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主体论文

2024-05-13

财务主体论文(精选9篇)

财务主体论文 篇1

对财务主体定位的重要性, 正如郭复初教授所言, “如不论其主体, 财务必然在经济运行中迷失方向, 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 这就如同谈会计而不论其主体一样, 会造成会计范围混乱, 会计信息失真”。可见, 确定财务主体的承担者是企业一切财务和经济行为的基础。财务主体的定位不同, 企业的一系列财务行为也将不同, 这最终会导致企业的目标、价值也不相同。

一、财务主体一元论

倪静 (1998) 在其《对企业财务主体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企业是财务主体的观点;张捷飞 (1998) 在其《财务主体不等同于财务管理主体》一文中也指出企业的股东、董事会等均是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管理运作, 故其只能称之为财务管理活动的主体, 能称为财务主体的只能是每个独立的企业;伍中信、贺正强和梁栋在《财权分层理论与财务主体一元性》 (2005) 一文中以财务主体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 认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作为财务主体是不适当的, 因其承担的管理责任使得他们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 只有企业本身才是真正的财务主体。在该文中作者主要是从两权分离和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界定财务主体的。因为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企业的治理层往往会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称为管理者, 所有者这种双重身份使得“所有者财务”或“经营者财务”出现交叉重叠的部分, 主体范围界定不清。另外, 在两权分离后, 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并不大, 因而财务主体只能是企业本身;同样地, 王跃武 (2005) 在其《论财务主体一元性与财权主体多元性》一文中首次提出自己对财务主体的看法即财务主体只能是企业自身。而后又在其《财权、财权主体与财务治理: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 (2009) 一本中以财权理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认为在该理论的解释下, 财务主体必定具有独立进行财务运作、展开并有效配置其拥有或控制的财务资源并使之实现保值增值的能力, 而这是以拥有独立而完整的财权做为前提的, 因此, 企业财务主体是唯一的, 就是其自身。

针对该观点, 有学者虽同意财务主体是一元的, 但却认为一元应该是动态的, 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杨君伟。他在其《动态的财务主体观》 (2002) 一文中指出, 在正常情况下经营者应该承担起财务主体的责任, 因为所有者的主要职责并不在于参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决策, 而是选择和激励经营者为企业创造价值, 而这一行为不属于企业财务活动范畴, 故所有者不能称之为企业的财务主体。在非正常情况下, 财务主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此时所有者可能成为企业财务主体, 并且其认为经营者和所有者不能同时成为财务主体。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在正常情况下, 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企业所有者除了监督职责外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参与企业的决策, 因为经营者毕竟只是企业的受托管理者, 不拥有企业资本的所有权, 这就会致使他们的经营战略方向与所有者的目标背离, 所以所有者必须要参与经营者的决策活动, 以防止自身拥有的资产的流失。其次, 在非常态情况下, 作者认为债权人、雇员均不可能成为企业的财务主体, 理由是当债权人或雇员控制企业时, 企业处于破产状态, 不可能正常运转, 企业自然不存在财务活动, 也就没有财务主体的必要了。照此说法, 在非常态情况下, 再谈论财务主体已没有意义, 那所有者自然也谈不上是财务主体了。

二、财务主体二元论

财务主体的二元论主要是站在财权分割的理论基础上, 认为财务主体具有双重、并列的特性, 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具有不同目标的企业财务主体。

刘贵生 (1995) 在《论产权结构与财务主体》中以财务分配权的归属为理论出发点来探讨财务主体问题。若企业的性质为独资、合伙性质, 由于其产权与资源所有权归于一处, 其财务主体是一元的;而在股份制企业, 企业的产权虽是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但却是独立存在的, 故公司本身便是一个独立的产权主体, 即财务资源分配的主体。但由于企业法人和原始产权主体均享有企业财务分配权的一部分, 因此成就了公司所有者集团或股东集团成为股份制公司的另一财务主体。

高严和毛丽华 (1998) 在《论财务主体与财务改革》一文中认为, 财务主体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财务主体是资本的终极所有权持有者, 第二财务主体是资本的法人财产权拥有者。但是对于这两个财务主体的职责、关系以及如何区别, 作者并未进一步进行阐述。而程宏伟 (2003) 在其《企业财务主体的主导性与从属性分析》一文中, 从财务治理和如何决策的角度出发, 分析认为财务主体具有主导性、从属性之分。

干胜道 (2002) 在其《两权分离与财务主体的二元性研究》一文中认为, 在两权分离制度下, 所有者为了自身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和实现, 必须要对所有者财务主体进行定位, 企业的财权必须要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进行分割。在其《论财权分割与财务主体二元性》 (2006) 一文中, 针对王跃武《论财务主体一元性与财权主体多元性》一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企业是由契约而构成的一个结合体, 这个结合体本身不具备产权主体的条件, 自然也不能成为财务主体, 而能成为财务主体的只能是、必须是掌握企业财权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他们也是对企业投入要素的签约人。

杨君伟 (2007) 在其《二元财务主体下的财权动态安排》一文中认为由于出资者和经营者自身能力不同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原因, 企业的财权安排呈现动态性。不同于其《动态的财务主体观》的一元动态的观点, 杨君伟在该文中认为企业的财务主体的本质是二元性, 即出资者和经营者财务并存, 但作者并未对自己这种观点的变化做出解释。

三、财务主体多元论

汤谷良 (1997) 在其《经营者财务论 - 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一文中纵向的按管理层次对企业财务的作用程度和影响对财务主体加以划分为三类, 分别是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 并强调这其中的精髓是经营者财务。

张兆国 (1997) 在其《试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主体》文章中, 通过研究认为财务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 并且应该从企业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划分。即在纵向角度分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事会四个财务主体, 在横向角度划分是在这每一个财务主体下按照分权管理原则、从上到下可以细分为多个具体的财务主体。

刘丽花等 (2008) 在《多元财务主体下财权动态配置探析》一文中, 认为多元化的财务主体观点 (即将财权主体纵向分为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人) 更适合现在企业的现状。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人通过各自的谈判与博弈能力来决定自身拥有企业哪些财权及拥有的程度, 这种财权流的动态配置, 可使企业运用有限的资金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冯建和罗福凯 (2002) 在其《论分工水平与财务主体多元化》一文中, 以分工为理论基础, 提出随着社会分工水平的细化, 企业内部的分工也更加明显, 这造成财务主体也向着多元化发。这样, 只要能够独立进行资本投入、运作, 进而创造收益、创造价值的私人、企业和国家都可以成为财务主体。但他们认为:一个财务主体的实现, 必须要遵循分工与财务主体准则。因为任何一种分工都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否则这种分工就是不合理的、不经济的、不科学的, 由此分工产生的财务主体是不必要的。据此得出财务主体必须是一个财务经济组织, 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财务活动。如若不具有完整财务活动的业务或组织, 其交易成本将大于分工效益, 造成财务主体浪费。

四、相关评述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所有者将自己的资本投入企业, 自身并不直接拥有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后, 这些资本都归企业所有,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与收益实际上都归属于企业。从这方面看, 企业拥有独立、完整的财权, 具备了成为财务主体的一个条件。但是笔者认为要想成为财务主体, 还必须具备能够独立决策的能力。正如干胜道教授所言, 企业只是一个契约的结合体, 它自身并不能进行决策, 以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故企业自身是财务主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独立性是财务主体确立的一个核心特征。它是指财务主体能够在不受外界直接干扰、影响的情况下, 自主的进行投资、融资、分配等一系列财务经济活动。在公司治理中, 管理层的决策最终要经过企业所有者的批准之后才能具体执行, 他们没有独立进行决策的权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 “经理革命”逐渐蔓延到许多企业, 即管理层实际所拥有的权利已经远远超过其应有的权利范围, 甚至已经在资本所有者的控制范围以外, 内部人控制越来越严重。于是有些人认为经理层成为一个独立的财务主体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但是此时人们往往忽略了经营层权利扩大的原因, 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所订立契约的不完整性、契约实施环境不完全理想、理性经济人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这并不意味着经营者有对企业独立控制的权利。实际上, 无论经营者的财务决策权怎么扩大, 其地位如何提升, 都不可能完全占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他们的行为依然要受到所有者的监督和约束, 是非独立的, 因此管理层不可能称为财务主体, 真正的财务主体只能是企业的所有者。

财务主体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就财务的立场只能有一个, 只有这样其行为的出发点才只能有一个, 否则也就谈不上主体了。如果像有关学者研究所述, 企业的财务主体可以有两个或多个, 那么在进行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意见分歧, 甚至是企业战略方向、目标的分歧。例如, 管理层的目标更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 所有者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债权人的目标是企业按期偿还本金等等, 在实务中很难做到这些目标的统一。所以财务主体也不会是多元的。

综上所述, 企业的财务主体只能是所有者, 其立场就是实现自身财富最大化, 在这个唯一的立场下, 财务的管理者 (即管理者) 才能把握判断、决策的大方向, 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当然在实务中由于我国投资者尚不成熟, 他们对其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不太明晰, 会造成管理层“内部人控制”现象, 这需要我国要加大机构投资者的培养力度, 明确所有者与管理者的职责权限。

