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2024-12-08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共12篇)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1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把要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从整体考虑问题。就是说,在注意局部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把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环境等因素,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这些联系中,研究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和变化情况。

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是一个过程中的2个不同环节。中学英语教学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延续与飞跃,大学阶段英语教学则为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提供了训练和学习的环境。这两个阶段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英语这门重要的语言工具。从这个角度出发,基础英语教学的整体关联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描述。首先,中学、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的整体关联是系统的必要条件;其次,这个整体关联也具备了作为一项大工程的所有特征。

长期以来,教育界对中学与大学的整体外语教学缺乏系统的规划与研究,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各成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脱离状态,缺乏有机的衔接。其后果之一,是我国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耗时长、效率低。因此,我们应以系统论的方法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从而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

1 目前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9月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进入试用阶段,高中课程改革拉开帷幕。经过几年改革,高中英语教师在素质上有了较大提高,语言教学思想有了较大变化,明确了语言交际教学的目的,普遍认同语言教学交际化思想。但是,由于高考的客观存在并影响着大部分学生的前途,而且目前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升学率作为衡量的标准,所以导致教师的教学意识与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偏差。因此,以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语言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课堂,只有在比赛课、公开课等“公开”场合才能见到。平时的课堂仍然是以高考为中心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具体表现为“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轻文化、重输入轻输出、重笔语轻口语、重讲授轻交际、重结果轻过程等”[4]。在高中的英语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3P教学模式,教师担当讲解员的职责,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高考实行标准化考试,听力部分所占比重小,因此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听说能力,不注重向学生传授阅读理解技巧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切服从高考。一方面,课本是高考的工具,从课本中千方百计地找出高考要考的语言点并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另一方面,花大量时间进行练习和讲解高考题。还有甚者,误解“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英语)》),提前讲解大学内容。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必须做好预习、复习以及听说、写作练习等。课堂上老师基本上用英语讲解,淡化语法,注重对词汇、语篇的分析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加强口语和听力练习。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3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其中一般要求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达到或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七级的大学新生可将一般要求作为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九级的大学新生而设置的。”[1]而事实是,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中学毕业生根本无法达到最低的七级要求。大学老师普遍感觉到,大一新生的特点是:①语言基础薄弱、听说能力差、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以词汇量为例,我国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是3 300词,由于高考只要求掌握2 000左右的词汇,调查显示差不多有一半(46.5%)的学生词汇量基本维持在2 200个,还有28.6%的学生词汇量少于1 800个。②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③学生养成了依赖、被动的学习习惯。因此,刚上大学的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的英语教学。

除了高考的巨大影响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也影响了中学英语教学向大学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一是大学英语老师对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不了解,中学教师对大学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与要求也不清楚。中学与大学间的英语教学缺乏有效的协调。如中学提前讲解大学内容:三册平均提前讲解率为57.31%。大学重复讲述高中内容:三册平均为46.52%。二是教材的编排体系在保持其相对独立的同时未能做到承上启下与循序渐进,其过渡阶段与高中教材脱节。中学教材相对于大学教材来说,比较统一,许多地区多年来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而大学教材则要灵活得多。从理论上说,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教师的选择,但这些教材的编写并未严格考虑到彼此的循序渐进。由此,让中学教材与大学教材之间的难度跨度太大:中学三册书总共38篇课文,共有432学时,每篇所费学时为11.4小时,而每篇课文总阅读量不到600词,且从第一册的第一课到第三册的最后一课,阅读量的起伏不大;大学教材,以《大学英语》为例,总共有40课,总课时只有280学时,每篇所费学时约为6小时,而每篇课文总阅读量达到2 250词。如此大的学习跨度使学生难以适应。

2 解决办法

2.1 加强互相了解

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由不同的专门机构分管,这就使得两者的教学互不相干,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互不往来。

为使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省时增效,加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英语教学互相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各地教育部门应协调大学英语教师和中学英语教师之间的关系,组织他们互相听课,了解相互的教学情况,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调整教学;组织他们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这样既可以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能解决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衔接的问题。

2.2 编写教材

中学与大学英语老师应通力合作编写一套能够承上启下的系列教材。教材应严格根据课程要求编写,注重科学性、时代性、实用性、层次性、综合性和灵活多样性。其中,层次性在衔接教学中尤为重要。教材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阶段的教材应具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避免难度跨度太大。使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能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做到从中学到大学英语学习的顺畅衔接。

2.3 注重教学方法的过渡

中学教师要淡化应试教育思想,改进教法,指导学法,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应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加强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大学英语的特点是少讲、精讲,许多课本内容和课外知识需要学生自学,语言的技能需要学生自己去获得。但是,大一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这就需要大学教师详细传授单词记忆的方法、阅读理解的技巧、听力理解的技巧、口头交际的策略等;另外,教师一开始应向学生推荐可使用的字典、收音机、课外英语书及英文节目等,引导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2.4 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比较完善,评价内容比较全面。而中学教学评价忽略某些技能如听说技能的评价,而且忽视过程性评价,因而评价不够全面。所以,应改革中学的评价体系,把课堂表现、平时表现和学习态度纳入中学评价内容。另外,评价的内容应口头与书面相结合,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系统地进行研究,统一规划。同时,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也是一个艰苦的工程,需要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师的通力合作,还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只有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及时解决各个环节上的问题,才能使中学与大学阶段的美语教学衔接顺畅,才能使整个外语教学耗时少、效率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3]吴义生.自然科学概要[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夏纪梅.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外语界,2005(2).

[5]李全福,穆琳.基础英语教学的整体关联思考——从大学英语教学看中、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2).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2

数学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要使学生有清晰的数学观念,有全面的、牢固的,结成网络的数学知识,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必须严格按规定授完全部教材内容(不管是否考这些内容)。而且教学时概念必须交待准确,数理必须交待清楚,做到每个判断都有依据,每个推理都有道理。要

在此基础上谈算法。例如,不能说“一块厚纸板是一个长方形”,应该说这块厚纸板的正面是一个长方形。学到长方体之后还应该说这块厚纸板是一个长方体,它的正面,反面都是长方形,还有4个长方形的面仔细看才看得到。教学“3.5米等于多少厘米”要使学生知道:1米是100厘米,3.5米是3.5个100厘米,即100×3.5厘米。按乘法的意义,列式时进率100要写在乘号的前面。教应用题就要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制定解答方案,然后计算结果。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教学要紧紧依据教材,注意不要增加名词述语及提出不科学的提法如说“最小的数是0”、“被减数一定大于减数”等。要依据运算意义确定算法,不要提死办法,如“飞走是减”、“一共是加”、“照这样计算就是要求单一量”……。

二、要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一般要借助实物、图形或者头脑中的表象来进行。应当肯定,形象思维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可以终生受用。但是,仅有具体形象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以提高思维能力。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抽象逻辑思维的因素。

如教一位数加法,就不必每题都摆弄教具,可指导学生进行算理的推敲(其实很多教师都做了)。例如教8 7,可以指导学生这样算,8只需补上2就得10,从7里面拿出2与8相加之后余下5,所以8 7(附图{图})

象地演示教具:①摆8和7;②将8放入铁筒;③问还要放几个就够10个;④把7分成2和5,把2放入铁筒;⑤问筒里有几个,筒外有几;⑥确定8 7=15。

又如解答两次归一问题“4匹马5天吃精饲料100千克。照这样计算,6匹马7天吃精饲料多少千克?”如果画图表示题意寻求解题方法就很难,而且画出的图太繁反而失直观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冷静而深入地思考:要求“6匹马7天吃多少千克”需要知道“1匹马1天吃多少千克”。从“4匹马5天吃100千克”可以求出“1匹马1天吃多少千克”。题目说明“照这样计算”表明这个标准不改变,可以用来求“6匹马7天吃多少千克”。思考到这里可以肯定分两大步解答:①求4匹马1天吃多少,再求1匹马1天吃多少;②求1匹马7天吃多少,再求6匹马7天吃多少。本题的解法是:100÷5÷4×7×6=210(千克)或者100÷4÷5×6×7=210……

