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教学

2024-10-07

幼小衔接教学(共12篇)

幼小衔接教学 篇1

摘要:教师运用创设的情境巧妙、有效地组织和引导一年级学生主动而又愉快地学习, 可以让他们学得更加简单、更加有趣、更加有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一年级学生喜欢上学习, 使学生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 从而促进幼小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教学情境,幼小衔接,多媒体教学,竞赛方式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1.使学习更简单。一年级学生对教材很陌生, 每个学生都差不多只是因为书上五颜六色的插图而感到好奇, 翻来翻去。可是, 当他们开始学习枯燥的知识, 就开始对学习产生厌烦。而教学情境的创设, 通过利用实物、多媒体、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小学生身临其境, 让他们觉得书本知识就好比他们的日常生活, 就自然而然拉近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 让学生觉得很熟悉、很简单。

2.使学习更有趣。教学情境的创设, 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局面, 密切联系生活、社会、自然, 增加了实物、角色扮演、竞赛等因素, 满足了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和好动的需要,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对小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 使得原本气氛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3.使学习充满活力。教学情境的创设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符合科学的“复合主体说”。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竞赛、角色扮演、听口令做动作等形式,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体会, 实现在“玩中学, 学中玩”, 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

二、促进幼小衔接的有效方法

1.创设生活情境。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语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语文源自生活, 也应该用于生活。如学习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口语交际———借铅笔, 就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去, 让他们来表演一下如何借铅笔、如何还铅笔。在这个情境表演的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到“讲礼貌”的重要性, 达到教学目的。

2.创设直观情境。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整个小学时期, 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小学生的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因此, 创设直观的情境可以将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 更好地学习。

(1) 利用实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提供的教学形象能迅速感知, 提高教学效率。但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用语言介绍, 识别时间为2.8秒;用线条图表介绍, 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绍, 识别时间为0.9秒;展示实物, 识别时间为0.4秒。这几个数据充分说明:教学所展示的形象越是鲜明、具体, 就越能缩短学生的感知时间, 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2) 利用多媒体。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丰富多彩的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3.创设活动情境。德国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提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这说明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 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1) 听口令, 做动作。这个游戏, 其实是根据TPR教学法来设计的。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被译为“全身动作反应法”, 是指学生运用手势或肢体语言来对教师的指令给予回应。小学生活泼好动, 节奏和动作能刺激大脑皮层, 激活记忆, 使学生在对各指令的反应中自然习得语言。如学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认一认4》中的“东、西、南、北、前、后、左、右”这8个生字, 就可以让学生来开展游戏。老师说“东”, 学生就用手指指向东边;老师说“向左转”, 学生就向左转。小学生都很喜欢动起来, 所以都会集中精神来配合老师完成这个游戏。

(2) 竞赛。竞赛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理想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 利用这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竞赛形式, 正好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在进行了“听口令, 做动作”这个游戏后, 我鼓励学生自愿参加比赛:“看谁反应快!”规则:每组10名学生, 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做错了就被淘汰, 最后剩下的一名为优胜者。这种竞赛的形式非常好, 几次下来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不冷落班里的任何一个学生。

(3) 角色扮演。小学生天真可爱, 善于模仿, 很容易进入角色。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演能力。我把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角色扮演分为三种:分角色朗读、机械性角色扮演和创造性角色扮演。三者层层递进, 能让小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小衔接, 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 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 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作为一位小学教师的我, 会努力使一年级的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从而促进幼小有效衔接。

幼小衔接教学 篇2

1、教学内容从幼儿兴趣出发。

学习兴趣是保证幼儿快乐学数学的前提。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单调、枯燥。所以教师首要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趣味性强、寓教于乐的数学内容,逐步将兴趣转化为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的深浅由幼儿生活经验决定。

教学活动内容应针对幼儿实际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由易到难的,因此教师初设教学内容是,应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是否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3、教学目标遵循幼儿发展要求。

熟知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和特点,同时也要了解小学一年级内容和教学形式,总体把握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知识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幼儿发展要求,找准它与小学一年级数学联系、区别切入点,做到胸有成竹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帮助幼儿形象思维逐渐过度到抽象思维,进而形成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模拟童真生活,力求趣味化

1、游戏情境式教学。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性强、富有生活趣味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孩子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感容易投入,思维活跃。

数学儿童生活化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即:把数学活动精心安排在一个个的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情景中玩乐学习数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例如:幼小衔接学习内容,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孩子们每拿到一道算式卡片,在欢快激烈活泼的游戏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并完整讲述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幼儿很快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加减方面的知识,增强了一些的生活技能,进而在自信中越来越喜欢上数学。

“击鼓传花”数学游戏活动亮点,从一开始活动的气氛就很轻松,没有一板一眼的上课形式,而是将游戏真正融入到了“模拟真实生活”中,全无“小学化倾向”,克服了机械呆板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快乐掌握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常识。

2、生活情境式教学。

采取现实生活题材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把真实的物质生活空间作为教学活动场境、孩子在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中在积极参与,积累有益的数学经验。

现实生活是直观、形象的,每个孩子都有体验,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孩子们在情境教学中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数学生活,激发数学思维,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情景逛超市认识人民币、神奇的时钟店里认识时钟、这种生活情境式教学,会有惊喜不断的实际效果。

3、亲自操作实践式。

学习数学活动中,最可怕的就是孩子机械记忆,重复的练习,鹦鹉学舌,缺乏灵活运用于生活尝试,幼儿独立操作机会的缺失。在数学活动中,“操作实践”是幼儿探索知识、积累知识经验的必经之路,也是最直接的最、有效方法,这个过程孩子必须是自己亲自动手动脑。

