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性教学(共10篇)
衔接性教学 篇1
一、引 言
2003年4月, 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 实验) 》 ( 以下简称新课标) . 新课标的数学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变化: 增加了导数和积分、概率和统计、线性规划、独立性检验 ( 理) 等来自于大学数学的内容; 同时删除了排列组合 ( 文) 、反三角函数等内容. 同时, 新课标有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 数学又分为理科和文科两种, 在内容和要求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地方. 但是, 进入大学后, 数学课本相对差异较小, 笔者所在的学校普遍采用《高等数学》 ( 同济六版) 、《线性代数》 ( 同济五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浙大四版) .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在课程衔接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如出现重复内容时, 学生感觉学过, 就不愿再听; 大学数学存在高中未讲的知识点,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 补充的知识点学生又很难直接接受. 这就引发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数学衔接性的问题展开了研究.
在这些研究的论文中, 多数文献都以高等数学为主, 而概率统计的衔接性问题研究成果较少或不够深入. 因此,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三个方向对概率统计的教学衔接性进行一个较深入的研究, 以期对大学概率统计教学有所帮助.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中, 笔者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和浙大四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 概率统计在高中数学以必修3中的统计及概率为主, 文科在选修1 - 2中介绍了统计案例, 理科在选修2 - 3中介绍了排列组合、概率及统计案例部分等内容.
1. 可以衔接的教学内容
对高中的概率部分, 学生已经对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有所掌握, 理科学生对排列组合、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见的分布、期望和方差的计算也有所了解. 对统计部分, 高中就已经学过抽样方法、统计图表、用样本估计总体等内容. 这些内容在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均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
2. 大学需要增加的教学内容
在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 文科学生未学过排列组合, 这对计算古典概率有不便之处, 需在授课前补充.
3. 大学没有继续深入的教学内容
高中部分内容在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没有涉及, 这主要集中于统计部分. 第一, 抽样方法, 高中提到了三种: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 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则只介绍简单随机抽样. 第二, 回归分析, 高中给出了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 大学在教学大纲中不作要求. 第三, 独立性检验, 这在大学中没有出现.
从上述可以看到, 大学和高中概率统计内容衔接性还是不太好, 高中学习概率统计, 普遍感觉容易, 而到了大学再去学习, 则感觉很难.
三、教学思想的衔接
新课标高中概率统计侧重于应用性, 一般在每个小节都有阅读材料. 而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则在理论上非常严谨, 系统性很强, 应用性在教材中未能体现出来. 因此, 在大学概率统计的教学思想上就需要注意衔接.
1. 理论和应用的衔接
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念多, 系统性强, 学生掌握很费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倡主题式教学模式.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确立的主题框架中紧紧围绕学生、跟踪学生思维研究过程的教学, 其教学过程为: 引出主题→理论指导→学习讨论→练习评价→反馈. 该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突出理论与应用的衔接性, 避免了重理论而轻应用的趋向, 在教学中取得的效果较好.
2. 本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在大学开设公共基础数学类课程, 最终的目的是将其应用于专业课程. 因此, 在概率统计的教学中, 笔者尝试在不同专业选择主题时, 考虑其专业背景. 例如, 在经管类专业, 笔者主要选定的主题有期望和方差在投资分析中的应用等; 在工程类专业中, 笔者则选定正态分布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等. 这样, 既掌握了概率统计的原理, 又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真正做到了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四、教学方法的衔接
新课标高中概率统计引入了统计软件给整个教学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统计图表的做法、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独立性检验等. 因此, 在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 就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示统计软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目前, 常用的统计软件有Excel、SPSS、SAS等. 通过将统计软件引入课堂,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目前, 笔者主要利用SPSS解决的问题有统计图表的制作、随机抽样、区间估计等.
五、结束语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性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问题, 它对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均有直接的影响. 本文从现有的高中课程出发, 对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衔接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大学数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摘要: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现有的高中数学课程出发, 对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衔接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大学数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学衔接,概率统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袁洲.大、中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 .
[2]汤琼, 刘罗华, 刘霞文, 周小奇.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 (9) .
[3]王明春, 潘惟秀, 郭阁阳.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研究[J].高等数学研究, 2010 (9) .
[4]高巧玲.浅谈大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4) .
