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主体

2024-05-18

大学主体(共12篇)

大学主体 篇1

大学章程的重要性近年来愈来愈被教育主管部门和学者们意识到, 那么谁来制定大学章程呢?这个问题貌似简单, 实则难以给出正确答案, 而这个问题又必须要回答, 因为它关乎大学章程的制定, 关乎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由于我国大学绝大多数为公立大学,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大陆地区公立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

一、我国公立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一) 我国公立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的主要观点

一是大学自身制定说。大学自身制定说即由大学自身制定章程, 这种观点在学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同时也契合我国公立大学章程制定的现实状况。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说。提出该观点的理由主要是基于民法原理和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根据民法原理, 法人须制定章程, 而法人章程的制定者为法人的投资人、发起人或举办者。大学为法人, 其也应当制定章程, 其章程的制定者也应当为其投资者, 政府是我国公立大学的举办者, 所以, 政府为公立大学章程的制定者。另外, 根据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规定, 政府制定公立大学章程主要通过审核来进行, 如在《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规定了学校设立必备条件,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包括章程在内的必备条件进行审核。由此, 支持该学说的学者们得出政府为大学章程的制定者。三是地方权力机关制定说。提出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大学章程由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可以提高大学章程的效力和权威性, 提升大学地位。如:王春业学者认为大学章程之所以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重要根源之一是大学章程没有被法律化, 其效力没有得到各级政府、社会机构甚至高校师生的认可。为此, 必须把大学章程法律化, 以法律渊源形式来体现其内容。大学章程由高校起草, 高校所在地的省级或副省级地方权力机关审议通过, 转换成有法律效力的地方性法规。[1]

(二) 对诸学说的评价

1. 大学自身制定说

这一学说存在以下缺陷:第一, 大学自身制定大学章程缺乏法定性。根据《教育法》第26条、第28条, 《高等教育法》第27条、第28条的规定, 章程是高校设立的必备条件, 其应然的逻辑顺序应当是先有章程再有大学。大学是法人, 法人章程制定遵循的是谁举办谁制定的原则, 公立大学由政府举办, 那么其章程应当由政府制定, 而不应当由大学自身制定。第二, 大学自身创制的章程对大学以外的主体不能产生约束力。大学章程既要约束大学自身还应当约束与大学发生法律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大学自己内部创制的章程只能约束其自身无权约束大学以外的社会组织。

2.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说

该学说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大学自身制定说存在的上述两个弊端, 提高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但由教育行政部门来制定大学章程实施起来将会遇到以下困境:一是我国公立大学约1600多所, 由教育行政部门为每所公立大学量身定做具有各高校特色的章程现实层面是无法做到的。另外, 退一万步, 假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可能为各高校制定章程, 这样的章程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其难以有效规范作为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一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自身。

3. 地方权力机关制定说

鉴于上述两种观点存在的弊端, 地方权力机关制定说应运而生。大学章程由地方权力机关来制定能够避免行政干预, 但操作起来同样不具有现实性。行政机关干预虽可能排除, 立法机关干预又如何解决呢?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大学章程遇到的问题由地方权力机关来制定同样会遭遇到。

二、我国公立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的现状

现实中我国公立大学章程目前都是由大学自身制定的, 在章程创制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审议权和通过权, 从《北京师范大学章程》、《上海交通大学章程》、《华北电力大学章程》等高校章程来看, 章程审议和通过机构主要为高校内部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党委会。教代会和党委会都属于大学内部的机构, 大学内部机构制定的章程会导致这么一个问题出现:大学自己制定的章程效力仅能及于大学本身, 无权约束大学以外的主体。如此, 章程对政府、对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没有拘束力, 那么通过大学章程来实现大学办学自主权的路径将被堵塞。

三、我国公立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确立的构想

通过对大学章程制定主体诸学说的评价和对我国大学章程制定现状的简要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公立大学可借鉴美国的做法构建“校董会”作为高校的决策机构, 由“校董会”来制定大学章程。下面笔者简要介绍美国校董会的特点及中国公立大学在构建校董会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 美国公立大学董事会的特点

1. 美国公立大学校董会法律地位明确

美国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是董事会, 董事会在美国高校中具有最高决策权。董事会根据批准建校的公法或特许状, 制定自己的章程或管理条例。[2]创制大学章程的董事会是通过立法程序设立的以此保证董事会的法律地位, 也使董事会制定的大学章程获得相应的法律效力。

2. 美国高校董会成员构成多元化

美国高校董事会成员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均由校外人士组成的, 其成员主要来自企业、政府部门或所在社区。[3]公立高校董事主要由政府任命, 成员多来自本州或本学区的公民, 高校内部的教师和学生一般不能参与董事会, 政府官员担任当然董事席位的比例一般会受到严格控制。

这样一种董事会成员的构成至少有以下优点:第一, 董事会由校外人士构成能有效避免高校内部利益群体对高校事务的控制。由于校外人士掌握着高校的最高决策权, 高校内部利益群体———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都不可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有助于他们将高校事业的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3]第二, 董事会由校外人士组成使董事会成为沟通高校这所“象牙塔”与社会的桥梁, 有利于高校对社会需求做出能动反应。第三,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公立大学为非营利性机构, 牵涉诸多利益主体, 由多方人士担任董事会成员避免利益集中于一方, 满足各方利益诉求。

(二) 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的构建

根据《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 我国大陆地区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面对这一国情, 在我国如何构建公立大学的“校董会”?校董会法律地位是怎样的?由哪些成员组成?党委的意志如何体现?等等。下面笔者将论及到这些问题。

1. 我国高校董事会人员的组成

由于大学章程调整的不单单是大学自身的社会关系, 而是涉及多方利益主体, 为平衡各方利益, 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的构成不应当是单一, 应当多元化。借鉴美国公立高校董事会的构成并结合我国国情, 笔者认为中国大陆地区公立大学校董会人员的构成应当包括:大学校党委书记、大学校长、政府官员代表、教师和学生代表、校外人士代表等等, 总之, 这个人员构成应当包含有大学章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各方利益主体代表。之所以应当包括以上人员, 理由主要有:第一, 我国大陆地区公立大学治理的客观现实是党委的领导在章程制定中应当得以体现, 以保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因此校党委书记应当纳入校董会中。第二, 由于我国公立大学是由政府举办的, 政府是公立大学最大的投资人, 因此政府的利益在大学章程制定中也应当得以体现, 政府官员代表应进入校董会领导层。第三, 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教师与学生的诉求应当在章程中得到体现, 因此, 章程的制定教师与学生应当参与。另外, 与大学有密切联系的校外人士比如有影响的教育家、企业家等等应当参与大学章程的制定。

2. 我国公立高校董事会的法律地位

在解决了公立大学董事会人员组成个后, 我们不能不回答的另一个问题是校董会的法律地位, 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由校董会制定的章程的法律效力和执行力。笔者建议可通过修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明确校董会的法律地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高校董事会的人员组成、产生方式、任期等, 使高校董事会的成立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使具有合法地位的校董会制定的章程具有法律效力, 使制定出来的高校章程不至于成为行政命令下的应景之作。

摘要:大学章程制定主体关乎大学章程的制定以及大学章程的效力, 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对此规定的较为模糊导致学界对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观点不一。建议借鉴美国校董会制度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公立大学董事会, 由校董会创制大学章程。

关键词:公立大学,大学章程,制定主体

参考文献

[1]王春业.论高校章程法律化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06) :37.

[2]潘燕.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 2004 (2) :41-43.

[3]王绽蕊.美国董事会的作用重大[EB/OL].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07-6/2007622174634.htm, 2007.

[4]苗雨.论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J].法学论坛, 2011 (09) .

[5]湛中乐, 谢珂珺.大学章程制定主体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管理, 2011 (11) .

[6]杨晓波.中国公立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资格研究[J].高教探索, 2007 (04) .

[7]湛中乐, 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 (03) .

[8]陈鹏.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关系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陈立鹏, 陶智.国外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J].2007 (10) .

