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

2024-09-29

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精选8篇)

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 篇1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 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之间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学习普通话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最近十几年来, 国家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从1994年起开展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确立了检测和评定普通话水平的标准, 而且对于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游等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作了相应要求。从1998年开始实行每年一次的“推普周”活动,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普通话。我院是一所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的高等职业学院, 根据相关规定, 我院外语、艺术类师范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达到二级乙等, 初等教育 (中文) 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达到二级甲等。我院学生全部来自不同的方言区, 入学时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且参差不齐, 要使他们在毕业前能获取相关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难度不小。鉴于此, 我院对于普通话的教学和普及工作高度重视, 在所有的师范类专业都开设了一个学期的《普通话语音》课程, 并且在院内形成了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我在我院教授《普通话语音》课程已多年, 下面针对我院学生的情况,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普通话语音》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目标, 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使普通话学习取得成效的前提。在第一节课上, 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普通话, 以及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首先, 促使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直接的动力就是他们毕业前必须通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我在第一节课首先会通过与学生对话或者让他们彼此交谈的形式了解每个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对照要求, 指出他们的差距,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其次通过介绍普通话形成的原因、历史和普通话的使用现状、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 以及播放一些语言艺术的视频音频, 激发学生们对我们民族通用语的热爱之情。作为一个中国人, 理所当然要热爱我们自己的语言并且以她为自豪, 而且她又是那么的优美动听。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普通话的热爱去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而言, 拿到了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就完成了学业上的任务。但是作为未来的教师, 普通话是伴随终身的职业语言, 对它的学习绝对不能仅仅以拿到相应的等级证书为终极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都很注重激发学生对普通话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二、介绍理论, 准确简洁

普通话语音教学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指导学生准确地发音。虽然这早在学生念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了, 但是由于长期受方言教学的影响 (据调查, 我院很多学生的家乡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采用方言教学的情况很普遍) , 或者由于当时普通话启蒙教师的发音本身不太标准, 因此对于不少学生而言, 学习正确发音依然是重要的任务。理论指导实践, 正确发音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语音的基本理论知识, 尤其是发音器官图和普通话中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元音舌位图和普通话中35个韵母的发音要领, 普通话四个调类和“五度标记法”。教师在介绍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要做到准确清晰, 可以边对照图片边讲解, 辅以标准的示范。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接受和领悟能力, 在理论的指导下发音能够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即使一时不能完全纠正, 也会有很清晰的努力方向, 比起单一的模仿效果要好得多。当然, 理论的介绍要适度, 教师只需要将要点准确清楚简洁地介绍给学生, 让他们记住就可以了, 无须加以太多的发挥。教师应该留下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 并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复习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

三、分组教学, 重点纠音

贯穿整个《普通话语音》课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和有缺陷的发音。广东是一个方言复杂的省份, 受方言影响, 广东人学习普通话的难度很大。我院的学生基本上来自广东省的各大方言区, 分别受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影响, 有的同时受几种方言影响, 教师帮助他们正音纠音的难度不小。为了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率, 我以分组的方式进行纠音教学。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 我让学生填写一个调查表格, 其中包括籍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方言等项目, 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上交一篇朗读录音。我根据这些资料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粤方言组、闽方言组和客家方言组。纠音时, 我就根据每个方言组学生存在的主要语音问题, 有侧重点地进行指导, 由面到点, 从全组到个别。比如粤方言区的学生往往舌尖后音zh、ch、sh、r发不到位, 后鼻音eng发成ong, 舌面音j、q、x同舌尖前音z、c、s相混, 等等;闽方言区的学生最集中的问题是将前鼻音an、en、in发成后鼻音ang、eng、ing, 韵母e和i不分, 等等;客家方言区的学生则容易将后鼻音ang、eng、ing发成前鼻音an、en、in, 声母h发成f, 圆唇韵母ü发成不圆唇的i, 等等。同时, 这三大方言区的学生也存在着共同的发音问题, 比如儿化音、轻声音、卷舌音不会发或者不到位。对于这些难点音, 我都在各组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指导和纠正。为了让学生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有更形象的认识和把握, 我想了不少办法帮助他们纠音。比如, 发后鼻音时让学生张大嘴巴深深地倒吸一口气, 感受舌位。又比如闽方言区的学生发前鼻音很困难, 总是控制不住舌头往后走, 我就让他们以韵腹为起点, 先找准舌位唇形, 然后慢慢将舌头向前伸, 最后舌头停在上齿背或是用牙齿轻轻咬住舌头。总之, 在纠音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难点音, 以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为指导, 多联系平时的经验, 反复对学生进行纠正和模仿的训练。另外,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后结对子, 找一个语音方面可以和自己互补的同学经常在一起练习, 将纠音训练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四、加强练习, 形式多样

《普通话语音》课是一门语言技能课, 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多练习。在教学中, 我安排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口头练习, 这些练习的呈现方式灵活、有趣、多样, 有声母、韵母、声调、音节, 有词语、句子和文章, 还有诗歌、绕口令、故事甚至歌曲。在这种反复训练中, 相同的内容可以在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中不断重现, 使学习过程活泼轻松, 从而达到良好的纠正发音、流畅表达的效果。这些练习不仅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语音学习, 而且使学生保持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 歌曲练习法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我通常选择邓丽君、蔡琴、毛阿敏等国语歌手的歌作为教学内容, 当然选歌的前提是歌手的普通话比较标准, 歌曲本身又比较受学生喜欢。像《小城故事》这首歌就被我选为练习歌, 我先让学生听歌手的原唱, 接着划出唱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发准的字音, 比如涉及平翘舌音的“城”“事”“充”“是”“收”“说”“错”“真”“善”, 涉及前后鼻音的“城”“满”“谈”“真”“善”“朋”“请”, 以及轻声的“故事”“朋友”, 等等, 然后通过自己的发音示范和方法指导, 让学生先发准这些难点音, 最后全体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一起唱这首歌。年轻人都喜欢听歌、唱歌, 通过唱歌听歌学习普通话, 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 实践证明效果不错。除了让学生多开口说之外, 我还让学生听和看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演绎的语言艺术作品, 比如相声、小品等。总之, 我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努力做到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注重从视听说三个维度来刺激学生, 培养他们的语感, 以营造一种轻松、浓郁的普通话学习氛围。

五、课外延伸, 注重应用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是最实用的东西。学习普通话必须突出它的实用性, 让它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 课堂上的训练重要, 课外的实践同样重要。

由于受大的语言环境影响, 不少学生上课讲普通话, 可是一下课就用起了方言, 使学习的效果很难巩固。我要求学生除了上课时间要用普通话交流以外, 每天还必须保证用不少于半个小时的时间朗读普通话作品, 并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收听普通话广播, 从而保持一种比较好的普通话语感。学生学完语音后我要求他们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一方面督促他们在课外继续坚持练习普通话, 另一方面拿到证书后也可以增强就业优势。我还强调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就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使语言文字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人人都肩负着“使汉语更纯洁、更规范”的责任。我要求学生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从“说好普通话, 不写错别字”做起。这就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堂外, 并且能够指导他们的语言实践。学习的课外延伸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热情和较好的状态, 反过来又能够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实际运用能力较强, 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都能够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二级乙等以上的证书。教学实践证明, 只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明确目标、讲究方法、强化训练, 《普通话语音》课的教学就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 我院教授《普通话语音》课程的教师全部具有国家级或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 教学和测试经验丰富, 这也为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 2004.