三、学习材料取之于现实生活

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数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提供对幼儿认知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是幼儿常见熟悉喜欢的,尽可能采用易收集的自然的、原生态操作材料,能引起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易操作的安全材料。在数学活动中,来源于生活材料,会把枯燥的数学变成具体、有趣的快乐,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直接采用班级里幼儿最喜欢的漂亮“雪花飘”玩具,安全又经济适用,操作性、执行力都强,幼儿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四、教学结果渗透一日生活细节中

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篇3

一、幼小衔接要循序渐进

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层级相关性,即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构建的基础,而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以及顺利开展前阅读、前书写、前计算所需要的能力也是整个幼儿期长期积淀的结果。这种发展特点也说明了幼小衔接要循序渐进,并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因此,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到了大班才开始进行的强化训练,而是要将此项工作有机地、自然地融入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之中,根据幼小衔接的内容以及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与发展特点,合理设计有关情感、态度、意识、习惯、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些教育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循序渐进还体现在小学阶段对待游戏的认识。众所周知,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方式,是不断引领儿童成长的动力源泉,但游戏的重要作用并不仅在于幼儿园,在小学入学初期,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失去儿童的特点,其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他们幼小两阶段的特点是并存的。为此,如何通过游戏调节和缓冲儿童的心理压力,在作息时间、集体教学、儿童评价等方面循序渐进,平稳过渡,即不能片面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是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这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儿童立场的践行。

二、幼小衔接要秉持合理的价值取向

幼小衔接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幼小衔接的两大主体: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无疑是我们思考的前提。“对一个教师来说,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法国18世纪教育家卢梭的这句话在当下仍富有现实意义。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育人一直被视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学龄前儿童无论是身体、智商,还是情商都处于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情商(包括孩子的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兴趣爱好、社交能力及体质体能等)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错失良机,儿童在长大后就很难弥补。因此,幼小衔接不要为了衔接而衔接:为了适应小学的教学内容提前“灌输”,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片面追求学科上与知识上的增加。实际上,幼小衔接的重点正是儿童身体、心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责任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准备,即使儿童在进入小学初期后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但只要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有意识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相信他们会较快地融入到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之中的。

三、幼小衔接要关注“具体个人”

保尔·朗格朗曾指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社会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把儿童抽象、一般化,这是教育实践中对“人。”认识的偏差在儿童观上把儿童当做“具体个人”去看待,其实就是要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如果离开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幼小衔接的内容是全面的,其侧重点对于每一个孩子也是不同的,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是学习习惯、生活经验的问题?针对每个儿童发展的差异,有所选择、有所取舍,这无疑是幼小衔接的关键。实际上,从教育规律的实现形式来看,也是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一个“区间”,教育主体对教育规律的实现形式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如对教育目标、教育价值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选择等。这种教育规律的选择性也说明了幼小衔接并非“跟风”,更不要用成人的人生理想去预设和规训孩子,读懂儿童,有所选择,这应该成为教师与家长的必修课。

总之,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需要形成多元主体的联合互动,特别要创造幼儿园、小学与家长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渠道,尽快取得思想与观念上的一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

英语教学幼小衔接意义的探讨 篇4

金秋九月,金桂飘香,当你走进刚刚开学的一年级新生的教室,你除了看到一群“小不点儿”那天真烂漫的笑脸,你更会听到一年级老师那沙哑的声音。是的,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老师们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为的只是让这群刚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孩子们,能安静的坐上10分钟,更别说是40分钟了。

这些情况在英语课上也同样不例外。有的在幼儿园学过一些英语,来到小学,活蹦乱跳的,激动的快跑到了讲台上,可是你让他认真读一个单词,才发现他只是“半壶水”,读的稀里糊涂,发音不准。而且,他们对待学习是一种好玩的心态,如果在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就立即打了退堂鼓。而有的同学在幼儿园没学过英语,自信心严重不足,上课不敢开口,更不敢举手,老师请他回答问题,他支支吾吾的,声音小到连他自己都快听不到了……

的确,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很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学习和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逐渐下降,自尊心和自信心越来越低。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他们很有可能转化为小学阶段的学困生和后进生,这将对他们的小学学习,甚至是一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笔者认为,帮助一年级新生实现成功的幼小衔接,最重要的莫过于帮助他们建立和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才不会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迷惘、不知所措。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我在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收效不错。

一、训练灵敏的耳朵

1.根据口令做出相应的回应。在我的英语课上,有很多的英语口令,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的倾听,并对不同的口令做出不同的回应。比如:我说“one,two”,学生要回答“three,four”,同时,把两手放在桌面上,背打直,腿放好。等这个训练熟悉之后,我就会稍微调整,改说口令为“three,four”,学生要能反应过来,立即说出“one two”。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倾听和辨音的能力,方法既简单,又有效,还很有趣。

2.制造神秘——用变幻莫测的声音抓住学生的耳朵。除了这些口令,我还注重声音和语调的变化。我常常在课堂上用讲故事的语调来上课,讲到关键的地方,突然停顿,然后很神秘的声音将降到很小,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听力。

二、训练伶俐的嘴巴

1.读唇语,观察嘴唇的变化——“看我72变”。有的学生不喜欢看着老师,他们眼睛看着某个地方,嘴巴却跟着老师读,读出来的单词当然是“不伦不类”,所以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能仔细观察我嘴唇的变化。

为了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我会在教某些单词的时候,故意不发出声音,只作出嘴唇的动作,让学生观察,然后再小声的读出单词的发音。这样,学生就能把观察到得嘴唇变化和听到的声音结合在一起,说出正确的发音了。

