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通用12篇)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 篇1
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出走的原因, 制定防护措施, 预防减少患者出走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患者出走24例分析。结果:15例因工作人员疏忽大意出走, 9例因环境设置不安全导致患者出走。结论:医院加强管理, 医务人员加强责任心, 可有效防范患者出走而产生的各种意外事件。
关键词:精神患者,出走,预防,护理
精神患者出走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 没有得到医生的同意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1]。患者出走会导致治疗的中断, 可能造成自己受伤或伤害他人, 危害社会, 出现严重的后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4例患者, 男13例, 女性11例, 年龄17~45岁, 平均28岁。其中精神分裂症12例, 情感障碍8例, 其它4例。
2 患者出走行为产生的原因
2.1 精神症状所致
精神患者由于受病态支配大多不承认自己有病, 缺乏自知力。还有的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住院是受廹害而逃离医院[2]。
2.2 社会心理因素
强制住院的患者由于生活受到限制, 认为自己没病等因素的影响想尽快离开医院。病情好转的患者因为思念孩子、家庭或挂念工作离开医院。
2.3 环境影响
如患者感到住院条件差, 伙食不好, 生活单调苦闷, 受约束和限制, 处处不自由等而出走。
2.4 对治疗恐惧或不理解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 患者感到头晕、心跳加快、胃肠道不适, 惧怕药物给自己带来记忆力下降, 智力出现问题成为残疾。
2.5 工作人员疏怱或态度造成
如责任心不强, 态度生硬, 方法简单, 不耐心造成患者不满而出走。
3 出走患者的征兆评估
及时发现患者出走的征兆会帮助护士提高警惕, 加强巡视, 重点观察护理, 预防患者出走行为的发生。如有出走行为的历史;有明显的幻觉、妄想;不愿住院或强迫住院的患者, 对住院和治疗恐惧不适应住院环境;强烈思念家人急于回家的患者。
4 出走患者的行为表现
意识清楚的患者多采用隐蔽的方法, 平时多与医务人员拉关系取得信认、窥探情况、寻找出走的途径, 在防备不当时出走。患者在准备期间情绪上也会表现焦虑、失眠、坐卧不安、烦躁等。意识不清楚的患者出走时无目的、无计划、不讲究方式, 一旦出走不知道防范、危险, 容易受到伤害。
5 出走行为的防范及护理
5.1 重点监护
在掌握患者病情的情况下, 对不安心住院有出走企图的患者必须重点监护, 严格交接班, 尤其在人员少的节假日、夜晚更要注意。
5.2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注意病房门窗的安全检查, 患者外出活动检查时要有专人陪护看护好患者。工作人员出入病房时要锁好大门, 注意观察禁止患者冲门、伺机出走。
5.3 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
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安排工娱疗活动鼓励其参加, 消除紧张、恐惧和顾虑。
5.4 尊重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 牚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病情变化, 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消除出走的念头。注意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 减少不良刺激。
5.5 加强与家属联系, 共同关心患者
鼓励家属多来院探视, 减少患者被隔离和被拋弃感。
5.6 创造舒适安全的休养环境
保证病房清洁卫生整齐, 根据患者不同的口味制定适宜的食谱, 让患者吃的可口, 住的放心。
5.7 开展心理护理
对有出走企图的患者应主动接触, 了解其心理动态, 不安心住院的原因, 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 分析并提供帮助。结合病情讲解精神卫生知识, 指导患者如何正确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引导其正确认识疾病, 保证患者能遵医嘱服药, 及早控制精神症状, 缓解精神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6 出走行为发生的护理
若发现患者出走时, 应立即报告病区护士长和上级主管部门, 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 在最鋀的时间内组织力量寻找患者。对出走回院的患者, 需寻问出走的原因, 针对性的给予解释帮助, 生活上多关心照顾, 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 制定防范措施, 同时应重点交接班, 防止再次发生出走。
7 讨论
住院精神患者的出走是精神科非常严重的、后果不可预测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患者的出走导致治疗的中断, 不能按计划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使患者不能如期痊愈和康复。有的患者在出走期间易发生各种意外事故,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属强烈不满, 医患关系紧张纠纷不可避免。住院患者出走是医院必须重视的问题, 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管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 对症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如发现患者有出走观念, 应高度重视, 严格交接班, 重点观察护理。如有出走行为应及时追查, 迅速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将患者出走发生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李丽华.心理与精神护理[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5.
[2]马风杰.精神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1.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 篇2
科室
姓名
成绩
单选题:
1、自缢病人抢救中错误的是:(A)
A.等候医生来抢救 B.迅速
C.立即平卧,就地心肺复苏 D.给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E.密切观察病情
2、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E)
A.感觉.知觉障碍
B.思维障碍
C.情感,行为和社会功能障碍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3、抑郁症患者的错误认知有以下哪几条:(D)A.对自我的消极认识 B.对个人经历或周围世界的消极解释 C.对未来前途的悲观 D.A+B+C E.A+C
4、使用约束带时,应重点观察:(D)A.衬垫是否垫好 B.约束带是否牢靠 C.体位是否合适 D.局部皮肤颜色及温度 E.以上都是
5、以下哪种不需应用保护具:(D)A.精神病人 B.昏迷病人 C.躁动病人 D.体温过低病人 E.谵妄病人
6、MECT后病人采取的卧位是:(A)A.去枕平卧位 B.头高脚低位 C.头低脚高位 D.半坐卧位 E.平卧位
7、蜡样屈曲常见于:(D)A.抑郁症 B.神经衰弱 C.恐怖症 D.精神分裂症 E.以上都不是
8、违拗症常在什么基础上发生:(A)A.木僵 B.蜡样屈曲 C.情感淡漠 D.情绪不稳 E.以上都不是
9、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的是:(B)A.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
10、精神病人中,冲动常见于:(B)A.抑郁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智能发育不全 E.精神分裂症
11、碳酸锂中毒的早期症状是:(A)A.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B.震颤、共济失调 C.发热、定向障碍 D.癫痫大发作
E.下肢水肿、多尿
12、女病人30岁,已婚,近三周来无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昼重夜轻,兴趣缺乏,精力明显减弱,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好像一块木头,世上看上去锋如灰色一片”,早醒,食欲和性欲减退,便秘。总觉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悲观失望,多次自杀未遂。您认为该病人是:(B)A.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抑郁性神经症 D.反应性抑郁症 E.隐匿性抑郁症
13、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E)A.口干 B.便秘 C.视力模糊 D.肥胖 E.锥体外系症状
14、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后,锥体外系反应有急慢性之分,慢性为:(B)A.静从不能 B.迟发运动障碍 C.急性肌张力障碍 D.帕金森氏综合征 E.两眼上翻
15、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可能引起体位性你血压,机理为:(D)A.阻断5-羟色胺受体 B.阻断多巴胺受体
C.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 D.阻断γ-肾上腺素能受体 E.阻断胆碱能受体
16、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B)A.体位性低血压 B.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C.皮肤过敏 D.肝脏损害 E.以上都是
17、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是:(E)A.研究确保精神病人安全的一门学科 B.研究如何接触精神病人的一门学科 C.研究如何治疗精神病人的一门学科 D.研究如何改善病人待遇的一门学科
