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复习(精选3篇)
散文复习 篇1
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坚决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是, 初中升学压力下, 为追求高分, 语文教师仍然采用题海战术, 师生负担沉重,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何在素质教育和选拔性考试之间找到契合点, 既推动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又培养他们的考试能力?笔者在初三语文教学中展开了基于典型题的教学设计研究。
“典型题”指教师讲课时用以阐明概念、命题、初步应用, 揭示其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开启学生思维、达成思维迁移的题目或材料。在教学环节中, 它能高效实现各环节的教学目的, 包括课堂导入环节中的“准备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课堂教学结束阶段的“总结性评价”。“基于典型题的‘初三散文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就是根据毕业班学生的典型学情和杭州市中考散文阅读命题方向, 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典型题, 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实施课堂教学的预设和实践, 解决学生散文阅读中的问题, 提高学生散文阅读技能的一种设计活动。其教学设计包括课前预设、课堂实践、课后反思, 具体流程如下:
一、分析典型学情
笔者执教两个毕业班, 初三刚接手时, 对班级学生进行了观察、访谈、检测、分析:80%的学生来自本地农民家庭, 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疏于管理;75%的学生为男生, 缺乏学习主动性, 学习基础薄弱;87%的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就散文阅读能力分析, 学生文本解读和解题能力普遍薄弱:50%左右的学生能大致读懂文章, 但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85%以上的学生未掌握散文阅读解题技巧。面对即将来临的选拔性测试任务, 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考试技能, 就需要借助典型题, 精讲精练, 引导学生归纳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法。
二、寻找典型题的依据
典型题的依据可以从《课程标准》《命题实施细则》和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寻找。通过分析上述纲要和考题, 笔者明确了“初三散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典型学情, 笔者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依托典型题展开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从词语特点、句式结构、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重点语句的作用, 培养学生抓住文本筛选重要信息、体验作者情感、分析形象的阅读习惯, 训练、提高学生准确表述答案的能力。
三、筛选典型材料, 设计典型题目
典型题的筛选、确定是教学内容选择的核心。从近三年的中考题中归纳, 散文阅读典型题型包括筛选信息题、赏析作品形象题、语言题、理解并概括写法作用题等。
从初中教材和历年中考散文阅读中, 笔者归纳出散文阅读典型材料的标准。其一, 文章文质兼美, 主题积极,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品质具有引导意义。其二, 文学作品有两类题材: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 (如《父亲是一条鱼》) , 多刻画人物的优秀品质, 塑造人物形象;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借景物抒写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如《向一棵树鞠躬》) 。根据散文阅读典型材料标准, 借助教材、教辅、杂志、网络等渠道选择典型文本, 设计典型题目。
笔者设计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复习课, 采取以下三个步骤筛选典型材料、设计典型题目:
第一步, 选择2010年中考散文阅读篇目《父亲是一条鱼》, 作为“准备性评价”的典型材料, 依托中考题, 展开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的复习教学活动。
第二步, 搜索、筛选适用于“形成性评价”的典型题目, 作为“形成性评价”或“诊断性评价”材料。叶莉的小说《小巷深处》, 写盲母含辛茹苦将养女抚养成人, 成长中养女一度嫌弃盲母, 最后在母爱的感召下悔悟的故事, 赞美了至深的亲情。故事情节曲折, 情感富有变化, 人物形象具有中国传统母亲的特性, 适合作为典型阅读材料, 与《父亲是一条鱼》进行对比阅读。于是, 围绕《课程标准》《命题实施细则》和《父亲是一条鱼》设计迁移性题目, 如下:
1.文章贯穿了“我”对家和盲母的情感变化。请根据文意, 用几个恰当的词语加以概括。 (4分)
2.下面的句子形象生动, 富有表现力。试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4分)
(1) 夏天, 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 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 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 日复一日, 竟成古铜似的颜色。
(2) 朦胧的泪眼中, 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 路旁那长长的小巷, 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 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3.文章第七、九段中写同乡的老婆婆,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4.请结合文意, 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4分)
第1题为筛选信息题, 要求学生从文中准确筛选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相关语句, 再整合成答案;第2题是语言赏析题, 要求学生抓住赏析角度, 从内容和情感、主题上评析其表达效果;第3题是分析写法作用题, 从主题、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表达作用;第4题是人物形象赏析题, 从文中找到事例加以概括, 归纳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第三步, 笔者从《2011精通中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中筛选、确定《盖房》一文作为备用典型题目, 视课堂教学实践情况而定, 或作为课堂教学“总结性评价”, 或作为课后巩固性训练题。
四、运用典型教学策略, 组织课堂教学
典型教学策略是教师为顺利、高效、巧妙地达到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典型学情而拟定的, 并足以产生实效的一系列语文教学措施或办法。它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是某一范畴内具体教学方式、措施等的优化组合。
1.激发策略。
激发策略以“变”为主, 实施时遵循“三精”原则:时机精当, 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呈现精彩, 多种形式展现最吸引学生的场景;内容精要, 采取最能启发学生的材料。本课运用激发策略, 既可以让静止的、死板的阅读内容活起来,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信心。如引入2010年中考散文阅读题《父亲是一条鱼》环节。师生共同完成散文内容解读和主题归纳, 然后由学生自行完成四道练习题。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巡视、展开个别指导, 同时搜集学生中的优质答案。在师生共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 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学生优质答案, 肯定优点, 指出需修改之处。此举既激发学生的自信, 又能帮助学生规范解题思路。
2.迁移策略。
迁移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小结, 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将刚习得的原理运用在与原先学习情景相似的新情景中, 解决新问题。运用迁移策略, 通过比较了解文本的异同, 掌握文本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提高思维的精确性和解题能力。基于典型题的教学设计, 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能力。如比较阅读环节。先引入中考题《父亲是一条鱼》, 师生共同完成文本解读, 分析解题思路, 形成解题技法;然后引入相似的阅读题《小巷深处》, 引导学生从题干表述、分值、答题思路上进行比较, 找到类同点。鼓励学生用《父亲是一条鱼》中归纳出的解题方法, 来解答《小巷深处》的阅读题。抓住学生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范例的作用, 促使他们积极反思, 引领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
