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散文翻译

2024-09-26

汉英散文翻译(精选9篇)

汉英散文翻译 篇1

对翻译标准之一的通顺原则,有人认为指“译文文字流畅地道”。[1]有人认为指“译文的语言要通俗规范,力求译文朴实,清新,生动,没有牵强附会,文理不通或结构混乱的现象”。[2]作者认为是指译文语言自然流畅,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在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中,通顺原则主要体现为:

1 用语规范,符合语法,无语病

不论原文,还是译文,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中都是符合语法的正确语句。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有很多不同之处,这里只提时态和谓语动词两个方面的差异。汉语中,只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而英语中的时态竟多达16种。汉语的一个句子中可以有多个动词而英语的一个句子里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因此,在汉英翻译中正确处理时态和谓语动词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下文对例一的分析)。

2 词语搭配正确,地道自然

词语在组合关系上存在着习惯性连用和共现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词语搭配(collocation),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在一定长度的语言单位(短者为一词组,长者则达篇章)上,以较高的频率共现的。[3]例如中文一般说“开支票”,而不说“写支票”,“开”和“支票”之间的连用习以为常。英语亦如是。例如change one'smind的意义就等于change(改变)加上mind(心意)。如果把change one's mind改成alter one's mind,虽然alter与change字义类似,但是不符合语言使用的习惯,属于不适用的词语搭配。[4]因此,正确使用词语搭配是实现语言通顺的一个重要前提。结合上文提到的时态问题来分析例一,从具体译例中,看译者是怎样处理时态问题和正确使用词语搭配的。

例一[5]

我们谈到,…

We kept chatting until the party

例一中,“夜阑才散”意为:(1)在“夜阑”之前,“我们”一直在聊天,也就是聊天的动作一直在持续;(2)到“夜阑”的时候,“我们”散了,说明事情发生在过去。另外,原文中用了两个谓语动词,“谈”和“散”。在这一个例子中,同时出现了时态和谓语动词的矛盾。译者用了主从复合句,在主句用了过去进行时,在由“until”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用了过去时。同时,把原文中的动词“谈”,放在主句中,用了“kept chatting”,把“散”放在从句中,用了短语“broke up”。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时态的问题,同时还化解了由动词个数引起的矛盾,真是一举两得。

再看词语搭配问题。在这个例句中,动词“break”和副词“up”的搭配使用。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中,“break up”(P194)的释义有6种,本文采用的释义为“to go away in different directions”;“break”(P192)作为动词的释义有21种,与“break up”短语意义相近的释义为“to be damaged and separated into two or more parts,as a result of force;to damage sth.in this way”;“up”(P1944)作为副词的释义有12种,与“break up”短语意义相近的释义为“into pieces or parts”。[6]这刚好印证了上文的观点,即词语在结成词语搭配关系后的语义不完全是其成分意义之和,而是基于语义的总和上稍微起变化。当然,动词“break”也可以和其它的副词搭配,构成其它的短语比如“break in”、“break away”和“break out”等等。然而,本句中只有“break up”,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3 句式结构协调,音韵和谐

句式结构一致主要指句子间的对应关系,体现在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上下句字数的一致性。语言表达中,句式十分丰富,既有长短句,也有整散句等,句式统一,能前呼后应,保持语脉的贯通,语势的畅达。[7]

看例二,分析译者是如何做到句式结构一致的。

例二[8]

燕子去了,有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开的时候。

If swallows go away,they will come back .If willows wither,they will turn green .If peach blossoms fade,they will flower .

这个例子的汉语原文是包含了三个分句的一句话。形式上,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结构一致,而且都用了两个谓语动词。内容上,每个分句都隐含着条件关系,即“如果……就……”,同时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该例句译文中,译者使用了断句分译方法,把一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处理成三个独立的句子,且都使用了“if”引导的条件句式,把原文分句的前一个谓语动词放在从句中,把后一个谓语动词放在主句中。这样不仅把原文隐含的条件关系显现出来,而且解决了上文提到的谓语动词的矛盾。

4 衔接自然,语义连贯,不突兀。

译文要通顺,语义就要连贯,而语义的连贯是通过衔接来实现的。语篇中的连接概念专指相邻句子(群)之间的连接关系。[9]看例三,来分析译者是怎样使用副词做到衔接自然,语义连贯的。

例三[10]

我虽爱买书,而对于书却不甚爱惜。读书的时候,常在书上把我认为要紧的处所标出。线装书大概用笔加圈,洋装书竟用红笔划粗粗的线。经我看过的书,统体干净的很少。

Much as I love books,I take little care of them.In doing my reading,I often mark out what I regard as important in a book.If it is a thread-bound Chinese book,I use a writing brush to draw small circles as markings.,I use a red pencil to draw heavy underlines.,the books I have read are rarely clean.

在这个例子的汉语原文中,四句话构成一个自然段。从语篇连贯来说,第一句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前文的爱买书到下文的不爱惜书,有转折意义。第二句话紧接着写自己如何不爱惜书。第三句话进一步写自己不爱惜书的具体表现。另外,两个分句之间也形成一种对比,即看线装书时如何,而看洋装书时又如何;每个分句之内又隐含着条件关系,即如果是线装书就怎么看,如果是洋装书就怎么看。最后一句话写不爱惜书的结果。因为读书时不爱惜,所以统体干净的很少,这里隐含了一个因果关系,其中第二、三句构成原因,第四句是结果。

译文的翻译方法:第一句运用了正反译法。第二句巧妙地调整了语序。第三句使用了断句分译方法,把两个分句处理成两个句子。在对应的第一个句子中,使用“if”条件从句把原文隐含的条件关系显现出来。在处理原文两个分句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对应的第二个句子时,译者增加了副词“Otherwise”,而且原文的“洋装书”不见了。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中“Otherwise”(P1218)的解释有三种:1、used to state what the result would be if sth.did not happen or if the situation were different;2、apart from that;3、in a different way to the way mentioned;differently.[11]很显然,译者选用了第二种解释,即除了线装书外,其它书都是用红笔划线的。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洋装书”。洋装书旧指西式装订的书籍,装订线放在书皮里面。区别于线装书。从这个释义可以知道,正因为译者对当时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才选择使用“otherwise”一词,把“洋装书”省略了。译者把第四句的两个分句用定语从句的形式处理成一个句子,但是之前加了“Consequently”一词,不仅把原文内隐的因果关系显现出来,而且在形式上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通过对以上译例的分析,可看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把自身的主观因素与原文的客观因素很好地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更好地应用翻译的通顺原则。

摘要:以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中副词的翻译为例,分析译者是怎样遵从通顺的原则来处理和使用副词的。在汉英对照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异同,分析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发现通顺原则在译文中体现在四个方面,而这些又都能在副词的处理和使用上得以体现。

关键词:翻译标准,通顺原则,张培基,汉英散文翻译,副词翻译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5.

[2]马丹.浅谈翻译之基本标准——忠实通顺[J].科技信息.

[3]韩卫春.词汇搭配和词汇意义[J].考试周刊,2009,下卷,(35):31-32.