衔接性教学 篇2
金融业作为社会核心行业之一,在中国发展迅速,但是金融业的勃兴离不开在金融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持。从我国的总体情况来看,得益于高等教育金融类专业招生火爆,各类高级金融人才过剩,很多金融类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在金融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从事金融业基层岗位的人员明显存在不足,且多数在专业培训上有所欠缺,其人才的重要来源,一部分是学历水平较低的社会人员,另一部分则是中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前者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已然不能适应专业化服务的步伐,中职毕业生供不应求,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培养出大量的金融类专业人才,才能满足金融业日益增长的基层人才需求。而目前的中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即使经过了一年的顶岗实习,仍然难于适应实际工作岗位,任职前需要接受单位专门培训机构的岗前培训,这是中职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显著脱节,势必造成教育教学资源及行业资源的浪费,作好教学与岗位衔接势在必行。因此多数学校在顶岗实习上大做文章,但真实的岗位化锻炼以教师指导或行业专家指导为主,都难于走出各自的教学范畴,脱节其实在此阶段以及产生,核心问题除了教学理念,很难找到顶岗实习与岗前培训融化的教材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称之为衔接性教材(教学资源)缺失。
新形势下中职衔接性教材建设的不足
作者总结多年的中职教材策划经验,通过认真的市场调研,认为当前中职衔接性教材建设上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教学延伸型顶岗实习导致传统教材替代衔接性教材。这类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多数学校因师资、设备等原因,把学生顶岗实习定义为课堂教学的普通延续,继续使用之前的授课教材进行实习指导,失去了教学与岗位过渡的意义,学生毕业后仍然对实际工作岗位知识及技能感到,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及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到工作岗位上没有办法去实践,到岗位之后需要从头学起,进而让学生产生了学习无用的观念。
第二,岗前培训性顶岗实习导致彻底摒弃系统教材。这是顶岗实习的另一个极端,有些学校和金融类企业合作密切,为了让毕业生更具实操能力,在中职的第三年,也就是顶岗实习阶段,直接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性实习,这就导致知识学习与技术训练完全脱节,使得所学知识无法在实践中进行锻炼,甚至使知识与技能脱钩,导致学生把全部精力放在实习阶段,忽略了平时的知识储备,影响可持续发展。
第三,偶有出现的衔接性教材无实际教学与操作可行性。目前有个别出版单位有中职金融类专业衔接性教材出版,但总体来说不成体系,出现与实际教学和岗位技能双脱离现象,无实际教学意义,也偏离了工作岗位的技能操作,势必影响这一阶段学生的教学效果。
中职衔接性教材策划建议
1.编写上采用项目式课程教材的新模式
现代中职教育的教材建设针对金融类专业最新的并卓有成效的尝试就是项目式教材。这是深入了解国家对中职教育改革的精神为基础指导,并借鉴了国外在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金融类专业在中职教育上基本现状,尊重在教学规律,从而制定出一套更加符合我国具体现状的教材编写新尝试。
项目式教材在金融类专业的教学上,更加针对中国的金融业现状和主要矛盾而提出的,是一种更加具有建设意义的教材编写探索。项目来自于岗位,以汪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理财咨询与服务》教材为例,教材以个人理财的种类不同设置个人银行理财、个人艺术品理财等八个常见理财项目,单个项目是闭合性的,项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每个项目由若干任务组成,任务的设置依托的是真实的工作岗位,如基金投资部分,依托的“工作岗位”为“基金销售、客户经理及助理”。而所有的“工作情境”均设置为金融实训室或金融企业模拟营业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明确了“工作标准”,在讲述必要的知识点以后开始“工作过程”,并在具体实施工作过程以后设置“工作成果”的直观感受,最后进行“工作考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者企业专家仅起到辅助引领作用,学生(员工)才是工作过程的主导。学生通过完成近乎真实的工作过程实践以后,实现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增强了知识学习的实用率,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2.知识选取偏重工作岗位需求
目前中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银行基本业务、投资操盘、金融产品销售等,理财业务归属于第三类,也是目前金融业比较热门的就业岗位。我们仍然以上述教材为例。
金融事务专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系列课程包括银行基本业务、理财、法规与职业操守、信贷、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教材的编写也基本按照这一体系进行。其中知识的选取更加偏重于金融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理财咨询与服务》的知识讲述所占篇幅很小,仅对日常教学没有涉及的一些金融知识进行了补充性讲述,如教材中涉及的债券,一般职业教材中基本都会讲述债券的概念、分类、特点等基本知识,而此教材更多阐释的是债券的面值分类、如何选购国债等更加具体的知识点,这些也正是债券投资顾问所应掌握的。这类的知识讲述能够为课题教学作必要的补充,并且关联岗位实际需要,是衔接性教学的必要选择。
结语
衔接性教学 篇3
因此,教师应明确处于“过渡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这个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学生死记语言规则和死背脱离语境的孤立的句子,[2]为学生营造互动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并以此转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循序渐进地诱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针对“过渡阶段”的大一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学习困境,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衔接性策略。
一、学习兴趣的衔接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实践,进而实现自主性学习。多数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有机会展示自己。实践发现,如下两种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演讲和课外活动。
(一)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指每次课课前由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做课前演讲。演讲内容、演讲次序、演讲时长需要在开学初由教师跟学生共同确定。具体实施流程如下:学生结合单元主题内容进行课前演讲,时长一般不超过三分钟。演讲结束后,由学生点评一分钟,再由教师点评、总结,并记入平时成绩。
实践证明,多数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基本任务,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 有的同学的演讲缺乏感染力,很难激起听者的兴趣。
2. 有的同学参与点评的积极性不足。
3. 有的同学的演讲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甚少,为教师导入新课增加了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课前演讲环节调整为:(1)学期初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变一名学生完成一次演讲为各小组轮流演讲。各小组选定话题后,课下讨论、书写报告提前一次课交给教师。轮到本组演讲时,由该小组的一名代表演讲(或一名以上小组成员共同演讲);(2)变结合课程内容演讲为结合课程主题演讲。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得每次演讲都有更多的同学主动参与,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激发了他们的演讲兴趣与创新精神。有的小组以二人对话的方式实现演讲;有的小组以多人小品的方式实现演讲;还有小组以短剧的方式实现演讲。这样,学生准备演讲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在听其他同学演讲和参与点评的过程中,也会间接地激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在演讲者、听讲者与评讲者三种角色的变换中过程中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的授课对象是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的英语起点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英语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演”带动“讲”,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外活动
学期初,我们还参照学生的兴趣与学生一起确定课外学习小组活动的必选内容与析选内容。必选内容之一是课前演讲的准备。必选内容之二是对学过的单元内容进行总结,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做单元报告。报告的呈现方式不限,可以借助板书,也可以借助Word文件或PPT文件。实践表明,这项课堂活动能够调动半数以上的学生参与。学生在准备报告与现场报告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们发现,学生的讲述水平总是难于超越他们的PPT制作水平。对此,教师需要在点评及总结时,及时肯定成绩并指出不足。
课外活动的析选内容是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选作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去做。可以不做,也可以全做,还可以做一部分。选作题的内容主要有:英语习语汉译与汉语成语英译;英诗汉译与汉诗英译(选自某一首诗中意义相对完整的两句或四句)。这部分内容看似难做,却有“易做难评”的特点。所谓“易做”,是指有些译文是可以从网上查到的;所谓“难评”,是指译文有多种,孰优孰劣,较难评价。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点评,教师要做较充分的准备。教师到位的点评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如上两种与大学英语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外,学生较有兴趣的课外活动还有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们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级英语演讲比赛,如校级英语演讲比赛与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口语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事实上,他们备战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以互动促自主的衔接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采用“教”与“学”的师生双边互动,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一)课堂互动
