然而,当前现实是,高校扩招之后形成的绝大多数财产如新校区等并不是政府投资或主要不是政府投资,而是高校通过融资等渠道产生的,国家把债务人的身份转让给了高校,从直接关系上看,高校成了债务人。

另外,高校产权归属不清。目前我国高校的产权结构已与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高校投资多元化,高校产权结构已不再是单一国有的了。除了政府所拥有的那部分学校产权属于公共产品外,其余如学生的学费投入、社会集资投入、私人捐赠的投入等产权则属于私人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即使这些私人产品的产权理论上不用返还个人,但也不能自然划归政府,而应划归给学校才对。当然,我们提出明晰高校产权,并不是以产权改革为名义让国有资产流失,更不是用私有制解决一切问题。高校产权改革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公立高校尤其如此。要经营好高校,化解高校债务,必须着手对高校产权问题进行适当调整,明确产权归属,实现权、责、利协调发展。

2.政府采取合理的配套政策

政府的教育决策引发了高校扩建,高校的扩建又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政府理应为化解高校风险伸出援手,何况财政拨款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基石,经费投入高低本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方面。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低下,不少原国家部委高校划归地方管理或省部共建以后,生均教育经费下降更厉害。党和政府一直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然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至今仍未实现,甚至低于部分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虽说财政拨款不可能全部给高等教育,但如果各级政府真的努力了,对于缓解高校财务状况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

与明晰产权归属相配套,高校债务归属也必须作出适当划分。需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系统合理地划分当前高校巨额债务归属份额,明确哪些部分归学校承担,哪些部分归国家承担,政府辅之配套政策加以解决。债务清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在当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对于探索建立适应教育体制改革要求的高校财务监管制度,推动高校完善管理和建章建制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督促高校开展债务清查,摸清债务的数量、分布、结构、资金成本、来源去向、使用、偿还和管理情况等,发现问题,为搞好债务管理奠定基础。银校合作是国家政策允许的,且有过不错的合作,只是由于债务危机的出现,银校合作走向了低谷。政府有必要支持并依法规范高校中长期贷款,缓解流贷的不稳定性。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不具有营利性,政府宜出台相应政策,对高校贷款实施贴息等优惠政策。

政府对高校土地置换应给予支持和优惠,以扩大资金来源。近来,各高校曾经“以土地置换方式还债”的做法被国土资源部“叫停”。《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要“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而且必须是“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高校用地是划拨用地,不能自主转让,但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改变权属,即划拨地的使用权可以被人民法院查封甚至变(拍)卖。如果高校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债权人依法起诉的话,法院可依债权人的申请查封高校的土地,予以强制拍卖转让还债,并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教育部最近发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可以“利用学校名称、知识产权、管理资源、教育教学资源等参与”独立学院办学。这一举措似乎告诉我们,政府是否也可以出台政策,为公办高校利用自身富余、闲置的有形和无形的办学资源扩大资金来源,或扩大高校对自有财产的处置权。

政府制订募捐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捐赠。社会捐赠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美国一些名校接受的捐赠与捐赠基金会投资收入,已占学校预算的20%~40%。在一些国家,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基金会。在中国,这一渠道却相对艰难。政府应该明确鼓励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捐赠,制定对教育捐赠减税或抵税等特殊政策来鼓励对大学捐赠,让他们能从捐赠中得到一些名誉与经济上的回报。

3.提升高校经营意识

解决高校新区债务问题必须发挥高校自身的主动性,主动性一旦调动,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说:“作为大学校长,应该有一种投入和产出的概念。”“要维持大学的良性运转,更好地‘经营’,需要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高校一定要对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效益进行充分论证,谨慎选择;高校在利用通过负债取得的资金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加强对资金的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保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资金使用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避免不合理支出以及贪污浪费等现象,挤干高校教育成本中的水分。自2005年起,教育部建立了直属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并在直属高校建立资金监控系统。未经批准擅自向银行贷款的,将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地方政府也开始逐渐加强对地方高校的建设项目监管,而高校自身也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在基本建设项目中,要使大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活动健康和有序地进行,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系统,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有效畅通的运行机制,才能从内部杜绝一些违法违纪和管理混乱带来的损失浪费等问题。

直接面向社会提供服务。高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是多方面、多形式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为社会培养、培训所需的各类专业、各种层次的人才;可以承担地方、企业科技研究项目;可以参与地方高新技术开发以及参与地方、企业的咨询决策等。通过此举,既增加了大学的财政收入,又使大学的科研课题和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更新。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进行校企合作是一条颇值得关注的筹措资金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或独立创办科技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创办科技企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有些校办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

提升办学质量,打造品牌。高校品牌是指一所大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与其他高校相区别的一组稳定的信息。目前国际知名大学对自身和学生培养,都有自己的品牌定位,并精心打造。比如耶鲁大学“独持的领导者教育”、斯坦福大学的“学术—技术—生产力”的管理与操作等。我们要经营好高校,必须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这是打造品牌的基础。还要突出特色,使学生具备鲜明的个性,使学校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也必须十分注重学校以及毕业生的营销工作。通过媒体以及各种大型活动和赛事进行宣传,让社会了解学校,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进而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三、结语

对教育行为完全采用经济学分析并不适宜,巨额贷款的最大风险既不在于资和债的比例,也不在于高校还款能力和债务的比例,而在于院校的教育质量。短期内逼迫学校用捉襟见肘的学费还本付息,其结果只能是教育质量降低,生源减少,学校倒闭,银行烂账。因此,帮助这些高校集中精力办学,提高教育质量,延缓还贷危机,在公共财政更充裕、教育政策更完善的未来彻底化解这类风险,可能是最好的策略。

参考文献:《高校贷款的理性思考和解决方略》

《人民日报》

《化解高校负债危机应采取真正市场化手段》

邬大光 林莉 《财政与金融》 授课老师:杨帆

普通高校债务问题 篇3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继而,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我国资本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下,对我国高校发展也造成了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业已确立了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但是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投人远远不能满足高校迅速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我省高校把目光投向了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上,这使高校承担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世界经济危机对各国金融体系的冲击,导致世界金融活动低迷,加之国内经济活动减缓,在这样的状况下,我省高校的债务偿还能力也受到严重影响。我省高校债务问题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高校实行扩招之后。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到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为504万,是1998年的4.7倍。为了解决各种必须配套的教学设施所需要的资金问题,我省高校大量向银行贷款筹资,在较短时间内,确实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规模、培训和引进了大批师资队伍、增强了教学科研能力、但同时也给我省高校带来了过度负债的问题。学校本是一个公益事业、非营利单位,收入是定额有限的,在每年需要偿付大量银行贷款利息情况下,就会到来一定的债务风险。总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和教育管理者高校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问题都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但其研究的重点在于高校债务风险的产生、现状、后果等问题,而对高校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问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我省高校债务状况的分析,在我省高校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方法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河北高校债务风险现状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颁布实施,“负债经营”的理念引人高校,内外债并举的模式开始形成。同时,国家也相应制定了“银校合作”政策(教育部[1999110号文件),地方政府亦为高校负债融资实行项目贷款贴息。顺应此潮流,我省高校大量向银行贷款筹资,在较短时间内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规模、培训和引进了大批师资队伍。但与此同时,我省高校也债台高筑。按照全国政协常委会在2006年7月公布的一份高校负债问题的报告称:目前我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达2500亿元,且有扩大趋势,并警告部分高校已存在严重的财务风险,有可能引发社会风险。根据每个省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的不同和我国省的建制,可以估算出我省高校债务大概应该在80亿至100亿之间。再加上各个高校在向有关单位汇报情况时隐瞒一定数额债务情况,而且在2006年时,我国经济运行平稳,通货膨胀率较低。但是目前,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我省高校债务情况必然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根据近些年的通货膨胀率状况:1980-2007年我国通货膨胀率(膨胀率)情况:2000年,0.4%;2001年0.7%;2002年0.8%:2003年1.2%;2004年3.9%;2005年1.8%;2006年1.5%;2007年4.8%。可以推算出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为3%-5%/年,这种状况对河北省高校目前的负债数额的影响也在逐年递增。

从我省高校资金来源看,根据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非义务教育的办学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由政府、受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分担。我省高校收入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国家的财政拨款,由河北省政府投资,另一部分是学生缴纳的学费和社会助学。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等教育投入既是消费性支出(这部分非补偿性支出需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又是生产性投资(这部分投资补偿主要来源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或社会助学)。从另一角度看,这也表明了我省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状况。但由于高校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情况是各个高校敏感的问题,作为研究者很难得到有效地真实的资料。从一般情况看,河北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的投资,来源于河北省政府,这是主要部分;二是学生所缴纳的学费、住宿费、管理费;三是银行贷款;四是社会助学资金,企业和个人的捐款;五是学校其他创收。从资金来源看,学校的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风险,80%左右的高校存在此问题,而且仅靠财政拨款和事业单位收入根本无法满足还本付息需要,河北高校普遍承受严重的贷款利息压力。

从目前的经济环境看,经济危机的影响仍然在继续。而且并未见底。经济危机到底能够持续多久,什么时候经济可以回暖,仍然没有确切的迹象。在对外贸易缩减的状况下,国家采用各种手段拉动内需,主要集中在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对整个经济的运行会产生良好的作用,但对高校债务状况很难产生有帮助性的影响,高校债务仍然在原有的基础和规模上进行,国家缺乏针对经济危机背景下解决高校债务的措施和方法。这样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省高校的债务状况愈发严重。

二、全球经济危机对河北高校债务风险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高校的招生规模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扩大高校的现有学生规模,但是作为教育服务的接受者的学生,在经济危机时期,他们的消费也会缩减。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就业形势严峻,艰难的就业环境是很多学生继续留在学校学习深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学生规模也不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无论经济环境多么困难,社会的个体家庭都不会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从国外历史看,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温道夫分析了1870年至1985年间,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和日本5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扩张和经济周期的关系。通过比较这100多年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和高等教育招收人数的关系,温道夫发现,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大学招收人数的变化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经常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时期,大学的招生人数是快速增加的。从这方面看,似乎经济危机对高校没有什么负面影响,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作为学校主要消费者的学生,由于他们所属于的个体家庭必然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而压缩开支,学生的日常消费电必然会缩减。学生的消费也是学校创收的一个途径,学生消费降低,必然对高校的债务偿还能力造成影响。