[2]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新修订本)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 篇2

【内容摘要】轻声是普通话最常见的一种音变现象,也是评判普通话标准与否的重要因素。轻声在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运用中非常重要。熟练把握和使用轻声,不仅关系到普通话的发音标准,还涉及到语意的表达准确、语调的和谐动听等问题。文章探讨了播音员主持人容易错发轻声的现象,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普通话教学方法。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 普通话教学 轻声

普通话语音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启蒙课,主要解决的是播音、主持创作过程中的“硬件”问题,即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音发声问题。普通话语音贯穿播音、主持创作的全过程,并从侧面体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所以,普通话教学受到各专业院校的重视。

轻声是普通话中最常见的一种音变现象,是评判普通话标准与否的重要因素。轻声最大的作用是造成一种抑扬高低的对比,从而增加语言的音韵美。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对轻声的学习需要引起重视。

一、轻声的概念

“轻声”是普通话的特点之一,也是普通话语流音变的一种。轻声虽然听起来与原有的音节发音相似,但它是体现普通话标准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轻声”在汉语普通话中,不仅有区分词义和词性的作用,还可以使说话人的语音面貌更规范、更地道。因此,要想提高普通话水平就必须重视“轻声”的学习。

在现代汉语里,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声母、韵母和声调,每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当人们把汉语的音节连起来读和说的时候,其中的一些声母、韵母和声调就会因为连读而发生不同的变化,有的音节在变化中失去原来的声调。这种失去原来的调型,变得又短又轻的声调称为轻声。①

二、轻声的作用

(一)改变语法功能

1.辨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

例如:东西――东?西

2.可以用来改变语素的组合性质

(1)年月――年?月

例如:①请填出你的出生年月

②现在这年?月,谁管谁呀。

(2)火烧――火?烧

例如:①火烧眉毛

②芝麻火?烧

(3)干事――干?事

例如:①他干事麻利

②小王是军队的文艺干事?

(二)调节语言韵律

在有声语言艺术当中,声音的轻重可以调节语言的韵律,是保证语言流畅、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例如:1.“你太大意了”

2.“我想去商店买东西”

3.“你真漂亮”

上述例子中,应该读成轻声的词如果没有读成轻声,在具体的语境中人们也能明白其意思,只不过语感让人感到别扭。

在播音主持艺术普通话语音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从南方方言区来的学生普通话语音中的轻声语调发音普遍不准确,北方方言区的学生基本正确。这是因为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北京话里有很多轻声音节存在。但事实上,普通话对北京话中的轻声词进行了扬弃,所谓的有区别词义及词性的轻声词为数不多。语言学家徐世荣指出在他所编的1500条轻声词中,可区别词义、词性的双音节词约40条,可区别同音词的约十余组。② 同时,在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测试大纲》必读轻声词表中,共收录有轻声词548条(其中“子”字结尾的207条)。一些词在静态的比较方面的确有词性或词义上的不同,在具体的语境中,依靠语境可以把握其意义。

徐世荣认为:“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京语音有音量轻重鲜明这一特点,而这一特点在语言表达上起着有益的积极作用,应该看作重要的语言成分之一,它给书面的死文字注入生命力,变为活语言,使汉语凭借语音,向准确、丰富、优美前进的方向发展。”③所以,对轻声的分析不仅可以从语言学、语音学的角度出发,而且可以从朗读美学的角度探究。在日常说话或朗诵中,人们总会觉得某个人说话很悦耳,不仅是指其所讲的内容,也指其说话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说话内容与听者的需要是否一致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声音技巧的运用也不容忽视。可以看出,轻声的另一个作用是在句子中强调说话人的目的,让语言有变化,造成一种抑扬高低的对比,从而增加语言的音韵美。

三、轻声的错读现象和对策分析

在普通话的语音教学中,轻声不难模仿和掌握。一般来说,学生在听和写的时候,轻声给他们带来的困难不算大,但是,当学生说的时候,轻声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困扰。笔者针对常见的错读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表1)。

四、轻声的教学重点

(一)培养学生的轻声概念

有些学生不会读轻声,没有轻声概念,教师应用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轻声困扰:1.掌握《普通话测试大纲》中的必读轻声词语表;2.掌握轻声的必读规律。3.培养语感,找对比。

(二)强调轻声读音规范

要让学生掌握轻声音节音高的变化。在普通话的读音中,轻声是一种非常自由活泼的音。它没有固定的音高,它的音高是由前面的一个音节的不同声调决定的。轻声前面的音节决定后面轻声的音高。轻声前面的一个音节如果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四声(去声),或者是轻声的,那么这个轻声字的音高就是较低的。④轻声前面的一个音节如果是第三声(上声)的,那么这个轻声字的音高就是比较高的。轻声读音的一般规律是前高后低、前低后高。但要注意的是,轻声的前提是失去声调,如果只是弱化,其调型仍然保留,则不是轻声。

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轻声对音节的声母、韵母的影响。汉语的音节在读轻声的时候,不仅失去其固有的声调,而且音节中的声母和韵母也会受到影响,发生音变。⑤一般而言,轻声音节中的元音比较含混。发音时,有的复合元音将韵尾省去变成单元音;有的单元音改变了原来的发音;有的轻声音节甚至丢掉了整个韵母。但是轻声音节中韵母的变化有一个总的趋势,即韵母中的主要元音都或远或近地向央元音的区域靠拢。

(三)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轻声常见的误读还在于学习者对表达内容不清楚而造成的错误。比如中国戏曲中有一出戏为《失子惊疯》,在某次晚会中一位主持人却读成了“失?子惊疯”,受众从听觉上会误解成为“狮子惊疯”。由此可见,主持人要注意增加自身的文化积累。

轻声在普通话当中有非常重要的语法作用,有区分词性和词意的意义,因此,学习者要适当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懂得一定的修辞知识,这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轻声。

例如:1.大意(大概的意思)――大?意(指不小心)

2.地下(地的下面)――地?下(地面上)

此外,学习者还要注意语义、语句目的,从而更好把握轻声读音。

五、轻声的教学难点

(一)轻声是普通话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音变现象,一个音节是否读轻声,除了对语义、语法分析外,还要和播音主持的语体结合进行考虑。例如“棉花”,在新闻语体中,“花”不读轻声,但是在娱乐、谈话类节目中“花”就可以读成轻声。

(二)轻声音节是一种弱化音节,在播读时既不要拖长,也不能过于短促,造成吃字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会把“吴老师”念成“吴老”,“师”字完全弱化了。另外,在生活中,有人把本来是轻声的音节处理的过重,开口度过大。例如儿子[za]、孩子[za]。这些现象都是应该避免的。