[10]马陆亭, 范文曜.大学章程要素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11]湛中乐.大学章程精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大学主体 篇2

南都讯 记者张洁琼 通讯员曾欢玲 昨日上午,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带队的教育部、总参谋部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督察组来到中山,对包括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内的三所中山高校的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进行了视察。张浩明表示,随着征兵制改革,招兵主体将逐步向大学生转移,实现人才强兵。

据介绍,高校毕业生预征自5月初开通网征以来,全国已经有9万多人报名。张浩明表示,报名人数将会增加。为广泛吸引毕业生参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也通过开展预征工作周、张贴预征公告、开设校园网预征宣传等方式来吸引毕业生预征入伍。该校和都有数十名毕业生应征入伍担任士官。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80%的毕业生已经实现就业,这其中有80%的毕业生在中山本地实现就业。而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很多会放弃应征入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高校毕业生预征入伍的难度。对此,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表示,高校应该将毕业生预征入伍作为拓展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的途径。

让学生成为大学英语课堂的主体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英语教学观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新信息与日俱增,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法日趋多样,教师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可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因此,我认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应定位为:教师不再单纯的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发挥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语言的鼓舞者和学生的伙伴和作者。我觉得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要求,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其想像力与创造力,有效地组织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视听表演、讨论,做游戏及讲练结合等,同时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接受的和充分理解的学习环境。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要做到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于基础差内敛的学生要多交流,鼓励式教学。真实地展示自我,与学生真诚地交流,不妄自尊大,同时经常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怀着尊敬和接受的态度,不因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厚此薄被,并且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即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出现错误,不轻易批评,而是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法来使其意识到自己所错之处。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之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他们日后的深入学习和继续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变的越发重要,这也决定着一个教师能不能在授课上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无论是先进的理念还是丰富而新颖的内容,真正要在课堂上落实好就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最重要。我们现在要采用的教学模式,应该要具备以下条件:一、必须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必须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必须首先重视这一点;二、应该是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都有学生感兴趣乐参与的活动,因此,教学设计中要非常重视活动的精心设计,要让学生动起来;三、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学得为辅的课堂;四、让英语“活”起来,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区分与理科理论式教学模式。五构建广泛交互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平台,以便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通过批改网这一有利平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有经验的老师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精美的课堂导语,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比如我和学生们学《Fruitful Questions》的时候,用多媒体放映有关芝麻街、趣味问题、哥白尼等伟大的科学家的图片,一开始,学生就被这些鲜活的画面所吸引,自然兴致百倍,并由这些图片逐渐变化而深思,整堂课,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偷懒打瞌睡,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选择性精讲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课文教学见什么讲什么,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时,我不再通讲全文,而是采取让同学提问的方式,比如我给学生一定时间浏览全文并找出总是,让其他同学讨论并解答,学生们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课堂上进行选择性精讲时,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学生一看就会、一点就通的知识我尽量少讲,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会体会和总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精讲多练,即多说

做句型练习活动時,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精讲,就是讲解要精辟透彻,画龙点睛,要抓住实质,依靠大纲,钻研教材,落实每篇课文知识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教授新知识时,经常让学生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参与中提高兴趣,获取知识。多练是指在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大量有实效的练习。

四、 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听课兴趣

学生们用英语大多在课堂上,因此时刻注意保持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满足学生学用英语的愿望,不要因为一些不利因素而影响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少批评,并且真诚、和谐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时,要尽量淡化。

五、 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习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坏跟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他们喜欢上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会喜欢上他的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在课内外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 将欢乐带给学生,努力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并精心设计学生们的作业,认真批阅,及时为后进生补缺。一切为学生着想,使学生们主动地去学。

校史研究:寻求大学的主体精神 篇4

一、从“相同的历史, 不同的述说”说起

在同一个历史事件中, 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地位, 出于不同的立场, 留下不同的言论, 采取不同的行动, 自古皆然。校史研究中此类现象也比比皆是。以东北大学王卓然秘书长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经历为例。

1935年北平爆发“一二·九”运动后, 东北大学40多名学生被北平当局逮捕, 而王卓然与北京大学等六所高校校长发表了《北平六大学校长告同学书》。对此, 张学良说:“迥波 (指王卓然) 遇到这种事情, 怎么分辨不清, 挺不起来啦?!”东大学生也推举了代表团赴西安, 向张学良控诉王卓然压迫他们的爱国运动。王卓然不得不于1936年9月辞去东北大学秘书长、代校长职务。然而, 与张学良和学生们的反映截然相反, 王卓然在他的《生平自述》中如此回忆:此时北平风声鹤唳, 传说学生示威大队要闯东交民巷, 日本兵已准备机关枪对付, 又说宋哲元即要逮捕学生, 先由东北大学“开刀”。我慌了, 一念以往在段祺瑞时代有过天安门惨案, 学生死者数十人, 现在如再演惨案, 东北大学学生当然首受其殃。我往请示董事长刘哲, 他说:“你来得正好, 明轩 (宋哲元的号) 刚才打电话给我, 说东北大学学生闹得最厉害, 他看张学良的面子, 但是再也不能放纵了。如果我们自己不想办法, 他要派兵捉人。”他问我能否管制学生不再闹下去, 我答说:“热度太高, 无能为力。”他想了一会说:“有了!与其让宋哲元派兵捉人, 弄得乱七八糟, 不如我们自己捉, 就是叫东北宪兵司令邵文凯去捉几个压压气。邵是东北自己人, 对家乡子弟。能特别照顾些, 免再演天安门惨案。这样做, 虽然得罪了学生, 但是对得住他们的家长, 学生日久知道我们无恶意, 也会谅解的, 张副司令也不会不同意的。”我迟疑了许久。刘说:“小孩子怕吓唬, 我当教育总长时, 学生闹事, 说、劝都不听, 举两个代表向我请愿, 我说好吧!你们等着吧!我递给每人一张纸条, 叫他们写遗嘱, 命令我的庶务去买两口棺材, 准备盛殓他们, 又打电话给宪兵司令部来车接他们上天桥, 他们还不是跪下求饶, 立誓不再闹了。邵文凯是自己人, 他听我们的话, 捉了几个关上三、五天, 压压他们的气, 再放他们出去, 有利无害。”我听了他的话, 似也有相当的道理, 张副司令不是要我们拥蒋并取缔反政府的空气吗!反正用心是爱护学生, 好吧!捉几个试试吧!我表示同意了。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王卓然是不是事后刻意为自己辩解和开脱呢?根据历史学研究的多重证据法, 应该搜集更多的资料来支撑和验证这一说法。

在现有研究中, 已经取得公认的是, 1933年王卓然就任东北大学秘书长、代校长之后, 专程到上海向即将赴欧的张学良讨论了办理东北大学方针, 其结论是“办学的宗旨是训练复土还乡的干部”。并且, 王卓然还提议, 为了“将来需要联俄抗日, 应当创立俄语学系”, 此议得到张学良的赞同, 王卓然也力排众议, 于1933年秋季招收了俄文系学生。可见, 王卓然也的确具有抗日思想, 他事后的回忆也并非纯粹是自我开脱和辩解。

诸如此类“相同的历史, 不同的述说”的历史冲突, 对建立于民国期间的高校来说, 由于浓烈的政治因素, 尤其显得明显。不仅特殊时期如此, 学校各个时期都面临不同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争论, 因此这种“自说自话”实际存在于学校发展的整个历程。那么在校史研究中如何解决这种此类问题呢?这就需要探清此种现象存在的症结所在。

二、现有校史书籍的编写体例及其弊端

就笔者目力所及, 已经出版的大多数校史书籍基本都沿用了传统的革命史叙事模式和编写体例。这种叙事模式和编写体例存在着如下的主要弊端。

1. 严重的政治史倾向。

传统的革命史叙事模式和志书编写主要围绕政治活动特别是中共的革命活动而展开, 极少涉及教育、文化方面 (即使涉及教育文化领域, 也大多是作为政治活动的背景或者铺垫) 。因此, 以这种模式编辑出版的校史著作, 其主要内容就是校史沿革、爱国民主运动、历任领导、学人英烈等, 因而忽略了教育科研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内部的自身活动, 使得校史书籍内容趋同, 可读性较差, 同时也不能反映学校发展的全貌。