经济危机对高校的一个不利影响是会导致政府削减高教经费。在我省高等教育经费本身不足的情况下,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政府会把更多的钱放在拉动内需,度经济危机难关方面,必然会减少对高校的投入,即使不减少,也绝对不会给高校更多的资金。从历史上看通过教育拉动内需是在某个时期产生过作用,但是这种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消减高校经费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做法。历次经济衰退几乎都导致了政府收入减少,有的还同时伴随着通货膨胀。政府收入的减少通常意味着政府需要缩减开支、削减部分公共服务的经费,通过对一些历史上政府缩减开支的行为的分析可以发现,每当政府需要削减公共服务的经费时,高等教育通常是首当其冲的。

在经济危机时期,高校通过自身的资源和技术创收,弥补经费不足和银行贷款的利息,这方面的也较往常有更大的困难。一方面高校本身能够自主创收的资源和技术是有限的,而却学校本身是一个公益单位,不可能把精力全部放在创收方面,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培养教育学生,科研也是重要的一项工作。另一方面,经济危机的存在使高校自身创收更加困难。美国经济危机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由于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其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前几次世界性经济动荡中我国政府的表现来看,中国政府具有很强的经济调控能力。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是短期内不能改变的。中国经济五年以来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维持在60%以上。去年全年出口额为1万2180亿美元(约1万8360亿新元),出口额接近GDP(国内生产总值)的40%。欧美等中国主要出口市场在金融风暴后需求下滑,对中国经济的打击不言而喻。我国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整个经济的复苏尚需时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之我省高校很多,债务负担也很重,高校债务风险解决越发显得迫切。

三、河北高校债务风险控制对策

(一)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对于高校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也具有重要意义。《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从本质上说,有效的治理结构起源于利益的一致性。不同利益驱使不同的权力追求,而当多方利益相互交混在一起的时候,通过权力制衡实现利益合理分配和协调,就是治理的关键。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一定的财产权制度基础上,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就高校内部治理的组织结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权力配置、制衡与激励等所进行的制度安排以及对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等关系进行处理的机制安排。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但是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坚持非营利性,这是建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二是坚持产权明晰,这是建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目前,我省大学存在产权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建立现代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应尽快完善大学产权制度。1,加快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使大学的产权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倡导各种办学模式及其产权结构并存;2,明确教育产权责任主体,实行委托代理制,落实办学自主权,调整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办学效率;3,设立高校法人治理董事会制度。

(二)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

随着高校改革的渐进,高校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了。但是这些资金来源仍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河北高校资金主要来源于河北省财政拨款,而国家各级财政对高校教育经费有限,我国教育投入增速低于GDP增速,而且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2002-2005年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32%、3.28%、2.79%、2.82%。目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为7%,我国从来没达到4%。我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规模是比照国家的政策执行的。从总体情况上看。现在全国高校经费60%靠政府拨款,40%靠学校多渠道筹集。从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水平要求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定要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进一步大力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途径,加强力度,使高教发展得到必要的经费支持。尽管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最优提供模式为政府和市场的联合供给模式。但是教育是国家的责任,国家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转。教育经费的保障当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除了财政拨款外,我省高校还有市场方面的其他收入,比如:门店的出租,教室的出租等等,但我省大多数高校的收入仍然是财政拨款和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入。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不足,加上国家政策引导,我省高校通过向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基于高校是公益事业单位,教育本身是政府职责之一,政府应解决高等教育扩所面临的问题。一要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日常维持投入和发展投入;二要对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及教学设备等教学基本设施的贷款项目进行全额贴息,减轻高校付息压力;三要合理承担高校还贷责任,与高校联手逐步化解和归还银行贷款。充分体现政府的责任。

(三)拓宽高校融资渠道,通过金融市场经融资,扩充资金来源

一方面我省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物资资源,为解决资金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推动老校区置换工作。老校区建立和规划都比较早,所以形成了老校区位置处于市中心的情况,当然这主要是由于近些年城市的扩建导致的。高校的老校区地理位置优越有很高的商业价值。通过置换,我省高校的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置换后的收入必然大大解决高校面临的资金问题,甚至基本可以化解高校贷款风险。二是利用自身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创收。比如:河北大学,他有政法学院,而且政法学院有鉴定中心,学校可以组织法律系的教师做有偿的律师服务,法律咨询,还可以为诉讼当事人提供司法鉴定,还可以创办司法考试培训班等等,为学校创收;农业大学也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他们可以生产饲料,可以到生产基地直接提供技术指导,这样既可以自己创收,又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直接把知识变成生产力;师范大学也有自己的技术特长,可以组织教师培训,班学习辅导班。高校如果可以利用自己的物质和技术优势,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一定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利用其他渠道获取资金。采用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我省高校,使其具有更好的知名度。这样再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具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及社会组织捐资、基金投入、校企联合办学等。

二是利用国内国际金融市场,采用金融手段融资。从金融市场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金融最初的产生是因为闲散资金的存在,闲散资金所有人向生产商提供借款,这样风险比较大,所以产生了银行,银行可以给闲散资金所有人持续安全的收入供给,贷款人也可以在支付利息的基础上容易拿到资金。银行靠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来实现自己的利润的,以前生钱。银行在里面赚取了利润,这利润恰恰是来自于生产商和资金持有者。于是企业和资金持有者采用证券的的方式,绕过银行直接向资金持有者融资,这样双方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益。这种做法是有国外高校实践做基础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高校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美国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联邦政府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基本建设的资助力度不断减弱,高校贷款热潮衰退。在这种状况下,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始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发行债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偿还已有的债务。由于高校发行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小,社会效益大,因此发行债券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债券债务已经逐步成为高校债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耶鲁大学于1996年发行的“跨世纪债券”,其还贷期就长达100年。债券在发行过程、计算方式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均比银行贷款要复杂得多,但由于其具有筹资规模大、筹资成本低、资金使用方便、债务面大且分散等优点。我省高校也可以采用发行债券方式缓解债务危机。

(四)严格规范高校财务制度,节约经费使用,度过经济危机

一是坚持财务报告制度。财务报告是通过的原则和依据的形式和内容这两个层次来实现的,现行高校财务报告是基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设计的。但相对于目前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尤其是高额的银行贷款负债,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框架设计的现有高校财务报告来反映高校资金的受托责任将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二是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就是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学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务情况,及时揭示隐性问题,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预报。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预警系统。三是压缩开支,节约经费。越是在困难时期越应该节约使用费用。一所高校的财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校的综合实力以及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地位。一些没有必要的项目要下马。压缩人才的引进。

高校债务问题之我见 篇4

一、高校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现状

1.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 办学成本不断提高;新校区的建设, 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 在校生人数的成倍增加。199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为108.36万人, 1999年迅猛上升为159.68万人, 到2010年则上升为661.76万人, 是1998年的6.11倍。

招生人数的逐年成倍的增加, 对高校硬件和软件投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导致随之而来的“新校区建设”纷纷启动, 教学仪器、教学设备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和教师队伍的扩充带来的大量教育经费的加倍投入。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已经满足不了各大高校对资金的需求, 因此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委托贷款等筹资方式成为各高校解决资金紧缺的主要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2011年第35号《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指出, 普通高校债务规模大, 截至2010年底, 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有政府性债务2634.98亿元。其中有387所高校2010年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50%, 当年借新还旧偿债额分别为542.47亿元。有95所高校存在债务逾期现象, 逾期债务为27.18亿元。另外公告还显示, 从借款来源看, 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 银行贷款的比例占79.01%。

2.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作为高校资金主要来源的政府拨款严重不足, 使得主要靠国家办教育的高校“无米下锅”。1991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本世纪末达到4%。”然而, 这个目标并未实现。据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 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66%。

3.高校自筹资金的来源渠道太窄, 途径单一。高校自筹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学费收入。其它相关收入包括捐赠收入、校办产业的收入微乎其微。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在学校经费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 自2003年起还有下降的趋势, 到2005年已下降到不足1%。

二、山东省解决高校债务的实践和现行措施

(一) 政府高度重视, 在高校债务化解中起主导作用

1.从中央到地方, 关于化债政策的出台, 给化债工作指出了思路。2010年, 财政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 建立地方高校化债奖补机制, 以引导地方政府和高校化解债务风险。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 各地都出台了行之有效的化债政策和措施。2011年7月初,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部门陆续印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山东省高等学校债务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山东省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的通知》、《山东省高等学校债务化解奖补政策实施意见》等文件。

2.高校贷款审批制度的落实, 在化解旧债的基础上控制新债, 使得高校贷款余额保持在合理水平。高校债务金额之庞大, 从源头上来讲, 是因为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政府监管“缺位”造成的。山东省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银行贷审批制度》, 规定了高校在金融机构形成的各类贷款, 需到教育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贷款审批原则是严格控制新增贷款, 高校办理新增贷款后, 贷款余额不能超过上年锁定的银行贷款余额。高校使用新增银行贷款置换到期银行贷款时, 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各高校15天的缓冲期。高校在15天内办理完毕新增银行贷款、偿还到期贷款等手续, 同时持还款凭证到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3.山东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投入, 为化债争取资金。2011年山东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投入, 共安排了32.5亿元资金。另外通过提高本科高校生均拨款, 积极争取中央奖补资金, 用于化解高校债务。

(二) 偿债奖励措施, 激发了高校偿债的积极性

山东省出台了高校化债奖补政策, 规定对省属高校通过土地置换收入化债的按10%给予奖励、通过土地置换以外收入化债的按30%给予奖励、对负债率低于60%继续化债的按40%给予奖励。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 省属高校积极通过增收节支、内部挖潜等措施化债, 形成了高校与政府合力化债的良好局面。

2011年, 山东高校银行贷款由2010年的199.7亿元降至139.7亿元, 化解债务60亿元, 负债率由133%降至93%。

三、对策建议

各地化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 也都不同程度取得了成果。但是化债工作能否善始善终, 怎样才能激发政府和高校两方的积极性, 成为此次化债工作成败, 杜绝以后出现严重债务问题的关键。

1.将高校债务问题纳入政府考评官员范畴。以往考核官员的指标往往是GDP、财政收入等等, 高校债务状况并未作为一项硬性的指标列示, 这样就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将高校债务状况作为考核官员的指标之一, 纳入到考评系统内具有必要性。

2.高校债务不能一化了之, 高校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政府作为承担债务责任的主体, 在化解债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并不表示高校可以“不作为”。

