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习题设计(共12篇)
中学英语教学习题设计 篇1
对中学物理教学而言, 习题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师对例题、习题、试题等进行的讲解,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有效建立物理图像,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当选择习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 一般的物理教师都能做到课前精选例题习题, 讲解时认真分析题意, 帮助学生在审题中抓住关键点, 解决问题后及时总结以及对习题进行扩展。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从生活或实验中寻找物理问题的情境, 设计一些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物理习题, 使得学生在习题教学中能发现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 同时能够借助自己生活实践中的经验, 深刻理解学到的物理学知识。
然而习题教学中容易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就是进行答案验证的步骤。在实践教学中发现, 有很多学生没有对答案进行验证的习惯, 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有这一习惯, 但是做法一般是从头再做一遍进行检查;再好一点的学生会使用一题多解的方式来验证不同解法的结果是否一致。实际中往往发现, 学生对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很难检查出来。如计算漂浮在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时, 计算结果为每立方厘米1.5g, 明显与常理不合, 学生竟也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强调的是如何更好地完成题目, 而对于完成之后答案的验证重视不足。
在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一书中, 笔者发现该教材的例题讲解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分析概括问题、求解未知量、验证答案。可见, 美国的物理教学非常重视对答案进行简单的验证。这一过程并非可有可无, 教师对学生强调这一步骤, 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以及对答案正确与否的敏感性。
笔者认为在习题教学中, 教师应该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答案验证:单位是否正确和数值是否合理。
一、单位是否正确, 在验证时要用到量纲分析
对单位进行合理性分析, 可以用来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很多物理问题的解答, 并不是简单地带入公式, 而是选用公式的变形或者是连续使用好几个公式来实现的。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快速自检的方法就是检查结果的单位是否合理。教师在例题讲解后可以要求学生看一看答案的单位是否和所求物理量的单位一致, 从中还可以教给学生量纲分析的观念, 也就是把单位作为代数量与其他物理量一样进行运算分析。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于物理量的单位有更明晰的认识, 而且能让学生发现公式记忆中的错误。如单摆的周期公式中, 很多学生容易记成T=2π姨g/l, 应用量纲分析:g的单位是m/s2, l的单位是m, 就能发现T的单位是l/s, 而不是周期的单位s, 从而得到正确的公式应该是T=2π姨l/g。
例1 (2009北京卷22题)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 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 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错解:有些学生记不清向心力的表达式, 错记为mg=mv12, 计算结果就变成了, 或者记错周期和角速度的关系为ω=T/2π, 结果就是。如果重新做一次来检查, 由于公式记错, 很难发觉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这时采用量纲分析, 就会发现单位有问题。仅以第一问为例:速度的单位是m/s, 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m/s2, 半径的单位是m, 得到的是时间的单位s, 因此结果只可能是。学生通过量纲分析, 就能发现单位上的不对等, 进一步检查后就会发现起因是mg=mv12这一式子中g的单位和v12的单位不对等。
二、数值是否合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数据是否符合常识
很多学生习题做完, 用量纲分析发现单位没有问题就觉得万事大吉, 也没有进一步地思考数据是否与常识吻合。教师在完成习题讲解后应强调将结论与生活常识对照, 看是否有不合理之处, 避免学生得出摩天大楼的高度为十几米或者蚂蚁的速度比飞机飞行的速度还快也浑然不觉。
例2 (2008上海卷20B) 某小型实验水电站输出功率是20kW, 输电线路总电阻是6Ω。 (1) 若采用380V输电, 求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 (2) 若改用5000V高压输电, 用户端利用n1∶n2=22∶1的变压器降压, 求用户得到的电压。
解: (1) 答案略。 (2) (具体代值计算过程略) 输电线上的电流强度为I=P/U=4A, 用户端在变压器降压前得到的电压为U1=U-IR=4976V, 根据U1∶U2=n1∶n2, 用户得到的电压为。
错解:有些学生将变压公式错记为U1∶U2=n2∶n1, 计算出来的电压值为。根据常识, 用户得到的电压一般应为220V左右, 这一结果明显有误, 进一步分析, 学生就能够发现可能是公式记错。
2. 数据是否符合简单的物理原理
有时候计算出来的数据和常识是否吻合很难判定, 然而用简单的物理原理进行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教师在习题讲解中应注意全面分析结论是否符合物理原理。比如水平投掷飞镖时靶也正好下落, 判断是否能击中靶, 很多学生分析竖直方向的运动, 认为飞镖下落与靶下落距离一致, 因而可以击中;却没有讨论飞镖的射程是否能到达靶位, 如果飞镖初速度较小, 射程比靶位与出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还短, 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击中靶。学生想当然的分析有时会与基本的物理原理不符。
例3一个体积为25cm3的物体, 所受重力为0.2牛, 求该物体在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多大? (取g=10 m/s2)
解:物体的密度为0.8g/cm3, 小于水的密度, 因此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 所受浮力与重力平衡, 为0.2牛。
错解:浮力F=ρ水V排g=1.0×103kg/m3×10N/kg×2.5×10-5m3=0.25N, 学生没有判断物体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 因而错将物体体积作为排开水的体积。如果养成答案验证的习惯, 就能注意到所计算出的浮力大于重力, 因而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 违反简单的受力平衡原理。
3. 结果是否符合图示
在物理习题解答过程中, 经常要借助图示法, 同时要借助几何分析来完成一些数据关系的建立。如果计算中没有用到图示法, 教师可以在验证时作出图像, 找出其中的几何关系, 验证数据的合理性。这样学生在完成习题之后, 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完成对自己结论的检验。如教师在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习题时, 可以先用代数方法解题, 然后用作图法来判断数值是否合理。平时训练学生习惯用图示来检验做题结果, 还有助于学生在图像类选择题中选择正确的图示。
例4 (2009江苏卷4题) 在无风的情况下, 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 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 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x、竖直分量大小vy与时间t的图像, 可能正确的是 () 。
解:此题为选择题, 可以采用答案验证法来完成。从题意分析:跳伞运动员水平方向初速度为飞机的速度, 水平方向受到空气阻力作用, 做减速运动, 由于空气阻力随速度减小而减小, 因而加速度越来越小, 故运动员水平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B图示符合理论分析, 故正确;竖直方向上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速度增大, 同时受空气阻力, 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为保证自己安全落地, 跳伞运动员会适时打开伞包, 增加阻力, 竖直速度又开始减小, C和D的图像都是竖直速度不断增大, 故不正确。
综上所述, 答案验证应该成为习题教学中一个必须强调的内容, 教师如果能在例题讲解、练习评讲中注意增加这一环节, 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一习惯, 就能主动发现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主动寻找存在问题的原因, 同时进一步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参考文献
[1] (美) 齐泽维茨等.物理原理与问题.钱振华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中学英语教学习题设计 篇2
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课堂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课外活动 D:群众活动
2、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应该。A:严格要求 B:热爱学生 C:公正平等 D:赞赏引导
3、下列关于幻灯片的添加效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向幻灯片添加自定义动画 B:不可以为占位符对象添加动画 C:可以对要添加的动画进行设置
D:可以为幻灯片的切换添加动画效果
4、对教师追究其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__。A.扣押教师资格 B.通报批评 C.降职或撤职
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5、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____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苛勒
6、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__ A.五段教学法 B.设计教学法 C.范例教学法
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7、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__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8、”学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种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A:可塑性 B:发展性 C:能动性 D:向师性
9、()是以学校内部教学工作为评价对象的。A:宏观评价 B:中观评价 C:微观评价 D:三者都不是
10、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__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1、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2、下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和《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B:《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剧本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C:《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它描写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南国雪景,纵论历史英雄,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D:《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散文,文中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君子情怀。五柳先生就是作者柳宗元自己
13、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属于__。A.心理压力源 B.文化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躯体性压力源
