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2024-09-26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精选12篇)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篇1

学校教师和一年级新生总是以欣喜之情迎接每年的九月一日, 几天的兴奋之后, 总会发现新生的快乐突然少了, 郁闷多了, 教师们累得嗓子都哑了, 新生的畏难情绪明显了, 校园的幸福感下降了。仔细分析,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进入小学以后科学、严谨、规范的教学安排, 更在于幼儿阶段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一下子消失了, 从而导致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情感、兴趣、行为等的不适应性。为此, 我校在小学低段开设专门的游戏课, 架起小学和幼儿园的快乐衔接之桥。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 缓解小学生活的紧张和焦虑, 从而进行自我的身心调节, 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同时也能从中认识客观事物, 启迪思维, 陶冶美的情操, 发展身体基本的活动能力, 促进学生的规则意识、专注度、合作意识和自制能力的发展。

一、游戏课的设计

作为校本课程, 很难找到合适的小学生游戏活动教材, 游戏课容易出现盲目、零乱、随意性大等弊端。因此, 我们边试行游戏课教学边收集优秀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编撰教材。

1. 初步筛选游戏

在低年级开设游戏课, 必然先从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入手。本着主体性原则, 我们首先围绕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游戏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同时对新生在幼儿园爱玩的游戏和当前学生们喜爱的游戏做了调查。此外, 我们还查阅了相关游戏书籍, 搜寻当前社会或学校中盛行的热门游戏, 秉持娱乐性和教育性共存的原则来筛选出健康的游戏。

接下来, 我们在各班开展游戏设计和游戏展示。学校游戏教材编委会的教师组成评审小组, 从游戏的主题、内容、趣味、预期达到的具体目的、游戏的对象、情境、时间和空间、游戏的具体过程、游戏活动形式等方面观察和评价游戏效果, 从而进行第二次的筛选。

2. 编写教材、教参

在确定编写组成员之后, 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培训, 统一了编写思想, 学习了游戏教学的精神, 明确了编写的框架和操作细节。我们采用教材和教学范例、教案导行同步编写, 让教师们在示例中进行教学, 有样可学、有据可依。

学校编写组成员定稿后, 邀请相关专家提出意见, 再进行修改。在游戏教材实施的几年里, 施教教师每学期都在教材的空白处写下施教感受以及对下一轮教材编写的建议。此外, 我们将任课教师的教学随笔与反思进行整理, 结合同事评课的记录, 对游戏灵活地作出调整。

3. 形成游戏系列

根据我校地理环境、人文资源,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考虑我校教育硬件、师生现状、教科研状况, 结合社会热点与焦点,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尝试, 我们形成了“智能类和体能类”两大游戏框架, 见下表。

4. 构建游戏课堂教学流程

我们根据游戏课堂教学的全体参与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秩序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摸索出了以下游戏课的教学流程, 见下图。

二、游戏课的实施

1. 备课三环节

与语文、数学课的备课不同, 教师施教游戏课, 首先自己要知道游戏怎么做, 才能把握游戏的进程, 体会游戏的意义。为此, 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落实。

(1) 开学前的游戏体验, 备好游戏亲历课。语数科教师平时对游戏体验得不多, 单凭浏览教材可能无法理清游戏步骤。没有亲身体验, 对流程记不住, 对游戏运动量、注意事项、道具准备等多方面的具体事项不能把握好度。因此, 我们在开学前的一周, 组织全体游戏教师, 在学校的活动场地上, 把教材中所有的游戏一一体验。

(2) 提前一周的游戏自备, 熟悉游戏教学全过程。备课一定得有个自我内化的过程。虽然, 我们的教材和教案都发给游戏课的教师, 但是, 由于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 每个班级的学风特点也不同, 教师需要做出灵活调整。所以我们要教师们提前一周自己备好课, 熟悉游戏教学全过程。这是前期体验备课和后一周集体备课的衔接和基础。

(3) 当周开始集体备课, 优化游戏组织各环节。根据我校集体备课的惯例, 每周开始都要对当周或者下周的课进行集体备课, 这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过程, 也是优化游戏各环节的良好时机。

2. 施教三部曲

有了扎实的备课环节, 施教的一环就有保证了。为了使游戏教学的有效、有序、安全和快乐, 我们对施教做了以下规划:

(1) 一课一听。每位教师在自己上课前, 都先观摩同个教研组内同一课的示范课。课后经过大家的评课议课, 一节课中反响不错的环节可以借鉴, 有的部分则可以再做改进和提高。

(2) 一课一落实。施教游戏课中, 我们具体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给自己的班级上课, 一种是同组示范的教师轮流在不同的班级上课。不管哪一种形式, 本班教师都会在自己负责的班上旁听, 确保游戏教学的优质施教。

(3) 一课一议。我们在每堂课后举行议课教研活动, 既有利于下一节课的完善和提升, 又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使教学经验成为学校的公共资源。

3. 课后三呈现

为促使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学校游戏教材和游戏教学的不断完善, 我们还鼓励教师在教学完成后尝试修改教材、教案, 督促教师开展自我反思, 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1) 修改教材。从教材中器材的准备、图片的形象性、语言的准确性、活动注意事项和游戏拓展等方面一一修改, 并注明原因、提出自己的建议。

(2) 修改教案。主要从教学环节、教学安全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来修改。

(3) 教后反思。撰写个人教后反思、学期反思, 教研组长写教研组游戏活动的反思, 这既为后期的游戏教学指导提供参考意见, 又为改编游戏教材和教案集服务。

经过一年多的游戏教学, 在优化幼小衔接, 提升新生的校园幸福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体现在学习能力上, 我们对比了两个游戏课 (100位新生为A组) 教学班和两个不进行游戏课教学班的新生 (100位新生为B组) 班级的学习效果, 比较发现:A组新生语文、数学平均分分别比B组学生高3分和2分。同样, 二年级A组学生的语文、数学平均分都高于B组学生2.50分和1.30分。两组的均衡性比较, 一年级A组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比B组学生低5.23和3.38。同样, 二年级A组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的标准差也明显低于B组, A组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比B组低3.70和3.32。二是体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上。我校在新生中实施游戏课, 开展了各项游戏与活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篇2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衔接

论文摘要: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问题是多年来幼儿园、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针对目前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幼小衔接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的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初步认识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迈进了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正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发展呈现出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等时代特征,科学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期待。

第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教育阶段纳入基础教育体系,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并有它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幼儿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其过渡是教育自然的连续过程。在基础教育的体系中,研究幼儿阶段教育和小学阶段教育的衔接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诸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启蒙教育阶段;小学教育则以系统的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人的.初等系统教育阶段,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减缓坡度,实现从幼儿到少儿的量变到质变,正是幼小衔接的研究内容。

第三、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必然使幼儿园学习成为小学学习的准备阶段和必须阶段。为使孩子能够在进入小学学习后较快地适应小学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就有意识、有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幼小衔接不是简单的把过去小学办的学前班拿到幼儿园来办,或是单靠在幼儿园大班增加一些过度的教育内容,而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都要科学地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二、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教育任务不同,存在着阶段性。幼小衔接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能否和谐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幼小衔接中还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

1幼儿教育小学化,儿童入学后易产生厌学情绪

许多幼儿园和家长把识字课和数学课放在重要地位,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提前拿到幼儿园,让未入学的幼儿学习。这非但不能提高儿童入学的适应能力,而且还造成了种种弊端:这种“教材下放”,让幼儿学习入学后将要学习的内容,实际上是让孩子先学一遍,一年后又重复学一遍。使得孩子缺乏主动学习的后劲,等到“储备”用完,就会出现使用困难。

2缺乏社会适应性能力锻炼

幼儿园平常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对遵守课堂纪律等非智力因素较少考虑,使得刚入小学的儿童表现得很不适应,如不知道按时完成作业、不知道准时上课等。教师更多地强调知识的培养和积累,其实非智力因素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儿童的感情、动机、意志、爱好等,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儿童的成绩好坏,还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3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求上的不一致,易产生不良学习习惯

有些幼儿教师由于对小学教育不了解,加之幼儿园本身就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儿童在幼儿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入小学后,有些儿童使用过学具后,不能自己收拾还原;书写汉字笔顺有错误,操作活动不规范;握笔姿势和坐姿不当;学习方式明显带有幼儿园特点,习惯于依赖教师;有的儿童甚至不懂得按顺序看画面、按页码翻书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将影响日后儿童的有效学习。

三、对幼小教育衔接的实践探索

1搭建小幼教研活动平台

小学、幼儿园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教育机构,工作中极少往来,老师间的教学缺乏最基本的沟通、了解。幼儿入学前的教育,大班老师只能在表面形式上做些更改,如延长上课时间、小学化摆放课桌椅等,而无法从实质上加深幼儿对小学的认识。因此,小幼双方可共同搭建教研平台。(1)互相学学老师都在学习、培训《纲要》及新课标,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老师可借此机会共同学习,互相探讨、交流对新课程观的看法、问题。(2)课堂教学互听互评。从教学实践层面深入了解小学或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以便双方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措施。