高校要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增收节支, 提高自身的偿债能力和债务管理能力。高校应该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学费收入管理, 提高收费效率。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近几年高校学费和杂费收入占高校教育经费来源构成达30%以上。鼓励高校产、学、研相结合, 通过与企业横向联合,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拓宽融资渠道, 学习西方高校的经验, 吸引社会资金办学, 提高捐赠收入占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比例。

摘要:据统计2010年底, 我国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有政府性债务2634.98亿元。如此庞大的债务总额, 使得高校发展举步维艰。解决高校的债务问题, 对保障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关键词:扩招,债务,化债

参考文献

[1].朱荣.高校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与化解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 2010 (4)

[2].杜莉, 李海涛.高校债务重组与化解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 2010 (1)

[3].闫广芬, 苌庆辉.高校扩招的政策过程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08 (5)

[4].喻明金.重新解读我国高校扩招政策[J].世纪桥, 2009 (8)

基层债务问题 篇5

一是债务规模大,债务时空跨度长,债务构成复杂,其间由于乡镇的撤并、机构和人员的变动,部分乡镇的部分债务债权关系已不十分清晰。二是乡镇债权中很大一部分是暂付各种基建工程,这一部分的暂付款由于基建工程未进行工程决算审计,而一直在帐面上挂帐,从而形成虚假的债权。而实际情况是乡镇政府大部分工程基建中工程款多少都还有部分未支付,是乡镇政府的隐性债务,而不是帐面上所反映的债权。

三是领导干部及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新官不理旧案,对前任移交的债权债务不予以清理,导致了债权债务经年累积。这部分债权债务由于时间久远、性质不清,会给清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对策:一是财务人员要及时对本单位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按行政单位制度规定,能结算的结算,应核销的核销,该冲转的冲转,从而充分反映本单位债权债务的真实性。二是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禁举新债还旧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发生新的不良债务。三是各乡镇应设立往来帐消减目标,上级政府部门应对各乡镇债务消减完成情况予以考核奖惩,并将此作为领导干部执政政绩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

材料二:

作者按:基层政府的债务,实际上是中央政府通过分税制改革,把财力向中央集中,却继续让基层政府承担农业基础建设、义务教育、卫生医疗等开支造成的历史欠债。是中央政府在税基很小、负担很重的农村一次分配的不合理和二次分配的缺失的双重背景下造成的财政包袱。是中央政府的信用透支,它既造成了基层政府公信力和执政力的降低,恶化了干群关系,又破坏了长久以来的农村金融秩序,延缓了农村的资本化过程,实际上使“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

* 基层政府穷到什么地步了呢?在安徽某镇,连镇长办公室的电话都因为欠费停机了。安徽省平芋镇政府因为还不起酒楼的钱,政府办公大楼被法院判给了债权人。

* 基层债务已经造成部分地区基层政府的瘫痪。湖北一些欠债的基层,镇长、乡长都纷纷外出打工了;河南某镇,除了镇长、副镇长还上班,其余人都已经“罢工”。

* 据农村问题的专家估计,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超过8000亿。

如果按照李昌平的定义,把县、乡、村三级行政组织所欠的债务叫基层债务,其中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所欠的债务。那么具体数字到底有多少,是谁也说不清的。

山东一个3万人的中等镇负债4000多万元,2000年对四川省的100个乡镇政府的抽样调查表明,有82个有明显的债务,46%乡镇政府债务高于100万元,有一些高达120万元。个别乡镇政府甚至已用光了2015年的预算收入。截至2003年底,四川省县级政府债务总额达739.2亿元,平均每个县负债4.11亿元。其中乡镇债务279.73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552万元。(1)安徽省凤阳县,2003年一年形成的债务是1.13亿。(2)1999年来自湖南省的一份调查表明,大约2000个乡镇政府中的88%有明显的债务;有一些在1999年之前已经用光了2003年的预算收入。

《四川日报》的记者在川、鄂、湘三省采访结果显示,三省县、乡、村普遍存在巨额债务。四川省乡级债务达142亿元,村级负债39亿元。全省负债亿元以上的乡镇7个,负债500万以上的村有5个。部分地市所有乡村都负债,地处该省最富庶的成都平原的德阳市乡镇平均1520万元。同时,不良债务巨大,该省乡村逾期债务达123亿元,占债务总额的68%。湖南省乡镇负债面高达88%,湖北省连“经济十强县(市)”的县、乡、村三级都普遍债务累累,其中“首强”仙桃市光市级财政负债就达1.4亿元,而另一“十强”天门市则已超过4亿元。湖北省天门市现有村级债务总额为3.34亿元,村平近50万元。安徽省和县2002年全县县级负债1.5亿元;乡镇负债8865万元,比上一年增加了700多万元,其中负债最高的乡镇达1784.9万元,乡镇平均负债422.1万元。云南省有乡镇1590个,建立乡镇财政机构的有1578个。2000年全省乡镇赤字4.8亿元,隐性赤字为9.3亿元,乡镇债务为38.2亿元,平均乡镇负债331.4万元(按1578个乡镇计算)。

江汉平原某县的村级债务5.5亿元,乡级债务(含管理区)3亿元,县级债务1.5亿元,三级债务共10亿元。在江汉平原,该县基层债务不是最多的,属中等水平。(3)

江苏省宿迁市截至到2001年底,全市115个乡镇(街道办)都有不同程度的债务负担,负债总额达13.36亿元,乡镇平均负债1161.5万元。

中南大学商学院国贸0203班大二女生曹裕在致温家宝总理的信以及《关于湖南省桃江县花果山乡政府负债情况的报告》,》透露:该乡政府负债高达400多万元。(4)

有的地方,欠100多万元高利贷的村都有不少。富饶的江汉平原如此,全国其他基层组织可见一斑。

根据《新闻周刊》记者获取的权威数据,湖南省乡镇负债总额为85.4亿元;浙江省乡镇政府负债36.4亿元。这个数字并不包括乡镇政府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欠下的债务;安徽省乡镇债务总额为59.23亿元。

剔除2000年以来的债务增长,按照湖南、浙江、安徽三省截至1999年底的负债总额进行匡算,平均每个省60亿元。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曾经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彻底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的通知》。但是清查的结果并没有对外公布,据外界猜测当时乡村两级债务已经达到2000多亿。所谓的彻底清理,也无疾而终。基层政府的债务终于一拖再拖,终成沉疴。

最近北京的农业问题专家开列了这样一组数字:中国镇政府的财政债务每年以200多亿元的速度递增,预计当前的乡镇基层债务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乡镇一级净负债超过2300亿元,村级预计达2500亿元。(5)。如果考虑到县级财政和乡镇财政的比例,那么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超过8000亿。

如此巨额的债务,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因为这一数字与1999年整个农业的产值24519.1亿相比,其比例之高令人触目惊心。在外国足以导致政府破产或者执政党下台。那么这些债务到底是何时形成的?债务比例有什么构成?有哪些债权人?农村基层债务到底应该怎么消化?是像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一样由中央财政“注资”;还是有地方政府自我消化?还是让那些无法还债的政府破产?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的不仅是直面现实的勇气,更需要从当事人政治力量的博弈和该问题在执政党视野中的利害来分析。

一.基层债务的行成过程、特点和原因。

有些研究者认为县级财政之所以有债务,是因为地方政府想出政绩,搞了一些形象工程。那么钱从哪里来?他们只能从国有银行借到钱。所以“县级财政的债务其实也就是银行的不良贷款”。(6)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众所周知,1997年中央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发(1997)19号对国有银行改革作了总体部署,国办发(1998)120号文转发了《国务院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工农中建在2000年前要撤并10%的县支行。中国银行首先撤销了原省分行所在地的26家市分行,实现省市行人财物资源的重新组合。在1998~2000年3年间,中国银行机构总数减少2284家,下降15%。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占中行机构的份额也由1997年底的56.2%下降为41%。四大银行更是严格控制在农村的信贷量,向上收缩信贷权。所以,县级债务银行不可能是最大债权人。

那么债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个个案。

请看《一个镇长的自白————农村基层的债务是怎样欠下的》,作者是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镇长,他所在的镇人口4万,负债1300多万元,财政赤字240万元,而2001年同级财政收入只有134万元。他说“据我所知,全县60多个镇乡90%都负债。我镇负债的主要构成,一是原来政府办的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盘关闭后,为清退农民本金,镇政府把所有的钱全赔进去后,还向中央专贷400多万元;二是基层供销社原来大量吸收农民入股,成为变相的银行,高息揽储。由于经营不善,管理混乱,严重资不抵债,清理整顿后,要退农民的钱,也由政府兜底,已专贷100多万元,而且还有300万元本金无钱退给农民;三是“普九”工程欠款;四是其他工程建设欠款;五是欠上级水费、公路款等。财政赤字是因为发不起工资,县财政超调资金形成。本级收入134万元,而教师和公务员工资一年就320多万元,怎能不赤字?”。甚至为了完成税收任务,确保工资发放,一些镇乡领导个人借钱垫税,因为连预征的对象也没有了。基层政府借钱垫税,加重了债务,却也实出无奈。他说“我们也理解县上的困难,为保工资,上半年已借了几千万元,以收定支也是迫不得已。税收“空转”已经十分严重,有的镇乡一年税收“空转”高达三十四万元。全县去年年底预征和空转的税收应该是个不小的数字。”(7)

再以李昌平所在的湖北监利县为例。该县1995年以前基本不欠债,且有80%乡村有节余,从1996年开始,全县债务每年以2亿元速度增长。农民负担款征收慢,上面追得紧,乡村为了“抢先完成任务”——借债;机构和人员增长快,行政支出不足——借债;抗灾——借债;修房子、买车子——借债;还旧债——借新债。当民间借债有了一定的规模以后,就形成了债务的恶性循环,该县每年支付基层债务的利息在1.7亿元以上,而每年农民合理负担总额也没有1.7亿元。(8)

从宏观环境来讲,1994年的税收改革,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1994年的税收改革本质是建立税收共享体系,然而,这个体系使中央政府享有税收收入的大部分。1980年,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占整个政府收入的75%,而2001年只占整个政府收入的不到48%。1980年,地方政府开支占整个政府开支的46%,而2001年占整个政府开支的近70%。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走出短缺经济阴影,地方政府拥有的乡镇集体企业的效益下降,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大减少。另外,1994年在实行分税制改革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未能彻底进行,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经济发展任务并由此造成的开支压力不断增大,而财政集中度反而大幅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22%大幅提高至2002年的54.9%,省级政府集中的财力也从1994年的16.8%提高到2000年的28.8%。地方政府的财源明显不足,因而不得不举债度日。然而,这仅仅是构成基层政府“债务机制”的因素之一。更多的因素,则表现在基层政府在举债问题上严重缺乏自我约束,甚至违背基本的“借贷规律”。(9)

从1960到1985年的各年,地方政府均有预算盈余。从1986到1993年,地方政府在一些年有盈余,在另一些年是赤字。1994年的税收改革完全改变了这一局面。地方政府预算从1993年的61亿元盈余一跃成为1994年的1727亿元赤字。从1994年开始,各省每年均有预算赤字。地方政府的赤字从1994年到2001年以16%的年增长率增加。基于2002年预算,地方政府的债务在2002年将达到3630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25%!