2. 由于革命史叙事方式和编写模式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因此校史书籍编写在材料取舍上存在较大的偏差。

严格来说, 现在出版的大多数校史著作不是“史书”而是“志书”。“志书”的重点在于史料的收集、梳理和编排, 其工作原则是“唯信必收”, 对各类史料均有所涉猎, 而不应随意舍弃, 从而避免“偏信则暗”。但在许多出版的校史著作中, 许多材料因为政治立场或观点而被摒弃, 整个校史著作的内容显得单一, 史书所谓的“鉴往知来、资政育人”的功能无法发挥, 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经验”, 永远看不到“教训”。

以上两点严重影响了校史研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从而停留在低层次的“志书”编研上。如上所述, 现在校史著作多为侧重于编研性质的“志书”, 而少有带有思辨性质的“史书”。因为史书不但要求史料的真实、丰富——这是志书的基本要求——更要求有多维度、多侧面、多视角的史料作材料的支撑。惟其如此, 史学研究者才有自由思辨的空间。也唯有有了思辨的自由, 才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历史学者从事校史的研究——现今校史研究工作者多为行政人员、档案图书等非历史专业的科研人员——从而提高校史研究的品位和层次。

在校史研究中沿用革命史叙事方式和编写模式, 一方面固然是受大环境的影响, 但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大学主体精神的失落, 即大学本身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主体被作为研究对象, 而仅仅作为政治史的陪衬来研究, 因此, 要改变现状, 必须从根源着手, 寻求大学的主体精神。

三、现状的改变:寻找大学的主体精神

大学特别是现代大学产生后, “独立之思想, 自由之意志”就成为大学精神的核心, 大学所孕育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转化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养分, 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建国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建国后, 苏联的办学经验在中国得到全面推行, 使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大学传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1952年下半年对全国各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文革期间大学又变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总体来说, 以苏联为榜样的大学改革是一轮不成功的改革, 其过程贯穿着以大学为工具的精神, 即国家需要建设人才, 大学就要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改革, 就旨在改革这种不适宜国际潮流的传统, 让大学重新回归其本来的面目, 重新确定其主体精神。

大学的功能是大学得以作为主体存在的根本原因。大学产生以来, 特别是现代大学产生以来,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就成为大学最主要的功能, 其中,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最基本的功能, 在扎实的教学和科研基础上, 大学才可能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其社会服务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因此要在校史研究中尊重大学的主体精神, 就必须围绕大学的功能开展校史研究工作, 具体而言, 校史研究的重点应由“政治史”转回“教育史”, 根据如下两点进行研究。

1. 了解学校建立发展的时代背景, 站在整体社会的高度看学校, 可用教育经济学、文化学原理衡量学校处理校园微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这样才会明了学校与社会整体的互动, 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学校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比如北京大学起源于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 戊戌政变后, 其他维新措施尽被废除, 唯有京师大学堂作为教育制度的革新得以保留, 这不仅说明维新人士的高瞻远瞩, 同时也说明了洋务派、清政府甚至整个晚清社会对教育革新的共同诉求。在此视野下, 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便有了社会进步的合理性, 也体现出北京大学以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的历史底蕴。

大学主体 篇5

[论文摘要]高校德育是人才工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任务,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就必须借助德育实践,必须在德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主体需要,以实现德育价值,提升德育效果。目前德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大学生;主体性;思考

高校德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直接为社会培养思想索质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合格人才的重任。德育具有双重目的,它既要使个体的人社会化,又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把他们塑造成为富有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所以高校德育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学生主体需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以指导他们准确定位个人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大学生德育主体性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认同和重视。

一、对大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再认识

现代德育主张受教育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在教学、工作、研究等活动中,自主接受教育者传递的德育信息,并通过受教育者的思想矛盾运动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关系。由此可见,德育主体性是由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构成的整体.对于教育者主体性,事实上是传统德育观念中一再强调的内容,因此研究也很深人,而受教育者主体性,尤其是大学生德育主体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受到重视.大学生德育主体性是指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德育实践的主体,不再单向地、被动地、简单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德育标准、概念和结论,而是根据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判断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和理解。在德育中,每一个学生都足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个人的意志、人格和价值取向,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权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在德育过程巾的自主性。自主性是个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够在教育者指导下独立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大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德育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接受和升华德育信息。

第二,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关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大学生能主动、积极地作用于教育者所提供的德育信息,对德育活动主动参与和进行组织管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增强就意味着他们能自觉、自主、积极地参与自身和社会发展活动,从而也就愈能在德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思想道德行为方式。

第三,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的特征和能力,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表现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就是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创造能力。现代大学生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多冗的文化体系,其中必然存在复杂的思想道德问题和经常的思想道德冲突,这就需要他们创造性地执行思想道德规范并不断地创造出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思想道德规范。

二、大学生德育主体性不强的主要表现与原因分析

德育应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德育工作的中心。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大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受到尊重,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然而在现代的德育过程巾,大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明,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置个方面:

1.德育的功利的片面性。在现实的高校德育中,大量存在着德育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现象,有明的功利性。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或学生自已组织的的德育活动,有往往是为了达到某个功利性目的,如为了宣传学校或教师、提高学校或教师的知名度等。这种“德育”往往注重做表面功夫,不仅不能使参与者形成良好的品德,反而会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功利化,形成双重道德人格。究其原因,是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对德育的本质、口的、功能和价值等作出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的新的科学回答,呵魁爿惯于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理解德育的目的及价值,片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没有把受教育者的人格权利和发展需求置于应有的地位。

2.德育参与的被动性。实践是“土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在实践活动巾,参与者在改造客体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改造,从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以这样的观点透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德育实践,可以发现在一些德育实践中,学生由自由自觉的主体沦为被动消极的客体。学生的不少德育实践是由学校和教师白上而下组织并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学校和教师为学生实践安排了一切,从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到活动方案的制订,从活动的时间、地点到活动的方式都由学校和教师一手安排,学生对参加德育实践的意义缺乏明确认识,只是被动地、例行公事般地参加活动。这种德育实践由于参与者不是作为主体参加的,没有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选择性,因而难以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特别是难以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达到德育实践的目的。这是因为传统德育把受教育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忽视对大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

3.德育形式化和非经常性。德育是一项细致的,长期性的工作.有的学校或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追求表面的轰动效应,形式上十分热闹,但是,由于教师在实践前不引导学生了解其目的和意义,实践后不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思考,不仅使德育实践的价值大打折扣,而且使一些学生在无形中养成弄虚作假的不良品质,给学生的品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有的学校习惯于针对某个问题,搞几次有声势的实践活动。这种仅仅想通过…两次运动式的德育活动就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的学生的做法,不符合品德形成的规律。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在经常性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仅靠运动式的德育活动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问题根源在于德育目标过于抽象。德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有自律道德的人,而不是停留在他律阶段。如果将具体德育活动的完成视为德育目标的实现,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不关心,难免导致不少学生只有想法而没有行动.这样的.德育,很难使正确的理论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行动。

三、增强大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几点思考

在德育巾,师生之问足“主体间性”的关系。而主体问性所表明的是主体。三体在积极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为特征的和谐一致性。它致力于各个主体之间的互相理解、对话、沟通,以实现认同,达成共识。

1.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育必须立足于“为人”,以承认、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把大学生的兴趣、需要、追求以及接受能力作为德育的起始,从大学生主体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出发,德育才会真正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要更新观念,真地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足由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婴求教育者转变工具论的德育观。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是德育的目标,所以,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处于德育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育者建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尊重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要着眼于对学生正面的引导和肩发,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便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日的。

要创新方法,发腱大学生的个性。大学生是正在发展并不断趋于成熟的个体。小仅有思想,有情感,还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以及充分体现其自身特点的个性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德育不能把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其他人格要索割裂开来,而要因势利导,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丰富的人和全面的人,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发挥学生独立、自主、进取、创新的个性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已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并鼓励学生在该领域内不断开进取,有所作为.

