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2024-09-11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共9篇)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篇1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因此就对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细读来增加对文章的感悟,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文文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读,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意味和意境,从而能够更好地构建教学文本,深化教学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跟着教师进行文章细读的时候,学生能够在对反复斟酌之中获得阅读知识,语文素养也在反复的训练之中逐渐提高。

一、当前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教学的现状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尽管阅读的细读教学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其预期的效果,具体的表现主要如下:

(一)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对于什么事情都是充满着期待,但是由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得学生并不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参与文本细读的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就没有被激发出来,这样的教学自然就不理想。这就给教师的教学一个良好的启示,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从而使得学生愿意参与到文本细读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过深

有的教师在进行文章的讲解的时候,喜欢从文章的各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希望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更全面、更立体的理解,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忽略掉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对文章有过深的理解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其次就是教师在对文章进行大量的解读的时候,势必会占用掉大量的教学时间,这样就不能够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思考,这就使得本末倒置,学生的文本细读的能力还是没有得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也不会得到锻炼。

二、改善中低年级语文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创新,尊重多元解读

教师在进行语文文本细读的教学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小学生的思维都比较发散,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往往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尊重学生的这样一种多元化的解读,不要用统一的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实际上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读者和作者之间本身就是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的,不论读者如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也是不能够完全体会作者的意思的,因此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阅读。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无论思维多么的发散,都是需要在一个范围内的,不能够和作者的本义发生太大的偏差,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必须要注意无论怎么解读,文章终究表达的是和“哈姆雷特”有关的。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小鹿的玫瑰花》这课的时候,在文章的结尾处,鹿弟弟对小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看来你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教师此时就可以让学生来品读一些这句话里面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思,“既然小鹿不能看到自己种的玫瑰花,那么为什么还是没有白种呢?”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就会说“因为小鹿种的花给黄莺和微风带来了欢乐,帮助了别人,因此就是没有白种的!”学生这样的回答就是抓住了文章的精髓,这也说明孩子们怀着一个善良的心。但是有的小朋友就说“我觉得还是很惋惜,明明辛辛苦苦种了玫瑰花,没有看到就是白种了!”教师面对学生这样的认知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要引导学生用一种真善美的心态来进行阅读。经过这样的一个练习的过程,学生就会知道在进行细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限制地品读,而是要遵循文章最基本的规律的,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做出个性化的解读。

(二)注重整体阅读,挖掘文章空白

语文的文本细读就是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能够放慢自己的阅读速度,使得学生能够细细品味文章的字句和含义,但是对于文章中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就会破坏文章的美感,因此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部分和整体结合起来。在进行整体阅读的时候,能够获得完整的文章信息,对文章的整体感情基调和核心价值观能够做到完整的把握,一切细读都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否则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往往会纠结于个别字句,破坏了整个文章的美感。在整体把握文章以后,再对文章中细节的遣词造句进行品读,分段分层次地进行阅读,对文章的上下文的逻辑进行把握,品读文章的关键字词,来对文章中的空白进行解读,从而提出作者的用心之处。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手捧花盆的孩子》的时候,文章中出现了一个细节,就是国王在走过孩子的身边的时候,“脸上没有露出一丝高兴的表情”,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来对这句话进行品读,“那些花盆里面的花明明就很漂亮,为什么会不高兴呢?”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来对文章中的这些留白进行品读,“是不是因为那些花并不是国王给的种子种出来的花,所以才不高兴呢!”在整个文章中就需要围绕“种花”、“开花”、“不能开花”这样的关键词,进行品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很快的把握文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一个解读过程,学生在自己进行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地去品读关键词,在不断地练习中就会形成敏锐的语感。

(三)尊重学生认知,深入浅出教学

在进行语文文本细读阅读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还不足,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需要辅助学生进行阅读,但是教师也不能够将自己的成人化的、专业化的理解完全传授给学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学生直接接受教师给的答案是不能够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细读教学的时候就需要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所谓的深入浅出,指的就是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深化文本的阅读,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浅化,通过浅白的语言来解读文章的内容,使得学生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深入阅读的时候,让学生不仅要注重字词句的细化,还需要注重从文化背景、人生体验以及审美情趣等来进行细化。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回乡偶书》的时候,在诗中出现了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要“笑”,一个“笑”中蕴含着怎样的感觉。有的学生会说:“就是因为诗人的样子太奇怪了,觉得很搞笑,所以才笑!”教师再接着引导学生“诗人在看到这个‘笑’的时候是这样的情感,难道也是高兴的样子吗?”学生回答不上来以后,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细读,“是不是一个‘笑’字就表现出了诗人的无奈,诗人回到家乡以后对物是人非的状况已经感到无限感慨了,孩童不经意的一个‘笑’是不是给了作者重重的一击,看似平淡的一句,戛然而止,有问无答,余音绕梁,将作者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训练,能够使得学生把握文章的精髓,在对个别关键字眼或者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品读的过程中,能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也会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摘要:阅读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后期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细读阅读习惯,在慢慢体会之中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精髓。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的细读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中低年级,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策略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篇2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具体要求是: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我在指导学生看图写作时是这样做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从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开始,教学生学会“看”。首先,分小组讨论图上都画着什么。找小组代表说一说,这时课堂气氛很活跃,其他学生也争着抢着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看看图上他们都在做什么。老师逐步引导,学生兴趣浓厚,虽说是一年级学生,但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最后,再让他们猜猜图上画的应该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地点很好猜,猜时间就有难度了,于是我补充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试着让学生说春天都有哪些景物,孩子们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小树、小草、小花、小燕子……这可是孩子们的强项,什么夏季、秋季、冬季都不是问题了。最后,我告诉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他们都在做什么的先后顺序写下来。写完后再让孩子们读一读,看到有同学美滋滋地读,其他孩子也抢着把手举得高高的。