最近几年,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约50%,但却仅仅支付了整个政府支出的大约30%。地方政府请求中央政府拨款,中央政府酌情将款项拨回到地方政府。即使是最富有省份也需要大笔的中央返还才可付清其预算赤字。例如,1999年中央政府向广东省返还208.6亿元,占该省预算收入的27%;对上海返还229亿元,占上海预算收入的54%;对江苏省返还203亿元,占江苏预算收入的59%。

谁为高校的巨额债务买单 篇6

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中国高等院校,2008年前后将陆续迎来还款高峰。一项独立完成的调研表明,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2500亿元。

伴随着扩张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一同壮大的不仅仅是高校的招生规模,同时还有巨额的银行贷款。李金华曾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不少高校大规模进行基本建设,造成债务负担沉重。截止2003年年末,18所中央部属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

高校作为一种非营利性机构,其大规模举债经营本身就是很不正常。高校决策者纷纷热衷于此,不仅是出于扩招的需要,更多的还是出于政绩的考虑。我国的高校本身就隶属于庞大的行政体系,高校领导所遵从的是由上而下的委任制,他们的前途命运都掌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手里。在现行的机制下,在有限的任期内,高校领导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成绩和能力,而热衷于像地方官员一样争相大兴土木、盲目追求数量增长也就丝毫不足为奇。

高校盲目扩张令人感到费解,银行的慷慨解囊同样令人感到难以理解。市场化运作的银行难道会不了解高校真实的财务状况?一个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究竟拿什么去偿还近乎天文数字的贷款?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内容显然不在银行的考虑之内。银行慷慨解囊给高校同当初贷款给国有企业的思路如出一辙——在这场公对公的交易过程中,即使出现什么问题,最终也将由政府为之买单。正因为如此,高校才会把银行当作盲目扩大规模过程中的“取款机”,而银行则将此视为自身发展过程中难得的一次“良机”。

由于高校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将是其最终的责任承担者。那么,在高校与银行利益合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究竟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同样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地方政府不仅没有承担起监控高校贷款规模、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的职责,相反还极力撮合这桩交易的实现。正是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高校的盲目扩张更加有恃无恐,银行贷款也扫除了后顾之忧,而地方政府则在缓解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难题之后,坐收高校扩张带来的GDP增长以及周围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似乎唾手可得的利益诱惑面前,地方政府与高校和银行一样,无一例外地忽略了其中潜在的巨大风险。

时至今日,高校的盲目扩招所带来的弊病已日渐显露。迫于巨额债务的压力,高校收费越来越高、名目也越来越繁多;与此同时,各类以赚钱为目的的进修班、培训班与日俱增;所有这些都使得大学精神日渐式微,进而直接影响到高校自身的形象和质量。即使如此,面对难以承受的巨额债务,高校普遍存在的财务危机依然十分严重,更有甚者,已经濒临技术性破产的边缘。由此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谁来为高校的巨额债务买单?

地方公办高校债务化解问题研究 篇7

一、化解地方公办高校债务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1、地方公办高校债务成因分析

地方公办高校巨额债务是伴随着1998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和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扩招出现的, 主要原因如下。

(1) 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和扩大招生规模的需要。1998年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教育布局结构大规模调整, 众多国家部委管理高校下放到省级政府管理。以湖北省为例, 截止2007年, 该省先后接收管理部委高校10所, 组建、升格综合性大学11所, 新批普通本科院校12所, 批准设置42所高职学院。1999年6月, 根据中央决定,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高校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快速增长。随着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招生规模急剧扩大, 各高校为了解决办学资源紧缺问题, 加大投入, 重新规划校园, 大规模兴建教学、运动、生活等设施, 购置教学实验设备, 引进大量师资和高水平人才。为此, 一些高校在没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 不得不举债加大办学条件的投入。

(2)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投入机制不相适应。2005年以来, 国家和省大幅度增加了教育, 特别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体系,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和贫困生资助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但对高等教育投入增长有限。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财政主要保中央部委高校, 地方高校则主要依靠地方财政和向学生收费维持。高等教育教育布局大规模调整和扩招后, 地方高校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高教大省, 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在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后, 矛盾更为突出。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后, 基本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没有建立。加之地方公办高校办学条件基础差、底子薄, 贷款搞建设成为不得已也是唯一的选择。

2、人口数量变化和高等教育规模关系密切, 地方高校依靠规模形成的财力无法自主化解债务危机

世纪之交和“十五”时期, 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平凡的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 建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 有900多所高校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共建、合作和合并,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

“十一五”伊始, 国家教育部门就提出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发展高等教育。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人口数量变化和教育规模关系密切。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区域内大学适龄人口的变化情况也是如此。下面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分析。

《湖北省“十五”期间各级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十一五”期间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组) 预测湖北省“十五”期间各级教育学龄人口变化如下。

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将继续下降, 到2008年后稳定在290万人左右的低水平上, 2010年比2005年将减少17%。

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在2005年退出高峰期, 快速向低谷方向运行, 2010年人数将减少到155万人, 比2005年减少50%。

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在“十一五”前三年仍处在370-300万人高峰期内, 2008年后退出, 到2010年下降到250万人。2010年比2005年减少37%。

大学阶段适龄人口将始终运行在高峰期, 最高峰在2008年, 达到650万人。2010年人数比2005年还增加11%。

根据以上资料, 我们认为, 高等教育规模在“十一五”期间内达到最大, 在目前国家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新农村建设取得大发展的背景下, 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十一五”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受到影响。由于收费政策的刚性因素, 地方高校依靠招生规模形成的财力无法自主化解债务危机。

3、事业单位改革背景要求化解地方公办高校债务

近年来, 高校教师工资水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0年开始, 高校实行岗位津贴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使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 将改革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 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与此同时, 在高校范围内实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地方公办高校在实施上述事业单位改革时需要较大的财力支撑, 巨额的债务势必严重影响地方高校改革的进程。

高校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之一, 防范和化解高校潜在的财务风险, 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和各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化解风险, 保证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化解地方公办高校债务的基本思路

1、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 建立地方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帮助高校化解债务

高校是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不管高校是合并还是扩招, 都是在教育体制改革框架范围下、政府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解决教育问题, 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和为高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增加政府高等教育的日常正常投入和发展投入, 是贷款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增加财政拨款, 针对已有债务, 政府应该适当帮助高校化解贷款危机。从长远看,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高等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在保证地方高校正常运转前提下, 逐步化解债务危机, 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健康、持续、科学发展。

2、在筹集化债资金和增加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上, 中央应承担更多责任

研究表明, 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 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显著提高, 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近年来, 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将主要财力投入在发展区域经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体系) 、优先保障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1998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布局调整过程中接收了大量的国家部委管理高校。因此在地方高等教育投入上“小马拉大车”的状况与我国当前的财力分配格局极不适应。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必须强化中央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职责和投入力度, 特别是在化解高校债务方面。

3、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制定更加合理的收费标准

根据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使受教育者通过缴纳一定的学杂费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 在政府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已经成为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手段。据2005年8月30日《新京报》报道, 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直言中国教育现状5大问题》中透露, 从1998年至今。高校在校生人数净增1000万。按照教育部的成本生均5万的基本建设标准计算, 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上要比1998年增加5000亿。目前维系我国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经费大约需要4000亿元, 而政府现有的实际投入只有800亿元。因此政府应尽快组织各级相关部门, 联合出台高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 在厘清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按照办学水平、专业差异与就业去向制定更加合理的收费标准。

4、坚持多元化办学, 多渠道筹集还贷资金

贷款作为高校的一项负债, 需要以资金来偿还。所以要积极坚持多元化办学, 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可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入高校, 投资高校后勤建设等, 切实解决高校扩招带来的宿舍严重不足问题。通过参加科研招标等方式, 承担科研任务, 以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 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鼓励捐资助学, 通过完善捐助法规使捐助者在经济与名誉上得到合法回报等方式, 争取企业、个人向高校捐赠。政府还可借鉴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经验, 发行教育彩票筹集化债资金。

5、强化高校风险意识和勤俭节约办学意识, 控制债务进一步膨胀

一些高校负责人认为, 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负债发展是无奈之举, 缺乏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 极少数高校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事业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不考虑承受能力, 盲目扩张、贪大求全, 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地方政府应加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管理, 严格对新建项目以及银行贷款的管理和审批, 制定相关的制度, 控制新增债务。

参考文献

[1]杨帆:我国高等学校贷款风险与对策研究[J].学习导刊, 2009 (8) .

[2]张莉:化解高校贷款风险的政府作为探析[J].事业财会, 2006 (6) .

高校债务问题成因及治理对策探究 篇8

一、高校债务问题的现状和不良影响

由于数据信息收集困难, 全社会对于高校负债的总额尚未得出一致结论, 但从国家部委、研究机构和民间研究人员披露的若干相关信息中, 依然可以一窥高校债务问题之严峻:2006年, 中国社科院第一次在《200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披露, 高校的银行贷款负债余额为1500至2000亿元左右;2007年全国政协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2500亿元, 同年教育部也公布了相同的结论;2008年, 民间教育公共政策研究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出版的《中国教育蓝皮书》则披露了“全国高校贷款规模达4500亿元至5000亿元”的惊人消息。1高校负债的准确数额虽没有定论, 但对于全国1500余所高校来说, 无论是2500亿还是5000亿, 无论是从总额来看还是从每校平均额来看, 负债都已经成为影响高校运转的重大负担, 并可能引发严重的危机。

巨额债务给高校带来的最危险的后果, 是对高校正常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挤压。由于背负着巨大的债务负担, 高校为节省开支, 往往只能严控教工数量和教师待遇的提高, 并压缩科研经费的投入。而这些举动必然又会造成高校人才不稳定和科研活动受到影响的后果, 令教学和科研水平下滑, 进而影响高校的声誉和实力, 导致其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这样的情况不用持续太久, 就会将高校逼向资不抵债、濒于“破产”的边缘, 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坏账风险。

二、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校债务问题如此严重, 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家推动高校扩招、财政投入不足、银行放贷倾向等外部因素, 也有高校融资渠道单一、财会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致使资源浪费严重等内部因素。

1、高校扩招

高校扩招是造成当下高校债务问题的最初原因。自1998年政府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后, 高校的规模就开始迅速扩张。在实行了扩招政策第一年后的1999年, 高校招生增速达到了47.4%。1998年, 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为341万人, 但仅仅在3年后的2001年, 高校在校生翻了一番, 到达719万人;而又仅仅过了4年, 高校在校生人数便又翻了一番, 在2005年时达到1562万人;截止到2010年底, 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2806万人, 距离比1998年在校生规模翻三番的“目标”已经不远。如此迅速的扩招速度很快让所有高校感受到了教育资源的异常紧缺。筹措办学经费、扩大学校规模、获取更多教学资源是所有高校共同的选择。但是, 资金又从哪里来?