要转变机制,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传统德育仅仅依据“社会需要”去设计德育,根据社会本位塑造人才。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所以,在德育选择上,不仅要符合我国德育的目标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更要贴近、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个体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要扎根生活土壤,融人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职业规划等的关心指导当中,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德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德育主体性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素养,这种素养的生成有赖于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相对受教育者,教育者在这种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是外部力量,而大学生自身才是决定性因素。

要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是主体对活动目的有明确认识后,自觉产生的原动性意识及行为,是大学生德育主体性发展的内因。从现实看,处于相同环境下的不同个体,其主体性素质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它取决于个体的主动参与水平。一般来说,主动参与水平高的学生,其主体性素质发展相对较好,反之则较差。主动参与的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倾听、吸收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固执己见,对压力有较强的承受力,在活动中也能按照自已的需要自主地确定德育活动方案,自主选择口标、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通过亲身的合作、体验、服务,提高道德认识、生成道德情感、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要培养合作意识。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不仅是主体独立自主地养成的,它也应该是在与其他学生主体团结协作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不管是在学生阶段,还是将来走向社会,每个学生主体总是生活在群体的范围之内,是群体中的主体。同时,当前在众多领域巾,已经发展到了高强度的竞争,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取得成功,仪仪依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足远远不够的。因此,大学生要自觉形成合作意识,学会在合作性的集体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在与其他学生主体的互动合作、联系中发现自我价值,培养乐于和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大学主体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 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39-001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学对象有他们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分析教学对象的折射心理入手,主要研究了大一大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折射心理,并对如何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几点粗浅的认识,旨在引起更多同行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培养他们的自习能力。

一、学生折射心理分析

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大一和大二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一群体和其他的学生相比,有着极其强烈的折射心理。为保护自我免遭神经性与道德性焦虑而危险外化的心理机制叫做折射。折射心理使得学生压抑真实的动机,而用其他的动机取代。折射的結果是学生以此为借口将学习不好等情况归咎于其他因素,如认为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或所处环境的学习气氛不好等等。了解学生的折射心理,对于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其主体性需要教师加以培养,提高和引导。教师应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落实素质教育运用于课堂,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鉴于学生的折射心理,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要认识到,学生永远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要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清楚地了解学习英语的目的

学生不能被动的,甚至认为是被迫学习英语,而应该认识到英语不仅仅是大学的一门课程,更是自己将来深造、就业甚至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知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

学生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能取得好成绩或有所进步。不能把自己学得不好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要查找自己学习方式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3.建立好地学习动机

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才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

4.完善学习规划

每学期学生应制定大小不同的学习目标及计划等,不断地总结提高,在修补中提高成绩。

5.做好心理建设

要勇于承认自身的弱点,弄清错误所在,并设法改正,积极地与教师或同学交流经验感想,汲取他人所长,并以积极的态度迎接英语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体现主体地位

如何帮助学生体现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克服折射心理

很多学生一方面容易将错误归咎于教师、其他学生或者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又害羞内向,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表达自己。只有帮助他们克服了这种被动的心理,才能让他们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2.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氛围下,英语课堂是以教师演讲为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灌输性的知识。而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当学生的指导者、激励者以及协调员的角色。

3.教师主导作用的调整

教师要将重心从“教”调整到“学”,即从研究如何教授好课堂转变到研究如何能让学生学好,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让学生学为中心,促使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学会自己学英语。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学生对英语有兴趣,对英语课堂有期盼,那么学习态度会转变,并会不断地改善学习方法。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教学质量就会提高,教与学真正地步入互长阶段。

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帮助学生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之后,就要促使学生积极地发挥主体作用了。

1.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多地注重教授的内容而轻视学生的学习和精神状态。学生在宽松合作的课堂氛围中更愿意参与教学活动,更能够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则是这种氛围的推动者。要营造这种氛围首先教师就要课前充分的备课,上课时精神状态良好,并且以愉悦的心情迈入课堂,这种好的情绪会影响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更容易融入课堂。此外,还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多注意学生的优点,以鼓励学生为主。在英语课堂中,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对于学生语音语调、字词语法、句篇阅读等出现的错误或问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一定的宽容,允许学生在不断的错误中完善自身。当学生因害羞害怕犯错等原因不敢开口说英语时要积极地鼓励学生,适当地降低对基础差的学生的标准,不要嫌弃他们错误太多、耽误时间太多等等。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

英语还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目的就是为了交际沟通。大学英语课的目的也即是通过教学以及各种交际活动使学生具备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强化学生的视听感,使学生有更直接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情境教学法等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不同的任务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并进,根据学生状态不断地调整上课的内容,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满足,就增加了学习的动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当前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将这一代表时代要求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去,最终教师将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能在快乐学习中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大学主体 篇7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

对大学生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离不开这一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正确认识这两者关系需要有一定的哲学方法的指导。在当代,哲学的研究重心从研究主客体关系的主体性哲学转向研究交往与对话的主体间性哲学。因此,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关系的认识也应该有新的视角,即主体间性。从“主体间性”来看师生关系,有利于克服以往教育上的弊端,同样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行动上的转变,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1 主体间性:还原对师生关系正确认识的新视角

1.1 什么是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胡塞尔提出来的。胡塞尔针对人们对他的现象学理论的批评,同时也为了消解所谓“人的主体性悖论”,提出了“主体间性”。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我、你、他或者我们、你们、他们不仅相对于物质世界是主体,而且无论作为认识者还是认识对象也都是主体,你和他虽然是对象,但也是主体。总的来说,他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人与人的共生性,使主体这个概念由单数的我变成复数的我们。后来,列维纳斯在老师胡塞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研究,从伦理学的角度阐释了“主体间性”的含义。

而马克思则是在教育实践中理解主体间性,认为它是一种交往实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成为真正的人,并且人的这种社会属性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

由上述可见,不管是西方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者,主体间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交互关系,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对“主体间性”作如下界定:主体间性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影响。

1.2 主体间性:对师生关系正确认识的新视角

主体间性,即强调相互之间的一种交互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师生关系应该是主体间关系。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学生既是认识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又是教育者认识和教育的对象主体;教师在认识和指导学生时是主体,在被学生认识和影响时也是主体。这种主体间性教育下的师生关系体现为教育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关系,体现为平等对话和互动交流,体现为师生之间心灵的深度沟通。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和我与你的对话,训练和控制是心灵的阻隔,如果把教育当作训练,人就成为单纯的客体。这里强调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教育,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性人格的教育。同时,主体间性教育与当下“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根本一致的。

当然,主体间性教育并非是对以前主体性教育的否定或者说是对立,承认和尊重并且发展人的主体性是主体间性教育的前提,也是其最终目的。因为主体性教育尊重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要求较传统教育更多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对教师的主体性则是更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和自身得到不断发展。而主体间性教育观点的提出则是将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作了补充和深化,它更强调师生(下转第183页)(上接第151页)间互动,认为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和完善都在相互交往中完成。因此,它是在继承主体性基础上深化了自由平等交往的内涵。

2 在大学生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基于上述对主体间性教育的分析,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对大学生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始终树立人格平等交往的理念。我们现在所说的树立人格平等的理念,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术方面或许高于学生,但这只是暂时的,而且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道德上的优越者。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讲,要求学生也能正确处理与教师的关系。主体性教育致力于塑造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个意义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种教育的主体性来源于主客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这样的主体性缺乏自在的向度,而使受教育者没有养成自我反思的品质,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狭隘、自私、封闭的心理,越强调主体性,越导致个人私欲的膨胀。因此,对于学生,他们也应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应认为教师的教育是理所应当,自己拥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权利,对于教师提出的批评意见可以置之不理。

第二,采用对话交流的教育模式,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可行性途径。欧美新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马丁?布伯以其著名的“对话哲学”在欧美思想界享誉很高的威望,他提出了“对话教育”的思想。对话教育认为,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授受关系,而是平等、开放、对话式的。我们说大学中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师生彼此间的精神交流,大学中对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只有课堂两个小时的时间,与初高中相比,大学里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对话时间明显少了,教师为了赶班车,学生也没有很好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而采用对话交流为主的教育方式,就是要一改以往的大学中的教育,通过对话,教师将自己的关怀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来自教师的关心。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识和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密切合作,全面发展自己。

构建和谐的师生主体间性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师生主体间性是师生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关系,形成师生主体间关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在林.我与你和我与它——中西社会本体论比较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冯建军.主体间性与和谐社会的道德意识.教育发展研究,2006.

