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心得

2024-11-14

中学英语教学心得(精选11篇)

中学英语教学心得 篇1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多年,我在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心得。

一、授课时的表演功力要增强

授课中,教师提前安排教学内容,使台上会话的学生充分投入,表演聚精会神、活灵活现,课堂宛如舞台,台下的学生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兴致勃勃,一组结束后另一组跃跃欲试。教师要不时地用鼓励性的词语鼓励学生,学生听了就会兴味十足,倍感快乐。我们还可在歌曲教学中配上动作,使学生在展示动作的同时轻松学习英语,把他们的学习情绪充分调动起来。如在学生会唱“If you are happy, clap your hands.”这首歌后,可把部分动作任意改变。如把Clap your hands改为Close your eyes.Touch your ears.Tap your shoulder.Turn round.Touch your head等,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做好引领工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领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该牢牢地镌刻在每一位教师心中,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是客体,教学的重点不是“学生会了吗”,而是“怎样学会的,自己能否会学”。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三、学会合作

叔本华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在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会与他人合作,师生间、学生间要善于平等交流。学生们各有千秋,集合在一起,可以集思广益,各取所长,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要多赞扬学生取得的进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就感。

四、懂得阅读方法

英语课文教学历来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令一些学生谈之色变。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可让学生先自读2至3分钟,再将本课重点、难点设计成问答形式作为板书,清晰地呈现于黑板之上。在开展阅读理解和口语交际练习的基础上,用提示关键词并拓展成文的方式复述全文或开展笔语交际练习,有利于学生结合课堂教学中本课的提纲和关键词及情节等提示,回忆本课要点,巩固要领,减少障碍,并为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做准备。如:Learning English Book6Lesson2本课课堂教学内容较多,教学项目复杂,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案时,为了克服学生“望文生畏”的情绪,可将文中的几个要点归纳成简短的问题展示给学生。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

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一些刻板的内容在多媒体的作用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对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帮助极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变得灵活和强化,记忆效果增强,学习兴趣浓厚。

总之,英语教学要勇于探索,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有声有色,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英语课满堂生辉,欢声笑语。

中学英语教学心得 篇2

马偕凤

在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的引领下,如今的英语课堂异彩纷呈,高潮迭起。改革课堂教学无疑是课改的重点,本人研读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先生编著的《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一书,感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收获很多。许多教育教学思想、提法,都是我们教师极力所追求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已逐步融合,《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为的整合。中学生,正处于活动年龄盛期,将优质资源片中的内容合理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正是他们尤为喜欢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活用“优质资源”,让课堂绽放异彩,实现优质教学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

一、立足起点,在“趣味”中用好“优质资源”。

从青少年已有的经验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习语言,增进交流。

(一)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创设交流时机。

我们本身缺乏自然的外语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观看光盘教学进程,更要看现场学生的反应,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创造出模拟生活的语言情景,让学生身边的事物走进课堂,使他们在眼观、耳听活动中感知。比如,在操练介绍某个人时用“This is Mr•Black”、“This is „”时,可让学生穿上大人的西服,打上领带来扮演“Mr•Black”和其他一些角色,虽然孩子们穿上这些衣服,看上去有些滑稽,但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他就是这个情景中的主角,启发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语言的学习中。课堂上在不知不觉中把握了学生的掌握程度,让每个学生敢说、乐于说,学生更觉得英语课堂轻松且有趣味。

(二)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操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之一,学生学习主要依靠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兴趣。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如本人在教 学牛津中学英语7A Unit 4 Comic strip时,观看光盘中的热身、做游戏片断,让学生看动作猜一猜,T: Look,what am I doing? Guess!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听听、说说、做做中巩固旧知识,学习新词组。他们迫切想知道这些动作用英语怎么说,如何进行交际。由此可见学生们对“优质资源片”中的情景非常感兴趣,趁着这股热情,在学完Eddie和Hobo的对话后,我要求每一组同学仿照对话自编对话,让学生们展开自己的活动,教师也参与其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创设互动交际的氛围,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重视实践,在“情景”中巧用“优质资源”。