[4]王博.汉英翻译中的词语搭配[J].英国教育,2009,(3):80-85.

[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3-15.

[6]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2005.北京:商务印书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7]陈秀菊.浅谈句子衔接[J].阅读与欣赏.学术版:79-80.

[8]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73-75.

[9]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92.

[10]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5-37.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2005.北京:商务印书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汉英散文翻译 篇2

A.在巴黎,名目繁多的酒会,冷餐会是广交朋友的好机会。在这种场合陌生人相识,如果是亚洲人,他们往往开口之前先毕恭毕敬地用双手把自己的名片呈递给对方,这好像是不可缺少的礼节。然而,法国人一般却都不大主动递送名片,双方见面寒暄几句,甚至海阔天空地聊一番也就各自走开,只有当双方谈话投机,希望继续交往时,才会主动掏出名片。二话不说先递名片反倒显得有些勉强。

B.来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与其他亚裔学生一样,大多非常刻苦勤奋,周末也往往会抽出一天甚至两天的时间去实验室加班,因而比起美国学生来,成果出得较多。我的导师是亚裔人,嗜烟好酒,脾气暴躁。但他十分欣赏亚裔学生勤奋与扎实的基础知识,也特别了解亚裔学生的心理。因此,在他实验室所招的学生中,除有一名来自德国外,其余5位均是亚裔学生。他干脆在实验室的门上贴一醒目招牌:“本室助研必须每周工作7天,早10时至晚12时,工作时间必须全力以赴。”这位导师的严格及苛刻是全校有名的,在我所呆的3年半中,共有14位学生被招进他的实验室,最后博士毕业的只剩下5人。1990年夏天,我不顾别人劝阻,硬着头皮接受了导师的资助,从此开始了艰难的求学旅程。

C.这次到台湾访问交流,虽然行程匆匆,但是,看了不少地方,访了旧友,交了新知,大家走到一起,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强盛。虽然祖国大陆、台湾的青年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但大家的内心都深深铭刻着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印记,都拥有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在世纪之交的伟大时代,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海峡两岸人民也将加强交流,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世纪之交的宝贵机遇和巨大挑战将青年推到了历史前台。跨世纪青年一代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世纪,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日月潭水波不兴,仿佛与我一同在思索„„

D.世界上第一代博物馆属于自然博物馆,它是通过化石、标本等向人们介绍地球和各种生物的演化历史。第二代属于工业技术博物馆,它所展示的是工业文明带来的各种阶段性结果。这两代博物馆虽然起到了传播科学知识的作用,但是,它们把参观者当成了被动的旁观者。世界上第三代博物馆是充满全新理念的博物馆。在这里,观众可以自己去动手操作,自己细心体察。这样,他们可以更贴近先进的科学技术,去探索科学技术的奥妙。中国科技馆正是这样的博物馆!它汲取了国际上一些著名博物馆的长处,设计制作了力学、光学、电学、热学、声学、生物学等展品,展示了科学的原理和先进的科技成果。

E.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体。为了不受干扰地工作,常常要逃避世俗的热闹,可一旦长期陷入孤境,又感到痛苦,感到难以忍受。

一般情况下,我喜欢孤独。我的最大爱好是深思默想。我可以一个人长时间地独处而感到愉快。独享欢乐是一种愉快,独自忧伤也是一种愉快。孤独的时候,精神不会是一片纯粹的空白,它仍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情绪上的大欢乐和大悲痛往往都在孤独中产生。孤独中,思维可以不依照逻辑进行。孤独更多地产生人生的诗情——激昂的和伤感的。孤独可以使人的思想向更遥远更深邃的地方伸展,也能使你对自己或环境作更透彻的认识和检讨。

当然,孤独常常叫人感到无以名状的忧伤。而这忧伤有时又是很美丽的。

我喜欢孤独。

但我也很惧怕孤独。

F.简·奥斯丁的小说写的都是三五户人家居家度日,婚恋嫁娶的小事。因此不少中国读者不理解她何以在西方享有那么高的声誉。但一部小说开掘得深不深,艺术和思想是否有过人之处,的确不在题材大小。有人把奥斯丁的作品比作越嚼越有味道的橄榄。这不仅因为她的语言精彩,并曾对小说艺术的发展有创造性贡献,也因为她的轻快活泼的叙述实际上并不那么浅白,那么透明。史密斯夫人说过,女作家常常试图修正现存的价值秩序,改变人们对“重要”和“不重要”的看法。也许奥斯丁的小说能教我们学会转换眼光和角度,明察到“小事”的叙述所涉及的那些不小的问题。

汉英散文翻译 篇3

[关键词] 汉英翻译;文化空缺;策略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77-1

翻译促进了文化间的交流。翻译之所以有难度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差异。所以解决文化间的差异对语言之间的转换具有重大意义,汉语和英语所反映的东西方文化是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地域、历史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文化空缺是很常见的,面对这些文化差异要及时解决,保证翻译的顺利进行,从而确保文化间的正常交流。通过本文对文化空缺及其翻译对策的分析,旨在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便利。

一、产生词汇空缺的因素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某些语言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这就形成了文化的空缺。造成空缺的主要原因有:

(一)不同生活经验及环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些事物的名称往往会受到人们生活经验及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活地域的不同在物质文化上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我国特有的事物在英语中会出现没有对等词的现象,这给汉英翻译带来了阻碍。例如“醋”这一词,在我国的理解不仅是调味品也是形容男女谈恋爱中的嫉妒心态,类似“醋劲儿”、“吃醋”等说法。西方人是不会存在这样的理解的。

(二)不同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对欧美国家的影响深远,但是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深受道教及佛教的影响。时间久了,这种宗教信仰也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佛教中的“哪吒”、“二郎神”、“嫦娥”等名称对中国人来说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对于欧美人来说却是一片空白。

(三)不同的社会发展历史。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体制,封建事物还有保留。与此相对的欧美国家资本主义时期较长,汉语文化中的封建事物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

(四)不同文化以及价值观。在我国的文化中心,人们崇尚群体主义,在世界中寻求人与自然见得和谐发展。与之对应的欧美文化崇尚个人主义。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国度中,人们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因此在某些词汇上会出现许多词汇空洞,进而造成文化空洞。

二、文化空缺对文化翻译的影响

(一)造成词汇空缺。所谓的词汇空缺一般是指民族文化在另一个民族中没有其对应词汇的现象。因此跨文化的翻译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是文化交流的难题。例如中国的“24节气”是中国特有的计时方法,在英语翻译中就有很大问题。除此之外,中国的历史人物、食物、节日等有很多在英语中都没有对等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空缺。

(二)造成文化现象流失。在现在文化中,有许多文化空缺的产生都是因为其伴随着文化现象。每一种文化都有着文化现象,这对文化现象的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很多英语词汇的用法是伴随着故事、风俗、谚语等事物出现的。词汇的空缺对语言或是文化都有重大影响,造成了文化的流失。

