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衔接模式

2024-08-17

语篇衔接模式(精选10篇)

语篇衔接模式 篇1

1 衔接理论概要

1976年Halliday和Hasan出版了《英语中的衔接》 (Cohesion in English) 一书, 标志着衔接理论的诞生。语篇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和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而衔接是将篇章中的句子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创造连贯的重要手段。Halliday和Hasan将衔接手段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语法衔接包含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 词汇衔接包括词汇复现和词汇搭配。

2 语料分析

英文电影《香草的天空》糅合了爱情、科幻、悬疑诸多因素, 揭示了友情、爱情及生活的真谛。下面以其中对白为例, 分析其中的衔接手段。

2.1 语法衔接

例1:David:David Aames Senior!My father wasn’t built for the 21stcentury, he never went to Mc Donald’s, not once.He never watched television, and yet his biggest magazine is still the TV Digest.

人称照应:人称代词he和his与前面的David Aames Senior形成照应关系。

例2:Curtis:I’ve read it.Page 127, “David Jr.was a delight as a child.”Did I miss something here?Is that all he wrote about you?

例3:Julie:Because for me.This is happiness.It’s being with you.

指示照应:柯蒂斯医生的对白中, 指示代词that为前照应, 指前面内容“David Jr.was a delight as a child.”。朱莉的对白中指示代词this为后照应, 指后面内容“It’s being with you.”

例4:David:I was out for three-and-a-half weeks.My face and my arm shattered and my jaw was broken in four places.No surgery could be performed because of the coma.You can’t feel the darkness or numbness.You can’t even feel.And then...I come back to life.

比较照应:这段对白中was out和coma与后面的come back to life形成鲜明对比。

例5:David:But I need a cover.I need for you to pretend we are having a stimulating conversation and you are wildly entertained.I know it’s tough.

替代:为了避免重复, 使上下文紧密相联, 用it替代前面具体的掩护方式。

例6:Sofia:everyone said don’t go to New York, but I just think good things will happen if you’re a good person with a good attitude.Don’t you think?You think I’m naïve.

省略:对白中为了避免重复, 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突出索菲亚和大卫当时的内心情感, 运用省略。Think后面省略了前面内容“good things will happen”。

例:

连接:这里用了表转折的连词but。

2.2 词汇衔接

例8:David:My dreams are a cruel joke.They taunt me.Even in my dreams I’m an idiot to know to wake up to reality.I can only avoid sleep and I can’t.I try to tell myself what to dream, I try to dream that I’m flying, something free.It never works!

对白中cruel joke, taunt, idiot在此语境中有相近的含义, dream与flying和free又紧密相联, 相近的词语反复出现, 使句子关系相互衔接, 同时采用重复结构“I try to...”, 内容对比, 更能表达男主人公大卫面目全非后, 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现实的复杂心情。

例9:Sofia:and she seems to be crying, less happy.I think she’s the saddest girl to ever hold a Martini.

对白中用用同义词Crying, less happy和saddest, 增强了语篇的衔接, 意思清晰明确。

例10:Curtis:I’m a doctor, let’s not stereotype each other, not all rich kids are soulless and not all psychologists care about dreams.

例11:I’ve got this little problem.I’ve got a stalker.

采用重复结构“not all..., I’ve got...”, 加强语气说明, 使句子衔接更加连贯。

例12:Curtis:Well, I suppose the empty street meant loneliness.

empty与loneliness构成同义词关系, 语义衔接自然。

例13:Secretary:David Aames, you have to check the colors of the letters for the new issue of Rise.

David:What are the colors?

David:Gotta think about it!

David:Gotta think about it!

Secretary:David, please don’t be late for the ten o’clock with the board.

David:Ok, but don’t tell anybody where I am.I don’t care if God calls.I’m very, very busy.

对白中通过上义词Color与下义词Yellow, red, white构成的上下义关系, 使人物对白连成一体。两人对白中分别采用相同的结构“don’t...”, 进行内容对比, 充分说明入狱前的大卫对待事业三心二意。

3 结论

综上所述, 衔接手段在经典英文电影对白中至关重要, 使会话语义更加连贯, 脉络更加清晰。在英文电影对白文本分析中引入衔接理论, 可以提高学生对影视对白篇章的理解和构建, 加深对电影内涵的理解, 从而提高他们对英文电影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摘要:衔接是构成语篇的重要条件, 也是正确理解语篇意义的保证。通过对英文电影《香草的天空》对白分析, 探讨衔接在英文电影对白解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文电影,对白,语篇衔接

参考文献

[1]M A K Halliday,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Gillian B, George Y.Discourse Analysis[M].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英汉翻译中的语篇衔接 篇2

【关键词】衔接 语篇 翻译

一、引言

衔接这个概念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在1962年首次提出。衔接是一种语义概念,它存在于语篇内部,是指语篇得以存在的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一组句子能否成为语篇要看句子中及不同句子间是否存在能构成谋篇机制的衔接关系。

二、衔接的手段

Halliday和Hasan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语篇内部的,能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当话语中某一成分的解释取决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会出现衔接。”主要的衔接纽带有四种:照应、替代、省略、连接。

1.照应。它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它是指语篇中的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互相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它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和分句照应。例如,原文:…In Hitlers gangster world German envoys abroad were certainly expendable.The German warlord,as he now was—since he had taken over personal command of the armed forces—emphasized to General Keitel the necessity of speed in the operations…

译文:…在希特勒匪帮的世界中,德国驻外使节肯定是随时可以栖牲的。希特勒现在已成了德国的军事头子,因为他取得了亲自指挥三军的权力,他向凯特尔将军强调必须速战速决…在第一句中,Hitler是作为修饰定语出现的,但在第二句中连续出现了两个人称代词he,均指希特勒。作为一段话的描述中心,汉语习惯于先直指,然后指代,因此有必要把第一个he还原为希特勒。

2.替代。它是指语篇中的某一个成分被另一个替代词取代,被替代的部分可以在语篇中找到。它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从句性替代。例如:(1)James,will you hand me a cup? I want that white one.(2)Does your sister finish her homework? I think she does.(3)Jimmy hasnt gone to school yesterday.His friend told me so.句子(1)中one 是名词性代替,代替了名词“a cup”;句子(2)中does 是动词性代替,代替了动词“finish”;句子(3)so 是从句性代替,代替了Jimmy has not gone to school yesterday.