(三)一般来说,从方言区来的学生,在听和写的时候,轻声给他们带来的困难不算大,但是,当学生说的时候,轻声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困难,往往是一些该读轻声的字没有读轻声,或是不知道哪些字应该读轻声。所以,学习轻声的重点,在于先掌握“必读轻声字”。只有牢固的掌握现代汉语中的“必读轻声字”,才能在使用时熟练和正确的把握轻声音节,这对于掌握普通话的节奏和韵律十分关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播音员”这一职业概念也随之发展,除了传统的广播播音员、电视播音员、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外,现在还有网络主持人、自媒体主持人等,但无论怎么变化和发展,他们都是直接面对群众,以有声语言为手段进行专业语言传播。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只要是运用有声语言工作的人,就离不开对普通话的准确运用。所以,就学习播音主持艺术而言,学生要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如果离开了规范的普通话,这些都将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注释:

①④吴弘毅.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②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③徐世荣.普通话朗读辅导[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78.⑤王理嘉,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参考文献:

[1]吴宗济.现代汉语语音概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2.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

普通话训练课程的语音教学探索 篇3

关键词:普通话 语音基础知识 口语技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并在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特别是在2004年7月颁布的《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纳入培养目标。”高职所开展的普通话教学以及国家设立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就是该项政策实施的具体表现。《普通话训练》是高职院校中旅游管理等服务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培养面向旅行行业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必备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高职学生,普通话的课堂教学是学生纠正方言、学习和掌握普通话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普通话的语音基础知识的讲授不能忽视,教师应该在讲透基础知识的同时去指导学生实践,在实践中使学生体会理论知识的作用,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一.语音基础知识是为准确发音打下坚实基础

《普通话训练》课程目标一般定位为:能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定义,认识普通话推广的重要意义,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够获得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合格证书;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演讲及其他口语交际。可见语音基础知识的传授应为该门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加上足够的实践训练,才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技能。

作为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本省,因此学生语言面貌主要受湖北境内方言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平翘舌音不分,鼻边音不分,后鼻韵混入前鼻韵、声调上一般为入声归入阳平调,阴平调多是高平调,而且轻声、儿化的音变较少使用,因此需要以上内容必须做较精心的讲授,根据声母、韵母、声调的语音知识读好单音节词语;根据音变规律练习多音节词语,准确读好每个音节之后,进入到多读绕口令、经典诗文朗读作品等的朗读训练中,促使学生形成语感和普通话思维;最后进入到命题说话训练,让学生在自然状态用标准的普通话流利地表达。

基础教育阶段的语音教学主要是一种模仿教学,比如“a”学习,教师会让学生模仿医生检查口腔时发出的“啊”音来感受,“ü”模仿金鱼吐泡泡的口型等。而到了大学阶段,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讲授语音基础知识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使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进而规范自己的读音。湖北地区的很多学生会鼻边音n与l不分,比如在讲解n时,先让学生自己发音,然后提出问题:发“n”时,舌尖是否抵住上齿龈,口腔是否完全闭塞,气流从鼻腔通过时,鼻翼是否振动;在讲解l时,用同样的方法,先发音再提出问题:发“l”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的位置与发“n”时有何不同,气流是从鼻腔通过还是从口腔通过,发音时鼻翼是否有振动。这样,学生便能边发音边体会两个易混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最后总结出n是舌尖中鼻音,l是舌尖中边音。学生通过发音不仅体会出辅音发音的不同主要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而且能用正确方法规范发音。

二.运用语音基础知识指导学生发音、正音

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声、韵、调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只有通过普通话语音知识与方言的对比和分析讲解,才能提高正音效果。

湖北部分地区舌尖前音(平舌音z、c、s)和舌尖后音(翘舌音zh、ch、sh)不分,平翘舌音是湖北地区方言正音最困难的一部分。在训练时教师明确指导学生两字声母发音部位,舌尖后音(翘舌音zh、ch、sh)发音时是舌身略后缩,舌尖上翘,抵住硬颚前。如果舌尖翘得不到位,舌身未后缩,抵上齿跟以及舌尖后缩过多,舌尖卷起变成大舌头,都是不正确的。

舌尖前音(平舌音z、c、s)发音时,要讲清与舌尖后音:h、ch、sh的不同是舌尖平伸,抵下齿背。根据发音要领,教师作示范,带领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并辅之以字、词、词组、句子的辨记,区分这两组声母在读音上的差异。

前后鼻韵母问题是湖北地区方言正音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主要问题是没有后鼻韵母eng和ing,只有前鼻韵母en和in。帮助学生掌握后鼻辅音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熟悉的韵母ong、ang,发音时,先发o,然后发不除阻的ng,读ong时声音拉长,仔细体会后鼻辅音ng的发音部位(舌跟抵住软颚,发音时舌体向后缩,软腭下降与舌面后部构成阻碍);反复体会后,让学生再将前边的元音o换成i或e,之后接后鼻辅音ng,即可得到ing或eng的正确发音。这种方法具体、直观,可操作性强,学生易掌握。

湖北地区声调的正音也是一个难关,声调是由音高的变化决定的,而音高需要调节声带的松紧,不像声母、韵母容易体会。教师可以根据音高、调值的知识教学生正音。如阴平调,湖北地区的普遍特点是带有轻度的“降升”倾向,尾音会出现上扬。正音时,音高有下降趋势的学生,首先应教他们把一个音拉平,方法是把音节发音拉长,这样容易发成平调。

另外,湖北地区的学生儿化音也存在一点问题。对于这些学生,首先要指导他们学会卷舌,但有些学生卷舌后的音往往发音不准确,如被窝儿(bèiwōr)会发成bèiwēr。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指导学生练习卷舌音前的相对元音,在发wōr时,先让学生发好o,在o的基础上把舌头卷起。

三.需要大量练习相结合来巩固语音知识

语音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好普通话,所以理论教学需要与大量的实际训练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理论,巩固和消化理论。课堂上的老师范读、领读,或者根据音频资料模仿朗读,不免单调,学生也只是一味模仿和照搬,对学生普通话的熟练掌握程度帮助不大,因此,可以在学习完某一单元的语音理论知识后进行游戏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语音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

1.找音节

游戏方式:给学生展示一篇文章,让学生阅读后找出里面的平翘舌音的字,和有前后韵的字,并大声朗读出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单人完成。

游戏目的: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提示下,让学生能辨别哪些字应该读平舌或翘舌音,哪些字应该前后鼻韵。

2.词语接龙

游戏方式:每个同学依次说一个词语,这个词语中至少有一个音节的声母是zh、ch、sh(或者n、l;in-ing;en-eng),后一个同学所说词语的前一个音节和前一个同学所说词语的后一个音节声母、韵母必须相同。违反规则者或者超过一分钟没有想出答案者,罚唱歌一句,或背诵诗词一句。下一个同学继续。

游戏目的:训练学生翘舌声母字的发音及识记。

3.多字编故事

游戏方式:给学生一些鼻音n声母字,请学生按5个人左右分组,每个小组编一个小故事,必须将教师所给的鼻音声母字全部用上,编好后将故事大声读出来。看哪个小组编的最快、读的最准。

