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主体论文

2024-09-29

创业主体论文(共8篇)

创业主体论文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创新创业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2014年, 国务院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以期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业能力。2015年,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京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时强调要努力改变创业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 实现由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要切实改变接受创业教育人数少、比例小的问题, 实现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但是, 我国大学创新教育长期缺位, 存在课程落后、方法单一、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 大学生群体创新意识薄弱、创新精神缺失、创业能力不足、创业经验匮乏十分突出。高校进行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 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出路。可以说, 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 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20世纪8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在此之后, 创新教育开始蓬勃发展, 世界各地高校先后将其纳入教学课程, 开展专门教育, 与此同时, 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关于其概念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 并未形成明确而具体的统一概念, 但是, 通过对学者们所下定义的研究发现, 它们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一般都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界定。从狭义来说, 创业教育是指“为创办企业所接受的职业教育, 通过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进而创办实体企业或实现财富增值”。【1】从广义来说, 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开创性的个人为目标, 以课程、活动为依托, 旨在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 创业教育强调的是以创办企业为中心, 使大学生开设自己的公司或企业, 以实现财富增值的目标。这就导致其教育重心发生了偏差, 过于在乎教育的结果, 反而忽视了教育的过程, 没有将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作为重点。大学生主体式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发展和超越,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重心、创新为基础、能力为重点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活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性, 人的主体性发展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 其主要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大学生主体式教育就是要充分地发挥学生自身在教育过程的作用, 教育的主体由过去的老师为重变为现在的学生为重, 教育的内容由知识讲授变为素质的培养, 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实现自身的成长。由此可知, 主体式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创业教育,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以学生为核心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的是学生为主体, 强调的是激发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强化主体地位和增强主体关系,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精神, 使其成为自我教育的主角, 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由外在推动到内在自觉, 乐于接受专门化的知识训练, 喜于进行开拓性的实践活动, 进行理论和实践双修, 达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目的。简言之, 即通过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交往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达到提升其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最终目的, 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二) 以创新为基础

传统的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创业, 坚持的是创办实体企业的价值导向, 更确切地说, 它是一种技术教育, 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训练, 达到开公司办企业的目标。而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的是创新为基础, 关注的是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养成, 对创业是广义的概念界定。对于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 并不主张所有大学生都去通过创办企业进行创业, 而是主张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无论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就业或者创业, 这样的创新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意识和能力, 才能更好的从事本职工作, 才能让创业成功变为可能。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是大学生创办企业, 也是主张和鼓励大学生通过自身专业优势开办创新型企业。

(三) 以能力为重点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将创业定义为“是将想法付诸行动的能力, 是首要核心能力, 使年轻人无论做什么都更有创造力和自信心”, 【3】创业已经成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的是能力为重点, 不仅关注创新精神培养, 创业意识养成, 还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 实现大学生能力提升的更高目标。只有提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才能更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在就业市场上谋得好职业, 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水平;适应创新型社会的现实要求, 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形成创业促进就业良好局面的形成。

二、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主体式教育关系到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众多主体, 开展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从国家层面来说, 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从社会层面来说, 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现实需求;从高校层面来说, 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个人层面来说, 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 积极开展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 国际间的竞争逐步加剧, 创新创业的优势日益凸显, 可以说, 谁掌握了创新创业的主动权, 谁就占据了国家竞争的有利地位。当前, 我国处于发达国家高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双重压力之下, 地位极为不利, 局面十分被动, 创新发展刻不容缓。与此同时,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015年,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核心要点就是要让其成为支撑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同年, 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创新”置于五个理念的首位, 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

只有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才能为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劲的动力。然而, 当前我国的创新教育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存在不少的难题:一方面,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是一种知识教育, 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灌输, 而不是一种素质教育,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创新教育理念长期缺失, 被置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化位置”, 【4】导致教育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 体系不健全, 制度不完善, 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存在认知偏差, 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办企业、开公司, 更倾向于找工作;另一方面,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呼声高, 但是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 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走过场’的现象十分普遍, 如政策数量很多, 但是多没有明确的规定;优惠条件很多, 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对学生的创业水平比较担忧, 政策落地的少之又少等等”。【5】

但是,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 也是驱动创新最坚实的力量, 因此,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大学生为主体, 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 围绕人才培养的重心开展,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关系到创新发展战略的成败, 可谓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二) 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需要

“招工难”和“就业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两大难题, “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普通员工短缺, 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6】这充分折射出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人才的供求状况是基本平衡的, 但是这二者却并不契合, 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现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企业用人相对减少, 加之毕业生能力相对不足和不切实际的就业预期。创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但不为我国大多高校毕业生关注, 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极低。他们更多的是选择到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去工作, 不愿创业、不敢创业现象十分突出, 相关调查显示, “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为23%, 英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为7%,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还不足1%”。【7】这充分暴露了大学生思想的保守和能力的欠缺。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清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客观冷静评价自我, 准确定位发展目标, 避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乐观, 还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这对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都大有裨益, 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实现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人数和比例, 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进而形成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循环和大好局面。简而言之, 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抉择, 也是迎接大学生创业潮的根本举措。