2与幼儿家长、小学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幼儿园要定期和不定期与家长交流,提高育儿素质,经常保持联系,纠正不正确的态度、方法,家园教育一致。幼儿教师主动与小学教师联系,如通过个别访谈、组织参观活动、座谈会等,倾听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为小学一年级教师准备一份较为详细的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表,以便全面系统了解。

3小学教师教育方法的改进

(1)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生刚入学,面对学校、老师、同学等新环境、新面孔,总会有些不适应。教师应主动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尽量帮助解决,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其次,为学生营造同伴间合作、交流的氛围,提供互相帮助的机会,增进同学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调整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个体持续发展

考分只是作为评价方式之一,而不是划一的衡量标准。我们应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客观地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重视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持续发展。

(3)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课上的模仿和记忆,尤其是数学,可参照幼儿园的学习方式,通过生活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游戏活动等进行;经常开展班会活动,给幼儿提供合作、交流、探究的机会,提高学习自主性。

总之,幼小衔接是教育整体改革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搞好幼小衔接,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不断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小衔接的途径,帮助幼儿顺利地解决好其间的过渡和衔接,使千千万万幼儿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潘珍如.对幼儿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8).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的分析 篇3

因此,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教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和实现,同时关系到儿童身心是否健康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健康、快乐、自信、自主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一、正确认识小学与幼儿园的主要差异

第一,由学习环境的变化来看。幼儿园的教室环境,大多布置很多卡通玩偶、漂亮的花草而且富有童趣,不仅有十分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也要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课堂一般由枯燥的课本、黑板等基础教学设施构成,对幼儿的吸引力是不够的,由于小学低年级使用学校提供的运动器材机会比较少,这样会激不起幼儿的兴趣。

第二,其次,从学习方式的变化看。基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小学学习是义务教学,即使对要学的课程没有感兴趣,幼儿一样要按照国家统一实行的教学大纲来进行学习。

第三,从教学方法的不同方面。幼儿园的教学很直观,而且充满趣味,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是在游戏中学习和接受知识。许多孩子的知识是游戏和接触材料等,使用简单,容易学习。但在进入一年级,注重的是文化教育素养的规范、算术和一些其他的技能培训,这是孩子们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这些说明,幼儿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在这些方面的变化会给孩子带来各种影响,这样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生理学,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们准备好进入小学。

二、教师不断探索,全面熟悉

教师不但要对幼儿园大班的管理、教学、幼儿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和心理特征必须要有所了解和认知,并充分感知,为建设好幼儿园大班的过渡衔接做准备。

教师要熟悉教学和课堂教学材料的要求,了解教师的教学与学习情况,了解的深度和广度的知识,注意收集和研究学前儿童存在的问题。

三、教师做好教法、学法、教学管理的衔接

为小学学习更好地做好过渡、衔接的工作。同时满足幼儿进入小学以后避免学习新本领的障碍,可以较好地过渡和适应。应做到在幼儿园教学的基础上,让大班可以初步面向小学,注重衔接。

1、教法方面的改变。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是注重形象化,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大班课堂教学的方法,应建立在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些游戏元素逐渐减少,慢慢地转换为主体的研究,并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地增加上课的时间,充分为小学生活做准备。

2、学习方法上的转换。学习的效率直接由学习方法决定,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方法进入小学是不适用的。大班幼儿是没有作业,没有考试,让儿童感到轻松愉快,而进入小学,幼儿要面临较多的科目、考试以及作业,这样会使幼儿很难达到小学学习的要求。促进幼儿发展,培养适应能力是幼儿在学习方法的转换的重要部分,要让幼儿逐步从“学会”转换成“会学”,可以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幼儿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教学管理的衔接。科学制定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的学习生活制度,比如可以相对减少午睡的时间,增加上课的时间,每阶段逐步加强幼儿的教学活动。倾向小学化的环境布置,生活环境的布置也慢慢向小学靠近,改变课桌的排放,帮助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实现幼儿园和小学的时间和环境之间的平稳过渡。

四、教师进一步培养幼儿生活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

要从主要生活是“玩中学”的幼儿园,转换成一名进入小学的小学生,这期间必然需要一个调整期。每个孩子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习惯以及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所不同。幼儿的责任感的培养,帮助幼儿理解任务的意义,并且培养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技能;教师要进一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幼儿在复杂社会大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师重视做好家长工作为幼小衔接做准备

幼小衔接不能由幼儿园和小学包办包管,社会和家庭都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其中家长因素的作用特别不能忽视。通过家长了解目前幼儿的发展现状,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为幼儿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主要差异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引导大班幼儿逐步完成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和生理上的过渡,在教师、幼儿自身以及家长共同努力下,合理的科学的适当的调整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教学环节,以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篇4

一、鼓励:让孩子爱上学校

为什么孩子们进入小学不自在或者害怕?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们说:“小学老师很凶哟!你不听话, 老师会狠狠地教育你的。”“你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喽!不能像幼儿园那样, 要听老师的话。”原来是家长们消极的心理暗示惹的事。人与人建立关系,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印象, 正面的积极的第一印象会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 使我们乐观积极地适应, 反之, 负面的消极的第一印象会阻碍良好关系的建立, 使我们悲观消极地面对。成人如此, 孩子也会这样。因此, 家长们要鼓励孩子爱上新学校, 您可以这样说:“新的学校很漂亮, 有绿绿的树, 有唱歌的小鸟, 有彩色的塑胶操场, 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 有温柔可爱的老师, 他们都很喜欢你。在那里学习一定很快乐, 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新学校的。”试想,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高高兴兴地走进新学校。同时, 作为一年级的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 在开学的第一天, 要面带微笑地迎接他们, 带着孩子们参观学校, 熟悉校园, 了解必要的上下楼规则。其次, 孩子们之间彼此熟悉很有必要, 因此, 老师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个小胸牌, 胸牌上贴上自己的名字, 先自我介绍, 然后孩子们在每天的相处中不仅会认识对方,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还能在生活中熟悉不认识的姓名, 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最后, 在班级常规中, 要用儿歌或者简短的歌曲将一日常规变得儿童化、趣味化;在教学中, 根据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情况, 变换教学方式, 鼓励孩子们积极学习。总之, 在家长和老师们的鼓励下, 我们相信孩子们会尽快喜欢新朋友, 喜欢新老师, 进而爱上新学校。

二、习惯:让孩子学会整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须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多研究都证明了, 习惯好的孩子今后竞争力要强些。可见, 习惯很重要, 小学六年培养的习惯又很多。我们不可能一股脑地全部培养吧!因此,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心理, 有阶段性, 有侧重点。

由于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是6岁的低龄孩子, 他们认识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整理的习惯。“秩序是人生的第一大法则”, 整理, 就是让生活、学习有秩序, 以提高工作效率。

要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大书一起, 小书一起, 作业本一起, 文具和水杯单放。这样的分类可以方便孩子们记忆, 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快速拿出相应的书和文具。

要购买一个文件袋:有时候, 学校有致家长的公开信和一些调查问卷需要家长签字, 返回回执单, 还有一些单元测试的试卷等, 统一装进指定的文件袋, 方便孩子们及时地收取、上交和保存。

教育孩子用完物品后及时放回原位。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容易忘记带课本, 遗失铅笔。很多孩子做完作业后没有及时把书本装进书包, 过后也没想起来。因此, 整理的好习惯还表现在用完物品及时放回原位。说起铅笔, 让我不禁想起了曾经遇到的一件事:下课了, 一位孩子做完作业后立即出去玩, 走时带动桌子, 铅笔悄悄地滚落到桌底。回来后孩子发现铅笔不见了, 就嚷道:“老师, 我的铅笔不见了!”或者说:“老师, 我的铅笔被别人偷了。”殊不知, 铅笔就躺在桌子下。当老师走过来, 弯下腰捡起地面上的铅笔, 递给孩子时, 孩子说:“老师, 这枝铅笔不是我的。”老师无语。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 我们一方面教育孩子用完铅笔及时放回文具盒, 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为每一枝铅笔贴上写有自己名字的标签, 以避免铅笔遗失的问题。