14、()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在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A:控制 B:激励 C:交流 D:沟通
15、()是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A:学习B:同伴交往 C: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活动 D:课外活动
16、在胎儿期、预产期或出生后直至18岁前损害了大脑的结构或功能,造成精神发育受阻或不完全,突出表现为智力缺陷及儿童学习困难、社会适应不良。此种症状称为()A:孤独症 B:肥胖症 C:恐惧症 D:发育迟滞
17、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的教育家是__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18、”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方面对教师的具体要求。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为人师表
19、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A:生活方式 B:交流方式 C:思考方式 D:学习方式
20、(2004年10月)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A:学校校园文化 B:学校教师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 D:学校物质文化
21、以下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C: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2、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A:尊重儿童的个性
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____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动机说
2、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____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 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 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 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
3、同时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__。A.链状推导
B.采取宽视野的方式 C.兼顾到各种可能性 D.左脑优势 E.言语操作性强
4、决定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是____ A:研究 B:示范 C:敬业 D:管理
5、下列关于中国的航天航空发展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航天第一港”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翟志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漫步
C: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68年遨游太空 D:航空火箭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6、后续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影响被称作()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痕迹消退 D:迁移
7、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__。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8、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__ A.阅读技能 B.体操技能 C.运算技能 D.骑车技能 E.记忆技能
9、我国教育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A:素质教育 B:育人为本 C:全面提高 D:因材施教
10、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不包括。A:自我反思技术 B:角色改变技术 C:教学反馈技术 D:现场指导技术
11、下列哪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__ A.生理需要 B.爱与归属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12、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 A:日本、天竺 B:新罗、大食 C:天竺、大食 D:新罗、日本
13、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__。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根
D.梅伊曼和拉伊
14、.关于课程论,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B.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皮亚杰
C.教学论成为课程论的理论基础,首先在于二者本身的联系
D.虽然长期以来国内没有独立的课程论,但在课程问题的研究上并不是一无所有的空白
15、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A:黄炎培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梁漱溟
16、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__。A.研究型课程 B.知识性课程 C.技能性课程 D.基础型课程 E.拓展型课程
17、儿童发展中的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为__。A.养育论 B.教育决定论 C.辐和论 D.发展论
18、如果没有(),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也就无法启动。A:教师备课 B:教师学习C:教师说课 D:教师上课
19、学生管理的基本内容有()A:学籍管理 B:常规管理 C:德育管理 D:学习管理 20、()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表
21、教师的注意力特征主要表现在__。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稳定性
22、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洋水师是19世纪末中国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
浅谈中学物理习题课的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习题课 教学方法 注意问题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29-02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概念、规律的纽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物理知识。
习题课是习题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课型。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习题课呢?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习题教学的基本方法,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习题课教学中,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及学生自己的练习,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总结归纳出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眼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习题课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法。“讲—练结合法”是习题课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教师对典型例题的详细分析和讲解,总结归纳出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练习,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2)分析—讨论法 。“分析—讨论法”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某一具体的物理问题,边分析、边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方法贯彻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并能发现学生分析问题的错误思路、方法,及时予以纠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归纳法 。“讨论—归纳法”就是选择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典型问题,先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暴露出各种错误思路、结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4)板演—评议法。这种方法就是选择典型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演,板演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把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暴露在全班同学面前。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进行评议,充分肯定其正确的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这种方法,通过板演能检查出板演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议,能提高全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采用学生板演——学生评议——教师再评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习题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习题课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1)精选习题
习题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精选习题。精选的习题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①习题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通过对这些题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举一反三。
②习题要难易适度。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难易适度。太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太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③习题要具有启发性 。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要具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阐述物理概念的定义、物理规律的涵义等,防止学生死背公式等形式主义的偏向。
(2)要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习题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常用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很多。如:比较和鉴别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等效方法、理想化方法以、极限思维法、图象法、假设法、隔离法、整体法、临界条件法和矢量三角形法等。这些方法与技巧,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演练,才能逐步掌握。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习题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能力主要是指:
①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能够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體分析,弄清所给物理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和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给的问题。