(三)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同中小学一样, 较多采用灌输、传授的传统教育方式, 将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上, 最为重要的能力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也就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知识丰富、能力匮乏的问题, 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近年来, 我国高校先后大力调整人才培养体系, 增加社会实践等内容, 以期改变过去传统教育的积弊。在这一过程中, 创业教育被纳入教学大纲, 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强, 逐渐成为一门常设课程。但令人遗憾的是, 由于重视程度、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 创新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提出要大力普及创新创业教育, 使其成为普通高校的重要课程, 并专门强调了该课程的特殊性, 要根据其特点引进专门的师资人才, 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以充分彰显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的特色”。【8】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提出高校要调整高等人才培养机制, 贯彻和落实创新教育工作, 更好地提供创业服务, 使更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能够实现理想, 形成大学生群体引领创业的良好局面。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确定了创新创业就业实施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以看出, 由于我国高校传统教育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旨在促使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转变人才教育方法, 以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有效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实施。同时, 高校还应关注学生的成长, 使其实现全面的发展, 其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 积极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政策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四)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 当前需要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就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关于“21世纪核心素养 (技能) ”, 学者们的分类各不相同: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三类, 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四类, 还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七类。但不管哪一种划分方式, 他们都将创造和革新能力置入其中, 可见, 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但是, 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重灌输轻引导, 偏理论轻实践, 强知识弱能力。可以说,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能力严重不足, 尤其是创新能力。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后, 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自身发展严重受挫。2012年, 上海参加了PISA测验, 结果也显示出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个主要能力上的排名均位居第一, 且显著高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 但其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测试国家和地区中却远远落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后边。高校积极开展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 形成学生主动探索的全新局面, 变外在督促为内在自觉, 使学生乐于接受创新创业教育, 勇于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接触社会, 逐渐认清现实和自我, 补上能力短板, 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更快地实现从大学生到职业人和创业者的角色转变, 更好地实现自我的成长、成才和成功,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说,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对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三、结语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学生思想的觉醒, 行动的自觉, 积极接受理论教育, 主动进行实践, 关注的是精神的培养, 意识的觉醒, 能力的锤炼, 是一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素质教育。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现实出路, 更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大势所趋。总而言之,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孔洁珺, 王颖.中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溯源与释义[J].思想教育研究, 2015 (3) :76-80.

[2]邱化民.主体性发展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 2015 (10) :30-33.

[3]梅伟惠, 陈悦.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新纪元:“创业美国计划”的出台、实施与特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7) :82-87.

[4]陈治亚.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 2015 (9) :8-11.

[5]曾雅丽.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管理, 2015 (4) :61-63.

[6]孙丽颖.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 (8) :137-139.

[7]曹扬, 邹云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4) :234-237.

[8]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N].人民日报, 2013-5-16 (8) .

创业主体论文 篇2

[论文摘要]随着大学生创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创业教育服务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应当在创业教育服务中共同发挥作用。文章就这三方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各自应承担的具体职责展开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服务功能定位

将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当中进而推动大学生创业,成为拓宽就业途径、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渠道。但大学生创业教育绝不应当仅仅是高校一方主体的任务,大学生在产生创业意愿后或者是开始有了初步的创业行动之后,所涉及的技能培训、知识辅导和实践等各个环节,应当由政府、高校和社会综合协调、共同实施。

一、国内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被称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最早始于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竞赛,19教育部发布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随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创业教育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积极关注。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开展水平来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创业师资队伍初具规模,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相对于创业教育而言,创业教育服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创业教育服务被界定为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它是针对接受创业教育之后有了一定基础的创业构思或者有了初步创业行动的大学生进行的,包括政策法律、工商税务、生产营销、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内容在内的支持和帮助活动。高等院校是开展创业教育服务的最主要力量,政府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则是创业教育服务重要的参与者。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应当围绕知识传授、技能培训、资金支持、法律维权等众多方面准确自我定位,明确自身职能,建立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

二、高校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

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是创业教育活动中当之无愧的主导力量。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具备熟悉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体意愿等先天优势。高校可以利用其在科技、管理、法律、营销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为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存在着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经费不足、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创业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等问题,且诸多因素受困于高校自身性质和体制因素无法完全解决。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服务环节必须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在创业教育服务环节,高校应当承担以下主要职能: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创办几所盈利的企业和培养几个成功的企业家,而是在于通过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技能的模拟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因此,高校应当加强自身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科学整合现有的学科资源,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综合教学体系中,积极引进和借鉴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系统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学科综合性和实践运用性,在专业基础上突出与创业密切相关的科技、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律等领域,形成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相统一的课程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二,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加强创业教育服务师资力量建设。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创业指导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产生创业意愿、开始初步的创业行为之后,为其提供工商税务、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传授涉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企业文化构建等涉及企业运营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技能和创业实践经验。高校可以选派教师到生产或销售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鼓励青年教师投身创业实践,在实战中积累创业经验;同时应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聘任具备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技术专家参与到创业教育服务当中,利用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实务经验弥补自身师资在创业实践上的不足,满足创业教育对管理类、营销类、法律类等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第三,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业技能。创业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师应当将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有机结合,将校园文化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协调统一,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创业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可通过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模拟训练、邀请企业家定期举办创业讲座等校内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同时将社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大课堂,通过企业实习、假期实践、参与社会中介机构举办的企业经营技能培训等方式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经验,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三、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

近年来,政府的劳动就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些优惠、鼓励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团中央和教育部还设立了创业专项经费。但是由于整个社会过于注重创业的成败得失,缺乏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长远目光,尚未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创业的舆论环境,部分政策在制定时缺乏实践依据,在执行时受到地方实际状况的影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动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政府与高校之间不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应当是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宏观政策的制定者,而应当定位于创业环境的营造者、政策的制定和推动者、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教育领域的引导者和创业服务保障的直接提供者。

从宏观层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通过政策制定和执行监督,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大环境。要强化政府在宣传导向和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的职责,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帮扶机制,降低创业企业的准入门槛,扩大市场的准入范围,面向创业企业实施简化设立流程、税费减免和提供小额、低息或无息贷款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便利以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要进一步加强在社会中的宣传和引导,带动形成人人关注大学生创业,对创业鼓励支持、对失败宽容谅解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微观层面,政府劳动就业部门要采取措施引导、推动社会力量进入创业教育服务领域,同时在产学研过程中提供直接服务。资本市场的逐利性使得企业等社会资本在面对创业失败的高风险时往往持观望态度,政府应在高校和社会力量间建立联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融资、高薪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经理人培训等创业教育的具体服务保障领域。可以借鉴欧美等国的具体模式,按照区域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推动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引导社会资本推动校园创业教育科技园区即创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在师资建设、资金支持、法律援助、市场咨询等方面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四、社会力量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

从国内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工作基本是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由高校独立承担,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力量和高校之间缺乏交流,高校在教师创业实践培训和小型企业育成、孵化等最需要社会力量介入的环节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相对于国外的风险投资在创业项目形成之初即开始介入,国内的风险投资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程度小,很多创业计划大赛的获奖项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实际操作效果不佳的问题,创业比赛的成功并不等于创业成功,投资往往面临着较大风险,企业的参与热情不高。从国外的做法和经验来看,社会力量应当是创业教育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创业者培训、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职能。