参考文献

[1]伍中信, 贺正强, 梁栋.财权分层理论与财务主体一元性, 财会月刊 (理论版) , 2005年第11期

[2]王跃武.财权、财权主体与财务治理: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年第24卷第3期

[3]王岚, 张汇澜, 何满年.对财务主体理论的重新认识, 财会月刊, 2006年第4期

[4]蔡刚, 干胜道.论财权分割与财务主体二元性, 财会月刊, 2006年第6期

[5]杨君伟.二元财务主体下的财权动态安排, 财会月刊, 2007年第5期

[6]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 会计研究, 1997年第5期

[7]刘丽花, 徐广领, 经壮.多元财务主体下财权动态配置探析, 财会通讯, 2008年第5期

财务主体论文 篇2

2.财务分析评价标准信息。1.经验标准:不是绝对标准;受行业和企业发展段影响。2.历史标准:应用历史标准优点是比较可靠具有较高的可比性;缺点是历史标准比较保守适用范围较窄。3.行业标准:同行业公司差异;跨行业经营;会计政策的差异。4.预算标准:将历史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结合。

3.财务会计报表的局限性:1.财务会计报表计量的局限性。(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中的非货币性事项。)2.财务会计报表内容的局限性。(不能提供详尽的因素分析依据;不能反映企业未来将要发生事项;不能表明企业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3.财务会计报表时间的局限性。(不能反映分析时企业的真实情况.)

4.审计报告意见的五种意见:1.标准无保留意见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保留意见4.否定意见5.无法表示意见。

5.水平分析法是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比较,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方法。

6.战略分析。行业分析和竞争策略分析。1.行业结构分析影响因素:

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行业出现竞争者之间的抗衡。2.企业竞争战略分析:低成本竞争战略分析;产品差异策略分析;重点集中战略分析。7.垂直分析法:垂直分析和水平分析不同,它的基点不是将企业报告期的分析数据直接与基期进行对比求出增减变动量和增减变动率,而是通过计算报表中各项目总体的比重或结构反映报表中的醒目与总体关系情况及其变动情况。8.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析期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9.因素分析法中的连环替代法:是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形式,和因素分析法同以概念。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个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方法。10.差额计算法:本质上是连环替代

法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明形式。

11.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包括:资产

负债表水平分析、垂直分析、趋势分析、项目分析.12.资产结构:保守结构、稳健结构、平衡结构、风险结构。13.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商品经营的定义。1.资本经营及其盈利能力(所有者角度)资本经营的内涵是指企业以资本为基础,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经营效益的经营活动,使企业以一定的资本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资本收益。

2.资产经营及其盈利能力(企业角度)资产经营是指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一定的资产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3.商品经营及其盈利能力(销售角度)商品经营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向导,组织供产销活动,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生产与销售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商品。

14.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的关系: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1.经营内容不同2.经营出发点不同.联系:1.资本与资产的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资本经营要以资产经营为依托,资本经营不能离开资产经营而孤立存在,2.资本经营是企业的最高层次,资本经营是资产经营的进一步。资产经营与商品经营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1.资产经营不能离开商品经营而独立存在,没有有效的商品经营是不能取得好的资产经营效果。2.资产经营是商品经营的进一步发展。3.资产经营目标比商品经营目标更综合。

15.杜邦分析法。1.净资产收益率= 净

利润/总资产X100%=总资产净利率X业主权益乘数

财务主体论文 篇3

财务治理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

一、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财务治理中两类利益主体及其分析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公司财务治理。其主体应是代表企业利益的相关者。公司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主要是财务信息,因此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机制在公司财务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质量和呈报机制,有些利益相关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成的财务信息或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来检验财务信息的质量。根据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力,可以把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分为两类。

(一)第一类利益主体——依赖公司的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

所谓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是指限于公司组织边界以内的财务治理;是通过在公司内部合理安排财务权力实现的。公司内部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机制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第一类利益主体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要手段。大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公司职工就属于第一类利益主体。他们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在公司财务治理中居于相对主动地位。

在第一类主体中,掌握控制权的股东处于公司代理链的最初环节,具有最强的进行公司财务治理的动机。只要在所有权结构中存在明确的股东,那些能行使控制权的股东就是公司内部财务治理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然而,我国现有上市公司中的大部分是由原国有企业或政府部门控制的实体重组改制而来的,由于国有股东代表“缺位”和过度的行政干预,公司财务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突出表现为:与国有股权密切相关的投资、回报、经营、技改、人事、工资等重要决策权,分别由计委、财政、经贸委、企业工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分别行使,缺乏统一代表国有股权的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机构。由于国有股股东代表不明确,所谓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很难受到严格约束,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没有原动力。

在第一类主体中,人力资本的最大拥有者——职工所拥有的财务治理权利是最弱的。公司职工的劳动是公司生产经营的必备条件,员工通过提供劳动获取所需的报酬,公司与职工之间因此形成了一定的权责关系与劳动报酬的分配关系。这种财务关系的权力基础是职工拥有劳动力所有权及获得劳动报酬权,公司拥有一定时间内的劳动力使用权。职工有权执行具体的财务活动,表现为有权验收材料、保管材料、领用材料和加工材料等等。总之,职工拥有的财务治理权弱,只拥有很弱的财务活动执行权,几乎不具有控制权和监督权。

(二)第二类利益主体——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来保障其利益

公司外部财务治理是指公司组织边界以外的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签署一系列合约的方式实现的,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运行不会降低社会效率。第二类主体由于本身在公司组织中的地位不同于第一类主体,没有权力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但可以质疑和检验财务信息的质量。中小股东(主要是公众投资者)、政府、债权人属于第二类利益主体。他们只能接受或质疑公司的财务信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可以认为第二类主体进行公司财务治理的难度大于第一类主体,它主要依赖公司的外部财务治理。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由国企改制而来,是国有股、法人股(实质也属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份公司,所有者的代表——董事长和经营者的代表——总经理往往由一人兼任;大股东容易侵占股份公司利益,长期无偿占用股份公司资金,利用关联交易虚增或虚减利润,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中小股东不具有财务治理的主动权,而且参与成本过高,得不偿失,因此中小股东在利益受到侵害时,只能以“用脚投票”表达自己的意志。

目前,我国有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基本在50%左右,而且,其中的企业债券非常少,绝大多数是银行贷款。一般而言,债权人采取与企业签订一系列保护性条款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只有在企业无力偿债的条件下,企业的控制权才由股东向债权人转移。在有限责任制度和企业与债权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安排对债权人的权益保护是消极的。在有限责任公司制下,“有限责任”给予出资者将企业资产交给债权人而不必偿付全部债务的权利,而“无限索偿权”给予出资者获得潜在收益的最大好处。信息不对称使得债权人无法清楚了解债务人企业的资信情况,并且无法对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当贷款人利用私有信息选择有利于自身效用而不利于债权人的各种行为(如债务人违反债务契约,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从事高风险投资,转移资金,弃债和逃债等),将严重影响债权人的利益。

二、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的现状——多边治理制度安排

(一)完善公司所有者财务治理结构,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国有资本营运主体的培育与组建,上市公司国有股东产权主体必须实现类似于日本公司的法人之间的交叉持股,通过国有投资公司之间股权的互换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国家股由“一股”变“多股”,拥有相同国家股的不同利益主体代表之间就可以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另外,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设置普通股和限制表决权的优先股使国家股以普通股股东和优先股股东两种股东的身份出现,不仅可以控制上市公司,而且可以实现有表决权的股权结构的优化。除了拆分国家股之外,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加强与国家股股东在控制上市公司上的竞争。例如首钢、宝钢、中石化和中国电信等大型国有企业都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而成功上市,这对于股权结构的优化和企业间的相互协作都是很好的尝试。

(二)推行内部职工持股计划制度,使全体员工成为公司利益的相关者

推行内部职工持股制度(ESOPs)时,内部职工既是公司的职工,又是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生产、技术、财务和管理等信息占有比外部股东有优势,而且内部股东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更为密切,他们更为关心公司的发展,他们参与公司治理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行使产权权能的成本很低。

职工持股制度的推行可以与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国有股减持等政策结合起来。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允许企业用长期积累下来的职工奖励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或公益金等回购国有股份,或企业以职工持股会的名义代表职工筹集一部分资金回购部分国家股。回购来的国家股作为职工持股会的预留股份,再根据职工的工龄、职位和技术职称计算职工对企业所做贡献的大小,依次核定职工持有的股份份额和认购的股款。在推行的过程中,普通职工、技术研发人员、部门经理人员和高层管理者可以现金、专利和专业技能资本等方式认购相应的股份。

同时,确立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高层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又是国有资本的产权代理人,必须同时以现金和人力资本两种方式认足国家规定的股份数。为此,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明确企业职工的范围、认购股份的方式、资金筹措方式、组织形式和股票流通转让的条件等,实现职工持股制度的规范化发展。

