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语篇模式转换

2024-10-21

翻译中的语篇模式转换(共4篇)

翻译中的语篇模式转换 篇1

语篇分析自诞生并建立科学体系后, 发展迅速, 得到大家一致认可。语篇分析牢固树立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 强调词、句子都为语篇整体服务, 词和句子的翻译必须在语篇的束缚和制约下才能进行。笔者从语篇分析入手, 通过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 探讨翻译中的语篇模式转换策略。通过研究提出:译者有时需要根据译入语的语言特点及表达习惯对译文做适当的调整, 以确保译文的可接受性, 或根据同一语类在译语中表现方式上的特点做适当调整, 使译文成为不同文化语境中属于同一语篇类型的实例。

语篇 (Discourse) 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 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来说, 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总的说来, 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 其中各成分之间, 在形式上是衔接 (Cohesion) 的, 在语义上是连贯 (Coherence) 的。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从表现形式上来看, 它可长可短, 长可达一本书, 短仅为一句话。在这一点上英、汉语是一致的。然而, 在语篇的内在联系上, 则又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语篇联系主要是靠语法和词汇。从结构形式上, 汉语的语篇多是句内与句间的直接结合, 形式上缺少显性的衔接手段;而英语的语篇结构形式多为句与句的有序排列, 呈线形展开, 语义脉络清楚, 一气呵成。根据语篇翻译要遵从的三要素即中心 (Topic) 、一致性 (Unity) 和连贯性 (Coherence) 的要求, 译文必须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传递完整的、符合逻辑的、脉络清楚的、语法正确的篇章。照应和衔接是语篇两大主要特征, 下面做详细介绍。

一、照应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 是指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在指称意义上是相互解释的关系。这种照应可以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例:He appeared almost Lilliputian, dwarfed by the big hickory rocking chair he occupied on the porch of the old Riverside Hotel in Gatlinburg, Tenn.But we could hardly help noticing him on that warm mid-April day:while others lounged about in causal attire, he wore a dark-blue pin-stripe suit, a Harvardcrimson necktie and a straw boater.The gold watch chain draped across his tightly buttoned vest glinted in the sunlight as he rocked ever so deliberately.He watched bemusedly as I stepped from the Jaguar XK-150, my pride and joy, and walked to the opposite side to open the door for my bride.His eyes followed as we trailed self-consciously behind the luggageladen bellboy, and he smiled a knowing smile when we neared his rocker.“Hello, young lovers, ”he said.Our honeymooner status was unmistakable.The man we came to know as Mr.B was in the dining room, sitting alone with a cup of tea, when we entered late the next morning.

译文:在田纳西州加特林堡古老的河滨旅店, 他坐在游廊里一把硕大的山核桃木摇椅上, 相形之下显得又矮又小, 跟“小人国”的居民差不多。可是在四月中旬那个温暖的日子里,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他, 因为别人都穿着便装在旅店周围闲逛, 他却穿着一套浅色条纹的深蓝色西服, 扎着哈佛式深红领带, 带着平顶硬草帽。一条金表链横挂在紧扣的背心前襟上, 随着他晃动摇椅的节奏,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直在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我们, 看着我走下我的捷豹XK-150型轿车 (它令我感到骄傲和欢欣) , 绕到另一边给我的新娘打开车门。我们跟在提着沉重行李的侍应生后面拘束地走着, 他的目光一直跟着我们。当我们走近他的摇椅时, 他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你们好, 相爱的年轻人。”他说。我们的新婚夫妇和蜜月游客身份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人会弄错。第二天早上, 我们进餐厅较晚。当时, 那位老人, 也就是我们后来结识的B先生, 正独自坐着, 面前放着一杯茶。

解析:文章开篇就用he介绍主人公, 随后又用了一系列与之相照应的人称词, 如him, his等。对于作者本人, 文章也未做身份交待, 而是一直用we, our引领读者进入故事情节。使读者读到后面才搞清he, him, his所指的这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老人原来是B先生, 而we, our指的是作者夫妇, 一对相爱的年轻人。本段文章所采取的并非是常见的照应手段, 但是照应关系始终按照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指Mr.B先生的he系列, 一条是指作者夫妇的we系列。这种人称照应的形式在文学作品里相当常见。作者的目的往往是为了留下悬念, 吸引读者渐入佳景, 以求得到对疑问的答案。