三、阅读:让孩子快乐学习

阅读能满足孩子好奇的心理, 似一扇天窗, 洞开了神奇的大千世界;似一枝神笔, 让孩子在想象的画卷里自由涂抹;似一位长者, 在故事中, 让孩子们朦朦胧胧地感知人性的真善美。因此, 可以说会阅读的孩子很聪慧, 后劲十足。根据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特点, 笔者建议孩子多进行图画书的阅读, 图画书也叫“绘本”, 是一种桥梁书、过渡书, 它的插图精美, 句子短而通俗, 更重要的是画面也能说话, 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如《我们一起去抓怪物》, 乍一看这个题目, 挺恐怖的。但是当我们走进故事, 随着动物们紧张的心, 不断添加怪物的声音, 我们也一起紧张起来。但当我们看到结局:原来是鸭先生床下的小老鼠发出的鼾声!此时, 你会心地笑了, 情不自禁佩服大作家的奇思妙想。《饥饿的毛毛虫》一改传统的图书样式, 我们知道毛毛虫吃过东西后会留下一个个的洞, 作者就根据它的生物特性, 通过苹果、梨子、李子、草莓、橘子等中间的洞来表示毛毛虫吃过了, 最后把蛹咬破一个洞, 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真是童趣十足, 又不乏科普性!因此, 要让孩子们阅读优秀的图画书。其实, 和家长一起阅读并产生共鸣, 正是丰富孩子的感情和想象的宝贵时刻。难怪有人说:“最精彩的书, 就是父母讲故事给孩子听的书。”

四、倾听:与孩子共同成长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因此, 小小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类似哲学家的思考, 也有大人无法理解的烦恼。他们会因为小朋友不和他说话、朋友不给他糖吃而苦恼, 也会因为父母不抱他而不高兴。因此, 我们要俯下身子, 倾听他们的故事, 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如果你简单地认为孩子趴在地上是因为不爱干净而批评他就错了, 有时候, 孩子趴在地上是在关注蚂蚁们寻找食物, 搬运食物回家;如果你认为孩子还小, 没有一些独特的思考的话就错了, 每一个孩子在特定的时候都能创造奇迹。如开学的第一天, 笔者在讲完图画书《爷爷一定有办法》后问孩子们, 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爷爷?没想到入学第一天的一年级小朋友竟这样回答:“这是一位伟大的爷爷”, “这是一位神奇的爷爷”。其次, 我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交往中要主动承认自己的错。不要以为自己是大人, 就是对错的仲裁者, 孰不知, 逐渐被社会异化的我们, 也需要成人的老师———儿童的唤醒来实现回归。

五、评价:看孩子天天进步

“人比人, 气死人”, 一句简单的话, 却道出了评价的真谛。正确的评价是以孩子的今天与昨天比, 明天与今天比, 每天进步一点点。只有这样的评价才会培育孩子学习的信心, 才会感受孩子一天天可喜的变化, 才会见证正强化带来的好习惯, 这就是发展性评价。其次, 在评价语言上要简单明了, 客观有效。去掉一些泛泛的、不痛不痒的评价语, 如“真好!”“真棒!”建议使用:“你真有礼貌!”“你读书声音真响亮!”“你像个故事家, 表情很丰富!”再次, 我们在评价形式上要尽量使用精神奖励, 奖励一本好书, 奖励一次亲子电影, 奖励一次公园游玩等。

对于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新生, 我们要鼓励他们爱上学校, 培养孩子分类整理的习惯, 在亲子阅读中培育孩子的想象力, 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互为老师, 通过发展性评价, 见证孩子在天天向上。通过以上措施, 笔者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缩短自己的适应期, 完成好两个阶段的衔接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幼儿教育如何与小学教育衔接 篇5

幼儿教育如何与小学教育衔接

t.cn/a3HdA6

幼儿教育如何与小学教育衔接随着新的一轮教育改革浪潮的兴起,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的悄然实施,我们应该很有必要对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也为我国的义务教育的实施探索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其社会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初步的、朦胧的,还处在萌芽阶段和成长阶段。然而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言语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等,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作为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也应该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环境创设、专业素养、教学时间、与家长沟通等等方面开展实践尝试。 我们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教育阶段与小学阶段之间的过渡衔接,帮助儿童顺利地适应从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就目前而言,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着某些断层现象,主要体现在:(1)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2)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的正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3)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班级的大集体、大环境。(4)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5)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玩耍、看电视的时间等。(6)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规范学习、系统学习等等。面对这么多断层现象,我们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应清晰的认识这些难题,并且对这些断层现象进行提前训练、引导和疏通,使得幼儿能够更早的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所以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后天的成长。 课程如何衔接 从目前幼小衔接课程现状结果来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持有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念。这种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向儿童展示的知识世界与其真实的生活世界是不相匹配的,显然也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当然,幼小衔接教育不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也不是小学向幼儿园靠拢,而是要双方朝着一定的目标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协作。但是幼小衔接课程改革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师对衔接教育的认识还存有偏差、课程观念陈旧、课程目标过于集中而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强、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充分等等。 为使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幼小教育的.差异性,进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另一方面,要深人研究幼小教育的连接点及其共性,使幼小教育衔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发现,幼儿园虽然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如以认知为中心的培养。因此,幼儿园教师还需通过积极的理论学习和深人的教学实践,加强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切实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其次,改变偏重说教的教育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目前,幼儿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尽管有专门教学与随机教育两种主要形式,但多数以说教式的认知教育为主。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一来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容易使幼儿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二来实际教育效果并不好。 因此,应该改革现阶段偏重说教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教育以及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为实践、移情训练等方式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主动性,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并且将能力培养目标渗透到日常生活教育中去,体现“教育贯穿一日生活”的思想,尽可能多地为幼儿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在行动中加深认识、提高能力,最终通过丰富幼儿的实践经验来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内化和能力的获得。最后,积极谋求幼儿家庭的配合,发挥家园共育的巨大作用。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光靠幼儿园的单方面努力就能培养起来的,还需要幼儿家庭的充分配合。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也只能通过日常生活持续的强化才能得以形成与巩固。所以,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家长认识到社会性适应能力对孩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共同为幼儿提供持续一致的行为锻炼机会,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发展。幼儿教育如何与小学教育衔接 随着新的一轮教育改革浪潮的兴起,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的悄然实施,我们应该很有必要对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也为我国的义务教育的实施探索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其社会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初步的、朦胧的,还处在萌芽阶段和成长阶段。然而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言语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等,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作为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也应该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环境创设、专业素养、教学时间、与家长沟通等等方面开展实践尝试。 我们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教育阶段与小学阶段之间的过渡衔接,帮助儿童顺利地适应从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就目前而言,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着某些断层现象,主要体现在:(1)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2)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的正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3)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班级的大集体、大环境。(4)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5)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玩耍、看电视的时间等。(6)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规范学习、系统学习等等。面对这么多断层现象,我们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应清晰的认识这些难题,并且对这些断层现象进行提前训练、引导和疏通,使得幼儿能够更早的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所以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后天的成长。 课程如何衔接 从目前幼小衔接课程现状结果来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持有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念。这种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向儿童展示的知识世界与其真实的生活世界是不相匹配的,显然也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当然,幼小衔接教育不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也不是小学向幼儿园靠拢,而是要双方朝着一定的目标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协作。但是幼小衔接课程改革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师对衔接教育的认识还存有偏差、课程观念陈旧、课程目标过于集中而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强、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充分等等。 为使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幼小教育的差异性,进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另一方面,要深人研究幼小教育的连接点及其共性,使幼小教育衔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发现,幼儿园虽然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如以认知为中心的培养。因此,幼儿园教师还需通过积极的理论学习和深人的教学实践,加强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切实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其次,改变偏重说教的教育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目前,幼儿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尽管有专门教学与随机教育两种主要形式,但多数以说教式的认知教育为主。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一来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容易使幼儿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二来实际教育效果并不好。 因此,应该改革现阶段偏重说教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教育以及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为实践、移情训练等方式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主动性,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并且将能力培养目标渗透到日常生活教育中去,体现“教育贯穿一日生活”的思想,尽可能多地为幼儿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在行动中加深认识、提高能力,最终通过丰富幼儿的实践经验来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内化和能力的获得。最后,积极谋求幼儿家庭的配合,发挥家园共育的巨大作用。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光靠幼儿园的单方面努力就能培养起来的,还需要幼儿家庭的充分配合。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也只能通过日常生活持续的强化才能得以形成与巩固。所以,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家长认识到社会性适应能力对孩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共同为幼儿提供持续一致的行为锻炼机会,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发展。 幼儿教育如何与小学教育衔接 随着新的一轮教育改革浪潮的兴起,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的悄然实施,我们应该很有必要对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也为我国的义务教育的实施探索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其社会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初步的、朦胧的,还处在萌芽阶段和成长阶段。然而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言语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等,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作为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也应该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环境创设、专业素养、教学时间、与家长沟通等等方面开展实践尝试。 我们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教育阶段与小学阶段之间的过渡衔接,帮助儿童顺利地适应从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就目前而言,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着某些断层现象,主要体现在:(1)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2)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的正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3)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班级的大集体、大环境。(4)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5)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玩耍、看电视的时间等。(6)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规范学习、系统学习等等。面对这么多断层现象,我们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应清晰的认识这些难题,并且对这些断层现象进行提前训练、引导和疏通,使得幼儿能够更早的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所以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后天的成长。 课程如何衔接 从目前幼小衔接课程现状结果来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持有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念。这种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向儿童展示的知识世界与其真实的生活世界是不相匹配的,显然也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当然,幼小衔接教育不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也不是小学向幼儿园靠拢,而是要双方朝着一定的目标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协作。但是幼小衔接课程改革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师对衔接教育的认识还存有偏差、课程观念陈旧、课程目标过于集中而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强、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充分等等。 为使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幼小教育的差异性,进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另一方面,要深人研究幼小教育的连接点及其共性,使幼小教育衔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发现,幼儿园虽然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如以认知为中心的培养。因此,幼儿园教师还需通过积极的理论学习和深人的教学实践,加强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切实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其次,改变偏重说教的教育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目前,幼儿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尽管有专门教学与随机教育两种主要形式,但多数以说教式的认知教育为主。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一来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容易使幼儿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二来实际教育效果并不好。 因此,应该改革现阶段偏重说教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教育以及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为实践、移情训练等方式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主动性,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并且将能力培养目标渗透到日常生活教育中去,体现“教育贯穿一日生活”的思想,尽可能多地为幼儿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在行动中加深认识、提高能力,最终通过丰富幼儿的实践经验来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内化和能力的获得。最后,积极谋求幼儿家庭的配合,发挥家园共育的巨大作用。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光靠幼儿园的单方面努力就能培养起来的,还需要幼儿家庭的充分配合。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也只能通过日常生活持续的强化才能得以形成与巩固。所以,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家长认识到社会性适应能力对孩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共同为幼儿提供持续一致的行为锻炼机会,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与小学的数学教学衔接 篇6