E.研究对精神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学科
18、现代精神科护理模式是:(D)A.功能制护理模式 B.责任制护理模式 C.特殊护理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护理模式 E.心理护理模式
19、做好精神病人护理的关键环节:(B)
A.掌握接触精神病人的技巧 B.掌握精神病人的特殊护理技巧 C.掌握精神病人的特殊要求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20、接触精神病人关键方法是:(A)
A.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格 B.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C.具有治疗精神病人的高超技术
D.了解精神病人的要求 E.护理人员的语言艺术
21、精神科护理观察的内容是:(E)
A.病人病情的观察 B.病人各种治疗的观察 C.病人各项实验室特殊检查的观察
D.病人生活、环境安全的观察 E.以上都是
22、观察精神病人的方法是:(C)A.直接观察 B.间接观察 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D.通过特殊仪器观察 E.以上都是
23、精神病人的意外事件的概念是:(C)A.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B.自杀
C.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或精神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各种伤害或破坏事件 D.医疗事故 E.以上都不是
24、精神科基础护理的内容是:(E)
A.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B.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 C.睡眠观察及护理 D.安全护理 E.以上都是
25、精神科产生意外事件的原因是:(A)A.精神症状所致 B.病人不知道有病 C.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 D.病人意识模糊或错乱 E.以上都是
26、使用保护性约束用具的对象是:(E)A.进行电休克治疗后的患者
B.精神症状丰富如幻觉、妄想支配下的冲动、伤人 C.抑郁症患者,心情不好,有自杀企图者 D.各种原因所致的谵妄状态者 E.以上都是
27、自杀的概念是:(B)A.一种伤害行为
B.患者有自我毁灭的企图,企图采取可行的行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C.是一种求救的信号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28、抢救氯丙嗪中毒时,除了下列何种药物外,均可应用:(C)A.间羟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强化升压效果
29、木僵病人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主动活动:(E)A.早晨大声呼唤 B.傍晚大声呼唤 C.上午小声耳语
D.夜晚大声呼唤 E.夜深人静时小声耳语,可能会回答提问或主动活动肢体或上厕所
30、抢救噎食病人的关键是:(B)A.抢救循环衰竭 B.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抢救呼吸衰竭 C.保护肝功能 D.护脑 E.将患者就地平放
31、发现一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抢救的第一步是:(E)A.静脉护容 B.注射升压药物 C.报告医生 D.扶起病人 E.将患者就地平放
32、精神科的护理哲理除了通科护理哲理外,还应突出哪一点::(A)A.要有精神科护理专业的标准,护士长有责任使护士达到这个标准,要确保所设计划的实施,使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B.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护理水平C.护理工作要以护理程序为基础 D.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E.科学地布置医院环境
33、精神科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的家属做如下方面的指导::(E)
A.简要说明患者疾病的特点
B.家属应该正确对待患者,保管好抗精神病药物
C.维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D.让家属了解患者疾病复发时的先兆 E.以上都对
34、对精神病人的自杀预防性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A)
A.对有自杀企图非常强烈的患者来说,最好是给予其强镇静剂如氯氮平使其入睡
B.增强安全防范措施,消除能引起自杀的隐患 C.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D.对急性期患者,应住院或留置观察室观察
E.医生应及时评估自杀的危险性,并通知护士和家属采取必要的观察预防措施
35、有关自杀的预防措施,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D)A.减少自杀工具的易获得性,建立自杀的专门研究和工作部门 B.宣传有关自杀的知识,增强识别基本的自杀危险信号 C.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人群心理措施
D.在媒体上介绍常见自杀方法和手段,以使人们知道自杀的有关内容 E.对高危人群进行适当的保护性监控
3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近的统计数据表明,位于死亡前第5位的是下面哪种情况:(B)
A.意外死亡 B.自杀 C.心血管疾病 D.恶性肿瘤 E.呼吸系统疾病
37、精神科护士的素质要求:(E)A.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富有同理心 B.广阔坚实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知识
C.强烈的敬业精神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38、其住院精神病患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如“我是中国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从三中毕业”属于联想障碍的:(A)
A.联想奔逸 B.联想加速 C.象征性思维 D.重复语言 E.破裂性思维
39、某患者声称自己是国家主席,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有200万军队,财产不计其数,属于下列何种妄想:(B)A.关系妄想 B.夸大妄想 C.钟情妄想 D.财富妄想 E.被害妄想
40、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E)A.护士自身个性不成熟 B.使用不良的交流方式 C.缺少事前计划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41、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E)A.倾听 B.帮助释放情感 C.提供信息 D.安慰、鼓励、保证 E.以上都是
4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评估:(D)
A.躯体评估 B.心理功能评估 C.社会功能评估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43、除下列哪项外,均是木僵患者的护理措施:(C)A.提供安全环境 B.做好保护性医疗 C.加强入院指导 D.加强生活护理 E.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4、危机状态的定义是:(B)
A.伤害他人的躯体、物体的破坏性行为
B.突然发生的,个体无法自控的,可能危及自身、他人或物体的一种状态 C.患者住院期间突发的无法自控的,可能伤害自身及他人的一种状态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45、痴呆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是:(C)A.妄想 B.幻觉 C.记忆力减退 D.注意力下降 E.抑郁
46、急性缄默状态常见精神科疾病是:(E)A.精神分裂症 B.癔症 C.选择性缄默症 D.急性心因性反应 E.以上均是
47、氯氮平使用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B)A.便秘 B.白细胞降低 C.流涎 D.心率加快 E.发热
48、氯氮平使用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
A.粒细胞缺乏
B.心电图异常
C.脑电图异常 D.便秘
E.癫痫发作
49、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治疗作用与下列何种受体的作用机理有关:(A)A.抗多巴胺受体 B.抗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C.抗胆碱能受体 D.抗组织受体 E.抗5—羟色胺受体 50、关于妄想:(B)
A.是不符合事实的信念
B.是一种病态的信念
C.是病人坚定不移的信念
D.都是很荒谬的信念
E.是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的信念
51、关于错觉的定义为(A)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52、关于思维迟缓,下列哪个说法较正确?(C)
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 B.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D.是癔症的典型症状
E.是癫痫的典型症状
53、医生问病人来院几天了,病人答道:“2天了,鸡在叫,人生、人生,我是周老师(病人姓周),宝莲灯,保养身体......。”这属于什么症状?(D)
A.思维散漫 B.思维奔逸 C.持续言语 D.思维破裂 E.思维贫乏
54、关于药物依赖或称药物成瘾,指长期反复服用某种药物后,个体对药物产生(D)
A.精神上依赖 B.躯体上依赖 C.药物耐受性增加
D.精神和躯体上的依赖
55、病人对某件事坚信不移,不能以其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来解释,也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该症状是(A)
A.妄想 B.幻觉 C.思维散漫 D.错构 E.虚构
