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

2024-10-06

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共6篇)

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 篇1

【摘 要】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犯罪的犯罪学和人口学特征。方法采用自

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符合标准的206例被鉴定者进行犯罪学特征和人口学资料的收集。根据鉴定诊

断分为精神障碍组(167例,81%)、无精神病组(39例,19%),对两组的犯罪学特征和一般人13学资料进行对比分

。结果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男性为154例(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79.6%),小学文化

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全者104例(62-3%),并且与无精

神病组相比在人13学资料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比较分析发现作案预谋(xz=-40.22,p<

0.o1)、目标确定(x2=32.843,p<0.01)、作案后表现(x2=36.979,p<0.01)、作案动机(x2=82.333,p<0.01)、与被害人的关

系(xz=23.138,p<0.01)、自称遗忘(x2=36.229,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多为

突发性,常无预谋,目标多为临时确定,多无动机或动机不明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无论有

无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多为40岁以下未婚青壮年男性,且文化水平大多较低,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

i关键词】暴力犯罪;犯罪学特征;法医精神病学

【中图分类号】d919.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1—0s24—0

5analysis of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iolent ofence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wang bin1,hu

jan一,liboo—huai。et .j.department offorensic psychiatry,college ofpreclinicalmedicine andforensic medicine,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chengdu,610041.2.mental health center of 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em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mography of violent offenders

in forensic psychiatry assessment. methods we collected 206 cases which meet the research criterions by the

record of forensic psychiatry assessment designed by ourselves,and divided these cases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mentally disordered group(167 cases,81%)and mentally normal group(39 cases,19%)。also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mography betw een mentally disordered group and mentally norm al group

were researched by control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ere 154(92.2%)male cases,133(79.6%)cases aged below 40

years.93(57.7%)cases with lower level of culture,133 cases(79.6%)who were farmer or unemployed people,104(62‘3%)

who were unmarried or loser in marriage in the violent ofenders with mental disorder。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th ere are significant diference between mentally disordered group and mentaly norm al group

in criminal plan(x2:40.22,t9<0.o1),criminal targets(x2=32.843,<0.

01),criminal motives(x =82.333,p<0.01),the performances

after the ofence(x =36.979,p<0.0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sides(~ =40.22,p<0.01)and amnesia that

the ofenders claimed(x =36.229,p<0.01). conclusion also the violent ofenders with mental disorder usually did not

have plan s be~re the ofence,the criminal targets were determ ined temporarily,there weren’t usualy criminal motives,they often did not say that they forgot it after the ofence and stayed at the ofence scene rather taking anti-detection behaviors

such 0.8 escape.most of violent ofenders with mental disorder were unmarried young male farm ers with lower level

of culture,and most of them were farm er or unemployed people,whether they were the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or

not.

【keywords】violent ofence,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forensic psychiatry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王彬(1974一),男,汉族,山东济宁市人,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2004级法医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司法

精神病学。tel:+86—28—85502643;e—mail:whb5678@163.corn

胡峻梅,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副教授,tel:+86—28—85502643;e-mail:hujinme@vip.sina.com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l4卷(第1期)

近年来,我国暴力犯罪的数量有所上升,对社会的危害严重。暴力犯罪是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

犯罪行为,包括凶杀、伤害、强奸、抢劫和纵火

5类,[11也有学者将破坏财产、威胁人群、影响社会治

安秩序等,也视为暴力犯罪行为。暴力犯罪与精神障

碍有关,据统计暴力犯罪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

中占40%以上。【2】为了探索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

犯罪的犯罪学特征.现就我中心2005年鉴定的暴力

犯罪案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法医精神

病学教研室2005年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纳入案

例均为公安局、检察院或法院委托,至少两名以上本

鉴定中心副高级职称以上鉴定专家做出鉴定结论。

纳入标准:(1)鉴定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

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的诊断标准;(2)案件

类型为凶杀、伤害、强奸、抢劫和纵火中的一种;(3)

鉴定资料完整。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收集、整理资料.对纳入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

析,根据鉴定诊断将暴力犯罪案例分为精神障碍组

167例(81.1%)与无精神病组39例(18.9%),两组鉴

定案例在犯罪学特征及人口学特征上进行比较分

析。主要犯罪学特征纳入最常见的1o个,如与被害

人的关系、作案动机、作案预谋等。主要统计方法有

统计描述、x 检验。

结 果一、一般情况

全年所有鉴定案例共有455例,符合纳入标准

暴力犯罪者共有206例。其中男性187例(90.8%),女性l9例(9.2%);年龄17~71岁,平均31.37~11.