2.小小演员,模仿达人。能够正确地发音,这还不够,还要求学生把单词和句子赋予情感。那就是带着感情模仿,带着语调模仿。

在学习课文时,我总是要求学生能读出每个角色的特点,比如,玲玲从中国来到英国,还不够适应学习英语,所以,她在说英语时的特点是有一点害羞,而艾米本来就会说英语,所以她说英语时是很大方的,声音也会比较大声。根据每个角色的背景不同,我要求学生读出每个角色的差异。

三、训练专注的眼神

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注意力的发展上,低年级儿童易受外在环境的改变影响而分心,直接表现为好奇的外显反映,因此注意力集中的水准较低,亦不适合长时间又缺乏变化的课程与教学。

在课堂上,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要通过视觉的不断变化,动静结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

1.巧用评价方式让每节课都充满新鲜感。在我的课堂上,我努力让自己每节课对学生而言都充满新鲜感。除了丰富多彩的PPT图片,趣味横生的课堂活动,我还巧用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每天,每一个小组都是不同的代表,都有不同的使命。有时,他们每组代表一个热气球,这时,我会剪出三个不同的热气球,涂上颜色,把他们贴在黑板上,看哪一组的热气球最快飞到天空上方;有时,他们每组代表一只小猫,负责钓鱼,看哪一组钓到的鱼最多……这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他们对课堂的关注度。注意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有意的训练眼神。每节课上课之前,我都会有一些仪式。第一步是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桌面,第二步是静息,第三步坐端正,最后一步是要求所有的学生把眼神投向老师,面带微笑,保持5-10秒。

在这一系列的仪式之后,学生逐渐把刚才在课间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把状态调整到上课模式。

笔者从开学的第一节英语课开始,便从以上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表达习惯和专注力。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学生从幼儿园的英语学习模式,逐渐转化为小学的英语学习模式,他们从中习得的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更是从好习惯中受益匪浅!可见,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真的可以解决幼小衔接中,学生面临的许多问题,从而开启小学生的学习之门,让他们在小学学习中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刘东.对幼小衔教育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幼小衔接教学计划 篇5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动目标

一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二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

幼小衔接教学 篇6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21-1

一、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定位

作为人生起始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小学课程则是侧重于对儿童进行各科系统知识的传授。这两个教育阶段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都有差异性,同时又有连续性。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将幼儿园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两个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因此,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五化”课程衔接理念,即课程目标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

二、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应注意的问题

1.应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与沟通,促进两者双向靠拢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必将为儿童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语文学习做好准备,而小学语文教育也必须在儿童原有语文经验和能力基础之上开展,因此,加强两者的联系与沟通十分重要,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促使两者双向靠拢,真正实现衔接。幼儿园必须充分了解儿童进入小学后所要面对的语文学习任务与要求以及学习方式和环境的改变,有针对性地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如在培养儿童前阅读、前书写技能的同时可顺便告知其入学后要开始正规的识字与写字等学习,可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变得更加聪明等等,甚至有必要专门组织大班下期的儿童参观小学校园和小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让儿童不但有能力上的入学准备,而且有心理上的期盼和准备,能在进入小学后不陌生、不慌乱,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生活。小学则应在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帮助儿童尽快适应转变的工作。因此,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应该深入幼儿园,充分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以确保语文学习任务与要求的略前性,并通过开展“辞旧迎新”等活动,引导儿童运用语言回忆和分享在幼儿园度过的美好时光,同时感受小学这个新的大家庭亲切而友好的氛围,给儿童的入学生活创造良好的开端。

2.切实尊重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个别差异

幼儿园和小学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处于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儿童,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就从以活动为主导的学习进入了正规的课业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读写内容是对抽象符号的掌握,但这一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只是初步发展,因此,读写方面应适度,如过分拔高,超出了儿童的接受能力将不利于儿童的发展。书写对儿童的手眼协调、小肌肉的活动等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在小学初期学习文字应多认少写,且不能过分苛求书写的工整和规范,最好能激发儿童书写的兴趣和形成书写的自信。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也是非常重要,允许每个儿童按照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学习语文,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全班儿童的语文学习,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教学,加强个别指导,帮助每个儿童在原有语言水平上得到发展,并采用灵活而多样的评价方式,始终在语文教育中坚持面向全体、重视个性差异的原则。

3.平衡协调语文目标

为帮助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有效提高语文能力,这一时期的语文课程应分解语文能力的具体构成,针对该年龄段儿童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细化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例如听说方面,为了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听的习惯与说的积极性,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儿童通过对某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听、看、讲述、讨论等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相关话题、看图讲述、情景表演、木偶剧、小话剧等,使儿童之间、师生之间有交往、讨论、合作的机会,激发说话的勇气、兴趣,增强儿童口语表达的自信心,提高其表达能力。阅读方面,可注意培养儿童一定的读书技能,如幼儿按页码翻书,横排版与竖排版的阅读顺序,翻页的注意事项等等,小学低年级儿童逐步掌握朗读、诵读、默读等。识字方面,可加强培养儿童观察、分析、比较和分类的能力,采取有计划地观察图片、实物等引导儿童发现事物的异同,以促进儿童进入汉字学习后对汉字识记及辨析的能力。写字方面,注意通过各种游戏发展儿童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幼儿园教师还可利用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出现的“田字格”、“四线格”,让幼儿在格内构图,或设计游戏,做判定方位的练习。可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划线条的流畅性,提高对手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锻炼小手的灵活性,也可专门设计一些手眼协调的操作活动和书面练习等。