[4]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构建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大学主体 篇8

国内外对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界定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主体对自己在两性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具体来说, 就是女大学生能自觉履行社会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能完成作为女性的人生义务, 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 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 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因此,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女大学生的自我审视, 明确自身的本质, 活着的意义和作为“半边天”的地位;一是从女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 并理解和把握作为女大学生的生命特色。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 女大学生处在主体的位置上, 她是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主动者。 (2) 肯定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和欲望的存在。总之,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是女大学生主动追求人格尊严平等、追求自由解放, 主动认清自我, 对自己生存困境不断思索的意识。

二女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的自我原因

1. 心理素质不佳

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女性, 接受着大学高等教育。一般来说, 具有新时代的观念和思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应该是主旋律。但是据2010年《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调查结果显示:59.2%女生愿嫁“富二代”, 因为可以少奋斗很多年;近4成女生愿嫁“铁饭碗”;逾9成女生认同同居;仅一成女生表示一生只爱一个人;逾6成女生对未来充满焦虑;近4成女生认为改变人生最重要的是人脉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自我奋斗意识和独立意识的缺乏, 势必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发展和成功。女大学生大都刚20多岁, 处于成年早期, 她们比较关注自我和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他人一个眼神也会让女大学生寝食不安, 比较多愁善感、心理素质不强, 很容易丧失了努力和实现自我的信心。

2. 自卑感强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确立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女大学生的自尊自卑感, 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事、做好某事。“自信是取得成功的主观能动条件, 也是对自我能力和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的女大学生阳光靓丽, 浑身充满青春的气息。她的主体意识也强, 学习工作都积极主动。相反, 自卑的女大学生缺乏主见, 严重阻碍女大学生的成功, 影响女大学生的发展。“不管是‘自卑’, 还是‘自大’, 都是我们心理生活中的缺陷和障碍, 都是由于缺乏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所导致。”女大学生会经常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一旦发现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就会自卑。除此之外, 女大学生个体特殊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导致她们自卑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外在原因, 如运气好;而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自己的内在原因, 如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慢慢地, 女大学生就变得自卑了。

3. 性别意识弱

男性和女性构成了社会中的人, 性别是社会中具体的人的重要特征。教育中, 性别教育没有受到重视。性别意识主要针对两性, 意味着女大学生不仅要了解女性更要了解男性。不仅要追求男女平等更重要的是追求差异上的平等。要针对男女两性的差异改变自己。但是在男权文化长期统治的环境下, “女大学生对女性的特殊性思考甚少, 更不会质疑、挑战男性的决定和生活方式”。女大学生主体性薄弱, 缺乏思考, 对自身地位、价值、作用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总是希望他人尊重自己, 而不是首先想到自重。女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正视自身不足、要肯定自己的能力并敢于竞争、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破除“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旧观念。

4. 依赖性强

当前女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长期生活在家长的保护伞下, 依赖性比较强, 容易忽略自身感受和自身价值。长期比较纯净的教育空间及安稳的生活, 消磨了女大学生竞争意识和成就意识, 对家长和老师有无限依赖。在学校遇到一点小问题, 就会马上打电话向父母求帮忙。而大一新生习惯了高中老师的严格管制和紧张的集体生活, 对自由时间充裕的大学生活不适应, 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于是玩游戏、网购、恋爱之风盛行。离开了家长和老师的庇护, 女大学生们有点不知所措, 思维上仍停留在习惯性被安排, 被指导去学习。

三女大学生主体意识自我培养策略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进行培养, 本文主要从自身方面寻找策略。人贵有自知之明, 贵在肯反省自我。女大学生必须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主体意识观, 拥有自我发展的意识。通过重塑自身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身份来寻求真正的男女平等。要勇于竞争, 积极进取, 以“四自精神”严于律己。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

1. 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过硬的女大学生定是“柔而不媚, 强而不悍”。成功也总是青睐于坚韧不拔、具有“四自”精神的女性。与男大学生相比, 女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生理特点和素质优势, 女大学生感情细腻、富于同情心、观察仔细、善于形象思维、做事认真、考虑周密。女大学生应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 更应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 既不妄自菲薄, 不夜郎自大, 要扬长避短, 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开阔眼界, 锻炼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淡定,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时多看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多接触社会, 从象牙塔中走出来, 历练自己, 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2. 培养思想道德素质

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严于律己, 合理定位, 明确目标, 发奋学习;同时要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 摒弃“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要坚持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克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 找到自我, 相信自己的女性魅力和能力。不断战胜自我, 在精神上解放自己, 也就是不断地强化自我意识, 不断塑造独立的自我, 独立判断自我价值, 展示女性固有优势和新时代女性的独特魅力。

3. 增强文化素养

每个女大学生首先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增强自己为人处世的本领。知识已成为当代女大学生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最重要的条件。女大学生要注重更新自己的知识, 不断上进, 充实自己, 要学会独立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学会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 真正掌握专业学习, 将书本知识化为己用。做一个由外到内的知性女大学生, 不断完善自我。在学识、修养上武装自己, 把求知学习作为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兴奋点, 不断提高自己的才、学、识和培养良好意志、毅力和健康心理等, 战胜自我, 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加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人们为了发展自身的力量和才能, 形成其个性和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自觉地自我控制”, 自我教育是自我发展的较高形式。自我教育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改正, 这些都是女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条件, 首先, 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应有的地位, 克服女大学生传统的自卑、依赖等心理缺陷;再次, 要善于自我控制,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念, 理性地对待每一件事情, 不冲动行事;最后, 不断地自我改正, 反省自己, 善于总结教训, 为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同时女大学生不仅要在精神和观念上树立独立意识, 还要在经济上具有独立意识, 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认识到女性具有的优势, 如协调交际能力较强、亲和力、情商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岗位上绽放自己的美丽。“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反省自己, 进行自我教育, 自觉控制每天的行为, 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不断地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摘要: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主体对自己在两性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如何帮助女大学生提高主体意识, 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勇于面对机遇与挑战, 由他重转为自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女大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原因及培养对策探析。

关键词:女大学生,主体意识,自身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祖嘉合.试论女性的主体意识[J].妇女研究论丛, 1999 (2) :4

[2]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黄桂贞.女大学生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J].许昌学院学报, 2007 (4)

[4]陈媛.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自我歧视倾向的相成与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2 (3)

[5]梁红霞.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自我调试和教育策略探讨[J].教育理论与心理学, 2011 (11)

[6]张小芳.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状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7]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1)

[8]王凤华.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367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篇9

一、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20世纪8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在此之后, 创新教育开始蓬勃发展, 世界各地高校先后将其纳入教学课程, 开展专门教育, 与此同时, 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关于其概念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 并未形成明确而具体的统一概念, 但是, 通过对学者们所下定义的研究发现, 它们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一般都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界定。从狭义来说, 创业教育是指“为创办企业所接受的职业教育, 通过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进而创办实体企业或实现财富增值”。【1】从广义来说, 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开创性的个人为目标, 以课程、活动为依托, 旨在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 创业教育强调的是以创办企业为中心, 使大学生开设自己的公司或企业, 以实现财富增值的目标。这就导致其教育重心发生了偏差, 过于在乎教育的结果, 反而忽视了教育的过程, 没有将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作为重点。大学生主体式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发展和超越,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重心、创新为基础、能力为重点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活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性, 人的主体性发展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 其主要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大学生主体式教育就是要充分地发挥学生自身在教育过程的作用, 教育的主体由过去的老师为重变为现在的学生为重, 教育的内容由知识讲授变为素质的培养, 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实现自身的成长。由此可知, 主体式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创业教育,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以学生为核心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的是学生为主体, 强调的是激发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强化主体地位和增强主体关系,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精神, 使其成为自我教育的主角, 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由外在推动到内在自觉, 乐于接受专门化的知识训练, 喜于进行开拓性的实践活动, 进行理论和实践双修, 达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目的。简言之, 即通过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交往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达到提升其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最终目的, 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二) 以创新为基础