54岁,<40岁约为80.1% ; 文化程度: 文盲34例

(16.5%),小学79例(38.3%),初中58例(28.2%),高中或中专26例(12.6%),大专6例(2.9%),大学

及以上3例(1.5%);职业:农民123例(59.7%),无业

或待业39例(18.9%),工人16例(7.8%),其他28

例(13.6);鉴定诊断:精神分裂症102例(49.5%),精

神发育迟滞29例(14.1%),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

2例(5.8%),情感性精神障碍8例(3.9%),脑外伤所致

· $25 ·

精神障碍7例(3.4%),酒精所致精神障碍9例

(4.4%),无精神病39例(18.9%)。

二、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由表1可见,精神障碍组男性为154例

(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

(79.6%);小学文化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

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

全者104例(62.3%)。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在性别(x =2.181,p>o.05)、年龄()(2=0.945,p>

o.o5)、文化()(2=2.644,p>o.05)、职业()(2=1.435,p

>0.05)及婚姻(x:=0.686,p>0.05)上差别均无统计

学意义。

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犯罪学特征的比较

由表2可见,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在作案

次数(x =o.12,p>0.05)、作案目的(x =7.031,p>.05)、案件类型(x =3.286,p>0.05)及作案结果()(2=o.78,p<

o.05)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作案预谋(x2=

4o.22,p<0.01)、目标确定(x =32.843,p<0.01)、作案

后表现(x2=36.979,p<0.01)、被害人的关系(x2=

23.138,p<0.01)、自称遗忘(x =36.229,p<0.01)、作案

动机(~2=82.333,p<0.01)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因无

精神病组病理性动机者为o例,故将动机不明者和

病理性动机者合并后再做统计分析。

讨论

暴力犯罪案件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上一向占有

较大的比例。2005年本教研室鉴定的案例共有45

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暴力犯罪案为206例,占同期鉴

定案例的45.3%,可见了解涉嫌暴力犯罪者的犯罪

学特征和人口学分布在法医精神病鉴定工作中有一

定意义。本研究发现精神障碍组和无精神病组的暴

力犯罪案例具有共同的人口学特征。

一、两组暴力犯罪的人口学特征

近年来犯罪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本研究发现

有80.1%暴力犯罪者为4o岁以下的青壮年,有研究

【3】发现暴力犯罪者的平均年龄较其他类型犯罪偏

低,其中抢劫犯最低,只有22岁;伤害、强奸犯罪偏

高,分别为26岁和28岁;而杀人犯罪最高,为3o

岁。这可能与该年龄组的刑事犯罪率处于高峰期及

精神疾病处于高发年龄有关。

本研究资料显示92.2%暴力犯罪者为男性,而

女性在暴力犯罪者比例不到10%,提示暴力行为与

性别有关,圄这与整个犯罪现象中的罪犯性别特征

· $26 ·

是一致的。这可能与传统习惯、男女社会分工的差别

有很大的关系,传统上男性担负社会活动的主要角

色.女性主要依赖于男性.导致男性在社会活动中与

他人发生冲突的机会相应要多,而且由于女性身体

条件不如男性,限制了她们实施暴力犯罪的条件,因

而男性暴力犯罪的几率比女性要高。

本研究发现暴力犯罪者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和文

盲.约占57.7%,提示两组暴力犯罪者文化程度与实

施暴力犯罪行为人的数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

系,问即受教育程度越低,实施暴力犯罪的比例越

高。1994安徽省第三监狱在押的4296名暴力犯罪

者文化程度调查,有471人为文盲,1955人处于小

学文化水平,两者占全部暴力罪犯人数的56.5%,与

本研究分析结果一致。他们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可

能与犯罪者文化程度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不能按

照正常社会规范来要求自己有一定的联系。

本研究资料显示,59.7%暴力犯罪者为农民,其

次是无业或待业人员,约占18.9%,提示暴力犯罪者

经济地位较低,收入不高。有资料表明经济地位和

暴力犯罪有一定的关系,问无业人员犯强奸、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的人数近几年有明显的增长趋势,社会无业人员强奸罪的人数在全部强奸罪犯中居第3位.无业人员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