2、财政投入不足

作为以国家财产设立的教育机构, 政府的财政拨款一直是高校办学经费最主要的来源。但中国在政府层面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仅不及发达国家, 甚至还不如比我们困难的发展中国家和非洲欠发达国家。从相对量上看, 过去十年中, 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支出最低时曾低于G D P的2% (2 0 0 2年) , 最高时也不过GDP的3.32% (2005年) , 基本是在2%至3%的区间徘徊, 远远低于5.1%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从总量上看, 中国用占世界1%的教育经费承担着全世界1 7%的教育工作。从1998年到2010年, 中国的GDP由8.4万亿元增长到37万亿元, 增长约4.4倍, 对教育的投入增长大约也在4倍左右。但同一期间, 高校在校生人数却增长了近8倍。而在对教育的财政拨款中, 又只有约20%是投向高等教育的。因此, 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无法满足高校规模扩张的速度。财政投入持续不足而无法满足高校的资金需求, 是造成高校对外举债的直接原因。

3、高校筹资方式的单一与银行对高校的放贷倾向

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高校只得自行筹资。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家体制原因, 高校筹资对私人和民间资本一向大门紧锁, 同时按照教育部规定也不得直接从事任何的投资和经营活动, 再加上社会捐赠匮乏、缺乏成熟的教育基金作为支持, 其结果是高校只能向银行举债;而另一方面, 由于高校是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 相当于由国家对高校的信用进行担保, 因此对于银行而言, 放贷给高校所面临的风险比企业要小得多。这样, 高校自然也成为了银行放贷的首选对象。由于认为高校有国家的信用支持, 银行对高校贷款的审批力度不严, 放贷的随意性很强。正是在这种双向选择下, 高校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高校债务的规模越来越大。

4、高校财会制度缺陷

高校财会管理的缺陷突出表现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上。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大多采用增量预算法, 存在着掩盖上一年不合理支出、不能真实体现高校财务收支实际的问题;加上预算的编制往往只单独由财务部门负责, 与实际用款部门的实际情况相脱节, 缺乏透明度, 无法真正反映高校真实、合理的资金需求, 因此编制出的预算有很强的随意性和较多“水分”, 不利于节约资源。此外, 有着国家背景的高校中, 由于领导权力缺少监管, 预算往往得不到严格的执行。这些观念和制度上的落后使得预算失去了它应有的约束和管理功能, 资源浪费难以避免。

此外, 高校对资产的管理缺乏重视。高校过于重视找项目、要资金、购设备、建大楼, 而轻视对已取得资产使用的管理与考核。2这既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 也容易造成因部门间缺乏协调、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而导致重复购置, 造成浪费。此外, 对于高校来说, 知识产权应该是高校资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中, 高校重视科研活动, 却轻视对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权利维护。这就导致宝贵的知识产权悄然流失, 使高校失去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三、高校债务问题的治理对策

高校债务问题已经发展到足以威胁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稳定的程度, 对其进行及时而有效地治理势在必行。

1、短期应急措施

由于很多负担大量债务的高校即将进入还贷高峰期, 国家应先采取一定的短期应急措施, 保证高校不会因资不抵债停止运转, 危害到学生的受教育权。具体的办法可以是由政府出面, 直接给予高校救济性补贴, 或牵头协调高校与银行双方, 调整贷款结构, 将即将到期而无法偿还的短期贷款转为长期贷款, 将商业贷款转为政策性贷款。通过这种手段暂时延缓高校还债的巨大压力, 为采取其他治本的措施赢得时间。

2、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在我国,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财政拨款是最为可靠和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想帮助高校逐渐摆脱过于沉重的债务负担, 政府必须担负起其应负的责任。如果政府能将对教育的财政支出提高到占GDP总额5.1%的世界平均水平, 甚至是占GDP总额8%的美国的水平, 对解决目前的高校债务问题将有根本性的帮助。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经济实力与1998年高校扩招时已有明显提高。因此, 政府完全有能力也有义务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支持。此外, 如果国家能够削减80%的“三公”支出 (约占GDP的3%) 转投向教育领域的话, 要达到占GDP总额5%至7%的教育投入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3、拓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

由于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很可能将以高于宏观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扩大, 因此即使政府加大投入, 也不可能完全满足高校的资金需求。要完全规避高校巨额债务的产生, 就必须拓宽其融资渠道。在这方面, 国外高校有很多先进的做法可供借鉴。

首先, 国家应适当允许高校利用其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创收, 国家对其收入减征或免征所得税。高校可利用自身优势, 进入风险较低但又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的行业, 如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咨询和税务筹划等。对于专业实力特别强的高校, 在经过国家严格审批后, 可允许其进入风险稍高但有丰厚收益的行业。当然, 允许高校投资或经营创收的前提, 是高校必须把这些收入用在科研和教学上。因为只有这样, 才不违反其非盈利组织的本质;第二, 利用社会捐助或国家拨款, 成立专门的教育基金, 委托专业人士或者是高校内的经济管理学院从事经营管理, 并辅之以严格的监管和使用制度, 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为高校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费;第三, 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 利用债券进行融资。由于债券融资具有筹资规模大、还款期限长、筹资成本低、债务面广而分散等优点, 在美国高校中使用极为普遍。我国债券市场建立已有23年, 基本的市场规则和法律规范已经建立。国家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应的指导方法和实施细则, 在一些大学进行债券融资试点, 为未来高校大规模债券融资积累实际经验。

4、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

作为资金和资源的使用者, 高校不仅要呼吁国家和社会帮助其“开源”, 其自身更应做到“节流”。现阶段大量高校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校有资产管理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之处, 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因此, 必须对高校的财会制度做出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监管、明确资产管理责任的改革。目前我国已有很多高校引入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对于细化预算编制、规避经费滥用、防止腐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高校作为一个不同于政府等行政单位的基层事业单位, 收入来源繁多, 支出用途也多。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将高校所有的预算内外收入全部收缴起来集中管理, 再加上通过该系统申请经费手续比较严格、复杂, 给高校的理财自主性和资金调配带来了很多限制和不便, 反而迫使高校不得不时常举债。笔者认为, 在高校中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是大势所趋, 但国家应该针对高校的自身特点对该系统进行一定的改进, 提出更详细而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 既保证资金不被滥用、挪用, 又能保证效率, 不影响高校对资金的灵活调配。

摘要:现阶段, 巨额债务问题困扰着我国高校, 对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甚至高校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问题的成因不仅包括高校扩招、财政投入不足、高校融资渠道单一、银行放贷倾向等外部原因, 也有高校自身财会管理制度缺陷造成资源浪费的内部原因。在梳理了造成高校债务问题的原因后, 笔者提出了采取应急调节措施、加大财政投入、拓宽高校融资渠道、改革高校财会管理制度等措施, 力图为从根本上化解高校债务问题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高校,债务问题,成因,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董德刚.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及多元化对策研究[A].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4)

[2]、李权华.创新财务管理——化解高校债务的重要途径[A].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5) :92-94.

[3]、任志宏.高校债务危机的反思与治理[A].财务与金融, 2010 (3) :48-52.

[4]、唐志文.对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思考[A].文化论坛, 2009 (4) :224-225.

普通高校债务问题 篇9

一、高校债务问题存在的原因

高校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无疑是政府投入不足。随着近年来教育占比政策的落实, 各级财政的加大投入, 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显著提高, 高校的偿债能力显著提升, 但债务总量仍在高位运行, 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一) 职能部门对高校管理力度不强

高校在运行中受到政府多职能部门管理。随着政府精细化管理推进, 政府职能部门对高校的管理正逐步完善。但管理上还存在碎片化管理问题, 一些职能部门管理力度不强, 职能部门间在管理手段上没有相互增强, 甚至还有管理手段冲突的问题存在。例如, 提高高校收入水平后, 高校具备足够的现金流量, 但却未予还债;在高校贷款规模控制上, 教育、财政部门制定了高校贷款审批制度, 严格贷款审批, 但在执行中银行为提高企业效益, 在没有政府职能部门审批要件情况下, 肆意向高校发放贷款, 债务风险意识淡薄, 管理不力。

(二) 高校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公立高校是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是国家财产型公法人, 所以高校认为政府是学校的“隐性担保者”, 当学校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债务时, 政府会出面为学校承担责任, 解决棘手问题。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 高校在动用学校资金或者影响学校财务运转重大决策上, 在进行贷款决策过程中, 数据论证较少, 财务分析职能缺失, 不顾财务风险, 大搞基本建设, 特别是进行了大量“形象工程”建设, 并未对学校“内涵建设”起到实质作用, 形成资源浪费。财务风险意识的缺失是学校“不合理贷款”存在的内在原因。

(三) 部分学校存在不正确的发展观

近年来, 中央财政出台政策鼓励地方财政和高校积极化解债务, 安排资金按一定比例对高校予以补贴和奖励。但部分高校却未积极还债, 亦未用增量收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反而不断提高教职工校内津贴水平, 形成高校工资节节攀升, 甚至学校间出现攀比工资情节。这种不正确的发展观, 是制约学校偿还债务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制约着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整体性治理高校债务

政府作为公立高校的实际和最终所有者, 应承担化解高等学校债务的责任。政府各职能部门已对化解债务工作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但由于缺少统一的目标、规划, 现行治理工作属于“碎片化治理”, 难以对化解债务产生实质性效果。政府应该采取整合措施, 解决高校债务治理上的碎片化问题, 形成整体性政府, 全力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现应用整体性治理, 从各省级政府的角度, 提出以下化解高等学校债务的对策:

