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转换

2024-05-25

主体转换(共7篇)

主体转换 篇1

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美术鉴赏模块是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实际的高中美术教学中, 美术鉴赏并不是一门容易实施的课, 这是因为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 讲授法还是比较普遍地应用于现在的高中美术鉴赏课中, 如果教师讲得不好, 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果转换课堂教学角色, 就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美术学习小组, 自主合作学习并由各小组轮流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有效方法。

一、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内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学生亲自上讲台演讲, 无论是演讲者还是听课者一般都能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兴趣。很多小组的同学为了能展示好自己的课题, 使自己的课堂表现与形式深入有趣, 比他人更胜一筹, 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进行了煞费苦心的设计。有的学生利用表演的形式展示美术作品的情节, 以帮助大家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 有的学生设计了很多问题供大家讨论, 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地延伸, 还有的学生从科学的领域, 结合不同的学科知识来综合评价美术作品, 带给大家新的联想与启迪。由于每节课由不同的学生来上, 这就使课堂充满生动的趣味与新鲜的感觉, 学生们的心境也随着自己和同伴们的展示体验, 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变化是在这种展示的实践中获得的, 而且这样的变化将不断地激发学生去创造。

二、学生的变化来自主动地对知识的转化与迁移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 极大地促进了高中学生主动对美术鉴赏课中涉及的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转化与迁移。虽然学生根据查询到的资料逐步构成基本的展示内容, 但在展示之前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比较肤浅的, 在教师的协助下他们对展示课题的基础知识和内容的把握, 就会由原来设计的陈述性向程序性知识转化。这种转换课堂教学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美术学习, 让学生明白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 学生以自己的视角看世界, 同学之间接受知识的度与量会更明确一些。最重要的是, 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相关知识。这种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美术课程学习对其全面成长的用意, 对他们的文化课程学习有着深远的促进意义。

三、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 教师既是学习行为的参与引导者, 又是学习的研究者, 同时还应该是学生的共同学习者。只有转换课堂教学角色, 把课堂交给学生, 才能出现以学生自主控制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但是, 美术教师的教学任务并没有改变, 教师的任务是激励和引导每次上课的学生更有效地展示。更重要的是引导全体学生学习, 在指导与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会得到专业上的发展, 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更深入把握。

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合作学习里提升

由于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里至少一次要上讲台进行展示, 还得面对全班的同学讲课, 这几乎是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刚开始不少同学有一定畏难情绪, 但看到其他同学在课堂上所展示的内容高潮迭起, 引人入胜, 随着课堂上刁钻的问题不断出现, 讨论不断地深入, 使得原来没有兴趣参与或有畏难情绪的同学感觉到自己在“美术鉴赏”领域中知识的匮乏。不行, 得去准备!随着课前在准备阶段把握的教学内容、理解的教学目标以及老师指导中的鼓励, 学生们的自我效能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们在美术课的学习里感到自己的能力越强, 就越会选择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了一种重要的观点, 即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 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转换课堂教学角色,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走向讲台进行展示, 目的就是让他们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 得到自主学习、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得到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的展示, 得到合作发展、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恩菲德 (美) .创作与心智的发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李范主编.论美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

主体性教育理论范式转换研究 篇2

一、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对教育本质和人的本质的重新认识

主体性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自身具有的主体地位,二是指教育所培养的人具有主体性人格。主体性教育的提出是继哲学上对人的主体性的探讨之后,对教育自身本质和教育中的人的本质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在教育、社会和作为个体的人三者的关系上,教育、个体人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具有了独立的社会地位。因此,主体性教育的提出在教育理论界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代表着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其次,随着对教育主体地位的认识,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所培养的人已不是被动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化的人,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价值追求的个性化的人。即在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上,个人不再是集体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的价值和人格尊严的人。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它的提出意味着对人的个性,人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张扬和尊重。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所呼唤的主体人格的积极回应。

