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衔接(精选12篇)
中小学英语衔接 篇1
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一直是困扰初中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其症结在于: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之间, 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连续性和衔接存在很多问题。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 有必要找出问题, 分析原因, 拿出策略。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
1. 教学方法的差异。
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在小学, 英语教师基本上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 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 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 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 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吻合, 英语的教与学就会脱节。
2. 教学方式的差异。
教学方式的差异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原因。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考核形式单一, 压力小, 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教授英语, 正好适应了小学生好奇心强, 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 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不见了, “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能力”转化, 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 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负担”。一旦英语教师没有注意到这种变化, 学生就会适应不了初中一年级的英语学习而导致以后学习的脱节。
3. 英语教学内容标准的差异。
小学阶段, 对国际音标不作严格的要求, 学生只需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教师主要让学生通过对发音类似的单词进行归类, 自己去体会其发音规则, 并不要求学生识记音标;而中学语音要求较高, 音标要达到四会要求, 还有音节划分及重读等, 都要求掌握。同时, 中学和小学在语法时态方面要求掌握的深度也不同。譬如, 在时态方面, 小学阶段只是要求简单的了解, 能在口语中进行简单的造句即可。而初中对语法的要求是要达到五级的标准, 对于六种基本时态不但要求掌握而且要灵活运用。而且中学英语作为主学科, 在升学考试中是150分的分值。突如其来的压力会使在小学轻松学英语的小学生刚一步入初中就倍感沉重, 难以适应这种达标式的教学内容, 那些小学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很容易掉队, 难以跟上初中的学习步伐。
4. 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
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刚进入初一的学生, 英语水平不像小学生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起跑线上。大连市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英语学习, 但我们现在接受了很多外来农民工子女, 他们在老家由于教学条件较差, 几乎没有英语基础, 有的是从3年级学起, 有的从4年级学起,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英语水平上的参差不齐。初一入学测试, 每个班级都有3~4个学生连26个字母都不会写, 26个字母的测试全部写对的人数只占57.6%;而有的学生却能达到听说读写自如。学生如此悬殊的水平差异, 导致他们在初中刚一起跑便有了明显的差距。因此, 初中英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学的衔接过渡, 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使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5. 社会、学校、家长对小学英语学习的认识偏差。
在我市, 小学英语学科是不作为主学科的, 课时相对较少。但是对小学英语教学重视、条件较好的学校,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安排的师资力量比较强, 教学管理比较严格, 评价环节抓得较紧, 学生接受的英语教学水平就比较高;反之, 师资力量比较弱, 教学管理松散的学校学生接受的英语教学水平就比较低。很多家长还在业余时间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据我调查, 我校有15%左右的小学生参加了各类英语培训班, 但因为辅导教师教学理念不一, 文化背景不同, 小学生受到的教学水平也就参差不齐。
综上所述, 从小学毕业出来的学生, 其英语水平是相当不均衡的。此差距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这是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所以, 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面对水平相差甚远的这批学生, 如何在课堂上既要让基础差的学生迎头赶上, 又要让水平好的学生学有所得。为此, 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扬长避短
1.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老师一般从启蒙开始, 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 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 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 内容逐渐复杂, 难度也随之增大, 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渐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 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科目、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要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1) 目前, 我们大连市所使用的外研版新标准教材是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的极具连贯性的一套教材。教材编排体系科学, 内容衔接紧密。七年级的英语教材作为初一学生入门衔接教材, 在一开始就安排了四个模块的starter部分, 将小学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复习, 甚至从ABC开始教学英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照顾从没学过英语的初一新生, 同时也兼顾那些英语学得很不理想的小学毕业生。
我们充分利用starter这四个模块的内容, 尽可能地将小学涉及到的语法词汇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 重拾学生的记忆。同时, 也给零基础的孩子快速补习的机会, 让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灵活巧妙地借助这样的编排最大可能地均衡学生的差距。让新生从第一节英语课开始就有一种学习的新鲜感和紧迫感。所以在教“预备篇”时, 我们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按教材安排的顺序平铺直叙的讲下去, 而是把这个过程当成一个检查、查找学生小学英语知识漏洞、错误、欠缺等并同时采取补救措施的过程。例如, 发现学生多数在单词读音上存在问题, 所以就借着复习字母的机会讲音标。后来的事实显示, 我们做得很到位。老师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来教授和训练学生认读音标, 如字母的读音规则、音节和重读等。利用音标学单词, 用音标考查单词的掌握, 让学生找到了学习单词的有效途径。我们还一起交流、改进策略。
功夫不负有心人, starter结束时50%的学生已能拼读音标了, 基本实现了我们的预期计划。对于字母的教学我们更有办法、更严格, 每次书写必须带笔顺, 并且强化学生“要漂亮、不要数量”的观念。
(2) 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上也有极大的不同。小学教材词汇量少, 每个模块仅有几个单词, 最多不过十几个, 语法也相对简单;而初中教材的词汇量大增, 每个模块都达到几十个, 对话的长度和课文的难度都比小学增加好几倍。教学节奏也由慢变快, 每节课的信息量很大。学生升入初中以后, 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 在英语学习方面会遇到种种困难。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初中生尽快掌握中学英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 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适应老师的教学特点, 学会构建思维导图和形成知识网络, 学会总结和归纳, 使他们能够在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培养学习英语的基本能力, 确保小学教学向初中教学平稳地过渡。
2.做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英语教师依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 特别注重教学流程,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 积极创设情景, 把听、说、读、写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在初中教学中, 教师较注重语法教学、词汇教学, 重视句型、汉译英等方面的操练, 教法形式单调, 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这就使得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初一学生精力无法长时间集中, 对教师的教学无法适应, 渐渐地失去了原来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我们要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变, 让学生有逐渐适应的过渡期, 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1) 坚持情境教学, 扬长避短。情境教学无论在何时何地对于语言学习都是十分有利的途径。因此, 初中教师依然要坚持小学教师的教学特点,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采取任务型的教学方式, 将教学内容融入任务之中,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知语言, 运用语言, 体验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使语言学习成为自然的习惯, 而非繁重的负担。这种教学方式的衔接, 不会使学生有生疏感, 他们会逐渐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 慢慢接受大任务量的学习。
(2) 坚持预习方法的指导。每节新课学习之前, 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或者提供导学案。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点读笔、录音机等工具, 借助于生词表, 有的放矢地自学单词, 研读对话或课文, 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基本内容, 记录预习中的疑难发音、词组、句型等问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新课的内容经过预习, 学生学起来轻松, 更大的收益是养成了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培养了自学能力。另外, 针对基础太差的学生, 老师不妨给他们提前讲解, 吃小灶, 也叫学前辅导。学前辅导比学后辅导的好处是, 让差生提前解决了疑难, 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对新知的学习充满信心。
(3) 坚持听课方法的指导。英语课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 让学生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 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英语语言材料, 高效地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如:在听说课, 要求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获取所听到的信息, 并能迅速在脑子里形成所表达的内容;在说的环节中, 要求学生充分融入角色中, 口、脑并用, 多读多练, 将练习的内容熟记于心, 并能在小组合作中将自己的角色表现出来。在阅读课中, 指导学生能够通过扫读获取文章大意, 通过精读获取细节信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学会推理、猜测、分析、归纳。在复习课中, 指导学生学会勾画知识网络图, 学会总结和归纳。良好的听课方法的指导,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4)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使用投影仪、电脑、录像机等多媒体设备, 营造出语言交际的真实情景。形象生动的情景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但增加了视听感受, 也加大了课堂的容量, 提高了教学效果。
