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转换

2024-08-22

时代转换(精选10篇)

时代转换 篇1

文丨张博

在传统媒体中, 新闻编辑是编缉新闻内容且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单一载体。而在传统媒体逐渐转向数字化, 并成为多媒体结构中的一部分时, 媒体互动与融合发展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新闻媒体活动的必然规则, 新格局和新的工作平台在调整或者消弱新闻编缉以往固有权力的同时, 也赋予了他们新的力量和责任。在此情况下, 专业新闻编辑必须突破以往大众眼中新闻“把关人”的传统角色, 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和塑造。这对于传统专业新闻编辑来说既是一场具有严竣挑战的变革, 又是决定新闻传媒能否走向市场化, 突破固有价值的决定性改革。因此, 在媒体高度互动发展的形势下, 新闻编辑必须突破传统, 积极进行角色转换, 成为多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有力一员。

1 多媒体融合发展格局下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商品高速发展的时代, 信息作为交流工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也形成了信息渠道过多与内容相对匮乏的矛盾现状。目前, 已有很多国家知名媒体开始探索渠道与内容共发展的整合路径。实现数字化与融合发展是新时期传统媒体转型的标志, 在这场变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人, 特别是编制、决定新闻内容的新闻编辑。在这样的格局下, 新闻编缉该如何当, 如何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 则是新闻编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实践来看, 媒介融合发展时代, 重新进行信息资源配置与内容整合是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 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尽快实现转型。

1.1 负责新闻内容生产策划及内容分配管理的高级编辑

一个合格的高层编辑人员是在新闻内容上既要懂得如何进行策划生产, 又要懂得管理分配。目前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中, 这类高层编辑人员已在众多传媒集团中崛起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据有关学者调查发现, 多媒体环境下的总编辑, 通常是由多人来担任, 并根据各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时间进行分工合作。比如, 大型媒体新闻编辑往往设置有策划、助理或值白班夜班总编辑等, 一般的小型媒体往往只设一个总编辑分配工作, 除了周末, 每天要负责信息内容的生产和分配。因此, 在多媒体融合发展格局下, 高层编辑组织策划并传播信息的作业对象也从传统的单一媒体转向为多媒体, 工作的难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提高。

1.2 专门负责内容制作和传播的普通编缉工作者

在各个组织信息内容生产部门和各媒体中, 都有负责制作内容以及负责管理信息传播的普通编辑工作人员。他们虽然角色相同, 但分担的工作也有所区别, 有负责传媒集团整体信息内容生产并管理信息数据库的, 也有负责为单一媒体制作内容和传播管理工作的。可以说, 普通编缉人员通常是根据所在媒体的受众需求, 来选择合适的信息素材、完成后期内容加工和传播, 并进行传播后的管理与服务。

2 多媒体全面互动与融合发展下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

2.1 从新闻编制的单一化转向新闻与信息服务供给的全面化

媒体资源融合才能更好地发展, 改变媒体单一的发展模式, 拓宽传播渠道, 实现跨越, 以数字与网络技术为介质壁垒把资本运作贯穿各个层面中, 协同运作, 使资源快速共享, 打造有序的产品链, 延长其生命周期, 从而获得最大利益, 这是媒介融合发展最大的价值意义。在渠道过剩的现代社会中, 受众需求趋于分散和零碎化, 传统媒体各报同面的形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受众需求, 只求新闻信息及时、真实、简短快的编辑思路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因此, 在信息开发时就要考虑到人体需求。信息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编辑不仅是新闻的编制者, 还要担负交流、公布、传播与服务的职责, 只有对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 才能促进信息产品链的形成。新闻编辑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专业判断力外, 还要站在多种载体和不同受众需求的立场考虑新闻报道的角度、传播途径和各种信息传播技术并用的方式, 同时还应考虑到新闻的延伸发展, 建立对应的网络论坛, 以及由新闻产生的后续服务等。可见多媒体融合对新闻编辑的最大要求就是强化新闻与信息加工、整合的职能, 最大化地提升内容的品质的社会价值, 推动新闻信息传播与知识和服务领域互动, 进而促进媒介集团产品、市场、价值一体化形成。新闻编辑必须走出新闻编制者的单一角色, 转向全方位的新闻以及信息服务供给者发展。

2.2 从“新闻把关者”向“新闻解读者”和“大公论坛主持者”转变

在传统媒介占据新闻传播主导地位的时期, 各机关政府、团体组织和企业单位是信息提供的主要渠道。尽管很多媒体开设了新闻热线以及信件、电子邮件等渠道来搜集更多的社会信息, 但与前者相比效果并不显著, 可使用的有价值信息较少。在统媒体中, “新闻把关者”非常重要, 甚至可以控制新闻的

1新闻敏感的定义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 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 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 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 即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 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 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这种敏感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 形象地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 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 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 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 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就能够做到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 就敏感地察觉到它, 并预见它的去向, 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采访出好新闻。

2新闻价值的意义

新闻价值是指构成新闻实体存在并且是对社会需要满足的一种需要。新闻价值的存在主要有自身的特性所决定, 通常以新闻的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五个方面为主要判断依据。一件事情, 判断他的新闻价值大小通常就是以上面的五个特征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它的特殊性新鲜性级数越高, 就可判断为它自身的新闻价值越大。

而对于新闻敏感而言, 他不仅仅是对新闻记者悟性本身而言的, 同时也表现在新闻记者对时局的认识和业务的专业的强度方面。不仅仅局限在新闻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上, 更主要的抓住新闻自身的内涵, 判断新闻的价值意义, 同时要考虑新闻本身的可读性, 能否在社会上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把握消费主体。而且还要对新闻本身进行分析, 关注他话题是否能在社会群体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与之相关联的事情要分清主次, 而非全盘接受, 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 洞察事物的变化发展。把握住采访的精髓, 从而增强采访工作的计划性, 使得任务可以更好的完成。

3 新闻敏感的提高

既然了解了新闻敏感的重要性, 我们就需要追本溯源找到提高对新闻敏感

论新闻敏感对新闻工作者的意义

文丨蔺婧孙卫东

摘要:新闻敏感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而言, 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修养, 更是生命。它不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从业所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 更是取决与其自身成败的关键。下面笔者就一些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一下新闻记者对新闻敏感的观点。

关键词: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敏感;培养

传播。但是新传媒的融入大大提高了普通受众参与新闻和信息传播能力, 网络、微博和手机等都可以成为个人观点发布的平台, 彻底改变甚至颠覆了以往新闻传播流程和途径。新闻编辑要应对新的媒介环境, 使传统媒体和专业媒体继续发挥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对社会舆论的导向力, 必须进行角色转换。首先, 要尽可能地承担新闻解析职责, 不要简单地决定报道内容, 而要掌握受众的需求, 能从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原始新闻素材, 并将之加工成适销且对路的新闻产品, 通过多种合适渠道传播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 新闻编辑已经走出传统“把关人”角色, 体现了准确地对新闻、信息和知识进行嫁接、整合以及解读的新闻信息解析者的能量和风采。《华尔街日报》时下的最新改版就是对这一转变最有力的证明;其次, 新闻编辑还要参与组织同各类新闻之间的观点交流和对话, 真正承担起“公众论坛主持人”的新职责与角色。随着新传媒的发展和介入, 新闻信息来源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经, 播客、微博和微博客等都是极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介, 来源于普通公众的新闻信息和言论在新闻传播中的比重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面对这样的形势, 专业新闻编辑要想保持受众市场, 就要从以往幕后作业走到公众面前, 与受众直接对话和主持新闻论坛, 且要将受众的意见的言论纳入内容传播范畴。目前, 愈来愈多的传统新闻编辑、记者都相继在网络媒介上开通专栏, 与公众互动, 主持各类新闻信息讨论, 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内容。

总之, 在数字化时代, 媒介融合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对于众多传统媒体新闻∕缉来说, 怎样更好地把握和运用新传媒的互动功能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最适合的新闻信息服务, 还有待于不断提高和学习相关新业务, 最大化地提升自身能量和价值。

摘要:在传统媒介向数字化转型的今天, 新传媒和跨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媒介渠道过剩和信息内容贫乏之间的矛盾也愈来愈尖锐。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和新背景下, 传统媒体新闻编缉面临着角色转换的考验。作为传统媒体中新闻“把关人”的新闻编缉, 如何与数字化接轨, 并在媒体融合发展下转换为多媒体发展中的一分子, 成为新闻编辑急待解决的新命题。本文着重阐述媒介转型时期下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以及实现良好转型的途径。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新闻编缉,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周兆华.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J].现代视听, 2007 (10) .

