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转换(共12篇)
模式转换 篇1
新媒体的空前繁荣, 让报业试图挽回更多被新媒体吸引过去的受众, 不容置疑, 报业正在悄悄“蜕变”。
一、报业发展的“探险”
建国初期, 在计划经济的作用下, 我国的报纸是以党报一统天下、事业单位运作、邮发合一等比较传统的方式经营, 在1980年、1985年和1992年先后出现了三次办报高潮。
数量众多的报纸, 令邮政部门的运输力量和投递力量出现了严重的不足, 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报业的发展。自办发行开始被一些报社尝试, 逐渐成为了报社主要的发行方式。1996年,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出现, 解决了当时大报社越来越强、小报社越来越弱的局面, 优化了人员与资源配置, 为实现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在这不断发展中, 我国报业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组建报业集团, 自办发行、短时间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广告数额不断攀升。然而, 当我国报业发展的“探险”进入新时期, 新媒体横空出世, 报纸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陷入颓势, 人们耳边再次响起了熟悉的“拐点论”。在这场媒体变局中, 传统报纸的强势地位似乎将从根本上被动摇, 可是, 这真的是“拐点”吗?
二、报纸数字化
2005年, 中国报业在经历20年的高歌猛进后似乎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广告增长率从持续了20年的高位跌落, 年轻读者流失, 发行市场萎缩。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 经历了十来年的指数性增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提出我国整个报业正面临一个“拐点”。
七年之后, 有关我国报业“拐点论”的讨论依然在继续, 目前, 报纸和网络媒体不但在并行不悖地发展, 而且呈现互补的状态, 一些报纸和门户网站进行“报网联手”, 而另一些报纸则制作了纸质报纸和电子版两种方式, 力求在传统市场和新媒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报纸的电子版与传统报纸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载体和互动及分享方式。传统报纸以纸为载体, 买一份报纸意味着买到了数十个版面中的所有内容;而电子版以各种多媒体设备为载体, 即时下载, 互动性增强。就这点来看, 免费的数字报纸更具传播优势, 因为它可以更好地利用人们的“碎片时间”以及满足“碎片”的受众。
如今, 人们的生活被偶然或必然的等待时间打得七零八落, 而这种“等待”即被称之为“碎片时间”。而不同阶层的人相互之间几乎没有沟通, 各自与固定人群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社会阶层也出现了“碎片化”现象。
这两种“碎片化”, 让我们从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 受众则由昔日的单向阅听人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娱乐、资讯等服务的用户。但是, 尽管新媒体的订制性更强, 但这并不代表它会将传统报纸“拉下马”。据数据显示, 2011年上半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增长14.1%, 其中报纸广告增长15.6%。尽管与2010年报纸广告18.9%的增长率相比, 上半年的增速降低了3.3个百分点, 但报纸广告仍然领先媒体广告市场总体大盘。
三、新媒体的困境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以及现阶段实行的信用制度限制, 我们在实现新媒体的道路上还有着不小的障碍。
单从设备载体上说, 普通设备载体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是很高, 如几乎人人可以订制短信手机报, 全国手机用户中定制手机报的却只有20%;其次, 受欢迎程度高的设备又无法普及, 如i Phone、i Pad等智能手持终端几乎满足了新媒体的所有需求, 但是价格昂贵, 无法像传统纸媒一样普及。
新媒体在我国遭遇了如此尴尬的局面, 而报纸则不断地向新媒体靠拢, 报纸的数字化加快了媒介融合的步伐, 于是一个新的“全媒体”理论出现了。
所谓“全媒体”, 从广义上看是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从狭义上看, 是指立足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传播观念, 综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在媒介内容生产、媒介形态、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媒介运营模式、媒介营销观念等方面的整合性运用。
在全媒体时代, 四大媒体相互融合, 相互渗透, 打造出一个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强大媒介。在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后, 一些实力不强、不适应市场的报纸势必会淘汰, 留下的是一些媒介品牌好、竞争力强的报纸。而报业以受众对它独有的忠诚度和信任度成为全媒体产业的核心力量。
应该看到, 虽然新媒体目前还不能真正对报纸构成实质上的威胁, 但是它具备相当大的潜力。在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 报纸也在积极“进化”, “平媒思变”再也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实实在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媒介的不断融合, 给报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在全媒体时代, 报业所要承担的责任也要更多。■
参考文献
[1]菲利普·迈尔, 张卫平译.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M].新华出版社, 2007.[1]菲利普·迈尔, 张卫平译.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M].新华出版社, 2007.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1 (1)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1 (1) .
[3]晋雅芬.2011年上半年报纸广告增长15.6%跑赢总体大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08月24日.[3]晋雅芬.2011年上半年报纸广告增长15.6%跑赢总体大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08月24日.
[4]姚君喜, 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9.[4]姚君喜, 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9.
模式转换 篇2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人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转变。这一社会现象在刑事侦查领域里反映强烈。侦查人员对证据的调查和运用,随之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对各种言词证据的收集、调查和运用,出现了“三难”和“三多”。“三难”即通知人们到案难,到案以后说实话难,再令其出庭接受控辩双方质证就更难;所谓“三多”是指证人翻证的多,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多,作案不留证据,留下证据毁灭的多。长期以来,刑事侦查深受“口供主义”的影响,把证据的收集和案件事实的认定,总是寄托在口供、语言或被害人的揭发上。可是,在市场经济下的“人”在变,各种人证是靠不住的,言词证据的证明力是多变的。面临各种新的变化,作为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必须要审时度势,认真思考,对传统的侦查模式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
我国1996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把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即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这一新的规定不仅仅是辩护制度的一大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导致我国侦查模式、侦查程序、侦查体制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我国受封建专制主义纠问式诉讼的影响,缺乏甚至根本没有控辩式的侦查观念,在这种封建主义诉讼观念之影响下,秘密侦查、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现象较为严重,使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侦查模式难以贯彻执行。因此,《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侦查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一、现行侦查模式分析
从立法上来看,我国的侦查模式应属“由证到供”的侦查模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与由证到供侦查模式的精神是一致的。此外,《刑事诉讼法》第43条还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这明确了法律对非法取证,特别是刑讯逼供行为的严厉否定。
但从近两年的实践来看,我国的侦查模式,特别是反贪案件侦查模式基本上还是沿用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侦查机关在掌握了一定的犯罪线索以后,立即讯问犯罪嫌疑人,然后再以犯罪人的口供为线索收集其他证据。如果收集的其他证据与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有出入,就继续讯问犯罪嫌疑人。整个刑事侦查程序基本上都是围绕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来进行的。实际部门把这一侦查模式形象的比喻为“挤牙膏”,挤一点查一点,挤多少查多少。
由供到证侦查模式的形成与我国侦查的现实条件紧密相联,与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的水平相适应。我国侦查机关和队伍无论是在机构建制、人员素质,还是技术装备、办案经费上都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比。而刑事犯罪在新的形势下所呈现的高智能、高隐蔽性及我国处于转轨时期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我国侦查机关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无法摆脱口供主义的影响,通过其他途径难以收集到确实、充分的证据。在侦查任务繁重,群众法律意识里惩罚犯罪的要求远较保护人权的要求强烈的条件下,侦查人员只好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来查证案件事实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司法投入不足及我国侦查技术研究的相对滞后,也使侦查人员收集罪证面临着现实的困难。群众普遍不愿作证,不愿涉讼的现象比较严重。诸如此类的实际困难,都成为我国由供到证侦查模式得以形成的外在因素。值得一担的是,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里明确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但深受口供主义影响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判时没有被告人口供通常不敢下判,这更使得侦查人员即便是在其他证据确实、充分时,也竭力获取被告人口供。
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自身的特殊性,也是导致我国刑事侦查中由供到证侦查模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贪污贿赂案件的主体是国家人员,其中不少是领导干部,在中国官本位观念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其他国家人员在不涉及其自身利益时通常不愿作证,老百姓因害怕报复往往不敢作证。并且,这些犯罪嫌疑人往往关系网密,保护层厚,有着盘根错节的反侦查信息渠道和较强的反侦查能力,这也给反贪人员收集其他证据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其次,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通常有显露的犯罪现场和明确的被害人的刑事案件相比,检察机关侦查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往往行动隐秘,不留痕迹,即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更使反贪侦查人员客观上不得不重视口供。最后,反贪贿赂犯罪往往涉及到会计、审计、证券、金融、外汇等专业性的业务领域,在我国会计制度极不严格,资金管理比较混乱,反贪侦查人员
知识和能力不足又缺少细致的专业分工的情况下,收集其他证据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所有这些在收集其他证据方面遇到的现实困难都迫使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控人员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力图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来突破案件。
总之,我国现行的侦查模式可概括为“从供到证”,即口供本位。其特点有五:一是深受口供主义的影响,采取“无供不定案”的惟口供主义;二侦查过程秘密进行,缺乏侦控对抗;三是“三对口”的定案方法,即犯罪嫌疑人承认,两个证人证明,就万事大吉了,以拿口供找证据为中心展开侦查;四是案件的质量难以保证,诉讼进行中翻证翻供普遍存在;五是侦查中的“夹生饭”较多,大部分案件经不起诉讼程序和历史的考验。
二、转换侦查模式势在必行
传统的侦查模式的弊端和危害决定了必须要破旧立新。旧侦查模式的弊端和危害有四:一是它违背了刑事诉讼的规律和原则,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原理,使案件的质量没有了物质保障。任何一个案件只有建立在扎实可行的实物证据的基础上,才能成为铁案。仅凭张三这么说,李四那么说就定案,显然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二是历史经验和侦查长期以来的成功或失败的教训都告诫我们口供主义害死人。因此,《刑事诉讼法》把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作为我国证据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加以规定。三是在刑事诉讼中以口供等言词证据作为定案的惟一根据,从而侦查终结、移送起诉和审判,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因为被告人或证人一旦改口,案件必然卡壳,诉讼程序必然走回头路。大量的实践已经证实,以口供为中心或只靠言词证据定案,必然造成诉讼成本浪费,甚至冤假错案丛生。解决这个问题惟一的办法,就是要转变侦查模式,要从口供是证据之王的传统观念转变到物证是证据之王上来。四是这种侦查模式必然会侵害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口供主义之下所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刑讯逼供、刑讯逼证、致伤致残、致死人命时有发生的情况,不能不使我们想到,传统的侦查已经发展到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否则,它必然成为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实现司法现代化的绊脚石。
侦查模式的转换是由刑事侦查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在封建社会的纠问式诉讼制度下,逼取被告人口供是全部刑事诉讼活动的中心。这种专横而又野蛮的诉讼制度引起了大批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和法学家的鞭挞。于是,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率先在其《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废除刑讯,刑事侦查模式实现了由供到证的初步转换。随后美国《宪法》第5条修正案又将产生于英国中世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加以吸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从而使刑事侦查模式实现了由供到证的彻底转换。1966年6月13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裁决确立了米兰达规则,规定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告知其享有沉默权,从而使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再次得到有效限制。同年12月10日联合国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又将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吸收为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一项基本内容,要求世界各国予以遵守。该公约我国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现正等待全国人大批准生效。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甚至赋予被告人沉默权势在必行,这一发展了的形势,必然导致侦查模式的改革和转换。
转换侦查模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内在要求。如前所述,从立法上考察,我国的侦查模式应属于“由证到供”,我国侦查实践中过分倚重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做法是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的。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属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语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条也作了类似的规定。过于倚重犯罪嫌疑人口供和各种人证,必然要导致刑讯逼供。通过刑讯而获取的证据,迟早是要翻案的。如果因过于重视犯罪嫌疑人供述引起刑讯逼供,使真正的犯罪分子仅仅因侦查人员的过错而逃脱法律制裁,这显然是违反侦查的初衷的。从这一角度讲,我们也应尽早实现侦查模式转换。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提高刑事案件破案率,必须转换侦查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和科学技术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在反贪污贿赂侦查中,犯罪的主体是国家人员,其关系网密,保护层厚,逃避侦控的能力强,过早讯问犯罪嫌疑人会打草惊蛇,必然导致毁灭证据、串供、订立攻守同盟、托人说情、逃跑等 妨害诉讼的行为,给侦查带来阻力和障碍。相反,采用由证到供侦查模式,先取证后控制犯罪嫌疑人,通过讯问核实其他证据的真伪,这样就可以大大侦查和反侦查的矛盾冲突,从而提高刑事案件的侦破率。