(一) 建立各职能部门的互相信任, 明确高校债务偿还责任

1. 成立化解高校债务问题领导小组。

建立整体性政府, 首先要在组织间建立信任。成立化解高校债务问题领导小组是建立组织信任的基石。建议该小组由省政府牵头, 根据政府部门对高校管理的职能, 建议小组组成成员应包括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审计厅、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等职能部门。由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 工作执行力更强, 跨部门信息沟通更顺畅, 部门间工作协作性更好, 是完成化解高校债务目标有力的组织保障, 有利于更快、更好的完成化债目标。

2. 制定化解高校债务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整体性政府工作的重要前提是要有统一的工作原则与工作目标。

基本原则。第一, 以高校为偿债主体原则。高校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 具有独立法人和独立预算。从债务形成过程分析, 贷款是由高校作为贷款责任主体签署的贷款合同, 大量贷款未经政府部门审批属于学校私自贷款, 高校贷款所进行的基本建设, 存在规划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 高校债务的偿还主体应为高校自身。第二, 强制性偿还原则。目前部分高校具备偿还存量债务能力, 但由于预期政府会代替学校偿债或期待偿还责任后移, 学校拒不偿还存量债务。学校所具备的偿债能力, 多源自得到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或学校资金财政保障水平较高, 这些来源均为政府投入, 政府有权对这部分资源进行再分配。因此, 为减少债务负担, 体现化解债务政策公平性, 政府对具备偿还债务能力的高校, 应强制其优先偿还存量债务;第三, 定期沟通、汇报原则。为有效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作用, 及时掌握化解债务的进度与问题, 省政府与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职能部门与高校之间应建立定期沟通、汇报制度, 促进化解债务工作有效完成;第四, 绩效考评与激励原则。省政府应将化解高校债务工作列为每年省属各高校年度工作考核目标。省政府每年对债务偿还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并就考评结果对省属各高校进行奖励与惩罚。对未完成年度化债目标的高校, 责令其立即偿还, 并追究相关责任。

目标任务。偿债目标应实行差异化原则, 充分分析各高校债务结构和财力水平, 确定分校的偿债目标。

(二) 落实政府职能部门对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责任

1. 加强高校贷款审批与基本建设管理, 控制债务规模。

化解高校债务的核心工作就是控制贷款规模和偿还存量贷款。只有有效控制新增贷款, 化解存量贷款才具有实质意义。随着事业的发展, 高校进行大量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由于资金不足, 学校通过贷款搞建设。因此, 控制高校贷款规模的核心工作就是严格贷款审批制度, 控制学校基本建设。

对于高校基本建设, 目前是由省发改委审批, 下达基本建设计划。省发改委审批基本建设项目, 要求高校提出项目资金来源。由于省发改委不掌握高校全面准确的收支情况, 所以其难以判别高校是否有足够财力安排项目经费, 造成学校以自筹资金名义申请项目, 实质利用贷款搞基本建设。同时, 由于基本建设审批逾越了预算审批权限, 所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无法掌握高校下年度基本建设准确计划, 造成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并未全额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不仅在基本建设审批权限上存在问题, 在审批时间上, 省发改委每年不定期多次审批当年基本建设计划, 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每年九月份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 工作时间上亦是冲突的。该碎片化管理, 需要对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基本建设管理进行整合, 整合措施包括: (1) 每年六月上旬由省属高校编制下年度预算 (编制时间早于一般省直单位, 主要是考虑预算审核时间和学校暑期放假因素) , 含基本建设预算; (2)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学校申报基本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同时根据学校财务状况, 确定学校财力是否足以安排项目。七月上旬,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审核同意的项目报省发改委; (3) 省发改委审批下达下年度基本建设计划, 同时提出基本建设省补助项目资金分配方案, 于八月上旬报送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4)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根据省发改委下达的下年度基本建设计划, 在九月编制省属高校预算, 基本建设项目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基建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做调整; (5) 由于学校下年度招生计划在下年春季确定, 并且一些学校受升级等因素影响, 所以预算执行中, 对于确受客观性、不可预见因素影响, 形成的新增基建项目, 原则上可以申请追加项目预算。追加预算程序应与预算编制审批程序相符。每年只允许在六月上旬申报下年度预算时, 一并申报当年基建调整预算, 原则上每年只允许追加一次基建预算。

控制债务规模的另一项举措就是严格贷款审批。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贷款审批管理十分重视, 2000年、2001年两次出台高校贷款管理办法。2008年, 省政府出台规定, 省属各高校一律不得举借新的商业银行贷款;特殊情况下必须贷款的, 要经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审核后, 报省政府审批;擅自向商业银行贷款的, 责成学校于当年年末一次性归还银行贷款, 并追究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严格执行文件精神, 落实贷款审批制度, 惩治未经审批进行贷款行为, 将用学校纳入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从零余额账户直接支付归还贷款本金, 并追究违规责任。该文件在化解高校债务实施阶段同样具有指导性作用。但实际管理中, 一些银行在高校新增贷款未经省政府审批情况下, 擅自向学校发放贷款。因此贷款审批发放环节亦需要整合管理, 整合措施包括: (1)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审核新增贷款, 并报省政府审批; (2) 省政府批复新增贷款到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由两厅共同发文批复省属高校; (3) 省属高校选择贷款银行, 银行根据两厅贷款批复, 与高校签订贷款合同并发放贷款, 高校将合同报两厅备案; (4) 执行中, 如发现有银行擅自向未经审批高校发放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将追究贷款行主要领导的责任; (5) 由于银行贷款受到审批制约, 高校会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债务融资。为全面防止学校债务风险, 要求学校对银行贷款外其他债务融资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申报审批, 经两厅审核同意并批复后, 学校方可进行融资活动。

除上述强有力管理措施外, 还应实行高校财务状况、债务状况季报制度, 由学校在每季度终了半个月内将季度报表、报告报送省教育厅。这一制度一方面可以使政府部门及时掌握高校财务运行与债务规模动态状况, 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有针对性加强债务管理。

2. 加强预算管理, 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应不断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 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学校勤俭办事业, 压缩不必要支出。

(三) 银行应加强高校贷款风险管理, 政策支持化解高校债务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银行管理职能部门, 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管理, 并对化解高校债务给予政策支持, 提高高校资金周转能力。

1. 银行应加强高校贷款风险管理

一是严格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管理, 增强银行放款风险意识, 完善银行放款特别对高校贷款的风险测评。对未经批准向风险测评不过关的高校放款的银行, 应进行严惩;二是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应要求商业银行落实地方政府控制高校贷款管理办法, 依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高校贷款的批复发放贷款, 不得擅自与高校签订合同进行放款。

2. 银行应在政策上支持化解高校债务

第一, 积极推动学校贷款进行“短转长”, 降低高校债务成本。目前大多数高校进入还贷高峰期, 在学校不具备还本能力的情况下, 如何适当延长还贷期限, 降低筹资成本, 就成为重要问题。有效的措施就是推进银行与高校合作, 将高校短期贷款置换为优质长期贷款, 即“短转长”。建议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支持各银行进行高校贷款置换, 优化高校债务结构, 降低债务成本, 为化解高校债务赢得时间与机遇。

第二, 政策支持学校偿还贷款, 提高高校资金周转能力。一是简化学校“倒贷”程序。由于高校没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 只能采取借新还旧的“倒贷”方式。但执行中银行要求高校先行出资归还偿还到期贷款, 才为学校办理贷款手续。这使高校只能留存大量资金用于“倒贷”, 降低了高校的资金周转能力, 影响高校全方位运作资金化解存量债务。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 允许商业银行在得到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高校“倒贷”的批复基础上, 无需学校提供资金, 直接为高校办理续贷;二是化解高校债务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随着化解债务工作的进行, 学校偿债能力逐步增强, 原则上应鼓励高校在有偿债能力的基础上提前归还存量债务。按照银行管理办法, 提前归还未到期债务, 贷款方须承担违约责任, 需向银行交付大额违约金。在此管理方式下, 高校难以提前还款, 制约了化解债务工作的进展。因此, 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 免除高校提前还债责任, 支持高校早日还清贷款。

(四) 整合职能部门信息, 完善部门间信息沟通渠道

高校应按管理要求, 及时将本单位信息报送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处于第二层次的政府职能部门应发挥前述各自职能作用, 在部门间加强业务信息传递与沟通, 并及时掌握高校工作动态信息, 及时帮助高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省化债领导小组应每季度听取职能部门汇报, 及时处理职能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 并于每年年初召开化债工作会议, 总结上年化债工作, 布置下年工作计划。通过这一整合信息系统的建立, 使各层次沟通更加顺畅, 解决突发问题更加迅速, 促进化债工作目标、手段相互增强。相信在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下, 高校债务管理将更加完善, 高校债务将得到有效化解。

参考文献

[1]Wildavsky, Arron.The politics of the budgetary process[M].Boston:Little Brown, 1964.

[2]Caiden, Naomi.Patterns of budgeting[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78, 38 (6) :539-544

[3]刘邦驰.汪叔九.财政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5.

[4]张小卫.高校预算管理相关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 2005 (12) .