学习英语是为了交际,为了应用,只要教师做有心人,不断挖掘,就会从中找到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使教师和学生享受到教与学的快乐。

(一)模拟光盘再现场景,利用课堂创设情景。

学生只有在真实中才能自如地去交际语言,创设的情景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乐于用英语做事情,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并通过动画、动作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和猜测语言功能,理解和感知会话。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到操场上上一节英语的“体育课”,使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完成了一种对话性的实践任务。

(二)开展活动体验生活,鼓励学生参与情景。

在活动中说英语,把小对话小故事生活化,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实践机会,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观看光盘学习Go shopping时,让学生来扮演shop assistant(售货员)、customer(顾客),即兴用英语进行交流,“实地买卖”,学生在各自的角色里全身心投入。通过这样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学生都能尝试着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较好地掌握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 ? How many kilos?How much is it?等基本用语。学生的主体意识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每位同学都不想错失实践机会,动脑想、动口说,使教学活动充满着极大的趣味。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我们教师要找准每堂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灵活用好“优质教学资源”,为不同学生搭建发展和展示能力的平台,真正让英语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主阵地,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中学体育课教学心得 篇3

一、明确教学目标,依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运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体育学习,具有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动的兴趣,基本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初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只有明确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教学才会做到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

二、做好学情了解,做到“对症下药”,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趋于成人。在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时要从学生角度进行考虑。在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多注重“技”的练习,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能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同时教授常见运动项目的规则和目前主流体育比赛相关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学会欣赏比赛,开拓眼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每所学校有不同的情况,教师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展教学实践。例如,我校学生大都喜好篮球运动,因此在教学中可多开展球类相关的教学项目及活动项目。如进行篮球场折返跑练习,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课堂互动经常会生成各种各样的资源。教学时特别关注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如学生在练习时,有的完整动作做得好,有的某个动作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问题特别有思考价值,有的出现错误带有普遍性等,教师应及时捕捉并加以利用。

四、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自主学习习惯、相互合作学习习惯。例如,在进行太极拳教学时,教师在教完某组动作后,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练习,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看哪个动作比较难学,各个动作的攻防含义是什么。最后教师再进行统一指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找准切入点,从兴趣入手

兴趣是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我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把兴趣作为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出发点,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成为他们学习、锻炼和创新的動力。

六、善于沟通,走进学生心理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尤其是高中生,他们的心智更加趋于成熟化。教师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里所想,要善于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教学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体育教学实践。

七、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新课程标准所列的选项教学,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做“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需要。

中学教学心得 篇4

初三是一个特殊的阶段, 面对的是中考, 在教学上有许多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处于紧张的备考状态中, 若要井然有序地进行复习教学, 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了解中考考什么, 怎么考

中考的复习任务很重, 很容易陷入题海战术, 这也给学生增加了许多负担。而如何使学生在考前明确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尤为重要。在此要注重课本, 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学习效果的形式, 重点在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作为引领学生复习的掌舵者,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本的知识框架, 梳理好整个初中的数学知识。精选习题, 让做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方法, 进行归类讲解。

二、教师应该如何教

知道中考考什么之后, 教学方法上要特别注意与之前教学方法的区别。不能再用枯燥的填鸭式方法或者是车战式的一轮一轮题海战术进行, 这会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堂课下来要讲多少内容, 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多少, 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堂内容中讲练的比例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讲过多学生不知道重心, 练过多学生易乏, 应当讲练结合, 将所学知识用与实例一一对应的习题呈现出来时, 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内容。此外, 适当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不仅能活跃教学氛围, 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学生如何学

作为初三阶段的学生, 数学的学习方法与解题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 在做考题时要抓住得分点, 选择试题要有针对性。其次, 认真分析问题, 将知识分类, 对易错点、常考点进行总结, 并各个击破。学生常提到, 很多题目是不小心做错的。这些不小心又由哪些造成的?学生自己也要学会分析, 是审题之错还是计算失误。审题之错, 是心态上操之过急, 就要放慢速度审题。计算失误, 意味着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 必须找到相对应的习题多加练习。

