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反思论文

2024-07-08

数学活动课反思论文(精选12篇)

数学活动课反思论文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 使学生会应用皮尺、三角板、量角器等用具测出旗杆的高度。

(二) 使学生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不同的方法测出旗杆的高度。

1.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相关知识测出旗杆的高度。难点:用不同方法测出旗杆高度。

2.教学过程

师:……先请各小组先目测一下旗杆的高度。

生:5米、7米、8米、9米、10米……

师:同学们的答案都有可能, 但实际旗杆的高度与哪组的答案最接近呢?请各小组设计一个或多个测量方案, 并且要求把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记录好, 结束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生1:如图所示, 要测量旗杆AB的高度, 我们利用三角尺∠ACB=60°, 在地面上由C出发沿与BC成60°角的方向行走到点D, 使BDBC.由角边角条件可证明得△ABC≌△DBC, 所以AB=DB, 因此量出DB的长就是旗杆AB的高度。

生2:把旗绳子拉至与地面的夹角∠B=45°, 如图所示。

因为ACBC, ∠B=45°, 所以∠A=90°-45°=45°, 所以AC=BC (等角对等边) , 因此量出BC的长就是旗杆AC的高度。

生3:把旗绳子拉至与地面的夹角∠B=60°, 如图所示。

则∠A=90°-60°=30°, 所以AB=2BC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BC的长可以直接测出, 根据勾股定理得:

AC2=AB2-BC2= (2BC) 2-BC2,

所以旗杆高度AC= (2BC) 2-BC2

生4:在距旗杆底部5米E处立一根1.5米高的标杆, 将旗绳拉过标杆顶部D与地面交于点C, 如图所示, 测得CE=1米, 因为ABBCDEBC, 所以DE//AB, 所以△ABC∽△DEC, 所以DE/AB=EC/BC, 1.5/AB=1/6, 所以AB=9, 故旗杆AB的高度为9米。

思考题: 如果旗台的高度为1米, 怎样测量旗杆的高度呢?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 都能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设计方案, 都能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等学过的知识和一些简易工具, 且能用不同的方法测出学校旗杆的高度。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

二、教学反思

实践活动课是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除开学生的自主性之外, 和其他课程相比, 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 综合性。综合性是活动课的基本特征。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由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的, 相互交织在一起。学生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 就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过程。因而, 学生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汇的结果, 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的结果。从而综合实践活动便具有了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的, 分门别类的学科的界限, 体现出学生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特征。

2.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去, 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 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 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来说, 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但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因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 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 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 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选择的活动主题, 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开放性是其他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

4.生成性。它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决定的。学生参与了活动, 在活动中获得了发展, 并且通过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 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并不断的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 发展实践能力, 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的独特价值。

数学活动课反思论文 篇2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反思数学活动的求实性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求实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76-01

一、异质分组,构建操作群体

动手操作,常常是建立在分组的基础上。有些教师让学生操作学具时,总是随意地同桌两个同学或前后桌4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共同完成操作任务。其实不然,而是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异质”分组,帮助学生构建操作共同体。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组,然后各取一组中的一个成员组成一个操作小组。这样组合的操作小组,各有所长,各有所能,优势互补,才会形成一个默契的、合作的学习群体,以免因“临时凑组”带来的“乱”和互相不适应的弊端。同时要注意一段时间以后,又要适当调整流动小组成员,从而扩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层面,激活学生的合作源泉。

在实施中,数学通过广泛的学习,收集整理资料、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写出了令人深思的文章,甚至是有很多新名词、新事物、新观念,让我们老师深感知识上的不足和涉及范围不广,给我们提出了挑战。这样激发教师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提升自己,向科研型方向转化。

二、有所取合,精选操作内容

大家知道,动手操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思维水平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也和其他教学策略一样,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适应对象,要提高动手操作的效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弄清哪些内容需要动手,哪些内容需要操作,哪些内容不宜动手操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合理、灵活地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如教学“同学们排队做操,吴明前面有4个同学,后面有6个同学。吴明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时,让学生摆学具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学生在摆的过程中自然会感悟到本题的难点——4加6再加1的道理。

