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衔接

2024-05-19

数学教学衔接(共12篇)

数学教学衔接 篇1

当前语文教学有一个怪圈, 幼儿园教小学的, 小学教初中的, 初中教高中的, 高中教大学的, 但到头来谁都没教明白。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衔接存在脱节现象。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首先要从教学目标入手。

一、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要做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经过思考和实践, 我认为首要的是应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有的放矢, 才能有效的展开课堂教学。

(一) 六年级教学目标

1.能读准180个生字的字音, 认清字形, 并能正确书写。能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并能在表达中运用。进一步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能用硬笔、毛笔书写楷书, 且把字写端正, 力求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 还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能借助中心句, 把握文章内容;抓住主旨句, 明确文章主题。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要概述事件梗概, 读诗歌能体会情感, 读说明性文章, 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读非连续性文本, 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增加积累, 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以及指定的课文。学习浏览, 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根据需要将资料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能提高默读的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勤于写读书笔记。

3.能紧扣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有一定条理;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练习从内容、语言、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书写规范、整洁。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40分钟能写400字左右。

4.能有中心、有条理的表达;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作简洁的发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能抓住要点, 作简要转述。

5.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 组织策划简单的班级、校园和社会活动, 学写活动计划, 总结, 演讲稿, 标语, 串词等。

(二) 七年级教学目标

1.掌握七年级语文课后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会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识字。再用硬笔熟练地写楷书的基础上, 学习工整的行书, 提高写字的速度。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同时通过临摹、鉴赏的方式,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力求有抑扬顿挫。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能理清思路, 概括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 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中了解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疑难困惑。阅读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能赏析语言和品析人物。养成默读习惯, 提高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 阅读总量不少于80万字。训练以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卡片、赏析式批注、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成果积累。诵读古诗文, 能借助工具书疏通大意, 背诵优秀诗文30篇以上。

3.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生活、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紧扣中心, 内容具体,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注重写作中构思立意、选择材料、列刚起草、修改润色的作用。练习缩写、扩写、改写等多种练笔方式。提高习作速度, 40分钟不少于500字。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 恰当地表达和交流。就适当的话题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或简单的即席演讲, 观点明确, 有一定的说服力。专注的倾听别人讲话, 能明确对方意图, 并有针对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5.能积极参与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 如文学社办刊, 辩论赛, 课本剧表演, 征文等。能就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或查证收集相关资料, 展开调查研究, 些简单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二、目标整合, 有效衔接

从以上比较可以发现, 课程标准要求六年级与七年级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具有一致性, 只是七年级的要求更高一点也更全面。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衔接:

1.增加字词积累。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方法, 读出语气、语速、语调和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默读、浏览的能力, 提高阅读速度。

3.阅读时培养边读边圈点, 敢于提问, 敢于发言的良好习惯。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时能注意对象和场合, 学习文明得体地表达和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5.写作上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6.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学习记读书笔记和摘要, 写读后感。

7.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 中小学教师都要十分重视重点字、词、句的教学和阅读指导。作为六、七年段的教师, 在教学时至少要关注这两个年段的目标, 方能有的放矢又游刃有余的展开教学。基于学情, 基于课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 将七年级的内容及能力训练点有意识的渗透在六年级的教学中。而七年级教学时, 常温故知新, 勾连之前的内容知识点, 不随意拔高, 也不“撞车”重复。这样也许就能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平稳过渡。

摘要:本论文基于两个课例分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与脱节现象, 从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上提出笔者个人观点:中小学六七教师必须要同时明确语文六、七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整合, 最终才能实现有效衔接, 让学生平稳过渡。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效衔接

数学教学衔接 篇2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

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o e三个单韵母。教学重点:a o 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能正确书写3个单韵母并可直接读出带调韵母的音。课前准备:投影片和字母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了,在拼音王国里你们将认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你们高兴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通话,读注音读物,是我们学习的好助手。你们想不想学好它呀?要想学好汉语拼音,你们上课就要积极动脑筋,专心听讲才行呢!请你们跟读读这首小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这节课我们先认识3个朋友。

二、学习3个单韵母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

1、出示a的图片:

(1)问:图上画的是谁?她们在干什么?你们让医生看过嗓子吗?会发出什么声音?

(2)讲:你们看医生在给小女孩看嗓子,小女孩同样也发出;啊的声音。这个啊;就是字母的读音。发音时把嘴张大,舌头不动,舌面中间微微隆起,唇不动。自己试试?

(3)教师范读

(4)学生练读

2、学习a的形

(1)问:小女孩的头是什么形状的?她头后梳的是什么小辫子?比较一下?什么地方相似?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

(3)学记忆小儿歌:圆圆脸蛋翘小辫,张大嘴巴a a

(二)学习单韵母o;

1、出示o;图片

(1)观察后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讲:发出;窝窝;的声音,发音时嘴角隆圆,大小适中,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

(3)教师范读。

(4)学生体会读。

2、学习o;的形

学儿歌: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三)学习单韵母e;

1、出示e的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1)师讲:大白鹅的鹅;平读就是e发音是把嘴角向两边裂开。

(2)教师范读。

(3)学生体会读。

2、学习e的形

(1)怎么记e的形呀?

(2)大家看图:(教师出示卡片e)与图中的哪一部分很相似?

(3)读儿歌:清清池水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三、书写3个单韵母

1、认识汉语拼音的四线三格:

2、同学们看一看汉语拼音a、o、e占什么格

3、我们先看着字母a是怎么写的?

(1)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几笔写完的?

(2)请学说一说。

(3)看清楚了吗?拿出小铅笔跟老师一起写一个a,找到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

(4)学生练习书写a。

4、指导书?o

(1)老师书写,请大家注意o;是从哪起笔的?几笔写成的?

(2)请学生说一说。

(3)教师边写边讲:o;是一笔写成的,从左上起笔,注意要写圆。

(4)学生练习书写o。

5、指导书写;e

(1)老师演示书写过程:大家注意e是怎样写的?

(2)说一说。

(3)教师过写边讲: e是一笔写成,占中格,从中格的中间起笔,先写一短横,接着连写半圆。

(4)学生先书空再动笔写

注意:学生书写时,老师行间巡视,具体指导,纠正握笔姿式、笔顺和坐姿。

四、巩固练习

1、黑板指读字母。

2、看卡片读字母。

3、看书上字母的位置,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拼音朋友--单韵母;a、o、e,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a、o、e的四声,先请同学读卡片。

二、复习三个单韵母a、o、e

三、学习字母四声

1、师讲:a、o、e;发音时,声音颤动,很有气派,音在口腔中畅通无阻声音响亮。因此a、o、e 承担着一个特殊的任务,担当了声调高低变化的任务。

2、指导学生看声调示意图,认识四个声调。第一声:汽车平走。第二声:汽车上坡。第三声:汽车上坡又下坡。第四声:汽车下坡。

3、学习a的四声

(1)师讲:拼音字母 有四个声调,这四个声调用符号来表示,写在字母的头上。

(2)板书:ā á ǎ à;教师边用手势表示四个调号边按顺序读四个声调,以显示调号与声调的关系,速度要慢,读二声、三声有困难,教师要做好范读,帮助学生掌握调号,读准声调。

(3)学生按顺序学读四声,读音要准。

(4)按四声顺序请同学读,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指名读,互相读,开火车读。

(5)顺口溜:一声一横道,二声往上挑,三声一拐弯,四声往下掉。

(6)打乱四声顺序练习读,逐步达到能正确地直呼出带调声母。

4、学习o的四声

(1)师讲:o和a一样也有四个声调。

(2)出示:ō ó ǒ ò问:谁能像读a的四声那样,试着读一读o的四声。教师纠正后,再练习读四声。

(3)打乱顺序读。

5、学习e的四声,学生练习的方法同上。

6、打乱顺序读a、o、e的四声。i u û

教学目标:

1、学会i u û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学会正确读i u û的带调韵母,知道i上标声调时,上面的小圆点不写。

教学重点

1.读准三个韵母的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2.准确读出单韵母的四个声调。教学难点:

读准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出示a o e字母卡片请同学读。

2.读a o e的四声。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习单韵母a o e的音和形的?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出示i u ü三幅图和三个字母,让学生看图,自己说说怎样记住i u ü的音形?

二、学习i u 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i

1.观察i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借助衣服的衣读i的音,(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自己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6)开火车读。

2.学习i的形

(1)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的形呀!

(2)学习记忆小儿歌:牙齿对齐i i i

3.学习i的四声

(1)出示单韵母i,问:你们知道i怎么标声调吗,可以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2)师强调: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板书:īíǐì。

(3)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顺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顺读)

(6)指名读。教师纠正二声三声的读音。

(7)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

(ī医院;í怀疑;ǐ可以;ì艺术)

(8)同桌同学打乱四声顺序读。直呼带调韵母ī í ǐ ì

(9)指名读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u

1.观察u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自己试试借助乌鸦的乌学习u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u音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嘴巴突出,使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读准字母的音。

(5)指名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学习u的形

(1)观察插图:你觉得哪部分与u相似?

(2)学习记忆u的小儿歌:嘴巴突出u u u。

3.学习u的四声

(1)出示u;的四声ū ú ǔ ù,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按顺序读,注意纠正学生读不准的音。

(3)问:谁能用u;的四声练习组词?

(4)打乱顺序读四声,直呼带调韵母ǔ ù ū ú

三、指导书写i u

1.出示四线三格中写好的i u

请同学们观察i u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出i

(1)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丨竖、点。

(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3)说书写韵母i的小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3.指导书写u

(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小弯,竖一定要直。

(2)请同学试着编一个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先大后小紧相连。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5)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6)再次展示学生书写好的、有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i u及带调的i u

二、学习单韵母ü。

1.观察字母ü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念什么?

(3)师讲:我们借助小鱼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ü。

(4)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ü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5)学生自己练习体会发音要领。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ü的形

(1)问:ü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ü的形呀?

(2)看图,它与ü哪一部分相似?

(3)读记忆小儿歌:像吹笛子ü ü ü。

3.学习ü的四声

(1)出示i的四声与ü的四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师强调:单韵母ü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 ǘ ǚ ǜ。

(3)自己试着读读ü的四声。

(4)指名读。

(5)请发音准的学生领读。

(6)教师强调二声和三声的读法。

(7)请大家选择一个声调的音组词语。

(8)打乱顺序读ü的四声。

3.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儿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3)书写韵母ü的儿歌:竖右弯,竖小弯,再写两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时纠正学生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三、读儿歌

1.出示书中的儿歌内容,读读红色的单韵母。

2.教师范读或请学生读。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

4.同学间互读。

5.指名读。b p m f 教学目标:

1、学会 b p m 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声调拼读音节及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初步学会读轻声。

5、认识“爸、妈、我”三个生字,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教学重点:b p m 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6个朋友(出示a o e i u ü)一起读读,你们读得真准,能不能按字母顺序摆一摆,再按顺序读一读。你们记得真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b p m f的音形

(一)学习b的音形

1.出示b的图

(1)引导学生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问:这个字母念什么?学生试读b。

(3)讲:听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发音时,把两片嘴闭合,把气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

(4)教师范读。

(5)学生学读,体会发音方法。

(6)开火车读。

2.学习b的形

(1)引导学生提问:怎样记住b的形或b与图中的哪一部分很像?