3.做好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 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衔接。学生初进中学时存在的行为习惯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 作业粗心马虎, 拼写错误多, 语法概念模糊, 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因此, 初中老师要通过板书规范学生的书写。我们的做法是每天都在黑板上打四线格上课;每天坚持小考 (单词, 句型等) , 以纠正学生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的毛病;另外, 还要让学生坚持朗读背诵, 使其形成语感, 用以纠正语法概念模糊、汉语式思维的习惯。
有些家长反映, 孩子完成了布置的作业就没事干了, 建议老师加大作业量。这件事说明好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习惯的衔接, 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 学会整理笔记;认真完成作业;课前预习, 能找出不懂的问题;课后复习, 能发现尚未弄懂的问题;课内外多读多练等。
小学生独有的好奇、好动、好问的年龄特征, 进入初一后, 依然天真浪漫, 有正义感, 爱憎分明。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利用各种直观教具, 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 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 例如单词拼写竞赛、朗读竞赛、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等, 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竞赛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4.做好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上的衔接。
初中教师千万不要只重视书面知识的测试而忽略学生情感方面的评价。小学老师对学生口头上的鼓励, 小红花、小红旗、加分等评价形式, 对小学生情感和兴趣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所以, 我们在评价内容上除了知识上的评价, 即平时的小考、周测验、月考、期中检测以及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之外, 还有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评价。我们为学生设计了成长档案袋, 其中有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记录, 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 态度、积极性、兴趣等方面的成长进步;学生作品、各种竞赛成果的展示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方式不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了可靠的教学依据, 也促使学习差的学生知己知彼,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有助于激励学生进步的欲望, 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总而言之, 初中老师做到扬长避短, 才能衔接自如, 让学生从小学平稳过渡到初中。
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一直是困扰初中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其症结在于: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之间, 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连续性和衔接存在很多问题。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 有必要找出问题, 分析原因, 拿出策略。
中小学英语衔接 篇2
文献综述
国内外中小学英语教学链接问题的研究现状: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向。一,今年来国内英语教育现状,如师资、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设备普及度等等。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们发现,国内外很多地区、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了有关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在中小学外语教学衔接问题上体现出了不同的研究特色:研究方向大致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开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施经验;二是研究中小衔接中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三是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变化及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四是研究如何从教和学方式的转变进而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五是从课程标准等方面对于学段内容做出相应规定要求;六是绕教学目标、内容、评价所进行的教学系统要素研究。
通过英语教学实践和网络调查,显示结果,近年来国内外语教育研究方面这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特别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兴起,给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则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就是是国内的英语教育现状。
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衔接问题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法,在小学升初中后的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这些都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及热点问题。在这之前已经有许多中外学者及教育家们研究过这些问题并作出报告总结。
研究策略采取的是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
研究类型是横式写法。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曾灿涛, 曹志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一文认为,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轻语法教学、排斥汉语翻译、忽略语言知识传授,交际法唯我独尊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学质量仍未走出低谷。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中小学教研部门赛课活动的误导,只有正确把握“二语习得”与“外语学得”理论的指导原则,坚持“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并重的方针,加强和改革课堂教学指导方法,才能着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朝正确方向前进。崔刚教授也在 《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崔刚.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把教学看作是一
种 技能型的东西,认为熟能生巧,不需要懂得那么多的理论。作者提倡,从哲学层面,要研究语言 的本质、语言学习理论(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方法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避免闭 门造车和盲目引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是用一种教学方法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英语教学要讲究延 续性,“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者主张,“我们的研究成果要在世界外语教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用规范、科学的研究方 法。”“对于没有经过试验证明的,不要贸然作出决策,更不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而《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薛菊萍.基础教育外语教学 研究, 2008(6): 42-44)一文中,作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繁盛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可喜之 中,却又跨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误区。作者把这些误区概括为八个方面:1)提倡民主:不是放弃“教学秩序”;2)创设情境:不仅仅是“亮丽包装”;3)学习方式:4)不一定要“合作探究”;5)快乐英语:不能牺牲知识积累为代价;6)游戏教学:并不能淡化技能教学;
7)自主活动:老师并不能“靠边站”;8)综合教育:并不能缺乏“英语味”; 鼓励赏识:容不得“滥用赏识”。作者通过对目前英语教学中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反思,提出了自己如上观点,发人深省。《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朱晓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一文作者采用案例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些无效操练的原因,并提 出了对策。作者认为,要把握“量”,单词教学中,教师的范读、领读和学生的反复操练是必须的; 要着眼“趣”,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其大胆开口,采用游戏式 教学活动,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注重“效”,在句型操练时,不适宜采用竞赛形式,过快会破坏句子的节奏;追求“活”,创设情境应蕴含丰富的信息,给与不同学生不同的选择,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包天仁教授在《“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一文中对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提出的“有效教学”的说法进行了质疑,并认为根据中国儒家的理性主义特点,提出了“高效教学”(High Effective Teaching),建议立足本土、立足中国文化、中国国情、教情和学 情,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坚持双基为主、坚持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理性地进行外语教学。作者认为“有效教学”是个噱头,产生了诸多低效后果,并进行了一一罗列,共计22项,如重能力,轻双基、重感性,轻理性、重学生,轻教师、重习得,轻学得、重表演,轻内涵等。作者最后详 细介绍了“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新“任务型教学”法、新语言观。
综合以上诸位学者的总结,他们系统地阐述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然后点名了中小学小学课堂上的上出现的教学误区和教学的的无实效性,及应对这种无实效性的教
学的方法策略。这些研究报告一方面有助于初一英语入门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过早过快;另一方面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也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与进步。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深入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链接问题,他只是单纯地指出了问题中学小学及教师和学生的各自的问题,并没有明确指出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链接问题,也没有提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连接问题作为现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应该被深刻的讨论并给出相应的策略。
