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转换

2024-10-25

视角转换(精选12篇)

视角转换 篇1

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前大部分教师仍然在不断地给学生布置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 应试训练色彩浓厚, 失去了作业发展情感与态度的作用。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设计充满情趣的数学作业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有关尝试。

一、乐中求知, 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兴趣, 为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 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 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例如学习完整数混合运算后, 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玩扑克”游戏的作业, 先找出一些数字扑克, 游戏规则为:找几个同伴, 大家同时翻出一张扑克牌, 利用运算符号计算, 结果要为24。比一比, 谁算得又快又好。这样的作业布置, 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又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再如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 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题:《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 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 来到卫生间, 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 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 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 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 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 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 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摇身一变, 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 趣味十足,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二、研究性作业, 编织数学的精彩

课改以来, 数学习题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 生活情境题、专题实践题、小课题研究等经常出现在数学课堂上, 学生有了更多的“做数学”作业的机会, 如何根据具体专题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 让学生在“做中学”?如何充分利用好每次做出的成果并使之成为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素材?数学园地自然成了成果展示的最佳平台。如在学习完轴对称图形时, 我留下一项作业:“用你的双手创造美──创造一组轴对称图形, 贴到园地里, 比一比, 看一看谁的更有特色?谁的更富创意?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三天时间里, 孩子们有的画、有的剪, 有的独立设计、有的合作分享, 男孩子将军舰大炮坦克有机组合, 女生们将花草蝴蝶巧妙相叠。那一幅幅极富个性与创意的轴对称图形让每个学生陶醉, 原来数学可以这么美、这么好玩!平时只要可以“做”的作业我总是抓住机会让学生充分去做, 同时将成果在数学园地里给予展示。学生们通过调查绘制的漂亮统计图, 几个好朋友一起策划、编辑的精美数学小报, 富有理性思维的数学小课题研究成果, 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等都可以作为成果展示。

三、设计自主性作业, 让学生体验成功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 放手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 自我控制自我解答。例如:一位老师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网络, 并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阶段练习,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本题, 可参照例题编写;第二阶段:变化题;第三阶段:开放、实践题。并建议自己喜欢做的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 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 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 增强了主人公意识。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 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变“独立”为“合作”, 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如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后, 教师让学生在家里与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边玩边计算两人手中扑克牌包含的数字和与差。学了“高矮”后, 让学生与爸爸妈妈比高矮, 并用“谁比谁……”在这种具有亲情的环境中, 学生学会了交流, 学会了合作, 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发展。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 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 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 学生能够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 大家出谋划策, 彼此信任, 互相帮助, 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通过友情合作, 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 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 在学习的思考中擦出思维的火花, 并学会互相尊重和妥协, 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视角转换 篇2

一、视角转换之于电视文化研究的必要

主张从多种视角来研究电视文化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

第一,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落后于迅猛发展的实践。我国电视文化的历史始于20世纪中期,虽然晚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经济和科技两个高速运转的车轮的驱动下,不仅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技术上,而且在传播理念与文化理念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对电视文化的理论阐释却尚处于“盲人摸象”式的探索中,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理论的滞后、理解的偏差又反过来使实践的发展走向误区。

第二,电视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形态,既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又有商品的物质性、消费性,既有强制性、操纵性,又有迎合性、对抗性,既有同质性,又有多元性,既有类型性,又有创造性;既有娱乐性功能,又有教化功能。电视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涉及到的领域已远远不是传统的文化艺术所能涵盖的。

第三,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发展已经置身于市场经济以及文化全球化的新的历史语境下,它的商品属性使其由以往的艺术文化转变成一种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新现象、新特征由此频频凸显。对这些新现象、新特征,尤其是其大众文化特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都使我们产生一种“莫相知”的恐慌,而没能从理论高度予以阐释。

第四,以往的从艺术单一视角对它所进行的理论研究陷入了阐释的困境。很多问题,例如大量不具有审美意义粗制滥造的文本却有很高的收视率、文本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的是声像光电的技术手段而非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等等,仅从艺术的角度难以解释。

在这种复杂的状态下,既要正视电视文化迅猛发展的事实,承认电视文化所蕴涵的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特性,以历史的理性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转型、社会转型赋予文化转型的可能;又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理性的认识,恰当的评价,审理各种理解的偏差,以期更有效地规范和引导这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二、电视文化研究的几种视角

多重研究视角的转换有助于对电视文化的多重认识,有助于在矫正操作的失误和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时获得理论上的高度与支持。

社会文化视角:以往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常常局限于文本本身,而忽略了这一文化活动的社会过程全身。随着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演变,电视文化已走出象牙塔,融入广大民众真实生动的生活中,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的品格。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学视角、人类文化学视角的关注,也许能使我们穿越数量众多庞杂、质量良莠不齐的电视文本,抵达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的剖析。在这其中,意识形态视角的分析尤为重要,因为一切文化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代码”。从马克思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学说、文化研究学派、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批评无不是这些理论的重心。

大众文化视角:电视文化所表现出的商业性、消费性、大众娱乐性、通俗性(甚至媚俗性)、技术性、可复制性、程式化、无深度感正是大众文化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体现出与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致性、同质性。因此,在对电视文化的研究中,借鉴西方某些学术思潮对大众文化已有的研究成果,虽不能祈望彻底解决中国电视文化存在的问题,也不是无益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使我们认识到电子传播作为生产力给对电视文化生产带来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人造成的新的控制,认识到其意识形态的操纵性、欺骗性的一面;后现代主义理论让我们对电视文化的世俗性、扁平性、游戏性、狂欢化获得了一种哲学上的认识高度;后殖民主义理论则令我们对电视文化、大众文化中的全球化倾向、文化同质化倾向保持高度警惕;新历史主义提醒我们,以“戏说”为代表的电视文化可能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危险;文化研究学派以它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跨学科的学术胆识,启示我们以宏观的社会文化研究与微观的文本研究相结合,在微观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宏观的文化研究……这些理论奠定了以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审理电视文化的理论基础。

传播文化视角:电视文化与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等其它大众文化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以科技含量极高的影像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视听文化,并对其它形态的大众文化形成强大冲击,获得了存在的独特性和优势性——影像传播文化的特性。所以说,传播学理论从电视传播的全过程来考察电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为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开辟一条更切实有效的新路。正如高鑫先生所说:“研究电视理论,首先要研究‘电视传播学’,因为电视本身就是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存在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电视节目,统统鲜明地烙印着信息的‘印记’。因此,抓住‘传播’也就抓住了电视理论研究的根本。”无可质疑,随着从播放型到数字化、新媒介的传播模式的全新构型,电视文化将会发生更为深刻的革命,因为传播模式的改变必将影响所传播的文化本身。