(2)你们能编一个记忆b的小儿歌吗?

拉开天线听广播b b b。

右下半圆b b b。

6字b。……

3.指导书写b

(1)讲:我们先认识一个字母基本笔画:丨上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3)学生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

(4)学生书空笔顺。

(5)学生在拼音本上抄字头。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二)学习p的音形

1.出示p的图

(1)学生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学生试读字母p

(3)讲:发p音时,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注意p比b的气流强,把气送出口外注意也要读得又轻又短。

(4)教师示范读。告诉学生b不送气,p送气。可以用一页纸放在嘴前,看纸的颤动大小作区别。

(5)学生随读体会发音要领。

(6)发纸条,试验比较,区别发音。

(7)指名读。

2.学习p的形

(1)学生提问:字母p与图的哪一部分很像呢?

(2)谁愿意编儿歌记忆p的形呢?

右上半圆p p p。

端起脸盆把水泼p p p。

路灯p。

3.指导书写p;

(1)认识基础笔画:下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p;的书写,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观察后同桌同学说一说?

(3)学生独立书写一个。

(4)教师选择一位同学书写的字母在投影上进行展示。

你认为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太好!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竖从第二条线起笔写竖,到第四条线上面一点停笔,然后再写右半圆。

(5)学生结合书中的范字进行对照比较,修改!

(6)学生再独立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学习m的音形

1.出示m;的图

(1)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做过摸人游戏吗?

(2)这个字母怎么读?

(3)发m音时,双唇闭拢,把气赌住,气流从鼻子里出来,声带有些颤动。教师示范读。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5)开火车读。

2.学m的形

(1)看图说说怎样记住m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两个门洞m m m;

3.指导书写m;

(1)认识基本笔画: 右弯竖。

(2)学生书空。

(3)请同学观察书中字母m;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市闯伞

(4)教师范写,强调m占中格,注意左边和右边的门洞要一样大。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展示书写好的,有进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f的音形

1.学习f的音

(1)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佛的音读f。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

(3)学生体会读。

2.学习f的形

(1)怎么记忆f的形呀!你们见过拐杖吗?

教师出示拐杖,帮助记忆f的形。

(2)编记忆f的小儿歌:

爷爷拐杖f f f。

一根拐棍f f f

3.指导书写f

(1)认识基本笔画: 右弯竖。

(2)观察书中f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 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写到中格第三条线停笔,第二笔横写在第二条线下边略低一点的位置上。

(4)学生练习书写,个别辅导,纠正学生错误。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卡片读声母。

2、对比记: 右下半圆 b b b 右上半圆 p p p(用手插腰和在肩膀上做一做,强化记忆。)

3、猜字母游戏。

(1)两扇门是什么字母?(m)(2)像根拐杖是什么字母?(f)(3)像个6字,是什么字母?(b)(4)脸盆泼水,是什么字母?(p)教学声母,拼读音节。

讲解拼读方法。我们直呼音节时,首先要摆好→声母的口形,然后→很快地把韵母连上去,一口气读出来。

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插图。图上有哪些人?谁能看图向老师来介绍一下?

2、谁能用上“„„、„„和„„”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图上有哪些人?

3、拼读音节:bà ba、mü ma 老师讲解:当一个词中有重复的两个字,一般后面那个字读得轻短。范读→跟读→齐读。轻声的音节我们不标调。冬冬称自己为→我,wǒ,范写。

4、找找还有哪些词第二个音节也是读轻声的? 教学生字

1、初步认识生字。出示3个生字:爸、妈、我,你能猜猜它们读什么吗?为什么?

2、读读书上的词语:爸爸、妈妈、我

3、谁能用“爸、妈、我”三个生字组词。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句话。d t n l 教学目标: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重点: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还记得都是谁吗?读卡片b p m f,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新的声母朋友好吗?教师贴卡片d t n l。

二、学习d t n l的音形

(一)学习d的音形:

1.出示d的图

(1)问:图上画了什么?你们亲眼看见过大马奔跑吗?大马奔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这个字母怎么读?

(2)讲:我们借助马奔跑时发出的得得得的声音学习d的音。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些。

(3)教师范读d

(4)学生随读d。

(5)教师强调发d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舌尖突然放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音不颤动。用手掌放到嘴前感受不到气流冲出。

(6)学生再发音体会。

2.学习d的形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d的形呀?

(2)看图观察马奔跑时留下的脚印很像什么?

(3)编记忆d形的小儿歌:反6 b,大马奔跑d d d。

(二)学习t的音形

1.出示t的图

(1)学生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讲:t的音在图中没有直接反映出来,我们给t编一个小儿歌记住t的音:=雨伞把t t t。

(3)学生在诵读儿歌时记住t的音。发音时把手掌放到嘴前,有较强的气流冲出。

(4)怎样记字母的形?引导学生在观图中去发现。

(5)师讲:声母t容易与f;混淆,怎样分辨t f的形呢?老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想看吗?你们看,老师在白纸上用红色的粉笔写上一个f,写好f的白纸向上一翻,你们看变成了t。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说记忆小儿歌,一根拐棍f f f,小伞把儿t t t。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6)学生们在唱歌谣和教具演示中,准确地分辨了声母t、f的形。

(三)学习声母n l的音形

1.学习n;的音形:

(1)出示n的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结合插图和字母n;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读n,边读边讲发音要领。

(4)学生随读时体会气流从鼻腔透出来。

(5)谁能编一个顺口溜帮助记忆n的形?

(6)出示卡片m;与n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

一门n,二门m

2.学习l的音形

(1)出示l的图:图上的小孩在干什么?赶猪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教师边范读l,边讲发音要领,捏鼻子?l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3)学生随读体会。

(4)小孩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像什么?

(5)编顺口溜:小棍赶猪l l l。

(四)同桌同学互读d t n l的音,相互纠正。正确书写d t n l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巩固学过的声母,使学生能牢固掌握。

2、继续练习拼音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猜字母游戏。

2、卡片认读声母。

(二)巩固d t n l的字形。

1、比较区分:b—d、f—t、m—n、b—p

(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

(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伞柄朝下t t t,伞柄朝上f f f)

(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两个门洞m m m,一个门洞n n n)

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拼音练习。

1、开火车拼读音节。

2、出示卡片:dà mǐ、tǔ dì、mǎ、tù 注意这就是词语,词语单独一个意思。读词语要连读。(范读、领读、开火车。)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大米、土地、马、兔,根据拼音读一读。

3、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拼读儿歌。5 g k h 教学目标:

1、学会g k h 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续的拼音方法。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花、哥、弟、个、画”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重点、难点:

g k 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课前准备:拼音、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1、看卡片认读6个韵母。

2、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谁来读?哪几个声母读起来要送气?(f t)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0个声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第5课,认识3个新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写、会认。教学声母g。

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听话说话:图上画着几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

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3)记字形,启发想象,g像什么?

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花环g g g,9字加g g g。

3、指导书写。教学声母k。

1、看插图说话引出k: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只蝌蚪?它们一齐向什么地方游去?(八只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丛中游去)。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

2、教学k的发音,记字形。

(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嘴要送出一股气,用小纸条示范。(2)请学生口对手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k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 教顺口溜:一群蝌蚪k k k,像挺机枪k k k。(4)指导书空和书写,k两笔写成。

教学声母h。

1、看插图说话引出h:图上画着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听话说话:丁丁和冬冬坐在椅子上喝饮料。)板书:h

2、教学h的发音,记清形。(1)范读,跟读,齐读。

(2)在图上找找h,记形:像把椅子h h h。(3)指导书写,一笔写成。

(七)学习g k h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1、出示音节,学生拼,老师评价。(指名读,齐读)

2、找朋友游戏:三个小朋友做g k h,6个小朋友做a o e i u u,全班小朋友唱“找朋友”的儿歌。(一起拼读)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声母,它们分别是→g k h,我们不但会认,还学会了书写。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g k h的拼音。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g k h三个声母。

2、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的四声,连读uü uō uǒ。

2、卡片认读:g k h,读顺口溜,g和k,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3、认读音节:mï gū、bǔ kâ、hú lí,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我们称它们为两拼音。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g k h三个声母,现在我们要继续学习这三个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还要练习新本领“三拼音”。

(三)教学三拼音节guü。

1、说话引入:小朋友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

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guü,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guü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ü三个字母组成的。)及时反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齐读:介母

3、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四)教学三拼音节guï。

1、分析音节:g声母,介母u,韵母ï。

2、回忆方法。

3、拼读音节。(指名拼读,火车读,齐读)

(五)课中操。我的家乡瓜儿多,冬瓜胖来南瓜黄,我的家乡花儿美,牡丹月季夜来香。瓜儿多,花儿美,一天一夜夸(kuü)不完。

(六)巩固运用三拼法拼读音节。

1、复习三拼音拼读方法。

2、拼读:d—u—ō→duō

t—u—ō→tuō

n—u—ō→nu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卡片认读音节:kuü

guï

kuî

huï

4、练习:比一比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

gü------guü

kü------kuü

hü------huü gū------guō

kú-----huï

kù-------kuî j q x 教学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j q & nbsp;x和û相拼时,û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学会j q 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 q x开头的三拼音节。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下、洗、衣、服、鸡”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会读、会认、会用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

教学重点:能够使学生掌握j q x和û相拼的省略规则,并且明确j q x与u不能相拼。

教学难点:能够使学生掌握j q x和û相拼的省略规则,使学生能够区分p—q的字形。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j q x与单韵母i的拼音。

3、学习j q x与û的拼音,知道j q x与û相拼时,û上两点省写。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6个韵母。比较u和û的区别。声母 b-----d p------g 顺口溜念。

2、我们已经学了几个声母了?认读声母,哪几个声母读的时候要送气?(p t k)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3个声母。学会了拼读音节,帮助我们认字。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课,还要学习3个声母,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认、会写。

(三)教学声母j q x。

1、教学声母j。

(1)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一只鸡伸长脖子去啄头顶上的蝴蝶。)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板书:j(2)听:

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看。

(3)读: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4)记:看看j像什么?(像一只伸长脖子的母鸡,上面的就像母鸡头上的蝴蝶。)教顺口溜:鸡吃小虫j j j,竖弯加点j j j。(边念顺口溜,边书空j的笔顺。)

2、教学声母q。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七只气球在天上飞。)气球的“气”改成第声,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q。

(2)听老师读j和q,有什么不同?(q要用力,是送气的。)教师领读、指名读、j—q对比读。

(3)q像什么?教顺口溜:气球拖线q q q,左上半圆q q q,像个9字q q q。

3、教学声母x。

(1)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3)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刀切西瓜x x x,像个叉叉x x x。)

(四)教学声母j q x与i的拼音。

1、出示j q x与i的拼音,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对比读:j—ji q—qi x—xi,说说有什么不同?(j q x是声母,读得轻又短,ji qi xi是音节,读得响而长些。)

(五)教学j q x和û的拼音。

1、自由拼读:n—û→nû

j—û→ju

l—û→lû

q—û→qu

x—û→xu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音节有什么不同?