二、衔接

语篇要求词句之间在语言形式上具有粘连性 (Cohesion) , 在语义上具有连贯性。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这种常用的结合形式反映在句子层面上有语法衔接 (Grammatical cohesion) 和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两种。

例:On June 29, 2003, Katharine Hepburn died of natural causes in Old Saybrook, Connecticut.She was 96.

译文:2003年6月29日, 凯瑟琳·赫本因正常原因在康涅狄格州旧塞布鲁克去世, 享年96岁。

解析:例句中的两句英语都是主谓结构, 后一句用代词she替代前句主语Katharine Hepburn, 达到前后衔接的目的。

三、语篇模式转换

翻译应该准确转达原语的思想和风格。要想达到这一语用效果, 有时需要根据译入语的语言特点及表达习惯对译文做适当的调整, 以确保译文的可接受性, 或根据同一语类在译语中表现方式上的特点做适当调整, 使译文成为不同文化语境中属于同一语篇类型的实例。为达到这一目的, 可以从转换模式和编译文本入手。

1.转换模式。例1:Tiny islands are stung around the edge of the peninsula like a pearl necklace.Hunks of coral reef, coconut palms and fine white sand are seen everywhere.

译文:座座岛屿玲珑小巧, 紧密相连, 像一串珍珠缀成的项链, 环绕半岛。到处珊瑚礁红, 椰树成片, 沙滩如银, 景色如画。

解析:原文对珊瑚、椰树、沙滩并没有用过多的形容词加以修饰, 译文则增添了一些必要的形容词, 符合汉语景物描写的写作风格。

例2: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朵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 争艳媲美。进入桂林公园, 阵阵桂香扑鼻而来。

译文: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解析:译文删减了多处浮华的词藻和过细的枝节描写, 并对原句进行了重新排列, 使译文既能体现原文全貌, 又简洁明了。

2.编译文本。编译文本是转换语篇模式的另一种手段。它是以保留相同的主题为原则, 适当地改变原文的文本结构。

例:Hours The Washington, D.C.museums are open daily, except December25, from 10 AM to 5:30 PM, unless otherwise noted.Extended summer hours are

determined annually.Admission is free, unless otherwise noted.

译文一:时间:华盛顿的博物馆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30分对外开放, 12月25日除外, 另有通知除外。夏天的延长时间每年一定。入场免费, 另有通知除外。

译文二:开放时间:位于华盛顿的博物馆除12月25日外每日对外开放, 时间为上午10:00至下午5:30, 如有变化另行通知。夏季开放时间延长, 具体时间每年酌情而定。除另行通知外, 参观一律免费。

解析:原文是美国史密森博物馆的宣传手册, 对于美国读者来说, 他们对原文应该是一目了然。因为他们不仅对美国公共场所在夏季延长开放时间的做法十分熟悉, 也知道史密森博物馆除在华盛顿外, 在纽约也有所属的博物馆。而对于中国读者而言, 这些都是既新奇又陌生的, 当看到译文一时, 他们很难理解“华盛顿的博物馆”和“夏天的延长时间”究竟指的是什么。在“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30分对外开放, 12月25日除外”的解说中, 由于中美文化习俗的差异, 也很难弄明白博物馆在12月25日究竟开不开放。可以看出, 在此情况下纯粹直译原文不能准确、清楚地传达信息。译文二充分考虑到了语域的变化, 采取了编译的手法, 遴选了符合汉语表达方式的措辞, 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四、结语

翻译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异常复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语篇意识, 综合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自觉进行语篇转换, 才能使得译文形神兼备, 最大程度反映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浅谈英译散文语篇中的语场转换 篇2

