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2024-10-02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共8篇)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篇1

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汉英文翻译时, 实际上是实现两种语言之间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工作要实现对源语言的解码以及对目标语言进行编码重构。由于在汉语以及英语属于不同的两大语言文化体系, 并且汉语与英语都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导致了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文化瓶颈问题。因此, 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加强对文化特色问题的分析, 对于解决汉英翻译中出现的文化问题, 提高汉英翻译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汉英翻译中文化问题的表现

1、认知问题

汉语和英语分属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这导致了中西方对不同事物的认知也呈现出了十分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文化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 象征着权利以及神圣, 在西方文化中则恰好相反dragon被认为是邪恶的怪, 代表着灾难以及罪责,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 圣经中多记载的恶魔撒旦被描述为“the great drago n”。由此可见,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差异, 导致在文化特色上也存在十分明显的特征。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转换, 在对龙的翻译中就不能建的翻译为dragon, 在进行实际的翻译中龙一般会被翻译为tiger, 因为在西方文化中tiger的寓意, 与我国文化中的dragon的寓意十分接近。又如在进行白象牌电池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不能使用直译的方式, 将其翻译成White Elephant, 在英文文化环境中White Elephant表达是没有用而且十分累赘的东西。因此, 考虑到英语具体的文化环境可以使用lion代替, 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

2、心理特质不同

中西方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也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 进而导致了中西方之间的心理特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对西方女性而言, 年龄问题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询问女性年龄是十分不礼貌的表现, 但是在中国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此, 在进行汉英互译的过程中, 需要对西方人的心理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特质有准确的把握。在进行商务活动中, 在中国商品广告经常出现的老少皆宜, 如果翻译成英语中“suitable for both the old and the young”, 殊不知, 广告中出现的“old”在下方文化环境是一大禁忌。因此, 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西方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心理差异是进行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重点。

3、价值认同差异

在中西文化的影响下, 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要引起翻译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价值观念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深层次要素, 既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崇尚群体观念, 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的价值。中国以形象、综合的方式看待事物, 西方人则以抽象、分析的方法对待事物。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受到了儒家文化的诸多影响, 因此在亲属以及社会关系的表达上显得十分严格, 但是, 对于英语国家而言, 亲属关系则表现的现对宽松, 在英语中通常也只会使用uncle以及aunt表达对长辈的称呼, 对于晚辈一般采用nephew和niece称呼, 对于和自己同一辈的人使用brother和sister称呼。

二、文化特色背景下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1、直译

直译指的是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在不违背语言规范以及引起误解的前提下, 在进行翻译时保留源语言的比喻以及民族历史等内容, 实现语言之间的转换。尽管汉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但是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中也有共通之处。因此, 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 针对汉英语言中的比较接近的使用方法, 在两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十分相近的时候, 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在进行汉英翻译工作时, 针对“Easy come, easy go”, “to be on thin ice”, 就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翻译成为“来得快, 去得快”, “如履薄冰”。在类似句法结构, 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虽然对读者而言可能有一些生疏, 但是对于这些具有明显民族色彩以及地方色彩, 因而最好直接采用翻译的方法。如“The Trojan horse”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 the teeth”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2、意译

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导致了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 很多时候不能够采取直接翻译的方法, 这时候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根据源语言的具体含义在对象语言找出能够正确表达源语言含义的表达方式进行意译。例如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对英文“as old as Methuselah”如果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应该翻译成“与马士萨拉一样老”, 直译的方法翻译过来, 很明显读者很难理解其具体表达的意识, 如果采用意译的方式则可以翻译成为“寿比南山”, “长命百岁”则使得翻译能够更加准确和恰当, 符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 更容易被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又如在翻译的过程中将汉语“天有不测风云”翻译成英语, 不能够直接进行翻译, 因为在英语环境中没有单词表示“风云”的意识, 因此,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比较适合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只有翻译成“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 e”, 才能准确的表达汉语的意思, 并且不会造成误解。

3、直译与注释

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能够保持原文的色彩, 也经常会采用将直译与注释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工作。这样在进行汉英翻译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在最大的可能上保持源语言的语言特征, 另一方面可以使对象语言含义表达的更为明确, 能够体现出源语言的文化色彩。例如在对英语原句“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进行翻译时简单的进行直译, 则是“周五到了, 他们要出去喝个酩酊大醉”, 虽然直译过来在表面上没有语法结构和句法错误, 但是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会感到迷惑不解, 但是如果在星期五之后注释发薪日, 则可以使翻译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三、结语

在汉英翻译长期实践的过程中, 严复提出了翻译信、达、雅的三要求, 美国著名的翻译家NIDA则提出“动态对等的原则, 这对于推动汉英翻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 语言是对文化的表现, 语言的翻译也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的翻译。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要有良好的中英文化基础。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合理的解决文化特色问题对于推动汉英翻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要: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不仅仅是对单词、语句进行准确翻译, 同时也包括文化的融合。这要求翻译工作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种翻译技巧, 同时也要对中西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把握, 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将英语作品翻译成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作品, 提高其翻译作品的可读性, 对与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也同样如此。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特色, 才能妥善解决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 使汉英翻译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关键词:汉英翻译,文化特色,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田杨, 李永安, 董娜, 申艳星, 史文君.语言国情学视阈下“五行”翻译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 (02) .

[2]张永萍.从文化彰显的角度谈谚语翻译中的异化原则[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5) .