游戏目的:训练学生鼻音n声母字的发音及识记。

4.猜职业

游戏方式:将学生分成5个人左右一组。各组首先确定一个职业,然后讨论该职业可能会做的事,并写出五或六个句子进行描述;最后每组每人读一个句子,其他组的学生则根据听到的内容猜测所描述的职业;描述巧妙、准确者胜。

游戏目的: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成句、成段进行表达。

参考文献

[1]朱建颂.武汉方言研究[M].武汉: 武汉出版社,1992

[2]王群生.湖北荆沙方言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

[3]刑福义.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谢新瑛.旅游专业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

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 篇4

一、普通话语音教学方法

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 主要教学结构版块有声母、韵母、声调、音变。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学情、本土方音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1. 理论教学

在声母教学环节中, 主要让学生掌握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精准感知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这七大发音部位;明确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等几大发音方法。此教学过程主要采用教授法, 教师示范发音的同时贯彻发音技巧和成音理论, 从而让学生知道发音器官是如何配合发音的。用比较分析法来讲析理论, 例如:边音l和鼻音n辨析发音, 发n音时, 用力大, 开口小;而发l音时, 只需要轻松弹动, 但开口大。

在韵母教学推进中, 使学生循序渐进领会39个韵母的发音原理。首先, 学生必须记熟的是舌面元音的舌位唇形图, 掌握前、央、后、高、半高、低、半低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应舌位在口腔的位置。教师通过示范发音结合舌位唇形图讲解10个单元音的发音和成音原理, 然后再通过复元音舌位活动图中显示的位置变化情况来讲解复元音发音状况的滑动。教师用实际的示范发音加上理论说明再结合图示讲解, 让学生知道39个韵母的正确发音部位以及原理。

而在声调、音变的教学中, 理论讲解比较容易, 学生学起来也不难。

2. 语音训练

语音是口耳之学, 所以口语训练很重要。一方面, 要进行发音训练, 这是语音训练的基础。学生通过示范、听辨、模仿、反复练习, 以达到能正确发声母、发韵母、拼音节、读调值的要求。另一方面, 再进行正音训练。

(1) 方音辨证。在声母中, 比如, 贵州大部分地区没有舌尖后音zh、ch、sh、r这四个声母, 把“r”发成舌尖前音。于是就要教会学生正确发舌尖后音, 并且通过熟读舌尖后音词来养成一个新的发音习惯, 而通过熟记舌尖前音字词来分辨自然语言中的平舌音与翘舌音。再如贵州黔东地区没有声母n, 只有边音l。因此, 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发n音;另外, 在贵州黔东邻近湘西一带, f和h的发音是混淆的, 教师要通过对比教学来教会这两个声母的发音[1]。

在韵母中, 贵州方言和普通话也有很突出的差异。如单元音o, 贵州话声母g、k、h, 韵母是o的字, 这个o都要改读。比如:贵州话go, 对应的普通话是ge (个, 各, 哥) ;贵州话ko对应的普通话是ke (可, 课, 科) 。在方音辨正中, 教师要从理论的角度出发, 比较方音和普通话的不同, 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2) 熟记普通话的常用字。当学生掌握了声母、韵母的正确读音, 并能辨别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后, 就要熟记普通话的常用字词了, 然后递进进行普通话句子的训练。

(3) 综合训练。学生学会了基本语音, 熟记了字词, 就要进行自由的综合训练。在理论教学中比较容易理解的声调、音变, 而在实际训练中则变难了。一些字在单念时是一个调值, 但到了一定的词语和句子中, 却有了轻声的变调。有的音节单念时是一种念法, 但到了一定的句子中, 却有了儿化或“啊”的音变。于是, 在系统学过语音后, 就应该结合普通话测试的手法和测试目的进行训练。从理论到实际, 从实践上升理论, 构成良性循环训练方式。

二、小学拼音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必备语言工具, 它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在小学阶段,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四声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用音序查字典。

汉语拼音是单调、枯燥、抽象的符号, 我们怎样让好动的孩子们学会这枯燥的拼音呢?教师不妨在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 给孩子们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对拼音感兴趣。

1. 充分利用教材趣味性

人教版的教材中就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体现汉语拼音的趣味性, 把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以及儿歌阅读几个知识点相互渗透起来, 再配以色彩鲜艳明快的图画。这些形象逼真的图画将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拼音符号富有童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拼音字母时, 我们可根据图和字母的结合性展开趣味教学。如教学“字母ɑ、o、e”时, 就从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入手。教师引导提问:“你在图画中看到了什么?”“那小姑娘、大公鸡还有鹅, 它们在干什么呢?”通过引导式的问答, 可以将画面编成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子, 绿绿的树, 绿绿的草, 清清的溪水。早上, 太阳公公还没有出来, 可是小姑娘和大公鸡就来到了河边, 小鹅也下到了河里。小姑娘‘啊……啊……’地唱着, 大公鸡‘喔……喔……’地鸣着, 小鹅随着歌声跳起了舞, 清清的河水映出了小鹅美丽的影子。瞧瞧, 村庄的早晨多美呀!”于是, 把小朋友引入画面中, “那我们也跟着小姑娘和大公鸡一起唱好不好?”由此进入ɑ、o、e的发音教学。教师做好示范, 让学生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反复练读。在此一并附顺口溜“妹妹唱歌ɑɑɑ, 公鸡鸣叫ooo, 小鹅跳舞eee”“嘴巴张大ɑɑɑ, 嘴巴圆圆ooo, 嘴巴扁扁eee”, 然后再让学生仔细观看教材的图画, 找出图与字母形状相似的部分, 记住ɑ和e的形。

2. 灵活利用儿歌激发兴趣

儿歌非常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语言特点, 在汉语拼音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儿童熟知的事物编成儿歌来加强拼音的读写和记忆。比如:“张大嘴巴ɑɑɑ, 圆圈圆圈ooo, 面带微笑eee, 牙齿对齐iii, 嘴巴突出uuu, 小扁嘴巴üüü”。再如“左下半圆ddd, 右下半圆bbb, 一个门洞nnn, 两个门洞mmm”, 又如“鸽子鸽子ggg, 蝌蚪蝌蚪kkk, 椅子椅子hhh, 母鸡母鸡jjj”。[2]把学生熟知的事物编成字母拼音儿歌, 使抽象思维形象化、生动化, 这有助于学生的读写和记忆。

3. 植入游戏及表演引发小朋友的兴趣

在教学中, 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引起学生兴趣。如“找朋友”的游戏, 让每个学生代表一个字母, 找找看自己和谁可以做朋友 (组成音节) ;当然, 在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玩“开火车”“变一变”等游戏[3]。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 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快、学习的效率更高、记忆得也更加牢固。

4. 巧引趣味思考练习加深记忆

在每堂课的后段时间里,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思考练习题, 如:瞧瞧我会写、我会连、我会拼等练习题, 用这样的趣味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拼音的记忆,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普通话语音教学与小学拼音教学的对比

普通话语音教学是把声母、韵母与发音原理和成音理论联系起来, 让学生掌握不同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以及发音方法, 加上教师示范发音和讲析, 从而让学生学会元音和辅音的标准发音。然后在通过大量的练习并贯彻理论知识矫正声、韵、调来掌握语音规则, 让学生具有运用普通话朗读和说话的能力, 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此阶段的教学重在理论指导实践。