(三)建立中小股东表决权信托、代理制度,降低中小股东投票权行使成本

中小股东投票权行使成本制约了其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中小股东可以委托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中介机构代理行使表决权。这种代理可以是长期的信托关系,也可以是一次性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制度也可以和职工持股制度结合起来,通过职工持股会代理行使中小股东的表决权,因为金融机构代理的成本比职工持股会代理的成本要高,如果金融机构不是(即便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其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取向将不完全相同。而且,职工持股会的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取向是一致的。

(四)设置兼职债权人董事,切实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为了切实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允许主要债权人进入董事会”,让企业的债权人参与到企业的治理中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对企业的财务决策进行审查:1.事前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以便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2.事中审查企业财务决策的执行情况,必要时可通过法定程序要求重新分配企业的控制权(如改选经理等),审查内容包括企业是否违背协议的规定、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合理、合法等;3.事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能力进行评价,一旦发现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立即采取必要手段直至实施破产程序以降低损失。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监控主体研究 篇4

财务监控的主体就是财务监控的实施者, 就是拥有财务监控权“人”。财务监控主体分为内部监控主体和外部监控主体, 共有五大部分组成, 分别是市场、政府、出资人、内部人和社会中介。市场作为财务监控的主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的股价机制和收购兼并机制上。政府作为财务监控主体包括了财政机关、税务机关、审计机关和证券监管部门等。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制定规则和采取措施矫正或修正由于不完全竞争、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市场主体财务监控作用的失灵。出资人作为财务监控的主体关注的是所有者和债权人对资产权力的主张, 主要由投资人和债权人两大类组成。出资者作为银行的所有者是财务监控权的集中体现。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资人主要是国家, 代表国家行使监控权的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银监会、人民银行、税务机关等。债权人也是银行财务监控的主体, 但债权人的财务监控权仅涉足与其利益有关的财务活动。内部人作为财务监控的主体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 可以分为纵向财务监控和横向财务监控。纵向财务监控是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各层级之间, 享有监控权的上级对下级财务监控, 如监事会、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控;横向财务监控是在没有隶属关系的平行机构之间展开的, 比如经理层内部不同机构之间相互监控。社会中介作为财务监控主体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正事务所和税务代理事务所等。虽然他们在财务监控中仅起着辅助作用, 但未来这部分监控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完善而加强, 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

二、国有商业银行外部财务监控主体监控

(一) 市场财务监控

(1) 资本市场的财务监控。资本市场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外部财务监控中最常见的一种, 主要通过公司的兼并与收购、破产与重组, 使无效的企业退出市场, 低效企业重组, 不同企业之间资产的有效配置等发挥监控作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市场的外部财务监控作用更强, 也就是说, 资本市场的财务监控作用和其发达程度是正相关的。一方面, 银行业的并购绝大多数原因是经营不善, 因为关系到社会利益, 所以银行业的并购成本大大超过一般公司。在商业银行控制权市场的建立和并购机制作用发挥方面, 应持特别审慎的态度。另一方面, 我国资本市场虽然经过是多年的发展, 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证券市场规模过小、资本市场主体缺位, 市场分割、整体性差, 流动性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不但是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降低, 而且使公司治理的改革难度增加。尤其是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这类非流通股的比重过高, 导致证券市场无法完成对控制权优化配置的功能, 使公司的外部控制权市场很难对公司形成强大的外部压力。总的来讲, 资本市场作为一种监控机制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 资本市场发挥作用需要较高的成本,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还处在起步阶段, 非流通股比例过高暂时无法改变, 因此, 在现阶段仅仅依靠资本市场来建立财务监控体系为时过早, 但是, 随着我国市场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 资本市场将在上市公司的财务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2) 经理市场的财务监控。经理市场的财务监控主要体现在对经营者的约束作用上。经理市场是企业经营者的提供方, 如果现任经理的能力不足或者不够努力导致企业的经营绩效降低, 他们就有可能被经理候选人替代。在经理市场中, 经营者的价值通过他所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体现出来。如果现任经营者不想被替代, 就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和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 经理市场通过传递经营者经营能力的高低的信息, 使经营者时刻保持危机感, 从而约束他们的机会主义行为。经理市场提供的监控有利于克服经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对于企业, 所有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经理人市场的竞聘机制挑选最合适的经理人;对于现任经理人, 可以对照经理人市场中的经理候选人和企业的要求提高自身能力。目前, 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职业企业经理市场, 国有企业经理的产生还存在由上级部门指派或者依靠内部竞选机制 (如承包者竞争招标制) 的情况, 这种情况称作“内部经理”市场。由于二元性经理市场的存在, 使得经理市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控作用减弱, “外部经理”市场在给了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对国有企业“内部经理”市场也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应该有能力设计出与行政级别彻底脱钩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经理选聘机制, 要真正形成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经理市场的财务监控作用。 (3) 产品或要素市场的财务监控。产品市场约束是任何一个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受到的约束。产品 (服务) 是任何企业的利润之源。企业只有生产出具有竞争性的产品或提供具有竞争性的服务, 才能吸引顾客, 从而提高利润或市场占有率。反之, 企业产品价格下降、利润减少、破产的可能性上升。在一个高度竞争的产品市场中, 由于不太献身于手头工作的经理人员经营的公司会很快在麻烦中关门, 这是经理人员极力避免的处境, 因为这种失败或使他们失去工作并损害他们的声誉。产品市场财务监控作用发挥有很苛刻的条件, 即市场必须是充分竞争性的, 市场的竞争性越强越能发挥其财务监控的作用。我国的产品市场未能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监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正是由于行业的高垄断性、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产业进入、退出壁垒等原因, 阻碍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充分发展。但是, 近些年, 外资银行大量进入, 国有商业银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 并迫使他们深化改革、努力经营, 预计,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外资银行的继续涌入, 产品市场的外部财务监控作用也会进一步加强。

(二) 政府机构、社会中介的财务监控

(1) 国家审计机关的财务监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有对国有金融机构财务收支实施审计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审计监督具有独立性强、强制性大、权威性高、综合性广的特点。在外部财务监控中, 国家审计主体中起着统筹、领导的作用, 是非常重要的外部监控主体。但由于国家审计的特点仅靠国家审计无法实现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全方位系统性监控。首先, 国家审计的监控虽然也是从银行资产、负债和损益出发, 对银行资产是否安全、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经营是否合法等方面进行监控, 其目的主要在于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金融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直接体现对国家利益的保护, 并没有强调对于商业银行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其次, 出于人、财、物等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限制, 国家审计无法对所有的商业银行实施全面、持续和高水平的有效监督。最后, 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在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上的职责权限没有明确一个明确的界限, 势必会造成审计成本的增加及审计资源的浪费。因此, 单纯依靠国家审计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外部财务监控质量是不可行也是不现实的, 应该在强调国家审计的最高地位不可动摇的同时, 将国家审计的作用定位于对其他银行监管机构监控质量的再监督和对社会审计的指导上, 让国家审计更充分、有效的发挥财务监控作用。 (2) 银监会的财务监控。银监会是专司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维护银行业合法、稳健运行的国务院直属监管部门。银监会的作用不仅仅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审慎的监管加强人们对金融业的了解从而增强金融市场的信心, 促进银行业及整个金融市场稳定。中国银监会具有专业监管的优势, 有专门的法律授权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自从成立以来就不断的加强监督职能, 一贯坚持审慎监督原则, 对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和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现阶段虽然监控成本依然很高, 但必须要严加监管, 要对监管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 对监管理念和实施进行更新, 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性, 促使监管法规和制度更加完善、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到目前为止, 由于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监管指标和完整的奖惩制度, 因此无法对银行业监管业绩及质量进行评估。对于激励银行监管机构和完善银行监管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3) 证监会的财务监控。国有商业银行一旦上市就和其他上市公司一样, 必须接受证监会的监督。根据《证券法》, 证监会的职能为:“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 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保障其合法运行。”可见, 证监会与国家审计、银监会的基本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都是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管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维护整个银行业的安全稳定, 保证市场的公开、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国有商业银行属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中的上市公司, 具有国有控股背景, 使得国家利益成为主导性利益;证监会面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 在进行监管的时候也想方设法对国有股权进行保护。随着股份制改革的进行, 战略投资者的引入, 财务监控的资源也应该由市场来配置,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如果有行政权力的干预或影响, 则违反了市场规则。证监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也应该使用市场标准, 也只有用和上市公司同样的标对待商业银行, 监管者才能保持必要的公平性和独立性, 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4) 社会中介的财务监控。社会中介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外部财务监控的主体, 主要包括独立审计、资产评估、工商、税务等代理机构, 鉴于其他中介机构的监控力度较弱, 我们这里只讨论社会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监控作用。社会审计的作用主要在于: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促使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企业制度的完善;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审计的主体尤其强调独立性, 和国家审计强调宏观金融管理和对监管机构的再监管相比, 社会审计主要致力于对上市银行财务报表所披露信息的合规性和合法性的审计。在不存在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串通起来共同违规的情况下, 由于处在竞争性的财务监控市场, 注册会计师审计更能公开、公平的反映出各个关系人的相关利益。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和会计职业团体等中介机构还处在发展阶段, 注册会计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存在审计范围有限、审计监督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等问题。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要强化审计职能, 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 另一方面要接受国家审计和人民银行的指导和监督, 以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财务监控主体监控