2、指名拼读,谁能说说û有什么

不同?(n、l和û相拼时û不变,j、q、x与û相拼时,û上两点不见了。)

讲故事:j、q、x是非常调皮的三兄弟,u弟弟见了它们就害怕,不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小û知道了,想去劝劝它们,可j、q、x三兄弟见了小û就调皮地把小û的两只眼睛蒙上,要小û和它们一起捉迷藏。从此,小û见了j、q、x,两点就不见了。出示:ju、qu、xu、问:被蒙上眼睛的是谁呀?

用儿歌来记住û上两点省略的规则:小û见了j、q、x,去掉两点还念û。

3、ju、qu、xu带调认读。

(六)巩固练习。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声母j q x和音节ju、qu、xu,复习û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2、学习j q x与介母i的三拼音。

3、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4、认识“下、洗、衣、服、鸡”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5、会读、会认、会用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做找朋友的游戏:拼读音节,复习两点省略的规则。

2、读音节,口头组词。

(二)学习j q x与介母的i三拼音。

1、出示:guü

kuü

huü 拼一拼,这些是什么音节?(三拼音)中间的u叫什么?(介母)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三拼练读,一是快,二是连。)读音节:guo kuo huo

2、j q x只和单韵母i û做朋友,但它们也很想和a交朋友,可不认识,怎么办呢?i弟弟说:我来做个介绍人吧。

出示:j q x—i—a→,这个i在这里就做介母,这样就成了三拼音,谁会拼读?(指名读、齐读)

3、拼读三拼音。

(三)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在一起》,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四)看图拼读音节,认生字。

1、练读学过的带调音节。

2、看插图,图上画着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3、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根据拼音读一读。

5、出示生字:下、洗、衣、服、鸡。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6、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7 z c s zi ci si 教学目标:

1、学会z c s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 c 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做、过、了、不、乐”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会读、会认、会用词语:拖地、擦玻璃、做贺卡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z c s三个声母,并且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i不是i,掌握zi ci s 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z c s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3、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已学过的声母。

2、卡片认读音节:yi、wu、yu,它们叫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二)提出教学目标。

(出示小朋友、小刺猬、蚕宝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中来了3位客人,他们是冬冬、小刺猬和蚕宝宝,他们来和我们一块儿学习,我们欢迎不欢迎?

(三)教学声母z c s的读音和字形。

1、教学声母z。

(1)看图说话引出z: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冬冬在黑板上写字。)“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z”,板书z。(2)教学z的发音。

示范发音。注意发音时牙齿不能舌尖咬住。(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顺口溜记形:冬冬写字z z z,像个2字z z z。

2、教学声母c。

(1)看图说话引出c:图上画着什么?(一只蜷着身子的小刺猬。)刺猬的“刺”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c”,板书c。(2)教学c的发音。

示范发音z和c,说说有什么不同?(z要用力,要送气。)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顺口溜记形:小小刺猬c c c,半个圆圈c c c。

3、教学声母s。

(1)看图说话引出s:图上画着什么?(一只蚕宝宝正在吐丝。)吐丝的“丝”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s”,板书s。(2)教学s的发音。(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3)顺口溜记形:蚕儿吐丝s s s,半个8字s s s。教学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zi ci si,找一找这三个音节在字形上的规律。(z c s后面都跟着i)告诉学生:zi ci si是整体认读音节,这里的i不能念i,不是z c s与i相拼。声母z c s要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要读得响亮些,长些。

2、出示:z—zi c—ci s—si,对比读。

3、练习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

4、游戏:“比谁反应快”,教师任意点。

(六)巩固练习。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声母z c s和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2、学会z c 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4、认识“做、过、了、不、乐”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5、会读、会认、会用词语:拖地、擦玻璃、做贺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zi ci si这三个叫什么?

2、快速读:zì sì cí sǐ zǐ zÿ sÿ sì

cÿ cǐ sí

3、卡片认读已学过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二)教学z c s与单韵母的拼音。

1、出示书上的音节:ze zu zuo ce cu cuo se su suo,请学生自由拼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且组组词。

(四)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拖地、擦玻璃、做贺卡,根据拼音读一读。

4、这些事情你会做吗?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拼读儿歌。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六)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做、过、了、不、乐。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七)巩固练习。

1、读一读,比一比。

z------zi

c------ci

s------si

zi------za

ci------cu

si------se

2、拼读音节。

zǔ mǔ

dǎ zì

cū xì

zì mǔ tǔ sÿ

yü zi

wū zi

zǔ guï

3、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八)小结。

学了这一课,我们又学会了3个声母,会拼读z c s和单韵母a e u的拼音,还认识了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zh ch sh r zhi chi shi ri 教学目标: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出、读、书、骑、车、的、话”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会读、会认、会用词语:竹子、日出、骑车、读书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掌握zh ch sh r四个声母,以及四个整体认读音节。使学生能够初步连起来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连起来说一句话。r的发音比较难掌握。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会正确读出它们的四声。

3、能够看图说一句意思完整的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z c s这三个字母叫什么?zi ci si呢?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发音时,舌头是伸直的,舌尖抵住上齿背后。)

2、拼读音节:板画苹果树,在苹果上分别填上zá cì sǎ sÿ sū zã cù zǔ cü等音节,做摘果子游戏。

(二)明确教学目标。

今天继续学习四个声母和四个整体认读音节。发音时要把舌头轻轻翘起来,看谁最先学会。(教师手心向上,指尖稍稍翘起。)

(三)教学zh ch sh r四个声母,及其相对应的整体认读音节。

1、教学zh和zhi。

(1)看插图说话引出zh: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听话说话:妈妈坐在椅子上织毛衣。)

织毛衣的“织”读得轻又短就是声母zh。板书zh(2)教师范读,讲解要领:舌尖平伸,抵在上齿背后,我们叫它“平舌音”。今天学的声母发音方法与它们不同,要把舌尖翘起来,我们叫它“翘舌音”。(3)z—zh对比读,zh比平舌音的z多了什么?“h”在这儿不念h,也不能和前面的z分开,z和h在一起表示读时要把舌头轻轻翘起来。

(4)声母zh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zhi要读得响亮些、长些。zh—zhi对比读。

2、从扶到放,学习声母ch sh和整体认读音节chi shi。

(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丁丁坐在椅子上吃红苹果。)(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h这把椅子在翘舌音中表示发音时要把舌尖轻轻翘起来,顶住硬腭前部,请大家准备好,把舌尖轻轻翘起来,读ch。(示范发音,发ch时是要送气的。)

(3)怎么记住ch的字形呢?(c加椅子ch ch ch)(4)谁会念s后面有翘舌音标志h的声母(指sh)?

(5)出示插图:小狮子站在什么地方?“狮”的声母就是sh。开火车读准sh音。

(6)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hi,指名读。出示:zhi chi shi,想一想后面两个应该怎么读?(读得又响又长。)

(7)对比读:zh—zhi ch—chi sh—shi

3、教学r和ri。

(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什么?小苗为什么会发芽?(小苗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了嫩叶。)太阳照耀大地,太阳用一个字说是→日,日读成第一声,再轻短一些,就是声母r,板书r。

(2)

教师示范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3)怎样记住r,教顺口溜:一轮红日r r r,小苗发芽r r r。

(4)r—ri对比读。

(四)指导书写,并书空。

声母zh ch sh是两个字母组成的,书写时要靠拢。

(五)练习zhi chi shi ri的四声,并带着词语读。

(六)巩固练习。

(七)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我们又学会了四个声母和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四个声母和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4、认识“出、读、书、骑、车、的、话”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5、会读、会认、会用词语:竹子、日出、骑 车、读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

(1)z c s zh ch sh r,挑出翘舌音读一读。(2)zhi chi shi ri读一读,这些都叫什么?

2、用活动卡片直呼音节。

(二)教学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1、出示书上的音节:zha zhe zhu zhua cha che chu chuo sha she shu shuo re ru ruo,加上声调请学生自由拼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谁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且组组词。

2、板画太阳和小苗苗,在其上填写zhà

zhã

chý

shü

shâ

chū

chà

shú

zhù

râ 等音节。(自己读读,指名读)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竹子、日出、骑车、读书,根据拼音读一读。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如果让你来欢迎台湾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五)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出、读、书、骑、车、的、话。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六)巩固练习。

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9 ai ei ui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记清形,读准音,会正确读出它们的四声。

2、会看图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6个带调单韵母。

2、说说单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口型不变)

3、看口形,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二)提出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学习3个复韵母和它们的拼音。单韵母a e u最喜欢和i做朋友了。你看,它们在一起就成了ai ei ui,它们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起来的,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复韵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复韵母。

(三)教学复韵母ai。

1、看插图说话引出ai:图上画了什么?(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谁个儿高?谁个儿矮?(姐姐高,弟弟矮。)

2、ǎi是第几声?第一声该怎么念?板书:ai

3、教学 ai的发音,认清字形。

ai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复韵母,“复韵母”念两遍。

复韵母 ai 是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怎么把a和 i合成 ai 呢? 教师示范,告诉学生,复韵母发音时口型要变。a读重些,i读轻些,两个音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读 ai 时可体会一下 “矮”的读音。(教师领读三遍,学生各自模仿着读,集体读,指名读。)

4、对比读,a---ai,让学生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听清发音,说说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音。

5、四声练习。

学儿歌:a母出现a上标,a母不在找 o e,i 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

让学生注意,ai的调号标在a的头上,因为a发音时的开口度比i大。结合口语训练进行四声练习: 我挨着你,你挨着我,üi üi üi。旧社会,孩子常挨饿,ái ái ái。姐姐高,弟弟矮,ǎi ǎi ǎi。我爱爸爸,我爱妈妈,ài ài ài。

(四)教学复韵母ei。

1、看插图说话引出ei: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丁丁砍柴,发出ei ei ei的声音。)

2、教师范读ei,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e音,很快地向i滑动,e重i轻。)

3、学生领读,指名读,齐读。

4、给ei标调,进行四声练习。

(五)教学复韵母ui。

1、看插图引出ui:图上画着什么?你能从图上找到复韵母ui吗?