再如解盈亏问题(作为提高题来研究)“一组小朋友分一篮李果。每人3个余下4个,每人5个不足8个。这组小朋友有多少人?这篮李果有多少个?”可以这样想:从每人多分一些李果造成总需求量增加,由此可以算出人数,进而求出李果数。具体来说,由于每人多分5-3=2(个),结果由余4个变成不足8个,需要李果的总数就多了4 8=12(个),这12个是每人多分2个造成的,可知人数是12÷2=6(人);李果数是3×6 4=22(个),验算:5×6-8=22(个)。

三、适当作一些论证

小学数学教学只要求教师通过实验得出结果就可以作出结论,至于结论成立与否并不作论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实验就是证明,这种观念对学习数学非常不利。教师可以在适宜的问题抓住时机作一些论证,使学生确信所得结论的必然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道数学的严密性。例如,教学时可以使用不完全归纳法。如15×20=300,20×15=300,所以15×20=20×15;18×125=2250,125×18=2250,所以18×125=125×18,……经过多次实验都得到交换因数位置积不变的结果,从而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切忌一例立论。

有些地方可以作相当正式的证明。如找图中相(附图{图})

∠2=∠4,还可以测量证实。但是,只经过实验就作结论不够严谨,可以作如下证明:∠1+∠2=180°,∠3+∠2=180°,∠1=180°-∠2,∠3=180°-∠2,所以∠1=∠3。简单的证明可使学生领略数学的严密性。

四、适时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距离等有明确的认识,对学过的形体以及接触过的物体、场地、河山等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思考,并以此为起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如解答篮球场铺混凝土多少立方米的应用问题,应引导学生想象出这些混凝土铺在球场上将形成一个长方体,混

凝土的厚度就是这个长方体的高。又如解答长方体形状的粪池四壁和池底涂抹水泥问题,应引导学生想象出这个池无盖,涂抹面只有5个。

解答复合应用题也应帮助学生想象出应用题的情境以至数量关系。如解答相遇问题应帮助学生想象出:一条路的两头各有一辆车,它们同时相向行驶,越来越靠近,单位时间靠近一段路程,全路程包括多少个这段路程就在多少个单

位时间后相遇。

五、教好简易方程和几何初步知识

教好小学教材中的简易方程,不要人为拔高,不要引进中学的定理、方法。例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不急于计算结果,首先把各数的位置摆好,然后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建立方程,用等式表达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关系,然后解方程求答数。列方程解应用题能解答复杂疑难的问题,是中学的主要解题方法,小学应该认真做好孕伏。

小学要教好几何初步知识,为中学作准备。教学中应认真进行操作性练习。如①过直线外的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斜线,量该点到直线之间的各条线段,找出其中最短的。②过角内的一点作两边的垂线和平行线,看哪种画法得到平行四边形。③过线段两端各作一条垂线;过线段的一端作一个直角,另一端同侧作一个45°的角;过线段的一端作30°的角,另一端同侧作60°的角;过线段两端同侧各作一个75°的角;过线段两端同侧分别作30°和45°的角,看哪种作法得到三角形,得到怎样的三角形。

六、认真渗透现代数学思想

教材里隐含有函数、对应、集合等内容,教学时应挖掘出来进行渗透,但不给概念,不出名词。

函数的例子随处可见。如“桃树棵数比李树的2倍多5棵”,用关系式表示是:

桃树棵数=李树棵数×2 5其中“李树棵数”是自变量,“桃树棵数”是自变量的函数。“李树棵数”变化,“桃树棵数”也随之变化。

对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里随处可见,把求相差转化为求剩余就是其中一例。如:有红花6朵,黄花(附图{图})通过一一对应发现红花里有4朵和黄花一样多,另外还剩下2朵,即红花比黄花多2朵。

集合在数的整除里有过广泛的运用,有些思考题也应用集合来解答。

现代数学思想融汇在教材之中,要注意挖掘,进行渗透,使学生及早接触并初步领略它。

七、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要有方向,有根据,不能胡思乱想。如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案,是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推理,形成解题思路,方向很明确。研究其他问题也可以这样进行。思维应有灵活性。要提倡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同一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不应强求统一,但要注意鼓励学生采用最佳的方法。

有思维的灵活性才会有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灵活的学生能找出老师未讲过的、一般人想不到、有时似乎异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表达“盐的重量占海水的3”,可能想出多种方法:

①盐的重量=海水重量×

3②盐的重量=海水重量÷100×3盐的重量

③────=3海水重量(附图{图})

思维的创造性还有赖于思维的深刻性。能运用所学知识深入钻研才能解决较难的问题。如要发现图中阴影的两个部分面积相等,就要深入钻研。通过钻研就能发现图中有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各自减去同一个三角形,得出的两个差相等。

思维的敏捷性反映思维的效率,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需要讲究思维方法,还要加强训练。总之,良好的思维品质不能给予,但可以培养,要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并坚持不懈。

八、加强学习品质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要教师去培养,教师要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爱好,有责任心和主动性,有钻研精神和毅力,有合理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有几点认识:

1.仅靠兴趣支持学习还不行。要教育学生产生理想和期望,让他们用理想来支持学习,这样,责任心和钻研精神才能保持长久。

2.只知等待老师授予还不行,要学会自学,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3.只知等待老师布置学习任务还不行。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教师应适当放宽控制,给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安排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如找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等。

浅析农村中学高中英语的教学衔接 篇3

【关键词】 农村中学学生;初高中英语学习过渡;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阐释一些基础知识;调整学生心态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多年的农村英语教学让我发现,在高中英语教学和初中英语教学中间有一条无形的gap(裂口)。如何在这个无形的裂口上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平稳过渡到高中的英语学习就成了我们英语教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为此,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总结了以下三点做法: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初中英语词汇量少,语法简单,句型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初中教师的教法也多以注入式、机械式的训练为主,学生大多数时间是被动的接受,被动的练习,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被动的学习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而高中英语词汇量大,语法点难,句型复杂,学习起来较难,不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如果用初中的被动式的学习方法去学习高中英语就会走进死胡同,很难去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因此,在学生进入高中时,外语教师应积极、适当地引导,转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调整学生学习英语的思路,慢慢地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

二、给学生阐释一些基础的语言知识

教师在新授一些新知识之前,给学生补充一些基础知识,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八种时态、五种简单句型及其他一些语言的基本知识,同时学生也能读懂一些简单的短文,会用一定的句型来表达思想。但初中英语教学只强调机械训练、模仿以达到让学生熟练运用的目的,却很少从语言思维的角度去分析一些语言现象。换句话说,初中英语教学只是让学生对语言进行简单感悟,朦胧地理解,而高中的英语教学则要求学生对知识深透地感悟,透彻地理解,即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升到了一定的理性高度,所以如果高中英语教师突然以高中的教学理念去给高一学生上课,学生会很茫然、困惑。对此教师要在新授一些知识前给学生补充一些基础的语言知识,并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为学生深层次的去理解掌握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高一学生初学定语从句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刚入高一时给学生阐释以下几个问题,以便学生顺利、透彻地掌握定语从句。

⒈什么是定语

a clever boy (形容词作定语)

a boy under the tree (介词短语作定语)

a woman doctor (名词作定语)

(总结:修饰一个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叫定语,作定语的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等

引申:如果一个句子作定语这个句子的名字可以叫什么?——定语从句)

⒉英语中的五种基本简单句型

①He arived. (主+谓)

②He bought a pen. (主+谓+宾)

③He gave me a pen. (主+谓+间宾+直宾)

④He made him our monitor. (主+谓+宾+宾补)

⑤He is a worker.