三、怎样在文化空缺的情况下进行翻译

(一)进行异化翻译。对于异化空缺词的翻译,在翻译界一直是饱受争论的。直译或是意译都有不同的主张。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要针对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要想表现出原文意图以及异域感就可以选择异化的翻译方式;相反的如果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就可以采用归化的方法。所以文化空缺词的翻译方式应根据其目的来选择。异化的翻译方法一般有以下方式:

1.音译。在汉英中的翻译中的音译就是指将汉语翻译成英语。对汉语中的人名、商标等音译是其首选翻译方式。由于各国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的借用在英语中十分明显,很多词语都采用音译的方式。例如:脱口秀(talk show)沙发(sofa) 粉丝(fans)提拉米苏(tiramisu)因特网(internet)阴阳(yin yang)、麻将(mahjong)。但是在音译时要把握好,不能太过广泛。对于读者没有听过或是见过的空缺词,应当采用加注的形式,多次在文中提到的目的语,才能保留其音译看,以不产生误解为原则。

2.直译。词汇的负荷是对民族文化及心理习惯的反映,采用直译的方法可以对文化特征有所保留,从而对中西方的交流提供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译文语言的表达能力。例如:四大发明(Four Great Inventions)、中国谚语(Chinese proverb)、金玉满堂(Treasures fill the home)、金无足赤人无完人(Gold can gather nobody's perfect)。

3.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在原文中的一些成语、典故、谚语都极具民族内涵,这些词语在文中的运用无疑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原作增添了民族色彩,在做到这一点时,应当采取意译与直译并用的方法,或者是采取加注变通手法。

(二)进行归化翻译。1.采取借用的方法.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英语跟汉语中的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在其对应的目标语里可以找到与其指示意义相近或是相同的词语,也就是所说的部分空缺,像这种现象就可以采用借译的方法。例如超人(superman)、热线(hot line)、冷战(cold war)、超级明星(superstar);2.采取代换的方法.现在所说的代换法就是要求保留原文的意义,在译文中用意义相近但概念不一样的词语代替原文中的词语,例如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翻译过程中,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翻译,都应保持语言环境的一直,不能显得太文绉绉。

总结:同过上述了解到,文化空缺现象的产生对文化有重大影响,不能忽视词汇空缺对文化现象带来的问题,要建立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完善因文化空缺对翻译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全,陈传礼.中国英语与汉语文化词语的异化翻译[J].红河学院学报,2004,(01).

[2]晏小花,刘祥清.汉英翻译的文化空缺及其翻译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02,(01).

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关系研究 篇4

关键词:汉英对比,汉英翻译,关系

一、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

1. 对比语言学中的汉英对比

对比语言学更多地被称作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或CA) , 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才形成的一门科学, 它进行的主要是共时的 (synchronic) 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的语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 来寻求语言的变换、对应及干扰等关系, 为语言教学、语际翻译及本族语的研究服务 (潘文国, 2009) 。对比语言学适用于有亲属关系的语言, 也适用于非亲属关系的语言。对比语言学是对多种语言进行共时的描述和研究, 是研究语言在某一阶段的状态, 而一般不关注语言的演变。对比语言学注意相似点, 但更注重不相似点。汉英对比研究包含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范畴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 宏观范畴包括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等。汉英对比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研究和翻译理论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 翻译学中的汉英翻译

翻译学的学科地位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 学术界正积极地致力于翻译学的建设。翻译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跨语言和跨文化沟通的手段, 人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连接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桥梁。在人类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 翻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交融、知识的传播、宗教的流传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所高校设置了翻译专业和研究机构。在我国, 经教育部批准,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4年建立了内地第一个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 (二级学科) 。到目前, 我国共有42所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 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9所。翻译学的建设与发展, 能有效地指导和规范翻译实践, 也能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如:语言学、文学、文化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汉英翻译是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点, 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理论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汉英翻译的本质和规律, 探讨汉英翻译的思想, 规范和指导汉英翻译实践等;实践应用方面包括汉英翻译、汉英翻译教学、汉英词典编撰等。同时, 汉英翻译也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从中国对外交流的情况来看, 我们存在很大的“文化赤字”现象。那么,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发展, 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紧迫。加强汉英翻译的研究与实践刻不容缓。

二、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似之处

1. 遵循汉语为本位的原则

本位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的落脚点、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中, 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汉语。刘宓庆 (2006) 用三个英文词组概括了汉英对比的本位原则, 即“on Chinese, from Chinese, of Chinese”。同样, 汉英翻译的本位原则可以概括为“on China, from China, of China”。刘宓庆 (2006) 指出, 坚持以汉语为本位才能避免引致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混乱和失当, 避免引致体系上严重的缺失, 才能建立起汉外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同样, 汉英翻译也是以汉语为本。根据文军给出的翻译定义“翻译是译员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文化活动”, 可见翻译的目的就是达成信息的传递, 那么汉英翻译就是要将汉语信息以英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所以说忠实地传达汉语的信息是汉英翻译的首要任务。另外, 汉英翻译还肩负着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 表现中国核心价值等历史使命。由此, 以汉语为本位是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共同的根本原则。

2. 处理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

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关注于两种语言的异同问题。针对汉英对比, 刘宓庆 (2006) 提出了“相似性”和“非相似性”并重的原则。根据潘文国在《翻译与对比语言学》 (2007) 一文中的观点, 汉英对比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同—异—同”, “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个别与一般”、“普遍与特殊”等这些理论问题, 旨在为外语教学、跨语言交际、语际翻译、双语辞典编纂等提供理论支撑。汉英翻译也要在理论, 特别是在翻译实践中处理和解决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知习惯等方面的异同, 以达到有效的语际沟通。

3. 旨在达成汉英语际的沟通

实现汉英两种语言的沟通时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的核心目标, 可以概括为“化异为同”、“异中求同”。汉英翻译是汉英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 这是不言而喻的。汉英对比表面看起来是强调寻求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但其根本目的是在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 最终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正如潘文国 (2005) 在关于对比语言学的哲学思考中所提出的, 对比语言学的目标是“促进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和理解, 促进全人类和谐相处”。针对汉英对比, 杨自俭 (2004) 也指出其任务是“将成果应用于语言和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

三、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异之处

1. 汉英对比意在聚合

根据对比语言学的实际和现代对比语言学的发展来看, 汉英对比是从两种语言的事实出发, 最终要寻求统一合理的解释, 因此其拥有聚合的性质。比如, 进行汉英动词时间表达的比较, 最终是要对这两种动词的时间表达给予科学的描述, 做出合理的阐释。

2. 汉英翻译意在分离

翻译学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文艺学转向、文化转向、解构主义转向、后殖民主义转向和生态学转向等几个阶段, 译文的接受者、译入语环境、译者的主体性等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唯一”的译本已经不再存在, 翻译成为开放性的过程。英语委婉语表达非常多, 在汉英翻译时候就可以根据语境功能进行翻译。比如:“女厕所”可以用“powder room”来代替“ladies’room”, “脏衣服”可以用“soiled lined”来代替“dirty clothes”等。