2、ui,u在前,i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发ui这个音的?(先发u,口形慢慢变小,变成i。u重i轻,一口气连成。)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ui的声调标在i上,运用顺口溜:i、u同在标在后。进行ui的四声练习。

(六)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复韵母ai ei ui。

2、打乱次序带调读ai ei ui。

(七)书写指导。

这三个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单韵母在四线格中写在什么位置,复韵母也写在什么位置。两个单韵母组成一个复韵母,是读一个音。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复韵母ai ei ui及它们的四声。

2、学习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你、他、水、白、皮、子、在”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复习复韵母ai ei ui,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2、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有什么不同?

3、认读带调的复韵母ai ei ui。

(二)学习声母与ai ei ui相拼的音节。

1、出示:k—üi→küi

g—þi→gþi

h—uí→huí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2、用翻板卡片拼读书上的音节。(指名读,齐读)

3、音节练习,组词练习。(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三)在四线格中书写音节。

要求:(1)音节的几个字母要写的紧凑,匀称。

(2)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

(3)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

(四)游戏。

1、“看谁听得清、找得快”。

;老师或同学随机抽读复韵ai ei ui,看谁能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并大声读出来。

2、“找朋友”。

一位同学拿出写有声母或韵母ai ei ui的卡片,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台下学生拿能与问者拼成音节的卡片,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组成音节拼读。

(五)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六)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你、他、水、白、皮、子、在。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10 ao ou iu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拼读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学会ao ou iu三个复韵母,并且能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使

学生能区分iu和ui,注意ou和o的发音和口形。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能够看图说一句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a o i u,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指名读复韵母ai ei ui,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形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

3、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如:a是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变。ai是复韵母,发音使口形从a向i滑动,a重i轻。)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知道复韵母发音时口形要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滑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3个复韵母,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教学复韵母ao ou iu。

1、教学复韵母ao。

(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 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

(2)ao怎么读呢?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教师示范读ao,领读、齐读、指名读)

(3)练读四声,标调在a上:üo(凹进凸出)

áo(熬药)

ǎo(棉袄)

ào(骄傲)

3、教学复韵母ou。(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ou的声调标在o上,谁会给ou标上四声?练读ou的四声:ōu(海鸥)

ïu(ïu,真奇怪)

ǒu(鲜藕)

îu(怄气)

4、教学复韵母iu。

(1)看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人们在游泳池里游泳。)出示:iu。(2)iu:i在前,u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

谁能说说怎么发iu这个音?(先发i,口形再变到u,i重u轻。)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iu的声调标在u上,指定一位学生上台标声调。四声练习:iū,努力学习要得优。

iú,我替妈妈去买油。

iǔ,他是我的好朋友。

iù,我们要尊老爱幼。

(四)巩固练习。

1、看卡片,认读复韵母ao ou iu。

2、打乱次序读带调的ao ou iu。

(五)指导书写。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复习ao ou iu及其四声。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构成的音节,包括三拼音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ao ou iu,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2、对比读:a——ao o——ou i——iu,说说有什么不同。

3、认读带调的ao ou iu。

(二)拼读ao ou iu构成的音节。

1、用翻板卡片复习ao ou iu构成的音节。

2、出示:z—ǎo→zǎo

l—ïu→lïu

j—iǔ→jiǔ,分别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指名读、齐读)

3、四声组词,由教师领读。

(三)学习带有ao ou iu的三拼音音节。

1、j q x要想和a做朋友,都要谁做“中间人”?(介母i)用翻板卡片练习j q x与a构成的三拼音。

2、j q x要和a开头的复韵母做朋友,也需要i做“中间人”。出示三拼音的练习。(自由拼读、指名读)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有礼貌》,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也和大公鸡一样有礼貌吗?你是怎么做的? 11 ie ûe er ye yue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û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ûe的拼音,掌握û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家、飞、机、有、儿、河、入、校”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ie û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ûe和ye yue,掌握û上两点的省略规则。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û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ûe的拼音。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指名认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读后说说复韵母发音的口形特点。

2、我们学过哪些整体认读音节?

3、指名认读音节:nû

lû和ju qu xu,复习û上两点省略规则的儿歌。(小û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û。)

(二)提出教学任务。

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进一步掌握复韵母发音时口形的特点。还学会了带复韵母的三拼音。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2个复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教学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看插图说话,引出ie:图上画着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椰树”,板书ie。

2、教学ie的发音,记清形。

ie老师是怎么读的呢?(先发i,紧接着向e滑动,i重e轻,就成了ie。)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板书ye,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

4、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自由读、抽读、组词读)yý 椰树

yã 爷爷

yþ 田野

yâ 叶子

(四)教学复韵母û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2、教师范读ûe,出示复韵母ûe。

3、看老师念ûe,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û音,很快地向e滑动。û重e轻,就成了ûe。)

4、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板书yue,yue与ûe的读音相同,复韵母ûe,整体认读音节yue。写yue时,要把ûe的两点去掉,前面加上声母y。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去掉û的两点?(大y来带头,小û擦掉眼泪笑嘻嘻。)

6、û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û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û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û。)

7、练习ûe与声母的拼音。

8、四声练习:quý(缺点)

quã(瘸子)

quâ(退却)(喜鹊)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复韵母ie ûe,学习特殊韵母er。

2、能掌握û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家、飞、机、有、儿、河、入、校”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老师读音节,说说韵母是什么,是第几声。

写 xiþ

谢 xiâ

雪 xuþ

学 xuã

耳 þr

2、找整体认读音节。

把拼音卡片ie ye ûe yue er放在黑板上,指名学生找整体认读音节,并领读一遍。

3、拼读音节。

(二)拼读ûe构成的音节,使学生掌握û上去点的规则。

1、n——ûe——nûe

j——ûe——jue

l——ûe——lûe

q——ûe——que

x——ûe——xue(复习j q x碰上û,{两点省略规则}。

2、练习lûe

nûe jue que xue的四声,并组词。

lûâ(掠起)

lûâ(简略)

nûâ(虐待)

juý(撅起)

juã(感觉)

quã(瘸子)

juâ(倔强)

(三)教学特殊韵母er。

1、出示插图,这是什么?(这是耳朵。)

2、教师范读er,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复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3、读er,练习er的四声。ãr(儿童)

þr(耳朵)

âr(第二)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四)巩固练习。

1、比一比,读一读。

ie-----ei

ei------er

iu-------ui

ie-------ûe

2、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

yý椰子

yã爷爷

yþ田野

yâ树叶

ãr儿童

þr耳朵

âr一二三四

3、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五)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六)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月儿弯弯》,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弯弯的?你也能来编一句儿歌吗?(什么弯弯怎么样。)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七)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家、飞、机、有、儿、河、入、校。12 an en in un ûn yuan yin yun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û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习û上两点省写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û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

教学难点:掌握en in yun的读音,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uan。教学时间:3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ûe er.教师小结:我们已经学了8个复韵母,1个特别韵母。

2、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让学生找出和它们读音相同的复韵母。

(二)提出教学任务。

今天我们要学习鼻韵母,板书:an en in。这三个复韵母后面都有-n,这个-n,不是声母n,只表示鼻音。发音时摆好发“n”的准备,舌尖顶住上颚的前部,让气流从鼻孔出来。(教师用手势演示。)因此,这样的韵母叫前鼻韵母。领读“前鼻韵母”2遍。

(三)教前鼻韵母a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1、看插图说话引出an:图上画着什么?(天安门)领读2遍,读准“安”的音。指名读“天安门”。简介天安门,天安门的“安”就是韵母an。

2、教学an的发音。

(1)讲解发音要领:把an和-n合在一起,先发a,口不宜张得太大,马上用舌尖顶住上腭的前部,使气流从鼻孔出来,要念成一个音。(2)教师范读、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看an是怎么写的。先写a,再写n,团结友爱不分开。学生书空。

3、an的四声练习:ün(天安门)

ǎn(俺家)

àn(黑暗)

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看图,图上画着什么?

5、教学发音,yuan是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uan。教师范读、领读。

6、yuan的声调标在a上,进行四声练习: yuün(冤家)

yuán(原因)&nb sp;yuǎn(遥远)

yuàn(庭院)

(四)教学前鼻韵母en。

1、看插图说话: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板书:en

2、教学en的发音:启发学生用学习an的方法练习en 的发音,提示,先发e,马上用舌尖顶住上腭的前部,使气流从鼻孔中出来。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en的四声练习,声调标在e上。

ýn(恩情)(周恩来)

ân(摁铃)

(五)教学前鼻韵母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1、看插图说话,引出in和yin: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小白兔在树荫下乘凉)领读:树荫2遍。“荫”的韵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又一个前鼻韵母,在in的前面加上声母y,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in,它的读音和前鼻韵母in相同。板书:in yin

2、练习发音。

谁能学着发an en的样子,发in的音?(学生试读,师生共同正音。)

3、告诉学生in的声调标在i上,去掉i的点。

4、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练习。

树荫下面多阴凉,yÿn

yÿn

yÿn

十五的月亮洒银光,yín

yín

yín

夏天热,喝饮料,yǐn

yǐn

yǐn 杯上有个小手印,yìn

yìn

yìn

5、拼读音节练习。

(六)巩固练习。

1、认读an en in,对比发音,教师发音,学生辨别。“开双列火车”对比发音,看哪对小朋友读得好。

2、“摘花瓣”游戏,认读音节。

将一些音节写在几朵花的花瓣上,读对一个摘下花瓣送给读的同学,看谁摘的花瓣多。

(七)书写指导。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前鼻韵母an en in及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2、学习声母与an en in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复习û上两点省略的书写规则。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前鼻韵母a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yuan,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的尾音是什么?(它们的尾音是“-n”。)

2、对比读:ai —an ei— en iu—in读后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3、听音,说说是哪个韵母,是第几声。安全()黑暗()

恩情()

摁门铃()

(二)拼读an en in构成的音节。

1、出示:sh—ün→shün

zh—ýn→zhýn

l—ín→lín(分别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

2、指名读、齐读四声练习。

shün(高山)

shǎn(闪亮)

shàn(扇子)

zhýn(打针)

zhân(地震)

zhþn(枕头)

lÿn(拎东西)

lín(树林)

lǐn(凛冽)

lìn(吝啬)

(三)学习带an的三拼音。

1、出示:g—u—ǎn→guǎn等三拼音。问:这是一个什么拼音?介母是什么?an和声母做朋友,中间人既可以是i,也可以是u。

2、填空:j—û—an→()q—û—an→()x—û—an→()复习û上两点省略规则。

第 三 课 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前鼻韵母un ûn及整体认读音节yun,准确拼读音节。

2、通过j q x与ûn的拼音练习,进一步掌握û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过程:

1、认读卡片an en in,这些叫什么韵母?“-n”表示什么?该怎么发音?