4.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标牌广告等等。但幼小衔接阶段的语文课程应结合这一时期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尽量选取浅近且贴近儿童日常生活的内容,采取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教学活动,如加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或运用声、形、色兼有的优良课件,积极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学习语文;通过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儿童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体验,自主学习;通过计算机网络环境,搜集资料,促进沟通与交流等等。

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小学应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语文课程的相互衔接,关注这一时期儿童的特殊需要,有效而科学地帮助他们平稳顺利过渡。

幼小衔接教学 篇7

一、解读数量关系的本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3]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版) 将数学界定为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一词在课程标准2011版引言部分就5次出现, 其中4次出现于对数感、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的阐述, 足见数量关系的学习对发展儿童数感、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的重要性。就小学低年级而言, 数量关系的学习对发展儿童的数感至关重要。课程标准2011版认为数感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换句话说, 理解数量关系就是要理解数、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的内涵及其联系。下面就此加以阐述:

数, 是用来表示量且能按大小顺序排列的系列符号。

量, 则指反映物体多少的一种属性, 表明该物体可度量。

当用某种方式度量物体的量时, 量就对应一个值, 当用数表示这个值时才有数量。数量即是用数表示的物体的量, 数量的本质应当是多和少。[4]其中度量方式、表示方式及其间的联系应予以重点关注。比如可以说“今年收了20担谷子”, 也可以说“今年收了1000kg谷子”。其中的“担”和“kg”表示不同的度量方式, 而“20”、“1000”则是不同度量方式下所产生的不同量值, 可以用诸如“绳结”、“算筹”等抽象层次不一的方式表示, 度量和表示联系在一起才能完成计数。数作为表示量的抽象符号之一, 这有助于简洁地确定具体量的值, 并理解不同量之间的关系。因此, 数量关系是指数量之间的关系, 即用数表示的物体的量之间的关系。数量表现为数与数等不同符号之间的关系, 其实质则是所对应的物体的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同样, 运算则应是用数和符号等表示的对物体量的操作。

值得再次强调的是, 数与量不是同一个概念。数是表示量的一种精确方式, 但不是唯一方式。事实上, 量的问题也能在没有度量的情况下思考。同时, 数除表示量之外, 还可以表示关系而不指向特定的量。比如, 一次生日聚会中有6个男孩、4个女孩, 问男孩比女孩多几个?差额2表示的即是关系。

二、学前儿童的数量关系经验和认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 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且据此进行教学。”由此可见, 了解学前儿童已有的数量关系经验和认识是教师处理好数量关系幼小衔接的重中之重。基于英国牛津大学特瑞齐纳·努内斯教授等人[5]的研究, 下面将学前儿童已有的数量关系经验和认识概括为两个方面:

1.学前儿童具有量和数的经验, 但两者缺乏联系

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 就已获得处理和比较量的经验。例如4岁儿童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公平地分东西, 知道分完后每个人都一样多。更小的儿童知道加一些东西意味着更多, 拿掉一些会变少。学前儿童也有学数数的经验, 甚至会正确地数数, 知道每个对象能且只能数一次, 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数同一组对象会得到同样的数等等。虽然学前儿童对量的认识在逐步增加, 也不断地学习数数, 但他们对量的理解和数的认识之间一开始并没有联系。比如, 让能正确分东西的4岁儿童先数一个人的东西, 然后不要数就说出另一个人的东西数, 大部分儿童 (60%) 不知道。即是说, 学前儿童知道每个人的量一样并不足以让其知道两个人的东西数也是一样。

2.学前儿童能用操作行为解决具体量的算术问题, 但不能迁移至数

学前儿童虽然不知道算术事实, 却已具有运用不同操作行为解决算术问题能力。尽管水平各异, 但这些行为往往与学前儿童的数数行为是一致的。如大部分5岁儿童都能意识到, 如果往一堆糖中添加3个, 然后再将这3个糖拿走, 糖的数目不变。

再比如, 给五六岁的儿童4个并排的小屋, 并告诉他每个小屋有3只小狗, 问一共有多少只小狗? 许多儿童会在每个小屋数三次, 直到数完第4个小数得出答案。

也就是说, 儿童在学校学习加减乘除法之前, 已经会用加法推理、乘法推理操作量, 并解决问题, 他们对加法的理解与对乘法的理解之间没有先后。但是儿童的不同操作行为或数法, 无论是添加、拿走、一对多还是分配, 均受制于具体故事或情境中的量, 难以应用到相应的数上。比如, 大部分5岁儿童没能意识到, 如果往一堆糖中添加3个糖, 然后再将另外3个糖拿走, 糖的数目也不变。

三、小学低年级儿童数量关系认识的发展

特瑞齐纳·努内斯教授等人[5]认为数和量之间的联系是丰富且多变的, 儿童对此的学习要相当长时间, 大概要3~4年。这几年中儿童数量关系认识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基于操行行为的内化, 联系量的多少与数的大小

应在数与量之间建立的重要联系之一是数数中的数字大小顺序与其表示的量的多少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呢?下面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如, 儿童怎么理解自然数序中任何一个数等于其前一个数加1呢?是儿童在数数的同时看到量在增大, 还是儿童先清楚感知差异、再综合信息、最后归纳推断出结论呢?