第一,利用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优势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培训。要支持企业以积极的姿态进入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域,向高校及时反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联合高校共同设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实施方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组织和评审,在学生模拟创业和企业管理实务等环节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介入大学生职业经理人培训领域,为大学生创业者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第二,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融资体系。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的专项拨款和高校的自我筹措,更需要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的介入。经济效益最大化一向是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但在经营中单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往往带来急功近利、人才储备缺乏、企业价值文化缺失等缺陷。创业教育以培养受教者的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为目标,其核心是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恰好能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获得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要引导企业从社会趋势和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大学生创业。在融资方式方面,可参照美国硅谷银行的模式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促使民间资本积极介入创新投资领域,积极开拓天使基金、校友捐助、社会公益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提高中小企业创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优化创业投资结构,完善创业融资资本市场体系,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熟的投资、融资体系。

主板创业板上市主体定位明确 篇3

从目前管理层的思路来看,现有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主体定位将十分明确,前者以业绩相对稳定的大中型企业为主,后者则定位于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中小型企业。这可以避免因市场定位模糊、上市对象雷同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同时两个市场的上市公司正好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的需要。不过,这种安排使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之间只存在互补关系,而竞争性则显得不足。适当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因而就长远目标而言,创业板市场应是一个成功自主的证券市场,它应该与美国的NASDAQ市场一样,不是单单定位在中小型创业企业,也可以为全国范围内的大型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灵活选择权,进而与主板市场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相互促进的局面。

在2000年4月10日出台的《二板市场股票发行上市试行办法》中规定,二板市场的上市对象包括其产品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企业和有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企业。在同年8月下旬出台的《上市条例》中,对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对象也作了同样的规定。照理说,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是为了便于《上市条例》的顺利实施,加强对企业股票发行上市行为的有效监管,增强条例的可操作性,所以《实施细则》的适用对象应该与《上市条例》完全相同。但是《实施细则》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成长型中小企业可以申请在创业板发行上市。如果仔细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两者的适用对象具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上市条例》适用对象的外延较大,而《实施细则》的外延相对较小。因为,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企业,即包括高科技企业本身,也包括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后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同样,成长型企业不仅包括大企业,还包括中小企业。因此,笔者建议对《实施细则》的适用对象略加修正,这既符合制定《上市条例》的目的,又与《上市条例》的对应条款保持一致,以便对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对象作出准确、完整的界定。

河南省大学生创业主体要素分析 篇4

1.1 大学生创业意念

在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主体要素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大学生创业意念影响要素包括:创业动机 (56.2 5%) 、创业兴趣 (76.25%) 、创业理想 (31.25%) 、创业需要 (27.5%) 、创业价值观 (53.75%) 。不难看出, 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创业首先需要兴趣, 在兴趣的驱动下, 有了创业动机, 随之产生创业理想, 在创业需要的前提下, 有了创业实践, 实践过程中, 形成创业价值观。

调查显示, 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意念所带给创业的影响持肯定态度, 认为大学生创业意念“非常必要”或“必要”的在30%-70%之间, 超过了“无所谓”的选择 (在5%-26.25%之间) 调查还显示, 不同的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各要素的认识还存在差异。调查认为, 大学生创业有必要或必要拥有创业兴趣、创业价值观和创业理想, 而认为创业兴趣对大学生创业基本无影响。

1.2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心理品质调查指针对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心理素质所做的一项调查。在回收的80份问卷中, 在对“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独立品质”一项的调查中, 29人认为“非常必要”, 38人认为“必要”, 13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冒险品质”的调查中, 20人认为“非常必要”, 45人认为“必要”, 15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坚韧品质”一项的调查中, 41人认为“非常必要”, 35人认为“必要”, 4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克制品质”一项的调查中, 54人认为“非常必要”, 23人认为“必要”, 3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适应品质”一项的调查中, 32人认为“非常必要”, 40人认为“必要”, 8人认为“无所谓”。

调查显示, 大部分人认为创业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创业具有促进作用。认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非常必要”或“必要”的在20%—70%之间, 超过了“无所谓”的选择 (在5%-20%之间) 。调查还显示, 不同的人认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各要素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还存在差异, 大学生创业非常必要拥有创业心理品质从高到低的比例依次为::克制品质、坚韧品质、适应品质、独立品质、冒险品质, 创业价值观, 认为无所谓从高到低的比例依次为:冒险品质、独立品质、适应品质、坚韧品质、克制品质, 通过以上分析, 不难看出, 大多数人认为冒险品质并非是大学生创业必须拥有的一种心理品质,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创业并不是一种冒险活动。

1.3 大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调查是指对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度所做的调查。回收的问卷中, 在对“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学习能力”一项的调查中, 30人认为“非常必要”, 45人认为“必要”, 5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社会能力”的调查中, 26人认为“非常必要”, 42人认为“必要”, 12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管理能力”一项的调查中, 37人认为“非常必要”, 40人认为“必要”, 3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创新能力”一项的调查中, 48人认为“非常必要”, 31人认为“必要”, 1人认为“无所谓”;80人中, 大部分人认为, 大学生创业“非常必要”或“必要”有创业能力。

认为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创业“非常必要”的为60%, 而认为社会能力对大学生创业“非常必要”的仅为32.5%;在“必要”的选择中, 认为大学生创业有“必要”拥有学习能力的为56.25%, 超过了其他各种品质;“无所谓”的调查中, 15%的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否具有社会能力“无所谓”, 超过了其他各种要素, 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认为社会能力可以在创业中慢慢培养。认为大学生创业非常必要拥有创业能力从高到低的比例依此为: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 认为无所谓从高到低的比例依次为:社会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从这种排列中再次印证社会能力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而大学生创业所必需拥有创业能力为创新能力, 这也再次证明,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创业持续的源泉。