2、指名读音节,音节词。shün

güo

shün

zhýn

zhýn lín

shù

lín

yìn

yïu yìn 教学鼻韵母un。

1、看插图说话引出un:图上画着什么?谁能用“蚊子”说一句话?(蚊子是害虫。蚊子最讨厌。我们要消灭蚊子。)

2、读准un,认清形。

(1)启发学生自己读准un,教师正音。(指名读,开火车,齐读)(2)练习un的四声,指出声调标在u上。(3)出示:g—ǔn→gǔn拼读音节。

四声组词练习:lūn(抡东西)lún(轮船)

lùn(理论)教学鼻韵母ûn及整体认读音节yun。

1、看投影说话引出ûn:图上画着什么?出示:ûn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说说ûn是怎么发音的?

3、出示:yun这是整体认读音节,yun的读音与ûn一样,它的韵母是ûn,而不是un。为什么yun要把û的两点去掉?(大y来带头,小û擦掉眼泪笑嘻嘻。)

4、四声练习:yūn(晕倒、晕车)

yún(白云)

yǔn(陨石)

yùn(运气)

教学带ûn的音节。

1、出示:j—û→ju

q—û→qu

x—û→xu

说说这些音节中的韵母是什么?同样是û,为什么写法不一样?(复习顺口溜:小û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û。)

2、出示:j—ûn→()q—ûn→()x—ûn→()说说这些音节中的韵母是什么?复习顺口溜。

3、教师小结:ûn和un要和声母相拼,才能成为音节。j q x不与un相拼,只和ûn相拼,所以j q x与ûn相拼时,û上两点省去不写。

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登山》,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3、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4、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登过山吗?在登山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吗?或是印象深刻的事。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山、田、左、片、右、风、云、她。ang eng ing ong ying 教学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g eng ing 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能够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9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学会四个后鼻韵母,拼读带有这些后鼻韵母的音节。教学难点:en—eng、in—ing的读音容易混淆。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g eng ing 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四个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上节课我们学了前鼻韵母的韵尾是“-n”,发音时舌尖抵住哪里?(上腭的前部。)齐读前鼻韵母,问

:发“-n”的时候,口开得大不大? 今天我们学后鼻韵母,用什么记号呢?我们在-n后面加上一个字母g,在这里它不念g,和n合在一起念“-ng”。发-ng的时候,口要开得大一些,舌尖的后面部分要往后靠,下巴要放下来。(用手指示意)指名读、正音、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

1、-n有几个好朋友?(五个)复习已学的知识。

教师讲解:-ng有四个好朋友。(在第一个-ng前面加上a,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拼读后鼻韵母eng ing ong。(范读、指名读、正音)教师讲解:后鼻韵母中a e o实际发音跟单韵母a e o的实际发音有所不同。

3、教学后鼻韵母的发音。

(1)大家听过寺庙的钟声吗?敲钟的声音是怎样的?念ang音。

(2)你知道有哪些灯?念eng音。

(3)在-ng的前面加上i你会念吗?

(4)ong像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蜜蜂的叫声、苍蝇的叫声、蚊子的叫声)

(5)齐读四个后鼻韵母,谁有好方法能记住这四个后鼻韵母?

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g。

出示老鹰的挂图,“鹰”老鹰的“鹰”,板书ying。这里的ing加上了大y,成为了整体认读音节ying,它们的读音相同。练习四个后鼻韵母和一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

(三)书写指导。

后鼻韵母都是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和以前相同。要注意的是,虽然是三个字母但组成的是同一个韵母,因此在书写的时候要靠拢。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2、会拼读带有ang eng ing ong的三拼音。

3、能够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9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an ang en eng in un ûn yi yin 说说哪几个是前鼻韵母,哪几个是后鼻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

2、对比读:an—ang en—eng in—ing un—ong,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

3、拼读音节练习。

(二)三拼音练习。

q—i—üng→qiüng(手枪)

ch—u—üng→chuüng(窗户)x—i—ïng→xiïng(熊猫)

x—i—àng→xiàng(飞翔)

(三)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1、自由拼读句子,说说句子讲了什么?

2、拼读句

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3、你会用电脑画画吗?画过什么?有趣吗?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彩虹》,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见过彩虹吗?在什么时候?你了解彩虹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补充。)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五)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开双人列车)

2、出示生字: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

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3、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4、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5、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6、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7、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描描读读。

1、先读韵母卡片,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

2、按虚线描韵母,一边描一边想想这个韵母的读音。

3、描完了再按顺序读一读。

4、扩展活动,做游戏“找朋友”。

一部分同学举声母卡片,一部分同学举韵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一遍,若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不能拼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二)第二题:我会连。

1、听老师模仿动物的叫声,猜猜是什么动物。

2、再读一读,图下的音节。(要注意三拼音的读法)

3、做“给动物挂牌”的游戏。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动物,找出这个动物名称的音节,把他们连起来。

4、校对答案。

5、扩展活动:拼读下面的音节。

jÿn yú

diàn shàn

qÿng ting

wú gōng

gōng rãn

nïng mín

jiþ & nbsp;fang jūn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2、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3、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教学过程:

第三题:读读画画。

1、出示音节,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什么时候要带上这些东西?师:秋游快到了,读幼儿园时要去秋游了,总是爸爸妈妈帮小朋友们理书包。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书包该怎么理呢?要带些什么东西呢?书上就告诉我们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3、这些东西只是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选择,还可以带些你认为有用的可这里又没有提到的东西。请大家把你在秋游时想带的东西用简笔画画下来。第四题:我会讲。

1、出示插图,认读图中的两个音节词。了解独木桥的特点。

2、小组合作,看清图意,说说这幅图讲了什么?你能编一个小故事吗?

3、小组汇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小白兔和猴爸爸各自要去哪儿干什么?它们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五题:我会读。

1、卡片抽读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小组合作,选用几个词语说几句话。第六题:读读背背。

1、出示诗歌《秋叶飘飘》,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2、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探究 篇3

每一个升入高一的同学都满怀着美好的憧憬,都有强烈的愿望把高中阶段的所有课程学好。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新课改后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变。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动手能力强,但是运算能力却较弱,书写不规范,有很强的随意性。初中升入高中后将面临很多变化,若高一学生不能很快进入高中学习状态,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会出现较大的分化。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订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的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教师、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假思索地请教老师和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有关报刊和资料的习惯,以进一步充实大脑,拓宽眼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加强学法指导应寓于知识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中。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是处理教学内容时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多用教具演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定义、概念之间的类比,逐步提高学生对教材理解的深刻性;对易混淆的概念(定理)对比学习;对公式、定理各字母的含义、适用范围、特例等作补充说明等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学习方法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亲身实践后,才能成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于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和问题的归类方法的选用要为学生做好充分的引导。如为了说明φ与{φ}的区别,可以类比空箱子放入空房子,房子不空。把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关系的相对性,联系到数学中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相对性,可以使抽象的教材“活”起来,同时使学生逐步接受科学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高中教材。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给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加之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甚至于上黑板的方式,让学生暴露思维中的错误观点。

三是课堂教学的导言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开头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在高一数学学习集合初步知识,“集合”是学生未接触的抽象概念,若照本宣科,势必枯燥无味,可以这样引入:“某同学第一次到商场买了墨水、日记本和练习本,第二次买了练习本和钢笔,问这个同学两次一共买了几种东西?学生会回答应是4种,然而为什么不是3+2=5种呢?这里运用了一种新的运算,即集合的交与并运算:{a,b,c}∪{c,d}={a,b,c,d}。可见,这一问题中所研究的对象已不仅仅是数,而是由一些具有某种特征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在19世纪创立的,它是现代数学各个分支的基础和重要工具,等待我们去学习、研究、开拓、创新。”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他们对学习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态,使感知更清晰、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习为苦役、为畏途,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注意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导入“似懂非全懂”“似会非全会”“想知而未全知”的情境,避免让学生简单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去学习过分困难的东西,让学生学有所得,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效,体会探究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是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篇4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 中间有一个过渡问题, 这个过渡如不引起注意, 就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出现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和偏科的现象, 给以后的教育教学带来困难。因此, 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 举办中小学教师座谈会 , 了解小学的学习管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作业、成绩等有关问题, 为初中的教育教学的过渡提供第一手材料。

(二) 进行新生入学的摸底考试。对于新生, 可根据小学的教学大纲, 教材要求再一次进行摸底考试, 把招入的新生按教学基础、智力高低分别给予按上、中、下站队, 便于因材施教。

(三 ) 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 , 把学生入学的基础和教学要求告诉家长, 取得家长的配合, 狠抓教学质量。

(四) 开学初, 中学教师最好要到小学去听课 , 听有经验的老师如何上课、课堂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作业处理等问题, 使中学的教学方法逐步与小学衔接起来。

二、抓好三个过渡, 抓住五个分化点

研究衔接问题, 就要处理好教与学中的几个过渡转接问题,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一环。

(一 ) 引 导 学 生 做 好以 下 方面的过 渡 。

1.学习环境的过渡 , 从小学进入初中 , 有“四多一少”的变化, 即科目多、书多、作业多、考试多;老师跟得少。因此, 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学习, 科学地安排好学习计划, 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动机的过渡。小学生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 , 学习缺乏自觉性, 学习被动, 好动、爱玩, 要靠老师、家长多加鼓励引导, 才能“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进入初中时, 要根据其年龄特征组织各学科的活动, 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树立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3.学习方法的过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专靠老师指点多次反复练习、巩固, 习惯于死记硬背, 不求甚解, 缺乏独立思考和自制能力。到了初中, 如不改变学习方法, 成绩就会大大下降。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解题归类等学习环节。

(二 ) 研究数学 科 教 学 内容 如 何过 渡 , 抓 好 初 中数学 内容的几个分化点。

1.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 。这是数学上的一个大飞跃即由具体的数过渡到抽象的式。因此, 要把整式、分式的四则运算教好, 把因式分解的各种方法教活。

2.列方程解应用题。小学里 , 学生已学习了方程的基本知识, 到初中又系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 进而学习各种代数方程, 但相比较而言, 中小学对这一段教材的处理方法不同, 中学的内容比小学里的内容在难度和深度方面都有加深,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感到难度大, 缺乏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能力, 对新的解题方法一时难以适应。因此, 要在代数式这一章中着重进行训练, 使学生掌握把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的能力, 抓住等量关系布列方程, 通过多练使学生正确地解应用题。