3.省略。它是指语篇中的某些成分被省,被省略的部分可以从语篇中找到。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在汉译时,需要将英语中省略的动词加回来,或者通过替代的方式表现出来,使翻译更加准确、流畅。例如,(1)How do you think of the toys? Manyare quite good.(2)Tom loves blue but Alice red.句子(1)many后省略了(of)the toys;句子(2)中省略了动词loves。

4.连接。它是一种运用连接成分使语篇中不同成分之间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手段。它有递进、转折、因果和时间等关系。(1)递进关系,表示并列,包括肯定和否定,包括and,also,moreover等。例如,You really like football games.I also do so.(2)转折关系,表示与期待相反的表述,包括yet,but等。例如,The weather was not good for climbing,but we had a good time.(3)因果关系,表示起因和影响,或者原因和结果,包括so,as a result等。I got up late this morning,so I took a taxi to work.(4)时间关系,表示顺序或连接,包括then,later,at once等。“Time up!” said the invigilator.The students hand in theirtest paper at once.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充分理解原文语篇结构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衔接手段,既能使译文最大程度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流畅、地道。

参考文献:

[1]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面面观[J].国外外语教学,2002(4):25.

[2]Halliday Mak,Ruqaiya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3]李婧.语篇衔接连贯与翻译[J].语言研究,2001.

语篇衔接模式 篇3

政治演讲是指人们针对国家内政事务和对外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其主要目的是说服听众接受演讲者的观点,进而唤起听众的实际行动。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而论,演说者为了真正地征服听众,在演说辞中运用一定的重复大有裨益。

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衔接纽带中最重要的最常见的类别就是词汇,词汇重复是词汇衔接手段的一种形式。关于政治演讲语篇,Joos Martin对公众政治演讲中的文体特征进行了研究。政治演讲引起了许多国内文体学家的注意,他们在很多著作中讨论了政治演讲的文体特征。胡家英认为,语篇中词汇重复起到了重要的修辞作用,是政治演说语篇的重要特色。本文所讨论的词汇重复主要指的是同一个单词、短语或小句在同一语篇中出现两次或多次,其形式没有任何变化或基本没有变化。本文结合实例,对所选语篇中出现的重复分类,并论述了词汇重复的在此语篇中的衔接功能。

二、理论框架

Halliday在与Hasan合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澄清了衔接的概念,在该书中他们把衔接手段的种类以及在语言学研究中所处的地位等理论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精辟的阐述。衔接手段在Halliday与Hasan看来可分为五大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及词汇衔接。Halliday和Hasan(1994)把词汇衔接分为重述(reiteration)和搭配(collocation)两大类。重述是通过对词的重复、同义、上下义、互补、整体和部分等关系来建立篇章的连续性的。重述是一个含义较宽的概念,既包括重复(repetition),即某一个或几个词项(lexical item)在同一个语篇或语段中两次或多次出现。词汇重复是语篇衔接中词汇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词汇衔接中最为直接、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词汇重复具有衔接功能,对此语言学家们几乎表达了一致的看法。Bloor .T & Bloor.M认为,词汇重复是词汇衔接的一种重要形式,也许是具有最强衔接力的形式,就是同一词项的重复(或重现)。词汇重复的衔接功能分为句内衔接功能和跨句衔接功能。前者指的是某一个语言单位在同一个小句或句子内出现两次或多次。后者指的是同一个语言单位出现在不同的句子里。这些不同的句子,有可能来自同一个讲话者,也可能出自两个不同的讲话者之口。无论是哪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的都是它们在语篇中发挥的各种衔接功能。

三、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选取美国第32任总统Franklin D.Roosevelt的第三任期就职演讲稿作为语料,共1351个字。经过手工标注分析,发现其语言重复现象共有59次,分别是词汇重复,短语和小句重复。对于所选语料中出现的语言重复现象,参照的标准不同,对重复的分类也就不同。

1 . 按相隔的距离长短划分。张弓在论述重复现象时指出,按距离划分,词汇重复可分为连续重复和间隔重复两种。所谓连续重复,就是某个语言成分不间断地出现两次或多次。这种重复在意义的表达上并不是简单地对某个信息进行再次传递,后一个成分对前一个成分往往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在朗读时也比前一个成分读得重一些。选取语篇中词汇连续重复共出现了6次,如:

例1.We were in the midst of shock –but we acted.We actedquickly,boldly,decisively.

例1中we acted连续重复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读起来稍微轻一些,但第二次语气要重一些,有效连接了两句话,实现了词汇重复的跨句衔接功能。

例2.Sometimes we fail to hear or heed these voices offreedom because to us the privilege of our freedom is such an old,old story.

old在此处连续重复,后一个要比前一个在语气更重一些,强调美国人民一直享有自由的特权,有效地衔接了原因状语从句,实现了词汇重复的句内衔接功能。

间隔重复(distant repetition),是指重复出现的语言单位之间有其他成分存在,彼此相隔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选取语篇中间隔重复共有53次,如:

例3.Its vitality was written into our own Mayflower Compact,into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in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into the Gettysburg Address.

通过重复使用into说明这种生命力是扎根在美国的历史之中的,从而衔接了整个句子,实现了词汇重复的句内衔接功能。

例4.In Washington’s day the task of the people was to create and weld together a nation.

In Lincoln’s day the task of the people was to preserve that Nation from disruption from within.

In this day the task of the people is to save that Nation and its institutions from disruption from without.

day,task使得语篇重点突出,引人入胜,充满力量。多次重复有效地衔接了从过去到当时各个时期的责任和目标,实现了词汇重复的跨句衔接功能。

2.按语言单位的大小划分。从语言单位的大小来看,韩礼德认为词汇重复出现的成分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者是一个小句。选取语篇中单个词的重复共出现了41次,短语重复出现了10次,小句重复共出现了8次。如:

例5.We know it because,if we look below the surface,we sense it still spreading on every continent –for it is the most humane,the most advanced,and in the end the most unconquerable of all forms of human society.

例5中we和most间隔重复了3次,整句话通过we让听众真切的感受到国家的利益与自身紧密相关。most强调了民主是最人性化,最先进,最不可战胜的。两词的重复使用是整个句子衔接紧凑,实现了句内衔接功能。

例6.A nation,like a person,has a body –a body that must be fed and clothed and housed,invigorated and rested,in a manner that measures up to the objectives of our time.

A nation,like a person,has a mind –a mind that must be kept informed and alert,that must know itself,that understands the hopes and the needs of its neighbors.

And a nation,like a person,has something deeper,something more permanent,something larger than the sum of all its parts.