中学语文教学心得 篇5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改来说,我最初的认识是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往往我们的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有这样的一些现象:例如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细讲精练;一些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教师却将之分化,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一些学生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往往因为老师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扼杀。……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研究新课标,并通过教学实践,明白了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分析运用独到的处理方法,把教学思考中的特点、优点、亮点通过情景表达出来。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的去做:

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面对新课程,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所以,我们个人的学习并没有结束。

1、认真学习新课标,具体的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各种弊病。

2、研究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3、研究实验教科书和相应的教辅书,弄清它们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点和着力点。

4、研究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生活氛围,争取能够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来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亲切感中增添新的体验。

当然了,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心得(2):

一、要满腔热情地、精益求精地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的确是一个又硬又涩的大果子,做起来费时、费力,见效又慢。再者,有人认为,中招阅卷采用“承包制”,阅卷人往往是“五看一不看”:看篇幅,看书写,看卷面,看开头,看结尾,唯独不看最主要的内容―――因为没时间看。所以,确实有一些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不感兴趣,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

本人认为,且不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仅从分值上看,作文是50分,占语文学科120分的接近“半壁江山”。因此,不管作文教学这个果子有多硬、多涩,我们都还要“啃”,还要“嚼”。否则,就有悖于课程标准和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确是“望而生畏”,写作文时“咬笔杆”、“挠头皮”是常有的事,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的帮助。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帮他们找“下锅之米”;在怎样写的问题上,把他们“领进门去”。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生早晚会对习作产生浓厚兴趣,写起文章来一定会比较得心应手。

有不少专家学者就作文教学著书立说,企图给学生“点石成金”之术,如“快速作文”之类,但真正卓有成效者有几?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乡村的娃娃,他们虽有乡村儿童生活的一些积累,但他们读书很少,习作机会又不多,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仅仅靠学那么几篇课文和屈指可数的几次作文训练,显然是杯水车薪。所以,作文教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呕心沥血,以满腔热情、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作文教学。

二、从基础做起,教给学生基本“套路”

众所周知,虽“文无定法”,但同时也有“文贵有法”之说。即使某人是武林天才,也不可能在他连“站马步”都不会的情况下就能练就“降龙十八掌”。我们教学生写作文,也必须从最基本的功夫教起,让学生掌握习作的基本“套路”。

这里,我想以写“读后感”为例加以说明。书上说: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这话千真万确,无可非议。但是,这话太空了-------“读”,怎样去读,才算打好了基础?“感”这个重点怎样确立?这些都是未知数。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套路”-------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所读内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读后感的中心意思。继而用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所读文章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论据之一)。最后重提所读之文,强调或倡导自己的论点。实践证明,这一基本“套路”行之有效。用上这一“套路”,就完全能克服“原文抄写一大篇,感想却只写一两句”的弊端。

到了初三,在学生已掌握这一“套路”的基础上,应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向学生明确,“读后感”这种体裁,属于议论文范畴,应按议论文的要求去构思。再从技巧上告诉学生,读后感与原文的关系是“不即不离”--------“不即”就是不能大量抄写原文内容,末尾来个“我感到……”;“不离”就是紧扣原文,不能与原文不脱节,否则那就不是读后感了。

也许有人担心,照这样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岂不是“千篇一律”?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同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的感受不可能一模一样。另外,在论证时,所用论据也不可能“如出一辙”南阳名师张惠灵先生曾这样说:“把所读内容作为第三个论据最为合适”,难道他就不担心“千篇一律”?