教育的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教育主体性性质的确立是通过教育所培养的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得以实现的。教育对人的发展进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具有主体性的人来。因为只有主体性强的人才能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育致力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就是提高教育自身对社会作用的本质力量,就是日益提高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培养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本质特点和力量的表现,是教育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讲,教育只有致力于未来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构建,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为教育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之处,就在于教育是一个价值活动,它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理想的构建密切相关。它不仅指向现在,而且指向未来。教育除了对社会发展具有外在功能和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自身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以往的教育过多地强调教育的外在功能和作用,却忽视了教育对人类自身发展的作用,即只注重了对教育的外在功能和价值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教育内在本质的研究。

二、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反思: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困境

1在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工具价值与本位价值的对立。在探讨人的主体.陛问题时,对工具理性、占有性主体性的批判完全必要。但是,在对工具理性的批判过程中,却将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对立起来了。这种黑白两分的做法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即教育所培养的人只应具有本体价值,教育过程完全是对人性加以诱导的过程。这样,在主体性教育研究过程中存在着忽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理论的现象。“虽然有的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来谈教育的本体价值观的,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以人本主义唯心史观为基础、片面强调教育的本位价值而贬低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服务的工具性价值的倾向。事实上.教育所培养的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没有人的发展,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从这个角度讲,“人的发展”是教育始终无法抛弃的命题。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然而,在弘扬人的主体性时,并不否认人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而具有的工具价值,而且教育也正是通过所培养的人来反映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自身的主体性并不成为否定其社会功能的理由。因而,在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将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统一起来。

2“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在目前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过程中,大家普遍关注如何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会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行为者的主体地位之间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一方主体性的发挥会削弱另一方的主体性。产生这种错觉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们对“主体性”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有绝对化的倾向。我们所说的主体性还包括自律、自省等含义在内。不能把主体性仅仅理解为一般所说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将此看作是一种无节制的自我张扬。无节制自我张扬的结果只能是占有性主体性的肆意膨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有性主体性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人似乎成了万物的主宰,然而最终人类得到的只是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困扰人类自身的社会问题,如核恐怖、生态危机、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假如以这种占有性主体性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结果绝不是唯一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而是精神世界的失衡——道德沦丧、物欲横流。我们反对对主体性无节制地自我张扬,同时也反对对他人主体性的践踏。今天所要培养的人的主体性,应该包含民主、平等的含义在内,对一方主体性的肯定决不是否定另一方的主体性,一方发挥主体作用应以尊重他人主体地位为前提。在主体性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处理好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3对教育自身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教育有两种表现:一是教育所培养的人成为满足他人或他物发展的工具;二是教育本身丧失了主体地位而沦为工具附属于他物。在我们对工具理性的批判集中于它对教育对象——人的本性的扭曲时,对教育自身主体地位丧失的认识却相对不足。没有处理好教育的“必然价值”与“应然价值”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突出了教育的必然价值。在对教育作出界定时,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总是被置于首位,而将教育人为地附属于政治、经济活动,忽略了按教育自身规律去办教育。这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在事实上消失了。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而且要超越社会现实。也就是说,教育不仅具有“必然价值”,还具有“应然价值”。因此,在主体性教育研究中,还要做到“必然”与“应然”的统一。

三、从生产实践观走向交往实践观:当代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

在马克思看来,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方面:“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和“人对人的作用”,即以“物的世界”为对象的生产实践活动领域和以“人的世界”为对象的交往实践活动领域。生产和交往都是主体的实践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生产是主体的活动,交往则是主体间的活动。在以“物的世界”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实践,表征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之间的“主体——客体”关系;在以“人的世界”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一种交往实践,以此来规范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交往关系。应该说,传统的“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困境。

主体性教育理论范式转换研究 篇3

一、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对教育本质和人的本质的重新认识

主体性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自身具有的主体地位,二是指教育所培养的人具有主体性人格。主体性教育的提出是继哲学上对人的主体性的探讨之后,对教育自身本质和教育中的人的本质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在教育、社会和作为个体的人三者的关系上,教育、个体人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具有了独立的社会地位。因此,主体性教育的提出在教育理论界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代表着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其次,随着对教育主体地位的认识,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所培养的人已不是被动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化的人,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价值追求的个性化的人。即在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上,个人不再是集体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的价值和人格尊严的人。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它的提出意味着对人的个性,人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张扬和尊重。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所呼唤的主体人格的积极回应。