[2]祝秀湘.报纸编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媒体融合下角色转换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三昧, 2008 (5) .

[3]来向武, 赵战花.数字化变革与中观层面新闻编辑理论的创新[J].编辑之友, 2012 (7) .

时代转换 篇2

赵学军:中国可供书目缺失,影响出版发行业升级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赵学军在《编辑之友》撰文说:中国出版行业图书品种逐年增加,而卖场对图书实物的展示却不可能无限扩大,出版、发行、读者之间信息断裂的弊端充分显现:出版社不知道读者的需求盲目出版,出版图书的品种数量逐年上升,库存却越来越大;发行商忙于建设大型图书物流中心,提高了配货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退货率,增加了出版社的风险;读者面对堆积如山的书却找不到想要的……这是书业发展而书业信息化滞后的必然结果。因此,中国可供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必将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给出版和发行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供书目是现代图书出版发行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可供书目缺失严重影响了图书出版发行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经营模式升级的步伐。

张炯:杂志网络化要避免成为纸质杂志的翻版

湖北教育学院的张炯在《出版科学》撰文说:当与网络杂志相关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层出不穷时,传统媒介也开始涉足新一轮的网络杂志出版,或者借助其他网络平台,或者退出自己的平台,实现与纸质杂志之间的互补与互动。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成为纸质杂志的翻版,一方面,将纸质杂志的内容搬上网络会影响传统杂志的发行。作为“内容为王”的传媒业,保证内容上的唯一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一旦有了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和阅读的网络杂志,这种内容上的重复出现就会无形中造成自己跟自己的竞争。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出版模式下,很多优秀稿件由于受印刷版面的限制不能发表,网络杂志既然已经打破了版面限制,就应该扩充信息量,加深对原创资源的挖掘,形成自己的独立风格。

宋亚萍:价值投资理论对图书出版的启示

宋亚萍在《书海》中撰文说:图书出版与股票市场有很大的差别,但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无疑对图书出版具有极大吸引力。用价值投资理论的观点分析,或许能看到一些问题的本质。第一,图书品种增加说明投资规模增加,退货率和库存率上升说明投资缺乏科学的价值论证过程,投资质量或投资效益低下,盲目的投资使回报缺乏安全保证,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已沦为投资行为,图书出版成为一系列没有保证的冒险行为。第二,单品种销售量和人均利润率持续下滑,既说明图书的价值未得到市场认可,也说明图书的价值分析论证不足。急功近利的出版行为导致图书市场既严重滞胀又缺乏优秀的、能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的图书。平庸书充斥市场、跟风出书等等问题已成为无法忽视的突出问题。第三,阅读率下降,人均购书册数裹足不前,也进一步反映出图书出版的价值存在严重问题。

郭克宏:提高成教教材质量的对策

郭克宏在《中国出版》撰文说:伴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电大、自考、函授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成人高等教育教材质量却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相关部门在认识上要重视成教教材质量,根据工作性质切实负起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成教教材出版的领导和监管,督促出版社严把质量关。其次,成教教材出版可以打破单位垄断,倡导出版市场竞争。成教教材出版可效仿研究生统考教材,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统一考纲,教材可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在成教教材出版市场形成“百舸竞流”的局面。再次,教育科研单位要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规律的探索,有针对性、策略性地编写有特色的成教教材。所以,成教教材编写不能与普通招生教材编写采用“一刀切”的原则标准,应该本着实用、高效原则区别对待。

黄大宏:经典化途径之一:重写式文学文本

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 篇3

一、加强新闻编辑多样化的重要性

(一) 是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电视新闻属于传播效果最好的一种,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编辑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实现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形式, 对传统的单一的模式加以改变, 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感受。

(二) 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得新闻传播的媒介越来越多, 网络新闻在这一过程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其在手机上就可以满足受众的阅读, 但是电视新闻在真实性上也是无法比拟的, 对于那些年纪较长的受众来说, 他们不会利用手机新闻和网络新闻, 主要是通过电视来获取新闻, 但是如果新闻编辑的方式一直一成不变, 就会使受众感到视觉疲劳, 进而转向关注其他媒介, 使得电视的收视率降低, 所以必须要提高电视编辑的多样化形式, 保持收视人群的稳定。

(三) 是深化新闻中心的优化策略

电视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采编来的新闻素材进行编辑, 通过后期的制作来达到相应的效果, 近而对观众的思想进行熏陶。对于新闻自身而言, 编辑工作就是对新闻事件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深化, 如果把一些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以一种播报国际会议的方式播报出来, 会让观众有一种距离感, 长时间就会形成一种抵触的心理, 而且也不会从中受益, 所以在进行新闻编辑时, 要更好地实现多样化的方式, 就是把采编来的新闻找到最适合的方式传达给受众, 进而实现新闻编辑的工作目的。

二、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

(一) 加大对艺术形式的投入力度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电视新闻在编辑的形式上也要利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 很多观众家中的电视也都是三维立体的, 所以在编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3D成像技术, 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受, 通过一些三维立体形式的运用, 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新闻在不断的创新, 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

比如:在对火灾事故进行播报时, 为了把火灾现场的情况更加直观的呈现给观众, 提高对火灾危险的重要性认识, 新闻编辑就可以通过借鉴三维立体的技术,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火灾现场当事人的描述, 借助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模拟, 这样就会加深观众对火灾现场的印象, 这样才能达到新闻报道的目的。在电视编辑的过程中使用三维技术, 主要是用来对事故发生现场的模拟, 以更好地确定新闻的取向, 与此同时, 动画还可以增强新闻本身的趣味性, 可以吸引更多的收视人群, 而且让新闻的内容变得更加贴切, 使得新闻的感染力得到增强。

(二) 对新闻采编手段进行创新

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 要想实现新闻编辑角色的转换, 就要加强对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特别是在媒体行业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受众市场的碎片化现象也十分明显, 所以在进行新闻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一些小群体受众的需求。传统新闻媒体的编制形式都是千篇一律的, 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对于新闻信息的新鲜性要求越来越高, 必须要在采编的思路上有所转变。新闻采编人员除了要转变原有的采编思路以外, 还要对多种媒介载体进行考虑, 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新闻信息分配在不同的载体上, 具体包括新闻报道的角度、传播的方式以及传播的技术等, 通过对不同增值产品的培育, 可以使新闻本身得到延续。

电视新闻和网络新闻相比, 在时效性上存在极大的落后, 因为电视新闻要先对新闻素材进行采集, 然后再进行后期制作和编排, 之后才能呈现给观众, 但是在其播出以后观众就已经通过别的渠道了解到了新闻的内容, 就不会再感兴趣了, 针对这种情况, 电视新闻在编排上, 必须要创新编排的方式, 在时效性方面有所提升。

而且编排的模式也要相应的调整, 改变观众对电视新闻的看法。比如, 在新闻联播播出的形式上, 一直以来都是前半部分说领导人的工作繁忙, 中间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最后说人们的生活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 长此以往, 很多人都把这种播放的模式作为调侃的对象。但是近年来, 中央电视台开展了很多贴近百姓生活的节目, 通过对百姓进行采访, 然后把采访的内容播放出来, 这种创新的方法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而且也提高了受众的新闻参与度, 在收视率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 增加对图片的使用

