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传播(共12篇)
网络暴力传播 篇1
“媒介对暴力的描述经常具有戏剧化的语境, 这些语境提供了信息或暗示, 告诉观众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采取暴力是可以接受的。”网络时代下, 含有暴力镜头的影视剧通过网络这一载体, 对受众的“暗示”不断增大。本文通过分析暴力镜头的网络传播现状, 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网络监管的策略, 以期降低暴力镜头传播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网络环境下暴力镜头的传播现状
影视剧在传统媒介中主要是“由点到面”的传播模式, 是以影视剧为中心的大众传播。网络时代下, 网络为暴力影视剧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 新型的传播方式有着远远超越传统媒介的特性。 (1) 单向传播变为传授互动。网络时代, 单向传播变为更为复杂的传授互动, “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则可以完全成为真正意义上平等交流的伙伴———共享与参与共存”。受众不再被动接受信息, 而是积极地参与互动, 他们不但会观看他人传播的含有暴力镜头的影视剧, 同时也可以发布自己喜欢的包含有暴力镜头的影视剧。这种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频繁互动, 使得含有暴力镜头的影视剧被更多的人观看、接受和认可。 (2) 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接触到海量的影视剧, 传播者丧失原有的主导地位, 受传者掌握了接受信息的主动权,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等主动的检索, “当筛选的力量没有限制的时候……他们设立了一个能让他们自己选择的传播世界”。[1]含有暴力镜头的影视剧往往在视觉上有更强的吸引力, 这就使得人们可以更为方便快捷地找到含有暴力镜头的影视作品, 人们接触到含有暴力镜头作品的机会增高。 (3) 非线性的播放形式。网络里的影视剧在播放时有着灵活多变的特性, 网络中的影视剧已经打破原来按时间顺序播放影片的规则, 接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选择播放的顺序, 可以按正常的顺序观看, 也可以随意的浏览片段观看, 还可以反复播放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在非线性的信息播放条件下, 观者可以更容易地看到含有暴力镜头的情节, 也可以反复观看喜欢的暴力情节。 (4) 高效、广阔的信息传播。互联网社会组织的各个部分广泛的参与互联网中。互联网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 可以说任何信息都可以在网上传播。互联网的这些特性为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提供了基础, 一些在现实社会中不容许传播的含有暴力镜头的影视剧得以传播。得益于互联网的高覆盖率和高效率, 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传统媒介的传播速度。不良信息具有负面连动扩散性, 它散布的暴力信息, 容易在一种猎奇心理的驱使下, 迅速地传播蔓延。互联网为含有暴力镜头的影视剧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 网络传播缺乏有效监管的现状也使得暴力影视剧在网络中泛滥。如果这样的局面不得到重视, 不进行整改, 必将给青少年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监管的可行策略
从当下的国际互联网监管现状及发展走向来看, 制止淫秽、暴力、犯罪等非法信息在网络中传播, 抵制有害信息是网络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加强网络技术监管。网络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我们要想对网络实施有效的监管必须有相应的先进技术作为支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 新型的网络传播方式层出不穷。这在技术上为网络信息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现如今网络监管技术远远滞后于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从现实出发, 技术是实现一切监管的基础。因此, 我们必须使用至少和传播方式一样先进的监管技术才能实现对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督。 (2) 加强法制建设。把加强法制、法规建设作为基础。“网络监管是随着互联网络, 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而相伴的公共管理部门的新任务。”我国政府和全社会应当总结经验、借鉴外国经验教训, 研究制定适应新的网络传播环境的专门法律法规。相关的管理办法和细节应当尽快出台, 使无序的网络传播行为有序化、规范化。网络传播站点也应建立一整套严格的新闻审定、发布程序, 不间断地对自媒介, 个人网站进行跟踪监控, 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清除有害信息。 (3) 建立新型网络监管体系、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监管体系, 是目前我国网络信息监管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对信息实施监管的部门主要包括新闻出版署、广播电视局、文化部与信息产业部等多个政府部门。要建立新型监管体系必须将传媒监管职能从这些部门剥离出来, 设立专门的信息传播监管机构, 实现对信息传播的统一监督和管理。这种专门的信息传播监管机构的设立, 能够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下媒介跨行业经营的趋势。更重要的是, 这种机构的设立消除了部门界限与地方保护主义, 在综合的同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 化繁为简, 提高了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2.
[2]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94.
[3]梅传强.犯罪心理学[M].法律出版社, 2003:61.
