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衔接

2024-11-23

英语教学衔接(共12篇)

英语教学衔接 篇1

笔者曾在初中任教多年, 现在从事高中英语教学, 深知初高中英语各方面的异同, 更深刻意识到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好坏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 必须全面了解高一新生的英语水平, 透彻知晓初高中英语教材在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策略方面的异同, 从而让高一学生的英语顺利地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知识层面。下面, 笔者从影响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因素谈起。

一、理性探讨影响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因素

1. 英语教材难度、内容跨度不同

与初中英语相比, 高中英语教材更侧重能力的提升, 文章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增大, 更贴近现代生活, 初中教材偏重于交际, 文章较短, 阅读难度小。教材难度让高一学生对高中英语产生了无所适从的感觉。

2. 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不同

在课堂教学中, 初中生的学习依赖性较强, 学习英语多为被动吸收, 以记忆和练习为主;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归纳总结, 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衔接。

3. 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英语容量相对较小, 教师有时间对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点进行详细讲解, 且能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巩固;而高中英语内容多、综合性强、课堂容量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知识的系统性, 对知识的讲解有所侧重, 高一学生很不适应, 影响到初高中英语的顺利衔接。

4. 英语试题难度的不同

初中英语试题基于素质教育, 难度不大, 一般学生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而高中试题范围广, 课本只是基础, 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 同时要具备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唯有这样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此外, 为了让学生适应高考, 高中时期的英语考试都采用高考试题的模式, 学生想取得好成绩不易, 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影响, 从而不利于初高中英语的衔接。还要强调的一点是, 学校环境和学生心理也是影响衔接的因素,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

二、合理性过渡, 创造性衔接是初高中英语衔接的策略

在初高中英语衔接上,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下是笔者所采用的方法, 写出来以就教于大家。

1. 引导学生做好克服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准备

由于高中英语内容比较多、难度比较大,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 高中一开始, 就要求学生有心理准备, 巧妙地安排学习时间, 勤学苦练, 持之以恒;学习中要克服畏难、不敢开口的心理;要认真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对掌握不太清楚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尤其要学会独立思考、具有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2. 继续保持初中时养成的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

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都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中阶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些良好的习惯有:大声朗读、背诵和摘抄精彩段落和句式、经常使用英语词典、收集错题、用英语思维、预习和复习等等。这些良好的习惯都能对高中英语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3. 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在学生刚刚步入高中的初期,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案, 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努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课堂教学的难度不要过大, 不要使课堂教学发生突变, 造成学生不适应, 要一点一滴地改变,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适应高中英语教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 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母语, 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同时, 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4.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新的课标、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时代要求, 时时刻刻警醒着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全新的人才观点, 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 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 让学生崇拜自己, 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更丰富的英语知识, 胜任新的教材教法。

5. 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 做好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衔接

(1)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侧重培养的能力, 高考英语的各个题型都是以阅读为基础的, 这足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仅限于课本是不够的,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 经常阅读, 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把重心放在阅读速度和效率上, 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提高阅读的技巧和能力。 (2) 向学生介绍其他英语基本能力培养的学习方法, 像如何提高课堂上听课效率、听力能力、写作能力和记忆单词的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6.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提高教学效率

恰当的感情交流犹如暖流可以融化坚冰, 师生融洽的关系可以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教师要和学生勤沟通、多交流, 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只要立身于学生之中, 就会受到学生的尊敬, 就能教育好学生。

高中生活对学生而言, 既紧张、充实, 同时又富有成就感。只要教师勇敢地改进自己的观念, 优化自己的教学, 创造性地营造适合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氛围, 视学生为朋友, 了解学生, 学生就能够在英语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就能够描绘出一幅精彩的高中英语学习的画卷。

摘要:高一新生在开始学习高中英语时, 无所适从。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出解决途径, 追寻一条让高一学生倍感英语学习轻松的和谐成功之路。

关键词:影响初高中英语衔接因素,合理衔接措施,成功之路

英语教学衔接 篇2

介绍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研究的话题之一,原因可能比较多样。高一的新生常普遍出现的成绩退步、英语学习兴趣下降和迷茫无措等的问题应该是最初吸引教师的主要原因。如何更好的帮助新高一的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后的高中英语学习,是这个小课题力图实现的目标,也希望我的初步研究能给同行们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更期待能与大家有更多的交流探讨,提升我们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缓解家长对这个问题的忧虑。

这个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比初高中英语教学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试题命制和形式来完成,目的是给初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一些教学上的建议和思考。因为心里因素对学生影响的专业性较强教复杂,本文这里只会少量涉及。一 初高中的一些对比分析 1.教材的变化

我校得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大都使用的是人教新课程版的Go for it!,与高中教材基本能很好衔接。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学生需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并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而高中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会使用3500个左右常用词汇(陕西高考说明规定陕西英语高考为近3000个),以及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增加了具有丰富表达功能的、常常与汉语表达习惯差异较大的新句型结构,语法上增加了如非谓语动词、从句、虚拟语气、省略、倒装等较难而重要的知识。

单从词汇的角度来看高中英语增加并不多,但实际上对词汇掌握程度的要求却需要学生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达到。初中阶段词汇掌握的要求仅是最常用词汇的最常用含义,而这部分词汇往往含义丰富,搭配也多,高中阶段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进一步深化的程度上继续学习这些词汇的含义与用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学会不断积累,更要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这部分词汇的熟悉程度,达到大部分词汇的灵活使用,这其中既包含了一般用法更增加了许多特殊的重要用法。新增的、要求掌握的词汇增加的速度也超过初中阶段许多,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较高效的词汇记忆方法。

初中阶段阅读材料的广度大都围绕日常生活为主,高中阶段却涉及了需要丰富背景知识的科技、历史、文化、文学、教育、人生感悟、天文、金融、电脑网络等材料,更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较浓,既要求学生有丰富广博的知识也要求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世界细致观察。读懂这些文章,仅凭借大纲所要求的词汇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实际需要了解的词汇达到更多才能达到较轻松阅读的程度。生词多了,就要求学生拥有有效猜词的能力;文章更长更多了,就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和技巧,否则考试时候的时间会很紧张,这也是很多高中学生一直被困扰的难题。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知识水平更多的是停留在基础,而升入高中后,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使句子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且加大词汇量和阅读材料的份量,改变实际上很大,部分学生适应缓慢。2.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多形象直观,考查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堂容量小,知识与能力目标简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少量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操练、巩固和练习。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知识点多,要求全面,课时紧张。因此,课堂容量大,进度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很多的时间反复和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教师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高中教师教大量的知识,但更侧重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基本上就能达到学习的要求;但高中生若是不能学会自己安排与调整英语学习,没有课外的自主阅读与学习总结习惯,不能自我检测和管理学习,那就很难学好高中英语。

由于初三时学生应考被要求完全按照老师的话去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得到继续发展和培养,并使学生养成过分依赖教师的习惯;到了高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直接指导和干预减少很多,其中一部分人总是难以自己来安排计划学习。另外,由于高中教师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在教学中对学生喜爱英语,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形式化较多,保持高一新生对英语的兴趣,吸引还没有兴趣学生的加入也成为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3.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英语学习,学生的依赖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而高中英语教材由于内容多,要求高,这要求学生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管理和积累。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预习、复习、总结及自我检测和评价等学习方法没有使用,学习不注意追求高效、方法和日常习惯养成,致使他们总是忙乱不堪却收获不如期待。有些学生甚至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等自我消化、补充与自我调整的时间。初中学生使用词典和语法工具书的频率不高,有些甚至没有,而这两样东西是高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理解、接受和采用,成为了新高一新生能否快速适应的关键。4.初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