相信人人都有才,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不是每一个学生在数学成绩上都是姣姣者,有的同学甚至数学分数很低,但他(她)在数学作文中表现的独到超过了高分同学。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数学作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精心指导,提升操作效率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学具操作过程中,常常有困惑之处,或不知操作目的、或不懂操作要领、或在操作过程中看不清实质,理不清头绪,找不到操作目的。作为教师,应审时度势,精心诱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操作效果。1.操作要有明确的要求。给学生操作以明确要求,学生操作才有方向,动手才有方法,才能有效地减少学生操作的盲目性。2.操作要作适当的点拨。不少教师认为,学生学具操作,只要将操作任务交给他们就可以了,实际上教师应深入各学习小组,了解操作情况,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时点拨引导。3.操作要有外化的过程。让学生将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不仅能把学生在操作中所摄取的信息上升为抽象,达到内化,还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进行碰撞,思想进行交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共进的教学高效。如教学“左右”时,可在学生按要求摆好铅笔、文具盒、橡皮擦、尺子、小刀后,问学生:从所摆的学具中,你发现了什么?迫使学生从“手动”转向“嘴动”。这样教学,从动手到动口,手脑并用,学生在一次次观察和思考中,激活了较为深层的思维。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兼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四、强化训练。规范操作习惯

数学活动课反思论文 篇4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进校时数学比较差的人偏多, 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低, 学习的目的比较短浅 (60分万岁) , 缺少升学的压力, 专业知识对于基础课程的冲击, 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差, 老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有相应调整, 在解题活动中也要有自身的特点.

一、问题的提出必须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按照我们常规的要求, 数学解题活动主要是利用认知结构 (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 对抽象的形式化思想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 是数学符号及数学命题在人的大脑里的内部操作过程, 也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这就必然导致数学解题教学是一个让学生体验数学思维的过程.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 你必须在所给的题目上, 给出相应的背景, 让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的进入了体验数学思维的过程.譬如:△ABC中, 已知AB=100 m, AC=80 m, ∠A=120°, 求BC=?对于这个问题, 如果在授课时增加背景:地质队员在勘探一个山洞的直线距离, 已知能勘探到的边和角, 再求边.学生会由于背景的吸引, 然后进一步的去认识怎么去解决问题, 然后根据上课的讲解相应的例题来得到答案, 并且自己有所收获.

二、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之一——计算

由于是职业学校的学生, 相当部分的学生初中、小学的数学的差与计算的差是联系在一起的.多年的职业学校的教学, 使我看到undefined不会觉得惊讶, 也使我批改到了A, B两点的距离|AB|=-100 m这样的作业不再是大发雷霆.出现这种错误的学生是缺乏检查的习惯, 对于学习是没有什么兴趣, 如果此时老师一味的批评只会使得学生更加讨厌数学, 耐心的讲解是比较好的方法.所以教师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 注重解题方法的培养之外, 还得让学生加强数学计算, 少犯计算错误, 那么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会有一定的改观.

三、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之二——自认聪明

对于相当部分的职业学校的学生, 学习的压力够不成他们学不好的原因, 他们都很聪明, 并且能动脑子, 只是将脑子动的不是地方, 反而影响正常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 在解决x2<9的计算的时候, 虽然老师上课细致的讲解过, 但有些自作聪明的学生, 上课不认真听讲, 考试期间就会得出这样的结果:x<±3.原因很简单, 在不等式的两边开了根号.对于这种解题的自作聪明的错误, 耐性的讲解以外, 课后的辅导是必不可少的, 这也是职业学生需要老师督促的地方.

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之三——只要给我一个公式, 我能解决全部题目

这些学生是在职业学校里最普遍的学生, 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懒惰, 没进取心, 学习得过且过.用他们自己根据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起地球”这句话改编的“给我一个公式, 我能解决全部题目”这句话来理解, 他们明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最基础的公式.这在高职书第三、第四册的三角函数这一块内容中体现的特别明显.在运算sin4x-cos4x-2sin2x的时候, 学生最想知道的公式就是sin2x+cos2x=1, 因为上述计算题的运算都是围绕这个公式来展开, 可以得到最后的结果为-1.所以, 对于这样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 必要的默写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的教学正在向文科的方向在发展, 毕竟, 学生不能够掌握好相应的公式, 再强的解题思路也是做不出题目的.

五、数学解题过程之回顾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 篇5

上课前,我仔细阅读了数学指导纲要,其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们知道蜡笔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也是小朋友很喜欢玩的东西,本次活动就是利用身边的非常熟悉的蜡笔来拼图,再进行点数,表现各种不同的形状,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到用蜡笔拼图的乐趣。

在课上,我发现在幼儿实际的拼搭过程中,幼儿都能数出一共用了几根蜡笔,而且能创造不同的形状,比如轩轩拼出了三角形,鑫鑫拼出了小房子(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亚伦拼出了小汽车(组合图形),幼儿都十分有创意,没有局限在我示范的几个图形中。当我提问幼儿“你的图形宝宝用了几根蜡笔”时,幼儿都能通过点数来回答,(按照正确的数数量的方法),并且答案都正确。但在《幼儿画册》的作业中,由于蜡笔头有的没有画出来,幼儿很自然地数了点子二没有数蜡笔,导致结果的错误,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在幼儿进行作业操作前对幼儿说明这一情况,让幼儿点数蜡笔的根数,不要只看蜡笔头,加强引导,避免错误的发生,使活动的效果更好。