艺术文化视角:商业逻辑在文化生产领域的僭越导致了电视文化的市场化、反艺术化,但并不能因此忽视电视文化的艺术特性。作为影像视听文化的电视文化,在深层次上更需要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并且,电视文化是一门综合的文化形态,需要借助各种艺术的长处来完善自身。例如电视文化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样式——电视剧:中国的电视文化和电视剧几乎是同时起步的,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播,同年6月5日,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开启了中国电视文化和电视剧的发展史;中国老百姓普遍接触电视也是从看电视剧开始的,这个现象发生在80年代中期(1985年初统计,我国已有电视机5000万台,两亿多观众,该年电视剧产量已上百部。

);而电视令万人空巷应该说还是与电视剧的发展密不可分,由古典四大名著和现代名著《四世同堂》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都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不能不说明文学穿越时代的永恒魅力。再如音乐是借助旋律节奏作用于听觉神经,造成空间虚幻感的时间艺术,而绘画艺术则是借助画面作用于视觉神经,造成对时间想象的空间艺术,电视文化正是借助它们的各有所长,把本来单方面满足于人的听觉艺术或视觉艺术转化为电视文化的视听艺术,创造出一种综合时空的威力。

当然,上述研究视角只是几种可能,并不能穷尽对电视文化研究的一切途径。

转换独特视角 品尝别样幸福 篇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善用积极的方式,如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亲切的抚摸,一回关爱的眼神,对学生来说都是最高的奖赏,如涓涓细流注入幼小的心田,浇灌出自信的种子。用这样积极的态度,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主观幸福感。

一、挖掘教材中的积极情感因素,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

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们某种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影响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例如古典诗文大多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历久弥新地被今人吟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教师要善于驾驭古诗文资源,抓住积极情绪的生发点,在引导学生的反复吟诵中,让那文句,那意境,萦绕于学生心头,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达到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之目的。

当孩子们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读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将会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从《论语》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一个智者乐观的生活态度;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让学生了解积极人格者的精妙注解;而“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内涵也会让孩子们满怀热情地去期望、去努力;在《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让学生感受那闪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

而《道德经》所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对做人之美德深刻的阐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对学生无不有积极地导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在经典诗文、范文的教学中,若教师能挖掘积极情感因素,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孩子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古诗文不断的诵读中反刍、发酵、在默默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积极的态度将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

二、更换思路,扩大教师自身情感影响,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荣誉感和成就感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教师要善于表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和语言,在课堂上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教师在课堂上真诚地赞美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每个孩子学会创造幸福, 分享快乐, 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保持生命最佳状态, 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

当一名“后进生”怯生生的举起了手,暂且不要将关注点放在他答案的准确上,首先要肯定他值得骄傲的“勇敢”的举手,给予一次掌声,兴许会让这个孩子从此有了莫大的勇气——教师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会温暖一个人的心灵,而这样的孩子需要这样的心灵滋养。当孩子需要温暖时,不应吝啬怀抱;当孩子需要鼓励时,不应吝惜言辞;当孩子需要力量时,不应漠然无语。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了这扇门,总会为你打开那扇窗。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可以肯定的地方,我们要抓这些点,进行积极的反馈,用这个小火星,点亮他们积极的人生轨迹。

塞里格曼认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不可代替的特殊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拿着一只硕大无比的放大镜寻找,从发现“小捣蛋”的绘画才能,发现“鼻涕虫”的语言表达能力;发现“小磨蹭”的善良本性;发现“学习小尾巴”的劳动热情,用积极的眼光发现这些类似电影《闪光的彩球》,那个不守纪律、乱冲球场,但却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与教育下,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格,以创造性思维方式来组织团体合作,终于获得了成功的李小春。

用积极地眼光,换个角度不吝啬对孩子给予积极评价,一点点还孩子以自信、自尊,从而自爱、自立、自强,最终孩子们会强烈地要求:我要做得更棒!积极地评价换回的将不止孩子们是积极的努力。

三、语文课堂肯定多元解读,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界有个著名的问题“一块砖有什么功能”,它不仅检测思维的变通性,也检测思维的流畅性,它要求学生摆脱定势,排除固着功能,从不同的视角作出尽可能的解释。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求解决办法,不必考虑答案的正确与否,教师也暂缓评价,一直到所有可能的答案都找出来为止。在寻求多元答案、多种解读文本、多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饶有兴趣,欲罢不能。

用积极的视角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在学习《愚公移山》时,就会有再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新“愚公”们想出了“移山”、“搬家”、“开发”等方法外,还想出了“钻隧道”、“架索桥”等方式;学习《龟兔赛跑》后,孩子们会畅想龟兔第N次赛跑的情景;在《亡羊补牢》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假象主人公吃了后悔药之后的全新举动;《皇帝的新装》会有多个版本;《曹冲称象》不止一种方法。谁也不会再紧扣标准答案而否定学生——“冰雪化了是春天”的这样绝妙的回答。鼓励并肯定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给学生一个积极地情感体验过程,语文教学将魅不可挡。

小说叙述视角转换探讨 篇4

所谓叙述视角, 是指小说创作者在小说创作中所采用的叙述角度和观察点。叙述视角是小说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叙述技巧, 它对叙述效果的产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视角”一词原本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 它是为解释当时的写作技巧而从物理学引用而来的。“视角”的原初含义是指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 它是物理的、客观的。“视角”在文学上的定义是指小说创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看待和谈论一件事情, 它是主观的、可调节的。

“视角”一词被广泛运用始于上世纪60年代, 从小说界对叙述学地位的确立与提倡而开始, 其功能主要用于对小说作品的创作和研究。最早提出视角问题的是Percy Lubbock, 他认为所有的小说创作技巧都受到视角的制约。随着小说创作的发展, 叙述视角呈现出多样性,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 小说界掀起变革潮流之时, 叙述视角的变革也成为小说家们变革的一个重点。