刑事审判的实践告诉我们,许多案件的被告庭上翻供,并指责侦查人员刑讯逼供,这一现象常常使侦查机关非常被动。从这一现实考虑,我们也应转换侦查模式。
转换模式更是保护人权的迫切需要。刑事司法中的人权瓮中保障问题,根据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已经提到了党中央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刑事侦查中刑讯逼供现象时有发生,在国内外造成了很不好影响,这与司法实践中被告由供到证侦查模式是不无关系的。此外,案件侦查的结果,总会有一些犯罪嫌疑人被证明是冤枉的,过早地采用刑讯的方法讯问犯罪嫌疑人会给其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给其生活和造成不便,破坏侦查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改变政法机关的形象,使人民群众放心、满意方面考虑,转变侦查模式也势在必行。
三、从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
口供本位是指侦查的过程中以收集口供、语言等言词证据为主的侦查方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有五方面:一是侦查活动的中心是拿口供,其指导思想是以口供主义为指导,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就万事大吉;二是侦查程序的启动或强制措施的适用,并没建立在一定的证据基础上,只要有了犯罪的线索或一定的举报,就启动各种强制性措施,采用先抓人后取证的侦查方法;三是定案的模式和标准按照“三对口”的方式。只要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承认,有两名以上的证人证明,就认为已达到案件的证明标准,宣告侦查终结;四是审讯被告和调查证言的方法,常常会发生刑讯逼供(证),骗供(证)、诱供(证)的现象。因为侦查活动中,各种矛盾冲突已经决定,诱发刑讯逼供的可能性较大,其具体表现是侦查人员急于拿下口供,嫌疑人被告人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对矛盾的冲突激化的结果,很容易产生刑讯逼供,所以,形形色色的逼供、打人、诱供、骗供等问题,久禁不止,屡禁不止;五是案件事实的认定,证据的质量较差,因为各种言词证据证明力的一个本质牲,就是缺乏客观性和稳定性,而变化无常,导致诉讼反复,庭上翻供翻证的多,一审后上诉的多,二审后申诉的多,审判监督程序混乱,诉讼成本加大,诉讼资源浪费,诉讼效率和公正无从谈起。
物证本位是指诉讼的进行要以实物证据的调查、收集和运用为主,以言词证据为辅的一种侦查思路和模式。其特点:一是侦查的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任何一个案件的认识,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思路和方法,坚决消除口供主义的影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案件的查处不是建立在张三这么说,李四那么说的言词证据上,而是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实物证据之上;二是在侦查思路和方式上,采用先取证后动(抓)人的模式,只有在拿到一定的比较可行的证据后再采用强制性的侦查手段是对口供的适用上,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侦查的重心不是拿口供,重点要放在各种实物证据的收集上;四是在供与证的关系上对任何一个嫌疑人采用强制措施,包括传讯,必须是先有证据,然后再动人,一经传讯或在采用强制措施后的第一次讯问时,即便其拒供,侦查人员也必须用证据予以反驳,在侦查的策略上,一定要用证据打掉犯罪嫌疑人的观望、侥幸心理和对抗情绪;五是物证本位的侦查模式,对各种言词证据的调查和适用要以“三个确有”为标准,进行审查判断,即是否确有此事,是否确有此物,是否确有此款。“事”、“物”、“款”的有无,不是只凭有关人员的言词证明,而是要事出有据,物来有根,款来有源,即便已经挥霍,吃光花完,也要查清其去向;六是物证本位的侦查模式,在收集证据的方法上要大力发展和使用科学技术措施,要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因为在物证本位的侦查模式中,所适用的物证是广义的物证,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肉眼看得见的,又有肉眼看不见的。这些材料的获得和判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才能奏效。
从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要经历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在侦查领域中实现这一转变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因为转变的过程不仅涉及到思想观念形态之转换,而且还要以一定的物质、技术、资金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侦查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懂法律,还要懂技术,这是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实现侦查现代化的过程,更是在侦查领域中实现依法治国设计图的过程。
四、转换侦查模式的对策和措施
完成诉讼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关键。传统的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在我国长期存在,甚至根深蒂固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传统,自秦代以来历代王朝的刑事诉讼都是实行“无供不录案”、“无供不定案”的口供主义。这种封建主义的“重口供,轻证据”的诉讼传统在短期内消除,其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此外,我国古代刑事审,重点要放在各种实物证据的收集上;四是在供与证的关系上对任何一个嫌疑人采用强制措施,包括传讯,必须是先有证据,然后再动人,一经传讯或在采用强制措施后的第一次讯问时,即便其拒供,侦查人员也必须用证据予以反驳,在侦查的策略上,一定要用证据打掉犯罪嫌疑人的观望、侥幸心理和对抗情绪;五是物证本位的侦查模式,对各种言词证据的调查和适用要以“三个确有”为标准,进行审查判断,即是否确有此事,是否确有此物,是否确有此款。“事”、“物”、“款”的有无,不是只凭有关人员的言词证明,而是要事出有据,物来有根,款来有源,即便已经挥霍,吃光花完,也要查清其去向;六是物证本位的侦查模式,在收集证据的方法上要大力发展和使用科学技术措施,要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因为在物证本位的侦查模式中,所适用的物证是广义的物证,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肉眼看得见的,又有肉眼看不见的。这些材料的获得和判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才能奏效。
从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要经历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在侦查领域中实现这一转变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因为转变的过程不仅涉及到思想观念形态之转换,而且还要以一定的物质、技术、资金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侦查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懂法律,还要懂技术,这是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实现侦查现代化的过程,更是在侦查领域中实现依法治国设计图的过程。
四、转换侦查模式的对策和措施
完成诉讼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关键。传统的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在我国长期存在,甚至根深蒂固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传统,自秦代以来历代王朝的刑事诉讼都是实行“无供不录案”、“无供不定案”的口供主义。这种封建主义的“重口供,轻证据”的诉讼传统在短期内消除,其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此外,我国古代刑事审判中一直实行有罪推定,建国至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正前,法律对疑案的处理未作规定,司法实践中实行“疑罪从挂”,实质上仍然是有罪推定,即所谓“被告进门三分罪”。既然犯罪嫌疑人在判决生效前已被先入为主地认定为有罪,侦查人员对其百般讯问,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实现侦查模式的转变,关键还在于诉讼价值取向的转换。因为从根本上说,任何法律制度的设计及应用都以实现一定的法律价值为基本点和归宿,侦查模式的设计更是如此。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古国,在一个曾经长期处于封建集权统治下的国度里,国家的权力是具有极大权威、不可侵犯的,社会整体利益是绝对高于个人利益的。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上,“犯罪控制观”便成为侦查模式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在这一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刑事侦查成为控制犯罪的工具和手段,更新换代了其本身应有的独立价值,侦查活动往往不惜牺牲个人的合法权利,而片面地追求揭露和惩罚犯罪的高效率,即在权利和效率的冲突中选择了效率。因此,要实现侦查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讲,侦查的价值观和出发点必须从单纯的以社会利益为本、片面地追求效率,转变到以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同时兼顾的价值选择上,即不仅要积极主动地追究犯罪,而且要把侦查行为建立在科学、合法、程序公正的基础上,把单纯的“犯罪控制观”同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刑事侦查的价值选择不仅要追求效率,而且要实现效率与权利保护的同时兼顾。要在侦查中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必须做到先查证后取供,亦即先拿到证据后再捕人。
大力发展和使用刑事科学技术是侦查的发展方向。刑事科学技术是侦查机关用来调查、分析作案人和案件证据的一种专门技术,如用机器设备排查、传送个人情况数据,用计算机摹拟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等。现代技术可大大拓展侦查人员的认知能力。刑事科学技术能够通过从不限制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常规侦查措施中获取的证据,分析出许多对侦破犯罪具有重要价值的案件信息,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一种能够实现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兼顾的理想侦查方式。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刑事科学技术一直重视不够。侦查模式的转换要求我们从倚重供述转向注意其他证据形式,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刑事侦查的技术研究,大力提高侦查机关的技术装备水平,从而实现侦查在技术含量是的提升。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侦查信息网络系统。许多犯罪通常没有明确的受害人和明显的犯罪现场,且行动非常隐秘,因此拓宽侦查的信息渠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刑事侦查的信息来源主要有群众举报、犯罪人自首、领导交办和公安司法机关办案中发现等几种途径,信息来源非常有限。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以下信息渠道是可以利用的:一是其他部门接受的报案、控告、举报线索。目前,我国的人大、纪委、监察、公安、法院等许多部门都设有信访办公室或举报电话等算什么接受群众报案、控告举报,但这些部门之间在信息的使用上很少进行沟通,今后有必要加强信息的登记管理,并由中央有关部门牵头,将全国所有接受群众报案、控告和举报部门的计算机进行联网,实现全国信息的资源共享;二是政府部门管理的国家公务员财产申报资料。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还极不规范,根据国外的做法,国家公务员的财产申报不仅应该包括工资收入,工资以外的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接受赠与、股票证券收入、银行存款利息等都必须定期申报。将这些信息纳入信息网络系统,对于侦查人员及时核查被追诉都的支出中是否含有非法收入,准确侦控犯罪,将重要意义;三是新闻媒介接受或报道的与犯罪有关的情况等等。
健全和完善侦查的配套法律、法规。我国立法关于侦查中收集和运用证据的规定,还相当不完备,甚至存有严重的空缺。例如关于收集各种证据的程序规定,也是不完整的。当前特别关于证人作证制度、证人作证的强制与保护制度等,几乎是空白。另外,还要制定系统的规范秘密侦查的法律、法规。秘密侦查是指经过严格的批准程序,在严密的指挥和监控下,秘密使用跟踪、设伏、录音监听、摄像、伪装潜入等合法的手段,掌握侦查对象的动向,控制其活动,从而发现和揭露犯罪的一种侦查方法。秘密侦查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随着犯罪的智能化、隐秘化和组织化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形势“提出对这些新型犯罪最适合的法律与司法工具问题”。美国1968年《公共汽车犯罪控制与街道安全法》明确规定,对贿赂犯罪可以采用秘密监听手段;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侦查可以采用“通讯窃听”手段;法国于1991年7月10日通过的第91-646号法律在原《刑事诉讼法典》中增加了“电讯的截留”一节,对秘密监听的程序作出了详细规定;我国澳门地区1997年颁行的《刑事诉讼法典》也专章规定了“电话监听”。秘密监听是侦控高智能、高隐秘性的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必要手段。并且由于是在被追诉者及一般社会公众均未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的,能避免来自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措施,所获取的证据也通常比较真实可靠,同时还能比较有效的防止给最终被证明无罪的犯罪嫌疑人的名誉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避免给其本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但秘密监听的适用将导致对犯罪嫌疑人隐私权的侵犯和限制,因此亟需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秘密侦查的方式、条件、审批机关、适用程序、违法责任等问题作出严格的规定。
加大侦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与讯问犯罪嫌疑人只需在室内进行相比,其他侦查方式将涉及到更广泛的侦查空间和更复杂的侦查操作,因而也就需要更充足的司法投入,如检验物证、书证需要购置技术设备和培训操作人员,勘验现场需要出动车辆和大批侦查人员,制作视听资料需要比较先进的技术、人员和设备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大对侦查的司法投入。
优化侦查队伍的专业结构,建立一支专家型的科技侦查队伍。刑事案件涉及许多的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有些是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来完成的,有的则是只有经过长期的系统学习甚至专业训练的人员才能掌握,如会计、金融、财务、证券、外汇、计算机甚至测谎器等高级技术装备的操作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在进行侦查人员的人事管理时仅注意配备法律方面的人才,甚至吸收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侦查的人事管理模式,大力引进精通会计、金融、财务、证券、外汇、计算机甚至心理学和语言学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提高侦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只有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化侦查队伍,侦查模式的转换和改革才有希望。
大学运行模式及其转换条件 篇3
【关键词】大学运行 模式 条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4-02
李爱民博士在《冲突与和谐:不同大学组织模式中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关系》中提出,与四种大学组织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关系各不相同,分别表现为:平等与和谐、离散与隔膜、对立与对话、自由与自主。
朱晓刚博士在《不同大学组织模式中的校长角色探析》中谈到,存在对应四种大学组织运行模式的四种不同类型的大学校长:“学术型”校长、“管理型校长”、“政治型校长”和“领袖型校长”。
一、四种大学组织系统的特征
1.学会组织系统的特征
学会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团体,类似于行会。学会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力;在志趣相投、和谐并能发展友谊、良好的社交和互助的学者群中的成员资格;取消对不同学科教师的优待,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同等的价值(鲍恩和舒斯特,1986)。书中虚构了赫里蒂奇学院作为学会组织的单位。
(1)学会成员间地位平等、权利对等
学会组织成员都经过一定的训练或者具有某种“技艺”。在这种以职业或手艺为导向的组织里,天然地不存在学会成员间阶级或地位的不平等。书中提到,赫里蒂奇学院中的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具有高级学术职称或专业学位。