课程目标衔接

德国哈克教授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下列断层问题:关系人的断层;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社会结构的断层;期望水平的断层以及学习环境的断层。解决好这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是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关键所在。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同时体现了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中的教育价值。《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课程目标就是让儿童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教与学的关系,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多方面,对数学课程目标做出理解与阐述。

无论是小学还是幼儿园,课程总体目标就是为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所以,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课程目标,应确定为让儿童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 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学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2至7岁) 与具体运算阶段(7至11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幼儿大多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没有数量守恒的观念, 多以“直觉”和“实践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可见,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童从幼儿期步入儿童期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儿童在认知发展上有三个转变: 语言能力上质的提升, 即从口头语言发展到书面语言; 认知能力上的重大进步, 即从直觉行动思维转变为具体形象思维; 活动形式上的质变, 即从游戏活动转变到正规学习活动以及掌握间接经验的活动,儿童的认知视野更加开阔, 认知能力也大大提升。

对于儿童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要综合考虑到儿童教育总目标和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思维水平以及儿童数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发展规律作为重要依据。儿童生长变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儿童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的把握是教师在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例如,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初步逻辑思维的发展都有着从具体操作层面逐步向抽象层面过渡的特点;那么,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此为依据,考虑到首先应借助直观教具和材料,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感知、操作,去发现去探究,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帮助儿童主动建构表象水平的初步数概念,再由此逐步形成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此阶段的儿童正是通过实物操作来进行学习的,同时,将这些经验整合到现实生活经验中。他们的学习虽以直觉感知为主, 但已渐渐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 通过具体事物来引起记忆、想象、判断与推理,并且逐渐对保留概念以及对互补、可逆、同一性等特性也有所了解,甚至能根据事物的不同特质加以分类排序,以掌握不同类属间的关系。他们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分心, 因而不适合较长时间又缺乏变化的课程与教学;注意力分配也较差,不适合同时学习过多的事物。所以,弹性地调整一年级儿童的上课时间,进行动静交错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维持课程内容的相关性与延续性,进行整合式的活动课程设计,将有助于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

循序渐进下的课程内容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的内容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活动中基本上都有所涉及。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时并没有考虑到知识的延续性,即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要求应该是不同的,而是以幼儿会不会、有没有掌握具体的知识点为教学要求,使得两个阶段的大部分教学内容成为简单重复,没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又因为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对所学内容不能较系统深入地理解。这样,导致幼儿不能获得必要数学经验,对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思维训练要求也不能掌握。(如图一)

从教材内容来看,幼小教材存在数学知识重复,低段数学老师往往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人为拔高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部分儿童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二是老师过多的“炒冷饭”,这样又使儿童对知识失去了新鲜感,以至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幼儿上小学时对所学的内容似曾相识,但尚未掌握对这些内容的数学思维训练要求,不但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困难,而且使幼儿在入学初期失去了学习的新鲜感,较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小学生的学习经过考试,掌握较为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而幼儿学习数学重在经验的积累,而不在知识的掌握,即只要求其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不要求一定要掌握住,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体验。(如图二)

教师要通过钻研小学一年级教材,从数学知识结构上弄清知识的衔接点,将这些作为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实现教学内容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幼儿在浅显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数学思想,在进入小学初期的数学学习后,再进行知识的继续、延伸,在数学思维与能力上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从而达到幼儿进入小学数学学习顺利衔接的目的。

思维方式上的过渡

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的数学运算的过渡。在分类与计算教学中,教师经过引导后儿童独立操作,先易后难;通过分类训练,帮助儿童构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思维结构。掌握分类关系的同时,再初步掌握连续再分的思想、分合可逆的思想、逻辑排除的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进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实物分类操作、图示分类操作、数的分解组成操作,掌握内在逻辑联系,建立数的分解组成与相应的计算之间双向联系。

从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过渡。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帮助幼儿在实物演示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说出计算式和解答结果,按照演示实例,口头仿编相似题材内容的应用题,通过仿编不同题材内容的应用题,培养幼儿从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训练一式多题的口编应用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发展到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再发展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过渡。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由于受社会环境、小学入学考试以及个别家长对幼小衔接错误认识的影响,诸多幼儿园在学前班或大班均提前进入了小学课程,依此来应对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和应试教育前移的社会现状,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年增强,给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小学阶段教学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环境、课程系统、作息制度等方面的全面衔接,对幼儿的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幼小衔接的问题有哪些?衔接教育的着眼点到底在哪里?幼儿园到底应该为孩子的顺利入学乃至终生成长,做好哪些科学的准备教育?在多年的衔接教育实践中,本人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二、明确认识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1. 幼小衔接的单向性。

在不少地区,幼儿园积极开展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主动向小学靠拢,在教育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但小学却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不能主动与幼儿园衔接,形成衔接上的单向性。

2. 幼小衔接的片面性。

有些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幼儿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而不关心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的培养;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而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3. 盲目的突击性。

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所谓的摸底测验,内容包括拼音、识字、计算等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摸底测验的成绩也成为小学教师、幼儿园、家长衡量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幼儿园则不得不在大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突击训练。

4. 工作的表面性。

幼儿园和小学多是在外部的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如桌椅摆放形式、课时数量、课节时间、午睡时间、游戏时间的增减)上下工夫,而这些改变的真正目的(如培养儿童的适应力、意志力、自制力、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往往被忽略。小学和幼儿教师的相互交流也多只是吸取对方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方面的特点,而在教育观念、师生关系等方面很少沟通。一些一直在幼儿园受表扬、鼓励的儿童,猛然听到小学教师的指令、批评就接受不了,甚至因此厌学。

5.“小学化倾向”的超前性。

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片面需要,将小学的部分学习内容提前教给幼儿。这种做法不但剥夺了幼儿快乐的天性,而且使儿童在入学后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期感到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因此便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这就是幼儿园阶段超前的“小学化倾向”带来的恶果。

三、准确定位幼小衔接着眼点

1.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比较。

从教学时间上看:幼儿园教学活动时间最长不超过35分钟,小学为45分钟。

从教学形式上看: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强调幼儿的动手操作,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属非正规学习;小学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是正规学习。

从教学内容上看:幼儿园以具体、形象、生动的形式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知识,小学教学则系统、抽象、严谨的传授知识。

从师生关系上看:幼儿园是每班两位老师加一位保育员,孩子们每时每刻都有教师、保育员伴随,随时解决其身边的困难;小学是一个班主任,几位科任教师,课间大部分是无教师伴随,学生有困难,往往需要自己去解决。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幼儿园教育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出现了“陡坡”现象,如何缓解这一“陡坡”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而缓解“陡坡”的必要手段就是在小学和幼儿园之间增加一个环节——过渡期,从而减小“陡坡”带来的适应障碍问题。

2. 幼小衔接的两个阶段和两项内容。

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主要体现在小学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半年这两个阶段,即幼儿园大班的第二学期和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这两个半年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入学前半年主要是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入学后半年主要是做好入学适应性教育。因此,幼儿入学前、后的各半年是最有效的衔接阶段。幼小衔接就是要找到入学前准备教育的着眼点和入学后教育调整的着眼点。

3. 幼小衔接面临的两个困难。

研究证明,幼儿入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性适应困难两个方面。这是幼小衔接的两个主要内容即幼小衔接的着眼点。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读写和数学两方面;社会性适应困难则主要表现在: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两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学习适应至关重要,可以说,做好社会性适应工作,幼小衔接的工作就做好了一大半。在一定意义上,学习适应的衔接主要应由幼儿园和学校来做,而社会性适应则需要更多的家园配合。所以,家长们应了解更多的社会性适应的内容和方法,以便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教育。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