(一) 股东及股东大会的财务监控权配置

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上市公司以后, 股东对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并没有直接的财务监控权, 股东的财务监控权主要通过股东大会来行使。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权力机构, 《公司法》对股东及股东大会所享有的财务监控权进行了明确规定。股东的财务监控职能是通过股东大会以“用脚投票的”的方式来行使的。对于小股东, 上述权利的行使可能会出现困难, 因为有些权利必须通过“小集团” (如10%的股份) 来行使。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缺乏财务监控的欲望, 主要是因为股东与银行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 小股东对银行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董事会, 但董事会对银行内部的了解比经理层要低, 这就阻碍了股东对银行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的监控。而且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中, 由于国有股占绝对地位导致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 内部财务监控职能的发挥更多的依赖于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各外部监控主体。

(二) 监事及监事会的财务监控权配置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出资者仍然是国家或有法人企业, 监事会对银行的经

营管理缺乏关注, 财务监控效率普遍很低, 监事会的存在只是单纯追求公司治理准则文本的结果, 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证明银行内部某种相互制约机制是存在的。无论是从监事会规模, 还是从监事会的运行上看, 银行都没有给与监事会应有的重视, 这和监事会设立的初衷及监事会实际地位和在财务监控上的重要作用都是不相符的。要让监事会真正发挥财务监控职能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大股东控制董事会, 股东大会对监事会的选举很可能被董事会控制, 导致“自己监控自己”;第二, 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行政色彩浓重, 多为政工干部和劳动模范, 并不能保证他们具备法律、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道德约束;第三, 缺乏一套评价监事会财务监控效率的指标体系和激励约束措施;第四, 建立审计委员会之后可能出现部分职能的重复和监控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由于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监事会的运作不能完全依靠证券市场, 因此, 监事会独立性的提高、职责和权力的明确等都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来实现。

(三) 董事及董事会财务监控权配置

董事会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和监督机构, 董事会对经理层有法定的监控权。包括制定公司基本的管理制度、经营计划和投资等方案;决定公司经理聘任和解聘和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等。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股东利益是否能实现主要取决于董事会的决策水平的高低。但是, 从国有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运行现状可以看出, 董事会的财务监控职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董事会同样面临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监事会和董事会在设置上基本有政府来决定, 经理层的任命由上级来决定, 因此出现由银行行长兼董事长、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混淆的现象, 董事会很难对经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管。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董事会会将失误归因于高级管理层, 但法律对董事会的失职却没有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董事会的结构的完善及效率的提高是财务监控职能有效发挥的保障。内部人控制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降低。独立董事一般由与公司没有直接经济联系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以及其他企业界成功人士担任。

(四) 审计委员会财务监控权配置

商业银行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对银行会计信息、财务报告和对重大事项的披露进行监督和审查;对银行的内部控制、内部和外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估、评价和监督;对银行的重大业务、制度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对独立审计机构的聘请或更换提出建议;做好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虽然200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52条、2002年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第41条、2005年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第40条, 都对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做出了相关的规定, 但是由于处在改革之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没有经验, 审计委员会对与他们来说仍是一个全新的监督机构。在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中, 中心任务是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检查监控。由审计委员会来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监控, 能够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进而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审计委员会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审计的具体工作包括对组着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审计等, 并及时向管理成报告审计的情况,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接受双重领导, 一方面要接受企业的领导, 另一方面又要接受国家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其中, 更多的是受国家审计的领导。在国家审计的指导之下,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更多的是进行财务审计, 而经营审计、内控审计等其他审计职能发挥的十分有限。从内部审计的实际效果来看, 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只起到了监督作用, 而没有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不但要从审计理念上有所转变, 在审计方法、审计资源上也要有所创新。另外, 因为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都可以对内部审计进行指导, 在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并设的情况下, 会造成组织结构多重领导和效率低下, 因此, 还需要对内部审计部门有正确定位。

(五) 经理及经理层的财务监控权配置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日常经营和业务执行都是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 对董事会负责, 对公司日常事务的管理由董事会授权。根据《公司法》, 经理人员的主要权限是根据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决议实施各种计划和方案、主持公司生产经营等。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银行内部, 由银行分支机构对日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层层任命, 下级对上级负责, 形成了总经理对分行经理、分行经理对主管、主管对员工的格局。银行的经营管理人员对资产的自主权较大, 在财务监控失效或者缺乏有效性的情况下,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尤其分支行经营管理人员产生“道德风险”的几率极大, 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要对这种授权关系实施激励和约束以减少道德风险, 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加强预算来保持各个组织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对等。

四、结论

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在行使对董事会或经理层的财务监控职权时, 如果有必要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因此, 监事会可以通过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对董事会或经理层的监控。监事会与会计师事务所应就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发现的与财务报告相关的重大事项、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已经识别出的舞弊和可能涉及的人员等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外部审计进行沟通是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内部审计时与外部审计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作不仅可以降低审计成本, 提高审计效率, 优化审计资源, “内部审计外部化”也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做法, 也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此外, 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层和管理层与其他外部监控机构的沟通也非常重要, 国有商业银行应及时获取包括监管报告、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或稽查报告等在内的公开的和非公开的信息, 为更好的实现财务监控职能服务。

摘要:由于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使得决策者和执行者权力和利益的分离, 要达到协调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行, 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财务监控是提升内控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手段, 与公司的财务目标高度统一, 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监控主体出发, 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监控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解决相关利益者冲突和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提供参考。

从主体角度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篇5

一、国有企业本身作为财务管理主体实施的情况

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有自己独立的管理机构,其本身必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负主要责任,而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1. 实施财务管理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人员专业素质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由于国有企业属较大型单位核算相对复杂,对财务人员有较高的要求。本市国有企业存在一种情况,即财务人员基本上是通过特殊关系安排进来,极少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比如本市某制造厂,财务人员远远超过实际需要人数,到最后企业已是汲汲可危,财务科仍是人满为患。如此任人唯亲带来的后果是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在专业和工作上精益求精,阻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 领导不重视内部财务管理,财务监管动力不足。

国有企业领导不重视内部的财务监督和管理。只重事后核算,不重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管理,不重视财务机构和人员。在本市某厂,财务人员的收入十几年来未作过调整和提升,低于同行业和社会平均工资,财务人员中能力强些的则跳槽出去,造成财务队伍很不稳定。有些国企领导重视的是他心中的那盘数,至于财务科对他们来说是摆摆样子,认为财务管理束缚企业手脚,财务机构可有可无。这种状况阻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另外一方面问题是,财务监管动力不足。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不明,对国有资产的流失谁也不心疼。一些国企实行股份制改革使所有职工都持有一定股份,但是“一股独大”,广大职工———所谓的股东还是没有话事权,股东会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真正作用。如本市某厂,效益较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是改革很不完善,企业所有决策比如年终是否分红都由几个大股东领导说了算,所谓的职工股份只是一种附庸和摆设。广大职工的权利没有实质改变,财务监管方面难以形成一种主体参与意识。

3. 财务监督机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有漏洞。

国有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国企实行的总会计师负责制,由于总会计师的工作受厂领导的制约,所以企业的财务运作缺乏一种主动性和灵活性。而且总会计师是由厂领导任命,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持续性和延伸性会因领导的变动而受到影响,随之带来的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短期行为。另外国企内部人员体制的工作方式实际上是机关作风,财务管理人员高高在上,极少到下面各分部对财务方面情况巡视查看,对分厂生产及成本、财务核算管理方面等情况知之甚少,给下面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本地某集团公司,下面分厂资产流失严重,集团总财务部从未组织人员到分厂审查,面对国有资产的不断流失没有去追查原因和采取措施堵截漏洞。

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主体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针对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国有企业主要监管部门,应承担起财务监管职责。实际存在以下几方面情况:

1. 对资金运作未有效监管。

为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按相关规定,基层国有企业发生重大筹资、集资、融资活动时,除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周转资金外,都应报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等监管部门同意或备案。实际工作中,企业领导不是坚持效益和风险对称原则,而是想尽办法搞来资金不顾市场行情乱投资,但相关部门对国有资本运作监管不到位,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如本地某集团公司,通过从银行贷款等渠道筹集资金后,分厂纷立购置大量固定资产,但是只投不管注入各分厂的资金很快被掏空,优良的资本结构不断恶化,刚刚成立的分厂又一个接一个垮台。所谓的国有企业就是这样来回折腾,到最后是富了一小部分人,国有资产也就这样不断流失,这是国有企业的一大特色和怪圈。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重要部门,对这些投资项目和投资结构未进行有效监督。

2. 国有资产管理不善,资产损失严重。

一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虚挂资产严重。厂领导利用各分厂的便利随意划转资金,造成往来款巨额反常,国企负责人为可观的年终效益奖虚增利润,把早已竣工的固定资产挂在建工程避免计提折旧等等。如本市某厂,对已售出的产品不开发票长期不反映收入,以致应收账款贷方长期虚挂,由于未结转成本以致账面虚列巨额库存。企业领导借公家的名义假公济私做着私人的生意,企业财务情况严重恶化,原拥有几千人的省级国有企业最后是破产了之。各领导在蛀空企业后,带走原来的客户和技术纷纷跳出去自己开厂。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以上情况财务上的监管是缺位的。近年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日益突显,这种现象说明了我们的经济监督机制很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3.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非正常个人利益关系。