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大胆地教给学生习作的一般“框架”,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三、各种体裁的作文指导要点

(一)说明文的指导

说明文写作指导要点有二。

其一,用“多角度、多侧面”这六个字来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因为在一般学生看来,写说明文最头疼的莫过于“无话可说”。以我们的教室为例,这个教室与其他教室不都一样吗?四壁、桌凳、黑板,还写啥呀?其实不然。先说“角度”:安全角度、照明角度、采光角度、人文角度等等;再说“侧面”:地面、天花板、四壁、桌凳、环境……看,这不就有话可说了。

其二、要写出特征。这是个难点。以《我们的学校为例》,写花园式学校,不行!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花园式”;写“师资雄厚”,写“光辉历史”,写“环境宜人”……都不妥。因为,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特色何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分析,从相同之中找不同------特征,就是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就原英庄二中吧,她在古代遗址“淯阳城”之畔,这是任何一所学校所没有的。

再就“胡营”为例来说,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子,但你仔细考察,它就“与众不同”啦:一个不到两千人的自然村,既非乡镇政府所在地,也非集贸市场。但它特殊呀!这里竟有十几家酒楼饭店,商铺林立,生意火爆,光糖烟酒、副食批发就有五六家。它不是集市的集市,不是街的街,简直就是个“小上海”。抓住这些去写,胡营的特征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因此,“多角度,多侧面”的灵活运用,可以解决学生写说明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在对事物进行分析、推敲、甄别之后,“特征”也就有了。

(二)写人文章的指导

写人的文章在记叙文中是大量出现的。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照此思路写下去,肯定泛泛一般,绝无特色。按文学概论的理念,写人必须写出人物的“特点”。《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名著,除了他扣合了当时的政治形式之外,本人认为,它最突出的特点并不在于写了“小二黑”、“秀芹”,而是那个“三仙姑”。闺女就要谈婚论嫁,他还头顶花手帕,脚穿绣花鞋,脸上呢,赵树理真会写,擦了粉的脸,就像驴粪蛋上下了霜,多解呀!一般学生写人,以写老师为例,无非是精心备课、耐心辅导、领学生去卫生所看病,如此等等。老得掉了牙,谁喜欢读?换换口味吧。例如,我校原来有一位刚刚从师院毕业的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他虽在二中的时间不长,却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咋不可以成为我们指导学生习作的材料呢?她,往讲台上一站,嗬!时尚新潮,玉树临风,一个个简直被迷住了。更加让人家丰富的知识、友好的态度所吸引,而进入忘我的境界。这说明,我们的视野当开阔些,我们的观点当更新些。总用一种观点、一种理念去指导学生,一来易产生逆反心理,二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那种“经验式”的指导,很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进入“死胡同”。

鉴于此,本人的观点是,在指导学生写“人”时,务必抓住人物的“特色”,用具体的事写出人物的“特色”。比如写教师,写他精心备课,背学生去卫生所看病等,看似感人,其实苍白无力。

(三)写事文章的指导

写事,实际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但能把事写成的,廖廖无几。为何?

其一,不会写事。实践证明:多数学生写事,往往是“一……就……”式结构。换言之,不知道写出事情的“经过”,而这“经过”才是表现主题的最关紧的内容。谁都知道记叙文的“六要素”,但为什么写不出“经过”呢?学生年龄小,经验阅历少,只能写“大概”,不能写“细节”。而“细节”才是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最主要的内容。因此,教学生写“经过”是教写事记叙文的重要切入点。

其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科学地写好环境。时间、地点不是一一“填表式”交代,而是巧妙地、自然地写出。同时,交代时间、地点还应尽可能地显现“社会环境”,使所写之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另外,对于“自然环境”,也要为主题服务。自然环境能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廖廖几笔----“海面像大理石桌面”和“海面上出现紫色阴影”就是典范之例。告诉学生,不可无目的地写蓝天白云、小鸟歌唱、小树招手之类。

其三、引导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十三、四岁的孩子,不可能写出什么大事。虽然所写之事小,但要表现出一个较深刻的主题。如表现农民的纯朴,民族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的精神上、思想上、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变化等。

其四、要运用生动的事例去表现主题,不要往作文上贴标签。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是靠具体、生动的事例去表现,而忌讳那些泛泛一般的空洞的议论。