散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语篇, 注重表意抒情, 轻叙事议论, 翻译作为一种言语使用的特殊语篇类型, 其过程离不开语境的影响。散文翻译常涉及的就是情景语境, 即语域, 它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 散文在被编码成另一种语言时, 具体语言形式的选择会因为语篇语场、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书以几篇汉语经典散文英文翻译语篇为语料, 主要从情景语境方面对语场在翻译时的转换进行分析和评估。作者目的是想强调散文翻译时语场配置的重要性, 为应用语境理论建构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散文翻译理论框架提供参考意见。

2.散文翻译时的语场转换

我们对散文《故都的秋》小句过程类型进行了分析, 整个语篇注重表意, 在这种类型的散文语篇中, 原文和译文表达不同过程的小句数量存在差异, 差异比较明显的是表达心理过程, 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的小句。具体地说, 表达心理过程的小句数量和表达存在过程的小句数量在译文都减少了, 而表达关系过程的小句数量在译文中增加了, 在对这些小句过程类型作进一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 原文表达心理过程的小句在译文中要么变成了物质过程小句, 要么变成了关系过程小句, 请看几个例子:

(1) 原文: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早晨起来, 泡一碗浓茶, 向院子一坐,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 (郁达夫, 《故都的秋》)

译文:Suppose you put up in a humble rented house inside the bustling imperial city, you can, on getting up at dawn, sit in your courtyard sipping a cup of strong tea, leisurely watch the high azure skies and listen to pigeons circling overhead. (张培基, 2007:162)

在这个例子中, 原文作者用了两个表示心理过程的谓词“看得到、听得到”, 表达了原文作者的态度和见解, 但是在译文中, 译者把这两个谓词翻译成了“watch, listen to”, 作者的内心情感被外化成一种外在的动作行为, 这和散文的本质是相违背的。因为在散文中, 作者的首要目的就是表达情感, 态度和内心想法, 此处译者一个更好的翻译方式是直接还原原文的心理过程, 不对谓词类型作出改变, 而应和原文一样, 使用表达心理过程的谓词。

除了用物质过程小句替换心理过程小句, 该语篇中同样存用关系过程小句替换心理过程小句的情况。请看下面的例子:

(2) 原文: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 屋子又低, 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 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郁达夫, 《故都的秋》)

译文:Due to the abundance of trees and the low altitude of dwellings in Peiping, cicadas are audible in every nook and cranny of the city. (张培基, 2007:163)

在原文中, “听得见”是表达心理过程的谓词, 表达了作者的感觉。在译文中, 这个表达心理过程的小句被变换成了关系过程小句, “audible”是携带者“cicadas”的特性。原文作者的感觉被翻译成了一种表达关系过程的特性, 这和原文作者的初衷不相符。

除了表达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类型的小句数量发生变化之外, 当下讨论的该篇散文译文特有的表示存在过程类型的小句数量也发生了变化, 译文表达存在过程类型的小句数量比原文数量减少了, 它们要么被变成了其他过程类型小句, 要么就直接被译者舍弃, 由于这些处理方式, 使得译文的情感意义强度被削弱。比如:

(3) 原文:秋之于人, 何尝有国别, 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 (郁达夫, 《故都的秋》)

译文:Autumn treats all humans alike, regardless of nationality, race or class. (张培基, 2007:164)

在原文语篇中, 作者用了两个谓词“有”表示存在过程, 这两个小句属于否定存在过程类型小句。这里作者选取存在过程小句类型表达的目的是突出秋天对人的态度, 不论国籍, 种族和阶级, 秋天都是公平的, 强调了秋天不会因人的国籍, 种族和阶级不同就会不平等的对待人类的特质。在译文语篇中, 译者把谓词“有”翻译成了“treats”, 小句也因此变成了表达物质过程的小句。秋天不会不平等的对待不同国籍种族阶级的人类的特性本应被凸显和强调, 但是却因译者的这种处理而被模糊化了。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散文翻译中的语场转换, 通过详细的分析和阐释, 笔者证明了情景语境的改变会导致译文语场变体的产生。在情景语境的影响下, 语场的改变主要呈现在译文小句过程类型的改变, 译文和原文语篇除了在表达心理过程的小句数量上存在差异之外, 在表达关系过程的小句数量上也有不同, 这主要是由于中文和英文的习惯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注意到语场在翻译过程中的转换, 有助于翻译理论框架的建构和完善,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英汉翻译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篇3