[3]徐艺齐.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选择——基于《纽约时报》英译中国特色词汇的分析与启示[J].海外英语, 2015 (13) .

[4]李静.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英语广场, 2015 (08) .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篇2

文化差异对翻译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从生活方式、地理环境、文化意象、宗教信仰、典故几个方面探讨文化差异对汉英习语翻译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对文化差异的了解是习语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作 者:卢榆梅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刊 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H31 关键词:汉英翻译   习语   文化差异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篇3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1971年, K.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 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相结合, 并将“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标准, 提出评价译文的好坏, 要看它是否实现了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她认为翻译要求和批评模式都应该基于原语和译语的功能关系。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 能够使译者更加敏锐地感知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 从而帮助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功能翻译理论要求译者注重文本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考虑。功能翻译理论重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翻译实质的阐释;二是对译者的角色分析;三是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是费米尔、诺德等提出的“目的论” (Skopos theory) 。他们认为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应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二、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文化传输问题

(一) 语言文化意象的错位

如果译者忽视了原语的文化意象, 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 造成原文与译文在文化专属性传递上的偏差。当前在文化意象的处理方面, 功能翻译理论存在着三种缺陷:一是译者常常略去一些文化意象, 不进行翻译;二是译者主观对意象进行解释、引申, 使原语的文化意象遭到破坏;三是译者常常用目的语中具有相似涵义的意象取代原语的文化意象, 使得读者失去了解原语文化意象的机会。例如:“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这句话的一种译法是“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这个翻译虽然实现了译文文本与原语文本在功能上的对等, 却略去了原语的文化意象, 从而导致原语文化意象的缺失。

(二) 低负载翻译或超负载翻译

低负载翻译是指原语词语的文化内涵大于目的语词语的文化内涵, 出现文化信息过载, 超出目的语读者的信息接受范围。相反就是超负载翻译, 超负载翻译会导致译文中的文化涵义出现缺失。例如暗喻、典故、习语等, 由于它们所特有文化内涵和多重语义, 非常容易成为欠额翻译的牺牲品。例如将“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译成“本末倒置”, 这个翻译忽视了原语的文化内涵, 属于欠额翻译的范畴。

三、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和联想, 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词语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译者在翻译这类词时要特别注意。中西文化对某些动物的喜好褒贬不同, 有着深层的文化内涵。“龙”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同时诞生, 象征着吉祥、高贵, 中国人自古就自称为“龙的传人”。一切与龙相关的成语都是褒义词, 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乘龙快婿”等等。而与“龙”对应的英文单词“dragon”在西方则象征着邪恶, 常用来指“悍妇” (a woman who behaves in an angry, unfriendly way) , 英文口语中有一个管用语“chase the dragon”, 意指吸食毒品;“to sow dragon’s teeth”意指埋下了不合的种子。某些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汉语中, “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喜庆、温暖, 英语与之对应的单词“red”则象征着暴力、罪恶。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了解原语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可以采用注释的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但要注意原语文化信息的取舍, 以防止信息过多, 超出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范围。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曲雯.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翻译的文化失真与补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3]、王发德.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因素转换[J].肇庆学院学报, 2007 (5) .

[4]、王金铨.从Skopos理论解读中国近代翻译中的变体现象[J].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0 (6) .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篇4

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实用翻译占整体翻译活动的比重越来越大, 其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二、文献综述

方梦之教授曾指出应用文体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 (同时考虑信息传递的效果) , 它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信、达、雅”是文学翻译的公认标准, 那么既然应用文体翻译有别于文学翻译, 应用文体翻译就应打破“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的桎梏。

德国学者汉斯·弗米尔于上世纪8 0年代提出的目的论 (skopos theory) 为实用英语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弗米尔的理论体系中, 翻译被看作是一种行为, 一切行为皆有目的。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受众, 即译文预期的接受者, 而原文的地位明显下降了 (Nord 11-12) 。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在实用英语翻译这一行为中, 翻译的目的是让译文预期接受者接受译文, 原文只不过是提供信息的文本, 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

但近年来, 国内学者开始试图建立能指导实用英语翻译实践的理论, 其中包括林克难教授提出的“看、易、写”和丁衡祁教授提出的“模仿-借用-创新”等理论。

林克难教授在2003年提出了“看、译、写”的实用英语翻译原则 (后来改为“看、易、写”) 。所谓“看”, 是指看平行文本, 大量地接触英语中的真实语言材料, 并将其记下, 以备用时之需, “看”是成功进行实用英语翻译整个过程的基础;所谓“易”, 是指按照相似情景下, 英语同类材料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进行翻译, 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有本质区别, “信”不再是衡量译文翻译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而更多地考虑了译文功能、译文效果和读者反应。“写”是实用英语翻译的最高境界, 是指译者根据发起人提供的内容, 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直接用英语进行写作。“看、译、写”是一个递进式的过程, 其中“看”是基础, 是最重要的一环, “易”是核心, “写”是“易”的升华, 是对“易”的更高要求。“看、译、写”对指导实践的最大贡献在于简便、易行、有效、操作性强。