问题。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可能与这些人没有固定

职业、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没有稳定感、生活压力大、情绪和性格容易反常等有关,由于情绪不稳定及性

格异常与他人以及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就比较大,从而其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

二、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

本研究发现,与无精神病者相比,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对象以周围熟悉之人为主,与被害人之

间关系一般者居多(52.7%),如邻居关系、朋友关系

等,而关系亲密者如夫妻、父母等则次之(31.1%)。

张卫红等闭研究发现以自己的家庭成员、亲友、邻居

为主要攻击对象(占61.1%),尤其是本家庭成员(包

括父母、爱人、子女占35.8%),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在作案动机

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 :82.333,p<0.01),且以病

理动机为主(64.6%)。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到心理

包括智能损害的影响,社交范围、活动能力受到一定

限制。主要接触身边的人群,这些人则成为易被攻击的对象。另外也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的内容

一般容易涉人亲人和熟识者有关,因而精神障碍患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1期)

者的作案动机没有常人的那种现实利害关系的选择

性,作案时多受其病理因素的影响,多没有现实事实的刺激,同时也表明精神障碍患者作案多具有病理

性,不能用现实动机解释。

本研究资料发现精神障碍患者犯罪时多无作案

预谋(88.6%)、作案目标的确定多临时起意(79.6%),而无精神病组作案多有事前预谋(69.2%),作案目标

多数原来就有(66.7%),两组间作案预谋(x2=

40.22,p<0.o1)和目标确定(x =32.843,p<0.o1)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患者组暴力犯罪作案后

多无自称遗忘(79.6%),多数没有反侦查行为

(84.6%),与无精神病组相比两方面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x =36.229,p<0.01)和(x =36.979,p<

0.01)。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暴力犯罪行为前不像常人

作案那样选择有利的时间、地点,有计划、有目标指

向性地作案,作案前往往缺乏思考、行事草率,作案

较为突然、盲目,所以他们作案前多无预谋,作案目

标一般是临时起意,碰到哪算哪。精神障碍患者长

期处于精神疾病的影响中,辨别能力明显受损,不理

解作案给自己造成的严重后果,因而精神障碍患者

案后多不潜逃、不销毁作案工具,多数对自己的违法

犯罪行为直言不讳,明显地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嘲而

无精神病者具有辨别和控制能力,清楚自己行为带

来的后果,所以作案后常常采取逃离现场、销毁作案

工具以及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拒不承认或假称遗忘等

自我保护措施。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应充分注意

到精神障碍患者的以上犯罪学特征,可作为评定涉

嫌暴力犯罪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参考依据。

本文分析了暴力犯罪者犯罪学特征和人口学特

征,发现精神障碍患者与无精神病者相比在作案预

谋、目标确定、作案动机和作案后表现及与被害人的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对暴力犯罪者

进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时还应考虑其犯罪学的特

点。当然影响暴力犯罪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还有待今后对诸多因素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从培主编.司法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5

【2】谢斌,郑瞻培,q:ztz清,等.暴力犯罪责任能力的有关因素分析 .

上海精神医学,19981,10(2):107~110

[31 menzies rp.homicide in the canadian prairies:spousal killers and

recidivism[r].med,sci law,2006,46(1):13-18

[4】魏树森,张琪彦.精神分裂症193例暴力行为案例分析 .中国神

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18"15

【5】 吕建周,杨静娟,王惠丽.1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临床

研究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4):422~424

[6] 叶高峰主编.中国暴力犯罪对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l4卷(第l期)

1998.35~37

[7】张红卫,周新,汤耀明.108例暴力犯罪精神病学鉴定分析[j】. 洛

阳医专学报,2001,19(1):39~40

· $27 ·

[8】张钦廷,李公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研究[j1.中国行为医

学科学,2002,l1(1):26~29

(收稿:2006—10—13;修回:2006-12-26

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 篇2

( 一) 案件多具有偶发性, 难以预判。多数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是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疾病发作出现幻觉导致的, 其实施暴力犯罪行为并无明显的动机或者犯罪预谋, 偶发性的暴力行为往往难以察觉, 无法预判。S省近几年发生的67起精神障碍患者暴力伤人案件, 经统计均为精神病患者在病发的情况下, 由于出现幻觉或者出现刺激等情况, 偶然间实施的, 其家人和被害人均难以预见。