普通高校债务问题 篇10

一、高校负债办学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原因

产权制度无疑是在所有的制度安排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我国公立高校而言,国家是投资主体,是产权终极所有者,高校管理者受国家委托对学校实施具体经营,高校在法律上虽然已成为了一个事业单位法人主体,有了自主投资、办学、管理等方面的权利,但是高校依然是一个财政主体,是国家预算的一个基层单位,国家财政及财政性资金仍然是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从产权角度来说,高校的最大投资主体是政府,所有权归属国家,高校并没有独立财产,在事实上也不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高校办学的债权债务最终还是由政府来承担,这必然导致在贷款决策中的非理性化倾向。

(二)解决经济增长及人口超常规增长问题的必然选择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也遇到了增长下滑和通货紧缩的双重压力,为了化解这种不利局面,中央政府实施了以增发国债、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与刺激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为341万,招生数为180万,毛入学率仅7.9%;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之后连年递增,到2004年在校生人数猛增至2400万,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通过扩招高等教育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随着在校生人数的激增,高校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更加突出,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住宿、教程硬件设施的满足问题,学校土地面积和校舍必须扩大,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公立高校在学校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如果资金不足,应当由主办部门而不是高校去举债,在政府财政投入能力不足、高校学费上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发展、财政、物价等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鼓励和放任公立普通高校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也成为必然的趋势。

(三)政府在回避本应承担的责任

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对资金的需求急剧扩大,而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财政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虽然年年在增加,但是在资金投入上与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的经费所需无法匹配,教育投入增长的速度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本应由财政解决的资金问题,改由向银行贷款来解决,使得信贷资金财政化了。通过让高校借助银行贷款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本质上是一种财政投机,结果只不过是推延了财政支付的进程,减少了政府的即时财政支出压力,推卸本应承担的责任,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政府的责任。教育部、财政部于2004年7月13日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明确规定:“贷款高校作为贷款的主体,必须承担还贷责任。”更是将此意图暴露无遗。

二、高校负债办学的危害性分析

(一)造成高校教育质量下降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在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高校一直面临着开设更多课程以适应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的压力,高校的教师也会出自学术兴趣和工作量的考虑而开设新的课程。由于高校负债问题的影响使得高校不得不加强“成本——效益”核算意识,节约成本、降低开支,由于债务支出的还本或付息都是刚性得,高校在制定年度预算时不得不把当年到期的本息开支作为硬性支出,其次人员经费的支出也要保证,在收入有限,财政性资金无法满足支出的需要时,唯一的选择是压缩教学方面的开支,如按教育部的规定教学四项经费应占学费收入的25%,可是这一指标没有一个强制性的执行监管机制,在这种状态下削减预算是必然的。教学支出、课程培训、设备投入、学生实践等必要的教学开支项目就会缩水,在专业建设、教师培训等软实力方面的投入就会大幅减少,极端的情况可能就只剩下“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培养大学生的尴尬局面,而对于实验设施需要投入巨大资金才能维持运转的理工类专业都会避之不及,更不要讲专业建设的前沿化了,长此以往高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必然下降。

(二)加剧高校财务风险

自1999年起,高校就面临着因大幅扩招而带来的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银行与学校双方建立起了积极的银校合作关系,银行为高校改造和校园建设、更新和添置仪器设备提供了大量信贷资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扩招的压力,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杠杆。尽管高校贷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但公立普通高校直接向商业银行大规模贷款办学,赤字运作,在我国历史上是一项从未有过的尝试。贷款办学的很多弊端,如盲目借贷、铺张浪费、管理缺位、违规操作、道德风险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高校银行贷款的巨大负担,已经将一些高校拖入濒临破产的边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

(三)不利于学术水平提升

高校是国家一个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基地,拥有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研究型人才,必须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通过重点专业建设与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一个平台,可是这些任务如果没有强大的经费作保障,难以实现。另外,高校的学术声誉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如果教师们的工资每年得不到一定比例的增长,人才流失的风险就会成为高校管理者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三、基于办学主体多元化的高校债务问题探讨

(一)稳步推进高校股份制改革

公立高校股份制办学就是用较高效率水平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代替较低效率水平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对部分负债严重、无力偿还贷款的学校,可以试行“债(贷)转股”的形式,建立新型的股份制高校,可将公立高校全部或部分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合理地折合成国家股或法人股,再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及股份制改造对股本结构的要求,向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基金会、企业及个人等适当发行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成立一个以办学为目的的教育股份公司,设立董事会,成立由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体管理高校的运转,政府国资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负责高校的办学监督工作。公立高校通过推行教育股份制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筹集社会闲散资金,缓解教育投资短缺。把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创造性地运用于公立高校,把股份制的科学的产权制度引入公立高校,明确公立高校产权主体,既能快速解决经费短缺问题,还能够实现调整教育产权结构,提高公立高校的经营效率。

(二)大力鼓励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鉴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是一个可行且必要的途径,在我国以有限的公共高等教育财政能力承担如今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既吃力,也无必要。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政府应给予民办学校土地划拨、税收减免、贴息贷款、纳入城乡规划、减免建设配套费、办学成本补贴、适度放开教育收费权、返还企业投资办学的所得税、开放教师资源、教师劳保待遇的一视同仁等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等政策进行扶持。

(三)建立教育资本市场

高校的校舍、运动场地、大型仪器设备等支出项目都是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一旦建成可供好几代人使用,这些项目通过举债融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为了避免个别高校在运作上的合规性问题,可由政府牵头建立教育资本市场。首先,发行教育债券和股票。符合上市条件的股份制高校可以上市,暂不符合条件的可以发行教育债券。其次,建立教育投资基金。教育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有:帮助还没有上市的股份制高校上市;帮助相关教育行业发展,如教育用品、教学仪器生产,学校基本建设等;帮助民办、私立学校发展;建立教育银行或教育发展公司。

(四)借助其他资金渠道

土地置换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无疑也是一个短期见效的工作,要以我国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依法进行置换,在土地置换的规划和执行中需要国家出台专门的法律加以保障,使得之一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参考文献

浅谈高校债务的成因与特点 篇11

【关键词】高校债务风险  成因  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为满足高校基建投资等方面的资金需要,许多高校通过提高学费,向银行借贷,募集社会捐赠资金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其中考虑学生家庭承受能力,学费提高幅度空间有限。对很多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募集社会捐赠额只能算杯水车薪。所以解决高校发展过程中资金瓶颈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向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作为一种债务,充其量只是将高校的资金压力推迟,到期不但需要还本还要支付沉重利息,所以在极度扩张之后,高校贷款后遗症就随后出现,相当数量高校陷入困境。例如,为了偿还贷款,江苏部分高校被迫变卖校产、河南个别银行克扣欠债高校教师工资、吉林大学不惜“自爆家丑”公开征集债务解决方案等等诸如此类事件屡现于报端。目前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近年来,虽然在财政的支持引导下,高校债务化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高校债务危机并未彻底根除。本文将对高校债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特点,为提出防范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一、概念

(一)高校债务

高校债务是指高校所承担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需要用资产或劳务进行偿还的现实义务。它包括:应缴款项、应付及暂存款、代管款项、借入款项,应缴款项包括预算内外的资金、应交税金及其他应上缴的各种款项,其中预算内外资金是指高校根据规定收取的应上缴财政纳入预算的资金和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前三者即应缴款项、应付及暂存款和代管款项由于这些款项主要是日常财务核算中形成的,其金额一般相对于借入款项较小,而且它们的期限相对于它也比较短;借入款是由于学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而形成的负债,它主要是用于学校修建教学楼、食堂、宿舍、办公楼等的基础教学设施,是专款专用。本文所研究的高校债务就是这一类负债。

(二)高校债务风险

对于高校债务风险定义的界定,目前有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叶金平(2007)认为高校债务风险是由于学校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国家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而导致高校贷款到期时面临无法还本付息的风险,或者说是高校在对基本建设投资、校办企业投资以及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过程中由于资金筹措与原来的预算相背离而所产生的负债风险。龚建英等人(2006)、杨宇(2008)将高校债务风险定义为:高校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作用下形成的财务状况不确定性,从而使高校蒙受损失,造成其不能充分承担其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乃至危及其生存的可能性。综上所述,高校债务风险是指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后所产生的严重影响教学科研质量、人才稳定以及高校健康发展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二、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高校举债是对于未来收入的提前预支,而且由于未来收入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其未来支出的压力性使学校的债务风险难以预计,这也说明高校的债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一)内因

1.日常监管弱化。高校领导作为代理人,高校的规模以及发展速度是当前上级组织部门主要的政绩考核指标,这种考核要求会促使他们选择短期行为。首先,他们如果不贷款,学校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各项指标上就会落后于其他院校,他们个人的升迁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反之,只要他们私人不拿一分钱,他们就无须为无法偿还贷款承担责任。

2.盲目扩张建设。在全国扩招的迅猛浪潮下,几乎所有高校不同程度的进行了“圈地”运动,不少高校没有系统的评估自己本身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以及办学规格,就盲目扩招学生,在大学城纷纷购地扩大学校规模,尽管可以通过旧校区置换等方式获得部分建设资金,但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此外,豪华大门等高校基建面子工程也让高校的债务危机因为盲目浪费而加深。

(二)外因

1.银行审批不严。由于银行一般认为公办学校是国家办的,是事业单位,它有财政拨款、学杂费收入等稳定的还贷资金来源,投资风险小,投资收益可观且稳定,可以作为资本追逐的热门领域和最具“钱”景的投资市场之一,而且与企业比,高校在银行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给高校贷款风险小,银行贷后管理成本低,因此银行更倾向于向高校贷款。同时,银行在对高校贷款的审批程序和把关上不够严格。尽管银行知道贷款给高校会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但是高校的最大投资主体是政府,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学费收入是补充,当高校过度负债而无法偿还贷款时,政府作为高校的最大投资主体,将是债务的最终承担者。因此,使得高校很轻易地获得贷款。

2.收入渠道单一。目前我国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财政拨款和学费等事业性收入。其中,财政经费拨款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支出仅为3.19%,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这一数据与发达国家6%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加的大。在财政补款中还包括各类专项拨款。这类款项要求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作还贷等支出。学费收入中国家明确规定必须有不少于25%用于返还学生,不少于20%用于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不少于1%用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因此,高校能够支配的自由资金非常有限,面对财务困境,从银行贷款成为无奈之举。

3.扩大招生规模。审批为实现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199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扩大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从1999年开始我国以每年40万~50万人的速度扩大高校招生。众所周知,每增加一个学生,就必须增加床位、实验设施、座位以及相应的投影仪等配套设施,如果数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甚至必须修建教学楼、食堂、宿舍、办公楼等的基础教学设施,而这些设施的增加都需要资金作为支持,这也就意味着随着高校的快速扩张,高校对于资金的需求逐渐剧增。

4.地方政府推泼助澜。对于高校借贷扩张行为,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不断推泼助澜,不少地区的官员把城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手段运用到高校管理,不惜投巨资开发“高校园区”、“大学城”,希望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是拉动一座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万人大学”就成了地方政府夸耀的政绩。

三、高校债务的特点

从上述高校债务成因来看,高校债务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潜伏性、转嫁性、非相关性。高校贷款期限普遍较长,一般在短期内高校债务风险是很难显现出来的,因此这就减轻了人们对于高效清产债务的担忧;高校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风险是由政府承担的,高校破产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当高校遇到危机的时候,其风险就会自动转嫁到政府机构身上;最后,高校债务风险与其收益具有非相关性,高校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特点,许多高校的投资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评估或是严格的策划,其负债也不能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2.专用性、有偿性。高校所贷款得来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对影响高校未来事业发展的项目上,即专款专用。比如:用于对高校自身所创办企业的投资、科技研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偿性是任何债务都具有的特点,高校不仅要向银行归还贷款本金,同时还要偿还利息。

3.还款资金来源单一。高校资金来源可以分为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目前我国政府资金对高校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高校教育经费的缺失,这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不成正比。长期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所以也基本上无法为学校的负债提供额外的帮助。非财政性资金可以划分为高校自身所创办的企业以及其办学过程所带来的收益如:教育经费、爱心人士或社会组织的捐赠、学费及住宿费收入、科研成果以及其他自己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校办产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合理以及缺乏竞争意识等的原因,使得它所带来的收入并不可观,甚至还会负债;教育事业收入,即学费、住宿费等收入,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之一为学费收入,它可以用来还贷,但是由于近年的连续扩招,高校的容纳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即学生规模相对趋于稳定,学费标准也已经超出了我国居民的承受能力,学费收入的增长空间有限,因此利用教育事业收入来偿还贷款是远远不够的。

高校巨额债务的最终受害者将是国家和学生,巨额债务会降低学生奖学金,教职工劳动报酬得不到合理浮动。如此恶性循环,教育质量会受到不利影响,最终是国家的教育事业受到损失。因此各级政府应该从高校债务的成因出发,正视这个问题,早研究,出台具体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晖.高校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11.(1).

