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神(共5篇)
散文精神 篇1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族智慧, 闪耀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一、古代散文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由乐至痛到悲的复杂情感。文章开头, 极力叙述渲染视听之娱, 发出“信可乐也”的赞叹, 这应该是集会兰亭的目的。那么, 作者因何而痛呢?又缘何而悲呢?从“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等语句不难看出作者的痛来自于乐境易逝, 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的敏感感受。作者清醒地知道, 流光溢彩的生命、快乐自足的生活短暂易逝、不可挽留而无奈而心痛。古人总是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比照中产生慨叹, 对欢乐时光的容易消逝和美好事物的不可久留有异常敏感的嗅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呜乎!胜地不常, 盛筵难再;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的抒写, 感受是如此相似。人们因聚由乐生悲的感慨屡见不鲜, 王羲之却更掘一层幽思, 以今及古, 以今推来, 认为“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由己悲人, 产生“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的深刻而沧桑的悲叹。是的,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 世界怎么变化, 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是一致的, 作者正是穿越古今, 超越时代的界限, 淡去个体的形象, 得出普遍的情绪, 这种“千古同悲”的厚重, 怎能不引人共鸣?
同为山水游记类散文, 在《赤壁赋》中, 苏轼也经历了三种情感变化:乐—悲—喜。作者因“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 既是“七月既望”的良辰, 又有“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的美景, 更有“诵诗”、“纵舟”、“饮酒”、“扣舷而歌”的乐事而“乐甚”。但乐极而悲来, 作者巧妙地通过音乐的变化写出了情绪的转喜而悲, 并巧设对话体形式, 借客之口, 通过三组对比:历史人物的强大尚且“安在哉?”与自身渺小的对比, 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 愿望美好与现实无奈的对比, 表达了悲伤的情感。《兰亭集序》中的情感是由眼前而历史、由个人而群体的层层深入的悲痛。而苏轼则不然, 一味伤感不是苏轼的风格, 他深邃的思想取法于自然, 从变的角度, 由水的“逝者如斯”, 月的“盈虚者如彼”想到人的生老病死;从不变的角度, 由水的“未尝往也”, 月的“卒莫消长”, 想到人的代代传承。从而辩证地看待人生的短暂和挫折, 达观地看待有无:“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超然地享受自然, 享受“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遥想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不断, 却始终政绩卓越, 即便是身处蛮荒, 亦能保持积极达观的心态, “能处富贵, 能安贫贱”能“也无风雨也无晴”。究其根源可能在于苏轼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兼容。南怀瑾先生对“三大教”有过妙喻, 他认为儒家是粮食店, 经营精神食粮, 佛家是百货店, 人生必需之物不可缺少, 道家则是药店, 给人带来精神慰藉与救赎。苏东坡通达的思想应该在于多种思想作用下的长期的自我调节, 儒家思想驱动他积极进取, 努力有为。一旦遭遇挫折, 道家的无为超脱、自然淡泊和佛家的静达圆通, 就导引他看淡功名, 自我解救, 包容宽宥, 走向达观和融通。
二、古代散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古代抒情散文名篇《归去来兮辞》饱受赞誉, 欧阳修更是大加赞赏, 认为“晋无文章, 唯陶潜《归去来辞》耳!”。在《归去来兮辞》中, 作者在交代了归去的根本原因“心为形役”之后, 就向我们展开了农村生活中景、人、情的自由放松、和谐美好的种种。途中、家里、园中、地上, 人与人、人与自然, 无不和谐美好、引人向往。作家刘小川在《品中国文人》中品陶渊明时认为:“中国历代辞官者, 数以千万计, 唯有陶渊明, 将朴素的欣悦, 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 官场内外, 朝堂民间, 所有尚存良知与美感者, 都会感谢他, 是他, 确立了人性的价值, 审美的价值。”是的, 山川大河固然壮阔雄美, 寻常农村的景物不也清新怡人?自然美景总能启人心智, 陶渊明深刻地感受到:既然“万物得时”“吾生行休”“寓形宇内复几时”, 何不顺从内心随心所欲地生活?既然“富贵非吾愿” (曾在《五柳先生传》中也表达过类似想法:“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又不像李白一样期待仙境, 何不顺应自然乐天安命?文章由景而情, 水到渠成, 卒章显志。陶渊明至此返本归原, 通达生死, 这一年, 他四十一岁。从他以后写的《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选入课本) 、《移居》、《五柳先生传》、《饮酒十二首》 (第五首初中应该学过) 等诗歌来看, 陶渊明确实“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 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陶渊明曾在《癸卯岁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写道:“先师有遗训, 忧道不忧贫”则是他淡泊名利的真实写照。