课堂提问的方式既要保留传统课堂提问方式中的合理的成分,同时也要改进其中不足的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我们主张课堂提问方式的多样化——既可以因势利导随机提问,也可以预设问题而后提问。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保留传统的课堂提问基础上,尝试使用了如下两种“悬疑讨论”式提问方式:一对多提问方式和多对多提问方式。
所谓“悬疑讨论”式提问,是指由教师提出问题,经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一对多提问方式是指,经“悬疑”和“讨论”后,由某个小组回答问题——可以由抢答形式实现,也可以由教师指定应该小组实现。多对多提问方式则是在“悬疑”和“讨论”后,由两个小组互问互答的方式实现。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主讨论和互评,指出问题解答的成功与不足,并自然过渡到习题课的讲解。这种方式适用于带有思辨性的“悬疑”问题。“悬疑”引起思考,“讨论”实现互动。“悬疑讨论”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根据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扮演各种角色。提出问题、辅助指导时是领导者;组织课堂活动时,是组织者;亲自解疑释惑时是讲授者和参与者;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时,是评判者和指导者。第二,要设计参与式、互动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听、说、读、写等多种感官去获取、观察、分析和加工各种语言信息,锻炼在“真实”语境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确保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二)课外互动
课外不比课堂——没有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也没有纪律的约束,学生可以不去学习,也就谈不上自主学习。故此,我们尝试为学习小组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借助BBS、QQ群等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实现在线实时互动,或通过E-mail与教师进行线下非实时互动。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双边互动活动[3],需要教师在这种双边交际模式中扮演适当的角色,并适时、适度地调配各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与学生互动,以“互动”带“主动”。这必然要求教师综合利用包括语言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互动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结语
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这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主性。针对学生在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过渡阶段”的英语学习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本文以教学方法的衔接性为视角,从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表明,教师应利用大一学生英语学习的特定语言习得阶段,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我组织、自我监控、自主学习,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衔接性策略研究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方面的衔接策略有待今后进一步细致地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升民.语境与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32.[2]刘升民.语境与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32.
衔接给力 教学得力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衔接
调查发现,教师中“不屑衔接、不愿衔接、不会衔接”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现笔者就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初中政治的有效衔接,提高教学实效,谈些体会与做法,以求方家教正。
一、明确知识关联,落实衔接抓手
高中政治相对于初中政治而言,更具综合性、拓展性和提高性。教师要借助初中政治,实现好教学的有效衔接,反对“去初中化”的孤立做法。
(一)深入分析,把准初、高中教材变化的特点
初中、高中政治是一个有机整体,然高中对初中而言却是一个跨越,表现在教材的变化上就存在一个较陡的级梯。从“维度”来说,初中强调的是往往某一方面,如“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突出一个“法”,高中则涉及多个方面,如“自觉参与政治生活”,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法律和遵循程序”等;从教学的“过程”来说,初中注重结论,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关系(是什么),高中则更多注重过程分析,如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怎么样)等。如果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时,能把握好这些变化特点并做好有效的衔接,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必须做好以下三点:(1)认真研究初、高中的课程标准,从理论上形成对教材变化的宏观把握;(2)多深入课堂,从实践中形成对教材变化的微观突破;(3)多反思,提高把准教材变化的心智技能和实践智慧。
(二)精心提炼,把好初、高中知识结构的关联
尽管初中、高中在内容主题的形式上存在差异,但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如“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内容主题,初中有“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高中则为“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内容主题,初中有“认识文化的多样性”,高中则为“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等。可见,初中、高中政治的知识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对应性,但高中政治无论在知识内容的层次还是要求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如“民族与国家关系”这一内容主题,初中只要求“了解与说明”,高中则要求“理解与运用”,即要求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全面理解“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就对学生知识的理解、问题的分析、解题的技巧、思维的拓展等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而实际上,这些能力正是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新生所普遍需要加强和提升的。
二、落实能力培养,突出衔接重点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高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阶段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和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以生为本,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落实好课堂内外的每一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高中分析“维护劳动者权益”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回顾初中内容:“消费者有哪些权利,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在这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劳动者有哪些权利?维护劳动者权益有什么意义?”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对“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以课堂为阵地,延展到课外,以生活为主线,紧密联系初、高中内容,进行了很好的衔接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与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有关知识、能力、开放性和探究性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以问为核,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问题是衔接的平台,是引发学生合作探究的載体。通过有效问题联接初高中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教学时,我播放了歌曲《当兵的人》和三峡移民“顾大家舍小家”等视频后,巧设了如下问题引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简要说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3)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之间发生矛盾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处理?如此,通过生活化、递进式、探究性问题的解析,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探究,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能力提升,又很好地实现了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三、突出灵魂认同,抓牢衔接根本
衔接绝非是“形”接,衔接之为衔接,正在于它是“神”接。这就必须抓住衔接之本,也就是要有对政治之“魂”的强烈认同并抓牢学科教学之“魂”,只有这样,才是有意义的衔接。
(一)明确学科特点,突出思想性