成员间的平等对话一方面可以发挥每位成员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诚然,民主权利的发挥和决策的科学合理化是以牺牲工作效率为前提的。但讨论和决策问题之前,给予教师和管理人员充分的时间对问题深思熟虑,并允许其发表意见,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学会组织规模较小
组织成员都可以民主参与讨论和决策事务,其规模一般不会太大。有些人认为,一个学术团体的传统只有在不超过10名教师和150名学生的学校中才能得以保持(古德曼,1962)。伯恩鲍姆认为这种限制有些过于苛刻,但他也没有具体指出规模较小的量化标准是多少。笔者认为,民主与人数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我国高校党委领导特色。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扬民主,讨论和决策问题与事务;进而选取党代表进行院系级讨论,最终在校党委层级决策。层级不是等级,虽有垂直管理和隶属关系,但中共党员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在我国高校中,或许可以实现大学中学会的特色。
2.官僚组织系统的特征
通过系统地协调许多个体的工作以实现大面积的管理任务而设计的组织类型叫做官僚组织(布劳,1956)。
(1)垂直负责,科层管理
垂直负责和科层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笔者认为,在大学中的行政领域可以采用官僚组织模式,但在负责具体教学环节的二级学院可能不适合采用此种方式,当教学成为效率的附庸,大学也就失去了其本真。在教学领域和部门,应采用学会组织模式。“权变理论的实质就是在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组织和管理形式是最有效的”(伯恩鲍姆,2002)。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还是官僚组织模式。
(2)固定程式,领导决策
官僚组织模式中,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内容清晰,所有工作都在流程中进行,即使有人员变动,但只要告诉新人员其工作的固定程式,一般情形下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在决策领域,领导成为左右决策的最关键人物。组织的许多权力都操纵在英雄人物手中,人们对英雄人物也抱有巨大的期望(鲍德里奇,1978)。这种英雄式的领导,一方面可以增强领导“卡里斯玛”效应,形成一种崇拜和服从的文化氛围,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造成领导“独断专行”。
3.政党组织系统的特征
把高校看成是一种政党组织系统,就是说它是由拥有各种利益、主张、目的的子联盟组成的超级联盟(赛尔特和马奇,1963)。每一个子联盟又是由许多利益团体构成的。这些团体至少在目标上具有某种共同之处,能够协同工作,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巴卡拉克,1980)。
(1)政党利益决定决策走向
高校资源是一定的,不同专业和不同团体获得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资源内获取最大资源,这是团体联盟成政党的根本内驱力。联盟在权力决策层的人数会影响资源分配,但政党利益是否符合学校利益,往往政党很少考虑。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对立是可以预想的,但当一方政党提出的问题建议和意见与其他政党利益联系不大时,其他政党大部分时候会漠不关心。伯恩鲍姆在书中说,“可见,政党组织系统是没有什么责任感的。”
(2)政党组织的低效率
在政党的博弈中,说服与被说服的动态过程屡见不鲜。激烈的争论和不容易达成一致和妥协造成了政党组织系统的低效率。然而这种低效率反而保持了学校的稳定。书中虚构的维吉勒州立大学,人们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同时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不同的判断和解读,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准确知道学校发生了什么以及学校将会发生什么。然而这恰恰让学校能够有效的运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政党间的联盟会随着某一政党获得的大多数资源而相互联系,一般性的“你支持,我反对”的模式会存在于政党联盟间。这种动态地相互支持或反对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的稳定。
4.无政府组织系统的特征
“无政府”并不是意味着没有正当有序的管理,而是一种遵循自身信念行动的理念。无政府组织系统的特征有三个:目标的或然性;技术的不明确性和参与人员的流动性。
(1)目标的或然性
无政府组织强调个人信念,然而每个人对于同一事务的认识可能会不一致,共事的人在对解决同一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上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强调个人信念意味着支持个性,个性在高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上。目标的或然性虽然存在管理上一定的困难,但在深远意义上可能会产生创新性的思想或产品。
(2)技术的不明确性
无政府组织系统的特征绕不开个人信念,或者说离不开个性。技术意味着方法,个性化的方式决定了技术的不明确性。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水平和能力,根据个人信念作出判断和选择,是教师的职责。至于技术的不明确,反而成为了无政府组织的特色。
(3)参与人员的流动性
在无政府组织系统内,两个相关问题的决策一般不可能由相同的人群作出。这保证了对问题看法和意见的多样性,也符合个性的理念。然而参与人员对于问题的选择具有自主性,参与人员多方位的参与不同问题和决策的讨论,这是无政府组织系统的文化使然。
无政府组织系统很特别,其个性化的信念与行动、由个体组成的团体的自主活动的特色是其他三种系统所很难具备的。但以上提到的三种特征确实很接近大学追求学术的根本特征,但如何在大学的管理部门有效地施加无政府组织的影响,值得探索。管理要求效率,效率来源于目标明确,方法步骤清晰等过程。然而无政府组织系统强调的个性与其有点背道而驰。
二、四种模式间的转换及其条件
1.四种模式间的转换
四种模式都可以属于大学,但任何一所大学从成立到发展很难保持某一种运行模式。当今大学有可能是两种模式共存,也可能是三种模式交叉杂糅。但无论是如何转变,其转变的过程已经发生,维持大学某种模式运行的要素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笔者认为有历史条件、外部环境、校长等方面的因素会造成大学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
2.转换的条件
(1)历史条件
一所大学的底蕴可以通过其办学历史和固有校园风貌体现出来,如哈佛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以研究作为学校办学目标的。在二百多年时间里,研究主题一以贯之,哈佛大学已经找到了适宜其发展的运行模式。大学运行模式的转换还要考虑其是否有转换的历史经验。我国1952年院系调整中,医学或工学院独自成为大学,如北京医科大学前身属于北京大学。单科性大学与综合性大学的运行模式会有不同,近些年将单科性大学并入综合性大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了以前运行模式的转变,即使未来将大学合并,理论上也不会很难适应运行模式的转变。
(2)外部环境
高等教育系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质量、规格要适应社会各子系统的需求,特别是当时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贺祖斌,2005)。当一所高校面临毕业生找工作难的时候,不得不调整学校战略规划,去满足社会子系统的需求,从而转变大学运行模式。诚然,笔者默认了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在大学运行模式上的不同:研究型大学的运行模式趋向于学会组织系统,应用型大学趋向于官僚组织系统。高校与其他高校间的竞争也会使其改变大学运行模式。随着我国民办大学的兴起,高校间在生源、经费和影响力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只关注“学术”不重视“效率”或者只在乎“小团体”利益没有“整体”大局观,可能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校长的战略规划与领导风格
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象征和领袖,其既是学术上的带头人,又是行政的最高领导。校长对于学校的未来规划与自身气质对于大学运行模式有着一定的影响。朱晓刚博士提出的四种校长类型对应了四种运行模式。笔者认为,一种类型的校长并不一定只使用一种方式来运作一所大学,如“学术型”校长不可能只会用“学术”的方式管理大学。校长在审时度势预测未来大学发展走向的同时,赋予大学更多管理的风格和艺术。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不仅面临学术、行政,还要兼顾党的工作,所以校长在选择哪种大学运行方式时,很难做到“一刀切”。校长的思路与大学既有的运行模式有可能会不统一,甚至有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校长与既有模式的博弈成为大学运行模式转换的重点因素。
西方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在我国高校中,学术与行政的双轨发展已成既定事实,为何不能将学术事务用学会组织系统方式运行,将行政事务用官僚组织系统方式运行。诚然,大学运行是复杂的过程,在团体利益间的权力与资源的争夺和团体自主发展的过程,很难用前两者运行模式进行,但分类处理属于大学内部的事务,应该可以成为未来高校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参考文献:
转换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模式 篇4
一、打破教育的陈规陋习, 首当其冲的是必须革新观念
学校教育中, 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对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 也就不能从思想上给予引导, 更不注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熏陶学生。他们动辄讥讽、训斥、责骂、命令、殴打、体罚或者向家长打电话、告状等, 别无他法, 能用“考好成绩, 为父母争光”这样说服教育的方法来激励引导, 就堪称“楷模”了。
在课堂教学中, 也存在着弊端。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 原来“满堂灌”的现象从表面上似有所收敛, 但继之而来的却是“满堂问”“满堂令”或者“满堂练”的教学方法。就本质而言, 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学生的潜能仍没有得到开掘, 教师依旧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知识的化身或者“知识的容器”, 学生就是小容器, 老师就是那“传道、授业、解惑者”, 而那些满脑子对未来充满幻想, 富有独立创造个性的孩子, 他们的智慧遭到扼杀, 他们的天性遭到压制。
思想支配行动, 认识决定实践。新课改早已推陈出新,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再不动起来就会为时太晚。探究教育方式简单落后, 教育服从教学, 教师以自我为中心, 呆板传授, 教育效率低下的深层原因就是教育观念的滞后。
古人云:“世已易而法亦易。”面对学生这个鲜活的富有时代朝气的生命群体, 必须彻底改变过时的教育理念, 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多样化的人才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挖掘其蕴含的潜能, 而积极投身课改才是达到这一目标, 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二、其次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德高艺精的老师如阳光雨露会温暖、滋润学生的一生。要想真正成为“德高艺精”的老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大力气,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自己的经验, 我认为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逐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一堂课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化的思路和方法, 就需要逐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即“创造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完成性原则”;还要转变“五个观念”, 即“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教轻活动”“重共性、轻个性”。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我讲你听, 我说你记”的陈旧的教学方式, 树立为学而教, 以学论教的思想, 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实现教学活动从知识中心到能力的转移。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想学”的思想原动力。
新型的课堂应该全方位激活学生的兴趣性、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 才能避免其逆反情绪、烦躁心态。老师要用“爱心”构筑课堂, 以激发动力,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人人都能有收获。
(三) 创建新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无定法”,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但高效率的课堂则应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追求。
目前, 我校主要是依托“学案导学”去实现这一目标的。它最大的优点是把“教案”与“学案”合二为一, 使“教”与“学”不再脱节。
这一模式支配下的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以下三大板块:1.预习。这一环节既不再是教师单纯地备教材, 也不是学生机械地看、读课文。教师既要备大纲、教材, 也要备与课文相关延伸的知识与拓展的内容、背景、场景以及情感过程与方法, 还要备学情, 重视学生差异, 弱势群体。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从而自觉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2.展示。本环节是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 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拓展。它是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老师充当好“导演”的角色, 使课堂秩序“活而有序”。3.反馈。即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学生的说、谈、演、写, 进一步检查落实学习情况, 突出“弱势群体”,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上课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就足够了, 而是要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与学生一起分享对文本的理解。
学案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师必须在备课、上课、训练、复习等方面狠下功夫研究、探索, 写出高质量的学案。
(四) 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我这里说的“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任务, 注意训练学生, 课堂45分钟都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写字的速度要更快, 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 避免了课上轻松、课下紧张的不足, 也防止学生养成拖沓、懒散的习惯。
尽管如此, 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还应走出如下几个误区:
1. 新课程教学强调以学生活动为主, 但万不可认为教师的作用就减弱了, 对教师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了。
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课堂中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必须具有更高的“含金量”, 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 而不只是充当主持人或报幕员。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时时“充电”, 去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求。
2. 新的课堂改革提倡“探究式教学”, 但不能纯粹否定“讲授式学习”。
不能放任自流, 一味让学生去交流, 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要选择实际的学习内容去探究, 把“讲授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二者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
3. 我们的课堂不能只追求形式, 只注重过程, 而忽略结果, 应体现课堂的真实、有效。
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导引下, 注重知识的落实与巩固, 使学生真正达成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以适应未来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模式转换 篇5