56、在木僵基础上,病人出现身体各部位可以听人摆布,即使摆成一个很不舒服的位置也可以维持下去。该症状是(A)
A.蜡样屈曲 B.违拗症 C.作态 D.刻板动作 E.模仿动作
57、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中,目前最重要的因素是(A)
A、遗传因素
B、神经发育异常
C、神经生化代谢异常 D、性格因素
E、心理社会因素
58、某精神分裂症患者将输液管看成一条蛇,这种现象为(B)A、幻觉
B、错觉
C、感知综合障碍
D、定向障碍
E、谵妄
59、某精神分裂症病人认为自己的脸和肢体总在变化,一会儿变长了,又变短了,腿一会儿粗了,又变细了,这症状是(D)
A、妄想
B、幻觉
C、强迫观念
D、感知综合障碍
E、思维障碍
60、精神病性症状是(A)
A、感知障碍、思维障碍
B、情感障碍
C、意感行为障碍
D、人格改变症状
E、类神经症状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3分)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抽象、理解、判断推理能力、计算力、记忆力下降。(1分)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1分)
2、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1分)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3分),达到护理目标的方法。(1分)
1、7、A D2、8、D A3、9、D B
4、D
5、D
6、A
10、E
16、B
22、C
28、C
34、A 40、D
46、D
52、C
58、B
11、A
17、E
23、C
29、E
35、D
41、E
47、B
53、B
59、D
12、B
18、D
24、E 30、B
36、B
42、D
48、A
54、D 60、A
13、E
19、D
25、A
31、E
37、D
43、C
49、A
55、A
14、B 20、A
26、E
32、A
38、A
44、C 50、B
56、A
15、D
21、E
27、B
33、E
39、B
45、C
51、A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 篇3
【关键字】精神分裂;肠梗阻;护理
精神科住院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长梗阻,在临床案例中并不少见。由于患者患病后自身的精神情况无法控制,进而无法主动表达自己的不适感,而且精神科的住院环境往往比较封闭,同时我院大多数是以流浪救助为主的患者,没有家属的陪护,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更加容易发生肠梗阻。针对本院2009年~2013年期间,3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患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患病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34例精神病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经过我院放射科的影像学诊断后,确诊为肠梗阻。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22~81岁之间,平均年龄(49.5±6.4)岁;其中精神分裂13例、精神发育迟滞3例、老年痴呆2例、麻痹性痴呆1例、精神障碍1例、其他14例。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
对34例患者进行检查和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并详细的记录检查结果,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及发病原因。
1.2.2护理方法
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患者采取禁食,并进行胃肠减压,在治疗期间不可以使用止痛剂和镇静剂、防止无法准确的诊断病情进展,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述治疗的重要性,防止患者拔出胃管。定期检查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有无气体引出,定时的对肠胃减压装置进行关闭和开放;②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管理:患者的饮食一定要保证患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情况下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性,补充患者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如患者有异常状态,及时通知医生;③定期检测: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身体状态的检测,定期检测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加以记录。尤其要观察患者的腹痛性质、范围、持续时间、排便等情况,如有呕吐、腹胀等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通知医生;④对口腔的护理:由于患者患有肠梗阻的后,会出现呕吐现象,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的给予温开水漱口,保证口腔的清洁。如同观察和几率患者的呕吐时间及呕吐的频率等,在禁食结束后,可给予患者流食,观察恢复状态转而食用蔬菜、水果等;⑤对皮肤的护理:患者由于长期的卧床,而且普遍年龄较大,而且患者常常需要约束性保护,致使患者易出现压疮,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皮肤的护理,定期为患者擦拭皮肤,保持皮肤干净、清爽,保持病床平整、清洁;⑥用药的护理:对于患者的用药,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合理的药物,而且要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身体反应情况,尤其是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更应该加强观察。如患者有代谢功能障碍,尽量不适用氯氮平类药物。⑦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性格、兴趣爱好等,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恐惧感,并且尽量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习惯,对于达到要求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奖励,使患者自身乐于改变不良习惯,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心理状态。
2 结果
3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患肠梗阻的原因有:①运动减少:有些患者由于精神状态不稳定,严重的躁动,所以需要长期的采取保护性约束,大多数患者不愿意做锻炼,喜坐少动,致使患者长期的保持同一姿势,久之使患者的肠胃蠕动减慢,引发肠梗阻;②药物因素:大多数患者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例如氯氮平、舒必利、喹硫平等[2]),此类药物的作用之一是会使胆碱作用增强,进而造成肠胃蠕动减慢,造成便秘,久之极易引发肠梗阻;③饮食因素:脑器质性精神病的患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障碍,使患者对饮食不敏感,经常暴饮暴食,或者长时间不食,而且饮水较少,易患低钾、低钠等,长此以往对患者的消化系统损伤严重;④衰退期影响:大部分患者的年龄偏高,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大幅度衰退,而且胃肠蠕动减慢,结肠的张力也有所下降,致使患肠梗阻的几率增高。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的用药常采用抗精神病的药物,该类药物具有治疗中枢神经及外周抗碱能的作用,而外周抗碱的作用使患者的肠胃蠕动减慢,进而引发肠梗阻。所以对于精神病患者用药一定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尽量减少合并用药[3]。如果患者已经检测出患有肠梗阻疾病,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因为患者的精神状态不受支配,无法很好的配合治疗,只有做好护理工作,引导患者自愿接受治疗,才能更好的治愈肠梗阻。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观察,由于大多数患者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发生身体不适,很难及早的发现。在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便秘的现象,如果发现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停药或者减药,同时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的变化,防止出现自残、伤人等安全事件发生[4]。对患者要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发放一些健康教育的资料,内容一定要简单易懂。由于本次研究的大多数为我院救助的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身边没有家属和亲人的关怀,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加强护患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科住院患者采取定期的检测和相应的护理,对于预防肠梗阻的发生十分有效,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也需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预防工作,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参考资料:
[1] 周秀娟,赖根祥.精神科住院女患者肠梗阻的调查与对策[J].海峡药学,2009,22(6):191~192.
[2] 梁学军,刘立志,谢国军,等.精神药物副反应及其处理[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12(5):316~317.
