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就的语言暴力

2024-09-18

网络成就的语言暴力(共7篇)

网络成就的语言暴力 篇1

人类用语言进行沟通、表达思想,语言以文字及声音的形式进行传递,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更多另类创新式的语言出现了,人们称之为“网络语言”。同时,互联网也带给大众更多的话语权,充分给予了每个人发声的机会。当大众充分享受着网络的自由, 体验着新式的“网络语言”,一系列相关问题也爆发出来,谩骂、诋毁、程度不同的口舌之争等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频发。 在网络语言暴力引起的种种事件中,当事人及其亲友牵涉其中,成为网民口诛笔伐、暴力相向的对象,身心皆受到严重的影响。部分网络语言暴力事件最后通过法律途径得以解决, 但是,网络语言暴力却没有被遏制的迹象,其背后的成因,值得人们深究。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

语言暴力,即为使用谩骂、侮辱、嘲讽等言语去诋毁他人,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无法弥补的伤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网络语言暴力则在此定义上延伸,指的是“在互联网络上,以话语霸权的形式,采取诋毁、蔑视、谩骂、侮辱等手段,侵犯和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的行为现象。”[1]

网络语言暴力发展至今,其形态完整,自成系统,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四种:谩骂及人身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和文革式语言。在网络语言暴力的环境中,某些网民的暴力语言剥夺了他人在网络平台上,参与平等交流的机会,进而扼杀他人的话语权,打破了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网络语言暴力不仅引发多次社会事件,危害当事人,还会影响司法对事件的判断,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网络语言暴力并非一人之力,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任其发展,后果极其严重。

二、互联网狂欢下的网络语言暴力

(一)互联网的狂欢本质

狂欢理论是对两种世界和生活的划分。第一世界是秩序世界,这个世界等级森严,统治阶级具有绝对的权利和地位, 平民大众在其统治之下,小心翼翼地生活。第二世界是狂欢广场式生活,它打破了绝对权利与阶级,等级束缚被冲破,人们在此享受平等与自由,它是属于全民的世界。网络具有与此相同的狂欢本质,从正面意义看,它的本质精神是冲破等级束缚,打破绝对权威,建立一个全民平等自由的虚拟世界,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网络语言暴力泛滥。

网络如同广场狂欢一般,人们换好服装,戴上面具,彼此的身份都是隐匿的,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彻底抛开正常生活中的行为约束。在这样的前提下,谩骂、戏谑、恶搞变得放肆无忌,现今网络流行语“撕B”、“XX婊”、“屌丝”正是狂欢本质最真实的写照。这种狂欢式的网络语言暴力带给网民的是一种自由的快乐,“完全是欢快的、无所畏惧的、潇洒不羁和坦率直白的言语,与种种言语的禁忌、限制和客套不同,它自由地唱响在节日的广场上。”[2]

互联网的狂欢本质还体现在网络语言暴力“碎片化”的特征上,这与以往的语言暴力有着明显的区别。曾亚军指出: “在网络环境中,语言的碎片化表现在文字只是零碎意象的堆积,甚至只是无意识、偶然的大杂烩式的复制和拼凑”。[3]网络中的暴力语言多呈现出这一特征,它们往往是无意识、偶然拼凑而成的,例如用“恐龙”形容丑女,用“撕B”描述争吵。 网民在使用这些词汇的时候,其谩骂的本质被新奇所掩盖, 容易给人带来感官上愉悦。这一传播特点为网络语言暴力提供了温床,网民更容易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必会阻碍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的传播力度大

传统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时空、地域等因素的极大限制,而互联网在此有了明显的突破。现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在时空、地域、固定终端设备等方面变得更为自由。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内容,与此同时,网络语言暴力也借此加速、加大了传播的力度。

目前,网络语言暴力已呈现出明显的“病毒式传播”特征,这是一种高效率的“面面传播”方式。网络语言暴力这一 “病原体”,借助互联网快速发布信息,网民便有可能成为接受者,接受者再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如同病毒爆发一般,呈几何递增。由于网络语言暴力病毒式传播从一点到多点的发展速度极快,且网络信息量庞大,想要实现实时、精确监测实有难度,想要在短时间内过滤网络语言暴力的可能性较低,加大了管理和疏导的难度。

三、网络语言暴力形成的文化动因

(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道德批判

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我们就可以在文字记载中发现语言暴力的痕迹。例如《孟子》—书中记载了孟子对杨朱及墨翟的批判,孟子在“辟杨墨”一节里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的批判是为了发扬儒家学说,维护君权与封建纲常,但仔细分析, 其话语全无逻辑可言,仅仅是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做出颐指气使,大放厥词的姿态,批判的内容践踏人格尊严,而这种辩论方式和措辞,在当时是相当风靡的。再看今日之网络,举着道德批判大旗而行语言暴力之事比比皆是。

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容易出现道德虚高、道德膨胀的现象。当网络语言暴力披上了道德的外衣,会变得无可辩驳,也更容易获得网民们的支持,这会给语言暴力使用者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例如“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市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相继被两车碾压,肇事司机并未下车施救反而逃之夭夭,在车祸发生后的7分钟内,18名路人对女童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女童被拾荒阿姨陈贤妹救起,后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此事件见光于网络后,网民情绪激愤,开始了毫无忌惮的辱骂,辱骂肇事司机及路人,“垃圾”、“畜生”、“王八蛋”、“人渣” 等词语不断袭来。网民们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是对待类似事件,以语言暴力的方式做道德批判,以道德批判掩盖语言暴力的实质,而不去寻求其内在原因,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滋长了网络戾气。

(二)“文革思维”后遗症

“文革思维”是对理性思辨环境的一种破坏,它混淆了 “批评”与“批斗”之间的差别,不断强化人与人之间的极端对立,然后以各种方式来实现这种对立,表现在网络上的、最明显的方式就是语言暴力。文革式的语言暴力的典型表现就是,不听道理,不讲事实,动不动就搞人身攻击,例如有网民维护政府,立马被戴上“五毛”的帽子,有人说一句别国政府好的话,“美分”、“日奴”的标签一下子贴上来。甚至有一些网络语言暴力,直接照搬了文革时期大字报的文句,除了辱骂、 威胁式的暴力词汇外,一些词语被不断极端化,例如“最最最”、“超级”等,被用以加强暴力的语气程度。

“文革式”的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典型的语言霸权,它完全违背了互联网自由、平等的精神,容易将信息接收者的理解引向发布者的一元性解说。这样的网络暴力语言逐渐破坏了整个语言系统,使社会产生出一种非正常的心理倾斜,进而危害社会的稳定性。

(三)网络文化的低俗倾向

网络所营造出来的整体文化氛围带有强烈的“大众性”、 “娱乐性”和“消费性”,为了更加适应这三种特性,吸引受众的眼球,网络文化在低俗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网民长期被这种文化所包围,产生了“赫胥黎式”的退化,理性思维被扼杀,文化底蕴被分化,道德素养被瓦解,只有一些新鲜、刺激的东西才被网民所接受、喜爱。

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卡尔曾指出,互联网在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同时,正在重塑我们“浅薄”的思维方式。[4]这种浅薄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推动着网络语言暴力的发展,它刺激着网友们的感官感受,削弱了网民对内容的思考和判断,进而变得只会被动接受。网络人肉搜索一直不能断绝,正是因为它满足了部分网民窥探隐私的欲望,这种网络语言暴力正是网络文化低俗倾向的典型表现。而一些带有严重侮辱性的词汇也出现在网络广告中,例如,淘宝网用“提高逼格”这样的广告语来进行产品宣传,网民对此并没有提出任何疑义,反而觉得时髦有趣。这一倾向任其发展,必会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四、网络语言暴力形成的现实动因