此课题的研究是为了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把研究出的成果进一步的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使得教师能逐步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能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老师教学,从而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和谐衔接。参考文献
[1]曾灿涛, 曹志希.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
[2]崔刚.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
[3]薛菊萍.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42-44
[4]朱晓玲.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
[5]包天仁.“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3
从教学方法来看:小学英语是启蒙阶段,重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课堂重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到中学后,要求学生的能力有所发展,因此学的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系统性。尽管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和英语知识的增多,使得中学的英语教学显得相对单一,但培养学生对英语兴趣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却应该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学生认识和能力的发展,以及中小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充分理解好中小学的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并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作适当调整以衔接好中小学的教学,以保持中、小学教学的连续性与一致性,并且有所发展,达到承前启后的效果。具体阐述如下:
一、系统复习小学基础知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小学是启蒙阶段,上了初中后我们首先应系统地复习小学所学过的词汇、语音、句型等基础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的知识较简单,并且有一部分学校还停留在只是开设了英语课,而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的现象,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应该纠正学生以前不准确的发音和一些较容易错的常见句型。比如说,在小学时学生总是记住了I am,he is,you are.等句型,而上初中后要用到谓语动词,如不是为了构成某一时态和语态的需要等be动词就不能与谓语动词共用了。所以就只能说I work in Guilin. (我在桂林工作),而避免出现I am work in Guilin.这样的错误了。
二、适当加大听说训练,抓好学生基本功的全面发展。小学时以听、说为主,而到中学后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外国的公司、企业等到中国发展,中国要同外国加大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必备的工具,要求我们不能让学生学了英语后像得了聋哑症似的总表达不出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从视、听、说入手。同时,因为听、说、读、写四方面是紧密相连、互为一体的,所以从初一起,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这四方面的技能进行严格训练,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随着客观题在考试中地增多,人们特别是学生们已经逐渐习惯沉溺于那种A、B、C、D的选择题目地作答当中,更加忽略了主观题目的复习与应用,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特别是写作能力表现得非常地突出。所以,我们应该加强主观题的训练,尤其是对于写作能力应该大力加强。这样才能满足国际交往中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
三、加大句型训练、减少语法讲解。语法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小学阶段,语法讲解很少,甚至不讲语法,而到了中学,语法越来越多,教师讲得好,就像是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对以前学过的语言现象会有更深的了解;但教得不当,学生则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于语法教学,我们应该比较清楚地意识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了较多的句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初一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并且观察力、概括力有所发展,我们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现象自己来找出语言规律和特点。这比直接告诉、教授学生这是什么语法,那是什么语法要深刻得多。例如,英语中有很多句子都属于同一句型,平时,注重多读、多练这些句型,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较容易接受。再以此为结构加入其它修饰成分,由浅入深,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探索中慢慢地掌握。总之,在句型训练的同时,应减少语法的讲解,把语法体现在句子中以减少语法的枯燥性。
四、采用直观法教学。常言道眼见为实,并且见到过的东西人们总是较容易接受的。虽说初一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起了很大变化,但他们在很多方面还保持着小学生的特性,所以在教生词时应尽量采用实物图片或动作、表情等直观的方法,以增加学生对某一单词的印象;另一方面,初中生都有了好胜、挑战的性格,好表现自己,所以在训练时应多采用pairwork,groupwork,parterwork,roleplay,actingout,competition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游戏和竞赛中学到知识,加大对英语知识的訓练和运用,让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五、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总是希望在轻松的氛围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希望能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把知识学到并能初步运用。并且初中,特别是初一的学生还是极其好动的。若要让他们静静地呆上一节课,那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我们应尽量创设轻松的氛围。比如说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英语歌曲、游戏,通过对一些英语歌曲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吟唱,也可以从歌曲中掌握单词、学到常见的语法和句型;通过游戏让学生操练句型,学生会兴趣盎然,句型操练也不会枯燥乏味。当然,在教学中要注意经常地表扬、鼓励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以便激起他们更大的求知欲。如此,学生们才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形成英语气氛浓厚的课堂。因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外国和我国港、澳、台的教学方法以及我们经常采取的英语竞赛中智力题的形式来让形式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达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效果。比如说:What letter can fly?(bee)What letter is a question?(why)What letter can we drink?(tea)What letter is apart of the face?(eye)
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 篇4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
教材衔接问题。经过比对厦门市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 结果发现:小学英语毕业生学习的是外研版英语教材, 升入初中学习的是新课标的教材, 在词汇、语法、话题等方面出现了断层。它们之间失去了教材编写应采用的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相结合的方式, 这直接导致小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脱节, 在初一年级普遍出现这一现象:英语学得慢的跟不上, 英语学得好的快不了。一部分小学毕业生英语学得很棒, 大多数学生学得一般, 后进生人数也不少。进入初中后, 他们又从ABC开始, 学习英语, 对英语学得较好的学生而言, 势必浪费时间, 缺少新鲜感;另一方面, 教学实践证明:即使放慢教学进度或降低难度, 对大多数后进生来说, 收效不大, 甚至会导致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下降。由于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在小学阶段早已出现, 初一英语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广度、深度及难易度;又由于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和学生学习时空的限制, 初中英语教师难以有效地因材施教, 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教学方法的差异与教法衔接问题。通过观摩课堂教学, 笔者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相似。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但是, 在日常课堂英语教学实践中, “任务型”教学模式并没受到重视, 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还很盛行。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活动对书面考试内容没什么帮助。问卷调查表明:46.0%的学生反映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由老师讲解, 小部分时间由学生活动或表演或练习。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得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 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 实际运用英语交流活动的能力就不强。
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问题。笔者通过教学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等途径了解到:首先, 中小学生的学法可归纳为四个“多”:多读、多背、多做、多记。老师带读单词、语句或课文, 学生跟读模仿;老师分析或讲解课文, 学生忙于记笔记。课后, 学生背诵教材对话或短文、做练习卷, 少数学生还喜欢整理纠错本或错题集, 努力去记词汇和语法。这种学习英语的方法侧重对语言知识的死记硬背, 容易导致“聋哑”英语的产生。其次, 课前预习英语的情况不理想。问卷调查初中509名学生的数据显示:课前很少预习和从不预习课文的学生分别占46.6%和7.3%, 共计53.9%;这一数据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还相差甚远。最后, 在学习策略方面, 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经问卷获悉:89.66%的小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时把英语对话或课文翻译成中文很有必要。据家长反映:53.39%的小学生在家跟着录音读单词和课文, 而初中生只占调查比例的16.99%。这说明:初中生在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很不理想, 应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 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如:书写不规范, 作业粗心马虎, 拼写错误多, 语法概念模糊, 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这说明好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衔接问题。考试考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考察替代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 严重阻碍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评价包括非测试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 目前教育部门还没有出台详细、具体、可供操作的任务大纲, 全国上下只好采用单一的书面测试, “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难以避免, 这严重削弱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问卷调查六年级290名学生, 97.24%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重要, 但是只有48.57%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 43.1%的学生不喜欢英语的原因是“考不好”。