1.4 大学生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调查是指对创业知识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度所做的调查。回收的问卷中, 在对“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专业知识”一项的调查中, 39人认为“非常必要”, 31人认为“必要”, 10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管理知识”的调查中, 40人认为“非常必要”, 38人认为“必要”, 2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营销知识”一项的调查中, 24人认为“非常必要”, 46人认为“必要”, 10人认为“无所谓”;在“大学生创业是否必须有法律知识”一项的调查中, 50人认为“非常必要”, 29人认为“必要”, 1人认为“无所谓”;80人中, 大部分人认为, 大学生创业“有必要”或“必要”有相关创业知识, 仅有少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否拥有相关创业知识和大学生创业关系不大。

调查还显示, 不同的人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各要素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还存在差异。认为法律知识对大学生创业“非常必要”的为62.5%, 而认为营销知识对大学生创业“非常必要”的仅为30%;在“必要”的选择中, 认为大学生创业有“必要”拥有营销知识的为57.5%, 超过了其他各种品质;“无所谓”的调查中, 近18%的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否具有财务知识“无所谓”, 超过了其他各种要素, 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认为财务知识和创业的关系似乎不大。认为大学生创业非常必要拥有创业知识从高到低的比例依此为:法律知识、管理知识、专业知识、财务知识、营销知识, 认为无所谓从高到低的比例依次为:财务知识、营销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 这种排列显示, 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创业要把法律知识放在第一位, 首先必须拥有法律知识, 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创业者。

2 结论及建议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河南大学生创业各主体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结论有:第一, 在进行大学生创业意念调查时发现, 大学生创业有必要或必要拥有创业兴趣、创业价值观和创业理想, 而认为创业兴趣对大学生创业基本无影响。第二, 创业心理品质包括:独立品质 (66.25%) , 冒险品质 (46.25%) , 坚韧品质 (77.5%) , 克制品质 (80%) 和适应品质 (51.25%) 。调查显示, 大多数人认为冒险品质并非是大学生创业必须拥有的一种心理品质,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创业并不是一种冒险活动。第三, 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 (67.5%) 、社会能力 (61.25%) 、管理能力 (72.5%) 、创新能力 (77.5%) 、执行能力 (65%) 。调查显示, 社会能力并非是大学生创业必须拥有的一种创业能力, 而创新能力则是大学生创业不可或缺的一种创业能力。

摘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本文根据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 研究了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的几个主体要素:创业意念、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 并对这几个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最后得到影响大学生创业主体要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大学生创业,主体要素

参考文献

[1]何予平.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C-D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 2006 (07) .

[2]张玉利, 杨俊, 任兵.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 2008 (07) .

创业主体论文 篇5

如今,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进入瓶颈期, 创业教育的显现需要整合各方资源, 形成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参与大学生创业、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的多维互动和良性循环。因此, 如何实现创业教育多元主体的有效共同参与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主体参与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业教育在我国兴起已近20年的时间, 相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新时期,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突破以往范式, 引入多元化主体的参与, 这是由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对象和形式决定的。

(一)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多元化需要

创业教育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精英教育, 而是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贯穿教育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一种素质教育。【2】创业教育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技能培训活动, 而是涵盖博雅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的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方案。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者对身处人文与自然世界中的个人自觉、自信与自主;人文教育则塑造创业者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专业教育则提升创业中应对异质、多变及复杂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水平。【3】由此可见,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教育学生如何去创办一家企业那么简单, 它是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知识体系。

(二)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象的普及化要求

从1999年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 每届比赛吸引了全国千余所高校参加, 参赛学生达到数百万人, 以“挑战杯”为龙头,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日益提升。2004年, SYB (Start Your Business) 在中国高校推广, 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 决定在全国37所大学进行以SYB为中心的创业教育。2005年, KAB (Know About Business) 创业教育项目在中国生根。2010年, 教育部成立了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建立了以高教司、科技司、高校学生司、就业指导中心联动的创业教育机制。2011年5月17日, 《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大学生创业之路如何越走越宽》一文指出:“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启动一年来, 全国有近50万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 有12.34万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4】以创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为例, 截止2010年全省高校开展各类创业培训570余场, 参与学生57700余人次。【5】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创业教育势必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创业教育主题活动和参与人数的日益增加, 高校创业教育的普及面及受益面也在不断扩大, 以往单打独斗的零散式创业教育方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这就要求创业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三) 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需要

2002年, 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以此为起点,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仅有12年的发展历程。纵观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不难看出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从最初引进国外的竞赛方式开始。目前, 在第一课堂之外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竞赛带动。以“挑战杯”、“创青春”、“赛伯乐杯”、“昆山杯”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创业计划竞赛不胜枚举;2.精英培养。以培养创业精英为目标, 各高校纷纷成立创业学院 (如中山大学、黑龙江大学、温州大学等) ;3.园区孵化。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 各省市、各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区。2014年11月, 共青团中央命名北京青年移动互联创新孵化园等40家单位为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6】4.资金融入。“天使基金” (上海) 、“创业扶持基金” (武汉) 等社会资本不断涌入,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5.学术交流。创业教育和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 、“创业与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 (2003) 、“优秀民营企业家创业讲堂进校园” (2005) 、“浙江大学紫金创业论坛” (2009) 等创业学术交流活动如雨后春笋。

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业氛围的日益浓厚和创业意识的增强, 这就需要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进而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主体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对于每一个参与者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同时, 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创业教育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尽管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一) 政府力量单一, 创业教育未能形成系统

创业教育对于国家创新能力和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 而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尚未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政府在与企业、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仍有不足。其实, 围绕国家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 政府应该在法律上做到有法可依, 政策上有章可循;在组织架构上应该做到分工明确, 权责清晰;在体制机制上应该实现社会各级组织良性互动, 运转有力。

当前, 我国政府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 政府政策执行难。政府近年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但不少地方政府仍然“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 滥设门槛, 导致上级政府政策束之高阁, 执行不到位。

第二, 重管理, 轻服务。政府往往对于规范性、程序性的问题干预过多, 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的针对性、个性化、多元化服务不足。

第三, 对于民间组织的支持不够。政府应该更多地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政策制定、舆论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民间组织一定的支持。