3.平面几何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由“数 ”过渡到“形”的一个大飞跃。学生虽然在小学里已接触过一些知识, 但那毕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 到初中则是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平面几何的开头课学生感到困难大, 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第一章基本概念多;二是研究的方法新 (逻辑推理) ;三是对这些概念, 方法的语言表达 (口头或书面) 要求严谨。因此, 教师要把上好平面几何起始课当做教学的重要一环来抓, 注意攻破平面几何入门的三大难关———即“语言”、“推理”、“作图”。使平面几何的教学达到如下要求:

(1) 几何概念抓语言表达的严谨 (包括公理、定理、推论) 。

(2) 几何推理抓逻辑推理的书写格式。

(3) 几何作图抓尺规作法的准确性。

(4) 几何计算抓解题的根据、合理、准确。

4.学习直角坐标系。利用它把平面几何研究的“点 ”与代数中研究的“数”联系起来, 学生开始接触到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问题, 这是教学上的又一次大飞跃。学好这部分内容, 为进一步学习函数、三角、解几打好基础。因此, 在教学中要把直角坐标系这部分内容切实教好, 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

5.关于函数的学习。这是数学上由常量过渡到变量的一次飞跃。变量在变化过程中不是孤立的, 而且相互联系的, 而函数却反映了变量之间的某种联系。这一点对初中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 对于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清楚, 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的性质打好基础。

(三 ) 研究 教 与学方法 上 的过 渡 。

伴随着学生年龄、心理的变化, 相对小学而言, 中学课程的知识容量增加了, 教学的要求提高了, 相应地, 教与学的方法也应逐步创新, 以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小学生的特点是记忆力较强而理解力较弱, 因此, 小学阶段主要以培养运算能力为重点进行教学, 在中学, 随着理解能力的提高, 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应随之加强。其次, 在学习方法上, 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 而中学阶段, 越来越多的知识要通过学生的预习和复习等环节掌握和巩固。为此,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从实例出发 , 逐步加以 启发 , 提高学生 的理解能力。 在概念、公式、运算法则的教学中, 应特别注意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出发, 从实例引入讲清每个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绝对值的概念, 可从实例出发, 讲清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 两者结合起来, 互相补充, 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在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 由于第一章的概念多、方法新, 学生初学感到困难大。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意从具体形象出发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例如几何第一章的线段、直线、射线、角、垂线、平行线等在小学已经学过, 学生头脑里对这些几何概念已有具体形象。但在中学其内容有发展, 意义更精确。为此, 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复习, 接着学习线段、直线、平行线和基本性质, 建立起几何公理体系, 为平行线的判定、性质, 以及以后各章定理的逻辑推理做好准备。

3.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学教学中应运用“读、讲、练、究”的做法, 培养学生能力。

读书 :培养学生 阅读教科 书的能力 , 养成独立 思考、自学探究的习惯。教师应该做到“教书又教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使学生看通弄懂教材, 熟悉有关教学语言, 懂得定义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的真实意义, 掌握分析与综合的解题方法。

讲解:课堂讲课是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渠道要彻底改变那种在小学依赖老师, 靠老师讲、学生听、“抱上来”的做法, 在中学应建立以启发式教学为主,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练习: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初中学生, 每节课一般要留足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做课堂练习, 一单元学完要组织专题课堂练习。练习时, 要抓落实, 做一题就要有一题的收获, 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 练习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种: (1) 巩固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推论的练习。 (2) 应用知识的练习。 (3) 综合提高练习。 (4) 一题多解的练习。 (5) 单元小结的练习。

研究:在学好课本中基础知识的同时, 为进一步培养能力, 课本中经常提出“想一想”, 让学生进行探究。鉴于此, 教师在每一单元结束时, 也应该编一些由课本内容引申出的问题, 让学生探讨、研究、得出新的东西。

三、因材施教, 提高素质

研究中小学的教学衔接问题, 目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减少“问题学生”的分化, 让一部分数学基础好, 智力好的学生, 在掌握好课本知识的同时, 也应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 因材施教 ,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学习有潜力的学生, 除了完成好当天规定的作业外, 每天应多留一两道提高题, 让他们课外钻研, 思考解题方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经常这样做, 可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二 )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 把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 成立兴趣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活动。比如数“0”的游戏, 智力竞赛, 讲座等,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内容,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幼小衔接教学反思 篇5

1、教学内容从幼儿兴趣出发。

学习兴趣是保证幼儿快乐学数学的前提。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单调、枯燥。所以教师首要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趣味性强、寓教于乐的数学内容,逐步将兴趣转化为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的深浅由幼儿生活经验决定。

教学活动内容应针对幼儿实际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由易到难的,因此教师初设教学内容是,应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是否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3、教学目标遵循幼儿发展要求。

熟知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和特点,同时也要了解小学一年级内容和教学形式,总体把握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知识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幼儿发展要求,找准它与小学一年级数学联系、区别切入点,做到胸有成竹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帮助幼儿形象思维逐渐过度到抽象思维,进而形成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模拟童真生活,力求趣味化

1、游戏情境式教学。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性强、富有生活趣味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孩子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感容易投入,思维活跃。

数学儿童生活化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即:把数学活动精心安排在一个个的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情景中玩乐学习数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例如:幼小衔接学习内容,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孩子们每拿到一道算式卡片,在欢快激烈活泼的游戏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并完整讲述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幼儿很快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加减方面的知识,增强了一些的生活技能,进而在自信中越来越喜欢上数学。

“击鼓传花”数学游戏活动亮点,从一开始活动的气氛就很轻松,没有一板一眼的上课形式,而是将游戏真正融入到了“模拟真实生活”中,全无“小学化倾向”,克服了机械呆板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快乐掌握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常识。

2、生活情境式教学。

采取现实生活题材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把真实的物质生活空间作为教学活动场境、孩子在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中在积极参与,积累有益的数学经验。

现实生活是直观、形象的,每个孩子都有体验,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孩子们在情境教学中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数学生活,激发数学思维,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情景逛超市认识人民币、神奇的时钟店里认识时钟、这种生活情境式教学,会有惊喜不断的实际效果。

3、亲自操作实践式。

学习数学活动中,最可怕的就是孩子机械记忆,重复的练习,鹦鹉学舌,缺乏灵活运用于生活尝试,幼儿独立操作机会的缺失。在数学活动中,“操作实践”是幼儿探索知识、积累知识经验的必经之路,也是最直接的最、有效方法,这个过程孩子必须是自己亲自动手动脑。

三、学习材料取之于现实生活

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数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提供对幼儿认知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是幼儿常见熟悉喜欢的,尽可能采用易收集的自然的、原生态操作材料,能引起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易操作的安全材料。在数学活动中,来源于生活材料,会把枯燥的数学变成具体、有趣的快乐,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直接采用班级里幼儿最喜欢的漂亮“雪花飘”玩具,安全又经济适用,操作性、执行力都强,幼儿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四、教学结果渗透一日生活细节中

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篇6

有很多小学阶段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升入中学后,由于他们要面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特别是对于突然增加的更多更难的新学科,使他们感到难以适从。在这个期间,他们的心理仍处于幼稚与成熟、独立与依赖等错综交织的状态,而中学老师不再保姆式地挟着他们走……所以有不少小学里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很快就变成了中学里的差生,而数学学科更是如此,这不但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严重打击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是适应的问题。小学和中学教学方法是有差异的,要求也不相同。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的教学,必须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和中学的衔接问题。

二、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

小学数学侧重是打下数学的基础。因此,其内容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的数量关系;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以及简单的代数知识等。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三、初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严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想学好数学:首先是要记住数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定理、公式、法则等。这些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其次是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这样,在遇到困难时才不会退缩,不退缩才有可能学好。最后是要学通教材。其实各种练习册中的习题都是教材中例题的变形,因此,学好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当你遇到困难时,弄明白是哪部分知识,然后找教材中的知识与例题,反复阅读,并与问题相比较,从而寻找解题的思路。

学习数学知识,只知等待老师授予还不行,要学会自学,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最重要的基础。只知等待老师布置学习任务还不行,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教师应适当放宽控制,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安排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仅靠兴趣支持学习还不行,要教育学生产生理想和期望,让他们用理想来支持学习。

四、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途径

(一)教材内容由形象性向抽象性变化

小学数学主要是以记忆为主,关键是记住定义法则,记住每种类型习题的解法,而初中数学主要是以推理为主,关键是理解概念、性质,掌握公式、法则是怎样归纳出来的,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小学里数学较具体、形象可捉摸,但初中数学就完全不同了,其抽象性与理论性大大提高。例如: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数学首先遇到的是第一章《有理数》。本章是在算术里学过的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把数的概念扩充到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要使学生把概念搞清晰,运算熟练,为以后学习代数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与小学的非负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基本相同,就是多了一个正、负号问题。在这里关键是要弄清正数与负数的区别、联系和概念。从教学中可以看到学生主要是对负数的概念理解不正确,如:在乘除法中,也要注意符号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也采用像背乘法口诀一样,如“负负得正”或“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方法,使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练习。所以有理数的运算是初一代数中的重点,能准确迅速地完成运算和合理正确的表达是初一代数基本训练的要求,它直接影响着整个中学阶段数学的学习。

(二)学习过程由模仿性向理解创造飞跃

学习过程的模仿性与理解性是互相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模仿是低级水平的学习,它为理解提供基础,没有模仿的过程就不可能有理解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模仿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在小学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模仿性较强;另一方面,小学教材中,例题类型多也较全,有时老师还要补充。学生作業大都在课内由老师指导完成,所以模仿的机会更多了。

进入初中以后,课本上的例题减少了,另外由于课程的增多,学习任务加重,数学课的节数减少,所以教师讲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作业大都在课外独立完成,这样学生模仿性就少了,也就是说大多数数学问题与习题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解决。例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例题不是那么多,而课后的习题较多,题型较广,解决思路与方法千变万化,一般学生如果不理解,只靠模仿是很难掌握的。所以在这里关键是审题、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因此也应注重从语言文字上来理解教学。

(三)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对于学生的不良习惯的纠正也是很重要的,要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由于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过程是不太一样的,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使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多了,而且速度也快了,节约了时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使作业的正确律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对于这种方法现在还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中。

因此,要完成初一代数与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过渡,首先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学的教材教法,注意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和对小学习惯的改进(改变),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尽可能的多引用小学的知识和方法,来传授新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由浅入深,概念清楚,注意难点、重点的分散和突出,为学生学好代数的后续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

做好初一数学的衔接教学 篇7

另外,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学习内容上, 初中数学比小学数学更加抽象, 在学习能力上, 初中数学知识, 要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强, 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也更加高, 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进入初中的学习生活, 在数学学习上的信心不足, 学习兴趣减弱, 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等问题。因此, 做好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教学至关重要。接下来, 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如何做好初一数学的有效衔接教学,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所提的意见仅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