例6中a nation,like a person在段落之间重复出现了3次,强调一个民族就像人一样,不仅有身体,有大脑,还有更深更远的东西。两个短语的重复出现有效地衔接了段落之间的逐层递进关系,实现了词汇重复的跨句衔接功能。

例7.But it is not enough to achieve these purposes alone.It is not enough to clothe and feed the body of this Nation,and instruct and inform its mind.

例7中it is not enough重复出现两次,此小句的重复让美国民众获悉他们当前对国家肩负的责任不仅在此,更唤起了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保卫国家的责任意识。it is not enough的重复连接了两句不同目标意义的话语,实现了跨句衔接功能。

四、结语

论破折号的语篇衔接功能 篇4

【关键词】破折号 语篇衔接功能 零转换 必要转换

一、破折号的语篇衔接功能

衔接关系是指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这是哈桑和韩礼德的观点。于《语篇衔接与翻译》一书中,胡明亮曾提出过语篇的八种衔接手段,并指出标点符号位居第五位。标点符号的语篇衔接功能对于整片文章的正确理解以及在翻译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有助于其更好的理解原文,更好的完善译文。本文将举例分析破折号的语篇衔接功能。

二、英汉破折号的转换译法

胡壮麟认为之所出现标点符号的替代或直接发挥词汇连接的功能,是因为标点符号与语篇密切相关。下面将从衔接的角度分析破折号的语篇衔接功能,并探讨其翻译策略。在翻译时,有零转换和必要转换两种转换方法。

1.零转换。零转换是指一个标点符号在原文和译文中的作用功能大致相同时,翻译时不用做任何变动。英汉破折号的基本用法相似,衔接功能也相似,都具有引述、解释说明、修饰成分,分说及补充说明成分等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破折号翻译可以对等零转换。例如:

Merry Christmas you all—with all my love.

祝你们全体圣诞快乐—以我全部的爱。

此处的破折号都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不用做任何转换,其观点也可表达准确。

Prospects for the New Century—Comments upon the Show of Ink Paintings at the First Jiangsu Art Fair

新世纪前瞻—首届江苏美术节中国油画大展评论。

此处汉英句中的破折号都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所以不用做任何转换。

2.必要转换。一些情况下,在翻译时,英汉两种语言的标点符号需要做适当的变换,主要在于其在用法和数量上存在差异。

(1)转换为语言文字。破折号在某种情况下能表达一些词语的意义并发挥其语篇衔接功能,因此在汉译中,为了实现译文的信达雅,流畅自然地表达原文的意义,译者可以将破折号转换为语言文字。

Some scientists think that all matter was made up of the same four elements—eatth,fire,air and water.

一些科学家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四种同样的元素构成,那就是土,火,空气和水。

He miss that beautiful and charming woman—his mother.

他非常想念那个迷人的女人,那就是他妈妈。

两个句子在英译汉时,都将破折号翻译成了“那”字,以便准确表达目标语的意义。

(2)转换为其他标点。英汉破折号在一般情况在表示对前一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时,二者之间的衔接关系属于详述,互译中为了有恰当的表达这种关系,常用其他标点符号来连接,如:逗号,句号,省略号等,将原句的逻辑关系和信息层次表达的更明白。

What sets the pi calculus apart from earlier calculi is that the scope of a restriction—the program text in which a channel may be used may change.

Pi预算与早期计算的不同之处在于,限制的范围(即可以使用通道的程序文本)可能发生变化。

英译汉时将源语的破折号翻译成了目标语的括号,起说明解释作用,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目标语。

He said:“Mom,you dont need to—”

他说:“妈妈,你用不着……。”

英译汉时将源语的破折号翻译成了目标语的省略号,都表示省略的意思,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目标语。

三、结语

在中西语言文化中,有很多地方是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因此,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正确运用语言和标点符号技巧,使得译文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当同一标点符号在英语和汉语中用法完全一致时,我们可以采用零转换的方法;当英汉两种语言的标点符号在用法和数量上存在差异时,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转换方法,即转换为语言文字或转换为其他标点符号。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0.

[2]胡明亮.语篇衔接与翻译[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3]贺桂华,胡仕贵,龙丽丽.英汉标点符号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及其翻译技巧[J].邵阳学院学报,2011.

语篇衔接连贯与翻译 篇5

衔接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语篇是自然语言语义上的一个统一体, 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 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体现语篇表层的语言结构关系, 表现句子之间在语言形式上的粘连性, 是语篇的谋篇机制。韩礼德等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 指语篇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当语篇中的某一部分的理解依赖于另一部分时, 这两部分就产生了衔接关系。因此衔接是跨越句子界限的, 其作用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 帮助实现语篇的连贯。一般地, 衔接手段有五类: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前四类为语法衔接手段, 后一种是词汇衔接方式, 各衔接手段将语义上相互依赖的语篇组成成分连为一体。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 衔接手段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进而对翻译产生一定影响, 翻译过程中应做适当调整。

二、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

译者不同于一般读者, 他承担着对原作进行传达的任务和义务。不同语言的衔接手段各有不同, 对原文衔接手段的认识, 并不必然导致译文衔接手段的得体, 因此译者对原语和目的语的衔接手段都要有深入的了解。

从语句衔接方式来说, 英语多用“形合法”, 即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接词语将句子 (分句) 衔接起来, 而汉语多用“意合法”, 即靠意义上的衔接而不要一定依赖连接词语。因而, 英语多连接词语, 而且这些连接词的出现频率也非常高。汉语中虽然也有一些连接词, 但在表达中, 人们常常表现出一种少用或不用连接词的趋势。在语法上, 英语语法是显性的, 而汉语的语法则属隐性。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 许多逻辑关系靠意义来表达, 语法处于次要地位。汉语的省略只求达意, 不考虑语法甚至不考虑逻辑汉语最常用的省略是主语的省略, 谓语的省略较少。英语中的省略多数伴随着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可以从形式上看得出来。汉语替代的频率低于英语, 汉语往往用原词复现的方式来达到语篇的衔接。英语的照应多用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而汉语常用零式指代和名词的重复。

三、衔接的手段

汉语篇章中的连贯关系大多依赖于隐性的衔接手段。相比之下, 英语却在很大程度上运用显性的衔接手段来创造语篇的连贯。现代汉语源自于宋、元以来的白话文, 其句法以“散”著称。不过汉语“形散神不散”, 句子结构虽灵活、松散、短小, 句子与句子间的语义关系却仍然明了, 但不是凭借形式或逻辑上的用语, 而是凭借作者或主体的意念、意识流。英语却是讲求“形合”的语言, 其段落篇章的连贯和流畅都依赖于显性的衔接手段。英语注意结构的严谨, 不论是句子还是语词都要求体现清楚的逻辑关系。