(四)议论文的指导

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道理论据的障碍。由于学生的知识局限,尤其是道理论据,学生所知甚少,所以教师应告诉学生: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语以及政治课上所学的知识都属道理的范畴。学生最好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录这方面的内容,搞好知识积累。

其次,是学生无话可说的问,可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其一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论述,在从反面论述,这样就等于增加了一倍的篇幅。其二是运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先用立论的论证方式,从正面的角度阐述;再用驳论的论证方式,从反面的角度批驳。这样一结合,篇幅自然就翻番了。

再次,指导学生在语言上下些功夫。作为教师,不妨多读些经典的论文,如鲁迅和毛泽东的论文,品味他们的语言特色。有了这一功夫,再去指导学生少点“学生腔”、“娃娃调”,多点新鲜、泼辣----就议论文的语言而言,形象点说,“十三香”不如“麻辣鲜”。

略谈中学语文差异性教学法心得 篇6

一、了解学情,尊重差异

每个人学习能力大小、节奏快慢均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坚持“以学定教”“以学施教”“以学评教”。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有外显和内隐之分的。外显的差异表现有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方法、接受能力及书写习惯等,而内隐方面的表现则有学习态度、心理素质、学习目标的定位等。对此,教师要充分洞察这种差异的存在,并尽量缩小差异,才能在教学中使学生的整体成绩有显著的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犹如知识的万花筒,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每名学生学会选择最佳的角度去欣赏,去深入其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努力做到既尊重差异,拆掉传统教学思维的壁垒,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能量。

二、学优生自主进“识”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优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的学习空间不应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适当延伸至课外。对此,教师可为其提供一些参考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一)化零为整法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积累是金。只有广泛积累,才能灵活掌握,博学精用。可以说,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语文成绩的提高。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都精彩。语文又是最“接地气”的学科,也是最富情感的学科,因此学习语文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只要有一颗乐学语文的心就能做到。所以,教师要指导学优生学会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做好语文积累,化零为整,集腋成裘,注意平时点滴的积累,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最终做到厚积薄发。

(二)抛砖引玉法

语文学习的方法指导很重要。平时语文课堂上,我经常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即将近期学习的语文知识要点或者常识内容排序、连接,采用连环设问法来形成知识链,引导学优生学会及时总结知识,归纳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堂上,教师的做法会对学优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总之,学习语文要注意做到一个“活”字,即活学语文,从而学活语文。而教师则要做到活教语文,从而教活语文,最终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统一。

二、学困生不再拒“识”

对于学困生,关键是解决他们思想认识的问题,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而对于中间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原则是“一个都不放弃”。

(一)笨鸟先飞法

“笨鸟先飞早入林。”何况每个学困生并不是“笨鸟”,他们都有发展的空间和进步的可能。基于此,教师在每个学期初应提早帮助他们安排好学习任务,即这个学期他们能够而且必须完成的任务,如古诗和文言文的背诵、重点词语的积累等,要求每周背会一首古诗,并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周周背,天天背,反复背。教师应本着“每天背一点,再背一点”的原则,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后的自豪感以及被教师与同学认可的喜悦感。

(二)他山攻玉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引导学困生善于学习他人优秀之处,见贤思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将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拿过来做示范样板,还可以摘抄背诵一些优秀的文章、诗句、名言警句等,以弥补自己不足,丰富自己的语言库,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要想写出漂亮作文、考场上的高分作文,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唯一的做法是把真功夫用到平时,即要多读、多看、多想、多写,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平常的事物中,关键是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而我们的学生素日里缺少的就是这个,积累与学习对学困生尤为重要。

(三)新瓶装“旧酒”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用新瓶装“旧酒”法就是将重要的知识点通过一些有创意的、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点的“包装”。如讲说明文的知识时,对这种文体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把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设计成一束“花”的形状,从“花盆”“花径”“花叶”到“花心”“花瓣”都进行精心设计,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语文课堂教学高效

在实施差异性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也为了真正做到尊重差异。教师要认真落实“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点”,即明示目标、精讲精练、兼顾差异和当堂检测等,全程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一)认真备课,明示目标