丁衡祁教授2006年提出了“模仿-借用-创新”模式 (ABC模式, 即Adapt-Borrow-Create) , 对林克难教授的“看、易、写”原则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具体是指, “英语中如果有现成的对应的表达方式, 我们就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 这一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适用的。英语中如果有类似的表达可以参照借鉴时, 我们就可以采取‘嫁接改造’的方式”。这种情况也表较普遍。如果我们要翻译的公示语在英语里找不到相同或相近的表达, 那么就必须按照英语的习惯和思路进行创译, 一定要防止对号入座的机械翻译。”其中的“模仿”、“借用”是“看”和“易”的具体体现, 在“看过”平行文本之后, 对相对应的表达及进行“变易式”的“拿来就用”和“嫁接改造”。而“创新”则弥补了“看、易、写”未涉及的内容, 即如何翻译平行文本中没有对应表达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可见, 丁衡祁教授的“模仿-借用-创新”模式是对林克难教授的“看、易、写”原则的延伸与细化, 二者都为指导实用英语翻译实践, 提高译文质量做出了贡献。

三、实用文本的划分

在实用文本的翻译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删除一些有碍于信息交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 那么如何把握这删减的程度呢?为解决这个问题, 在此, 笔者建议应对这些包含文化内容的实用文本进行分类, 分别讨论翻译策略。本文讨论的实用翻译按照霍恩比的分类法是指除文学翻译和专门用途翻译之外的一个独立门类 (林克难5) 。依据对文化内容的删减程度, 可把包含文化内容的实用文本分为三类:第一类:内容介绍类, 如旅游景点介绍、指南等;第二类:信息提示类, 如标记语、新闻和企事业单位介绍;第三类:宣传促销类, 如宣传口号、广告语等。其中, , 从第一类至第三类, 删减灵活度依次递增, 以下举例详细论述这三类划分及相应的翻译策略。

四、举例说明及翻译策略探讨

1. 内容介绍类

以旅游景点介绍为例, 各个国家的旅游景观, 特别是人文景观, 都记载了一个国家的历史, 是文化与历史的积淀。当然, 这些文化内容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是陌生的, 是不便于他们理解的。但是如果删除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 那么中华文化又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呢?事实上, 外国在介绍本国旅游景观时, 同时保存了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内容。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一个旅游景观信息网站上介绍芝加哥历史博物馆的内容:

The recently renovated Chicago History Museum is just the place to get an idea of how this great city grew and developed.The museum's permanent exhibition'Crossroads of America'contains plenty about the Lincolns, Capones, Daleys and other notable.

The'City on the Make'exhibit recreates Fort Dearborn, Chicago's first settlement;the fire and Haymarket riots get their close-up in'City in Crisis.'

The city's oldest cultural institution has a vast collection of photography, film, manuscripts, paintings and decorative art plus a wealth of material devoted to architecture and showstopper exhibits like a 1978 Chevy Monte Carlo custom low-rider and Lincoln's death bed.

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这则介绍涉及了许多关于美国历史的内容, 请见划线的地方。有的历史内容是我们熟悉的, 但有的我们并不是非常熟悉, 但通过这则对芝加哥历史博物馆的介绍, 我们至少会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有兴趣的游客会继续探寻细节内容, 这无疑宣传了芝加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因此, 笔者认为, 当我们面对带有浓重传统文化色彩的文本时, 译者应用地道的英文原原本本地表达这些文化内容。尽管这可能给目的语读者在理解上造成一定困难, 但至少在翻译中文化内容得到了保留, 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文化内容也会慢慢地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2. 信息提示类

对于信息提示类文本, 向读者传达信息是主要目的, 在兼顾原文与译文的基础上, 可适当删除有碍于读者理解的中国特色文化内容, 翻译灵活度相对于内容介绍类来说有所加大。下面以一则新闻和一段城市介绍为例, 来说明信息提示类实用文本的翻译策略。

我们来看一则城市介绍:

惠州市是广东省辖城市,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 珠江三角洲的东端, 属于今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战国时期属楚国, 隋朝称“循州”并设府。公元1021年改称惠州。据《方兴纪要》载, 惠州“东接长汀, 北连赣岭, 控潮梅之襟要, 半广南之辅翼, 大海横陈, 群山拥后, 城岭南之名郡也。” (汤富华)

相应的译文是:

Huizhou city is located at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east part of Pearl River Delta, which is under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It is an open zo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t has been an administration prefecture named Xunzhou ever since the Sui Dynasty (581-618A.D.) .After 1021 it was named Huizhou until now.The city is a very important spot for her strategic and geographic position. (汤富华)

译者对“据《方兴纪要》载……城岭南之名郡也”翻译得非常灵活, 没有拘泥于原文, 而是抓住了要点, 译出了内在含义, 删除了诸如“方兴纪要”、“长汀”、“赣岭”、“岭南”等文化内容, 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效果。

3. 宣传促销类

宣传促销类文本的主要目的是激发人的热情、激励人的行为。文本的信息与内容是为此目的服务的。所以, 只要翻译达到了此目的, 这种翻译就应认为是成功的, 而文本本身的内容与信息的传达也就不重要了。与前两种实用文本类型相比, 宣传促销类文本的翻译灵活度大大增强。以一则广告为例, 广州美食闻名天下, 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对“食在广州”的一种翻译是:

If you like the great cuisine, come to Guangzhou.

这个译文文法、意思都正确, 但作为广告平淡无奇, 不具吸引力。相比之下, 以下这个翻译更能吸引游客:

East or west, the Guangzhou cuisine is best.