众所周知, 翻译的对象是原文语篇, 翻译的最终产品是译文的语篇。那么何谓语篇?语篇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交际功能, 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单位。它可以是独白、对话 (dialogue) , 也可以是众人交谈 (multiperson interchange) ;也可以是文字标志 (如交通标志) , 也可以是诗歌、小说。它可以是讲话, 也可以是文章;短者一、二句可成篇, 长者洋洋万言以上 (黄国文, 1998:7) 。德·波格然德 (De Beaugrande) 和德雷斯勒 (Dressler) 于1976年在其《篇章语言学入门》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stics) 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语篇语言学的七个标准: (1) 衔接, (2) 连贯, (3) 意图性, (4) 可接受性, (5) 信息性, (6) 情景性, (7) 篇际性。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核心问题, 在英汉翻译中, 语篇衔接与连贯是否处理得当制约着翻译的成败。本文将从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发展, 以及它们在英汉翻译中的体现说明语篇衔接与连贯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

二、语篇衔接与连贯

在语篇分析领域, Halliday和Hasan (1976) 对英语语篇中的衔接现象所做的研究对衔接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Halliday (1964:303) 首次将衔接划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 后来Hasan (1968) 对语法衔接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一般认为, Halliday和Hasan (1976) 的《英语的衔接》 (Cohesion and English)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 在该书中作者集中探讨了英语的五种衔接手段: (1) 指称, (2) 替代, (3) 省略, (4) 连接, (5) 词汇衔接。前四类为语法衔接手段, 后一种是词汇衔接方式。1985年在《语言·语境·语篇》一书中又扩大了衔接概念的涵盖范围, 把衔接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结构衔接包括平行对称结构、主位—述位结构、已知信息—新信息结构;非结构衔接又分为关系衔接和有机关系衔接。他们 (Halliday&Hasan) 沿着自己的研究方向继续探索,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衔接理论 (朱永生, 1985:36) 。在语篇翻译中, 要充分认识原文的衔接手段和方法, 使译文尽可能地体现出原文的衔接方式, 有时在一文中也可以变换衔接手段和方法, 使译文达到和源语篇异曲同工的效果。在语篇翻译中, 对语篇衔接的认识和把握会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早在现代语言学诞生之前就有了对连贯的研究, 在修辞学中, 连贯被认为是使文章获得统一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 在语篇分析领域, 对连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在这一方面, 德国篇章语言学家Harweg (1968) 对语篇中的各种替代手段 (substitution) 形成的衔接与连贯关系所作的分析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国内, 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提出语篇衔接与连贯多层次的思想, 进一步扩大了衔接与连贯的范围。胡壮麟教授提出了语篇连贯涉及多层次的观点, 认为社会符号层对语篇连贯起重要作用。此外, 张德禄教授对语篇衔接和连贯也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语篇连贯是指语篇内外所存在的语义和结构上的纵横交错的各种联系。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区别语篇与非语篇的标志, 可以说没有连贯就没有语篇。以语篇为翻译对象必然要考察其连贯性, 语篇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语篇连贯的识别和重构过程。

三、语篇衔接与连贯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1. 语篇衔接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1) 连接

连接是一种运用连接词体现语篇不同成分之间所具有的逻辑关系的手段, 使用连接词语来表明转折、递进、因果等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翻译时要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 将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有条理地连接起来, 使整个语篇构成一个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语义单位。在美国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有这样一句话:

原文:Finally his left hand found the line and he leaned back against the line and now it burned its back and his left hand, and his left hand was taking all the strain and cutting badly.