( 二) 侵害目标不特定, 但以共同生活的亲友为主。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暴力行为时多正处于发病期, 其精神多处于恍惚状态, 任何外部的刺激均会导致其暴力行为, 故其侵害的对象多是随机的, 任何人均可能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而受害人中间又以其亲友为主。根据统计, S省近几年间发生的67起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案件, 被害人是犯罪精神病患者的亲友的案件为44起, 占到了全部案件的66% 。

( 三) 犯罪时间不特定且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由于精神障碍患者发病的时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故案件发生的时间往往无法确定。但在作案的时机的选择上, 被害人多选择被害人熟睡或忙于其它事情没有防备之际, 突然实施伤害行为, 并且其犯罪的手段极其残忍, 多使用刀、木棒或者铁锹等钝器反复砍杀或击打被害人的头部, 直至被害人死亡。

( 四) 加害人的赔偿能力低, 受害人多无法得到有效的赔偿。根据统计, 精神病暴力犯罪案件多发生在农村, 涉案人员也多为农民, 其家庭条件相对较差, 加上常年的治疗开支, 在其犯案之后其家人赔偿能力有限, 被害人及其家属经常无法得到满意的赔偿。由于补偿不能及时到位, 容易引起被害人及其亲属的对立情绪,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的原因分析

( 一) 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较为隐蔽, 常人无法进行防备。多数精神病患者主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与常人无异, 只是有些言行和举止稍有差异, 导致周围人并未将其以精神病患者对待, 从而疏于防范, 导致结果发生。如罗正权故意杀人一案, 其受害人及其相邻并不知道罗正权有精神疾病, 未将其异常的举动与精神疾病联系到一起, 对其疏于防范, 导致了惨案的发生。

( 二) 监护人无力监护或者消极监管。根据前文统计情况, 涉案精神障碍患者多是农民或是农村无业人员, 其一般住在农村, 一是其监护人要忙于农活, 对精神病患者大多是无力或者不愿监护, 如车朝建一案, 其监护人完全放任精神病患者在本地流浪, 导致了伤害案件的发生。二是涉案人员所在家庭多数相对贫穷, 无法给被监护精神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 只能将其留在家中, 埋下隐患。三是涉案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多为其父母、子女或者配偶, 其经常也是受害者, 故不愿意履行监护职责。根据统计, 67起案件中有28起案件的受害人与被告人是父母子女关系和夫妻关系。

( 三) 涉案人员的家庭和邻里纠纷是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根据案件情况统计, 67起案件中由于家庭冲突和邻里纠纷引起被告人病情发作导致的案件为17件, 占到了1 /4。具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往往性情比较暴躁, 报复心很重, 与其发生争执容易引发病情, 加之其犯案时往往不计后果, 易导致死亡结果发生。

( 四) 精神疾病救治费用较高, 患者家庭往往无法负担而疏于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根据统计, 67起案件中, 80% 以上的涉案人员为农民或居住在农村的无业人员, 其家庭条件多极其艰苦, 由于无力承担长期治疗精神病患者支出的费用所以多放弃治疗。尽管根据我国《精神卫生法》和其它相关规定, 对家庭贫困精神病人进行治疗的, 经过申报与申批之后可以获得免费治疗或相应的治疗补助, 但一方面由于各地区有关部门缺乏应有的重视, 治疗经费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缺乏相应的宣传, 患者家属对此项政策均不了解, 所以导致这些政策形同虚设, 无法真正缓解患者家庭的压力。

三、防范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的对策

( 一) 监护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预防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只有监护人切实履行起自己的责任, 社会才能真正安定祥和。首先, 需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让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清楚自己的监护职责和不履行自身义务所应承担的后果。其次, 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通过法律手段对逃避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拒不履行监护职责导致犯罪发生的监护人进行惩罚, 以督促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 二) 加强防范宣传教育。各部门可以利用鲜活的案例, 通过多种渠道, 借助各种媒介, 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警示教育, 一方面要使公众和诊疗机构了解患者出现暴力犯罪以前可能出现的一些行为特征, 如幻觉、幻听、妄想、自责、明显焦虑及拒绝接受治疗护理等; 另一方面, 提高精神病人亲属及周围群众的防范意识, 让其意识到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或者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可能随时对他人构成威胁, 使其提高警惕意识和防范意识, 掌握防范方法, 对于出现犯罪倾向的精神障碍患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从源头上方式危险行为的发生。