3.养成策略。
通过“举一”达到“反三”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反思性阅读习惯。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以《反思笔记》为突破点, 有意识地加强记录, 从中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反思笔记》主要包括平时课堂笔记的整理、课堂作业的纠错两部分内容。课堂阅读中, 我们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及时摘记重点信息。如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出考点和解题对策, 教师板书, 学生形成笔记卡。
五、反思典型错误, 提升阅读技能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典型练习反馈, 师生都要有意识地加强反思: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练习的典型错误, 从中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掌握阅读能力;学生要对课堂典型题进行及时纠错, 形成反思性阅读习惯, 提升阅读技能。
散文复习 篇2
2013/11/20
主备:郁文
审定:李保国
散文专题复习————散文的结构
学习目标:
1、明确散文中特殊段落的作用、线索的作用和作者的思路。
2、通过例题,明确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3、实战演练,提升解题水平。
一、特殊段落作用:(2010全国卷)
大河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间,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教师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胜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半年一年久别不见,特别是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后,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唯熟知内情的人才知道每一座的源流、派别和历史。
当然,任何一处黄河渡口都使人激动。而大河家渡,不仅有风景的壮阔悲凉夺人心魂,而且有一般平和与自然,使人可以获得宁静。
几条土巷,攒尖般汇在一起,造成了集。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犄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菜,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拳头般粗壮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使船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颠簸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对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蒙蒙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杨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已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远托异国的逆旅归来,仿佛中我
又住进了他那院里。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玉米,院角有一个换水沐浴的棚子。
韩三十八今年应是80岁,明年若抱成个孙子名字正巧该叫韩八十三。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
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50年前他是马仲英的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他们捏着步枪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灭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我在有一年坐飞机去喀什,从舷窗里可以看清烈日下沙漠中的每一丛蓬蓬草。我觉得恐怖,飞机追著逃跑的人打,战争看来确实无美可言。
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不语、他从来不提及当年马仲英的神话,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为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逃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筏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走过私,闯过藏人地方。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撒拉妇人相遇。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人稳重如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
怪不得此地也有我们山东人。黄河就是家路,顺着黄河,能到济南,人这样一想,心就安静了。
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与其随波逐流学习肮脏,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
1992·11·北京 1.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语句(段)的作用。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由于是开头三段,自然是开门见山,奠定基调,引领下文,再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
答案:(1)引出本文叙写的对象“大河家”(2)交代了“大河家”重要的交通枢纽(3)表现了作者对“大河家”的依恋,从而深入到对祖国的依恋,为全文奠定了深深的思恋情调。
2.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克子。”综观全篇,两句话有哪些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该句处于文章中间段落,首先考虑其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语句,其上下行文紧凑,节奏激荡,而该句叙事和缓,可知该句使文章节奏跌宕起伏,富于变化。
答案:在本文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对“大河家”地理特点等介绍,开启下文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同时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即对“大河家的叙写来引发对人生态度及人世浮沉的深思
知识补充:
1.首段的作用
(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是领起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省沭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
2013/11/20
主备:郁文
审定:李保国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3)文章开篇是景物描写。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4)首段连续发问,它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5)开篇连续感叹,它就有强烈的抒情作用。2.中间段的作用
(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近几年中间段从结构上考查多为此类)(2)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如果描写的物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衬(烘托、铺垫)。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3.末段的作用
(1)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2)末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3)末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4.穿插类句段的作用
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是近年来频繁考查的欣赏点。所谓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各尽其妙。
实战演练:
《核按钮》P138《藏书忧》第2题
《核按钮》P140《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第1题
二、线索的作用:(2010重庆卷)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
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向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出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象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系统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 类的巨大痛苦。(有删改)