在现实各种利益驱使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企业之间更多的是非正常个人利益关系。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领导层不少是一些原国企的负责人,企业经营不善或破产后凭特殊社会关系进入管理机构。他们中没有专业的财务知识,一个企业不能经营好又如何能管理好一个地区的国有企业。每年国企领导巨额年终效益奖必须得到管理机构的批准,而国企业中许多非正常支出往往与上面管理机构人员有关。在本地国企每年上缴国资委的管理费是财务监管的盲点,由国资委下拔的资金至哪间企业金额多少,又是各个企业竞争的焦点。诸如此类使财务管理主体与企业之间混合更多个人利益关系。在国有资产被一部份人悄悄侵吞的时候,他们也是其中一分子起着推波助澜作用。国有资产监督者却监守自盗,如何能履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职责。

三、其他方面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实行情况

从总体情况和长远而言,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应由财政、税务和社会中介机构等共同承担。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三个方面的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 作为中介审计,也是对国企有效监管手段之一。

对于本市的所有国企,当地国资委基本上都要求企业进行中介审计的。但审计的质量和程序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从审计与被审者关系看,国有企业是自己花钱审自己,作为中介公司由于行业竞争大,很怕失去国企这大客户,所以在工作上尽量按企业要求出具审计报告,能不披露尽量不披露,即使出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也在企业一再坚持下修改成无保留意见。审计准则的独立性在强权和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审计过程中未严格按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对资产核查基本上不进行现金和存货实地盘点,对往来款项的函证可有可无。未对企业财产物资进行有效监控。成本费用支出方面,仅核查审批手续是否齐备,至于支付的内容是否合法则一般不予关注和披露。比如上述某集团公司的下属分厂有一张白头单金额达几十万元,审批手续非常完善,但按财务制度是不合法开支,中介审计不关注这些,只要审批手续齐备董事长签名了则予确认。另外对资本的违规操作,固定资产乱投资等深层次、实质性的问题并不关注,对企业使用国家资金的运作情况未履行“经济警察”的职能。所以审计报告是例行公事式质量不高,难以起到监管作用。

2. 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财监管是较为薄弱的。

国有企业往往是一个地方的财政支柱,财政部门没有对国有企业资金的运行和监督起应有作用,没有把握好企业财务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以致国有企业中财务秩序混乱、有章不循、效益低下的现象令人堪忧。对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如财经纪律松驰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重要问题,财政部门显得无能为力,一方面是监督制度尚不完善,另外财政部门本身监督不力,财政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应有的手段。

3. 税务部门负责企业具体财务政策的执行。

比如,通过所得税的征收,可以对企业执行国家财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但依靠税务部门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监管作用是有限的,税务部门仅关注税收的征管,其他方面并不涉及,而且税务部门在征管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包税制,又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财务制度观念,使财务制度难以执行到位。

从上述三方面看,中介机构、财政税务部门很难形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合力,难以执行财务管理主体职责。

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提高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发展为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财务方面人材应通过公平、公正渠道进行选拔,提高入职门槛,禁止“关系户”和任人为亲,从源头上控制和保证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针对国有企业财务核算特点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在主动性、创造性、责任心方面必须有较高要求。财务人员应具备持续的知识更新能力,应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这样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才显得更有可能。

2. 领导重视财务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领导应重视财务工作,应强化企业领导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在考核企业领导时,要把“掌握一定财务知识并重视财务工作”作为一条重要条件明确落实下来,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与漏洞亦要追究领导者的的责任。企业必须成立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把审计监督作为日常的财务管理程序去执行,而不是受领导制约。组织一支相对稳定较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可以视企业具体情况设专职或各部门抽调兼职审计人员,定期对企业内各分部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上报企业负责人及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内部审计机构等作用。对企业资产进行充分监管和加强内部控制。

3. 以激励机制促进财务管理。

国有企业一般职工(包含财务人员)收入并不高,企业领导巨额年终奖(不包含其他隐性收入)与员工悬殊巨大。致使财务人员中一些能力较强的另谋高就,必须有一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使财务人员提高业务监管水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除了以经营效益、销售收入等指标衡量企业领导的经营业绩外,更应把职工平均收入作为考察企业领导经营管理综合水平的其中一个评定标准。尤其是有些效益较好企业,应当适当提高职工收入,使职工分享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成果,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加强全员成本意识。对企业整体财务监督管理都有一种促进作用。

4. 加强财税、中介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

从分配职能和调节职能看,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不能削弱而应加强,对企业内部重大事项和问题,财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与强化监管。依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模式的要求来确定管理内容,寻找新的方法。一是要抓住监督的重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问题。二是主动与税务、审计和中介机构搞好配合,分工协作,定期沟通情况,以堵塞漏洞,参与审核、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 实行和深化体制改革。

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继续实行股份制改造,解决好产权界定不清问题。

已改造的应继续跟进完善,国有企业经过多年改革但是并不彻底,许多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另外可参考外国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中有重要贡献或突出表现的人才,以及工作时间超过一定期限的职工给予分配一定股权,激发员工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如果从体制上进行根本性的改变,则上述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国有企业财产关系特殊性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多重主体, 而各级财务管理主体实施管理的情况如何, 文章结合工作实践, 逐一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主体,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国改革论坛.

财务主体论文 篇6

目前学术界对“财务报告供应链”概念没有形成统一观点。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界定是:财务报告供应链是在财务报告准备、审计、分析以及使用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和过程。欧洲会计师联合会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公司报告供应链是财务报告信息的生产、编制、沟通和使用中所涉及的各个集团。包括公司管理层、董事会、独立审计师、审计师、第三方分析师、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以及准则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和使能技术。

据此, 我们将财务报告供应链定义为财务报告参与主体及过程, 其中参与主体指参与财务报告供应链活动的集团或组织, 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准则制定者以及监管部门、董事会、信息发布媒体及财务报告使用者;过程指从准则制定到财务报告最终披露所经历的阶段。财务报告供应链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并经过多环节的过程, 下图说明了财务报告供应链参与主体及过程。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布的报告《重建公众对财务报告的信心:国际视角》中提出:要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必须在信息供应链的各个结点上采取措施。财务报告有多个参与主体, 但各参与主体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程度有差异。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分别作为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审计者、监督管理者, 对财务报告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 对财务报告质量最为关切;其他参与者对于财务报告质量影响较弱。因此, 本文将重点分析上市公司管理层、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投资者四个主要参与主体。

2 财务报告供应链主要参与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2.1 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分析

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为不存在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的非合作博弈。上市公司的决策选择为造假或者不造假, 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合规审计或者违规审计。模型变量如下:R: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额外收益;f: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被查出时付出的代价;E:上市公司的正常收益;C: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审计的正常业务成本;L:注册会计师合规审计的正常收益;kL: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的收益;p: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概率;q: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的概率。

根据上文对于博弈方的选择假设, 上市公司的期望收益为:

E1=p (1-q) (E-f) +pq (E+R) + (1-p) (1-q) E+q (1-p) E;

对p求导, 令导数为零则:q*=f/ (R+f) 。

可以证明, q*随着f的减小、R的增大而减小, 即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的概率减小。这是因为在风险导向审计下, 上市公司造假获得的收益越大、造假所受处罚越小, 上市公司进行造假的动机越大, 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越大, 注册会计师会选择更加谨慎的方式进行审计, 违规的可能性就越小。该结论与张文耀 (2008) 通过博弈论分析会计监管体系得出的结论一致。因此, 必须加大对上市公司造假的处罚以及监管力度。同时对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加大监管力度, 从源头上减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欲望。

2.2 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

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过程为不完全静态博弈。模型相关变量说明:a: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所得收益;f: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账被查处的处罚;c: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成本, 是指政府监管部门为计划、实施监督而发生的费用;d:如果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 而监管部门不监督, 则有两种情况:一是遭举报或案发牵连, 使上市公司造假被曝光 (但这时尚未核实和对企业实施处罚) , 将追究监管部门责任 (监管部门被处罚) , 二是无人举报, 上市公司造假不被发现, 政府监管部门无任何利害;p: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概率;q:监管部门进行监管的概率;r:政府监管部门监督时发现问题的概率;w:政府监管部门不监督时有人举报或者事发的概率。如果上市公司造假时, 政府监管部门虽然进行了监督, 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发现问题, 则企业得到做假收益, 监管部门发生监督成本。根据上文对博弈方的选择假设, 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支付矩阵如下表所示。

监管部门的预期收益为:E2=qr[p (f-c) + (1-p) (-c) ]+ (1-r) [p (-c) + (1-p) (-c) ]+ (1-p) w[p (-d) + (1-p) c]+ (1-w) (1-p) c

企业的预期收益为:E3=pq[r (-f) + (1-r) a]+ (1-q) [wa+ (1-w) a]+ (1-p) q[r (-a) + (1-r) (-a) ]+ (1-q) [w (-a) + (1-w) (-a) ]