俗话说: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教一年级小学生作文,主要是要教会学生说话,所以我有目的地每天安排一节说话课,要同学围绕一件事、一个中心来说话。或者讲故事,或者叙说生活中一些事的过程,或者复述家长、邻居们的话,鼓励孩子们多说,然后把所说的记录下来,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东西可写,不会发愁写不出东西来。其实教一年级学生写作文,并不是很难的事,只要我们有耐心,有爱心,肯花心思。

到了二年级,我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读一些喜欢的课外读物,并积累一些自己认为好的词或者句子,摘抄到日记本上。作文时,我会要求学生在每篇作文里都用10个左右自己积累的词语,尝试着用两个以上自己积累的优美句子。这时的课文已经接触了一些简单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我再利用课余时间从网上和课外读物上给学生们找一些和生活有关的比喻句和拟人句,让学生每天上语文课前都各背诵一个,同时每天挑选一个典故和成语故事,认真积累。俗话说“厚积而薄发”,积累的东西多了,那么写作文也就容易多了,有文采多了。二年级的同学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在课余时间,我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社会。这样学生写的东西就既有内容又有了点小文采,看起来就有模有样了。

三年级,随着学生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他对生活的感悟力和洞察力也就越强,作文可以说的话也就越来越多,在这个时期,我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到了材料的取舍和文章的结构上,让学生逐渐学会重要的要多写,简单的要略写,要在突出中心上下工夫。同时一二年级养成的积累习惯仍然要坚持,这样作文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我又加入了赏析课和欣赏课,让学生从美的文章中学会结构,陶冶情操,认清作文的主流还要弘扬真善美的东西,那么在他自己的作文里,主题也就昂扬向上了。三年级作文的讲评课也是我特别重视的,在课上帮同学们分析自己的作文,学习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在欣喜中收获自信。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篇3

一、发现问题是创新意识的基础

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思考以及质疑的精神, 这样才会引导学习主体生发出一种探究的欲望。正如爱因斯坦所言, 质疑的作用常常要比对问题的解决更为关键。在英语课文教学中, 学生只有敢于提出问题, 才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例如:牛津小学英语4B下学期总结in、on、at用法时, 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要求学生在第二天课堂上把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说出来, 比比谁提得更多更好。这时, 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in和on:长在树上的用on, 不是长在树上的用in, at又在什么时候用呢?on, at, in这三个常用介词都可以表示时间和地点, 但具体怎么用呢?学生在提问题时, 充分开动了脑筋, 总想提出一些与别人不同的问题, 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主动自主学习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由有疑到敢问, 由敢问到联想, 正是创新的美妙前奏。学生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 受到启示, 触发联想, 产生新的观点, 也就萌发了创新。

二、民主和谐是创新意识的氛围

小学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 更渴望外界给予的肯定。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 就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氛围, 适当地给予学生多一些的肯定, 充分挖掘其英语知识构成中的亮点。如在4B下学期be动词的复习要点中, 总结了be动词的用法。在讲用法前我试着先让学生做了以下练习, 85%以上的学生都能正确地完成以下题目。

1. ________ you a doctor?

2. I ________ in Class One, Grade Six.

3. What ________ that?

4. What row ________ you in?

5. How old ________ you? I ________ eleven. ________ you eleven, too? Yes, I ________ .

6. ________ this your new coat?

7. Hi, Peter. This ________ Dick.

8. Excuse me. What ________ your name?

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看谁是回答这些英语问题的佼佼者?“佼佼者”这样带有光环的称谓对于小学生而言, 就会形成其努力思考、大胆展现自己的强大动力, 从而让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be动词的用法。接着让学生根据题目总结be动词的用法, 教师最后只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由此, 我们就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因势利导, 将“very good”、“你很棒”等这样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 无形中就会构成小学生展现自我的动力之源。

三、多向思维是创新意识的核心

多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多向思维是从不同角度, 对已知的条件进行分析综合, 实现问题的解决。比方说, 在训练学生掌握“What is this in English?”这个句子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具或者一些小动物等, 直接展示实物或者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展示图片, 并将其融入到一些对话情境中。学生们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之后, 就会踊跃回答:This is an apple/a pencil/dog...。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被调动起来, 很轻松就掌握了授课中的重要句型, 我们再发挥小组合作讨论的优势, 自然达到了一种拓宽知识面, 培养小学生开拓思考空间的目的。学生们在自我创设的情境中, 利用口语将内心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 既锻炼了自身的口语表达水平, 也在自我创设的情境中添加了自我创新型的表达内容, 加之教师的肯定性的点评, 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就会不断提升。这样灵动的授课氛围的构建, 正是体现了新课改模式下对于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要求, 打开了英语教师“一言堂”带来的症结, 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了授课情景之中, 将传统的学习英语的模式“要我学”, 转化为了“我要学”的新型模式。