(一)仇富与仇官

仇富与仇官在网络上表现由来已久,近年来可谓越演越烈。从2007年杭州“胡斌案”开始,富二代为富不仁,践踏法律法规、道德准则的新闻报道不断,富二代也成为引爆网络仇富的导火线。网络中的仇官范围更为广泛,“官”不仅指公务员,甚至还包括了国企、学校、医院等大多事业单位里的员工,这些人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令人遐想的“灰色收入”,成为部分网民仇恨的对象。在互联网中, 只要涉及这两类人群,污言秽语定会不绝于屏幕,尤其是一些别有目的的“网络水军”,不断制造谣言,刻意描黑,加剧社会矛盾冲突,而一些不明就里的网民,为宣泄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很容易卷入其中,以各种网络语言暴力形式,加入骂战。

(二)炫富与虐贫

与上面一点相比,网络炫富与虐贫往往同时出现,所引发的网络语言暴力有些非常娱乐化,有些则披着理性的外衣,对社会的危害性却很大。例如,网络上流行已久两组词汇:“白富美”对照“土肥圆”,“高富帅”对照“矮矬穷”。这两组词汇以炫富对应虐贫,虐贫中带有明显的网络语言暴力痕迹,它表现得很娱乐、很隐秘,但是,对网民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再如,当我国逐渐开放“二胎”后,不断有网民刻意表达出类似“穷就不要生孩子”的观点,更可怕的是,他们刻意夸大穷的范围,甚至直接表示“没有一百万存款就不要生孩子”,并举出生活、学习、工作等种种例证,证实他们观点的正确性。这种虐贫的现象在网络里越演越烈,对人们正常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有着明显的影响,并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五、结语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然而互联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诋毁、谩骂、 侮辱、嘲讽等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网络语言暴力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而这些原因相互交错影响,使得我们的网络环境日益变得复杂并且不堪。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研究其动因, 并建立和完善一种网络表达规则,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公开文明的网络空间。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语言借助了互联网以极其迅猛的传播速度席卷了人们的生活,而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其成因由多种因素造成,只有多角度地对其成因进行探究,才能对网络语言暴力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暴力,网络传播

网络成就的语言暴力 篇2

[摘要]网络语言暴力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问题,基于人们对网络的广泛使用和对各种事件的关注而产生,本文从冲突论的视角分析了网民个体进行网络语言暴力的原因,并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同时提出了建议及设想。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 冲突 功能 网络实名制 [中图分类号]C915 今天,许多人都已离不开网络,甚至有一些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上度过。网络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信息,并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言论空间。然而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网络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语言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伤害。而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一个帖子或报道,描述一件大众感兴趣的,或能激发社会内在情绪的事情,被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演化成全民关注的公众事件,对当事人或组织造成不应有的压力,而且会影响事件的进程或司法判断,导致大大超过所犯错误的惩罚(张朝阳)。

网络语言暴力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是发言人的身份有匿名性,并且很难对发言者所说的话去追究责任。对于这一点,也许有人会提出,现在由于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完全的匿名性已经不存在了。然而笔者认为,虽然现在在网上也存在着人肉搜索的情况,但是这只是针对个别人而言,对于其他大多数普通网民来说,是不会被别人进行大规模地人肉搜索的。因此,说那些发表暴力性语言的小网民是匿名的且无法追究其责任是说得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毫无顾忌地发表着粗俗暴力的语言。

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和成因,张朝阳说“:施暴者不是某个人,而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是记者或发帖者对后果的无意识,是网站编辑为制作吸引人气的内容的转载行动,是大众易于相信的惯性。”张朝阳只承认网络语言暴力的无意识性。

但笔者认为,除了这种集体的无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更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试用社会学经典理论来分析网络语言暴力: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性质(一)现实性冲突

是针对某一个人(名人)或某一件事所进行的网络语言暴力,因为某人或某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强烈不满,因此在网络这自由的平台上发表他们的看法,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激的言论。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事情的解决。等到事件平息并达到多数人满意的效果时,这些网络语言暴力就会消失。(二)非现实性冲突

1.不可否认,现如今存在着一些具有反社会倾向的人,他们对社会强烈不满,因此在他们浏览网页的时候,当看到他们不满的事情,都会忍不住要去骂一骂,以解心头之恨,并无具体的针对性。这些人有的可能伴有生活中的暴力或者自杀的倾向,需要心理的冶疗。

2.有些人是为了发泄情绪的需要,把在网上骂人做为一种自我放松的活动。他们可能是工作太累,人际关系出现了紧张,于是通过在网上骂人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已的情绪,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有时当生活中的不顺利期过去之后,这些人会恢复过来,文明用语。

3.可能存在着一些有组织的反社会团体,他们刻意在网络上进行煽动、挑拨、蛊惑人心的行为,散布各种暴力话语,旨在分裂社会。笔者见过最多的是南北方人的对骂,有些不明白的网民跟在后面乱起哄,加深了南北方人民的不理解与偏见。如果有存在这种故意分裂社会的人和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行高度的重视。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暴力主要是由于发言者的匿名性及发言者为了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这种行为有时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但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对一些人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伤害,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其中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网络语言暴力比较显著的正功能就是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普通民众由于生活的压力或者是对一些事情不满时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的过量蒸气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科塞)。网络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通过畅所欲言渲泄了个体的不快,减轻了个人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由于个人心理失衡而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压力。从这一方面来看,适当的粗口也并非一无是处。但是这种暴力语言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程度,或是演变为一种明显的对他人的人身攻击等,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就是网络语言暴力的负功能: 有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发布生活照片,无非是希望多结交几个网友,或者是向别人炫耀一下自己假日旅行目的地的风光,或是自己的独特着装,但这也为不怀好意的暴力推行者创造了条件。他们恶意修改原有图片,并肆意发表颇具攻击性的言论。由于网络语言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也有网友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

网络施暴者大多是匿名登录,有时一个人可以用好几个身份登录,最终人们看到的结果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同时向一个人发起人身攻击。而最为突出的,也就是最易受到攻击的是名人,在名人的BLOG里,名人们每天遭受着来自各地的谩骂,这对很多名人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有的名人也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此外,还有一些人有着仇官仇富的心理,对凡是和官员或是富人有关的报道都进行过激的言语攻击。最近,网络上有人将“教授”定义为“叫兽”,伤害了教授的人格尊严,等等。这些,都是网络语言暴力的极端负面影响。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网络语言暴力有一定的正功能,但是其负功能已远远大于正功能,已经对个人、对社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三、建议及设想

(一)对网络上发表暴力性语言的网民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调查和了解

因为无法得知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以及收入状况,也就无法真正彻底地分析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所以,应当进行一些问卷调查及访谈,得到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对那些经常在网上发表暴力言论的人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这种行为的共性和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政策,尽量减少网络上的暴力语言。(二)发展网络安全技术

搞了几年的网络实名制至今不能真正地实行下来,其中可能是因为牵扯到了一些个人的或者组织的经济利益。网站、网吧、未成年网民,还有呢?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似乎都对实名制不太接受,这也是推行不力的原因吧。那是否是实名制的设置或者技术上出现了问题?是否应当加以改进,使实名卡的使用更加方便,且不伤害到人们的经济利益呢?毕竟实名制的目的是为了网络安全。