“任何一个数都等于其前一个数加1”是非常简洁准确的数学知识, 难以通过对量的增大的近似感知来理解, 也难以通过综合使用感知、语言和推理归纳得出, 因为这种说法没法推广, 难以说明儿童怎么理解“任何一个数都等于该数前的第二个数加2”, 如4等于2加2, 6等于4加2。事实上, 儿童是通过操作行为内化为行为图式获得洞察力的, 由此建立数与量的联系, 达成理解。在用不同方式操作对象的过程中, 如按对应关系放置物品, 儿童判断量的大小、是否相等等, 进而洞察数与量的关系, 理解数系不仅仅是一系列数字。

2.基于量的部分整体关系, 理解数之间的关系

儿童有关数之间众多关系的理解依赖于其对部分量与整体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当儿童能将其对量的部分整体关系的理解与数数联系起来, 他将理解数之间的众多关系, 如加法推理、加减互逆等。与前面论述一样, 儿童操作行为及其内化的过程于此也起到最重要作用。“添加”和“拿走”的操作行为有助于儿童理解量的部分整体关系。但有什么现象可以说明儿童成功将“添加”和“拿走”的操作行为内化为行为图式, 理解量的部分整体关系并将其与数数联系起来呢?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儿童已有5颗糖, 如果再给增加4颗糖, 一共有几颗糖?他们是从1开始全部数完所有的糖 (简称为“全部数”) , 还是从5开始往下接着数完所有的糖 (简称为“接着数”) 呢?这取决于儿童对量的部分整体关系的理解, 因为“接着数”是量的部分整体关系的抽象, 标志着儿童已将其对量的部分整体关系的理解与数数联系起来了, 理解了加数。也即是说, “添加”、“拿走”的操作行为和量的部分整体关系的理解与加法推理的发展紧密相连, 儿童将两组对象相加时行为转变的关键是从“全部数”转向“接着数”。事实上, 这也是儿童解决众多其他问题的必备前提条件, 比如将一个量加到一个不可见的未知量, 数一些不同面值的硬币并求其总面值, 学习在书写中用位置值表示数等等。

同样, “添加”、“拿走”的操作行为和量的部分整体关系的理解也为儿童理解加减的互逆关系提供了机会。换句话说, 儿童理解数的加减互逆关系要从理解量的加减互逆关系入手。这有助于帮助儿童克服逆向问题带来的困难, 不论是加法还是减法。例如, 小红有一些邮票, 她奶奶给了她2张, 现在她有8张。问她原来有多少张邮票?这里量是增加的, 但只能用数的减少来解答。或者如, 小红有一些邮票, 给了奶奶2张, 还剩6张。问原来有几张邮票?这里量减少了, 但要用数的增加回到没有给出邮票前。

3.理解并用数或数之间的关系表示量之间的关系

理解量之间的关系并表示成数及数之间的关系, 对儿童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对每位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 用数表示关系比表示量要困难得多。比如前面例子, 某次聚会中有6个男孩、4个女孩, 问男孩比女孩多几个?这里的2既不是男孩数, 也不是女孩数, 而是指男孩数和女孩数的关系 (差额) 。如果每个女孩要有一个舞伴, 问有几个男孩没有舞伴?这个问题就没有涉及关系, 所有的数均指向某个量。因此, 显然要比前一个涉及关系的问题容易。也就是说需要考虑量之间关系的问题比仅涉及量的问题要难。而且关系在数背景下比在量背景下更难处理。因为儿童已有的数数经验均是用数表示量, 是数物体而不是数物体间的关系。用数表示关系可能是真正需要数学教师帮助儿童迈出的第一步。

四、优化数量关系幼小衔接教学的建议

1.有效诊断儿童水平及其差异

可以评测儿童对数与量的联系、加法推理、加减互逆关系和乘法推理等的理解, 据此预测儿童在学习数学时可能存在的困难, 以便通过早期干预减少儿童的学习困难, 帮助儿童基于自我水平和特点进行数学学习。这有助于儿童学得更好, 获得更多进步和更高的学业成就。

2.注重建立数、量和关系之间的联系

在幼小衔接阶段, 整数用于表示量和关系。但学前儿童有关量和数的知识是分开发展的, 儿童在理解数与量之间的联系之前, 他们不能用其量的认识支持其对数的理解, 反之也一样。因此, 数学教师教学时应认识到建立数、量和关系之间的清晰联系对儿童成功学习数量关系至关重要, 帮助儿童联结其对量的理解和数的认识。

3.引导儿童有效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儿童能通过不同的操作行为或内化的行为图式解决很多不同的算术问题 (包括加、减、乘、除问题) 。数学教师应意识到儿童的数学推理种类 (如加法推理、乘法推理) 及其关系, 并了解儿童运用操作行为或行为图式解决算术问题能力的个体差异, 基于此进行教学干预, 帮助儿童运用他们自己的操作行为或行为图式解决问题。

4.强化教学设计, 突破学习难点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要认识到逆问题 (无论加法还是减法) 和用数表示关系等给儿童带来的困难, 教学时系统设计问题, 并辅之以课堂讨论, 为儿童提供更多机会, 使其在困难情境中运用知识方面取得进展, 帮助儿童理解加减互逆关系、用数表示关系等, 提升儿童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摘要:数量关系是幼小衔接阶段儿童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 对儿童数感发展至关重要。了解儿童的认识是优化数量关系幼小衔接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学前儿童对量和数的经验之间缺乏联系, 但能用操作解决具体问题;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识重在建立量与数的联系, 基于量或量的关系理解数或数之间的关系等。优化幼小衔接教学应基于儿童水平及其差异, 注重建立数、量和关系间的联系, 引导儿童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强化教学设计突破学习难点。

关键词:儿童认识,数量关系,幼小衔接教学,数学

参考文献

[1]李德明, 谢利民.幼小衔接数学教学的“问题化”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 2012 (5) :104-106.