有人说陶渊明选择“归去”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无言的抗争, 我觉得都有失偏颇, 他四仕四辞, 四仕多为贴补家用, 四辞多为“无适俗韵”、“质性自然”、“心为形役”, 而从其辞官后的生活来看, 他的确还是“性本爱丘山”的。所以, 对本心的顺从也是原因之一。于丹品读陶渊明, 认为陶渊明给我们“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即永远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不被世俗世相所牵引;忠于自己、把握自我, 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灵魂, 以务本求实的品质, 冲破世俗的勇气, 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可以说, 道出了陶渊明的精神内核及意义。
三、解析古代散文精神的途径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教学应努力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言文的教学, 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而且可以较完美地展示文章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诗文意境, 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如在设计古典散文名篇《爱莲说》的导入时, 在屏幕上展示出多媒体电子幻灯片———在一簇美丽的鲜花上闪出四个成语———花季少年、花容月貌、花团锦簇、花好月圆。鲜艳美丽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 不住地啧啧称赞。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到: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 人们常常用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们对花的喜爱也是各不相同。
2.典范诵读。
增强语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多读, 熟读, 反复体味, 才能读懂, 才能增强文言语感, 获得能力。起初, 教师要先进行示范诵读, 教会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参照书下注释自读课文, 扫除文字障碍, 再反复朗读, 其他同学可以从字词的读音、句读和感情的表达上挑出毛病, 提出见解和建议。长期坚持, 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会明显增强, 读得既准确流畅, 又满含表情, 同时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还要根据课文内容不同经常变换朗读方式。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 鼓励学生分角色读。
3.朗读———“自读、诵读、悟读”。
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 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 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
4.翻译———明内容。
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 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 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此外, 还应注意, 要把译句放到原文中去, 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 要以学生活动为主, 不能由教师一人包办。
总之, 尽管初中语文教学任务重、课时紧, 但思想智慧的传承与广大是不可放松的, 对作者思想精神的探索与知识点的传授积累并不矛盾冲突, 而是相得益彰, 而且这种探索既是把握文章内涵的钥匙, 又可以开阔、深刻我们的思想, 活跃、提升我们的思维, 滋养、丰富我们的情感, 潜移、默化我们的境界, 同时带给我们独特典型的写作素材, 万万轻视小觑不得。
摘要:语文课本所选古代散文皆为名家名篇, 其光华与智慧虽历经千百年仍然熠熠生辉。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归纳与推敲上, 作者们鲜明的个性, 广博的胸怀, 卓尔不群的思想, 独特而细腻的生命体验与参悟, 超越时代的眼光与觉悟, 以及曲高和寡的孤独, 都深深地浸透在文字中, 跃动在纸张上。学习这些文章不能忽略对作者深刻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关键词:古代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思想精神
参考文献
[1]魏本亚.“本色语文”的探索与实践———对话语文名师黄厚江[J].中学语文教学, 2012 (10) .
[2]饶春荣.浅议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4) .
[3]孙东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其应试策略探究[J].学周刊, 2012 (09) .
[4]钟春晓.试谈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 2006 (10) .