四、鼓励求异是创新意识的手段

探究我们人类对于创新意识的渴望程度, 我们会发现, 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份渴望自身是一事物的探究者、挖掘者, 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更是凸显着这样的需求。学生都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希望自己的答案是别人没想到的。这也就是他们萌发出的强烈的创新意识。对这一点,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鼓励他们求异, 寻求与别人不同的解答内容。如在教完26个字母后, 给学生一个填字母组成一个单词“h _ t”这一联系内容时, 要求学生补上一个字母组成不同的单词。学生看到题目, 自发性地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一部分学生更是生发出了一种与新校本不同的观点, 但是和原来所存储的知识又有很大关联的问题, 那么, 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 并给予一定的肯定, 将学生的这份自我创新的意识提升到更有助于学习的高度, 挖掘其创新潜质, 成为英语学习的强大动力。

五、动手操作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大脑与手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二者是互为促进的因素。大脑的思考和手势表现之间相互融合, 具体的行为对于学生大脑的创新意识有着巨大的推动效能。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感官, 包括脑、口、手参与其中, 就会不断地探究出新的问题。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当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英语知识构成水平为依据, 创设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相关感官参与到教学情境中, 从而将其创新潜质激发出来。比如我在教表达感情和感受方面的happy、sad、hot、cold等单词时, 就用动作及表情展示其特点, 并鼓励其最大的想象力。如教授hot (热) 时, 我用语言描述并鼓励他们演示热的动作, 热的程度, 有些同学甚至脱下了毛衣, 反之, 在教授cold (冷) 这个单词时, 我自己几乎用颤抖的声音发音, 于是, 教室一片瑟瑟声, 真可谓“可怜身上衣正单”, 都不由自主地抱紧了胳膊。因此,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运用恰当的体态语及面部表情, 学生就会特别感兴趣, 并且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内容, 使记忆更加深刻。学生在操作中跳出了教材所确定的框框, 萌发了创新的意识。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篇4

“数”和“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贯穿小学数学教材的两条主线。“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表示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

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阅历浅,解决问题能力有限,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较感兴趣,低年级学生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此,“数形结合”是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利用课本中的图形,从图中读懂重要信息并整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让学生通过“形”找出“数”。在小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学习领域中,都能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我们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初步整理了小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各教学领域的渗透点:(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及计算,都能借助小棒图、计数图来理解算理、法则和方法;(2)“空间与图形”:可以借助数的知识及数量关系进行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3)“实践与综合应用”:从所给问题的情境中辨认出数与形的一种特定关系或结构,运用画线段图、画分析图、画示意图等方法分析理解;(4)“统计与概率”:通过图形演示移多补少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下面,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一、“数形结合”在中低年级《基本概念》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基本概念,形成整个数学知识体系。数学是思维的阶梯。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无不充分体现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建立起整个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刚学习数学知识时,教材首先就是通过数与物(形)的对应关系,初步建立起数的基本概念,认识数,学习数的加减法;通过具体的物(形)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比较长短、多少、高矮等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图形的认识与组拼,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同时,也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把数与形联系起来,数形有机结合。在以后年级的学习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数与形的结合就更加广泛与深入。

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乘法与除法的意义》时,通过数与物(形的)对应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与除法的意义,并抽象地运用于整个数学学习中。

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通过具体的形的操作与实践,让学生充分理解“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数学概念,掌握运用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加减等,使数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的知识。

在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的学习中,小数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它与分数相比更加抽象。我们同样是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小数的性质。通过1米=10分米,让学生理解1分米=0.1米,并类推出1厘米=0.01米,1毫米=0.001米;通过数与形完美的结合——数轴,让学生理解小数的组成、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与整数的关系等。

总之,一句话,数形结合贯穿着整个数学领域,在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维能力中起着十分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数形结合”在中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渗透

1.低年级计算

我们都知道,计算是在数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如:1+1=2,怎么想的?“一个苹果,再拿来一个苹果,就是2个苹果。”或“一根小棒,再拿来一根小棒就是2根小棒”。当我们把1+1用实物摆出来时,问题就解决了。于是9+1,就是“9根小棒,再拿来一根,就是10根小棒。”所以,9+1=10,10根又得捆起来表示1个十。

接着就是20以内的进位加。9+2=?学生回答“11”,说说想法吧。这是,孩子们开始带给我们惊喜了,因为牵扯到算法多样化了,如“9根小棒,加1根是10根,再加1根,就是11根。”看还是把数字、算式和实物结合,“因为9+1=10,我先把2分成1和1,那其中一根和9凑成10,10再加1就是11。”凑十法又出来了,还是“数形”结合。当然,低年级的孩子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不用小棒也能说,但显然,用小棒边摆边说的方法,讲的孩子清楚,听的孩子也明白。再学8+5,7+6,5+6时,孩子们还是,拿出小棒,再摆,再想,再说。而且,当我们老师在辅导孩子计算时,用小棒演示算理、算法,也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再说20以内的退位减,如13-8=?那我们再抛出问题后,孩子们就的想了,1捆小棒零3根,要去掉8根。一种方法,先去掉零着的3根,再破捆,再去掉5根,剩5根。还有一种办法,10-8=2,那我们从成捆的里面拿走剩2根就是8根,剩的2根加零的3根就是5,所以13-8=5。就这样,抽象的“破十法”,又通过摆小棒、拆小棒解决了。看着实物,理解算理,掌握方法,不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吗?

再说多位数的加减法,在低年级教学时,我们还也是通过摆小棒,让学生明白,根加根,就是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要进一,也就是满十根小棒要捆一捆,而且要放到成捆的里面去。捆加捆,就是十位上的数字相加。所以我们再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既是相同计数单位对齐,也是实物中的根和根相加,捆和捆相加。我想在这里用摆小棒的“数形”结合法,也能很容易得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吧!