政治其实就是“政”与“治”。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要真正把“思想性”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细节、环节中。如在讲授《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时,教师可以从发展生产知识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意识、环保意识等,从分配知识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从交换知识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法规意识,从消费知识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科学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等意识。这样,通过一个个良好意识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落实到日常行动之中,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政治情操,打牢衔接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时代性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中学政治课标的共同体现和要求。但要使课堂教学高效精彩,光靠“已有”的是不够的,还必须和知识泉源通根水管,使得新知识可以源源而来。即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选好”和“用活”典型的时政材料或事例,通过分析使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解题能力,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融于教学中,自然巧妙地实现三维目标。
总之,衔接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要素、各种条件综合发挥作用,更需要我们真心处之,真实为之。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形神衔接,才能打造精彩高效的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章祥珍.课堂因高效而精彩[M].北京:教育艺术出版社,2011.
[4]]张宇.初高中政治教学的三个衔接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衔接性教学 篇5
一、延边州旅游发展状况
旅游业的大发展带来了人才的大需求,加快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旅游业日益增长的中高级人才需要势在必行。“十二五”时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产业的主要规划是以长白山自然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中朝俄边境风貌和冰雪等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为重点,以“梨花节”、“民俗节”、“冰雪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为载体,以“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主题,合理配置和有序开发旅游资源,创新和打造延边旅游精品,加快景区(点)的开发和建设,全方位开展民俗、边境、生态、冰雪和红色等多种形式的旅游。充分利用图门江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建设中朝俄边境国际观光旅游合作区,打造游客一次游三国、走多地的图门江区域一体化黄金旅游圈。与此同同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 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衔接,有利于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视野开阔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目前我州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规划的前景下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提升延边大旅游产业服务能力指名方向。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感到,由于各县市教学资源参差不齐,在中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中,各有思路,各成体系;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重复;课程评价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
1.招生衔接问题。中国高职院校以招收普通高中学生为主,对口升学招生指标限定在5%以内,并且文化课占总成绩60%的比例,考试几乎等同于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没有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这样的政策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很少。改革招生政策,使中职学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升入高职高专学习,更多的中职毕业生可以升入高职继续学习,才能建立中职与高职的衔接的有效路径。
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级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是为了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出高级应型人才,这就使培养目标得到衔接。然而,在现实中却是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培养服务型初中级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注重对学生导游、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技能的传授,整个教学围绕学生就业而进行,不同程度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倾向,有时候只是培养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服务能力;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等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人才培养的面相对较宽,因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导致了课程等支撑体系的不衔接。这两者的不匹配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
3.教学过程和课程的衔接问题。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专业课内容重复。国家和地方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统一教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如中高职同时开设《导游概论》《导游基础》、《政策与法规》、《吉林导游》、《导游实务》、《旅游心理》等课程重复率达到60%。第二,公共基础课脱节。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这显然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倾向有关,这实际上反映出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设计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这些问题导致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不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办学效益,阻碍了我州旅游产业人才建设的发展。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解决思路
1.突出“旅游职业”招生特色,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改革对口招生选拔制度,调整考试科目权重,适当降低文化课分值,提高专业课分值,突出对技能水平的考试权重,要给予中职毕业生自主选择高职院的权利,且高职招生计划要逐年增加到当年中职毕业生总数的30%~50%左右。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政策与法规》和《吉林导游》等课程中有选择地进行考核,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试导游模拟现场口试的内容,全方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最后,将文化课识考试、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测试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并进行录取。
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传递性。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反映某类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出高级应型人才,这就使培养目标得到衔接。如中职学校培养临时导游员(地导)或全国导游员,高职学校培养中级导游员。
3.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旅游行业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1)课程体系的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2)课程内容的衔接: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3)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4)教学模式的衔接。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都是共性特点,哪个阶段缺少哪个环节都会使衔接出现故障。(5)改变传统的评价办法,健全质量评价机制。转变以课堂、专业知识考试分数为唯一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实操技能与大型考试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更灵活的评价机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创造条件。
衔接性教学 篇6
一、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要做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经过思考和实践, 我认为首要的是应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有的放矢, 才能有效的展开课堂教学。
(一) 六年级教学目标