四、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互影响

1. 汉英对比是汉英翻译的理论依据

对比语言学是新兴的翻译学理论的参照和出发点, 因为通过对比研究才能得出关于双语异同的比较准确的认识, 从而使翻译研究减少盲目性。对比研究对翻译的应用理论的建设有着广泛和积极的意义。翻译学自成体系, 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翻译理论的建设必须借助于其他学科, 对汉英翻译理论具有参照意义的有汉语与英语的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文艺美学、修辞学和社会符号学 (刘宓庆, 2006) 。汉英对比分析为汉英翻译在思维差异、语法差异、表现法差异和功能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各种论题。总体来说, 对比语言学与汉英翻译理论的关系最为密切。

2. 汉英翻译是汉英对比的实践基础

在汉英对比过程中, 无论是从微观角度, 还是宏观角度, 无论是从形式上, 还是功能上, 都是先进行了翻译, 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其本质是一种潜在的翻译。以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抽象性与具体性为例, 先要从语言事实出发, 对比汉英两种语言对统一概念的表达, 如:“望穿秋水———await with great anxiety”, “添砖加瓦———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水乳交融———perfect harmony”等, 通过归纳总结, 可以得出汉语表达普遍存在具体性, 而英语表达普遍存在抽象性。

参考文献

[1]江治刚, 李军花.翻译本体研究的哲学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2) :59.

[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3]牛云平.翻译学的名与实[J].河北大学学报, 2007, (5) :130-131.

[4]潘文国.汉英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5]潘文国.翻译与对比语言学[J].上海大学学报, 2007, (1) :114-115.

[6]文军.翻译使用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汉英主语对比及翻译策略 篇5

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 汉语属汉藏语系, 而英语属印欧语系。英语句式严谨, 结构清晰, 而汉语简洁凝练, 重视语义的表达。英语主语一般指的是语法主语, 是谓语的陈述对象, 是不可或缺的句子成分。汉语的主语是位于一个句子前半部分的陈述对象, 与谓语之间没有依存关系, 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省略。两种语言存在着许多差异, 造成外语学习和翻译的困难, 该文试从汉英语言封闭性和开放性、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形式主语和零主语、无灵主语和有灵主语等方面来看汉英语主语差异及翻译中的一些策略。

2 汉英主语类型

在语法上, 英语主语和谓语存在一致和依存关系。一致关系主要反映在英语主语和谓语动词数和人称上的一致。通常主语是单数则动词也是单数, 主语是复数则动词也是复数。如:

The bottle of milk is full.

The bottles of milk are full.

而人称的一致, 从英语依旧保留着联系动词be的不同的人称形式 (am, is, are等) 可见一斑, 其他动词在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有所变化。英语主语和谓语间的依存关系体现在英语以动词 (动词短语) 为主轴, 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 (SV, SVO, SvoO, SVOC, SVC) 都以动词做为主轴, 少了动词, 句不成句。如:

The girls are dancing. (SV)

The football hit me. (SVO)

Mary bought me a book. (SVoO)

We have proved her wrong. (SVOC)

Ottawa is the capital of Canada. (SVC)

从语义上看, 英语主语不可或缺, 由名词、名词短语或主格代词充当, 其它词类只有转化成名词性质的短语, 如动名词、不定式等才行。英语主语既可以是施事, 也可以是受事。在《汉英语对比纲要》中, 潘文国把英语主语分为四种, 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形式主语、主题主语。由此可见, 英语主语概念严谨、明确清晰, 可识别性强, 是主语突出型语言。

汉语从语法上看, 属非曲折语言, 主语和谓语动词在数和人称上可以不一致, 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 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省略。主语可以是施事、受事、工具、与事、结果、描述对象、判断对象、评议对象等。因此, 汉语至少有10种主语, 即施事主语、受事主语、零位主语、主题主语、时间主语、地点主语、工具主语、方式主语、存现主语、关系主语。[1]另外, 汉语中除动词谓语句外, 常见的主谓句还有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及非动词性的主谓谓语句等, 汉语句子中不用动词的现象很常见。如:

这张桌子三条腿。 (名词谓语句)

你太健忘了。 (形容词谓语句)

西红柿每斤一元。 (非动词性的主谓谓语句)

正如赵元任所认为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是动作和动作者的关系, 但汉语中这种句子的比例并不大。汉语主语概念较泛, 功能也较弱, 是主题显著的语言, 而主题往往不是句子的主语。

3 汉英主语差异

总所周知,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 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许多差异, 下面笔者试从开放性和封闭性、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无灵主语和有灵主语、形式主语和零主语四个方面来谈谈汉英主语的差异。

3.1 开放性和封闭性

汉语的主语是开放性的, 除了名词性的词和短语可以做主语外, 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原形 (汉语中只有动词原形) 等都可以在汉语中充当主语。如:

生活是什么? (名词性主语)

谦虚是一种美德。 (形容词性主语)

讲要讲得深入浅出。 (动词性主语)

两支钢笔, 一支送给小红了。 (量词作主语)

相反, 英语的主语是封闭性的, 只许六种成分当主语:名词、数词、代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性从句, 其实它们都是名词性成分。如:

The flower is beautiful. (名词短语作主语)

He is playing football. (代词作主语)

Five is enough. (数词作主语)

To swim consumes physical energy. (不定式短语作主语)

Seeing is believing. (动名词作主语)

3.2 主语显著与话题显著

英语是主语显著性语言, 汉语是话题显著性语言。只有弄清楚主语和话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才能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这种差别。英语重形合 (hypotaxis) , 利用形式 (词形变化、衔接等) 将语言符号由“散” (单词) 到“集” (词组、语篇) 。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纲, 注重形式接应 (formal cohesion) , 以形寓意, 严谨规范, 复杂而不流散。因而在这样的句子结构中, 主语是不可或缺的, 且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这样主语即便不起语义作用, 也要有it, there等作形式主语。所以说英语的主语重“形”, 主语显著 (subject-prominent) , 主题一般也是句子的主语。

汉语重意合 (parataxis) , 依仗意义, 利用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语言的手段。汉语句子注重意念连贯 (semantic coherence) , 结构不齐整, 以意役形, 以神统法, 流泻铺排。主谓结构较松散, 主语不能决定谓语形态, 常以话题表现。所谓话题, 指一句话里作为新情况的述说对象的事物或事件, 其特点是占据一句话的开头部位, 但并不等同语法系统中的主语。[1]如:昨晚抓住了三个小偷, 这里的“昨晚”是主题而非主语。汉语中也有主语和话题重合的现象。为了突出话题, 可在书面上加个逗号。如:玫瑰, 真是太美了!这里的“玫瑰”既是主语又是话题。所以说汉语重“意”, 主题显著 (topic-prominent) , 主题不一定是句子的主语。

3.3 形式主语与零位主语

英语重形合, 句中主语不可或缺, 在人称和数上与谓语保持一致, 即便主语不起语义作用, 也需it或there作形式主语。而汉语重意合, 句子注重意念连贯, 主语和谓语不要求保持一致, 常用零位主语, 即省略主语或无主句。如:

下雨了。

七点了。

上述两个句子都没有主语, 但英译时却需加it作形式主语,

It’s raining.