[3] 张雪梅.一例剖腹产术后合并肠梗阻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0,11(2):101.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2001年至2011年10年间九江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死亡病例共30例,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通过回顾性调查, 对死亡原因等资料作分析。
2 死亡原因
(1) 躯体疾病20例, 占66.7%, 居住院精神患者死亡原因首位。其中各类心脏病10例, 肺部感染4例, 感染性休克2例, 败血症2例, 糖尿病和消化性溃疡各1例。 (2) 意外事故4例, 占13.3%。其中自杀2例,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死亡原因为自缢。进食馒头致噎死2例。 (3) 猝死3例, 占10.0%。 (4) 医院感染1例, 占3.3%, 感染部位均为呼吸道, 患者年龄63岁, 病程5.6年, 住院时间超过3个月。 (5) 其他死亡2例, 占6.7%。
3 护理对策
3.1 躯体疾病的护理干预
躯体疾病是住院精神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并且精神科收治的伴发躯体疾病的患者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2], 本文躯体疾病发生率为60.6%,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且以感染性疾病最多。因此, 护理人员在做好精神病专科护理的基础上, 还要掌握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 以加强对精神症状与躯体疾患的识别治疗、护理和抢救的能力。
3.2 意外事故的护理干预
九江第五人民医院发生的意外事故主要为自杀和噎食。有文献指出, 自杀死亡者中, 精神分裂症绝对数占首位[3], 本文2例自杀患者均为精神分裂症, 亦证实了该观点。对于自杀患者, 护理人员要做到对新入院患者以及病情复发者迅速控制精神症状, 减少因幻觉、妄想支配下的顽固自杀行为。在使用抗精神病药中要充分认识, 充分向家属告知, 并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了解病史, 多接触患者, 了解患者内心活动, 观察患者是否有消极言行和抑郁情绪, 从言语、表情、行为中判断可能发生的问题, 并及早地进行干预。另外, 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有冲动、伤人倾向患者的危险因素, 经常巡视病房, 患者易发生自缢的地方如厕所、洗漱间及重症病房等要重点巡视。加强危禁物品的管理, 做好安全检查, 如输液架治疗完毕及时送回治疗室, 刀剪、约束带等不得留于病室内, 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自杀的发生。
噎食多发生在锥体外系反应及慢性乙醇中毒患者中[4], 因此, 护理人员应熟悉药物特有的不良反应表现, 了解各不良反应在用药后什么时间内最易发生, 对患者的药物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每餐进食时应有专人在场观察, 对患者进食的量、速度、难度都要密切注意。对于重症患者喂食时要选择合适体位并且速度宜慢。对兴奋躁动患者切勿采用饭后仰卧保护于床上, 因为仰卧体位腹压增加, 易推动胃内容物反流引起梗阻窒息。
3.3 猝死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抗精神病药物的观察, 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谨慎细微, 一旦出现异常随时与医师沟通, 给予处理。在药物治疗时, 要尽量选用新型抗精神病药, 并在用药过程中监测患者心电图、电解质、心肌酶等指标变化, 对异常的病例, 进行有效纠正减药或停药处理;对持续兴奋躁动或拒食者, 应注意其可能存在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在内环境紊乱纠正以前不宜大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对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患者, 选择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 剂量增加要缓慢, 不宜过大,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猝死的发生。
精神科患者意外死亡方式多种多样, 防范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技能, 有能科学准确交待潜在的病危因素的能力, 有高度的责任心。通过加强对治疗用药的监护, 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仔细观察巡视, 对长期住院、慢性衰弱患者, 要及时向家属通报等途径来降低住院精神科患者病死率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科住院死亡病例的死因及相应护理对策, 为医疗服务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九江第五人民医院l0年来精神科住院死亡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总结死亡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30例精神科住院死亡患者中, 死亡原因以躯体疾病、意外事故和猝死为死因前三位, 分别占66.7%、13.3%和10.0%。结论 提高对躯体疾病的诊治水平、对加强意外事故和猝死的护理干预是降低精神科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精神科,死因,护理
参考文献
[1]陈习朋, 孙录.精神病院住院患者36例死亡资料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05, 17 (1) :15-16.
[2]朱莹, 刘明, 杨爱华.187例住院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6) :666-667.
[3]张明.精神科119例住院死亡病例临床分析检验[J].医学临床, 2009, 6 (2) :118-119.
精神科护理见习报告 篇5
精神科是医院科系里较为特殊的一科,那么精神科护理见习报告应该要怎么写呢?本文的内容是精神科护理见习报告,欢迎大家参阅。
精神科护理见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了解精神病人的症状,切身体验精神病人的痛苦,让大家树立了一种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改变一直以来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同时将所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
二、实习任务:
与不同特点的精神病人交谈,了解他们的病史、病因和症状并做好记录。
三、实习时间:
XX年4月9日和23日
四、实习地点:
xx省人民医院精神科
五、实习内容及感想:
白衣天使,好像离我很远,而当我踏入医院的那一刻,她又无限的接近我。
去之前有些许的期盼,也有些许的恐惧;而去之后才知道,原来,一切都与想象中的不同,与传说中的不同。其实精神病人并不可怕,而精神病院,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黑暗,对于病人,医护人员还是十分尊重他们的,而病人之间,其实比起外面的世界,似乎更加和谐······
在实习期间看了很多的病人,觉得,病人们在不发病的时候,都十分地友善,而且可以较为正常的`交谈,不加以注意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精神病患者。
医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与病人进行沟通,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对病人的病因进行深入地剖析,辅助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男病区,我们一行人深入地了解了两个病例,都属于精神分裂症。
第一个年轻人才20出头,看上去阳光而且冲满活力,但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加之在家里时常独自看《越王勾践》,不久就沉浸在剧情中,以为自己就是越王,有种拯救**的责任,有时出现幻觉,突然话变得极其多,做一些让人费解的事来,近来病情一下子加重,家人就将其送来,在住院的这10来天,他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在与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说起话来那真可谓是滔滔不绝呀,无论我们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当时就想,这是超级演说家呀!
第二位也是一个20左右的瘦小伙,他患病已经有十年之久了,断断续续进精神病院3次,属于复发精神病。与第一位相比,他的思维显得就要混乱得多,一会和李宗仁玩,一会又当土匪抢机关枪去美国,一会又成了国min党剿x匪······嘴里还是不是的冒出粗言粗语,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似乎没有和他建立很好的信任关系,以致在谈话过程中他一直遮遮掩掩,他的童年生活不是很美满,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不是很好,而且他有精神病家族史。
在女病区,我们见到的主要是抑郁躁狂双相障碍患者。
谈精神科护理道德要求 篇6
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道德要求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44-01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病人,其中病情严重者,表现思维紊乱,行为怪异,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少病人否认有病,还会造成自伤或影响社会治安。病人的症状往往与生活经历、躯体和精神状态及社会环境、职业、文化背景等诸因素有关,因而形成了精神症状的复杂性,给護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对护士在道德行为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分析
了解研究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是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当病人住进医院开始,我们就该尽快了解病情,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学知识,依据精神疾病的演进规律,按治疗时间将精神病人的心里特证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1 治疗初期 大凡精神病人不论是首次发病,还是复发者,都不愿主动就医,顺利接受治疗和护理者极为少见,特别是一些重症精神病人。众多的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评估自我的精神状态,整个心里过程发生紊乱,重者思维活动脱离现实,难以正确理解客观事物,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对本身疾病缺乏认识,对所患的疾病持否认的态度,同时对身边的人、所在的单位以及医院,采取不配合的反抗手段。临床表现为猜疑周围人、恐惧住院、拒绝服药、私自出走等。
1.2 治疗缓解期
精神病人在经过住院初期治疗后,精神病的症状得以缓解或者部分缓解,病人的心态也发生相对变化,患者心里开始动摇,正常的心理活动开始活动,对周边的环境、所处的位置产生怀疑,我怎么在医院呢?我来这里干啥?我真的有精神病?