是否可以给每一台电脑的主机箱里都加一个小的读卡器(此项费用可由国家出钱,或由国家补贴),这个读卡器类似于网吧的那种插计费卡的计时器。(而网吧的电脑以后要配两个插卡槽,一个插计费卡,另一个插这种实名卡。)每一个需要上网的人必须去派出所办理一个上面存有身份证号及基本个人信息的网络实名卡,上网时,无论在家在单位还是在网吧,都必须插入此卡,方可通过网络验证,连接上网。此技术还需要联合各大宽带公司、电信、网通等,一起合作进行。技术要方便到网民将卡插入读卡器即可连网使用。同时,要做到对普通网民隐私的绝对保护,保证网民的信息安全。只有各大网站及论坛的高级网管才能有权限查看网民的个人信息,其他人无权查看。由于普通网民并不能看到别人的个人信息,因此上网的感觉与现在相比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当有人发表暴力性的言论时,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警告,警告到一定次数仍不听劝告时,就彻底封闭他的发言权。为防止有人用技术手段私自改动电脑的机箱线路,以达到匿名上网的目的,各网络、宽带公司要用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没有检测到个人信息卡,则无法连接到网络。这样便可以使人们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网上文明用语。当然,此项技术的推行在一开始可能需要强制执行。【参考文献】

网络语言暴力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3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的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网络语言的暴力化。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诞生于虚拟的网络,但它的传播又不仅仅局限于网络。网络语言暴力具有传播快、非理性,传染性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影响并且在潜移默化之中导致日常语言的暴力化,因此这一现象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11-01

一、网络语言暴力化的表现和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越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近些年来网络用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使用,显示出网络用语的影响力不止局限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更加影响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所谓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而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网络社交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使用了含有暴力、侮辱性语言使他人心理或精神上受到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

就网络语言的暴力的表现形式来说,有显性和隐形之分。2013年“秦火火事件”就是网络语言暴力的显性形式代表案例:秦志晖、杨秀宇等人组成网络推手团队,组织网络“水军”长期在网上炮制虚假新闻、故意歪曲事实制造事端,并以删除贴文替人消灾、联系查询IP地址等方式非法获利,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这个案例是诸多网络语言暴力中影响较为恶劣的一种,更多的网络语言暴力以较为隐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来得快去得也快”可以说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了。每年的春晚之后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火热一阵。以前是春晚引领人们过年假期时间的“时尚词汇”,而现在就连春晚的语言类节目都“借鉴”于网络流行词汇,由此可见网络语言的影响力。网络语言以更新快,传播广,流行周期短为特点,网络语言暴力则是在网络语言的“短平快”的基础上又具有非理性,传染性等特点。

二、出现网络语言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影响

1.社会环境和利益驱使。

2016年世界网民总数突破30亿,中国更是世界头号互联网大国。以新浪微博大V为例,大V多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明星和名人,所以微博账号拥有大批粉丝,并因此成为被求助的对象。从一方面来说,有这些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的帮助,一些平民百姓解决不了的事情会很快得到解决;但另一方面,当造谣者对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事件进行恶意炒作时,倘若此时大V们有意无意地转发和关注,就能让大批不明内情的网民蜂拥而上,几个小时就能炒火了一个话题;待到事后,网民又缺少验证事实真相的渠道,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2.个人层面原因。

从各种现实的社会矛盾在虚拟网络世界的反映来看,网络语言暴力一方面来自于人们对于压力的宣泄,这些累积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在网上肆意发泄。有了网络这个虚拟的平台,人们似乎更加放松甚至无所忌惮。另外一方面则来自于人们心理的不平,现代社会各种利益冲突造成人们心理的失衡。语言的使用让网民能够很好的表现自我,使那些长期被压抑的大众开始了本能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方式往往是暴力的。

3.从众心理以及媒体舆论导向。

如果网络语言上的这种隐匿和放纵是打着正义的旗号,那么受众会因为这种虚拟的正义感而放大和鼓励自己的行为,进而演发成群体暴力。除此之外,媒体的舆论导向和不实报道也为网络语言暴力提供了温床。如2015年6月13日的一则新闻以“司机驾法拉利超速被查,醉酒副驾驶袭警抢采访机”为标题,仅仅几个小时就获得了上百万的点击率,其中大部分评论是对这位车主的指责和谩骂。在这里笔者不对事件进行评价,只提出两点疑问:如果这位法拉利车主超速了,那跟拍的记者所驾驶的车辆是不是也超速了?如果没有超速,为什么记者要跟踪车主拍摄记录?很多网民都没有思考过新闻的公正性就一味的因为车主“开法拉利”又“袭警”而“群起攻之”。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和规范。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和便捷,网络文化的形成促进了网络语言的发展。然而网络语言的暴力倾向如果不及时的加以正确引导,将对网络文化和现实生活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应当加强网站的网络道德教育,要求网站建立和加强审核管理机制,定期的审查、限制低俗污秽语言的滥用。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管理和规范是有其局限性的,并且我们也不应当为了规范而损害网络语言的正常发展以及网民的言论自由。

2.提高网民个人素质,倡导网络文明。

要想彻底铲除网络语言暴力,使网络语言得以健康传播,除了规范和治理外,更重要的是网民个人素质的提高。网络的各种语言是由网民们亲自参与又亲自组织的,因此,对于网络语的规范最佳途径还是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近些年来,倡导文明上网的呼声越来越响,这有利于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3.制定相关法律制度。

网络语言暴力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家司法机关层面的重视。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下称《解释》)公布。《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纵观语言的发展历史,我们很容易能发现,其实语言一直是处在规范与非规范的对立统一中。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一种新兴语言,以开放的心态和建设性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暴力,实现网络语言传播和主流价值观共同繁荣是可以期待的。

参考文献:

[1]李舒慧. 网络暴力语言现象探析[D].渤海大学,2013.

[2]胡青青. 网络语言的伦理思考[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0-133.

[3]李宪玲. 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4]申小龙著.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姚力硕,女,(1990年—),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网络成就的语言暴力 篇4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言,网络语言暴力,反思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社会的变迁。 因此,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然而,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 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 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 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反思。

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以“宝宝”为例

“宝宝”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 起初, 它是父母或其他亲属对家中婴幼儿的昵称。 因为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 几乎每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后都是如获珍宝。 甚至在父母眼里, 不管孩子年纪有多大, 哪怕他们有了孩子, 只要父母在, 你永远就是他们的“宝宝”。 随着时间的发展, “宝宝”一词的语义开始扩大化, 比如恋爱中的男生往往会把女朋友称为“宝宝”, 以此表达两人的亲昵及对女友的浓浓爱意。 不管后来两人的感情发展如何, 至少在热恋期, 女朋友对于男生而言确实是如获至宝。