此译文并没有拘泥于“食在广州”的字面意思, 而是进行了发挥创造, 套用了英语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的格式, 对游客具有亲和力, 达到了吸引游客到广州品尝美食的目的。

五、结语

对实用文本的细分, 为在翻译实践中从宏观上如何处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 (翻译时对文化内容的取和舍) 提供了参考。在此需要强调的是, 虽然上述三种实用文本在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上有所不同, 但在翻译具体操作中仍要用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符合英美人士思维方式的地道英文来表达这些文化内容, 只有这样, 这些文化内容才能更好的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要想做到这一点, 林克难教授的“看、易、写”翻译原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翻译的具体步骤;当我们遇到平行文本中没有的中国特色文化内容时, 可以采用丁衡祁教授的“模仿-借用-创新”模式中的“创新”方法, 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英美人士的思维方式创造出相应的表达。宏观上实用文本的细分与微观上林克难教授的“看、易、写”翻译原则和丁衡祁教授的“模仿-借用-创新”模式相结合, 实用文本翻译的质量应当有所改进。

摘要:本文在“目的论”“看、易、写”“模仿-借用-创新”等实用翻译理论的基础上, 对如何处理实用文本中的中国文化问题进行探讨, 并建议把这些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实用文本进行分类, 区别对待, 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实用翻译,文化,看易写,模仿-借用-创新

参考文献

[1]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 2006 (6) .

[2]方梦之.我国的应用翻译:定位与学术研究---2003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侧记[J].中国翻译, 2003 (6) .

[3]刘季春.广告标题、口号的套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7 (4) .

[4]林克难.从信达雅、看易写到模仿-借用-创新---必须重视实用翻译理论建设[J].上海翻译, 2007 (3) .

[5]汤富华.企业对外推介英译得文体与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 2000 (6) .

[6]Jenny Williams&Andrew Chesterman.The Map: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4.

[7]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篇5

一、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 at sea等就囊括在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了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极其丰富。如:talk horse(吹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二、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的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地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三、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曾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钟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使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被读者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各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地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05-115.

[2]熊启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8) :342-345.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篇6

伴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和世纪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 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也随之日益扩展。这样的形势下, 汉英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就逐步凸显其日益重要的绝对地位。而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 翻译对世界全球化进程、世界推进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而言, 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全球视野人们让充分地认识到, 跨文化内容在翻译中的影响性功能与作用, 翻译中的文化纬度问题备受关注, 跨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活动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局限。尤其在汉英翻译过程中, 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阈下, 现如今的汉英跨文化翻译更是肩负着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

二、翻译与文化

世纪著名语言学及翻译学家尤金·奈达在他的《语言, 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曾经这样来描绘语言, 即“语言在文化北京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语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以致于读者在不认真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前提下, 对于任何文本都无法有效地地加以理解。”[1]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 翻译, 顾名思义, 指的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 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从这一定义来看, 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 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中, “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 “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

而文化一词, 包涵了天地万物信息的产生、融汇与渗透。它的概念十分广泛。笼统说来,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 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诚如人们所见,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2]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 直接反映文化现实; 而同时, 语言更是文化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文化借由语言得以具体地展现和延续。这就意味着, 与语言关系密切的翻译, 实质上不仅仅是不同语言间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 原作和译作其实都是文化的产物。[3]

而Mary Snell Hornby更是明确指出,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4]在汉英和汉英翻译中,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和反映了英语和汉语所承载的文化, 是世界文化典型的代表: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由于历史、地域、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不用影响, 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明显差异, 这也给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烙上了达成跨文化交际功能的必须和必然。

三、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

现如今, 经济文化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沟通与融合,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的语言, 也随之成为了各文化间深入认知与交流的核心工具, 不同文化语境的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频繁。也正因如此, 翻译也从最初的单纯信息传递逐渐转变成为了借由语言来进行跨文化的传递。作为跨文化交际学科与翻译学科的交叉领域,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5]翻译须得投入实践, 接受实践的检验。翻译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其目的是进行跨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它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又是一种异文化的认知过程。由此可见,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翻译其真正目的也不再局限于信息交流, 而是完成跨文化交际翻译的构建。

跨文化交际翻译需要将原文的信息和原文读者的认知理解, 毫无差异地在译文文本和译文读者的脑海中构建。但由于不同语言的并行存在、地区文化的差异性以及相似性、还有人的感知能力和领悟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导致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语言与文化的个性和特殊在一定程度上又构成了沟通的障碍, 甚至造成了译者在理解与诠释异文化的语言和文化现象时, 会按照自己母语文化的语言和习惯来对异文化进行认知推理, 这样难以正确把握原文, 更不用说在译文中的重现了。