可得该监督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为:p*=2c/ (rf+wd+c) , q*=2a/[r (f+a) ]

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为 (p*, q*) 。可以证明, 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随着r、f、w、d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加大政府监管的力度以及处罚对于减小上市公司造假的可能性是有效的。该结论与吴联生 (2003) 通过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所得结论一致。

2.3 注册会计师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

注册会计师与监管部门的博弈为混合战略博弈。模型变量:A:注册会计师在违规审计且不受处罚的情况下实现的正效用;-B: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被查处时的负效用;C:监管部门在不履行监管职责且注册会计师不违规的情况下获得的正效用;-D:监管部门在不履行监管职责同时注册会计师违规的情况下, 产生负效用;被监管者不违规时, 其额外支付为0;监管者进行监管时, 其额外支付为0。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的概率为p1, 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为p2。

在给定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概率为p1的情况下, 监管部门选择监管或不监管的期望收益分别为:π (1, p1) =0+0×p1=0;π (0, p1) =C (1-p1) (1-p2) + (-D) p1 (1-p2)

令π (1, p1) =π (0, p1) , 得:p1*=C/ (C+D)

同样, 在给定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为p2 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选择违规审计或合规审计的期望收益分别为:π (p2, 1) =p2 (-B) p1+ (1-p2) Ap1;π (p2, 0) =0

令π (p2, 1) =π (p2, 0) =0, 得:p2*=A/ (A+B)

可以证明, 当注册会计师的违规审计概率p1>p1* 时, 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的期望收益为负, 则监管部门一定会选择监管行动;反之, 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同样, 当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p2>p2*时, 注册会计师选择违规审计的期望收益为负, 则注册会计师选择不违规;反之, 注册会计师选择违规。

如果注册会计师选择违规审计, 那么监管部门最优选择为监管;如果监管部门选择监管, 那么注册会计师最优选择作为合规审计;如此循环。该结论与乔飞鸽 (2010) 通过博弈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他认为从长远看, 加重对监管部门失职行为的处罚比加重对注册会计师违规对于抑制违规行为更加有效。

2.4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博弈分析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为不完全静态博弈。模型变量:E:上市公司的正常收益;R: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额外收益;f: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被查出时付出的代价;r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投资所得的收益;c:投资者为获得财务报告付出的成本;l:投资者因为上市公司造假产生的损失;l1:上市公司由于投资者不投资产生的额外损失;S:上市公司造假对于社会造成的负面效用。α:上市公司造假被查出的概率。假设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为p, 投资者投资的概率为q, 则上市公司的期望收益E4为:

E4= (E+R-αf) pq+E (1-p) q+ (E+R-αf-l1) p (1-q) +E (1-p) (1-q)

上式对p求导, 令导数等于零, 得:q*=1+ (αf-R) /l1

投资者的期望收益为:E5= (r-c-l) pq+ (r-c) (1-p) q+ (-S) p (1-q)

上式对q求导, 令导数等于零, 得:p*= (c-r) / (S-l)

因此, 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博弈中, 存在纳什均衡解 ( (c-r) / (S-l) , 1+ (f-R) /l1) 。分析该均衡解可知, 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与投资者为获得财务报告付出的成本以及投资者因上市公司造假产生的损失正相关, 与上市公司造假而对社会造成的负面作用以及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投资所得的收益负相关;投资者投资的概率与上市公司造假被查处时的处罚正相关, 与上市公司造假获得的额外收益以及上市公司由于投资者不投资产生的额外损失负相关。即上市公司造假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 造假被查出的可能性随之升高、处罚力度随之加大, 作为一般风险厌恶或者风险中立型的投资者投资该公司的可能性越小。

3 结论

财务主体论文 篇7

“报告主体”(Reporting Entity)概念和财务报告目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长期以来,会计实务界普遍认可这一概念,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八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中均未包含这一内容。IASB与FASB自2002年10月正式签署“诺沃克协议”(Norwalk Agreement)并致力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以来,双方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将“报告主体”列为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中的一部分,这是概念框架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下文将在回顾“报告主体”概念修订演进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二、IASB与FASB关于“报告主体”概念修订的演进历程

自2005年12月的首次讨论起到2010年3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IASB和FASB举行了17次讨论,对财务报告主体的明确定义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研讨。

最早在2006年3月的讨论会上,IASB认为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主体不应局限于法律主体,并首次给出了“报告主体”的定义:“主体是拥有与其他主体进行交易能力的经济个体”。2007年6月,IASB发表了投票前草案(Pre-ballot Draft),向公众征求意见。2007年9月,为期120天的征求意见期结束后,IASB根据收到的各方意见着重修订了关于“个别报告主体”(Individual Reporting Entity)的概念。修订后的版本更清楚地阐明了理事会决定定义“报告主体”的原因。

2008年5月,FASB与IASB形成了关于报告主体的初步意见并发布讨论稿“关于改进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报告主体的初步意见”(Preliminary Views on an Improve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The Reporting Entity)(DP),征询公众意见。2009年1月,IASB开会讨论了各方对于初步意见的征求意见稿的回复。

2010年3月11日IASB与FASB联合发布关于“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报告主体”的征求意见稿(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The Reporting Entity)(ED)。但之后由于有更紧急的谅解备忘录项目(M oU projects)须优先处理,IASB和FASB决定暂缓完成报告主体章节的终稿。2012年9月,IASB出于不希望FASB获得优于世界上其他准则制定组织的特权的原因,决定新项目不再作为IASB和FASB的联合项目,而仅仅由IASB独立完成。

2013年7月,IASB发布了一个综合性的讨论稿“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复核”(A Review of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总共分为九章以及八个附录,涵盖了对之前概念框架修正和补充的提议。考虑到IASB已经针对“报告主体”部分发布了一份讨论稿和一份征求意见稿,在本次讨论稿中,IASB仅在附录B中总结了“报告主体”征求意见稿中的提议及其收到的反馈。在对讨论稿征求意见结束后,IASB计划在2014年第三季度发布征求意见稿,并最终在2015年9月前完成新的概念框架。

三、对2013年征求意见稿中“报告主体”概念的解读

在2013年7月IASB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复核”(征求意见稿)中,将“报告主体”定义为“现有及潜在权益投资者、贷款人及其他资源提供者所关注的经济活动的特定领域,而且这些资源提供者不能直接获得是否需要向主体提供资源和这些资源是否被管理层有效利用的决策有用的信息”。

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报告主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主体正在从事、已经从事或者将从事经济活动;(2)这些经济活动能够与其他主体的经济活动和主体所在的经济环境客观地区分;(3)有关主体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是资源提供者决定是否需要向主体提供资源和这些资源是否被管理层有效利用的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三个特征是界定“报告主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根据以上的定义和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报告主体”的内涵。

(一)报告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和联系

征求意见稿指出,法律主体不是“报告主体”界定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报告主体”可能包括不止一个法律主体,也可能包括一个法律主体的某一个部分。大多数情况下,法律主体很可能是报告主体,但是,单一的法律主体也可能不是报告主体,例如,一个法律主体与其他法律主体的经济活动混合在一起且不能客观地分离时,该法律主体很可能就不是报告主体。该种情况下,报告主体就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主体。如果主体的一部分经济活动能够与主体剩余部分客观地区分开,且与主体该部分有关的财务信息对于是否应向其提供资源是决策有用的,那么主体的这一部分也可能作为报告主体。我们认为,“报告主体”不应局限于一个法律主体的活动。报告主体的概念首先要反映经济现象和实质,而非企业的法律结构形式。

(二)报告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区别和联系

当前IASB的概念框架和FASB的概念公告都对“会计主体”进行过明确定义。但要注意报告主体和会计主体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会计主体概念强调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程序,而报告主体概念则着重强调会计的报告,例如需要根据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财务资料,编制集团报告主体的合并财务报告,因此,如果会计主体不存在,报告主体也难以存在。

(三)控制权构成了集团报告主体的基础

在征求意见稿中,IASB认为当一个主体具有主导另一个主体的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利益(或者止损)的权力时,一个主体就控制了另一个主体。如果一个主体控制另一个主体,那么控制主体给权益投资者、贷款人及其他资源提供者带来的现金流量和其他收益显著地取决于从被控制主体取得的现金流量和其他收益,相应地取决于主体的活动和控制主体对于活动的主导。因此,如果主体控制一个或者多个主体,那么该主体就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很可能给最大数量的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从“决策有用观”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控制权构成了集团报告主体的基础。要注意的是,重大影响不等于控制。正如征求意见稿指出,如果一个主体对其他主体有重大影响,表示该主体不控制其他主体。实际上该主体并不具有能够主导其他主体活动的能力,不能构成对其他主体的控制权。

如图1所示,报告主体和其他主体的关系因“控制”判断而泾渭分明。报告主体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是子公司,还是合营安排、联营公司或者投资于权益性工具的金融资产一览无余。