然而,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 悄然间成了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 “宝宝”一词的新义是从网络流行语“吓死宝宝了”中演变而来的。 据网页资料显示, 这里的“宝宝”是指说话者本人, “吓死宝宝了”实际上是说话者在自言自语“吓死我了”。 这整句话在网上流传开以后, 女生们在受到惊吓时往往引用它来卖萌。 后来, “宝宝”一词就脱离了这个语境而被年轻女性独立使用———只要是说话氛围协调, 那么女生几乎在任何语境中都可以使用“宝宝”或者“本宝宝”这样的字眼称呼自己, 比如“愁死宝宝了”“本宝宝要去上班了”。 再后来, “宝宝”一词甚至失去了原来偏指女性的性别色彩, 可以用来不分男女地指称对方, 以表达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或者是显示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亲昵态度。 比如, 在一些电子商务的社交平台 (如旺旺、淘宝) 上, 客服过去经常使用“亲”这个字眼表现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 现在“宝宝”一词也争得一席之地, 在缩短店家与客户的心理距离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购物网站外, 还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的工作人员, 也经常称呼学员为“宝宝”。 比如, “雅思宝宝”“哲学宝宝”“高考宝宝”等。 这个“宝宝”如此流行, 甚至在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上, 冯巩在小品 《快乐老爸 》中也引用了一次“吓死宝宝了”。

经调查发现, 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个庞大的年轻群体正处于生命的活跃期, 他们对社会的变化最敏锐, 也最容易冲动。 这些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求新、求异、求简、求活。 年轻人借助网络流行词语, 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了张扬个性和青春活力。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 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网络语言的发展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变迁。 因此,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其间, 对网络流行语批评的声音也时有耳闻, 但是主流对网络流行语还是采取一种宽容和认可的态度, 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可和接受网络流行语。

二、防止网络语言暴力

说到网络流行语, 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语言暴力。 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可以依托某一种社会现象, 瞬间在网络世界传播开来。 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这个词语可能会像上文所列举到的“宝宝”那样柔和可爱;但更有可能会像一只魔鬼般狰狞而充满暴力, 给当事人带来无尽的伤害———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讨论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语言暴力并不是单指某些特别的话语, 而是指所有对听话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是影响力的言语。 所谓网络语言暴力, 就是指说话者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上, 讲一些肮脏、污秽甚至是扭曲事实的话, 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 从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 说到网络语言暴力, 读者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 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莱温斯基是1998年白宫性丑闻事件, 也就我们所熟知的“拉链门”的当事人。 在饱受网络欺凌之苦后, 沉默了十年的莱温斯基于2015年3月走上了Ted大会的讲台, 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共同抵制网络暴力。 她在演讲中说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1998年, 没有人知道这种名叫‘因特网’的新技术会把人类带向何方。 自诞生以来, 因特网用难以想象的方式将人类联系起来。 它让人们找到失散的兄弟姐妹、 拯救生命、发起革命, 但是我所遭受的黑暗、网络欺凌和被称为‘荡妇’的羞辱也如雨后春笋般疯长。 每天, 在网络上都会有人, 特别是年轻人被辱骂和羞辱, 而他们对此束手无策。 这些辱骂和羞辱让他们想立刻死去。 悲剧的是, 有些人, 真的因此而死去。这一点儿也不虚拟。 Child Line是英国一个致力于帮助年轻人解决各种问题的公益组织。 去年年底, 该组织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从2012年到2013年, 与网络欺凌有关的电话和邮件数量增加了87%。 一份来自荷兰的综合分析首次披露, 网络欺凌比线下欺凌更容易让人产生自杀的念头。 ”

笔者认为, 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网络空间的自由性、 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广阔的自由世界。 一些网民认为, 在与他人进行网上沟通时, 对方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背景, 这时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的认同感就不再具有约束力, 导致双方对交流的后果毫无顾忌———平时不好意思说, 不敢说, 或者是不应该说的各种脏话, 在网络上都被肆无忌惮地说了出来。 这样, 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肮脏、色情、充满暴力和辱骂的言论。 即便这时有人出来阻止或者反对这种现象, 他们往往会受到攻击, 被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压制自由。 二是法律制约的缺乏。 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经常发生, 而施暴用户却不敢承担责任, 这与他们生活在虚拟的天堂里有着极大的关系。 如果这些语言暴力者在其他现实媒体中也使用这种方式攻击其他人, 甚至诋毁他人, 就很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 然而, 网络世界是不同的, 尽管某人的言论已经对他人构成了事实上的“语言暴力”,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指控其罪行, 即便真有相关的法律, 也会因为惩罚犯罪者的司法成本太高而不能予以真正的法律制裁。

三、结语

语言是一条不断变化发展的长河。 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 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 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 它实现了现代语言的多样化。 它不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显出魅力, 还在现实生活中大光其彩, 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并与其他语言相得益彰, 共同促进语言的繁荣昌盛。 然而, 随着网络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在网络上用语言表达自我的存在, 各种观念的冲突导致语言暴力频频在网络平台上发生。 通过本文的分析, 笔者希望读者能够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 并且从自身做起, 使用文明的网络用语, 避免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 为打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语言环境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 2005, (9) :26~30.

[2]张朝阳.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暴力.http://charles.blog.sohu.com/13420816.html2006-09-15.

[3]王顺菁.网络语言的特点和优势[J].新闻记者, 2004, (5) :57~58.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篇5

一、线上线下的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

(一)线上。

由于网络暴力语言是产生于网络语言文字活动中的,所以其特性与网络的特性密切相关,同时带有暴力语言的危害性。主要特点表现为故意性、伤害性、虚拟性和传递性。

1. 谣言。

谣言是制造各种虚假放大信息并加以扩散,使当事人遭遇各种心理伤害和生活危机。谣言的散布很容易达成,但终止却很难,这表明谣言的伤害力度是可致命的。

2. 谩骂。

这种网络暴力语言形式是最常见的。广大群众不在乎事件的真假、细节的对错,一味宣泄自己的情绪和言论,对事件的判断和解决毫无作用,并使当事人遭受压力。大学生的网络谩骂常带有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慨仇视和对阶层固化的失望,激烈中透着无奈。

(二)线下。

线下主要是将线上用语渗透到生活尤其是校园生活之中,原本一些贬义性很强的词在网络的多次使用和反复赋义中得到了漂白,反而使人们易于接受。此外,在线下,因为网络暴力语言的发出往往伴随着具体情境、动作,语气的产生,语义较为清晰,与线上相比较为具体缓和。谣言在线下的传播则会影响人们对真相的了解,并以讹传讹,使结果往不可控的方向发散。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的成因分析及其影响

(一)成因。

1.大学生不健康的宣泄心理。大学生承受的社会压力和个人遭遇相互交错,使他们在网络上肆意发泄,寻求心理缓释。2.网络的特性。网络的虚拟性,再加上参与成本低,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隐瞒或编造自己的身份,而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言论产生不良影响的责任,对自律性不强、容易冲动与放纵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3.表达渠道缺失。平民表达渠道的缺失在网络出现之前一直是个问题,因而网络表达平台一出现就走红。网络在这种意义上承载着大学生愿望表达和利益诉求的期待,但其有效意见和收益甚微。因此大学生不免失误,并产生过激的暴力语言。4.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在网络平台上,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趋同,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会在对自我想法肯定的基础上,变得更偏激。5.网站过于追求利润。网站为追求利润,无底线地娱乐化、游戏化、暴力化,大学生耳濡目染,且将之视为群体风尚。6.网络制度法规的缺失。中国网络诞生的时间较晚,整个相关制度政策不健全。