教师要在每一节课认真备课,努力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每一个环节用心设计。每一节课上课前明示学习目标,即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写在黑板的固定位置,然后向学生进行具体的解读。目标分层次设计,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学什么,从而能够在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精讲精练,重视提问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重点要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进行有序、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时,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或是以点带面,或是面面俱到。总之要做到讲在关键处,讲在必要时。

(三)兼顾差异,重视合作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课堂上需要讨论、研究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是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而教师只是一种“被需要”的角色。课堂既要“放得出去”,又要“收得回来”。

(四)当堂检测,重视反馈

为了做到堂堂清,每节课下课前教师以小卷的方式或者利用大屏幕进行当堂检测。同时对每一天的检测内容及时、认真地批阅。反馈的成绩也要设表跟踪,以便及时了解学情,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准备。

记得一本书中这样说,一个人活得漂亮是本事。而课堂上学生学得漂亮是教师最美的风景。作为语文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努力探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差异,适时灵活实施教学法,会促使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尽情绽放自己。

中学数学教学心得 篇7

一、教学和生活紧密相连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夜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 提高生活质量,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联系生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了解;应用数学知识, 可以对数学的功能感受更深, 学习的信心会增强;教学中, 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如果被教师激发出来, 学生就会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考虑, 去行动, 很多生活中相关的问题会通过他们的思考解决。这样,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息息相关。学生领悟了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的哲理, 就会激情不断, 对学习兴趣盎然, 乐于参与, 热爱生活, 喜欢所学的知识。

二、让学生学会自学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自学的益处颇多, 对于数学而言, 自学可以强化理解能力,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思维, 还能够上好新课, 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 要讲究质量, 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 上课时可以说是“温故知新”, 着重听教师讲课的重点和难点, 尽可能把问题当时解决。

三、对学生呵护备至

身为教师, 我们应该对学生关怀备至, 和学生交朋友, 和学生勤于沟通,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职责。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 才能引导学生们对学习能有足够认真的态度, 培养出坚强的学习毅力, 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高远的志向。

四、更新教学风格

黑格尔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没有兴趣, 没有主动性, 肯定没有好的成绩。教师在授课中不能照本宣科, 课堂气氛要打破呆板沉闷。教师应该满怀激情, 语言风趣幽默, 让学生兴趣盎然, 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五、对学生一视同仁

学生之间, 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 成绩自然也有高低的区别, 这里要对所谓的“后进生”进行转化。这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理解他的在学习上的困难, 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 采取因人施教、个别辅导等教学措施, 使他们树立学习和人格上的信心, 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要与学生交心换心, 并春风化雨般地唤醒其未泯的良知, 使其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略谈中学语文教学心得 篇8

一、利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优秀的人才,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拥有创新的能力, 能否达到这一目标, 就要看教师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 或者说是采用何种手段去学习。要求一个人的能力, 要求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先要求最不同, 再要求最出色。这一条是衡量教育成败的一个标志。因为这一点,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就泾渭分明。多媒体的教学完全可以胜任这一点, 因为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 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的画面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能够刺激学生的眼球, 使得教学内容非常直观具体, 形象逼真。只有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一定的问题设计, 才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 冲击学生的大脑, 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长此以往, 新一代的人才就会脱颖而出, 新一代的创新教育就会走进一片新天地。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慧人慧语中说:“学生是根, 老师是雨, 无根不长;学生是花, 老师是光, 有光才开。”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强调了教师正确的引领之关键。在教学中, 如何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 是老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三、明确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所谓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学习文言文能更好地“知古”。从感性上, 文言文就是我们的精神继承。为了文化的继承, 我们就要先知古,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 科学地预见未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髓。其内涵丰富, 语言优美, 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意义。文言文就是我们语言的先祖, 只有了解“先祖”, 才能了解自己, 才不至于把我们的根基忘掉, 是精神文化的传承。