译文:他的左手终于抓住了钓索, 他仰着身子把钓索朝后拉, 这一来钓索火辣辣地勒着他的背脊和左手, 这左手承受了全部的拉力, 给勒得好痛。

这个例句是描写老渔夫与大鱼对峙的场面, 一句话中就用了五个“and”, 将一个一个动作连接起来, 既体现了老渔夫的捕鱼经验, 又体现了大马林鱼强烈的求生欲望,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连接词, 将情景描述得惟妙惟肖。

(2) 照应

照应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作用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的现象, 表现的是意义之间的一种关系, 可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其中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是较有价值的研究对象。在翻译时, 译者需要认清人称照应的关系, 当英语中的代词必须被还原成汉语名词时, 在译文中就要把它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

原文:In addition to its central academic role, Sommers says that writing provides a vital means of support, helping students“see that they are active participants, that they can do the work.”

译文:萨默斯说:写作不仅在大学学习中占有核心地位, 而且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 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积极地参与者, 他们有能力学习”。

在这个例句中, its照应的就是writing, 汉语习惯于先直指, 然后才指代, 因此在翻译时, 先把its还原为writing, 更加符合译语的习惯。

(3) 替代

替代指的是用一个替代词取代语篇中的某一成分。被替代的部分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 从而不但使用语篇前后承接, 而且在语篇中传递对比信息, 以此增加了语篇的衔接功能。在翻译实践中, 替代一般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替代。

原文:If she did not speak with Rebecca on the tender subject, she compensated herself with long and intimate con versation with Mrs.Blenkinsop, the housekeeper, who drop ped some hints to the lady’s maid, who may have cursorily mentioned the matter to the cook, who carried the news, I have no doubt, to all the tradesmen.

译文:她不好和丽贝卡谈这个难以出口的问题, 只好和管家娘子白兰金索泊太太亲密地长谈了好机会。这个管家娘子, 漏了些口风给上房女佣人。上房女佣人也许略微对厨娘说了几句。厨娘又一定去告诉了所有那些做买卖的。

在以上这个例句中, 作者用三个who, 替代了依次出现的the housekeeper, the lady’s maid和the cook。汉语中没有类似的替代用法, 所以, 译文采用了分句的方式, 形成了词汇衔接关系。

(4)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指的是运用词汇达到语篇衔接的目的。在英汉翻译中, 译者需要辨别词汇连接, 找出相对应的译文词语, 方能增加文章的准确度。

原文:They are deeply interested in using chemicals that will make the bread seem“fresh”for the longest time and look deceptively real.Some months ago, I bought a loaf of stuff and, experimentally, began pressing it together.

译文:他们极度关注如何使用化学成分, 使面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看起来还是很新鲜, 以此制造一种虚假的真实。几个月前, 我买了一个长条面包, 做了个挤压实验。

在例句中, stuff本意为“材料, 东西”, 但是在此将其翻译为“买了一长条东西”, 明显不准确, 其实这里的stuff就是指的前句的bread, 弄清这个词汇衔接关系后, 显然把stuff翻译为“面包”是完全正确的。

2. 语篇连贯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1) 语篇连贯的识别

大多数语言学家都把衔接看作是语篇的表层结构关系, 而连贯是语篇深层的语义或功能连接关系。也就是说, 语篇的衔接是通过词汇和语法等表层结构形式实现的。因此, 衔接只是为了实现语篇连贯而可能用到的手段, 语篇表层的衔接是建立在深层的连贯性基础之上的 (苗兴伟, 1998:47) 。

语篇连贯是指深藏于语言底层的语义和功能连接关系, 它有赖于语篇产生的语境信息、背景知识和语用推理, 对语篇连贯的把握是指从宏观上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语篇外部影响语篇连贯的因素进行动态分析, 这对于原文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也是更高层次的语篇分析。例如:

原文:He stood by the next-door girl at the counter.Would she buy it too, calling the items from a slip in her hand.Chapped:washing soda.And a pound and a half of Denny’s sausages.His eyes rested on her vigorous hips.Woods his name is.Wonder what her does.Wife is oldish.New blood.No followers allowed.

