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篇衔接(精选8篇)
汉英语篇衔接 篇1
一、引言
语言交际以语篇的形式出现,语篇是一个相对独立、具有整体意义的言语交际单位。衔接之所以能使一段话成为篇章,在于衔接通过语法和词汇等手段,把结构上彼此毫无联系的句子黏着在一起。目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海上的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名篇。张培基在英译过程中,既使译文语言自然流畅,并保持原文的风格。本文以《海上的日出》中英文本为语料,探讨汉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如何在汉英译语篇中实现的。
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语篇连贯是一个语义概念,指的是话语内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连贯的产生以语篇实体为单位,以语篇中的信息为线索,激活接受者大脑里所储存的背景知识和信息,借助接受者的认知推理,理解语篇的过程。语篇连贯通过各种衔接手段得以实现。Halliday(2001)认为语篇连贯需要语篇衔接和语域一致。Richard(2005)认为连贯是“连接语篇中话语的意义或文本中句子的意义的关系”。胡壮麟等(2005)进一步扩大了衔接的范围,提出了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多层思考。
三、语篇衔接手段与翻译
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语法衔接有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词汇衔接有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和搭配。本文将通过张培基对《海上的日出》英译版本在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分别进行分析。
1.语法衔接。
(1)照应。
例1: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译文:It kept rising laboriously bit by bit as if weighted down with a heavy burden on its back until,after breaking through the rosy clouds,it completely emerged from the sea aglow with a lovely red.
语篇分析论述中一般把照应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另外,照应词项还可称为外照应或内照应。例1中的第一个it是一种内照应的下(后)照应,指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太阳。为避免冗余,作者没有使用单词sun。在汉语中,主题元素一旦被引入,在下文中通常会省略,即“零形回指”。例1中可以看出,汉语原文并没有使用代词回指,这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但在英语译文中,却在两处用了回指代词its和it。
(2)省略。
例2: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译文:As expected,the sun soon appeared revealing half of its face,which was very red but not bright.
省略指的是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使语篇上下紧凑的一种语法手段。省略的类型有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汉译英中值得关注的省略现象,是汉语的零位主语的问题。例2中,原文并没有在“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之前再次出现“太阳的脸”,但是在译文之中,译者使用从句,并用which代替了“太阳的脸”,这使得在英语译文中仍保留了原文当中的精简。
(3)连接。
例3: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彩也突然有了光彩。译文:Then,before I knew it,the dark red orb began to shine blazingly,dazzling my eyes until they stung and all of a sudden lighting up the surrounding clouds.
连接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连接成分往往是一些过渡性的词语,表示时间、因果、条件等逻辑上的联系。在例3中,原文中几个小分句都围绕着“深红的圆东西”这个中心点,因此在翻译时,把它作为主语,再运用两个并列的现在分词短语把语意融合在一起,英语译文中,译者选择了添加连接词then和and,使译文的逻辑性更加清楚规范。
2.词汇衔接。
(1)上下义。
例4: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译文:But its radiance managed to show through the dark clouds to edge them with golden lace.Then,after gradually breaking through the tight encirclement,it came into full view and even dyed the dark clouds purple or scarlet.
上义词的含义是概括的,下义词的含义是具体的。一个上义词包括若干个共同下义词。在例4中,译者连续使用表示颜色的四个共同下义词,真实地反映了原文中日出时天空中由黑色到金色再到红色的过程。
四、结语
散文的“神”是通过一定的“形”反映出来的,散文的神韵蕴含在文章的语法、语义等各个层面。本文通过语法和词汇衔接分析了散文的衔接与连贯。广大译者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可参照上述方法处理好语篇衔接关系,从而为读者提供衔接合理、语义连贯的译文。
摘要:语篇功能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组织信息的方式并表明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语篇的连贯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本文通过比较巴金散文名著《海上的日出》的汉英版本,探讨汉英语言在衔接与连贯上的差异,提出在进行散文英译时应注意的方法。
关键词:语篇分析,衔接,连贯,翻译
参考文献
[1]Halliday&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汉英语篇衔接 篇2
关键词:语篇功能;主位结构;古诗英译;《山行》
本文尝试从属于语篇功能的三个系统----主位—述位系统(Theme-Rheme)即主位结构,已知信息--新信息(Given-New)以及衔接系统(Cohesion)之一的主位结构理论来分析评价《山行》,从而可以探究功能语法对语篇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及功能语法所坚持的翻译等效原则即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
一、主位结构
“主位”、“述位”的研究始于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马太休斯。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述位是信息中心所在的地方。述位的结构复杂,韩礼德把它分为“单项主位”(simple Theme), “复项主位”(multiple Theme)和“句项主位”(clause Theme)三种,而由于句项主位通常只包括经验成分,因而实质上也是单项主位。从小句的开头研究,区分主位种类的规律大致如下:句中大都有经验成分(部分省略句、祈使句、小句等除外);如果只有经验成分,那么该小句的主位就是单项主位;如果除了经验成分外,还包括语篇意义或人际意义的成分,那么该小句的主位就是复项主位。如果句中三种成分同时出现构成小句的主位,那么它们的顺序一般为语篇成分—人际成分—经验成分,经验成分总在最后位置。须要注意的是,经验成分指的是“主题”(topical)成分。这个成分又可被称为主题主位(topical Theme),相当于主题—述题 (topic--comment)这对术语中的主题。另外还有一些情况,比如主位是词组或短语复合体时仍属于单项主位,谓语主位,主位与语气的关系,以及从属句、省略句、祈使句的主位等可以参照韩礼德(1994)、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战子(2005)、黄国文(2002a)。
语篇成分、人际成分、经验成分分别对应了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以及经验功能这三大元功能。下面是三大元功能所对应的具体的主位成分:
二、原文与译文语篇功能主位结构对比分析
1.关于原文语篇。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有主又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的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其铺垫和烘托作用。诗人寄情于景,寄情于诗,不但渲染了枫叶外形的美,更赋予它一种精神上的美---顽强的生命力和傲霜斗寒的性格。
2.原文与三个英译文主位结构对比分析。三个英译文分别为R.Kotewell &N.Smith译, 翁显良译, 卓振英译。为了方便说明,我们将简写成R译,翁译,卓译。
句一:
远上寒山 石径斜
主位 述位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陈述句,描写的是一条小路蜿蜒地伸向充满秋色的山峦,其中副词短语“远上寒山”是该句的标记主位,“远”、“上”分别对山的距离和高度加以描写,“寒”字点明深秋时节,“石径斜”是该句的述位,“斜”字与“上”呼应,写出了高缓的山势。乍一看,该句似乎没有谓语,其实该句是一个存在意义的关系句,即远上的寒山上“有”斜石径。
译文:
R译:
After I climb the chill mountain’s steep stone path
連接成分 主题 述位
主位
翁译:
Off the road runs a narrow stone path, winding, climbing
主题 述位
主位
卓译:
A stony path is meandering high up the chilly mount
主题 述位
主位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翁的译文外,R和卓似乎都没有采用副词短语作标记主位实现与原文的对等。但是,具体分析翁的译文我们可以发现,他没有把“远上寒山”作非标记主位,并且漏译了“远上寒山”,同时把“上”理解成爬山(climbing)。R采用了复合主位的形式,显然与原文不一致并且与翁一样把“上”字理解错误。卓虽然用名词短语做非标记主位,把“远上寒山”译作述位,但其译文更接近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meandering”体现了石径的蜿蜒,“high up”则很好得表达了山的“远”与“上”。如果将他的译文改成“High up the chilly mount is meandering a stony path.”就更能体现原文与译文在语义和形式上的对等。
句二:
白云深处 有人家
主位 述位
该句与第一句一样是一个陈述句,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漂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其中“白云深处”是副词段语作标记主位,“有人家”是述位。这里“人家”与上文“石径”照应,把两种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译文:
R译:
Deep in the white house there are homes of men
主题 述位
主位
翁译:
vanishing into the cloudy heights where perch a few tiny cottages.