数学活动课反思论文 篇6

[关键词]反思 数学活动经验 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82

2011新课标围绕教学目标,将数学活动经验明确列为“四基”培养目标之一,要求教师注重数学活动的设计,加强探究引导,让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实现活动内化,最终获得经验的积累。那么,如何才能促进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紧抓课堂教学的三个关键点,即操作点、探究点、建模点,带领学生进行审视和建构,使其逐步从具象到抽象展开反思,促进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和体会。

一、反思操作点,促进感知经验的积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采用摸一摸、剪一剪、摆一摆、量一量的方式,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体验概念形成的表象积累,培养数学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能够掌握操作方法,却不知道为何要这样操作,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因而,教学中,教师要抓好操作要点,进行引导启发,使学生能够从操作过程中,获得方法测量的有效感知,促进感知经验的积累。

例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测量单位有了初步的认知。笔者展开引导:想一想,1厘米大概有多长?你是怎么认识1厘米的?你能从自己身上找出1厘米吗?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将数学活动经验逐步数学化,明确了操作的要点:一是从直尺上认识1厘米,并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二是拿这个1厘米进行课桌宽度的测量并确定长度,如课桌大约宽30个1厘米,由此得到课桌的宽度为30厘米。继续引导:想一想,你是通过哪种操作活动认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学生经过反思后获得了感知经验的积累:通过“直尺认一认,用手比一比,在生活中找一找,对物品估一估、量一量”来认识厘米,更加有效直观,能够有效建构1厘米的概念。

以上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审视操作活动,从而理解操作的难点和要点,通过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活动过程,重新体验并感知1厘米这一数学概念建构的整个过程,为以后学习同类知识(如米、毫米、分米、千米)或者面积、体积、质量单位,积累一定的感知经验,实现了数学经验的内化。

二、反思探究点,促进知识经验的积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创设数学情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习得概念和定义,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这些课堂探究活动的本质,正是知识经验形成的良好契机。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探究点,让学生进行反思,从而形成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积累。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的方法,展开合作探究,得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并通过小组反馈,将三种研究结果进行分享。整个活动探究的关键点,是如何利用正方形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为此,笔者紧扣这个探究点,展开反思引导: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探究长方形的面积?用了哪几种方法?学生经过反思,总结认为用三种方法,一种是将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看长方形里包含了几个1平方厘米;另一种就是用小正方形摆满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得出其中的正方形个数,再展开推算;还有一种是直接测量长和宽有几个小正方形,再进行相乘就得到面积。

通过引导反思,学生明确了三种推导方式,逐步积累了面积计算推导的活动经验,为下一步在五年级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推导,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三、反思建模点,促进策略经验的积累

数学模型的建构,是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基于感性的基础进行由表及里的改造和整理,最终形成的数学概念、定义或者推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建模的关键点加强引导,带领学生展开反思回味,形成数学建模的完整共识,促进数学活动策略性经验的积累。

例如,“圆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数学建模的关键点是要培养学生化曲为直的转化经验,从而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此,笔者紧扣这一建模点带领学生展开两次反思引导:第一次,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扇形,或者将一个圆拉直变成直线。笔者让学生反思:想一想,我们如何实现化曲为直?第二次,学生从圆内接三角形开始,不断变化缩小,变为正一百边形,学生体会到圆和方之间的无限转化,让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实现圆与方的转化?

通过两次反思引导,学生获得策略性经验,认为可以通过化曲为直,将圆转化为学过的已知图形,而后进行面积推导,由此积累了策略性活动经验,为下一步新知学习做好储备。

数学活动课反思论文 篇7

一、经历探究过程,让经验有效积淀

经历是获得基本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学生积累的基本活动经验,需要和探究性学习联系在一起,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简单的周期问题》把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观察若干个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并描述排列规律,还要根据周期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这些内容与任务,能激发探索规律的热情,提高发现规律的能力,培养遵循和利用规律的态度。教学按“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深入研究周期规律———根据周期规律作出简单判断———回顾探索规律过程”的线索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环节,教材呈现一幅情境图,由近到远依次是盆花、彩灯、彩旗,它们都有规律地摆放着。摆放的顺序(即周期规律)都表现在颜色上,比较醒目,容易看出来。通过仔细观察与比较,体会“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三种物体都是一组一组地排列的”,“同一种物体中,每组的排列完全相同”。学生获得的这些体会,就是对简单周期现象的初步感受,表明他们已经进入研究周期规律的学习状态。