②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习题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解题中,首先要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分析,经过概括、抽象,再根据物理规律和公式列方程,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在习题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二,运用数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
物理解题中,常常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讨论。运用数学知识对有关物理问题进行计算是学生最感困惑的难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有关的物理概念、定律理解不透,思想方法不对,思路不清,数学运算的技巧不熟练等等。由此引起乱套公式,或按曾经做过的形式上类似的题目依样画葫芦等毛病。因此,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总结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中的“五忌” 篇4
关键词:数学,习题,教学
在多年的习题课教学中, 笔者从中总结了一点教学体会, 在此整理出来, 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忌:太多的批评和埋怨
有一位青年教师曾经和我谈起一件事:在他上高中时, 数学老师叫他上黑板做一个习题, 当他板演完了, 老师给他的评语却是“一个几乎充满整个黑板的圆圈”, 暗示他得零分, 引起同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数学老师的这个举动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从此, 他就怨恨这位数学老师, 并且“恨屋及乌”, 也讨厌数学课。可见, 批评若不恰当, 后果是很严重的。老师的埋怨和批评若太多的话, 可能会引起诸多的不良影响, 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在西藏, 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 对数学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不能及时地挖掘出来。以至于在习题课讲评时, 老师一不小心就会冒出这样几句话: (1) 这么简单的题目你们都不会做! (2) 这个题目我不是已经讲过很多遍了吗? (3) 你怎么又错了!其潜台词就是“你真笨”。这些话往往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甚至恶化师生关系。我们仔细想想那些题, 说简单其实也不简单。我就有这种体会, 每当要给学生上一节习题课时, 课前不知看过多少遍, 连答案都已经记住了。况且我们只教一门功课, 而学生要学七八门课。所以我们的学生做不出来或解答不完整, 实属正常, 老师大可不必奇怪, 因为学生坐在教室里就是来学习老师的知识和为人的。表扬和批评, 都是教育学生的常用手段, 但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表扬更加有效, 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语都会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因此, 习题讲解时, 要多一些表扬, 少一点批评。这样, 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就会流畅, 教育效果就会更好。
二忌:机械重复演示、提问、书写过程
课余时间闲聊时常说:“教了几遍, 学生还不会。”这当然是比较遗憾的事, 我想是不能全怪我们学生的, 否则就太不公平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 教了学生好几遍, 学生却还不会, 那我们的工作效率就有点低了。我们应该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反思。有的时候, 我们在讲习题课的课堂上不厌其烦地演示、提问、书写解题过程, 在当时, 通过这些手段, 我想几乎全部学生都可以把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下来了, 也完全掌握了。但是我们事后通过练习才发现学生缺乏灵活性, 不能举一反三。其结果可想而知。过了一段时间, 在第二次讲到类似的问题时, 假如我们仍运用同样的方法, 结果就会是学生原来会做的也不会做了。到了高考场上, 大家都稀里糊涂, 缺乏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一味地只会模仿老师的“机械重复”, 若是这样, 我想学生想考出好的成绩, 也是很困难的。
三忌:不做先说
一位表演艺术家说过“一天不练自己知道, 两天不练内行知道, 三天不练连观众也知道了”, 这是多么深切的经验之谈啊!在每堂习题课中, 老师一般都要讲几个问题。在讲述问题之前, 我想应先解决好两个问题: (1) 这些题目我们当老师的是否事先做了? (2) 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否考虑周全了?其实教师事先做了题目, 好处有很多。完全知道了该题的重点之所在, 那么在讲解的过程中, 我们就会准确、快速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习题课教学中, 我认为应该提倡的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参与, 把自己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如实地讲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员。这样既体现了解题思路的双向交流, 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得学生更加尊敬老师、信任老师。
四忌:练题死板, 了无生趣
老师选择练习题有很多种标准。在这里, 我只想谈一下它的趣味性, 这一点很容易被我们忽视。过去, 我们出的题目常常枯燥乏味, 学生一看就倒胃口。而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的练习题生动活泼, 趣味性强, 形式多样, 与生活联系紧密, 那就会大受学生的欢迎,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也是表达自身能力和提高教学艺术的有益训练, 从而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忌:不留思考余地
中学英语教学习题设计 篇5
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A:为人师表 B:献身教育 C:教书育人 D:公而忘私
2、字顺法不包括()A:形序法 B:音序法 C:号码法 D:学科法
3、”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__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4、演唱会必须如期举行,除非明天下雨或者是演唱会门票卖得很少。只有演唱会取消,才会退还已经买票的观众全部的购票现金。结果有购买了门票的观众顺利退票,并得到了全部的购票现金。如果以上论述是正确的,那么下列哪个也一定是正确的? A:要么演唱会的门票卖得很少,要么演唱会当天下雨 B:要么演唱会当天没有下雨,要么演唱会门票卖得很少
C:如果演唱会当天没有下雨,那么演唱会的门票一定卖得很少 D:如果演唱会当天下雨了,那么演唱会的门票一定卖得并不少
5、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好。A:100 B:150 C:200 D:50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是()
A: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 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
7、某个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以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采取的处理方法最为适宜。A:言语提醒 B:非言语暗示 C:有意忽视 D:暂时隔离
8、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学校解聘教师法定情形的是()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与同事相处不融洽的
1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1、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12、”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一一在我们每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是教育的目的。”这是怎样的教育目的论?()A:社会本位论 B:集体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班级本位论
13、下列人格测验属于投射式测验的是()A:卡特尔l6种人格因素测验 B:艾森克人格问卷
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14、”学习风格”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15、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E:重视个别差异
16、通过谈话、讨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属于()A:情感陶冶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说服教育法
17、()岁的儿童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来认识世界的。A:0—1 B:3—6 C:6—7 D:7—8
18、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1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__。A.理论联系实际 B.因材施教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20、学生认识到诚信是最可贵的,不必教师监考,自己也能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此时学生的态度和品德进入到哪一阶段____ A:解冻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21、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A:五六周岁 B:五七周岁 C:六七周岁 D:六八周岁
22、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既要考虑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又要()A:考虑幼儿的兴趣 B:达到预定教育要求
C: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 D:注意教育方法
23、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__ A.作品分析 B.问卷 C.会谈 D.实验
24、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要进行得顺利,关键在于__ A.教师讲解清楚 B.适当组织教材
C.确保材料难度适中
D.相关技能和动机的具备
2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26、加涅认为,学生智力技能的学习包括辨别、__定义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五个层次。A.知识运用 B.知识领会 C.综合分析 D.具体概念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2、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____ A:校对/校正角逐/钩心斗角参加/参差不齐 B:湖泊/淡泊铜臭/乳臭未啥旧?虚与委蛇 C: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曾经沧海 D:熨帖/熨烫着落/不着边际慰藉/声名狼藉
3、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途径有()A:家园形成教育合力
B:掌握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C:选择合适的家园合作的方法 D:注意解决家园合作的问题
4、在以下所罗列的基本原则中,哪一条原则不属于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__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儿童优先原则
5、简述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6、不能把书本上的内容采集为数字图像存储到计算机中的设备是。A:数码相机 B:扫描仪 C:打印机 D:手机
7、幼儿教师在选择和创编智力游戏时,要考虑游戏的(),即保证游戏中蕴含的知识内容准确、难度适中,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A:适宜性 B:新颖性 C:科学性 D:特殊性
8、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现象。A:提前为幼儿进小学打好基础 B:促进幼儿极大地发展 C:小学化倾向严重 D:小学教育学前化