(四)其他类型财务报告

征求意见稿要求,当母公司控制一个或多个主体时必须列报合并财务报表,但同时,IASB承认其他类型财务报表也可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我们认为,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虽然能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但这些信息只针对部分信息使用者,因此不符合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与合并财务报表相比,母公司财务报表尽管将母公司的资产、负债和经济活动等都进行了反映,但实质上,已有部分项目被加总和抵消,因此并没有反映潜在的资产和负债,其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我们建议,在合并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母公司财务报表,即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各项目之后紧跟母公司本身的主要项目或者以补充信息等其他形式反映,如此可以在合并财务报表反映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满足向特殊信息使用者提供该信息的要求。

四、“报告主体”概念的局限性

“报告主体”的概念和财务报告目标紧密相连。而新的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论述,字里行间无不体现面向市场的“决策有用观”。虽然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财务报告信息也应该有助于评估企业经理层的的经管责任(Stewardship)或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不过,“受托责任观”并不是最主要的目标,它与“决策有用观”不能并驾齐驱。简单地来说,“决策有用观”在新的概念框架中虽不是惟一、但也是最主要的目标。

这恰恰与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我们认为,这一结果的产生多少是受到FASB的影响。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企业筹集资本主要通过公开发行权益证券和债券。这些证券的转让,主要借助于在资本市场上转手交易。大量持有各种证券的投资人和债权人经常要评估买卖证券的机遇和可能的风险,从而作出投资(买进、抛售或持有)与信贷(贷出或收回)决策。美国的概念框架把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性”上,是由美国的投资环境和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所决定的。

而我们所讨论的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在确定其用途时,更应该顾及全世界商品经济发达程度较低、筹资渠道并非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家的现状。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的概念框架当然比较先进,但它更多反映的是发达市场经济的特点。IASB是国际性的准则制定机构,它所制定的概念框架应当面向全球。而在全球,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占90%左右,如果IASB未来应用的概念框架过于向美国倾斜,将使其他国家很难与IASB的框架趋同,这反而不利于概念框架的权威性,影响其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因此,我们建议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至少加入“评估经营责任”,以兼顾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至于哪一个是第一位的,还是两者并重,最好能在全球范围内征求意见后给出定论。

综上所述,IASB的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项目虽取得若干进步,但还是初步的。最后的定稿也许还会有很大的改变。但当前的进展至少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与重要的参考。为此,我们建议,希望全球与之趋同的IASB新概念框架的目标以及“报告主体”等相关概念的定义等,能更多地考虑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会计水平和接受的可能。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2012年9月,IASB决定新概念框架的剩余部分不再与FASB合作,而是由IASB独立完成,理由之一是为了避免概念框架过于向美国倾斜。尽管国际上不少学者都认可,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不是一个纯技术过程,而是一个政治化的过程。但我们至少开始看到IASB为摆脱政治影响做出的努力。国际报务报告概念框架至少在保证其“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全面一致性”以及充分发挥其“知识渗透力”的魅力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它将成为排除政治干扰、降低政治成本的一项有力措施。

五、“报告主体”概念的提出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和一项基本准则。但关于“报告主体”部分的内容,我国现行基本准则基本没有涉及。通过以上对“报告主体”概念的分析与评述,我们认为,尽管对是否修订我国基本准则仍然存在争议,并且具体实施也有相当的难度,但无论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还是会计界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应充分认识到“报告主体”这一概念在基本准则(或者概念框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些相关概念对于指导“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的制定及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我们认为,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概念框架的制定工作,积极向概念框架工作小组反馈和提出自己的意见。特别是与美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相比,在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发达的现状下,我们更应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给予合理建议,避免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过于偏颇,推进会计准则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趋同。

财务主体论文 篇8

为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进行着改革, 创新成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构建完善的治理结构, 居于农村金融体系关键组成部分的农村信用社在此指导思想下进行不断变革。2003年6月27日, 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从2010年起, 银监会陆续制定制度办法, 支持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或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 截至2013年末, 全国共成立468家农村商业银行, 成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柱。金融市场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但在应对未来中国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有效衡量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状况进而找出提高其配置效率的因素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一) 构建评价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的财务指标体系。

根据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主体不同的财务治理目标, 股东作为投资者, 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更关注公司价值的提升, 对总资产的增值、营业收入的增长以及总资产的盈利能力更为关注, 适合用息税前利润和总资产类指标;董事会对公司股东负责, 追求的是股东价值最大化, 对净资产的保值增值、营业收入增长以及净资产盈利能力较为关注, 选用税后利润与净资产类指标;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 追求利润最大化, 更为重视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以及资产利用效率。以财务治理主体视角评价财务治理效率的财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 数据来源。

本文以截至2013年末的468家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 根据对各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年度报告或披露的调查, 共获取有效样本179家, 样本代表性达到38.25%。因子分析的处理采用“SPSS19”完成。

三、实证分析

(一) 农村商业银行股东层财务治理的评价 (SFG) 。

假设x1=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x2=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率, x3=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增长率, x4=总资产增长率, x5=总资产收益率, x6=总资产收益增长率。对179家农村商业银行的上述六个基本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运用正交旋转法对农村商业银行股东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其中, KMO值为0.527, 大于0.5, 适宜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显著性水平为0.004, 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 适宜作因子分析。选择前3个主成分作为农商行股东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指标的代表, 包含了原指标的信息的90.498% (累计贡献率90.498%) 。

表2是按照设定的正交旋转法得出的旋转成分矩阵, 主成分Z1中x1和x3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一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息税前利润增长率和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 代表了农商行以息税前利润为基准的成长能力。主成分Z2中x4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二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总资产增长率, 代表了农商行的资产成长能力。主成分Z3中的x2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三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率, 代表了农商行的盈利能力。由此可以获得每个主成分的经济含义:Z1为成长能力 (息税前利润方面) ;Z2为盈利能力 (总资产方面) ;Z3为盈利能力 (息税前营业利润率方面) 。

根据表3, 可以得到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

结合累计贡献率, 可以得出农村商业银行股东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模型:

将179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带入上述模型, 根据SFG得分具体分析可以得出:平均得分0.2508, 最高分为7.4107, 最低分为0.0176。

(二) 农村商业银行董事会层财务治理的评价 (DFG) 。

假设y1=净利润增长率;y2=税后利润/营业收入率;y3=税后利润/营业收入增长率;y4=净资产增长率;y5=净资产收益率;y6=净资产收益增长率。对179家农村商业银行的上述六个基本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选择正交旋转法农村商业银行董事会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 KMO值为0.532, 大于0.5, 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 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零假设, 适宜作因子分析。选择前三个主成分作为农商行董事会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指标代表, 包含了原指标信息的94.396% (累计贡献率94.396%) 。

表4是按照设定的正交旋转法得出的因子载荷矩阵, 主成分Z1中y1和y3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一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净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营业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 代表了农商行以净利润、营业收入利润率为基准的成长能力。主成分Z2中y4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二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净资产增长率, 代表了农商行以净资产增长率为基准的成长能力。主成分Z3中y2和y5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三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税后利润/营业收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 代表了农商行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基准的盈利能力。由此可以得到每个主成分的经济含义:主成分Z1代表以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利润率为基准的成长能力;主成分Z2代表以净资产增长率为基准的成长能力;主成分Z3代表盈利能力。

根据表4, 可以得到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

结合累计贡献率, 可以得出农村商业银行董事会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模型:

将179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带入上述模型, 根据DFG得分具体分析可以得出:平均得分0.1408, 最高分为5.3412, 最低分为0.0081。

(三) 农村商业银行经理层财务治理的评价 (MFG) 。

假设r1=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r2=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r3=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r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r5=资产负债率 (取倒数) ;r6=资产周转率;r7=流动比率。对179家农村商业银行的上述七个基本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选择正交旋转法对农村商业银行经理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 KMO值为0.558, 大于0.5, 适宜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给出的显著性水平位0.001, 低于显著水平0.05, 拒绝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零假设, 适宜作因子分析。选择前三个主成分作为农商行经理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指标代表, 包含了原指标信息的94.452% (累计贡献率94.452%) 。

表6是按照设定的正交旋转法得出的因子载荷矩阵, 主成分Z1中的r6和r7载荷量较高, 代表农商行的营运能力。主成分Z2中r5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二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资产负债率, 代表农商行的短期偿债能力。主成分Z3中r1和r3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三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营业利润增长率和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增长率, 代表农商行的以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为基准的成长能力。由此可以获得每个主成分的经济含义:Z1为营运能力;Z2为偿债能力;Z3为成长能力 (主营业务方面) 。

根据表7可以得到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

结合累计贡献率, 可以得出农村商业银行经理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模型:

将179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带入上述模型, 根据MFG得分具体分析可以得出:平均得分0.0686, 最高分为4.1815, 最低分为0.0062。

(四) 基于财务治理主体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评价 (FG) 。

上述农村商业银行股东层、董事会层和经理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模型, 分别从不同治理主体评价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效果, 但为全面评价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 需将测算的SFG、DFG和MFG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选择正交旋转法对SFG、DFG和MFG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表8是按照设定的正交旋转法得出的因子载荷矩阵, 其所表达的经济含义比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所得出的经济含义更清楚:主成分Z1中DFG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一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董事会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指标。主成分Z2中MFG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二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经理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指标。主成分Z3中SFG的载荷量较高, 说明第三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股东层财务治理的评价指标。