英语师资或工作量问题。小学英语师资不足或工作量大也是制约评价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笔者在走访中发现, 有近60%的小学英语教师周任课在16节以上, 最高的竟达每周23节, 况且每班每周的英语课时只有2节;另外, 城镇小学班额大, 许多教师还要跨年级任课, 或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这势必造成教师备课时间不足, 影响教学效果, 在某种程度上, 这大大削弱了初中英语五级评价要求所依赖的基础。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除了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之外, 还要考出他们的兴趣, 而不单单是考出他们的水平。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着力点
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都要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 了解教材中每一课的重难点, 以便融会贯通, 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 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经常到小学去听小学英语课, 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 以便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 明确小学六年级英语与中学一年级英语的相同相异处, 以便找准衔接点, 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比如说, 有些知识内容和句型结构, 如见面问好的“Howare you?”“How do you do?”还有询问对方名字的“What′s your name?”询问对方年龄的“Howold are you?”等在小学课本上已反复出现, 到了初中, 很多教材开篇依然非常详细地介绍, 老师也详细地讲解, 这种长时间的重复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降低。小学的英语基础反而对初中的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再比如在小学时学生记住了“I am, he is, you are”等句型, 而上初中后要用到谓语动词, 如不是为了构成某一时态和语态的需要, “am, is, are”等be动词就不能与谓语动词共用了。所以就只能说“I work in Xiamen.” (我在Xiamen工作) , 而避免出现“I am work in Xiamen.”这样的错误。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 教师可在了解初一新生英语学习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实现分层次教学。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 选择真实地道、活泼有趣、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材料, 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例如, 教师可继续把对话、歌曲、歌谣、游戏和故事等活动引入课堂,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消除学生害羞、胆小、紧张的情绪,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 以适应新生的入门教学。这样既可以维持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又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习得, 使教更好地服务于学。
注重情感的衔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涉及的是处于两个年龄段的同一批学生, 根据儿童期和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需要在面对新环境的情况下适时地加以心理调节, 以适应向初中的过渡衔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在衔接期更多地关心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初一学生较小学毕业前一阶段, 身心发展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如表现自我的欲望不如小学阶段强烈, 学英语的兴趣会逐步下降。这就需要教师抓学习兴趣的巩固, 做好师生情感上的交流, 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 尽可能把从小学带来的兴趣得到保持和发展。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进入初一后, 他们依然天真烂漫, 有正义感, 对不喜欢的人和事会表示憎恨。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境,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师还要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 例如竞赛,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竞赛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篇5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为了与国际接轨,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7月年制定了《英语课程标准》。这一标准规定了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按理说四年乃至更长的小学英语教学成果不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衔接问题。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中小学英语教学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继续,所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却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引言
语言学习像其他生物功能一样,只有在恰当的时间——语言学习的一个特定的有限的时间段,受到刺激才能成功运行。过了青春期之后,语言学习会变得更加困难、更不完整。而且实践也表明,从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有助于培养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语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提高文化素质。所以随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并不能达到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尤其是一些教学资源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的小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后,小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存在的衔接问题就越来越突出。造成为数不少的初一新生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其成绩和学习兴趣明显下降,甚至产生害怕学习英语的心理,也给中学的英语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社会背景
“新课改”要求基础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这对英语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长期以来,英语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语种,而且还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学习英语不仅符合时代以及多元化社会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性格、高尚品格和坚强意志。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英语的教学效果总是难以尽人之意,社会各界对英语教育的批评也是接连不断。农村的英语教学效果更是不如人意。以至于近些年,农村中学有很多学生因为英语跟不上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辍学。如今农村小学英语的逐渐普及,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问题。如有的农村学校不顾条件勉强开设,效果很差,师资跟不上和教育资金投入不到位等问题得不到解决,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就大打折扣。
三、存在问题
纵观目前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不难看出在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落实程度,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时安排方面。正是由于很多地方小学英语未被纳入统考的范围,小学英语的课时量也非常的小,大纲要求是每周四节,而很多学校最多每周安排了两节,这样可能就保证不了完成所要求的课时内容,当然在限定的时间内内容的学习精度就达不到。而笔者所在地区在接近期末考试的时候,英语要先于其他课程就停课了。是几乎按照“副科”的地位来对待的。本来需要两个课时完成的内容,却要被压缩成一个课时,那也就可想而知它的效果必然难尽人意。
(二)小学英语学习效果不佳。自2001年教育部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而且《课程标准》规定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也就说他们在小学毕业时应该已经掌握了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常用的英语交际用语,已对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实践中效果却不佳。已学英语两三年的小学生能流利地背出课文,能脱口而出:What’s this?但他们却不知道“什么”用英语怎么说,他们知道“I can’t find Mum”意思是“我找不到妈妈了”,但却不知道“找到”用英语怎么说。此时的英语对他们而言如同天书,他们只有死记单词,而那些单词对他们而言却是26个字母无序的排列组合;他们只有狂吞句子,而那些句子对他们而言却是一系列无序组合的杂乱排列。
(三)重视度方面。也许是因为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育起步晚,这方面体现在几乎是从上到下都不够重视小学英语教育,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重视度都不够。从小学英语教学课时的安排到对小学英语的教评方面,很少组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以及组织教师集体探讨和解决小学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很多时候,小学英语教师在亲身的教学实践中就能体会到所遇到的一些困境,却没有机会去探讨,去找出解决或减轻困难的方法。
四、分析原因
根据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所出现的这些衔接问题,笔者认为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客观方面
(1)师资条件的差异
随着小学英语的普遍开设,农村学校就明显显得师资力量不足,专业人才更是少得可怜,多数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在英语基本功上欠缺很多。
(2)评价体系的差异
自从小学开设至今,一直以来大部分的小学将英语视为“副科”,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只是停留在粗略了解的地步,对孩子的要求也只是会认一些简单的单词,社会对小学英语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的建立,学生衡量的标准没有。也没有统一的口头和笔头的检测方法,小学的期末检测的手段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安排。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自然会给学生、家长和社会一个概念是:小学英语可有可无,小学英语的好与差根本不是个问题,英语是初中的事情,这样也会在无形中造成了断层的产生。
2.教师方面
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如果一下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就显得不太适应。这就需要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加强教研,进行教法交流往来。
3.学生方面
(1)学生观念的错误
有些学生对英语很有兴趣,但是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心里想如果现在不好,反正初中还是要从头学起,因此抱无所谓态度,学习目的没有初中生那样明确。而中学生则自认英语已经学过,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在初中英语学习初期有自满心理,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了前摄抑制。