教育的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教育主体性性质的确立是通过教育所培养的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得以实现的。教育对人的发展进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具有主体性的人来。因为只有主体性强的人才能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育致力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就是提高教育自身对社会作用的本质力量,就是日益提高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培养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本质特点和力量的表现,是教育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讲,教育只有致力于未来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构建,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为教育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之处,就在于教育是一个价值活动,它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理想的构建密切相关。它不仅指向现在,而且指向未来。教育除了对社会发展具有外在功能和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自身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以往的教育过多地强调教育的外在功能和作用,却忽视了教育对人类自身发展的作用,即只注重了对教育的外在功能和价值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教育内在本质的研究。

二、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反思: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困境

1.在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工具价值与本位价值的对立。

在探讨人的主体性问题时,对工具理性、占有性主体性的批判完全必要。但是,在对工具理性的批判过程中,却将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对立起来了。这种黑白两分的做法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即教育所培养的人只应具有本体价值,教育过程完全是对人性加以诱导的过程。这样,在主体性教育研究过程中存在着忽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理论的现象。“虽然有的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来谈教育的本体价值观的,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以人本主义唯心史观为基础、片面强调教育的本位价值而贬低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服务的工具性价值的倾向。事实上,教育所培养的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没有人的发展,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从这个角度讲,“人的发展”是教育始终无法抛弃的命题。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然而,在弘扬人的主体性时,并不否认人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而具有的工具价值,而且教育也正是通过所培养的人来反映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自身的主体性并不成为否定其社会功能的理由。因而,在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将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统一起来。

2.“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

在目前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过程中,大家普遍关注如何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会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行为者的主体地位之间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一方主体性的发挥会削弱另一方的主体性。产生这种错觉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们对“主体性”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有绝对化的倾向。我们所说的主体性还包括自律、自省等含义在内。不能把主体性仅仅理解为一般所说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将此看作是一种无节制的自我张扬。无节制自我张扬的结果只能是占有性主体性的肆意膨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有性主体性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人似乎成了万物的主宰,然而最终人类得到的只是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困扰人类自身的社会问题,如核恐怖、生态危机、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假如以这种占有性主体性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结果绝不是唯一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而是精神世界的失衡———道德沦丧、物欲横流。我们反对对主体性无节制地自我张扬,同时也反对对他人主体性的践踏。今天所要培养的人的主体性,应该包含民主、平等的含义在内,对一方主体性的肯定决不是否定另一方的主体性,一方发挥主体作用应以尊重他人主体地位为前提。在主体性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处理好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3.对教育自身主体性的认识不足。

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教育有两种表现:一是教育所培养的人成为满足他人或他物发展的工具;二是教育本身丧失了主体地位而沦为工具附属于他物。在我们对工具理性的批判集中于它对教育对象———人的本性的扭曲时,对教育自身主体地位丧失的认识却相对不足。没有处理好教育的“必然价值”与“应然价值”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突出了教育的必然价值。在对教育作出界定时,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总是被置于首位,而将教育人为地附属于政治、经济活动,忽略了按教育自身规律去办教育。这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在事实上消失了。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而且要超越社会现实。也就是说,教育不仅具有“必然价值”,还具有“应然价值”。因此,在主体性教育研究中,还要做到“必然”与“应然”的统一。

三、从生产实践观走向交往实践观:当代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

在马克思看来,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方面:“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和“人对人的作用”,即以“物的世界”为对象的生产实践活动领域和以“人的世界”为对象的交往实践活动领域。生产和交往都是主体的实践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生产是主体的活动,交往则是主体间的活动。在以“物的世界”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实践,表征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之间的“主体———客体”关系;在以“人的世界”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一种交往实践,以此来规范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交往关系。应该说,传统的“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困境。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主体———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主体际交往和对话关系。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而不是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体———客体”活动,我们不能把以自然界为对象的“主体———客体”生产实践模式作为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当代主体性教育必须彻底改造传统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单纯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的眼光和方式来研究教育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错误做法,实现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物的世界”的思维方式转向“人的世界”的思维方式,用“人”的方式来研究人、认识人、理解人,实现从单一教育主体观向多极教育主体观的根本性转变,使教育活动成为一种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人对人”的教育,而不是“人对物”的训练和塑造。