最后说表内乘、除法。3×2=6,怎样教学此题的算理,算法?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引入此题时,情景一般是这样的:3组,每组2个圆(或其他事物),看图列算式,明确既可以2+2+2=6,还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3×2=6,或2×3=6。再如12÷4=3,表示什么意思,就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的3个。当然还有另一种含义,我再次就不再赘述了。细想来,我们的小朋友们,运用具体的“形象”去理解抽象的“数字、算式”是不是渗透在我们教学的很多环节呢!

2.中年级计算

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依据主题图学生不仅能独立口算,而且算法多样。(1)20×3=20+20+20=60(2)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3)因为2×3=6,所以20×3=60

在教学14×2的笔算时,根据上面的主题图学生也能独立探究算法:先算2个十是20,再算2个4得8,最后把它们合并起来一共是28。然而,如何帮助学生把算理与算法结合起来,将算理内化成算法,把思考的步骤与过程用竖式的形式呈现?用竖式计算14×2的结果是一个抽象过程,离开直观的图形支撑,直接要求学生独立建立竖式模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此时教师仍然可以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经过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如,根据计算的先后顺序分步展示课件:2×4计算的是图中的哪个部分?1×2呢?,这样把图式结合起来,通过竖式与图形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发现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三、“数形结合”在中低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渗透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借助形的具体直观性和数的精确性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如边长、角度等等,通过研究数据理解图形特征,也就是数形结合中“以数解形”的应用。数形结合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初步的几何知识体系,发展空间观念,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一年级下册图形的组拼中,通过数图形,如,让学生不断地把玩方积木,用多少不等或相等的积木不断堆砌不同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的结合,感知空间图形,进而抽象出一排有几个,有几排,有几层等空间观念,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等奠定基础。

在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中,通过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放长方形面积,摆出长有几厘米就能摆几个,宽有几厘米就能摆几排,抽象出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与宽的乘积。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时.既用图形演示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又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的度数计算出三个内角的和为l8O。注重学生用数来表示形.用数来具体量化形.从而解决形的问题。又比如《三角形分类》:出示书 24 页找一找,填一填,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分类。教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角的特征将这些图形进行了分类,那么你能不能根据边的特征将它们重新分类呢:”教师:“你打算怎样去研究它们边的特征?”生 1:“测量各边长度,然后观察比较”生 2:“我看到有些是一样长的,可以把两条边长度相等的分成一类,都不相等的分成一类。”教师:“看起来相等,要验证的话怎么做?”生 3:“测量”生 4:“测量会有误差,不如对折后看是否重合。”教师:“如果两条边能重合说明了什么?”学生动手实验,将图形按照边的特征分类。反思:我们常常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授之与渔”,就是要帮助学生整理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来三角形边的特征是很抽象的,但是理解清楚就是根据边长来分析,把形的问题转化成数的问题就很清晰了。但学生又想到了测量是有误差的,那么可以利用操作,利用“形”的比较来验证,实现了用“形”的优势弥补“数”的不足。

四、“数形结合”在中低年级《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中的渗透

在教学中,如果不采用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直观化,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掌握运用。

在一年级下册刚接触比多比少应用题教学时,通过数与物(形)的对应关系,帮助学习建立起同样多、多的部分、少的部分、大的数、小的数等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理解掌握比多比少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求大的数用小的数加上多的部分(或少的部分),求小的数用大的数减去少的部分(或多的部分)。有的学生在刚学习比多比少应用题时,未能很好的建立起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未充分理解掌握比多比少的基本数量关系,而是机械地记忆“多”字用加法,“少”字用减法。这样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的还不在少数。

在二年级上册进行倍数应用题的学习时,教材首先是通过数与物(形)的结合,帮助学习初步建立起倍数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是多少。在学生初步建立起倍数的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数与形结合,即画线段图,帮助学习理解掌握倍数的意义。在这里,教材从最初的最直观的数物(形)结合,逐步过渡到由图形代替物体——数形结合,初步建立起数学语言——数与形,使学生逐步从最直接的感知发展到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初步建立起今后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与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数”与“形”互译的数形结合思想,即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译成图形,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再根据对图形的观察、分析、联想,逐步译成算式,以达到问题的解决。

三年级下册重叠问题(P108例1: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语文组:杨明、李芳、刘红、陈东、王爱华、张伟、丁旭、赵军;数学组:杨明、李芳、刘红、王志明、于丽、周晓、陶伟、卢强、朱小东。参加课外小组的学生有多少人),教学中,引导学生数出参加语文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组有有9人,但这两个小组没有8+9=17人,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出韦恩集合图,让学生充分明白:有3个重复的,8+9多计算了一次,需要减去,两个小组实际只有8+9-3=14(人)。

四年级下册在植树问题中(P117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只有通过画图,让学生充分理解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两端要植:棵数=间隔数+1,两端不植:棵数=间隔数-1,一端植:棵数=间隔数。