(二) 社会支撑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合力缺失

创业教育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 社会是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大舞台”, 一个良好的创业支撑环境对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开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目前, 我国创业教育社会支撑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对于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不够。由于受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对于“生存型创业”和“发展型创业”的区分度不够, 对创业教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鼓励创新、接受失败、容纳失败的文化氛围缺失。

第二, 创业教育的民间组织支持力量不足。创业教育需要各创业中介机构、研究机构、创业基金会、创业俱乐部、创业投资等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的积极参与, 在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辅助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咨询服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 我国“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格局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民间组织的成长发展不足, 社会对创业教育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尚未形成。

(三) 高校依赖性较强, 创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毋庸置疑,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高校共青团口的创业计划竞赛的带动下不断发展起来的。而目前, 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作用发挥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1.过度依赖于共青团组织, 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去;2.过度依赖于就业指导部门, 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目的。这两种误区从根本上都是与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不怕吃苦、敢于创新、勇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背道而驰的。

虽然我国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 但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置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 只是通过讲座和创业计划竞赛等表面化的操作, 缺乏学科和理论知识体系的教育和研究, 随意性较强;对于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重视力度不够。另一方面, 高校缺乏创业教育评价、反馈与考核体系。对于创业教育成功的标准、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创业教育与学生个体的匹配度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衡量标准和反馈机制。

三、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以美国为例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美国开放的文化背景和成熟的教育体制促使其创业教育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及其产生的商业模式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可以说, 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是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教育的典型体现。美国政府的创业支持制度充分发挥了NPO和大学等机构在技术和教育方面的作用。

(一)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的特点

美国创业支援主体是“民、官、学”三位一体, 其特点是以民间组织为主, 以政府为辅, 由教育机构参与。【7】在美国创业教育的多元主体生态系统中, 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各司其职, 而又不乏合力。政府为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如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 (SBA) 、《贝多法案》等;社会为创业教育搭建了庞大的支撑系统, 各非营利组织 (如考夫曼创业领导中心) 、社区学校等均承担了某些创业教育职能;高校积极转化创业教育的科研成果, 为创业教育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二)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要努力实现创业教育的“去功利化”。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更多地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创业教育不应该简单地为了增强学生的创业意图, 而应该定位在如何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营造全社会“认识创业、支持创业、敢于创业”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构建创业教育多元化体系。创业教育只有置身于广阔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这就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实现创业教育的立体化整合。构建从中央到地方, 从政府到民众, 从企业到高校的创业教育立体化系统, 实现我国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四、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机制的政策建议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创业教育肩负着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社会创新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打出一套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组合拳”。要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能力, 就必须从政府、社会、高校等多方面入手, 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一) 政府完善规章制度, 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制度保障机制

政府在创业教育的整个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首先, 不断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体系。政府不仅要从宏观性的战略层面提出指示性的要求, 更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实地调研, 及时修改不适宜的规章制度;重点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性和可操作性, 避免让政策流于形式。

其次,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创业环境需要健全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创业大学生往往社会经验不足, 很容易上当受骗。各级政府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加大对背信弃义的违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保障创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 进一步推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创业教育要想整体推进、形成氛围就必须引导全体社会转变“铁饭碗”的传统思想观念, 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聘用管理、选拔制度等, 引导年轻人投身到创新创业、创造社会财富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提供广泛的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首先, 改变传统的社会评价标准, 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目前社会各界往往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一所高校好与坏的重要指标;用人单位也经常将奖学金、三好学生等作为考录人才的重要标尺;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不少家长们还是希望子女大学毕业以后能捧上一个“金饭碗”。显然, 这些评价标准明显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不符的。创业文化的缺失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实践, 更是影响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创新能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 创业教育要想真正发展下去, 必须团结一切力量, 在整个社会孕育出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8】

其次, 整合社会各方资源, 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各种中介服务。创业教育的成功需要其他支撑服务体系的互动与配合, 比如:各类组织机构 (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创业培训机构、资质评定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 、非营利组织、项目基金、新闻媒体等,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担保基金、小额贷款、优惠政策、法律咨询、创业实务指导以及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服务。

在此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作用, 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注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如, 笔者所在的杭州师范大学2008级市场营销专业王子月同学曾以弘扬中国传统剪纸文化的“磁性剪纸”项目荣获全国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其先进事迹先后被《浙江在线》、中央二台《创意中国星》、中央四台《天涯共此时》和《人民日报》 (海外版) 等十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在学校乃至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树立了先进典型。

(三) 高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搭建广阔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和最前沿阵地, 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将学术研究和创业教育相结, 将学科建设与创业实践相结合。

1. 加强课程体系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

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告诉我们, 高校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课程体系的开发、设置以及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要努力开发适合我国本土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设置衡量标准, 借鉴国内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先进高校的做法, 统一研究, 整体部署。高校应加强创业师资培训投入, 大力引进具有实战经验的人才, 避免“游击战”式的创业培训, 推进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地、可持续发展。

2. 发挥学科优势, 加快“政产学研用”的对接转化

高校应该明确自身定位, 发挥自身的专业和学科优势, 积极加快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的对接合作, 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如上海交通大学2001年与闵行区人民政府、紫江集团等七家股东单位共同集资建成上海紫竹科技园区, 通过校企联动, 使得其学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 调动高校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实现创业教育的“多级联动”

创业教育离不开二级学院、学生、教师、家长、校友等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可以通过“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家校互动”项目、“校友会”等实现创业教育的“多级联动”。2007年12月, 《光明日报》专门报道了温州大学构建的“三级联动”创业教育平台:根植于以自主创业为核心的温州经济模式, 温州大学构建了“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9】

五、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创业教育模式, 美国“民、官、学”创业支持体系为我国创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发。新时期, 我们要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由各自为政向协同创新发展, 构建集政府、社会、高校等多方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的创业教育系统, 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资源和力量, 形成创业教育人才、信息、平台、资金等资源的共用共享,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要: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进入关键时期,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对象的普及化以及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都需要多元化主体的积极参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的特点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政府顶层设计、社会支持、高校依赖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要解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 需要政府完善规章制度,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高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多元主体,创业教育,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2014-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5/13/content_8802.htm.

[2]吴金秋.高校推进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N].中国教育报, 2010-08-14.