“深入研究周期规律”环节是探索活动的重点所在。先研究盆花的排列规律,再研究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盆花的排列规律是重中之重,对它的研究会影响对彩灯、彩旗的研究。研究盆花排列中的周期规律,应该明白把几盆看作一个周期,同一周期内是怎样排列的,应该培养表达规律的习惯或能力。

彩灯的排列规律、彩旗的排列规律,虽然比盆花稍复杂一点,但有探索盆花排列规律的经验为基础,困难不会很大。通过提出问题“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放手学生独立探索、自主交流。关于彩灯的排列规律,应该找到“4盏为一组”“每组都是红灯、紫灯、绿灯、紫灯的顺序”。至于彩旗的排列规律,应该找到“4面旗为一组“”每组都是先两面红旗、再两面黄旗”。彩灯与彩旗的排列规律都可以选择适当的办法表达出来。

因此,精心设计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高质量地经历探究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二、经历反思过程,让经验有效内化

“经历了”不等于“真正获得了”,反思体验才能加深认识。经历同样的过程,凡是加强反思体验的,学生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一般较为深刻、细腻、全面;反之,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就是肤浅、粗糙、不完整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认识分数》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手上的材料,找出了“1/2”:

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提醒: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找出来的?(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老师再追问:为什么这些图形不一样,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但我们找到的都是1/2强调: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任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这样,引导每一个学生进行自主反思,特别是“为什么这些图形不一样,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但我们找到的都是1/2”的这个追问,更加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整理所获取的经验,把获得的新经验内化到自身的经验系统之中。

三、经历应用过程,让经验有效深化

学生获得的经验需要在具体的应用中逐步深化,教师要想把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的一种能力,就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将储存于头脑中的原理、定律、法则转化为技能,实现由储存知识向探究知识、由再现知识向创造性解决问题转化,并让学生通过操作、运算、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实现这种内化。而数学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结束后安排的一次场景实践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同时能综合运用认数、计算和方位等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在原来的教材中只是一道思考题,而现在是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放在“综合与实践”领域进行一节课的教学。教学素材是将一个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的棱进行2等分、3等分、4等分、5等分……再平均切成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正方体的特征等相关知识,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在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中,把握问题的共性,从而发现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大正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活动课反思论文 篇8

一、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保障措施

经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同样,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并不能只依靠一两节数学课,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 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每节课、每个领域应该重点帮助学生积累哪些数学活动经验。如“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就可以侧重于积累观察、想象、操作、比较、归纳、概括、推理等经验;“综合与实践”领域就可以侧重于发展复合、应用的经验。当然, 像合作、交流、反思等经验的积累更应贯穿于每节数学课。

2.设计、组织好每一次的数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能使学生热爱数学, 充分交流。

3.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实践表明, 教师越是放手, 活动和交流越是充分,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就越是多样, 表达也会有所不同, 对其启示就越大。放手的结果尤其会使原有知识、经验水平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启示, 获得较多的经验积累和认知发展。

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几点策略

数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和构建等都是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 进行数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思考、预测、推理、反思等过程逐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意会、感悟, 并能积累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经验, 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去。这些经验是教师没有办法教给学生的, 必须由学生经历大量的数学活动逐步获得, 即在“做”中获得。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在数学学习的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这时, 数学课堂上的“剪一剪”、“做一做”、“猜一猜”等教学活动就是最好的提供丰富数学活动经验的途径, 但这种经验只是教学的起点, 它还需要学生在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同伴交流等过程中去粗取精、反思、抽象、概括, 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活动经验。

1.对接生活, 整合课程, 全方位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 数学教学要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情境, 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获得对活动经验的体验和数学思想的感悟。同时,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不是孤立的, 各学科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所以, 我们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 首先要考虑学生已经有了哪些经验, 如何把这些经验应用于我们的数学课堂中, 使之转变为学生的数学经验。“奇妙的剪纸”是属于“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几何经验, 轴对称图形很容易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同时,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的美术课和三年级上册的劳技课中有过剪团花的经历, 知道剪纸的基本步骤和两种折法:对边折和对角折。这些是学生开展相关活动的前提条件。而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打通数学与它们的联系, 使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于学生脑海中。

2.动手操做, 明确要求, 有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分得清的现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这样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 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而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 往往在这些操作活动中表现得比较兴奋, 但也比较盲目, 容易失去目标, 只为操作而操作。那么, 如何有效地开展操作活动呢?我觉得在设计一个活动前, 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 也就是必须明确学生通过活动, 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时就要紧紧围绕该目标, 使活动的针对性强, 内容集中, 以便于组织教学。