小学拼音教学则是用有趣的氛围来吸引儿童的兴趣, 让小朋友能读准并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同时认识声调和轻声等常见的音变现象, 达到识字和学说普通话的能力, 并能运用拼音解决阅读障碍, 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此阶段的教学是口耳授受的, 学生通过模仿发成了听起来比较相似的音。虽然这种没有贯彻理论的传授有一定的模糊性, 但小朋友容易理解和接受, 拼音教学也就达到了识字和学说普通话的目的。

由此可知, 普通话语音教学重在用专业的理论来矫正声、韵、调以达到学习目标, 而小学拼音教学却是通过趣味的模仿练习来达到学习目标。

四、对比研究教学实践研析

结合铜仁学院师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此项研究实践。如何让我们非小教语文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能力, 就成为我们从事小学教学方向的教师的一个课题。由此, 笔者和同事便在铜仁学院开设了一门院级选修课——趣味拼音, 以供非小学语文专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以我们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详细地给学生讲析了每一个声母、韵母在大学普通话中教师的教法, 以及在小学拼音中教师的教法, 让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语音时也学会了教学小学拼音的方法。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适应新时期的步伐, 在提高非中文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的同时, 也提高了他们教学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能力以及语文教学技能, 以适应小学教学的需求, 提高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水平。

摘要:在高校基础教育中, 普通话教学是整体语文教育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奠基层面的关键价值与意义。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应当契合并且贯注小学拼音教学, 以服务小学拼音教学为基本出发点, 升华小学拼音教学的理论内涵。高校教师更应对普通话语音教学与小学拼音教学作锱铢必较的语音教学系统对比, 条分缕析从语音理论结构层面、语音训练层面、教学模式层面进行对比研究, 从而引领普通话语音教学课堂实现创新型展开, 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教学,拼音教学,语音对比

参考文献

[1]杨汉潜主编.贵州普通话水平测试导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2:145.

[2]瞿惠文, 吴玉如.小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124.

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 篇5

【关键词】广西方言区 普通话 语音矫正 五字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92-02

当前,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己从广播电视系统、教育系统向社会服务行业延伸。一方面,掌握并使用普通话成为社会越来越多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方言区应试人长期受方言土语的影响,出现对普通话测试不理解、学习普通话吃力,效果不明显等情况。对于这些情况,在教学一线的语音课教师感受最明显。最让教师头痛的还是应试人语音的矫正。本文提出“五字教学法”,以期帮助学生较快速准确地掌握语音矫正要领。

一、发挥好学校作为推普工作主阵地的作用

广西有多个少数民族,方言种类复杂,其中说桂柳话、壮话与粤方言涵盖的人口比较多。学校是推普工作的主阵地,发挥好学校在推普工作中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十分有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开展普通话测试以来,应试人员已达5000余人。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不少学生把取得一张高等级的普通话水平证书作为学业生涯的目标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成为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多年的培训与测试,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总结出了在分组教学中运用“看听读辨说”五字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广西应试人语音矫正的难题。

二、五字教学法研究

(一)分组学习

在五字教学法的流程中,分组学习解决了课堂中只有一位教师的困扰。语言的学习,教师往往不能面对太多的学生,小班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分组学习不但可以实现这一点,还可以达到一位教师授课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一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位教师分身成了多个。传统教学中,一位教师面对五六十名学生,往往只能以理论教学为主,在纠正语音这一问题上,只能是带着全班学生读,或是放录音,即使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也难以针对每一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分身乏术。但分组后,由一些基础比较扎实、语音面貌比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充当小组的“教师”角色,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发音进行纠正,不仅如此,即使是不上课的课余时间,组长依然可以继续担任“教师”,哪怕是在宿舍里随口一问,组长也可以解答,或对学生的语音进行检查。

二是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把组长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之前,教师应当发现组长的发音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而成为组长的学生,因为有更多的机会听辨其他学生的发音,久而久之,不但可以纠正其他学生的发音,而且自己的语音面貌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往往会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每次课后教师把任务布置给组长,组长不断地检查,也督促其他学生自觉地学习。不足之处,组长能够示范发音,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分组学习之后对普通话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有了要超越组长的动力。相互学习、良性竞争的氛围,把普通话学习推向高潮。

(二)具体流程

“看听读辨说”五字教学法具体流程如下。

1.看——锻炼视觉

一看语音理论,即发音要领。在广西方言中,平舌音(z c s)的字与翘舌音(zh ch sh r)的字相混,学习时,应认真看清楚课本中的发音要领,如平舌音,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声带不颤动。而翘舌音则是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二看口形与舌位。看口形对发出标准音很重要。如平、翘舌音口形的区别在于:平舌音的口形较扁,口腔两边的肌肉向外,隐隐可以见到下齿;而翘舌音的口形则是嘴唇略向前伸,与平舌音的口形有明显的差异。

由于舌头在口腔内部,发音时,舌位变化很快,根本无法看到舌头在口腔中的准确位置,而在本课题“广西方言区被测人普通话单、双音节发音失误原因的研究”成果中,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制作口腔动画效果小软件,可以很轻松地向应试人展示出n和l在发音时舌位的变化情况。发n时,舌尖先顶住上齿龈,舌面隆起,形似n的写法,这样可以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而发l时,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形似l的写法,舌头下沉,成弯形,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这对纠正广西方言中部分桂林方音有帮助。

2.听——锻炼听觉

一听发音方法。前后鼻音是广西应试人学习普通话遇到的另一类难点。主要是许多应试人没有后鼻音。前后鼻音的区别在于:如发前鼻音in,就应先发i,然后快速过渡到鼻尾音-n,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牙床(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发后鼻音ing,应先发i,接着舌尖向下,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并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调动耳朵,应试人能分辨出二者的明显区别。二听声调。粤语有9个声调,在这9个声调中: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二声的字在粤语中是读三声;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三声的字在粤语中是读二声;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四声的字在粤语中是读轻声;至于粤语的四声,仅在入声时存在,一般都是作为强调字出现。

3.读——心口合一

一是读语料。《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智能测试版,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是一本广西普通话测试用书,针对桂柳话、壮话及粤方言中出现的声、韵、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语料练习。这些语料包括词语、句子、段落、绕口令等,这是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读这些语料,可以有针对性地克服应试人存在的语音问题,使其更加熟练地掌握普通话语音。二是在读的过程中暴露语音问题。对着语料读出来,跟随音频学习资料读出来,这是许多应试人在通往考试的过程中常做的事情。但在读的过程中,许多人不懂得将自己的语音与示范读音进行对比,没有能够发现问题。而光盘中的语料较多,就算是全部照着读上好几遍,如果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重复得越多,错误反而越难纠正。初学者认真地听读每一个字与词语,对比与录音中的区别,效果反而更好。读心中所想,虽然这样的心口合一读出来的语音不一定正确,但暴露问题是非常可贵的,因为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4.辨——纠正发音