He seems happy. (主+系+表)

⒊给出英语句子的基本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足语,表语,同位语

(进一步阐释各种成分的含义)

⒋英语句子从结构上分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

She is a nice girl. (简单句)

She is a nice girl and her mother is a doctor. (并列句)

She is a nice girl who likes music. (复合句)

(进一步阐释含有从句的句子叫做复合句)

教师阐释了上面基本的4点知识,然后很自然地引入定语从句的概念,即作定语的句子。如果这样的话,学生对定语从句的学习会变透彻,变容易。

三、调整学生心态

调整学生心态,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由于高中英语学习词汇量大,语法难懂,句型多且复杂。所以教师应做好高一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但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死学习、成为书呆子,而是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当遇到一个难懂的知识点时,要多思考、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知难而进、绝不退缩,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只要教师在以上几个方面正确引导学生,相信学生们的高中英语学习会更简单,更有趣,更顺利。

参考文献:

⒈NSEFS 《教材必修(1-5)》 人民教育出版社

⒉张道真 《张道真英语语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4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状况

与本科院校相比,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分数较低, 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但由于国家和各级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的努力以及对中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 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源的学生, 英语听力水平、口语以及阅读能力普遍都有所提高, 他们可以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相比来说, 城市生源各方面相对更好一些。但从总体上看, 高职院校中这些高中毕业后的学生英语状况还存在很大问题。不仅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更主要的是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单词记不住、语法不通、缺乏学习英语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语言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对英语课程兴趣不高, 信心不足, 难以促成其英语水平再提高。

二问题探讨以及解决途径

针对高职院校中学生英语学习出现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与中学教师探讨的问题如下:

1. 不能忽视词汇教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交际教学法被引入英语教学, 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或弱化词汇教学。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情况来看, 在听力部分, 学生对前十个选择题正确率能够达到80~90%, 好的学生甚至能达到100%, 而对听写填空一题, 很多学生的反映是听懂了, 但单词写不出来。词汇是构成语言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单位, 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学习英语, 没有一个个“砖块”——词汇的积累, 一切交际和言语都是空谈。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必要基础, 词汇量过低不但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反而由于可利用单词太少而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 词汇的记忆不但不能放弃, 反而要加强。要学好英语, 必须先记忆词汇, 在教学词汇时, 先让学生掌握拼读技巧, 这有利于词汇的学习, 再让学生用拼读规则记音和形, 然后通过课文朗读和背诵记词的意义和用法, 用心去记忆。

英语词汇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 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都属于词汇范围。高职院校有许多学生不知怎么记忆单词, 有许多人不会拼音标。这说明许多英语的入门知识没有学好。中学英语教师, 只给学生讲解词汇或检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单词是否记住, 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学习策略上给学生以指导, 对于记单词, 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有效途径和技巧, 如音标记忆法、构词记忆法、对比法、联想法等, 以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和记忆。

2. 语法教学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部分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显而易见, “改变过分重视语法的讲解与传授”只是要求改变传统语法教学某些不当的教学方法和倾向, 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自交际教学法引入英语教学以来, 有些教师认为, 只要交际的双方能沟通和交流, 语言形式和语法运用的对与错无关紧要。还有部分教师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误认为语言知识的教学, 特别是语法的教学已不重要了, 甚至简单地认为实施新课标就要淡化语法教学。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状况可以看到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呼声下大有被淡化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学生普遍英语语法知识不系统。故而在现行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的高职院校使用的《新编实用英语》和《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中都有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总结复习。而实质上语法能力属于语言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3. 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学会学习, 终生受益。基础教育阶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英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条件、学生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 有计划、持续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在《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 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仅要靠老师的渗透和有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 教师应针对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耐心引导学生克服缺点, 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局面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英语水平“以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基本目标。强调英语词汇和语法学习的重要性, 探讨中学英语教学方式方法, 以及重视中学生学习语言习惯的培养, 是在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科教兴国的需要, 也是为培养现代社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需要。

[责任编辑:王以富]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的英语状况入手, 分析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和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新的形势下词汇与语法教学的方式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5

关键词:高等数学;中学数学;衔接方法

一、前言

目前,很多步入高校的莘莘学子在学习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时普遍觉得不适应,有的学生经历半个学期后依然难以达到入门水平,此类现象在高校中广泛存在。基于此,为确保学生的水平从中学数学稳定过渡到大学数学,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合理衔接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推动高校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二、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不同之处

1.知识的不同第一,知识具备一定重复性。立足对现有教材的调查分析,学生对于很多知识已然有了了解认识,涵盖导数概念及计算、四则运算法则等具体知识点,学生却不知晓知识点具体的来龙去脉,难以熟练完成复杂函数极限与求导、求解等过程。导数应用涵盖曲线的极值、切线、最值的求解以及函数单调性及生活最优化问题的判断,平面几何解析,向量线性运算,向量的定义及坐标解释等均属于明确的课标内容,同样也是高考主要内容,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掌握比较好。第二,知识有断层。实践证明,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对应知识存在重复现象,始终存在难以衔接的问题,如球坐标和柱坐标的变换,这几类变换虽然均在中学数学中出现过,但大多数中学生却难以熟练掌握;多数学生均不知道三角函数正割以及余切、余割函数、积化和差、反三角函数、和差化积、万能公式等具体知识点,对此知之甚少。同时,反双曲函数以及双曲函数均存在断层问题。2.方法的不同纵观中学教学进程,教师教学时一般都是通过大量例题与习题实现某个知识点的提高与巩固,旨在让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知识。高校均采取的大班授课方法,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多,知识点紧凑,一般均是在课堂上讲解具体的知识要点,较少进行课堂习题练习,较少针对对应习题进行分析,使学生需要在课后自行归纳总结与做题,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掌握上存在一定难度。3.反馈的不同中学生一般没有较多时间对课本内容进行仔细阅读,课余时间大多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作业。课后,中学生有较多机会接触教师,将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反馈并展开询问。但高校教师与学生除了上课外基本没有见面的机会,即使可运用QQ以及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但很多学生并不愿意进行交流,如此一来,教师仅能通过课件或者作业实现相关信息的反馈。4.心理的不同中学均会频繁进行考试,通过考试进行复习,使学生长期处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中,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很多学生将大学看作调整休息的时期,从思想上放松学习,未对自己提出较高要求,同时大学生需进行自我管理,依靠自身安排学习与生活,容易出现茫然失措的心理,部分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三、有效衔接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具体途径概述

1.强化知识衔接立足知识内容这一角度,高等数学是初等数学的深化和提高。针对高等数学课,要将初等数学当作基础,在中学时期学过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基本性质和运算,平面解析几何中常见曲线方程、图形、不等式的性质等内容在高等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这些问题在课堂上仅需要简单复习即可,避免重复。部分初等数学知识在高等数学中尚未涉及或者涉及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针对此类内容,教师不能认为学生在中学已经掌握就轻描淡写或一带而过,避免在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之间形成“空白”地带,从而造成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在某些知识内容的脱节。例如,极坐标系的建立、常见函数的极坐标方程等知识在中学课程中没有涉及,而高等数学中的积分运算和积分应用问题以此为基础,若不补充讲解,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会难以顺利过关。中学虽已开始学习极限、导数、积分、向量的概念及计算,但仅侧重于简单计算。到了大学还要学习这些内容,侧重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楚它们的不同要求,尤其要注意中学数学内容和高等数学内容的衔接关系,使教学中知识内容不会重复与脱节,利于学生顺利度过学习难关。2.做好方法衔接第一,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方法适应过程。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刚开始的几次课进度稍微放缓些,不断提醒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使之能够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学习中认真把握重难点,认真做好课堂学习笔记,在课后时间积极完成复习,全面总结归纳,列好层次分明的课程内容提纲,以便为复习提供便利。采用教学模式应注意,中学所学定理与习题的理解与解答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高等数学则不然,此课程体系拥有较强理论性,博大严密,概念推演与逻辑联系十分严谨,学生仅依靠习题练习难以全面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即使弄懂概念也不一定会做习题,因此应注重培养对学生边看书边思考的学习习惯,立足整体角度出发,让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理论方法,在高等数学与中等数学衔接中实现学生自学适应能力的有效强化。第二,针对例题与习题进行精心选择并强化解题技巧指导。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立足方法角度对比初等数学,如可以尽可能选择一些既能够用到初等数学又可以用到高等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分别运用两种办法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知识间的相融性,将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激发出来,使之理解能力实现强化,认知水平获得提高。例如,在初等数学中较常运用配方以及不等式进行极值求解。此类方法的优势在于利于学生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然而这些方法的应用存在三个缺点,要求的技巧性较高,尤其是针对较复杂的问题时能够适用的范围相对较窄,仅可针对特殊问题进行求解;最值与极值两个概念容易混淆,导致极值遗漏。通过微积分手段对极值展开求解,能够遵循固定程度,对应要求的技巧性相对较低,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面,更容易区分极值与最值。第三,基于多媒体教学应用实现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实践证明,高等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特点的课程,在日常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化运用,基于板书结合多媒体及数学软件、学生实验的方法,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论的`理解不断强化,教学效率明显增加。例如,引入定积分时,基于多媒体动画功能的优化运用,通过矩形面积和极限展示曲边梯形面积,能够把定积分这类型十分抽象的概念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多动手,使思维能力得到强化锻炼,如定积分,引导学生进行编程计算,通过分割不同的积分区域实现不同值的获取,分割的越细则越能获得精确的计算结果。基于这一系列操作,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分割求和取极限对应的微分思想。3.改进考查方式中学数学考试中较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闭卷考试,目的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实际运用程度实施考查,采用的较多的题型是计算题,应用题和证明题数量相对较少。一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理解数学定理及解题思路,普遍依靠记忆死记硬背,结束考试之后就会很快忘光。对比高校高等数学,因为学习内容体系不尽相同,应在结合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重视考查能力强化,要将知识以及能力、素质的对应考查有机结合在一起。第一,充分重视日常课堂考查并完成教学成果检验的及时反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每章节及期终展开测试固然非常重要,但在平常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同样不容忽视,课堂提问以及课后题思考、课后作业等均属于日常考查,在整个课堂教学始终贯穿课堂提问,作用在于针对已学知识与将要学到的知识承上启下,保证教学进程流畅开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理解与方法掌握程度,使之合理避免规律性错误的形成,有效建立正确的数学思想。第二,综合评价学生并拓宽考查方式,教师应就学生数学能力展开细化评价,基于多元化方式的运用,组合给分,综合评价,包括家庭作业、小黑板演算、智力小品、杂志阅读、小测验等内容。唯有立足这些基础的综合评估,才能将学生数学课程掌握情况公正合理地反映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结合实际情况,立足现状分析,认真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良好衔接,保障高等数学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更上一层楼。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 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20-02