[2]李文江.公立高校贷款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

[3]敬彩云.《高校贷款风险研究述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6).

普通高校债务问题 篇12

摸清普通高中发展中存在的负债情况, 找寻化解债务的途径,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是当前推动普通高中发展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此, 笔者结合2012年对河南省新乡、南阳、三门峡等省辖市的调研谈些认识。

一、普通高中债务现状

由于人口出生率峰值出现, 加之望子成龙的家长心理, 普通高中的规模和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无法满足接受高中教育这一社会需求。基于社会责任, 相当一部分普通高中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不惜举债发展。这种不得已的负债发展扩大了普通高中的规模, 改善了学校的办校条件, 扩大了教育资源, 促进了高中教育的大发展, 进而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统计显示, 199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共有643所, 在校生51.13万人, 2007年普通高中达到920所、在校生212.63万人的规模[1]。在政府有限投入的前提下, 普通高中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负债。在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背后, 很多学校在带着镣铐跳舞, 应该说负债发展的前景堪忧。

1.债务规模大, 结构复杂

调查显示, 截至2010年底, 南阳市72所普通高中 (其中公办普通高中61所) 的债务余额为104145.57万元;三门峡市26所普通高中的债务余额为46329.73万元;新乡市的64所普通高中的债务余额103250.7万元。三个市的普通高中债务构成大致有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集资形成的债务、拖欠工程款形成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等五个部分。调查发现, 在新乡市普通高中所欠债务中,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占9.79%、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占21.71%、集资形成的债务余额占11.05%、拖欠工程款形成的债务余额占41.74%、其他相关债务余额占15.71%。三门峡市和南阳市的债务余额构成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分别占61.74%和76.89%。

2.偿还压力大, 学校不堪重负

调查发现, 南阳市普通高中的第一笔银行贷款发生于1996年, 桐柏第一高级中学用于基本建设的19万元。1998年以后学校举债发展处于高峰期, 举债数额不断攀升。截至2010年底, 南阳市普通高中104145.57万元债务余额中到期偿还情况为:2011年75810.6万元、2012年7067.26万元、2013年7800.9万元、2014年4961.7万元、2015年3110.77万元、2016年及以后年度5394.35万元, 它们分别占2010年末南阳市普通高中债务余额的72.79%、6.79%、7.49%、4.76%、3%、5.17%。在调查涉及的三个市中, 虽然在普通高中债务构成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比例很高, 但政府的缺位使得还债的压力压在了学校层面。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用于保稳定、保运转、保工资, 偿还债务和利息更是捉襟见肘。躲债已成为很多普通高中校长的无奈选择, 债主堵校门、法院起诉校长、举新债还旧债等在很多学校已属常态。更有甚者, 如新乡市封丘县一中在银行追债、学校信贷信誉丧失的情况下, 不得不将贷款转到校长和教师名下。

3.债务消化困难, 政府支持乏力

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方面, 普通高中发展经费保障问题的政策缺失使得学校发展没有可靠的物质保障。调查发现, 地方财政除了拨付普通高中教师工资之外, 对生均公用经费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缺乏刚性的制度性投入保障机制, 很多地方的学校公用经费及其他所需资金, 主要靠学校领导与政府部门领导的关系或者靠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态度来决定, 是否拨付以及拨付数额的主观随意性较大。统计显示, 2011年新乡市封丘县的5所普通高中在校生13090人, 教学班级共计223个[2],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该县当年用于普通高中的公用经费不足8万元, 按每个教学班划拨35元公用经费, 学校办公经费更多靠学费和择校费来维持。1998年规定并延续至今的河南省普通高中收费标准为省辖市市区150~200元 / 生 / 期、县城和农村地区100~150元/生/期。《关于规范我省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豫教财字〔1998〕96号、豫价费字〔1998〕269号、豫财预外字〔1998〕23号) 2003年教育部制定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要求:择校生招生比例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收费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财政、物价部门提出意见报请省级人民政府批准。2005年河南省规定普通高中择校费为省级重点高中18000元 / 生 /3年、市级重点高中12000元 / 生 /3年、一般高中7000元 /生/3年[3]。学校所在地域、规模、质量和生源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校的事业收入, 对诸如封丘一中这样仅靠收费和择校费来维持运转的学校来说, 要消化债务假如没有财政的支持更是无从谈起。虽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逐年增长, 但地方财政在分配有限的教育经费时更多地是保证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 非义务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缺乏国家财政性财力的全面保障。政府支持乏力使普通高中偿还债务的能力处于不可能的境地。

对待普通高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债务问题, 我们应该有客观的态度, 不能以债务的多少来衡量债务的优劣, 更不能以债务来唱衰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实际上, 巨额债务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属于良性债务的范畴。调查中我们发现, 普通高中所欠债务大多是因为学校的硬件投入所致。在硬件到位的前提下, 有着较高教育教学质量、稳定的生源和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优质高中均能够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化解债务。如新乡市一中2006年举债以每亩地15万元征地362亩用于新校区建设, 2012年每亩至少增值了3倍, 增值额达16290万元。一分为二地看待普通高中债务问题有利于我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更有利于我们找寻合适的办法来化解债务。

二、普通高中债务形成的原因

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基础上, 河南省教育经费总量逐年增长, 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是, 由于发展义务教育的硬任务存在, 为了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成果, 基础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主要是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软硬件建设。而对于普通高中来说, 政府财政在保证在编教师工资发放之外, 鲜见将普通高中基建列入财政预算, 在相当一部分县区甚至连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和其他专项经费也未列入财政预算, 更遑论教师培训和教研费用等等。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很多普通高中为满足事业发展所需经费不得不通过多种渠道来筹措, 这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形成了学校债务。新乡市延津县一中, 2000年以来的4000多万元改扩建总投入中财政拨款不足100万元的事实, 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政府投入不足是造成普通高中举债发展的原因之一。

2.生源增加与学校基础设施薄弱的矛盾

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断扩招, 人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普通高中生源迅速增加;二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和水平的需求不断增长;三是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人群峰值的出现致使学生人数快速增加。面对受教育人数的不断增加, 普通高中已有的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受教育需求。为缓解这一矛盾, 很多学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 新建或扩建教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基建所欠债务是普通高中债务的主体。

3.教育成本攀升和学费标准过低的矛盾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保证和稳定学校生源, 普通高中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培训等方面投入逐年增加。物价不断上涨造成普通高中的教育成本逐年提高, 而作为学校发展必要经费来源的学费却是依据1998年的标准收取。高成本低收入的现实使部分学校举债维持运转。

4.名目繁多的等级评定和验收评估

为推动普通高中规范发展, 国家制定了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图书馆发展标准以及信息化建设标准等等, 这些标准细化到了生均。为应对达标验收和等级评定, 很多学校高标准、高起点改扩建学校, 大大改善了学校的硬软件设施。调查发现, 学校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基本上是靠举债完成的。

5.学校规模扩大与教师编制不足的矛盾

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 带之而来的是学生数量增多后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学校规模扩大与教师编制不足是当前普通高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可能是出于减少财政压力的考虑, 各地在应对普通高中大发展过程中师资缺口方面的编制投入缺乏灵活性。刚性的编制制度造成了普通高中无编制教师大量存在的事实。为稳定教师队伍, 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自筹资金发放无编制教师工资实属无奈之举。调查发现, 新乡市一中共有无编制教师385名, 学校在已有的债务压力下每年仍需自筹1155万元用于工资支付。

三、化解债务的建议

普通高中债务问题, 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 调查中我们发现, 各地针对实际情况都在探索着控制、减轻、化解债务的路径和方法。为了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良性发展, 有效化解债务, 基于各地的有益探索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厘清债务结构, 明晰债务主体

针对普通高中债务调查和审计结果, 在分析债务结构的基础上, 建立债务偿还机制, 明晰和确定债务主体, 把不应该由学校偿还的债务剥离出去, 保证债务有效化解。

2.明确政府责任, 分级负担债务

政府是兴办普通高中教育的主体, 理应承担学校发展的经费投入。政府缺位和学校越位背景下产生的普通高中债务单靠学校自身偿还确实乏力, 政府理应负担一定的债务偿还比例。在有效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 建立省市县三级分级负担机制化解债务。另外, 要通过转移支付手段, 加大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的转移支付力度, 减轻他们化解债务的压力。

3.完善投入机制, 保障教育经费

一要建立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加大政府对普通高中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二要完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方式, 在保证教师工资发放的同时, 设立合理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落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三要把普通高中的改扩建工程、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建章立制, 规范普通高中举债行为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实情制定并出台普通高中“借、用、还”等具体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约束盲目、随意的借贷行为, 加强基础教育建设项目管理, 监督普通高中的债务管理。

5.提高学费标准, 增加学校收入

“普通高中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4], 对其供给和使用应该遵循政府和使用人共同分担的原则, 由政府和使用人共同负担教育成本。根据物价上涨因素造成的普通高中教育成本提高的实际, 制定于1998年的学费标准确有调整的必要, 就目前来看, 普通高中学费城市高中800~1000元 / 生/ 期、县镇和农村高中600~800元 / 生 / 期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关于公布取消的收费项目和降低有关收费项目标准的通知 (豫政法[2005]49号) .

上一篇:三相调压器下一篇:机械制图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