参考文献

[1]霍治海.主体性体育教学课程观探索.教学与管理, 2008 (4) .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主体转换 篇4

城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方案、砼体结构的施工方案、高层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

(1)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剪力墙结构施工会采用大模版与滑动模版的工艺。这样:1可以良好地实现结构上的整体性;2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工业化操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避免影响后期装修工作的开展;3在抗震性方面的性能也有良好的表现。

(2)砼体结构的施工方案。1在砼体结构的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通常我们都会采用整体混凝土浇筑工艺。在保持相应结构的整体性的同时,更好地保证相应结构的承重能力;2我们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对于工具式的组合模板、大模板、滑动模板的使用;3要注意,对于内砼和外砼之间,楼板的跨度应当满足8~12m。

(3)高层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对于高层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我们需要结合架结构,板、梁、柱综合因素,全面制定施工方案。在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中,通常我们也可以采取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良好地实现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整体的适应性。值得注意的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会在工作量上为我们带来负担。

2 城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构建方案

一般来说,城市的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大模板施工、建筑滑模板施工、建筑楼板结构施工。

(1)大模板施工。大模板施工,囊括了版面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以及附件等四部分,在城市高层建筑中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模板的循环使用。同时,这种施工方式表现出来的另一个区别,就是大模板的单块模板一般情况下面积较大,所以在某些特定的区域使用时,就需要对模板进行相应地外形加工。

(2)建筑滑模板施工。滑模施工装置主要包括了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系统及液压提升系统三个方面:1在操作平台系统的建设中,除了需要搭建起内外脚手架之外,还需要架设操作平台和内部的辅助平台;2模板系统则主要是由模板、负责外围固定的围圈和提升架三部分;3液压系统则包括了液压控制台、千斤顶以及有路和支撑杆。在中铁某局的项目建设中,要求必须要在平整的工作面进行滑模组装工作,正是因为这样的高施工标准,使得在后期的工作中节省了大量的模板,降低了施工成本。

(3)建筑楼板结构施工。楼板结构建设中,通常使用台模来进行施工。台模主要适用于搞成建筑中开建面积较大或者进深程度较深的现浇混凝土楼盖的施工,施工过程中以一个房间一个台模为适用原则,主要分为立柱式台模、桁架式台模和悬架式台模三种,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立柱式台模。以中江国际某分公司在非洲的援建项目为例,针对当地的一座26层商务办公楼建设中,就采用了这种建筑工艺。在建筑过程中,通过台模完成整个建筑的室内建设,之后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脱模和转运,并且借助吊车从浇筑完成的楼板下将台模推出,然后转移到上一层进行二次利用。

3 城市高层建筑的转换层施工技术

转换层是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在整个城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转换层施工技术组要包含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转换层支撑四个方面。

(1)模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梁侧模板采用的基本都是组合钢板或者18mm的覆膜胶合模板,防止出现不良形变。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例如在某地的35层行政中心建设中,采用了梁内设置对拉螺杆,通过这种方式,对模版进行进一步地固定加固,避免发生不良形变。当然这些方法的使用,都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螺杆的纵向间距应处在400~600mm之间。同时,模侧也要用钢管做背杠进行加强固定,而背杠间的距离应在500mm以内,对于梁底的起拱率,也要求在1‰~3‰之间。另外,还要注意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才可以将模板和加强措施同步拆除。

(2)钢筋工程。钢筋工程在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工程量较大、技术含量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详细计算所需钢筋的用量和内径,并且注意钢筋笼捆扎的强度。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钢管支撑、接头焊接、封闭焊接、脚手架等方式进行强度辅助。

(3)混凝土工程。转换层施工,尤其是转换层大梁,要求使用大量的混凝土,这样可以充分避免因为温度应力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具体做法包括合理设置工缝和浇筑顺序、建立相应应急预案防止混凝土出现冷缝、选用合适的水泥和外加剂降低水化热峰值。