述位
卓译:
Where homes are silhouetted’ gainst the white clouds’ very fount
结构成分 主题成分 述位2
主位2
述位1
(该句是第一句的句项述位,为了进一步分析,这里把该句记为“述位1”)
译文中,R以副词短语作标记主位,相比其他译者,虽用语简单,但在语义和形式上与原文对等。翁和卓都将诗的前两句译成复合句,因此两者的译文第一句都是句项主位,第二句都是句项述位。其中翁将第二句译成非限定性从句(non-finite clause), 是对上一句的扩展(expansion),从而详细地描写石径,而原文第二句主要是为了引入“白云”、“人家”这两种意象,因此此句译文在意义上与原文不符。在卓的译文中,第二句是WH-关系词引导的限定性从句(finite-clause),是对前一句的增强(enhancement),描写山周围的环境,从而引入“家”、“白云”这两个意象。但是,卓并没有将“白云深处”译成该小句的主题主位,而是译成了该句的述位,用关系词Where 与家(home)一道形成该小句的复项主位,是非标记性主位,因而违背了形式对等的原则。如果译成“Where the white clouds’ very fount silhouetted against homes”更妥。另外,此句在词汇上更胜一筹,如“silhouette”一词将原诗所要表现的山高景物若隐若现的意象表达得淋漓精致。
句三:
(我)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主位) 述位
此句是一个省略主语的陈述句,因而没有主题主位,只有述位。该句鲜明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前文“山”、“石径”、“白云”、“人家”都不为作者所动,而唯有这枫林晚景拨动了诗人的心弦,诗人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停下车来欣赏。
译文:
R译:
I stop my carriage and I sit to admire the maple grove at nightfall
主题 述位2 结构成分 主题 述位3
主位2 主位3
主位1
翁译:
Here I pull up my carriage, entranced
主题
主位 述位
卓译:
Attracted by th’ maples my carriage to halt I bring
述位
可以看出,三者都把原文省略的主语“我”翻译了出来,这显然与原文的形式相悖。R将后两句译成了复合小句,并且把第三句单独译成了从属扩展句,作句项主位,与原文不一致。而且R也将原文中的“坐”错误理解成动词坐下来的“坐”,不符合原文“坐”所表达的“原因”之意。翁将副词“Here”译作句子的标记主位,把原文的“坐”的意思漏译了,因此该译文不符合翻译对等原则。卓将第三句译成非限定句,由于该句前没有连词或介词作结构主位,没有主语作主题主位,因而只有述位,相比R和翁的翻译,卓的这句翻译更符合原文。
句四:
霜叶 红于二月花
主题 述位
主位
第四句也是陈述句,以名词短语“霜叶”作非标记主题主位,“红于二月花”作述位。该句道出了作者喜爱这枫叶晚景的原因。不难看出,全诗前三句处于陪衬地位,此句为全诗的中心。其中写景抒情,唤起人们吩咐的联想,不仅使人感到一种美的享受,也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
从三者的译文可以看出,除了翁将“山”作非标记主题主位外,R和卓都与原文形式一致,以“霜叶”作非标记主题主位。所不同的是,R将最后一句译成第三的从属小句,形成第三句的句项述位,从而来解释作者“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原因。该从属小句是一个复项主位,其中关系词“whose”是结构成分,“frozen leaves”是主题主位,两者形成该句的非标记主位。卓将最后两句译成具有并列关系的復合小句,第四句是第三局的扩展(expansion),从而解释原因。但在词汇方面,卓用“brighter”来表达比较之意,较好地再现了所要传达的意境。结合第三句的翻译,卓的译文更加简练,形式与意义与原文更贴切。另外,汉语“二月”已是春暖花开,英文“February”尚在冬季,译者们避开了字面而作,可谓巧妙。
三、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语篇主位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杜牧的诗歌《山行》以及它的三个英译文。通过上述的分析,译文的结构与原文越接近,就能越忠实地表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因此,卓的翻译在形式与意义上要比其它两种译文更贴切,更忠实于原文。系统功能语法的有关知识和翻译两者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了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站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汉英语篇衔接 篇3
一个完整语义的语篇应该具有意义内容上的语篇性, 这就需要语义的连贯性。所谓连贯, 是词语、小句、句群在概念、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所谓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即词汇手段的统称, 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尽管语篇的连贯并不依赖于衔接手段, 但大多数情况下, 一个完整连贯的语篇总是在语言各层次的成分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衔接, 从而使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意图贯穿整个语篇, 以此实现交际目的。因此, 语篇的连贯常常需要衔接手段来实现。其中, 指称照应是汉英语言中非常重要的衔接手段之一, 其使用在两种语言中有共性, 也有差异。
本文所讨论的语篇以独立的整篇文章为对象, 即朱自清先生的佳作《背影》和张培基先生的译作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对指称照应在汉英语篇中的差异窥见一斑, 从而发现汉英互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 指称照应
韩礼德和哈桑[1]认为在语篇中, 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 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 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因此,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 它是语篇中的指代成分与或所指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根据韩礼德和哈桑[1]的划分, 照应可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2 指称照应在汉英语篇中的差异
2.1 人称照应
1) 英语中大部分人称代词的性, 数, 格是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的, 性的变化仅限于第三人称单数, 如he, she, it分别代表阳性, 阴性和中性, I, we代表单复数, I, me, my代表主格, 宾格和所有格。在译文中, 人称代词性的形态变化不多, 但是数和格的形态变化随处可见:since I last saw father、see me off、so we started out。而在汉语中, 只有第三人称性的变化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 第一第二人称没有性的变化。在表示复数意义时, 汉语在单数形式的后面加上一个们字, 在《背影》原文中, 作者多次用我们来指代他和父亲。汉语人称代词没有格的形态变化即汉语人称代词用作主语和宾语时在形态上没有区别, 而是通过在人称代词后面加上的来表达。例如, 原文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此处“他的”指代父亲的, 是“他”的所有格形式。
2) 除了在性、数、格方面的差异之外, 英语中有反身代词, 如:I wanted to do all that myself。而汉语在表达反身意义时需要在人称代词的后面加上“自己”, 如“我自己”, 有时“自己”本身就可以用作反身代词。例如he finally decided that he himself would accompany me to the station的原文对应的句子为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3) 汉语中没有关系代词, 而英语有别于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英语中有关系代词。因此, 在许多情况下, 汉语语篇中的人称代词在对应的英语表达中可以用关系代词表示。
原文: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 托他们直是白托!
译文:I sniggered at father for being so impractical, for it was utterly useless to entrust me to those attendants, who cared for nothing but money.
原文中用人称代词他们来指代父亲嘱托的那些茶房, 而在译文中, 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who充当了汉语中人称代词的角色。
4) 从《背影》的原文和译文可以看出, 很多情况下中文表达不用人称代词而英文翻译时用了人称代词导致原文中的人称代词数量远远低于译文。例如:
原文: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译文:To think that he should now be so downcast in old age!
原文: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
译文:and his pent up emotion had to find a vent.
在以上例句中, 原文没有出现人称代词, 而译文中加了he, his这些人称代词, 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原文: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
译文:In crossing the railway track, he first put the tangerines on the ground, climbed down slowly and then picked them up again.