1.3 治疗好转期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随着患者自知力的恢复,病人开始理智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所患的疾病性质、疾病程度以及因为疾病而带来的各种损失。但患者心理活动比较单纯、单调,长时间处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我的病能治好吗?能根治吗?出院后能正常工作吗?这时的病人情绪低落,心理压抑明显。
2. 对精神病人护理的人文关怀
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大部分病人的治疗是被动接受。其护理的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精神方面的障碍,唤起人们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患者往往拒绝住院,不接受治疗,难以护理,有的可能伤人、自伤或者毁物,甚至对医护人员抱有敌意态度;有的孤僻退缩或者意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人员全面照顾;有的表面看来安静合作,但病态支配下可能发生种种意外。因此护士工作繁杂多遍,心里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必须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特征反应,对患者实行人文关怀的人性化护理。
2.1 针对治疗初期 对这一期病人采用的护理手段多为强硬的、机械的、但必须是人道主义的。此时的护理主要为:(1)尽快熟悉病人的病情、心里状态、家庭状况、社会支持能力等,为下期心理护理打下基础;(2)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尽量降低精神症状对环境的干扰,增强每个病人的自身安全系数。
2.2 治疗缓解期 此期病人能勉强地接受治疗和护理,是心理护理的最佳期。护士要做到:(1)加强医患间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心里需要,精神病人更为突出。病人往往把健康的恢复完全寄托给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借助情感交流以其得到鼓励和启发。护理人员主动提供条件,在互相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病情。(2)避免恶性刺激。由于病人的病态心理开始动摇处于冬眠状态的正常心理开始苏醒,正常与异常心里交织在一起,不论是自控能力还是识别能力均偏低,对各种刺激的承受能力也较低。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
2.3 治疗好转期 这一时期,护士要帮助病人做到:(1)力求心理适应。心理适应必须在生理适应基础之上完成。精神病人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趋利避害,需护理人员协助,包括环境净化,病人安全感形成,以及生存欲望的强化等等。(2)建立社会关系。长期的病态心理和住院生活,病人自我认知的能力降低。应沟通病人与家属、单位之间的联系,让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有益活动。
3. 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
3.1 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多种需要,不同病种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病人有共同的需要,也有个体化的需要。特别是对病人病史中的隐私和病情应做保密,绝不允许作为嘲笑的话题。恢复阶段的病人,由于错误地认为得了精神病不光彩,被人瞧不起,无社会地位,并担心今后复发、遗传等问题,此时病人常产生自卑和轻生观念,护士绝不能忽视病人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和需要,应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消除各种顾虑,树立正确人生观,同时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杜绝意外发生。
3.2 敏锐的观察力,确保病人安全
审慎思考,认真负责的工作,准确无误的行为,是避免发生差错事故,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也是护理道德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观察力是知识和思维的结合,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感觉和正确的判断,并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是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体现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技能是观察病人的病情及心理活动。如精神科一级护理中的三防病人(自杀、自伤、冲动毁物、逃跑)护士必须做到坚守岗位,定时巡回,对重点病人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和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
4. 尊重病人的人格
精神病人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住院后出现新旧角色的冲突,常常不能配合治疗,如拒绝服药或藏药、毁物自伤等一些行为。此外,在护理时,除病情和治疗的特殊需要,应慎用约束。要维护病人的尊严,保护病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处理上述护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是尊重病人的人格及护理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5例拒食精神疾病患者中男43例, 女32例;年龄18岁~63岁, 平均年龄41.5岁;病程5.5~23.5年, 平均16.8年;所有患者符合ICD-10的国际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患者有意识拒绝进食连续3餐以上则认定为拒食 (排除有意识障碍或空腔进食障碍的情况) ;同一患者住院期间多次拒食按1例统计;拒食原因按病例资料逐一分析确认, 存在多种原因按主要原因统计。
2 结果
75例拒食患者中多为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患者, 分别占29.33%和38.67%, 应激相关障碍占13.33%, 其他占18.67%。分析拒食原因:受妄想支配32例 (42.67%) , 抑郁情绪12例 (16.00%) , 幻觉影响13例 (17.33%) , 兴奋躁动8 (10.67%) , 木僵状态5例 (6.67%) , 其他5例 (6.67%) 。
3 讨论
受正常心理支配的拒食患者, 容易进行心理干预使之恢复饮食, 而精神疾病导致的拒食却较难通过心理护理进行干预, 这是因为精神疾病患者伴有病理性的强烈的拒食意志, 能忍受长时间的饥饿, 甚至没有饥饿感。分析精神科患者拒食原因, 一般有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感觉、知觉障碍, 这部分患者由于幻听、幻觉、幻嗅等原因, 觉得有人在命令自己不准吃饭或觉得食物有毒而不愿进食, 本研究中这样的患者有13例 (17.33%) 。二是受妄想支配, 患者有被害妄想症认为有人在食物中下毒害自己, 或患者有罪恶妄想症认为自己罪恶深重需受惩罚, 以及其他妄想原因使得患者拒绝进食, 这类患者在本研究中共有32例 (42.67%) 。三是抑郁情绪导致的拒食, 患者严重抑郁时会完全丧失食欲, 会以绝食的方式自杀, 这类患者有12例 (16.00%) 。四是行为意志, 如患者处于木僵状态或违拗症患者无进食意识, 或患者处于精神运动性兴奋难以安静下来进食, 这类患者共有13例 (17.33%) 。另外, 还有药物不良反应、拒绝住院及未知原因导致的患者拒食, 此类患者有5例 (6.67%)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拒食行为, 都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因此, 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 取得患者的信任,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 取得患者信任, 热情、真诚、友好的跟患者交谈, 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感染患者, 引导患者树立健康的心态, 并能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还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宣教, 强调饮食的重要性, 介绍饮食与健康、饮食与疾病的关系[2]、拒食的危害性, 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其次, 掌握饮食护理技巧。护理人员对拒食患者进行劝导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患者因被害妄想而拒食, 可在耐心劝导的基础上, 让拒食患者参与饭菜准备工作, 或护理人员与其共同就餐, 以消除患者疑虑, 切忌让患者单独就餐及在患者就餐时在旁边低声耳语;对于有罪恶妄想的患者, 可将饭菜混合拌杂使其认为是剩饭剩菜促进其进食;对木僵拒食者接触患者时要态度和蔼、动作轻柔, 宜单独用餐, 或将饭菜放在患者床头柜上, 有时患者可在夜间或无人时自行活动进食[3];对于抑郁症状严重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关心, 真诚的与之交流, 解开心结, 激发其生活的信心;对违拗患者, 不应严格要求其按时进食, 更不可强行喂食, 可准备其喜欢吃的饭菜放置与病房内, 让其自动进食。另外, 对于严重拒食者可配合治疗护理, 如静脉输液、鼻饲等方法补充营养。
总之, 面对精神科患者拒食行为, 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劝导, 并针对不同拒食原因采取科学的饮食护理措施, 使患者尽快恢复饮食, 保证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参考文献
[1]黄传群.精神科住院患者拒食拒药原因分析与对策.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7) :393-395.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回访对象
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共68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 其中精神分裂症432例, 躁狂症81例, 抑郁症123例, 分裂样精神病47例。
1.2 回访方法
1.2.1 回访护士的选择
要求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3年以上, 本科学历, 知识面广, 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交流时认真回答家属的体温, 注重法律意识, 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2.2 电话回访时间
电话回访的时间选择在患者出院1个月后每半月回访一次, 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回访, 时间控制在2~3min左右。患者出院时由主班护士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用药、出院时情况、电话 (尽可能留2个联系家属的电话, 以防拨打不通的情况下再拨打另外一个号码) 。
1.2.3 电话回访的内容
接通电话后, 首先进行问候及自我介绍, “您好, 我是三医院精神科责任护士×××”, 做到讲普通话, 语气柔和, 语速适中, 便于家属倾听。然后询问患者出院后的情况:是否按医嘱服药、睡眠、饮食和情绪情况, 根据其诊断及出院时的情况进行询问, 耐心细致地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对于需医生解决的问题, 请示医师后再进行回答, 不说与病情无关的话题, 尽量不超过预定的谈话时间, 必要时约定下次回访的时间和内容。
1.3 检查回访质量
病区护士长不定期地拨打回访电话, 询问家属对护士回访电话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 回访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的有618人 (90.4%) , 同意拨打回访电话的为635人 (92.9%) , 回访后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654人 (95.7%) , 同意拨打回访电话的为673人 (98.5%) 。
2 电话回访的效果
通过电话回访, 既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指导家属合理用药或就诊, 普及健康教育, 明显减少了复发次数, 减少了患者家属的经济支出和时间, 还增进了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信任, 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第2次入院后由于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比较熟悉, 能够及时反馈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 促进医院改进不足,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提高了医院在社会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拥有护理人员25名, 年龄20~42岁, 平均年龄 (28.96±3.45) 岁。其中主管护师2名, 护师10名, 护士13名。学历:本科8名, 大专12名, 中专5名。2013年1月以前没实施预见性护理前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200例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调查, 纳入标准: (1) 患者病情稳定; (2) 意识清晰; (3) 无自杀性倾向。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意识模糊、神志不清晰的患者。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抽取200例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调查, 入组标准与实施预见性护理前一致。两阶段选取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阶段密切留意患者病情变化, 对患者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患者走失、攻击、坠床、自伤、自杀、烫伤等意外行为, 并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密切留意患者精神状况。