散文精神 篇2
精神灿烂,这是我成长过程中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境界。我渴望把这个美丽的词囊植入我的灵魂深处,精心培育,满心呵护,直至其茁壮成长,屹立成一种不朽的颜色。
张丽钧老师说,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园;一个精神灿烂的群体,可以活成一种传奇。我想,确实如此。张丽钧老师把“一株树生得蓬勃”、“一枝花开得忘情”、还有那一颗被遗忘在厨房角落的葱自顾自地挺出了一个娇嫩花苞,都觉得是值得赞颂的精神灿烂。细细读来,竟感觉她的观察与体会是那么的触人心弦,让你赞叹她文笔的同时,更深深地敬佩起她缜密的内心世界来。她在文中写道:美国著名插画家“塔莎奶奶”因最欣赏萧伯纳的“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怕的事。”这句话,而为了让“年轻”永驻,就不惜花费30年的光阴,在荒野上建成鲜花盛开的美丽农庄。她守着如花的生命,怀着如花的心情,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美妙童话。满脸皱纹如菊、双手青筋如虬的她,扎着俏丽的小花巾,穿着素色布裙,赤着脚,修剪草坪。逗弄小狗,泛舟清溪,吟诗作画。她说,下过雪后,她喜欢去寻觅动物的足迹,她把鼹鼠的足迹比喻成“一串项链”,把小鸟的足迹比喻成“蕾丝花纹”......92岁依然美丽优雅的女人,用自己的行动和经历告诉我们,也告诉世界:精神灿烂,便可以击溃衰老......读到这里,我的心潮更加汹涌起来,激情与追索再次充斥每一条血脉。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幸福,其实幸福从来都不是是静止的,它明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诠释它的意义,而事实上,我们只有内心永远保持灿烂,永远怀揣一颗如同年轻时期那种不甘落后的冲劲,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行,即使身历艰苦,心遭蹂躏,但是当你真正走过,每次回首,都是幸福。
试论余秋雨散文表现的人文精神 篇3
关键词:《文化苦旅》 文化精神 文化意蕴
“人文”,意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关怀是作家将人生、社会、艺术现象当做人类文化进步的一部分,主义于它们自身历史的递变,表现出对积淀在现象中的历史文化质的追索。“文学不只是给人提供某种想象性的愉悦,而是在这种想象的活动反思中,重建着人类的精神文化。”已经是文学创作中的共同认识。余秋雨以现代人文精神为参照系,观照历史事件、历史景观和历史文化风韵,进行历史文化题材的自我内省,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主体关注意识和新的创作趋向,使历史文化题材得到丰富和深入的拓展。在历史文化题材的人文关怀中,探寻中华民族生存的本源,以史为鉴,启迪后人,引发对主体的关注是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在他的散文《都江堰》中这样写道: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怎样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残壁断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狂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的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如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潺潺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了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李冰这样的人,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1]
人类特有的禀赋之一是能意识到自己的过去,想想自己的先辈,体会现在,设想未来。人除了生长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还在人类特有的文化环境中繁育自我的心智和灵魂,在接受教育和成长的同时,也认同着一种称作“根”的人文生态。人类精神溯源的本性在散文中抒发出情真意切的对历史文化的或褒或贬,抑或继承与弃除的强烈渴望。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和国际交流的日益丰富,随着工业文明和科技进步,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旧城改造,城市拆迁,拆了建,建了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利了一代,害了百代的工程屡见不鲜。什么样的过程,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精神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给出了明确答案。这足以证明他的散文的历史文化意味和极大的历史文化责任感,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一面,送给那些想为民造福,为民办实事,但事与愿违,把事情办到极端的人。以史为鉴,那些急功近利者,必将遗臭万年!这是忠告,也是启示,更是作者对世人,对历史文化的最亲切得人文关怀。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的修缮,开发与保护,对废墟的存与毁,抑或开发利用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人文关怀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2]“阳关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3]“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官员都到哪里去了?