(4)转换结构支撑系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转化层结构的自重和施工载荷相对都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相关参数进行精确地计算,使得支撑系统能够足够地支撑整座建筑的强度和稳定性。通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是钢构架支撑,适用于转换梁自重和施工载荷较大的建筑,也可以适用于转换层位置较高的区域;2是钢管支撑架,适用于转换梁结构自重大、载荷高的施工过程,同时,这种施工方式不仅适用于高位置的转换梁,对于低位置的转换梁同样适用。

4 结束语

在城市高层建筑中,建筑主体结构构建和转换层的建设都具有非凡的意义。结合相应建筑在建设中的实际需求,精确计算建筑载荷,进而推算出混凝土、钢筋、砖石等各种所需建材的用量,并且在设计方案中,选定剪力墙、横梁和纵梁等各部分所需的模板类型,并计算出模板的需求量,为施工做好物资保障。同时,还要注意,在楼层转换层的施工中,对于相应各转换梁的所需要的载荷方面应当进行精确地计算和测量,确保转换层大梁的载荷承受能力重组,确保转换层拥有足够的承重能力,保障建筑整体建筑施工过程和交工后的建筑质量过关。

摘要: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转换层各分项工程的穿插与协调给予必须的关注和精密的策划,以此来保证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文章通过对相关的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论述,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方法和转换层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方案,分项施工

参考文献

[1]李庆军.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96.

[2]叶晟.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2,(1):132-133.

主体转换 篇5

一、非会计主体转换下购建大型设备贷款利息会计处理

采购飞机、船舶、大型机械设备, 采购方与销售方在确认收入与采购成本时, 应结合合同进行, 如果签订的是建造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 , 则销售方 (建造承包商)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确认收入进行会计处理, 采购方即产品的需求方变成甲方, 按出包方式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如果签订的是采购合同 (买卖合同) , 销售方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有关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采购方即产品的需求方应按外购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如商品房买卖, 购买方影响房地产设计的能力有限 (如仅能对基本设计方案做微小变动) , 开发商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有关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购买方按外购商品房处理, 例如, 房价款为1200万元, 购买方按揭本息共支付1500万元, 商品房入账价值应为1200万元 (即1500万元的现值) , 300万元利息支出为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分期摊销转入财务费用。下面从分别从建造和购买两种不同取得方式来详细研究其利息的会计处理方式。

(一) 建造合同

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采购企业与工业制造企业签订建造合同, 其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与工业制造企业签订的建造合同和与建筑安装企业签订的建造合同相比, 两者均为不可撤销合同, 且成本归集的时间均为合同签订日至合同标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 但前者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一般为合同协议中明确的销售价格及安装费用, 若有变动以修订后的合同、结算价款等凭证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后者建安支出可能与合同价格相差较大, 需要进行审价与审计确定。待摊支出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 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 对与工业制造企业签订建造合同的产品需求方而言, 待摊支出一般包括采购中介代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等。由此可见, 与工业制造企业签订建造合同购置大型设备, 设备到货交付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计入设备购置成本。预付款对应的贷款利息可以资本化, 如果贷款为专门借款, 资本化金额为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 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如果占用了一般借款的, 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二) 采购合同

外购固定资产, 采购企业与工业制造企业签订采购合同, 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由于合同签订时, 合同标的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货方, 成本归集的时间不能为合同签订日至合同标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 应为销售方交货日至合同标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 也就是说预付款对应的贷款利息不能计入采购设备的成本。比如某企业预付100万元采购1000台电视机, 价款500万元, 交货后正常信用期内支付余款, 不考虑相关税金、安装费则这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500万元。一般而言, 采购大型设备与采购一般设备一样, 入账价值与采购资金的借款费用无关, 贷款利息不能资本化计入设备购置成本。

二、会计主体转换下购建大型设备贷款利息会计处理

(一) 会计主体可以实现转换的情况

众所周知, 在实际会计处理中绝大部分都会涉及会计主体转换的情况。例如:生产大型设备的工业制造企业是采购方的下属独立核算的车间、分公司, 采购方与销售方两个内部核算单位可以合并, 即核算生产大型设备的会计主体 (建) 与核算大型设备采购的会计主体 (购) 可以合并, 这样企业之间购与建的活动合一成为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上述采购合同实质上成为不可撤销的建造合同, 成本归集的时间就可以前移至合同签订日。如果生产大型设备的工业制造企业是采购方的控股子公司, 从合并报表层面看, 购建活动同样可以合并。当采购方与销售方工业制造企业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时, 采购方可以控制销售方, 合同如何签订一般由采购方决定, 而且采购方可以决定是否将贷款进行分配下转给所属制造企业 (销售方) , 这种情况下贷款利息会计处理涉及的会计主体, 笔认为可以转换, 即会计主体转换。如果不考虑税金, 采购方将贷款进行分配下转给所属大型设备制造企业, 利息资本化后进入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 最后形成大型设备的采购成本, 与采购方贷款不下转给建造企业, 利息资本化进设备成本结果一样。