随着英语教学的全面的推进,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小学三年级一直持续大学,但由于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各阶段互相衔接的难度就显得非常大。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就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也就是要注重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以便帮助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特点,同时也为他们高中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培养他们的基本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衔接不畅

小学阶段英语教材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其教材内容,讲究生动性和形象性,是针对中国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改编而成的。而进入中学后,学生的英语教材采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而人教版英语教材特点就是内容多,节奏快,相对小学的教材就显得复杂的多。由于中学教材和小学教材形式以及内容都跳跃性比较大,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所以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衔接顺畅的重要性越来越不能忽视。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不畅

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要求导致中小学英语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小学英语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唱歌、模仿、图文兼备的课件来进行学习,是符合这一阶段孩子的身心特征的规律的。而中学的英语课堂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大环境下,则以教师为中心,更侧重教学内容的讲授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大部分的学生也是被动的学习知识。

(三)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交流不畅

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导致中小学英语老师都致力于自己任教阶段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对方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没有机会去和其他各阶段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致各个阶段的教师对对方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都不了解,所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沟通交流不畅也是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途径

目前我国英语课程的教育现状是,大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课程都各自为政,各成体系。由于英语教学在各个阶段的衔接不顺畅,使中小学英语教学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所以,树立英语教学的全局观念,是英语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因为英语教学全局观念的树立不仅能使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做到自然衔接,同时会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顺利过渡到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所以说,树立英语教学的全局观念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然树立英语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教师对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全面了解教材,找到教材的衔接点

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师培训学习,提高教师对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要求教师主动了解不同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要全面了解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大纲,深入教材,对别的阶段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都知道,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连贯的教育阶段,所以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编订不应是分割不连贯的状态,所以英语教师要熟悉整个体系的教材的特点,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做好中小学教材的顺畅衔接,使学生在不同阶段能够平稳地过渡。

(二)教师要研究对方阶段的教学特色,加强彼此间的交流

我们知道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而设计的,更侧重的是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锻炼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活泼生动的课件让学生们有直观形象的感受,来进行英语基本知识的学习。而中学阶段学生则进入到英语语言扩展的使用阶段,对比与小学阶段自然是复杂了很多。学校应经常组织中小学教师互相观摩对方的英语课程,以增进对方教学方法的了解。随着教师对对方课堂的观摩次数的增加,也对对方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注重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逐步适应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而中学阶段的老师也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平稳地渡过这一阶段。

总而言之,想要把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教学衔接顺畅,不是凭借一个教师的力量或一个简单地团队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写作,比如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同时要加强不同阶段教师的沟通和交流等等,只有通过多方面协调和不懈的努力,才能由小学生到中学生关于英语学习的平稳的过渡,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夯实了基础,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成绩,也为国家塑造了一篇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芮金节.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衔接的策略[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 (02).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7

1 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1.1 学生心理产生了变化

从中学进入大学, 一些学生会在心理、思想、生活等方面产生不适应。因为, 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 无论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 还是在学习方法、管理上都有不少新的特点, 这些特点会给他们的心理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变化。他们有对学习目标的困惑和学习方法的不知所措, 有自信也有焦虑、有悲观也有盲目乐观, 这就是新生在入学阶段存在的心理过渡期。教师要用适当的方法慢慢引导新生, 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阶段。

1.2 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在教学方面的差异

在教学目的、学习要求、特点、方法等方面, 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主要存在着以下4点不同。

1) 教学目的不同

根据大纲, 六年制中学的英语教学目的是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虽然也要求进行听、说、写的基本功训练, 但由于高考不考听说, 实际教学中应有的听说训练被大大压缩。高考英语实行标准化考试, 写的训练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

大学英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

2) 教学要求不同

中学6年要求掌握基本语音和语法, 学习2000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 而大一就要求掌握约1025个新词, 这相当于中学3年的总量。大学英语基础阶段 (四级) 要求掌握4200个单词, 应用提高阶段 (六级) 5500个单词 (均含中学2000词) , 对听、说、读、写、译也有较高的要求。大学英语语法的学习变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而不只是传授英语知识, 在阅读和听力训练中有了量和速度的要求。

3) 教学过程不同

中学英语以教师的讲解、辅导为主, 学生自学为辅;大学则不同, 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少讲精练, 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中学教师可以用汉语讲解, 大学教师基本上用英语讲解。中学以语法、词汇为主, 大学在注重语法词汇的同时, 注重逐渐转向语篇分析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4) 教学特点不同

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时间有限, 平均每学期只有65学时, 而教学任务非常繁重, 要完成精读、听力、泛读、写作、翻译等多方面的内容, 要求全面训练、提供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只能有选择地讲解篇章结构、文体特色和一些重要的语言点。总之, 相对于中学而言, 大学英语学习的特点是内容多、进度快、要求高、课堂参与多、学生自主性强。

从以上4方面可以看出, 中学英语虽然是大学英语的基础, 但大学英语并不是中学英语的自然平稳的发展, 而是在量上有突破性变化, 在质上有了飞跃。

2 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策略

2.1 教师情感的衔接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的不同。首先, 要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大学英语需要付出比中学时更大的努力。学习英语好比爬山, 中学时在山脚下, 路好走, 因此前进较容易;大学时在半山腰, 路变得越来越陡, 因此会感到困难重重。但只要勇于攀登, 我们的英语视野就会变得更加开阔, 欣赏到的景色也会更加美丽。其次, 让他们了解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树立新的学习观念, 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及早进入正常的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第三, 教师要注意教学起点不宜过高, 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急于赶进度, 而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摸清学生基础的差异程度, 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以利于多数学生的平稳过渡。第四, 帮助学生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 使他们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告诉他们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 必须经过长期大量的个体实践。第五, 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主动、持久、长远的英语学习动机。

2.2 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衔接

1) 采用启发式教学, 唤起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应当说, 任何时期的教学主体都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另外, 英语是学生的第二种语言工具, 更加突出其实践性。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 而语言学习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注重大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帮助其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引导, 促使学生在学习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最终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获取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的语言教学要注意方法

首先, 在词汇方面, 教师对语言点的讲解要做到以新带旧, 温故知新, 注重对小词、短词、基本词汇的讲解,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引申和拓展。其次, 要重视听力训练。针对多数学生高中听力比较薄弱的状况, 刚开始时不能只追求进度, 要介绍听音技巧, 循序渐进, 注重打牢学生的听力基础。第三, 写作既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 又是重点。第一学期进行简单的段落写作训练, 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然后再进行常规的写作训练。

2.3 学习策略的衔接

众所周知, 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大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 更重要的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好的习惯包括大声朗读、大量背诵、经常抄写、定期预习、复习以及制定长、中、短期学习计划等。教师对学生应提出明确的要求, 并检查他们好习惯的保持情况。还可以让学生交流中学学习英语的经验, 让学生树立自信,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大学英语的许多课本内容和课外知识都需要学生自学。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 如何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 在学生之间结成互帮互学对子或学习小组, 进行协作学习。

3 结束语

中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 大学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 做好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让新生尽快地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大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转折点, 我们应主动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与模式,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2) .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董锐, 路庆云.浅谈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的接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2 (7) .