[4]陆群, 等.网络中国[M].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7:211.
[5]兰小红.公共危机信息网络传播的监控体系研究[M].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009.
网络暴力传播 篇2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人民利益不容侵害。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创建美好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遏制暴力恐怖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严禁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对于违反者必须依法从严惩处,绝不手软。
我们要明确的知道“暴力恐怖音视频”包括的内容,及其对社会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性,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必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要深刻的认识到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危害极大,由此引发的暴力恐怖活动更是反人类、反社会的严重犯罪行为。为了遏制暴力恐怖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大家一定会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完成严禁暴力恐怖音视频传播工作。要求每一位公民切实担负起严禁暴力恐怖音视频传播的职责,为新疆稳定,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坚决与暴力恐怖分子作斗争,共同维护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把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安全防控严格落实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重点地段。对可能出现的严峻复杂情况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维稳工作各项措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严、细、实”上狠下功夫,在安全防范上不留死角,在协作配合上不挂空档,真正形成工作合力,牢牢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确保各项反恐维稳部署见到实效。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人民的利益不容侵害。暴力恐怖分子不仅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也是人人喊打的世界公敌。对于这一小撮丧尽天良、惨无人道的暴力恐怖分子,我们一定要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高举法律的旗帜,毫不手软、迎头痛击,绳之以法、严惩不贷,确保新疆社会大局的稳定,确保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顺利推进。
网络暴力传播 篇3
一、影像暴力的传播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一)影像暴力的传播提高了个体对暴力的感觉阈限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受阈限。在读图时代以前,个体接受的影像暴力数量有限,而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高科技引人到影视的制作中,使得影像暴力内容的生产变得越来越容易,同时也使得暴力的场面越来越逼真,越来越血腥。根据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关系的费希纳对数定律P=KlgI(P为感觉量,I为刺激量,K为常数),随着个体接触暴力内容次数的增多和暴力内容更加逼真血腥,必然造成个体对于暴力欣赏更高程度的要求。而媒介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便获取经济利益,必然会遵循大数法则,将制作更加暴力的媒介内容以满足受众。其结果就是造成了个体对暴力的感觉阈限不断提高和影像暴力程度不断提高的恶性循环,容易造成青少年畸形的人格。
(二)影像暴力的传播导致青少年混淆了艺术表现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区别
影像的能指和所指具有一一对应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得影像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中介符号比语言文字和图画等中介符号最接近客观事物本身,奠定了影像真实性的基础。作为尚未成年的青少年,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还比较弱,无法把真实和影像虚构区别开来。例如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剧中人物中了一刀,鲜血喷涌,但不久就痊愈了,而且比以前更加的强壮。再如剧中人物被人抓住脑袋砸向桌子,桌子马上就碎了。这些本来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在现实中往往是人中了一刀就会血流不止从而丧命,一般人也是无法用脑袋将一个桌子给撞碎的。但青少在这种影像暴力的大量传播中混淆了艺术表现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区别,将影视中的内容搬到现实中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必然容易造成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影像暴力内容的非正义性和时尚化导致青少年错误的价值倾向