电视新闻给观众展现的是直观的新闻事件, 所以在播报的过程中, 如果采用口述或者是文字的形式对新闻的事件进行描述, 就会让观众形成视觉上的疲劳, 长时间就会使得观众观看的兴趣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在播报上也要跟上网络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通过加大对图片的使用量, 可以让新闻看起来有图有真相。因为图片可以给观众以直观的感受, 在视觉上形成冲击的效果, 所以新闻编辑在使用图片时, 要注意把握好和新闻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要使用一些新颖的图片, 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工作, 还要提高新闻编辑者自身的图片欣赏能力, 对于一些不能够实地取材的新闻, 更要注重图片的真实性, 把一些真实新颖的图片展示给受众。

(四) 由新闻把关人向新闻解析人的方向转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工作逐渐向新闻解析与评价的方向发展, 而不是进行机械地采集、整理、播报。新闻在传播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以传统的媒介为主导逐渐发展为专业的媒介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模式, 使得新闻的传播与人际传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新的播报形式, 使得很多新闻信息都存在过剩的现象, 与此同时也增强了一些与新闻相关的服务内容, 因为不同的观众对新闻的关注点是不同的, 新闻在编辑的过程中就是要针对不同观众对新闻的需求, 来提供更多的新闻咨询服务。

编辑要懂得受众需要什么并且知道如何从多媒体数据库中提取相关的原始新闻素材和资料, 把它们加工成“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并通过最恰当的渠道发布到受众那里。在这个新闻生产过程中, 记者只是原始新闻素材的采集者, 编辑要负责对最终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作。从这个意义上说, 编辑工作的重点已经从新闻能不能发和怎样发的“把关”转向了对新闻、信息和知识等多层面内容如何进行嫁接和整合的“解析”。

其次, 新闻编辑还需要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角色, 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对话甚至观点交锋。在新媒介不断出现之后, 新闻信源也随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博客、播客等都是不容轻视的个人媒体, 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和言论在新闻传播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 新闻编辑必须从幕后走到前台, 成为社会公众的对话者和新闻论坛的主持人, 并将公众意见纳入新闻传播的内容范畴内。

三、结语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创新采编手段, 结合新闻的自身特点, 更好地促进新闻工作的多样化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既给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契机又带来了挑战, 所以电视新闻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把握好提供的契机, 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段金玲.新闻发展背景下对新闻编辑记者素质的要求[J].新闻研究导刊.2015 (24)

[2].杨灿英.如何提高电视台新闻编辑策划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5 (24)

时代转换 篇4

第十五个中国记者节刚刚过去。每年这个时候,大家似乎都要“调侃+反思”。

当下媒体人的情绪可谓“五味杂陈”,工作压力大、收入增长缓慢、作息不规律……再加上近两年行业技术变革加速、市场驱动力增强、自身素质遭遇考验,在转型与逃离、彷徨与坚守中,面对时代的激荡和业界的嬗变,站在十字路口的媒体人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怎样做新闻,怎样构建行业信任,怎样实现角色的转换,成为众多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技术改变传播观念和行动

新的传媒业态对媒体提出了更大挑战。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竭尽全力寻找更多、更新的渠道和工具,以顺应新的时代要求。

就在记者节当天,著名调查记者罗昌平宣布,正式作别传统媒体行列,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CEO。其实,罗昌平只是一个缩影,在媒体变革的进程中,“转型”或“正在转型”的媒体人名单已经拉得很长。

诚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君超所指出的那样:今天,我们已迈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悄然改变,传统的“记者”概念拥有了“人人都是记者”的广阔外延。

然而,当“自媒体”“大数据”这些词汇频频出现于行业环境中时,媒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与旧模式相比,新闻新环境的参与者在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出色?媒体人以何种角色参与其中才能尽数发挥才能?

在腾讯新闻“全媒派”制作的《金牌全能记者速成手册》中,“高阶技能+殿堂装备”这种原本用于战术攻关的词汇赫然在列。正如一场攻关,随着全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作为一名媒体人,更要看清前方的“高能预警”,与时俱进地学习必备技能,用高科技“战衣”武装自己。

“今天我们所要谈的新闻专业主义,应该是在传播行动中达成和实现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师曾志教授指出,“新闻专业面临的这种困境,是技术带来的传播观念和行动的改变——这在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很多人已经出发和行动了。”

社会对记者的需求从未改变

在一些人眼中,为适应后工业时代,记者的职能有所“延展”,包括精准度、信息安全性、信息处理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以最正确的展现形式给特定群体讲故事,仍是记者行业的一贯要求——换句话说,时代再变,不变的是讲好故事。

记者节当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2014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演播现场,10位好记者代表讲述了各自的采访经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不少观众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我们感受到了作为记者的真正力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一学生张宏璟感慨道。“好的新闻工作者,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些动人的温情故事,传递出了正能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评价说。

“不管时代怎么变,社会对记者的需求从未改变。”在北京大学举办的2014记者节公益论坛上,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坦言,自己经历着媒体的大变革时代,但是巨变之下,时代对人最核心的要求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有助于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与20年前相比,今天做新闻有很多不一样,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不一样。”新京报社总编辑王跃春指出,互联网时代不是新闻专业的末日——“相反,它要求新闻更快、更深、更专业、更好看、更适合移动传播。但新闻的本质不会变,也没有捷径可达”。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被新技术替代,而是在眼花缭乱中的迷茫、浪费和放弃。当你没有那个1,你将永远都做不到100。”王跃春意味深长地说。

改变世界的同时提升自己

媒体人要想在新闻报道和媒体机构中彰显个人魅力,就需要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美联社交互新闻编辑室的一把手Shazna Nessa指出:“我们需要让年轻的记者明白他们可以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人们也对他们抱有这样的期望。”一份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报告也指出,记者应该具备“企业家精神”,即不论在什么专业领域,都应该以创新为目的进行反复试验。“我们必须记住,新闻工作是充满快感的创造,不是烦躁和无聊的重复。”

时代给新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十年媒体从业者如何做新闻?

“今年,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我为什么离开XXX’的帖子,但新闻有变化吗?真相、真话和创意的传播依然是我们获得存在感的源泉。”王跃春断言:“做新闻,没有好时代与坏时代之分。”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未来十年,媒体面临的挑战将会有四对矛盾:新旧媒体之间的矛盾、跨界和坚守之间的矛盾、善与真之间的矛盾以及大与小之间的矛盾。至于如何选择道路,他的回答是:“大家需要‘在纠结中前行’——更重要的是,要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提升和改变我们自己。”

“如果把记者比喻成负轭的骏马,那么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中,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悲情惯性,而应该选择奔放、奔跑。”时评人王石川说。

时代转换 篇5

【关键词】高校;信息管理;角色转换

引用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一段话:“人类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用了十几万地球年时间;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用了几千地球年;而由工业时代到原子时代,只用了二百地球年;之后,仅用了几十个地球年,他们就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个文明,具有可怕的加速进化能力!”。几年前最初看到这句话时,感觉深以为然,而现今重拾,则发现短短几年中,我们正在深入这个进程,姑且仍然以小说中的名字“技术爆炸”来命名吧。

我们不去论证或总结到底有多少快速发展的技术在创造和改变工作和生活,我们需要考慮的是,在这个“技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何不在每天每月都出现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方法中迷失,以广域的视角中重新定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规划,精准定位高校信息管理部门的角色。

一、关注点的定位

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高速网络、高性能服务器、数据挖掘等等新技术以措不及防的速度占据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原本只在概念中出现的技术也迅速应用到各行各业,信息管理的难度几何倍增长,在即将或者已经落后的信息技术管理思路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