小说的叙述角度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叙述角度。实际创作中, 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比较罕见, 传统的小说创作中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 近现代的小说创作中多采用第一人称作叙述角度。从叙述效果来看, 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可让读者感觉更亲切自然, 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能客观地看待和反映事物, 让读者更具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采用第二人称叙述则能够缩短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二、叙述视角的转换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 小说家们越来越多地选择更为丰富的叙述视角, 并寻求叙述视角的转换。叙述视角的转换首先是要把握好词语的选择和运用, 语言手段和词语的运用在叙述视角的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 乌斯宾斯基在说到词语操作者时强调, 插入语一定要很好地运用, 即“显然”、“仿佛”、“似乎”等词语的运用, 他觉得这些词语是真正涉及叙述视角转换的策略问题。这些词语的有效运用, 是对叙述者外视角的确认, 同时也确定了词语操作者在文章中的存在, 这也是叙述者外视角的特征表现。叙述视角的转换其次是要把握好持续性和恰当性。每篇小说都是一个独特而个性的创作, 因此, 对叙述视角的转换要注意小说对其所需要的长度和频率, 不能过长, 也不能频率过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说家们根据不同的作品来选择不同的叙述视角转换时长和频率, 不能每篇小说都一样, 千篇一律。例如, 在进行第一、二、三人称视角转换的过程中, 每一种人称的叙述都需要一定的长度和时间, 从而使叙述视角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这样有利于满足读者持续性的心理需要。叙述视角的转换再次是要把握好话语模式的转换, 运用好话语模式的转换也能达到叙述视角转换这一目的。所谓的话语模式, 指叙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话语模式一般可以分为四种:一是间接引语;二是自由间接引语;三是直接引语;四是自由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叙述视角向人物视角转换的最好和最便捷的方法。如《红楼梦》中, 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试探。自由直接引语的运用则使视角转换相对隐蔽, 如《尤利西斯》就曾多次采用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运用能够使叙述视角的转换相对顺畅, 间接引语能够很快地“滑入”自由直接引语。例如《红楼梦》中, “黛玉常听母亲说, 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 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 吃穿用度已是不凡, 何况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不要多说一句话, 不可多行一步路, 恐被人耻笑了去”。这就是间接引语向自由直接引语“滑入”最好的体现。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使叙述视角转换不留一点引语痕迹, 没有引述句的闯入。

结语:综上所述, 由于叙述视角的不同转换, 给小说带来了独特性, 也使小说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以及叙述视角转换的长度频率和话语模式的转换都是小说叙述视角转换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 小说叙述视角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小说家来说, 用什么人物作为观察者或者在同一篇小说中如何调整小说的叙述视角, 都作为他确定叙述声音、结构小说的重要的艺术手段, 是他决定小说叙事走向的基本选择, 甚至是其个性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叙述视角走向多样化, 是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表现, 特别是叙述视角的转换, 成了当前文学变革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小说创作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转换方法需要我们去发掘和研究。

摘要:每一篇小说的创作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小说的写作技巧上, 在这个复杂的写作技巧中, 叙述视角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故事讲述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小说创作者对叙述视角的选择和运用上。小说叙述视角的研究是小说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视角转换的模式、策略、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力求对小说创作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说,叙述视角,转换

参考文献

[1]陈慧娟.论新时期小说叙述视角的转换[J].江淮论坛.2006 (08)

[2]罗钢.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语言信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5 (01)

试论基础理论的创新与视角转换 篇5

试论基础理论的创新与视角转换

与改革开放的.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发展显得远远落后.基础理论面临的任务是“科学革命”和“范式”变换.要完成这一创新任务,必须与时俱进,转换理论视角--从过去研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视角转向研究文明类型的视角,从中弄清楚中华文明的类型、特征和发展规律,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作 者:柳昌清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求实  PKU CSSCI英文刊名:TRUTH SEEKING 年,卷(期): “”(1) 分类号:B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创新   视角转换   文明类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例谈语文教学视角的转换 篇6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教学大纲时代”,是遵循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视角来进行阅读教学的。教学视角就是教材的“知识点”,教师只要学生死记住这些知识点,就把握住了考试重点,就能考出好的成绩。针对这种教学现状,魏书生老师将管理学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提出了“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课堂教学法是魏书生老师和学生共同商定的,是教学民主化的产物,因而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实行了民主教学的过程,打破了“教师教教材”的常规,突出了学生的“学”。尽管如此,他的教学视角依然主要是基于语文知识点的。因此,“语文知识点”是“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视角。

到了本世纪初就进入到“新课标时代”,教学视角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从语文技巧到语文领悟,学生的学习自然更多地从经典篇目中学习语言规范,汲取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自从《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讲究阅读体验,真正将阅读权还给学生。从洋思中学的“目标教学”到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都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尤其是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即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教学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时空还给了学生,这些做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发现,有利于学生生成,学生终于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全国掀起学习杜郎口的高潮。然而,在大家一哄而学杜郎口经验的同时,却不去思考、把握杜郎口的精神实质,不是在教学视角的转换上做文章,而是在形式上单一地去模仿,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教学视角的转换,它既不应该单纯是基于语文知识点的空洞的分析、讲解,也不应该仅仅是课堂上为分析、肢解语言文字,为挖掘主题,而不顾整体,不问文字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的阅读。它应该是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阅读和课堂学习的理性阅读即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深层阅读体验的有机整合。语文视角的转换,必须要还课文以本来面目,把每一篇课文看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让学生结识它,喜爱它,从而深入它,占有它。

比如我在教《孔乙己》时,就从“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视角——教好知识点是根本,教学的重难点是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小说的主题中转变了过来。第一学时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阅读,暂不作任何干预,强调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自然阅读是激发学生阅读需求的关键,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自然状态下的学生阅读体验往往又是肤浅的,同时也是原生态的,是教学预设的基础,同样也是教学生成的前提。第二学时我预设的教学视角是体验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即为什么让一个‘样子太傻的小伙计作为叙述者?学生自有他们的体验:文章以“我”为叙述者,小说就更加真实,更具有社会价值。也有学生是这样体验的:“我”这样一个低贱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孔乙己的态度,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低下的社会地位。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点”,当然也是阅读教学视角的传承。接着,我转换了教学视角,通过变换文本叙述者的角度,来改变阅读者的身份,从而更好地在阅读中体验文本的文化内涵。首先,我让学生将孔乙己作为叙述者来讲自己的故事。学生通过扮演孔乙己,深深体会到一种社会最底层的凄凉,一种科举制度下人性的悲哀。接着,我让学生以“在酒店”作为一个特定的场景,从进出酒店的人,更进一步地了解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这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了震撼。这种视角既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又高于学生的个体阅读,并将传统的“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自然阅读和理性阅读之中,更好地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语文教学视角越来越人文化,这是时代发展和教学视角发展的共同需求,也是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探讨一番,切不可忽视教学视角的转换,如果仅仅在形式上模仿杜郎口,那将会成为换汤不换药的语文教学,甚至是不伦不类的怪物,那是很难取得语文教学的成功的!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与命题作文审题 篇7