在现实生活中合法性是暴力获得赞成的先决条件,但在一些影视节目和电子游戏中非法暴力也常常赢得赞同。例如由漫画改编而来如《军鸡》和《罪恶之城》等电影,暴力的合法性不是来自对正义的追求,暴力仅仅成为了剧中人物获得尊重的砝码。同时,剧中的环境往往很现代,人物的装饰也很时尚和另类。青少年正处于追求强烈的自我认同但又未获得社会的认可,影像中这种打破现有秩序、追求个人价值的表现方式很容易赢得青少年的认同感和崇拜感,同时,影片中的暴力行为没有受到惩罚,青少年会认为暴力是展示自我和解决冲突的有效手段,从而将影像暴力现实化。同时,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的讲解员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发挥着强大的威力,在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的双重建构下,影像暴力从单纯的内容传播,发展为复合的形式宰制,从个体的情绪变化,扩展为群体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导致青少年错误价值观念的形成。
(四)影像暴力的传播带来了示范的效应和长期接触暴力影像导致青少年认知结构发生改变,增大了青少年使用暴力的可能性
一方面,根据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许多学习行为的发生,除了个人的亲身经验外,大都是从观察他人的行为所产生的“替代性学习”结果,也就是所谓的示范作用。青少年对外界事物有高度的模仿性,而大众传媒中的影像暴力因其喜剧化和英雄化的描述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模仿。另一方面,长期的观看影像暴力内容会使得青少年的认知图式发生改变。图式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一系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当个体接触外界事物时,常常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认知图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和采取行动。青少年社会经验较少,自控能力差,过多的接触影像暴力内容。容易使将暴力内容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图式中,一旦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相似情况,这些熟悉的暴力内容就会最先被激活,增大了青少年使用暴力的可能性。
二、解决影像暴力的传播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国家应加大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尽快制定电影分级审查制度
国家应当加大对网络、广电和出版等大众传媒内容制定和播放的监管力度,尽快制定电影分级审查制度,降低青少年与暴力影片和暴力游戏接触的可能性,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台湾、新加坡、伊朗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分级制度。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影协会将影片分为G级(大众级)、PG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PG—13级(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R级(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和NC—17级(成人影片),电影分级制度并不能说是100%的精确和有效,但是它至少能够提供一个参考标准,使得青少年尽可能的远离暴力影片。
(二)大众传媒本身要加强自己的伦理规约
创建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除了国家加强媒介内容审查,同时也需要大众传媒自身要增强媒介伦理规约和社会责任感。不能仅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媒介内容的生产,应当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积极制作弘扬真善美的优秀影片,引导青少年积极社会化。同时,应当积极进行暴力美学的理论研究,为大众传媒在进行内容制作时提供理论依据。
(三)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和心理教育
要解决影像暴力的传播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像,最重要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得青少年明白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区别,明白影视制作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玲宁,张国良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5(3).
网络暴力传播 篇4
关键词:《搜索》,网络暴力传播,人肉搜索
在全球化大片时代趋势潮流下, 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传奇剧, 到弘扬中国悠悠传统文化之底蕴的史诗片, 再到明星扎堆的文艺范小清新, 当今的中国大银幕从不缺少气势磅礴的大片。大片可以重振中国票房雄风, 可以在好莱坞世界完成自我民族文化建构, 更可以拓宽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空间等等。然而, 在清一色的大片时代, 我们似乎也需要“小片”的存在, 它也许没有巨额的投资, 没有石破天惊的大场面, 甚至在观影视觉上也平淡无奇, 但是它紧紧跟随现代性的时代演进, 而又充满激情与锐气, 因而也能折射出富于张力的大哲理。
陈凯歌的《搜索》就是这样一部, 具有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主题, 饱含悲壮与反讽美学气质的“小片”, “小片”也能赚大票房, 得高人气。从美学角度而言, 美是一种本质上提升和推动情感精神超越形体并升华的素养, 这关乎电影的内涵品质, 而与商业无关。对于审美者而言, 需要有一定的修养、品位, 和沉静的心态体味电影传递出的美, 用心体会电影本身的丰富主题内涵。