初中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而且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考试成绩一般比较理想。而高中试题范围广泛,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很多学生高中第一次考完试以后都问老师,我们学的怎么在考试中见到的那么少,还有少数学生甚至以为英语考试前除了词汇和语法内容复习一下就可以,其他不用管,忽略了精读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和其中为讲明的知识的内化掌握。高中英语考试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绝大多数题目都有着设定的生活背景需要学生去理解、推测和辨认,他们必须能够学会在不同的场景下全面调动自己的英语知识、运用对应的英语知识完成答题;表面看去,试题确实是与目前所学内容不直接相关,原因这部分同学还未意识到高中英语考试更多的是为了测试学生的整体语言掌握水平。此外,高中英语考试实际上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考查分析、判定和归纳的能力,考查他们阅读的细致程度和速度。而且,为了与高考接轨,在高一月考通常都以高考形式命题,因此,学生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些困难,学生很难看到自己的成就,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易受影响。

初中英语学习面临的中考的主要还是处于学业水平考查,具有一定区分度的题目数量少,所以学生普遍的分数会高一些,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分数有时差距很小。高中阶段要面对高考,是激烈的选拔性考试,含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很高区分度的题目,就英语科目而言,有些题目实际上是超过大纲要求的。高考英语的题量很大,对学生信息处理速度、能力与细心程度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高考英语涉及语音知识的考查,但实际上很多学生之前没有系统完整的学习过语音知识,在高中阶段逐步的或集中的补充语音知识不论是对考试,还是对英语学习本身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 应对以上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教学方法 1教师应该与学生沟通的

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就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通过明确要求,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告诉学生要准备什么样的本子,如作业本、错题本、笔记本和词汇及作文积累本。告诉他们上英语课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整理笔记,课上有问题要及时提出,上课不只是听懂还要当堂记忆吸收,提高课堂效率。要给他们规定好每天听、朗读和课外阅读的时间要求,当然时间上要实际,不能长,否则学生难以实现。告诉他们不要总在有大段的时间是才想着去做这些事情,一定要充分利用课间、饭前、睡觉前等零碎空闲完成这些事情。告诉他们想要写好作文要注意平时积累,要有随遇随记好词汇好句子的习惯。要求他们练习考试完要把典型的、易错的题记在专门的本子上,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聚沙成塔,滴水成河。告诉他们要有合适英语词典和语法工具书(建议直接使用中级学习者的),词典最好是双语的,纸质优先,常翻查词典查词是学好高中英语的必由之路。还要要求学生不能丢了听英语,良好的口音和英语学习本身都少不了这个语言的最基本形式。我省高考不考听力,很多学生就会忽视,而繁重的教学任务在实际情况中也让很多老师略去了听力教学。不听英语,学生不但失去学好的英语的一条重要途径,更丢掉了语言学习的目的和许多乐趣。要让学生坚持听课本录音,听英文歌曲,看原声英文电影,要在教室中一起唱英文歌曲,体味英语语言的另一份魅力,更好的促进英语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辛苦两个月,多抓落实,好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对于那些已经有了自己的、有效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我觉得他们应一边调整适应老师的要求,一边也要继续探索提升自己的学习方法,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尊重和发展,也是我们教育的目标。2.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

首先是语音。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进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英音基础普遍较差,班级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能独立借助国际音标读准单词,那么这些学生不但学书本单词有问题,对于查词典学到的新词汇也无法全面掌握。我曾在开学一个月内,陆续用早读其他一些小块时间把国际音标、重音、音节和语音弱化及同化等基础语音知识,通过结合对比汉语拼音,给所带班级进行了补充,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支持。在之后的新单词学习过程中,又不断复习巩固,大部分学生一个学期后都基本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基本能够做到读对大部分音标。语音知识的学习,也对学生记忆词汇,掌握词汇拼读记忆方法产生了良好作用。

接下来就是词汇的教学。词汇掌握量基本体现了学生的语言水平。新课程中的词汇学习注重对词汇所承载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注重表达的灵活性和恰当性,重视语篇的支持,重视文化的影响。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寻求一种新的词汇学习方法。沿袭那种教师罗列例句、学生抄写笔记的传统方法,一节课充其量也只能学5-6个单词或短语。若按这种传统方法,那就很难达到高中这样大的词汇量的教学要求了。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单词都不是在一节课里完全掌握的,对任何一个单词的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都要经过几个阶段:初次的了解、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解、不同感官的感受、与各种技能结合的运用、多次的回忆、不断地校正、经常地提取等若干“工序”,才能成为长久的记忆。这不但需要完整的程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企图让自己在一节课里或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就永远地记住所有的单词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另外,对于多义词来说,一个语境只赋予单词一个确切的意义,对于多义词的理解是通过该词在不同语境里以不同的意义出现,多次从不同的角度激活对这个词的记忆,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以后而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一次性的对各种意义的罗列而能解决。

高一英语课本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单词密度较大,重现率较低。高一上学期学生用书包括两个模块,每个模块介绍的课程标准单词约为170多个,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约为40条,实际上教材的词汇还增加了一些。为了解决词汇量大所带来的困难,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按拼读规则拼读单词,结合构词法知识来判断和记忆单词,最后通过练习来掌握和巩固词的用法。以模块二的第二单元为例,单元词汇教学从如下几步进行:

(1)指导学生预习,独立拼读单词,初步掌握词的读音、结构和意思。(2)听磁带,模仿、纠正发音。

(3)利用构词法知识,进行词汇拓展。如: slave → slavery(n.)奴隶制;奴隶 advertise → advertisement(n.)广告 fool → foolish(adj.)→ foolishly(adv.)

(4)用简易的英语解释生词的意思。对于重点单词,要求学生查词典,以便准确地理解词义。

(5)做填空练习,设定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使用中掌握这些新的词汇。词汇教学还应做到精泛并举,既要教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词语,并掌握其用法;还要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词语以增强语感;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语的能力,使其能利用上下文或借助构词法知识推测词义,开放式地扩大词汇量。

高一的学生自觉性不是很强,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意识,有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强化记忆基础单词,背诵词组,句型,并且通过听写、默写等办法来检查、督促。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词汇教学进行听、说、读、写练习,增加词汇重现率和学生对词汇的吸收量。

我们也要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示范常使用词典和对词汇的加工方法,如同义、反义联系对比,词汇词性变化拓展,学习组合分解词根词缀,词汇图形化(跳过汉语媒介),归类,英语释义,借助读音另类辅助记忆,利用或熟悉或充满趣味的例句记忆等,也应根据元认知知识科学计划词汇的复习时间,可以规定他们在一个小时,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八天,第五十六天的七次重复方法来更有效记忆单词。

第三个要做的就是学习句子了。高中阶段要学习掌握的英语语言信息量增大,汉语和英语表达在语序、结构上差异很大,英语单词有不同词性的使用,有时态、单三,这些给学习英语带来很大的困难。高一阶段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句群的操练和句子结构的学习积累,为将来的快速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遇到重点的词、词组、句式,让学生反复操练。学生学习中一定要有常记句子的习惯。

最后一个就是阅读,也是英语学习进入中级阶段最主要的学习手段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而我们没有充分的英语口语环境,大量的文字输入就成为我们的主要手段。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两方面:精读与泛读。无论哪种,其内容对学生要适当,生词不能过多,但又要有一定挑战性。我们先来谈谈精读。精读主要是指学生对课本Reading的学习,精读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词汇、短语、结构、语法知识,掌握能为学生所运用的语言,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的技能。阅读技能主要包括:抓住要点,获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涵,用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分析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读懂图表和说明书,欣赏浅易的文学作品等。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略读(skimming),即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阅读。通过浏览文章的标题、图片、文章的开始段和结束段以及每一段的段首句或结尾句,以了解文章的大意。查读(scanning)是快速阅读的另一种形式。带着问题去快速浏览,根据特定的单词或其他信息,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找到这些特定的信息和具体的事实。细读(careful reading),要求学生能理解文章到词、句、段及语篇(如文章结构,作者写作风格,作者用词特点等)。我们应对刚新高一学生有计划地介绍和训练这些阅读技能、策略,并指导他们去运用。精读课文要反复听反复读,一篇文章的真正为学生内化吸收,往往需要几十遍的重复。精读学好了,学生就有了实在的基础,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有了运用语言的资料库。