1.2.2 预见性护理
(1) 成立精神科预见性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专科医生、科室护理人员组成预见性护理小组, 由科室护士长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及护理人员培训方案。 (2) 加强护士预见性护理意识:加强护理人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 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3) 预见性护理内容: (1) 心理护理:新入院病人多数无自知力, 因此护士不要与其争辩是否有病, 而应劝导其安心住院。在入院阶段, 病人因对病房环境感到陌生, 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情绪。此时护士应对安静合作的病人主动热情地介绍病房环境、病友、作息制度和会客制度, 安排床位、餐位等, 使病人感到温暖。对不合作的病人, 要掌握其病情特点, 摸索适当的接触方法, 如对不愿暴露思维内容的病人, 在接触时可以先从患者的生活、工作或兴趣爱好着手, 与病人交谈, 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然后再谈及病情。经常深入接触病人, 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和其心理活动。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 如对关系妄想者给予同情和安慰, 对罪恶妄想、消极观念和嫉妒妄想者要加强心理疏导, 给予安慰, 对夸大妄想者不可争辩。对被钟情妄想者要举止稳重, 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对幻觉丰富的病人应注意观察其突发行为并给与对症处理。不可与缺乏自知力的病人争辩有病和无病。对躁狂病人应沉着、冷静, 用温和的语言低声说话, 避免应用激惹性语言, 减少刺激因素。对严重兴奋躁动病人, 护士态度要镇定, 语言要诚恳, 动作要机敏, 迅速组织人力将病人隔离保护, 同时要向病人说明隔离保护是为了他的安全。 (2) 对患者加强管理:对患者做好入院评估, 护理人员接诊后应与医生一起检查患者是否携带危险物品,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骨折、皮肤损伤及器质性病变, 并记录患者精神状况、意识情况。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加强安全防范, 防止患者出现暴力行为。夜班时应确保至少2人进行值班, 加强护理人员巡查次数, 以减少患者风险事件发生频率。 (3)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每天对患者做好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及时处理, 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同时加强对于自杀自伤患者陪护, 防止其发生意外或逃跑。对于冲动攻击型的患者除了给予药物镇静治疗外, 还应及早控制患者精神症状, 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4) 健康教育及训练:告诉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知识, 取得家属与患者的配合及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消除患者冲动的想法,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4) 精神科护理技能训练:每个月对科室的护理人员开展1~2次精神科护理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管理能力及护理技能, 具体包括掌握患者病情,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做好安全管理, 加强巡查及意外防范, 做好临床宣教。
1.3 评价标准
(1) 护理质量: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由护理组长向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患者沟通能力, 每项内容为100分, 分值越高, 护理质量越理想。 (2) 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记录患者走失、攻击、坠床、自伤、自杀、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3) 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评分问卷向患者及医生进行调查, 问卷总分为100分, >9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见性护理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评价
与对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风险管理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患者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均得到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分
2.2 预见性护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与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患者走失、攻击、坠床、自伤、自杀、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2.3 预见性护理实施前后患者、医生满意度分析
与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例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病情复杂, 患者大多数存在攻击、自杀、自伤等危险性行为, 护理难度较大, 容易引发护患纠纷[4]。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发病特点及发病规律以及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从而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5,6]。在精神科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护理技巧对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陈迎等[7]研究认为精神科室是风险高发科室, 应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水平及风险防范意识。陆沈艳等[8]认为我国护理人员普遍缺乏风险预见性能力, 加之神经科患者病情特殊, 因此精神科室是护患纠纷的高发科室。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责任心,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对提高精神科室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院为了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 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精神科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与对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风险管理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患者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均得到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结果与符蓉等[9]对神经内科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基本相符, 提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及风险管理能力, 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张勇等[10]认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科室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本研究中与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患者走失、攻击、坠床、自伤、自杀、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结果与文献[11]报道一致, 表明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精神科室患者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 这可能与科室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有关。与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降低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 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预见性护理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 能更深入接触病人, 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和患者心理活动, 使得护理人员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12]。此外, 预见性护理加强了对患者的临床防护, 使得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从而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 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重视各种风险的评估、筛查, 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 对比分析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的精神科护理质量。结果:与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风险管理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患者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均得到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实施前相比, 患者走失、攻击、坠床、自伤、自杀、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护理责任心, 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 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精神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亚芳.以人为本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0) :64-65.
[2]莫慧娟, 范佳英.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2) :91-92.
[3]李金惠, 张露莹, 姚晚侠, 等.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27 (29) :3281-3282.
[4]马润娟.预见性护理在精神科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0) :2526-2528.
[5]李雪英, 刘君.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 2013, (21) :273-274.
[6]周彩莲, 黄子娟, 鲁荣莉, 等.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 (7) :37-38.
[7]陈迎, 曹静捷.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分析与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 2012, 20 (2) :98-102.
[8]陆沈艳.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精神病人危险行为的影响[J].医药前沿, 2013, (2) :228-229.
[9]符蓉, 李红丽, 吴凡, 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 2012, 40 (6) :694-696.
[10]张勇, 白珍, 张国强, 等.综合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作用[J].现代医学, 2012, 40 (1) :8-10.