(一)高新技术的落地与现有环境的衔接

面对高新技术,经常听到“现在都不知道用什么技术了,转眼间就过时了”的感叹。作为信息管理者,最重要的不应当是如何选择技术,而是应该更多的考虑新技术在运用中如何与现有环境更好的对接,更有效的实现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和减少重复投资的浪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规划和实施永远是为目的而存在的。

(二)建设目标和理念的把握

关注新技术无可厚非,但新技术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适用性,从实用出发,更重要的是建设规划理念的把握。高校信息系统建设初期,一般是以满足必须的教学和管理需要为立足点,随着管理理念的变更,逐步向优化教育效果和方便教育实施过程转变。作为信息管理部门,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当将建设理念逐步向服务转移,即以服务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为着眼点,通过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生活的效率和质量。

(三)分散系统建设的管理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整体建设难以跟上不断发展的教学管理需要的问题,从而出现了在整体信息系统建设之外的“不速之客”,各学院、管理处室自行开发信息系统,对校园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二、信息化建设规划设计

(一)把握源头,顶层设计

高校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全体师生服务。从这个视角出发,做好整体的设计和规划,以实用为核心,跳出技术的层面,制订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和路线。这么做不是意味着走保守的路线,而是以规划为纲,按照实施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技术的选择和使用。

(二)不等不盼,择优选用

从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看,每年都有很多的技术创新出现,如果只追逐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信息化工作可能就陷入了误区,最后会“这山望着那山高”,整天陷入选择和等待新技术的困境。要在现有的基础环境和已成熟的新技术中间进行选择和规划,不好高骛远,不“追星”,踏实按照规划做好每一步的建设。

(三)有机融合,逐步过渡

信息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先期或正在建设的系统已落后,需要升级或改建,刚启动或拟建设的系统技术太新,难以融入整体规划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当前技术爆炸的时代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信息管理部门,要做好技术衔接的研究工作,重点考虑兼容性和扩展方面内容,分步分层级的进行完善,做好新旧共存、有机融合、平稳过渡的前瞻性思考。

三、信息管理部门的角色转变

(一)变管理为服务

有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缺少足够的调研和需求分析,贪大求全,盲目建设,忽略了使用者的感受,形成了费力不讨好的局面。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应当逐步进行角色的转换,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和“参谋”,去除自我中心化,从使用者的角度多研究,做好前期调研,充分征求使用方的意见和想法,做实做细需求分析,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八面来风,得心应手,甚至事半功倍。

(二)变包办为引导

信息化建设的初期,由于资金短缺、技术难度大,信息化建设一般都有信息化管理部门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了包办的局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化的加速,有些急需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处室开始在整体建设之外自行研发或上线管理系统,加速了数据孤岛的产生,对校园一体化信息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当转变建设和管理思路,变堵为疏,因势利导,引导独立建设的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使之成为一体化建设中的额外助力。

(三)变埋头苦干为抬头巧干

信息化管理部门一般有个通病——埋头苦干,不声不响,也不去了解其他部门和科室的情况,最终吃力不讨好,感觉很委屈。有句话说得好:只说不干假把式,只干不说傻把式,又说又干真把式。作为信息管理部门,首要是一个综合协调部门,其次才是技术部门。要做好信息化建设,仅仅凭借技术的支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沟通,要交流,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与使用方的需要充分结合,更要将当前信息化的情况让相关部门甚至全校师生详细了解,提高能见度,吸取多方面的批评和意见,才能真正将信息化建设做出特色,获取最多的理解,产生最优的效果。

信息化管理部门是处于技术和应用之间的纽带,也是受到社会发展尤其是技术发展冲击最大的一个部门。如何真正的做好信息系统建设,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实现信息化的目的,在各个历史阶段各个不同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人员要不断转变思路、变换角度,才能更好的借助技术发展的东风,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慈欣.三体[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时代转换 篇6

如何正确认识多年以来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如何把握它的深层根源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本文试图就此做出努力。

1社会大转型: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医患关系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紧张,甚至根本就不曾是一个社会问题,更不要说在建国之前的中国社会了。医生的救死扶伤精神在以往的整个医疗实践过程中能得到充分体现,而患者及其家属的感激之情也总是溢于言表,二者的关系是十分和谐的。一方面,对医生来说,如果不能尽力,或者在服务中过多地要求报酬,那么对他来说,不仅将严重影响到他本人的声誉,从而也影响到他的职业生涯;另一方面,在一个熟人社会里,情感的因素是重要的生存基础。社会并没有从血缘共同体中完全分离开来,血缘关系和感情关系成为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从患者一方来说,对医生的完全信任也是建立在熟人和血缘关系之上的,他们往往不把医生看成是来赚钱的,而是来帮助自己的,对医生的职业操守没有丝毫的怀疑,即使不能最终医好患者,他们也会认为那也一定是超出医生能力之外的,并不会因此对医生产生不负责任的认识。这就是传统社会中医患关系的基本状况。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社会条件下的医患关系充满着感性的色彩。首先,熟人社会和血缘关系。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的人员流动很少,一方面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农耕生产模式使人固定在某块土地上,并因此形成“终老斯乡”、“叶落归根”等思想观念,使得人们基本不远行。即使因天灾不得不暂时背井离乡,只要一旦困难过去就会很快回归故里。另一方面,建国后形成的户口管理制度也基本上限制了人口的异地迁移的可能,除非政治运动,如“知识青年下乡”或通过上学或“跳农门”的“农转非”等,否则基本上是不流动的。这样以来,中国社会的医疗资源配置基本上也是固定不变的。在一个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亲情的熟人社会里,医患关系是和邻里关系、感情关系纠缠在一起的,几乎没有紧张的社会基础。其次,道义法则而非市场法则。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过去的传统社会里,医患关系并不是以一种独立的明确的市场关系呈现的,社会对医生角色有一个强大的道义约束,如同社会对老师的角色要求一样。所以医生并不是作为单纯的利益主体而存在的,医生与患者之间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关系,报酬往往并不是以购买医疗服务的形式而是以作为答谢的手段送给医生的,患者的答谢之词以及由此形成的良好“口碑”实际上成为医生的另一种重要的“精神工资”,这种现象在广大的农村社会十分典型。而在城市,虽然情况有些不同,但是传统的公费医疗的模式使得体制内的人基本上是免费医疗,生病了费用由单位和国家包,因此即使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出现一些医疗事故,也不大可能会引起医患关系的紧张。

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医疗服务市场化的改革,医疗服务不再免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利益主体也逐步确立,这使得医患关系从传统的社会关系中突显出来,并发生根本变化。首先,医患关系褪去传统社会中的那种感性色彩,市场关系显现出来,医患双方基本上是医疗服务的买卖关系,金钱成为医患双方的主要纽带,也成为评价医疗服务水平的基本指标。从医方来说,口碑虽然重要,但是这种“精神工资”必须转化为货币工资,这既是对自己医疗服务及其水平的社会承认,也关系到他在医疗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和未来命运,即这不仅是内在的目的,同时也是一种外在强制力量。从患者一方来说,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意识增强,同时作为一个利益主体,他也要求在购买医疗服务中得到尽可能大的收益。如此一来,传统医患关系中存在的感性关系褪去,只剩下服务商品的买卖关系。其次,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血缘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变。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依然保留千百年来熟人社会和血缘社会的特色,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于地区间发展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劳动力的大规模跨地区流动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突出的社会现象,同时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更加促进了这一趋势发展。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从而动摇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根基。熟人社会逐步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血缘关系社会向法制社会、市民社会转变,人们之间的血缘纽带让位于利益纽带和契约纽带。传统医患关系中的熟人关系和情感关系也因此而不复存在,医患双方作为陌生人并无感情和血缘基础,所以医患关系的和谐失去了只有在传统社会中才有的那种情感保障和信任基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的医患关系与传统的医患关系有根本的不同,失去了血缘关系、情感关系、邻里关系等感性关系包裹的传统医患关系,而是转变为现代通过市场以金钱为纽带的商品买卖关系,这就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时代背景。