在该例句中, 中文原文重复用了橘子, 而译文中橘子第二次出现时便用了them来指代。
2.2 指示照应
与英语相比, 汉语语篇中的指示照应比较复杂。首先, 在数量上, 汉语的指示代词比英语多。陈安定[2]将汉语的指示代词作了如下划分:这、那指代人或事物, 这儿、那儿、这里、那里指代处所, 这会儿、那会儿指代时间, 这么、那么、这样、那样指代性质、状态和程度。而英语的指示照应系统有:this, these, that, those, here, there, now, then, the。在用作限定词时, 汉语中还有一些词语也可以充当指示限定词, 如:今、本、此、该等。如背影原文中的我读到此处,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
从背影的原文和译文中可以看出英语中的this/that与汉语中的这/那在指称功能上有不同之处。在语义上, this与这相对应, that与那相对应。但在指称功能上, 英汉指示代词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汉语语篇中, 这和那在表达时空距离时往往受心理或视觉的影响, 而英语中的this和that表达的距离概念较接近实际的时空远近距离。例如:这些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一半为了丧事, 一半为了父亲的赋闲。正如许余龙[3]所说的那样, 由于汉语使用者往往能化远为近, 用近指词这来指称较远的事物。在例句中, 作者回忆的是两年前家中祸不单行的日子, 由于他对那段日子记忆犹新, 因而在心理上仍然很近, 所以作者用了表示近指的这来回指前文描述的两年前的日子。
英语和汉语在指示指称上的一个最大差异是英语有一个既非this又非that的定冠词the[4]。韩礼德和哈桑[1]认为, 从词源的角度讲, the是that的简约形式, 但它只能充当限定词。在指示照应系统中, 定冠词the表示其所指对象是特定的并且是可识别的。由于汉语中没有定冠词, 汉语在表达相应的指称意义时主要借助于以下几种手段:
1) 零式特指。英语在表达确定的指称时必须有特指限定词, 但在汉语中, 如果所指对象的确定性在情景语境或者语篇上下文中已经非常明确, 可以运用零式特指语, 即指代成分前没有特指限定词修饰。因此, 在语篇上下文中, 汉语经常以原词复现的方式来实现语篇的照应。例如:
原文: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
译文:The next moment when I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again, father was already on the way back, holding bright red tangerines in both hand.In crossing the railway track, he first put the tangerines on the ground, climb down slowly and then picked them up again.
在原文中, 当橘子第二次出现时特指上文中第一次提到的橘子, 而在相应的英语译文中, tangerines一词第二次出现时是用定冠词the来表示特指的。
2) 这和那的使用。在汉语语篇中, 这和那经常与名词连用, 以表示所指对象的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 这与那在功能上相当于英语的定冠词the。例如:
原文:我读到此处,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
译文:Trough the glistening tears which these words had brought tomy eyes I again saw the back of father’s corpulent form in the dark blue cotton-padded cloth long gown and the black cloth mandarin jacket.
由于笔者在前文中提到过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 又一次提到时用那来表示特指。而在译文中, back是通过定冠词the来表示特指的。
2.3 比较照应
总的来说, 汉英两种语言的比较照应系统并无多大差异。从意义上看, 涉及比较照应的基本概念都一样。从表达方式上看, 汉英两种语言主要是通过形容词和副词来表达比较意义的。汉英两种语言在比较照应的最大不同在于英语除了运用词汇和句法手段外, 还可以通过改变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比较意义, 而汉语的形容词和副词则没有形态的变化, 因而汉语中的比较意义都是通过词汇或句法手段来表达的。例如:
原文:近几年来, 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译文:In recent years, both father and I have been living an unsettled life, and the circumstances of our family going from bad to worse.
原文中用“不如”这样的词汇手段来表达比较意义, 而译文中则通过改变bad的形态变化, 用bad的比较级worse来表达比较意义。
3 小结
通过前文的讨论, 我们可以明确指称照应在汉英语篇中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这两种语言中, 尽管这种衔接手段确有一些相似性, 但更多地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性联系到语言本身, 又一次证明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 而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在汉英互译中, 译者不能照搬原文的衔接方式, 应该在充分认识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方式上的异同, 将源语语篇的衔接方式以恰当的形式在译语语篇中体现出来, 使译语读者能够真正领略到原文的风采。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3]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语篇“衔接短路”现象再解读 篇4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话语分析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语言学家们分别运用不同理论对衔接与连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如运用会话含义理论、衔接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语篇“衔接短路”现象在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 即那种没有明显衔接手段但也能使语篇连贯的现象。罗迪江和陈耀东曾对会话“衔接短路”现象进行过认知理据和语用理据解读, ⑴本文拟从语用学角度对语篇“衔接短路”现象进行再分析, 再解读, 先分析“衔接短路”现象存在的依据, 然后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分别对语篇“衔接短路”现象进行再解读。
二、衔接与“衔接短路”
在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中, 衔接是语篇的特性, 指组织语篇的语言手段。⑵衔接是语篇表层结构间的形式关系, 连贯却是深层的意义连接关系。衔接是指语篇中的不同语义成分在表层形式上有所关联的现象。这种关联存在的范围很广, 同一个句子的不同成分之间、两个相邻的句子之间或相距较远的两个句子成分之间都有可能出现。语篇衔接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语法衔接主要有:时间衔接、地点衔接、照应关系、替代关系、省略;词汇衔接主要有复现关系 (reiteration) 、同现关系 (collocation) 、逻辑衔接。⑶语篇的衔接又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显性衔接是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 从语篇的意义和体现语篇意义的衔接机制的角度来影响和限定语篇连贯。⑷隐性衔接主要借助蕴涵在语篇显性表达之内的含义来实现。以上所说的衔接表现形式就是显性衔接, 而隐性衔接与本文作者的“衔接短路”同指。语篇“衔接短路”现象是指在语篇进行过程中, 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 但语篇连贯的现象。它借助于语篇的隐含意义, 即蕴含在语篇显性表达之内的含义来实现。
三、“衔接短路”现象存在的依据
3.1交际意图
Searle认为使用语言就像人类许多其他的社会活动一样是一种受规则制约的有意图的行为。⑸所以语言交际过程中总伴随着交际者的意图, 具有一定的意图性和目的性的。交际意图就是说话者在交际中想要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时所持有的一种内心的意向, 从字面中看不出来, 需要听话者根据现时的语境或通过语用与认知推理才能得到。交际者要实现一定的交际意图, 就得对会话语篇进行选择和调整, 这种选择和调整有可能引起衔接手段的消失, 从而导致“衔接短路”现象的产生。例如:
(1) A:How do you like my photo?
B:I don’t have an eye for beauty, I’m afraid.
例 (1) 中两句话在形式上是没有衔接手段的, B并没有正面回答A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而是说了毫不相关的话, 说自己眼光不行, 没有任何欣赏美的造诣, 但在意义上, 这两句话却连贯的。因为B在听到A的提问后通过“衔接短路”手段的运用在“I don’t have an eye for beauty, I’m afraid.”这句话中附着了自己的交际意图:我根本不喜欢你的照片。这种表面上的不衔接, 在深层次意义上是衔接的, 因为其中伴随着交际者的意图。
3.2语境
任何语篇都是语境中的语篇。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看, 语境是语言形式与非语言特征间的关系。根据关联理论, 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 是一系列存在于人脑中的假设, 所以语境也称为认知语境。⑹不管是系统功能的情景语境还是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 都影响和制约着衔接手段的使用。这种在语篇表面形式上不衔接, 但由交际的情景语境或交际者的认知语境完成连贯也是“衔接短路”现象存在的依据。例如:
(2) A:You see the things over there?Hand them to me!
B:Too heave.
A:Good girl.
在例 (2) 中, you, the things, there, them, me, girl等词的所指都没有明确用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从语言层面上, 我们无法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即在语篇内部出现了“短路”。但对于现场的交际者来说, 由于有实物在现场, 他们对此是清楚的。可见, 衔接也可以通过语篇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实现, 这成为“衔接短路”现象存在的又一依据。
四、对“衔接短路”现象的再解读
4.1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由Grice提出, 是语用学中用来解释会话含义的一种理论。在会话含义框架下, 假设谈话必须有一个大前提, 即参与者都持合作态度, 都有把话题继续下去的愿望。合作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四条准则下各有一些次准则。⑺
根据合作原则, 交际双方都应严格遵守以上的四条准则以及相应的次准则。但在日常交际中, 人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这样执行, 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还会故意的违反某些准则。这时, 听话者就不能对说话者的话进行简单的字面理解, 而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推断隐藏在字面意义背后的隐含意义, 从而推测出说话者真正的交际意图。
本文作者认为, 合作原则的违反和“衔接短路”现象实际上是对同一种现象的不同解释, 是对同一个问题提供不同角度的解决方式, 都需要我们从似乎毫不相关, 没有衔接的语篇中推断出说话者的意图, 完成语篇的连贯。例如, 某位大学毕业生想申请一份对对数学水平有较高要求的工作, 所以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写一封推荐信。老师是这样写的:
(3) Dear Sir,
Mr.X’s command of English is excellent and hisattendance at class has been regular.