近五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命题作文仍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甚至有成为部分省市高考作文命题主角的趋势。命题作文分为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就其表层结构来说, 要么是句子, 要么是短语。纵观近七年来各省高考命题作文题目, 以短语为多, 但不管是哪一种, 我们都可以对其表层结构进行语法分析。命题作文表层语法分析实际上就是对作文题目中的各个词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别解读和综合解读, 从而确定作文的叙述视角、选材、情感、结构、手法、文体、时态等。例如, 命题作文“原来你也是一道风景”中, 拆开来看, “你”是主语, 决定了文章的叙述视角是第二人称;“是”为谓语, 是一个判断词, 要求文中尽量不用“仿佛”“好像”“犹如”等词语;“风景”是名词, 作宾语, 广义上说除了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之外所有人能从中感受到美的都可成其为风景, 这就为文章的选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原来”是状语, 强调的是情感上顿悟式的再认识, “也”也是状语, 强调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挖掘出美, 甚至从丑中见美。所以, 结构上的欲扬先抑、手法上的“美丑对照”就有很大的考查倾向性。“一道”隐含了风景是独特的, 强调写出人物的个性。综合来看, “原来你也是一道风景”是一个判断句, 决定了时态上多是一般现在时态, 而它对文体的限制性较小, 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甚至抒情散文, 但更多的倾向于写人类记叙文。这种对作文题目的拆分解读和综合分析就使得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明晰化、具体化, 且具有可操作性和直观性。

基于以上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分析, 本文根据历年高考题目的整合分析提出了两种比较实用的转换生成语法下的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并分别举例说明。

(一) 成分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是从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特别是隐性形式入手, 对短语或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进行分析, 或者从句子结构的关系意义特别是显性意义入手, 对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地位作分析的方法。

例如: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怀想天空”, 这个题目是一个动宾式短语, 其中“怀想”一词是心理活动动词, 这就要求一般作文中需要出现想象、联想等表现手法;“天空”是人物名词, 可以是实指, 也可以是虚指, 如人生的天空、文学的天空、文化的天空、教育的天空、环保的天空、体育的天空等, 这就提示了作文中可以用到象征、虚实结合等手法:这样对题目进行成分分析之后就能够在选材和写作手法上得到一定认识。其次要做的是结构分析:“怀想天空”是动宾结构, 补充其主语若是第一人称, 也就是“ (我) 怀想天空”, 那么就倾向于写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若补充的是第三人称, 则多可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当然也可以独辟蹊径补充第二人称。

又如:20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与上例相较, 这个题目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对其作成分解析如下:

我有 (一双) (隐形的) 翅膀!

其中, “我”这个主语就限定了写作视角是第一人称。当然, “我”可以是实指的我, 也可以是泛化的我。如果是实指的我, 那么多要写记叙文或散文;如果是泛化的我, 也可写议论文。本题目的宾语是“翅膀”, “翅膀”一词本义是鸟类和昆虫的飞行器官, 明显的在这里是取其比喻义和引申义, 也就是为“我”提供庇护、平衡作用或动力的东西, 可以是实指, 也可以是虚指。本年度高考满分作文中就有考生把主题定位于书籍、坚持的精神、“站起来, 别趴下”的一种信念。这也刚好呼应了本题目中的定语“隐形的”, 即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心 中有重要 地位或对“我”有重要作用的。本题目另一个定语“一双”原则上限定文章的主题要单一、集中, 比如要是在文中论证自信的翅膀、勤奋的翅膀、坚持的翅膀就有失偏颇。当然, 可以把“一双”理解成“两个”, 即“左翼”和“右翼”, 从而使文章拥有并列式的两个主题。本年度高考满分作文中就有一篇把主题定义在昆曲和历史这两大中华文明上。

再如:2012年高考安徽卷作文材料中的“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对其作成分分析如下:

[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其中, “不用时”是状语, 限定了动作发生的条件是“使用完毕之后”, “请”是标示祈使语气的状语, 意为提醒、要求、警告。有考生扣住这个词, 挖掘委婉提示语的妙处, 如《语言的魔力》, “梯子”是宾语, 在作文材料中是实指, 在写作中可以虚指。“横放”是谓语, “将”是辅助性谓语, “横放”一词与“竖放”相对, 打破了人们的惯性思维, 从这个角度出发, 有考生写《从“请将梯子横放”说起》《突破定式思维》等。若引导考生思考“横放”的目的, 这样就很容易得出“防患于未然, 不如除患于未然”的主题;当然也可以从“横放”这一动作本身得出“精益求精” (如满分作文《要么竭尽全力, 要么干脆放弃》) 、“注重细节” (如满分作文《在细节上下工夫》) 的主题;此外, 还可以根据“横放”这一做法的性质提炼出“尽职尽责”“关爱他人” (如满分作文《90°的换位思考》) 等角度。

(二) 转换分析法

转换分析法是指显性形式即线条式的次序的转化以及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之间 (即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 的转化。转换分析的具体规则有移位、删减、追加等等。“许多转换规则必须有极其复杂的限制, 否则就会出现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 所以此种方法与前一种方法相比, 缺少一套完整、科学的程序, 并且在高考命题作文题目中也很少有可以用此种方法的语料, 现就本人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命题作文题目来进行分析。

例如“门没锁”这个题目, 对这个句子进行追加成分操作, 则有以下两种情况:1“门 (上) 没锁”, 方位名词“上”的插入就使得题目指向明确、意旨鲜明。例如有一位学生以“敞开你的心灵”为题作文。2“门没锁 (上) ”, 此处的“上”在句子中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为题目提供了另外的解读角度, 也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或者“得饶人处且饶人”等等。

又如“母亲的回忆”这个题目, 可以直接对题目进行成分插入, 即“ (对) 母亲的回忆”, 这样就得到了写作的叙述视角为第一人称。当然, 也可以首先对其进行成分移位, 即“回忆母亲的”;再进行成分删减, 变为“回忆母亲”;最后进行成分插入, 即“回忆我的母亲”。这样一来就可以从亲情、母爱角度着手。对于这个题目, 还可以首先进行成分删减, 即“母亲回忆”;再进行成分插入, 即“母亲回忆 (往事) ”, 这样就可以从追忆历史、家庭教育角度入手。

再如“成功要功夫”这个题目, 对其进行不同的成分插入, 就可以得到不同的两种写作角度:1成功要 (花) 功夫———“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2成功要功夫 (深) ———从“浅尝辄止”到“登堂入室”。

历来研究命题作文审题的方法颇多, 如3“w”法、发散思维法、象义相生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就命题作文中的某个字眼或词语进行的审读, 本文基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通过分析命题作文中的各个语素来完成对题目的解读, 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 适合高中生的思维习惯和理解能力, 也便于教师进行讲解和演板。然而, 这种运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比如在命题作文审题中对转换分析法的运用还是简单而粗放的, 缺乏系统性等。

参考文献

[1]邢福义:《语言学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年。

[3]邢福义:《现代汉语》,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徐林:《最新3年高考满分作文真卷范本》,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12年。

[5]慧琴:《阅卷组长:历年高考满分作文9个欣赏点》, 凤凰出版社, 2011年。

[6]蓝莓作文:《最新五年高考满分作文》,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年。

转换视角多联想构造引出妙法来 篇8

1 构造函数

解由x, y为正实数, 易得

点评 本题通过变形, 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 构造出函数, 再借助函数的单调性将复杂的不等关系转化为简单的不等关系, 解法奇特, 让人赏心悦目.