(2)学生学习习惯和心理的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于老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学习习惯往往是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而进入初中,标志着学生从儿童期进入少年期,在心理上会发生以下变化:有自豪感,觉得自己长大了,害羞感加强,甚至还出现了焦虑心理,影响英语学习。此外,中学学习科目突然增多,让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顾此失彼,如果再存在偏科或部分学科基础薄弱,日积月累会造成积重难返、学习吃力、难以适应,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加大与难度的提升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因此,如果不能尽快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造成部分学生的“两极分化”与“滑坡”。(3)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
七年级新生不像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源于不同小学的学生有着各自迥异的学习习惯,其学习长处与薄弱环节更是不尽相同,若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就很难让大部分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英语学习。
三、应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
1.在小学课程中真正确立英语课的地位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欧洲国家即开始了低龄外语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研究与实验,最终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小学开设英语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习得语言的天赋;
第二、目前还没有提出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的理论,但经过一些实验,当时倾向于 9 岁开始学习外语比较合适;
第三、低龄外语教育应该与学校的其他科目的教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第四、低龄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学的外语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2.全面了解中小学教材,找准教学衔接点,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3.加强教学交流,深入研究课堂,促成教学方法的顺利衔接。4.研究学生特点,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初一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学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对七年级新生的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留小学时,上课积极举手参与课堂游戏的习惯、大声跟读的习惯等。
(2)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早上朗读的习惯;课前找问题,课内提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等习惯。
(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4)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5)培养学生多种记忆方法。
4.根据中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注重中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衔接
教学评价的衔接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评价方式的过程性、多样性和全面性。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就,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进步和不足。恰当的评价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小学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为主要依据。小学中低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应采取与平时教学相近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也应主要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合理采用口、笔试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考查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在初中评价中我们必须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关注个体的处境和情感需要;还应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这里还与注意的是初一阶段英语考试的形式。初一第一学期的英语考试要求不宜过高,题型尽量沿用小学时期的部分题型,以小学英语为基础,稍微增加初一学过的内容,避免过难、偏易,加重学生的负担。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口试。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五.结论
本文指出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小学英语课程的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的衔接对策。希望通过这几方面的有机衔接,使大部分学生顺利过好衔接关,也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肯定还有一些问题、原因和解决的对策没有在这其中加以体现。这一方面是因为笔者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有效实现需要每一位教师执着的努力,长时间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使中小学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衔接。
参考文献:
[1] 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D].北京:外语教学与
浅谈中小学英语的衔接 篇6
笔者从事初中英语教学近二十年,所在学校是一个九年一贯制的乡镇学校,自己的儿子也刚从本校小学升上本校初中。感觉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差别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当前农村小学英语的局限:1.重视程度偏低。对于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学校几乎就相当于兴趣活动课(在少数小学甚至根本就没有真正开设。我教的初中学生中就有几个外地转回来的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2.教材偏难,我曾经多次拿起儿子的英语书研究,发现真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真不容易。3.教学目标要求过于简单(此点受制于地方教育部门,比如考试内容过于简单以及考题的单一性、重复性)。基本就是满足于能简单地听说读写,学生语音教学没有严格过关,单词记忆没有严格要求(此点上初中后是学生的最大难题)。4.师资队伍不健全、不稳定(主要是指农村地区),大多不是英语专业教师,有的学校英语科教学的人员安排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有时英语科目成了凑课时的豆芽学科。5.学校及教师的英语教学受考试指挥棒影响大,甚至抽考成绩对于政府的考核也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6.家长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局限:1.虽然学生从小学起就学了几年的英语,能写且会说一定的英语(最简单的英语口语)但是语法的知识还得从零开始,有的学生却自以为是,认为英语简单,所以没有真正努力、全力以赴。2.办学条件差。涉及英语学科特点的语音室及多媒体教学在不少乡镇学校可能还没有得到配置。3.与小学相比初中教师可能更加专业,但是年龄却相对较大,教学思路及方式老套,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4.初中英语教师压力大,受制于教育部门每期的期末考试,你考什么我教什么。还有学校的考核制度,要出成绩我就逼迫学生死记硬背,放学后留学生补课,初中科目多,教师多,科科抢课,把学生折磨的怨声载道,还有何学习激情?5.农村学校学生良莠不齐,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前提下,每个儿童都能免费受教育,俗话说十个手指不一样齐,有好的就有差的,本无可厚非,然而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家长认识的提高,更由于社会私人办学的兴起,很大一部分在小学就非常优秀的学生小学刚毕业就离开乡镇去了市、县办学条件好的私立学校。这让乡镇学校很无奈。6.面临高中教师的指责。高中教师埋怨:看看初中教师都干了些什么,学生连基本知识都没学到,上了高中还听不懂课堂口语。
从以上现象我们看到,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且不论社会原因,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有义务去克服困难,努力做好中小学之间英语的衔接问题。
我个人认为要做好中小学英语的衔接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还是有迹可循的,具体操作办法有以下几条:
小学教师:1.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听觉敏锐,模仿力强,他们先天具有较强的对语音、语调的听辨和感知能力,他们更倾向于用听觉而不是以了解发音的方式去处理语言,听是儿童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小学教师应该自己首先过语音关,通过录音和向专业教师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发音,还有就是大量使用录音,让学生真正掌握标准发音。2.充分培养学生学英语的浓厚兴趣。儿童对语言的兴趣是天然的,我们做老师的应根据儿童特点多设计些日常交际用语,天天练,周周练,而不是起初就要求学生做题。3.培养学生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完成英语字母、单词、句子的书写问题。4.要求学生养成记单词的好习惯,单词记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生在小学没养成记单词的习惯,到了初中学习英语就会很吃力,俗话说脑筋越用越灵,单词量越多对于记单词的帮助就越大,我大学时的一位英语老师曾说,只要你记得教材上所有的单词,不用学语法你也能考及格,这说明了记单词的重要性。5.让学生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英语句子,培养学生的文字功底,这对学生以后初中学习有莫大的好处,并且随时能说几句英语毕竟也是学生得意的事情。6.认真分析教材及大纲,确定学生应该掌握些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去钻研期末考试会考些什么题。7.抽出时间去听听初中的英语课,了解小学教师能为初中教师做点什么,为自己现在的学生以后的初中学习打好基础。8.呼吁教育部应该深入乡村,因地制宜,编写更为科学、实效的小学英语教科书,目前这套教材我认为还是有一定完善空间的。9.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小学英语的考核要求、考题难易程度、考题类型应多从衔接初中英语这一点上下工夫。毕竟这是所有人的愿望。
初中教师的教学面临学生升高中的压力,所以初中教师的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个人认为初中教师的衔接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1.和小学教师不同,初中教师既要掌握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还要掌握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班上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较为成熟、有的却幼稚得很。有的学生需要我们要采取朋友般的态度,有的要采取家长一般的态度,因人而异。2.继续让学生保持对英语的浓厚兴趣。说实话以前小学不开设英语课的时候,初中教师在教学上压力更大,至少在字母教学上就需要一两周。然而小学开设英语课后,初中教师在保持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这一条上反而更难了,因为小学学了几年英语了,有的学生的兴趣几乎丧失殆尽了。这就要求初中教师拿出自己的绝招,吸引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多与小学教师交流,了解学生在小学的情况,用不同的招去面对不同的学生。一句话,初中教师不能盲目自大,要懂得不耻下问。4.要经常提到学生在小学的优异表现,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自信。5.表扬、赞美学生的小学教师。使得学生感觉自己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初中都遇到了好老师,从而喜欢英语老师的课。6.大胆跨越。小学、初中英语毕竟有天壤之别,初中生初中毕业即面临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继续读书或是不再读书;是读普高还是职高;是读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所以初中教师的教学不可能仍然像教小学生一样。既要像小学老师慈母一般的关爱学生,也要像严父一般从道理上去说服学生刻苦学习。