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 ( Eugene Nida) 所说: “当某一信息的表达形式是该信息所含意思的实质性成分时, 需把这种意思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就很困难, 通常这种类型的意思是不可译的。”1 而在英汉互译中,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这两种非亲属语言之间进行转换 ( 即翻译) 时, 无论是在语音文字方面, 还是在语法修辞方面都完全不同, 一种语言自身绝大多数内容都无法在另一语言中找到对等表达。这就造成了, 翻译过程中, 有时无法将源语 ( source language) 完全完整地翻译成目的语 ( target language) ; 而是造成相对原文, 译文存在一定程度上意义的损失, 即称为“不可译性” ( untranslatability) 。在一定程度上, 翻译中的对原语言作者的交际意图的体现, 社会语用功效的达成, 展示着翻译中的可译性 ( tranlatability) 与不可译性 ( untranslatability) 。也即是说, 翻译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 尤其是翻译中一般存在的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不对等性和不可译性。即所谓, 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 译者几乎不可能真正达到自己最初所想要达到的绝对的完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反映着不同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民族和文化, 因此任何方面的差异都常常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的不对等现象。这样的不对等体现了在翻译时存在的“不可译性”。这样的“不可译性”常常与文化背景的不相似性相关联,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对其进行弱化处理。但在弱化“不可译性”的内容同时, 对于与原文作者在交际过程中所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 又会不自觉的进行忽视和省略, 翻译时也会弱化进而不译。这样的语言文化现象被称为文化缺省, 出现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过程中, 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化特性。不属于该文化的信息接收者 ( 译者) 在碰到这样的缺省时会出现意义真空 ( vacuum of sense) , 无法将原文语篇内的信息与语篇外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 从而难以建立理解原语所必需的连贯认知。这就如同刘宓庆所解释的“译文实际是原文+ 原文文化背景+ 译文+ 译文文化背景+ 原作者的气质和风格+ 译者的气质和风格的混合体。”[6]

四、翻译实践分析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 ( 以《京剧: 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的汉译英翻译实践为例)

语言反映文化, 承载着文化的交际。文化包含并影响着语言, 是语言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产物, 都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国家、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和民情风俗都生动地反映在其特定的词汇、成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 ( culturally - loaded words) ”中。而文化负载词的“不可译性”涵义就展现在译者和原文作者的生长认知差异之中, 它的翻译常常在译者的无意识状态下产生漏缺, 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由于译语中相应语言文化符号的缺乏, 无法在译语中真实再现原文信息中的原语内容, 从而让译文读者达到与原文读者同样的理解和感受。因此, 在异语言的文化意义在译者语言语境中找不到对等的信息时, 意义就出现了真空, 文化出现了缺省 ( cultural default) , 译者不得不创造某种符号或寻找近似的符号加以指代。这样处理下来, 负载了一定文化气息的原语转化成译语后, 便失去了其文化内涵。下面, 笔者将以自己做过的汉英翻译实践练习《京剧: 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为例, 从以下两方面讨论由于文化缺省所导致的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

( 一) 中文原文中的所指对象和内容在英文译语文化中不存在, 没有所谓的可比对象的情况

总所周知, 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京剧, 是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戏剧, 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国粹和艺术瑰宝,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表现形式极富于艺术魅力。为充分展示演员的表演艺术, 京剧的舞台布景、身段、唱腔、服装等都是虚拟性的、程式化的、写意型的, 集多元为一体, 具很强的象征性。

但相对的在英文语言文化中, 并不存在于中国京剧所对等相一致的内容。相对京剧舞台表演性, 西方的戏剧更多讲究的是写实。这就直接导致了在英文译入语中, 无法找到相一致的对戏剧的理解和概念, 译文读者对京剧这一概念是到达不了中文读者的高度的。翻译无论怎么再创造都是不能够使得译文读者真正地达到绝对地交际认知的, 即是文化缺省, 也即是翻译“不可译性”的体现。

例如, 在这一翻译实践中, 中文原文中有段对京剧的描绘形容: “京剧演员在舞台上主要使用四种基本的表演形式: 唱 ( 唱腔) 、念 ( 道白) 、做 ( 面部、身体造型和表演) 、打 ( 武打) 。根据所表演角色的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 演员角色分成四类: 生 ( 男角) 、旦 ( 女角) 、净 ( 花脸男角) 、丑 ( 丑角) 。”在具体翻译时候, 文化缺省的不可译现象就展现了其具体的存在性。“唱念做打”、“生旦净末丑”就是京剧最具典型的专业词汇, 在英文语言环境下是没有存在性的。就如同“饺子”一样, 翻译时选择“拼音+ 解释”的处理, 即是对其不可译性的处理尝试。但其实这样的尝试也实属无赖, 即便这样, 译入语英文的读者对于“chang ( singing) , nian ( recitation) , zuo ( facial anddy posturing and acting) and da ( martial arts) ”的理解, 也不能和中文读者对京剧中的“唱念做打”的认知保持一致, 因为英语文化中就存在这样的概念和表演形式。对于不理解的事物, 构建得脑海印象就有可能形成误解或歧义、出现意义的真空现象。这样即使翻译尝试似乎正确恰当, 但跨文化交际的功能未能真正实现, 跨文化交际翻译也是失败了的。

( 二) 中文原语文化在概念上加以明确区分的实体, 英文译语文化不加以区分; 或反之, 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词汇场中都可能有词汇的空缺, 亦或是所指称词语的意义冲突

进一步地说, 文化词汇的空缺指译语缺乏表达原语中反映特有文化现象的对应语。以一种语言为参照, 任何一种异语言的词汇场中都可能有“词汇空缺”, 由此形成了不可译现象。这里特谈及所指称词语用意义冲突, 即词语文化信息符号的语用意义在语际转换中呈冲突式。