[2]周希冰.试论数学教育中的幼小衔接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 1997 (4) :41-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幼小衔接教学 篇8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课堂常规,整队,广播操教学

一、课堂常规问题

一提到常规,可能我们很多体育老师都会头疼,每每都能听到同事下课回来说到,某某班学生上课纪律真差,某某班某某学生上课感觉有多动症一样总是开小差。是学生真的很不听话?还是我们老师没有用心去想想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去做?比如出教室排队,教室一喊出来排队,就听到“轰”一声,全班学生蜂拥而至,挤在前后门,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做,首先进出座位时,告诉学生出教室排队,进教室回到座位时不要拥挤这是没错的,而后可以这样组织学生,同桌之间,坐在靠里面的同学先慢慢出来,靠近过道的同学把凳子稍微收一收,靠近桌子坐,待内侧同学出来后,外侧的同学再出来,进教室时则相反。这样一个细节问题,看似很普通,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同伴之间的相互谦让的品质。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自然而然会在以后的的课上会做的更好。

二、整队问题

相信很多教一年级的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好不容易前一课帮孩子队伍调整好之后,第二课又有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以至于造成混乱的局面。很多时候我想大家可能都会心里想“: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聪明呢?一个简单的站位都做不好!”其实我们太冤枉孩子了,因为他们还太小,是刚从幼儿园,那个老师还拉着走步入小学,慢慢自己独立的这个阶段。他们的记忆思维定式还比较差,并且他们相互之间还是陌生的。我个人认为,排队固然是我们体育课上必教内容,但我们要知道,有些专用队伍,我们成年人都会排错,混淆,我们又怎么能用一个强加的思维定式要求一个六七岁的一年级新生?遇到这样的排队问题,我觉得首先我们教师的确应该花点心思去一个个帮学生调整好,这期间我们不能用一个老师的身份去严厉的指导他们,应该以一种大朋友,小伙伴的姿态去教导他们,这样他们应该更容易接受。其次,很多老师或许会利用整堂课40分钟时间去排队,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一年级孩子的感受?简单枯燥的排队需要这么一直进行下去吗?一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我在自己的课堂上,排队调整只花10分钟时间,剩下的30分钟,我以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去引导他们如何站队,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单纯的,这样一来,他们只会觉得一直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而我们教师则明白,我们在游戏中进行队列练习和巩固,并同时真正地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下来几堂课的重复练习,一年级学生很快就能找准自己相应的位置。

三、违纪问题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体育教师,想必大家也会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堂课上,你会接到十几二十次的学生“投诉”。“老师他推我”、“老师他带东西在吃”、“老师他在拣石头”、“老师他骂我”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应该去处理?还是随它去?这样的情况总让我们焦头烂额,心身疲惫,或者简单的应付学生说“我知道了”、“我等等去找他”、“你理他远点”。在学生站四路横队时候,碰撞,拥挤这类“投诉”的学生最多。此时,我们教师应该告诉已经站队完毕的学生,后排的同学不要太向前靠近,只能向后退,给你的小伙伴一些空隙好排队。从侧面插进来的同学,两边的同学相互慢慢的向一边移动,以便中间的距离留给那个在你们中间的同学。学生明白老师的提醒后边会自然的去照做,同时这类向教师抱怨的学生,也就随之减少了。还有在排队的过程中,难免有学生不小心碰到其他同学,此时,被碰到的学生就会向老师“投诉”说那个碰到他的同学打他。那么我们老师改怎么处理?是盲目的教育批评那个“打人”的学生,还是简单的一句“你站好,不要动来动去碰别人,不然请你去办公室。”出现这类问题,我的办法是:被碰学生应该先告诉碰到他的同学,如果是无意的,那个碰到别人的学生,应该接受对方向自己提出的问题,然后道歉。如果是有意的,被碰者应先口头警告那个碰自己的同学,如果当口头警告无效时,则应该举手示意老师来处理。我认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这样做可以适当的提高他们在与同伴发生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避免教师“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去解决。

四、广播操教学问题

教广播操一直是我们体育教师比较“害怕”的问题,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他们自控能力差,身体协调欠缺,不能够达到我们教师预期的效果。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做?其实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要当做任务去完成它,不要等到临时抱佛脚,用两三周时间去速成。其实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木头人的游戏来完成广播操教学,因为传统的广播操教学模式一系列动作技能如前平举、侧平举,学生的各身体机能还没有发展完好。所以在进行广播操教学时,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木头人的游戏进行,当教师喊完游戏口令时,学生相应做出广播操基础动作如侧平举、侧上去、前平举,前后踢腿固定动作等。因此在游戏教学中相对应的会保持较长时间的动作定型。这样一来在有了一定的动作规格基础后,我们教师再来进行广播操教学,想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吧,一年级学生也会觉得学习广播操其实也没那么枯燥无味。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篇9

关键词:幼小衔接,重要性,方法

一、为什么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方式不同。

在幼儿园, 教育方式多以游戏为主, 老师们会用多种方式来教育学童, 学童在幼儿园生活比较随意, 没有太多的约束。 而在小学中, 教育方式以课堂学习为主, 且在课堂上有课堂纪律的约束, 回到家也有家庭作业。如果不做好这中间的衔接工作, 孩子们因为生活和学习方式的突然改变一时间难以适应,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也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2.学习环境的改变。

在幼儿园中, 孩子们有很大的活动区域, 活动方式也比较自由。到了小学, 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中, 且因为课堂纪律的存在, 孩子们会受到约束, 而且这种约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学习内容不同。