1.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解析: 梳理文章的思路,首先要理清作者行文的线索,然后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本文的线索,有明(实)暗(虚)两条,明写两只鸟的活动,暗写“我”的观察与思考。其中后者的含义更为深刻、丰富。
答案: 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知识补充:
(1).考查散文线索的题目,常常有“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等提示,或直接提出问题。回答时要点明文章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组织材料、贯串全文、有机连接、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使行文富于变化等。
(2).抓线索一是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省沭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
2013/11/20
主备:郁文
审定:李保国
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的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3).线索不明显的文本,有时直接考查行文思路。理清思路的题型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只要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眼前了。所以,首先要对文章内容层次有一个大致的切分,然后对内容进行概括。
实战演练:
《核按钮》P141 《被春天染红的小溪》第1题
三、梳理思路(2010重庆卷)
瓷器的意味
池莉
①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②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③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⑤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笑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浴,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⑥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1.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解题指导】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两个考点。行文思路往往与作者的立意和构思密切相关,这也是命题的意图所在。考生首先要对文章内容层次有一个大致的切分,然后对内容进行概括;可先原文勾画,再进行概括。从行文的层次看①②是第一层提出话题,③④⑤是第二层分析话题,⑥是第三层点题;然后再进行内容归纳概括就相对容易了
答案(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实战演练:
《单元综合检测》P56《声音的联想》第2题
四、作业布置:
完成《单元综合检测》P55《看麦熟》
散文复习 篇3
2016年10月24日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训练——散文阅读
【知识要点】
一、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二、描写
描写的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表现人物。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
三、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四、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表现手法
1、象征
2、衬托
3、先抑后扬
4、托物言志
5、借景抒情
6、虚实结合7、动静相衬
8、以小见大
9、渲染烘托
【习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0分)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2016年10月24日
听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学科网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转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学科网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 “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 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
1、为什么在文章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订正: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2016年10月24日
(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订正:
(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订正:
3、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订正:
4、“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根据全文进行分析。(6分)
订正: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0分)雪中六盘 张承志
①我感谢六盘山。
②离开沙沟乡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白雪使晚暮中的好水两岸依然明亮,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一路小村瓦顶的高房静静地屹立在庄院一角,切开的山坡上偶有一排废弃的窑洞,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这个多年前的老友。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体味着这一切,继续走向这苍茫雪谷的纵深处。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快速前行,我们的心已在六盘。
③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这心境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
④我感谢六盘山。因为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时,它为我唤醒了已经沉睡了的一个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上行走的印象。那一天,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民并肩走在大雪覆盖的岷山道上。那农民被压弯的背和煤灰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2016年10月24日
染黑的流淌着道道汗水的脸,还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善良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触。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荒凉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黑污、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忙碌的生涯淘去了,淡忘了。我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还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
⑤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还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尽管我仍然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
⑥我仍然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伟地缓缓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可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民开始,一直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许多多的熟识面影,仿佛在向我启示着什么。
⑦来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道分三岔,固原城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告别西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计划已经结束。
⑧巍巍六盘山还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
⑨再见,我质朴、刚强的六盘山!