1.能读准180个生字的字音, 认清字形, 并能正确书写。能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并能在表达中运用。进一步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能用硬笔、毛笔书写楷书, 且把字写端正, 力求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 还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能借助中心句, 把握文章内容;抓住主旨句, 明确文章主题。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要概述事件梗概, 读诗歌能体会情感, 读说明性文章, 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读非连续性文本, 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增加积累, 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以及指定的课文。学习浏览, 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根据需要将资料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能提高默读的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勤于写读书笔记。
3.能紧扣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有一定条理;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练习从内容、语言、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书写规范、整洁。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40分钟能写400字左右。
4.能有中心、有条理的表达;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作简洁的发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能抓住要点, 作简要转述。
5.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 组织策划简单的班级、校园和社会活动, 学写活动计划, 总结, 演讲稿, 标语, 串词等。
(二) 七年级教学目标
1.掌握七年级语文课后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会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识字。再用硬笔熟练地写楷书的基础上, 学习工整的行书, 提高写字的速度。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同时通过临摹、鉴赏的方式,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力求有抑扬顿挫。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能理清思路, 概括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 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中了解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疑难困惑。阅读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能赏析语言和品析人物。养成默读习惯, 提高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 阅读总量不少于80万字。训练以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卡片、赏析式批注、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成果积累。诵读古诗文, 能借助工具书疏通大意, 背诵优秀诗文30篇以上。
3.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生活、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紧扣中心, 内容具体,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注重写作中构思立意、选择材料、列刚起草、修改润色的作用。练习缩写、扩写、改写等多种练笔方式。提高习作速度, 40分钟不少于500字。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 恰当地表达和交流。就适当的话题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或简单的即席演讲, 观点明确, 有一定的说服力。专注的倾听别人讲话, 能明确对方意图, 并有针对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5.能积极参与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 如文学社办刊, 辩论赛, 课本剧表演, 征文等。能就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或查证收集相关资料, 展开调查研究, 些简单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二、目标整合, 有效衔接
从以上比较可以发现, 课程标准要求六年级与七年级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具有一致性, 只是七年级的要求更高一点也更全面。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衔接:
1.增加字词积累。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方法, 读出语气、语速、语调和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默读、浏览的能力, 提高阅读速度。
3.阅读时培养边读边圈点, 敢于提问, 敢于发言的良好习惯。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时能注意对象和场合, 学习文明得体地表达和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5.写作上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6.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学习记读书笔记和摘要, 写读后感。
7.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 中小学教师都要十分重视重点字、词、句的教学和阅读指导。作为六、七年段的教师, 在教学时至少要关注这两个年段的目标, 方能有的放矢又游刃有余的展开教学。基于学情, 基于课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 将七年级的内容及能力训练点有意识的渗透在六年级的教学中。而七年级教学时, 常温故知新, 勾连之前的内容知识点, 不随意拔高, 也不“撞车”重复。这样也许就能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平稳过渡。
摘要:本论文基于两个课例分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与脱节现象, 从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上提出笔者个人观点:中小学六七教师必须要同时明确语文六、七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整合, 最终才能实现有效衔接, 让学生平稳过渡。
物理衔接教学与建构主义 篇7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物理教学衔接的指导意义
皮亚杰认为:“结构是在构建中形成的。”换句话说,任何结构都不能与构建相分离。知识结构的形成也是如此,人的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机制主要表现为动态的平衡过程。动态平衡是通过有机体内部两种相反的自我调节行为———同化与顺应来实现的。这两种相反的自我调节行为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两个彼此密切联系的主要过程。同化是指个体将感受到的刺激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图式的过程,也就是使客观事物适应原有的知识结构。而随着认知的发展,人的同化形式逐渐复杂。在个体接受新刺激、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新的经验常常会和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形下,人的认识就要适应环境和客观事实。顺应就是使人的认识适应环境和客观事实,通过修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而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同化与顺应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说它对立是因为同化让事物服从原来的知识结构,顺应是人认识适应客观事实。统一是由于同化和顺应都是人们认识周围世界、学习新的知识、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同化与顺应这一对矛盾促使人们学习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并在大脑中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问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二、注重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地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我们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例如我在讲授“力的合成”这一内容中,设计了两个演示实验,目的是强化同化与顺应过程,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稳固的知识结构。第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以gf为力的单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首先,选择一个50g的砝码,然后用两个弹簧秤拉起这一重物。两个弹簧秤挂在物理支架上。调整两个弹簧秤的相对位置(这是事先设计好的),使其夹角为90°,并且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分别指在30G和40G的位置上。这就是说,互成90°的一个为30gf,一个为40gf的两个力拉起来一个弹簧,指针都指在50G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两个互成120°的50KG的合力为50gf。从上述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第一个实验中两个力的合力不等于70gf,而等于50gf,第二个实验中的两个力的合力不等于100gf,而只等于50gf。这与学生以前的知识结构中代数和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对学生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冲击,使学生认识到力的合成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需要一个新的知识结构来表示这种关系。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客观事实使学生开始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促使学生去顺应客观事实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学生开始在顺应过程中去观察、探索、学习。