在“奇妙的剪纸”一课中, 我一共安排了三次剪纸活动, 为了让这三次活动开展得有序、有效, 我对活动的要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1) 折。通过之前的交流, 学生明确了折的两种基本方法:对边折和对角折, 并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折”, 活动时学生在这一步的完成上是很轻松的。

(2) 画。这是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 但很多孩子是缺乏这种能力的, 所以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要求:有能力的自己设计;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老师给出的素材。

(3) 想象。几乎所有的发明与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既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 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以这里我给予了重点指导:如何想象?打开折好的纸看着画好的图案想象照这样剪能否成功?小组研究一下。

(4) 剪。剪的真正目的是验证刚才的想象。

(5) 反思。反思的经验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也是比较欠缺的, 所以在这一步上我也做了细致的指导:成功的同学想想是怎样做成的;失败的同学不气馁, 和成功的作品比一比, 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怎么解决。小组一起研究一下。

剪纸活动, 除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外, 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了明确的要求后, 学生才会有目的地去开展数学活动, 不然则会呈现一盘散沙的局面, 失去活动的真正目的。

3.合作交流, 分享中积累活动经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从而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各小组合作交流中就会学到更多的方法, 积累到更多数学活动经验。

4.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 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 对于提升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参与的数学活动进行讨论与总结, 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 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 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 有什么好的经验, 从中回味思路、自我领悟, 提升并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在“奇妙的剪纸”一课中, 我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追问, 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及时反思和总结。同时在学生的每一次活动中, 让其尝试着自己去反思, 在小组里总结等。

值得一提的是, 越是复杂的数学活动越需要积极的情感意志相伴, 这种体验性成分也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对于良好人格的塑造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反思其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除了对思考的经验、探究的经验及具体操作经验有所感悟以外, 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也能逐渐凝聚为其情绪特征的一部分并获得发展。因而, 积累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感性认识、情绪体验及应用意识缺一不可。只有活动经验的均衡发展, 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数学应用障碍反思高校数学教学 篇9

一数学应用障碍类型

1. 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由于教育观念的陈旧, 有部分教育者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一遍遍地去重复严谨的数学概念, 讲授主要为解题服务的技巧, 却很少去讲数学的精神、数学的价值、数学结论的形成与发现过程、数学对科学进步所起的作用;对教材内容只重视对数学知识本身的讲授, 忽略现实背景, 常用“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方式, 沉浸于“言必有据, 论必严密”之中;而学生在缺乏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的题海中挣扎, 对枯燥乏味的数学操练, 早已感到倦怠和惧怕, 造成了学生理论脱离实际, 无法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现象。

2. 缺乏应用数学的意识

应用数学的意识即是应用数学的眼光, 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 阐释现象, 分析问题。

我国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 体系结构上占多数的仍是以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论述为主的“理论型教材”, 课程内容的选择无法反映数学应用的广度和水平。理论型教材内容多, 课时不够, 单位时间内对实施数学应用效果有限, 所以就造成学生缺乏认识和训练的机会, 逐渐丧失应用数学的意识。久而久之, 学生在学习与社会实践中缺乏应用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更缺乏对问题解决的好奇心, 又从何谈起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呢?

3. 不善于建立数学模型, 导致应用数学的能力越来越弱

现行教材中数学应用问题严重不足, 学生缺乏足够量的相应训练, 数学建模能力得不到加强。同时由于学生文字理解水平低, 不能把一个用文字描述的现实问题结合已有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再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人均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那么到2020年人均收入是多少?还有计算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多少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仅是一个用初一下学期的数学知识就能建立起的数学模型, 然后用高中的数列与指数、对数等知识就可求得结果的基本问题, 却难倒了许多高校学生。

4.“猴子掰玉米”式的学习习惯, 导致数学应用的贫乏

如今很多进入大学的学生依然保持着高中时的数学学习思维习惯, 只要求会解题, 只重视解题步骤, 而对知识的连贯性、概念的产生不关注;对概念的丰富内容和关键属性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化和浅层次化;对概念的几何意义、物理意义的了解更少;这就导致了对新概念模糊, 对学过的概念到用时却想不起来的状况。例如:在计算的过程中, 所有的学生都是按照先求 (15/17) 2, 再求1- (15/17) 2, 然后再开方的顺序进行。这样笨拙的计算既费时又费事, 还容易出错, 可就是想不起用a2-b2= (a+b) (a-b) , 而这只需利用技巧由心算就可得出结果。可见学生学数学的目的只为考试, 数学概念在学生头脑里只停留很短时间。