9、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____实现的。A:直观 B:记忆 C:比较 D:抽象化
10、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成团结协作
11、、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A:准备律 B:练习律 C:失用律 D:效果律’
12、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最高级的学习层次是()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
C:规则或原理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
13、以下属于退行的有__。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考试不及格就在老师面前哭闹撒娇 C.因不满弟弟、妹妹的出生而尿床 D.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不可爱 E.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个英俊的小伙
14、美国科学家声称,每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脑与肠脑。肠脑位于食管、胃脏、小肠与结肠内层组织的鞘中,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行线路。结肠炎、过敏性肠综合征等都与肠脑内产生的问题有关。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肽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这段材料中“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的意思是()
A: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 B: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
C:肠脑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相同的绝大部分物质 D: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
15、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__。A.系统性 B.预见性 C.结构性 D.实效性
16、”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__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17、(2007年4月)《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体现了教学中的。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8、网络暴力是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的网络失范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网络暴力的是。A:某非法传销团伙借助网络发展下线
B:某足球俱乐部球迷建立网站,要求主教练下课 C:某艺人喜欢在微博上爆料,提高自己微博的访问量 D:某选秀选手隐私在网上被曝光后.宣布放弃晋级机会
19、流体智力是__。
A.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度量 B.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C.用于处理熟悉的问题
D.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E.20岁左右达到顶峰
20、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____。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21、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__。A.如何教 B.如何评价 C.如何学 D.如何管理
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23、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属于()A:第一期 B:第二期 C:第三期 D:第四期
2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 D:考试制度
25、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是____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E:党的十七大
中学英语教学习题设计 篇6
[关键词]习题课教学 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一因多果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30050
物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物理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性维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物理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习题课教学,一方面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变化,既可以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大量增值,又可开拓思路,促进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活化,同时又可以遏止单向定势思维的影响,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经常提供一些能够用多种方法求解的、能够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或唯一答案的发散性问题,诱导学生多途径、多方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1】 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
A.20m B.24m C.25m D.75m
此题的关键是想办法求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法一:由位移公式求解。
设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则:
第1s内汽车的位移x1=v0t+12at2
前2s汽车的位移x2=v0(2t)+12a(2t)2
代入x1=9m x2=16m t=1s解得
v0=10m/s,a=-2m/s2
汽车减速停下所用的时间t1=5s。
∴汽车实际运动的时间为5s。
则6s内汽车发生的位移x=v0t1+12at21=25m,选项C正确。
或者x=|v20/2a|=25m。
解法二:巧用平均速度求解。
由速度公式得:
1s末汽车的速度v1=v0+at
2s末汽车的速度v2=v0+a(2t)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x1=v0+v12×t=
v0+v0+at2×t
x2=v0+v22×2t
=v0+v0+2at2×2t
同样代入x1=9m x2=16m t=1s解得
v0=10m/s,a=-2m/s2
通过这种一题多解的训练,让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运用不同的已知条件的组合,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渠道,不仅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复习,而且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二、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2】 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时,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ma 则a=gsinθ
变化一:若斜面不光滑,且物体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又是多大?
同理得:mgsinθ-μmgcosθ=ma
a=gsinθ-μgcosθ
变化二:若给物体一初速度,让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加速度是多大?
物体所受合外力仍为mgsinθ,所以a=gsinθ。
变化三:若给物体一初速度,让物体沿粗糙斜面往上滑,且物体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下滑的加速度是多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
∴a=gsinθ+μgcosθ
变化四:若加一平行斜面的拉力F,拉着物体沿斜面往上滑,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θ+μmgcosθ)=ma
∴a=F-(mgsinθ+πmgcosθ)m
变化五:在变化四中,若拉力F的方向改为水平方向,情况又如何?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θ-mgsinθ-f=ma
而f=μ(mgcosθ+Fsinθ)
∴a=Fcosθ-mgsinθ-μ(mgcosθ+Fsinθ)m
通过这种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三、通过“一因多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3】 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同步卫星离地面的距离为h,则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为( )。
A.v=ω(R+h)
B.v=GM(R+h)
C.v=3GMω
D.v=RgR+1
分析:万有引力提供了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此力决定了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由于向心加速度有不同的表达式,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也有多个不同的表达式。紧紧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关键,可以列出不同的表达式:
F=mv2R+l
GMm(R+l)2=
mω2(R+l)
GMmR2=mg
(地球附近)
同时考虑到v=ω(R+h),可知A、B、C、D都正确。
通过从同一概念、规律出发,向着不同的方向探求,得到了v的不同数学表达式。用多种表达式描述一个物理量,往往会遗漏一些正确答案。通过这种训练,可以避免因考虑不全面而造成的失误。
四、通过“一果多因”的揭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4】 如右图所示,一电子以初速度v沿与金属板平行的方向飞入MN极板间,若突然发现电子向M板偏转,则可能是( )。
A.电键S闭合瞬间
B.电键S由闭合到断开瞬间
C.电键S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P向左迅速滑动
D.电键S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P向右迅速滑动
分析:由于电子向M板偏转,可知M板带了正电,与M相连的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由楞次定律可知,穿过与M相连的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电路中电流增大,故答案A、C正确。
通过寻求产生某一结果的原因,可以让学生充分挖掘物理规律的内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的“一”与“多”的转化,教会学生变换思维角度,进行多方向、多途径思考,使大脑中储存的大量知识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多个知识点能在具体问题中互相沟通与综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运用不同的物理概念、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训练。
[ 参 考 文 献 ]
乔际平.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选择课堂习题 篇7
一、要有针对性
习题的选择要针对课程标准、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容易出现模糊, 理解时容易出现障碍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内容, 所选择的习题要有针对性。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错误中反省自己的错误, 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过程, 从而找到真正理解问题的奥秘。
例:如图所示, 一根橡胶棒从水平桌面的左端运动到右端, 已知橡胶棒与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 求橡胶棒对桌面的摩擦力和桌面对橡胶棒的摩擦力做的功各是多少?