2现代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社会根源

看清了医患关系随时代的转换而发生根本变化后,我们就能理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客观必然性。有些研究认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因为医护员工的责任心不够或技术水平低下,有的甚至将医疗机构妖魔化为草菅人命、唯利是图的吸钱机构。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极不负责任的主观判断。不排除有个别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但这种现象应该是在任何时代中都存在的,不能把它放大为这个时代整个行业的行为。至于技术水平,现在只可能是比以前时代有大幅度提高,难道说以前时代技术不是问题,现在倒是问题了?进一步说,即使医疗技术水平在未来有更大的提高,也不能保证就一定可以治好所有的病。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导致现代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社会根源。

正是因为医患关系紧张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所以问题的深层根源也只能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中寻找。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信任体系的断裂。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维持稳定的基本纽带,没有信任,人类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将无法开展。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信任主要是基于人际信任而产生[2]。传统社会里,信任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会和定居生活模式保障了这种信任基本功能发挥。现代社会人员的大规模、经常性、跨地区的流动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传统社会的信任基础不再,而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信任关系尚在发育过程中,目前依然不能有效发挥它的功能。这在医患关系中充分反映出来,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根源之一。当旧的社会信任体系基本瓦解,而新的社会信任体系尚在形成中,这种断裂将使得医患关系缺乏强有力的信任体系作为保障,不仅医患关系将很难和谐,而且正常的医疗服务活动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不完善。

在社会信任体系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的情况下,要保障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就必须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和法规对医疗活动加以规范。但是,当前的法律法规仍不能跟上医疗实践的需要。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法律服务本身的市场化,作为患者一方不得不面临巨大的信息壁垒、知识壁垒和经济壁垒,身处利益保障体系之外,从而难以有效保障自身的利益;而另一方面,也由于法律法规的建设跟不上医疗实践的发展步伐,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一方特别是直接从事医疗服务的一线医护人员,也常遭到部分患者家属的故意滋事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医疗服务,不得不随时面对可能来自“医闹”们语言的、肉体的和精神的严重伤害,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医生和护士因此而成为社会的高风险行业。和谐的医患关系、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整个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都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准绳,而当前正缺乏这样的准绳。

第三,社会情绪的转嫁和蔓延。

市场机制既是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同时也是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机制。在市场机制下,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必然相应地导致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消费者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会因收入的高低而呈现较大的差异。这与传统体制下相对平均的医疗服务消费不同,从而引起人们的心理变化。当经济地位差距产生的医疗消费悬殊日趋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则必然会引起社会大众对社会公正信念的质疑。加上其他与收入差距相关的社会问题,如疾病、失业、贫困等,使得社会大众特别是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而社会腐败以及医疗机构本身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或不良的经营行为等社会不公的问题,更加剧了他们的价值裂变和心态失衡,加上现代社会带给每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那么多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尤其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容易处在一个一触即发的状态,以至于一个微小的失误或一句不恰当的话就能引发医患关系的高度紧张,甚至酿成医患之间的严重冲突。可见,社会情绪的转嫁和蔓延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另一重要社会根源。

第四,信息社会与媒体的不良导向。

当上世纪90年代末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还是少数人的奢侈品的时候,信息的社会功能还没能在中国社会真正发挥出来。但是,很快我国就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抛入信息社会。信息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现代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受它们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现代媒体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让信息在极短时间内传遍社会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从而产生无限放大的媒体效应,尤其是关于那些社会大众关注的敏感话题。媒体的主要社会责任是进行新闻报道和社会监督,客观性是大众媒体的基本职业操守。但是在关于医疗纠纷的报道和分析的时候,许多媒体并不能很好地坚持这一点,甚至带有十分明显的主观倾向,扮演着“社会判官”的角色。它们根本没有注意其行为将引起怎样的社会效果。对于医患双方,媒体应当坚持的立场是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报道,而不应带有明显的倾向来歪曲和误导大众。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和患者作为当事双方都有各自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并且都以对方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作为自己存在和实现的前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实际上,在具体的医患纠纷中,患者也并不总是弱者一方,同情和事实要分开。近年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带黑社会性质的‘医疗纠纷’、‘讨钱帮’、‘职业医闹队’,他们主动介入医患纠纷,甚至推波助澜,企图向院方索要高额赔偿、从中获利。”[4]对于那些蓄意滋事的“医闹”们的严重扰乱医疗秩序行为,应当给予客观的报道,让社会去评价。否则,媒体就可能不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力量,而是相反成为恶化医患关系的推手。

最后,社会理性化浪潮与医学人文教育的不足。现代化过程本质上是社会的理性化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理性在自然界以及社会各领域中乘胜进军。与科学在这个时代的大踏步前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文精神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甚至在一段时期有下滑的趋势。科学理性的大步前进与人文思想的相对滞后形成强大的社会张力,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精神危机。这是这个时代另一个明显的特征,也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的社会根源之一。随着人们社会利益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苏醒,人们在强调自我的同时忽略了自身的社会性存在,整个社会的“私向化”意识不断加强,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意识日趋淡化,人与人之间竞争意识、对立意识占领了思想的高地,直接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思想意识根源。但是,要避免片面将这一社会根源投射到医护人员的道德品质问题上来,似乎同情心的缺乏、利益本位及自我本位的思想是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有现象一样。不应让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来承担一个由社会趋势所引起问题的全部责任。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降低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操守的要求,而相反正是要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从而为问题的根本解决扫除认识上的错觉和迷雾。整个社会的理性化浪潮和趋势也影响到医学教育的基本模式,而与医学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大步前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严重滞后和漠视,这实际上与整个人类医学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不相符的,因为医疗服务的对象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个体,而是一个有着特殊思想观念和特殊生活境况的社会人。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基础工程

医患关系因其基础性、广泛性和敏感性而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基础性是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状况,广泛性是因为它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敏感性则因为医患冲突的频繁出现和医患关系的高度紧张现实。医患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正视社会大转型的客观现实,针对现代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社会根源来推进基础性的社会工程建设。这才是缓解医患关系紧张、保障医疗服务正常秩序和最终促进人民健康事业的治本之道。

首先,构建和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社会信任体系。当代中国的现实已经无法将传统社会的信任体系作为自己的基础了,人员的大规模、跨地区的经常性流动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瓦解人们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瓦解了传统社会的信任体系基础。传统社会的信任体系以血缘关系和情感关系为基础,而现代社会的信任体系必须以市场关系和法制为基础。具体到现代医患关系中,医护人员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的市场服务意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职业操守的基本信任与实践中的配合是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础。这个基础目前不是很牢固,需要社会各方一起,从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出发,形成一项持久的制度和一股精神力量,才能使之成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信任基础。

其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医患关系的和谐、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行提供制度的准绳。一方面,要紧跟新的医疗实践,密切关注出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既教育我们的医疗从业人员,也教育我们的社会大众。另一方面,必须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尤其要为之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力量。法律法规的真正意义在于规范实践,如果有法不依、有规不行,那将会产生严重的示范效应,最终将使法律法规本身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管理学上的“破窗理论”和“羊群效应”都是这个道理。这样一来,医疗实践也将因此困难重重,既无法保障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第三,进一步推进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同时与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和反腐败等其他方面的改革协同起来,相互促进。必须在具体解决问题当中通过促进社会公平来引导和缓解社会情绪。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若没有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就不能消除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根源。同样,没有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公平配置,紧张的医患关系就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系统稳定的导火索。这就是为什么医患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之一的原因。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来单纯就事论事,既要明白医患关系和谐的特殊重要性,也要明白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根本途径就在社会之中。