社会一日不停地在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发展,正如万里长江到滔滔东海,无止无休!我辈自当伫立潮头!埋头钻研教学,仰天无愧祖国的明天。
浅谈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 篇7
一、教材方面的衔接
目前, 我国英语教材已经打破了“一套教材打天下”的局面, 呈现出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局面。但是,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英语教材有一些不足之处: (1) 教材内容比较多, 比较繁; (2) 教材教法与其它学科的内容渗透不够等等。而且, 我们不难发现, 现行的中小学英语教材不同程度的违反了教学原理, 在衔接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轨现象, 教材中存在着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如音标、字母、日常口语、对话等。
为了避免小学与初中衔接问题, 造成广大教师和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为了充分发挥小学良好的英语基础的作用, 必须重视中小学教材相关知识的衔接。
二、教学方法方面的衔接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丰富多彩, 例如: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动作反应法等各种方法, 这就使初一英语教师面临了新教材教学方法上的衔接问题。一方面, 小学教师在五年级教学阶段, 要积极主动地在课堂教学节奏上逐步向初一起始阶段衔接靠拢。在学习方法上也要向学生适当灌输中学英语学习方法的信息, 让他们做好进入初中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 初中教师也要吸取小学教师的长处, 适当延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手段, 创设情景, 增加游戏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使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延续, 而不是一下子就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与兴趣。
三、学习方法方面的衔接
学生们迈进中学的校门,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集体和新的老师, 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恰当地引导, 给学生一片天空, 让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 怎样对初一的新生进行学习方法方面的帮助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预习方法的指导。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在每节课学习之前, 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 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借助于生词表有的放矢的研读对话或课文, 初步了解将要学的基本内容, 记录预习中的疑难单词、词组和句型等问题, 在问题的引领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自然地将英语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知。另外, 新课的内容经过学生自己的预先学习, 在听课过程中就容易抓住重点, 学生学起来更轻松。同时在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了勤动手查资料, 勤动脑想问题的习惯, 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采用必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 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 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到的英语语言内容, 使每节课的内容掌握达到最高效。有效的培养他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3.课外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想学好英语仅靠课堂上时间是不够的, 一定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辅相成, 因此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 多说, 多读, 多背, 多写, 多观察, 多搜集。
要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学好英语, 就得发挥教师和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需要教师督促和鼓励。在课堂之余, 让学生自然地体会到一个广阔的语言学习环境, 也丰富了练习的素材, 日积月累, 学生会受益匪浅。
四、调节学生心理状态,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促进衔接教学
1.调节学生心理状态, 促进衔接教学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涉及的是同一批学生处于两个年龄段, 而我们知道儿童期和少年期的身心发展各有特点, 这就需要教师在面对新环境的情况下适时的加以心理调节, 以适应向初中的过渡衔接。这就需要初中的老师巩固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好师生情感上的交流, 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 让他们从小学带来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和发展。
2.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培养学习习惯, 促进衔接教学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课业负担较轻, 而记忆力和模仿力都很强, 加之初次接触英语的好奇感, 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大纲的要求。而初一学生与之不同, 他们正处在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逐渐转化的阶段, 小学阶段所积累的学习方法已无法适应中学学习生活, 很难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 必须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当然, 要让学生具备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因此, 我们应当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 (1) 朗读背诵的习惯; (2) 听写的习惯; (3) 记笔记的习惯; (4) 书写规范的习惯; (5) 学以致用的习惯。
总而言之, 让学生从小学平稳过渡到初中, 做好衔接工作, 需要我们教师做出更多的探索和研究。所以如何利用现行教材, 加强学生的听读能力, 发展说写能力将是我们工作中一直探索的。但是我们可以深信, 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终将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终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琳, 王蔷, 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 .
[2]温满玉, 苏剑芳.小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
[3]刘弟环, 袁仕成.《新课标》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英语辅导报, (2004-2005) , (1-2) .
[4]林维松, 吴淑珍.合理把握教材搞好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英语辅导报, (2004-2005) , (1-3)
[5]范子久.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英语辅导报, (20042005) , (4-5) .
[6]何爱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英语辅导报, (2004-2005) , (7-8) .
中小学英语衔接的有效做法 篇8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有效做法
我已经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十二年。每教一届学生, 总会不自觉地考虑应如何面对这些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家庭、个性不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 总会考虑如何既让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有所成, 又让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提高;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小学英语的衔接。
一、从教师自身入手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中小学英语有机衔接的重要性, 更应认真思考如何减少学生英语脱节现象的发生。其次, 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努力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英语教学环境,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态度, 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可见,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多么的重要。课堂上, 如果学生能兴致勃勃、兴趣浓厚地听老师上课, 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七年级是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阶段, 也是学生进入中学后打好基础的关键。我的做法是坚持每日一句口语, 每周一首新歌。
每日一句的补充是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年龄段、体现新的语言点、便于学生现阶段掌握的句子。每天作为新的知识补充, 第二天作为作业进行检查, 再定期进行检测, 最后达到能够熟练运用地程度。
歌曲的选择主要是朗朗上口的英语儿歌, 有时也会选择目前流行的英语歌曲或国语歌。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时刻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了, 学生就会自觉地努力学习, 成绩也就会稳步提高, 知识也就会在不经意间轻松地学到并掌握。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我另一有效的做法。心理学家认为, 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就是成就动机。它是追求较高目标、完成困难任务、竞争并超越别人的愿望或倾向。
为了让这些处于过渡阶段的学生们尽快熟悉并适应中学生活, 尽快适应中学英语老师的上课风格和教授方法, 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利用课前时间请学生们进行英文才艺展示、讲英语小故事、介绍英美文化习俗。有时, 我会留一些灵活性的作业, 要求学生们回家收集资料, 然后再来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二、从学生方面入手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多一个好习惯, 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 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好习惯常常会让人受益终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在担任起始年级教师时必须下大工夫做的事。我们首先应让学生知道进入中学后有哪些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应该保持不变的, 如书写规范、认真听录音跟读、大声朗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仔细听讲、认真记笔记等。
其次, 我们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让学生知道中小学的区别是什么, 进入中学后如何学、学什么, 并逐步使学生能做到主动自觉地学习,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起始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才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三、从家长方面入手