四、科学做好幼儿入学准备教育

幼小衔接的着眼点是解决幼儿入学以后的适应困难,即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开展全方位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

1. 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培养。

设计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把这种教育渗透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如在游戏中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加强良好的学习、礼仪和生活行为规范的培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学会收拾玩具、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逐步帮助幼儿克服丢三落四等不良习惯;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习主动接近老师,包括恰当地向教师表达自己的要求、愿望,遇到困难和不舒服时敢于向老师请求帮助;学习中有不懂的能向老师提问,能够接受老师批评,有委屈能够说出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幼儿体质,等等,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做好社会性适应的充分准备。

2. 学习适应能力的培养。

学习适应能力的培养,我们应重点从学习的心理准备、能力准备和知识准备三方面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准备教育。

心理准备方面,我们设计了“小学是什么样?为什么要上小学?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能力准备方面,我们设计了“我会这样做,今天我值日,我能完成任务”等系列主题活动。

知识准备方面,我们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前读写、前运算”等方面的教学活动,提升幼儿学习适应能力,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另外,我们加大了大班的日常工作的管理力度。幼儿园设专人负责大班的教学指导,定期对大班教师的教学工作、大班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反思;要求大班教师随时掌握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确保大班入学准备的教育质量,使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升入小学。

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衔接,更是情感、态度、能力方面的衔接;不仅有语言、数学能力的衔接,还要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的衔接;既要考虑到生理方面衔接,更要考虑到心理方面的衔接;既是智力的衔接,又是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衔接。因此说,只关注汉字、汉语拼音、加减法的提前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是不科学的做法。只有准确定位幼小衔接的着眼点,并依此开展有针对性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衔接教育,才能使幼儿入学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必须是全方位的,同时应注重智力与非智力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更应关注养成教育等终生受用的品质的培养,这种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成长才是更有意义的。作为成人,我们在对待孩子的培养教育上,应该把眼光放远些,千万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影响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幼儿教育本身的价值就在于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终生受用的优良品质。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篇8

学前教育在世界各国很早就有,200年以前,在英国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在二十世纪初期,湖北幼稚园开办,标志中国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建立。一些杰出的教育家,如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欧文、蒙台梭利等都为建立科学的学前教育理论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而且为把学前教育纳入正规教育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时至今日,正规的学前教育正在日益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及相关教育机构愈来愈重视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

目前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的学前教育。其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对儿童能力即素质的培养。芬兰政府日前向议会递交的一份有关儿童学前教育改革成果的报告表明,2003年芬兰全国有近96%的6岁儿童接受了学前教育,这一比例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芬兰的学龄前儿童主要在全国各地的日托班中接受学前教育,也有一小部分在基础学校的学前班接受学前教育。他们的学习内容包括语言、算术、环境和自然知识、卫生知识及艺术和文化等。在近一半的学前班中,孩子们还有机会学习电脑知识。与此同时,学前班的老师还从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出发,对孩子们进行道德教育。学前班通常采取多种教学形式,除教师授课和小组活动外,主要以游戏玩耍和运动锻炼为主,让孩子们在游戏和运动中学习、尝试和实践新事物[1]。

在德国,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主要由教会、福利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儿园,也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社会教育,旨在培养儿童既对自己负责又能合群的个性[2]。

在美国,幼儿的活动是自主的,幼儿的意志是自由的,幼儿的表现更是大胆的、富有个性与创造能力的[3]。英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已跳出教育的狭隘范畴,不仅从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层面来思考对儿童的责任和早期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而且从儿童发展对社会影响的层面来审视国家、政府对儿童负什么责任的问题,着力于为幼儿和家庭建立一个广泛的支持系统。英国把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六大领域,包括交往、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创造性发展,身体的发展,了解和理解世界[4]。

韩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旨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韩国政府制定了学前教育的课程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在幼儿园教育中设置具有趣味性的、多元化的课程内容,采用多元化的、适合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韩国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意识,形成对集体、他人、自身的正确态度;对幼儿进行美感教育,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他们的美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精神。学会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以促使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此外,韩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上,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幼儿的自由活动为主[5]。

2. 我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十世纪初期之后的几十年间,由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社会逐步安定,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一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我国政府与相关机构大力的推动和发展了中国学前教育事业,使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9月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我国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制定方向,是我国学前教育从学前学习阶段全面进入素质教育阶段,为我国学前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随着《纲要》的实施,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充分重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为他们提供充分适宜的课程、教育机会及高质量的教育服务[6]。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被各级相关部门所重视。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已成为当代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早期教育内容丰富,不仅包括语言、运动、认知、感知,而且包括性格、品德、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等。在诸多的教育内容当中,有一个环节逐渐在被人们所重视,那就是幼小衔接,即入学前的准备。全美幼教协会理事会和美国教育部早期儿童专家协会成员于2002年11月一致通过了一项重要的联合声明:《早期学习标准:为成功创设条件》,其指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应促童认知、语言、身体、社会、情感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7]。美国政府认识到学前教育必须向下扎根,才能使下一代适应21世纪千变万化的局势。在美国,过去那种“带着孩子玩,让孩子自由发展”的教育理论开始受到质疑,学前教育要加码的呼声日渐强烈。近些年,关于学龄前儿童的入学准备研究,已经成为美国学前教育领域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德国,学前班和学校幼儿园的开设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及与小学的衔接[2]。

3.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学前阶段的教育是对人的性格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时期。以往的教育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掌握,而终身教育思想提出的终身学习则要求学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愿望、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入学准备指的是儿童是否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是否达到了入学的条件。对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通常在儿童入学前后的较短时间内进行。如何评估儿童是否达到了入学准备的条件?美国教育目标讨论小组(NEGP)于1997年将“身体健康与运动技能、社会与情感、学习的方法、语言能力、认知与通识”这5个发展领域作为确定儿童是否成功入学的重要标准。

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已从侧重认知教育转变为以幼儿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但是依然存在一个幼小衔接的“断层”问题。这个断层表现为:(1)学习内容的断层。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内容上不仅存在着知识性的学习内容的重复、交叉现象,而且存在着一些行为指导方面的缺失、脱节的现象;(2)生活和学习制度的断层。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和生活制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使儿童在入小学后出现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不适应;(3)教育要求的断层。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要求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幼儿园没有作业、考试及分数,但到了

论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

肖年华

(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郑州

摘要:法律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主要分析它们的联系即互补性。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

关键词:法律道德互补

一、探讨法律与道德互补性的意义

当今社会,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充斥着整个人类社会,法律也大有吞并道德之势,道德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忽略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互补性,从长远来看,这是十分危险的。

现实社会中人们见死不救、趁人之危、敲诈勒索等不道德现象比比皆是。21世纪,虽然科技突飞猛进,却少了道德的约束;经济大幅增长,但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物欲横流,政治行为的腐败、刑事犯罪加剧和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剧增,这些都是道德缺失产生的严重后果。

说起道德,人们更多地联想到真、善、美、正义……那么什么是道德?它与法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小学,儿童不仅仅每天要完成作业,还可能要参加一些不定期的考试、测验等,使儿童备感学习的压力。因此,在幼小衔接问题的处理上,既不能忽视幼儿园本身的特点,又不能把幼儿园与小学等同起来。寻找两者间的契合点是学前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7]。

4.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的侧重点在于通过幼儿的独立性、自控力、好奇心、自尊心发展与培养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通过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和责任感、合作品质、交往能力的发展以提高其社会技能。通过幼儿生活技能的发展与培养来提高其身心的独立能力,从而最大可能地消除入学前的断层表现,使幼儿更加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以更加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准备来迎接新的教育阶段。

为了实现良好的幼小衔接的目标,完善幼儿素质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另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

(1)结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个别差异的原理,从实际出发,发掘幼儿的潜能,支持幼儿的各种形式的“表达”和“表现”,并为其提供按其个性色彩自由探索、发展的空间[8]。加强幼儿主动学习能力,它是认知重组和发展必需的过程,也是发展和培养幼儿独特性、选择性、创造性、统一性、自由、爱的能力、敏感性等的重要手段。

(2)要鼓励孩子与伙伴一起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得到锻炼,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合作意识。结合混龄教育模式[9],适时增加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的生活、学习。既可以发展学业成绩,又可以提高儿童的社会性、心理和身体健康。增加幼儿教育志愿者,使愿意为幼教工作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包括工人、农民、学生、军人、知识分子等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学习、游戏。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更应该注重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10]。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大

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道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法律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与公共谴责等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

“徒法不足以自行”,这说明了法律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局限性。法只是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在某些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领域,法并不是主要的方法,而且不是最有效的和成本最低的方法;其作用范围也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固然重要,诚如病人需要医生和药物,但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教育其实更重要,它如同自身的免疫力。道德调整人的内心,而法律则调整人的外部行为,只有法律的调整与道德的调整相结合才能够达到标本兼治,以处着眼,细微处入手,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家园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5. 结语

1988年,当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在幼儿园。”[11]所以,幼小衔接虽然只是学前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方面,但是做好幼小衔接,不仅仅对幼儿的特定成长阶段有很大的益处,还能为将来幼儿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青.芬兰的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J].新教育,2005.5:24.