摘要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及其特定的教育目标,对新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应从多年传统课堂上的授业者、解惑者转换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知识学习的引路者,破旧立新的反思者,终身学习的先驱者,并努力朝“双师型”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语教师 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知识经济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这个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面对这一趋势,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也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其培养方式、目标、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变化。高职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语言的实际使用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正确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且能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通过反思,讨论,探究和实践,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构建新的认识和理念,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在新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最大变化就是角色的变化。正确地转换自身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即促进者是新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同时教师还应是课堂的建构者,终身学习者和反思者,并且高职英语教师还要努力朝“双师型”方向发展。教师应是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意义上教师角色被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即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强调知识的灌输。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下,我们发现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仍然是哑巴英语,不敢开口,更不懂得如何在实际情形中运用英语。再加之,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很多学生上课时,完全依赖于老师,遇到生词或短语,不利用字典或网络工具进行查询,而是等待着老师告诉他们。新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作为促进者,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立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参与学生的活动等等。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俗话说,“授人以鱼”只能使人受用一时,而“授人以渔”才能让人受益终身。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拥有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由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单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一个动作画面,把两个词结合在一起。为了记住(semantic)这个词,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想象“一个海员,有虱子在脸上”(sea man,with ticks on his face.Se-man-tic)这样来记住一长串的词。这可以有效地在记忆中把两个概念统一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具备进一步学习探索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多种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自己需要的时候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或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和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差,在英语学习上动机缺乏,信心不足,兴趣不高。语言教学中出现的畏难情绪,厌烦情绪或是抑制,焦虑,自信心不足等情感屏障,都是影响学习的心理障碍。所以作为教师应十分注意学生的情感因素,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采取喜闻乐见的活动,以诱导他们合作。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影响和鼓励学生。例如,在教授面试相关的话题,可以采用反弹型模式,先进行引入,激发学生对找工作面试的兴趣,让他们思考面试中会出现的问题,应注意的事项等,接着直接进入运用阶段,让他们进行面试练习,然后教师就活动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和遇到的表达困难等进行讲解,最后,再一次进行角色练习。这种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是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他们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热烈的课堂气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胜任感。新教学模式下,课堂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教师不再被奉为权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教师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影响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进步,教师也同样得到收获,这就是常说的“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语音、语法、词汇的讲练还是听、说、读、写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操练,都不可能是教师或学生一方的活动,也不可能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教师讲解和提问给学生提供的刺激,也有学生以操练和回答做出的反应。有的学者提出“表演教学法”,即教师和学生都充当一定的角色,他们之间形成演员与演员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作和参与的关系。学生不是旁观者而是与教师同排一台戏,学生全身心投入,取得摇滚乐效应。“全身反应法”以及所谓“疯狂英语”教学法都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教师应是课程的建构者
新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变,即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过去,教师要会备课,现在,教师则必须会设计教学活动,不会设计活动,只会照剧本演戏的教师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确保教学三要素(Engage, Study and Activate)到位,即首先要使学生感兴趣,愿意积极投入,然后是学习语言知识,最后要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和交际活动。例如,阅读的教学,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阅读并不是一种消极技能,应鼓励学生注意阅读的内容,而不仅是语言形式,然后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白预测是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在设计任务时,要与话题匹配。同时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应能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教师应成为一名反思者
“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成为当今世界探讨教师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新世纪需要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性教学一般分为三阶段:备课阶段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包括对教师教的行为,对学生学的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行为的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教师可通过撰写反思札记,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录象等方式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或通过学生课后的情绪,作业的正确程度,寻找问题进行反思,以此来改善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反思性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英语教师挖掘或梳理出教育教学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套自己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成为指导教师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模范
终身教育风靡全球的今天,应该倡导教师率先成为从事终身学习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志愿当教师的应该比其他一般人更愿意学习向上。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先导。我们经常说,教师要是没有一桶水,何以给学生一杯水。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被社会所淘汰。
同时,作为高职外语教师,我们更应向着“双师型”方向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英语师资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并不强。大多数英语教师掌握了英语这门学科的知识,但对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高职英语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专业英语的教学,如我院的护理英语等。所以要胜任这样的英语教学任务,就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了解专业,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把专业知识和教学结合起来,联系学科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把英语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韩愈《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不可能再是21世纪教师教育事业的全部内容,教师应该不断地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知识学习的引路者,破旧立新的反思者,终身学习的先驱者等等。新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重性。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我们要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尽快转变教学教学理念,勇敢地担当起多重角色,不断探讨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论人民监督员监督模式的转换 篇6
关 键 词:人民监督员;监督模式;转换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2)09-0024-03
收稿日期:2012-05-31
作者简介:吴卫东(1969—),男,湖北天门人,中共荆门市委党校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司法制度。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检察院为提高自身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由统一选任的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实行监督的制度,是中央确定的司法改革的重要项目。2003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了《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试行规定》),并正式部署在10个省(区、市)的检察机关启动试点;2004年9 月再次部署扩大试点范围。截至2010年9月,全国共有3137个检察院开展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占全国各级检察院总数的86.5%。[1]2010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对《试行规定》修改完善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经中央同意,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较之《试行规定》,《规定》在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方式、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等方面作了调整和完善。《规定》的实施将人民监督员的监督由形式意义层面上升到了实质意义层面,因此,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转换,这样,才能落实《规定》要求,促进监督活动的正常开展。
一、结果监督向全程监督转换
《试行规定》的监督是结果监督。根据《试行规定》,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为“三类案件”和“五种情形”。 “三类案件”即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案件,拟撤销案件,拟不起诉案件。“五种情形”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超期羁押的;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的。其中,“三类案件”属刚性监督,有具体明确的程序规范和要求。“五种情形” 属柔性监督,人民监督员可以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5年12月通过的《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实施规则(试行)》中明确规定对“五种情形”可以启动人民监督员评议程序,但对启动条件作了诸多限制。实践中,对“五种情形”实施监督的案件不多。“试点期间,人民监督员共监督‘三类案件’32304件,其中,不同意检察机关拟处理意见的1635件,检察机关采纳的1054件。对‘五种情形’提出监督意见1000余件,均已经办结并向人民监督员反馈。”[2]“三类案件”实行结果监督,主要由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就检察机关拟撤案、拟不起诉以及因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检察机关作出的维持原逮捕决定的意见作出赞成或者反对的表决。200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将市、县两级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市、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实际为“两类案件”和“五种情形”。在结果监督模式下,人民監督员的监督局限在对案件处理结果上,而对检察侦查权力运行的过程和状况无法实施有效监督,未能触及检察侦查权的核心,导致监督形式化、表面化,缺乏深度。
《规定》的监督是全程监督。《规定》扩大了监督范围,将“五种情形”作为刚性监督纳入监督范围,并将其中三个内容作了略微改动,即将“超期羁押的”改为“超期羁押或者检察机关延长羁押期限决定不正确的”;将“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改为“违法搜查、扣押、冻结或者违法处理扣押、冻结款物的”;将“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改为“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赔偿的”。将监督范围扩大为七个方面,使监督的“含金量”得到了较大提升。按照《规定》要求,人民监督员对七个方面实施监督,必须贴近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活动,与侦查活动保持近距离,了解并掌握侦查权的行使情况,才能开展相应的监督。在立案阶段,要监督是否存在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情形;在侦查阶段,要监督侦查过程中是否有超期羁押,有违法搜查、扣押、冻结,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在案件处理阶段,要实施对拟撤销案件和拟不起诉决定的监督,是否有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情形,以及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其他具有终局性环节的监督,从而将监督活动贯穿于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工作的全过程。
二、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转换
《试行规定》的监督是静态监督。静态监督是“会议室”监督,主要是“听、看、问、评”。“听”,即听取案件承办人介绍案情以及适用法律的情况,虽然《试行规定》中规定必要时可以旁听案件承办人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有关人员陈述、听取本案律师的意见,但未明确具体情形,实践中运用极少;“看”,即看案件承办人向人民监督员出示的主要证据,查阅相关法律工具书;“问”,即人民监督员可以向案件承办人提出问题;“评”,即人民监督员根据案件情况,独立进行评议、表决。一系列监督活动均在会议室完成。