很明显此题是检测学生对有关功概念掌握情况的一个典型习题, 使用这一习题, 能有效地及时发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功的计算, 是在恒力的作用下以及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的发生, 而且该位移是一个相对量。
二、要有典型性
从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出发, 典型性的问题应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具有代表性, 应能反映重点概念和重要规律的本质和特征。在保证基础知识覆盖率和重点知识重复率的基础上遵循“少而精”的原则[1]。
例:在如图 (1) 所示的光滑斜面上, 有一个挡板竖直挡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试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
此题是一典型的物体受力分析题, 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析第一种情况下小球的受力情况。紧接着巧选这一类问题的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作为拓展训练。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典型含义, 就很自然地掌握这一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如此例中将挡板垂直斜面放置 (2) 和水平放置 (3) , 就如出一辙。紧接着, 教师就引导学生将此类问题和在竖直墙壁上挂一小球及三角架等共点力平衡问题归纳为同一类物理模型问题。
三、要有实践性
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 学习物理知识也不例外。因此, 物理课堂习题的选择也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 要注意把理想化模型和实际客体联系起来。实现理想化模型和实际物理过程的有机结合。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转变。
例:一轿车在一条限速80km/h的公路上行驶, 司机因疲劳开车, 造成轿车与路旁障碍物相撞而肇事。处理事故的警察在路旁泥地中发现有一个该轿车上的铁零件, 可以判断, 这是轿车车头与障碍物相撞时轿车顶棚上松脱的铁零件因惯性冲出后下落陷在泥地里的。警察想象轿车刚刚和障碍物相撞时的情景, 测量此时顶棚上原铁零件的位置离泥地中陷落点的水平位移为13.33m, 顶棚离泥地的高度为2.45m, 请你为该车超速行驶的违规行为提供根据。
此题很明显是平抛运动中求初速度的问题。由于该题赋予了实践背景, 物理知识被生活化了。可以设想, 如果在该习题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一名检察官, 陈述汽车超速行驶的根据。通过这样的实例分析, 可使学生真正体会物理与生活, 物理与社会, 物理与技术的联系, 实现物理理想化模型与实际问题间的转化。从而在物理教学中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目标。
四、要有启发性
教师是课堂的创造者和引导者,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的, 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重新发现和建构, 可以说学生的每次学习都是在创造和创新。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适量地选取一些具有启发性的习题训练学生, 合理设置陷阱, 深入浅出, 循循善诱。
例: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初速度V0=20m/s, 加速度a=-2m/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试求汽车在12s内前进的距离。
在对此题的解答过程中, 部分初学者往往会盲目套用公式, 于是得出:s=V0t+1/2at2=20*12+1/2* (-2) *122=96m。此时教师可从另一个角度引发学生思考:汽车是做减速运动, 那么同学们想过没有, 题目所给的时间12s是不是汽车有效运动的时间?也就是说这12s的时间内汽车一直在运动吗?此时学生的思维受到冲击, 于是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便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解答。由关系式vt=v0+at即可得出汽车的有效运动时间是10s而不是12s。于是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就以此题为例进行变式训练, 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此类问题的求解思路。这样学生就会对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真正在经历过程中掌握方法, 得到发展。
五、要突出时代性和开放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 各种版本的教材都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时代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既注重物理学前沿的展望, 又注重物理与生活, 物理与社会, 物理与技术, 物理与自然, 物理与实践的联系。教师应力争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物理展望未来的课程理念。作为课改中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解放思想, 紧跟时代步伐, 突出能力为主的教学。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 体现时代气息, 创设问题情景, 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得到补充和升华。
例:在学习能量守恒这一知识点后, 就可以让学生从能量守恒和不可逆的角度就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一开发性习题的展示, 学生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无意识中让学生关注时事, 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教师应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经历过程, 掌握方法, 培养情感, 通过问题的辩论实现自己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新课标将“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2]定为课程总目标之一。而学生通过对习题的解答, 实际上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拟和演习, 是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物理习题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应谨慎挑选和设计习题的内容, 以便通过内容反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考和探讨实现这一维度目标的有效途径。可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一个好的、全面的, 富有科学性的习题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好这一关, 精选习题进行教学, 有意识地带着学生去体验, 体验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充分满足, 在经历过程当中掌握方法,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技能, 在真实的体验中培养情感, 以便形成正确的知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物理习题是实际物理问题, 物理现象的科学简化和科学抽象, 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对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教学的促进与深化, 巩固与提高的作用。学生通过对习题的解答, 实际上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拟和演习, 是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选取课堂习题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实例谈了选取课堂习题的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习题选择,新课程
参考文献
[1]石红编著.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对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8
一、习题课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 而是靠“做”会的, 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显然习题课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 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观众”, 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动口、动手、又动脑, 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 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 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 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 不要由教师写出。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真正调动学生主动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如:在三角形全等练习课上我给出练习:已知AB//DE, 且AB=DE,
(1) 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 使△ABC≌△DEF,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添加条件后, 证明△ABC≌△DEF?
根据不同的添加条件, 要求学生能够叙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全等的现由, 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解题, 鼓励学生展现不同的成果。
二、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习题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典型的习题, 让自己动口、动手、动脑、, 探索未知领域, 寻找客观真理, 成为发现者, 努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勾股定理复习习题课上, 我给出问题:如图, 一个3m长的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 这时AO的距离为2.5m, 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5m, 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m吗? (留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 让学生先练习, 教师再给予分析、点评)
特别提示:可提示、引导学生用课本、桌面、铅笔模拟教学模型, 进行演示。
分析:1.求梯子的底端B距墙角O多少米?
2. 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5m至C, 请同学们猜一猜:
(1) 底端B点也将滑动0.5米吗?
(2) 能否求出OD的长?
华师版教材就是通过系列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来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学生也从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开放题习题, 开拓学生的解题思维
开放性习题, 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 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 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在上“二次函数最值问题习题”时我给出习题:如图, 有长为30米得篱笆, 利用一面墙 (墙的长度不超过10米) , 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 (平行于BC) 的矩形花圃。设花圃的一边BC为x米, 面积为y平方米。
(1)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 能否使所围矩形花圃的面积最大?如果能, 求出最大的面积;如果不能, 请说明理由。
分析:1.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推理计算, 并形成结论。
2. 小组交流, 老师加以指导、点评。
这类题, 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与能力。
最后、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帮助学生对易错题进行归纳总结, 杜绝同样的错误一错再错。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纠正, 强化训练, 还要善于归纳总结学生容易出错之处, 帮助学生整理成笔记, 便于复习巩固;如果学生出现问题而未查觉, 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 则遗患无穷, 不仅影响当时的学习, 还会影响以后的学习。课堂练习是发现学生错误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练习发展问题, 及时纠正。通过习题课教学, 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更要使学生学会识别对错, 知错能改。如在整式的加减复习课中, 去掉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号的学生非常容易犯错, 如a+b- (a-b) =a+b-a-b;为此我针对性设计下面的训练习题:
1.去括号: (1) - (x-3) =______; (2) - (x+5y-2) =______.
2.计算: (1) x- (-y-z+1) =______; (2) a- (b+c-3) =______.
3. 多项式x-5xy2与-3x+xy2的差是______.