(选自《风土与山河》,有删改)1.文中的六盘山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4分)
订正: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描写了作者前往六盘山途中所见之景,请分析其表达特色。(4分)
订正: 3.文章第④段叙写“我”在岷山道上与背炭农民相遇之事,从全文结构看有何作用?(6分)
订正: 4.作者在文中反复表达“感谢六盘山”,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订正: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2016年10月24日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训练——散文阅读答案
一、参考答案
1、结构:照应文题,引出话题;(2分)内容: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2分)2(1)雨声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2分)人们喜欢雨声因为它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1分)
(2)正处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几天晴朗的日子;(1分)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2分)3(1)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分开来;(2)直述其事其情,省去文字过渡;(3)丰富文章思想内涵。(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4、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每点2分)
二、参考答案
1、①道路崎岖;②山势雄伟;③植被茂盛;④质朴、刚强。
2、选取“白雪”“窑洞”等山中代表性景物(1分),按由下到上顺序,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1分)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展开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1分)。
3、运用细节描写(1分),说明背炭农民给“我”的印象之深(1分);插叙相遇之事(1分),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行文思路(1分);承上启下(1分),既与上文“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等议论抒情相呼应,又为下文作者“感谢六盘山”提供了有力的依据(1分)。
4、①六盘山唤醒了作者心中已经淡忘了的美好印象;②六盘山让作者思考过往的人生历程;③六盘山让作者汲取了前行的力量;④六盘山启示作者应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⑤六盘山激发了作者的寻根意识。(写到3点即得6分)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训练——散文阅读答案
一、参考答案
1、结构:照应文题,引出话题;(2分)内容: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2分)2(1)雨声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2分)人们喜欢雨声因为它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1分)
(3)正处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几天晴朗的日子;(1分)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2分)3(1)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分开来;(2)直述其事其情,省去文字过渡;(3)丰富文章思想内涵。(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5、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每点2分)
三、参考答案
1、①道路崎岖;②山势雄伟;③植被茂盛;④质朴、刚强。
2、选取“白雪”“窑洞”等山中代表性景物(1分),按由下到上顺序,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1分)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展开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1分)。
3、运用细节描写(1分),说明背炭农民给“我”的印象之深(1分);插叙相遇之事(1分),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行文思路(1分);承上启下(1分),既与上文“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2016年10月24日
等议论抒情相呼应,又为下文作者“感谢六盘山”提供了有力的依据(1分)。
4、①六盘山唤醒了作者心中已经淡忘了的美好印象;②六盘山让作者思考过往的人生历程;③六盘山让作者汲取了前行的力量;④六盘山启示作者应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⑤六盘山激发了作者的寻根意识。(写到3点即得6分)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2016年10月24日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散文复习】推荐阅读:
【散文专题复习】先秦说理散文07-06
教案散文阅读题型复习05-16
抒情散文阅读复习习题01-03
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案07-29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江苏)题库:散文阅读06-05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五十四)“散文技巧、语言艺术鉴赏题”教案08-16
湖南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复习同步导练05-26
【优美散文】抒情散文09-25
散文的特点与散文创作11-15
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