译文:他朝柜台走去, 排在邻居女仆的后面。她念着手里的那片纸上的项目。也要买腰子吗?她的手都皱了。是洗东西的时硷使得吧。要一磅半丹尼腊肠。他的视线落在她那结实的臀部上。她的主人姓伍兹。也不晓得他都干了些什么名堂。他的老婆已经上岁数了。这是青春的血液。可不许人跟在后面。

这个例子节选于乔伊斯的《尤里西斯》, 该译文采用了连贯方式展示了原作的独有特点, 通过意识流小说典型的场景展示和人物一时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译者很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篇章结构和处理手法。同时, 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 思维方式的不同需要译者在语言形式上进行调整和变通, 而文化差异存在则要求译者对造成连贯失调的文化缺省给予补偿。要想交际获得成功, 译者就必须不仅要了解到与原作者紧密相关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 而且要尽可能地揣测原作者在语篇中的态度和观点, 从而洞悉原文的文化缺省。对于存在着文化缺省而阻碍连贯性理解的语篇, 译者有责任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 使译文读者对语篇获得连贯性的理解。

原文:“And supposing you preserved in your obstinate fast, and died by that means, and they refused to bury you in the precincts of the kirk?”I said, shocked at his godless indifference.

译文:“如果你硬要任性地爵士下去, 并且因此死去, 人家又拒绝把你埋在教堂的墓地呢?”我说道, 对他这样漠视神明, 感到大为震撼。

此句节选自《呼啸山庄》, 希思克利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 便通过解释来作践自己以求早日死去, 好与凯瑟琳同葬一穴, 终日相伴。根据基督教的观点, 自杀的违法上帝意志的。在旧时的英国, 自杀者不配葬在教堂的墓地, 而只能埋在十字路口。因此, 只有译者了解了原作者所处的文化、宗教背景, 才能成功完成翻译工作。

还有一些语篇连贯必须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明白他的真正含义。如:

A:The water is bolting.

B:I’m in the toilet.

A:Ok.

这是一个表层不存在衔接标记的语篇, 要理解这个语篇的含义, 必须考察整个交际行为发生的语境。这段对话所包含的两个言语行为却是连贯的。从语用和功能的角度看, A叫B去关火, 水沸腾了, 但是B恰巧正在洗手间, “I’m in the toilet.”的“言外之意”是我在洗手间, 不能去关火。这样语篇的连贯性就显现出来了。为了达到原语篇交际中的连贯功能, 翻译该语篇应摈弃原文的表层意义, 挖掘其深层的隐含意义, 实现译文中的连贯重构。

(2) 语篇连贯的重构

就语篇连贯而言, 译者必须首先认清原文的语义层次和逻辑脉络, 因为翻译过程不仅是一种符号的转换过程, 而且是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 这种转换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环境的人们思维惯势的对应、对照、甚至冲突。原文语篇连贯的理解并不足以保证译文语篇的连贯, 因为译语语篇的连贯结构源于但不等于源语语篇的连贯结构;语篇翻译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连贯的识别和重构过程 (王东风, 1998:39) 。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在把握原文语篇结构的前提下, 常常要对译文语篇的连贯结构依据它的语篇连贯模式和规律重新建构。

原文:There is also an informal network of connections that enables a general to call a scientist to get his son admitted to an institute, a scientist to wangle a return draft deferment, or a movie scriptwriter who was produced a god Soviet spy film to call the security services to get permission for his wife and daughter travel to the West.

译文:苏联社会还存在一种无形的关系, 凭着这种关系, 一位将军可以通过一位科学家, 把他的儿子录取进大学。作为报答, 这位科学家又可以弄到一张缓役证。凭着这种关系, 一位有名的反特电影剧本作者可以到保安机关为他的妻子和女儿搞到去西方国家旅行的许可证。

原句本是一个很长的英语复合句, 而在译入语中却成了几个顺接关系的句子, 原句中的独立诸主格结构都换成了单句。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报中西两个民族曲线思维和直线思维的特点, 对于可能造成连贯中断或滞隔的部分, 应把原文的深层连贯推到语符表层, 并对同一深层连贯的表达潜势进行优化选择, 才能使译文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和谐统一。

四、结语

衔接是语篇表层的结构形式之间的语义关系, 连贯是语篇深层的语义或功能连接关系。综上所述,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必须在完全充分理解原文语篇结构的基础上, 灵活地运用衔接与连贯手段, 才能使译文“信、达、雅”, 为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苗兴伟.论衔接与连贯关系[J].外国语, 1998, (4) .