很多学生反映英语词汇忘得太快,很多文章总是读不懂,英语练习要花很长时间,考试时间总是紧张等问题,我觉得解决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泛读。泛读开阔学生的眼界,复习巩固旧知识,学习新词汇新表达,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丰富他们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学到新知识,更提升他们对英语语言的熟悉亲切程度,整体提高语感水平。泛读的对中级英语学习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必不可少的。所以要要求学生养成课外日常泛读的习惯,大量阅读知识水平较为接近的英文读物,日积月累,逐渐地学生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慢慢地适应和达到直至超过高中的要求。泛读过程中字典的使用,生词和句子摘抄等问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直到。泛读的要靠学生自觉,也需要教师的监督、检查和督促。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中,英语学习非常受学生兴趣、情感、偏好、性格等的影响。不论是学生是学习主动型、依赖型、问题型、懒惰型,沟通谈话、少批评多鼓励多明确要求和督促都是比较有效的改善学习状况的手段。由于受文章和本人学术知识有限,这里再这些方面就不再探讨,希望能得到各位教师不吝指正,希望能在教学方面跟大家有更多的交流。参考文献:

刘道义《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彭志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策略》

高一英语衔接教学探究 篇3

一、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高一仍是英语入门阶段,有资料显示,高一年级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高一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往往是死记单词,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学习效率的观念,学习方法单一,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越学越困难,以致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以听审题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要注意教师语言的弦外之音,去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

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学习教师的示范项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以便于总结与提高。同时,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高一学生刚入校,师生间都很陌生,老师应与学生多接触,常谈心,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与教法,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就要多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要靠自己经常反复实践才能获得,例如,让学生每周规定一天为“英语日”,这一天内规定同学们不得说汉语,只能说英语,从而练习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另外,还要勤奋刻苦,要有坚强的毅力。此外,还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英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调整学法,因此,要让他们明白学英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预习→质疑→听课→解疑→练习→巩固,一步都不能少。帮助和引导他们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科学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高一英语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不是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语言点,而是上课的艺术。高一英语难度比初中增大了许多,若还能使学生象初一时那样喜欢英语,那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好。高一学生不同于初中学生,他们更有自学能力,一旦入门,其效果会远远超出老师的作用。

(一)做好每节课的前奏工作

一节课的开头如同给一首歌定调一样,它可以决定课堂节奏的快慢及教学效果。我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内容是关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由自己任意选定。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都会认真构思、别出心裁,课前反复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学生可以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开始学习。

(二)读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法

每一单元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各单元的特点,勤于思考,用心设计,尽力使各课的教学方法各异,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如每一单元的 Warming up 这一环节的话题,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 friendship , music 等,可以让学生先谈他们各自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后老师来小结。

坚持阅读课的整体教学,阅读材料是语言的载体,集语音、词汇、语法与文化内容于一体。可采用关键词、提纲、问答题、图表、听录音等多种方法。在学阅读材料之前,进行限时阅读,老师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大意的能力,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串讲课文时,通常挑选出能表示课文主体的关键词和短语,巧妙地设计板书,使板书能勾画出课文概要。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以渔”的重要环节。英语阅读是一种辨认文字、理解语篇、进行思考、了解其中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心智技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全过程的初级阶段。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不仅是提高获取信息的“量”的手段,更是提高“质”的重要途径。由于高中英语落后生读不懂课本、读不懂题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教师除注意规范自身的课堂教学(教学用语准确、规范,课堂表述干净利落)外,在高一引入新的知识点时,就应注重阅读的要求和训练。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通读内容,了解概要,准确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产生疑问(或教师设置了疑问),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再仔细阅读有关内容,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疑问得以解决。在学生熟悉了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讲解语言要点并进行必要的语法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课文。高一学生在初三复习阶段,老师侧重英语讲题,大量用汉语讲课,高一开始用英语授课,学生很难适应,所以,要用简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讲课,逐渐使学生适应。

三、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方面,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思维领域里的一个劳动者和收获者。训练、测试,尤其是考试,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复习功课的方法,要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事先采取措施避免低分的出现,力争全班都高分,让他们感到有所收获,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升涨,心理负担才会减轻,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增进。另一方面,可精心设计一些挫折,提供能使学生在知识上和思维上暴露缺陷、暴露弱点的机会,借此教育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好事,能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发现了问题及时去解决、努力去解决,那么出现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提高,越能进步;走过的曲折越多,经受的磨难越多,人的本领就越大。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上吃苦耐劳的品质,还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考试)中,无论题的难度如何,都能镇定自若,信心十足,正常发挥。

英语教学衔接 篇4

一、让教学案代替大量的笔记, 以降低坡度, 便于学生拾级而上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初进中学的学生不善于记笔记, 或者大量的笔记会使学生忙于记, 不能集中精力参与教学活动, 更疏于理解, 我们为此全程使用了更加精细化的教学案。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切实抓好各个环节课前预习部分的自主解答题, 降低了难度,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前检测加强了与新课的联系, 让学生从问中学。知识框架的构建让学生更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师生探讨增加了课堂互动, 让学生学得更主动。练习练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加强了知识的掌握。小结提升则让本节课的知识上升到理论深度, 让学生掌握当堂知识。当堂检测显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是老师和学生对本节课的效果都做到心中有数。自我检测的知识为本节课必须掌握的知识, 而课后自由发展则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思考、提升的空间。

二、实施趣味性教学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以说唱为主, 游戏多, 那么, 我们在学生刚进中学时, 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要增加一些调料、添加剂, 经常变花样, 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1. 以竞赛的方式。

多数学生单词掌握得较好, 只是速度慢, 精确率不够高, 以竞赛的方式让一组一组之间互相出题, 交换测试, 看谁写得又快又准确, 以此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互相出题又可提高学生的自尊心。竞赛是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也是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巩固程度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公开参与竞争, 及时了解自己、调整自己, 并通过个人努力、集体评价、教师激励,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竞赛可以使课堂的最后环节仍然保持活跃的气氛, 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竞赛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以听、说、读、写的形式进行。如造句、扩句、互相提问、听句判断正误等。

2. 以讨论探究的方式。

让他们讨论以下两个同学的翻译对不对, 为什么, 并进行探究。学生首先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一步一步辨别, 而且还打乱了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 通过讨论、交流, 激发了自己思维的敏捷性, 并开阔了思维, 牢记一些规律。

3. 以游戏的方式。

学习句型, 课前先设计一些卡片, 上面画有卡通的脸盘, 每一张脸盘上写着一些单词, 让一些同学举着这些卡片放到教师制定的箱子里, 玩找朋友的游戏。看似在游戏, 其实在游戏中应用了知识, 在乐趣中学到了知识。刚开始, 一般安排听音乐、唱歌谣、做游戏。过段时间, 安排每节课一位同学进行英语演讲。演讲的内容循序渐进, 从自我介绍、值日回报、天气情况、兴趣爱好到所见所闻、时装时尚自由发挥。要求其余学生对每日内容进行记载, 进行点评。这样的安排既复习了旧知识, 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并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4. 以活动的方式。

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机械地模仿背诵, 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在原文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创新, 创设情景, 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能有更多的机会说英语。例如:6B Unit3 (Asking the way) , 在学习了对话后, 我打破原文的束缚, 让学生自由创编有关问路的对话。有的学生设计了去泰兴购物中心的情景, 有的学生泰兴公园的情景, 有的学生还设置了去这些地方的方式、如何问路等等, 非常生动、真实。自由对话有时还可以再上升到自由辩论。

三、特别注意衔接式训练和目标达成

幼小衔接教学反思 篇5

1、教学内容从幼儿兴趣出发。

学习兴趣是保证幼儿快乐学数学的前提。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单调、枯燥。所以教师首要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趣味性强、寓教于乐的数学内容,逐步将兴趣转化为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的深浅由幼儿生活经验决定。

教学活动内容应针对幼儿实际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由易到难的,因此教师初设教学内容是,应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是否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3、教学目标遵循幼儿发展要求。

熟知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和特点,同时也要了解小学一年级内容和教学形式,总体把握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知识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幼儿发展要求,找准它与小学一年级数学联系、区别切入点,做到胸有成竹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帮助幼儿形象思维逐渐过度到抽象思维,进而形成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模拟童真生活,力求趣味化