3.1、照应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 它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也就是说, 语篇中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由于照应与语言的语法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照应衔接手段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运用。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重语篇的内在逻辑关系, 而不重表层形式的连接, 所以, 汉语中各种照应衔接手段常常呈隐性状态。相比之下, 英语是语法型语言, 各种句式有其严谨的表现形式, 注重用表层语言形式传达句子的语义内容。因此, 英语的照应衔接手段在汉语中常表示为零式照应或其他衔接手段翻译时, 应理清原语语篇的指称关系, 并根据汉英不同的指称衔接特点, 在译文中合理构建衔接框架, 重现原文的照应关系。

3.2、省略和替代

省略指篇章句子中一些基本结构成分的缺省, 但这些缺省成分通常可以在语境中找到。于是, 省略便利用词项空缺的方式达到了上下文衔接的目的。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取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 以简约达意, 避免重复。省略和替代都是为了更好地衔接上下文。从英汉对比来看, 汉语中常省略主语, 英译时需添加主语;英语却常省略动词, 留下主语与助动词, 汉译时, 需要把英语中省略的动词复现出来, 或用替代的方式表现出来。

3.3、连接

连接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 又称逻辑联系语 (黄国文, 1988) 。通过使用各种连接词语, 句子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可以明确表示出来。连接词语既可以是连词, 或是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介词及其短语, 也可以是分句。由于英汉语言体系的差异, 英语中使用连接词语的情况有时多于汉语, 汉语小句之间的关系并不全通过连接词语向读者表示, 因此, 翻译时译者应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 注意运用逻辑联系语加强句子之间的衔接, 显现各种语义关系。

3.4、词汇衔接

语篇中的一些词语相互之间存在着语义上的联系, 词汇衔接就是通过词语选择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语义链, 从而建立篇章的连续性。同现关系是指词汇在某一语篇中共同出现的语言现象, 在一定语境中意义上有联系的词会出现在同一语义场, 语篇中各句子通过这些关系词汇相互联系起来, 使得对一个句义的解读必须依赖其他句子, 从而构成衔接。复现关系是

指通过词语的重复、同义、近义、上下义和广义等关系使语篇粘连。比较起来, 汉语倾向于多用重复手段, 而英语则较多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及其他衔接手段体现衔接关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 语篇的衔接手段对于翻译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两种语言在构建语篇连贯上的差异, 尽量摆脱源语在结构和用语上的限制。译者如果囿于源语的束缚, 就会使译出的文字带上源语的语法和语义结构, 使读者产生误差, 致使语句不畅、意义令人费解。源语对译者能进行干扰, 是因为其汉语水平一般高于英语水平, 使汉语的表层结构先入为主而给读者带来束缚。在汉译英的过程中, 唯有充分了解和熟悉目的语的形式特征, 方能摆脱这一拘囿, 译出好的文字。

摘要:英汉语篇中常用的衔接手段有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由于英语具有形合的特点, 而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 因此有必要探究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篇衔接和连贯。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翻译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d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词汇衔接与语篇连贯初探 篇6

关键词:词汇衔接,语篇衔接,复现,同现,文本解读

语篇的衔接手段涉及语音、词、短语、句子、篇章等多个层次的连接问题。词汇衔接在语篇衔接中占百分之四十,是语篇的有形网络,直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对语篇的连贯起重要作用,同时强化语篇的主题。对词汇衔接的研究将极大推动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并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和解读。

一、衔接的定义

1976年Halliday与Hasan将其定义为“语篇中某个语项的解释需要依赖(或参照)其中的另一语项”。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它和语义系统的其他成分一样,需要通过词汇语法系统来体现。一部分的衔接形式由语法体现,而另一部分则由词汇体现。

二、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分为两大类: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location)。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占篇章衔接纽带的40%左右。Hoey指出,衔接在很大程度上是词汇关系而非语法关系的产物,词汇关系是唯一有系统地构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方式,词汇衔接是创造篇章机制(texture)的主要手段。

(一)复现

一个语篇对指同一个所指语项的重复,就是人们所知的复现。它是一种词汇衔接手段,可分为四种: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下义词、泛指词。

1.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Everyone shows his politeness.Everyone smiles and bows.But beneath this courtesy, I detect their deep breath of moral feeling.

3. 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4.I don't care how humble my position is, so that I can only do some good, which will be something.

例1通过重复三次漓江的水,把几个分句联系到一起,使句子意思相连。漓江的水得到强调和突出,中心意思得以确立。这样,使句子前后照应,使水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深刻印象。

例2 politeness和courtesy形成同义接应关系,使语篇前后呼应,连成一体。

例3上义词“猫”和先行词“白猫,黑猫”在指称或意义上具有“蕴含等同”关系,上义词“猫”具有回指的功能,回指先行词“白猫,黑猫”。通过发掘出上下义词在语篇中具有回指的功能,推论出上下义词和其先行词在语篇中具有衔接的关系。

例4 something为泛指词,语篇中适当使用概念词语可以避免重复冗余。

(二)同现

在语篇中,围绕着一定的话题,一定的词就往往会同时出现,而其他一些词就不大可能会出现或根本不会出现。同现的词语互为语境,相互期待,相互选择。词汇的共现关系包括反义关系、互补关系等。

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Why are you just standing there?Have a seat, please.

例1构成反义关系,可使语义程度区别开来,一去一来,一枯一青,一谢一开形成反义关系,构成鲜明对比,使行文既富有曲折变化,又一气呵成,促进语篇衔接,语义贯通。

例2构成互补关系,非彼即此或非此即彼,stand和have a seat形成一对互补同现,这样表达效果鲜明,突出行文的目的性。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语篇中词汇衔接的分析,明确了词汇衔接的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语义联系基础上,有助于正确辨认和运用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提高语篇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Halliday&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Hoey, M.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英汉替代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篇7

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定义语篇为: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衔接属于语篇的一个重要范畴。韩礼德等人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 指语篇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当语篇中的某一部分的理解依赖于另一部分时, 这两部分就产生衔接关系。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划分, 衔接手段大致可以分为照应 (reference) , 替代 (substitution) , 省略 (ellipsis) , 逻辑连接 (conjunction) , 和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着重讨论英汉语篇主要的衔接手段———替代。