第四,强化社会媒体在和谐医患关系建设中的责任意识,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如前所述,媒体在保障患者的基本权益以及对困难社会群体的医疗救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媒体作为一种媒介,可以把社会个人与其他社会大众联系起来,能够创造一种特殊的社会效应。其典型的社会功能就是放大效应的功能。它可以把一个个别事件放大为一个社会性事件,可以把一个个别的不幸放大为一种社会悲情。正是因为这样,它往往产生这样的错觉,那就是将一个医疗纠纷放大为一个行业状态,将一种医患关系的特殊状态放大为一种一般状态,从而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的程度,也遮蔽了整个医疗行业的正常状态和医患关系的真实状态。如果媒体不能客观地分析和报道真实情况,带来的社会后果将与它应承担的社会职责背道而驰。当前,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此,不仅要求整个社会媒体能够强化责任意识并严格自律,我们也必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使之成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推进力量。

最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学人文教育。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传统优秀人文精神的传扬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正是我们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工程,我们应当在传统文化中、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及在整个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明成果中去寻找、创造和吸收能够支撑我们现代化大业的精神元素。这个时代,是一个急需思想的时代,急需人文精神的时代。时代召唤哲学家、思想家,我们需要有一大批孜孜不倦地呵护人们精神家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者。从具体医学生的教育和医疗行业再教育角度看,医学是科学也是人文学,医学的发展是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过程,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重视科学轻视人文,现有的人文社科素质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5]。必须加强医学生以及医疗从业人员人文思想的教育,克服那种纯粹的科学教育模式。不仅要重视他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同样要重视他们情商的培养,也就是要培养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和意识。

总之,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社会根源,我们只有在深刻把握这一时代背景和问题产生的社会深层根源基础上,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从而为和谐医患关系以及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和制度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爱莲.新时期“医患关系”漫谈[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

[2]童文莹.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医患关系“集体不信任现象”研究[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四辑),2006,2:205

[3]陶宏娟.从医闹现象刍议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管理思路[J].企业导报,2009,10:66

[4]高金庆,马旭之,杨威,等.医患矛盾的产生与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11,3:181

时代转换 篇7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中国做出准确判断, 及时采取果断应对措施, “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 “保增长、保就业”, 推出“四万亿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经济出现了比较强劲增长, 2009年保八已超越完成。“乍暖还寒”, 虽然危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但导致这次危机的很多因素并没有充分暴露和有效地消除, 并且解决危机过程中的很多措施又造成了新的问题, 目前进入了危机的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后危机时代。

要从遏制下滑到真正走向健康的复苏还有一段路程。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后危机时代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挑战, 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发展的新战略和新模式。笔者认为, 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一定的比较优势, 而优势转换是任一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面对的一个战略课题。集体经济有许多优势, 诸如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文化优势、党组织政治优势等等, 促进这些优势的转换, 应该成为后危机时代重要的战略性选择。

一、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化,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集体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 点多面广, 形成较早, 不少拥有土地、房屋和资金存量等资源优势。如何理清家底, 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步伐, 这是一个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许多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中, 对原投资合作项目进行清理, 把盘活存量、资产重组, 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取得了较好效果:有的通过整体股本调整或转让等形式, 使资产得以增值;有的利用自身无形资产优势, 吸收社会法人单位和私人资本, 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通过对资本的有效整合, 利用资金优势借壳亮相、借鸡生蛋, 组建为大的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 成为当地经济支柱;有的调整业态, 开发新领域, 既保证了原有资本的增值, 又增加了经营收入和投资回报, 走上了一条资本快速增值的途径。2009年, 上海新工联 (集团) 有限公司与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合作, 将原先用于租赁的物业建成锦江之星经济型酒店, 增强了生存能力, 拓展了发展空间, 实现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品牌优势向自主知识产权转化, 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 轻工集体企业依靠科技进步, 出现了一批像海尔、荣事达、春兰、东宝药业、青岛澳柯玛、江门金羚集团、江苏波司登、上海华生化工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出口为一体的具有名牌产品、高新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品牌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是受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 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高信誉度。在抗击全球金融危机的优胜劣汰中, 多数企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建立强势品牌,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是应对的上上之策。有品牌不等于有知名品牌。要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 首先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 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倒牌大多是因为质量出了问题;其次要将品牌优势向做大做强转化, 这可以通过多品牌、一牌多品、副品牌、品牌联合和品牌特许经营等战略来展开;再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科技为后盾“产品升级”。技术含量低的品牌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促进文化优势向推动企业跨越发展转化, 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集体经济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经济, 和谐文化的特点比较鲜明:自愿加入原则使志同道合的人聚集成一个集体, 是和谐文化的“粘合剂”;新型集体经济“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 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 成为和谐文化的“孵化器”;民主管理使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参与决策, 是和谐文化的“共振器”;劳动要素与多种生产要素“共有、共享”, 是和谐文化的“动力源”。和谐文化使集体企业员工一直保持了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吃苦耐劳、敢于面对挑战的优良传统。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以人为本”,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确立了“诚信、合作、进取、图强”的企业精神, 两年举办一次文化节, 凝聚职工, 进一步把投资企业办成为广大员工自己的企业, 有力地推动了集体企业的跨越发展。

四、促进党组织政治优势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化, 努力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力量

时代转换 篇8

当前,多种媒介新技术涌入新闻传播领域,记者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担任的角色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就网络媒介的传播渠道而言,大量信息借助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迅速、有效地传递,这种信息浪潮以不可抵挡的姿态进入全球视野。为适应全媒体时期的新闻服务工作,记者这一职位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如何从传统的“信息把控人”完全转化成“信息引导者”,是业内人员普遍思考的重点问题。

2.由信息采集者转变成信息求证者

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通常处于“语境垄断”状态,即政府、各类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在处理相应信息时,常采取“汇总信息-播报信息”的方式展开传播。在这一传播模式下,新闻人搜集了海量信息,在传播时仅陈述社会事实,缺少信息鉴别性和引领性。记者在媒体技术的整合辅助下,可从多种渠道中获得相应信息,但如何利用获取到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是记者应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个新闻传播得是否成功,主要看新信息可否高效、准确、出彩地传达至公众视野。对于一些鱼目混珠、虚假错误的信息,专业记者需将其剔除于传播信息的行列之外。同时,媒体时代中的各类信息都传播得十分迅速,当新闻“爆”出后可否真正引起多数人的注意,关键要看新闻信息的亮点出不出彩,若信息过于常规或不够出彩,公众可能会忽略这一新闻内容。为此,记者运用“借力”方式传递信息可获得较好的角色转换效果。例如,将权威学者、社会专家的部分相关言论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以增强新闻信息、数据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但这种借力方法不可脱离于实地调查,否则会降低信息传递的可信性及普适性。反观之前的新闻传播状况,一些新闻人处于功利角度,对网络信息进行夸大化报道或过度渲染,以博得公众眼球①。这种新闻传播行径,已经违背了新闻传播工作的本质要求,使新闻行业出现了滥竽充数、虚假播报等相关问题。想要杜绝此类现象,新时期的记者就要从基层的细致调查工作入手,本着“实事求是”的岗位态度,将注意力投注于当前调查的事件上,尽力挖掘真相信息,探查社会本质现象,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求证。此外,事件的各种碎片化信息需加以整合,记者在梳理、处理各类信息时,要将视角深入到背后真相上,不应仅进行表层问题的探索,如此才可准确识别一个事件对社会是否存在价值意义。

3.由信息传递者转变成信息引领者

当全媒体技术介入新闻领域后,各种社会机构在网络媒介的帮助下能够轻松汇集大量新闻数据,此时,新信息价值随着网络的快速传播而呈现出降低趋势。面对这种传播现象,记者对于“手”上掌握的新信息资源,需对其进行精心编排,以体现出新闻信息对当前社会的传播价值性。新型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得信息传递中充满了各类基层内容,这些“草根”信息被记者赋予传播生命力后,可施展出一种天然传播价值。出于对受众信息需求方面的考虑,记者要摒弃原有工作形式中的缺陷部分,尽量减少质疑信息的传播量,提升信息传播行业的信誉度。想要达到这一要求,记者需全面掌握信息受众的具体需求,首先将收集到的信息还原到事件本身上,并真实、客观地反映给新闻公众。其次,运用适宜方法疏导受众群体的反面情绪,实现“思辨分析”与“信息引领”的理性结合,为受众呈现富有理性、科学性的新闻报道②。