在幼儿园教育中, 老师传授给学生的是浅显易懂的非学科知识, 多的是动手能力及合作之类的能力培养。在小学教育中则是以学科教育为主, 开始对孩子们进行系统培养。这两者的差异如果不进行衔接工作的话是很难让孩子一时间接受的。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 幼儿园到小学是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同于幼儿园时期的自由、无拘无束充满趣味性, 小学时期更多的是繁重的作业, 枯燥的课堂, 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不做好衔接工作的话会使孩子们产生恐惧的心理甚至是厌学。 许多孩子在第一天上学的时候, 对小学的生活还抱有很大的好奇。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 他们开始不适应小学生活的节奏, 有可能开始产生厌学的心理, 有的内向的孩子甚至会更加的孤僻。

当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 祖辈和父母的溺爱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唯我独尊” 的坏习性, 如果不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不会合作, 缺乏人际交往和合作的机会, 会渐渐被同学孤立, 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在平时生活中向孩子传递小学理念。

小学和幼儿园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为了防止孩子在出入小学产生不适应,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小学的理念, 让孩子潜意识中慢慢熟悉这种生活方式, 这样在出入小学学习时, 会省去很多麻烦。 例如, 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 有自己的作息规律;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 培养其动手能力:教会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私人空间等等。

2.和幼儿园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家长可以和幼儿园的老师商讨如何让孩子开始接触小学的理念, 幼儿园的老师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 家长如果可以和老师交流, 衔接工作的实施效果便可以事半功倍。例如:家长可以和幼儿园的老师一起合作, 根据各个孩子不同的情况, 拟定不同的衔接工作计划。在幼儿园升入小学期间的几个月中, 具体实施, 便可以收到很不错的成效。家长可以在家里布置一些小的任务, 这些任务应该与小学中的相似, 比如扫地, 擦桌子, 或者是整理自己的书桌等等, 如果家长可以在这几个月中培养出一些好的习惯, 那么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学习的时候会显得更加的从容自得。

3.慢慢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

在幼儿园中, 孩子一般没有什么作业, 生活也十分的无拘无束, 但进入小学后这种情况会改变。为了让孩子们从容地面对小学的学习任务, 家长应该在这几个月里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 家长们要有一份比较详细的计划, 这份计划应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其次, 因为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毕业, 一时间难以接受较大的学习任务, 家长应在一开始布置较小的学习任务, 可以是手写的, 也可以是口述背诵的。除了学习的习惯要培养之外, 集中的注意力、坚持力、毅力等也可以在这份计划中有所涉及。

4.和校方合作, 让孩子提前感受小学生活。

与小学校方合作, 以幼儿园的毕业班为单位, 参观小学的课堂、阅览室、早操、升旗仪式等, 让孩子提前感受小学的氛围, 可以使他们对这种生活产生一定的向往。

小学的老师也可以提前向学生介绍小学课程以及其他小学特色的部分, 吸引孩子兴趣, 使他们对小学产生向往, 这种向往会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 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让花朵健康成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可以使孩子们提前感受小学的生活, 提前适应小学, 这对他们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可以提前培养孩子们的能力, 使他们对小学的生活有更好的认识以及心理准备, 这样可以使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 为我国社会的建设储存了一些后备人才, 对社会的发展和建设都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周蔓雪.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新认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 (1)

如何抓好幼小衔接工作 篇10

一、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为入学奠基

孩子上了小学, 学习就成为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这与在幼儿园以玩为主的活动形式完全不同。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入学准备就会对今后的学校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 幼儿园很重视对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 比如, 升入大班后, 幼儿教师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采取提醒和及时鼓励的方法, 如果孩子忘记了或者没完成任务, 家长应该给予及时的提醒、帮助和鼓励, 而不是在教师面前替孩子找借口和理由———轻易地错过培养孩子任务意识的机会。

二、培养幼儿的服务能力, 为学习铺路

适龄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 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有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 上了小学的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 在幼儿园, 我们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游戏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比如, 整理小书包比赛、穿脱衣服比赛、对错问答游戏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个性品质, 为成长架桥

大多数孩子入学时还没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较稳定的情绪, 他们需要相关的个性品质来适应学校生活, 形成这一切需要时间和训练。在幼儿园我们应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强化孩子们良好品质的形成, 这些品质包括:自信、独立、动力、好奇心、毅力、合作等。

四、培养幼儿的评价意识, 为发展护航

为了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 教师尝试把教育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每个幼儿身上, 在对幼儿评价时, 班班尽显特色, 比如, 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评价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得到不断转变:在关注幼儿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改变了平时对幼儿的主观臆断, 比较科学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 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教师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更细心地了解、观察每个孩子, 写好评语。

重视学前教育, 抓好幼小衔接工作, 确实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为了孩子们的明天, 更为祖国的明天, 让我们都来共同努力, 抓好这一关键时期的工作!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帮助幼儿较好地适应小学生生活的基础。”

幼小衔接工作初探 篇11

关键词幼小衔接 学习适应性 社会适应性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是成长的一次延伸,但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层面,儿童将面临学习适应性与社会适性两方面的困难,将会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这一切给幼儿园大班教师出了一道题目:如何做好学前幼小衔接工作?