从合作原则角度对这个例子进行解读, 我们可以发现这封信明显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 在这封信里, 数学老师只是说学生英语成绩优秀, 而且按时上课, 但没有提到数学水平, 很明显老师并没有提供对方足够的信息量, 违反了数量准则。但它同时又是一个“衔接短路”的例子。当时话题要求老师描述学生的数学水平, 但老师说了与当时话题不相关的英语以及出勤率。通过对当时语境以及老师交际意图的推理, 我们可以得出, 老师在暗示该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造诣不高, 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又如方式准则在表达方式上提出了简洁明了、避免歧义和晦涩的要求, 但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人们并不总是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去交谈, 而是故意拐弯抹角地说, 运用一些幽默的手法来表达言外之意。这种方法或许是出于语境的考虑, 或许是为了保留自己或对方的面子, 或许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交际目的。
本文作者认为, “不合作”和“衔接短路”的实质是一样的, 说话者出于礼貌, 面子, 交际意图或语境等因素而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或制造“衔接短路”现象, 是说话者在自己的交际目的和对方的交际需求之间寻找妥协和和谐时所采取的手段, 既能顾及到自己和对方的面子, 又构成了连贯的语篇, 使交际能继续下去。
4.2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 在语言交际中, 听话者通过构成听话者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 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来理解话语。因此, 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 言语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双方事先知道的, 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交际的进行不断变化的。⑻连贯并不是静态语篇所固有的, 而是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共同取得的, 并最终存在于受话者的大脑中。关联理论的动态语境观能解释“衔接短路”现象所形成的连贯。
Sperber和Wilson认为, 交际实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 包括说话者的明示和听话者所做出的推理。交际总是遵循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假设交际本身具有最大关联性。⑹关联是语言交际中的自然特性。本文作者将从认知语境和推理两方面来探讨“衔接短路”现象。
4.2.1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认为, 交际过程中, 交际者对世界的假设是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出储存于大脑中, 进而构成“认知环境”。⑹言语交际的成功与否在于双方能否形成重叠的认知语境。⑼认知语境对交际语篇的连贯性至关重要。同一文化中的成员间容易形成重叠的认知语境, 不同文化的成员间不容易形成重叠的认知语境, 将会产生很多的交际困难。例如:
(4) 甲:你喜欢吃辣椒吗?
乙:我是四川人。
这一问一答看起来使衔接“短路”了, 但这对中国人而言在理解上没有任何困难。在中国人的认知语境中, 四川空气潮湿, 当地人爱吃辣椒, 说自己是四川人就说明爱吃辣。但对于外国人, 这个问题就不好理解了, 因为认知语境不同, 认知也就会受到阻碍, 所以, 认知语境对“衔接短路”现象也有很大影响, 是处理这种现象时必须要考虑的。
4.2.2推理
交际的成功在对听话者能识别说话者的意图并能领会其意图。Sperber和Wilson认为, 听话者的任务就是通过说话者的明示行为寻找关联性。所以, 在这个层面上, 关联理论与连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表面上零衔接的“衔接短路”现象, 通过听话者的推理可以发现其中的连贯性。
五、结语
在日常交际中, “衔接短路”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但它的存在是以其交际意图及语境为依据的, 其中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认知语境。交际过程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 这就要求交际者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出于交际意图和语境的考虑而省略形式上的衔接手段。这种情况下, 交际者可以通过推理在深层次上实现连贯。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衔接短路”现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分别从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对“衔接短路”现象进行了再解读, 希望可以拓宽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思考和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罗迪江, 陈耀东, 会话“衔接短路”现象的认知语用解读,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2]Halliday&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94.
[3]朱永生, 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外国语, 1995, 3.
[4]陈德喜, 语篇连贯不能蕴涵衔接, 鸡西大学学报, 2009, 4.
[5]Searle.J.R., 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6]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7]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何自然等, 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语篇衔接连贯与翻译 篇5
衔接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语篇是自然语言语义上的一个统一体, 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 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体现语篇表层的语言结构关系, 表现句子之间在语言形式上的粘连性, 是语篇的谋篇机制。韩礼德等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 指语篇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当语篇中的某一部分的理解依赖于另一部分时, 这两部分就产生了衔接关系。因此衔接是跨越句子界限的, 其作用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 帮助实现语篇的连贯。一般地, 衔接手段有五类: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前四类为语法衔接手段, 后一种是词汇衔接方式, 各衔接手段将语义上相互依赖的语篇组成成分连为一体。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 衔接手段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进而对翻译产生一定影响, 翻译过程中应做适当调整。
二、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
译者不同于一般读者, 他承担着对原作进行传达的任务和义务。不同语言的衔接手段各有不同, 对原文衔接手段的认识, 并不必然导致译文衔接手段的得体, 因此译者对原语和目的语的衔接手段都要有深入的了解。
从语句衔接方式来说, 英语多用“形合法”, 即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接词语将句子 (分句) 衔接起来, 而汉语多用“意合法”, 即靠意义上的衔接而不要一定依赖连接词语。因而, 英语多连接词语, 而且这些连接词的出现频率也非常高。汉语中虽然也有一些连接词, 但在表达中, 人们常常表现出一种少用或不用连接词的趋势。在语法上, 英语语法是显性的, 而汉语的语法则属隐性。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 许多逻辑关系靠意义来表达, 语法处于次要地位。汉语的省略只求达意, 不考虑语法甚至不考虑逻辑汉语最常用的省略是主语的省略, 谓语的省略较少。英语中的省略多数伴随着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可以从形式上看得出来。汉语替代的频率低于英语, 汉语往往用原词复现的方式来达到语篇的衔接。英语的照应多用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而汉语常用零式指代和名词的重复。
三、衔接的手段
汉语篇章中的连贯关系大多依赖于隐性的衔接手段。相比之下, 英语却在很大程度上运用显性的衔接手段来创造语篇的连贯。现代汉语源自于宋、元以来的白话文, 其句法以“散”著称。不过汉语“形散神不散”, 句子结构虽灵活、松散、短小, 句子与句子间的语义关系却仍然明了, 但不是凭借形式或逻辑上的用语, 而是凭借作者或主体的意念、意识流。英语却是讲求“形合”的语言, 其段落篇章的连贯和流畅都依赖于显性的衔接手段。英语注意结构的严谨, 不论是句子还是语词都要求体现清楚的逻辑关系。
3.1、照应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 它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也就是说, 语篇中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由于照应与语言的语法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照应衔接手段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运用。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重语篇的内在逻辑关系, 而不重表层形式的连接, 所以, 汉语中各种照应衔接手段常常呈隐性状态。相比之下, 英语是语法型语言, 各种句式有其严谨的表现形式, 注重用表层语言形式传达句子的语义内容。因此, 英语的照应衔接手段在汉语中常表示为零式照应或其他衔接手段翻译时, 应理清原语语篇的指称关系, 并根据汉英不同的指称衔接特点, 在译文中合理构建衔接框架, 重现原文的照应关系。
3.2、省略和替代
省略指篇章句子中一些基本结构成分的缺省, 但这些缺省成分通常可以在语境中找到。于是, 省略便利用词项空缺的方式达到了上下文衔接的目的。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取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 以简约达意, 避免重复。省略和替代都是为了更好地衔接上下文。从英汉对比来看, 汉语中常省略主语, 英译时需添加主语;英语却常省略动词, 留下主语与助动词, 汉译时, 需要把英语中省略的动词复现出来, 或用替代的方式表现出来。
3.3、连接
连接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 又称逻辑联系语 (黄国文, 1988) 。通过使用各种连接词语, 句子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可以明确表示出来。连接词语既可以是连词, 或是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介词及其短语, 也可以是分句。由于英汉语言体系的差异, 英语中使用连接词语的情况有时多于汉语, 汉语小句之间的关系并不全通过连接词语向读者表示, 因此, 翻译时译者应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 注意运用逻辑联系语加强句子之间的衔接, 显现各种语义关系。
3.4、词汇衔接