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还不成熟, 思维比较简单, 小学数学内容大多是直观的形象的内容, 但初中数学, 知识面上更加广, 内容上会更加抽象, 逻辑上更加复杂。并且, 初中数学部分内容是在小学数学上的延伸和拓展, 因此, 做好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是提高衔接教学效率的前提。

例如, 在几何图形内容上, 小学阶段学习的是简单的三角形和四边形, 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量获取知识。初中数学几何方面则要求学生在抽象概念上进行证明, 思维逻辑要求更加复杂。初中要求在逻辑上进行论证, 这正是小学数学中缺乏的。所以在这方面加强学生的逻辑论证, 并且教会学生逐步在题目当中去表达自己的逻辑推理的过程。

一方面在初中数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论证, 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认识到逻辑论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 小学阶段学习的“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这个在小学阶段是通过直接测量得到的结论。初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论证无论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二、要做好教学方式上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比较轻松、直接、形象的, 老师在课堂上也是通过直接的知识传输, 让学生获取知识。但初中数学会更加注重逻辑推敲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采取更加抽象的、间接地、概括的教学方式, 来提高锻炼学生的这方面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引导为主, 直接传输知识为辅, 多让学生思考, 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例如, 在解应用题的时候, 小学生往往会把公式背得非常牢固, “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直接和死板的公式, 只是做完了题目而忽视了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分析, 数学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合理的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是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题目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让学生通过掌握一道题来掌握这一类题, 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以此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另外, 作为初一数学教师要注意数学课堂的气氛调节, 要合理安排好课堂的组织形式, 尽量地以缓慢、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状态, 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下子转变到初中的高节奏学习当中。

三、要做好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的衔接

由于小学阶段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和直接, 教师在课堂上有比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 所以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接受知识为主, 而不注重自己的学习和汲取知识。但在初中数学, 教学任务比较重, 内容比较复杂, 知识面较广。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前进行预习, 课后进行自主复习, 教师在课堂上面仅仅是对一些关键内容进行指导。所以, 要在初中衔接教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例如, 在课前预习,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明确的预习目标和预习计划, 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课堂中, 教师要求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因为初中数学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 涉及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所以, 课堂上要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进行笔记的整理, 对课堂内容进行复习, 然后再进行相关的练习训练。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技巧的提高,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够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

另外,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帮助学生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 小学生喜欢一边吃东西一边做作业, 一边玩一边做练习。这些都是在初中阶段非常不利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和学生沟通, 指导他们认识到这些习惯的坏处从而能自觉地改正过来。

总的来说, 初一数学衔接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习惯的调整为主, 学习内容教学为辅。首先让学生习惯初中的学习生活, 再来让学生接受初中的学习内容。作为初一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行为。初一数学衔接教学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点, 其他教学方面的问题, 还需要教师不断的研发, 不断地创新才能够把初中衔接教学做的更加好, 更加高效, 让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

摘要: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 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在思维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并且初中数学能力上的要求也更加高。加之, 初一数学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 学生初一数学的成绩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初中的数学学习情况。因此, 做好初一数学的衔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 本文将从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做好初一数学的有效衔接教学, 提高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一数学,衔接教学,课堂效率,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洪峰.初一数学课堂衔接教学策略之分析.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 (10) :20

把握差异, 做好数学教学衔接 篇8

一、准确把握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要素差异

1. 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的差异

职高学生大多数是经过中考后的层层选拔而剩下的, 进入职高的学生, 在学习习惯、认识水平、能力层次特别是心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障碍, 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不强、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齐加尼克现象突出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发现:因先前任务未完成而影响后继任务完成的现象) 。

2. 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的差异

初中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职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具体培养目标是直接从事某一专业、工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其特点是直接面向社会。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尤其指出职高数学教育应注重“大众数学”“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应用性”这三个教育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对能力的要求重在形象思维, 职高则侧重在抽象思维和思维品质的提高。例如画图能力:初中教材只侧重基本作图,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平分线、中垂线、平行线等, 并在此基础上画简单的几何图形, 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而职高的立体图形、函数图像等较复杂多变。相对初中数学很有“生活味”来讲, 职高数学更有“数学味、实用味”。

3.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差异

初中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 按三个学段教学, 不断抽象, 呈螺旋形上升。比较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新版《职高教学》教材内容由基础部分、提高部分、阅读部分、高等数学部分和复习总结5个板块组成。其中基础部分的数学是职高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与内容, 并充分注意初中与职高内容的衔接, 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要学习与掌握的最基本内容, 意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基础的数学也即统一性内容, 是检测学生合格的依据;提高部分及复习总结部分为有进入后继学历层次教育愿望的学生所必学;阅读部分作为知识介绍而设置, 高等教学部分供有必要修学的专业选学。

二、有效实施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衔接

1.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搞好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教任何功课,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这是叶圣陶先生的真谛。初中教学方法上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凯洛夫式教学模式上, 学生学习被动, 要靠教师的督促和帮助完成。而由于职高内容面广, 教师不可能像初中那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一讲授, 只能起引导作用, 学习的主动性在于学生本身。“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有计划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做小结, 使学生“抓准一个, 拎起一串, 获取一块”。从教师授“法”, 到带领学生学习“法”, 到指导学生用“法”, 逐步向“不讲不教”的境界迈进。

2. 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 使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习为苦役、为畏途, 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着力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

趣味性方面, 教师可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 阐明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 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实用性方面,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教材, 如机械专业, 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析几何有所侧重;而财会专业则对排列、组合、统计初步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则对集合、数列、矩阵, 一元二次方程, 计算方法等重点讲授。只有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 强调学以致用, 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为学生所接受。

3. 降低教材起点, 破除学生对职高数学的畏惧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多数情况下, 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因此, 在中职教育的起始阶段, 采用“低起点, 小步子”的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 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这样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 还可以使他们在复习的成功体验中, 有效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为整个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分解教学过程, 分散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 通过努力, 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探析 篇9

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 知识与能力要求都大。“学生感到难学, 教师感到难教”的问题一直困绕着高一师生。经过高一近一个学期的学习, 相当部分学生已感觉到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学, 甚至觉得茫然, 数学成绩出现下坡趋势, 已开始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他们从初中升上高中, 面临着以下几大难题或变化:

1.学习环境、心理的变化

升入高一, 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 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等, 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 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 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 进入高中后无紧迫感, 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 他们在入学前, 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 高中数学课一开始的确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 如集合、映射、函数等, 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课程内容的增加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 课堂容量小, 而到了高中, 知识点增多, 课堂容量大。高中数学一开始, 概念抽象, 定理严谨, 逻辑性强, 教材叙述比较规范, 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内容较多, 知识难度加大, 且习题类型多, 解题技巧灵活多变, 多为研究变量、字母, 不仅注重计算, 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 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大”的特点。相对初中数学很有“生活味”来讲, 高中数学更有“数学味”。

3.教材难度增加

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 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 但相比之下, 初中降低的幅度大, 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 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 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讲, 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 反而加大了。

4.教学方式改变

教师教法的改变, 在教学方式上, 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也有所不同。初中时由于所学内容少, 涉及题型简单, 课时较充足。因此, 教师有充足时间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反复强调, 对各类习题的解法进行举例示范, 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演练、巩固, 简而言之是一种重复机械的模仿式教学。而到了高中, 由于知识点剧增, 教学教材内涵丰富, 课堂容量大, 进度自然加快, 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反复强调重难点内容, 而课后安排的习题类型也不可能与课堂上所讲的配套、类似, 教师在授课时更多的是讲解核心概念、基本原理, 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培养,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生的心理转变与衔接

在高一教学中, 因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 学生小学、初中数学成绩一直很好, 高中数学成绩可能有不如意的时候, 要多鼓励学生, 要教育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期望值。在高一教学中, 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 少一份责怪, 多一份关爱。要多找自己的原因, 要深入学生当中, 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 特别是后进生, 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培养其自信心, 激发学习热情。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 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 能冷静地总结教训, 振作精神, 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 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 开展心理咨询, 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三、教学方式的衔接

1.巧设情境, 引起学生无限遐想

很多老师在备课时认为情境不重要, 关键是教学内容要精心处理, 其实不然。数学教学中, 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不但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 常见的是问题情境。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形成克服困难的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可以使学生利用已知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这样获取知识, 不但便于保持, 而且能给学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花样百出, 让课堂充满期待

有些老师沿用传统的“复习、讲解、练习、小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教学方式单一, 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少, 让学生感觉课堂无味。如果能改变观念, 多动动脑筋, 多一些花样, 数学课堂一样能让人期待。当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不能用, 关键是要有一些变化, 有新意。如分组学习课、自学课、研究性学习课。这就要求老师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充分, 目的明确, 并能有效反馈。

3.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学习基本采用“已知理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有:预习习惯、审题习惯、演算、验算习惯、艇题习惯、解后反思的习惯、纠错订正的习惯、善于交流的习惯、勤学善思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写学习心得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 是高中数学的难点所在。掌握学习方法是攻破这个难点的措施之一。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 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

4.教师亲切幽默, 营造和谐学习气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数学语言力求简练准确, 但并不是说数学课就只能是枯燥没有感情的说教。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有帮助。要想做到这一点, 首先应将师生关系准确定位。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伙伴, 教师与学生彼此平等, 共同成长。师生人格的平等, 能使学生享有探究的自由,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善待差异, 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感受学习的快乐和价值。满足学生精神的需要, 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另外,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很重要, 如亲切的笑容、幽默风趣的语言、耐心细致的帮助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的成长等。

四、总结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不仅学会, 而且会学。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师的有效衔接下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才能学好高中数学, 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摘要:高一数学的学习是学生阶段一个关键的时期。升入高中后, 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一数学的学习, 这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本文对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一数学,初中数学,教学衔接,兴趣教学

参考文献

[1]范安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魅力中国, 2010, (3) .

[2]刘小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J].教学研究 (河北) .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初探 篇10

一、初高中教材知识点的衔接问题分析

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删减了很多内容, 同时对部分知识也降低了要求.然而, 其中有些内容在高中阶段却有着重要作用.下表中的知识点高中教师普遍默认为存在, 但初中已删除或降低要求, 因此需衔接和引申.

由表中可知, 初高中知识的“脱节”点较多.因此高中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引申, 尽可能实现知识点间的“无缝”对接.高一数学必修一主要内容是集合与函数.这一全新的抽象概念考查的内容可以囊括所有高中知识, 其中函数 (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既是初中函数概念的引申, 又是初中幂运算、指数运算的推广.教材本身存在的这种内在联系,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启发学生回忆旧知识, 温故而知新.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方案

由于初高中数学教材很多知识点“脱节”, 而且初高中数学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法) 又有很大区别, 初中注重直观形象的教学, 而高中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初中注重反复训练, 高中在此基础上强调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然而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 仅满足于课堂上的听, 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 不善于自行思考钻研, 忽视了领悟思想方法等重要环节.抓住这些特点是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关键.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 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衔接教学.