(二)影响。

1.很容易构成违法犯罪行为。很多人为了图一时之快,言语激烈,甚至制造谣言。这种行为不仅给受害者造成伤害,发言者也可能因为不当行为而犯法。2.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网络群体在追求快感的背景下,随意发泄,却不承担相应责任。网络暴力事件如今层出不穷,充斥着偏激和失控。而且暴力发出者往往不觉得自己有错。3.网民表达权丧失。网络暴力表面看上去是表达权的极大丰富,但在深层次中网络群体往往被“水军”、媒体等幕后势力所操纵,真实意义上反而是一种表达权的丧失。4.阻碍了理性观点的表达。网络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隐形的群体,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5.日常语言趋向暴力化。网上惯用语势必影响日常生活中语言规范,很多大学生把这种不好的习惯移植到大学生活中,对其规范的用语体系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三、相关建议

从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成因入手,我们可以从一些方面提出建议,并加以改善。从个人方面而言,我们应该加强网络语言运用时的自我审视,对某些暴力敏感词汇审慎使用。从立法方面而言,部分法律法规的出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收效甚微。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直接针对新闻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新闻引导过程中无需承担责任,因而放肆随意地引导群众的看法。行业自律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是不可行的。从学校方面而言,网络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应从小抓起。这方面可借鉴西方国家从小学开始的媒介教育。具体到大学应该在学校规范和守则中有所体现,平时应从教师开始注意避免网络暴力语言的使用,可以开展相关宣传活动。从社会方面而言,应倡导青少年加强自律,自觉使用规范用语。

摘要: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资源的手段之一,网络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渠道。本文以网络暴力为研究对象,对网络暴力语言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参考文献

[1]CRYSTALD.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探析 篇6

一、网络语言暴力

从较早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最毒后妈事件”开始, 到近期的何炅“吃空饷”、“成都女司机被暴打”、“陕西高考作文原型女孩遭指责”等事件都是网络语言暴力的典型事件。此类网络语言暴力事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第一, 网络是人们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平台。第二, 语言是伸张正义、讨伐网络事件当事人的重要手段。第三, 网络语言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 它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肢体冲突, 而是在网络平台上发生的语言冲突。第四, 这些讨伐活动带有浓厚的暴力色彩, 尤其是“人肉搜索”的出现, 使批判网络事件当事人和维护正义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成为一种软暴力。

在上述事件的舆论声讨风暴中, 出现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暴力色彩越来越浓, 对事件当事人造成的伤害越来越大, 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在较早期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网民只是在网络上对事件当事人进行声讨, 谴责他们的不道德行为, 对当事人的现实生产、生活没有产生直接的威胁。但在近年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由于人肉搜索的加入, 事件当事人的邮箱、电话、照片及家人信息都被直接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据成都女司机的父亲表示, 其女儿遭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最终选择道歉, 正是因为畏惧网络暴力。何炅“吃空饷”事件举报人也表示, 迄今已收到420多页私信, 每页大概20条, “内容多是辱骂和威胁”。有时还会有人发来骚扰短信和电话, 给其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近几年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因为网民的舆论压力而失去工作、精神抑郁, 甚至选择自杀的当事人都不在少数。

根据上面的分析, 笔者认为,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网络平台上, 部分网民直接或间接使用带有暴力性质的语言对网络事件当事人进行攻击, 以致当事人在身体、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伤害的一种软暴力。直接使用攻击性语言对网络事件当事人进行攻击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 已经引起社会关注, 但转发、转载他人的攻击性语言, 或对他人的攻击性语言点赞并累计形成一定规模, 也会给事件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 笔者认为这种间接使用带有攻击性语言攻击他人的行为, 也属于网络语言暴力的范畴。在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当事双方的行为多少存在一些错误 (“成都女司机”事件双方、“云南导游”事件双方) 或当事人的行为存在“槽点” (“高考作文女孩”事件) , 网民正是抓住了当事人的错误或“槽点”, 在网上展开了“吐糟”和纠错行动。但是这样的“吐槽”和纠错行动, 明显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反而在失去理智的网民的推动下形成一股舆论声讨风暴。在这股声讨风暴的推动下以道德的名义对当事人进行舆论审判和过度的舆论制裁, 给事件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因此, 更确切地讲, 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以错制错的私刑。

二、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及成因

(一)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

(1) 肆意谩骂。在当前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网民的态度总体来看, 都是骂声一片。而参与到这场道德批判中的大学生, 也会采用一些带有讽刺性、攻击性的暴力语言来辱骂当事人。这样的暴力语言包括“脑残”、“你是猪吗”、“没有人性”、“变态”等显性攻击语言和“键盘侠”、“何弃疗”、“去年买了个表”、“WTF”、“然并卵”等隐性攻击语言。无论是显性攻击语言还是隐性攻击语言都对事件当事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 给事件当事人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2) 散播谣言。当前, 80%以上的大学生在转发、转载或分享他人消息时都没有核实消息内容准确性的习惯, 只要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视频、图片就会选择转发。正是因为没有核实文字真实性的习惯, 大学生往往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一旦一条虚假消息被一位同学传播, 虚假消息就会被该同学的同学、朋友转载, 这些人转载后又会被他们的同学朋友转发。就这样, 一条虚假消息只要经一个人发出, 经千千万万人的传播, 就会使虚假消息成为可怕的网络谣言。大学生不核实消息内容真实性的习惯, 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语言暴力, 却用他人的语言文字无意中伤害了事件当事人, 如“最毒后妈”、“东北大妈摔倒敲诈外国小伙”经千千万万人的转载, 让事件当事人瞬间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成为全民唾弃的对象。

(3) 网络恶搞。随着大学生图文处理能力的提升和网络环境的不断恶化, 大学生网络恶搞越来越严重。如前几年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恶搞《新闻联播》、恶搞《舌尖》、恶搞考试周、恶搞“小笼包”等视频及图片资料都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在恶搞流行的网络环境中, 恶搞无疑也成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前段时间的高考作文举报爸爸事件中, 准大学生将举报爸爸恶搞为一出爸爸出轨、女儿忍受不了而举报爸爸的家庭伦理剧, 严重歪曲了事情本身, 超出了道德底线, 给事件主人公造成了恶劣影响。

(4) 滥用人肉搜索。在近年的网络热门事件中, 人肉搜索的运用, 一方面加速还原了事件真相, 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 人肉搜索却在被滥用。在近年的张殊凡事件、女高中生被怀疑偷衣服事件、举报爸爸等事件中, 只要有人肉搜索的参与, 事件当事人的出生年月、手机号码、所在学校、所受奖惩, 甚至是家人信息都会被公开。所以, 不仅是事件当事人会受到网民的攻击恶搞, 他们的家人也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很大程度上来讲,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悲剧是由人肉搜索引发的。

(二)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1) 网络自身的放纵。网络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开放空间。在现实社会中, 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角色, 每个角色都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每个人拥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但网络却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虚拟世界, 网络具备了几个方面的特性:第一, 网络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和平等性。在网络世界中, 人们可以抛开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束缚, 运用一台能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计算机, 突破单纯的地理空间限制与世界近距离接触, 也可以突破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界限, 实现人与人的自由交往。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是平等的个体, 现实生活中的学历、职业、收入都不会影响自己的网络行为, 用网民的话来说, “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第二,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性别差异、没有身份差别, 每个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表现也不会直接干扰到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每个人都可以卸下自己的现实身份, 以一个匿名者的身份随意地参与到网络世界中。第三, 由于网络监管和治理难度大, 网络世界缺乏强有力的他律, 网民的行为更多地只能靠自身的自律。而缺乏强力他律的自律, 有时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对于那些自律能力较差的网民, 他律的缺乏, 会助长他们做一些违背道德与法的事情。所以, 一定程度上讲, 正是网络自身的特性, 放纵了网民的言行, 网络给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提供了“场所”。