2 替代的衔接功能

朱永生等人在《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中指出:替代 (substitution) 指的是用替代形式来取代上文中的某一成分。在语法和修辞上, 替代被认为是为了避免重复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语言手段。在语篇中, 由于替代形式的意义必须从所替代的成分那里去寻找, 因此替代起着不可忽视的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替代的衔接功能体现在句子的层面上和语篇的层面上。在日常使用的句子中, 通常存在很多相同的信息点, 为了避免这些信息点的重复, 替代现象就常有发生。例如:Unemployment problem is an serious one in our society在本句中为了避免重复, 用替代词one替代problem, 使句子读起来很紧凑。在语篇层面上, 为使句群前后的意义紧密相连, 我们同样更多的发挥替代的衔接功能。总之, 使用替代这一手段, 可以使句子内部及句群即语篇上下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 语篇中的替代关系同时构成了语篇的衔接功能, 并以此使替代具有语篇的衔接功能。

3 实例分析对比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 (1976) 的划分, 替代可分为名词性替代 (nominal substitution) , 动词性替代 (verbal substitution) , 和小句替代 (clausal substitution) 。将试着用英文, 和中文的一些句子进行语篇替代衔接对比。

3.1 名词性替代

名词性替代指的是可充当名词词组中心词的替代词取代另一个名词词组。在英语中常用代词、名词或词组代替重复出现的部分, 从而避免重复连接上下文。在含有替代形式的句子里, 只有从上下文寻找替代的主题部分才能更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意思。

例1: (英) Let me have the brush———the big one.

(汉) 把画笔给我———大的那支。

例2: (英) Thus the teacher began to give me human dimensions, though not perfect ones for an eighth grader.

(汉) 就这样, 这为老师开始用人的标准对待我, 虽然这样的标准对一个八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不完全的。

在英语中, 常见的名词性替代词有one, ones, 和the same。其中one表达单数意义, ones表达复数意义。正如例1 (英) 中所示, “one”替代前面所提到的“brush”。例2 (英) 中“ones”替代“human dimensions”。那么one和ones只能替代可数名词, 而不可数名词一般是没有替代形式的。韩礼德和哈桑认为, 对于不可数名词而言, 唯一可能的替代形式是零替代。而实际上零替代是一种省略现象。在汉语中替代词多见为“的”, 类似于英语中的one。在例1和2 (汉) 中可以看到, “大的”“这样的”。分别替代前面提到的信息“画笔”和“标准”。

英汉在名词性替代上最大的区别在于, 英语“one”有单复数变化, 而汉语中的单复数变化不是通过此的变形而表达的。英语中还有一个常用的替代词same, 常与定冠词the一起使用。

3.2 动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指的是用动词性替代词曲替代动词词组。英语中可以替代动词词组的替代词为“do”。汉语中的替代词常见的有很多“来”, “干”, “做”, “弄”等。

例3:Those who don't study hard must stop teasing those who do, the bright kids with thick glasses.

例4:“Gibe him an audition”, Ronnie said.They did.

例5:A:谁去擦擦车?B:我来吧。

例6:A:饭准备的怎么样了?

B:早弄好了。

在例3中, 替代词do替代上文中的“study hard”, 在例4中, 替代词do替代上文“Give him an audition”这个动作。使用替代词do可以使英语句子读起来更紧凑, 避免了重复, 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那么在汉语里我们看例5中的“来”, 例6中的“弄”也起到了替代作用, 分别替代前面提到的“擦车”和“准备饭”这两个动作。汉语的这种替代使用多用于口语化, 使句子简洁明了, 信息突出。

3.3 小句替代

小句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来取代小句, 英语中常用的小聚替代词有so和not, 分别表示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

例7: (英) “Happy are the painters, ”he had written in his book Painting as a Pastime, “for they shall not be lonely.Life and color, peace and hope, will keep them company to the end of the day.”And so it was for myfather.

(汉) “画家是幸福的, ”他在《作为娱乐的绘画》一书中写到:“因为他们不会感到孤独。光线与色彩, 宁静与希望将会伴随他们一生”。对我父亲来说也是如此。

例8: (英) “I guess so”I replied tentatively.

(汉) “我猜是这样的”, 我迟疑不决的答道。

在例7和例8的英语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so替代前面提到的小句子。如果执意要重复书写前面的句子, 那么句子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拖沓的, 重复的。使用替代词后可以使句子清晰明了。在汉语中我们常使用表达肯定意义的替代词“这样, 这么, 如此, 是”等。在例7和例8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语的使用习惯, 但是英汉在这上面有不同的地方, 英语有否定意义的替代词如:not, 而汉语却没有, 在汉语使用中可以在句子中直接否定替代词来实现否定意义, 如“不这样, 不这么, 不是, 不然”等等。

4 结论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衔接手段, 即使相同的衔接手段使用的重点也不一样。英语中, 替代是非常重要的衔接手段, 不仅体现在句子内部, 更体现在语篇上。为了实现语篇的整体化, 替代可以使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紧密, 避免重复的出现, 更加突出信息。而汉语中虽然也有替代现象, 可是多用于口语, 使用率低。汉语与英语正好相反, 为了突出信息点, 通常要多次重复某一个信息, 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我们只有了解并掌握英汉这两个语言的使用特点, 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准确的使用这两种语言。

摘要: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 而替代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衔接理论进行了英汉在替代这种衔接手段上的功能对比, 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英汉语篇衔接在替代方面的共性与差异。

关键词:语篇,衔接,替代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d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齐丹媛, 张文英.英汉替代的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技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3) .

语篇的衔接连贯与语境的关系 篇8

一、语境的分类

根据语境的内涵, 把它分为上下语境文, 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种。

1、上下文

上下文指语篇的内部环境, 即口语中的前言后语, 书面语中的上句下句, 上段下段。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是指言语行为的实际情景, 包括交际的参与者、时间、地点、交际正式的程度、话题、交际的媒介、参与者的身份等因素。

3、文化语境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人情、风俗、习语和价值标准。因此, 对语篇的真正理解还需联系最高层次的语境, 即历史文化的语境。

二、衔接、连贯与语境的关系

要具体说明衔接、连贯与语境的关系, 首先以下组例句为例:

1.Do you know Tom?He came to see me this morning.

2.Grandfather died ten years ago.I shall have dinner with him tomorrow.

3.The half-back shot a goal.The whistle blew.

4.Tua:Peckie refused again.

Nils:Oh damn.Where are the gloves?