[2]周谊.值得注意的德国学前教育[J].国外幼教,2005.9:57-59.

[3]王群.美国学前教育考察记[J].幼儿教育,2001.5:18-19.

[4]李生兰.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国外教育研究,2004.11:20-24.

[5]李世宏,肖珍教.当前韩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态势[J].基础教育参考,2006.4:17-18.

[6]沈晓明.上海学前教育的回眸和展望[J].上海教育,2006,06B:6-9.

[7]闫蔚.美国学前教育早期学习标准解读及启示[J].幼儿教育,2005.3:14-15.

[8]罗志芳.帮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J].教育导刊,20035:48-49.

[9]王晓芬.国外幼儿混龄教育研究探析[J].学前教育,2006.2:3.

[10]杜长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J].山东教育,2003.4:15-16.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篇9

一激发幼儿上小学的积极情感——做好心理适应准备

幼儿上小学的积极情绪对于幼儿入学后的顺利过渡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幼儿园教师, 应当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体验做小学生的愉快, 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

如在大班对班级环境布置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布置小学生校园照片主题墙, 区域里投放小学生的校服、小书包、文具、课本等, 让孩子在区域中玩上小学的游戏。同时可模拟小学生每天背书包来园上课, 认识文具和整理书包, 着力从小学环境、小学生行为等方面通过游戏化的过程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梳理, 让学生对小学学习产生新的认知和向往。

适当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教育教学活动, 参观上课活动;或请小学教师为大班的小朋友上课, 让幼儿亲身体验小学全新的课堂氛围、方式和规则;让家长在亲身体验中, 了解孩子的差距及入小学前后的具体注意事项, 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向小学过渡。

二培养幼儿上小学所应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做好社会适应准备

1. 培养幼儿自理、独立的能力

让孩子适当参与劳动, 鼓励和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培养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如让幼儿独立完成穿脱衣服、鞋袜;折叠被子和整理床铺, 养成独立盥洗和进餐等生活能力, 自觉保持仪表的整洁和个人卫生的习惯, 学习收拾和整理图书、玩具和学具, 学习削铅笔、整理小书包等。

2.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围绕幼儿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引导孩子讨论建立相应的规则, 并以图文形式标示出来。告知孩子在集体生活、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及遵守规则的意义, 让孩子知道遵守规则可以给大家带来方便与快乐。同时, 可利用榜样和提示或开展规则游戏等方式, 帮助孩子把规则落实到行动之中, 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轮流当值日生等。

3. 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较之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和自主, 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较快适应新的环境, 融入新集体;而交往能力较差的孩子, 往往会产生孤独感或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 倘若处理不当, 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培养孩子学会关心、照顾同伴, 说服年幼同伴信任自己, 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游戏活动中, 提供给孩子交流、交往的平台, 使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 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 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趣味游戏或竞赛活动, 培养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体验成功, 培养上进心。如开展“恐龙找蛋”的游戏, 开展体育竞赛等, 让幼儿学会挑战困难, 感受经过努力取得胜利的喜悦, 并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三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做好学习适应准备

1.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对孩子在时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运用上提出了要求。因此, 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建立时间观念, 促使其合理性地运用时间。

教师要多训练幼儿有效地控制时间, 如做完一件事或画完一幅画都要明确时间。要求孩子早睡早起, 按时入园, 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有规律地学习和生活, 适当增加课时、延长集中活动时间, 并逐步减少午睡时间。如逐渐安排孩子开展午间活动, 让孩子逐步习惯不午睡, 帮助幼儿拉近与小学作息的距离。

2. 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要让幼儿明确任务的概念, 激发完成任务的信心, 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如当需要幼儿带物品来园或需要家长协助时, 当要求幼儿回家绘画或准备播报内容时……, 改变以前在白板上写通知的做法, 而直接布置口头任务, 让孩子把任务记住或者以绘图方式记录任务, 并回家完成, 也让孩子把任务传达给家长, 让家长适时提醒。再如通过值日生标志和张贴当天值日生头像, 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任务意识感;通过评比值日生小明星, 让孩子体验当值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并随时了解任务完成情况, 对认真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3.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 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对于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应提醒幼儿在平常的倾听中注意做到:别人对自己说话时, 能集中注意力, 看着对方的眼睛, 注意口型、表情和姿势, 做出相应的反应;其次, 在活动之前有意识地给孩子提出倾听的任务, 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倾听;再次,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在听故事、新闻播报、餐前播报等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最后, 加强对倾听能力的评价, 表扬认真倾听、积极发言的孩子等。

4.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爱阅读的孩子, 身心愉悦;会阅读的孩子, 知识丰富, 语言感悟能力强, 注意力集中, 学习效率高, 学习能力强。”可见,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

从听开始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引导幼儿阅读绘本, 大胆想象, 大声编讲故事;引导孩子静心阅读, 或编撰故事讲给他人听,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固定的时间,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让孩子逐渐养成喜爱阅读的好习惯。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篇10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连接。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次重要转折, 他们将面临生活环境、交往对象、学习方式、活动规则等的变化, 形成一定的坡度, 易发生“陡坡效应”, 导致儿童学习兴趣低落、疲劳、厌学、焦虑、恐惧等“适应性障碍”。而且面对当前社会中“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 以及“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如何将幼小衔接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统整思考, 如何明确幼小衔接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定位, 并依此设计幼小衔接的课程内容, 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2001年, 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强调“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 互相配合, 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作为国内第一所开放式学校, 始终倡导“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学理念, 并于2010年创办了集团内第一所开放式幼儿园——东师附小幼儿园。得益于“幼小一体, 九年一贯”的办学优势, 东师附小幼儿园依托科研课题的引领, 以幼小衔接课程开发为切入点, 通过小学——幼儿园的双向互动, 打造了“幼小衔接、无痕过渡”的特色课程。

一、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的原则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学龄前生活, 向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我园以“系统性、互动性、发展性、丰富性、连续性”为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 以幼小双向衔接为视角, 以幼儿的“入学准备”和初入学儿童的“入学适应”为关键点, 把握幼小衔接的内容与时段,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程设计方案。

1.系统性

课程开发不但关注儿童个体特质的培养, 也关注到儿童成长的背景——学校、家庭和社区等优势的挖掘, 加强儿童与教师、家长和周围人之间的积极配合。

2.互动性

关注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方面的双向互动研究。“双向互动”避免了课程建设上“单向靠拢”所造成的“课程断层”, 使得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共存于同一个课程体系——幼小衔接课程体系之中, 彼此具有共同的课程目标, 有相互认可的课程组织和实施方式, 能够有效地发挥课程本身的价值。

3.发展性

课程设计关注儿童的发展规律, 相应内容逐步、逐层推进, 避免幼小衔接的过急、过陡的现象, 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 设计相应活动。

4.丰富性

课程设计关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共同构建, 儿童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 增强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5.连续性

课程设计关注连续性, 关注到学习方式、习惯培养和学校适应的渐进性, 使幼儿在连续性的课程中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与成长。

二、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的方案

(一) 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幼儿园和小学有目的、有计划安排的内容, 或者说是计划表、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1. 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包括两个层面的设计:幼儿园为幼儿入小学设计的准备课程和小学为帮助新生适应学校设计的适应月课程。

(1) 幼儿园入学准备课程

幼儿园入学准备课程围绕“东东小小要上学了”这一主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 幼儿对周围现象和事物进行自主观察、探索, 开展系列活动。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幼儿通过主动学习来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下表1是6、7月份的主题活动计划:

通过主题活动课程的实施,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 促进幼儿知识、能力上的衔接, 减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 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

(2) 小学部一年级适应月课程

结合入学新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 小学部以生活学科为主轴, 开发出一年级幼小衔接适应月综合校本课程, 即《一年级幼小衔接适应月课程实施方案》。通过确定课程目标, 开发课程内容, 调整课时结构, 使刚入学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实现平稳过渡。

(1) 课程目标

适应月课程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具体包括:了解和适应学校生活的规律、学习的特征、同伴的交往、环境的利用。让学生在学校有安全感、快乐感, 提高学生参与学校学习、生活和活动的能力, 满足个人成长的需求, 形成良好的习惯。

(2) 课程内容框架

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衔接, 小学一年级的适应月课程仍然以主题为中心来组织各科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主题主要包括“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三个维度, 具体内容框架见本文表3。