1、游戏情境式教学。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性强、富有生活趣味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孩子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感容易投入,思维活跃。

数学儿童生活化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即:把数学活动精心安排在一个个的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情景中玩乐学习数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例如:幼小衔接学习内容,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孩子们每拿到一道算式卡片,在欢快激烈活泼的游戏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并完整讲述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幼儿很快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加减方面的知识,增强了一些的生活技能,进而在自信中越来越喜欢上数学。

“击鼓传花”数学游戏活动亮点,从一开始活动的气氛就很轻松,没有一板一眼的上课形式,而是将游戏真正融入到了“模拟真实生活”中,全无“小学化倾向”,克服了机械呆板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快乐掌握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常识。

2、生活情境式教学。

采取现实生活题材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把真实的物质生活空间作为教学活动场境、孩子在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中在积极参与,积累有益的数学经验。

现实生活是直观、形象的,每个孩子都有体验,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孩子们在情境教学中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数学生活,激发数学思维,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情景逛超市认识人民币、神奇的时钟店里认识时钟、这种生活情境式教学,会有惊喜不断的实际效果。

3、亲自操作实践式。

学习数学活动中,最可怕的就是孩子机械记忆,重复的练习,鹦鹉学舌,缺乏灵活运用于生活尝试,幼儿独立操作机会的缺失。在数学活动中,“操作实践”是幼儿探索知识、积累知识经验的必经之路,也是最直接的最、有效方法,这个过程孩子必须是自己亲自动手动脑。

三、学习材料取之于现实生活

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数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提供对幼儿认知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是幼儿常见熟悉喜欢的,尽可能采用易收集的自然的、原生态操作材料,能引起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易操作的安全材料。在数学活动中,来源于生活材料,会把枯燥的数学变成具体、有趣的快乐,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直接采用班级里幼儿最喜欢的漂亮“雪花飘”玩具,安全又经济适用,操作性、执行力都强,幼儿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四、教学结果渗透一日生活细节中

浅谈高一英语衔接教学 篇6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高一仍是英语入门阶段,有资料显示,高一年级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高一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往往是死记单词,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学习效率的观念,学习方法单一,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越学越困难,以致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以听审题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要注意教师语言的弦外之音,去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

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学习教师的示范项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以便于总结与提高。同时,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高一学生刚入校,师生间都很陌生,老师应与学生多接触,常谈心,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与教法,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就要多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要靠自己经常反复实践才能获得,例如,让学生每周规定一天为“英语日”,这一天内规定同学们不得说汉语,只能说英语,从而练习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另外,还要勤奋刻苦,要有坚强的毅力。此外,还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英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调整学法,因此,要让他们明白学英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预习→质疑→听课→解疑→练习→巩固,一步都不能少。帮助和引导他们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科学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高一英语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不是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语言点,而是上课的艺术。高一英语难度比初中增大了许多,若还能使学生象初一时那样喜欢英语,那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好。高一学生不同于初中学生,他们更有自学能力,一旦入门,其效果会远远超出老师的作用。

(一)做好每节课的前奏工作

一节课的开头如同给一首歌定调一样,它可以决定课堂节奏的快慢及教学效果。我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内容是关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由自己任意选定。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都会认真构思、别出心裁,课前反复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学生可以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开始学习。

(二)读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法

每一单元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各单元的特点,勤于思考,用心设计,尽力使各课的教学方法各异,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如每一单元的Warming up这一环节的话题,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friendship,music等,可以让学生先谈他们各自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后老师来小结。

坚持阅读课的整体教学,阅读材料是语言的载体,集语音、词汇、语法与文化内容于一体。可采用关键词、提纲、问答题、图表、听录音等多种方法。在学阅读材料之前,进行限时阅读,老师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大意的能力,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串讲课文时,通常挑选出能表示课文主体的关键词和短语,巧妙地设计板书,使板书能勾画出课文概要。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以渔”的重要环节。英语阅读是一种辨认文字、理解语篇、进行思考、了解其中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心智技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全过程的初级阶段。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不仅是提高获取信息的“量”的手段,更是提高“质”的重要途径。由于高中英语落后生读不懂课本、读不懂题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教师除注意规范自身的课堂教学(教学用语准确、规范,课堂表述干净利落)外,在高一引入新的知识点时,就应注重阅读的要求和训练。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通读内容,了解概要,准确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产生疑问(或教师设置了疑问),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再仔细阅读有关内容,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疑问得以解决。

在学生熟悉了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讲解语言要点并进行必要的语法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课文。高一学生在初三复习阶段,老师侧重英语讲题,大量用汉语讲课,高一开始用英语授课,学生很难适应,所以,要用简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讲课,逐渐使学生适应。

三、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方面,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思维领域里的一个劳动者和收获者。训练、测试,尤其是考试,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复习功课的方法,要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事先采取措施避免低分的出现,力争全班都高分,让他们感到有所收获,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升涨,心理负担才会减轻,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增进。另一方面,可精心设计一些挫折,提供能使学生在知识上和思维上暴露缺陷、暴露弱点的机会,借此教育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好事,能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发现了问题及时去解决、努力去解决,那么出现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提高,越能进步;走过的曲折越多,经受的磨难越多,人的本领就越大。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上吃苦耐劳的品质,还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考试)中,无论题的难度如何,都能镇定自若,信心十足,正常发挥。

衔接与英语写作教学 篇7

1 衔接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1.1 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写作不足。

学生书面表达普遍存在着写作内容贫乏, 用汉语思维方式遣词造句, 语法错误多, 用词单一, 语义不连贯, 缺乏条理, 句与句、段与段缺乏衔接, 结构松散等问题。就写作中的衔接连贯而言, 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指称混乱, 前后不一致或缺少必要的指称, 导致文章前后衔接不上, 意义模糊。主要表现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经常随意交替使用, 不习惯用第三人称;英语某些词前缺少必需的形容词指代词, 经常误用“the”。 (2) 行文过于罗嗦, 不知道或错用替代和省略。例如: (原) Why do you want a new job when you’ve got such a good job already?中学生的作文中使用替代和省略手段很少, 即便有也经常用错, 主要表现在that, one, it, so等词的误用。 (3) 过多使用短句、简单句, 不擅长使用长句、复合句, 不知道使用恰当的连接词表达句子间的各种关系中文文章段落内的连贯更多是依靠语义, 依靠句子表达的事件的内在联系、内在逻辑, 来实现连贯的。而英文偏重语法和连接词等外显的衔接手段。学生习惯于用意思和重复来衔接, 而忽略了用语法手段, 特别是过渡词手段。 (4) 谴词造句方面搭配不当, 不会运用重复、同义词、反义词等衔接手段连贯全文与段落。由于对词义掌握不准确, 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为用词缺乏多样化, 反复重复使用某几个词, 不知道如何恰当地混合使用同义词、反义词等, 使文章呆板、乏味.

(2) 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

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 重语法和词汇, 轻写作教学。受考试制度的影响, 许多教师只注重语法与词汇的讲解而忽视写作训练。虽然中学生面临写作学习方面的许多困难, 但许多教师却认为, 写作学习是学生英语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而水到渠成的事, 写作训练效果不大。即使进行写作教学, 也是采用传统的“结果教学法”, 即“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模式。批改也局限在语法错误上, 很难涉及到文章的语篇层次。 (2) 重句子翻译, 轻语篇衔接;部分英语教师只注重句子的翻译和句型的讲解而不是注重句与句的衔接和段落的连接。平时很少传授写作方法和技巧。对课文只要求中文意思的了解, 忽略了文章的篇章结构的分析, 没有把写作意识贯穿到阅读讲解课中。这样的做法也影响了学生, 学生也就只重视词汇、语法和句子翻译, 忽略了篇章结构的学习。衔接的概念及普遍应用。

1.2 衔接的概念及在写作中的应用

Halliday和Hasan (1976) 把衔接界定为“存在于语篇内部的, 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Hal11day和Hasan (1976) 将衔接手段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前者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 后者包括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Hal11day和Hasan (1976) 认为, 照应所体现的是一种用代词等语法所表达的语义关系, 它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也就是说, 语篇中的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额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照应中的不同词项而分, 照应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用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和名称性所有格代词所表示的照应关系称为人称照应。如:

(1) Mary bought a new dress.