(二) 会计主体转换下购建大型设备贷款利息会计处理思考

包括: (1) 在会计主体转换下, 利息资本化的范围确定。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可以视为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工程支出, 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由建造承包商制造企业核算, 通过合同转移到采购方的账上;借款费用由建造方核算或采购方核算均可, 但资本化原则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 按照国家相关准则及制度规定, 如果某项建造的固定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 (指每一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 下同) , 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 并且为使该部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 则这部分资产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不再计入所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 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如果某项建造的固定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 但必然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 则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 其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不再计入所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 而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2) 在会计主体转换下, 利息资本化的期间确定。在大型设备分别完工交货时, 利息资本化的期间是建造每架、每艘、每辆 (组/列) 大型设备的时间, 而不是合同全部履行的时间。而如果建造每架、每艘、每辆 (组/列) 大型设备的合理时间超过1年 (含1年)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相当长时间‘应当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需的时间, 通常为一年以上 (含一年) 。”的规定, 购建的大型设备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相关贷款利息可以资本化。就现目前的情况而言, 由于国内厂家生产技术逐步提高, 建造每架、每艘、每辆 (组/列) 大型设备的合理时间逐渐减少, 如时速200-250公里速度级8辆编组座车动车组采购, 2007年以前建造时间长, 至2010年每辆 (组/列) 的动车购建时间 (签约至交货时间) 一般为3个月左右, 均不超过1年, 根据上述规定, 购建的这些大型设备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即如果建造每架、每艘、每辆 (组/列) 大型设备的合理时间不超过1年, 相关贷款利息不应资本化。

主体转换 篇6

语码转换现象作为语言接触的表现之一, “语码”指“人们在任何场合所使用的方言或者语言, 语码是适用了双方或者多方进行交际的系统”, 美国语言学家Carol M. Scotton给语码转换下的定义为“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语码转换不拘数量, 可以仅仅是一个词或几分钟的谈话, 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语言的两种语体。”即语码转换就是在交谈中不断地进行语码选择的过程。从Scotton的主体语言框架模式为切入点, 通过分析李安导演的电影《喜宴》中的语码转换, 试图归纳和总结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下面我们先对其理论进行介绍。

2. 主题语言框架模式

主题语言框架模式由著名语言学家Scotton提出, 她认为语码转换的发生必然涉及两种语言或语言变体, 在语码转换中必然有一个语码是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 被称为Matrix Language (ML) , 即主体语;另一个语码则属于从属地位, 被称为Embedded Language (s) (EL) , 即嵌入语。一般情况下, 主体语是母语, 嵌入语是目的语, 长期居住在国外的华人除外。此外, 在含有语码转换的句子中, 主体语的语法影响嵌入语的语法或形态。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句内语码转换现象, 而且具有从汉语转向英语的方向性, 嵌入语英语遵行主体语汉语的语法规则。影片中出现了5 次从英语转向汉语的情况, 该转换与人物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

3.《喜宴》台词中的语码转换

《喜宴》讲述了来自中国的高伟同在美国与美国人赛门之间同性恋的故事, 无奈之下他与房客顾威威结婚。双方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结婚, 但不幸的是高伟同的父母要来参加两人的婚礼, 一场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高伟同和赛门尽量掩饰他们的感情, 最后还是被父母知道了。电影的结尾是个欢喜大结局。

关于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文献有很多, 甘伯兹曾经总结归纳了六种动机:避免含糊、强调、经济、炫耀、准确引用和团结的语言动机。动机分析跟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是密切相关的,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 回避。在交往过程中, 当谈论到自己不想多说或较为私密的事情的时候, 当事人总是吞吞吐吐, 会使提人感到不舒服, 语码转换则可以避免尴尬局面。

(1) 赛门: Why?