例1符合了衔接规则, 语篇连贯;例2符合了表面的衔接规则, 但语言内容不连贯;例3缺乏衔接标志, 但可依靠球类游戏规则知识将两句意义加以贯串;例4表面看不衔接, 但语义连贫, 它是Enkvist (1977) 引用的一段发生在他自己家里的对话, 当时的语境是:Peckie这只猫急需打青霉素, 但它却总不肯, 所以要给它打针首先需戴上手套, 以免被它抓伤。可见, 对知情人来讲, 它是最简洁明了的表达。

由此可见, “衔接”与“连贯”虽然有着相同的词根“cohere", 但在内涵上却有所不同。这也表现在形容词形式上的不同, 两词所对应的形式分别为“cohesive”和“coherent”。衔接所要实现的是语言的表层形式和陈述内容之间的关系, 而连贯则有赖于语篇产生的语境知识。由于语篇的连贯是听话人根据语境信息从而掌握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 听话人对语篇理解得越透彻, 就越能掌握语篇的连贯性 (Stubbs) 。以上说明了, 语篇可能既衔接又连贯, 又可能连贯而不衔接, 也可能衔接而不连贯。而语义连贯却不衔接的就要依赖听话人对语境信息的掌握和理解。即语篇中词汇、语法的衔接成分越多, 语篇的语境依赖性就越弱;词汇、语法的衔接成分越少, 语篇的语境依赖性则越强。

三、语境的功能

语境最重要的两种功能为:

1、制约功能

是指语境对于语言研究及应用所起的制约作用。正是由于这种功能, 人们在具体言语交际中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言语表达方式进行交际。例如下列句子可以请求 (要求) 对方做某事:

1) Would you please hand me the book?

2) Will you please hand me the book?

3) Could you hand me the book?

4) Can you hand me the book?

5) Hand me the book.

它们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要受到谈话正式程度的制约, 这5例的正式程度从强至弱。又如英国诗人P.B.Shelley (1792-1822) 在“Ode to the West Wind’’一诗的末尾写道: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此诗是作者于1919年秋天一个傍晚在一片树林中遇上风暴, 有感写成。由即时的语境—“奔放的西风”联想到背景的语境—1815年欧洲神圣同盟组成之后复辟势力的猖撅, 从而预言革命风暴的必然到来。在诗的最后, 诗人以坚定的信心, 使用了修辞反问的手法, 从而取得了比陈述更有力的强调效果。

语境的制约功能并不是绝对的。人们在具体交际中有可能违背语境的约束。

2、解释功能

是针对读者、听话人及语言分析者而言的, 是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某些语言现象的解释及说明能力。

“情景义”又叫“语境意义”、“语句义, ’“或“说话者之义”, 是指由情景而产生的语义。如A对B说:“你真行!”根据不同的具体情景, 它可以解释为赞扬或者讽刺。再如A对B说:“Hand, please!”如果当时B是把手放在A身上或者某物上, A是要B把手拿开, 否则则是要B把手放过来。

由此可见, 脱离了具体场合, 我们只能对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意义的可能性作出推测, 却难以从中确定它们所传递的具体意义。

综上所述, 衔接与连贯有一定的联系, 但并不是必然的, 无论语篇的语境依赖性强还是弱, 只要语篇适合情景的需要, 都为连贯的语篇。然而, 解释语境依赖性较强的语篇则需释者掌握与语篇有关的、讲写者又没有用言语明确表达的交际双方共知的知识, 包括背景、情景、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而解释语境依赖性较弱的语篇则主要依赖于释者对语篇本体的理解。换言之, 研究语篇的连贯性需要把语篇与其产生的相关情景及它在情境中的作用相互联系起来。

摘要:语境是使用语言时的思维的背景依托, 语言各成分之间的街接性并不保证语义的必然连贯, 而语篇的连贯结构则是由具体的上下文、文化语境及情景语境来决定的。

关键词:衔接连贯,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制约功能,解释功能

参考文献

[1]胡杜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2]陈治安、文旭:《试论语境的特征与功能》, 《外国语》, 1997年第4期。

[3]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年。

语篇衔接模式 篇9

关键词:写作;语篇;衔接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11-006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Halliday and Hasan’s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textual cohesion in compositions written by 154 non-English majors of Chinese college freshman. It is found that mistakes frequently occur when students try to use cohesive ties, such as lexical cohesion, reference and conjunction. Author talks about what causes such mistakes and further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extual cohesion and textual teaching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Key words: writing, discourse, cohesion

1. 引言

平时在批改学生英语写作时,笔者感到难过的是,学生的作文虽然语法基本准确、句子基本通顺,但是结构松散、重点不突出、条理欠清晰、层次不分明、缺乏逻辑性。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善于使用衔接手段,没有把文章看成一个前后衔接的整体,换而言之,即不具备语篇意识。

在写作中,语篇意识可以有多方面的体现,而最为突出的,就是衔接手段的使用。然而英语和汉语在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上并不完全相同,英语语篇在结构形式上排列有序、衔接严谨、脉络明晰,可汉语语篇在结构形式上往往缺乏显性的连接手段。(姚勇芳,2000)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能够认识到英汉两语在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差异,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各种衔接手段,书面表达将更加连贯,质量将更高。

2. 语篇衔接理论

在语篇分析领域,Halliday和Hasan对英语语篇中的衔接现象所做的研究对语篇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般认为Halliday和Hasan(1976)的Cohesion in English《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提出的衔接理论是语篇语言学的经典理论,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

Halliday和Hasan(1976:2)认为决定一套句子能否组成语篇的主要因素在于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关系,并以此产生语篇性。他们还认为“语篇的连贯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情景方面是连贯的,由此表现出语域一致性;在语篇本体上是连贯的,所以是衔接的。(Halliday & Hasan, 1976: 23)在此,我们只讨论语篇衔接手段。

Halliday(1976)把衔接形式分为五大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及词汇衔接等等。但是对衔接形式的划分,语言学家的意见略有不同。比如,McCarthy(1993: 56)和黄国文(1988:35)等把衔接形式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类,其中语法衔接实际上是Halliday提到的前四类。胡壮麟(1994: 1)把衔接手段分为四类:指称,结构衔接,逻辑衔接和词汇衔接。为了讨论方便我们采取了Halliday和Hasan的五分法。(张美芳,2005:137-138)

1)照应(reference):指语篇中一个成分是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如:①例1.Chinese people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three “golden-week” festivals. In these occasions they can have a happy reunion with their families.

2)替代(substitute):指用替代词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因此替代词只是形式,其语义要从替代的成分去索引。

如:例2.Should we continue to have the three “golden-week” festivals? I think so.