语篇中的一些词语相互之间存在着语义上的联系, 词汇衔接就是通过词语选择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语义链, 从而建立篇章的连续性。同现关系是指词汇在某一语篇中共同出现的语言现象, 在一定语境中意义上有联系的词会出现在同一语义场, 语篇中各句子通过这些关系词汇相互联系起来, 使得对一个句义的解读必须依赖其他句子, 从而构成衔接。复现关系是
指通过词语的重复、同义、近义、上下义和广义等关系使语篇粘连。比较起来, 汉语倾向于多用重复手段, 而英语则较多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及其他衔接手段体现衔接关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 语篇的衔接手段对于翻译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两种语言在构建语篇连贯上的差异, 尽量摆脱源语在结构和用语上的限制。译者如果囿于源语的束缚, 就会使译出的文字带上源语的语法和语义结构, 使读者产生误差, 致使语句不畅、意义令人费解。源语对译者能进行干扰, 是因为其汉语水平一般高于英语水平, 使汉语的表层结构先入为主而给读者带来束缚。在汉译英的过程中, 唯有充分了解和熟悉目的语的形式特征, 方能摆脱这一拘囿, 译出好的文字。
摘要:英汉语篇中常用的衔接手段有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由于英语具有形合的特点, 而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 因此有必要探究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篇衔接和连贯。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翻译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d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汉英语篇衔接 篇6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在阅读技能目标中提出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主旨要义和语篇意义的要求。而理解文章主旨要义和语篇意义是基于对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语篇基本结构的理解。笔者从日常教学和访谈中发现,学生在推理判断题和主旨要义选择题部分失分较多。这反映出学生在获取、筛选、处理和运用阅读信息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于复杂信息的理解度;综合信息隐含意义的推理深度;语篇结构理解的清晰度;整体语篇理解的速度。综上所述,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在获取和处理阅读信息方面的有效指导,对语篇深层意义及其结构的分析缺乏针对性,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理解语篇意义和归纳语篇结构的能力。
本文从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角度探究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处理和运用文本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信息处理的单位长度,从而改善他们对语篇深层意义及其结构的理解能力,训练其英语思维。
一、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
语篇衔接是语篇的表层形式链接,指一个语篇中的每个成分之间必须有某种形式使之互相联系(刘辰诞、赵秀凤2011)。衔接是存在于语篇表层的有形网络。Halliday&Hasan(2001)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其中语法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词汇衔接包括词汇的重复(同现和复现)和搭配。
语篇连贯指语篇深层意义的连贯,即篇章背后所指的语篇世界中的每个概念和关系必须是相连和相关的(刘辰诞、赵秀凤2011)。连贯是存在于篇章底层的无形网络,是语篇的语意关联。每个语篇都是一个有意义的、连贯的整体。Van Dijk(1977)认为,语篇的连贯表现为两个层次:微观结构连贯和宏观结构连贯。微观结构连贯指线性或顺序性连贯,语篇中句子或一系列句子表达的意义之间互相联系,构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宏观结构指统摄全篇的总主题(总话题)所代表的语意结构由次级话题所共同蕴含。微观结构连贯是从句列的角度看句列内部的线性关联,而宏观结构连贯是从语篇整体的角度看句列所表达的意义的总体关联。一个语篇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才是连贯的语篇(转引自刘辰诞、赵秀凤,2011)。
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章主旨和语篇意义的理解能力,笔者在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借助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帮助高中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建构意义,从语篇的微观与宏观结构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
二、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指导下的语篇教学案例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虽然多数学生已经具备获取表层信息及简单的归纳、推理能力,但是对于复杂的事实性信息的理解和语篇结构的理解依然存在较多问题,这集中反映出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笔者尝试从四个方面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二是利用词汇衔接手段筛选和转化文本信息,获取关键信息;三是运用语法衔接手段,有效建立信息之间的各种关系;四是借助语篇微观连贯和宏观连贯,加强对句子逻辑关系的整体理解,提高梳理文章结构的能力。
(一)利用词汇衔接的语篇教学案例
词汇衔接手段包括:词汇的重复或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所建立起来的衔接关系,包括重现、同义、反义、上下义、整体部分义,以及同一语义场的词汇搭配等(Halliday&Hasan 2001)。通过多个词汇意义相同、相近以及相反概念的使用,句子之间自然产生意义关联(付绘2012)。Sperber和Wilson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其专著《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根据该理论,交际过程是人们根据以往经验进行推理的过程。关联是认知的导航仪,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能够互相配合,明白对方话语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李靖舒2011)。再则,人类总是更倾向于留意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这种交际认知过程中的特性即为关联性。当某一假设能够产生语境效果时,这一假设就具有关联性(王伟2013)。因此,熟练地掌握同一话题或语义场的词汇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是有意义的。可是,大多数学生脱离话题而孤立地记忆单词,或没能敏感地识别语篇中的词汇衔接与意义关联。教师应系统地教授和复习话题词汇,在语篇理解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衔接手段,帮助其快速地建构信息之间的意义联系,并形成使用同一话题词汇来表达同一概念的意识。
为此,笔者首先选择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话题词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前复习关联性与线索性较强的词汇,提高新旧信息的融合度(如图1)。
以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完形填空为例,该文章是记叙文,讲述了作者在周末带孩子去超市,在路上看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作者和孩子在超市里买了许多东西给这个人,这一经历让孩子体会到助人的乐趣,并受益终生。该文章涉及的话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笔者在讲评该题前,让学生在黑板上呈现了与该话题有关的核心词汇,帮助他们对该题的词汇与话题词汇产生关联性,提高学生理解文本信息的速度和掌握语篇结构的能力。
(二)利用语法衔接的语篇教学案例
语法衔接手段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
1.指称是一种照应关系,是对同一指称对象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去指称,这些语言形式之间形成了互相解释的关系,一般分为人称指称、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学生在语篇理解过程中对人称指称掌握较好,而对指示指称(this,that,these,those等)和比较指称(as...as,identical,equal,other,different,such,otherwise,less等)在语境中寻找和识别对应的关系词语的意识和能力较薄弱。因此,建立语义联系的速度也较慢,这直接影响学生理解语篇的速度和准确度。尤其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指称情况较多,语义建构较困难。笔者以一篇改编自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完形填空的文段为例,探讨如何让学生在上下文中识别对应的指称关系(如图2)。
以第一题为例,学生只有结合上文中“We all have times when we feel like we’re under too much pressure.”和“Many things strike us”两个信息,才能识别出此题的答案our是对上文中we的回指。以第六题为例,学生只有结合上文的信息headaches,muscle cramps and digestive problems及后文的信息symptoms,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these。总之,在使用指称前,学生必须有效地获取上下文信息,并归纳、推理出空格中与之有着指称关系的代词、名词和副词等。
2.替代是指用某种形式替代上文中的某一部分。替代可细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在篇章中,替代形式的出现预设了被替代成分的存在。因此,替代形式的意义必须从所替代的成分那里索引,它在篇章中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由此可见,替代形式在篇章中的使用对学生有效获取和转化信息提出了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方式之一。笔者以一篇阅读理解中某个文段为例,设计了旨在训练识别篇章中替代关系的活动(如图3)。
题目要求的句子“It is always the same in other relationship.”中的关键词the same替代了上文中提到的“as long as they are genuine and sincere,trust them and treat them well.”及“They will give you back.”。学生在理解the same的确切含义时必须把它与其所替代的成分联系起来,这样就使篇章前后承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省略指在篇章内的句子中一些基本结构成分的缺省,这些成分从语法上讲是需要的,但作者或说话人假定他们在语境中已经明了,而不再提出。这些被省略的成分只有借助上文才能被发现,这样,一个句子便给另一个句子提供了理解的依据,从而使他们之间形成衔接关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出替代和省略的语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速度和准确度。