新闻传播的信息反馈环节会受到来自新型媒体技术的大力帮助,这些网络技术打破了时间、空间层面的受限性,将远距离或较大空间里出现的各种信息连通于一体,实现了信息的互通和多向交互。记者利用网络媒介的这种互通特性,构建起全新的交流、对话模式,使“死角”信息得以有效规避,维护反馈通道的顺畅化交互。此外,媒体时代的新闻传递者需谨记、遵照信息传播的规范准则,避免传递带有负面性、争议性的相关数据信息,肩负起一名信息引领者的本职责任,使新闻信息的传输工作实现“科学过滤”和“层级传递”,提升传播中介的工作价值。

4.由资源汇集者转变成信息整合者

传统媒介运作模式对记者的工作要求较单一,仅需收集、传输新闻信息就能达到传播目标。但全媒体技术进入信息传播业就转变了这种现状,新闻记者在探查传媒数据和有关资源时,除了统计、梳理、呈现等工序外,还需集中整合收集到的各类资源、事件信息,使得媒介信息更具传播开放性和内容兼容性。例如,时下流行的微博、微信作为新型媒体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些媒介依托具备开放性的三方编程运用实现信息对接,将手机、网络、通信手段、信息客户端等融合于一线媒体当中,将大量实时出现的信息呈现给受众。这种极速整合、传输的信息交互方式,充分体现出全媒体技术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服务价值。

受众对新型媒体的传播服务,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感。记者在挖掘一项社会事件的新闻资源时,要从个性化传播的角度着手,借助媒体工具汇集、整合一系列议题信息,使新闻表达符合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记者岗位身份的转换,意味着新闻资源在整合方面会有所调整。实践操作中,记者需同时兼顾受众阅览习惯、产品消费需求、个体特殊情况等因素,即在考虑新闻价值的同时,调查受众对相关新闻的心理诉求,增强反馈环节的新闻生命力。

5.由意识形态传播者转变成公众利益捍卫者

全媒体传播模式的问世,让基层人员的社会劣势性得以有效转变,这类群体的特性权利得到彰显,同时消除了原有传播环境的多种负面因素,使记者真正地升级为事件舆论的主事人、掌控者。新闻信息在新时期的网络媒介传递中呈现出极强互通性,且传播速度相当迅速,这让舆论行为成为公众化的社会现象。此时,舆论监督将突显出本质功能性,有效发挥出监督机制的应有功能,可使社会各层人士看到社会的公义所在,并有助于彰显新闻媒介的公平性质。例如,借助新媒介的帮助,记者把议题资料整合到真实事件的实际环境当中,为一些弱视群体“发声”,将这部分群体的真实状况展现于受众眼前,同时发挥公共话语权的优势,积极捍卫相关群体的公共性利益。如此做法使新闻传播的人文情怀、平等对话精神得以有效彰显,体现了记者在传播事业中的职业价值。此外,记者在整个信息传播的服务工作中,承担着平衡各种社会声音的职责,为避免新闻产品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记者应对多元化的相关信息展开合理调节,以实现公共权益的有效捍卫③。

6.结语

新闻传播领域中介入新型媒介和相关先进技术后,将一种前所未有的传播手段展现给广大信息受众,使记者能够较快处理大规模的事件数据,并快速将信息呈现于公众视野里。面对新型网络媒介的广泛介入,记者需紧跟时代的变化脚步,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信息整合技能,在新闻信息的传播实践中体现出职业生命力,为传播事业赢取产业价值。同时,全媒体演化进程中的记者人员应具备“多角色自由跳转”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各类信息的传播服务工作中,进而创作出更多优质的新闻传播产品。

注释

1康庆玲.汉英口译技巧浅析--以2012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7):143-144

2张碧红,雷天.探析全媒体时代的记者变迁——从“记者”到“把关人”的角色转变[J].今传媒(学术版),2014,33(9):11-12

时代转换 篇9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当下手持ipad, iphone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年轻人比比皆是, 这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快捷, 特别是为广大青年学子学习英语创造了契机, 英语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被无形和无限地放大, 对传统的教与学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并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网络技术是新时期英语学习的特色, 它拓展了外语教学的新空间: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生动有趣、语言环境真实、自然、开放。“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师是关键”, 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网络教学模式的转变, 就是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向现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的转变, 其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进行角色转换 (方宗祥, 2009) 。

二、网络时代英语学习的特点

1.多元化:多元化的学习材料,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网络时代, 在网络多媒体的帮助下, 学生的学习材料从书本转向了多元化的网络材料, 学生可以从中摄取更多的学习材料, 相比传统的书本和磁带而言, 以网络视频和有声图像为载体的多媒体材料, 更生动和直观地呈现学习的内容,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方式更为多元化。通过多媒体网络, 学生可以同时接受听、说、读、写、译等全面的综合训练, 真正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网络上语言的鲜活性和信息的多元化, 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丰厚的知识储备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改进英语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技巧, 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网络改变了语言学习以书本和黑板为主的平面模式, 给学生提供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立体的学习材料, 图文音像并茂、语音纯正,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狄竞怡, 2013) 。

2.开放化: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网络多媒体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严格约束, 利用其进行英语教学, 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有助于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学习方向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限制在固定的教室, 在同一时间共同学习相同的内容。而多媒体网络可以构建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材料, 自己调节学习进度,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交互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实施互动性交流。

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最大优势在于, 使学生学习的交互性得以增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的学习模式, 使互动性、合作化的人际交流和人机交流得以实现。网络多媒体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实现互动性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博客、QQ群、聊天室、班级论坛、E-mail或BBS讨论区等交流空间与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 开展教学活动、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论文指导等, 对其学习进度和方式加以了解并提出自己的合理见解和建议, 指导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将自己的学习材料、心得放在网上与他人共享, 也可以就英语重点、难点或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充分自由地参与讨论、相互学习。这种网络交流实现了师生的双向互动、生生的实时交流、实时交互, 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参与度,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成效。此外, 学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人机对话, 或在网上练习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等能力, 并从网络反馈的意见中得到启发。通过网络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或与他人进行英语交际, 做到自主学习、有效学习, 弥补集体化教学的不足, 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徐文彧, 2013) 。网络双向交互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了较好的语言交互平台, 师生可以利用这一便利, 更好地进行交流, 有效快速地解决疑难, 拓宽学习渠道, 扩大知识面 (夏亚娟, 2013) 。

4.易于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学生多维评价体系。

网络教学平台统一了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标准, 减少了形成成性评价的工作量, 把形成性教学发挥到极致 (李飞鹏, 2012) 。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等。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不断获得反馈信息, 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调整, 不断地满足学习需求,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观察、评价及监督, 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 (陈小华, 2013) 。网络学习管理平台记录下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单元学生成绩、阶段学习成绩、级别学习成绩等环节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监控,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刘芳, 2013) 。美国教育学家Douglas Brown (2001) 指出:“教师的成功在极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经常性的平时评估它反馈给学生目标的完成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学习内容。”

通过网络学习管理平台, 学生可以自评、互评, 从中了解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的学习要求、学习目标和自己在语言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设定奋斗目标, 从而从技术上改变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参照的终结性评价的长期垄断的模式, 形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形成性教学评价方式, 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多维评价体系。

三、教师的角色转换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写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古代对教师角色的经典论断。王朝晖 (2005) 认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崛起和普及, 使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面临解体, 今后教师在课堂上是何种角色, 成为许多教师的共同忧虑。方宗祥 (2009) 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知识的传播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就迫使大学英语教师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 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 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扮演新的角色, 这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专家R.L.Oxford (1998) 把教师角色比喻成“gardener, nurture, counselor, scaffold and entertainer”。在网络环境的新形势下, 综合大家的研究, 笔者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具有以下特色。