二年级上册(P99例1)与三年级上册(P112例

1、P113例

2、P114例3)排列组合中,如果用高中数学中什么是排列、什么是组合来教学生,学生只能是“坐飞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采用数形结合——连线的方法,既做到不重不漏,又不把排列组合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还让学生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在策略问题中,运用数形结合,画图形操作,让繁琐的语言叙述直观化,简单明了,化难为易。在找规律教学中,通过画图操作,逐步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以上等等,都是通过数与形的有机结合,使以前认为普通学生学习起来较难理解与掌握的奥数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学生人人都能掌握运用了。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学中,必须要把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脱离形来谈数,又不能丢开数谈形。形是数的直观呈现,数是形的逻辑表达。数与形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数中有形,形中有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由形象直观——抽象概括的“度”。教学中一定要从直观的实物呈现,逐步抽象概括出数理、算理知识,并逐步过渡到由“实物呈现”转变为由“形代替实物”的“形呈现”,从而实现思维的质的飞跃。

3、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数与形的结合,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好习惯。

4、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学中,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理解掌握数形结合的表现形式,即通过对题目的阅读理解,用正确的方式画图表达出题意,从而实现把题目的抽象叙述变为直观呈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篇5

一、练习设计要注重趣味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题目要新颖,形式要活泼,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西师版教材第二册第36页《左和右》时,在学生认识了左右,能分辨自己的左右后,我特意设计了机器人游戏的练习巩固环节: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学会分辨左右了,下面我们来做个机器人游戏,我做遥控器,你做机器人,比比哪个机器人做得又快又准。

学生准备好后,我并发出如下指令让学生做一做:

伸出你的左手摆一摆,伸出你的右手摆一摆;

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摸摸左耳朵,摸摸右耳朵;……

由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特别是一节课的最后,学生也很疲惫了,通过这样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手、脑协调一致的课堂练习活动,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练习,同时也是对学生兴趣的极大的激发,让学生真正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快乐地学习,同时也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二、练习设计要注意层次性

(一)循序渐进、巧妙铺垫引入新课

《学记》中指出:“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前两句所说的就是循序渐进,学习者必须先学会较简单的,然后才能学会较难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练习层次,即练习设计要由浅入深、由熟到巧,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与学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如在教学西师版教材第二册第67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复习旧知环节,我是这样作的练习铺垫:

首先,课件出示第一幅情境图(根据教材中例1情境图改编的):我们班有23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能快速地列式(23+20=),有前面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学习基础,学生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然后我出示第二幅情境图:男同学数仍然为23,女同学数改为5,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准确地列式:23+5=,这一题是前面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所以学生也能正确地解答;趁着学生兴趣盎然、激情高涨的时刻,我并一边出示教材中例1的情境图,一边说:“看老师变了一个小魔术,看这一题变成怎样的了?”学生列式:23+25,我并顺势抛出问题:“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学习。

通过这样的课堂练习,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引入了新课,而且还为新知的学习作了铺垫。所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层次是大多数数学课堂课前练习经常出现的形式,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为学生学习新课铺垫好基石。

(二)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

教材第二册第39页例4《找位置》,练习的层次正与教学内容的层次符合,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的。我的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第一,认识组数和排数。先结合学生在教室的座位让学生认识“组数”,并通过让学生以点头、拍手等方式,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位置是第几组;之后让学生认识“排数”,同样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明确自己的位置在第几排;接着,让学生在组内、全班用“组”和“排”介绍自己的位置。第二,让学生在图中找位置。首先,将我们教室的平面图出示在屏幕上,在平面图上出示玲玲,引导学生用“组”和“排”介绍她的位置,并说说是怎么找的;然后,引导学生找到坐在第2组第2排的兵兵的位置。第三,让学生在教室的平面图上贴座位,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中找到自己或同学的座位,再贴上相应的照片。第四,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我先设计了更多位置电影院,给小朋友找一找座位。再从电影院来到楼房,找住户的位置。

通过这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位置变成多元的位置这种层次分明的课堂练习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动手找、说等方式找位置,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能在复杂的行列中找出正确的位置并表达出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三、练习设计要有开放性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篇6

1. 关注思维发展:能力发展应重于知识教学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 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 是思维能力.”而人在一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中, 需要经历几个不同的“关键”期, 其中小学中低年段的思维发展, 就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 我们在小学中低年段数学教学中, 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发展思维能力, 作为我们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

2. 培养思维能力:探究过程应重于结论得出

小学数学学习中, 开展探究活动, 经历探究过程, 掌握思维方法, 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小学中低年段的学生而言, 对探究过程的体验更重于数学结论的得出, 因为,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经历用所学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是发展探究意识, 培养科学精神, 促进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此时的探索过程, 将对学生一生的思维方式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 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和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中获取新知识, 这才是有价值的数学学习过程.

3. 发展思维品质:内容方法应重于形式设计

数学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新性和敏捷性六个方面的品质.它们之间是一个整体, 而且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和相互补充的.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 小学中低年段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 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应该在教学中逐步启发和引导学生, 围绕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有一定思维自由度的环境中学会按照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方式, 获取数学知识, 培养数学能力, 发展数学思维品质.

小学阶段, 为了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数学教学往往要结合各种各样的形式设计, 但设计的形式再多样, 它也只是一种学习的载体, 而其真正的目的和实质, 还是活动内容和思维方法.在数学学习中, 数学思维品质及形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 因此, 从思维方法入手研究学习内容, 是培养数学思维品质, 促进数学思维形式发展的最直接手段.

在小学阶段, 对数学方法的应用和训练应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循序渐进地开展和进行.