高伯伯:For the family, 唉, 如果我不让他们骗我的话, 我怎么能抱的了孙子。

赛门:I don’t understand.

高伯伯:I don’t understand.

这段对话中的语码转换发生在句间, 两种语言遵从各自的语法规则。英语转向汉语的方向性本身就说明了高伯伯的某种心理。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想抱孙子, 为高家留下后代。

3.2 聚拢。贾尔斯的“言语顺应理论”提出了“偏离”和“靠拢”的概念。“靠拢指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语体, 以更接近谈话对象的语言或语体”。表示讨好对方的心理, 靠拢的谈话方式可以增加谈话双方的好感和吸引力。例如:

(2) 赛门:高伯伯, 高妈妈, 久仰久仰, 欢迎欢迎。

高妈妈:他会说中文啊。

赛门是美国人, 为了给高伯伯和高妈妈留下好印象, 讨他们的欢心, 专门学了很多汉语。虽然有的句子不是很顺畅, 但他很用心, 高伟同的父母对这位所谓的房东很是喜欢。

3.3 炫耀。一个人的谈吐往往与其社会地位相关, 所以在谈话中发话者也许会通过语码转化来突然自己的学识, 炫耀自己。例如:

(3) 赛门:Relax, stretch, as the great Chinese poet once said:

青山本不老, 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病人:What’s this to mean?

赛门:………you will be murdered by your physician.

这段对话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出现在赛门的讲话中, 主体语是英语, 嵌入语是汉语, 嵌入的汉语语言岛遵循汉语的语法框架。该转换具有从英语向汉语转换的方向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转换时因为赛门的爱人高伟同来自中国, 赛门耳濡目染的学会了一些中国的古诗。赛门用中国的古诗来劝说病人正是炫耀自己的表现。

结束语

结合主体语言框架模式, 通过分析《喜宴》中的语码转换得出结论如下:第一, 关于语码转换的方向性问题。本论文再次证明了在汉语为主体语的情况下, 语码转换具有从汉语转向英语的方向性。第二, 验证了嵌入语遵从主体语语法框架 (英语服从汉语的语法规则) 这一准则。本文关于语码转换的动因分析为电影文学的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摘要:作为语言接触的表现之一, 语码转换被认为是一种交际策略。李安导演的《喜宴》讲述了中国人在美国的感情经历, 影片细腻感人荣获多项大奖。而片中的语码转换更使人物的形象被刻画的入木三分。本文试图从Scotton的主体语言框架模式理论出发, 结合台词中的句间和句内语码转换现象, 分析人物语码转换的动机, 为电影文学人物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并得出语码转换具有从母语向目的语转换的方向性结论。

关键词:语码转换,主体语,嵌入语,动机

参考文献

[1]祝婉瑾.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何自然, 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评述[J].现代外语, 2001 (1) .

主体转换 篇7

1“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

其意义在于将学生的被动学的教学行为转换为主动学的教学行为。它不是一个抽象与空洞的概念, 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的。近年来提倡的体育教学向“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方向的发展, 是对这一教学理念转换的表现形式之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 体现出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见性, 在体育学习的过程具体体现为能够自觉的、主动的自我去参与与自我实践, 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核心是学生“自觉主动”习得知识与技能。

2“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

是我国体育教育中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作为一种附属品。其表现为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操作”为本质的身体活动, 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向学生进行运动技术操作性的经验和运动能力提高的讲授知识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由于运动技能的操作性掌握与运动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和费时间, 更容易单调、枯燥, 容易导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情感过程中关注较少, 在学习与掌握运动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 自觉与不自觉的直接传授学生既定的运动经验与运动技能, 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 体育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换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处境

(1) “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理念理解的偏差, 导致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练习的比重减少甚至没有身体素质练习内容, 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下滑严重。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多次文件强调, 并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 如“阳光体育”的开展, 重点加强学生身体机能测试等多种手段, 但效果不甚理想。终究原因, 在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直接实施人——体育教师, 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不严, 追求“快乐”而不讲究其效果, 教学中借“快乐体育”之名而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式有所抬头。