起始年级的学生能否从小学顺利地过渡到中学阶段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家长。“小升初”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第一个重要转型期。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明显变化和客观环境的改变, 以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往往会在刚踏进中学大门的时候感到困惑不解、应接不暇。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为此, 作为家长有必要了解一些转型期常识, 帮助孩子迈好中学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 进入中学以后, 学生不仅身体长得快, 能量代谢快, 活动量大, 精力充沛, 而且好奇心强, 波动性大, 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在这一阶段, 家长如果引导不好, 不仅会影响他们学习, 甚至会让学生走上邪路, 以致犯错误。因此, 进入中学以后, 家长应时时关注孩子思想行为的变化, 尽心尽力地引导教育, 使孩子能正确处理周围发生的情况, 并严格要求自己, 力求做到品学兼优, 德、智、体全面发展。
作为起始年级的教师, 我们应及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使家长们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小升初”的顺利衔接关乎孩子今后的前途和发展。我们也要努力使家长与老师保持一致的教育观, 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小学与中学的不同, 知道在家如何督促孩子自觉预习、复习、写作业, 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如何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 如何与任课老师沟通, 使其学习态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总之, 家长要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 使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7.01
对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 篇9
一、 小学英语教学基本情况调查
为了从我校小学英语的实际出发, 我就宁兴学校的其中部分小学教师和初中学生对小学英语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谈话式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 学生小学英语的考试形式都是考试。令人不解的是, 既然多数学生的考试形式都是笔试, 那么, 学生升入初中后无论是书写习惯还是书写能力方面却都不尽如人意。而且学生普遍存在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期望不高的现象。随着步入初中英语学习的难度增大, 明显表现出信心不足, 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厌倦、怠慢的心理。
二、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任务的脱节问题。我校小学英语学习使用的是PEP教材, 升入初中后衔接的是人教版新目标的教材。这两种教材体系之间没有遵循教材编写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直接导致了教材内容的脱节。使中小学英语衔接面临最直接的问题。
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 对学生的笔头训练不做硬性要求。老师一般从启蒙知识开始, 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句子和少量的语法内容。到了初中, 老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伴以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 学习内容和难度也逐渐加大。
2.教学方法的差异问题。在小学, 教师通过直观教学法采用丰富的有利于学生感知的思维模式进行教学。教学任务大多建立在以听说为主的训练, 偏重于语言知识性的理解, 缺乏充足的能力锻炼。步入初中后, 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创设大量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理性思维。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幅提高, 不仅停留在听说阶段, 更要读写相结合, 并附有大量的词汇、短语的记忆和语法练习。
3.学习习惯和方法需要衔接。小学生习惯采用感性思维方式学习英语。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这就是小学生凭感觉做题、似懂非懂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进入初中后, 语言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 逐渐从感性思维方式向理性思维方式过渡。从听说为主向听说为先, 读写跟上的学习方法过渡。进入初中后学生普遍存在书写不规范、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等现象。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共同努力去克服,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4.学校、社会和家长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各校对小学英语的重视程度高或条件较好的学校, 制定英语教学计划时安排的课时相对充足、师资力量较雄厚, 学生受到的英语教学水平也较高。反之, 学生受到的英语教学水平就低。我校相对于本县的英语教学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了学校的重视。还有部分家长在孩子的业余时间去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英语培训班。但由于培训班辅导教师的教学理念不一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学生受到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 从小学毕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是相当不均衡的。这给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英语学得慢的跟不上, 英语学得好的又快不了。
三、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
1.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任务的衔接。中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熟悉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英语教材, 了解小学阶段所要求掌握的四会词汇。仔细研读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了解教材所涉及内容的要求及范围, 为新旧知识的衔接做好过渡准备。除了熟悉教材和研读课程标准, 还要组织好中小学之间的听评课活动, 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以便找准中小学教学的衔接点。
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师应在原有的直观教学法上适度添加理性思维的训练, 从而与初中英语在能力的要求上进行有效衔接。同时, 初中英语教师还要关注初一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减少语法和词汇教学的枯燥, 保护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适当在课堂中穿插游戏和比赛活动,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抓好初一年级新学期的第一个月是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任务的关键。在充分熟悉中小学英语教材体系的基础上,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查缺补漏。对小学阶段的弱点进行强化, 提高辨音能力、记忆能力和语言基础知识。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为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意中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从小学阶段起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1) 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朗读课文的习惯并从初一开始渗透音标的教学。
(2) 要抓好学生的书写训练, 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了规范的书写方式, 从而避免了初中阶段对书写的重复机械训练。
(3) 初一阶段英语教师应注重精讲, 重在启发、点拔, 引导学生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与小学阶段相比中学有大量的语法教学和语言的习惯表达。因此, 养成随堂做笔记和定期复习的习惯很重要。
(4)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如:广泛开展英语角、英语阅读活动、英语演讲活动、剧本表演等活动。
3.注意中小学英语考查方式与评价机制的衔接。中小学英语都是采用笔试的考试机制, 但小学笔试内容考查层次单一缺乏对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因此, 小学英语应在考查机制中适度添加这种类型的题。
中小学英语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篇10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差异
1. 知识结构的差异
第一, 语音、词汇方面的差异。在小学英语中出现的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且比较直观易记, 学生只要模仿就可以轻松读出单词, 对音标的掌握没有要求。而中学则要求能掌握音标的读音和单词的拼写;在词汇量上, 中学英语也有了大幅增加;第二, 语法方面的差异。在小学中只接触到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式、现在进行时四种简单的时态, 接触的句子结构简单, 对句子成分的分析没有要求。而中学生不但要会分析句子的基本成分, 还要掌握从句、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语法术语。
2. 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差异
小学生缺乏足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 其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而中学则要求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进入中学以后觉得失去了一个学习的导向, 不知道该从何学起。
3. 教学模式的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是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语言的感受。而中学英语则是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有趣生动的英语课堂变成了很重的负担, 因而英语学习兴趣慢慢消失。
4. 教学评价的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以学生平时参与英语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兴趣, 态度和交流的能力, 以及课堂中的表现为主要依据, 而中学英语教学的评价则以书面测试为主, 因而忽视了日常的交流, 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慢慢消失。
二、中小学英语的衔接
1. 教学内容的衔接
《预备课程》这本书总结归纳了小学所学的英语知识, 是小学牛津英语到初中英语7A的过渡教材, 教材中又带到7A的部分内容, 为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本书所需要的教学时间为一个半月左右, 其目标是让大部分同学巩固所学知识, 尽量让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必须找准衔接点, 对《预备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
2. 语音、词汇方面的衔接
虽然小学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已基本完成了语音教学, 但是绝大多数小学生并没能够完全掌握音标、重音、音节等知识, 没有养成正确记忆单词的习惯。初一英语教师要强化语音教学, 集中进行音标教学, 教授读音规则, 使学生掌握语音规则, 培养拼读能力, 进而识记大量单词。如, 在《预备课程》Unit6的教学中, 在教授单词时, 针对元音部分注明音标, 要使学生注意发音与拼写的联系, 通过发音记单词。如:tree/i:/, lake/ei/等。在学习音标和音节时, 可以选编一些与音素相关的歌谣、歌曲、谜语等, 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所学音标和读音规则。如在教一组清浊对应的辅音音标[p][b]时, 不断进行读音对比练:park-bark, pit-bit, pear-bear, 从而把小学的灵活教法和中学重视准确性的教学优势结合衔接起来。