例如, 在这一翻译实践中, 中文原文中有“唱腔与表演”一词, 在参考译文中推荐处理为“singing and dancing”。实质上,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翻译。由于在汉、英两个不同的文化中, 中文“唱腔与表演”的概念与英文“singing and dancing”的理解并不一致。对于汉文化而言, “唱腔与表演”代表京剧舞台表演的夸张艺术形式; 而在英语文化中, “singing and dancing”则是传统的舞台表现形式, 并没有夸张的涵义。但在英语文化中并不存在京剧舞台表演中所谓的夸张艺术形式, 但西方戏剧表演中本身也存在舞台展现高于生活平常的艺术表达形式, 所以直接借用英语中的“singing and dancing”在这里来表达京剧概念中的“唱腔与表演”, 也算恰当, 足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译文读者对京剧的舞台艺术形式有概念性的认识, 虽不能达到中文京剧中的意味所在。

这正是因为需要用原文和译文中相对有限的词汇来指称和描述无限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就不得不借用相类似的概念词汇来具体化异语言 ( 译入语) 文化中存在的完全不同于原语言的概念, 从而使得译文读者达到相对真实正确的认知理解, 尽管这样的理解由于文化缺省导致的不可译性并不能到达所谓对等的百分之一百, 但至少在概念上已经给予了相似的认识。

五、结论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正如同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描述的那样, 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 而跨文化交际翻译亦是如此。跨文化交际的翻译离不开文化和异文化间的转化。由于人类经验的相似性和文化的相通性, 语言具备有同样认识新事物、新环境的功能, 这样下来, 跨文化交际翻译便存有了实现的可能。放眼当今世界各民族间的交流成果, 翻译的可译性不可否认。但各民族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同样无法避免, 翻译的条件与手段也很有限, 此种情况下, 翻译的不可译现象必将出现。在翻译实践中, 绝大多数文本在总体上是可译的, 但越是文化内涵和文化独创性显著的文本就存在着越为局部的不可译性。而不可译性所面对的文化缺省则是一种文本中常见的但又常被人忽略的文化现象, 这往往是由于作者在写作中对与其意向读者共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从而进行的无意识省略。但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 译者就需要将这些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以帮助与原文作者没有共同文化认知的译文读者的理解。

在这之下, 东西方两种文化间存在的文化不可译性的所导致的文化缺省现象, 如若不加以正确恰当的处理, 极为可能造成误译或死译现象。因此, 从跨文化视域研究翻译、探索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已成为翻译界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我国改革开放形式的深入发展, 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急剧扩展。在这样的形势下,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跨文化交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产, 以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因此, 跨文化交际翻译不能像传统翻译那样仅注视两种文化中词语、句型、篇章的对等, 而还得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 以及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 还有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 甚至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不但是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 还须得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 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更科学、更完善、更丰满, 从而更好地为这个时代服务。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就逐步凸显了汉英两种不同文化间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而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途径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应运而生产, 以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文化载体的语言方面, 不同文化借由不同语言途径, 实现跨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它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又是一种异文化的认知过程。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则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 也即是在翻译时所存在的“不可译性”。在原文作者在创作时无意识省略的文化内容, 在翻译时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文化的不对等性, 进而产生了“文化缺省”。本文在探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由于文化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并且以汉译英翻译实践《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为例, 来进一步验证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文特有的京剧文化文本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颇多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现象, 强调跨文化交际翻译中, 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言内与言外) 、以及文化缺省现象的难度所在, 进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出适当的中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办法和处理手段。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不可译性,文化缺省

参考文献

[1]Nida, E.1993.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百度百科 (翻译、文化、跨文化) :网络资料.

[3]杨仕章.略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2) .杨仕章.文化翻译观:翻译诸悖论的统一[J].外语学刊, 2000 (4) .

[4]Mary Snell Hornby《翻译与跨文化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5]陈宏薇, 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6]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7]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A].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9]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Guo, J.Z. (2000) .Culture and translation.Beijing: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篇7

一、翻译学视角中的文化

翻译学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翻译学视角中的文化必须是涵盖翻译所涉及的若干范畴和维度, 并表现出其鲜明的学科特征。

在翻译学中, 语言是文化的“主体或主干” (main stay or mainstem) 。 (刘宓庆, 2006:3) 离开语言, 翻译学将无从谈论, 也将无法谈论文化。在翻译学看来,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体现和依据, 翻译的操作依据和对象也是语言。一般来说, 把握住语言就可以从主体上、大体上把握其蕴涵的文化内涵, 不需要借助其他手段, 例如图像等来感受、领悟原语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在翻译学中, 实质问题是双语间的意义转换。徒具形式而无实际内容的语言, 例如大多数无法破译的甲骨文, 我们只能对其做一个说明而不能称之为翻译。此外, 翻译学是以审美的态度整体地对待语言文化问题。审美判断作为一种杠杆, 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取得令人满意的平衡, 以实现不同文化间的转换。

二、文化的主体特征

文化具有民族性, 这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根本性质。这一特性全面表现在文化的各个层面。民族性最深刻的表现是心理的、精神气质的和思维方式的。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主体或主干”, 对其民族性的表现更为直接。在语言中有一些词汇反映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 以及人际的、社会的、阶级的和群落的惯用称呼、服饰、体语、行为特征、活动形式和生活方式等。

作为文化主体的语言所具有的这些民族性特征证明了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在不同的文化中, 我们会发现其差异是本质的、深刻的。这在理论上证明了, 翻译是不可能不存在障碍的。

文化也具有相互渗透性, 语言的转换还有其社会因素为之提供信息通道, 那就是文化的渗透性, 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促进。对于翻译学来讲, 文化兼容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翻译置身于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中, 正是文化的渗透性使得交际变得可能, 为翻译的可能创造条件。