[5]王东风.语篇连贯与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6) .

试论诗歌翻译中的语篇显化 篇4

黄国文 (1987) 在《语篇分析概要》中指出, 语篇是指由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两大重要标记。衔接主要依靠语法和词汇两大手段来实现, 而连贯则主要依靠逻辑推理或直接判断。例如汉语语篇, 它的语义连贯, 但句与句之间少有关联词语, 即形式上缺乏显性的衔接手段, 但读者或听者仍然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或知觉判断来理解语篇的语义。英语民族由于受“直线思维”的影响, 其语篇结构形式多表现为句与句的有序排列, 衔接严谨, 逻辑明确。形式上前后照应, 语义上指称明晰。

显化是指翻译过程中, 将源语文本语句间的隐含关系显性衔接等手段明示出来。任何一种语言在应用过程中, 都包括了语义的明示和隐含, 其依据是具体语言的文化规范。然而, 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需要将源语言译成目的语言, 有些明示和隐含之间的平衡必然会被打破, 译者往往根据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和语言习惯来明示源语文本中的隐含语义, 使译文自然流畅, 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规范。 (胡开宝、陶庆, 2009) 。

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汉英语篇结构特点的对比分析, 从语篇显化的角度研究英译汉诗过程中译者对衔接和连贯的处理, 希望本文的分析会给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二、语篇标记:衔接与连贯

“衔接” (cohesion) 和“连贯” (coherence) 是语篇的两大重要标记。很多讨论语篇分析的论著都曾论及这两个概念。Halliday and Hasan (1976:4) 指出, 衔接是一个语义 (Semantic) 概念, 它是指语篇中词句之间存在的意义关联。当语篇中的某一成分需要依赖于另一成分得到解释时, 便产生了衔接。例如:

1. Mrs.Thatcher has resigned.She announces her de-cision this morning. (Baker 2000:181)

在这里, 对she的解释要依赖第一句中的Mrs.Thatcher:she指的是其前面的Mrs.Thatcher这个人。通过使用代词, 实现了前后两个句子在语义上的衔接, 这种衔接称为“照应关系”。除此以外, 实现衔接的常用手段还包括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手段和词汇重复、同义词、反义词等词汇手段, 这里不一一赘述。

连贯是一种心理现象, 它在语篇形式上没有明确的表现, 但却存在于作者 (讲话人) 和读者 (听话人) 的头脑意识中。Mona Baker (2000:218) 指出:“连贯类似于衔接, 都是组织和创造语篇的关系网络:衔接是表层关系网络, 而连贯却是深层的潜藏于篇章表层之下的概念关系网络。”语篇中的成分之间可以没有衔接关系, 但一定要有连贯。例如:

2. A:That’s the phone./B:I am in the bath./A:OK. (Widdowson 1978:29)

在这里, 三句话在表层语义上似乎没有衔接, 但它们隐藏在表层语义之下的深层语义却是连贯的。

三、语篇显化:英译汉诗之表现与影响

汉语语篇的典型特点是深层连贯、言简意赅。这一特点在汉语古诗中表现尤为突出。而英语语篇衔接严谨, 语义连贯诉诸理性, 因而语篇易长。这种语篇结构上的差异给英译汉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使译诗既保持原诗的文体风格又保证语义连贯, 一直是译者们不断探索的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两首汉语古诗的译诗, 从而体会语篇显化在汉诗英译中的表现与影响。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从语篇角度来看, 这首诗的语义是连贯的, 作者所表达的与友人依依惜别以及自己豁达坚强的意象生动形象, 跃然纸上。诗中各行之间毫无疑问存在密切的语义关系。但是这首诗并没有出现体现衔接意义的语法手段或词汇手段, 这正是汉语诗歌的典型特点, 即词少义丰, 简明婉约。但也正是这一以少胜多的特点给汉诗英译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和难度。

王昌龄这首诗有多种英译本, 衔接显化体现得最明显的是陶洁的译文 (见黄国文2003:22) :

Seeing Xin Jian Off at Hibiscus Pavilion

Along the river that merged with a cold rain,

We entered the Wu city late at night.