(1) 低年段: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比较、分类, 促进学生思维自觉性和敏捷性发展.观察、比较、分类这几项思维方法, 都属于直观的形象思维方法, 在实际操作和应用当中, 这几种方法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其中, 观察是比较和分类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 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不可少一样.”脑科学研究表明, 视觉神经的发展, 是从简单的、复杂的和超复杂的这样一种层次加工的顺序进行的, 加工不断提取形状的精细特征.这就说明:只有通过观察, 学生才能对所接触的新知识有最初的了解, 而比较和分类等其他一切数学方法的应用, 也都是建立在观察这个基础之上的.在小学低年段, 学生还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的初级阶段, 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对这几类方法的主动和综合运用, 在推动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同时, 也促进学生思维自觉性和敏捷性的发展.

例如, 在低年级“分类”的教学中, 结合整理房间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房间里都有哪些物品, 这些物品摆放得好不好, 再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又如, 在“加减法”的学习中, 同样要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从中提取数学信息, 进行比较后提出相应的问题.在低年段的这些教学中, 逐步培养学生从无目的的观察到有目的的观察, 从不自觉的比较、分类到自觉的进行比较和分类, 通过这些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 在发展思维自觉性的同时也逐渐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2) 中年段:通过联想与猜想、实验、分析与综合, 增强思维的批判性和灵活性.随着年级的升高, 一定学习经验的积累, 升入中年段, 学生思维方法的重点, 已经逐渐由观察、比较、分类等转向了联想与猜想、实验、分析与综合等方法, 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初步的猜想与验证, 增强思维的批判性 (即独立性) 和灵活性, 这在数学思维的发展上又向抽象思维迈进了一步.

例如, 中年段的“认识周长”“认识面积”“可能性”“乘 (加) 法交换律”“商不变的性质”等等教学内容, 都为发展联想与猜想、实验、分析与综合方面提供了较好的素材.作为教师, 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课程内容, 合理编排, 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的思维空间, 既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又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

4. 整体持续发展:让思维培养贯穿小学数学学习全过程

思维的本质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连贯的、持续发展的整体, 但在这个整体的发展过程中, 又存在阶段性的“跨越”.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思维培养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使之呈现各种能力均衡发展、协调统一的局面.以此促进中低年段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更快更好地发展, 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为学生的未来数学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宁中, 吕世虎.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2006, 15 (2) , 9-11.

[2]沃建中, 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

[3]教育部文件 (教基[2001]17号) .慕全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篇7

一、理论依据与深层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 其核心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还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 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可见, 创设“情境”是前提 (而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 , “协商”与“会话”是协作学习的形式, 对促进学习群体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即真正完成意义建构) 有重要的意义。“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这就要求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机械外加”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 “小语四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验探索目标是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 从而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二、点面结合, 实验探索

“小语四结合”低年级作文教学实验, 主要表现为以下鲜明的特征:以“动”为突破口, 以创设情境为纽带, 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以“训练表达”为内容, 同时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欲、表现欲有独特的作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改变了“一支粉笔打天下”的局面, 以其独特的动画技术和音像黏贴、剪辑、组合技术, 变静态的情景为动态的动画, 使一定的时空背景得以“活化”,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语四结合”中、低年级作文试验中, 我们十分注意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 提高听话、说话能力, 学会普通话, 并不断提高其规范程度;开展了“四个说”的实验, 即“激发兴趣乐于说, 大胆发言敢于说, 讲究规范科学说, 富于想象创造性地说”。

“四结合”作文教学, 我们的特色是提早起步, 开展“七有实验”。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 在学生学会电脑打字的基础上, 我们让学生用拼音从写一句话入手, 写拼音日记。在日记中, 训练观察, 训练表达, 尤其注意培养“认真观察, 实话实说, 实话实写”的习惯, 从小打下做人和写好作文的基础。其次,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作文综合训练”, 做到“七有”: (1) “有趣”——创设愉悦氛围, 激发写作兴趣, 寓教于乐。 (2) “有用”——在计算机电脑网络交际中发展书面表达能力。 (3) “有心”——争做生活有心人, 不断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4) “有法”——从“生生互动, 协作学习, 析改反馈”中学会各种写作方法。 (5) “有度”——强调目标意识, 利用电教功能, 不许进行“高八低八度教学”。 (6) “有序”——循序渐进, 分项突破, 整体推进, 步步打牢基础。 (7) “有恒”——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操作技能, 持之以恒地强化打字表达练习和网络评价能力。以上七个层面通过教学流程的构建, 使之具体化。

在教学中, 教师如能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使学习者在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关的情况下学习, 置身于特定情境中, 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 而且还可以调动儿童的情感与学习, 并在观察、体验、思考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 不稳定, 缺乏一定的目的意识支配, 而创设情景则能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这一难题, 对学生体会意境, 进入角色, 调动其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家乡的明天会更美好》时, 着力下好“四盘棋”:

(1) 课前观察, 有心细心。引导学生在观赏家乡的美景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在观察中发现美感受美, 并通过表象积累, 获得第一手材料。

(2) 创设情境, 再现“原形”。在学生对家乡美景留有印象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软件再现所见景物, 学生从视觉到思维, 按“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根据画面, 学生观摩时逼真、形象、可信度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 作为习作素材, 就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忧。

(3) 丰富表象, 唤起联想。观察与思维、想象同步。要培养创造力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脑能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构造没有经历过的物或形象的能力。”而中低年级的孩子正处在想象力培养的“智力发展的敏感时期”,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 努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