他们在这顺应客观事实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用在初中所学的力与有向线段的对应关系这一知识结构来表示几个有一定关系的力,在第一个实验中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关系是两个分力的平方和等于合力的平方,这样两个分力与合力所对应的线段恰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在第二个实验中的两个分力与合力所对应的线段就会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接着再根据各力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会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想起几何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当把力对应在平行四边形上时,就会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由这两个分力为邻边组成的,合力是这个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条对角线,这样学生就得到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在得到这一法则所经历的同化与顺应过程。首先是实验给出了与以前代数和不同的结果,实验事实与学生头脑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冲突,它促使学生不得不寻求新的理论来顺应这一实验结果,使得学生的思维服从实验事实,平行四边形法则就是顺应客观事实的结果。在顺应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在大脑中建立了一个新的知识结构。在顺应客观事实的同时,同化过程也起了重要作用,力与线段的对应关系是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把分力与合力之间的关系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就是同化的结果。同化的过程同时也加深了知识的深度,由原来的一个有向线段表示一个独立的力,变为由几个有向线段表示几个有一定相互关系的力,并且使学生加深了对这种对应关系的理解(力与线段的对应关系在力的合成这一问题上是十分重要的),为继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实验和模型教学,激发兴趣搭建“阶梯”
1. 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物理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了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一些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究。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这个知识内容之前,学生只是了解地球的引力———重力。在本课开始,教师应该将宇宙中卫星的运动方式展示给学生,并提出“为什么这些卫星会围绕地球做规律的运动”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冲突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同样,在马德堡半球实验、钱毛管实验中教师都可采用相同的办法,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2. 重视模型教学,搭建学习“阶梯”。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因此应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形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以简单的月亮环绕地球的运动为例,如果不引入质点这个模型,月地之间的距离就无从算起,运动轨道也就多得数不清。就高中物理来说,无一处不是在研究物理模型,其一是研究对象的理想化,如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点电荷等;其二是研究过程的理想化,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模型去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正确的模型毕竟是人类对事物一定层次认识的反映,但在通向真理的征途上起着阶梯的作用,对高一学生来讲,这个阶梯非常重要。
3. 注重实验教学,引导自主探究。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共同必修模块1, 2中已将不少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先做实验,然后共同讨论,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寻找物理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角色换位”,扮演学生角色,多用学生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所学内容,与学生一样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优化整理,帮助学生完善、巩固认知体系。在上述引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自主探究: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现象。然后,教师可适当地启发,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将学生的粗糙、肤浅、片面的认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真正达到认知的“同化”。
总之,我们用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的事实,让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探索,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中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一个新的知识结构。
四、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教学
在运用同化与顺应理论时,教师一定要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千万不要放过任何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接触新问题的时候,必然会受到自身经验与知识的限制,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高中物理教学必须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得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教师的平等合作观念,也会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放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思路的展开,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构建。
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学生掌握某一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去解决问题。但是学生从认识这一规律到理解这一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再到应用这一规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过程梯度高、难度大,在教学中我们切不可跳跃式前进,应该一步一步走,步步升高;切不可过高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逻辑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最重要、最本质的。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必须强化提问、板演、作业练习等教学反馈手段。在“渐进”的基础上,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那些错误的思维过程,以此提高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在作业或练习批改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讲评时教师可给出多种典型的正确或错误的解法,剖析它们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解答比用“隔离法”简便。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1.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阅读物理课本时我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像、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我们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 指导学生听课。
上课时学生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的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3. 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
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且容易遗忘。总结也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运用哪种方式总结,我们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实践证明,尽管高一物理难学难教,但教师只要把握高一学生物理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的特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以发掘物理思想过程为核心,以强化反馈为手段,面对实际,讲求实效,注意高一物理与初中物理内在的延续性与阶梯性,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顺利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机衔接,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这对学生以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解题习惯和分析方法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张宪魁, 李晓林, 阴瑞华.物理学方法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2]蔡丽珍.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8, (5) .
[3]陈菊.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恰当衔接[J].陕西教育 (教学版) , 2008, (12) .
[4]周玮.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8, (6) .