略谈中学语文差异性教学法心得 篇9

一、了解学情, 尊重差异

每个人学习能力大小、节奏快慢均不一样。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 坚持“以学定教”“以学施教”“以学评教”。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有外显和内隐之分的。外显的差异表现有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方法、接受能力及书写习惯等, 而内隐方面的表现则有学习态度、心理素质、学习目标的定位等。对此, 教师要充分洞察这种差异的存在, 并尽量缩小差异, 才能在教学中使学生的整体成绩有显著的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 我认为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犹如知识的万花筒, 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每名学生学会选择最佳的角度去欣赏, 去深入其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应努力做到既尊重差异, 拆掉传统教学思维的壁垒, 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能量。

二、学优生自主进“识”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学优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的学习空间不应仅局限于课堂, 还应该适当延伸至课外。对此, 教师可为其提供一些参考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一) 化零为整法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 积累是金。只有广泛积累, 才能灵活掌握, 博学精用。可以说, 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语文成绩的提高。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时时都精彩。语文又是最“接地气”的学科, 也是最富情感的学科, 因此学习语文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地点, 只要有一颗乐学语文的心就能做到。所以, 教师要指导学优生学会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做好语文积累, 化零为整, 集腋成裘, 注意平时点滴的积累, 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 最终做到厚积薄发。

(二) 抛砖引玉法

语文学习的方法指导很重要。平时语文课堂上, 我经常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即将近期学习的语文知识要点或者常识内容排序、连接, 采用连环设问法来形成知识链, 引导学优生学会及时总结知识, 归纳知识, 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堂上, 教师的做法会对学优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总之, 学习语文要注意做到一个“活”字, 即活学语文, 从而学活语文。而教师则要做到活教语文, 从而教活语文, 最终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统一。

二、学困生不再拒“识”

对于学困生, 关键是解决他们思想认识的问题, 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标, 而对于中间生要及时给予鼓励, 表扬, 原则是“一个都不放弃”。

(一) 笨鸟先飞法

“笨鸟先飞早入林。”何况每个学困生并不是“笨鸟”, 他们都有发展的空间和进步的可能。基于此, 教师在每个学期初应提早帮助他们安排好学习任务, 即这个学期他们能够而且必须完成的任务, 如古诗和文言文的背诵、重点词语的积累等, 要求每周背会一首古诗, 并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周周背, 天天背, 反复背。教师应本着“每天背一点, 再背一点”的原则, 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体验成功后的自豪感以及被教师与同学认可的喜悦感。

(二) 他山攻玉法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师应引导学困生善于学习他人优秀之处, 见贤思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将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拿过来做示范样板, 还可以摘抄背诵一些优秀的文章、诗句、名言警句等, 以弥补自己不足, 丰富自己的语言库,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 要想写出漂亮作文、考场上的高分作文, 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唯一的做法是把真功夫用到平时, 即要多读、多看、多想、多写, 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平常的事物中, 关键是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而我们的学生素日里缺少的就是这个, 积累与学习对学困生尤为重要。

(三) 新瓶装“旧酒”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用新瓶装“旧酒”法就是将重要的知识点通过一些有创意的、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 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点的“包装”。如讲说明文的知识时, 对这种文体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把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设计成一束“花”的形状, 从“花盆”“花径”“花叶”到“花心”“花瓣”都进行精心设计, 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语文课堂教学高效

在实施差异性有效教学的过程中, 也为了真正做到尊重差异。教师要认真落实“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点”, 即明示目标、精讲精练、兼顾差异和当堂检测等, 全程提高教学效率, 打造高效课堂。

(一) 认真备课, 明示目标

教师要在每一节课认真备课, 努力做到三备, 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每一个环节用心设计。每一节课上课前明示学习目标, 即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写在黑板的固定位置, 然后向学生进行具体的解读。目标分层次设计,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学什么, 从而能够在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 精讲精练, 重视提问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重点要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上进行有序、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时, 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或是以点带面, 或是面面俱到。总之要做到讲在关键处, 讲在必要时。