传统的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创业, 坚持的是创办实体企业的价值导向, 更确切地说, 它是一种技术教育, 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训练, 达到开公司办企业的目标。而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的是创新为基础, 关注的是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养成, 对创业是广义的概念界定。对于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 并不主张所有大学生都去通过创办企业进行创业, 而是主张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无论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就业或者创业, 这样的创新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意识和能力, 才能更好的从事本职工作, 才能让创业成功变为可能。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是大学生创办企业, 也是主张和鼓励大学生通过自身专业优势开办创新型企业。

(三) 以能力为重点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将创业定义为“是将想法付诸行动的能力, 是首要核心能力, 使年轻人无论做什么都更有创造力和自信心”, 【3】创业已经成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的是能力为重点, 不仅关注创新精神培养, 创业意识养成, 还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 实现大学生能力提升的更高目标。只有提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才能更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在就业市场上谋得好职业, 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水平;适应创新型社会的现实要求, 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形成创业促进就业良好局面的形成。

二、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主体式教育关系到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众多主体, 开展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从国家层面来说, 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从社会层面来说, 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现实需求;从高校层面来说, 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个人层面来说, 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 积极开展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 国际间的竞争逐步加剧, 创新创业的优势日益凸显, 可以说, 谁掌握了创新创业的主动权, 谁就占据了国家竞争的有利地位。当前, 我国处于发达国家高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双重压力之下, 地位极为不利, 局面十分被动, 创新发展刻不容缓。与此同时,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015年,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核心要点就是要让其成为支撑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同年, 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创新”置于五个理念的首位, 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

只有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才能为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劲的动力。然而, 当前我国的创新教育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存在不少的难题:一方面,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是一种知识教育, 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灌输, 而不是一种素质教育,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创新教育理念长期缺失, 被置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化位置”, 【4】导致教育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 体系不健全, 制度不完善, 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存在认知偏差, 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办企业、开公司, 更倾向于找工作;另一方面,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呼声高, 但是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 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走过场’的现象十分普遍, 如政策数量很多, 但是多没有明确的规定;优惠条件很多, 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对学生的创业水平比较担忧, 政策落地的少之又少等等”。【5】

但是,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 也是驱动创新最坚实的力量, 因此,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大学生为主体, 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 围绕人才培养的重心开展,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关系到创新发展战略的成败, 可谓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二) 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需要

“招工难”和“就业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两大难题, “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普通员工短缺, 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6】这充分折射出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人才的供求状况是基本平衡的, 但是这二者却并不契合, 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现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企业用人相对减少, 加之毕业生能力相对不足和不切实际的就业预期。创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但不为我国大多高校毕业生关注, 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极低。他们更多的是选择到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去工作, 不愿创业、不敢创业现象十分突出, 相关调查显示, “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为23%, 英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为7%,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还不足1%”。【7】这充分暴露了大学生思想的保守和能力的欠缺。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清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客观冷静评价自我, 准确定位发展目标, 避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乐观, 还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这对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都大有裨益, 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实现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人数和比例, 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进而形成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循环和大好局面。简而言之, 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抉择, 也是迎接大学生创业潮的根本举措。

(三)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同中小学一样, 较多采用灌输、传授的传统教育方式, 将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上, 最为重要的能力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也就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知识丰富、能力匮乏的问题, 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近年来, 我国高校先后大力调整人才培养体系, 增加社会实践等内容, 以期改变过去传统教育的积弊。在这一过程中, 创业教育被纳入教学大纲, 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强, 逐渐成为一门常设课程。但令人遗憾的是, 由于重视程度、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 创新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提出要大力普及创新创业教育, 使其成为普通高校的重要课程, 并专门强调了该课程的特殊性, 要根据其特点引进专门的师资人才, 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以充分彰显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的特色”。【8】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提出高校要调整高等人才培养机制, 贯彻和落实创新教育工作, 更好地提供创业服务, 使更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能够实现理想, 形成大学生群体引领创业的良好局面。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确定了创新创业就业实施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以看出, 由于我国高校传统教育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旨在促使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转变人才教育方法, 以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有效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实施。同时, 高校还应关注学生的成长, 使其实现全面的发展, 其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 积极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政策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四)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 当前需要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就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关于“21世纪核心素养 (技能) ”, 学者们的分类各不相同: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三类, 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四类, 还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七类。但不管哪一种划分方式, 他们都将创造和革新能力置入其中, 可见, 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但是, 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重灌输轻引导, 偏理论轻实践, 强知识弱能力。可以说,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能力严重不足, 尤其是创新能力。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后, 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自身发展严重受挫。2012年, 上海参加了PISA测验, 结果也显示出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个主要能力上的排名均位居第一, 且显著高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 但其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测试国家和地区中却远远落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后边。高校积极开展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 形成学生主动探索的全新局面, 变外在督促为内在自觉, 使学生乐于接受创新创业教育, 勇于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接触社会, 逐渐认清现实和自我, 补上能力短板, 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更快地实现从大学生到职业人和创业者的角色转变, 更好地实现自我的成长、成才和成功,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说,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对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三、结语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学生思想的觉醒, 行动的自觉, 积极接受理论教育, 主动进行实践, 关注的是精神的培养, 意识的觉醒, 能力的锤炼, 是一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素质教育。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现实出路, 更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大势所趋。总而言之,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孔洁珺, 王颖.中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溯源与释义[J].思想教育研究, 2015 (3) :76-80.

[2]邱化民.主体性发展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 2015 (10) :30-33.

[3]梅伟惠, 陈悦.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新纪元:“创业美国计划”的出台、实施与特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7) :82-87.

[4]陈治亚.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 2015 (9) :8-11.

[5]曾雅丽.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管理, 2015 (4) :61-63.

[6]孙丽颖.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 (8) :137-139.

[7]曹扬, 邹云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4) :234-237.

大学主体 篇10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

从关系的角度, 教学中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关系应明确“生为贵, 师为轻”, 即学生为主、教师是辅。通过教师的作用达到培养教育学生的目的, 体现和突出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把握好双方的关系是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关键所在;要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 由单纯的课堂中“教

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状态, 向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 一部戏能否演好、能否唱好, 主角是关键。教师要开发运用各种手段和办法, 激发学生的潜能, 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愿意思考、敢于踊跃发言, 把学生的注意力牵系在课堂上, 是导演作用发挥好坏的一个考验和体现, 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之根本。

二是, 从二者关系的角度, 教师教学质量优劣好坏仍然来自于学生评判这一根本。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可以脱离学生夸夸其谈自身的教学思想如何高超、不可以脱离学生高谈阔论教学质量如何优秀, 再好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学生不接纳一切等于零, 常言说“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 因此学生的评判是衡量教师教学优劣好坏的标准。

第三, 正确理解大学生主体地位重在“学生为本”理念。把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之“人”指学生、“本”为学生之根本, 表达为“学生为本”的命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本”思想内涵之本何在?就是要尊重学生主体意识,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研究大学生的利益需求、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搞清楚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好恶, 抓住关注点、激发兴趣点, 让大学生主动思考有所感悟, 着力唤醒和激发大学生学习能动性, 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才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也才能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化育人的作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主体地位, 重在树立和落实学生为本理念, 也是本文立论的着力点。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论基础

1.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二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给 (祖国纪事) 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由于自然变化的必然性, 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它本身已经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 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生产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2]。综上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精神实质, 就是人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体现, 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得到全面满足。人的自由发展是条件, 全面发展是目的。由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让学生真心喜爱, 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达到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就要树立大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思想, 抓住学生之本, 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到实处。

2.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齐国名相管仲。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集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3]。意为霸王齐桓公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 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 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民为本。与《诗经》齐名的《书经》则说:"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4]。孟子强调"民为贵, 君为轻", 也反映了君主与人民二者的关系与地位孰重孰轻。这里的民是指人民, 是指全社会广大的人民群众。孟子强调的“民”就是管仲所说的“人”的范畴, 二者是相通的。