(2) 社会负面信息和心理不成熟的共同驱动。当前的90后在校大学生关心他人、关心时事、热爱生活, 对社会焦点事件具有较强的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他们疾恶如仇, 面对不平之事也喜欢打抱不平。但他们的心理也明显不成熟, 如因为年纪尚小、性格情绪化严重, 他们往往会把网络当作宣泄个人不满的出口, 不顾他人感受在网络上出言不逊;因为思想不够成熟、分辨能力较差, 他们很难分辨某些消息的真假, 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媒体炒作的工具;因为社会经验的缺乏、阅历的不足, 他们不能理性看待社会、不能正视社会发展中的代价, 容易在网络世界中发表一些过激言论。正是这样的心理、行为特点, 使大学生非常容易在社会负面消息的冲击下参与到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例如, “虐猫”女主角蔑视动物生命的做法、“最毒后妈”的“残暴”行为、成都女司机的路霸行径都触怒了大学生的神经, 并在这些负面信息的诱发下, 最终引爆了一场场网络语言暴力事件。

三、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应对策略

在当前, 网络语言暴力给人带来的伤害已远远超过了传统暴力, 其对社会道德准则的冲击, 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应对这样的状况,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做到自律、慎言

首先, 大学生在校学习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 更要注重修德。大学生应把提升自身道德素质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争做一个自律自制的网民, 即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形下, 也要自觉地用社会道德标准严格约束自己, 坚决不做违背道德、损害他人的事情。其次,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 更要学会理性看待社会。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 部分教师强调理论内容太多, 但对社会的理性剖析、对认识社会能力的引导不够。因而, 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认识, 不能够正确看待社会阴暗面, 一旦看到或接触到一些社会负面消息, 就会忍不住抨击社会、抨击政府。再次, 大学生要学会辨别消息。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 有些网络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会发布一些假消息来博人眼球。因辨别消息的能力不足, 大学生被此类假新闻欺骗情感而恶语中伤新闻事件当事人, 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

(二) 高校应关注大学生思想状态, 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

首先, 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据笔者调查, 85%以上的大学生网龄在一年以上, 约60%的大学生每天都会上网两小时左右。无论是读书娱乐, 还是购物交友, 大学生都越来越喜欢在网络环境中进行, 网络已经俨然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部分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文明上网, 在很多大学的贴吧、BBS里, 都有大学生使用暴力语言、传播虚假信息、讥讽社会等不当行为。所以, 针对大学生接触网络多、网络信息复杂、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的情况, 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引导。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 开展网络教育的专题讲座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引导。其次, 高校应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 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一方面,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 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引导大学生积极看待社会;另一方面, 高校应组织趣味强、质量高的文体活动, 让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放松身心, 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 政府应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

为网络舆论立法、惩治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的不法分子是解决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关键所在。与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相比, 网络立法还有待加强, 对网民不理性行为的追究更是相对有限。因此, 首先, 应加强网络审查力度。虽然网络“把关”工作困难重重, 但网络“把关”仍极其重要, 如果能在“把关”环节屏蔽、删除一些煽动性不良言论, 网络语言暴力就会从源头上得到一定的遏制。其次, 加强网络立法, 利用法律来规范网民言行。我国网络安全立法、管理立法工作都已如火如荼展开, 但是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状况, 网络法制建设仍有些滞后, 甚至在网络犯罪的处罚上仍有不足。所以政府应加强立法, 使网络执法、网络处罚都有法可依。最后, 加大网络犯罪惩处力度, 对那些恶意传播谣言、侵犯他人隐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不当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问题, 予以法律制裁。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应对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 既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撑, 也需要高校的积极配合, 更需要大学生的自律自持, 只有三者有效配合, 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

参考文献

[1]毛婷婷, 梁昌莲.山西省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调查及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27 (4) :470-472.

[2]田娟, 宋元林, 李贺刚.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透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4 (02) :25-26.

网络成就的语言暴力 篇7

网络语言暴力可以定义为:网络语言暴力是在网络虚拟空间, 以语言为武器对他人进行谩骂或攻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

2010年5月份, 中国最热门的新闻之一就是富士康的跳楼事件。对这一事件网络进行了很多相关报道。

在“十二跳”之后, 网上又有关于“十三跳”、“十四跳”的相关消息, 甚至有人上传视频, 称是“十三跳”和“十四跳”现场, 但这些消息在官方发布的新闻中没有得到证实, 所以在本研究中未将其列入其中。

对于这件事情, 网络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网民纷纷就此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行为现象, 在其背后, 反映出当下中国的某种社会文化心理。

一、天涯社区及“富士康跳楼”事件概述

(一) 天涯社区

之所以选择天涯社区, 理由在于:天涯社区的注册用户总数已经达到38899784人 (截至2010年6月20日17:34分) , 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线, 在国内影响相当大。更为重要的是, 天涯社区建站时间较早, 目前已经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和成熟的运作机制。

(二) “富士康跳楼”事件

2010年1月23日, 富士康员工马向前跳楼身亡, 这是2010年首例“富士康跳楼”事件。从2010年1月23日到2010年5月26日, 其间共有12名富士康员工跳楼。

“富士康跳楼”事件是2010年5月国内最大的热门新闻之一, 尤其是在“第十二跳”出现之后, 该事件更是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一时间, 有关富士康事件的报道、帖子以及各种跟帖激增。这件事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在网络上, 人们对该事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各种意见和态度纷纷涌现。网络言论中有理性的声音, 也有非理性的表达, 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语言暴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反映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富士康事件言论中反映出的问题不仅仅包括工作问题、就业问题, 而且还涉及到了政治问题、民族问题。这样一个事件, 可以折射出社会的一角, 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

二“富士康跳楼”事件中的语言暴力分析

本文选择天涯社区中“富士康跳楼事件专题”5月份所有的帖子及跟帖, 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选择其中具有暴力倾向的语言进行总结归纳。

按照语言暴力行为的指向, 可以将“富士康跳楼”事件中的语言暴力现象分为以下几类:

(1) 对郭台铭个人

在相关富士康事件的讨论中, 对郭台铭个人的谩骂和诅咒占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论坛中, 郭台铭被贴上了“资本家”、“跳楼教练”、“吸血鬼”、“台独分子”等标签, 要求郭台铭“下跪道歉”, 诅咒郭台铭及全家“不得好死”, 并希望下一个跳楼的是郭台铭。在这其中, 不乏粗暴的词语。除了对郭台铭个人的攻击, 网络论坛中还对台商进行了谩骂, 对所有台湾企业家一概而论。

(2) 对富士康及同类企业

媒体以及相关人士对富士康的工作环境、作息时间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曝光”、“揭秘”之后, 大家对富士康的认识也逐渐趋同于媒介的信息。一些在其他台企工作过的网友纷纷出来爆料说, 其工作环境等和富士康相似, 一时间富士康成了所有台企的代表。在讨论中, 一部分人喊出了“富士康滚出中国”、“血汗工厂”、“垃圾工厂”、“杀人工厂”、“倒行逆施”等口号, 并且号召所有员工起来抵制台企, 声讨富士康。