4.连接是用来连接篇章中相邻句子之间逻辑语意关系的衔接手段。连接关系是通过连词(如but,and,however,when和because等)以及表示连接关系的副词、介词短语(如consequently,in the mean time和one hour later等)来实现的。学生在理解语篇的过程中对上述连接词语的本身意义的理解还是到位的,但他们不能准确地建立起连接词语前后句的逻辑语意关系。在高中阅读理解训练中,教师可以在语意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提高学生语意关联理解能力。例如,将表达逻辑关系的连词挖空,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填写连词并说明理由,以思维导图呈现句间的逻辑关系(如图4)。
笔者选用了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阅读填空题,将文段中的七个词挖空,让学生根据句子关系填入有连接关系的连词和副词。学生只有关注第一个空前后的Trust is a risk,you can’t be successful和a lack of trust in a relationship等三个信息,并理解前后的转折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although;要填出第二个空的and,学生要先理解victims of betrayal,can’t trust any more的上文信息,且推理出have been too badly hurt和can’t bear to let it happen again的并列关系;要填出第三个空的but,学生要先推理出前句信息It’s understandable与后句“if you’re willing to build trust in a relationship again,we have some steps you can take to get you there”的转折关系。学生在完成补全关键信息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句子信息之间的深层语义,准确判断前后句子信息的逻辑关系。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为判断段间关系和把握语篇结构做好了准备。
(三)利用微观结构连贯和宏观结构连贯进行语篇理解的教学
1.利用微观结构连贯培养逻辑思维形式
微观结构连贯是指语篇内部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类型,如并列与递进、原因与结果、转折与让步、例证与释义、结果与概括和承接与过渡关系等。加强语篇理解过程中关于微观结构的理解训练,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义关系,提高整体语篇理解能力的方式之一。
笔者借用全国课标Ⅰ卷的阅读填空题,引导学生关注句子间的语义联系。通过此题培养学生跨行获取关键信息,综合理解句间信息的隐含意义,把握主旨要义,使用句间的语义联系,选择符合该段落的句子填入空格中。例如,学生要对第一题所在的段落的主旨要义作出归纳,即关于“信任的概念”与“信任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填入与此两点相关的句子,即选项“B.It is putting confidence in someone.”,此句与前句也构成承接与过渡关系。另外,对于第三、四题,学生只有通过归纳相应段落的关键信息,获取主旨要义,才能选出反映该段中心思想的段首句A与C。
2.利用宏观结构连贯训练语篇思维模式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语篇特点,反映着一定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常常是以语篇宏观结构的形式呈现的。语篇宏观结构控制着语篇内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反映着深层次的语义且决定着语篇整体的语义连贯。教师应从语义连贯的角度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关注语篇内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梳理文章结构信息,这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次语意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对不同文体特点的敏感性,逐步形成按文体阅读的思维方式。此外,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根据文体特点归纳与呈现文章的宏观结构,以帮助他们快速理解不同类型的语篇,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感性与灵活性。
下面以一堂高三英语语篇理解专项训练之议论文阅读课为例,阐述如何利用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和语篇写作特点,培养学生对宏观语篇结构的归纳能力(如图5)。
笔者选取了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考试试卷中的阅读C篇。该文章是一篇问题解决型的议论文,讨论了教育者应该使用积极的语言与学生沟通。在学生对其结构脉络不太清楚时,笔者根据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指导学生提取与论点密切相关的高频词汇作为关键信息词,通过提问,让学生把关键信息词呈现出来。在提取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对文章信息进行转化与提炼,筛选出与论点密切相关的关键信息词positive。文中的部分信息可以转换,如give instructions and commands与guide and organize themselves意义相近,make a difference在文中是指help kids to understand the right way to do things。此过程训练了学生获取和转化文本信息的能力。然后,笔者进行分层突破,引导学生思考关键信息与其他非关键信息的关系,推理并归纳出各段的写作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每一段的信息进行归纳与推理(见图6);从整个语篇的角度归纳总论点、分论点、论据及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充分理解议论文文体和语言的特点;从整体上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文章表面信息的衔接关系、文章深层次的语义连贯关系、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意图显性化,明确议论文的写作模式,形成议论文衔接和连贯背后的阅读思维与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复习阶段的阅读理解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使用语篇衔接和连贯的知识逐步解决对复杂信息理解的准确度低、综合信息隐含意义推理的深度不够、语篇结构理解不清晰等问题,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连续性与灵活性,提高他们有效建立信息之间的各种联系能力和准确理解信息背后所传达的意义的能力,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加快语意理解速度,并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最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付绘.2012.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中阅读课中的意义建构[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6):1-5.
付绘.2013.语篇衔接与连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13-17.
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靖舒.2011.从关联理论看认知语境与隐喻隐含[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4-81.
李靖舒.2014.关联理论指导下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模式的建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6-60.
刘辰诞,赵秀凤.2011.什么是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伟.2013.关联理论视域中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1):51-54.
Halliday,M.A.K.&Hasan,R.2001.Cohesion in Eng 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Sperber,D.&Wilson,D.1986.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汉替代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篇7
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定义语篇为: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衔接属于语篇的一个重要范畴。韩礼德等人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 指语篇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当语篇中的某一部分的理解依赖于另一部分时, 这两部分就产生衔接关系。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划分, 衔接手段大致可以分为照应 (reference) , 替代 (substitution) , 省略 (ellipsis) , 逻辑连接 (conjunction) , 和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着重讨论英汉语篇主要的衔接手段———替代。
2 替代的衔接功能
朱永生等人在《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中指出:替代 (substitution) 指的是用替代形式来取代上文中的某一成分。在语法和修辞上, 替代被认为是为了避免重复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语言手段。在语篇中, 由于替代形式的意义必须从所替代的成分那里去寻找, 因此替代起着不可忽视的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替代的衔接功能体现在句子的层面上和语篇的层面上。在日常使用的句子中, 通常存在很多相同的信息点, 为了避免这些信息点的重复, 替代现象就常有发生。例如:Unemployment problem is an serious one in our society在本句中为了避免重复, 用替代词one替代problem, 使句子读起来很紧凑。在语篇层面上, 为使句群前后的意义紧密相连, 我们同样更多的发挥替代的衔接功能。总之, 使用替代这一手段, 可以使句子内部及句群即语篇上下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 语篇中的替代关系同时构成了语篇的衔接功能, 并以此使替代具有语篇的衔接功能。
3 实例分析对比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 (1976) 的划分, 替代可分为名词性替代 (nominal substitution) , 动词性替代 (verbal substitution) , 和小句替代 (clausal substitution) 。将试着用英文, 和中文的一些句子进行语篇替代衔接对比。
3.1 名词性替代
名词性替代指的是可充当名词词组中心词的替代词取代另一个名词词组。在英语中常用代词、名词或词组代替重复出现的部分, 从而避免重复连接上下文。在含有替代形式的句子里, 只有从上下文寻找替代的主题部分才能更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意思。
例1: (英) Let me have the brush———the big one.
(汉) 把画笔给我———大的那支。
例2: (英) Thus the teacher began to give me human dimensions, though not perfect ones for an eighth grader.