It’s seven o’clock.

形式主语是英语特有的语言现象, 没有词汇意义, 只代行主语的句法功能。英语中常用it作形式主语, 而将句子真正的主语放在句尾, 防止句子结构头重脚轻, 强调了后移的主语, 但汉语没有这种用法。如: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

这句话中it作形式主语替代句子的真正的主语“crying over spilt milk”, 平衡整个句子结构, 达到了强调句子真正主语的作用。

3.4 有灵主语与无灵主语

不管英语还是汉语, 都可用人作主语, 称为有灵主语, 也可用物作主语, 称为无灵主语。但英语中常用无灵主语, 即抽象词或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 同时还可使用本来表示人的行为或动作的动词做谓语, 因而往往带有拟人化 (personification) 的修辞色彩;在汉语中则更倾向于使用有灵主语, 即用人做主语, 以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 含有丰富的主观感觉。

英汉语分别倾向使用无灵主语和有灵主语反映了英、汉两个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西方哲学讲求“客体意识”, 主张理性, 强调“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 “对研究对象进行冷静的解剖分析”[2], 注重物对人的思维及行为的影响及结果, 强调物对人的作用, 突显“物”的重要性, 以客观事实的形式表达出来, 故英语常用无灵主语。如: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His failure to 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 brought an accident to the machine.

与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哲学讲究“主题意识”, 主张“天人合一”, 强调从“人”出发去思考和阐述客观事物, 注重人对事物及对人本身的作用和影响, 因而汉语常用有灵主语的表达法, 上述例子译成汉语是: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 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他没有遵守安全规程, 使机器发生意外。

4 汉英主语的翻译策略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尤其是主语差异造成汉英互译过程中, 在句子结构、行文方式、语言习惯上易受母语影响, 造成译文生硬又不地道。因此, 在汉英互译中可试用以下方法。

4.1 开放性与封闭性的转换

汉语主语是开放性的而英语主语则是封闭性的, 因此, 我们在汉译英时应注意将开放性主语转换成封闭性主语, 反之亦然。如:

原文:谦虚是一种美德。

译文:Modesty is a virtue. (形容词译成名词)

原文:To swim consumes physical energy.

译文:游泳消耗体力。 (不定式译成动词)

4.2 主语显著与话题显著的转换

英语是主语显著性语言, 汉语是话题显著性语言, 这是区分汉英语言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翻译的原则, 译文的语言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因此汉译英时, 要把原句的“话题”放在合适的位置, 不能直接当作英语的主语, 不假思索地放在句首, 而应选取句中应突出的被阐述的对象作主语。如:

全市都在兴建新工厂。

New factories are being built all over the city. (话题译成状语)

船的使命, 赵家本来是很秘密的。

The Zhao family kept very quiet about the errand of the boat (话题译成宾语)

英译汉时也要把英语的主语显著调整为符合汉语习惯的话题显著。如:

I would have fought anyone who dared to suggest that I was not in a position to purchase the Louvre.

谁要是胆敢说我买不起卢浮宫, 我就要和他决斗。 (定语从句译成话题分句)

4.3 形式主语与零位主语的翻译

汉语重意合, 只要意念连贯, 常省略主语, 出现很多零位主语句。而英语重形合, 主语不可或缺, 在主语不起语义作用时常使用it或there作形式主语。因此, 将汉语的零位主语句译成英语时, 须补足主语, 且大多用it做形式主语。如:

原文:从南京到北京有一千公里。

译文:It is one thousand kilometers from Nanjing to Beijing.

而带形式主语it的英语句子译成汉语时也常用零位主语句, 有时也可用泛指主语。例如:

原文:It is essential that inflation be controlled.

译文:通货膨胀必须加以控制。

4.4 有灵主语与无灵主语的转换

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倾向于无灵主语, 而汉语更倾向于有灵主语, 翻译时注意转换。如:

原文:Business took him to the town.

译文:他因事进城去了。

原文:他疲惫不堪, 天气也越来越热, 他于是下了决心, 一碰到舒适的阴凉处, 就坐下休息。

译文:His weakness and increasing heart determined him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of convenient shade.

总之,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英语重形合, 句式严谨, 结构清晰, 而汉语重意合, 简洁凝练, 重视语义的表达, 该文从汉英语言的封闭性和开放性、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形式主语和零位主语、无灵主语和有灵主语等来看汉英语主语差异及汉英互译过程中的一些策略, 了解和掌握汉英语主语差异及其翻译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英语学习和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层珍.英汉主语的差异比较及其翻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6) :116.

[2]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364.

[3]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5]王海莉.从英汉主语的差异看其英汉翻译[J].现代语文, 2011 (8) .

[6]滕英霞, 刘佳莹, 英汉主语对比及翻译[J].语文学刊, 2010 (7) .

[7]刘汝荣.英汉主语差异及英译时主语的确定[J].娄底师专学报, 2004 (2) .

[8]王文明.英汉主语比较与翻译[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 (1) .

[9]方仪力, 武显云.汉英主语对比与翻译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 (4) .

汉英介词的比较和翻译 篇6

汉语“介词”的定义: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 表示该名词与其他词或词组的关系, 用来说明方向、对象、时间、方式等的词。

英语“介词 (preposition) ”的定义:word used with a noun or pronoun to mark its relation with another word (e.g.for direction and position) .译文:与名词或代词连用, 以表示与其他词的关系 (比如:方向或位置等) 。

从定义上看, 汉英的介词在作用上是一致的,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又是什么状况呢?需要说明一点:介词是虚词, 不能单独使用, 而通常情况下是与其后的名词构成介词短语, 共同来充当一种句子成分。下面我们用几个例子, 分析讨论一下两种语言中介词的用法:

例1:我 (于) 2008年高中毕业, (从) 2009年开始在一家公司工作。为了能考上大学, 我正在努力学习英语。

这里有四个介词。“于”“从”表示时间, “在”表示地点, “为了”表示目的, 而且“于”和“从”是可以省略不用的。

我们把这段话译成英语:I graduatedfrom high school in 2008.From 2009, I beganto work in a company.In order to enter a col-lege, I am working hard in learning English.from

这里则出现了六个介词。两个“from”和四个“in”。而且两个“from”的用法不相同, 第一个表示地点, 第二个表示时间。四个“in”的用法也不同, 第一个表示时间, 第二个表示地点, 第三个表示目的, 第四个表示在某方面。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同一个介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介词也可以表示相同的意义。

汉语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词:“在”, 从词类上讲是介词, 但使用中多有变化。

例2: (1) “小王在吗?”“他在。” (2) “他在干什么?”“他在看书。”

在 (1) 句中, 应该是说在某个地方 (家、房间等) 。用英语说:IsXiaoWangin?Yes, he is.

可以看出, 英语中必须有系动词, 特别在简略回答时, 能省去in, 而不能省去系动词is。

在 (2) 句中“在”的意思是“正在”, 则是表示一个时态概念。用英语说:What ishe doing now?He is reading a book.