多项式-5a+4ab减去一个多项式后是2a, 则这个多项式是
分析:本题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去括号的法则, 同时对易错问题有较深的印象。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习题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更重要的是要能突破考点、热点,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考试解题能力;最终达到学有所得, 学有所思, 学有所用的目的。
摘要:一节好的习题课必须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能很好调动学生的解题热情, 尽可能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习题课的目的所在。
英语词汇巩固习题的多样化设计 篇9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而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Kachroo研究发现, 要成功地记住一个生词, 学生至少得连续遇到它七次;而Saragietal则指出, 不断地碰到一个单词16次之后, 学生才能自然地记住它。因此, 要加大词的复现率, 学习者就要扩大与目的语的接触, 当然, 英语词汇学习任务无法仅仅依赖于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来完成, 而更多地在于学习者独立自主的课外学习活动。另外,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在接触新信息的最初一段时间里, 遗忘的速度最快、比例最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速度减缓、比例减少。所以有必要在学新词汇的最初一段时间里, 反复练习新词汇, 编制一定数量的词汇习题进行练习巩固, 因此收集并归纳英语词汇巩固习题的多样化设计就非常重要了。
一、编制单词或短语的中英、英英释义填空题。例如:
“Find the word and expression from the text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meanings.
1.________someone...” (P4必修5)
“Complete Sentence B using a word or phrase from the reading passage which has the opposite meaning to the words underlined in Sentence A.
1.A.By accident...
B.She________...” (P28必修5)
二、用句子翻译或用括号内的词进行句子翻译的练习。例如:
“1.……兴奋的球迷们都赶去迎接。 (thrilled) ” (P50必修5)
三、用在句子或文章中挖空, 填入重点单词的方法;或提供可选择的单词进行选择填空 (篇章填空法) 。例如:
“You are a policeman writing a report about a house that has been broken into.Use the past participles of the verbs below as the object complement to describe what you found.
steal...” (P50必修5)
“Find the correct words or expressions from the text for each sentence.
1.He is so stubborn that no one can______...” (P20必修1)
四、用纵横填字格的形式填词。例如:
“Use the clues to complete the crossword.
Down
1.a shirt for women...
Across
2.an attitude that shows courage...” (P70必修5)
五、用英文意译 (paraphrase) 法, 即用新课文所学的单词替换划线的英文意译。例如:
“Replace the underlined parts with a word or phrase of similar meaning from the text.Rewrite the sentence if necessary.
1.We received the written set of questions...” (P36选修6)
六、用词性的变化题。例如:
“One way to increase your vocabulary is to learn words in families.Make sure you know what each word means.In groups make a collection of the words with the same root.
1.predict (v.) ->prediction (n.) ” (P42选修6)
七、用同义词选词填空的习题。例如:
“All of the words below can take the place of said, ...
Whisper...
1.‘Why don’t you...’______the boss on the phone.” (P12必修5)
八、编制利用查字典法习题的使用。例如:
1.“Look at the dictionary entry for the phrasal verb belong to, and match the meanings with the sentences in the right box....” (P12必修2)
2.“Answer each question by using a correct new word in this unit.
1) How do you measure...” (P4选修7)
九、根据主题头脑风暴 (brainstorm) 法设置习题。例如:
In groups study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concerning art.Add more if you can.Try to classify them into categories.Use the dictionary to help you if necessary.Discuss your categories and make a mind map to connect them.
(P4选修6)
十、编制根据可选择的释义选择合适的意义的习题。例如:
“Look at the two meanings for the words below.Choose the meaning that was used in the reading passage.Then make up a sentence with the word having the same meaning.
十一、利用相似法, 即用含相同的词, 相同介词词组或动词短语中副词相同的情况, 编制选择题辨析题, 或造句。例如:
“Choose the correct words or phras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1.As neither of them would______, ... (give in/give up) ” (P20必修1)
“Choose the prepositions in the box to fill in the blanks and form phrases.Check with a dictionary to see if you are right.Then make sentences using the phrases.
with...
1.ashamed_____sth./sb./oneself” (P56选修6)
“Fill in the blanks, using the phrases containing of below.
regardless of...
1.Dr Davidson______...” (P40选修8)
十二、用翻译法, 即设置中英文互译习题。例如: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
1.As her eyesight failed...” (P48选修7)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he infinitive.
1.我忘了……” (P49选修7)
十三、设置一词多意辨析题。例如:
“The italicized words in these sentences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Explain the usage and meaning of each word in each sentence and then make your own sentences using these words in different meanings.
1.A.He wandered...
B.The professor wandered...”
(P20必修3)
十四、用选择题法:词汇在选项中的选择, 编制词汇辨析题或选用高考词汇辨析题。例如:
名词辨析:
“7....A.opinion B.growth C.performance D.character” (2012浙江高考真题)
动词及动词短语的辨析:
“12....A.differ B.shrink C.fail D.decline
15....A.set out B.set about C.set off D.set up” (2012浙江高考真题) 形容词的辨析:
“10....A.solid B.fierce C.severe D.potential” (2012浙江高考真题)
副词的辨析:
“18....A.yet B.still C.even D.thus” (2012浙江高考真题)
介词短语的辨析:
“14....A.all in all B.for one thing C.on the contrary D.by the way” (2012浙江高考真题)
综观人教版1-8册书的课后练习及2012浙江高考真题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除此之外还有如:1.用提供的一些单词, 编一段话。2.用单词或短语造句。3.用单词拼写的习题, 即提供首字母填词或根据划线括号内的中文填写单词。4.用阅读法:通过将新课文所学的词汇在阅读理解习题中呈现, 达到新词汇的复现。5.联系生活法, 将新学的单词或短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学校新近发生的事情。6.将单词进行归类的办法, 根据词性或使用类别 (描写人或物等) 将单词归类。等等方法, 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探析 篇10
习题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搭建思维平台, 理清知识脉络、完善认知结构, 及时掌握新知识, 形成综合能力。设计好高中化学习题课并在教学中予以实施是提高化学习题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需要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过去,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为了能够使学生考出好成绩, 理科的老师一般都喜欢实行题海战术, 比如化学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升学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这样的习题教学理念对学生来说明显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学生所需要耗费的时间颇大, 也与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背。高中的化学有其自己的特点, 相比初中来讲, 当中的知识点的难度比较大, 所揭示的化学规律要深, 习题课的教学设计必须要与高中化学学科所呈现的特点相结合, 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当前我国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习题课教学是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手段, 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 发现我国高中化学习题的课的教学设计普遍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1. 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是教学的起点, 也是教学的终点, 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所在, 具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但是很多化学教师却片面地认为, 只有讲授新知识的教学活动才应该设置相关的教学目标, 习题课的教学主要就是要为学生讲授习题, 至于要达到什么效果, 很多老师都没有给自己设定目标, 对上课的内容也不会做上课前的准备,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上课的随意性较大, 也没有固定的上课方式, 也没有无法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所在, 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2. 习题内容的设定没有紧跟课程目标
当前, 很多的高中化学老师在习题练习内容的选择上都存在很多的盲目性, 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市面上出现较多套与新教材有关的教学辅导资料,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教师对新课程的标准缺乏细致的了解, 对自己学生的接受能力掌握的不够全面, 使得习题课内容的设计与课程的目标相脱离, 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脱离, 使得习题课教学很难发挥到真正的作用。
三、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内容设计的策略探讨
习题课教学在整个的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是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工具, 也是衡量学生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 高中习题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
1. 做好教学目标的分析
前苏联心理学家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设计有效甚至高效的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理论基础。根据此理论, 我们知道, 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要最大限度的接近学生的能力水平, 但同时又必须有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具体而言, 在化学习题课的教学设计中, 必须要明确化学课程三维目标与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主要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对于化学学科而言, “知识与技能”维度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以及一些实验的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维度则主要是要学生通过过程观察与参与, 能够提高自己及时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维度取向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求知的精神。习题教学内容的设计只有与这三个目标维度一致, 才符合高中化学教学的本质。