回答是:……中国是穷,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但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已得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4]“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那个洞窟跟前。”[5]“就这样,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地运到了国外。”[6]“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哪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7]也正是人微言轻,无官无职,一介书生,就算“匹夫有责”,也只好作罢。一味听任王道士之类面对暗乎乎的敦煌壁画“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也算抢救文化遗产。“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就由他们来吞吐了!翻阅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对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的关切,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护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作者希望“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走向民族崛起的未来。“废墟不会阻碍街市,妨碍前进”,相反,“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由此,我们看出作者提出的“废墟的留存”,是以全体的生命和无生命和谐共处为理想,批评了工业文明导致人对自然的,对历史古迹的背离和破坏。作者的深刻之处在于把通常是面向过去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情节置身于现代文明精神结构的构成因素方面,因而开拓了历史文化题材人文关怀的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标立了后人审视历史文化、开发历史文化的新境界。
与历史文化题材有天然联系的是关于广泛地传承于民间的关于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的人文关怀。当前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活群体的边缘状态引起了余秋雨先生的密切关注。其中《贵池傩》、《江南小镇》、《笔墨祭》是其中几篇深刻之作。在《贵池傩》一文,从作者对傩戏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为了生存,傩祭傩戏中又相当一部分内容迎合民间的庸俗,但它们的根本生命力还在于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作者沉甸甸的人文追思溢于言表。任何民间艺术都表现出一个民族一方地域环境中一种群体的生存需求,反映着人们对于人世善恶、美丑的价值评判。作者通过贵池傩去发现民间艺术蕴含的人文核心内涵,同时也提出了民间艺术、民族文化有一个与时俱进、自主创新,不断改进繁荣的问题。正如作者在《贵池傩》一文中所说:“我们,对于我们的祖先,总要摆脱一些什么吧?或许,我们过去摆脱得过于鲁莽,在这里才找到摆脱得起点?”[8]
余秋雨散文人文关怀的表现,其深刻之处在于皆以当前人文精神观察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民间生活,尤其传统文化结构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文明冲击下的巨大裂变和某些民风、民俗及传统生活观念方式的消解。
余秋雨散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浸润着浓郁的人文情怀。他特别关注人的精神文化存在,并在文化层面上思索人的存在价值。所以,他的散文大多取材于文化胜地、旅游景点和文物掌故。作家在作品中以人物建构的话语重新解释了自然山水,即“我心中的山水并不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9]并于抒写人文山水之中展示了文化人格的深度,凸显了自己心目中的文化价值,这是余秋雨散文作品的独特魅力之所在。余秋雨是一位戏剧理论家,在中西方悲剧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惟其如此,他对悲情山水和废墟中的悲剧人物特别感兴趣。他的散文充盈着对人的苦难和痛苦的深切同情,充盈着对悲剧人物和个体生命痛苦和欢乐的真挚关切。从《文化苦旅》中,我们读出了中国文人性情中的感时伤怀,读出了中国文人命运的悲哀和凄惨,读出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沧桑感,而《文化苦旅》带给读者的是作家对文人命运的深入思考。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选材十分典型,作家通过写承德山庄评说清朝的盛衰,通过写“宁古塔”写人对灾难所持的态度,从《脆弱的都城》看到生命的脆弱,由苏东坡想到人在苦难中的成熟与收获。《山居笔记》大多写人的悲剧命运,写文人、名人遭受的苦难。作家从文化的视角剖析了造成文人、名人悲剧命运和现世苦难的原因又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中国文人命运中的悲剧底蕴,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余秋雨文化散文中凝结成的悲剧灵魂,给我们以人格上的深切感动;余秋雨文化散文中贯注的对人类的悲悯情怀,让我们产生心灵的震颤。