第 (1) 句中的“在”在使用中可以构成疑问句, “在吗?”甚至可以构成“在不在?”这样的疑问句式。回答可以肯定:“他在。”还可以否定:“不在。”这些都是动词的特征。而在英语中, 这些功能和意义都只能靠系动词be来表现和完成。还有一句豪言壮语:“人在阵地在!”很显然, 这两个“在”都是动词。第一个是“活着”, 第二个是“存在”。

例3:He came in with a book in hand.译文:“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进来了。”

介词in与came连用, 表示“走进”某个地方。介词with表示伴随状态。介词短语in hand则表示book的状态。从此句中可以看出, came in中“in”的意思在“进来”二字上表达出来了。短语in hand在译成汉语时还添加了动词“拿着”。只有with似乎没有翻译出来。但在有些句子中with则必须翻译出来, 如:Being with or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first-aid may mean life or death sometime.译文:有没有 (懂不懂) 急救知识, 有时意味着生或死。这里的with和without, 靠着Being的帮助, 都成了动词。

例4:…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译文: (这个) 民有、民享、民治的政府。

介词of表示所属关系, 汉语译成了动词“有”。介词for意为serve for, 虽然省去了serve, for也译成了动词“享”。介词by意为be managed by, 虽然省去了动词部分。by也译为动词“治”。看来英语的介词比汉语的介词在作用上要大得多。

英语介词“of”表示所属关系的用法在汉语中是无法找到相对应的。a cup of tea (一杯茶) , a bottle of wine (一瓶酒) , 同样的结构, 作用却不同。a dress of silk (丝绸衣服) , a girl of ten years (一个十岁的女孩) , a friend of mine (我的一个朋友) , the writer of the book (这本书的作者) , the works of Mark (马克的著作) , the first of may (五月的第一天) , the three of us (我们三个) 。从结构上看, 是名词+of+名词。但仔细分析, 每一句是一个用法。更有意思的是下面两个例子:

the love of a mother (母爱) , his love of his mother (他对母亲的爱) 。

另外还有be+adj+of+n, 例如:That'svery kind of you.It is good of your coming.

介词与动词、形容词构成短语, 从结构和用法上, 更是多种多样。例如:

1.be+adj+prep

be good at (擅长) , be keen on (喜爱) 。

2.be+prep+n

be in good healthy (=be healthy) (健康) 。

be of importance (=be important) (重要) 。

3.v+n+prep

take part in (参加) , pay attention to (注意) 。

4.v+n+prep+n

help sb.with sth (帮助某人干某事) 。

prevent sb./sth.from sth (阻止某人干某事) 。

5.v+adv+prep

keep away from (远离) , go back on (违背、毁约) 。

6.v+prep+prep

go on with (继续) , get along with (伴随、相处) 。

除上述各类之外, 还有一类, 那就是最常见的:v+prep, 如:look at (看) , seek after (追求) , keep on (继续) , agree with (同意) 。

中文菜肴名称的汉英翻译 篇7

关键词:商场,菜肴名称,汉英翻译

随着百年奥运,中华圆梦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喜迎奥运、服务奥运、办好奥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都络绎不绝的来到中国。举国上下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等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商场是让世界看到我们文明古国独特魅力的重要场所之一,而商场中那些公示性菜肴名称及烹饪方法的译文,更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让外国人对中国饮食体验和品味的窗口。词汇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与社会互相依存。公示性中英译文只有准确和规范,才能更好地刺激消费欲望,劝购、导购,成功交际。因此,本文重点对鸡鸭鱼肉类的中文菜肴名称进行了汉英翻译,以期能给商场经营管理带来启迪和帮助。

中国饮食源远流长,下面是我对一些常见中文菜名的汉英译文,供大家参考磋商。请看:

一、对鸡鸭类中文菜名的汉英译文

铁扒鸡排grilled chicken chop,火腿计司鸡排chicken chop with ham and cheese,奶汁烤鸡排chicken chop au gratin,烤鸡素菜roast chicken with.greens,咖喱鸡饭curry chicken with rice,白酒汁烩鸡chicken in white wine,红焖鸡braised chicken,煨鸡丸stewed chicken balls,炸鸡丸fried chicken quenelle,铁扒笋鸡grilled spring chicken,烤山鸡roast pheasant,酸煨火鸡devilled turkey,焖鸡肝braised chicken liver,怪味鸡multi-flavour chicken,白斩鸡sliced cold chicken。火腿煎鸡蛋fried ham and eggs,西红柿炒鸡蛋tomato omelette,青葱炒鸡蛋green onion omelette,番茄鸡丁炒饭fried rice with chicken&tomato sauce,荷包蛋poached eggs。宫保鸡丁sautéchicken cubelets with hot pepper,芙蓉鸡片chicken velvet,香酥鸡fried crisp chicken,红扒鸡braised chicken with brown sauce,豉油鸡chicken in soy sauce,栗子鸡stewed chestnut chicken,红烧全鸡whole chicken stewed in brown sauce,清蒸全鸡steamed whole chicken in clear soup,砂锅鸡chicken in casserole,红烧松鸡braised grouse。黄瓜鸡片汤cucumber soup with chicken slices,奶油鸡茸汤mashed chicken soup with cream,清汤鸡肉面条consomme chicken with noodles。北京烤鸭roast Peking duck,樟茶鸭smoked duck,香酥鸭crisp duck,清蒸全鸭steamed whole duck in clear soup,口蘑蒸鸭steamed duck with truffle,红烧野鸭braised wild duck,鸭翅膀duck wing tips,拌鸭掌cold duck wed,松花,皮蛋lime-preserved egg。

二、对海味鱼类中文菜名的汉英译文

白煮鱼boiled fish,冷醋鱼cold vinegar fish,凤尾鱼long tailed anchovies,炸桂鱼fried mandarin fish,奶油烤鱼cream fish on grating,煨鱼卷stewed fish roll,熏黄鱼smoked croaker,扒鲭鱼grilled mackerel,鱼丸fish ball;fish quenelle,烤计司鱼baked cheese fish,软炸鱼块soft-fried fish chips,干烧桂鱼fried mandarin fish with sauce,清蒸鲤鱼steamed carp,糖醋鱼sweet and sour fish,椒盐鱼fried fish with salt pepper,红烧鱼stewed fish with brown sauce,糟溜鱼片stwed sliced fish in wine sauce,蟹肉鱼肚stewed fish maw with crab meat,红烧鱼翅braised shark's fin in brown sauce,鸡丝鱼翅stewed shark's fin with chicken shreds,红烧鲍鱼stewed abalone with brown sauce,海参烧鱼肚saut e sea cucumber and fish maw。