综上所述, 一是“君民”二者的关系, 民为重, 君为轻, 处理好双方的关系才能固国兴邦。二是把握好二者关系的根本何在呢?对于一个国家, 对于君王的统治, 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根本的、什么最值得关注呢?——是人民的利益需求。治理国家要心系百姓的安危冷暖和饥苦, 人民才会安宁、国家才会安定, 君王的政权和统治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才能固国兴邦, 尤其体现“民本位”思想在本固邦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此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示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根本,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学生是否感兴趣这个根本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效果的标准。

3.受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的深刻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我党深化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解进一步解释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 以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顺应人民的新期待, 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归宿。这里深刻反映了“人民”的“利益、需求和愿望”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深刻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人民的利益这一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在现代化建设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与成败。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把人民和利益、需求与愿望作为衡量事业发展的指针, 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考量政绩的标准, 其实质和核心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这一思想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把“以人为本”贯彻为“学生为本”,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深入体现[5]。

三、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主体地位, 围绕“学生为本”理念这个核心, 应着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切入点就在于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的传统疆化教学模式, 探索体现“学生为本”行之有效的教学观念、思路和措施的改革。充分分析和考虑教学对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包括个性特征、心理需求、喜欢的教学方式, 根据大学生的所思所想, 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怎么讲、采取什么教学方法, 如何因材施教。要彻底改变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唯我独尊、发号施令、一味要求学生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以教师为本”的教学主导思想, 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做到“学生为本”[6]。

2.以加强互动为主要教学手段探讨多样化教学方法, 着重体现学生之本。创设“课上研讨”、“课后调研”、“常规性课堂实践”等手段增强大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讨意识、创新意识, 最大程度发挥学生能动性。

努力尝试以问题创设为前提条件, 结合讲解深入挖掘和学生联系密切、有切身感受的内容,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调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 开启学生思考的大门, 增强参与意识, 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知, 内化为心才可以外化为行动;也可以体现学术性为核心,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本质要求调动学生思维, 在课堂中的有效环节提出问题留做课下思考作业待下次课中由学生发言回答, 甚至可以尝试由学生到教室讲台上做主讲阐述自己的观点, 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的途径和平台会从根本上使师生互换角色, 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另外, 教学中注重情景设置, 配以相应的音乐、场景图片、视频, 营造教学氛围,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内容增强学生关注度, 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深化学生之本。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就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 抓住学生之“本”, 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因此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深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拉近教学中师生双方关系的同时, 需要思政教师在与学生深入接触中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需求、情感好恶以及价值取舍, 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现实性把课堂内容讲到学生心灵深处。试想一个学生看到某个老师就抵触、听到某个老师说话就反感, 又怎么能静得下心、做得住、听得进, 又何谈消化吸收课上内容, 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更与“学生之本”的教学思想相差甚远?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 才能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与信任, 教师能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为教学中学生本位思想落到实处奠定基础。

4.积极应对幕课教学形式新挑战, 探索深化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新途径。近年来MOOC风暴席卷全球, 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更加模糊了传统观念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界限与角色, 对学校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提出了迫切的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向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背景下不可小视的挑战[7]。

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assive Open0nline Class, 简称MOOC) 是以视频方式记录和传播、以在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网络视频教学形式, 是开放教育在网络时代新的表现形式。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切实加快推进幕课方式的实施。首先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对国内外著名大学的视频公开课进行透彻的观察和相关数据分析, 对视频公开课背后的大量的网络课程资源做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准备、建立健全网络注册、考试、认证等相关内容, 如何实现师生交互式学习、实现课堂翻转, 探索建立适合幕课形式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思政课教师拿出具体意见、提出具体方案。另外, 要掌握相关网络技术, 在电脑和手机上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需要成立配套技术服务团队。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成为思政课幕课形式实现的积极推动者, 为大学生创造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有效提供有内涵、有深度、有特色且有品位的课程资源, 满足大学生受众的需求口味, 使大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思政课教学要紧跟时代, 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才能以自身鲜活的时代形象赢得青年大学生、引领文化、走向未来。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背景下, 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本理念, 正确把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 以新的视角探讨和推动“大学生主体地位”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关键所在。本文深入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为本”的含义和理论基础, 重点谈实施和落实, 将有利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深化,思政课,大学生,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第1卷, 第294页, 及第339页至第342页, 1995年版.

[2]燕国材.素质教育的回溯、成就与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9年2月.

[3]管子[M].商务印书"万有文库"版本, 第二册第八页, 1936年版.

[4]高放.“以人为本”提法的由来[J].学习时报, 2006年3月.

[5]沈丽巍, 梅松伟.用“以人为本”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7年04期.

[6]陈铁夫.谈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如何以人为本[J].学理论, 2009年26期.

[7]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教育该如何应对幕课的挑战.http://www.360doc.com2015年3月4日.

大学主体 篇11

关键词:大學生群体;网络主体意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80-01

一、大学生群体网络主体意识的缺失

主体意识是作为实践和认知主体的人的一种自觉意识,这种意识集主体地位、能力、价值于一体。主体意识作为个体对社会关系的理性认知,其对个体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能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人的主体意识根据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变,但追根结底其包括个体的自由意识、主人意识、物我相分意识、自我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等等。在个体发展中,主体意识与自我同一性紧密相连,主体意识的建立对个体健全人格的培养、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以及个体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借助符号或者数据进行间接性交往,诸如身份、性别、年龄等真实信息却在网络中被隐匿,在虚拟的网络中,人们自由浏览信息,大胆抒发自身言论,众多网友共同构建了一个自由而虚拟的交流平台。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满足大众交流需要的同时,也激化了网络自由与责任的矛盾,网络主体一味的追求网络权利却极度排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权利与责任的不对等性直接导致了网络道德的下滑,不良网络氛围弥散开来。在不良网络环境中,网络主体逐渐放弃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遵守,个体责任感也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欺骗与暴力充斥在网络中,网络道德敲响了警钟。不良的网络环境挑战着传统道德理念,大众对道德的坚守遭受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在大学生群体中显露的尤为突出。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尚不健全,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不良网络思想侵入校园,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消极影响。追根溯源,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下滑要归结于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的缺失,因而,学校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培养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要回归于“慎独”教育

通过对网络社会的整体性分析得知,网络活动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传统的社会道德对网络主体的约束作用难以得到实质性体现,网络道德整体性下滑,外在控制机制难以良好运行。因而,网络道德的提升在完善外在控制机制的基础上,要格外重视个体主体意识,塑造网络主体符合道德发展的人格,提升个体道德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现代网络管理要完善个体内控机制的建设,强化网络主体的自控性,提升网络主体的道德主体意识和道德自律感,这种自律精神与“慎独”思想不谋而言。“慎独”教育能从思想领域提升个体对网络主体意识的认知,强化个体的自控能力,锻炼个人品质,陶冶情操,全面提升网络主体的综合素养,继而净化网络环境,促进健康网络氛围的营造。

(一)明确“慎独”教育的目的性。针对大学生的“慎独”教育旨在提升他们的网络道德自律性,唤醒他们的网络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个体发挥能动性的基础,在网络活动中网络主体意识指的是网络主体在网络系统结构中对客体进行的主观意识性活动,它表征着网络主体对网络客体的占有以及掌控。网络主体意识在网络活动中有诸如自主性、自律性、创造性以及能动性的功能,这些功能体现于具体的网络行为中,它们从多种角度体现着个体的网络的特征,以及网络行为之上的内在思想内涵。针对大学生的“慎独”教育能从思想领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完善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对自身的网络地位和网络活动有科学合理的定位和认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控性,促进网络环境的和谐化发展。

(二)强化“慎独”教育的过程性。“慎独”精神是我国传统的道德理念,其对个体身心而言是极为严苛的考验,“慎独”是个体在漫长的修为过程中达到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围绕大学生开展的慎独教育要准确把握住慎始、慎言、慎行、慎隐等几点,教育过程要尊重大学生的需求,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慎独”教育强化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唤醒了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意识,使得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有自控能力,不至于让自己的道德在网络中迷失。网络信息浩如烟秒、鱼目混杂,要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甄选“真善美”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极为不易的,何况是身心发展尚不健全的大学生群体,因而,学校要加强“慎独”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辩和选择能力,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始终能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