根据表9可以得到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

结合累计贡献率, 可以得出农村商业银行治理主体的综合财务治理评价模型:

将179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带入上述模型, 根据FG得分具体分析可以得出:平均得分0.1265, 最高分为5.2312, 最低分为0.0665。

四、结语

基于农村商业银行各财务治理主体追求财务治理目标的差异, 本文以我国179家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获取相关财务数据, 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从股东层、董事会层和经理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财务治理效果, 并综合三大层面的评价结论构建测度农村商业银行总体财务治理状况的模型。研究显示, 我国各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层、董事会层和经理层的财务治理水平之间的差距不大, 且全部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水平均为正数, 其中SFG的平均值为0.2508, DFG的平均值为0.1408, MFG的平均值为0.0686, 说明已经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总资产、净资产和资产质量较农村信用社得到显著改善, 但FG的平均值仅为0.1265说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制过程中的财权配置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究其原因是部分农村商业银行股东层和董事会层的财权职能虚设, 有效激励约束和监督制衡不到位, 导致经理层的内部人控制行为频现, 而经理层的治理能力在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下亟需提高。

综上所述, 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形式上建立了“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 但其财务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在财务治理主体间的配置仍需合理优化, 需要根据农商行的具体发展情况, 因地制宜地优化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 强化农商行股东和董事会的财务决策权和监督权, 强调农商行经理层行使财务执行权时的效率与效果, 实现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间的有效配置。具体建议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保证股东大会决策权的有效行使, 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股东、董事等治理层人员的职责履行, 推动公开透明、市场化的银行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 提升信息透明度,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等以提高财务治理效率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摘要:在制度重构和市场博弈的进程中, 农村商业银行逐渐形成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 财务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在各财务治理主体中重新配置。本文从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主体出发, 构建评价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效率的财务指标体系并选择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显示我国各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层、董事会层和经理层的财务治理水平差距不大, 但总体得分处于较低水平, 其中经理层的财务治理平均水平最低, 财权配置效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主体,财务治理评价,因子分析法

参考文献

[1] .Jensen,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05~360

[2] .伍中信.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1

[3] .杨淑娥, 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2, 2:51~55

[4] .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5] .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基础理论与实证检验[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6] .姜启晓.企业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北方经济, 2007, 10

[7] .Hairong Wang, Chengxuan Geng.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A Model in Low Carbo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ake an Example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Research of Jiangsu Rural Commercial Ban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8:2957~2968

[8] .谢蕾蕾, 宋志刚, 何旭洪.SPSS统计分析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9] .魏海波.财务治理与财务治理文献回顾[J].财会通讯, 2011, 9:67~69

财务主体论文 篇9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盛行的原因很多, 如信息不对称, 对上市公司监管不利, 利益驱动等。本文拟从与会计信息相关的需求主体的角度去探索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

一、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分析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 会计信息的本质是要满足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决策需要, 主要的需求主体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的管理决策者、政府调控部门、企业员工等。由于其与企业经济关系的程度不同, 利益关系不同, 其对财务报告的关注点和利用目的也就不同。

1. 企业的投资者 (上市公司股东) 。

由于投资方式、时间、内容、数额不同, 权益投资人又进一步分为控股股东、一般股东, 股民 (特指股市投机者) , 由于持股比例不同, 投资目的不同, 他们对财务报告的关注可能会有所差异。控股性股东关注的是利润分配, 投资转让收益, 薪酬收入三者之和最大化, 投资风险和职业风险之和最小化;不参与经营的一般股东其关注的是投资报酬、利润分配的最大化, 投资风险最小化;既不参与企业经营也不准备长期投资的股民所关注的是企业短期的获利能力, 股利分配政策, 股票交易的收益最大化和投资风险的最小化。

2. 企业的管理当局。

企业的管理当局中既包括企业的决策机构, 如董事会、经营管理委员会、各种专门委员会, 也包括企业的执行机构, 如管理职能部门。狭义地讲, 管理者当局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管理者既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 又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

3. 企业的债权人。

企业的债权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普通债权人, 一类是优先债权人。普通债权人指借给企业实体或现金形式的资金的金融机构, 普通债权人尤其对公司的现金流量、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更为关注。优先债权人即与企业存在商业信用的供应商, 他们对企业会计信息内容的关注侧重于与其款项直接相关的部分。

4.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需信息系统的支持, 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就是这一信息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我们需要将政府部门分开来分析, 中央政府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作为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 而地方政府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财务会计信息对地方经济, 政府政绩, 甚至是对政府官员个人业绩的影响。

5. 企业的员工。

企业员工对企业投入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和人力资本, 其对会计信息的关注在于与薪酬相关的会计信息。一般来说, 主要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考核指标的定成情况, 以及企业福利资金的开支情况等。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的员工中应当包括会计人员。

二、需求主体利益冲突与虚假财务报告

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有着不同的目标行为和经济特征, 他们各自从自身利益最大化, 风险最小化的角度出发, 对财务报告的生成提供与财务报告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1. 从企业投资人 (上市公司股东) 角度分析。

企业 (公司) 的权益投资人是企业净资产的所有者, 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与企业利益关联程度最大, 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内容关注最多, 对财务报告的质量也要求最高。但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我们要分别来看:控股股东和一般股东需要真实的财务报告, 拥有真实的会计信息, 由于信息不对称, 他们可以为了集团或个人利益对那些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 而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缺乏民事赔偿的规定, 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责任追究很难保证, 致使虚假财务报告大行其道。另一部分股东就是我们所说的股民, 他们最关心的是股票交易的收益最大化, 只关心财务报告中的某些利好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说, 股民的这种需求是虚假财务报告盛行的直接诱因之一, 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 从管理者 (经营者) 的角度分析。

经营者与其他需求主体不同, 做为内部经营者, 对会计信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以得到最客观的财务报告和真实的会计信息。就目前而言, 这应该是企惟一的一本真账, 这一本账通常是不对外提供的, 对外提供往往的经过粉饰的财务报告。

首先, 信息不对称是其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客观环境。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二者存在信息不对称, 其利益目标也不相同, 经营者可能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 以欺骗所有者, 获利自身的最大利益。

其次, 利益驱动使虚假财务报告盛行成为现实。作为企业的经营者, 其对利益的追求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对企业 (公司) 利益的追求;第二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基于公司利益的考虑, 经营者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 商业信用, 为了取得上市资格, 配股资格, 为了税收目的等利用自己信息资源优势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基于经营者个人利益的考虑, 管理者会为了自己的政绩、职务、薪酬、股票升值, 甚至是推卸责任而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

3. 从债权人的角度分析。

债权人关心的是债权能否按时收回, 利息能否得到保证, 从理论上讲他们需要真实的财务报告, 但事实并非如。优先债权人之所以赊账, 是因为他们与企业存在着足够好的商业信用, 他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 对债权能否收回基本确定, 否则不会赊账。一般来说, 收不回款项的原因可能是不可抗力的因素, 或信用问题, 与财务报告的真实与否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因此他们并十分在意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对于普通债权人, 主要是各个金融机构的贷款人,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 银行大部分是国有大银行, 得到贷款的绝大部分是国有大型企业, (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以前的国有大型企业改制)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均受到银行的歧视, 大都无法得到银行的支持。由于历史遗留问题, 计划经济依然影响着人们的观念, “企业是国家的企业, 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因此他们在发放贷款前并不十分慎重, 如果说在放贷前需要真实的财务报告的话, 那么放贷之后就可能显得有那么重要了, 出于银行业绩考核的需要, 虚假财务报告可能甚至会成为其业绩考核的支持。

4. 从国家政府的角度分析。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政企必须分开, 但这在我国政企并没有完全分开。一此地方官员的政绩往往与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 所谓“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由于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各级政府在虚假财务报告生成中充当着非常复杂的角色, 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地方政府是虚假财务报告的制造者之一, 但地方政府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形成始终持“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的态度, 也助长了虚假财务报告的盛行。

5. 从企业内部员工的角度分析。

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群体, 企业员工在没在组织起来的情况下是一个弱势群体。在人数众多, 权利高度分散化的状态下, 他们在决定企业命运和财富分配过程中, 往往被边缘化, 企业经营管理层在提供财务报告时, 根本对其视而不见, 而员工由于没有组织, 也没有力量与管理者抗衡, 也无法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

三、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虽然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盛行的原因有很多, 但财务报告有效需求主体缺位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加大财经执法力度, 明确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应该说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操纵利润, 首先不是一个会计问题, 而是一个法律问题, 监管问题, 监管不利, 缺乏民事赔偿责任是虚假财务报告盛行的最主要原因。

2. 理顺多方利益关系, 减少利益冲突。

由于企业内部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 因此理顺委托与代理方的利益关系极为重要。首先要尽早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 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者的任命;其次, 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设, 鼓励市场并购行为, 活跃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将替换机制引进专业经理人才市场, 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对经营者的基于其经营成果的有效合同激励机制, 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趋于一致。

3. 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上一篇:现代居住区植物配置下一篇:国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