三、对肉类中文菜名的汉英译文

五香牛肉spiced beef,五香熏牛肉pastrami,肉杂拌assorted meat,炸牛排fried beef steak,铁扒牛排grilled beef steak,烤牛里脊chateaubriand,牛里脊扒托鸡蛋fillet steak with egg,牛里脊片带少司fillet steak with pickled sauce,口蘑牛里脊fillet mignon with mushroom sauce,绞牛肉扒托鸡蛋Hamburger steak,炸牛肉片配菜beef cutlet with vegetables,红烩牛肉Haricot beef (stewed beef),炖小牛肉fricandeau。红烩羊肉Haricot mutton,烧羊脊roast saddle of mutton,烤羊腿roast leg of mutton,煎羊排fried mutton chop,扒羊排grilled mutton chop,烤羊肉串mutton shashlik,羊肉饼squab pie,涮羊肉mutton slices quick boiled in chafer。里脊肉排tournedos,洋葱猪排pork chop with onion,烤猪腿roast leg of pork,烤乳猪roast sucking pig,炸猪肉饼fried pork croquette,红烩丸子stewed pork balls,红焖猪肉pork braised in brown sauce,火锅猪肉片pork fillet Podjarka,烩猪肉pork hotpot,火腿扒ham steak,铁扒杂拌mixed grill,叉烧肉grilled pork,木须肉saute pork with eggs and fungus,糖醋里脊fried pork fillet in sweet-sour sauce,冬菇猪蹄pig's trotter with mushrooms,什锦火锅mixed meat in boiling chafer,红烧蹄筋braised tendon with brown sauce,鱼香肉丝sautéshredded pork in hot sauce,冬笋炒肉丝sautéshredded pork with bamboo shoots,粉蒸肉steamed pork with rice flour,炒里脊丝sautépork fillet shreds,青椒肉丝shredded pork and green chilli,扁豆肉丝shredded pork and French beans,榨菜肉丝shredded pork and hot pickled mustard greens,宫保肉丁sautépork cubelets with hot pepper,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 slices in hot sauce,红烧肘子pork leg braised in brown sauce,肉蓉青豆fried green peas with minced pork,软炸里脊soft-fried fillet,滑溜里脊sautéfillet with white sauce,红烧扣肉braised pork slices,红烧狮子头meat balls braised in brown sauce,等等。

学生汉英翻译习作错误分析 篇8

1 原语理解错误

例 (1) 原文:我曾经请人转告他, 中国如果不稳定就是国际问题, 后果难以想象。

译文:I asked others to tell him that i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China became unstable, the trouble would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issue, with consequences that would be hard to imagine.

原句“国际问题”不能机械地译成”international issue”, 如果这样翻译, 各国就都可以采取行动, 而这肯定不是说话人的本意。应该根据词义的特性, 联系实际, 即依据语境把词义的种种特性确定下来。原文“中国如果不稳定就是个国际问题”的真正含义是中国如果不稳定会对周边有影响。因此, 该句可

转译为“I asked others to tell him that i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China became unstable, the trouble would sprea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with consequences that would be hard to imagine.”

能否产出好的英译文本, 理解原语是关键。若机械地按照字面意思理解, 转译, 往往会违背原文的意思, 甚至造成误解。

2“脱离原语外壳”损耗、增加

例 (2) 原文:你不要太急了, 我比你还急。

译文:Please do not be too impatient.Actually, I’m more impatient.

“急”在这里如果用“impatient”, 贬义就太重, 它有“不耐烦的”意思。最好用“anxious”。

释意理论坚持认为, 翻译是有人的认知参与的交际行为, 基于这一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释意理论提出了其核心思想。释意理论通过模型说明, 在“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之间, 还存在着一个意义产生的重要阶段, 即“脱离原语外壳”阶段, 如不经历该阶段, 意义不能产生, 真正的翻译便无法实现, 由语言一直接到语言二的语言含义的转换只能是机械的代码转换,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行为。释意理论认为, 既然意义是翻译的对象, 也必然是译者试图理解的内容。理解原语的语言含义是理解意义的基础, 但不是理解的终点。在没有认知知识参与的情况下, 语言符号会提供多种“假设意义”, 是译者的认知补充排除了冗余的“假设意义”, 促成了对意义的理解。

(a) 损耗:原语>理解2

(b) 增加:原语<理解1

(c) 对等:原语=理解

3“中式英语”表达

中式英语, 即“Chinglish”, 顾名思义, 指有汉语痕迹的不符合英语语法及其规则的英语。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母语 (即汉语) 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负面迁移, 即“negative L1 transfer”。事实上, 当进行汉英翻译时, 由于中文文本是源文本, 这种迁移作用会增强, 即汉语会更大地影响英语, 这就是为什么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有如此之多。细致分来, 中式英语在词汇、句子/词组和语篇三个层次都有体现。

例 (3) 原文:湘潭大学是在党和国家领导核心的亲切关怀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校创办于1958年, 同年9月10日, 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并嘱“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在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 1978年国务院批准湘潭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 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建校四十周年题词:“办好湘潭大学, 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做出新贡献”。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 2005年12月17日, 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 共同重点建设湘潭大学。

译文1:Founded and developed under the car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its leaders, Xiangtan University was set up in 1958.At the 10th, Sep of the same year, Chairman Mao inscribed its name and urged, “we must manage it well”.With the direct care of Deng Xiaoping, Li Xiannian and other central leaders,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it to be the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in 1978.In 1988, Jiang Zeming epigraphed“run Xiangtan university well and make new contributions to cultivate and foster high-quality persons”at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Xiangtan university.Under the same car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of Hunan province has signed an agreement to jointly focus on constructing the Xiangtan university on Dec 17th, 2005.

译文2:The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in 1958, as a result of Chairman Mao’s proposal.On September 10th of the same year, Chairman Mao himself wrote the name of the school and enjoined the authorities to make a success of it.Thanks to the concern and care by Deng Xiaoping, Li Xiannian and the other government leaders, the university kept growing and was thu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a key state university in1978.In 1998, on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school's founding, President Jiang Zemin wrote:“Work for a better Xiangtan University, and do your part to train more competent graduates.”On December 17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Hunan Province signed an agreement to jointly fi nance the university.

原文概述了湘潭大学的办学历史。原文中“并嘱”、“直接关怀”、“关怀下”体现了各级政府领导, 各个时期对湘潭大学支持。译文1不进行逻辑加工, 直译为“Chairman Mao inscribed its name and urged, “we must manage it well”;“With the direct care of Deng Xiaoping, Li Xiannian and other central leaders,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it…”;“Under the same car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of Hunan province hassigned an…”显得及其荒唐, 曲解说话人的意图, 将自力更生、不断发展的湘潭大学描述成走后门, 拉关系的丑恶形象。而译文2译员透彻解读了原话的逻辑, 理解原语真正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自然不是字词对应的语言翻译, 而是传达原语整体信息意义的对等翻译。“湘潭大学是在党和国家领导核心的亲切关怀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译文2省略不译, 符合汉语词汇习惯, 英语逻辑感强, 篇章层面体现了原文第一句的意义。这也正说明释意派翻译理论中关于“意义”的定义:言语的意义在翻译活动中就是指“话语语篇的整体意义”。

本文通过个案实例分析, 揭示了学生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存在语义理解、英语语言表达与思维方式、翻译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要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 首先要使学生认真对待翻译过程, 字斟句酌地进行自我译稿修改修订, 杜绝简单的语法错误与语义理解偏差。其次, 学生应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勤做课外翻译练习, 在翻译实践中总结经验, 有意识地运用翻译技巧, 训练使用英语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思维方式, 译出文思并茂的好译文。最后,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的思维习惯的不同, 教师应加强引导。当然, 教师只是引路人, 要学好翻译, 还得靠学生自己细心琢磨, 从大量的练习中获取经验。

摘要:本文归纳了学生汉译英实践中典型错误及成因, 提出应重视向学生展示翻译过程。

关键词:翻译,错误,翻译过程

参考文献

[1]Nida, E.A.&Taber.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 Brill, 1969:24.