[4]杨丽达.谈谈大、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贵阳师专学报, 2000 (4) .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8

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对大学英语显出各种不适应,其主要原因就是高职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关于教学衔接问题,大学、中学、小学各阶段之间和各学科都客观存在。由于英语教育教学在中国的特殊重要性,各阶段之间的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便格外引人注目,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而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教学目标等的特殊性,高职大学英语与中学阶段(高中/中职)英语教学脱节问题尤为突出。

二、高职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脱节的原因

(一)教学大纲。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分别适用于普高、中职和高职高专阶段(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是指导我国英语教学在这两个阶段的纲领性文件。

通过认真比照《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三个文件在教学理论、教学性质与教学目标上基本一致。但《课程标准》强调巩固英语基础知识,而《基本要求》强调培养英语应用能力,这一区别直接影响高中与高职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也是造成两个阶段英语教学脱节的根本原因之一。虽然《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两个文件衔接较好,但一些中职学校重专业课轻文化基础课,任意削减甚至取消英语课,致使中职的英语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所以来自中专、职高和技校的对口高职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大多出现断层现象。

(二)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1.教材。中学英语教材相对统一,高职大学英语教材则百花齐放。虽然教材种类多了,但却良莠不齐,有些教材就没有考虑与中学英语的衔接问题,显得过难过偏,使学生难以适应。

3.教学方法。“中学英语以教师讲解、辅导为主,以学生自学为辅;大学英语则不同,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少讲精练,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董锐等,2002)。

3.教学内容。在中学阶段,高考是师生教与学的指挥棒,教学重视培养阅读能力,侧重语法、句型等英语基础知识,忽视听、说能力;在高职院校,师生的教与学则以就业为导向,强化专业技能培养,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同样为就业服务,注重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运用。调查显示,高职新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低下,难以适应听说训练课,表现出畏难情绪。

(三)学生。

1.高职院校的生源较本科院校要复杂得多。高职院校的生源中既有普高生,又有来自于职高、中专、技校的三校生和“3+2”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决定了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性。一则,高职生总体上学习成绩都较差,英语基础薄弱。二则,高职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整体教学提出了难题。

2.学习策略。中学阶段侧重应试教育,学生基本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自主性;而大学阶段以自主学习为主,很多高职新生仍然沿用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大学英语的教学。另外,高职生大多词汇量较小,继续用机械记忆效果也不好,识记单词也成为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

3.学习心理。一则,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高职新生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心理上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即新生入学阶段的“心理过渡期”。二则,很多高职生是因为成绩差、没有其它大学可上才来高职院校的,觉得跟落榜生差不多,自我期望值较低,甚至有自暴自弃者、得过且过者。高职新生的这种懈怠情绪和心理过渡期的不适应也会造成两个阶段之间的英语教学脱节。

(四)教师准备不足。

一些高职英语教师对于中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材等都不甚了了,只顾照本宣科,完成自己的“教课”任务,而不是教学任务;或教师自身知识和教学技能薄弱,课堂授课内容乏味枯燥;这些会使英语课堂失去兴趣和吸引力,学生厌而不学。

三、对策

(一)教师应仔细研究中学课程标准、教材,熟悉中学教法,了解高职学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反馈,教师主导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只有对双方的情况都了然于心,才能稳操胜券。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仔细研究中学阶段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熟谙中学英语知识要点;应该深入中学课堂听课、评课,熟悉中学教法;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具体情况等。对于高职学生,这样才能有备而来、因材施教,也便于查漏补缺,“增加语言与知识的复现率,寓新于旧,融旧贯新,以旧带新,习新温旧,提高教学效率,尽快实现中学英语向大学英语的顺利过渡”(郭丽杰,2006)。

(二)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引导和学法指导。

高职英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其创造性。对高职新生要多加鼓励和疏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除心理困扰。在入学阶段对高职新生进行英语学习培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熟悉校园学习环境,有效利用学校学习资源;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技巧,学会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适应自主学习,明确英语学习方向和目标;做好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另外,也可通过校园英语角、英语竞赛等英语课外活动进行英语学习兴趣方面的引导,多途径地实现顺利衔接。

(三)合理处理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认真学习《基本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整合教学内容,力求教材和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水平,解决好循序渐进的问题。根据需要,合理增删教材内容;删减过难、过易和冗杂内容,增加学生要求补充的中学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考试相关知识。2007年5月高教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第二版)充分考虑了教材的衔接问题,增编了《预备级教程》供教师教授或学生自修,以适应部分学生英语入学水平不高这一新情况。实行以《新编实用英语》(第二版)为主教材,以自编教材《实用英语语法练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和《英语实用文体写作教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为辅助教材,主辅教材穿插使用,夯实高职学生英语基础。针对高职学生弱点,加强听说训练;扎实有效地开展听说教学,让学生学一点、会一点,逐步提高听说能力。

(四)加强教师集体教研,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教师集中培训,集体教研,互相听课和评课。培训学习中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法,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征,探究最佳衔接点和教法。通过集体教研活动,商讨教材处理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倡导互相听课、评课,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发现问题,发现的问题在集体教研时共同探讨和解决(王惠冰,2006)。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针对高职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学习层次差异较大的特点,采用分层次教学。大致分普专生班和对口生(“3+2”学生)班两个层次的班级,在教学内容、考核内容上都区别对待,以实现因材施教、顺利衔接。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参与,提高教学实效。

四、结语

总之,语言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性和阶段性两者兼而有之。高职和中学(中职)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两个阶段,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解决好高职和中学(中职)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可以使高职新生顺利完成英语学习过渡,继续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其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对于促进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董锐,路庆云.浅谈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的接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7,4,(3):75-76.

[5]王惠冰.初中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2:75-76.

[6]邱忠蓉.谈中学到大学的英语教学的衔接[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4):102-104.

[7]刘向政.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不衔接”现象及其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7,5,(4):119-122.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9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有效衔接,树立自信心

一、背景分析

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是紧密相连的两部分。一方面, 小学英语为中学英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使学生进入中学后, 对中学英语的学习不再感到陌生和吃力;另一方面, 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拓展和延伸, 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 很多人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思路:比如,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学生起点的不同进行分级分班教学;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学阶段对基础英语差的要补差补漏等。此外, 我国规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设小学英语, 从城市到农村的小学均开设了英语课程。

二、现状分析

从调查与走访了解到, 有些学校, 由于英语老师缺, 临时安排非专业的老师授课。甚至有的农村的小学, 英语课的设置如同摆设, 不是被语文课与数学课占用, 就是变成了自习课, 英语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一旦学生升上初中, 由于底子差, 导致很难跟上英语课程的学习。现就自身的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做好小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的衔接。

三、解决措施

1.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前提。

自信是一个人做成某件事的心理基础, 有了自信, 一个人才可能为之而且做好。在英语教学中, 尤其是针对小学英语没学好, 且又刚升初中的学生来说, 给予其足够的自信, 将是对其在整个初中阶段积极学习英语的有效前提。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 首先我从学生学习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开始, 就采取了以鼓励为主, 说服为辅的方法。只要卷面整洁的, 英文书写工整的, 就尽量给满分, 对有个别英文书写不在规定的四线三格写的, 少一两分, 并专门找该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争取该生在下一次的书写中能拿满分。其次, 在平时教授英语单词时, 教学生认音标, 如何根据一个个的音标拼出我们将要学习的新单词, 并尽可能地让学生试拼。就在最近的教授新单词中, 克千同学成功地读出了upset这个单词, 而且重音也读对了, 当时的我差点感动得要流出激动的泪水, 并立即对其进行了表扬, 要知道, 我们这里的学生能自己完整地拼出一个单词是多么的不容易。最后, 在学生的单词听写中, 我尽可能地把内容删减, 并读出中文。批改时发现也有得满分的了。