2. 选择合适学生特点的习题内容
化学习题课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必须坚持以化学习题为中心,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习题而展开, 习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终身发展, 因此, 习题的设计则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习题的选择必须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习题的立意, 是否与培养的主旨以及教学的目标相一致, 题目中的信息是否紧贴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问题的设置是否有值得探究的价值、答案的评分标准。例如:近年来, 牙齿漂白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整个漂白的过程操作简单, 每天晚上只需把牙齿漂白剂放在定做好的托盘内漂白牙齿1个小时, 在1个月之后, 牙齿就会变得非常白。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可以作为牙齿漂白剂的是 () 。A.Na2O2B.Cl C.H2O2D.S02, 不难看出, 这是一道很不错的习题, 贴近生活, 又与化学知识的应用有关, 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结语
化学是一门偏实践性的学科, 习题课的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学科的特点, 才能真正成为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构建新体系的有力工具, 才能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 为我国高素质化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并对如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慧贞.高中化学学生主体探究型习题课教学模式探微[J].教学研究.2012.4:104-107
[2]边丽.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5:78-83
浅谈化学习题教学设计策略 篇11
【关键词】化学习题 教学策略 解题能力
化学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以信息反馈为特征,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具有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效果的功能。化学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地实施化学习题教学,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化学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学生解题的困难
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对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使他们无从下手。问题究竟难在哪里?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1)学生的分析能力薄弱,审题粗心大意,不会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学生思维狭窄片面,不会抓住解题的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本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针对所学内容层层递进地扩展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分析过程,而不追求题量的多少,题目的难度,使学生的变通思维和开放思维在学习中扩展,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二、习题选择的原则
在习题课教学设计中对题目的选择既要符合制定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是选题的适应性原则。习题课中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多接触些题目,则选择四、五种题目类型给他们讲解。可是课堂教学容量过大,题目类型繁多使学生的思维跨度过大而难以适应。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解的题目学生理解了,一旦换一种类型就又无从下手,而对学习化学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因此在习题课中选择的例题应该非常有代表性,在题目中由易到难的添加或变换条件使学生产生思维的连续性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其一,习题的排列要有一个梯度。其二,习题的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牢固掌握化学概念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怀疑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实践和解决,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发散性同时也对学生分析、类比、综合、迁移等化学能力的提高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因此,本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选题。
(一)以本为本原则
教材中的习题是编书者精心优选的,它起点低,面向大多数学生,它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运用、基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习题,把它讲深讲透,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氯化钠C汽油D蔗糖。本题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溶液概念的理解,知道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二)纠错性原则
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巩固及运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但由于他们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同时受各种思维障碍的影响,不少是共性错误,所以选用这些题目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澄清事实的本质。例如: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在20℃时,100克硫酸铜饱和溶液里含有10克硫酸铜,硫酸铜的溶解度为10克;(2)在20℃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0克硫酸铜,硫酸铜的溶解度为10克;(3)100克水里最多可溶解10克硫酸铜,则硫酸铜的溶解度为10克。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逐一对照,认真剖析,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答案。
(三)典型性原则
教师要把握有利时机,抓住典型题,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讲质量守恒的运用时:(1)某物质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A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2)4.6克物质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则4.6克A物质的组成元素各是多少克?经过分析就会发现,此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是“质量守恒定律”运用的守恒量是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进行求解,通过这样的深入训练,引导学生于变动中寻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抓住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的求同思维得到加强。
三、 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要求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有些化学习题情景复杂,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的思维障碍可能会出现在不明确哪些是问题的关键,而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应适时加以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审清题意,组织他们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研究,使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类似的问题加以比较。搞清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形成知识链。另外,在进行习题课的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常用的有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等。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解题策略,引导他们针对具体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帮助他们提供问题的基本思路,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
对同一道习题可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教学时间安排中要预留学生思考、分析、共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教师对学生思维中的漏洞和偏差给予及时纠正,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并积极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带领学生构建起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即思维的变通性,帮助学生在形态各异的化学习题中,抽象出共性,洞察共同的化学本质,从而跨越思维障碍,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质的飞跃。例如:怎样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稀盐酸三瓶无色溶液?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学生思考后,有的马上回答“用紫色石蕊一一鉴别”。还有的回答“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的PH即可鉴别。”再启发学生思考“能否用酚酞来区别,如果能,原理和步骤又怎样呢?”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方法作出评价。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在习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首先,一题多问,即一个模型连带设多问,分层设问参与命题,拓展思路。通过设问逐渐加深,引导思维纵向深化,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纵向思维能力。
例如:氢氧化钠为何要密封保存?如何检验它是否变质?如果有变质应如何把杂质除掉?通过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对酸碱盐性质的比较、归纳,有助于学生准确全面掌握知识。
其次,一题多变即广开思路,通过设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借助横向思维充分联想,激活并调动学生脑海中存储的信息进行知识迁移,通过增删、变换等手段,创意命题。在参与命题中发展横向思维能力。
例:把4克氢氧化钠溶于46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变1:把4克胆矾溶于46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变2:20℃时,把4克氧化钙加入46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克)
变3:把m克固体溶于m克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哪几种情况?
这样训练变化,强化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求法,通过比较和论证得出结论,头绪理清了,难点也就攻破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思,剖析命题条件变换的意图,从而可使解题时揣摩剖析出题者的意图,提高解题的效率。
数学课堂练习题教学设计的探索 篇12
一、注重单项练习,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教完新知识后, 为让学生领悟新知识或矫正学习中存在的某些缺陷与障碍, 应当进行针对性的单项练习.习题可取自课本练习, 或教师自行设计, 以达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之功效.
例如, 教师在教授“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后, 不应立即进行范例教学, 而是完成下列一组练习.