议初小数学的教学衔接 篇8
其实,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出现在我们江津的东胜小学, 也不只出现在江津区, 这在重庆市或全国很多地区都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与小学相比较, 初中的数学不仅提高了深度, 增加了难点, 加大了容量, 其教材编订标准也从算术过渡到了代数, 实现了从具体过渡到抽象的“飞跃”, 简而言之就体现在“深”“难”“广”“多”几方面。因此大部分刚进入中学的同学不能很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但究其根本原因却是这样:同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 却囿于学校编制和不同学段孤立的教学实际, 不同学段的学校和教师普遍存在“各管一段”的情况, 忽视了数学学科内部的联系, 以及学生数学素养持续发展的培养。长期以来,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种各自为阵, 相互脱节的现象已经阻碍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其实,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已经将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巧妙的衔接, 只是很多教师对其忽视, 只是一味为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 而很少在初小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上下功夫。
既然如此, 作为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师, 我们对此应当如何呢?办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上一层楼”的缓坡, 让他们在六年级时就做好进入初中的准备, 从而完成从小学到初中数学学习的完美过渡。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作为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 我们至少应做好知识点的衔接和教法与学法的衔接两大方面教学工作。
1 知识点的衔接
小学数学知识少、内容浅、难度低、知识面窄。教材的坡度缓, 直观性强, 侧重于定量计算, 易于模仿掌握。但七年级的数学内容多, 知识广泛, 比较抽象, 开始触及抽象的数学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逻辑推理、空间图形等。具体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衔接。小学时期, 孩子们学习的数学只能叫算术, 所涉及的都是具体的数字, 如:1、2、3、15、1050、2016……到了中学时期, 数学教材将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域, 甚至无理数域, 如-3、-91、……数的运算也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过渡到了乘方、开方, 实现了由局部到全局, 从具体到抽象的大跨度飞跃。这种过渡中, 对数字而言, 负数的引入是关键, 对图形而言, 空间构造的思维是重点。因此,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初中学习,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复习时应对初中的知识加以适当延伸。这就要求小学教师适当引入一些初中内容, 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算术方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我们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的正确率。这样, 到了初中后, 学生只要弄懂符号法则, 那理数的运算教学也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 数与代数式的衔接。小学阶段, 学生所接触到的数是一个具体的、能代表多少的表示符号, 而七年级数学中引进了代数式的概念。这是从“数”到“代数式”的过渡, 是从数到含字母的抽象代数式的过渡, 如:字母x、y、z、α、δ、Σ、ω……代数式7-kx=x+2k, x2+2x-9=0, 3.439×107……这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重大转折, 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也是对刚入初中学生思维的一次递进。其实, 数与式的主要变化就是从数字的具体运算, 到代数式的形式化运算转变。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转变, 可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尝试运用“半代数式运算”的方法进行教学渗透。
因为小学生已接触过字母, 只要对他们进行引导, 用字母代替数字表示是可以接受的。这样, 他们就可以初步体会字母比数更具有一般性, 了解数与式的联系和区别, 从而达到与七年级数学代数式学习衔接的目的。
3) 由算术法则到方程解题的衔接。小学生所接触的方程比较简单, 大部分是用算术法求解。七年级时, 由于受小学算术思维的影响, 学生列出方程的思维还停留在算术理解上。如常见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销售利润问题等等, 本来用中学阶段设未知数的办法非常简单, 但他们仍会采用小学的算术做法, 甚至是拒绝用中学的数学方法求解, 这让很多中学老师或学生家长颇难理解。
所以, 引导学生从算术思维逐步向代数思维转变无疑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内容。这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用列方程求解, 比用算术法求解更简便的应用题作为范例, 并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讲解, 这样就会让他们逐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直观图形到空间思维上的衔接。小学几何学习图形的认识、变换、位置、测量直观内容, 中学阶段增加了坐标和空间构造, 图形识别从平面图形过渡到了立体图形, 如六面体、圆柱体、圆锥体, 几何体的主视图、侧视图……另外, 小学生对图形基于直观的认识, 很少涉及数学逻辑术语、数学符号;而七年级数学开始出现大量带有符号、具备特殊形式化的数学语言, 并且要依靠这种抽象语言进行思维, 以力求推理证明。因此,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就有必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采用实物模型等形式, 逐步让学生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感,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3D动画效果向学生展示。
2 教法与学法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 由于数学教材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少, 难度不大。老师有充裕的时间对重难点反复讲解, 学生也可以反复练习。数学教学以游戏、活动为主, 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建构在十分有限的生活经验上, 对严谨、抽象的数学知识就难以理解。从而也导致学生的记忆过于直观, 思维过于机械, 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差, 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但到了中学后, 数学教学侧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小学相比, 七年级数学教学进度快, 难度大为提高, 教师无法反复讲练, 只是通过启发引导, 开拓思路的办法,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因此, 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 教师应由原来的“捧”式教学, 改进为“带”式教学, 逐渐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学会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小学时期, 很多同学可以通过反复训练, 死记硬背提高学习成绩。他们对数学习题机械地模仿, 只懂得直接套用例题的解法, 甚至懒得去主动思考, 从而导致他们既不能透彻理解概念, 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这就是在学的过程中缺少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导致的严重后果, 处于被动状态, 一旦到了中学, 其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我们必须在小学时期就开始让他们适应学习的几个步骤, 即提前预习、认真上课、做好笔记、独立思考、总结复习。此外, 还要养成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习惯, 也就是让他们开始学习如何自己探寻着走路, “闯”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适应即将到来的中学学习。
此外, 每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 还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而且还是学习方式调适的问题, 并且也不仅仅表现在数学学科上, 其他学科亦是如此, 数学教学仅且具体而微罢了。
摘要:由于初小数学存在客观差异, 因此如何搞好其间的教学衔接, 实现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是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 我们势必要为他们打造一个“更上一层楼”的缓坡, 让他们在小学毕业前就做好进入初中的准备, 从而完成从小学到初中数学学习的完美过渡。
关键词:数学学习,衔接,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守恒.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初探高一英语衔接教学 篇9
【关键词】高一英语 教学衔接 习惯教学 艺术
高一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英语学习很容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渡呢?我们各位同行都在对教师的教法及学生的学法不断进行着思考和探索。下面我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和各位同行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刚入高中,对高中的一切充满着渴望,其中包括对英语学习的渴望。一些学生在初中时英语成绩很优秀,因此想在高中扩大一下战果,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有些学生上初中时没有学好英语,于是就决心在高中阶段把英语学会;即使是程度较差的学生,他们也很渴望能在高中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攻克英语难关。这一切说明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兴趣,我们做老师的就要及时把握住这个机会,给学生以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以听审题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要注意教师语言的弦外之音,去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