[11]谢杏利, 邹兵.抑郁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疗效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29 (6) :627-630.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共发生73例意外跌倒事件,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排在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乙醇所致精神障碍。
1.2 方法
统计跌倒患者的年龄、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产生的后果等,通过访谈患者及护理人员、实地考察获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 果
2.1 跌倒患者的年龄分布
见表1。
2.2 跌倒发生的时间
见表2。
2.3 跌倒发生的地点
见表3。
2.4 跌倒时的状态及后果
在本次调查中,有27.4%的患者曾有跌倒史。跌倒前的活动能力:完全独立的占20 %,部分依赖的占36%,完全依赖的占44%。跌倒时的状态:入厕时占20.5%,从床上或座椅上站起时占15.1%,行走占9.6%,取物时占20.6%,淋浴时占16.4%,室外活动时占17.8%。跌倒的后果:骨折占4.1%,头面部血肿、淤血、破溃占38.4%,四肢及躯干软组织损伤占45.2%,无损伤占16.4%。
3 讨 论
3.1 医院内跌倒的原因分析
3.1.1 护理人员因素
首先,护士长对护理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患者入院时未进行护理风险评估,缺乏完善的预防措施,没有认真检查和督促各防范措施的落实。其次是没有形成护理安全文化,导致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漠,如护理人员认为精神科患者大多生活自理好,造成了防范意识不强。再者护理人员对患者和家属的相关安全宣教及建康指导不到位,造成患者缺乏相关信息,没有注意到对跌倒的防范。
3.1.2 病区环境因素
病室地面光滑、无扶手,浴室及卫生间地面湿滑,夜间病室光线较暗,床挡使用不当。
3.1.3 疾病因素
精神症状丰富,兴奋冲动,行为紊乱,木僵状态,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帕金森综合征、谵妄状态等均宜导致患者跌倒。此外老年精神病患者生理功能及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平衡能力降低以及老年过程导致的骨质疏松是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原因。
3.1.4 药物因素
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抗癫痫药物会引起共济失调,影响平衡能力;镇静、降压、降糖药物的应用可导致血压、血糖降低较快,从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和脑缺血等,这些都极易发生跌倒。
3.2 护理干预措施
3.2.1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意识
各级护理管理体系要重视患者的安全管理,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护理部每年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定期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讲座。设立行之有效的防止患者跌倒的安全保障措施[2]。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畅通不良事件报告程序,出现问题时采用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3]进行分析,无论事件情况如何,首先80%找系统(管理)的原因,而不是责备护理人员,从而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
3.2.2 完善预防跌倒的护理工作流程
将护理工作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体系引入护理安全管理[4]。对新入院患者应用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按照各项危险因素的分值累计总分,分值越高,跌倒的危险性越大,越要引起重视。根据风险评估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在床头放置“预防跌倒”的警示标识,保持环境安全,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保护带、床挡),责任护士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安全知识的宣教,完善各项护理记录。护士长及护理部经常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价取得的效果。
3.2.3 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病房内光线充足,夜间开启睡眠灯;保持病室及卫生间地面清洁干燥、平整,无障碍物,做清洁工作时提醒患者注意安全;病床的高度适宜,患者休息、起床时协助提起或放下床挡;在走廊及卫生间安装扶手;洗漱室、浴室、卫生间、开水炉处粘“小心地滑”的警示标识,放置防滑垫等措施能够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
3.2.4 安全管理
①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护理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对跌倒事件的判断力和预见性。主动关心患者的饮食起居,落实安全防护用具,做好生活护理,按时巡视病房,掌握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发现患者步态不稳及时给予扶助,并严格进行交接班;发现地面潮湿及时给予擦干。②实行弹性排班,在晨晚间、开饭、洗澡、外出检查、户外活动等薄弱时间段增加护理人员的配置。减少因护士人力不足对患者照顾不周而带来的隐患,满足患者身心安全需要[5]。③加强就餐和晨晚间洗漱时的管理。就餐时先由工作人员将食物分好放置在餐桌上,再安排患者就坐,避免患者拥挤抢食而发生跌倒;晨间洗漱时安排专人看护,协助梳洗,防止患者跌倒;晚间洗脚时工作人员将温水逐一送到患者的床旁,避免患者因地面湿滑和人多拥挤而导致跌倒。④重视夜间安全的护理,睡前提醒患者先排便,减少夜间如厕时发生跌倒的危险性;对夜间行走不稳或躯体情况不佳的的患者,起床时专人陪伴,给予搀扶,或利用便器协助床上排便。
3.2.5 对服用某些药物患者的管理
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嘱咐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切忌突然站起;对服用降压、降糖及镇静催眠药物的患者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对于使用有跌倒危险药物的患者,需要有专人监护,加强生活照顾,在行走、如厕时给予陪伴。
3.2.6 加强安全指导和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跌倒所致的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指导患者穿着适宜,鞋子要防滑、裤子不可过长;行走时宜缓慢,抓抓好扶手,防止发生拥挤;改变体位时要缓慢,做到“3个半分钟”,即醒后在床上躺半分钟再坐起,坐起后半分钟再站起,站起后半分钟再行走;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对跌倒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讲解乙醇依赖常见临床表现、药物常识和戒断反应的表现;讲解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及指导家属对患者的照顾方法。系统的安全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越强则预防跌倒的效果越好。
总之,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预防患者跌倒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工作中要切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重视安全管理文化,落实护理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预防跌倒的措施,防范与减少精神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精神科患者住院护理安全性。方法 对73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跌倒的患者年龄、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是跌倒的高危人群;4:00至8:00、12:00至16:00是跌倒发生的高峰时段;跌倒的地点主要在卫生间、床旁、浴室;跌倒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有关。结论 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护理流程,提高精神科患者的住院安全。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跌倒,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于洪宇.老年人跌倒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与预防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1):85-88.
[2]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
[3]理查德.科克.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55-56.
[4]冯茂群,方菊花.患者坠床事件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5):49-50.