2. 培养专业的英语教师是关键。

一个国家的兴衰, 要看这个国家的领导人的修养与内涵;一个企业的兴衰, 要看企业领导人的贤能与谋略;一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好坏, 很大一部分也是取决于该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要想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所提高, 培养专业的英语教师迫在眉睫。首先, 英语教师应该要有一手好字, 所谓“字如其人”, 如果一个教师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规范、不漂亮, 学生不信服你, 又如何吸引学生学习接下去的英语知识呢?针对这方面, 我们学校就青年教师而言, 每个教师每学期要交16篇小楷, 到了期末, 还要进行青年教师的硬笔书法比赛。本人觉得这个举措非常好。一方面, 我们还在体验当学生的感觉, 知道当学生不易;另一方面, 能够养成坚持不懈的精神, 对于教学都是非常有益的。其次, 英语教师应该要有良好的语音水平。由于受各地方方言及教师个人学习经历的影响, 在语音水平方面难免会出现咬字不清楚, 发音不到位等现象, 造成误导学生的英语发音。针对这个情况, 如果各市县乃至各学校都能组织英语教师定期培训语音知识, 相信学生的语音水平会有所改善。最后, 英语教师如果能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不断地精益求精, 吸引学生的眼球, 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 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 没有法律作为保障, 最终可能灭亡;一个企业, 没有制度作为保障, 最终可能倒闭;一个班集体, 如果没有班规作为保障, 最终可能解散。所以在课堂管理上, 尤其是针对刚升入初一的学生而言, 英语教师首先必须要树立威信, 在学生间建立起较高的威望, 才能保证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在这个方面, 主要是通过板书, 上课时的声音尽量放大, 特别上课时学生交头接耳的声音有些大时, 我就停下授课, 等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再继续呈现。其次, 充分利用电话这一通信工具。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升上初中, 他们仍然保留着儿童天生的好动, 尤其是英语课堂上, 由于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畏难”情绪, 觉得英语是外国人的语言, 只有外国人才懂, 我们学不来, 所以有些学生上课也不专心听, 许多学生随着内容的增多, 难度的加深, 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学习, 就导致了恶性循环。这样一来, 可能就影响到了其他的学生, 容易造成由“点”波及到“面”。看着学生在那里无心学习, 势必又影响到教师授课的心情。所以, 我经常打电话给学生的家长, 告知家长学生的在校情况, 并联络家长利用放假时间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指出如果学生在校不努力, 那么家长的辛劳又有何意义。再次, 联合政教处。政教处是学校针对难以教化的“问题学生”开设的, 如果该学生确实屡教不改, 就不得不把其送去政教处受教育了。

4. 持之以恒的有效积累是过程。

在学生刚升上七年级的时候, 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了解, 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挺差的, 只有个别的比如吴金豪、王龙少能基本听懂教师所说, 并做出相应的回答, 我意识到, 首先必须狠抓学生的单词积累。因为如果学生不懂单词的拼写, 就像看天书, 不知所云, 更不能指望学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了。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时间里, 采用第一天教, 第二天就及时听写, 听完后立即评分。一段时间后, 问学生效果如何, 学生反映进步很大, 基本能看懂文章了。其次, 督促练习册的完成。由于学生刚从小学升上初中, 学习的科目由原来的三科增加到六科, 另外还要参加音体美, 有的还有特长班, 时间上的安排很紧。但是如果不强制学生完成练习, 学的知识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还是什么都不懂。再次, 鼓励月考。我们学校从这个学期开始, 每个月都要举行一次月考, 我觉得月考很有必要, 因为月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又一个真枪实弹上考场的机会, 而且对于教师的教学的调整也有一定的指向性。

5. 自我今昔相比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时候也会把学生的作业留到下一次再一起改, 借此机会“偷懒”。所以当学生在努力了一段时间后, 出现懈怠的现象, 教师应该理解, 因为每个人都有惰性。另外,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让学生把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做个对比, 让他们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进步, 使他们意识到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更有动力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如果学生的成绩确实挺喜人的, 为了戒骄戒躁, 可以拿其他学校更好学生的成绩一比高低。通过这一举措, 不但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也可以让学生体会“人外有人, 山外有山”, 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四、存在的问题

1. 如何保证每节新课的导入和授课过程都能吸引学生;

2. 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内, 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本节课新知识的吸收;

3. 如何从课文内容自然地过渡到枯燥的语法知识;

4. 如何使教学模式多样化、“新鲜化”, 避免陷入单调的教学思维中。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10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 数学教学过程可看成是一个系统, 由各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这些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协调, 相互配合.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过渡, 既包括数学知识的过渡, 又包括教学方法等的过渡, 所以“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是高校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鉴于其现实背景和时代背景, 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就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对深化当前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把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与中学数学课程相比, 大学数学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部分高校虽然采用面向21世纪新编大学数学教材, 但在实际教学中, 存在大、中小学数学教学“各自为政”的现象, 加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因各阶段“教法”和“学法”的差异, 致使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严重脱节.

(一) 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下, 中学数学改革不断深入, 十几年来, 高中数学课程在内容及知识结构体系上与传统的数学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3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 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在不断地翻新, 不断向大学数学提升、靠拢, 课程框架和课程内容都进行了大手笔的改革.但是大学教育, 虽然各高校也在积极进行改革, 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几十年来基本没有变化.

这种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不同步, 特别是大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相对滞后, 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交叉重复的内容增多.有些高中阶段已经学过的内容, 如函数、极限、连续、导数等概念大学老师还在一如既往地从头讲解, 浪费了师生的宝贵时间, 因而大学数学教学因课时紧张不得不砍掉一些内容, 但是大学数学砍掉的这些内容, 如“傅里叶级数、方差分析”等内容是中学所未涉及的内容.这样中学数学的课程改革与大学数学的课程改革没有同步进行, 据笔者调研, 《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有一部分内容讲完之后, 学生感觉是中学内容的重复;同时, 许多学校对“傅里叶级数、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重要而实用的内容没时间讲干脆不讲了.随着中学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种不和谐的现象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如果这一局面得不到扭转, 将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不利:明显会影响到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影响到数学教学效果.

本人作为一线教师明显感到大学教学内容该减的没减, 不该砍掉的内容反而砍掉了.因此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如何衔接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编写一套既与中学数学知识重复较少, 又符合现在课时压缩要求的实用性知识较多的教材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了.

(二) 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呈现较大差异

教学方法由精讲多练以教师为主导变为广讲博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文化教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 但在实际教学中, 大、中小学数学教学“各自为政”, 大学数学教师很少考虑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加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因各阶段“教法”和“学法”的差异, 致使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严重脱节.

三、衔接好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措施

(一) 教学方法的衔接

从课堂容量较小的中学数学教学过渡到课堂容量较大的大学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的衔接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快地适应这种大容量的教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由原来已经习惯的教学方法过渡到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需要一定的时间, 学生已经适应了中学那种慢节奏、少容量、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如果一开始就进行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 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 同时使学生失去学习大学数学的积极性.学生从中学数学到大学数学, 从常量到变量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是一个跳跃, 是一个大的台阶, 要跳跃这个台阶, 需要时间去缓冲, 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多一点缓冲的时间, 使学生逐渐地适应后再过渡到正常的教学, 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大学学习中去.

(二) 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衔接

大学的学习不像中学有老师和家长督促, 在大学里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自学, 因为学生要想学好大学数学, 取得好成绩, 就必须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听讲、练习, 做到合理的取与舍, 以理解为主, 注重分析过程, 通过参考书等资料, 特意培养自学能力.