3. 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第一, 培养正确记忆单词的习惯。在入门阶段, 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和单词在结构上的内部规律, 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利用近义词、反义词、同类归类等方法记忆单词, 使这些良好的习惯转化成学生记忆单词的好方法。第二, 培养正确的书写和作业习惯。书写应先规范, 再漂亮。第三, 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课时紧跟各个教学环节, 如复习、引入呈现、练习和巩固等;集中注意力听懂老师的讲解;并做好笔记,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尽量用英语回答问题。第四, 养成良好的自学英语的习惯。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因此, 要创造环境说英语。拓宽渠道, 多利用现代化的传媒学习英语:如听广播, 看英语动画和电影, 欣赏英语歌曲, 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要让学生养成每天学习英语的习惯:每天朗读英语一刻钟左右,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提前预习, 及时复习;试着用英语记日记、写信、网上聊天等,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4. 兴趣、情感因素等方面的教学衔接
由于小学英语教学没有统考的压力, 因此, 教学形式相对活泼, 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到了初中, 教学内容增多, 考试压力加大, 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氛围,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 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5. 教学方法衔接
小学英语教学形式活、方法多。这些是值得初中老师借鉴的地方。初中教师注重课堂严谨的知识传授, 在学生知识过关训练、单元过关训练、系统知识复习巩固训练方面有独到的方法。因此, 中小学教师要相互听课, 联合教研, 形成良好的纵向学术交流氛围。
6. 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一第一学期的考试要求不宜太高, 既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 又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 避免过难、过偏的内容。考试形式既要考虑笔试, 又要考虑听力测试与口试;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 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分值尽量合理, 考分不宜偏低, 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篇11
一、研究体会
下面我就从学生现状、教材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方面阐述一下我自己的研究体会。
1.小学生现状
小学中低段的学生两极分化不明显,成绩比较均衡,而高段分化已经比较严重了,上了中学就会更加明显。因为越往高段,所学内容越复杂,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越高,所以分化就越来越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小学能保证他及格,上了中学却不容易补上来的原因。另外,中小学的考核方式也有一定的不同,小学侧重对基礎知识的掌握,听力部分也占很大的比重,在补差方面有一定的侧重,可以有的放矢,但是在中学,往往是单词看着他们背会了,句子会说了,但遇到灵活题型,对综合运用能力有一定要求的题型,学生还是做不上来。上了初中后,很多及格边缘的学生就不及格了,我想,上面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
2.教材知识结构
按模块进行整合如下:
初中教材M1,M2主要是介绍自己和他人,包括名字、职业、国籍和能做什么事,其中“can”的用法在小学五年级系统地学习过。
M3,M4 U1 这两个模块主要学习“there be”句型以及各种句型的变换,其中重点提到的疑问句和否定句中,“some”改“any”,小学已经重点讲过,其中穿插的“where”句型,方位词“in front of,next to,behind”在小学都涉及过。
M4 U2,U3,M5主要讲述句型、各种句型转换及单三形式,六年级时重点讲练过。
M6主要知识点是邀请某人去某地句型的问答。
M7-M10重点是一般现在时态,虽然话题不同,但时态都是一般现在时态及各种转换,小学已经学习和练习过,但在句型转换题型上,没有深入练习。这样的比喻会很恰当:小学所学的内容就像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多而杂,而小学的英语学习就像是在逛一个很大的超市,只能浏览一遍,不能很细致地研究,特别是语法方面。在中学会很细致地学习语法及做大量的练习。
3.教学方法
低中段,更注意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要鼓励学生多张口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高段和中学的模式就很接近了,语法教学相对增多,也会做一些形式比较灵活的题型,但是中学可能会在语法教学这方面更加注重细节、拓展。题型也会更具灵活性。当然,现在中小学都非常重视真实语境下的教学。
二、做好衔接的方面
那么分析完这几个方面,我个人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衔接。
1.教学内容与要求的衔接
关于这一点,我个人认为,中小教师如果有机会可以互相探讨一下教材内容,特别是中小学教材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应分别掌握到何种程度,交流一下不同的看法,从而在内容与要求上融会贯通,做好衔接。
2.教学方法的衔接
我想在课堂教学时,如果有时间,学生能接受的话,讲些拓展内容,特别是和初中衔接紧密的内容,做好分层教学,对小学的学生还是很有帮助的,学生也会很有成就感。而小学课堂上的一些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兴趣的做法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刚刚到小学时,就感觉他们的方法真是灵活多样,学到了不少东西。
3.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衔接
中学早晨有晨读时间,小学也一样,学生来到学校就会分成小组出声地朗读英语课文,每组都会有一位“小先生”负责,而我们也会每天布置晨读内容,早晨有时间,也会去督促。另外,在我们的教学中,特别是高段,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想这一习惯培养好了,孩子上初中后,有了这样良好的预习习惯,面对一下子增多的学习内容,例如小学一个模块的单词量相当于整册书的单词量这种情况下,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会很快适应初中的英语学习。
5.注意中小学教学评价的衔接
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5、6年级的期末考试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我想和初中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我个人认为,考查学生平时的表现,作为期末的评价,可以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最后我想说:新的课程,迎来新的挑战,只要时刻留心中小学教学动向,就会捕捉到中小学衔接教育恰当的方式方法,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浅探中小学英语语音衔接教学 篇12
一、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状
1. 英语教师的语音专业知识不足。
教师职业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要远远超出教科书的知识量, 何况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 英语教师只有具有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才能自然流畅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完成教学工作。
2. 学生存在不良的语音学习习惯。
我们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做调查时, 发现部分学生借助汉语的语音学英语语音, 导致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发音, 形成汉语的负迁移。
3. 教师对于语音教学的目的认识不够, 为教语音而
教语音的现象普遍存在, 孤立分散教字母、音标, 忽视音素的教学, 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缺乏生动有趣的语音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没有趣味性, 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语音衔接教学, 对学生采取分阶段、多手段教学
1. 小学毕业阶段。
让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语音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复习, 为他们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
目标与要求:教学26个字母, 学生达到四会要求, 而且书写规范;教学48个音标, 学生达到三会要求, 能独立认读词汇表的单词或词组;教学5个元音字母 (a, e, i, o, u) 以及单元音和双元音, 学生了解字母组合的发音, 掌握双元音的拼读, 能流利地朗读课本上所举的例词。
方法与途径: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让学生看动画学唱英文歌谣, 观看并模仿英文趣味小品, 以此来激发学生模仿标准语音、语调的兴趣与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通过模仿感受成功的机会。在这过程中可鼓励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
2. 初中入学阶段。
充分利用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每个单元的语音教学资料, 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语音基础、单词拼读技能、句子朗读技巧和英文书写规范等。
目标与要求:复习巩固26个字母的准确发音和规范书写, 48个音标和5个元音字母, 开音节、闭音节,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常见的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 辅音连缀的读音以及成节音的读音。
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对话也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的有效途径。
三、中小学英语语音衔接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 认真学习新课标关于语音教学的理论要点, 明确语音教学目标。
2. 运用“直拼”教学法, 培养学生拼读能力。
“直拼”教学法是指教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拼出单词, 并逐步内化知识结构, 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教师要循序渐进, 扎扎实实地教学, 要遵循“先元后辅, 先闭后开, 先简后繁”的原则。
3. 进行国际音标的认读、拼读教学。
从字母入手进行概括归类, 总结出单词拼读规则。即从字母入手, 将26个字母归纳总结, 根据5个元音字母将其归类, 并利用“掐头去尾”等方法学习一部分音标, 加强语音教学, 强化学生对音标的学习。还要加强学生对读音规则的训练和巩固。
4.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应设法结合教材创设真实可信的语言情境, 多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让他们有机会在课堂上练习自己的语音语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 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前后相互连贯。教学不可忽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应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总之, 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应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 找到有效的语音教学方式, 真正解决中小学英语语音衔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小学英语衔接】推荐阅读: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09-09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10-24
怎样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08-20
中小学数学衔接08-16
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07-21
对中小学衔接教育06-30
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方法07-09
中小学语文知识的衔接08-26
数学教学的中小学衔接08-26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