(汉) 就这样, 这为老师开始用人的标准对待我, 虽然这样的标准对一个八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不完全的。
在英语中, 常见的名词性替代词有one, ones, 和the same。其中one表达单数意义, ones表达复数意义。正如例1 (英) 中所示, “one”替代前面所提到的“brush”。例2 (英) 中“ones”替代“human dimensions”。那么one和ones只能替代可数名词, 而不可数名词一般是没有替代形式的。韩礼德和哈桑认为, 对于不可数名词而言, 唯一可能的替代形式是零替代。而实际上零替代是一种省略现象。在汉语中替代词多见为“的”, 类似于英语中的one。在例1和2 (汉) 中可以看到, “大的”“这样的”。分别替代前面提到的信息“画笔”和“标准”。
英汉在名词性替代上最大的区别在于, 英语“one”有单复数变化, 而汉语中的单复数变化不是通过此的变形而表达的。英语中还有一个常用的替代词same, 常与定冠词the一起使用。
3.2 动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指的是用动词性替代词曲替代动词词组。英语中可以替代动词词组的替代词为“do”。汉语中的替代词常见的有很多“来”, “干”, “做”, “弄”等。
例3:Those who don't study hard must stop teasing those who do, the bright kids with thick glasses.
例4:“Gibe him an audition”, Ronnie said.They did.
例5:A:谁去擦擦车?B:我来吧。
例6:A:饭准备的怎么样了?
B:早弄好了。
在例3中, 替代词do替代上文中的“study hard”, 在例4中, 替代词do替代上文“Give him an audition”这个动作。使用替代词do可以使英语句子读起来更紧凑, 避免了重复, 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那么在汉语里我们看例5中的“来”, 例6中的“弄”也起到了替代作用, 分别替代前面提到的“擦车”和“准备饭”这两个动作。汉语的这种替代使用多用于口语化, 使句子简洁明了, 信息突出。
3.3 小句替代
小句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来取代小句, 英语中常用的小聚替代词有so和not, 分别表示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
例7: (英) “Happy are the painters, ”he had written in his book Painting as a Pastime, “for they shall not be lonely.Life and color, peace and hope, will keep them company to the end of the day.”And so it was for myfather.
(汉) “画家是幸福的, ”他在《作为娱乐的绘画》一书中写到:“因为他们不会感到孤独。光线与色彩, 宁静与希望将会伴随他们一生”。对我父亲来说也是如此。
例8: (英) “I guess so”I replied tentatively.
(汉) “我猜是这样的”, 我迟疑不决的答道。
在例7和例8的英语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so替代前面提到的小句子。如果执意要重复书写前面的句子, 那么句子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拖沓的, 重复的。使用替代词后可以使句子清晰明了。在汉语中我们常使用表达肯定意义的替代词“这样, 这么, 如此, 是”等。在例7和例8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语的使用习惯, 但是英汉在这上面有不同的地方, 英语有否定意义的替代词如:not, 而汉语却没有, 在汉语使用中可以在句子中直接否定替代词来实现否定意义, 如“不这样, 不这么, 不是, 不然”等等。
4 结论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衔接手段, 即使相同的衔接手段使用的重点也不一样。英语中, 替代是非常重要的衔接手段, 不仅体现在句子内部, 更体现在语篇上。为了实现语篇的整体化, 替代可以使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紧密, 避免重复的出现, 更加突出信息。而汉语中虽然也有替代现象, 可是多用于口语, 使用率低。汉语与英语正好相反, 为了突出信息点, 通常要多次重复某一个信息, 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我们只有了解并掌握英汉这两个语言的使用特点, 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准确的使用这两种语言。
摘要: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 而替代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衔接理论进行了英汉在替代这种衔接手段上的功能对比, 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英汉语篇衔接在替代方面的共性与差异。
关键词:语篇,衔接,替代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d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齐丹媛, 张文英.英汉替代的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技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3) .
英汉翻译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篇8
众所周知, 翻译的对象是原文语篇, 翻译的最终产品是译文的语篇。那么何谓语篇?语篇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交际功能, 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单位。它可以是独白、对话 (dialogue) , 也可以是众人交谈 (multiperson interchange) ;也可以是文字标志 (如交通标志) , 也可以是诗歌、小说。它可以是讲话, 也可以是文章;短者一、二句可成篇, 长者洋洋万言以上 (黄国文, 1998:7) 。德·波格然德 (De Beaugrande) 和德雷斯勒 (Dressler) 于1976年在其《篇章语言学入门》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stics) 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语篇语言学的七个标准: (1) 衔接, (2) 连贯, (3) 意图性, (4) 可接受性, (5) 信息性, (6) 情景性, (7) 篇际性。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核心问题, 在英汉翻译中, 语篇衔接与连贯是否处理得当制约着翻译的成败。本文将从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发展, 以及它们在英汉翻译中的体现说明语篇衔接与连贯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
二、语篇衔接与连贯
在语篇分析领域, Halliday和Hasan (1976) 对英语语篇中的衔接现象所做的研究对衔接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Halliday (1964:303) 首次将衔接划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 后来Hasan (1968) 对语法衔接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一般认为, Halliday和Hasan (1976) 的《英语的衔接》 (Cohesion and English)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 在该书中作者集中探讨了英语的五种衔接手段: (1) 指称, (2) 替代, (3) 省略, (4) 连接, (5) 词汇衔接。前四类为语法衔接手段, 后一种是词汇衔接方式。1985年在《语言·语境·语篇》一书中又扩大了衔接概念的涵盖范围, 把衔接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结构衔接包括平行对称结构、主位—述位结构、已知信息—新信息结构;非结构衔接又分为关系衔接和有机关系衔接。他们 (Halliday&Hasan) 沿着自己的研究方向继续探索,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衔接理论 (朱永生, 1985:36) 。在语篇翻译中, 要充分认识原文的衔接手段和方法, 使译文尽可能地体现出原文的衔接方式, 有时在一文中也可以变换衔接手段和方法, 使译文达到和源语篇异曲同工的效果。在语篇翻译中, 对语篇衔接的认识和把握会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早在现代语言学诞生之前就有了对连贯的研究, 在修辞学中, 连贯被认为是使文章获得统一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 在语篇分析领域, 对连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在这一方面, 德国篇章语言学家Harweg (1968) 对语篇中的各种替代手段 (substitution) 形成的衔接与连贯关系所作的分析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国内, 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提出语篇衔接与连贯多层次的思想, 进一步扩大了衔接与连贯的范围。胡壮麟教授提出了语篇连贯涉及多层次的观点, 认为社会符号层对语篇连贯起重要作用。此外, 张德禄教授对语篇衔接和连贯也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语篇连贯是指语篇内外所存在的语义和结构上的纵横交错的各种联系。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区别语篇与非语篇的标志, 可以说没有连贯就没有语篇。以语篇为翻译对象必然要考察其连贯性, 语篇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语篇连贯的识别和重构过程。
三、语篇衔接与连贯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1. 语篇衔接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1) 连接
连接是一种运用连接词体现语篇不同成分之间所具有的逻辑关系的手段, 使用连接词语来表明转折、递进、因果等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翻译时要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 将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有条理地连接起来, 使整个语篇构成一个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语义单位。在美国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有这样一句话:
原文:Finally his left hand found the line and he leaned back against the line and now it burned its back and his left hand, and his left hand was taking all the strain and cutting badly.
译文:他的左手终于抓住了钓索, 他仰着身子把钓索朝后拉, 这一来钓索火辣辣地勒着他的背脊和左手, 这左手承受了全部的拉力, 给勒得好痛。
这个例句是描写老渔夫与大鱼对峙的场面, 一句话中就用了五个“and”, 将一个一个动作连接起来, 既体现了老渔夫的捕鱼经验, 又体现了大马林鱼强烈的求生欲望,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连接词, 将情景描述得惟妙惟肖。
(2) 照应
照应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作用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的现象, 表现的是意义之间的一种关系, 可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其中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是较有价值的研究对象。在翻译时, 译者需要认清人称照应的关系, 当英语中的代词必须被还原成汉语名词时, 在译文中就要把它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
原文:In addition to its central academic role, Sommers says that writing provides a vital means of support, helping students“see that they are active participants, that they can do the work.”