(3) 对政府

对跳楼事件, 网民的部分意见是政府应该彻查此事, 不能对该事件置之不理。网民认为政府对此事的干预不够, 不管底层员工的死活。有网友质问政府为何对此事置之不理, 政府应该反思。

(4) 对工会

在网友的言论中, 一部分意见认为出现富士康员工跳楼的原因是工会的责任, 甚至有人大骂工会是富士康等企业的“走狗”。

(5) 对跳楼者

对跳楼者, 网友的主流意见是同情, 认为他们是受害者。网友认为, 生命是可贵的, 不应该随便放弃生命。但是, 在主流意见之外, 也有人发出了不理性的声音。部分网友叫喊, 即使跳楼也要找个富士康的人一起跳, 这样才值得。

(6) 对社会现状

因为“富士康跳楼”事件, 很多人产生了对“和谐社会”的质疑, 各种讽刺、谩骂之言穿插于各种意见中间, 网友“有女百家求”说:这个社会病了, 而且不轻;“瓢泼流浪”说: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被动者”说:现在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喜欢吃人……类似的言论在天涯论坛关于富士康的讨论中随处可见。

以上就是对网络言论进行整理归纳之后的结果。网友意见也大致集中于此。这些意见反映了网友的价值取向、心理取向, 从整体而言, 它反映了当下中国网民的社会文化心理。

三、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对社会心理而言, 有三个层面的解释:第一, 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心理, 指的是人类社会过程中以心理因素为媒介而产生的全部现象;第二, 即所谓的“有意识的社会心理”, 这一概念具有同社会意识同义使用的意义, 指的是在某个社会体系和集合体中, 在一定的自然的、社会的条件下, 群体成员共有的、稳定的心理形态。第三层的社会心理, 则指的是“无意识社会心理”。它是作为社会意识的最低级的概念使用的, 几乎是与思想这一概念相对立的。这一层次的含义就是本文将要研究的社会文化心理, 即“集体的无意识”。

(一) 集体无意识的释放

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产生和存在, 首先是由于集体无意识的释放。

1. 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解释

关于集体无意识, 弗洛依德认为无意识是被意识压抑了的欲求与愿望。荣格说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部分, 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 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弗洛姆认为, 社会大多数成员共同受到压抑的那些领域构成社会无意识领域。无数的社会心理学家分析了这样的事实, 模仿气愤, 模仿气愤的手势也可能变成对气愤的刺激。“这种实践”能够引起气愤的感觉, 不仅打人者本身, 也能激发气愤的“内部意识” (inner awareness) [1]。

在“富士康跳楼”事件的讨论中, 一些人原本是理性的。但是, 在群情激奋的氛围中, 受到其他人气氛情绪的影响, 产生“同情”或自己“应该”气氛或“伸张正义”的冲动, 从而在无意识中达到了与大多数人的“不约而同”。

2. 人类的攻击性本能

文化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神话、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从传播学角度而言, 文化整体构成了一种刺激, 使得人们对这种刺激做出反应。但文化对人的刺激与影响不同于具体的事件或事物, 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文化扎根于一个民族心底, 对民族的文化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攻击性本能”这个词是一个可以转入各式各样行为、态度、冲动、活动、情感或性格特征的“无底袋”[2]。对不平或愤懑之事, 人们总要对此进行一番“伸张正义”。并且, 人有对事件、观点、行为进行反驳的天性。这种攻击性本能是人作为一个群体中的个体所具有的。在一个群体中, 人人都想保护自己也同样希望自己能够展示自己、保护他人的倾向和愿望。这次“富士康跳楼”事件的讨论中, 攻击性本能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对富士康的批判和谩骂, 以及对郭台铭的诅咒和攻击。

3. 文化背景与集体无意识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几千年来对国人的影响也最深。人文关怀, 平等主张, 尊礼重法是儒家文化和思想的一部分。孔子在《学而》中说:“泛爱众而亲仁”;《孟子·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其他类似的话在中华典籍中普遍存在。总之, 人文关怀、尊礼重法是对人的关注,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思想在“富士康跳楼”事件的言论中有明显的体现。首先, 网民对富士康跳楼者的关注, 对死者的同情, 为死者呐喊, 从出发点来说, 都源自内心的一种对“人”的关怀。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所谓“不平则鸣”。只是在该事件中网民在得知部分信息或者说在事实真相没有得到公布之前, 凭借一些媒体报道、小道消息、内部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本身带有非理性的特点。

“法”、“礼”的观念深入人心, 所以当跳楼事件没有结果时, 人们纷纷爆出台企没有“王法”、中国目前已经“礼崩乐坏”、不能让“台巴子”横行等“快言”。对于执法者, 网民则多半持蔑视态度。这些说法和态度和人们对目前一些违法行为以及社会问题的态度有着一致性。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 一些违法行为和社会问题开始出现, 违法犯罪行为在媒体上已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人们的内心。

公平,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追求的。中国的古籍中最早出现公平一词是《管子》一书。《管子·形势》中说:“天公平而无私, 故美恶不覆;地公平而无私, 故大小莫不我。”公平是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理想价值范畴, 是特定社会阶段上社会利益主体对社会权益、利益理想价值关系在现实中的实现程度的反应。部分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涉及到的就是社会公平的问题。在富士康事件中, 有些人公然提出:为什么没有因压力过大而跳楼的“公污员” (公务员)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是把国家工作人员与普通工厂的工人截然分开了。在言论中, 还有人对比富士康管理层和普通工人的待遇等问题。这些从本质上来讲, 和“公平”二字是分不开的。发帖者、跟帖者也在追求人人平等。当这种理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或者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的时候, 就会产生极端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来自人们文化背景中对公平和平等的向往。市场经济改革, 在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加大了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在富士康事件中, 发言者对底层员工不足一千元的最低收入和高层管理者数以万计的年薪进行了对比, 得出了“血汗工厂”、“毛孔里滴着血”、“万恶的企业”等结论。这反映出了一种追求公平, 但仇富的非理性心理。

另外,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负面因素, 对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产生着影响。孟子是这样骂墨子和杨朱的:“杨氏为我, 是无君也;墨子兼爱,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由此, 开创了文人恶骂的先河[3]。这种现象在当下的网络论坛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一个事件出来之后, 大家在气愤的时候, 往往破口大骂, 甚至比以往的骂街还要严重,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解心头之恨”, 尽管有些时候人们只是一种随声附和。

4. 网络提供了集体无意识释放的空间

弗洛姆认为, 任何来自生活的实际经验或体验在上升到意识层面之前, 都必须经过“社会过滤器”的筛选。有些内容通过了“社会过虑器”的筛选, 上升为集体的有意识;有些内容没有通过“社会过滤器”的选择, 被压抑住了, 形成了集体的无意识。当社会发生变化的时候, “过虑器”也会发生变化。此时, 一部分被压抑的潜意识层面的内容转变成了有意识的层面。互联网的产生, 使得“社会过滤器”在技术上被改变了。因而,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人们的言论自由被无限地放大, 从而导致了集体无意识的大规模释放。