3)省略(ellipsis):指的是把语篇的某个成分省略,它的使用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语篇上下文衔接紧凑,被省略的成分要借助上下文才能理解。

如:例3.Is there any absolut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No!

4)连接(conjunction):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连接成分往往是一些过渡性的词语,表示时间、因果、转折、条件等逻辑上的联系。

如:例4.The majority of people think it necessary to continue these festivals to relieve pressure from work, to slow down the quick social pace. Moreover, they might benefit the economy as a whole.

5)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有语义上的联系,或词语重复,或由其它词语代替,或共同出现。

如:例5.Nowadays, people tend to overwork themselves. The heavy workloads exhaust them and they yearn for a vacation.

3. 衔接手段误用缺损的实例分析

在一次课堂作文的练习中,154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第一学期末)以“Should we continue to have the three ‘golden-week’festivals?”为题,在30分钟内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黄金周的由来;2)人们要求取消黄金周的原因;3)你是否赞同取消,理由是什么?本文试以这一作文考题为例,评价分析学生对衔接手段的使用。

以下是摘自学生作业的句子以及笔者对其衔接手段的评价分析:

3.1 照应的误用

例6. Secondly, people are willing to spend money on their vacations. Because it can help increase the economy and decrease the unemployment rate.

语篇衔接模式 篇10

Life of Pi是2001年出版的一部描述一名印度男孩Pi在太平洋上与成年孟加拉虎同船而撑过二百二十七天的生存故事, 作者为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 (Yann Martel) 。本书获2002年度英国布克奖, 2012年由李安所执导的同名电影上映。

1 作品简介

1.1 第一部分:成人Pi回忆他的童年

为了纪念一个在法国名为皮辛·墨利多 (Piscine Molitor) 的游泳池, 父母给他取名为皮辛·墨利多·帕帖尔 (Piscine Molitor Patel) 。由于Piscine发音听起来接近英文发音的“尿尿 (Pissing) ”, 他的同学们取笑他, 给他取了一个“尿尿”的绰号。受够了同学取笑的他, 在中学时期改称自己为Pi (即圆周率) 。他的父亲在本地治里 (Pondicherry) 拥有一间动物园, 在童年期间, Pi了解了一些动物行为, 同时父亲也提供给他富裕、舒适的生活。Pi从小在印度宗教中洗涤, 但是在14岁的时候, 因缘巧合之下, 他接触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他单纯地只想要爱神, 因此开始依附、追随着三种宗教。

1.2 第二部分:太平洋上的漂流

后来, 由于政治上的一些纷扰, Pi的家人决定移民到加拿大。带着一些动物园的动物, 搭着一艘日本货物船, 他们踏上了从印度到加拿大的旅程。但是出海才不到几天, 货船遇到了暴风雨沉船了, 他的家人也在船难中死去。恢复意识后的Pi发现自己跟一只斑点鬣狗、一只受伤的斑马、一只猩猩和一只成年孟加拉虎在一艘小救生艇里。

斑点鬣狗杀死了斑马和猩猩, 名叫理查德·帕克 (Richard Parker) 的孟加拉虎杀死了斑点鬣狗。惊慌的Pi利用了一些能够漂浮的器具, 制造了一个小的漂浮筏, 用绳子把漂浮筏跟小救生艇系在一起, 然后逃到小漂浮筏上。Pi给理查德·帕克捕鱼吃并收集喝的淡水, 也同时尝试各种方法来制约它。后来, 理查德·帕克习惯了Pi的存在, 他们从此在船上共同生存。

之后, Pi发现一个岛屿, 岛屿上住了许多狐獴, 可这座岛是食人岛。Pi很快离开了那里。227天后, 救生艇被冲上了墨西哥海岸, Pi获救, 理查德·帕克头也不回的走入了附近的丛林。

1.3 第三部分:墨西哥托马坦镇医院

两位来自日本交通部的官方人员前来调查沉船原因, 当Pi讲述他与动物共存的故事后, 他们觉得这个故事不可信, 所以Pi告诉了他们另外一个版本──当人在极端环境下失去人性之后的版本──Pi跟另外三个幸存者在救生艇上:轮船的厨师、断了一只腿的船员、和Pi的母亲。厨师杀了船员跟Pi的母亲, 把他们俩切成一块一块来当做食物跟诱饵, 而后Pi杀死了厨师。连接起了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斑点鬣狗是轮船的厨师、受伤的斑马是船员、猩猩是Pi的母亲、而那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则是Pi本人。不寒而栗后, 两位日本官方人员选择了第一个故事。

2 衔接理论的发展历程

语篇衔接理论是现代篇章分析理论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Halliday在1962年首次提出了衔接的概念。1976年, Halliday和Hasan出版了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 系统的研究了英语语言系统中可用来建构衔接关系的语料,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此书中, Halliday&Hasan认为, 衔接是一种语义上的概念, 他们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语篇中并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间的联系” (The concept of cohesion is a semantic one;it refers to relations of meaning that exist within the text, and that define it as a text) 。

Halliday和Hasan区分了五种衔接手段:照应 (reference) 、替代 (substitution) 、省略 (ellipsis) 、连接成分 (conjunction) 和词汇搭配 (lexical cohesion) 。1985年, 在Halliday和Hasan的专著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语言·语境·语篇》) 一书中, Hasan把衔接概念的涵盖范围由非结构衔接扩展到了结构衔接。结构衔接包括平行对称结构、主位述位结构、已知信息—信息结构。非结构衔接又分为成分关系衔接和有机关系衔接。成分关系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词汇衔接。有机关系包括连接关系、相邻对、延续关系等。

l994年, 胡壮麟出版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 提出了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多层次思想,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衔接的范围。从宏观上讲, 语篇内部的衔接机制通过Halliday, Hasan和胡壮麟三位专家的研究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张德禄继三位专家之后增加了外指衔接机制, 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中去寻找所指项的显性衔接机制和隐性衔接机制, 从而对语篇内部的衔接机制做了有益的补充。

3 小说Life of Pi中的衔接手段及作用

3.1 照应 (reference)

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也就是说, 语篇中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来看, 照应可以分为两种:外指 (exophora) 和内指 (endophora) 。根据Halliday&Hasan (1976) 的划分, 照应可分为人称照应 (personal reference) 、指示照应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和比较照应 (comparative reference) 。

3.1.1 人称照应

例1) :I never had problems with my fellow scientists.Scientists are a friendly, atheistic, hard-working, beer-drinking lotwhose minds are preoccupied with sex, chess and baseball whenthey are not preoccupied with science.