《规定》的监督是动态监督。动态监督是“影子监督”,人民监督员监督与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权力如影随形,侦查权力到哪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就到哪里,监督具有即时性、连续性、系统性。动态监督对检察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检察机关要将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相关信息向人民监督员公开,包括立案、案件侦查进展、取证、讯问、嫌疑人羁押、对赃款赃物处置、案件处理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要及时向人民监督员提供和通报,便于人民监督员掌握相关案件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人民监督员有权观看检察机关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同步录像,通过一定形式对赃款赃物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执法活动实施监督,走访相关单位或个人了解检察人员办案过程中有无违法违纪情况,接受社会对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违法违纪情况的举报。在动态监督模式下,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侦查权的监督更加有效,能够促进检察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动态监督也对人民监督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人民监督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纪律规定,不得妨碍案件的公正处理。
三、依附监督向独立监督转换
《试行规定》的监督是依附监督。这一特性或许与人民监督员制度产生的途径有关,因为制度是检察机关自己倡导和设计的,人民监督员多由被监督的检察机关选任,尽管少数地区如宁夏区院要求基层院的人民监督员全部由市级院统一选任, 市、县(区)两级院统一调配监督人员。重庆市院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 市政法委、市人大内司委、政协社法委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的选任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院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公开选任人民监督员并建立人民监督员库。云南、浙江部分试点院由上级院统一选任和联络人民监督员, 在案件监督时统一调配人员。[3]但多数试点的检察机关仍然是自己选、自己任。监督活动也是在检察机关的主导、指导和协调下进行的,人民监督员由检察机关自己管理,监督活动的经费由检察机关落实。人民监督员与被监督检察机关的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容易在二者之间形成依附关系甚至结成利益共同体,背离监督制度设计的初衷。
《规定》的监督是独立监督。其一,人民监督员由上一级检察机关选任。如《规定》第7条: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组织选任;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由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组织选任人民监督员。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地市开展“人民监督员选任委员会”选任、管理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在新的选任办法中,尽管仍由检察机关主导选任人民监督员,但选任权上提一级后,人民监督员与被监督的检察机关在选任上的直接关系变成了间接关系,较好地破解了“自己请人监督自己”的难题,有助于提高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的公信力,统一调配监督资源;有助于解决各地因监督案件数量不均而出现的资源闲置或匮乏等问题。使人民监督员监督真正成为检察体制外的监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二,监督由上一级检察机关组织实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承办的案件需要提请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组织人民监督员监督。其三,增强了评议表决程序的独立性。为保障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独立性,《规定》明确要求:“在评议和表决阶段,案件承办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回避,确保人民监督员独立、客观地发表意见。”硬性地将检察工作人员全部排除在监督评议、表决活动之外。厘清了“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的关系,使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独立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换
《试行规定》的监督是被动监督。由于监督范围、监督形式、监督方式、监督内容的局限性,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自主性不足。检察机关启动什么案件就监督什么案件,存在着应当纳入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案件而检察机关没有启动监督程序自行处理的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人民监督员无从知晓。而对“五种情形”的监督难度更大,因为“五种情形”的监督涉及到检察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关乎检察机关形象,人民监督员一般不愿涉及此类监督。因此,影响了人民监督员监督权利的行使和监督的效果。
《规定》的监督是主动监督。监督范围的扩大、监督独立性的增强、监督形式的调整、监督方式的变化,要求人民监督员要增强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的转换。人民监督员要主动了解相关的检察信息,及时发现并纠正应当纳入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而检察机关没有经过监督程序直接处理的情况。人民监督员还应主动面向社会收集信息,检察机关也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相关平台向社会公布人民监督员的通联方式,方便人民监督员掌握相关信息,便于监督活动的进行。
五、单纯监督向复合监督转换
《试行规定》的监督是单纯监督。主要是人民监督员围绕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处理结果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单一,监督活动与检察机关内部业务部门联系面窄,除侦查部门和公诉部门外,监督活动与其他业务部门很难联系起来,人民监督员制度未能真正融入检察司法活动。
《规定》的监督是复合监督。人民监督员不仅监督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相关案件处理结果的合法性,还要监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监督活动与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联系更为广泛,实现了人民监督员监督与检察机关内部的侦查部门、公诉部门、侦查监督部门、监所檢察部门、控申部门、计财部门、赔偿工作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整体联动,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活动真正融入到了检察体制之内,有助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推行和检察工作的开展。此外,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监督员适时通报人民检察院的重大工作部署、决策和其他检察工作情况;每年至少一次向人民监督员通报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工作情况;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列席有关会议,参与执法检查、案件公开审查和听证等活动。这些规定使人民监督员制度更加完善,为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升等.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现实路径与未来展望[J].人民检察,2010,(23).
[2]郭洪平.人民监督员制度:让检察权运行更加规范[N].检察日报,2011-02-23.
[3]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人民监督员工作处.2008年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总结[EB/OL].http://www.fangyuanfazhi.com/rmjdy/dinqi/200903/t20090304_187342.html,2009-03-04.
(责任编辑:高 静)
On the Conversion of the Supervisory Mode of the People's Supervisor
Wu Weidong
Abstract: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has passed The stipulation concerning the Enforcing of the System of the People's Supervisor,an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performed comprehensively the system of the people's spervisor in the procuratorates nationwide.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provisions of trial operation,the stipulation has made proper adjustments and improvements to the method of selection and accession,the supervisory measure and procedure,ect.of the people's supervisor. The enforcement of this stipulation will propel the supervision by the people's spervisor from the level of formality to the substantial level.The supervisory mode of the people's supervisor needs to effect a corresponding conversi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ipulation,and expedite and advance the normal and smooth activity of the supervision.
翻译中的语篇模式转换 篇7
语篇 (Discourse) 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 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来说, 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总的说来, 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 其中各成分之间, 在形式上是衔接 (Cohesion) 的, 在语义上是连贯 (Coherence) 的。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从表现形式上来看, 它可长可短, 长可达一本书, 短仅为一句话。在这一点上英、汉语是一致的。然而, 在语篇的内在联系上, 则又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语篇联系主要是靠语法和词汇。从结构形式上, 汉语的语篇多是句内与句间的直接结合, 形式上缺少显性的衔接手段;而英语的语篇结构形式多为句与句的有序排列, 呈线形展开, 语义脉络清楚, 一气呵成。根据语篇翻译要遵从的三要素即中心 (Topic) 、一致性 (Unity) 和连贯性 (Coherence) 的要求, 译文必须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传递完整的、符合逻辑的、脉络清楚的、语法正确的篇章。照应和衔接是语篇两大主要特征, 下面做详细介绍。
一、照应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 是指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在指称意义上是相互解释的关系。这种照应可以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例:He appeared almost Lilliputian, dwarfed by the big hickory rocking chair he occupied on the porch of the old Riverside Hotel in Gatlinburg, Tenn.But we could hardly help noticing him on that warm mid-April day:while others lounged about in causal attire, he wore a dark-blue pin-stripe suit, a Harvardcrimson necktie and a straw boater.The gold watch chain draped across his tightly buttoned vest glinted in the sunlight as he rocked ever so deliberately.He watched bemusedly as I stepped from the Jaguar XK-150, my pride and joy, and walked to the opposite side to open the door for my bride.His eyes followed as we trailed self-consciously behind the luggageladen bellboy, and he smiled a knowing smile when we neared his rocker.“Hello, young lovers, ”he said.Our honeymooner status was unmistakable.The man we came to know as Mr.B was in the dining room, sitting alone with a cup of tea, when we entered late the next morning.
译文:在田纳西州加特林堡古老的河滨旅店, 他坐在游廊里一把硕大的山核桃木摇椅上, 相形之下显得又矮又小, 跟“小人国”的居民差不多。可是在四月中旬那个温暖的日子里,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他, 因为别人都穿着便装在旅店周围闲逛, 他却穿着一套浅色条纹的深蓝色西服, 扎着哈佛式深红领带, 带着平顶硬草帽。一条金表链横挂在紧扣的背心前襟上, 随着他晃动摇椅的节奏,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直在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我们, 看着我走下我的捷豹XK-150型轿车 (它令我感到骄傲和欢欣) , 绕到另一边给我的新娘打开车门。我们跟在提着沉重行李的侍应生后面拘束地走着, 他的目光一直跟着我们。当我们走近他的摇椅时, 他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你们好, 相爱的年轻人。”他说。我们的新婚夫妇和蜜月游客身份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人会弄错。第二天早上, 我们进餐厅较晚。当时, 那位老人, 也就是我们后来结识的B先生, 正独自坐着, 面前放着一杯茶。
解析:文章开篇就用he介绍主人公, 随后又用了一系列与之相照应的人称词, 如him, his等。对于作者本人, 文章也未做身份交待, 而是一直用we, our引领读者进入故事情节。使读者读到后面才搞清he, him, his所指的这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老人原来是B先生, 而we, our指的是作者夫妇, 一对相爱的年轻人。本段文章所采取的并非是常见的照应手段, 但是照应关系始终按照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指Mr.B先生的he系列, 一条是指作者夫妇的we系列。这种人称照应的形式在文学作品里相当常见。作者的目的往往是为了留下悬念, 吸引读者渐入佳景, 以求得到对疑问的答案。
二、衔接
语篇要求词句之间在语言形式上具有粘连性 (Cohesion) , 在语义上具有连贯性。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这种常用的结合形式反映在句子层面上有语法衔接 (Grammatical cohesion) 和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两种。
例:On June 29, 2003, Katharine Hepburn died of natural causes in Old Saybrook, Connecticut.She was 96.
译文:2003年6月29日, 凯瑟琳·赫本因正常原因在康涅狄格州旧塞布鲁克去世, 享年96岁。
解析:例句中的两句英语都是主谓结构, 后一句用代词she替代前句主语Katharine Hepburn, 达到前后衔接的目的。
三、语篇模式转换
翻译应该准确转达原语的思想和风格。要想达到这一语用效果, 有时需要根据译入语的语言特点及表达习惯对译文做适当的调整, 以确保译文的可接受性, 或根据同一语类在译语中表现方式上的特点做适当调整, 使译文成为不同文化语境中属于同一语篇类型的实例。为达到这一目的, 可以从转换模式和编译文本入手。
1.转换模式。例1:Tiny islands are stung around the edge of the peninsula like a pearl necklace.Hunks of coral reef, coconut palms and fine white sand are seen everywhere.
译文:座座岛屿玲珑小巧, 紧密相连, 像一串珍珠缀成的项链, 环绕半岛。到处珊瑚礁红, 椰树成片, 沙滩如银, 景色如画。
解析:原文对珊瑚、椰树、沙滩并没有用过多的形容词加以修饰, 译文则增添了一些必要的形容词, 符合汉语景物描写的写作风格。
例2: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朵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 争艳媲美。进入桂林公园, 阵阵桂香扑鼻而来。
译文: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解析:译文删减了多处浮华的词藻和过细的枝节描写, 并对原句进行了重新排列, 使译文既能体现原文全貌, 又简洁明了。
2.编译文本。编译文本是转换语篇模式的另一种手段。它是以保留相同的主题为原则, 适当地改变原文的文本结构。
例:Hours The Washington, D.C.museums are open daily, except December25, from 10 AM to 5:30 PM, unless otherwise noted.Extended summer hours are
determined annually.Admission is free, unless otherwise noted.