所以大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 课上认真听讲, 课后复习巩固.在平时的学习中随时查看书中有关内容, 可以准备一本课后习题解答参考书.对于不能理解的练习、习题, 学生通过查阅参考书, 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 完成作业, 并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要定理、解题方法等, 这样能更深层次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课外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就是很好的方法, 而对于刚进入大一的新生, 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中学的时候, 学习做事总是被动的, 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合数学建模,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 教学内容的衔接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知识进行了扩充, 函数的连续性及函数的极限、导数、积分、概率论基础知识都是学习的内容,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在函数方面的衔接增强了, 一进入大学学习的高等数学, 第一章还是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二章是导数, 在这里如何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讲授这部分内容, 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1.绪论课的教学内容衔接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 要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在大学的第一节数学课——绪论课上, 老师能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至关重要, 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与教学, 因为学生必须对这门课程感兴趣, 才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这一节绪论课上, 老师应该向学生阐述清楚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异同点和学习大学数学的目的, 讲清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成绩考核, 等等, 其中还可以讲一些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让学生一开始就清楚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内在关系, 揭开大学数学的神秘感,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少走一些误区, 不会让自己迷茫.

2.中学数学知识与大学数学知识的衔接

新大纲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 增加了一些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 有着广泛应用的, 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主要有简易逻辑、线性规划、空间向量、概率统计、导数初步知识等六部分知识.新大纲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改革尤为突出, 这些内容是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重叠最多的部分.从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高考对极限、导数、概率初步等知识已经是很重视了, 如2011年山东理科高考试题第18题:红队队员甲、乙、丙与蓝队队员A, B, C进行围棋比赛, 甲对A, 乙对B, 丙对C各一盘, 已知甲胜A, 乙胜B, 丙胜C的概率分别为0.6, 0.5, 0.5, 假设各盘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Ⅰ) 求红队至少两名队员获胜的概率; (Ⅱ) 用ξ表示红队队员获胜的总盘数, 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ξ.由此可见高中数学对极限、导数等知识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学习.

导数是放在高中选修课本中, 导数和极限都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数学的重点内容, 而高中学习的都是些基础的知识, 自从导数走进高考, 就一直和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形影不离, 并且经常扮演高考压轴题的重要角色.对于概率与统计部分知识, 中学新课标把概率的初步知识放在必修中, 而把更多的知识点放在选修课本里.一是说明这些知识点有些难度, 二是说明它是与大学数学知识衔接的一块内容.自从新课标颁发以来, 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有概率论知识题, 高考对这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视的.

所以大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大学数学教材与中学数学教材中哪些内容有所重复, 对于中学数学必修课中学过的已经掌握的内容, 在大学的授课中可以少讲甚至不讲, 同时还要相应地补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缺失的内容, 对于高中选修内容或者不是重点的内容要作补充, 从而使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在内容上的衔接更科学更合理.

四、结 论

衔接好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教学, 不仅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而且能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对学生的了解沟通, 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传授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数学教学,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衔接好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到从中学到大学所学的知识既不重复, 也不跳跃, 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学习更多的高等的数学知识.

关于大、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已经受到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并且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对衔接问题从学科教学论的高度作系统研究并不多见, 教学内容的系统衔接、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问题、考核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余立.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文琦.浅谈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J].山西科技, 2010 (1) :81-83.

[3]王荣, 罗铁山.对中学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 :153-154.

[4]Yeping Li, Xi Chen, Gerald Kulm.Mathematics teachers'practices and thinking in lesson plan development:a case of teaching fraction division[J].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09 (41) :717731.

[5]安晓伟.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学习方法的衔接[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5) .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11

【关键词】农村 英语 教学 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尽量让各年级之间都能做到有机衔接,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这就保证了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灵活性,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由于小学生与初中生在年龄上存在差距以及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不同,这就使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如何解决农村学生小升初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让学生消除恐惧感,顺利渡过衔接关,是农村初中英语老师面临的一个难题。现在就如何做好衔接教学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认清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上的主要障碍

由于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缺少协调与统一,导致各地中学在对英语进行教学时,在内容的安排、教学思想的指导和方法的采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进入中学以后,难于快速适应初中英语的学习。

从小学到初中,英语科学习内容的增多使一部分主动性差的同学无法适应。英语科学习内容增多主要表现在词汇增多和每篇文章长度增加以及对语法的认知和运用方面。由于课时数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在词汇教学方面,初中生有必要课前做好预习和检查,这一点让有些学生感到难以适应。

二、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换岗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实践之后,小升初英语衔接教学工作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上的衔接与培养。从《英语课程标准》中我们知道,小学英语主要是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初中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在实际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竞赛、表演等活动,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学习英语兴趣的增加,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有较明显的好转。

2.学习习惯上的衔接与养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益。”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也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在新学期伊始就应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可保留小学生爱举手发言,上黑板做题的习惯;然后指导他们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跟他们说上课不仅要动口,还要动脑、动手;必须要学会做笔记,详细记录好教师讲的要点和课堂补充的新内容,以备课后的复习巩固。要求学生对每天所学知识要及时巩固,当天事当天毕,为下一节课的新知识奠定基础。老师要把习惯的养成做为一个目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3.内容上的衔接与疏通。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在小升初的英语衔接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可以进行这样的衔接:

(1)做好音标教学工作,同时做好词汇教学的衔接。语音教学是学生最薄弱、较怕的环节。小学跟中学的语音学习目标是有差异的。很多小学毕业生拼读音标做得不是很好,不能根据读音规则来记忆单词。然而,语音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语音学好了,对记忆单词,提高听力,发展口语,学习语法等都有很大帮助。教师要尽量做到“巩固基础,加强薄弱,突出新授”,扎扎实实地培养初中生的拼读和拼写能力。

(2)做好学生的听说训练,同时做好读写的衔接。初中英语课堂相比小学,内容大为丰富。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初中英语学习任务。初中英语每隔两个单元安排了一个让学生运用在这几个单元中所学到的知识点、语言技能及学习技巧的课题,以培养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4.教法上的衔接与更新。小学的英语课堂通常以听说为主,任务少,很多时候只有一小段对话。到了七年级,学习任务明显加重,每节课都有很多任务要去完成。我们七年级老师刚开始授课时可以稍微放慢教学进度,课堂上尽可能采取一些学生较能习惯的方法,多设计一些与小学课堂类似的教学活动。

直观教学是小学跟初中英语教学都能适应的一种英语教学法。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展示图片、简笔画、实物等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尽快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 “任务型”教学,做好教学的衔接。此外,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书写方面和语音方面的教学要重视。为了使学生的书写能比较规范,可让学生通过英语字帖来练习书法,展览好的作业或定期举行英语书法比赛,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七年级学生把48个音素读得准、读得熟,配合教生词的时候来加强语音朗读。通过自制磁带或MP3,反复对听说进行训练。让学生自己选择一段听力,录制成的磁带或者MP3在班级播放,选出优胜者。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缩小教材的跨度。

1)举行英语“单词王”竞赛。在小学教材中有几百个较常用的与初中教材相关联的单词,可以通过有计划、分批次竞赛,评出优胜者。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让他们加强复习旧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教学生掌握单词的方法,提高掌握词汇的效率。

①按发音规则记单词。因为英文是拼音文字,很多单词都可以根据其音标拼读出来,并且他们的读音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在学生一开始接触单词时要结合音标,把发音规则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好发音规则,学会听音拼写的方法。如:face,these,like等开音节词中字母e不发音; 字母组合ea,ow,ck,ph等在不同单词中的相同发音等。

②掌握一个词多个意思的词。例如:second 作名词是“秒”,序数词是“第二”。

③同一个意思的词,以旧带新,广泛联想,把若干个单词串起来,扩大词汇量。在学习一个生词时,要同时掌握多个意思相近的单词。例如:在学完基础词汇 big(大的)和 great(伟大的)后,进一步学习 large(大的),huge(广大的,巨大的)。这几个单词都有“大的”的意思。英语中许多词组都表示中文的一个意思,学一个词组,可同时记忆多个同义词组。例如:have a good time, have fun, enjoy oneself,他们的意思都是玩得开心。这样就会在记忆一个单词(短语)的同时又复习了其它的单词(短语),也不至于混淆。

④利用拼写相近的词来增加词汇量,同样是不错的方法。例如:学习name时,可以同时学习 game,same;在学 cake 时,也可以同时学习lake,make,take,wake。这两组词仅左端一个字母不同,右边的三个字母完全相同。在学习football时,可同时学习basketball(篮球),baseball(棒球)等。

3)每周多次听写单词,使学生回家后自觉掌握每天所教的单词。

4)及时发一些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因为这是给学生复习词汇、重要句型、重点语法的好方法。