如果说前面的看、听、读几项工作是说好普通话语音的基础的话,那么“辨”这一环节则是前几项工作的综合反应,是普通话学习进一步深入的体现。例如,壮话中,通常用x代替j、q。例如,把“接洽jiēqià”说成“xiēxià”。此时,需要“看”发音要领,x与j、q的区别在于:x在发音时,上下齿对齐,舌尖自然向下,舌面大部分隆起接近上齿背和硬腭,可以“听”到让气流从空隙中挤出摩擦成声。而发j、q时,上下齿对齐,舌尖向下时轻碰下齿背,舌面隆起紧紧抵住硬腭,然后舌面前部稍放松,让气流摩擦成声,j不送气,q送气。

在练习时,可多找一些词语来练习,不断变换舌位,发音时要重视发音要领,不仅看,而且听,反复正音,且注重将易混淆的词语对比来练习,分辨二者发音的区别,从而达到准确发音的目的。

5.说——脱口而出

在单、双音节的练习中,如果说正音主要针对的是单字,那么要说好词语,还得注意词语的轻重格式及语流音变中的变调、轻声、儿化现象。由于长期受方言的影响,应试人要将方言的语言习惯转换成普通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字化的现象。脱口而出的正确语音,建立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是熟练掌握语音的一种体现。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量,才可能有这样质的飞跃。

上述建立在分组学习基础上的五字教学法,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实践中总结而来的。通过这种教学法,学生对普通话学习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在愉快而又有危机感的心态下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弘毅.实用播音教程第1册——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若江.汉语正音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00804LX063)

【作者简介】郭珊珊(1974- ),女,福建仙游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与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编 苏 洋)

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 篇6

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涉及到很多方面, 但多数的研究者都把精力放在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并致力于找出对策解决问题。而笔者认为在有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语音时, 利用汉语普通话与日语语音的相似之处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克服方言在日语语音习得过程中的消极影响, 产生正迁移作用。本文对汉语普通话、甘肃方言和日语语音的部分内容做了比照, 旨在探究汉语普通话在有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的语音习得过程中的正迁移作用。

一、语言迁移理论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乃至三语习得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是指学习者在母语的框架、模式和习惯下对新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积极影响称为正迁移 (正の転移) , 消极影响称为负迁移 (負の転移) 。这种迁移现象可以表现在语音、语法等方面, 此处笔者仅在语音的迁移方面进行阐述。

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母语被视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 母语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与目标语言的习得难度成正比, 两者差异越大则习得难度越大。之后提出的迁移理论则认为新的语音比相似的语音习得难度小, 并且母语与目标语言的差异越小则习得难度越大。出现以上两种看似不同的理论的原因在于语言学家们对母语语音与目标语言语音的差异进行了更为详细地划分。在语言使用的实际过程中, 由于人的生理特点,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不能发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所以笔者认为在不影响语义的前提下以母语与目标语言的相似之处为出发点开展语音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目标语言的语音, 即是说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中与日语语音的相似之处可以促进日语学习者的语音习得, 这种促进作用在有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中尤为突出。

二、汉语普通话、甘肃方言和日语语音比照

1. 元音:汉语普通话、甘肃方言和日语中元音的发音方法相似, 但日语的元音相比较而言口型较小同时有央化和中化的趋势。

2. 辅音

(1) 双唇音[w]与唇齿音[v]。汉语普通话中的半元音[w]在绝大多数的甘肃方言中变成了唇齿音[v], 如将“万”读作“van”将“为”、“维”等读作“vei”。在日语中则没有辅音[v]。

(2) 鼻音[n]与[]。在汉语普通话中鼻音[n]与[]能够区分词义, 如“分”和“风”、“春”和“冲”等, 而在绝大多数甘肃方言中鼻音[n]与[]没有区分, 如兰州方言中“分”和“风”都读作“fen”, 武威、张掖等地的方言中“半”的读音与“绑”相同。在日语中[n]与[]都是拨音「ん」的音位/N/的条件变体, 如アンナイ (案内) 读作[annai]而アンガイ (案外) [agai], 这两个单词中的拨音「ん」分别发[n]与[];鼻音[n]构成了「ら」行假名的读法, []构成了「が」行假名的鼻浊音读法。

(3) 边音[l]与鼻音[n]。在汉语普通话中边音[l]与鼻音[n]能够区分词义, 如“来”和“奶”、“牛”和“流”等, 在甘肃方言中多数地区的方言中并不区分边音[l]与鼻音[n], 如天水方言、陇南方言等方言中将“奶”读作“lai”、将“难”读作“lan”等。日语中辅音[r]与汉语普通话中的边音[l]的发音相似, 构成了「ら」行假名「ら」、「り」、「る」、「れ」、「ろ」;鼻音[n]构成了「な」行假名「な」、「に」、「ぬ」、「ね」、「の」。

三、汉语普通话的正迁移作用

从以上比照中可以看出, 甘肃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受到甘肃方言的影响, 主要出现的错误如下:

1. 将双唇音[w]发为唇齿音[v], 导致以半元音[w]开头的假名「わ」及作为助词出现的「は」被错误地发为[va]。

2. 鼻音[n]与[]不能区分, 导致日语中拨音「ん」的音位/N/的条件变体[n]与[]不能被区分, 从而不能正确发出拨音「ん」, 如将せんせい (先生) [sensei]发作[sesei], 将じゅんび (準備) [junbi]发作[jobi];「が」行假名「が」、「ぎ」、「ぐ」、「げ」、「ご」的鼻浊音读法[a]、[i]、[u]、[e]、[o]与「な」行假名「な」、「に」、「ぬ」、「ね」、「の」的读法[na]、[ni]、[nu]、[ne]、[no]相混淆。

3. 边音[l]与鼻音[n]不能区分, 导致日语中「な」行假名和「ら」行假名的发音极易出错, 「な」行假名「な」、「に」、「ぬ」、「ね」、「の」经常与「ら」行假名「ら」「り」「る」「れ」「ろ」混淆, 全部读作[na]、[ni]、[nu]、[ne]、[no]或全部读作[ra]、[ri]、[ru]、[re]、[ro]。

汉语普通话中的双唇音[w]与日语语音中的半元音[w]基本相同;汉语普通话中鼻音[n]与[]区分清楚;汉语普通话中边音[l]与鼻音[n]区分清楚。即是说如果学习者掌握了正确的汉语普通话语音, 则上述错误完全能够避免。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以甘肃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的日语语音教学活动中, 汉语普通话能够起正迁移的作用。所以, 在面向甘肃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进行语音教学时, 不仅可以从日语语音的角度进行教授, 还可以从汉语普通话与日语语音的相似之处为着力点, 克服甘肃方言带来的消极影响, 发挥汉语普通话在日语语音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宝莹.2005汉语普通话的元音习得[D].天津:南开大学