译文一:时间:华盛顿的博物馆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30分对外开放, 12月25日除外, 另有通知除外。夏天的延长时间每年一定。入场免费, 另有通知除外。
译文二:开放时间:位于华盛顿的博物馆除12月25日外每日对外开放, 时间为上午10:00至下午5:30, 如有变化另行通知。夏季开放时间延长, 具体时间每年酌情而定。除另行通知外, 参观一律免费。
解析:原文是美国史密森博物馆的宣传手册, 对于美国读者来说, 他们对原文应该是一目了然。因为他们不仅对美国公共场所在夏季延长开放时间的做法十分熟悉, 也知道史密森博物馆除在华盛顿外, 在纽约也有所属的博物馆。而对于中国读者而言, 这些都是既新奇又陌生的, 当看到译文一时, 他们很难理解“华盛顿的博物馆”和“夏天的延长时间”究竟指的是什么。在“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30分对外开放, 12月25日除外”的解说中, 由于中美文化习俗的差异, 也很难弄明白博物馆在12月25日究竟开不开放。可以看出, 在此情况下纯粹直译原文不能准确、清楚地传达信息。译文二充分考虑到了语域的变化, 采取了编译的手法, 遴选了符合汉语表达方式的措辞, 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四、结语
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模式转换 篇8
1. 外部传导性和学习型的特征
发达国家的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有着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 经历了近百年的渐进历史。而我国现代社会的转型属于外发型, 是外部剌激引发或外部力量直接促成的传导性的社会变迁。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广播影视不可能经历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 完全是由外部植入而催生的。
体现在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上, 则是一种“变法”式或者说“政府推进型”的广播影视产业化过程。西方社会的产业化过程则是一种“自发式”的, 是经过几百年的逐渐积累与演变的渐进过程, 中国要在短期内实现这一过程, 移植西方的理论成果和立法模型可能是一种成本支付更少的途径。但是当这一思路演变成一种高昂的热情时, 所导致的是对西方的“偶像化”或“神化”, “现代化”被偷换为“西方化”, 企图通过“移植”和“西化”, 来“多、快、好、省”地实现广播影视产业化。
2. 赶超型的特征
广播影视产业赶超型发展是指由政府高度动员有限的资源, 大力扶持广播影视产业, 以达到提高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目的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赶超型也就是后发型。政府的保护是赶超型产业赖以存在的基础, 经济政策上表现积极的财税政策下的优先发展战略, 经济体系较为封闭。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几乎所有通过赶超发展起来的国家都在赶超过程中对本国新兴产业实施了严格的保护, 包括美国、日本, 以及后来的韩国。
广播影视产业这种快速的发展, 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法。马克思和列宁都说过, 历史既有“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时期, 也有“二十年等于一天”的龟行发展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在历史的某一阶段,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取得成功。
3. 相对片面地突出经济发展目标的单一性特征
由赶超型所决定的, 这种模式视经济增长值为最重要的目标,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由于迷信和过度追求经济数字的增长, 在这种模式的指导思想下, 一些广播电视机构以收视率为节目的最高标准, 建立起收视率节目淘汰制。有的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责任, 制作播出低俗化的广播电视节目。
4. 国家强干预特征
在传媒产业化的进程中, 按照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 我国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转换职能, 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 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包办一切事业的状况。但是, 由于广播影视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产品是精神文化产品, 涉及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利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 因此, 文化产品的经济运行不可能完全市场化, 还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整体协调职能。
初级阶段的广播影视产业总体来说, 是自然垄断行业。传媒自然垄断属性的形成, 既有政府原因 (特许授权) , 也有经济原因 (规模经济) 和技术原因 (资源稀缺) 。传媒的自然垄断属性, 表现在广电传媒上, 即广电媒体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存在着资源的稀缺性 (比如频道、频率) 和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 形成垄断和极少数企业控制的概率非常高。中央提出,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包括自然垄断和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广播影视产业属于这样的行业, 中国的国有经济就要对其保持控制力。
二、当前我国广播影视产业模式面临的挑战
1. 产权结构单一与多元化的社会需要不相适应
多元化的声音, 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以实现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传媒业的产权结构单一, 必然导致其“声音”过分一致,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2. 产业的单经济目标与传媒多功能价值的特性不相适应
广播影视产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 还有政治价值、人文价值、教育价值、公共价值。当前存在过分追求经济价值, 忽视了其他价值的倾向, 无疑是片面的做法。当然, 这其中, 价值也有排序, 如基本价值是信息价值, 核心价值是文化价值, 主导价值是经济价值。这种多元的价值互相作用与连接, 形成了广播影视产业的价值体系。
3. 媒体成分单纯与科技进步的不适应
在科技进步特别是数字化和产业大融合的背景下, 西方媒体大多是混合媒体, 即在一个媒体集团内, 既有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 也有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电子媒体, 甚至还有文化、娱乐、教育、旅游、房地产等媒体之外的业务, 经营范围无所不包, 资源可以共享。我国目前还无法做到跨媒体经营, 印刷媒体不得经营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 出版社不得办报, 电子媒体也不得经营报纸 (广播电视报除外) 等印刷媒体。并且, 广电与电信互不开放。这种单一的媒体成分, 对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4. 产业结构单一与构建产业价值链的不适应
根据美国的经验, 影视产业的发展要建立以内容为中心的宇宙系统模式。宇宙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影视产业以内容为“火车头”, 带动相关产品和产业的综合开发。相关产品的收入大约可以占到整个收入的80%左右。例如, 在迪斯尼公司的总收入中, 31%来自电视广播, 23%来自主题公园, 其余来自电影、出版、商业等。并且, 内容环节与相关环节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价值链接。当前, 在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中, 在媒体的全部收入中, 广告收入占70%, 发行或节目收入占21%, 多元经营占8%, 其他占2%。广告仍是广播电视产业的主要来源, 对广播电视的衍生产品、相关产品的开发不够。这种经营模式与构建产业价值链的要求不相适应。
5. 产业基础、实力、规模与提高国际影响力不适应
我国的广播电视总体实力与国外传媒集团相比, 存在很大差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传媒占据了绝对优势。在世界媒介200强和电视100强的名单中, 中国勉强挤进去的惟一媒介就是中央电视台, 其经济实力与前10名媒介相比差距非常巨大。西方国家的传媒集团早就看好了我国广播电视市场的潜力, 纷纷以各种形式向国内渗透。据统计, 现在每年进口的外国电影超过40部, 有30多个境外频道在中国落地, 60多个境外传媒企业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在综合实力方面, 尤其在管理和人才方面都处于劣势, 在与西方传媒的较量中面临着严峻挑战。
6. 地方保护主义与产业的开放性的不相适应
目前的传媒产业发展还是一种强调以“块”为主的“行政推动”模式。在行政权力不可流动的情况下, 地方媒体若跨区域经营必然触及到各地主管部门和地方媒体的连带利益, 地方行政部门作为地方媒介的管理者和局部利益的代表, 必然倾向于维护本地媒介的利益, 使大多数媒介的拓展只能根据其行政关系, 局限在某一区域范围内, 媒介的跨地区流动不能顺畅进行。行政的介入导致了“市场失败”, 即市场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看得见的手”挤走了“看不见的手”, 市场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供求状况。
7. 落后的体制与世界基本接轨的不适应
党中央已部署, 我国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这要求, 我们文化产业的体制要与世界接轨, 采用基本相同的规则。但是, 目前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过去相当一个时期内, 我们把文化作为政治的意识形态严格控制, 把文化仅仅当作是公益事业来运作, 混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既没有采取合理的市场化战略, 也没有引进竞争机制, 窒息了文化的活力。而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本质就是运用市场机制经营文化, 以市场的力量推动文化的发展。国际国内经验充分证明, 市场机制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最好途径, 也是发展文化的最好途径。只有以市场为导向, 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 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只有以市场为导向, 才能敏锐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
8. 广播影视内容产品质量不高与我国文化资源丰富的不相适应
当前, 我国广播影视产品与时代前进的要求、群众的需要还不相适应, 精品力作不够多。广播影视产品质量的提高严重滞后于数量的增长, 创作水平的提高滞后于群众鉴赏水平的提高。我国广播影视产品质量尤其与我国五千年悠久文化资源不相适应。
我们应该整合、包装我们的文化资源,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我们的许多文学名著已被搬上银幕、荧屏, 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都有待开发……这一切, 我们才刚刚开始, 即使已经利用的资源, 我们开发得也很不够。
三、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基本路径
1. 形成广播影视价值体系, 走多元化目标发展道路
广播影视要从单一经济目标到全面发展转变, 要以多元目标取代单一目标, 从重点突破向均衡发展转变, 构建起广播影视产业的价值目标体系。广播影视越产业化, 越要讲究社会效益, 要处理好广播影视产业经济价值与思想、精神、道德、情操、智慧、学识的价值的关系, 要使各价值目标间形成互依、互渗、互促、互励之关系, 以其特有的方式构成广播影视产业的驱动链与有机体, 从而使广播影视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并成为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精神引导与智能支撑。
2. 大力发展新媒体, 走信息化发展道路
广播影视产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 自觉地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广电要发挥本身的技术优势和内容业务优势, 加快三网融合的步伐。在此基础上, 我国广播电视部门要积极发展IP T V等新业务, 把广电网络打造成集视频、音频、语音数据等为一体的双向、高速、宽带的全国性综合信息网。目前,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把IPT V圈定为新业务的重点。电信向全业务方向的全力拓展, 无疑将挤占有限的市场空间。对广电传媒业来说, 大力发展新媒体和各种增值业务, 有助于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3. 适应融合化的趋势, 走跨媒体化发展道路
传播技术革命性进步使得传播渠道的数量、规模和品种都有了爆炸式增长, 加之信息技术的渗透, 使现代传媒业早己突破了传统的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传播手段的局限。广电传媒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 将打破传统产业的界限, 实现跨媒体发展。
广电传媒产业要发展, 就不能固守传统传媒手段, 而应积极探索与各产业、各领域的融合, 找到娱乐内容与新媒体的契合点, 把自己的内容成本分摊到越来越多的平台上, 比如数字网络电影、电视, 网络互动游戏, 手机新闻、电影等等。还有更多渠道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开发。事实上, 这种跨媒体经营仍然可以被视为产业链的经营。企业将内容产品轮流加载到不同媒体上进行出售, 从而使产品的受众范围更广, 使产品生命周期延长, 使产品的售前、售中和后续产品销售过程更加连贯。
跨媒体与集团化是相辅相成的。跨媒体化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不同媒体之间的协同效应, 充分利用不同媒体平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互补, 降低财务风险, 切合广告传播多维互动的跨平台套餐发展趋势。通过跨媒体, 可以有效地提升资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 增加传媒的影响力。
4. 走出国内狭窄市场, 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国际化是我国广播影视产业扩大市场, 应对国际竞争, 反文化倾销, 对外宣传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需要。首先, 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广电文化集团和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文化竞争, 做精做特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 扩大与国外知名文化集团的友好合作。其次, 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贸易, 优化出口文化商品结构, 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建立比较完善的对外文化贸易战略, 实施文化外贸新机制, 建立文化外贸服务新体系, 推动出口导向型文化企业发展和文化产品生产。再次, 积极学习和利用世界跨国文化集团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全球市场网络系统, 进一步吸引外国资本,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掌握利用外资的主动权。
5. 突破雁行发展模式, 走创新化发展道路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是说, 后进国家要通过进口先进国家产品和引进技术, 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 然后发挥后发优势, 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地位并最终实现经济起飞。
当前, 我国文化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面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主要实行后发战略, 即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成果和成功经验, 引进和学习国外做法, 来发展我国广播影视产业。通过模仿和学习, 积累经验, 然后发挥我国文化资源的优势,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如, 湖南卫视依靠模仿港台和英美节目模式, 推出了《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节目, 大大提升了节目的收视率,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 模仿也导致了我们的广播影视作品原创不足, 在国际版权市场上受制于人, 使我国处于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文化产业又被称为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强调无形资源和主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级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技术资本和文化资本等软性资本成为其核心驱动要素, 其中, 特别注重人的创造力, 强调文化要素的推动力。因此, 广播影视产业要有真正具有原创意义的创意产品, 凭此, 我们才会占据全球文化市场分工中的有利地位, 在国际市场中抢占先机, 并拥有话语权。
6. 消费导向取代产品导向, 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
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 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何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一是要在内容上落实“三贴近”原则。广播影视产品既要满足群众对揭示现实和弘扬高尚精神的艺术作品的需求, 也要满足群众对休闲娱乐性作品的需求。二是重视营销, 实现从产品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变, 体现创意产业“消费者为王”的发展思维模式。
教学新模式下高职教师角色的转换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师角色,转换
1.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 是培养拥 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 它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新 模式顺应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既注重对学生的 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还注 重对学生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创新 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现代技术升级和岗位变换的要求。
2.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 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以道德的裁判、知识的拥有者自居, 其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扮演着“道德规范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问题的解决者”的角色。实际上, 教师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都扮演着“演员”的角色, 只要教师演得好, 课堂教学效果就好, 因而教师不太关注学生实际的发展状况与能力的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就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扮演“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的角色, 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过程中, 教师看重的是学生的表现、发展状况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导演”的角色。