Early at daybreak I bid you farewell,

With only the lone Chu Mountain in sight.

If my kinsfolk in Luoyang should Feel concerned,

Please tell them for my part,

Like a piece of ice in a crystal vessel,

Forever aloof and pure remains my heart.

译文最明显的衔接手段是人称照应 (Personal Reference) , 画线部分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在原诗中没有对应部分, 通过使用这种衔接显化手段, 使译诗指代清晰, 语义连贯, 从而使英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不难看出, 这种通过语篇衔接而达到语义连贯的代价却是丢失了汉诗原有的简洁婉约的文体风格, 造成译诗诗篇偏“胖”。

从形式的对等角度看, 英译诗往往很难和原诗“对等”。陶洁的译文也有这样的问题, 其中第四小句 (Please tell them for my part) 在原诗中找不到对应的成分, 译者通过增补句子, 实现了对原诗隐含意义的明示, 这是语篇显化的又一具体表现。

下面我们要分析的另一首诗是王维的《鸟涧鸣》, 原文如下:

鸟涧鸣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也有多种英译本, 以下我们要分析的译本出自Wai-Lim Yip (见Sam Hamill 1993:45) .

Bird-Singing Stream

Man at leisure.Cassia flowers fall.

Quiet night.Spring mountain is empty.

Moon rises.Startles a mountain bird.

It sings at times in the spring stream.

Wai-Lim Yip的译文句子短促简洁, 衔接手段运用较少, 只在最后一句用“it”回指第三句里的“a mountain bird”。这可能是因为Wai-Lim Yip在翻译这首诗时, 想要尽量保持原诗简洁明快的文体风格, 因此尽量压缩了英语中的逻辑词或衔接词的使用。所以说译诗较好地呈现了汉语诗篇偏“瘦”的特点。然而有的评论家在点评时, 认为该译文略似英文电报的语气。

四、结束语

本文着重从衔接与连贯的角度讨论语篇显化在诗歌翻译中的影响和表现。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汉语的衔接显化程度远远低于英语的衔接显化程度, 这在汉语诗歌中表现尤为明显。汉语更注重以神统形, 即意合;而英语则更注重以形统神, 即形合。汉语连贯紧凑, 语篇内句与句往往直接组合, 少逻辑衔接成分, 语义连贯诉诸意向, 汉诗简洁婉约, 诗篇偏“瘦”。而英语语篇为了追求严谨的衔接, 语句内外大量使用了逻辑词、语法词、功能词等。英语的语义连贯更加诉诸理性, 因此诗篇在形式上偏“胖”。在诗歌翻译翻译中, 要达到译诗即表意清晰又地道自然, 必须根据不同语言语篇显化的差异选择衔接和连贯的形式。

本文只讨论了英译汉诗的显化处理, 主要涉及衔接显化这一手段。至于语篇显化在其他语域和其他语言中如何体现, 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摘要:显化是指翻译过程中, 将源语文本语句间的隐含关系显性衔接等手段明示出来。汉语语篇少表层衔接, 但深层语义连贯。英语语篇则主要通过衔接达到语义连贯。这种差异造成诗歌翻译尤其是英译汉诗时, 译诗与原诗文体风格的差异, 译诗中的语篇显化现象明显。

关键词:衔接,连贯,诗歌翻译,显化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2]黄国文.汉英语篇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尝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2) .

[3]胡开宝, 陶庆.汉英会议口译中语篇意义显化及其动因研究—一项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4) .

[4]姜菲, 董洪学.翻译中的显化思维和方法[J].外语学刊, 2009, (4) .

[5]刘玉梅.英汉语篇语料分析:衔接显化, 语域与语篇连贯[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6) .

[6]Halliday, M.A.K.and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7]Baker, M.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8]Widdowson, 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上一篇:国际工程与索赔下一篇:产业微笑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