1. 编写初高中数学衔接校本教材

高一数学知识大多数是从初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高一新生的启蒙教学中, 应注重新旧联系, 从初中知识衔接点出发, 提出新问题, 研究新知识.因此, 本着夯实基础、缓坡度、逐步提升的原则, 可以适当地编写衔接知识的专题校本教材.如对二次函数的最值进行衔接教学时, 可这样设置题目:

(1) 求下列函数在x∈[0, 3]时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 y= (x-1) 2+1, (2) y= (x+1) 2+1, (3) y= (x-4) 2+1.

(2) 求函数y=x2-2ax+a2+2的最小值;

(3) 求函数y=x2-2ax+a2+2, x∈[1, +∞) 的最小值;

(4) 求函数y=x2-2ax+a2+2, x∈[1, 3]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5) 求函数y=x2-2x+2, x∈[t, t+1]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6) 设g (t) 为函数y=x2-2x+2, x∈[t, t+1]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试讨论函数g (t) 的最值.

如此循序渐进地设题, 由浅入深, 不但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 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弥补“脱节”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了何为数形结合思想, 何为含参讨论, 减弱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畏惧心理.

2. 对衔接知识点的教学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由于初高中数学知识点之间需要衔接、引申、拓展的地方较多, 教师不宜在高一时就集中时间进行衔接和补充, 而应针对高中教学的实际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例如在完成了集合中“子、交、并、补”的概念与性质教学后, 可补充“乘法公式”一节, “因式分解”两节.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之前, 补充“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各两课时, 然后对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二次函数间的相互转化进行适当拓展, 并将集合知识运用到不等式中, 逐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转化、化归意识.

3. 数学课外活动或小型研究性学习中对需要衔接、引申、拓展的难点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众所周知,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就二次函数来说, 它是高考中的永恒主题, 几乎涉及学生在中学阶段学过的所有数学思想, 最能体现学生对函数思想的把握.在高中数学中, 许多重点内容, 如配方法、换元法、参数的分类讨论、解方程、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函数的最值、轨迹等都与二次函数密切相关.因此, 可以围绕这一衔接点在数学课外活动或小型研究性学习中通过衔接、引申、拓展难点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如,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研究, 含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探究等.

4. 加强对涉及衔接点知识的复杂问题的分解教学

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问题来进行教学是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自然过渡的一种有效方式, 反之, 简单问题组合成复杂问题正是高中所面临的难题.因此, 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这两个方面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

例某地现有耕地10000公顷, 规划10年后粮食单产比现在增加22%, 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如果人口年增长率为1%, 那么耕地平均每年至多只能减少多少公顷 (精确到1公顷) ?

这类复杂的数学问题是由多个简单问题组合而成, 若将其转化成以下三个问题分块解决, 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1) 设现在的总人口为A人, 如果人口增长率为1%, 那么10年后总人口是多少?

(2) 设现在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为B吨, 如果10年后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 那么10年后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多少?

(3) 现有耕地10000公顷, 如果每年平均减少X公顷, 那么10年后还有耕地多少公顷?

5. 培养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脱离实际背景, 纯数学化是造成学生对数学难以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因此, 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日常教学应尽可能多地贴近社会生活, 消除数学与社会生活间的隔阂.如, 教学时可适当结合实际问题, 以复习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 可以引入这样的问题:

据气象台预报:在A城正东方的300 km B处有一台风中心, 正以每小时40 km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 在距台风中心250 km以内的地区将受其影响, 问从现在起经过多长时间, 台风将影响A城, 持续时间多长?

显然, 本问题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但学生用初中知识无法解决.本问题的引入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还能让学生体会初中平面几何与高中平面解析几何之间的关系, 从而实现初高中知识的自然对接.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初探 篇11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作用;问题

一、教学衔接在数学中起到的作用

初中到高中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所以这两个阶段的衔接变得格外重要。作为教师,一般初中的时候都讲得比较细致,哪个同学在哪个问题上不会了,还会反复地去讲,但到了高中之后,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就多了起来。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想办法去适应这个突然的转变。初高中的数学衔接在数学教学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高一上学期的时候,老师的教学要尽量慢些,这样可以给所有的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教学,老师要选择一些大众化的问题,以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为主,千万不要进行大量的扩展,若是非去扩展深入,在初期是非常不利的,良好的开始就是日后学习的动力。

刚来到高中的时候,学生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方式,所以高中老师要想改变现状,就一定要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对于那些不知道怎么学习和适应高中生活的学生,一定要多去关注。像是在高一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课上讲解、课后作业、课前预习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老师要随时检查学生的作业,观察他们的学习动向。再根据学生的现状,适当地去减少作业量,让学生慢慢地适应高中生活。

其实,在教学方面,初高中是有一些差异的。在教材内容方面,高中的内容只是对初中内容的一个深入和扩展。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时候,对函数性质的推导过程,这就是初中接触过的知识,到了高中还会深入学习。再像是几何问题,初中几何知识中的解题思路,也是将空间立体感的图形,变成平面直观的图形,同样是利用角平分线或是垂直平分线、中线等知识点来解决几何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初高中的衔接对于数学这门科目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作用,找出值得挖掘的地方,再深入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差异,这样不管是学生学习,或是老师教学,都会很快适应过渡阶段,获得满意的成绩。

二、教学衔接初期需要注意的问题

看起来,初高中的过渡是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但事实上,它在转变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提前有个心理准备,重点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老师在这一阶段也配合学生学习,因为初高中的学习内容之间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所以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新旧知识的共同学习,不要弄混淆了。

深入探索高中数学知识,这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内容,掌握住初、高中之间有联系的知识点,像是常用到的二元一次方程、二次方根等将近二十个知识点,要熟练掌握,这是初高中解题的基础。在高中时期,还会接触到因式分解、韦达定理等,这些在高中数学中是常出现的,初中的时候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一点。在衔接初期,就一定要多去练习。教师在授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浅入深,高度注意教学的顺序性,掌握一定的规律,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三、学生心理是教学衔接的关键

想要在初中和高中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这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只有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的环境,迎合高中老师教学的套路,才能够真正的深入学习。而老师在这一阶段,要多去注重孩子们的心理成长,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知道他们什么地方不懂,哪些地方是他们的优势,这是一个建立良好感情的基础,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加强沟通,才会互相理解,这样再去学习或是教授知识,也会降低一定的难度。

有一些老师还是走不出题海战术的困境,但对于新教材的改革来说,高质量的练习是要适度的,就像一个问题,学生明明已经会了,老师还是一遍遍的要求学生去做,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样反复下去,只会让学生觉得无聊。同样的,那些过于困难,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解决出来的问题,老师不应该将它摆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学生这样的长期下去,会失去自信心,觉得数学这门科目太难了,与初中差异太大,根本学不会,所以,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符合现状,针对学生的心理做适当的调整。

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是现如今教学中的一项重点,老师要好好把握学生的心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要相信,动力是创造一切事物的基础,只要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去探索研究,就可以解决基础不扎实的问题,正所谓天道酬勤,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和辅助,相信一定可以创造出更优秀的成果。数学知识的衔接过程,是教学上知识点的联系,也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一项升华,只有全面地考虑,不断地研究探索问题的解决思路,在面对苦难时仍然可以坚持下去,按照老师指定的计划和策略不断地学习,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好成绩,为教育事业也多奉献一份力量,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陈玲.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如何做好初一数学教学的衔接 篇12

一、充分利用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 是成功的源泉.所以,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 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初一学生的兴趣何在?实际上兴趣随时都会产生, 对于刚进入初一年级的学生都有新鲜感和对“新”的学习的兴趣, 我们教师如何利用好, 值得研究!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1) 在处理数学问题时, 要再现问题的情境, 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 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 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 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 并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特别是在讲授一些著名的、重要的定理时, 要创设情境, 尽量做到再现数学家的发现过程, 在同等情境下让我们的学生去探索, 并经过引导达到真正认识、理解. (2) 课堂教学的导言, 需要教师精心构思, 一开头, 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使他们对学习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做好学生的心理衔接

我们可通过入学教育增强学生紧迫感, 消除松懈情绪, 初步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 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初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 采取与小学对比的方法, 给学生讲清初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 明白整个知识在初中的布局;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小学和初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 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 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 引导学生少走弯路, 尽快适应初中学习;五是给学生讲清在初中学习数学的要求.

同时, 在教学中, 要注意心境的创设, 以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在初中数学中要严格控制讲授的深度和进度, 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接受, 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素材, 让每名学生在一周内都能有1~2次机会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问题, 精心编制试题, 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能及格.作业批改认真、细致、耐心,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能当面批改最好,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种成功感, 拓宽心理情境, 使学生热爱数学.

三、做好教材内容的衔接

与小学初中教材内容相比, 初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 尤其在初一上学期抽象概念多, 知识密集, 理论性强, 同时, 初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 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初中教学中, 要求教师加强对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的钻研, 找准知识生长点, 衔接好新内容.

四、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初中阶段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 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 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有较好的衔接.

开学前, 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 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 以提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 我们一方面通过对入学成绩的分析, 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 认真学习和比较小学和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 以全面了解小初数学知识体系, 找出小初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 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 更具有针对性.

教学中, 随时注意多渠道地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可以在学生上初中一周或半个月、一个月后就深入学生了解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深度.在不影响整学期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 可先放慢教学进度, 适当减小课堂容量, 降低难度, 让学生逐渐适应初中数学教学.

五、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1. 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做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一类一类地及时反思、回顾、总结、提升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做细致的工作, 比如:怎样做笔记, 怎样复习, 怎样回顾、反思, 都要一一地给以指导.

2. 教给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 是初中教学的难点所在, 掌握学习方法是攻破这个难点的措施之一.如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习———听课———复习 (练习) ———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渔”, 因材施“导”, 努力教会学生自学, 培养自学能力, 是教之根本, 而自学能力的提高, 首先依赖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初一学生阅读时, 读不顺, 读不细, 读不实, 读不准, 所以老师千万别急, 在这个衔接阶段, 可以编出问题, 引导阅读, 如概念叙述与理解, 定理、命题的方法与思路.让学生边阅读边回答, 对概念要求会联系、会举例;定理要求会分析、会应用;解题要求尽量一题多解.一章结束会用图表归纳结论和要点, 弄清重点概念和定理、公式, 明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技能.

上一篇:水稻集中育秧论文下一篇:大树移植与养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