3. 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就是从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出发, 教会他们学什么、怎么学, 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状态下的教学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 即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促进者。因此,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者、学习内容的设计者、学习形式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3.1教师是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者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是生产第一线的管理者。上通下达、多方协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须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因此, 敬业与责任心的培养, 毅力与耐心的培养, 协作与集体观念的培养对高职学生尤为重要。对学生而言, 这些能力的形成, 只有通过充分的职业素质训导才能得以实现。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职业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 通过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或活动,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 既会“做事”又会“做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公关能力、生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职业素质中的“关键能力”;通过举办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 增强学生的创业、敬业精神,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时, 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者。通过训导, 学生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精神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3.2教师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者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旨来设计教学内容, 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突破。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须从市场和企业所需岗位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出发, 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 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 使专业教学更加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如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 教师可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 根据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通过学习, 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 明确学习的目标与任务, 使学习有的放矢。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专业职业技能, 而且能使学生专业职业技能以外的其他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 如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时教师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者。
3.3教师是学生学习形式的组织者
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要求教师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 多形式组织教学。在课堂内,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 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 组织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与讨论, 集思广益,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 它倡导的是学生学会学习, 重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式学习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 其核心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讲授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 构建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易接受知识, 思维活跃, 主动回答问题的意识增强, 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 学会合作, 学会沟通, 综合职业素质得以提高。
教师则重在倾听学生的想法, 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 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通过倾听, 教师即时关注学生的表现、观点和发言, 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 并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作出决策, 做到正确引导, 当好解决学生问题的顾问。
此外, 教师还可以以生产现场环境作为第一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学习。这样学生更能充分了解与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时教师就是一个参与者、组织者。
3.4教师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高职教育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 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通过创造某种特定的“情境”, 提供各种相关资料和设施, 让学生身临其境, 扮演特定的角色进行学习, 使每个学生在参与过程中, 学会思考, 学会手脑并用, 从而提高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情境模拟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 只控制过程, 立足于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 不控制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课堂中, 教师也可结合职业综合能力要求采用实例、课题形式组织学习:建立以阐述课题背景—查找资料—按组分析和讨论—结果评析为主要学习过程的模式,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习、应用、发展知识的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双向互动、学生与学生充分互动。这时教师是教练、裁判, 起指导作用, 指导学生运用分析、讨论、研究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孙中范.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 2003, (5) .
[2]朱超.突出高职特色, 兴旺高职教育若干问题思考.职教论坛, 2003, (3) .
模式转换 篇10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单向输入的外语教学忽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仅使学生在枯燥的“灌输式”教育中缺乏愉悦的体验而对外语学习失去兴趣,而且导致学生缺少创新实践的空间,难以提高良好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教师也深感“力不从心”:精心备课,热情讲解,却又收效甚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依托于心理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研究(Skechan, 1996:19)的“任务型教学”,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其自身理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环节中。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由此产生的教师角色的转换,旨在更好、更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外语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Vygotsky在他的《思维和语言》一书中最早提出“任务型教学”,他特别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和人们之间的互动性,而有效地体现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方式则是“任务型”教学,即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真实活动、语言学习和交流作为“任务”的形式融合在一起,使学习者能够在较真实的社会交往的情景中完成交流的特定目标,从而促进学习者本身语言使用能力的提高。
语言学家Willis在1996年出版的《任务行学习原理》一书中则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框架、主要特点、任务分类和具体操作等。她将“任务”看作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以交流为目的,进而获得某一结果的语言活动”。她强调语言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为了完成交流任务的过程,课堂上的语言活动应该以“任务”的形式组织起来;这些“任务”不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而是以社会活动中的实际交流意义为中心,同时尽可能使这些课堂的语言教学活动真实性和社会化。
“任务型教学”突出课堂语言教学的真实性和社会化,强调以“任务”驱动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过程,重视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做某事或处理有关矛盾等,这一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产生以下教学观念和认识上的转变。
1. 从个体语言学习转变为合作式语言学习。
学习者在完成语言“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这样在协作过程中,学习者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既关心自己的成绩,又关心他人成就;既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又获得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 从书本知识的获取转变为实际能力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要求将真实的社会活动中的语篇引入课堂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情景中。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人们的日常活动和人际交往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和语言互动中使学习者有效地接触目的语, 从而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3. 从单项语言技能的训练转变为多项的实践。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利用目的语进行交流,因此,这将不仅仅局限于阅读、写作等单项技能的培养。学习者要完成某一项语言任务,他将涉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例如就网络的优劣进行辩论,学习者必须听懂对方的意见,而后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等。
4. 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
“任务型教学”为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提供了条件。学生本身要使用目的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和解决某个问题,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任务型教学”是外语教学改革一种积极和有意义的探索,也是全方位实现外语教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使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语言交际环境的营造者,语言学习的指导者和语言学习潜能的挖掘者,更重要的是成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者”(王达金,2007)。教师从传统角色转变为现代角色符合当今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那么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呢?我提出以下建议,与同行商讨。
1. 教师应从注重语言本身(结构、功能、体系)的教学转向注重语言运用的教学。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习者通过使用目的语进行交互活动,进而掌握语言交流的实际能力(Nunan, 1991:26—26)。“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使用机会和相应的素材,使学习者更多地接触到目的语实际使用的情景和真实环境。在完成语言“任务”的过程中使学习者注意力不仅仅集中于语言形式,更为重要的是集中于语言交流的过程和意义,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 教师应从代劳化教学中转向互动教学。
“任务型教学”倡导学生在民主化的学习气氛中与学习伙伴协同完成任务。学习者通过竞争、辩论、问题解决与角色扮演等方式,运用语言知识和其他技能完成所设定的任务,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扬翠萍、刘鸣放,2005)。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为他们提供互动的学习和交流的环境和条件,使大量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例如:为学生提供面试时使用的词汇和句型,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面试,教师则可以扮演招聘方,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3. 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垄断者转为任务化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语言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Willis, 1996:40)。它要求教师设计的“任务”具有实际意义:这些“任务”是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能够接触到或者能够亲身经历到的场景。例如组织学生讨论兼职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上网的利与弊等。教师设计的“任务”要难易适中,有利于交流和互动。教师还要为学习者设计出语言交流的具体场景和基本的交流素材。例如:为学生提供一般购物所使用的常用词汇和句型结构,设计商场、超市等购物场所,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由此,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应该一改往日“主角”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让权、放权和赋权”,“对学生赋予权力,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行使支配学习诸因素和调控学习行为的权力,真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夏纪梅,2007)。为了设置更为灵活、互动和有效的教学任务,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1)活动要以学习者为本,以激发兴趣为前提,以激发成就动机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感知、认知的过程中自我发展 (Maslow, 1971) 。
(2)将教材内容活化于课堂内外,围绕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3)活动要有可操作性,难易得当。太简单的“任务”会使学习者失去解决问题的兴趣,难度过大的“任务”又会使学习者望而生畏,最中难以实现(Skehan, 1996:23)。
(4)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实际交际活动为参照,要尽量设计真实的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场景。
(5)活动不仅要有利于学生外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要有利于促进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协作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扬翠萍、刘鸣放,2005)。
(6)活动要促使学生主动地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书籍等媒体学会获取信息、储存信息、提取信息,研究或解决课本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7)活动要有利于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与学习,还要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
4. 教师应从单一语言技能知识的讲解者转向多种技能的培养者。
在“任务行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是语言交流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实践。通过完成某项语言任务学习,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用语言做事和处理矛盾的具体能力。
5. 教师应从终结性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
终结性评估是指教师主要以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为主要根据的学生评价方式。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应该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作出自我评价,再由小组评价,最后由教师提出一些总结性的意见及建议(陶卫红,2004)。这种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即单元检查、听说互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教师公正、客观、科学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王达金,2007)。
四、结语
本文结合“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着重分析了外语从教人员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角色的转换。“任务型教学”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转为关注“学”,“从教师为中心转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教师跳出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空间和条件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这对于推进外语教学的改革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6.
[2]Vygotsky, L.S.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962.
[3]Nunan, D.Communicative task and language curriculum[J].TESOL Quarterly, 1991, (25) .
[4]Skechan, P.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and task-based introduction[A].Willis, J.&Willis, D. (ed.)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C].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96.
[5]Maslow, A.H.The Fu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M].New York:Viking, 1971.
[6]王达金.指导式教学与主题式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外语, 2007, (2) .
[7]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语, 2007, (2) .
[8]陶卫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原则[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4) .
[9]刘延.试论“任务型教学”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1) .