[2]石睿.2014.日语语音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 篇7

关键词:关中方言,语音特点,普通话语音,比较

一、引言

陕西方言是指陕西管辖范围内的方言。“从陕西方言的整体语感来看, 可以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块方言:秦岭以南除洛南、商州、丹凤外是陕南方言区, 延长、甘泉、延安以北除定边外是陕北方言区。陕南、陕北两方言区以外的地域是关中方言区”。 (孙立新, 2004) 我们通常所指的陕西话即关中话。关中指现在的陕西省中部, 即渭河流域自潼关至宝鸡一带的地方。过去又称作“三秦”、“秦川”、“三辅”、“渭川”。现代关中方言, 习惯以西安话为代表, 西安话在陕西及周边地区流行易懂, 是关中方言的代名词。

关中方言基本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普遍认为, 西周时期的关中方言, 即孔子所称的“雅言”, 就是上述先周时代的关中的主要居民的后裔所说的语言。关中方言也就是从西周初年的“雅言”开始计算的。秦统一全国后统一了包括文字在内的很多东西。汉代的大一统格局和民族大融合更促使了关中话影响全国各地方言。唐代达到鼎盛, 上至皇帝、妃子、大臣, 下到黎民百姓、国外使节, 均说关中话。总的说来, “关中话大体经历了周代‘雅言’, 汉代‘秦话’, 魏晋‘关西语’, 唐宋‘关中语’, 明清‘关中话’, 而后形成了现代的关中方言”。 (朱正羲, 2004)

“对语音系统性的认识, 是研究语音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理论基础。方言语音的系统发展, 往往是通过构成音节的声、韵、调的内部调整来实现的”。 (钱曾怡, 2002) 文章暂不谈关中方言的词汇、语法, 仅浅谈关中方言的语音特点, 并且同时与普通话语音作比较, 从声调、声母、韵母和声韵拼合关系四个方面来谈。

二、声调特点

普通话有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即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但是, 在出现多音节词语时, 又多了轻声, 轻声虽然不能被看成是一种声调, 但在这里暂且把它和这四种声调一起计算做一种音调。要作方言研究, 方言的音调要比上面的五种复杂得多。但仅关中方言, 我认为这五种音调就足够了。经过对关中方言的体会和研究, 发现有如下规律:

普通话有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和轻声·, 但在·关中方言中却只剩下四种, 缺少了三声音调, 然而轻声音调多了些。这也许就是陕西发言缺少婉转音, 听起来相对平坦、质朴的原因吧。变调的读音决定于以前后音节为语境条件的本调。比如, 在陕西方言里, 我们经常地把“声音 (shēng yīn) ”读成“shéngyin”, 把“欢心 (huān xīn) ”读成“huán xin”。因为按照上述规律, 在遇到这两个一声字时, 关中方言中需读为两个轻声, 由此便有发音难以换气, 不连贯或是听起来有气无力。实际中发音如此, 这只是出于对发音的通顺的考虑而稍微发生的一些变化, 把以前的一声音调变成了二声。这样便不至于出现发音过于单一, 气息持续时间过长的情况。这都是些美化、调整的变调。

三、声母特点

(一) 今zh、ch、sh的读法。

关中大部分地区把今zh、ch、sh拼音开头的字分别读为zh、ch、sh和z、c、s两组声母。其基本规律如下:zh、ch、sh和a、ai、an这几种韵母拼时, 多读为z、c、s。其余仍读zh、ch、sh。 (但zhu-、chu-、shu-这几类声韵母拼合时例外, 有其特殊读法, 见下文) 。此外, 还有些发音不符合这规律, 如:“傻”仍读作“sha”, “师”读作“si”, “愁”读作“cou”, “争”读作“zeng”, “生”读作“seng”等。

(二) n、l的分混。

西安处n、l来两声母所统摄的字与普通话基本上一致, 不一致的有“农、浓”等字, 普通话读n声母, 这些地方一般读l声母。其余地区n、l分混呈纷繁复杂状态。一种情况是全部无n声母, 不管n、l一律是读作n, 比如宝鸡一带大多数地区就是这个特点。此外, 兴平、礼泉等地方的特点是:逢今an、en、ang、eng、ong五个韵母n、l字全读n外, 其余读l声母。咸阳市区就更复杂:一种是接近于兴平、礼泉地区的读法;一种是n拼开口呼读n, 其余读l;另一种是“南男蓝能龙农”等字读n, 其余读l;还有一种是全部读l。 (孙立新, 2004)

下面就这几个点的特征予以比较:

(三) 普通话所不具备的三个声母。

关中方言有三个声母是普通话所不具备的, 一个是ng[耷], 一个是v[v], 一个是舌面前鼻浊辅音ni[捱]。

ng声母的范围是今开口呼零声母字, 如“爱ngai”“安ngan”“熬ngao”“欧ngou”“昂ngang”等字读ng声母。在关中地方人们有时把w声母读为v声母。如:“武vu”“袜va”“万van”“闻ven”。还有, 关中大部分地区y声母会读为ni-, 如“严颜=年, 眼=撵”, 以及“宜谊疑, 业, 鸭压牙芽, 咬, 淹, 硬, 仰”等字读ni-, 依次为ni, nie, nia, niao, nian, ning, niang。

(四) di-、ti-、等音节读作ji-、qi-。

长安、蓝田、丹凤等处把普通话di-、ti-、等音节读作ji-、qi-。例如:“低ji”“梯qi”“掉jiao”“挑qiao”“天qian”“铁qie”“听qing”。

四、韵母特点

(一) 关中方言的ou韵母。

关中方言区和户县、长安、蓝田、临潼以东、安康、商洛等, 占全省人口一半多的地区把普通话中的u韵母拼d、t、n、l、z、c、s这些声母的字, 以及zh、ch、sh、声母部分字读作ou韵母。这种现象极其普遍, 已成为关中, 甚至陕西人的口音特色。音调可以改, 其它读音也容易改, 这一点却不好改正。在学生遇到语文考试的这类拼音考点时也经常失分;教师经常会讲“跟我读 (dou) 一遍。”和“谁来读 (dou) 一下?”类似这样的课堂语言的例子。词汇上还有很多例子, 如:杜/肚/度=斗;卢/炉=楼;族/足=奏;醋=凑;树=售……当然, 这些都是口音习惯, 如果认真注意还是能够在普通话场合中克服的。

(二) 普通话an、ian、uan、üan四韵母的关中方言读法。

普通话an、ian、uan、üan四韵母, 关中方言区某些地方读a或ai ([覸]) 的鼻化音。比如“三sain”“电die”“端duain”“捐jüai”, 鼻音明显重了很多。

(三) 韵母分化。

在关中方言中古汉语入声字韵母分化的情形很复杂。以普通话读e、ai、o三韵母的古入声字为例, 关中方言读ei韵母。有以下的例子:“选zei”“脸sei”“石mei”“节pei”。

五、声韵拼合关系

(一) zhu-、chu-、shu-、ru-的复杂读法。

此类音十分不容易发, 也不容易模仿。关中多数地区读z、c、s、[z]拼以舌前圆唇元音为韵腹或介音的音节 (记作[-ч]) 。西安、周至、华阴等地读唇齿清擦音和浊擦音声母[pf][pfˊ][f][v]。这里说明一下这四种发音:“[pf]塞擦音, 清音, 不送气;[pfˊ]塞擦音, 清音, 不送气;[f]擦音, 清音;[v]擦音, 浊音”。 (翟时雨, 1986) 如:猪、追、入、吹, 依次读作[pfu]、[pfui]、[vu]、[pfˊei]