译文:萨默斯说:写作不仅在大学学习中占有核心地位, 而且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 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积极地参与者, 他们有能力学习”。
在这个例句中, its照应的就是writing, 汉语习惯于先直指, 然后才指代, 因此在翻译时, 先把its还原为writing, 更加符合译语的习惯。
(3) 替代
替代指的是用一个替代词取代语篇中的某一成分。被替代的部分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 从而不但使用语篇前后承接, 而且在语篇中传递对比信息, 以此增加了语篇的衔接功能。在翻译实践中, 替代一般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替代。
原文:If she did not speak with Rebecca on the tender subject, she compensated herself with long and intimate con versation with Mrs.Blenkinsop, the housekeeper, who drop ped some hints to the lady’s maid, who may have cursorily mentioned the matter to the cook, who carried the news, I have no doubt, to all the tradesmen.
译文:她不好和丽贝卡谈这个难以出口的问题, 只好和管家娘子白兰金索泊太太亲密地长谈了好机会。这个管家娘子, 漏了些口风给上房女佣人。上房女佣人也许略微对厨娘说了几句。厨娘又一定去告诉了所有那些做买卖的。
在以上这个例句中, 作者用三个who, 替代了依次出现的the housekeeper, the lady’s maid和the cook。汉语中没有类似的替代用法, 所以, 译文采用了分句的方式, 形成了词汇衔接关系。
(4)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指的是运用词汇达到语篇衔接的目的。在英汉翻译中, 译者需要辨别词汇连接, 找出相对应的译文词语, 方能增加文章的准确度。
原文:They are deeply interested in using chemicals that will make the bread seem“fresh”for the longest time and look deceptively real.Some months ago, I bought a loaf of stuff and, experimentally, began pressing it together.
译文:他们极度关注如何使用化学成分, 使面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看起来还是很新鲜, 以此制造一种虚假的真实。几个月前, 我买了一个长条面包, 做了个挤压实验。
在例句中, stuff本意为“材料, 东西”, 但是在此将其翻译为“买了一长条东西”, 明显不准确, 其实这里的stuff就是指的前句的bread, 弄清这个词汇衔接关系后, 显然把stuff翻译为“面包”是完全正确的。
2. 语篇连贯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1) 语篇连贯的识别
大多数语言学家都把衔接看作是语篇的表层结构关系, 而连贯是语篇深层的语义或功能连接关系。也就是说, 语篇的衔接是通过词汇和语法等表层结构形式实现的。因此, 衔接只是为了实现语篇连贯而可能用到的手段, 语篇表层的衔接是建立在深层的连贯性基础之上的 (苗兴伟, 1998:47) 。
语篇连贯是指深藏于语言底层的语义和功能连接关系, 它有赖于语篇产生的语境信息、背景知识和语用推理, 对语篇连贯的把握是指从宏观上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语篇外部影响语篇连贯的因素进行动态分析, 这对于原文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也是更高层次的语篇分析。例如:
原文:He stood by the next-door girl at the counter.Would she buy it too, calling the items from a slip in her hand.Chapped:washing soda.And a pound and a half of Denny’s sausages.His eyes rested on her vigorous hips.Woods his name is.Wonder what her does.Wife is oldish.New blood.No followers allowed.
译文:他朝柜台走去, 排在邻居女仆的后面。她念着手里的那片纸上的项目。也要买腰子吗?她的手都皱了。是洗东西的时硷使得吧。要一磅半丹尼腊肠。他的视线落在她那结实的臀部上。她的主人姓伍兹。也不晓得他都干了些什么名堂。他的老婆已经上岁数了。这是青春的血液。可不许人跟在后面。
这个例子节选于乔伊斯的《尤里西斯》, 该译文采用了连贯方式展示了原作的独有特点, 通过意识流小说典型的场景展示和人物一时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译者很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篇章结构和处理手法。同时, 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 思维方式的不同需要译者在语言形式上进行调整和变通, 而文化差异存在则要求译者对造成连贯失调的文化缺省给予补偿。要想交际获得成功, 译者就必须不仅要了解到与原作者紧密相关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 而且要尽可能地揣测原作者在语篇中的态度和观点, 从而洞悉原文的文化缺省。对于存在着文化缺省而阻碍连贯性理解的语篇, 译者有责任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 使译文读者对语篇获得连贯性的理解。
原文:“And supposing you preserved in your obstinate fast, and died by that means, and they refused to bury you in the precincts of the kirk?”I said, shocked at his godless indifference.
译文:“如果你硬要任性地爵士下去, 并且因此死去, 人家又拒绝把你埋在教堂的墓地呢?”我说道, 对他这样漠视神明, 感到大为震撼。
此句节选自《呼啸山庄》, 希思克利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 便通过解释来作践自己以求早日死去, 好与凯瑟琳同葬一穴, 终日相伴。根据基督教的观点, 自杀的违法上帝意志的。在旧时的英国, 自杀者不配葬在教堂的墓地, 而只能埋在十字路口。因此, 只有译者了解了原作者所处的文化、宗教背景, 才能成功完成翻译工作。
还有一些语篇连贯必须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明白他的真正含义。如:
A:The water is bolting.
B:I’m in the toilet.
A:Ok.
这是一个表层不存在衔接标记的语篇, 要理解这个语篇的含义, 必须考察整个交际行为发生的语境。这段对话所包含的两个言语行为却是连贯的。从语用和功能的角度看, A叫B去关火, 水沸腾了, 但是B恰巧正在洗手间, “I’m in the toilet.”的“言外之意”是我在洗手间, 不能去关火。这样语篇的连贯性就显现出来了。为了达到原语篇交际中的连贯功能, 翻译该语篇应摈弃原文的表层意义, 挖掘其深层的隐含意义, 实现译文中的连贯重构。
(2) 语篇连贯的重构
就语篇连贯而言, 译者必须首先认清原文的语义层次和逻辑脉络, 因为翻译过程不仅是一种符号的转换过程, 而且是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 这种转换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环境的人们思维惯势的对应、对照、甚至冲突。原文语篇连贯的理解并不足以保证译文语篇的连贯, 因为译语语篇的连贯结构源于但不等于源语语篇的连贯结构;语篇翻译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连贯的识别和重构过程 (王东风, 1998:39) 。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在把握原文语篇结构的前提下, 常常要对译文语篇的连贯结构依据它的语篇连贯模式和规律重新建构。
原文:There is also an informal network of connections that enables a general to call a scientist to get his son admitted to an institute, a scientist to wangle a return draft deferment, or a movie scriptwriter who was produced a god Soviet spy film to call the security services to get permission for his wife and daughter travel to the West.
译文:苏联社会还存在一种无形的关系, 凭着这种关系, 一位将军可以通过一位科学家, 把他的儿子录取进大学。作为报答, 这位科学家又可以弄到一张缓役证。凭着这种关系, 一位有名的反特电影剧本作者可以到保安机关为他的妻子和女儿搞到去西方国家旅行的许可证。
原句本是一个很长的英语复合句, 而在译入语中却成了几个顺接关系的句子, 原句中的独立诸主格结构都换成了单句。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报中西两个民族曲线思维和直线思维的特点, 对于可能造成连贯中断或滞隔的部分, 应把原文的深层连贯推到语符表层, 并对同一深层连贯的表达潜势进行优化选择, 才能使译文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和谐统一。
四、结语
衔接是语篇表层的结构形式之间的语义关系, 连贯是语篇深层的语义或功能连接关系。综上所述,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必须在完全充分理解原文语篇结构的基础上, 灵活地运用衔接与连贯手段, 才能使译文“信、达、雅”, 为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苗兴伟.论衔接与连贯关系[J].外国语, 1998, (4) .
[5]王东风.语篇连贯与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