( 三) 设立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机构, 并且明确强制医疗的前提条件。“强制医疗机构”虽然是一种极具人性化的监管治疗机构, 但强制医疗程序毕竟涉及限制人身自由, 因此原则上应以精神病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同时根据我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规定, 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治疗原则上自愿, 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才能采取强制治疗措施, 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放任精神障碍患者, 使极具人身危险性的精神障碍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治疗, 因此需要对其条件加以明确。可以规定对于那些有暴力犯罪倾向和苗头的, 有危害他人安全的潜在危险的精神障碍患者, 应责令其家人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并及时送医加以治疗。

( 四) 规范各部门的普查工作。虽然我国有专门精神病医院和治疗机构,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所收容的精神障碍患者极为有限, 绝大多数的精神障碍患者仍散落在社会群体之中, 不仅自身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而且还威胁着公众的生命财产。对此, 有关部门要做好普查统计工作。在政府各部门的组织下, 民政部门要定期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排查, 最好将病患个人及家庭情况登记在册, 建立档案, 随时了解精神病人的情况; 公安基层派出机关要把有犯罪案底的精神病人作为重点人口管理, 对精神病人逐一登记、核查; 医院等诊疗机构应对精神病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记录, 对于已经救治过的精神病患者要做好后续工作, 及时了解其疾病情况等, 从源头上预防精神病人的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

( 五) 成立防范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联动机制。目前, 我国公安、民政、卫生、残联等多部门都与精神病人犯罪防范工作“擦边”, 但缺乏统筹, 应尽快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职责分明的联动机制, 明确各部门的各自职责。卫生系统要负责做好精神卫生基本知识普及工作和精神病的基本治疗工作; 民政系统要做好对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经费保证工作, 并对经济上存在困难的精神病人提供义务救助; 公安机关则负起对犯罪的精神病人执行强制性的义务监督和强制治疗的职责, 各部门要相互协调, 共同做好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防范工作。

( 六) 社会应开展帮扶和爱心慈善救助行动。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高, 一般单靠家庭的力量进行治疗的难度很大, 且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为大众所接受, 易产生自闭心理。因此, 社会应开展爱心、慈善救助行动, 让精神病患得到物质救助的同时, 感到社会的关爱。

参考文献

[1]陈卫东, 程雷, 孙皓.司法精神病鉴定刑事立法与实务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和原因 篇3

关键词:校园暴力犯罪;特征;犯罪根源

一、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及其特征

(一)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

近年来,学生被打伤杀伤事件却屡见报端,这说明校园暴力正在暗流涌动,应予高度重视。另外,高校管理中的治安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不容忽视。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

纵观在校学生暴力犯罪的状况,一般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1.从作案性质上看,盗窃,抢劫等以侵犯财产型犯罪突出

在校学生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加上家庭收入的两极化导致了学生消费差距的拉大,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禁不住金钱的诱惑,为了满足其虚荣心和吃穿的欲望,将非法获取钱财作为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2.校园暴力犯罪的实施具有突发性,故意性和传染性

由于在校学生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情感易冲动,个体攻击性强,往往因看某人“不顺眼”而一触即发,因琐事酿成激变,从产生犯罪意念到付诸实施,时间很短,往往缺乏先兆。再者,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认知水平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行为的效仿性和传染性极强。这个特点在团伙犯罪案件中尤为突出。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

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必须根据犯罪主体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客观因素加以系统的分析,其原因错综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校园暴力犯罪主体的主观因素

(1)生理因素。学生时期生理发育明显,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生殖系统开始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精力旺盛,热情过高,办事莽撞,甚至会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或是富于冒险的事,如果此时不加以管制约束,放任自流,就会使他们误入歧途。

(2)心理因素。首先,极端的自我意识左右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缺乏社会责任感,狂妄自大。在有关调查统计中发现,41.5%的人和18.7%的人分别具有“谁要惹我决不轻饶”,“不允许他人超过我”的心理;其次,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对外界事物缺乏客观比較和评价。由于经历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认识问题比较肤浅,逞强好胜,很少想到失败或不利的方面,这就容易使他们一遇到困难便自暴自弃,结果往往是容易接受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引致暴力行为。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1)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员流动空前活跃,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庭在教育子女特别是教育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父母对子女采取高压式管教,压抑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只关注子女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子女精神上的需求,与子女缺少沟通;作为父母自身素质低下,对子女不管不问,没有以身作则等等,这些不良因素引起的消极作用大大的提升了校园暴力犯罪的机率。