(2)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化, 导致体育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较大的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 对两个教学主体有着较大影响。近几年, 由于全国高校都有一定规模的扩招, 师生比严重失衡, 现有体育师资力量满足不了当前扩招带来的教学压力, 无法保证足够的精力在课堂上,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 在追求“快乐体育”思想而片面理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下, 由于繁重的教学压力导致对新的教学要求的创新改革, 缺乏足够动力而采取消极的教学行为。

(3) 在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教学过程运动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左右了教学主体行为方式方法, 影响着主体教学地位。近年来各省高校均出现了由于学生进校体检不严和学生瞒报隐性疾病, 导致体育课堂教学中意外事故频发, 如: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脑部病变等。体育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 为达到教学目标 (终身体育、身体素质机能提高) 的实现, 不得不实施一定的身体机能素质练习内容;另一方面, 由于顾虑学生伤病事故的发生, 在体育教学中放弃了素质练习要求, 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冠冕堂皇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快乐体育”为借口, 放松体育教学要求, 也促使了教学质量的下滑。更有高校取消了最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机能水平的传统长跑教学活动, 为的就是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4)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中, 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和中国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惰性, 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调动出来。在顾及学生学习情感与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压力下, 体育教学行为中多以娱乐性为主的轻体育项目为主, 缺少运动强度与运动量的要求, 失去了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水平最基本的要求原则。将体育的母体学科如田径、体操等, 较单调、枯燥和技术能力强的最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项目放在了从属位置, 甚至抛弃。这也是两个主体转换过程中, 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4 解决的措施

(1) 挖掘与理解“快乐体育”、“健康体育”内涵。“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 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 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体育运动中主体地位的同时, 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 并认为体育教学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快乐, 有吸引力。[2]“健康体育”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其最根本的核心价值就是把学生的发展看作为体育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强调健康不是一时的健康, 而是一生的健康。[3]

(2) 高校规模化过程中, 提高师生比例, 要始终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双主体, 离开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体育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换的过程中, 要做到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必须是有前提条件的:以自主性、探究性为改革目标, 但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教学灌输式、经验式方式方法应当为辅助。即“快乐体育”、“健康体育”必须建立在学生全面身体素质要求之上, 不能因为顾及学生喜好而放松——没有强度和量的要求, 走极端化的道路。片面化的“健康与快乐”, 达不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换目的, 实现不了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提出的指导思想。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但实施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摸索、实践过程。在追求“快乐、健康”中获得体育技能, 只将“快乐、健康”提出来千方百计的强调, 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只有经过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的过程, 才能逐渐的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这是科学辩证法的基础。

(3) 在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教学行为方式中, 要求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建立体育教学伤害事故保障机制。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运动伤病和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认识, 学习监控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能力, 认识运动伤害事故与运动过程的关系, 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运动伤害事故, 对杜绝运动事故的发生有积极性影响,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之一, 对发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教学行为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4) 在“以学生为中心”主体理念的教学进程中, 重视基础类的体育母体学科如田径、体操等体育基础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在目前改革深入的过程中, 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的不断重视, 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田径、体操等体育母体的教学。不论是“以教师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方法, 其目的都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和体育竞技带来成功的乐趣。在体育教学的知识性、娱乐性和竞技性学习方面, 全面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体育自觉主动学习能力, 这才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学生”双主体教学方式的转换, 是实现“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的重要途径, 也是新课程和教学改革深入的具体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下滑严重, 究其原因,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存在的强烈反差, 即教师、学生的教学主体理念转换过程缺少实践经验而产生的矛盾, 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深入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课题再谈体育双主体教学, 旨在强调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操作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学,主体转换,教学理念,思考

参考文献

[1]周妍, 李启迪.论体育教学方式的内涵及其变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 (4) :111-114.

[2]李勋, 江文奇, 李剑政.快乐体育思想的异化解读与诠释[J].教学与管理, 2012, 2 (6) :128-130.

[3]程文广“.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内涵演变及其价值诉求[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2 (6) :6-9.

上一篇:英文戏剧表演下一篇:中国政府取消农业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