[3]张昊民, 马君.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全球视角与本土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9.

[4]董少校, 沈祖芸.大学生创业之路如何越走越宽[N].中国教育报, 2011-05-17.

[5]侯慧君, 林光彬.中国大学创业教育蓝皮书——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39.

[6]团中央命名40家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N].中国青年报, 2014-11-29.

[7]池仁勇.美国的创业支援体系剖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 (1) :9.

[8]张昊民, 张艳, 马君.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成功要素及其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 (2) :3-8.

创业主体论文 篇6

一、“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参与式”方法是国际教育的一种主流教学方法。这类方法力图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在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 丰富个人体验, 参与集体决策, 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能力和信心。

1. 内涵

“参与”强调有关人员对相关事情的介入, 包括对该事情的决策、规划、实施、管理、监测、评估等。“参与”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主体参与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工具, 基于平等参与、平等学习、平等表达的原则, 促进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积极主动介入教学过程的模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信息和知识的接受者, 而是成了课堂的参与者, 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造者。“主体参与式”学习更强调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创新学习策略, 积极建构知识, 在集体互动交流中提升自信心和发展共情能力, 进而创造新知识, 获得新能力。

2. 特点

一是平等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充当知识权威的角色, 应该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 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与他们交流, 不要居高临下地批评他们所暴露的问题, 也不应包办代替, 为他们提供现成的答案, 而应该引导和启发他们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 应该营造一个相对宽松、安全、积极的学习氛围, 使所有学生都参加到学习过程中, 激发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知识和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1]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教学过程, 共同设计教学主题、内容、环节等。同时, 教师也不应忘记自己是课程的组织、引导者身份, 防止课堂偏离原本的方向, 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创新性。“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并没有既定、统一的框架和形式,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可以因需、因时、因地制宜即兴创设情境, 挖掘课程主体的潜在知识和经验, 通过课堂互动、碰撞、冲击、回应符合逻辑地衍生新的知识, 进而对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总结、试验, 发现其规律性。

三是交互性。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经验, 当他们在集体中的定位得到明确、知识的价值得到认可、意见和建议得到尊重, 这样就会激发他们分享知识和经验时的主人翁的意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合作学习, 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平等地表达和发表见解的机会, 引导学生从他人那里获得应激性的启示和灵感, 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吸收、消化、重构知识体系, 在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切磋中衍生出更新的知识和经验。

四是实践性。“主体参与式”学习是设计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参与教学, 并从中感悟和体会到课程的理念和原则, 使学生有能力将这些理念和原则迁移至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真实性、具体性、直观性、针对性是“主体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有利于学生融入情境, 学会分析实际问题, 总结凝练出实践性知识, 内化为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路径探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 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创业能力构建为宗旨, 组织、引导大学生挖掘创新精神、建构创业素质、拓展创造能力的过程, 使其潜在的知识和经验得以发挥和重构, 职业素质、实践技能得以充实和提高的教学模式。

1. 小组合作学习

“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十分适合创业教育目前的大课堂背景。创业教育的课程性质一般为公共选修课或通识选修课, 这种类型的课程的班容量大, 课时数少, 课堂难以驾驭。所以,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将学生按照班级、专业、性别等标准分组, 使组员与组际之间互动、碰撞、交流、共同建构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引导组员以一种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参与互动, 主动将知识、经验、想法和做法贡献给集体, 表达、交流能激发智慧的潜能, 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大学生不应把自己作为一个准备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消极、被动地等待教师的安排和知识的灌输, 或者默默无言。而应成为一个积极发展、贡献知识、创新知识的课堂主体。

2.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要融入专业教育中, 才能增强针对性, 提高实效性。大学生创业多数以专业知识为资源,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知识学生容易接受, 可以激发学生利用专业创业的兴趣。应注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推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改思路, 发挥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技能训练中, 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主题培训, 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包括人际交往技巧、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等。[2]可以通过开展模拟创业、专业实习、案例分析、创业竞赛等活动, 让学生了解创业精神、创业机会、创业决策、创业程序、创业风险、市场分析, 财务分析等相关知识。

3. 实践教学

一方面将成功的企业家请到学校来进行演讲, 同时也可以将创业失败的创业者请到学校讲创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 学生利用周末、假期走出去, 进入各种企业去参观、实践, 体会创业、企业运行的过程。学校可以将一些校办服务性产业让给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例如创业学生与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合作, 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运作, 让创业学生在其中有盈利冲动及自负亏损的压力。而不是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的困难补助形式, 容易束缚学生的创业热情。

4. 创业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创业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也是“主体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组织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展示、分析案例, 形成案例数据库, 有助于锻炼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

摘要:创业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 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特别是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构建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对创业课程改革是有益的。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呈现平等、创新、交互、实践等特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探索中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学习效果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创业教育,“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晓红.浅议成人教育中“参与式教学”[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17-18.

创业主体论文 篇7

一、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理论前提:适宜劳动力的供给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提法导源于“大学生基层就业”这一概念,“基层”所暗指的就是农村。然而,依据2006年的数据,作为大学生规模性地去往农村的唯一渠道的“三支一扶”政策,每年最多也只能转移和创造(增加的岗位所需工资由政府买单)出2万多个服务期2-3年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全部算在一起也只占当年全国毕业生数量的千分之四。而且,这些岗位所在的组织一律是政府或事业单位,和企业相比,这类组织的编制是固定的,不具有成长性,真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减员,就没有需求,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最多是“空编”的个数。由于农村就业岗位的实际匮乏,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命题基本上就不成立了,于是,只能依赖返乡的大学生自己为自己创造就业岗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提法应运而生。然而,大学生农村创业并不是想创业就能创业的,要成功创业还必须满足一些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人们颇为关注的国家政策、创业基金、社会舆论以及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外,还有似乎为当前的学者们所遗忘的条件即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基本指向应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如果大学生返乡后的创业领域仍然只限于栽培、饲养等农产品初级生产,那么大学生的创业不仅没有丝毫的优势,甚至会因为农业生产经验与知识的缺乏,而陷入“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窘境。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通过实行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新产品开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换言之,就是要推行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化大生产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自由劳动力,而且还需要这些自由劳动力具备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根本上讲,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自由劳动力应该以农民为主体,作为创业者的大学生只能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扮演组织与管理者的角色。生产者(自由劳动力)的素质与经济组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都直接地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效果。我们暂且相信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作为组织管理者具有相当的知识、技能与管理水平,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保证当前的农村拥有足够数量的、适龄的、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与技能的自由劳动力呢?这些足够数量的、适龄的、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农民就是大学生农村创业所需要的适宜劳动力。目前诸多关于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研究似乎都预先假定大学生在乡村可以随时随地地找到自己创业所需要的适宜劳动力供给,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已是不争之事实。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预设似乎过于乐观了,有点形而上学的味道,现实情况到底如何终究还是需要实事求是地从乡村社会的现场出发去分析。