2. 体验性活动

在现有的幼小衔接活动中, 存在教师传授多、孩子实践少的现象。儿童是学习的主人, 他们有权去欣赏和体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世界幼儿教育联合会主席奥德丽·柯蒂斯教授说:“We can learn less, but we should learn deeper.”意思是, 我们可以学得少一点, 但应该学得深入一些。任何学习都应当让幼儿深入地探索和体验, 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我园开展了幼小衔接启动仪式、走进课堂、种植活动、融合活动、毕业式等活动内容,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活动与课程范例, 帮助幼儿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在环境、制度、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变化和衔接, 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在幼小过渡阶段设计体验性活动的目的在于, 以通过目的性强、合作性强的团队活动为载体, 促进异龄、跨段儿童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幼小衔接中, 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关注儿童身份的转变, 认可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并鼓励儿童积极地参与到幼小衔接活动中来。

3. 心理介入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幼小儿童之间的自主交流, 提高幼儿的交往、协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开展了同年级同龄儿童和异年级异龄儿童间的融合活动。之所以将心理介入活动引入幼小衔接课程设计之中, 其目的在于改变以往衔接活动单纯重视群体性, 忽视个体特殊性、差异性的弊端, 特别是试图从心理适应性、承受性的角度逐步引导儿童实现内心的开放, 提升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效性和品质, 促进儿童的主动交往, 加强同伴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 增进亲密关系, 从而激发交往的积极意愿和积极情感, 增进幼儿对校园生活的了解与喜爱, 为儿童建立积极的社会联结, 优化儿童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为儿童的入学适应做准备。

此外,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 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协同开发了《幼小衔接, 无痕过度——幼儿入学准备月指导手册》和《开放教育, 快乐成长——一年级适应周家校协同指导手册》, 为幼儿家长和教师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策略支持, 促进其在幼儿入学适应过程中, 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物质准备等方面给予最恰当的帮助和指导。

(二) 隐性课程

也叫“潜在课程”,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和不易觉察性。

1. 标志设计

幼儿园设计了幼小衔接标志:两只手一大一小, 表示幼小手拉手, 互助共成长。手臂变形为心型, 既代表孩子的美好憧憬, 又代表家长的殷切期待, 更代表老师的关心关爱。由汉字“幼小”变形而成的3个人, 代表老师、小学生、幼儿, 大家携手共绘美好的未来。

2. 环境渗透

幼儿园创设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如“我的空间我做主”“按时来园不迟到”“我是小小值日生”“十分钟能做什么”“我的小书包”“小学生的好朋友”等墙面布置的内容, 变全班统一规划安排的环境为个体包干管理的环境等, 使环境成为幼儿自我安排、自我展示、自我激励的园地。在开展“东东小小要上学啦”主题活动时, 设计了系列区域活动:喜羊羊工作室、麦兜小学、皮卡丘工作坊、小叮当乐园等, 通过智力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棋类游戏等, 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小学部制定了《幼小衔接环境设计方案》, 从走廊开放空间、班级教室的布置上, 生活化、儿童化, 使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的特点

1.超越“知识储备”, 走向“生活适应”

从单纯的注重幼儿知识储备走向注重幼儿的全面适应, 包括自理能力、学习能力、习惯养成、同伴交往等方面, 可以促进幼儿更加顺利地过渡。

2.超越“单向衔接”, 转为“多边互动”

以往的幼小衔接往往只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小学靠拢, 剃头扁担一头热。如果小学的教育者没有参与幼小衔接的意向, 衔接只能是“空中楼阁”。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华爱华主任指出:“幼儿园要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 把握幼小衔接的内容、时段, 与小学形成双向衔接机制, 促使衔接作用的发挥。”我校坚持全员共育、全程共育、家园共育的做法, 面向全体、注重差异, 进一步研究幼小衔接中的深层问题, 唤起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入学愿望。只有幼儿园和小学都意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实践, 也就是幼小衔接阶段所进行的活动是通过幼小双方互动构建的, 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幼小衔接教育研究过程中, 我们还特别关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相互配合, 进一步凸显幼小衔接的综合性和全面性。结合校“开放式”办学思想, 根据家长的需要, 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系列活动。如: (1) 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幼儿入学准备”的讲座。 (2) 请小学教师、幼儿园大班教师与家长开座谈会, 举办咨询活动, 现场解惑答疑, 消除家长的忧虑, 提升家长对幼儿入学适应的信心。 (3) 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 制定科学的暑假作息时间表, 使孩子的生活、学习有规律, 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4) 成立“园本家长课堂”, 邀请专家、教师、家长代表进行专题性辅导和培训, 使家长参与协同指导, 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3.超越“学前准备”, 延伸至“学前—后无痕过渡”

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只是一个“中点”, 中点前是入学准备, 中点后是入学适应。只有把握住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 幼小之间的衔接才能在科学的基础上合理的形成, 从而实现幼小衔接, 无痕过渡。

从教师层面来说, 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低年段教师协同研修, 明确任务, 有计划的组织开展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改进、共同合作。幼儿入学前, 幼儿园教师将幼儿完备的成长档案 (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教育情况、儿童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等情况) 交给小学教师, 让小学教师对幼儿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以利于因材施教, 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学校成立了“幼小衔接专业委员会”, 做好幼小衔接的顶层规划设计, 建立了幼小衔接实施的保障机制。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的研究重点, 同时更是小学低年级的研究重点, 这是开展幼小衔接实践时, 在研究团队内部要达成的共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育衔接的连贯性和实效性。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幼小衔接的规律,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篇11

一、 鼓励:让孩子爱上学校

为什么孩子们进入小学不自在或者害怕?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们说:“小学老师很凶哟!你不听话,老师会狠狠地教育你的。”“你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喽!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要听老师的话。”原来是家长们消极的心理暗示惹的事。人与人建立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印象,正面的积极的第一印象会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使我们乐观积极地适应,反之,负面的消极的第一印象会阻碍良好关系的建立,使我们悲观消极地面对。成人如此,孩子也会这样。因此,家长们要鼓励孩子爱上新学校,您可以这样说:“新的学校很漂亮,有绿绿的树,有唱歌的小鸟,有彩色的塑胶操场,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有温柔可爱的老师,他们都很喜欢你。在那里学习一定很快乐,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新学校的。”试想,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高高兴兴地走进新学校。同时,作为一年级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开学的第一天,要面带微笑地迎接他们,带着孩子们参观学校,熟悉校园,了解必要的上下楼规则。其次,孩子们之间彼此熟悉很有必要,因此,老师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个小胸牌,胸牌上贴上自己的名字,先自我介绍,然后孩子们在每天的相处中不仅会认识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在生活中熟悉不认识的姓名,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最后,在班级常规中,要用儿歌或者简短的歌曲将一日常规变得儿童化、趣味化;在教学中,根据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情况,变换教学方式,鼓励孩子们积极学习。总之,在家长和老师们的鼓励下,我们相信孩子们会尽快喜欢新朋友,喜欢新老师,进而爱上新学校。

二、 习惯:让孩子学会整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多研究都证明了,习惯好的孩子今后竞争力要强些。可见,习惯很重要,小学六年培养的习惯又很多。我们不可能一股脑地全部培养吧!因此,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心理,有阶段性,有侧重点。

由于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是6岁的低龄孩子,他们认识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整理的习惯。“秩序是人生的第一大法则”,整理,就是让生活、学习有秩序,以提高工作效率。

要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大书一起,小书一起,作业本一起,文具和水杯单放。这样的分类可以方便孩子们记忆,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快速拿出相应的书和文具。

要购买一个文件袋:有时候,学校有致家长的公开信和一些调查问卷需要家长签字,返回回执单,还有一些单元测试的试卷等,统一装进指定的文件袋,方便孩子们及时地收取、上交和保存。

教育孩子用完物品后及时放回原位。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容易忘记带课本,遗失铅笔。很多孩子做完作业后没有及时把书本装进书包,过后也没想起来。因此,整理的好习惯还表现在用完物品及时放回原位。说起铅笔,让我不禁想起了曾经遇到的一件事:下课了,一位孩子做完作业后立即出去玩,走时带动桌子,铅笔悄悄地滚落到桌底。回来后孩子发现铅笔不见了,就嚷道:“老师,我的铅笔不见了!”或者说:“老师,我的铅笔被别人偷了。”殊不知,铅笔就躺在桌子下。当老师走过来,弯下腰捡起地面上的铅笔,递给孩子时,孩子说:“老师,这枝铅笔不是我的。”老师无语。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我们一方面教育孩子用完铅笔及时放回文具盒,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为每一枝铅笔贴上写有自己名字的标签,以避免铅笔遗失的问题。