参考文献:

[1]邹银凤.构建大学生网络诚信的主体性视角[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6)

[2]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1)

[3]张波,闫建芬.道德主体教育与网络文明建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作者简介:冯磊,男,1975年8月28日出生,河北定州人,保定学院历史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大学主体 篇12

第一:开展积极的活动,提供奖学金,鼓励优秀的学术研究。

第二: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倡终身学习,建设学习项目,提供学习者支持,认证先前学习,排除学习障碍。

第三:致力于建设知识和经济社会,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南非大学提供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 遵循开放和远程学习模式教学。自2013年以来,南非大学开设了在线签名课程任何学生只要开启一门新的学士学位课程就将被要求在网上注册并完成一门强制性在线模块学习。为了确保学生可以成功地完成学业,自2013年以来,南非大学还制定了新的入学和再入学政策。此外,南非大学还成立了一个专门部门,即研究与创新部,目的是针对南非和全球重要问题进行研究,用创新的解决方法促进南非和整个非洲大陆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为此,研究与创新部支持基本的、有策略的应用研究,同时开发有创新性和商业性的研究,投资研究生学习,开发新的领域等。南非大学有一支不断壮大的研究团队,包括超过10,0位硕士和博士,2000多名教师。南非大学还有三个支持者研究团队,包括南非大学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南非大学图书馆②。下面本文对南非大学历史、南非大学学生、南非大学教师和南非大学各学院概况做逐一介绍。

1.南非大学历史

南非大学作为非洲最大和最古老的大学, 有一段悠久和辉煌的历史,其过去是全世界最早的一所远程教育提供机构现在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机构,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机构之一。南非大学悠久的历史要归因于它适国内外主流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动态。下面对南非大学的历史做简要概述:

(1) 1873~1918年的南非大学

在1873~1918年这个阶段, 南非大学不是一个教学机构,主要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一个考试机构。1873年建立了好望角大学, 是南非大学的前身, 并在1877年获得了皇家宣章,1916年更名为南非大学。当时的南非大学由6所学院组成,分别是布隆方丹的格雷大学学院(Grey University College)、惠灵顿的雨格诺大学学院(Huguenot University College)、皮特玛丽茨堡的纳塔尔大学学院(Natal University College)、葛汉的罗德斯大学学院(Rhodes University College)、比勒陀利亚大学的德兰士瓦大学 学院 (Transvaal University College)和约翰内 斯堡的金山大学学院(Witwaterstrand University College)③。

(2)1946~20世纪80年代的南非大学

这一阶段南非大学主要作为一所函授大学, 致力于多媒体的使用。1946年南非大学成立了校外学习部,开始了函授学习实验。1959年通过使用学习指南、磁带和有限的面对面指导,南非大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函授大学。1965年创立了南非大学基金会,为Muckleneuk Hill的建筑筹集资金。1968年开始使用试听教学。1973年,南非大学迁至Muckleneuk Hill,并且成立了第 一个出版 社 , 该出版社 是南非大 学出版社 (UnisPress)的前身④ 。

(3)1984~2004年的南非大学

在1984~1994南非整个种族隔离期间,南非大学是唯一一所黑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 曼德拉总统在监禁时也是通过南非大学远程教育接受学习的。1997年,南非高等教育法案指出高等教育要满足个人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长提出要合并南非技术学院和维斯塔大学成立一个专门的远程教育机构。南非大学的合并过程开始于2003年8月27号,2004年南非大学合并了南非技术学院和维斯塔大学 , 成为一所专门的远程教育机构,成为非洲最大的远程教育机构,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远程教育机构之一⑤。

(4)2005年以后的南非大学

合并后的南非大学以开放和远程教育为重心, 采取一些措施发挥开放和远程教育的作用。到2005年,南非大学由原先10个学院减少为5个学院 ,分别是人文科学院、法律学院、农业和环境科学院、经济和管理科学院、科学工程和技术院。同年,南非大学制订了2015计划, 该计划提出南非大学要同非洲远程教育联 盟 ( the African Union), 南部非洲 发展联盟 (th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非洲联盟大学远程教育委员 会 (the Association of African Universities and theAfrican Council on Distance Education)合作。此外 ,2005年 ,南非大学参观了一些别的开放大学, 并且启动了开放和远程学习计划(open distance learning,ODL)。2007年,南非大学在埃塞俄比亚首都的斯亚贝巴建立了Akaki校园,在三年之内培养了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5000多名学生。以此同时,南非大学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实施开放和远程学习的举措发挥开放和远程学习的特色。2013年是南非大学成立的第140年,其周年纪念日的主题是: 南非大学如何帮助南非人通过高质量教育,实现自身梦想⑥。

2.南非大学学生概况

南非大学是目前南非注册学生数最多的大学, 现已成为世界上办学规模最大的13所“巨型大学”之一⑦。南非大学的学生注册人数规模巨大,尤其在2011年达到328,864人⑧,这一庞大的学生数已经达到了巨型大学的标准。从2009年到2012年期间,近90%的南非大学的学生来自南非本名族,仅有9%左右的学生来自非洲其他地区, 少于1%的学生来自世界别的国家。2009年,南非大学有12,524名学生来自44个不同国家。主要来自津巴布韦 (3410名)、纳米比亚 (1747名)、博茨瓦纳(1709名 )肯尼亚 (965名 )、斯威士兰 (718名 )、美国 (286名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37名)、澳大利亚(247名)。除了来自南非本地的学生外,占第二多的是南部非洲国家,从2009年的6%增加到2012年的7.3%,并一直呈递增趋势⑨。

在男女性别方面, 女性在南非大学学生构成中的比例不断增加,2012年已达到了学生总数的62.3%⑩。此外 ,南非大学的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5到39岁,2012年这一比例占到总人数的58%,其次24岁以下的年轻人,2012年占了26.2%11。

南非大学拥有比较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 学校既进行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 又进行非学历教育, 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2011年南非大学培养学士学位的学生总数为274,332,硕士学生数为39,55212。南非大学是一所富有成效的大学 ,2011年在整个公立大学和技术学院中12.8%的学位都是由南非大学授予的。每年有接近34,000名学生获得南非大学的学位,这意味着南非大学每年为劳动力市场提供34,000位有技巧和能力的毕业生。南非大学培养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本科学历,大约有40,000位学生注册研究生学历。2011年,南非大学最后拿到学位的人数占了66.2%,比2010年增加了5.9%,自2006年以来,成功拿到学位的学生增加了30.6%。因此,南非大学成功获得学位的学生比例首次超过了教育部指定的目标63%。南非以外的学生占到了9%,黑人学生和女性占据南非大学学生数的很大一部分,很多学生都是边工作边学习13。

3.南非大学教师概况

2009年到2012年 ,在教师性别构成方面 ,男性教师的数量低于女性教师的数量,到2012年女性教师的总人数为3137,占到整个教师总数的55.4%。此外,南非大学黑人教师所占比例最大,白人教师所占比例次之,到2012年黑人教师占到整个教师总数的58.9%14。黑人教师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南非大学制订的就业公平计划旨在改变过去白人教师和黑人教师的失衡问题。

2009年到2012年 , 南非大学非专业行政人员从2086名迅速增加到3000多名, 专业教学研究人员也在1670名的基础之上有所增加15。原因在于学生要求在以下方面得到更好的服务,包括得到更多的学习中心支持、研究创新、社会参与及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大学办学效率。

4.南非大学各学院概况

合并后的南非大学有五个学院, 分别是科学工程技术学院(College of Science,Engineer and Technology,CSET)、人文科学学院(College of Human Science,CHS)、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CAES)、法学院(College of Law,CLAW)、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ciences,CEMS)五个学院。南非大学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的学生人数最多,约占学生总人数的一半南非大学提供了不同形式的课程,有短期课程,三年或四年的学位课程,还有博士课程16。

摘要:南非大学作为南非远程高等教育的提供主体,对南非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很大作用。本文介绍南非大学的历史、南非大学学生概况、南非大学教师概况和南非大学各学院概况。

上一篇:湿式石灰石/石膏法下一篇:密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