(la) She bought it yesterday.

(lb) Her husband thought it was nice for her.

(lc) 1don’t know it was hers.

在 (l) 中的a、b、c 3个句子中, She, her’和hers分别为人称代词、所属限定代词和名词性所属代词, 并且都与上文的Mary构成照应关系, 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用指示代词或相应的限定词以及冠词等所表示的照应关系称为指示照应。在指示照中, 发话者是通过指明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远近来确定所指对象。这主要由三类词来体现: (1) 选择性名词性指示词:this, that, these, those; (2) 定冠词the; (3) 指示性副词:here, there, now, then。比较照应是指一个成分与另一个成分之间存在一种比较的关系。它是通过两个项目之间相同和相似关系而得到解释的照应, 使用比较事物异同的形容词 (same, similar, different, equal等) 或副词 (similarly, likewise, so, such, otherwise等) , 及其比较级 (better, more等) 所表示的照应关系。由于任何比较至少涉及两个实体或事态, 所以当语篇中出现表示比较的词语时, 读者便会在上下文中寻找与其构成比较关系的其他词语, 因此, 比较照应在语篇中具有承接上下文的作用。比较照应有别于一般语法中的句内比较级结构。如This room is bigger than that one.中的比较关系存在于小句结构内部, 因而不发挥语篇衔接的作用。只有当比较意义的词语与语篇上下文中的另一语言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参照或相互解释的关系时, 才能构成比较照应。照应具有衔接功能, 是因为在语篇的层面上照应成分预设了照应对象的存在, 照应成分本身的具体意义只有以照应对象为参照才能得到解释, 照应成分的出现使读者从语篇上下文中寻找并识别其照应对象。这种识别照应对象的过程贯穿于语篇的生成和理解之中, 从而使语篇前后衔接。替代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来取代上下文中的某一成分。根据Hal11day和Hasan (1976) 的划分, 替代可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名词性替代指的是用可充当名词词组中心词的替代词取代另一个名词词组。动词性替代指的是用动词性替代词替代动词词组。如:do。小句性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来取代小句。替代是语言中为了避免重复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既可以出现在句子层面, 也可以出现在语篇层面。在句子层面上不但可以避免重复, 而且使句子紧凑。在语篇层面上, 替代可以建立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 使语篇前后承接。

1.3 错误分析及教学反思

理论上说, 错误原因有多个层面。有心理语言的、社会语言的、认知的、个体差异的、中介语的等等。从语篇衔接的角度, 表现在很多方面。第一是对语篇知识的缺乏。学生会注重文章的结构, 但是不了解如何建立连贯的结构。第二对衔接词的使用停留在表面理解。学生对衔接词的表面理解, 对作文套路的表面理解, 导致衔接词的误用和滥用。第三受母语的干扰、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不同缺乏了解, 不用顾及句子的主谓完整性, 产生大量串句错误, 造成句式结构的混乱而最终导致意义的混淆不清。另一方面过多使用句号, 没有句子结构意识, 没有注意形式完整性。第四判断写作水平的标准问题。传统英文教学过多强调语法的准确性, 忽视学生真正创作能力, 忽视内容的创意、逻辑和连贯。另外, 在总体评价上过于简单, 教师一般给予印象评分, 对学生缺乏整个创作中的过程指导。内容表现为罗列和堆砌, 但是内容松散, 缺乏逻辑性和统一性。

对语篇衔接的意识缺乏、知识缺乏是造成语篇误用或缺失的主要原因, 这给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启示: (1) 必须加强写作文化的比较和意识教育。写作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是导致写作错误的深层次原因总的来讲, 英文的写作文化表现为直接, 中文的写作文化表现为迂回曲折。 (2) 写作既是结果, 更是过程。写作的过程是个互动的过程, 需要教师在写作各个阶段提供指导和帮助, 以此引发学生创造性内容, 学习逻辑的表达, 培养连贯的意识。 (3) 强调语篇连贯和内容的创新, 减少以语法为中心的写作。培养学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写作, 培养整体宏观意识。 (4) 改变评价标准。传统作文评价标准必须改变, 描述语法正确与否也许比较方便但是过分强调语法错误不能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 不能提高水平。相反教师可以试着忽略一些语法错误, 同时重点培养学生连贯能力。 (5) 有计划地进行写作操练。学生的写作时间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大部分学生写作都是为了考试或者作业, 极其被动, 写作内容缺乏真实性和交际性, 造成写作的乏味和枯燥。写作水平的提高赖以长期的操作, 思想的成熟它不是技巧的发挥、模式的套用。

2 结语

如何把语言学理论、学习理论应用到教学当中是个复杂的话题。一方面要深刻理解语言理论的本质、发现其现实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又必须深刻了解语言教学的操作性、可行性。在写作教学中师生要充分理解语篇连贯、衔接手段的理论依据, 以此深刻研究教学运用手段、发现学生问题。文章从语篇的角度探讨了写作中学生的语篇意识和语篇错误的表现和规律, 部分地提出解决对策, 希望能在教学上抛砖引玉、启发思考。

摘要: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对英语教学有重要意义, 但是传统英语教学注重语法基础知识和词汇的讲解, 缺乏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 学生的英语写作问题很多。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在写作中受汉语习惯影响而忽略了语篇衔接在写作中的作用, 导致英语作文水平很难提高。本论文旨在讨论衔接连贯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衔接,应用,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Hasan, R.Cohesion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贺学贵.语篇衔接连贯理论与英语专业写作教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

[3]张瑜芸.语篇衔接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双语学习, 2007 (4) .

英语教学衔接 篇8

一、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要做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经过思考和实践, 我认为首要的是应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有的放矢, 才能有效的展开课堂教学。

(一) 六年级教学目标

1.能读准180个生字的字音, 认清字形, 并能正确书写。能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并能在表达中运用。进一步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能用硬笔、毛笔书写楷书, 且把字写端正, 力求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 还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能借助中心句, 把握文章内容;抓住主旨句, 明确文章主题。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要概述事件梗概, 读诗歌能体会情感, 读说明性文章, 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读非连续性文本, 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增加积累, 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以及指定的课文。学习浏览, 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根据需要将资料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能提高默读的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勤于写读书笔记。

3.能紧扣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有一定条理;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练习从内容、语言、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书写规范、整洁。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40分钟能写400字左右。

4.能有中心、有条理的表达;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作简洁的发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能抓住要点, 作简要转述。

5.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 组织策划简单的班级、校园和社会活动, 学写活动计划, 总结, 演讲稿, 标语, 串词等。

(二) 七年级教学目标

1.掌握七年级语文课后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会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识字。再用硬笔熟练地写楷书的基础上, 学习工整的行书, 提高写字的速度。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同时通过临摹、鉴赏的方式,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力求有抑扬顿挫。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能理清思路, 概括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 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中了解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疑难困惑。阅读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能赏析语言和品析人物。养成默读习惯, 提高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 阅读总量不少于80万字。训练以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卡片、赏析式批注、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成果积累。诵读古诗文, 能借助工具书疏通大意, 背诵优秀诗文30篇以上。

3.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生活、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紧扣中心, 内容具体,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注重写作中构思立意、选择材料、列刚起草、修改润色的作用。练习缩写、扩写、改写等多种练笔方式。提高习作速度, 40分钟不少于500字。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 恰当地表达和交流。就适当的话题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或简单的即席演讲, 观点明确, 有一定的说服力。专注的倾听别人讲话, 能明确对方意图, 并有针对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5.能积极参与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 如文学社办刊, 辩论赛, 课本剧表演, 征文等。能就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或查证收集相关资料, 展开调查研究, 些简单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二、目标整合, 有效衔接

从以上比较可以发现, 课程标准要求六年级与七年级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具有一致性, 只是七年级的要求更高一点也更全面。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衔接:

1.增加字词积累。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方法, 读出语气、语速、语调和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默读、浏览的能力, 提高阅读速度。