二、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现实困境: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

在当今的乡村社会现场,农民包括他们的后辈们都处于一种急欲摆脱农民的身份、脱离农村生活、抛弃农业劳作的状态,农村的建设主体正在走向虚空。乡村建设主体虚空最具代表性的现实表征就是逐年暴涨的民工潮,即便是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也没能阻碍这一大潮。所谓“民工潮”,换一个角度看,就是乡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每年离家外出经商务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1.4亿人口,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另外,“离土不离乡”,就业于乡镇企业的也约有1亿人。这样,在共约5亿(4.90亿)“乡村从业人员”中,就约有50%的人口从事非农业。正如相关学者和政府所说的,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国家城市化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民工潮后给乡村留下的是什么。

从农民工的文化教育程度看,绝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是农村里受过一定良好教育的人,文盲与半文盲只是极少的一部分。2007年,农业部和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地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而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却已经达到10.43年,两者相差近3.13年。结合前面的数据,农村转移劳动力约为“乡村从业人员的50%”,于是除去这些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后农村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4.17年,简单的计算公式为:(7.3-10.43×0.5)×2=4.17。从农民工的年龄构成看,能够进入城市“闯天下”的绝大部分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指出,2007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仅32.15岁,比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年龄小7.99岁。可见,民工潮就像一个漏斗将乡村里的精英分子转移到了城市,留给乡村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愚。那些农村人口中受过较好教育的年轻人正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当他们随民工潮转移到城市之后,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已是不争之事实。乡村建设主体虚空的现实表明,奔赴农村创业的大学生要在当今的乡村找到自己创业所需要的适宜劳动力供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也许有人会指出,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想办法吸引那些转移出去的乡村建设主体回归。按照最简单的托达罗城乡移民模型,即以工资差别和就业机会为参数的移民行为,大学生只有给农民工提供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才有可能让适宜劳动力重新返回农村。与已经相对成熟的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相比,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农业社会化大生产和大学生创业,很难给这些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如果创业的大学生给农民工提供更高的工资则又会增加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成本,使本就不够充裕的创业资本更加捉襟见肘。可见,当前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一个现实困境。

三、大学生农村创业困境的突破:乡村建设主体的充实

如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适宜的劳动力供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充实乡村建设主体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找到乡村建设主体走向虚空化的原因。农村之所以成为乡村居民(特别是那些年轻而受过一定良好教育的居民)不断地逃离的生死场,乡村主体之所以不断地走向虚空化,我们当前的乡村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认为,当前城市化导向的乡村教育,通过宣扬城市文化的强势价值观念,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剥夺了乡村生活的所有价值,是促进乡村主体的虚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中国当代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状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农民工干了工人的活,却得不到工人的身份。更可悲的是,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市的边缘群体。尽管如此,但是这并没有妨碍民工潮的涨潮势头,并没能丝毫延缓乡村主体的虚空化进程;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这样的一句话:在中国当代发展的情景下,农村成为农民(他们是乡村的主体)想要挣脱和逃离的生死场,而不是希望的田野;希望的空间、做“人”的空间是城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条充实乡村建设主体的可行途径,即“新乡村生活”的建设,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提升乡村生活的价值,为乡村居民营造做“人”的空间。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正是这样的一条途径。站在农民主体立场的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农民的生活意义提供说法;是从社会和文化方面,为农民提供福利的增进,丰富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要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不同于消费主义文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要建设一种不用金钱作为生活价值主要衡量标准,却可以提高农民满意度的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建设这种新的乡村生活方式呢?这又需要我们重新考虑乡村教育的“应为”了。我们认为,当前的乡村教育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为新乡村生活方式的建设服务:第一个方面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充分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文化在人们心中的价值等级,丰富乡村的社会文化生活。事实上,乡村教育原本也有优于城市教育的地方,那就是它拥有乡村间通过历史的积淀形成的民间智慧与经验、知识与美德、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活动、手工技艺等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的价值是巨大的,曾经出于非教育的动机在乡村之中而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例如,乡村的娶亲嫁女、盖新屋、老人过世等红白喜事的风俗礼仪曾经就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这套信念传达给乡村的后辈们;而正是这套信念让乡村人形成了尊敬长辈、关爱后辈、邻里和睦、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然而,当下的教育体制没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连带地湮灭了这些风俗礼仪、节日庆典等对于乡村秩序建设、乡村生活维系的价值。现在,乡村教育要为新乡村生活方式服务就必须想方设法特别是采取制度化的措施开发和利用这些乡村文化教育资源,从而既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等级,又可以新的形式发挥这些文化资源对于建设新的乡村生活方式的功用。当然,我们在强调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等级的时候,并不是要否定乡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种“离农教育”,只是更为强调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人离,心不离”的教育。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通过改革乡村教育管理体制,尽可能减少农民的教育支出。农民增支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虽然农民增收不多,但是他们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却过快地市场化了。要减少农民和农村的教育支出,必须改革乡村教育管理体制。第一步要考虑的就是,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方面,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强调要“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但是,这一管理体制上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其他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市级政府)可以减轻自己的责任。这是因为2007年后我国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全免费,而当前还有些地方、县级财政处于绝对贫困的状况,当地方财力实在难以支持义务教育的发展时,如果没有中央和省市级政府的援助,这种全免费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义务教育的支出可能还会是农民支出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央政府除负责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之外,还要加大对困难地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省级政府要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省级转移支付力度,合理使用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等措施,重点支持财政困难县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地级市政府要统筹协调所辖县(市)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对财力不足、发放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确有困难的县,给予转移支付。总之,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关键是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和农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至于,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对于农村经济的“盘剥”,则应该通过某种制度设计或者政策调整,让高等学府给予乡村建设以一定的补偿,这种补偿更多地是以“智力支持”的形式出现。例如,工科院校可以为农村基础建设免费设计、上门服务;医科院校可以为乡村合作医疗无私地贡献一份力量;师范院校可以为乡村扫盲提供最大的便利;司法院校可以为乡村居民上门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等等。这些多多少少将有助于减少农民的支出,以减轻农民高等教育支出的压力。