2 构造方程

例2 (2012年浙江高考文科第9题) 若正数x, y满足x+3y=5xy, 则3x+4y的最小值是 () .

整理得

由Δ= (5+5t) 2-4×15×3t≥0得

解之得

评注通过构造关于某个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借助方程有解则Δ≥0构建不等关系来求最值, 不走寻常路, 值得体会.

3构造三角函数

评注本题若直接从代数的角度求解难以找到切入点, 通过式子的结构特征联想两角差的正切公式, 构造三角函数来解题, 优化了解题思路.

4 构造不等式

5 构造向量

当且仅当b=λa (λ>0) 时取等号, 即有

评注根据题目的特点构造向量, 再根据向量数量积蕴含的不等关系“a·b≤|a|·|b|”来解题, 解答显得灵活巧妙、简捷.

6 构造方差

例6已知实数a, b, c, d满足a+2b+3c+4d=20, 求a2+2b2+3c2+4d2的最小值.

解由a+2b+3c+4d=20得

点评根据题目的特点联想到统计知识中的期望和方差, 再根据方差的非负性及公式Dξ=Eξ2- (Eξ) 2构造不等关系解题, 求解犹如神来之笔, 让人回味无穷.

7 构造数列

点评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 分别联想到“等差中项”通过构造等差数列来解题, 解答过程思路清晰, 简捷明快.

8 构造几何模型

例8求证:

证明欲证原式只需证

故原式成立.

评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高中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 其中“以形助数”更是每年高考的热点, 当题设中的数量关系有明显的几何意义时, 构造几何模型或联想某种几何图形来分析问题往往使问题的解决显得简捷、直观.

9 构造矩阵

例9已知数列{xn}, {yn}满足

x1=2, y1=1, 求数列{xn}, {yn}的通项公式.

解将已知条件写成矩阵表达式

于是

于是

解之得

评注二元线性递推关系与二元矩阵有着紧密的联系, 恰当的构造矩阵, 利用矩阵变换大大降低了计算难度, 解答起来显得方便、明快.

1 0 构造对偶式

例10 (第24届全苏数学竞赛) 设a1, a2, …, an∈R+, a1, +a2+…+an=1, 求证:

解令

点评 通过给待证式左边的式子匹配两个与之结构对偶的式子, 一起参与运算, 使问题加以解决, 充分体现出数学的对称与和谐之美,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看政府科研管理视角的转换 篇9

从静态视角向过程视角的转换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内在要求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受到学术界和0ECD的高度关注, 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不断丰富, 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和地方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尽管对于国家创新系统,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 但形成了一些共识性的观点, 这些观点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1) 着重创新活动的经济意义, 把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实现作为重要的创新目标加以追求;

(2) 强调国家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内部和之间的协同和网络状互动关系, 特别是产业、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

(3) 强调知识扩散和信息流动, 注重学习、激励、知识交流和知识管理等微观机制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4) 强调制度创新的意义以及政府和政策在创新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国家创新系统的视角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在当代, 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利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变化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知识扩散、应用与知识生产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并给予前者以充分的重视, 正如0ECD所指出的, “知识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承认知识的扩散与知识的生产同样重要”。0ECD在《管理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提出, 以下五个方面的趋向相结合, 正在改变成功的创新所依赖的条件: (1) 创新越来越依赖于科学基础与商业部门之间有效的相互作用; (2) 更具竞争性的市场和科学技术加速变化的步伐迫使公司更迅速地创新; (3) 网络化以及公司间的合作比以往更加重要, 而且越来越涉及到知识密集型服务; (4) 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型的以技术为基础的公司, 在新技术的开发和扩散中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5) 经济全球化正在使国家的创新系统更加相互依赖。在这种新的条件下, “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重要的经济决定因素”, “创新绩效不仅取决于特定角色 (如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 , 还取决于它们在地区、国家和国际层次上‘创新系统’中如何与其他要素进行相互作用”。

从上述国家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可见, 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产业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网络互动关系以及相互“学习”的过程, 是关系到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中, 大学和科研机构被赋予了多重使命, 它们的角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生产者和输出者 (尽管这仍是其最重要的角色) , 而是要服务于整个价值创造过程, 并在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诸环节间取得协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角色拓展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对科研机构和政府的科研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国家创新系统的视角下, 科研管理的内涵和视角都需要相应拓展。原来只关注人、财、物管理的静态视角显得捉襟见肘, 一种关注过程、关注生成、关注调整的动态视角显得十分必要。在这种视角下, 我们不仅需要关注人、财、物, 更需要关注知识和信息在国家创新系统内的流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知识生产者和应用者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学习行为, 并把动态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使之保持协同作为一种管理目标;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科学发展和科学系统, 而且需要把关注点投向科学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动关系, 投向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 投向多种创新要素的流动、协同和整合, 来重新思考科学发展的目标、科研系统的功能定位、科研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对科研活动的评价和管理。在这种视角下, 科研管理的内容不仅包括对科学知识生产要素、科研成果和科研过程的管理, 而且需要把知识的扩散、转移、转化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 把促使各种网络化关系和创新主体互动的形成作为科研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过程视角下科研管理的特点

从过程的视角来看科研管理, 我们会发现科研管理在管理内容、管理重点等方面具有传统管理所不具有的下列特征:

重视政策运行过程并考虑及时反馈、纠错的机制

静态的管理思维一般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管理的首要任务, 并把确定理想的政策目标以及制定从理论上能够实现目标的政策措施作为政策制定的主要内容。其结果, 往往造成出台的政策由于与实际情境要素的脱节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 或者遭遇人们的变通式执行, 从而在实际上被搁置或者走形。譬如, 在科研院所的改制问题上, 如果在制定政策时对学术的“行为模式”与企业的利润导向的“行为模式”的差异以及科研体系的特异性 (标准、价值观和激励手段等方面的不同) 有充分的理解, 充分考虑到执行过程中可能的困难以及损失, 那么在政策措施设计中可能会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并考虑建立及时反馈、纠错的配套措施, 把对政策目标、手段和效果的即时反馈和政策的适时调整纳入政府科研管理的日常工作, 从而把可能的损失降到最小。

重视研究过程中的创意以及创新触发机制

作为科学研究而言, 发现的道路从来不是僵化的、可以从头至尾规划好的。应该允许科研过程中的岔道或者改弦更张, 而非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其实, 有意义的成果不仅是最终形成的成熟理论, 而且应包括在科研过程中大量产生的并不成熟的思想和创意甚至错误。这些“中间产品”和“意外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可能算不上是成果, 但其在触发创新、促使形成更成熟的思想方面具有重大价值。而在实际管理中, 这种价值被大大低估了。要使这些中间产品成为最终的创新成果, 需要很多因素的促进, 比如说鼓励研究中的合作、交流, 建立科研的储备金制度和风险基金, 在项目评审中更注重申请人的能力基础和思想的创新性而非研究路线的“完美性”和“科学性”, 对有创意的项目根据其前期绩效给予持续的后续支持, 减少对科研中间过程的频繁检查, 放松对项目中期检查的成果要求而代之座谈和交流, 等等。