注 释
[1][2][4][5][6][7]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1日出版
[3]《余秋雨散文集》浙江文化艺术出版中心2000年版,引自《阳关雪》。
散文精神 篇4
从疑问入手,打开一个悬疑的世界
我首先敬佩作者的胆略。一开篇,他就把尧舜禹置于历史的悬疑之中。从影响史学界几十年的顾颉刚的“古史辨宣言”入笔,一下子把这个事关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重大学术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尧舜禹真的存在过吗?
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作者就不可能像一些“文化地方保护主义者”那样,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只搜寻有利于自己需要的论据资料,只要能证明这些历史名人属于自己的家乡就足够了,而是把自己架在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上,从俯瞰人类文明的大文化视角上,进行严肃的拷问。
面对提出将近一个世纪的疑古之辩,面对许多考古发现和“夏商周断代工程”至今没有得到完全令人信服结论的学术现状,面对顾颉刚从学术角度、白鸟库吉从政治角度论证尧舜禹的虚无,以及现在仍然可以继续得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义指向的客观存在,针对学者刘毓庆先生用“打结理论”,探讨破解古史上用有限的人物填补较长的历史空间,带出对尧舜禹真实性的新质疑,作者层层剥笋、层层展现,用一种新的框架结构和全新的切入角度,把3位相互承传、相互关联甚至是相互重叠的史前帝王相依并行,用多维立体式方法来破解和诠释尧舜禹的形象,既令人耳目一新,又让人对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大背景有了新的感受。
让尧舜禹同行,其实是作者带领读者,一同穿越历史的、传说的、考古的、政治的、文化的层层迷雾,通过文学的情怀和笔调对所拥有的文史资料、考古资料、文化精神进行条分缕析、拨冗辩难、融会贯通、互相印证,使读者参与其中,开阔思路。在对陶寺人类文明足迹的辨识当中,在对历史的与传说的远古记述当中,在对洪水生发的因由与治理规模的求索当中,在对君王权力更替移交是否真是“禅让”而行的辨析当中,在对诽谤木、谏鼓、九州、九鼎、历法等行政与文化成果来龙去脉的梳理当中,在对当今各地炒得火热的关于尧舜禹生身活动安葬地的争夺问题的真假探究当中……尝试着让几位先祖一点点一点点地,从已经遥远的让他们的后人看不到的历史深处走出来,生动可感起来,3个带着历史密码和文明信息的一代圣人终于走到了读者面前。而整个过程是在回溯、辨析、探究中一步步走过来的,它是那样令人陶醉,妙不可言,让人乐而忘返。
禅让抑或是逼宫,洞幽探微
比如通过书中对古往今来历题的探讨,读者就能体会到这份回溯、辨析、探究的乐趣和妙处。
无论是视尧舜禹的禅让为美谈,还是把它看做是掩盖血腥争杀、宫廷政变的作秀;不论是像孔子、孟子那样不遗余力地美化,还是韩非子等人毫不留情的抨击,最后都逃不过一点,就是后人对已经丧失信史佐证的人物故事的揣测与评判,时常叫人感到犹如海市蜃楼那样缺少根基的不踏实、不可靠。
许多时候,我们后人容易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主观臆想猜测乃至武断往古的未知人事,且言之凿凿,不容置疑。又有许多时候,我们后人或许是面对现实太多太多的失望,所以很不愿意正视以往历史人事美好传说背后其实一样残酷血腥、不仁不义的真相。还有,由于没有确切的记载文字和实物确证,所以从人物形象到口碑传颂的故事,其实都逃不过后世编造者的个人好恶。关于禅让的辩论争议,就基于这些误区所造成的历史迷乱。
参照二十四史都为官修,和当朝皇帝如李世民等都关注在意史官所记,并有意干涉掩盖篡改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事实真相的事例,我倒是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官方或准官方渠道传颂的禅让论,反而有虚假的成分,民间街坊野史味道的逼抢争夺论者,反而能为我们滗出可能更接近真相的蛛丝马迹来。至于韩非子的摆脱苦累论,我不认可,因为权大权小,也是权力。其实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头脑运筹而非蛮力作秀,若不然,劳心与劳力还有什么区别?刘邦最多又能将帅动多少兵马?所以我很赞成一些学者的这样一种观点:“大禹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在黄河中下游的部落之间通过政治、外交乃至武力手段,说服各个部落共同参与黄河治理……”
不过,通过对氏族部落联盟曾经实行的禅让制度、四岳议事制度的了解,我们已经遥望见上古时期的先祖们,是怎样为我们演绎了后来由美国开国者们在美洲大陆再现的民主议事的情形。只可惜,我们的先祖们与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擦肩而过,把一个民族导向了专权帝制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之中,颠沛流离、悲喜无限。而几千年后的美国,则由圆桌会议选择了三权分立、民主人权的现代“禅让”——竞选推举制度。这就是蒙昧时代与人性觉醒、思想昌明时代人类文明走向的必然差异!
现代语境的再叙述,亲切可感
作者汇总梳理丰富繁杂的文史资料,发现一个重大的差异,那就是历史典籍里面记述的尧舜禹,与民间历代口碑相传的尧舜禹,不是完全一致完全重合的。也就是说,史籍里的尧舜禹是天子、帝王,他们巡行考察,敬授民时,征伐四方,治理洪水,无不气宇轩昂、高高在上;而作为民间的尧舜禹,或是追求爱情的新潮青年,或是历尽苦难孝心不改的道德模范,或是痴迷治水舍家忘子的精神传奇……
于是乎,作者就找到了让他们和谐共存的叙述之锁钥,那就是用现代语境对传统的历史、道德故事的清新时尚地再叙述。