从乡村教育的改革入手,丰富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从社会文化方面提高农村的福利水平,这将增加农民对现代化的满意度,并为流动于城乡的农民工提供了可以回得去的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意义的“家”。现在,进城农民工可以拒绝让人难以忍受的不公正待遇,因为他们可以选择回到家乡过上高福利的生活,并进一步致力于新的乡村生活方式的建设,这无疑将有助于消解乡村建设主体空虚化的问题,从而可以为大学生的农村创业准备充裕的适宜劳动力和优化的乡村社会文化环境。

摘要:出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鼓励与引导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措施和建议应运而生,但是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一个现实困境就是由于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而导致适宜劳动力供给缺乏。因此,要让大学生能够在农村成功创业还需要通过乡村教育的变革实现乡村建设主体的充实。

创业主体论文 篇8

一、普通合伙企业概述

普通合伙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商事主体之一。我国三类主要的商事主体中, 其作为登记设立的商事主体具有设立简便、运行自治与无限责任等特点故而成为中小型企业的常见形式。笔者认为合伙企业的特征符合创业的需求, 下文将一一阐述。

二、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与登记制度简便易行

普通合伙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商事主体之一, 有两人以上的合伙人、有固定的出资、经营场所以及合伙人签订的合伙协议即告成立, 成立条件简便符合初创业者的实情。其设立与登记的简便易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 解决了资金问题。创业首先面对问题即是资金的短缺, 而合伙企业解决了此问题, 几个要好的同学分别出资, 成为合伙企业的财产。而个人短时间难以筹集大量资金, 这是设立上优于商事个人的主要原因。其二, 合伙协议的优势。几个具有创业热情的青年可通过协商达成协议, 协商签署具有合伙企业“宪法”性质的合伙协议, 充分体现合伙人之间的合意, 将合伙人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利于合伙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其三, 登记手续简便。普通合伙企业的登记依据《合伙企业法》第10条的规定, 申请人提交的登记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 企业登记机关能够当场登记的, 应予当场登记, 发给营业执照。登记手续之简便与商事个人的登记类似。商事公司的登记较为繁琐, 而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只需要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登记申请书、合伙协议书、合伙人身份证明三份文件即可, 既有较为规范的登记也体现了其较公司设立的自由。

三、普通合伙企业出资、运行和利益分配的优点

首先, 普通合伙企业出资形式多样而数额明确。根据《合伙企业法》, 合伙人可以以认缴或是实际缴纳的方式进行出资。《合伙企业法》规定, 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 也可以用劳务出资。尤其劳务出资是合伙企业所独有的, 这一规定使得不同专业背景或是不同经济条件的合伙人均可参与到合伙之中, 而不用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极大的拓宽了初创者参与的范围。

其次, 普通合伙企业运行的高效。原因有以下三方面。其一, 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数有限, 权力集中。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在创始之初十分有限, 人数少带来的必然是权力的集中, 明确的分工使得合伙企业的运行效率较高。其二, 合伙企业的决事机制适合创业。其决事机制主要是合伙人会议, 由于人数较少且合伙的责任机制使得合伙人有认真对待合伙事务的动力。相较而言, 公司的议事决策制度比较繁琐。其三, 合伙人之间互相制约, 促进企业的发展。《合伙企业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情形是合伙人需要共同表决同意的, 这就为合伙人之间的监督与制约打下了法律基础。

最后, 普通合伙企业的利益分配意思自治。合伙企业的利益分配的基本依据来源于合伙设立之初的合伙协议。笔者认为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之间用来维系彼此关系应该是对对方的认同感, 故而通过普通合伙企业利益分配的意思自治, 创业群体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适合的利益分配模式。

四、普通合伙企业税收优惠与责任承担的特点

税收的优惠政策。税收是商事主体的重要支出之一, 因此也是考量商事主体是否适合初创者设立的重要标准。我国对于普通合伙企业的税收政策实行5%-35%的累进税率, 而且实际上合伙企业在向合伙人分配利益时都会扣除税款。而相较而言公司的税制较为严格, 税率为25%, 特殊情况下为20%。由此可见, 公司的税率高于合伙企业的税率, 且创业初期收益并不会很高, 那么成立合伙企业在税收方面即可有较大的优惠。

责任承担方式的特色。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乍看起来似乎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人承担的风险更小。但是在创业初期需要责任感, 许多人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若采取有限责任对初创者来说是不利的。只有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有与合伙企业“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责任感才是创业成功的前提。

五、总结

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 而其选择的方向多种多样。笔者认为普通合伙企业的形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业者的长处和弥补短处。普通合伙企业的独特模式解决的创业之初的四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资金不足问题;其二是合作伙伴问题;其三是创业责任感不足问题;其四是税收问题。同时不同商事主体中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理。

摘要:面临毕业就业压力, 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自主创业之路。然而在鼓励开拓创新的同时, 也应结合相关商事主体的制度特色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式。本文结合创业之初的实际情况与相关法律法规对商事主体的规定, 以普通合伙企业为核心, 分析不同商事主体从设立、运行等方面与创业之相关问题, 讨论创业之初选择设立商事主体所应着重考虑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创业,商事主体,普通合伙企业

参考文献

[1]黎昕.大学生创业现状的问题分析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 2013 (24) .

[2]孙虹乔, 魏晓玲.大学生创业现状、成因及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 2011 (23) .

上一篇: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下一篇: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