二改革教学模式, 开展数学应用

1. 新形势下数学应用教学的目标定位

第一, 拓宽对数学的认识, 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 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华罗庚在《大哉, 数学之为用》一文中曾阐释:“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 日用之繁等各方面, 无处没有数学的贡献。”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数学家的生平和成果, 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认识数学及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乐趣与曲折的思维过程, 借助教材中以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定理、公式, 当做课外练习让学生完成, 这远比介绍某一数学结论重要。我们要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 不仅要认识到数学中有计算、有逻辑, 还能提升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还有它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日常生活等各领域, 为人类所利用。而且要认识到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中有许多非逻辑因素;数学来源于实践, 也应用于实践;数学与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方法和思想;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 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这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而且应当成为数学应用教学目标中的“重中之重”。应用数学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离不开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 也有能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 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 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与化归的能力, 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等。所以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将数学应用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呈现一些与之相关的数学应用概况和成果。

第三,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 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 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教育者自身的学识水平相关。一个称职的教育者必须是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视野开阔、信息量广、沟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才能以自己的学识展现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第四,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自信、好奇是青年学生“天生的品质”。注重用数学方法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注重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并总结实践;这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举措。加强数学应用的教学, 对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有独特的作用, 当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成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2. 数学应用的教学策略

第一, 精选教学内容。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的载体。现在的教材重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当今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的高数教学, 很多专业需要学习的是“普及型”的高数知识, 其概念和理论的“通俗化”、“应用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突出地表现为:对概念和理论的处理, 由“分析型”转向“分析与直观相结合”;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由“传授型”转向“学生参与型”。这体现了大众化教学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 也反映了对其所需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我们要淘汰那些守旧的教学理念, 克服阻碍处理严格性和可接受性、理论完整性和应用性等关系上的束缚;以贴切概念的图形、符号、语言开辟高数教学的“通俗化”尝试;增强高数的实际效果。比较先进的做法是:“重视在应用中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 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选编内容的主线”。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体系, 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应用的内容。

第二, 在数学应用上展开数学教学。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处理数学、阐释数学、呈现数学, 是新形势下数学课教学的新切入点。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 避免所谓“高观点”下抽象叙述的生涩难懂。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 可引导学生从简单模仿过渡到变式模仿, 在变式模仿的基础上注意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重新组织已有的观念, 诱发新的思维成果, 让学生从形式上的“仿”到实质上的“变”, 进而发展到灵活的“创”。

第三, 通过小问题的“数学建模”教学, 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落到实处。要突出数学应用, 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 认识并实施把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教学。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 这是数学应用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然后试着用已有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实际问题, 这就是教学中常说的由“形象上升为抽象, 实际上升为理论”的思维过程。

总之,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是我们教育者梦寐以求的, 也是我们的职责和长期的任务。在教学中, 教育者应注重“导学、助学、促学”, 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自觉意识, 把自己置于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地位, 通过自身的知识内化和实际锻炼, 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而且学生一旦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时, 就能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就能减少学习数学的障碍, 就会自觉、主动地在头脑中建立起由数学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其他知识结构, 把所学的知识变为“我的知识”。实践证明:加强数学应用的训练并没有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反而在具体的实践中,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积累才是今后走入社会最有用的资本。

摘要:数学不仅应用在高科技和尖端技术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 数学应用的价值也日渐凸显。因此高校在各专业开设数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将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而不仅是为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数学应用障碍”的现状, 全面分析了出现“应用障碍”的原因, 从“目标定位”、“数学价值”、“教学策略”的视角进行了探究, 并提出“矫治”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障碍,教学模式,数学价值,对策

参考文献

[1]赵焕光.数的家园[J].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钱学森.回顾与展望[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

一堂语文活动课案例及反思 篇10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有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 是很多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发现当今学生由于获得信息途径广, 思维活跃,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库。

上海新教材高二年级下期第一单元主题是“感悟自然”, 在单元学习活动中有一个训练题目:整理你远足的照片, 与你的朋友或家人一起交流对大自然的感受。由于此时正值分科后新组成的班级, 为了尽快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也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我决定利用1—2节语文课进行这项活动。

二.教学过程

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 我首先向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两个基本目标:利用同学们的眼界开阔自己的视野;使每位学生都有一次登上讲台、公开面对同学讲话的机会,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为了达成这两个目标, 要求学生在利用多媒体 (主要是PPT) 展示时, 力争做到:

(1) 你为什么选择这张照片, 它独特的审美之处在哪里, 谈谈你在现场时的真实感受。

(2) 语言可以口语化, 但不失典雅, 能涉及这些风景名胜的文化背景最好。

在给予学生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后活动开始了。可第一堂课实际的展示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问题是:

(1) 由于上台演说这样的活动形式训练得相对较少, 学生在活动中的种种缺憾暴露无遗。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语焉不详型:以胆小害羞型学生居多。呈现大量的诸如“然后……然后”、“这个场景很有感觉”、“这是什么我忘了”、“景色很美, 就像照片上展示的一样”这样似是而非, 毫无内容和美感可言的语言形态。

哗众取宠型:以个性张扬者居多。如面对一个景色, 或故意煽情, 或夸大其辞, 以造成哄堂大笑达到引人注目的预期效果。

(2) 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 学生主动学习性不足, 看到周围有同学不作准备, 自己也采取观望态度。准备不充分导致无法按照原定顺序正常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 我及时中断展示, 迅速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本节课的总结:

(1) 这是一次人人都必须参加的展示活动, 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 (如“我没有出过上海”、“我家没有数码相机”等) 逃避此次展示活动, 如确有困难, 老师可帮助解决, 以此打消一些人的侥幸心理。

(2) 每个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 本次活动正是展示个性才华的平台, 很遗憾有些人未能很好地利用这次机会。其实, 我们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人们可以接受你独具个性色彩的行为及处事方式, 但在一些正规的场合应该将自己的深层次的才华、能力表现出来, 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魅力, 否则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会大打折扣———以此引起那些草率行事者的深思, 同时对两位平时学习成绩不很突出但展示效果好的学生表示高度赞扬, 树立正面形象。

(3) 我们课堂时间十分宝贵, 想想看, 我们可以课前做些什么来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这是体现我们班级组织管理能力的好机会。期待下次同学们有更精彩的表现。

我的这些话起到了一定作用。下课后一位男生告诉我他准备重新展示一次, 我对他给予了赞扬;一位女生告诉我, 她原本已经准备好了, 但前边的同学展示的美国之行太精彩了, 她不好意思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我与她作了深入的沟通, 打消了其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第二天上课进展得比较顺利。

不过新的问题很快又出现了:有的学生变得滔滔不绝, 事无巨细, 和盘托出, 原本令人期待的展示变得冗长———好在这样的人物不多。于是, 下课前我问大家:“你们觉得今天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吗?”有的学生立刻提出:“应把时间控制一下。”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听到了这句话。

这次活动总共用了三节课才真正完成了。在展示活动即将结束时, 我又作了如下总结:

(1) 本次活动设定的两个教学目标都基本达到了。

伴随着富有个性色彩的介绍, 同学们走出了上海, 领略了祖国以及欧洲、美洲、非洲的自然人文风光, 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热爱自然的激情, 了解世界的热望, 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提升了同学们的精神境界。

(2) 对于同学们在展示中表现出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我十分赞赏。

比如有个同学在讲到泰山时, 对泰山挑夫的生活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对挑夫的乐观表现出由衷的敬佩;大批同学在介绍九寨沟风景时, 表现出不能让自然再遭受破坏, 还自然以安宁的明确态度;还有一些未离开过上海的同学则介绍了上海的弄堂、嘉定的历史、横沙岛的变迁等文化色彩浓郁的话题, 饱含对家乡挚爱的赤子之情。

(3) 需要调整的心理状态。

有几个同学在讲到登山观海时, 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太险了, 我不敢上。”“声音很大, 我不敢靠近。”

由于特殊的国情, 中国的家长普遍存在对子女的过度保护, 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及自立能力相对较弱, 才发生了上面这种令人忧虑的情况。其实, 不是鼓励同学们去冒险, 而是不要被畏惧束缚住手脚, 在加强自我保护的情况下适当地“冒冒险”, 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和锻炼, 能培养勇敢的品质, 无论男生女生。

个别同学有一定的胆怯害羞的心理, 希望以后能更大胆、更自信。

最后布置作业:请将你讲解的内容整理成一段文字。

三.课后反思

这堂课从前期准备到最后完成, 历时比较长, 我的心情也随着潮涨潮落。虽然中间也有过一些不顺利, 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学校教育发展为本, 树人第一。在本次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地感觉到要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就必须让学生在体验中、问题中学习, 在合作中、探索中学习, 而且, 充分运用学生资源是本次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首先, 本次活动的主题全部来自学生个人的生活经历, 学生需要梳理自己的生活体验, 回顾当时的亲身感受, 进而形成文字。很多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可能无法更深层次了解其所到之处的文化背景, 为了完成本次展示, 他们又借助网络的优势大大充实了展示的内容, 同时又将他们的旅游体验向更高层次延伸。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借助于学生的资源得以顺利实现。