(2)家庭暴力的产生也为校园暴力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家庭“战争”,使子女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家庭安全感,他们思想感情上受到极大的创伤,这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子女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

2.学校因素

(1)学校大搞“应试教育”,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许多学生道德低下,品质恶劣;成绩优秀的学生自视清高,性格孤傲,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班集体的关怀,过分自卑,自暴自弃,学校带来的升学压力导致了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少数缺乏师德的教师视差生为“包袱”,对学生冷嘲热讽,态度粗暴无礼,甚至侮辱学生的人格,学生精神发展受挫,产生厌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久而久之,长期积攒的怨气就会向教师进发,这也是近年来学生向教师施暴案件屡屡发生的原因。

3.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思想误区渲染熏陶着当代学生。

(1)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带来的消极作用。超前消费,权钱交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在校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倾斜,“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他们的头脑。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活动滋生蔓延。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今的校园暴力犯罪多是侵犯财产型犯罪。

(2)受不良书刊、凶杀和色情网络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市场上的淫秽书刊、音像等颓废文化到处蔓延,网络文化混杂,大都渲染色情、凶杀、赌博等暴力性画面,有害信息乘机传播,这些精神毒品无情的吞噬着在校学生。

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 篇4

河北深州市农村信用联社核销清单上,兵曹乡核销原因为“死亡”的22人,唐奉镇“死亡”21人,“失踪”15人。以上58人共被核销贷款约250万元。他们中有县公职人员、法院人员、乡镇干部、村干部及其亲属等。已证实13名“死者”和6名“失踪者”健在。(《新京报》4月8日)

现在,信用联社坚持说,清单中按“死亡”和“失踪”核销的,都有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失踪证明,但记者要看这些证明,又以保密为由拒绝。

农村信用社是属于集体所有的金融企业。按理,媒体爆料集体企业巨额财产被假借“死亡”、“失踪”之名被侵占,就是一种公开的举报,所报案情明显涉及多重刑事犯罪,当地公安机关理应及时立案调查,可相关负责人却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让人费解。就记者调查已查明的19人“死亡”、“失踪”属于造假而言,无论死亡证明、失踪证明是出自户籍警之手,还是出自信用社人员之手,都涉嫌犯罪,已满足启动刑事追诉程序的条件。

况且,被核销贷款的人员名单中,大多在当地有些身份,若存在报料人所称“以核销贷款送人情”的情况,则可能还裹挟着其他犯罪。

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 篇5

案件专项监督活动的自查报告

我局接到县检察院《关于开展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专项监督活动的工作方案》文件后,认真开展相关工作。现把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

我局对此次专项监督检查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组织人员学习县检察院方案要求,研究我局开展该项工作的具体方案,要求监督法制科对2008年以来查办的案件进行自查,做好迎接专项监督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精心组织,开展自查

我局对2008年以来办理的所有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认真检查,对每个案卷逐一梳理,认真筛查是否存在涉嫌犯罪但尚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情况,认真对我局“两法”衔接工作机制执行情况进行自查,认真对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情况进行自查。现把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无涉嫌犯罪应当移送但未移送公安机关的违法案件。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检察院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等规定。并把以上规定与质量技术监督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对照结合,经过学习、分析、总结,发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案件移送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抓》第三十四条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涉嫌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根据以上标准,我局对2008年以来办理的案件进行了自查。经自查,2008年至今,我局共办理行政违法案件——件,对每起案件进行筛选。至今,我局无一起涉嫌犯罪应当移送但未移送公安机关的违法案件发生。

2.“两法”衔接工作机制贯彻执行情况良好。

我局一直非常重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努力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一是严格执行处罚案件查审分离和集体审理制度。行政处罚案件严格按照程序规定进行集体审理,经审理认定涉案货值、违法情节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坚决禁止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二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通过定期案卷评查、重大案件备案审查等方式,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在案件移送工作中存在的违法和不当行为。三是健全普法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普法培训工作力度,增强执法人员对司法移送等法律知识和工作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执法人员风险责任意识,确保“两法衔接”工作落到实处。