一个事件发生之后, 人们都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形成自己的意见, 从不同角度对该事件进行解读。这种意见的发布, 在互联网如此普及之前是不能想象的。可以说互联网, 更确切地说是网络论坛为人们提供了情感释放的空间和平台。人们都有积极主动地体现自身价值的需求, 在网络这个公共领域中, 实现这种需求的限制条件降低了。网民在网络空间中, 通过自由的语言表达获得了体现自我的力量, 但是这种语言有时是暴力的。强烈的情绪通过对理智的抑制, 使人表现出不合理的行为, 当社会成员的个体情绪被集聚后, 就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冲动行为[4]。现实生活中, 人的无意识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是潜意识的。但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中, 网民形成了一个网民群体。群体在群情激奋的情况下, 处理非理性的状态。这种非理性使得现实中的无意识被激发, 并最终导致集体无意识的爆发。另外, 网民身份的复杂性以及参与者素质的高低不同, 使得一些低俗的情绪在网络环境中出现并得以宣泄。在现实生活中, 网友的一些话, 包括对政府的谩骂和责难, 对郭台铭和台企的诅咒和攻击是无法实现的, 也是不能让这些网民得到实现自我的成就感和快感的。

(二)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 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人云亦云”, 是指在个体与群体意见发生分歧的况下, 个体所具有的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顺从群体压力并让步于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倾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从众使得个体得到安全感的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责任, 这就是群体力量滋生的土壤[5]。勒庞称所谓的“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 (law of the mental unity of crow ds) , 指的就是群体中个人表现出的明显的从众心理。在简单的思维方式中, 群体并不认为真理, 尤其是“社会真理”是只能在“讨论中成长的”, 它总是倾向于把极为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观念[6]。在“富士康跳楼”事件中, 有人喊出了“珍惜生命, 远离富士康”的口号, 这个口号不断地被人们引用, 在跟帖中一再重复。“台巴子滚出大陆”、“郭台铭全家不得好死”、“赴死坑”、“浮尸康”等网络口号也在论坛中流行, 并不时地被人们拿来呼喊。在群情的气氛中的个人, 又会清楚地感到自己人多势众, 因此, 他们总是倾向于给自己的理想和偏执赋予十分专横的性质。在富士康事件中, 有些人鉴于网民对该事件的态度如此一致, 喊出了联合起来, 抵制富士康的话, 更有甚者, 号召人们发动罢工、起义, 以反击富士康的“暴行”。

在公共空间中, “与众不同”甚至是“耸人听闻”的网络言论及发言者容易引起其他网民的关注和青睐。这种态势本身又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可以采用偏激或恶毒语言对人或事件进行攻击。这种现象在富士康事件中体现得比较突出。对富士康事件, 网友“一粒微尘一缕烟”说:苛政猛于虎也。这种评价过于偏激, 也不恰当, 但是这种夸张的情绪表达正好迎合了众多网民对富士康的仇视态度。在大多数网民看来, 这才是站在“人民”一边的人。相反, 如果个人的意见与多数人的意见或言论不符, 就会受到人们的孤立和打击, 甚至是声讨。在有人对此事发表了一些理性言论之后, 网友“ZJ疯狂”说:楼上的楼上, 你妈是中国人吗?富士康给了你什么好处, 让你这么卖力地给它叫唤?可见, 不同意见是会被打压和抵制的。同样的, 这种不同的意见也很容易被群体的声音所淹没, 最终起不到任何作用。这也正是语言暴力行为能够泛滥的原因之一。这在传播学称之为“沉默的螺旋”。在一个公共舆论场中, 占主导地位的声音会越来越强, 少数声音会越来越说。同时, 少数网民会被这种整体的氛围所感染, 不自觉地加入到“大家”这一团体中来。

(三) 公共领域内的网民社会心理的扭曲

从某种意义上讲, 互联网这一技术成果的出现, 实际上恰恰是通过建构一个物理意义上的“虚拟电子空间”, 而得以建构起一个全新的社会文化空间, 并由此为人的行为活动“场域”和“平台”的延伸和拓展, 提供了现实路径。一个新的行为活动“场域”和“平台”的出现, 也自然在客观上“吸引着”人们的行为活动, 逐渐扩张和延伸到新的“领地”和“空间”之中[7]。

1962年,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 赋予了“公共领域”这个概念丰富的内涵, 并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清晰、明确的关于社会民主和自由的理想化蓝图。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包括三点: (1) 每个有能力说话和行动的人都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 (2) 每个人都可以质疑任何主张, 提出新的主张, 表达其态度、欲望、需求以及偏好; (3) 不可借由内部或外部的强制力阻止参与说话的权力[8]。然而, 在天涯论坛富士康跳楼事件中, 哈贝马斯设想的“公共领域”没有得到完美的体现。

网络社会相当于现实社会城市中的广场等公共地区。它具有开放性、群众的广泛参与性和交流的平等自由等性质。它与现实的不同在于具有虚拟性。正是因为网络具有广场的诸多特点, 广场上狂欢式的语言才得以在网络空间中大行其道。市民阶层的脏话、口号等也得以在网络环境中滋生、蔓延。在富士康的“十二次跳楼”事件中, 网民一致声讨富士康, 而没有考虑到跳楼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责任问题。一时间, 说到“富士康”, 人们就开始骂郭台铭, 就开始号召将富士康赶出大陆。

一些网民在跟帖中, 对该事件表现出了奇怪的态度。一部分人, 他们不骂富士康, 也不埋怨社会的不和谐, 反而鼓励或期望看到更多的跳楼事件, 反映出看客的冷漠和幸灾乐祸。名为“普喜鑫”的网民跟帖说:跳呀!跳吧!你看多么蓝的天呀!一直往前走不要向两边看!让跳楼来得更猛烈些吧!有人说:要跳楼, 去富士康。一部分人则鼓励“死也拉个垫背的”, 例如, 网友“七彩之星”说:谁牛B砍死他再跳。还有一些人, 对那些将要进富士康的人进行诅咒和谩骂, “cctv0007”说:谁去富士康打工我*他祖宗…看还有人去没?这些言论反映出网民在某种程度上的心理扭曲, 这种心理扭曲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四、结语

2009年1月19日, 《经济观察报》的评论《语言暴力的根源》中讲到, 这些非理性的谩骂的首要特点是缺乏知识[9]。在“富士康跳楼”事件中, 确实可以发现网民的无知。对现实社会认识的无知, 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夸张而造成的无知。然而, 这只是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的一种表面解释, 更深一层的原因在于, 被压抑的内心情绪的无意识释放。加之人们的从众心理与网络虚拟空间中无人限制的自由度, 使得这种暴力现象得以产生和存在。

摘要:本文以天涯社区“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 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反映出的当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 从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和公共领域内的网民的心理扭曲三个部分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文化心理,富士康,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扭曲

参考文献

[1][2]艾格尼丝.赫勒.人的本能[M].邵晓光, 孙文喜, 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51.[1][2]艾格尼丝.赫勒.人的本能[M].邵晓光, 孙文喜, 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51.

[3]http://www.laomu.cn/wxzp/ydzx/wenxueqikan/Czpt/czpt2007/czpt20070907-1.html.[3]http://www.laomu.cn/wxzp/ydzx/wenxueqikan/Czpt/czpt2007/czpt20070907-1.html.

[4]吴克昌.社会新理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44.[4]吴克昌.社会新理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44.

[5]任敏.网络暴力语言下的生活状态[J].安徽文学, 2007 (3) :147.[5]任敏.网络暴力语言下的生活状态[J].安徽文学, 2007 (3) :147.

[6]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11.[6]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11.

[7]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63.[7]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63.

[8]沙莲香.中国社会心理分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320.[8]沙莲香.中国社会心理分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320.

上一篇:关注发展下一篇:性能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