其次, 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来展示, 其产生的良好效果绝非教师的作用所能够替代的。

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 其个人的心理素质 (如当众讲话的胆量、随机应变的机智) 、口语表达能力等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对于“听众”而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比教师更具有吸引力, 学生们在“乐”讲和“乐”听中得到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而学生和教师不失时机的插入和引导使得课堂充满生机, 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课堂。

另外, 为了使展示内容能适时得以完成, 学生也会采取一些措施, 如提前拷贝、上下台节约时间来提高效率, 锻炼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还在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关于这一点, 我在前面两节课的总结中已经作了一些归纳。需要补充的是, 前面介绍的不敢展示的女生, 她主要介绍家乡 (嘉定) 的风景名胜, 内容翔实, 娓娓道来, 效果极佳;而前面同学的美国之行不过就是多了几张风景照而已, 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她的“畏惧”除了“崇洋”的因素外, 是不是还有些虚荣心、攀比心理在作怪呢?这其实反映出了学生之间一种真实的心理状态。而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 或委婉批评、或善意忠告、或殷切期望、或给予一些实质性帮助 (我就努力帮助一位来自横沙岛上的性格极内向的学生顺利完成他的展示) ……其效果远比通常的说教要好得多。

综观这次活动, 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 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在自主学习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学习效果。

不足的是, 有个别学生还是草草了事, 而仍然有个别学生缺乏审时度势的眼光, 耗时较多, 使得另一个班级四节课才得以完成。

谈数学解题反思 篇11

关键词:学生;数学解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141-01

一、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乐于反思

由于学生自主反思具有自主性、层次性、批判性、探索性、迁移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创设情境法。要引导学生善于联系思考数学知识与实际的关联,培养学生乐于反思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后,我设计了沿着三角形操场走一圈回到出发点,共转多少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学生思考,很快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后,我继续让学生反思如果是四边形、五边形,甚至n边形的操场走一圈是多少度。学生通过概括、反思形成了知识的迁移,轻松地掌握了n边形外角和的求法。成功的激励。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乐于反思。

二、反思解题时的思路

解题思路的是架设已知和未知的桥梁,解题思路是铺就条件和结论的通途。解题思路实质是寻找已知和未知之间、条件和结论之间逻辑联系。解题思路一般有分析法、综合法,解题后需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时的思路。解题后对解题思路进行回顾和思考,对解题思路进行交流讨论,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丰富解题的途径,萌发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解题后反思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的途径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反思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使解题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程序化。数学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从来不加评价,出现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叙述冗长。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

三、反思数学知识的系统化

在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判定后,同学们认识到三角形全等判定最少必需满足三个条件,但通过几种情形(SSS、SAS、ASA、AAS、SSA、AAA)的探索,同学们知道有的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有的不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有位同学在数学周记中写到:……我们在小学就学习了三角形,现在又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判定,有“SSS,SAS,ASA,AAS”等判定方法,其中有两种情形“角角角”与“边边角”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都是在探索过程中用作图方法验证的,是不是这种情形:能够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都能用基本作图作出唯一的图形,而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AA、SSA)就不能用基本作图作出唯一的图形。对吗?……

尽管这种发现不是很深奥,但使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知识,进而加强了对知识的系统化。

四、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底长为6;求周长。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4,周长为14,求底边长。(这是考查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 已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前两题相比,需要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變式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4。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象。(与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y﹤2x的理解运用,是完成此问的关键),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的认识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五、在易错处加强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建立课堂反思记录本

学生给自己建立课堂反思记录本,是养成良好反思习惯的途径。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等记录下来进行研究。学习反思是优化学生综合思维品质的一种有效策略。反思的实质是批判性思维,如果学生习惯于在学习中批判地、反复地思考问题,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自觉思考和感悟,那么他们的思路会更开阔、灵活、深刻。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篇12

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总之,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去探究。

一、课前反思

1. 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它却有着某些不足,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2. 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

课前反思能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的理念,只要给学生创造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机会,学生手指尖上的精彩智慧是可以预期的。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教学行为是否得当等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课上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在上完课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哪些方面做的比较成功或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启发,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些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

1. 实话实说——记成败

课堂就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也有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变成乏味的旅行。不管结局如何,得失成败,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考虑更周全、操作更自如,不走或少走弯路。

(1)记载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要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把这些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珠链。

(2)牢记失败之处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实记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教其失”。

2. 把握遗憾——再设计

上一篇:食物链下一篇:中小学英语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