(4) 整体入手, 析改“特景”。教师把自己电脑上的信息传到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上 (包括文字声音) , 学生根据屏幕上的内容进行“细节还原”, 进行网络析评, 多向反馈, 通过自改、互改, 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最后在共同赏析“佳作”时体验成功的愉悦。

此外, 在“四结合”实验中, 我们还通过以下层面的尝试使之优化、内化。

1. 以“电脑日记”为突破口, 激发习作欲望

兴趣是作文成功的先导, 是学生习作形成能力的前提条件, 是一个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充分说明学习趣在“求学, 获知、感悟”等智力活动中的积极功用。“四结合”作文实验强调“开篇成文”, 讲究整体概念, 要求能写出一篇几句话的短文。而日记正是提供儿童的动笔机会, 能达到日积月累, 真实记录思想, 表达感情、锤炼文字、表达能力的目的。学生学会编码打字后, 将日记的形式转换成人机对话, 孩子们把计算机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 每天向自己的“知心朋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或告诉它今天自己最高兴的事, 或告诉它最有意义的事, 或告诉它最有趣的事, 或告诉它新学到的知识……这里既有叙述的欢欣, 又有通过脑手并用, 在屏幕上不断外化自己的思想, 用那一个个美丽的汉字, 跳动着自己思想火花, 进而感到成功的欢乐。在计算机这一媒体的催化下, 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极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养成一种习惯。

2. 以读写结合为切入点, 激励创造思维

多媒体网络进入课堂, 那动感、声、形具备的画面, 设计恰当的练习,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儿童的眼、脑、手, 更充分体现了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输入、监控和评改功能, 把握好某些课文的作文教学契机, 进行当堂上机作文, 能使作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教师在教学《古诗二首》中的《小池》时, 通过播放电脑多媒体光盘, 展现夏季小池的美景, 再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后,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要求学生展开联想, 充实诗人仅用四句话所描绘的美景, 看谁写得更生动。这时, 学生兴趣盎然, 开动脑筋进行合理想象, 并努力描绘生动画面, 展现诗句, 然后在屏幕上分别加以展现。教师通过网络适时点拨、表扬激励、对比修改、好中比优。通过生生互动, 师生合作, 不仅找到了差距, 矫正了“盲点”, 而且在析评修改中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使诗情画意更加浓烈, 更具个性化和人格化, 既加深了学生对诗境的理解, 又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还引发了学生产生想象, 有效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3. 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 促使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步发展

审视传统教学, 执教者往往因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局限“无法分身”, 而在“四结合”作文教学中, 在设计CAI课件时充分考虑到人机交互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加以评价。通过“双向反馈、网络导评”, 在动态信息传递下, 使学生的认知不断深入, 教师变“教”为“导”, 变“显性化”趋向“隐性化”;而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从“隐性”趋向“显性”, 进而优化了教学过程, 提高了教学效率。

鉴于中低年级儿童倾向于形象思维、对事物浮于表面、直观简单的认识这一特点, “四结合”作文教学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通过生动的画面或故事, 展示说话写话的场景, 或通过实物展示平台指导状物作文。

仅以言语交际对话课《我的课余生活》为例, 我们抓好以下环节: (1) 选择典型场景, 从录像图片、照片中指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 (2) 课前设计软件, 课中利用三维可视画面, 再现生活特写事件。 (3) 看中导说, 突出重点, 自说互评, 积极参与。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 我们还不断采用放大、缩小、定格、再现等技术手段, 开拓思路, 引思导说, 将画面情景与感知紧密结合起来, 进行口语交际对话。一方面把教者口述作文的思路在电脑上全方位显示, 另一方面又利用交互原理, 当堂运用微机“速写”作文之后, 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技术, 根据学生“速写”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分析, 对重、难点进行“解析”再处理, 最后当众评价及时修改。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篇8

一、课前引导:使学生轻重得当地进行科学预习

众所周知,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 而是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一种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脱离了教师自觉自主地去获取知识、探究解决方法的能力。那么, 我们的教学就是要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获得这种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 数学教师可以先从新课教学前要求学生预习开始做起, 在真正引入新知前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点, 让他们在预习时尝试想象教师将会怎样进行教学。

例如, 在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表内乘法》时, 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乘法是由加法转变来的, 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然后再给出预习重点“试图理清乘号前后因数所分别代表的含义”“尝试把加法改写成乘法”“熟悉乘法口诀表”等, 教学生大致按照这种思路去预习, 培养科学的自学能力。如果教师只是笼统地布置给学生需要预习的内容, 而没有给出相应的指导和具体的预习任务, 一般学生往往就只是走马观花地随便翻一翻教材就当做是完成预习了, 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 我始终认为在刚开始实行预习计划时, 教师应该适当抽出一点上课时间陪学生一起预习, 告诉学生动手标记知识要点, 备注自己看不懂需要等待教师讲解的地方, 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 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习惯。长此以往, 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慢慢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预习转移到课后, 摆脱教师的指导, 从而为探索学习新知识提供更充分的体验时间。

二、课中指导: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在充分预习了之后, 就是课堂教学这个重头戏了。

1. 趣味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入教材知识时可以游戏的方式导入, 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 教师可设置一个情景模拟游戏:让学生在上新课前一天回家自己制作一张去游乐场游玩的门票, 价格在100以内。然后, 第二天选3名学生分别当游乐场的检票员, 把同学们的票收到手中。学生自由组合入园人数, 把写有不同价格的门票交到“检票员”手中。3名“检票员”同时进行计算, 看谁算得又快准确率又高。通过这种游戏与竞赛相结合的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了起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同时在游戏中认识到100以内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其重要性。这样不知不觉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 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不但计算能力得到了训练, 教学质量也直线上升。