于是乎,面对历史,无论是作为远古的部落联盟的酋长,还是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的帝王,都因为有文字的记述,所以对《尚书》《史记》等古籍当中尧舜禹形象人事的寻觅与探求,便成了全书必不可少的事情,而作者是以认真、严肃的态度面对的,虽不像学者专家那般正襟危坐,但却是言之有据,小心谨慎,探幽发微,层层解读,使史书中那个遥远的、朦胧的、仅只有大概而缺乏具体描写的尧舜禹的形象因之活泛起来,仿佛展开了一幅古老的画卷。而作者在解读之时,却是这样的明快流畅,如同促膝交流,娓娓道来,绝无味同嚼蜡的艰涩。
及至面对民间传说,作者立即调动出自己鲜活的生活积累,让本来就属于乡民百姓凭生活经验、据善恶好恶编创的尧舜禹形象,更显亲切可爱。读读“舜帝,一个写诗歌吟的老头”,读读“大禹,一个满腿泥巴的包工头”,读读“一段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许多自小就从爷爷奶奶嘴里听到并烂熟于心的关于尧舜禹的神话传说故事,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远古谣传了,无论是尧,是舜,还是禹,都亲切生动得似乎就生活出没在你的身边,甚至可以闻到他们身上散发的邻居家的泥土气味。
大概就因为作者这种富有亲和力的语言魅力,让我对同处一部书中的历史的尧舜禹和神话传说的尧舜禹,竟然一点也不觉得唐突与不和谐,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其实我明白,归根结底,这都是源于这些史前先祖形象本身的虚幻性。正因为这种虚幻性,也就具有了无限可塑的可能性。
合理还原历史情境,热情洋溢
作者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在运城学院多年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声情并茂已成口碑;又喜好钻研《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并多有著述;还痴迷文学创作,已经创作出版小说、散文多篇部。缘于这些综合素质的齐备,作者不但展现出对古典文史资料的驾轻就熟,而且体现出集学者的严谨和作家的激情于一身的自如转换的才情。
因此,作者面对庞杂繁琐、错综矛盾的各路资料信息,不只是具有旁征博引、左右逢源、理性辨析的才能,而且还以文学的情怀、丰富的想象,设身处地、合情合理地再现历史情境。比如在叙述舜帝巡视盐池的那一部分,不但让我们领略到上古帝王关心民瘼、勤于政务的可感形象,更感触到作者热爱民族文化的赤子情怀。比如他写舜帝创作《南风歌》的过程,就充满了深情和向往:“南风给舜帝带来了灵气,舜帝读懂了南风。舜帝以帝王的口气赞美南风,舜帝以诗歌的方式让后人记住了南风。南风有此一歌便辉耀千秋,青史留名,千古颂扬”,已然成为古往今来爱我中华的高亢主旋律,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精神财富散文 篇5
十七年前,一个和我同庚的朋友买了一部新车,那崭新的小车熠熠发光,成了朋友在我面前炫耀的资本。有一次,他在得意洋洋之余,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老弟,你什么时候也买一辆小车玩玩啊。”那口气,明显是看笑话的样子。我也不客气地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的两个亲戚也曾经问我:“老弟,你什么时候也买一辆车啊。”那意思,其实也不全是好意。我听话听音,也不客气地说:“小汽车不过是身外之物,算个什么玩意啊?再说,你们没有看见一个事实吗?我的文字越来越多,而别人的小车却越开越旧?”事实也正是如此,又过了几年,距今十七年前买车的那一位,他的小车已经进了废品收购站,而我的文章却有一百多万文字了,我的名字也上了百度百科了。其实,我真不是狂妄和自吹自擂之人,但是面对无人喝彩甚至来自身边人的不友好,我时不时地会做一些让人目瞪口呆的辩护。这也许就是不平则鸣的道理吧。由此我想起了默默流淌的小溪,小溪在自由流动的时候,其实看不出它的多少变化和特质,但是,当小溪遇到有明显的阻力的时候,小小的溪流反而会流得更加欢实和自信,也许,我就是一条并不引人注目的小溪吧。
早在十八年前,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曾经说过:“说什么呢?其实人啊各有各的追求,我只是爱好相声,和相声相比,别的和我关系都不大,别的我也得不到什么。现在,连我的徒子徒孙都有小汽车了,有的是宝马,有的`是奔驰,最次的也是波罗乃兹,可是我呢,连个菠萝罐头都没有。”这是马三立老先生的幽默,也是他的睿智,但是,我更感到这话是他的开通和豁达。
人生在世,其实物质财富并不代表一切,甚至远远不能代表一切。马三立那些徒弟的小汽车腐烂彻底的时候,小汽车的形象必将在世人面前渐渐模糊。 当然同时模糊的还有他们的名字。而马三立的名字将长期在人们心中留存,甚至不但不会模糊,反而会越来越清晰。翻开中国历史,富如霍英东,李嘉诚一样的人物不在少数,可是,在历史上,除了沈万三、胡雪岩几个人,富人又有几个青史留名的呢。就是这样,那个沈万三还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只有胡雪岩是真的。再说,那个历史上的巨富石崇和王恺,留下的也只是人们的讥笑和讽刺,谁又能把他们当成正面人物来看待呢。而要谈到给人类带来精神财富的人,至少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数不胜数的。他们深受中国老百姓喜欢的程度,更是那些富翁所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不会腐烂的,甚至是能与日月同辉的。
【散文精神】推荐阅读:
打起精神,继续战斗散文06-03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08-07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07-07
奥运精神中国精神征文07-09
时代精神包括哪些精神05-28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06-26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08-29
精神贯彻精神贯彻党建会议10-01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07-05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