三、 阅读:让孩子快乐学习

阅读能满足孩子好奇的心理,似一扇天窗,洞开了神奇的大千世界;似一枝神笔,让孩子在想象的画卷里自由涂抹;似一位长者,在故事中,让孩子们朦朦胧胧地感知人性的真善美。因此,可以说会阅读的孩子很聪慧,后劲十足。根据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特点,笔者建议孩子多进行图画书的阅读,图画书也叫“绘本”,是一种桥梁书、过渡书,它的插图精美,句子短而通俗,更重要的是画面也能说话,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如《我们一起去抓怪物》,乍一看这个题目,挺恐怖的。但是当我们走进故事,随着动物们紧张的心,不断添加怪物的声音,我们也一起紧张起来。但当我们看到结局:原来是鸭先生床下的小老鼠发出的鼾声!此时,你会心地笑了,情不自禁佩服大作家的奇思妙想。《饥饿的毛毛虫》一改传统的图书样式,我们知道毛毛虫吃过东西后会留下一个个的洞,作者就根据它的生物特性,通过苹果、梨子、李子、草莓、橘子等中间的洞来表示毛毛虫吃过了,最后把蛹咬破一个洞,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真是童趣十足,又不乏科普性!因此,要让孩子们阅读优秀的图画书。其实,和家长一起阅读并产生共鸣,正是丰富孩子的感情和想象的宝贵时刻。难怪有人说:“最精彩的书,就是父母讲故事给孩子听的书。”

四、 倾听:与孩子共同成长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因此,小小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类似哲学家的思考,也有大人无法理解的烦恼。他们会因为小朋友不和他说话、朋友不给他糖吃而苦恼,也会因为父母不抱他而不高兴。因此,我们要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故事,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如果你简单地认为孩子趴在地上是因为不爱干净而批评他就错了,有时候,孩子趴在地上是在关注蚂蚁们寻找食物,搬运食物回家;如果你认为孩子还小,没有一些独特的思考的话就错了,每一个孩子在特定的时候都能创造奇迹。如开学的第一天,笔者在讲完图画书《爷爷一定有办法》后问孩子们,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爷爷?没想到入学第一天的一年级小朋友竟这样回答:“这是一位伟大的爷爷”,“这是一位神奇的爷爷”。其次,我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交往中要主动承认自己的错。不要以为自己是大人,就是对错的仲裁者,孰不知,逐渐被社会异化的我们,也需要成人的老师——儿童的唤醒来实现回归。

五、 评价:看孩子天天进步

“人比人,气死人”,一句简单的话,却道出了评价的真谛。正确的评价是以孩子的今天与昨天比,明天与今天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只有这样的评价才会培育孩子学习的信心,才会感受孩子一天天可喜的变化,才会见证正强化带来的好习惯,这就是发展性评价。其次,在评价语言上要简单明了,客观有效。去掉一些泛泛的、不痛不痒的评价语,如“真好!”“真棒!”建议使用:“你真有礼貌!”“你读书声音真响亮!”“你像个故事家,表情很丰富!”再次,我们在评价形式上要尽量使用精神奖励,奖励一本好书,奖励一次亲子电影,奖励一次公园游玩等。

对于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新生,我们要鼓励他们爱上学校,培养孩子分类整理的习惯,在亲子阅读中培育孩子的想象力,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互为老师,通过发展性评价,见证孩子在天天向上。通过以上措施,笔者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完成好两个阶段的衔接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李建敏.入学“四件法宝”,创意不少了∥张万祥主编.班主任工作艺术100个千字妙招[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幼儿园衔接小学教育 篇12

关键词:幼小衔接,一年级新生,工作方法

一、一年级新生的现状调查

1.学习习惯

(1) 上课听讲的习惯。

大部分幼儿园为了吸引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多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 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参与其中的教学方式。从进入小学开始, 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 课堂上会出现单纯的讲授, 这就需要孩子们能够听老师讲。但是, 部分孩子会因为参与性减弱就开始做小动作, 错失很多最佳时机, 从而没有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

(2) 写字习惯。

一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学习写字。写字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都是写好字的基础。但是, 因为很多幼儿园超前教育, 大部分孩子已经学习过了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 可是真正姿势正确的孩子寥寥无几。

(3) 阅读习惯。

一年级要求孩子们“左手压书, 右手指字”的去指读课文, 目的是通过手去指来记住每个字的读音、字型。有的孩子因为识字量较大, 觉得没有必要这么一个一个字去指着读书, 最终导致会背不会写或是会背不会认的错误频频出现。

2.行为习惯

(1) 上课纪律性较差。

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 总认为自己做的就是对的, 对老师的要求与命令的服从性较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断强调的要求没有必须要做到的意识, 总觉得是听听就算了, 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2) 追逐打闹。

幼儿园的教室大多较为宽敞, 活动范围较大。孩子们的一些活动, 都是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进行的。但是, 小学的教室大部分都满满地挤着桌椅板凳, 教室几乎没有什么活动的空间。有的孩子喜欢在教室里做游戏, 甚至有追逐的行为, 这样就带有不安全隐患。目前, 每个班都是男孩子较多, 难免孩子与孩子之间会产生摩擦。

(3) 自我独立能力差。

进入小学后, 很多事情应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问题自己解决, 大问题与同学商量解决, 从最简单的一个收拾书包来看, 依旧是家长代劳的较多。一旦出现了遗漏书本或用具的现象, 孩子们的第一个回答都是“我爸爸忘记给我装了”或是“我妈妈说她给我弄, 然后我就去睡觉了, 结果她给忘了”。

二、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工作重点

了解了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欠缺, 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点和培养目标。

1.行为习惯的培养

(1) 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 (时值8月下旬, 既不怕饭放凉又不怕幼儿脱衣时间长了着凉) , 对于托班的幼儿, 我们就应开始培养他自己吃饭 (吃完饭把碗盘勺送到指定的地方) 、自己睡觉、把脱下的衣服叠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一双鞋脚尖向外整齐地放在床边, 上床后先脱裤子, 将腿伸进被窝坐在那再脱衣服。起床时坐在那先穿衣服 (冬天将班里穿反穿衣的幼儿排成一队, 大家都给自己前面的朋友扣扣子, 其乐无穷, 大多数幼儿都乐此不疲) , 再把腿伸出来穿裤子 (穿时将正面向上) 等衣裤全穿好后坐在床边穿鞋。整个过程中, 教师主要以语言指导为主, 适时地对需要帮助的幼儿伸出援手, 并不断地表扬自己“完成任务”的幼儿, 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 (吃一点小食品、贴一朵小红花或给一个亲吻等) , 让成功的幼儿感到自豪、树立自信。让不成功的幼儿学有榜样, 不断地进步。

(2) 幼儿园的教师要利用幼儿喜欢让老师注意自己, 做了事后喜欢被老师表扬的特点, 经常有意识地给幼儿布置一些事情让他去做, 如轮流请幼儿观察、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 整理班级的图书、文具、衣服, 检查小朋友的指甲, 检查课前谁没有学习用具, 记住老师让大家带什么东西来幼儿园, 鼓励提醒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学习资料, 对于完成好的幼儿要给予表扬, 尤其是对独立性比较强的幼儿要大力表扬, 让幼儿整理、检查和搜集中逐渐减少对老师、家长的依赖, 明白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道理, 知道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2.学习习惯的培养

(1) 听讲习惯的培养。

幼儿进了幼儿园以后, 起初对这个新环境很感兴趣, 觉得周围的一切既陌生又新奇, 这想摸摸, 那想看看, 总觉得自己的手和眼都不够用, 加上幼儿年龄小, 注意力容易转移等, 这些都是影响幼儿听课注意力的诸多因素, 为了“迎合”幼儿,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在幼儿进入新环境后, 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带着幼儿认识新老师、新环境、新朋友, 允许幼儿摸摸这, 摸摸那,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后再进行教学活动。另外, 幼儿园教师还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设计、制作幼儿喜欢的活动内容和教具, 讲故事要注意角色的声音变化、动作表情, 适时地使用夸张的肢体语言, 多用眼神与幼儿交流, 设计一个有一个的悬念,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使幼儿逐渐养成爱听、会听、能听、专心听的好习惯。

(2) 书写与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 阅读量远远大于书写量, 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较大的、长期的工程, 刚开始时, 幼儿的阅读书籍要使用图文并茂的绘本, 幼儿在老师的引领下, 从分句阅读到分段阅读, 从集体阅读到个人朗读, 最后到一人领读, 这样一项艰巨的工程, 需要孩子和老师一次次、一周周、一月月、一学期、一年甚至是几年持续不断的坚持, 成千上万次的练习, 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 再加上家长的一对一辅导, 孩子的无数次练习, 从而达到幼儿的口、手、眼一致, 在口读、手指、眼看的过程中认字, 为解决小学的“会背不会写、会背不会认”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其他方面的培养

要从幼儿时间观念、幼儿独立检查习惯、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幼儿规则意识这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四、在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中要适应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

1.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

大班末期要适当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 增加看图书、手工制作等安静活动, 尽量减少游戏、读写等直观方法, 多进行口头教学, 如猜谜语、找错等, 促使幼儿思维由直观向抽象过渡。

2.学习环境布置逐渐向小学靠近

大班末期的作息制度可适当更改, 如适当缩短午睡时间, 延长上课时间, 每周逐渐增加上课或智力活动次数。环境尽量小学化, 改变课桌的安放, 以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另外, 还可开展一些与小学学习有关的常规训练, 如自己背书包上学、不迟到、生病要请假等。

上一篇:移动考勤下一篇:垂直绿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