一、学习适应性的调整

1.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幼儿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在保持幼儿教育活动多样性、趣味性的同时,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活动中,更加注重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使教育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调整幼儿的活动习惯,增强幼儿学习的适应性。首先要适当调整作息时间表,缩短午睡时间。延长课时,将上课时间适当延长,与小学接近。设立幼小衔接专用教室,按照课堂教学的形式摆放课桌椅,组织幼儿进行学习,促进幼儿在入学前作好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持续性。同时,开展常规的行为习惯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如让大班幼儿每天背书包上园,书包内装上学习用具,教师给幼儿教授用具的使用方法、功用及整理书包的方法和习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等。这样潜移默化地过渡,多数幼儿入小学后都能较好地适应。

二、社会适应性的调整

1.加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幼儿进入小学后通常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强,对此,应从培养幼儿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作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幼儿心理学中讲到:“4~5岁的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让幼儿完成适当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任务意识。教师不妨通过适当的作业、值日等工作让幼儿尝试做一些具体而又简单的工作,并采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对完成任务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例如,我们根据幼儿园的活动内容,设计一些亲子作业,如母亲节让孩子向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件小制作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培养幼儿准确表达他人意图的能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能清楚地向家长转达学校、班级的信息,并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心理学家卢格说过:“人类的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展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进入小学后,能否很快地融入新集体,与新老师、新同学友好地相处,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大班老师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培养孩子善良、诚实、守信、开朗、热情等良好的品质。另外,还要经常通过同年级的“班级联谊”以及不同年级的“大带小、大帮小”等活动,使孩子们大胆地与同伴交往。如在“大带小”活动中,班上幼儿与年幼伙伴交往,这下子,他们既是哥哥、姐姐,又是活动的领导人、小指挥者。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既要关心年幼的小伙伴们,又要发挥领导才能,说服年幼的小伙伴服从自己、信任自己。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另外,还要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在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从而有效地增强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3.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大班的孩子大多向往小学的学习生活,愿意做一名小学生。但也有一些幼儿,由于种种原因会对上小学产生惧怕心理。对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不妨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启发孩子多动脑筋,不断探索新知。给孩子讲科学家小时候爱科学的故事,带领孩子做些有趣的小实验,培养他们爱科学、爱知识的品质及广泛的兴趣。当孩子渴望学习时,就可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另外,还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参观和观摩活动。如参观小学的校园、观看小学升旗仪式、看小学生上课、与小学生联欢等活动。参观和观摩活动,幼儿始终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所接受的信息比书本上的图画、教师的讲解生动多了,孩子们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使他们对学做小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既满足了他们入学前的心理需求,又使他们得到了一次有意义的体验。上课时会有意识地使自己坐端正,学习的持久性和任务意识有所提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如何顺利进行幼小衔接 篇12

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至关重要, 因为对孩子来说, 升入小学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规律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果幼小衔接不当会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幼小衔接呢?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中的一个过渡时期, 也是一个平稳有效的衔接过程, 同时也是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与重视。因为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对孩子以后能否接受好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幼小衔接不顺利就会造成很多问题。

二、幼小衔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已小学中的课程来作为办园标准, 并以不断提高成绩作为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手段, 但却严重与幼儿教育脱轨。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 要求“幼儿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 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幼儿园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 都过分的以“智”的发展来制定课程, 限制儿童的发展, 并且只以学生成绩来说话, 在学习时间和内容组织形式上不考虑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承受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 致使儿童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从而缺乏学习兴趣。

(二) 幼小衔接出现断层, 差异性明显

由于幼儿教师不了解小学的教学大纲与教材, 一直以轻松的氛围进行游戏式学习, 没有考虑到马上升入相对紧张的小学环境。同时小学老师也不了解幼儿教学的特点, 没有考虑环境变化对孩子的影响, 只是按照小学的紧张学习气氛来进行教学。各个时期的老师只是根据本学年段的学习内容来要求学生, 不考虑本时期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 这是不科学的, 也易造成儿童心理与生理上的极大不适应, 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突变感”。在幼儿园时期主要以游戏来进行教学, 环境舒适放松, 学习时间也较自由, 并有老师时刻的守护照顾。而到了小学, 一个班级每一节课只有一到两位教师, 老师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位学生, 并且上课氛围较严谨、紧张, 时间较长。这就致使儿童产生心理和生理问题, 如厌学, 缺乏学习兴趣, 身体疲劳, 情绪低落, 不愿与他人交流, 自卑等一系列问题。

三、幼小衔接问题的解决策略

以上幼小衔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绝不能忽视, 而且我们要根据这些已出现的问题并将其逐一解决, 并要预见性的做好其他工作, 以防其他问题的产生, 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将影响孩子是否能顺利接受教育。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研究, 解决策略如下:

1.幼儿园应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要明确教育既是阶段性的, 又是连续性的。要充分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特点, 又要了解在小学的特点, 根据各时期不同孩子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如现在有的幼儿园开设小、中、大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 就是来循序渐进的进行转变, 这样一点一点的与小学靠拢,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慢慢改变, 使儿童在不经意间就接触到小学, 不会由于转变太快而造成儿童的不适应。像小班时主要教学方法就是在游戏中学习, 做任何事情都有老师陪伴;到中班时就相应的减少游戏, 鼓励自己动手;到大班时就更接近小学教学方法。当顺利进入到小学时, 小学老师也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

2.重视儿童情商的发展, 以能力为重点。对于基础时期的孩子来说, 知识的学习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先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之后, 他们才更乐意去接受学习。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都非常缓慢, 还可能造成厌恶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先慢慢引导出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这样他们就会主动探索知识, 在兴趣中就接受了知识。所以, 我们要在智的要求下, 更注重孩子们情商和能力的发展, 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孩子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团队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的主动能力。当这些能力孩子们都掌握时, 知识的获得就会轻松很多, 对于在以后的接受教育中也会得心应手, 事半功倍。因此, 幼小衔接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幼小衔接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是基础教育能否接受好、完成好的重要保证, 也是孩子未来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虽然我国幼小衔接仍处于探索阶段, 不断寻求幼小衔接的途径。但是我们可以经过努力不断分析、研究, 整理这些经验从而来帮助儿童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健康、快乐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使孩子的人生中不留下遗憾。

参考文献

[1]赵月娥, 庞威.我国有效衔接现状透析[J].内蒙古教育, 2008 (5) .

上一篇: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下一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