1.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精选的网络教学资源设计自己的教学课件, 利用计算机和各种音视频设备呈现教学内容, 把较为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为学生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向学生传输导向性、素材性、操作性很强的信息, 从而促进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以及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 即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变为“导”,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并相互提问, 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使他们很快在网络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所以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协作者。

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学生, 逐渐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王朝晖 (2005) 认为:在课堂上, 教师基本上不对课文和语言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而是开展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中心的各种活动, 课文的学习、语言结构的分析和吸收要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师要督促学生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所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协作者。

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监控者、评价者和信息的实时反馈者。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监测系统实施在线监控与跟踪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测试, 教师可以进入该系统考查学生的完成情况。网络监测系统的使用, 既能有效督促学生完成规定的阅读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又能使教师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指导,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 及时反馈有用信息, 真正做到课堂与课后的有机结合。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等活动, 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适时指导和帮助学生。远程教育专家任为民 (2012) 教授指出:“学生在网上学习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必须给予及时的帮助服务, 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建立师生间、学生间、人机间的交互环境比课件开发更重要。理论和实践证明, 师生间进行互动, 对学生的提问及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比课程资源质量还重要。”所以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监控者、评价者和信息的实时反馈者。

4.教师是教育科学的探究者, 自身素质提高的促进者。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 更是学习者和探究者。教师作为探究者, 必须具有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包括营造有利环境, 督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和做出理论假设。教师是理论的建构者, 通过认知方面的工作, 发展智力、提高认识水平, 最终成为有力量的思想者, 而且应该扮演学习者, 在自己的不断反思中探索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 不断成为自身素质提高的促进者。

金敏娜 (2008) 认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水平的提高, 这不仅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包括自身学术专业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关注学科发展和科研发展。二是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应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以扎实的知识教育学生, 更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5.教师是学习中的导师、生活中的榜样、为人和勤奋工作的示范者。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与学生平等交往,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 教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符合时代精神的各种优秀的品质, 培养学生区分良莠信息的能力, 帮助学生消除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避免信息作弊、侵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网络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有其缺陷, 长期生活于网络中可能会导致学生情感的缺失。语言教师不应该只着眼于单纯的语言教学, 单纯的语言教学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在网络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 鼓励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完整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 (廖锦超, 2005) 。教师应该成为青年学生学习中的导师、生活中的榜样、为人和勤奋工作的示范者。

四、结语

当前, 全国各高校基本具备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英语教学的条件, 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英语教学这一方式得到普遍推广和广泛应用, 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格局, 教师的传统角色在受到挑战的同时, 也有了新的发展契机。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更新教师角色、发展教师角色, 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环境下, 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适时扮演设计者、组织者、监控者、促进者等角色, 教师对各个角色的恰当扮演会使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从而最终建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现代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英语学习逐渐呈现多元化、开放化, 交互性及易于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学生多维评价体系等特点, 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协作者, 教学过程的监控者、评价者和信息的实时反馈者, 教育科学的探究者, 以及学生学习的导师、生活的榜样、做人和勤奋工作的示范者。

时代转换 篇10

传统教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重物质刺激, 轻精神激励

有管理者认为只要教师的工资得到了保障, 奖金、福利等适时到位, 教师就能安心工作, 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得以顺利开展, 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在具体的学校管理工作中, 运用经济手段对教师进行管理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比如教师的奖金、津贴严格与学生的优秀率、升学率以及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比率等挂钩, 对教师迟到、早退、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等违纪行为采取延迟发工资、扣发奖金等经济处罚, 更甚者, 教师请假也要被扣发课时津贴。与此同时, 对教师精神方面的高级需要, 诸如情感、发展、成就等关注较少。

2. 重骨干教师, 轻群体激励

有的学校大搞特稿“名师战略”、“名师计划”、“名师工程”, 打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幌子, 突出个人, 忽视群体。因此, 在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实施骨干教师工程, 并不断加大对骨干教师投入的情况下, 更应当注意正确地贯彻“既考虑全面, 又突出重点”的教师群体激励原则, 正确贯彻“骨干与全员兼顾”的教师群体激励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拔尖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全体教师人人争先, 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改善,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3.重人才引进, 轻人才培养

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中, 有些学校的领导尽管很重视人才, 想方设法地引进人才, 却不注重培养人才, 反而使得学校出现人才断层、教育质量滑坡。对于一些教师追求进步、要求发展的行为, 学校管理者则采取漠视的态度, 对其不管不问, 意识不到教师的这种行为将产生的积极意义。还有一些短视的领导, 不仅不主动地为教师提供机会、促进发展, 还千方百计地阻碍教师的发展。

4.重制度管理, 轻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缺乏清醒的认识, 不能从人性的角度去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在管理方法上, 过多强调对教师采用行政方法、规章方法等行为控制的“硬”管理, 而忽视教师的主体性, 缺乏对教师应有的人性关怀。思想认识方面的片面性使得他们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创造出一套操作性很强的管理措施, 对教师的任务进行刻板的定量分解, 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行严格的打分制度;还有的学校实行严格的坐班制度、集体办公制度, 上班、下班签到制度、请假制度等。这种严格的行政性的管理, 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限制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导致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厌教心理。

教师管理应具备的人文关怀新特征

如何使教师管理适应教育变革时代要求, 使每一位教师既具有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又具有教学的热情和信心, 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而体现人文关怀的教师管理理念具有如下特征:

1.教师管理的人本化

教师管理人本化要求学校在管理教师的过程中, 必须按照教育规律, 根据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他们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即在“理解、尊重、宽容、信任”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和利益, 合理满足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要求,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性和主体性。

2.教师管理的民主化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学校领导在进行相关校务决策时, 必须让教师积极参与进来, 充分相信教师, 走一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道路。每次开学, 校长将学校工作计划交给校务会全体讨论, 让全体干部充分酝酿, 集思广义, 挖掘每一位领导成员的智慧和潜能, 进行补充, 使之更趋完善和具体。然后召开教工大会, 请每一位教师讨论, 提出新的建议, 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最后让大家对学校一学期的工作提出提案, 能解决的及时解决, 暂时不能解决的想办法解决, 无法解决的作一个必要的解释, 以征得全体教师的谅解和支持。

3. 教师管理的科学化

以法制化为依托, 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严谨规范、程序性强、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彻底摒弃粗放型管理, 逐步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能, 增强学校活力。要认真落实教师工作聘任制, 努力做好教师工作考评, 更进一步促进教师爱岗敬业, 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对教师中的不良行为, 要及时纠正, 以防蔓延。通过科学管理, 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潜力, 使他们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当中去。

4. 教师管理的情感化

善用情感激励, 长于体察人心。这就要求校长要洞察教师的情感变化, 关注教师晋级加薪、工资调整、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工作分配、课务安排等切身利益。及时调节、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促使教师保持情绪稳定。尊重教师的人格, 关心教师的学习, 保障教师身心健康等。崇尚民主, 宽容大度, 促进心灵相通。

5. 教师管理的动态化

首先, 确立动态发展观念。政府部门或校长必须研究和掌握教师管理系统的动态规律, 注意把握教师管理对象运动、变化之情况, 坚持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其次, 建立流动运行机制。建立开放式的动态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 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再次, 建立动态聘任制度。积极推进岗位聘任等用人制度的改革, 建立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动态的人才使用机制和竞争机制, 动态化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对教师作出正确评价,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谌启标, 余文森.新课程与学校管理创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时代转换】推荐阅读:

平面转换07-19

光电转换07-21

转换对策05-11

主体转换05-25

转换服务06-03

转换观念06-05

编码转换06-15

文化转换07-05

地址转换07-22

通信转换08-12

上一篇:风机电气系统下一篇:自动电阻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