(三) 兼顾差异, 重视合作

根据“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则, 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课堂上需要讨论、研究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是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 而教师只是一种“被需要”的角色。课堂既要“放得出去”, 又要“收得回来”。

(四) 当堂检测, 重视反馈

为了做到堂堂清, 每节课下课前教师以小卷的方式或者利用大屏幕进行当堂检测。同时对每一天的检测内容及时、认真地批阅。反馈的成绩也要设表跟踪, 以便及时了解学情, 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准备。

中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心得浅谈 篇10

一、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

学习语文, 必然要熟悉中国文化。这个形式怎样展开更加形象?怎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诗词, 格律缜密, 工于平仄, 对仗奇巧, 练字精工, 言简意赅, 描微摹细, 意蕴深厚, 情感丰富, 气象万千。

比如, 古人多用“明月”烘染离情别绪,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等等, 在百度一搜索“月是故乡明”, 要图片有图片, 要视频有视频, 要歌曲有歌曲, 要音乐有音乐, 琳琅满目, 数不胜数, 使学生在声光音像之中, 激发起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勤读细品

语文学习中的格言警句颇多, 比如“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等。无论是刀笔小吏还是国学大师, “读”书使其成就。所谓“诵之不辍, 话语天成。”足见诵读之功用。因此, 打造与时俱进的“诵读文化”, 传承华夏民族的“文化血脉”是语文教学的重任。在诵读古诗文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 增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提高诵读水平和对传统文学精髓的内化程度。

三、读诵古代诗词的方法

读诵古代诗词的方法, 关键要深入作者的内心。

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 读题, 读作者, 读课文, 读注释, 通过多次的“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语感, 了解词的思想感情。“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了解了作者的特点、处境, 作于熙宁八年冬, 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低谷。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 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在密州上任的时期正式形成的。细细读之, 再现诗歌意境, 就会感同身受。想象到苏轼气概狂放, 锦帽貂裘, 酒酣气盛, 前呼后应, 千骑射猎, 豪兴大发, 吟诗作赋, 他期待重任, 期盼报效国家的神态与渴望如在目前。

实际上, 也只有读得熟练, 了解作品、精读文字, 揣摩作者用意, 感受作者内心, 才会将诗词的精髓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记得一位学生家中经济遇到状况, 心情抑郁, 我让其他学生用李白的一句诗来安慰他, 一个学生脱口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再比如在中国文学史上, 李清照是第一个女词人。她所做的《武陵春》, 哀愁片片, 多所寄托。可是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后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这首词, 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不过是一个女人的无病呻吟。如果对李清照的命运有所了解之后, 就不会产生这种误解。在李清照的一生中, 前期安逸休闲, 与丈夫夫唱妇随, 所写的文章都是反映闺中生活, 间或离情别愁;后来国家灭亡, 居无定所, 藏书文物都遭焚毁, 生活艰辛;丈夫亡后, 只身流亡, 处境凄惨, 内心悲苦, 于53岁写了这首《武陵春》。这时候的李清照国仇家恨齐聚心头, 词中之“愁”绝对不是分愁别恨, 如果是的话, 绝对不会有后来的“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之孤苦之句。了解了李清照的身世和《武陵春》的写作背景, 再读《武陵春》, 绝对是不一样的感受,

中学体育课改心得 篇11

一、调整思想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在追求学生服从命令,步调一致的机械操练,我承认我也有过。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行动,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课堂中,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活动,指导学生活动,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应该说,体育课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更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二、体育游戏化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广播操时,我在教完两遍后,给5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戏功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改变教育方法

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对不起李老师,我错了,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检查了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师生间感情也更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音乐渗入体育课堂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以跑、跳、投三大项为主,学生接受起来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讨厌这种周而复始的形式体育课。把音乐、美术引入到体育课,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音乐,烘托出气氛。学生在完成活动时会感到轻松和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生。

在体育活动中引入美术,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能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在游戏加,让学生自己拼摆图形,然后再利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图形进行游戏,学生既高兴又有成就感。这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精神。

上一篇: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下一篇:数学能力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