所以, 教师可多多采取这样活泼有趣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而不再是听教师的“满堂灌”。

2. 合作交流。

小组式的合作学习是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进行模式。笔者认为, 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创设合作的机会。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得到教师的适时引导, 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 教师要时刻寻找合适的机会给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像连加、连减、认识图形周长与面积等都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讨论怎样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或者是互相监督着来背公式。总之, 教师要尽力开发教材中可以用来做合作学习的内容, 提高学生合作自学的频率。

(2) 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身份。在数学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并不是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教师必须明确一点, 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在自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学困难和障碍, 教师要时刻监督、看准时机随时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和帮助, 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出成效, 有意义”。如可以给学生设计制作“合作学习记录表”, 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的同时做好整理和归纳, 看只在合作中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小组成员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 这样不但是对每个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锻炼, 也是对他们自主学习的一个实物记录, 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好工作总结。

(3)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的固有观念里一直是刻板、权威的象征, 但是在如今自主学习课堂当中, 教师不应再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这不利于解放学生思想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心理设定, 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的小组交流活动当中去, 不时关注一下各小组的学习进度, 也可以坐下来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这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同时调动起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 提升自学能力。

三、课后辅导:重视教学反馈, 提高作业质量

除了课前的预习和课堂的实际教学, 课后的作业布置和辅导也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好时机。教师要能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自习情况, 这样才能及时做好教学策略的调整, 以及给予个别问题比较大的学生单独指导。

一种更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布置作业。传统的作业都是由教师来布置, 有的教师还爱搞题海战术, 这很容易就让学生产生厌倦, 对作业提不起兴趣。所以, 数学教师可以偶尔让学生自己来出作业题。如学生自己作长方形, 求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这样就提高了学生作业环节中的主导性。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 可以适当放置一些学生的错误, 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自己发现错误, 自行改正,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 也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初级阶段还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方法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因此需要通过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来改进自己的方法, 从而不断调整自学方法, 最终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那一套方法。

四、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苦的教学过程, 所以需要教师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抓起, 充分利用学生好玩却又容易被引导的特性, 积极调整教学手段和策略, 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摘要:在大力推荐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思想的背景下,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自学是一种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就数学方面来讲, 能帮助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数学的真谛。因此,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 教师可以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邢兰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 2012 (5) .

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篇9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孩子在课堂上心情愉快, 那么他们的听觉、视觉就特别灵敏, 记忆力也会增强, 联想会更加丰富, 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而言, 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 因此教师要调控好学生的注意分配时间, 新课伊始就要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内容上来, 让孩子们心情愉悦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课文的导入。

小学生来到一个新环境容易紧张, 特别是在有陌生教师听课环境中更容易紧张。一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二年级的孩子来到多媒体教室后, 发现有很多教师在听课, 孩子们都很紧张, 授课教师发现这个问题后并不着急, 笑眯眯地说:“我发现同学们都是表演天才, 一进教室就给老师们表演了紧张的表情, 不错!那我们就继续表演下去, 让听课老师看看我们谁表演得最棒!下面我们来表演愁眉苦脸。”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出表情, 授课老师又让孩子们表演了笑眯眯、激动、笑哈哈、痛苦等表情。学生们在教师的不断表扬中活跃起来, 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比较谁做得最好。通过比较, 学生明白了笑眯眯与笑哈哈的区别, 明白了愁眉苦脸与痛苦的差别, 此时教师顺势导入了新课。因为有了对词的比较、揣摩和表演, 所以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孩子们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 孩子们有感情朗读时表现得很到位,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老师的这一做法收到了预设效果, 既引导了学生在积极愉悦的状态下理解词语,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为后面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 课前老师为了活跃气氛, 和小朋友做了个小游戏, 就是通过摆动头来书写自己的名字, 边写边说出笔画笔顺, 开始孩子们不明白教师的做法, 在教师的帮助下孩子快乐地书写起来, 这时上课铃声响了, 可老师并没有叫停, 等到所有孩子都写完后, 教师问孩子:“有意思吗?愿不愿意再写一个?好, 咱们一起来写课题。”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书写课题。教师等学生写完后问:“难忘吗?那文中是怎样写难忘泼水节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看。”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出来, 可谓水到渠成。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 我们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随机应变, 顺学而导, 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课堂的导入方式还有很多, 比如通过介绍写作背景引入新课, 讲和课文相关的故事,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题, 或是请学生和教师一起书写课题, 还可以借助音乐引入, 或是请学生猜谜语导入等。

笔者在一次小学教师技能赛中曾听到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教师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拿出听写本, 并请两名高矮不同的同学到黑板上听写, 她选择让两名同学分别书写审视、教诲、严肃、和颜悦色等不同的词语, 全体同学书写全部词语的方法来检验学生对词语掌握的情况。这一做法似乎并没有新奇之处, 但是, 她是全部参赛教师唯一使用这一方式导入的, 你就会知道这一做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如果我再告诉你, 一高一矮两位同学书写的词语即是教师的全部板书内容时, 你又会怎样想呢?

其实, 课堂的导入并非千篇一律, 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导入方式。特别是一些比赛性质的课堂教学, 有时候回归常态就是最好的选择。回归自然的课堂教学也是每位听课教师所期待的。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下一篇:留守儿童受教育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