道德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道德护理;精神科护理;临床作用
道德护理是在护理职业活动中临床护理人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现今,医学模式在不断的发生转变,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但是对医护人员提出的职业要求,同时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由于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所面向的对象比较特殊,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道德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在精神科工作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点精神科道德护理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维护精神病人的尊严,树立人本的理念
人的正常生活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生理上会表现为异常的情况出现,当然心理上也同样会生病,我们不可以用一样的眼光来看待心理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选择和意愿,不论其临床表现怎样,都应该维护其尊严,尊重其存在的价值,我们说在别人及患者本身没有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应该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志。精神病患者多得不到正常的待遇,威胁到其生命健康,我们作为一名精神科的护理工作者,应尽最大努力来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要关心患者、尊重患者,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绝对不可以讽刺、侮辱、虐待病人[2]。假如患者所提的要求合乎情理,护士应尽量满足,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变化,这有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进展。
2培养心理素质,树立专业美德
精神科护士要时刻记得自己所面对的是失去理智、心理有缺陷的患者,这就对精神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坚强的信念,同时还能摒弃社会上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对病人理解和同情,对待患者要有耐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面对突发事件要冷静认真思考,在和病人接触的工程中,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由于精神病人受到疾病的影响,有时可能会对医护人员作出冲动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护士的心理上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护士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3]。
3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工作作风严谨
精神疾病患者多是由于精神因素导致的,这同样也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切入口,因而,精神科的护理在面对患者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温和,思想作风上应审慎适度,精神患者不但会出现行为紊乱、道德沦丧以及人格障碍等表现,同时还会出现一些不自觉的行为,这些都会引起患者内心的敌意、矛盾、冲突以及压力增加,在自身意志力不够强的状态下就会表现出来[4]。精神患者所做的行为多不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因而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也不能被接受,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就要详细了解精神病患者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和言行,不能用社会的规范和准则来衡量精神病人的行为,因此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态度和蔼、微笑面对每个患者,用自己美好的心态来感染患者,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要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争取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4谨言慎行,保守医密
因大多数人都对精神病人存在观念错误,认为精神病人很危险、可耻和可怕,是不可治愈的,因而大部分患者的家属都不情愿将患者的情况告知他人,但是为了接受良好的治疗,患者或者其家属不得不将患者的情况甚至隐私告知医生,这样精神科医生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护理服务[5]。这时为病人保守秘密就变得格外重要,在涉及患者的生活、工作中的情况时,护理人员要对自己所说的负责,保护患者的隐私,否则就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5追求慎独
慎独主要是说护士在单独完成某项工作时,有机会做坏事,但是却没有做,保持了自己的节操,具体体现在日常工作的小细节中,能够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只有在你努力、磨练中才能做到慎独。护士多数情况下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而且面对的常常是失去正常思维能力的人群,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正确进行评价,但是这时护士不可因此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每个护士都应用慎独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芙蓉,宣彩英.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03):56-57.
[2]李辉,关平,张立忠.试论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J].中国实用医药,2011(01):976-777.
[3]常海霞,張霞.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9(22):41-42.
[4]王世茹.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09(03):592-593.
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篇12
1 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格式
1.1 新入院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性别、年龄、第几次入院、入院诊断、护理级别。在家主要表现, 病人几时入病房, 病人意识如何、定向力如何、对周围环境反应如何, 对问话 (是否) 切题回答, 有无特殊行为和动作, 更衣是否合作, 查体有无外伤、压疮等, 有无躯体疾患。饮食、睡眠情况如何, 针对病情给予的治疗和护理, 根据病情给予入院宣教。要求班班记录, 连续记录3 d。
1.2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
危重病人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内容有:生命体征、意识、定向、表情、思维、行为动作、主被动接触、对周围环境的反应, 目前的精神症状、躯体疾病病情和症状、主要治疗和护理、护理效果。出入液量、饮食、睡眠、特殊注意事项、日间小结、24 h总结等。
1.3 一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意识、表情、情绪、思维、情绪、动作、注意力、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现存的精神症状、心理需求 (有无) 躯体不适、进食情况、睡眠质量、晨 (是否) 留取检验标本、晨起 (自行、督促、协助) 洗漱, 1周记录1次, 病情有变化随时记录。
1.4 二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近两周仪态、意识、思维、情绪、行为动作, 接触主动情况, 问答 (是否) 切题回答, 对周围环境的反应, 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接受, 对治疗护理的配合, 饮食食欲、大小便, 睡眠几小时、睡眠过程 (睡眠障碍的处理及效果) , 心理需求及心理护理, 参与活动, 生活料理 (自行、督促、协助) , 每半月记录1次, 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1.5 三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近1个月的病情 (波动、稳定、症状变化) , 仪态、意识、定向力、思维、情绪, 对问话是否切题回答, 主被动接触, 对周围环境反应, 参加各种工娱疗活动情况, 心理需求及心理护理情况, 对健康教育内容、接受, 对疾病认识情况, (有无) 自知力, 对治疗和护理的合作程度, 生活料理 (自理、督促) , 躯体疾病情况, 睡眠恢复程度, 饮食、大小便。1个月记录1次, 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1.6 更改护理级别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近期仪态、意识、思维、定向力、情绪、主被动接触, 对治疗和护理配合程度, 饮食、睡眠, 病情 (波动、稳定、精神症状变化) , 遵医嘱改几级护理。
1.7 抢救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几时几分病人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如何, 几时几分报告医生, 几时几分开始抢救, 生命体征变化过程如何 (以时间顺序) , 执行医嘱时间几时几分, 几时几分医生口头医嘱, 吸氧, 使用 (抢救器械、药品) 如何, 几时几分抢救结束, 病人抢救结果如何。 (抢救时不能完成记录, 抢救结束后6 h内补全记录) 。
1.8 请假离院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近期病人病情、仪态、意识、思维、情绪、主动接触情况, 对周围环境反应, 自知力如何, 生活自理, 遵医嘱于几时几分办理请假, 由家属谁接回, 做健康指导及离院期间注意事项宣教, 几时几分离院。
1.9 请假出院返回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于几时几分请假出院返回, 由其家属谁送回。其他按新入院病人记录。
1.10 转入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几时几分病人由于什么原因在哪科治疗, 由其家属谁送入我科。其他按新入院病人记录。
1.11 转出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近期病人病情, 仪态、意识、思维、情绪, 主被动接触、对周围环境反应、心理需求, 治疗护理效果, 因什么治疗的需要, 遵医嘱于几时几分将病人转至哪科, 由其家属谁护送, 几时几分离科。
1.12 出院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于几时几分遵医嘱办理出院, 由家属谁接病人出院, 出院诊断如何, 治疗护理效果如何, 对家属谁及病人进行出院健康指导, 告知院外注意事项, 几时几分离院。
1.13 死亡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几时几分病人病情加重, 报告医生于几时几分开始抢救, 几时几分病人心跳、呼吸、颈动脉波动如何, 几时几分医生判定病人临床死亡。死亡诊断、随即进行尸体料理, 于几时几分由谁送入太平间。
2 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应遵循的原则
护理记录的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连续的原则。规范统一性要求记录操作、护理措施均要符合护理规范, 护理记录也要与医生记录的内容时间相符, 做到医疗与护理记录的统一。护理记录应该有一个筛查提炼过程, 即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程序, 按着不同阶段重点不同,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即排出主优、中优、次优问题。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重点不突出或无重点。注意书写的顺序问题, 为防止遗漏可按一定顺序书写, 可以先写观察到的、再写听到的、查到的、实施操作的、最后写说了的内容。在处理关系上, 可以按照做过、做了、做着的顺序进行描述, 做到条理清晰。某些应量化或描述其性质的事物, 记录时必须量化, 并描述性质, 如症状、颜色等。对病人进行指导或要求病人配合的事情要有可操作性。注意书写中的因果关系即逻辑性, 对于一个做了的事情描述一定要有因有果, 因果互为, 记你所做的, 做你所写的, 没有做的不能记录, 不能与实际工作相脱节要注意使用的语言问题, 记录时应该使用总结性或即时性的描述语言, 不应出现不客观。
3 体会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护理】推荐阅读:
精神病患者的护理10-29
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08-23
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医学06-03
老年精神患者05-13
慢性精神病患者07-04
流浪精神病患者07-13
老年精神病患者09-25
精神病患者看法08-02
精神分裂症患者08-05
精神分裂症患者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