5)让学生养成积累记录的学习习惯。对课外词汇、短语、好句要及时记录。及时整理课堂和收集课外的词汇、一些短语和实用句子,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的词汇量,日积月累,就一定会有提高。

6)要充分利用学校的English Club, 让学生积极参加,然后让学生把这种学习气氛带到课堂。利用仁爱版配套光盘制作课件,让学生观看视频,视听结合,利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学习,积极参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做好补差工作,培养好英语小组长。对中下层学生,老师除了足够关注他们,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可忽视。小组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帮扶方式,将班上的学困生融入到各个帮扶小组中,化整为零,以优带差。

5.学法上的衔接与改进。小学生一般只要求做到上课能认真听讲,课后能及时独立完成作业。中学生则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相应的方法,其中比较特别强调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学会预习。要求学生课前要先浏览教材,不懂的地方要做标记,上课要认真听讲。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二是学会掌握重点知识。有目标地学习,课堂上要注意听老师讲解,记好笔记,不需要的可以忽略。

三是学会突破难点知识。如果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要先记下来,然后跟同学探讨,向老师请教,联系以前的知识,再反复地强化训练,加以巩固。

四是学会及时复习旧知识。要求学生每天在做作业之前先复习、回忆老师先前讲的知识点。

五是学会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是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学英语要多做、多练、多归纳总结、多记、多读、多写,力争会背全文。

6.评价内容和形式上的衔接与选择。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形成性评价可尽量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相接近的形式,比如:平时测验、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终结性评价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可以是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达到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难度适中的各种英语考试,包括词汇测试、听力测试、综合测试等。通过测试,为上课提供比较准确可靠的教学参考。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又要考虑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又要考虑他们在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口试。避免过难或者偏易,分值尽量设置合理,因为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都会造成影响。

总之,农村中学小升初英语的衔接教学工作,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多方面的。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最重要的方面还是教师的衔接问题。英语老师自身要加强学习与交流,不断深入摸索探讨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寻求社会、家长的共同关注与支持,让升入初中的学生都能感受学英语快乐、快乐学英语,这是我们中小学英语老师的初衷和心愿。

参考文献:

[1]吴莉.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04).

[2]卢维中.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体会和建议[J].新课程(下),2011(06).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 存在以下现象:

1. 学生轻视实验课, 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生都是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来进行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的, 以为这门课程是大学物理理论课程的附属, 把这门课的学习当成是形式主义走过场, 有时甚至对自身测量的数据没有信心而盲目抄袭他人的数据。

2. 实验基本技能的缺失。

对一些基本仪器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来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浅尝辄止, 也不愿意通过仪器使用说明书来自学仪器的使用。在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上存在想当然的想法。

3. 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有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依赖性太强, 动手能力差。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后不愿意自己尝试来解决, 而是依赖从老师那里获得解决方法, 甚至会有让老师给操作的要求出现。任何环节上都希望老师给出明确、详细的指导。

4. 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理论知识学生掌握得都很好, 可遇到相关问题时却不知道应用它们来解决。比如, 在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中部分学生就不能够运用光的反射定律指导自己来进行分光计的调整。

5. 缺乏良好的道德素质。

总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不懂得珍惜爱护仪器, 随意性的操作行为多, 缺少必要的规范操作意识。有时实验室里还有一些随地丢弃垃圾, 甚至吃零食的不文明现象发生。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以上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 学生学

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高考所需的物理知识, 反复地练习, 最终的目的就是在高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就是会做实验题, 实验学习的过程变成“记实验”“背实验”的过程, 在实验态度形成和实验能力初成重要阶段缺少了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更不用说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质。

2. 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 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没有接受到实验课程的相关培训。

在学生中进行的调查表明:镇、县一级中学考入的学生中有70%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开设过实验课, 也没有接触过实验仪器。其余30%的学生只是参观过实验室或者在课堂上看过老师演示的实验而已, 缺少熟悉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必要培训。

3. 目前大部分中学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的教材, 这个版本的教材实验部分内容明显与教学大纲中相关要求脱节。中学的物理实验是与物理课同步进行的辅助课程, 借助于实验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所开的实验项目大部分都是验证性实验。而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则涵盖了力、热、光、电等学科知识, 所蕴含的物理思想更深刻, 实验设计思路更丰富。

4. 高中的实验课都是安排在学习某一理论知识之

后, 学生已经对相关理论知识做了大量习题, 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在实验课之前老师也会将相关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大学物理实验课中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 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对实验项目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在数据处理环节上, 大学物理实验要相对复杂得多, 除了不确定的计算和有效数字的知识点以外还会采用作图法、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在对实验的讨论与分析中也会对学生科学写作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

5. 中学上实验课时, 学生的实验操作或者模仿教师

的实验操作或者按照黑板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 获得数据后老师会指导学生带入公式进行验证, 是一种被动、领路式的学习形式, 学生对教师形成了依赖性。大学物理实验则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强调学生独立动手完成实验操作, 获得正确的实验数据, 部分学生对这种跳跃式、知识梯度大的学习方式不习惯, 逐渐失去了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由于中学教育中缺失了对实验教学应有的教育培训, 导致了很多学生没有达到大学物理实验的基准能力要求, 也影响了学生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态度。做好大学物理实验的衔接教育工作, 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三、采取的应对措施

为了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针对衔接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以素质教育课和物理演示实验基地为平台, 培养、提升学习兴趣。

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设了《物理实验史话》素质教育课。该课程按照历史的顺序分科讲述若干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实验, 重点介绍实验中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巧妙的设计思想, 课程中丰富的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科学素质的信念, 让学生在回溯历史中得到新的启示。同时定期开放演示实验教学基地, 学生在演示实验基地可以自由操作演示实验仪器, 观察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 让学生对物理世界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依托素质教育课和演示实验基地,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2. 设立预备实验室。

充分利用实验资源, 将学校已有的接近于报废期或老化报废的但仍能使用的实验设备集中在一起, 配以仪器使用说明书设立预备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参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和老师提供的其他图片文字材料来学习、熟悉仪器的基本使用, 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甚至学生可以动手拆装某些仪器, 来了解仪器的构造, 同时也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操作行为给学生演示破坏性操作的后果, 强调规范化操作行为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为学生在后期的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操作行为打下基础。预备实验室的设立为受中学实验条件限制而实验技能较差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弥补了中学实验训练的不足, 也提升了学生学好大学物理实验的信心。

3. 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 启发、引导式教学手段。

开放式教学包括课外时间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面向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来选择实验项目进行操作, 这样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同时, 延长教学时间, 将实验预习和数据处理的内容也放到课堂上完成。面对实验仪器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 既提升了预习质量, 又避免了以往课前预习只是抄袭实验讲义应付教师检查的弊端。在数据测量完成后学生应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数据处理, 教师当堂进行批改,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老师要及时更正,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 理解数据处理的意义所在。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时候以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为主, 学生积极调动自身思维, 主动探求答案,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仿真物理实验室优化、扩展实验资源, 学生利用网络对实验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加深对实验思想的理解。

4. 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保证实验仪器的正常使用, 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下达到老师、学生、仪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逐步培养爱护公物的良好道德素质。学生实验过程中, 指导教师要认真观察, 及时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不规范的操作。教师应该注意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提示, 但对学生的设计和操作也不应一味地否定, 应注重和学生交流沟通, 在沟通中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方法。这样可以逐步改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在实践中提高实验实施能力和学生规范的操作行为。

5. 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为了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 可在课外组织学生依托实验室仪器资源,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专题的小科研, 根据自己的考虑设计一些演示实验仪器等,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更满足了学生学有所成的成就感, 提升了他们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的自信心。

以上教学措施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 单个实验项目的重作率从7%下降至1%,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不及格率也下降至0.3%。接受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培训的学生在后继的专业课实验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实践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做好大学物理实验教育衔接工作, 使学生顺利、平稳地过渡到大学新的实验课程学习中来, 充分发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中的作用, 有效地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 圆满完成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程春英.试论大学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J].实验室科学, 2010, 13 (1) :6-7.

[2]李斌, 谭鹏, 陈国杰.关于“大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9, 7 (4) :74-75.

[3]马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7, (3) :62

[4]娜日图.浅谈大学物理实验与中学物理实验的有效衔接[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0) :147-149

上一篇:冲压模具下一篇:冠状动脉微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