模式转换 篇11
关键词:思维模式;形合;意合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62-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38
1. 思维和语言
什么是思维?《心理学》(韩永昌,2001)一书提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也就是平常说的动脑筋思考。思维的过程主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这个过程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操作方法,对事物和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而《思维科学导论》(刘奎林,1989)进一步阐释说,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人们在思维时,之所以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解决问题,是由于思维能对大脑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并深入加工,也因而形成了自己的方式或习惯。这种方式或习惯被称为思维模式。
思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要通过语言才能表现出来。在一些英汉、汉英对比的著作和文章中提到了中西方人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因此导致了或影响了英语或汉语有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认为是思维方式决定或影响了语言结构。也有人认为语言决定或影响了思维。那么语言和思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认为,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的,在语言形成前有一个非语言思维阶段。思维是人类对客观现实世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所以说决定人类思维的首先是客观现实世界而不是语言。但是当人类思维进入语言阶段后,某个特定的民族在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思维的过程就会被某种特定的语言表达出来。思维依靠语言来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外化的载体,记录着思维的成果。“没有语言,则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李瑞华,1996)。反之,语言模式又对思维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客观现实世界的发展,思维、语言也产生变化和发展。新的思维模式被新的语言模式表达,新的语言模式反过来又影响新的思维模式。无数的循环中,一个特定民族就会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
所以在讲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时,我们很难说清究竟是谁决定了谁、谁影响了谁。不能说或者不宜说是某种思维促成了或影响了某种语言结构或表达方式的形成,或反之某种语言结构影响了某种思维的形成。因为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彼此互为对方发展变化的一个影响因素,思维和语言结构相互对应、相互关照,语言表现思维。
2. 汉英两个民族的思维差异和语言逻辑结构比较
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最初外界的客观现实大体相同。人类自身除了肤色不同外,头脑、五官、四肢等也是大同小异。人类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大体也是相似的,所以说各民族的思维总的来说应该是相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的沉积,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将东方的思维方式描述为“整体的”、“辩证的”、“具象的”和“模糊的”,而西方的民族思维被描述为“具体的”、“客观的”、“抽象的”、“精确的”。多位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季羡林先生在《神州文化集成序》中认为,东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异在于思维方式,这个差异是其他差异的基础和源泉。他说:“总之,东方的思维方式是综合型的,西方的则是分析型的。”贾玉新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提到,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东方民族的思维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著称于世。也有的学者从中西不同的哲学和文化体系的角度出发,认为我们深受儒家哲学的影响,而西方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东方人是本体的、注重整体和谐、从多归一,强调综合,而西方人是理性的、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强调的是分析。这些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常渗透在各个领域,大量表现在语言上。很多学者将语言和思维差异联系起来,对汉英语言的差别作了非常简洁和对比性的总结概述,提出了各自的侧重点,列举如下:
以上列出的众多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且都能举出许多恰当的例子来加以阐明。但概言之,汉英语言的差异是首先表现在语言词汇使用层面上的,如一般说来,汉语较少地使用抽象名词,较多地使用具有实指意义的具体名词;而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频率明显地高于汉语。英语偏静态,多使用名词;汉语偏动态,多使用动词。词汇的选择而导致的高低语境、高低音乐性等等。其次为语法层面上的,如汉语的主题突出,英语的主语突出;汉语的竹形结构,英语的树形结构等等。再者从不同的视角或语言使用的习惯上来看,如汉语的自下而上、由外到内、推理组织、散点透视、主观视角,英语的自上而下、由内到外、演绎组织、焦点透视、客观视角等等。
但是究竟什么才是汉英语言的本质差异或是最为根本的差别呢?尤金·奈达博士在Translate the Meaning一书中说到“就汉语与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那么什么是形合?什么是意合?
如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对形合的定义是:“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for example, 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
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对意合的定义是:“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an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Example: 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 washed away.”
我们知道connectives是指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并且这里只提到了小句(clause)之间的关系,没有提及词组以及中词的关系和语篇中句之间的关系。
在《译学辞典》中对形合(hypotaxis)的解释是这样的:与“意合”相对,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者句子之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者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构常用适当的连接词,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汉语句法结构重意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构多依靠语义的连贯、语境的映衬,而少用连贯词语。对意合(parataxis):与“形合”相对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者句子之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s)。汉语结构语法重意合,句中成分或句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连贯,少用连接词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灵活多变,英语则多用形合。
我国的学者在研究汉英语言的形合与意合时,不仅在小句(clause)之间,而且还指词组中词与词之间以及在语篇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是如何显示的。将形合定义为:借助形态和形式词来表达词间、小句(clause)间和句子间的关系为形合。其中,形态包括构词与构形;形式词包括连接词、介词、助词、代词、语气词等等。意合定义为:不借助形态和形式词,靠词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而实现的连接为意合。形合以形显意,意合以意统形。
从大量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语是以意合为主,英语是以形合为主。这也是英汉语的主要区别。只有把握了这一根本的区别,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词汇,调整语句结构,按目标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融入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来达到不同的翻译目的。
3. 语言逻辑结构差异及对汉英翻译的转换的启示
正是因为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意合为辅,在翻译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转换方法来达到符合译入语思维方式特点的表达,进而达到更高翻译要求。
如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马致远的《秋思》的前三句: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
在这三行诗句中连用九个名词,并列了九种具象,描绘出一幅萧瑟凄凉之景,表达出一种空旷冷落之感。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但诗中没有任何的形合手段,没有借助任何的形式(包括构词与构形)或形态词(连接词、介词、助词、代词、语气词等等)来表达词间的关系,而是靠词语本身意义上的连贯和逻辑顺序实现连接从而创造出整体的意境,以意统形。
再看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
我们可以看到译诗句式工整,词义贴切,语句流畅,韵律自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诗的具象,但根据英语的句法结构,增加了冠词、介词、动词,将原句中的九个具象转换成了三个完整的逻辑语句。虽然译入语并未反映出小句(clause)之间的关系,但通过冠词、介词以及词的附加形态(如译诗中的crows)等形合手段,自然地将原诗转换为符合英语的语法及严密的抽象逻辑思维表达要求的诗句。
再如鲁迅先生在《药》中的一段描述: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突然吃了一惊,远远地看见了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地横着。
Absorbed in his walking, Old Shuan was startled when he saw a cross road lying distantly ahead of him.
原句大量地使用动词(走、吃、看见、横),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描述,达到一种隐性的连贯表达。而译文仅以动词startle和walk为谓语,通过形态变化如分词、动名词,形式词如介词、连接词(connectives)等为手段来表示汉语中相应动词的语义和先后顺序,体现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语义结构。
在英语中我们也时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如马克·吐温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一段关于汤姆和另一个男孩打斗的场景:
So they stood, each with a foot placed at an angle as a brace, and both shoving with might and main, and glowering at each other with hate. But neither could get an advantage. After struggling till both were hot and flushed, each relaxed his strain with watchful caution…
于是他俩站在那儿,双方都斜着一只脚撑着劲,用尽力气想把对手往后推,两个人都愤恨地瞪着对方。可是谁都没占优势。他们直斗得浑身燥热,满脸通红,然后两人稍稍放松,却都小心谨慎地提防着对方……
In an instant both boys were rolling and tumbling in the dirt, gripped together like cats; and for the space of a minute they tugged and tore at each others hair and clothes, punched and scratched each others noses, and covered themselves with dust and glory.
立刻两个人像两只争食的猫一样,在地上的尘土里滚打,撕扯起来,紧接着又是扯头发,又是揪衣领,拼命地捶打对方的鼻子,抓对方的脸。两个人都弄得浑身是土,却又都威风凛凛。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在英语中我们通过更多的形合手段来表达同样的内容,汉语虽然也有相应的形态和形式词,但更注重的是意合。这是英汉语言最本质的差异。我们只有把握了这些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词、句、语段、篇章精心地选择组织,才能达到流畅自然,符合原文风格笔调的翻译要求。
参考文献
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论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与转换 篇12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一) 财务管理观念的落后
新形式下高校整体财务管理目标已由过去单纯强调社会效益最大化转向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筹资管理目标由过去单纯依靠政府经费拨款转向多方开拓筹资渠道, 投资管理目标由过去单纯政府投入改善高校软硬件环境转向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这要求财务管理能够严格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降低筹资成本, 讲求投资效益, 因此现有的财务制度远不能适应时代对财务监管机制的要求, 必须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优化。
(二) 资金运作方式落后于高校发展
1. 筹资渠道单一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不少高校还没有较好地形成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发展的筹资机制和途径。目前高校有多种渠道筹资改善办学条件:通过让企业筹资参与建设、利用高校的科技项目吸引社会投资、依托政府贴息政策向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这样借助社会力量、运用新的筹资机制, 解决了高校扩招的燃眉之急, 更为高校快速发展提供了新路。
2. 预算管理存在缺陷
高校的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必须服从管理决策目标的要求, 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学校对于各项事业经费, 在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事先无计划, 或计划与学校的实际发展不相适应, 在资金的安排上没有科学规划与合理安排, 从而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 使一些主要工作缺乏必要的资金安排, 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
3. 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
按照正常的财务制度, 高校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 严禁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定期向教代会、职代会报告财经工作, 重大财务事项应在校内公示;学校重要财务事项、非常规大额资金使用必须报主管部门备案;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和“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以责任追究、绩效评价为重点的管理制度;强化对财务工作的全程监督, 高校要以二级财务为重点, 开展定期检查;对严重违纪违规、出现重大问题的必须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然而, 在现实的资金使用过程中, 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资金的使用往往不严格按照预算进行。
4. 投资决策不力
随着高校自主办学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家和高校加大对校办产业的扶持力度, 学校通过投资、出租、出借等形式向校办产业和其他经济实体转化而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大幅度增加, 高校逐渐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合理决策的制定不但需要社会尊重高校自主权, 需要一个有才识有胆量的“强势校长”, 更需要前期充分的科学调研, 民主集中的讨论过程, 接受公众监督质疑的程序。也唯有把程序制度化、固定化, 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教育投资的风险。
(三)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高校的办学规模、以及高校的可控资源发生了深刻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使得高校经济活动内容也变的日益广泛, 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已越来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统一了核算口径、提供了财务分析指标, 但财务分析指标没有包括事业发展速度、经济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财务分析指标不健全;同时, 长期以来, 忽视财务分析, 没有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 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经验分析数据。因此, 在高校财务管理具体实践中,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创新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能够使高校的总体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又能使高等院校的财务制度适应飞速发展的高教事业的整体需要, 这样, 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环境和学校发展情况, 围绕财务管理基本制度制订适合新形势发展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从而做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1.建设和完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
“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模式的优点有利于学校集中有限的资源, 统筹安排, 分轻重缓急解决学校的问题, 保证学校完成重点教学和科研任务。财务处作为学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 在校长和总会计师的领导下, 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经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合理编制高等院校的预算, 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 努力节约支出, 建立和健全财务规章制度, 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
2.合理编制综合财务预算, 实行“统收统支”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高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的逐步形成, 尤其是高等学校实行了部门预算的改革后, 高等学校改变了原有的高校预算管理体制, 建立了“大收大支”的财务管理模式, 实行综合财务预算, 将各种渠道取得的全部收入以及所安排的全部支出统一纳入学校的综合财务计划。
3.高校财务管理评价系统的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中心环节。可以按照单位、项目、环节分别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单位评价指标用来衡量部门事业发展取得的业绩, 可以和单位负责人政绩考核结合起来;项目评价指标是按照分类的原则对不同财政支出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环节评价指标是衡量财政支出运动过程中存库、分配、购买、投资、支付等各环节的绩效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是充分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开展绩效评价活动的前提。所以, 应建立各部门自我评价、财政综合评价、绩效审计评价为一体的绩效评价机制。财务管理评价系统的构建要紧紧围绕如何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 如何合理编制学校预算, 如何科学配置学校资源, 如何真实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如何对学校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等方面来进行。
4.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使用先进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首先要抓好财会人员业务知识的更新;计算机、税务、金融、财政、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社会心理学等相关领域基础知识是从事现代财务工作的基础, 所有财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机构内部人员进行定期交流, 建立“流动上岗、定期轮岗”制度, 促进会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全方位地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 带动机构职能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定期对高校会计人员进行综合考核, 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 定期考核, 给会计人员造成竞争环境。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教育。使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 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与管理, 这是使会计实现由记账型向管理型转轨的基础。
5.调整财务管理职能
在财务处设立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和会计核算中心, 加强学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对预算外资金包括银行贷款逐步过渡到全部采用国库集中支付体制管理, 从而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对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及转换, 可以最大限度的管理好学校的资金,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培养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前提下, 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必然受到挑战。文章提出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别核算”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并就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中强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管理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亮.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 (下旬刊) , 2007, (12)
[2]李英.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战略实施构想与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08, (04)
[3]陈丽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探讨[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09, (01)
【模式转换】推荐阅读:
模式转换器08-02
翻译中的语篇模式转换10-21
新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07-28
转换结构中的框架转换10-19
平面转换07-19
光电转换07-21
转换生成10-14
转换时间10-15
转换设计10-15
转换方法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