3.行政违法案件办理合法 一行政执法程序合法。按一般程序办理的行政案件,都经过立案、调查取证、审理并形成处理意见、告知(听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送达、执行、结案等程序。案件办理遵循“先立案,后查处”原则,查处时有2个以上执法人员,并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所有立案案件经集体审理并做到查审分离。二定性准确、取证到位。行政案件的办理能对违法事实认定清楚、全面,证据确凿,并采取拍照和复印有关资料等方式固化证据,证据间相互佐证,对违法行为定性准确、全面,不避重就轻。三法律适用准确,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严格遵循法律适用原则,做到优先适用上位法、特别法和新法,不存在选择性适用法条以及增、减法条规定的行政处罚内容的情况,文字表述准确,适用法律写全称。针对违法行为的轻重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危害等,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不存在显失公正的情况。四行政处罚执行符合规定。罚没款罚收分离,罚没款一律由指定银行代收,并出具省财政统一的罚没收据。对不符合行政处罚减、免条件的,不随意减、免行政处罚。五文书使用正确、规范。办理案件使用统一格式的说理式执法文书,文书使用正确,内容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文书语言简洁、规范,不存在随意使用简称、简写的情况;文书不存在涂改现象,如确需更改更处由当事人确认。

三、存在问题:

通过自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涉及四十九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行政执法方面,由于执法人员的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存在差异,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上存在偏差,致使行政执法工作还未按照上级要求做到很细化、全面。

2、质监系统的职能多,工作覆盖面大,专业程度高,造成相应的执法人员和执法装备很难跟上执法工作的需求,在行政执法中造成不少被动。

3、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很好的去计划和有针对性去深查重点,从而造成大案要案、典型案件较少,需进一步开拓案源。

今后,我局将以此次监督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执法人员培训,充实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狠抓大案要案;进一步探索建立“两法衔接”的长效机制,促进依法行政,为博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暴力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篇6

暴力犯罪的社会因素

暴力犯罪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家庭、教育五大方面。

经济原因: 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与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具有是很紧密而广泛的联系。谈及市场经济与暴力犯罪的关系就不得不提贫困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由于经济因素引发的暴力犯罪其根本原因就是贫困,这不仅仅表现在单纯的贫困上,还表现在人口失业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上。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已经迈入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行列,却依旧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有统计学资料研究表明,失业对于人的犯罪行为影响极大,长时间持续失业,必然导致经济状况的恶化,家庭和家庭成员遭遇困境,有可能导致家庭暴力,青少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引发青少年心理扭曲而引发青少年暴力犯罪。特别是失业者自尊心被挫伤,对社会及政府产生仇恨心理,引发反社会情绪继而走上暴力犯罪道路。

其次,贫富差距过大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引发严重的心里失衡。贫困者在这场物质利益争夺战中的失败可能会逐渐演化为“嫉妒”“仇恨”,进而被金钱绑架,在正常的途径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通过非法途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而使自己的存在感加强,这种存在感有进一步诱使他们通过犯罪来积累梦想的财富,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

政治原因:这种原因导致的犯罪数量不多,犯罪人犯罪的原因主要对于本国政府的不满或者是一种畸形的爱国情结和民族仇恨。

对于本国政府不满一般是受人鼓动,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被当做实现某人或者某个利益团体的利益的工具进而实施了过激的行为,比如近年来的西藏,新疆暴力问题层出不穷就是典型表现。

畸形的爱国情结和民族仇恨主要是社会的信息传播不当以及个人认识方面的偏差所引起的。最有名的当属中国群众的反日游行,对日本产品提供商在中国的产品实施毁灭,用以发泄自己的满腔怒火。

总的来说,政治原因所引起的暴力犯罪在整个暴力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一旦发生就是震惊全国的大事件。

文化原因:这一原因主要与犯罪主体本身的文化背景,所生存的文化环境有关。提到文化环境就不得不提伴随网络传播诞生的暴力渲染。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暴力渲染具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看到过别人实施攻击性行为的人比没有看过的更容易采取攻击性行为,并且具有较大的攻击强度。因此,对于暴力事件的宣传与报道会无意中教唆人去实施暴力行为。

教育因素:当今社会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与青少年犯罪甚至是成年人犯罪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个教育环节的漏洞可能会导致一个人走上一条完全相反的路。教育因素导致犯罪主要表现在当下的体罚教育以及追求不正常的升学率。体罚教育易使人产生以暴制暴的思想,导致整个人的性格向偏向暴力;而不正常的升学率导致一些学生得不到正当的重视而过早辍学,加之教育程度不高,容易对这个社会产生仇恨心理进而演变为犯罪。

上一篇:真情回报的全部答案下一篇:“拒绝邪教”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