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学习教师的示范项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以便于总结与提高。同时,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1.做好每节课的前奏工作。一节课的开头如同给一首歌定调一样,它可以决定课堂节奏的快慢及教学效果。我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内容是关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由自己任意选定。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都会认真构思、别出心裁,课前反复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学生可以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开始学习。
2.读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法。每一单元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各单元的特点,勤于思考,用心设计,尽力使各课的教学方法各异,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如每一单元的Warming up这一环节的话题,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friendship,music等,可以让学生先谈他们各自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后老师来小结。
坚持阅读课的整体教学,阅读材料是语言的载体,集语音、词汇、语法与文化内容于一体。可采用关键词、提纲、问答题、图表、听录音等多种方法。在学阅读材料之前,进行限时阅读,老师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大意的能力,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串讲课文时,通常挑选出能表示课文主体的关键词和短语,巧妙地设计板书,使板书能勾画出课文概要。在学生熟悉了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讲解语言要点并进行必要的语法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课文。高一学生在初三复习阶段,老师侧重英语讲题,大量用汉语讲课,高一开始用英语授课,学生很难适应,所以,要用简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讲课,逐渐使学生适应。
三、有目地,有计划地为学生补缺漏
一般来说,只要通过几节课的教学或摸底测试,教师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学困生。确定后,我们再深入观察和分析他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做到因材施教。
1.持久耐心地辅导学困生。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辅导方面下功夫。他们学不好,许多是由于基础太差造成的。许多学困生,连音标也不会,单词没记住多少,语法知识寥寥无几。一入高一专门为他们制定一个复习计划,从初中最基础的语音、基本词汇、简单时态入手,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逐步复习,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只要我们发扬奉献精神,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他们肯定会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
2.生活上多关心学困生。可以说,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家庭情况有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单亲家庭逐渐增多,留守小孩急剧骤增,各种思潮相互冲撞,这样的环境下,问题学生的产生就成了必然,这无疑增加了我们教育的难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更应伸出温暖的手,去抚平他们创伤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往良性方向发展。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顺利完成高二、高三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努力创新教法。要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适应高一英语学习,顺利完成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刘涛.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34-35.
[2]王明标.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C].衡阳县一中教育科研论文集.
创教学情境, 促幼小衔接 篇10
关键词:教学情境,幼小衔接,多媒体教学,竞赛方式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1.使学习更简单。一年级学生对教材很陌生, 每个学生都差不多只是因为书上五颜六色的插图而感到好奇, 翻来翻去。可是, 当他们开始学习枯燥的知识, 就开始对学习产生厌烦。而教学情境的创设, 通过利用实物、多媒体、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小学生身临其境, 让他们觉得书本知识就好比他们的日常生活, 就自然而然拉近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 让学生觉得很熟悉、很简单。
2.使学习更有趣。教学情境的创设, 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局面, 密切联系生活、社会、自然, 增加了实物、角色扮演、竞赛等因素, 满足了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和好动的需要,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对小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 使得原本气氛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3.使学习充满活力。教学情境的创设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符合科学的“复合主体说”。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竞赛、角色扮演、听口令做动作等形式,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体会, 实现在“玩中学, 学中玩”, 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
二、促进幼小衔接的有效方法
1.创设生活情境。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语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语文源自生活, 也应该用于生活。如学习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口语交际———借铅笔, 就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去, 让他们来表演一下如何借铅笔、如何还铅笔。在这个情境表演的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到“讲礼貌”的重要性, 达到教学目的。
2.创设直观情境。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整个小学时期, 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小学生的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因此, 创设直观的情境可以将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 更好地学习。
(1) 利用实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提供的教学形象能迅速感知, 提高教学效率。但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用语言介绍, 识别时间为2.8秒;用线条图表介绍, 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绍, 识别时间为0.9秒;展示实物, 识别时间为0.4秒。这几个数据充分说明:教学所展示的形象越是鲜明、具体, 就越能缩短学生的感知时间, 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2) 利用多媒体。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丰富多彩的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3.创设活动情境。德国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提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这说明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 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1) 听口令, 做动作。这个游戏, 其实是根据TPR教学法来设计的。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被译为“全身动作反应法”, 是指学生运用手势或肢体语言来对教师的指令给予回应。小学生活泼好动, 节奏和动作能刺激大脑皮层, 激活记忆, 使学生在对各指令的反应中自然习得语言。如学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认一认4》中的“东、西、南、北、前、后、左、右”这8个生字, 就可以让学生来开展游戏。老师说“东”, 学生就用手指指向东边;老师说“向左转”, 学生就向左转。小学生都很喜欢动起来, 所以都会集中精神来配合老师完成这个游戏。
(2) 竞赛。竞赛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理想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 利用这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竞赛形式, 正好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在进行了“听口令, 做动作”这个游戏后, 我鼓励学生自愿参加比赛:“看谁反应快!”规则:每组10名学生, 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做错了就被淘汰, 最后剩下的一名为优胜者。这种竞赛的形式非常好, 几次下来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不冷落班里的任何一个学生。
(3) 角色扮演。小学生天真可爱, 善于模仿, 很容易进入角色。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演能力。我把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角色扮演分为三种:分角色朗读、机械性角色扮演和创造性角色扮演。三者层层递进, 能让小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