重视学习在组织发展和创新中的重要性

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学习是增加组织或个人的“知识存储”从而促进创新的一条有效路径。在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人们往往有一种危机感和强烈的成功愿望, 虽然这种意识和愿望对于促进人们的创新动机是不无裨益的, 但是, 为压力所驱使, 组织或个人往往会滋生一种将满足短期需求置于培养长期发展潜力之上的倾向。通常, 完成手头工作的压力往往使得个人和组织难以将对以后发展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融入到工作和组织建设中去, 致使个人或组织的知识库存不能及时更新和充实。在当代, 商业文化在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之后, 人们行动的动力往往被理解为完成有形和能够创造现实价值的活动, 而无形的学习活动被看成是无所作为。因此, 对于科研管理, 适度地拒绝或控制危机感, 而从战略上就开始倡导一种学习——从他人经验中学习、从成功中学习、也从失败中学习——的风气, 从机制上鼓励组织和个人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科学的长远发展是需要的。进一步对于具体的组织管理而言, 需要创造一种能够包容各种各样学术风格的环境, 并且为学习活动提供便利;如果仅仅鼓励员工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满足其近期需求, 那么短期需求实现之时便是知识管理终结之时。

把知识流动和知识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引入管理范畴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 信息流动主要是为了满足高级主管的需要, 因而信息一直都被看成是与普通员工无关而只是便于组织生产和管理工作而需要收集的管理内容, 更很少将知识流动和信息管理当作一种管理要素注入组织追求高效率生产的管理目标中。这种状况是与20世纪80年代之前工业生产主要是大批量、程序化生产的方式相适应的。但1980年代以来,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 组织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 信息、创新、智力等非物质性资本对于组织发展的意义突出了, 过程的思想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灵活性、面向用户、快速反应、柔性控制等逐渐成为管理的内在要素。由于科研活动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知识生产活动, 科研活动所具有的过程性、探索性、情境性等特点要求科研的管理方式区别于一般批量的、标准化的物质生产的管理方式, 应把关注创新生成过程的思想纳入政策制度和管理过程。这种过程性的视角把组织内知识和信息的广泛流动看成是利于每个员工创新的生产性要素, 看成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因而把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流动看做是管理的分内之事。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不仅是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管理的重要部分, 也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重视创新、促进创新、建设创新性国家的世界性潮流中, 如何更好地促进知识的转移、转化和扩散, 成为各国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任务。正所谓“传播开来的知识才有生命力”, 因此, 改进组织结构, 创造条件和平台, 以利于思想和知识的相互交流、交融和碰撞, 便于人们了解不同的角度以及潜在的可能性, 是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中的要义之一。

鼓励科研组织和科研人员的网络化行为

C.M.哈兰德博士曾在《网络与全球化》一书中分析了传统的创新组织形式, 认为传统产业组织形式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等级形式, 即大型企业的垂直型组织;其二是市场形式。网络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内部等级组织之间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比市场稳定, 又比等级组织灵活。结网是组织跨越边界有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结成长期的、稳定的、互惠的关系, 包括正式、书面的合同关系, 也包括非正式的信息交流。结网可能发生在不同空间的不同层面上, 并形成非常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结构, 进而在创新网络中形成许多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结点。创新活动往往发生在网络的这些结点上, 创新资源之间的交流越频繁, 则网络结点越多, 其中有效联系的结点越多, 则创新能力越强。可以看出, 这种网络化创新理论与前述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 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结网”行为, 加强诸结点之间的有效联系, 应成为科研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

过程视角下的组织模式创新——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的网络化科研组织

综上可以看到, 过程视角下的科研管理理念关注组织创新过程中诸种具体影响因素, 关注战略执行中的各种信息的及时反馈, 关注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和转化, 以利于组织及时应变、调整, 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为此, 要求科研组织突破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模式, 而代之以一种能够促进信息多方向流动的动态模式。

在这方面, 近年来兴起的组织知识创新理论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按照其理论, 组织并不单纯是信息处理机器, 而是一个通过作用与相互作用来创造知识的实体。

科研组织由于其具有不同于一般组织的视创新为本质的特征, 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知识创新型组织, 其管理重点是对知识创新过程进行管理, 它需要在结构上向着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组织模式发展。对于知识创新型组织而言, 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来促进知识创新。由于知识创新的以上机制, 知识创新过程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以调控信息流为主要任务的垂直管理模式来管理。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 “自上而下”的基本特点是长官意志, “自下而上”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各自为政, 两者都无法把握组织知识创新的动态。在这些模式中, 知识被看成是由个人创造的某种东西, 而无视通过个人间、个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而进行的知识创新。新的结构的关键是用一种能够获得必要的多样性和创新效率的方式对时间、空间和资源进行协调安排。它起码要具有三个层面:知识基地、业务系统和项目团队。组织知识创新是基于整个层面的知识和信息的动态循环的基础之上的, 组织结构的关键设计就是要形成组织成员的这种循环流动。

为了把握知识创新的动态性质, 进行组织创新的关键点是打破传统的“由上而中而下”或者“由下而中而上”的垂直型管理模式, 代之以“中上下”的管理模式。“中上下”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使得作为团队或项目领导的中层管理人员, 在组织知识创新过程中充当关键角色。这个管理过程把中层管理人员置于知识管理的重心、置于组织内纵向和横向信息知识流的交叉点上。而高层管理人员则置于“领导”知识创新而非“管理”的地位, 其主要职责是提出远景规划作为组织的发展方向。为了通过知识创新活动来创造价值, 一个组织需要远景规划来使整个组织朝着制定的知识方向发展, 并通过系统地阐述组织的意向来培养全体成员的信念, 尤其是使全体参与知识创新的个人和小组培养一种信念。清楚阐述这种知识发展前景, 并使之在组织内外传播, 被视为高层领导的职责。

作为高层管理人员, 必须通过领导知识创新过程的三个层面的管理来促进能动的知识创新:首先, 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开发和管理组织的知识资产, 监督知识资产的管理, 这些资产构成知识创新过程的基础。其次, 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知识创新空间, 来加强成员间的相互作用, 促进知识创新;为此, 高层领导必须提供必要的条件来创建知识创新空间, 如给予成员自主性, 容许创造性骚动、冗余信息、必要的标新立异以及增进组织内的互相关怀、信任等等。最后, 朝着知识远景规划所设定的方向, 高层管理人员还必须推动四种类型的知识转换来促进组织的知识创新。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上下之间的桥梁, 一方是高层领导的远景理想, 另一方是一线组织成员的无序状态, 必须把组织的远景规划拆分为能够在实践中实施的众多具体概念和步骤。高层领导与一线雇员和低层管理人员的鸿沟由中层管理人员来填补, 知识经过这种相互作用而创建起来, 然后传播于整个组织。