(二) rong的读法。

“荣、容、融”等字普通话读rong, 陕西多数地方读yong。这种音在口语中比较常见, 也属于在其它地区比较罕见的。

(三) 白读音。

白读即白话读法, 也叫口语读法, 与文读、文言读法, 书面语读法是两个对立的概念。

“关中方言里最典型的白读是普通话xi-的读音, 关中地区读作h-”。 (孙立新, 2004) 如“下、吓 (ha) ”“鞋 (hai) ”“闲、咸 (han) ”“项 (hang) ”“杏 (heng) ”。比如可以听到关中方言的一些句子:“你刚才从我背后蹦我来真是吓 (ha) 我了一大跳!”“饭太咸 (han) 了。”关中典型白读中还有几种:一是“哭、苦、裤”多白读为fu。二是“维、未、味”等字读作vei。关中方言把普通话读su的一些字, 如“宿、俗、肃”读xu。此外, 还有些口头读法, 把“不要”直接读为bao, 如:“你不要 (bao) 浪费时间了, 快点走!”

六、结语

关中方言作为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演变而来的一种方言, 值得研究和对其宣传。随着普通话的推广, 方言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冲击, 但它作为一个地区、范围特色的一种方言系统, 至少是一种文化和遗产, 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对关中方言的研究也有利于对语言的研究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孙立新.陕西方言漫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3]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 1985.

[4]翟时雨.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1986.

会宁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比较 篇8

[关键词]普通话;会宁方言;差异比较

[作者简介]何霞(1981-),女,甘肃会宁人,助教,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规划课题“定西地区方言调查与普通话教学的关系”(GS[2008]G0269)的阶段性成果。

对民族共同语来说,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它往往只适用于某一地区,因而不利于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而会宁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最明显的是语音。本文通过比较,总结、归纳出会宁话与普通话语音之间差异的对应规律,以帮助会宁人进一步学习普通话。

一、会宁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方面的差异

(一)n与l的对应。在会宁方言中,n、l除了与齐齿呼韵母相拼合时分而不混外,如“牛”、“刘”,其他情况下都将声母n读作l。正音时注意从l中分出n声母字。如:拿、奶、农、暖。

(二)b、d、g、j、zhi、z与p、t、k、q、chi、c对应。会宁方言将普通话中的一部分不送气音b、d、g、j、zhi、z声母的字读作送气音p、t、k、q、chi、c声母的字,如:鼻、堤、柜、旧、侄、造,同时,普通话中少数送气音字,会宁方言又读作不送气音。如:券、触、撮。

(三)g、k、h与j、q、x的对应。普通话j、q、x声母的部分齐齿呼字,会宁方言读作g、k、h的开口呼。正音时,只需记住普通话中i或以i起头的韵母不与g、k、h相拼合这条规律。将g、k、h改j、q、x,加i韵头,并注意个别字韵腹韵尾的变化。如:下、街、鞋、巷、腔。

(四)zh、ch、sh与z、c、s的对应。普通话zh组声母包括zhi、chi、shi、z、c、s,在会宁方言中zhi组声母的字存在混读的现象。主要是将一部分zhi、chi、shi声母的字读成了z、c、s声母的字。如:摘、翅、事、生、志、产。而一部分汉字声母亦不变原有发音,如“展”、“张”、“超”、“成”、“声”、“手”等。区别这组声母,主要是要找准方言中声母与普通话中声母对应的字,并记住这些字的标准读音,在平时说话时注意发音。

(五)ng与?的对应。会宁方言将普通话的一部分零声母字读成了有辅音声母的字。普通话以a、o、e起头的开口呼字(er音节除外),会宁方言大都在前边加上g声母。正音时把方音中的g声母全部放弃,只读g后的韵母,就是普通话的标准音了。如:爱、安、挨、傲、袄。

二、会宁方言与普通话在韵母方面的差异

(一)eng、ing和en、in的对应。普通话eng、ing两个后鼻音韵母字,会宁方言普遍有读作前鼻音en、in的现象。正音时前鼻音改后鼻音外,还须注意部分字声母的改读。如:正、生、饼、凭、厅。

(二)uen、ün与ong、long的对应。普通话uen、ün两个前鼻音韵母字,会宁方言普遍有读作后鼻音ong、ing的现象,正音收音时,应注意舌尖顶住上齿龈,不能后缩。如:春、军、困、群。

(三)e和。的对应。普通话的。韵母字,会宁方言读e韵母。正音时只需记住普通话中声母b、p、m、f不与韵母e而与。韵母相拼合这条规律。发音时注意双唇圆拢,一次到位,中间不要有滑动过程。如:波、坡、摸、佛。

(四)uei与ei的对应。普通话nl声母的ei韵母字,会宁方言大都读作lui韵母。普通话没有lui音节,方音的lui音节字应全部改读,韵母改读为ei,声母分读为l和n。如:雷、垒、馁、内。

(五)ai、ual与ei、uei对应。普通话ai、uai韵母的部分字,会宁话多读作ei、uei韵母。正音时除了ei、uei改ai、uai外,还须注意部分字声母的改读。如:白、盖、耐、怪、坏。

(六)u和ou的对应。普通话ou韵母的字,会宁方言读作u韵母。正音时u改ou,如:否、哞、眸、谋、某。

(七)i组与ü组的对应。普通话ü üe等少数撮口呼字,会宁方言有读为i ie in等齐齿呼韵母的现象。正音时应齐齿呼变撮口呼。如:去、薛、学、寻。

(八)开口呼韵母与I组韵母的对应。普通话齐齿呼韵母的部分字,会宁方言读作开口呼。这些字的普通话声母多为j、q、x。正音时,韵母开口呼改齐齿呼,声母g、k、h或z、c、s改j、q、x。如:下、巷、街、披、溅。

(九)-i(前)和-i(后)的对应。普通话相当一部分zhi、chi、shi的一i(后)韵母字,会宁方言都读作z、c、s的-i(前)韵母。正音时应-i(前)改-j(后)z、c、B改zhi、chi、shi。如:枝、纸、迟、诗、市。

(十)i与ei的对应。在个别的音节中,普通话ei韵母,会宁方言读作i,正音时将i改ei如:碑、备、被、眉。

三、会宁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的差异

会宁方言没有曲折调,所以有些人读不准普通话的上声。普通话声调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调值为55)、阳平(调值为35)、上声(调值为214)、去声(调值为51),而会宁方言只有三个调类,分别是平声(调值为13)、上声(调值为42)、去声(调值为55),古人声字在会宁方言中一般归人了平声(调值为13)。要发准普通话声调,首先必须找到会宁方言的调值与普通话调值的对应关系,如:会宁方言的平声(13)不分阴阳,而普通话平声分为阴平(55)和阳平(35)。找到对应关系后,勤练普通话调值,再用于具体的汉字语言环境中,就会逐步进步,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继忠.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第二版)[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成材,莫超.甘肃方言特点举要(一)[J].甘肃高师学报,2005,(3).

上一篇:工会后勤下一篇:创业主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