找出下列图形中含30°的直角三角形, 并指出哪两条边具有倍半关系: (1) 等边△ABC中, AD是高 (图1) ; (2) Rt△ABC中, ∠ACB=90°, CD是高, ∠A=30° (图2) ; (3) 在△ABC中, ∠A=60°, CD、BE分别是两条高 (图3) .
这组练习, 紧扣教学重点, 为新知识的再现与理解提供了条件, 通过知识的初步应用, 学生能基本掌握解题方法, 形成技能.
二、设计深化性练习, 防止思维定势, 促进知识迁移
新知识点经过单项练习得到初步强化后,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 作深化性练习, 如讨论问题的一题多解、问题的特殊情形、问题的推广、可逆性等;或者与此相关的不同类型的习题, 对知识点子以迁移性的应用, 消除思维定势, 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设计一题多解练习, 让学生举一反三, 善于发现, 有所前进
对于“一题多解”, 如果是不同角度的解法, 在思路上拉开的距离较大, 应用的知识改换较多, 能够加深对题目本质的理解、加深对每个解法本质的理解、加深对所用概念、定理公式及相互联系的理解.这样的一题多解, 这样才是有价值的.
例如对于“已知a、b、c、x都是实数, 并且a<b<c, 试求|x-a|+|x-b|+|x-c|的最小值”的一题的三种解法.
解法1:首先, 运用实数绝对值定义, 分情况打开绝对值号, 得原式
整理得, 原式
由 (*) 得函数f (x) =|x-a|+|x-b|+x-c|的图象如图1所示,
显然, f (x) 的图象在x=b时为最低点, 即x=b时, f (x) 得到最小值, 为f (b) =|b-a|+|b-b|+|b-c|=c-a.
解法2:|x-a|表示点x和点a之间的距离, |x-a|+|x-b|+|x-c|表示了点x到点a、b、c的距离之和, 当三条线段没有重叠部分时, 该和最小, 此时x=b, 这最小和为点a、c间的距离, 为|a-c|=c-a.如图2所示.
接着, 再让学生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将问题加以推广, 得到其一般规律:
当给出a<b<c<d时, x取点b、点c间 (包括b、c) 的任一值, |x-a|+|x-b|+|x-c|+|x-d|皆得最小值, 它为 (d-a) + (c-b) ;
当给出a<b<c<d<e时, 取x=c时, |x-a|+|x-b|+|x-c|+|x-d|得最小值, 它为 (e-a) + (d-b) ;
以此类推, a、b、c、d、…有奇数个时, 使x为中间的1个;a、b、c、d、……有偶数个时, 使x为中间的两个之间的任一值 (包括这两个值) , 皆可得到所求式的最小值.
2.设计一题多变练习, 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例如, 已知:如图3, 在四边形ABCD中, 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在讲解完这一道题后, 引导学生作一题多证的课堂练习, 提示学生可从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方面考虑, 从而得到两种不同证法 (如图4) .这样, 不但帮助学生开拓了思路, 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知识得到了深化.
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再做一题多变的深化性练习:将例题中的题设“四边形ABCD”换为“平行四边形ABCD”或“矩形ABCD”或“菱形ABCD”或“正方形ABCD”或“梯形ABCD”或“等腰梯形ABCD”等六种情况, 所得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这样, 通过对问题的深化, 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利用综合性练习, 揭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提高解题能力
教师在组织综合练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要精选题目, 使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综合性.让学生应用已经理解的公理、定理、公式、概念、数学方法等知识去解决一些复杂的综合练习题.
例如, 在学习二次函数后, 为了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间的联系, 可设计一道综合题:
已知二次函数y=2x2-4x-6.
(1) 求此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并画出图象;
(2) 求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的坐标, 并求出以此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
(3) x为何值时, 有y>0, y=0, y<0
(4) 求图象向左移3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 所得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
这道综合题由几个不同类型的基础题组成, 可使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得到体现, 课堂容量增大, 且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设计层次性练习, 实施分层达标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 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层次性的作业, 分A、B、C三组.A组题以模仿为主, 题目与教材中的示范相似;B组题以熟练掌握为主, 题目条件稍复杂;C组题以灵活运用为主, 题目综合性较强, 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解题方法具有一定的技巧.
例如, 学完“平方差公式”一节后, 可设计下列三组练习.
A组计算:
(1) (a+b) (a-b) ; (2) (p-q) (p+q) ;
(3) (a+b) (-b+a) ; (4) (-y+z) (y+z) ;
(5) (x+2y) (x-2y) ;
B组计算:
(1) (-1+2y) (-1-2y) ; (2) (-7-x) · (7-x) ;
(3) (3x3+4) (3x3-4) ;
C组计算:
(1) (a+b+c) (a-b-c) ; (2) 962-42;
(3) (2x-y) (2x-y) - (2y-3x) (3x+2y) .
在练习中, 要求基础较弱的学生只做A组和选做B组, 中等生必须做A、B组和选做C组, 优等生A、B、C三组全做, 这样, 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进行尝试,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信心.
五、在学生练习的反馈教学中,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对解题的指导
例如, 在因式分解复习课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下面的例1和例2, 并让学生先独立做题, 教师再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 重点突出整体思想对解题的指导.
(1) 通过换元明确整体思想
【例1】 分解因式: (x2+x) 2-14 (x2+x) +24.
在变量思想的指导下, 学生很快就能想到用换元法进行分解因式, 即设x2+x=u, 则原式=u2-14u+24= (u-2) (u-12) = (x2+x-2) (x2+x-12) = (x+2) (x-1) (x+4) (x-3)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抓住换元法的特点是把x2+x看作一个整体, 使学生明确整体思想.
(2) 通过解题发展整体思想
【例2】 分解因式: (x2-3x+2) (x2-3x-4) -72.
在整体思想的指导下, 学生很容易就得到以下三种解题方案.
方案1:将 (x2-3x) 看作一个整体, 则原式= (x2-3x) 2-2 (x2-3x) -80=…= (x—5) (x+2) (x2-3x+8) .
方案2:将x2-3x+2看作一个整体, 则原式= (x2-3x+2) 2-6 (x2-3x+2) -72=…= (x-5) (x+2) · (x2-3x+8) .
方案3:将x2-3x-4看作一个整体, 则原式= (x2-3x-4+6) (x2-3x-4) -72= (x2-3x-4) 2+6 (x2-3x-4) -72=…= (x-5) (x+2) (x2-3x+8) .
【中学英语教学习题设计】推荐阅读:
中学数学习题教学刍议09-25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习题精编05-18
中学数学教学论复习题09-24
中学英语教学09-21
中学英语08-15
中学英语教学技巧08-27
中学英语教学原则09-11
中学英语教学心得11-14
中学职业英语教学12-07
中学英语教学衔接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