3.阅读时培养边读边圈点, 敢于提问, 敢于发言的良好习惯。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时能注意对象和场合, 学习文明得体地表达和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5.写作上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6.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学习记读书笔记和摘要, 写读后感。

7.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 中小学教师都要十分重视重点字、词、句的教学和阅读指导。作为六、七年段的教师, 在教学时至少要关注这两个年段的目标, 方能有的放矢又游刃有余的展开教学。基于学情, 基于课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 将七年级的内容及能力训练点有意识的渗透在六年级的教学中。而七年级教学时, 常温故知新, 勾连之前的内容知识点, 不随意拔高, 也不“撞车”重复。这样也许就能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平稳过渡。

摘要:本论文基于两个课例分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与脱节现象, 从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上提出笔者个人观点:中小学六七教师必须要同时明确语文六、七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整合, 最终才能实现有效衔接, 让学生平稳过渡。

浅谈高一英语衔接教学 篇9

一、培养兴趣,重树学好英语的信心

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巨大动力,对学生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英语的教学,随着内容的增加、学习要求的提高、困难与挫折的不断出现,如果再加上教师与家长的责骂,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下降,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重树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用有趣生动的课件,挂图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用形象、富有情趣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用精彩的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课堂上尽量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课下多接触学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和信任感。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英语活动,如参加学校或者社会上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大赛等,以此让学生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逐渐地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

二、改革教法,满足学生心理要求

为了使学生上课时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力集中,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法、创设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抓着他们的注意力,去完成教学。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很容易搞成简单化、模式化和重复化的东西,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因此,我们就要改革传统教法,使其富有新的活力,但重要的还是创设新的方法,只有不断改进教法、做到“适、新、趣”,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朗读训练为例,我设计并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一般式——学生朗读;2.范读式——教师或学生示范朗读;3.领读式——教师或录音带领, 其余跟读;4.拉锯式——把学生分成A、B组,轮流朗读; 5.扮演角色式——由教师和学生分别担任课文中的不同角色朗读;6.欣赏式——把课文制成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学习。这些方法交替使用,就会产生一种新奇感,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三、指导学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英语教学中,学法指导就是“教学生学”的重要体现,就是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的重要环节。学生如何才能高效的学习呢?教师就要适当的给予指导和帮助。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课前自学,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学习成果的基础。第二、专心听课, 上课要求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有意识识记学习的内容。第三、勤记笔记,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维一定要跟着老师走,笔记上体现出重、难点、疑点,便于复习。第四、及时复习,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对照笔记,记忆所学内容。

2.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归纳。学生学知识,要掌握牢固,就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这有利于知识化零为整, 形成体系。英语中讲究一种意思多种表达,如在学习问路的话题是,可指导学生自己归纳出问路的几种问法,方便记忆。

3.指导学生收集错误习题。每个学生必须将自己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中所做错的题目收集整理,保留错误的答案, 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并注明理由分析。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平时和临考前翻看,加深印象,引起重视,会大大减少错误率。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为以后英语教学和学习打基础的。所以,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努力创新教法。要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充分适应高一英语学习,最终顺利地完成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摘要:学生刚入高一,英语上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词汇量增加,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向高中英语过度呢?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学衔接 篇10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

1. 教学方法的差异。

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在小学, 英语教师基本上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 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 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 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 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吻合, 英语的教与学就会脱节。

2. 教学方式的差异。

教学方式的差异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原因。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考核形式单一, 压力小, 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教授英语, 正好适应了小学生好奇心强, 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 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不见了, “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能力”转化, 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 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负担”。一旦英语教师没有注意到这种变化, 学生就会适应不了初中一年级的英语学习而导致以后学习的脱节。

3. 英语教学内容标准的差异。

小学阶段, 对国际音标不作严格的要求, 学生只需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教师主要让学生通过对发音类似的单词进行归类, 自己去体会其发音规则, 并不要求学生识记音标;而中学语音要求较高, 音标要达到四会要求, 还有音节划分及重读等, 都要求掌握。同时, 中学和小学在语法时态方面要求掌握的深度也不同。譬如, 在时态方面, 小学阶段只是要求简单的了解, 能在口语中进行简单的造句即可。而初中对语法的要求是要达到五级的标准, 对于六种基本时态不但要求掌握而且要灵活运用。而且中学英语作为主学科, 在升学考试中是150分的分值。突如其来的压力会使在小学轻松学英语的小学生刚一步入初中就倍感沉重, 难以适应这种达标式的教学内容, 那些小学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很容易掉队, 难以跟上初中的学习步伐。

4. 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

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刚进入初一的学生, 英语水平不像小学生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起跑线上。大连市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英语学习, 但我们现在接受了很多外来农民工子女, 他们在老家由于教学条件较差, 几乎没有英语基础, 有的是从3年级学起, 有的从4年级学起,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英语水平上的参差不齐。初一入学测试, 每个班级都有3~4个学生连26个字母都不会写, 26个字母的测试全部写对的人数只占57.6%;而有的学生却能达到听说读写自如。学生如此悬殊的水平差异, 导致他们在初中刚一起跑便有了明显的差距。因此, 初中英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学的衔接过渡, 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使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5. 社会、学校、家长对小学英语学习的认识偏差。

在我市, 小学英语学科是不作为主学科的, 课时相对较少。但是对小学英语教学重视、条件较好的学校,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安排的师资力量比较强, 教学管理比较严格, 评价环节抓得较紧, 学生接受的英语教学水平就比较高;反之, 师资力量比较弱, 教学管理松散的学校学生接受的英语教学水平就比较低。很多家长还在业余时间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据我调查, 我校有15%左右的小学生参加了各类英语培训班, 但因为辅导教师教学理念不一, 文化背景不同, 小学生受到的教学水平也就参差不齐。

综上所述, 从小学毕业出来的学生, 其英语水平是相当不均衡的。此差距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这是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所以, 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面对水平相差甚远的这批学生, 如何在课堂上既要让基础差的学生迎头赶上, 又要让水平好的学生学有所得。为此, 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扬长避短

1.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老师一般从启蒙开始, 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 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 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 内容逐渐复杂, 难度也随之增大, 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渐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 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科目、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要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1) 目前, 我们大连市所使用的外研版新标准教材是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的极具连贯性的一套教材。教材编排体系科学, 内容衔接紧密。七年级的英语教材作为初一学生入门衔接教材, 在一开始就安排了四个模块的starter部分, 将小学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复习, 甚至从ABC开始教学英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照顾从没学过英语的初一新生, 同时也兼顾那些英语学得很不理想的小学毕业生。

我们充分利用starter这四个模块的内容, 尽可能地将小学涉及到的语法词汇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 重拾学生的记忆。同时, 也给零基础的孩子快速补习的机会, 让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灵活巧妙地借助这样的编排最大可能地均衡学生的差距。让新生从第一节英语课开始就有一种学习的新鲜感和紧迫感。所以在教“预备篇”时, 我们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按教材安排的顺序平铺直叙的讲下去, 而是把这个过程当成一个检查、查找学生小学英语知识漏洞、错误、欠缺等并同时采取补救措施的过程。例如, 发现学生多数在单词读音上存在问题, 所以就借着复习字母的机会讲音标。后来的事实显示, 我们做得很到位。老师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来教授和训练学生认读音标, 如字母的读音规则、音节和重读等。利用音标学单词, 用音标考查单词的掌握, 让学生找到了学习单词的有效途径。我们还一起交流、改进策略。

功夫不负有心人, starter结束时50%的学生已能拼读音标了, 基本实现了我们的预期计划。对于字母的教学我们更有办法、更严格, 每次书写必须带笔顺, 并且强化学生“要漂亮、不要数量”的观念。

(2) 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上也有极大的不同。小学教材词汇量少, 每个模块仅有几个单词, 最多不过十几个, 语法也相对简单;而初中教材的词汇量大增, 每个模块都达到几十个, 对话的长度和课文的难度都比小学增加好几倍。教学节奏也由慢变快, 每节课的信息量很大。学生升入初中以后, 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 在英语学习方面会遇到种种困难。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初中生尽快掌握中学英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 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适应老师的教学特点, 学会构建思维导图和形成知识网络, 学会总结和归纳, 使他们能够在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培养学习英语的基本能力, 确保小学教学向初中教学平稳地过渡。