虽然不同的组织复杂性不同, 任务也各有差异, 但从知识管理和过程管理的视角看, 上述“中上下”管理模式以及上、中、下层角色的不同定位, 对于促进组织的学习和创新, 促进网络化科研组织的形成是比较有利的。应该指出的是, 上文所指的组织是一个广义的、相对的组织概念。所谓的高层领导者、中层和基础层取决于不同的系统层次。站在政府的角度, 组织是指全国性的大系统, 所谓的高层是中央政府。站在科技部的角度, 组织是全国性的科技系统, 高层是科技部。而站在一个研究机构或大学、企业的角度, 组织是一个机构或一个公司。

转换传统历史课的教学视角 篇10

一、传统教学设计的视角

在传统教法中,教师讲到秦统一,分析背景的时候,一般从春秋战国开始讲起:如何出现了统一的趋势;出现政治经济制度的趋同;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然后,教师再讲秦能承担起统一大任的原因。老教材把秦和汉归为一个单元,因为秦汉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帝国时期,汉承秦制,基本沿袭秦朝所创设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是,新教材将秦和西周归为一个单元,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因为西周和秦都为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制度创设的开端。一个是文化制度,另一个是政治制度。西周的礼乐制度,为后世儒家文化奠定基础,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等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秦所创设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为我国古代后世历朝所沿用,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蓝本。

其次,因为西周孕育了秦的大一统。从政治角度讲,西周已出现统一的雏形,从思想角度讲,西周已出现统一的理念。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相较于商朝的方国联盟而言,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更为紧密。方国联盟是松散的,联系的纽带是实力,常以方国的向背来衡量商朝实力的盛衰。而封邦建国体制的联系是紧密的,联系的纽带是血缘,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历史学家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中讲道:“周文王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司马光解释为:“此概言诸侯傲很不宾则诛讨之,顺从柔服则保全之,不避强,不凌弱,此王者所以为政于天下也。”孟子讲到西周中央与地方封国之间的关系时也提道:“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可见,这也是一种中央集权的形式,只是和秦朝相比,集权的程度有所不同。

再次,中国古代本来就有着“抱一”“归一”的哲学思想。老子、孟子、荀子、墨子都曾提到过统一,可见统一的理念早就产生,只不过到战国时期才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老子在《道德经》中提道:“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代表什么呢?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圣人以抱一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孟子见梁襄王时,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中也提出“天下同归而殊途”。陈登原在《国史旧闻》第一分册“统一论”篇中认为“孟子确曾劝齐为天子,故曰‘以齐王,由反手也’”,但是,当时关于统一的思想“尝有间歇言之”,所以,真正的统一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可见,其理念并非一蹴而就,应该是由来已久。

可惜的是,西周的统一局面“定哀之间,周室犹得。至孟子之时,天命人心盖已离矣”,到周宣王的时候,“天命流星盖隐焉”,统一遭到破坏。一是因为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戎、狄和淮夷削弱了西周的实力,出现戎狄逼都局面,以夷变夏,天下失序大乱。二是因为周天子与诸侯王之间,也就是中央和地方之间,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联系日趋松散。唯有加强中央集权,提升中央政府的职能,才能重建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被提上议事日程,才会出现孔子希望回到周礼时代,孟子劝齐王的现象,最终由秦始皇兼并天下,实现统一。

从秦统一的影响来看,传统课程无非讲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使人民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等。仅此而已。

二、改进之后的教学设计的视角

新教材的编写方式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我认为,处理本节教材,需要对历史有新的认识视角。

首先,认识到秦统一后,争天下的观念从此兴起。春秋战国虽然有争霸战、兼并战,但无非是攻城掠地、扩张领土、扩大地盘。而秦始皇把一统天下的观念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里,从此以后,统一才是一种常态。秦始皇让所有人第一次看到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荣华富贵,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个人最大的名利莫过于当天子,最强大的英雄是皇帝。《史记·叔孙通传》中汉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贏姓代替了姬姓,秦始皇也让所有人都看到天子并非“万世一系”,任何人只要有实力即可争天下。

其次,如何解读中央集权体制?传统教材从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两个角度阐释,中央官制又包含皇帝、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官制为郡县两级制。改进之后的教学设计里,中央官制可以略讲,因为从处理日常政务的官员结构来看,秦和西周相比,在形式上并未有大的突破,只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增减。以天子为首的中央政府,是西周最高权力机关。天子之下有三公辅政,《大戴记·保傅篇》说:“保,保其(指王)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三公地位很高,对周天子负有指导、辅佐、监护的责任,三公是百寮的首领,文武百官就其职能而言,大体分为外廷政务官、外廷事务官和内廷事务官,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视角转换 篇11

关键词:教学定势;情景模拟;二次开发;能力本位;形成性评价

中国分类号:H31

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会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现象,加之过去教学的经验,心理会处于一种先入为主的准备状态,从而在知觉中带有一定的趋向性和专注性,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解决一些教学问题,久而久之那些运用了多年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就形成了一些固化的教学定势。

一、 在教材的二次开发中形成对教学定势的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总是围绕着教材而展开的,教材又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目前中职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两种不同取向的教材使用观,即"圣典式"教材观和"材料式"教材观。前者对待教材如同对待圣人的经典法则一样的虔诚,认为中职英语教材是由专家学者开发出来,具有基础性、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课程的唯一资源,抱有绝对服从的态度。而后者认为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材料资源或教学工具。因而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出单一、呆板、封闭和模式化的缺撼。这种把教材视为课程全部以及教与学的全部的定势思维理念,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缺乏对具体教育情景的适应性,没有顾及专业和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灵活合理运用教材,也没有拓展符合学生专业的实际内容,教材中那些内容乏味、难度较高不适合中职生特点的知识,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严重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那么可以转换一个视角来思考,如何对教材创造性、个性化的运用,使之更能符合学生的基础和实际需要呢?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学制宜地实施英语课程的开发?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突破僵化教材观的定势,将"教教材"转化为"使用教材"。而"使用教材"就意味着对教材能动性的"二次开发"。这种能动性的"二次开发"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业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种开发既是依托教材,基于教材,又是超越教材的行为。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除了在内容上的删节、调整和补充外,还要考虑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因素,及通过创设情境模拟来体现教学要求层次化的互动效果。另外,对中职英语的个性化開发还应当结合专业特点、学习兴趣和态度以及知识水平等因素进行"二次开发"。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这种新的思维视角的转变,从学生到老师原来固有的"教与学"的定势都发生了明显的蜕变,学生从"要我学"转向了"我要学";教师从"循规蹈矩的教教材"转向了"创造性的活用教材"。