[2]D·塞莱斯科维奇, M·勒代雷著.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汪家荣, 李胥森, 史美珍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0:60.

公示语汉英翻译原则浅析 篇9

1.1 公示语的定义

公示语是用于公共场合, 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特殊应用文体。公示语的应用范围广泛, 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宣传语、警示语、旅游简介等。它主要运用简洁的词汇、简单明了的图示, 或文字与图示相结合的方式将有效的信息传达给公众。这为在华外国朋友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

从广义而言, 公示语可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类型。通用公示语是指具有国际普遍使用意义的公示语;专用公示语是指政府部分、社会团体、企业商家等开展社会活动和业务活动所使用的公示语。

1.2 公示语语言特点

通过大量公示语范本得知, 公示语语言的主要特色如下:

(1) 服务、指示、说明性质的公示语大量使用名词。如:售票处Ticket、站台Platform、问讯处Information等。

(2) 限制性、强制性的公示语大量使用动词、动名词或祈使句。如:禁止停车No parking、小心碰头Watch your head、请勿乱扔Please do not litter等。

(3) 各种短语也大量应用于公示语。如:右侧行驶Keep right、油漆未干Wet paint等。

(4) 在一些公共场合也使用缩略词。如:贵宾VIP、提款机ATM等。

(5) 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古语、俚语等, 尽量使用常用的词语。如:FRAGILE表小心易碎, LOST&FOUND表失物招领等。

1.3 公示语的应用功能特色

公示语提供的是一种信息服务, 主要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同时它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功能四项应用示意性功能。

首先, 指示性公示语主要体现周到的信息服务, 没有任何限制性和强制意义, 其主要作用是提示公众注意其所在场合的特点。由此可见, 语言应用不一定是在要求公众采取行动, 而主要在于指示服务内容。如:紧急出口Exit、试衣间Fitting room、候车室Waiting room、问询服务Information等。

其次, 提示性公示语并不具备任何特指意义, 仅仅起到提示的作用。但是, 提示性公示语使用广泛, 用词比较婉转含蓄。如:小心脚下Watch your step、请系好安全带Please wear the seatbelt provided;请按按钮Please press for assistance;暂停服务Out of service等。

再次, 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其语言直截了当, 但绝不会让人感到粗暴、强硬。如:残疾人通道Handicapped only、请将童车留存此处Please leave your buggy here、仅限特许车辆Authorized vehicles only、送客止步Passengers only等。

最后, 强制性公示语要求公众必须或不得采取某种行动。其语言具有强制性, 非常直白, 没有商量的余地。如:禁止吸烟No smoking、禁携宠物No pets allowed、请勿将其它类别的塑料投入此桶Please do not put other types of plastics in the bin等。

由此可见, 公示语在公共场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简洁的公示语不仅能给公众提供有效的信息, 而且还能规范公众的行为。同时, 这对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公示语汉英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简洁易懂原则

公示语汉英翻译简洁原则是指译文精炼, 简洁明了, 仅使用核心词汇而省略冠词等功能附加成分。例如将贵宾室翻译成:Reserved Waited Room, 而不将其翻译成一个完成的句子。简洁原则主要包括译文词汇及句型简单。译语读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理解文字的提示信息, 开展行动。

易懂原则主要是指部分公示语在汉英翻译过程中, 由于过分注重简洁而忽略了便于公众了解其意义及内涵的目的, 导致公示语翻译失败。例如过去将“五讲四美三热爱”译成:Five Stresses, 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很多外国朋友看到这样的公示语后, 对其意义不能理解。后来将其改为:“five stresses, 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 并附加注释:stress on decorum, manners, hygiene, discipline and morals;beauty of the mind, language,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love of the motherland, socialism and the Communist Party。如此一来, 公众就能很容易理解其内涵意义。

2.2 语用原则

语用原则主要从语用意义产生的。语用意义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也叫交际意义, 包括表征意义、表达意义、社交意义、祈使意义和联想意义, 语用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语言的社会文化环境。词语的语用意义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 正因如此,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所具有的语用意义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月亮”与“moon”有相同的指称意义 (指同一客观事物) , 但前者在汉语言文化中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含义, 诸如团圆、爱情、故乡等;而在英语中moon让人们想到的是反复无常的性格、阴森的气氛等 (邵志洪, 2005) 。公示语翻译时, 译者要力求准确传译公示语的语用意义即呼唤功能, 不能将公示语的呼唤功能传译出来, 该翻译就是失败的。为此, 译者必须在分析汉语公示语的指称意义的基础上, 探究其语用意义。文化的渊源不同, 词语承载的文化涵义也必然有所不同, 在特定的语境中, 词语表层的指称意义与深层的言内意义、语用意义“表里不一”。切忌望文生义, 要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必须考虑到三者的意义, 尤其是语用意义, 这样才能成功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2.3 文化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翻译即翻译文化。语言国情学认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文化的词汇往往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所以, 在翻译时不应仅停留在语义的层面上, 更要透彻理解文字里所蕴涵的文化信息, 尊重译语读者的文化习惯和传统风俗,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从原语到译入语的转换, 否则就会出现问题。最典型的莫过于对“龙”的理解。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独特的地位, “龙”一词包含着“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含义, 常常引申为“中华民族”, 如“龙的传人”;而在英语中, “dragon”一词非但没有以上“龙”在汉语里所具有的意义, 甚至还包含有“邪恶”的意义, 常形容凶悍强暴的人, 尤指悍妇或母夜叉。因此, 不分场合地将“龙”译为“dragon”是不可取的。又例如, 在西方国家里, 老年人不喜欢old people或the elderly的称呼, 较为偏爱senior citizen或golden ager (黄金年代的人) 等委婉的称呼, 而中国人却把“老”作为一种敬称, 素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王佐良曾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都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 确实如此;但是, 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掌握语言。”可见, 语言中承载的文化内涵对任何翻译都起着显著作用, 正如英语中所说Learning a language is a kind of learning the culture and habit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language is spoken” (郭著章、李庆生, 2003) 。

3 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深, 公示语作为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形象, 在其汉英翻译处理上应从简洁易懂、语用及文化差异上进行语体信息的转换, 实现除字面意义外的多层面功能意义的匹配。

参考文献

[1]郭著章, 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策略下一篇:准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