2.做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英语教师依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 特别注重教学流程,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 积极创设情景, 把听、说、读、写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在初中教学中, 教师较注重语法教学、词汇教学, 重视句型、汉译英等方面的操练, 教法形式单调, 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这就使得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初一学生精力无法长时间集中, 对教师的教学无法适应, 渐渐地失去了原来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我们要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变, 让学生有逐渐适应的过渡期, 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1) 坚持情境教学, 扬长避短。情境教学无论在何时何地对于语言学习都是十分有利的途径。因此, 初中教师依然要坚持小学教师的教学特点,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采取任务型的教学方式, 将教学内容融入任务之中,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知语言, 运用语言, 体验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使语言学习成为自然的习惯, 而非繁重的负担。这种教学方式的衔接, 不会使学生有生疏感, 他们会逐渐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 慢慢接受大任务量的学习。

(2) 坚持预习方法的指导。每节新课学习之前, 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或者提供导学案。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点读笔、录音机等工具, 借助于生词表, 有的放矢地自学单词, 研读对话或课文, 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基本内容, 记录预习中的疑难发音、词组、句型等问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新课的内容经过预习, 学生学起来轻松, 更大的收益是养成了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培养了自学能力。另外, 针对基础太差的学生, 老师不妨给他们提前讲解, 吃小灶, 也叫学前辅导。学前辅导比学后辅导的好处是, 让差生提前解决了疑难, 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对新知的学习充满信心。

(3) 坚持听课方法的指导。英语课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 让学生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 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英语语言材料, 高效地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如:在听说课, 要求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获取所听到的信息, 并能迅速在脑子里形成所表达的内容;在说的环节中, 要求学生充分融入角色中, 口、脑并用, 多读多练, 将练习的内容熟记于心, 并能在小组合作中将自己的角色表现出来。在阅读课中, 指导学生能够通过扫读获取文章大意, 通过精读获取细节信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学会推理、猜测、分析、归纳。在复习课中, 指导学生学会勾画知识网络图, 学会总结和归纳。良好的听课方法的指导,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4)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使用投影仪、电脑、录像机等多媒体设备, 营造出语言交际的真实情景。形象生动的情景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但增加了视听感受, 也加大了课堂的容量, 提高了教学效果。

3.做好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 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衔接。学生初进中学时存在的行为习惯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 作业粗心马虎, 拼写错误多, 语法概念模糊, 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因此, 初中老师要通过板书规范学生的书写。我们的做法是每天都在黑板上打四线格上课;每天坚持小考 (单词, 句型等) , 以纠正学生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的毛病;另外, 还要让学生坚持朗读背诵, 使其形成语感, 用以纠正语法概念模糊、汉语式思维的习惯。

有些家长反映, 孩子完成了布置的作业就没事干了, 建议老师加大作业量。这件事说明好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习惯的衔接, 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 学会整理笔记;认真完成作业;课前预习, 能找出不懂的问题;课后复习, 能发现尚未弄懂的问题;课内外多读多练等。

小学生独有的好奇、好动、好问的年龄特征, 进入初一后, 依然天真浪漫, 有正义感, 爱憎分明。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利用各种直观教具, 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 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 例如单词拼写竞赛、朗读竞赛、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等, 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竞赛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4.做好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上的衔接。

初中教师千万不要只重视书面知识的测试而忽略学生情感方面的评价。小学老师对学生口头上的鼓励, 小红花、小红旗、加分等评价形式, 对小学生情感和兴趣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所以, 我们在评价内容上除了知识上的评价, 即平时的小考、周测验、月考、期中检测以及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之外, 还有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评价。我们为学生设计了成长档案袋, 其中有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记录, 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 态度、积极性、兴趣等方面的成长进步;学生作品、各种竞赛成果的展示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方式不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了可靠的教学依据, 也促使学习差的学生知己知彼,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有助于激励学生进步的欲望, 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总而言之, 初中老师做到扬长避短, 才能衔接自如, 让学生从小学平稳过渡到初中。

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衔接 篇11

【关键词】阅读教学 衔接 词汇 背景知识 体裁知识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差别

1.教材中阅读材料:初中教材内容相对简单,阅读材料篇幅短小,易于理解和掌握;而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篇幅增长,词汇量大,长难句增多,语法难度加大。

2.能力培养方面:初中主要侧重培养听和说的能力,高中却是侧重读和写的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的能力。

3.课堂容量:初中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一个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操练和巩固。高中课堂容量大,进度快,课堂上留给学生操练和巩固时间相对较少。

4.学习要求:初中英语的学习只需要听从老师的话,机械式的记忆和练习就可以取得高分。在高中,想要取得高分,除了学习自主,还得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

二、学生现状

1.学习态度和方法。学习较被动,对老师的依赖程度大。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巩固的常理。他们认为课堂听讲是唯一的学习方式。

2.词汇量少,记忆方法欠缺。基本语音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较差,没能掌握单词的发音和拼写规律,不会结合语义语境理解单词,单词记忆不仅慢,而且记忆时间短。

3.阅读理解能力差。主要表现在阅读技巧欠缺,阅读速度慢,找不出相关信息和段落大意,难以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

三、阅读课衔接教学的策略

1.词汇的储备。在英语的学习中,得词汇者得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为此,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快速有效的储备词汇。

(1)教授必要的单词记忆方法。①利用读音规则记忆单词。掌握读音规则,把音和行结合起来记忆单词,这样就不会把first拼写成frist,也不会把from拼写成form了。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先读,教师纠错,然后再领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很好的掌握读音规则了,还能自己读生词了,而且单词拼写中的错误也减少了。②利用构词法来记忆单词。大部分的英语单词都是通过合成、派生、转化来构成的。合成词如:telephone,extraordinary,mankind等。派生词是指一个词根通过加前缀或者后缀来变成一个新词,如:dis-discourage,ab-abnormal,less-careless,en-enlarge,post-postwar等。如果掌握了这些常见的词缀,那么词汇的记忆和扩大就容易些了。③联想法也是记忆单词的好方法,例如可以把形似的词、近义或反义词放在一起联想记忆。例如:教授depend时候,笔者往往要带着学生一起联想出:dependent,independent,dependence,independence,defend,defense,rely,count等词汇。

(2)教授新词汇时讲求方法。要将一个词汇的多种含义放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词组“pick up”的含义的时候,笔者不是直接罗列各种含义,而是将这个词组放在不同的句子或语境中,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含义。这样一来,对于这个词组的含义的记忆,学生就有了依托,即,想起这个句子就想起了这个词的某种含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一定的文化背景对词汇的含义的影响。例如,在英语词汇中,通常用狗来比喻人。如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在中国,与狗有关的词和句大都是贬义。比如,人们常用“你就是一条狗腿子”、“你真是狼心狗肺”等词句来骂人。

2.背景知识的储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更好的理解英语的文章,就要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知识是严重欠缺的。教师要把扩充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教学中重点。为此,笔者在高一开学就每周拿出2节课的时间来开设英语活动课。英语的活动课主要以以下活动为主:

(1)泛读。对于泛读的文本,笔者是有要求的。①英文原著。阅读在高中阶段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关键。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简易原著小说,比如《哈利·波特》、《老人与海》、书虫系列的英汉对照的简易版本的英文小等,能较为有效的增加背景知识。仅仅依靠每周的2节课英语活动课也是不够的,笔者也会要求学生课余以及放假的时间里读几本自己感兴趣的原著。②读英文杂志和报刊。例如,《英语沙龙》、《中学生语数外》、《英语世界》、《21st century》等。学生在读完笔者推荐的书籍或者文章之后,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150个字左右的文章来谈谈他们的感受,对于优秀习作,贴墙展示,并计入平时成绩。

(2)竞赛。竞赛的这种形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促使他们保持这种热情。笔者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演讲的题目是:How do I like Harry Potter? 这次的英语演讲没有邀请教师来做评委,而是根据名义测评在不参加竞赛的学生中选出了5名评委,无论是竞赛者的表现,还是评委的工作,都让笔者兴奋无比,感到非常满意。