二、 在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中形成对教学定势的突破

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英语"教学定势"是以单纯知识传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课堂上教师重点围绕着单词讲解、语法构造及句型练习展开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做笔记,被动的听讲,语言实践机会很少,对英语的职业应用价值认识不足,学生动手、动口、观察、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中职学校的基础英语教学理应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能够达到对职业知识、技能、素养和使用规定的掌握和运用。如果要想将这样一种能力培养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贯彻,则必须打破"纸上谈兵"和传道士一样的"说教"定势,继而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来替代,恰当地组织课堂教学。确立以能力为本的英语职教观念,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和重知轻能的问题,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是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是以全面分析职业活动中从业者的活动内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能力本位概念中所说的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还包括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合作、竞争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在形成性评价的建构中形成对教学定势的突破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走的是一条面向过去、忽视个体区别与发展的老路子,教师也习惯于"一卷定乾坤"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及学习能力的评价。其考试考核内容存在明显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而能力目标却是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在一些教师的思想意识中始终是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缺乏全面性和综合性的评价意识和做法。正因为如此,在这种定势的评价藩篱内,学生只能是被评价的对象,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中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改革,需要突破定势的评价藩篱。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正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好方法。形成性评价方式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及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方法等,对教与学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方式。中职英语学习评价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还包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评价包括测试型评价和非测试型评价。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要注意促进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评价既要注重学习结果,又要注重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利用学生的评价结果亦能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计划以适应实际情况,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评价形式上要讲求多样化,它不仅仅是来自教师的评价,还应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而原则上评价的表达方式应采用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情境模拟教学法相结合的做法,是有利于创造中职英语课堂活跃的学习气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良好策略。

总之,为了培育适应现代技术发展、适合从事职场实用型需求的人才,教师应不懈地探索科学型、创新型的教育方式,主动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积极觉察传统思维定势下形成的教学弊端,消除故步自封的思想意识,与时俱进,从而打破中职英语教学中劳而无功、劳而无效的尴尬局面。

文献参考:

[1]倪文秀.中职英语教改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

[2]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视角转换 篇12

一、高校资产负债表的转换设计

为了通俗地反映高校的资金结构、财务实力等综合财务状况,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有关规定, 结合高校会计科目的特点, 本文对高校资产负债表提出如下转换设计方案, 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 事业类和企业类财务报表中直接对应的科目如应收票据、无形资产、应交税金等, 在设计方案中不再单独提出。

二、高校利润表的转换设计

结合高校收入、支出类科目的特点, 我们将高校收入支出表转换为利润表, 转换方案如表2所示:

三、高校会计报表转换实例

M高校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 兼有部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的列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现以M高校2012年的财务报表作为基础, 根据表1、表2的转换设计方案, 对其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进行转换, 结果见表3和表4。受篇幅限制, 该高校转换前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已省略。

四、企业视角的高校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

1. 选用巴萨利模型对M高校转换后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评价。

巴萨利模型是衡量企业财务实力与财务风险的重要模型之一, 它是亚历山大·巴萨利 (Alexander.Bathory) 在原有的Z计分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此模型适用于所有行业, 能比较直观地反映研究对象财务综合实力及风险水平, 模型表达式为:

式中:A代表企业业绩, A= (税后利润+折旧+递延税) ÷流动负债;B代表营运资本回报率, B=利润总额÷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C代表资本结构比率, C=所有者权益÷流动负债;D代表扣除无形资产后的净资产对债务的保障度, D=有形资产净值÷负债总额;E代表流动性, E=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总资产。

单位:元

巴萨利模型指标值高说明经济主体实力强, 财务风险小;反之, 则说明经济主体实力弱, 财务风险高。巴萨利模型是Z计分模型更普遍的应用, 可在预测公司破产可能性的同时衡量公司实力大小, 据国外统计, 该模型预测的准确率可达95%。

2. M高校财务状况及风险分析评价。

根据巴萨利模型, 结合M高校转换后的财务报表, 我们可以计算出M高校2012年巴萨利模型标值 (见表5) 和反映该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的财务指标, 具体见表6。

从表5可以看出, 应用巴萨利模型对M高校财务报表各主要指标包括经营业绩、资本回报、资本结构、债务保障及流动性等进行全方位分析, 并考虑风险因素进行测算, 再结合有关评估值可以直接同企业进行比较, 最后得到的评估值为25.139 5, 从市场普遍规律来看, 该评估值反映该高校整体财务实力相对较强、财务风险相对较小。

当然, 我们也可以运用此方法对该高校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转换, 然后利用巴萨利模型分析其财务变动趋势。限于篇幅, 本文仅阐述了“转换”和分析方法。

由表6可以看出, 经过企业化转换的M高校, 总体看财务状况较好, 几项主要财务指标值均较理想:其短期偿债能力很强, 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的短期债务;其资产负债率相当低, 只有19.42%, 而产权比率更是不错, 达到24.11%, 说明该高校长期偿债能力很强;其已获利息倍数值很高, 达到4.36%, 这说明该资产构成和财务结构相对稳定, 但同时也说明其财务策略相对保守。

M高校负债所占比率较低, 这既说明在高校筹资渠道相对有限的前提下,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限制高校银行贷款是财务结构呈现出此特点的直接原因, 又说明有些高校尚未认识到负债融资的积极意义, 未能充分发挥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益。

单位:元

单位:元

单位:元

五、结语

由于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 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很大的区别, 因而执行与企业不同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这是必然的。而高校存在的核算制度缺陷:财务报告反映的内容不全面、绩效成本不实较突出, 且财务报告使用者阅读也不方便等问题, 这是历史形成的, 人们也不难理解。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就需要结合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自身的特点, 应用一些成熟的模型和方法将其会计核算向企业化会计转变, 以便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加直观地分析和使用高校财务报表。本文对高校财务报告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的转换设计也正是出于此目的的一种尝试。在高校财务逐步向企业化、市场化并轨的过程中, 还有很多新问题值得研究, 比如改变现有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高校财务报表增设现金流量表、增加财务报表附注以及逐步完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规则等, 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亟待高校财务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 .杨周复, 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 .徐镇绥.试论政府会计改革中会计基础选择问题.会计研究, 2006;12

[4] .乔春华.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张双红.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研究.教育财会研究, 2011;6

[6] .方萍等.浅谈债务的公司治理效应在我国的应用.财务与会计, 2006;9

[7]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8] .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 2012-12-06

上一篇:幼儿园长下一篇: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