小说第一章里Pi讲述自己在多伦多上大学主修动物学和宗教学时的经历, 这句话表明他虽然信仰宗教, 但并没有和科学发生任何冲突, 并认为那些科学家们在不工作的时候也和普通人无异。这段话中出现的人称照应有whose、they来回指scientists.避免了重复。

3.1.2 指示照应

用指示代词或相应的限定词以及冠词等所表示的照应关系叫做指示照应。

例2) :“It was a pool the gods would have delighted to swimin.Molitor had the best competitive swimming club in Paris.There were two pools, an indoor and an outdoor.Both were as big assmall oceans.The indoor pool always had two lanes reserved forswimmers who wanted to do lengths.The water was so clean andclear you could have used it to make your morning coffee.”

这段话来自第三章里Pi回忆自己童年时候的往事, 他的名字就来源于一座巴黎最豪华的游泳池的名字, 他父亲的朋友深情的描述了这座无与伦比的游泳池, There来回指这座泳池, Both来回指indoor pool and outdoor pool.这样的指示可以使语篇的意义衔接。

3.2 替代 (substitution)

替代指的是语篇中的某一个成分被替代词所取代。替代词的语义要从所替代的成分中去寻找, 所以替代词只是形式。替代可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

例3) :But I don't insist.I don't mean to defend zoos.Closethem all down if you want (and let us hope that what wildlife re-mains can survive in what is left of the natural world) .I know zoosare no longer in people's good graces.Religion faces the same problem.Certain illusions about freedom plague them both.

这是小说第四章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 Pi说人们普遍认为把动物关进动物园是不道德的, 但实际上动物们更愿意待在动物园里。最后他表示自己不是为动物园辩护, 他知道动物园已经在人类那里丧失了好感, 而宗教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所以本段话中the same problem来替代前面的no longer in people’s good graces来表示强调。

3.3 省略 (ellipsis)

省略是指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去掉, 可避免重复, 突出新信息, 使表达简练、紧凑、清晰的一种语法手段。由于省略的成分往往可以从上下文中去寻找, 因此, 省略具有语篇衔接的功能。

例4) :If you went to a home, kicked down the front door, chased the people who lived there out into the street and said, "Go!You are free!Free as a bird!Go!Go!"—do you think they wouldshout and dance for joy?They wouldn't.Birds are not free.The peo-ple you've just evicted would sputter, "With what right do youthrow us out?This is our home.We own it.We have lived here foryears.We're calling the police, you scoundrel."

这段话是作者打的一个非常幽默而生动精彩的比方, 人也是动物, 如果你把人们从自己的家里赶出去说:走吧!你们自由了, 像小鸟一样自由, 走!走!人们不会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而是会把你大骂一顿, 并叫来警察。这里的They would n’t后面省略了shout and dance for joy.避免了重复, 使文字简洁。

3.4 连接 (conjunction)

语篇中的连接指相邻句子 (群) 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运用连接性词语表达不同成分之间具有何种逻辑关系的手段, 从而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 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 (胡壮麟, 1994:92) 。

例5) :Really, your story can only be great.But it all adds upto nothing.In spite of the obvious, shining promise of it, therecomes a moment when you realize that the whisper that has beenpestering you all along from the back of your mind is speaking theflat, awful truth:it won't work.An element is missing, that sparkthat brings to life a real story,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history orthe food is right.Your story is emotionally dead, that's the crux of it.

这部小说亦真亦幻, 这段话是作家在写这部小说前的一段心路历程, 他曾经构思了一部小说, 故事发生在葡萄牙, 作家准备了很长时间, 但是到最后却发现缺乏了最重要的东西——灵魂。所以这部小说不会好看。这里的连接词But、In spite of、regardless of来表明作者的失望之情, 使表达简练、紧凑、清晰。

3.5 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词汇衔接主要是通过重复、同义词或反义词、搭配等词汇手段来体现语篇的语义联系。

3.5.1 重复 (repetition)

重复指的是某个语言成分多次出现的现象。

例6) :There were many seas.The sea roared like a tiger.The sea whispered in your ear like a friend telling you secrets.The sea clinked like small change in a pocket.The sea thundered like ava-lanches.The sea hissed like sandpaper working on wood.The sea sounded like someone vomiting.The sea was dead silent.

这段话出现在第七十八章, Pi和理查德·帕克在海洋上漂流了很多天, 每天看到的除了天空就是大海,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 大海在他眼里逐渐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偶尔狂暴, 偶尔温柔, 偶尔美好, 偶尔恐怖, 这段话不断重复The sea深刻表达了Pi生活的非常单调孤苦, 令读者感同身受。

3.5.2 同义/反义 (synonymy/antonymy)

值得注意的是, 近来西方有些语言学家已经放弃了词性一致这条原则, 认为只要两个词在概念意义上相同或相近, 即使词类不同, 也可视为同义词。

例7) :Richard Parker has stayed with me.I've never forgot-ten him.Dare I say I miss him?I do.I miss him.I still see him in my dreams.

Pi在227天的海上漂流生活中逐渐对理查德·帕克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它最后头也不回的离开对Pi造成的心理伤害很大, 至今都难以释怀。所以这段话里有多个同义的重复来表示Pi难以割舍的心情。I do.I miss him.I still see him in my dreams.就是同义的不断重复。

3.5.3 搭配 (allocation)

搭配即词汇共现也具有联句成篇的作用。例8) :He was eight feet away.His mouth was half open, a fishwing dangling from it.His back became rounder.His rump wriggled.His tail twitched.It was clear:he was in a crouch and he wasmaking to attack me.

小说第八十章, 理查德·帕克为了争夺Pi手里的一条剑鱼而打算攻击他, 这里描述它的肢体语言非常生动, “rump”与“wriggled”, “tail”与“twitched”搭配非常恰当, 表述非常准确, 这些场景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头脑中, 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 结束语

通过运用衔接理论对小说中部分段落的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 衔接理论在英语小说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果读者对衔接理论有了充分的了解, 并能够把这个理论应用到所阅读的小说当中, 那么读者将会对小说的内容、结构及其精华部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能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语篇衔接手段在英文原版小说的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Yann Martel.Life of Pi[M].Mariner Books, 2003.

[3]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 2001.

[4]胡壮麟.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序[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 2003.

[5]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3.

[6]张德禄, 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 2003.

[7]周永红.衔接与连贯——语篇分析之核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8, 18 (3) .

上一篇:选题的专业性下一篇:音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