(3)老师讲座。笔者请不同的老师给学生做了6次讲座,讲座的主题分别是:①美国节日;②英语和美语;③伦敦印象;④西方文化;⑤英语歌曲与文化;⑥英语的发展史。老师们在讲座时,一般都是图文并茂,学生在欣赏美好事物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与英语和英语文化相关的知识。

3.体裁知识的储备。笔者所任教的是一所乡镇普通中学,学生在入校时候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对于一篇高中英语文本,能正确把握文本的字面意思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要去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那是难上加难得事情了。但是,若不能正确把握篇章结构,就不能迅速又准确的把握文本的主旨大意。为此,笔者在衔接阶段,借鉴了“task-based reading”题型中用图表呈现篇章结构的方法,用图表的方式按体裁类别帮学生储备体裁知识。以下是笔者在教授记叙文体裁的篇章结构的做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收集同一体裁的文本,并以图表的形式勾勒出文本的结构。

第二步,课堂上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再将图表呈现给学生,如下表:

表格中划线的单词是由学生在阅读完文本之后填入的,这些单词要么是文本中的原词,要么是改变了词性。其中的“development”和“feeling”是学生通过讨论后概括出来的。接下来,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猜出此篇文本的体裁:记叙文。接下来,笔者请几个学生来讲讲记叙文的发展规律和组成部分,即,背景,发展,高潮,结局(感受)。

第三步,将收集好的相同体裁的文本中的一篇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勾勒出篇章结构,并讨论出文章大意或写作意图。(课上完成)

第四步,将收集好的相同体裁的文本(至少3篇)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图表勾勒出篇章结构的同时,用30个字左右概括文本大意。(课下完成,下一节课讲评)

通过多次的训练之后,遇到相同体裁的文本,学生就会自觉的用此方法来更好的掌握文本所传达的含义。不仅速度加快了,而且准确性也提高了。

4.对句子结构的分析的指导

进入高中,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使学生掌握句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搞清楚文章的表层大意,进而理解文本的深层含意。在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之前,必须要学生完成以下三点内容的学习:①词性及功能;②句法功能;③英语的5个基本句型。在掌握着三点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句子结构的指导,步骤如下:

①先找出句子的谓语动词。

②再找出此谓语动词的施动者——主语。

③确认主谓后,再进一步查找与谓语动词相关的其他句子成分。如宾语、宾语补足语、表语、状语等。

总之,高一起始阶段的衔接教学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渐进。但笔者通过实验发现,花上4周左右的时间来做好这些阅读方面的衔接工作,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郑敏. 英语教学策略[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叶建映. 例谈阅读文本的解读与处理[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2):33-37.

[3] 蔡美莲、叶咏梅. 高中英语阅读研究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月刊,2013(4):31-33.

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 篇12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

教材衔接问题。经过比对厦门市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 结果发现:小学英语毕业生学习的是外研版英语教材, 升入初中学习的是新课标的教材, 在词汇、语法、话题等方面出现了断层。它们之间失去了教材编写应采用的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相结合的方式, 这直接导致小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脱节, 在初一年级普遍出现这一现象:英语学得慢的跟不上, 英语学得好的快不了。一部分小学毕业生英语学得很棒, 大多数学生学得一般, 后进生人数也不少。进入初中后, 他们又从ABC开始, 学习英语, 对英语学得较好的学生而言, 势必浪费时间, 缺少新鲜感;另一方面, 教学实践证明:即使放慢教学进度或降低难度, 对大多数后进生来说, 收效不大, 甚至会导致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下降。由于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在小学阶段早已出现, 初一英语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广度、深度及难易度;又由于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和学生学习时空的限制, 初中英语教师难以有效地因材施教, 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教学方法的差异与教法衔接问题。通过观摩课堂教学, 笔者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相似。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但是, 在日常课堂英语教学实践中, “任务型”教学模式并没受到重视, 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还很盛行。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活动对书面考试内容没什么帮助。问卷调查表明:46.0%的学生反映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由老师讲解, 小部分时间由学生活动或表演或练习。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得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 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 实际运用英语交流活动的能力就不强。

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问题。笔者通过教学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等途径了解到:首先, 中小学生的学法可归纳为四个“多”:多读、多背、多做、多记。老师带读单词、语句或课文, 学生跟读模仿;老师分析或讲解课文, 学生忙于记笔记。课后, 学生背诵教材对话或短文、做练习卷, 少数学生还喜欢整理纠错本或错题集, 努力去记词汇和语法。这种学习英语的方法侧重对语言知识的死记硬背, 容易导致“聋哑”英语的产生。其次, 课前预习英语的情况不理想。问卷调查初中509名学生的数据显示:课前很少预习和从不预习课文的学生分别占46.6%和7.3%, 共计53.9%;这一数据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还相差甚远。最后, 在学习策略方面, 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经问卷获悉:89.66%的小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时把英语对话或课文翻译成中文很有必要。据家长反映:53.39%的小学生在家跟着录音读单词和课文, 而初中生只占调查比例的16.99%。这说明:初中生在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很不理想, 应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 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如:书写不规范, 作业粗心马虎, 拼写错误多, 语法概念模糊, 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这说明好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衔接问题。考试考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考察替代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 严重阻碍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评价包括非测试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 目前教育部门还没有出台详细、具体、可供操作的任务大纲, 全国上下只好采用单一的书面测试, “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难以避免, 这严重削弱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问卷调查六年级290名学生, 97.24%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重要, 但是只有48.57%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 43.1%的学生不喜欢英语的原因是“考不好”。

英语师资或工作量问题。小学英语师资不足或工作量大也是制约评价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笔者在走访中发现, 有近60%的小学英语教师周任课在16节以上, 最高的竟达每周23节, 况且每班每周的英语课时只有2节;另外, 城镇小学班额大, 许多教师还要跨年级任课, 或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这势必造成教师备课时间不足, 影响教学效果, 在某种程度上, 这大大削弱了初中英语五级评价要求所依赖的基础。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除了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之外, 还要考出他们的兴趣, 而不单单是考出他们的水平。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着力点

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都要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 了解教材中每一课的重难点, 以便融会贯通, 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 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经常到小学去听小学英语课, 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 以便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 明确小学六年级英语与中学一年级英语的相同相异处, 以便找准衔接点, 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比如说, 有些知识内容和句型结构, 如见面问好的“Howare you?”“How do you do?”还有询问对方名字的“What′s your name?”询问对方年龄的“Howold are you?”等在小学课本上已反复出现, 到了初中, 很多教材开篇依然非常详细地介绍, 老师也详细地讲解, 这种长时间的重复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降低。小学的英语基础反而对初中的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再比如在小学时学生记住了“I am, he is, you are”等句型, 而上初中后要用到谓语动词, 如不是为了构成某一时态和语态的需要, “am, is, are”等be动词就不能与谓语动词共用了。所以就只能说“I work in Xiamen.” (我在Xiamen工作) , 而避免出现“I am work in Xiamen.”这样的错误。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 教师可在了解初一新生英语学习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实现分层次教学。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 选择真实地道、活泼有趣、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材料, 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例如, 教师可继续把对话、歌曲、歌谣、游戏和故事等活动引入课堂,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消除学生害羞、胆小、紧张的情绪,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 以适应新生的入门教学。这样既可以维持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又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习得, 使教更好地服务于学。

注重情感的衔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涉及的是处于两个年龄段的同一批学生, 根据儿童期和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需要在面对新环境的情况下适时地加以心理调节, 以适应向初中的过渡衔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在衔接期更多地关心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初一学生较小学毕业前一阶段, 身心发展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如表现自我的欲望不如小学阶段强烈, 学英语的兴趣会逐步下降。这就需要教师抓学习兴趣的巩固, 做好师生情感上的交流, 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 尽可能把从小学带来的兴趣得到保持和发展。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进入初一后, 他们依然天真烂漫, 有正义感, 对不喜欢的人和事会表示憎恨。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境,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师还要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 例如竞赛,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竞赛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上一篇:工业建筑的地域性下一篇:《笔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