三、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通过前文对文化主体性特征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由于语言的民族性, 翻译存在着不可译性。即使是同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说翻译不可能实现时, 十有八九是因为内涵, 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 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之间必然有所不同。但由于人类文化具有渗透性, 存在广泛的共性, 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文化中找到切合的对应或者平衡的对应。这在理论上证明了翻译的可能性。但是, 不同文化间的共性是相对的, 而差异是本质的、深刻的。不同文化间总是会存在缺项、盲点, 这给翻译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最突出的例子也许就是翻译中国诗歌。因为中国诗歌中的季节、方位、颜色、气味, 味道、宇宙星球、音符、气氛、人体部位、动物、数字、文学典故, 等等, 首先建立在主观关联的非常社会化的错综复杂上, 而这些关联西方却不存在。 (佘协斌, 2003:136)

例如, “天诛地灭”这个成语用“天”“地”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这种寓意只适用于中国。法语中的ciel与英语中的sky均无法表达这一成语中的文化内涵, 但是我们能说ciel不是“天”的意思吗?再如“泰山北斗”, 这里“泰山”就是一个文化意向, 在中国表示德高望重, 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仅凭字面意思是无法翻译的。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 往往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类似的文化意向不会给翻译带来麻烦, 但相去甚远的文化意向则是翻译的重大障碍。

四、结语

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越大, 翻译遇到的障碍则越多, 翻译的难度便增加了。在文化翻译中, 不仅要注意语言与意义的转换, 同时还要把握审美这一杠杆, 这更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正如严复所言:译事三难信、达、雅。在文化面前翻译活动障碍重重, 但是随着人类交流的不断增加, 文化交融的不断进行, 我们会在翻译实践中克服这些障碍, 最大限度地使翻译接近原文, 展现原文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篇8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生产、服务等岗位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他们已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从事技能含量较高的工作, 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全球化促使竞争更趋全球化, 国内企业已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 不仅在国内市场中需要在生产技术工艺、经营理念、营销手段、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 以便与国外企业竞争;而且在开拓与经营海外市场中更需要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具备跨文化操作能力和世界眼光的涉外高技能人才。

二、涉外高技能人才的翻译现状

目前, 全国职业翻译有4万多人, 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 专业翻译公司有3000多家。其中, 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政府部门、对外新闻报道机构、大专院校里。目前全国同声传译的从业人员数目不超过500人, 北京优秀的英语同传不超过30名, 上海也仅有20名左右, 其他城市则非常稀缺。而从翻译领域来看, 目前化工、汽车、机械、石油、医疗等行业的口译人才十分稀缺与抢手。

由于2006年中国才正式在高等院校设置“翻译”专业, 高校的翻译课程没有涵盖各行业的专业英语翻译, 英语专业的人才不懂汽车原理、机械原理等深层次的专业知识, 在进行专业翻译时, 无法准确翻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课程只重视阅读, 未系统学习专业英语口笔译能力, 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不具备专业英语口笔译能力。因此, 各行业的专业翻译人才的社会供应不足。

优秀的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缺乏, 那么, 涉外高技能人才的英语翻译能力对涉外工作非常重要, 要使涉外工作顺利并出色地完成, 涉外高技能人才必须能成功地翻译英汉语言。而涉外高技能人才的翻译领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工作中的专业知识的翻译;二是日常对话翻译;三是会议翻译与商务谈判翻译。成功的专业知识翻译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具备优良的英语翻译能力;日常对话翻译则是最基础的英语交流能力;优良的会议翻译能力与商务谈判翻译能力需要具备口译译员的专业素养知识与对英语文化的优良驾驭能力。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 结合文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机械领域、汽车领域、化工领域等专业领域内的高技能人才百分之九十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生, 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英语文化与英语翻译, 只是平日积累英语文化与翻译知识, 因此, 对于涉外高技能人才而言,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障碍是影响涉外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涉外高技能人才在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笔者访谈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博世集团长沙汽车零部件公司等有代表性企业的涉外工作人员, 访谈内容是“涉外翻译中的文化障碍的体现”。他们均表示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文化差异, 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 从而间接影响双方合作。要使译语最切近、最自然, 口译者必须注重不同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信息, 努力克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障碍。笔者还设计了翻译试验, 以现场视译的形式进行试验, 试验参与者是20名来自各企业的涉外员工, 试验方式是视译 (视译是指同传译员边看原稿, 边进行同声传译, 也被称为“有稿同传”。) 原稿内容是具有文化内涵的英语与汉语。笔者对译文进行记录, 分析误译与漏译, 结合访谈内容, 归纳出文化障碍对翻译的影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中西方的价值标准存在差异。中国文化是集体取向的文化, 而英美文化是个体取向的文化, 在中国, 谦虚是一种美德, 突出自己难免有狂妄自大之嫌;英美人倡导个人至上, 充分表现自身价值。当受到赞美时, 中国人总是说“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帮助, 是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英美人则直截了当地道声“谢谢”。中国人提倡互助互济, 英美人强调自强自立。在中国, 扶老携幼、救死扶伤被视为美德, 在英美国家, 老弱病残者只要自己能动, 并不欢迎他人的帮助。中国人喜欢亲密无间, 英美人注意保留隐私。在中国, 交谈中会很自然地谈及彼此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 这些问题在英美人看来却是不可随意打听的个人隐私。

中西方的审美取向存在差异,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心理联想。同一事物, 不同的民族赋予它们不同的, 甚至截然相反的含义。在一种语言中带有褒义、正面意义的事物, 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形成了贬义、反面意义的事物。汉语中不少带给我们积极心理联想或富有审美情趣的语言并不能引起英美人的共鸣。如“龙”, 在汉语文化中, 龙是皇帝的代表, 是高尚、神圣的象征, 威力无穷, 神通广大。但在英美文化中, 龙却是凶残虐的怪物, 凶恶可怕的象征。当中国人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 英美人听了这句话却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自豪之情。“望子成龙”若译作“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更会令他们大惑不解。“Vinegar” (醋) 在汉语中的比喻联想意义中是“忌妒”, 如“吃醋”、“醋劲大发”等。而在英语中它所具有的联想意义是“bad temper (坏脾气) ”或“be unhappy (不快) 。”汉民族赋予“竹”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竹”来象征刚正不阿的品格, 但英语中“bamboo”却没有这种内涵。中国人常用“熊”来表示蠢笨无能的意思, 而在英语中, 人们并不会产生类似的联想。

历史文化和文化意象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 事物由阴和阳两方面组成。因此, 双数在汉语中有吉祥的文化涵义。汉语中形容人处事有方叫“四平八稳”, 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六”则有万事如意、逢凶化吉的文化内涵。“八”谐音为“发”, 也是大吉之数。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双数情有独钟。英美传统文化却视单数为吉祥数字, 在表达更深的程度时英语在偶数之后加上尾数“一”。汉语中的“十分感谢”“千恩万谢”译成英语应是“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两个民族对颜色的选择也有不同。汉语中的“红白喜事”, 若直译为英语不仅会让英美人感到费解, 甚至可能引起反感。因为汉语中红色代表喜庆、幸福, 而白色用以表示哀悼死者。而在英语中, 红色使人联想到危险或极端, 白色是举行婚礼时新娘礼服的颜色。把白色与丧事联系起来, 是不能为英美民族所接受的。

文化意象是不同民族或社团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认知模式。英汉文化意象的错位在成语、谚语中反映得尤为突出。例如汉语说“他瘦得象猴子”, 英语却说“as thin as a shadow (瘦得象影子) ”。汉语形容人“穷得象乞丐”, 英语却说:“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穷得象教堂里的耗子”。英语中的“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一般译为“入国问禁, 入乡随俗”。这一译法的意思固然不错, 却丢失了原语的文化色彩, 译作“身在罗马城, 学做罗马人”。似乎更贴切。把“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译成“说曹操, 曹操就到”似乎过于归化。因为“曹操”是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文化意象, 可能会使听者产生错误的联想。所以不如直译为:“说到魔鬼, 魔鬼就来”。“布衣蔬食”是“生活俭朴”之意, 若直译成“to wear cotton clothes and ea vegetables”, 会使英美人产生误解, 因为当代英美人, 尤其是有钱人, 崇尚穿纯棉衣服, 吃蔬菜水果, 他们自然不会由此联想到俭朴。汉语中的“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 若译者注意到文化背景知识, 只需译为“In summer keep exercises during the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

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异。英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God (上帝) ”创造了万事万物, 中国人敬畏“老天爷 (heaven) 。”但“上帝”和“老天爷”的语义内涵却并不完全相等。虽然可以把“My God!”或“God save me!”译为“天啦!”, 但把汉语的天都译为“God”却有可能导致误译。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使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某些独特的风俗和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在其他文化中难以找到对应物, 所以表示这些独特事物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往往找不到对等词。译员要想将它们解释清楚要大费周章。没有经验的译员常会因此“卡壳”。比如, 有人把“饺子”译成“dumpling”, 中国人过年吃饺子是一种民俗文化, 寓合家团圆, “dumpling”未能译出“饺子”浓厚的文化底蕴, 丧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同样, “旗袍”“土炕”“褡裢”都很难用英语词来表达。英语中也有许多词在中文里没有对等词。比如brunch (早点与午餐并作一起吃的晚早餐或早午餐) , bingo game (一种用纸牌搭成方块的赌博) 。

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差异。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内, 不可避免地会体现该地域的自然面貌特点。在中国人看来, 土地关系国计民生, 至关重要。故汉语中有许多与“土”有关的词语, 如“土生土长 (locally born and bred) ”, “土崩瓦解 (to collapse like a house of cards) ”等, 口译者若将“土”字逐一译出, 会使英美人不知所云。英国四面环海, 英语中与“海”有关的词汇比比皆是, 如“at full sea (海潮) ”、“at sea (不知所措) ”、“follow the sea (当水手) ”等, 这些词组在汉译中都不见了“海”字的踪影。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英汉语言中隐含的不同的地理文化现象。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 人们往往会对同一概念产生不同的联想。如英语和汉语分别用“horse (马) ”和“cow (牛) ”这两个不同的动物形象来生动地表达同一语义。汉语说“老黄牛”, 英语却说“work like a horse”;汉语说“吹牛”, 英译为“talk horse”;“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译成英语应是“a horse of another color”。究其原因, 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国家, 以牛耕为主, 所以汉语文化对“牛”多有偏爱;而英国古代农业主要靠马耕, 与“马”有关的词语自然俯拾即是。“牛喻”和“马喻”特有的文化内涵正是英汉民族社会生活和生活方式差异的生动写照。

四、结语

上一篇:高中生物实验下一篇:教学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