《搜索》从都市上班族繁忙的一天开始, 随着镜头的推拉摇移, 向我们展现了都市人繁忙的一天, 在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 原本陌生的人们在物欲横流的城市中相遇了, 为工作、为生活, 焦躁与忙碌, 于是渐渐有了交集……叶蓝秋, 大型上市公司首席秘书, 这个原本对工作、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的公司白领, 被突如其来的病魔所吞噬, 而更加让她心如死灰的打击来自于“公交车不让座”事件。因为没有在公车上为老大爷让座, 被做成社会热点节目,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媒体工作者孜孜不倦的以微博、视频等方式的网络推广下, 在网民们乐此不疲的“人肉搜索”下, 让叶蓝秋一瞬间几乎失去了一切, 最终只得用结束生命来逃离喧嚣。
资深电视人陈若兮扮演着网络推手的作用, 助推“不让座”事件像病毒一样肆意传播, 迅速演绎成为网络大事件, 任由网民恶意攻击并满足其泄愤心理。而自己因此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媒体新人杨佳琪善良, 有社会责任感, 却在工作的上位大战中逐渐失去了道德与正义感, 良心沦落;上市集团老总、叶澜依的老板, 富豪沈流舒与太太莫小渝因此陷入不安的漩涡;敢说真话却负债累累的杨守诚“受聘”于叶蓝秋, 从一开始的无所谓到最后的良心触动, 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意外旅行”。
七天时间, 如果不是这一件公车上发生不让座事件引发了连锁反应, 也许每个人仍继续生活在原来命运铺设好的轨道上。在网络这个看似虚拟的社会中, 运用技术手段可以搜索任何信息, 却难以搜索真相;可以人肉出一个人的一切秘密, 却难以触到他最真实的一面。真相并不是公众最喜欢的, 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真实”, 重要的是挖掘“真实”的所谓过程。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 换来的不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渐虚无。现代社会更需要一场心灵的搜索, 通过搜索, 探视我们灵魂深处的人性与欲望, 纠缠与挣扎。
在艺术精神追求, 主题的社会意义等方面, 今天的陈凯歌已与导演《无极》时的陈凯歌不可同日而语。电影《搜索》, 除了完整精彩的故事、流畅的剪辑、明星演员的精彩演绎外, 导演还通过展现多个美学问题与社会病症, 提出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深沉思考, 并把严肃思考的权力移交给观众, 也因此被网友们评为2012年最接地气的电影。于是, 本该发生在电影院黑暗中的集体狂欢, 悄然演变为延续到走出电影院外的对种种社会问题的思索。
电影中故事的主干是“人肉搜索”助推公交车不让座热门新闻事件, 网络暴力引发伦理缺失。“人肉搜索”是指借助海量的人工搜索对传统的网络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甄别筛选, 形成人问人, 人找人, 人碰人, 人挤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是一人提问, 八方回应的人性化搜索体验。得知自己罹患癌症晚期, 在极度悲伤、无助、茫然的心理阴影下的叶蓝秋, 公交车上的无心错误, 却使自己落入道德沦丧的万丈深渊。在网民们眼里, 在公交车上衣着时尚、却拒不让座, 还公开挑衅的小白领, 俨然就是社会垃圾的形象代表, 网民们的道德义愤催生了“人肉搜索”式的网络暴力行为, 于是叶蓝秋的所有个人信息曝光于互联网。不仅如此, 网民们用文字、声音、图片对叶蓝秋进行谩骂、贬低、人身攻击等行为, 希望借曝光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对其进行道德施压, 并由此彰显大众力量与社会正义。虚拟社会的所谓道德施压严重影响了癌症晚期病人叶蓝秋的现实生活, 而又有多少叫嚣“人肉搜索”的网民了解事件的真相呢?又有多少带着道德卫士的面罩的网民, 不是通过权力滥用、恶意中伤的暴力诽谤来一泄私愤呢?在电影中, 导演向观众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赋予网民特权, 可以毫无道德压力的把本属于他人一己领域的信息供之于众?是谁赋予网民特权, 可以以暴制暴, 恶意攻击?而“人肉搜索”在何种意义上可以不被看作是一种网络暴力?在电影中, 导演将这种网络暴力的影响放大到极致:用叶蓝秋的死来祭奠这所谓的道德施压。的确, 任何道德义愤一旦越界, 就极有可能对社会及个人造成伤害, 而引发新的伦理缺失。
从美学角度来看, 形态和表现方式多样化是美学的丰富包容性所在, 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应当具有更为自信、独创及多元的美学追求, 技术方面固然重要, 然而核心还是对于艺术精神的追寻。要满足时代的召唤, 满足当代观众的心理诉求, 还有很多美学问题值得思考。比如, 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有何限度?简单的非黑即白式人物, 已无法合理再现世界的多元以及人性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在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混杂的互联网, 道德的界限应如何划分及固守?观看过《搜索》的观众, 都应该思考电影给我们提出的严肃问题。给老人让座, 是堂堂中华礼仪之邦的基本道德, 然而带着道德卫士面罩, 不分青红皂白的“人肉搜索”, 欲将对象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网民们, 很难说他们是真正的伦理捍卫者, 还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娱乐快感。再比如, 如果说缺乏信息把关人的网络平台是将叶蓝秋推向死亡的主推手, 那么以电视人陈若兮为代表的主流媒体, 则是第一责任人。新闻媒体具有反映政治意识形态和体现商品交换价值的双重属性, 与此对应, 新闻媒体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面对经济诱惑, 一些媒体常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媒体应有的立场。在商业利益驱使与法律缺失的漏洞中, 唯制造爆炸性新闻为头等要事, 造成了技术飞速进步与道德构建迟缓的失衡状态。
电影《搜索》的可贵之处在于, 它在满足时代的召唤, 满足观众的心理诉求之外, 超越了原有类型电影对主题表达、表现方式的单一型归类, 而独树一帜, 既在电影美学上精细极致, 而又提出种种社会病症, 并将严肃反思的权力交给观众, 从这种意义上看, 电影《搜索》可谓是获得了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价值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著.穿越舆论隧道: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2]季桂保.“人肉搜索”、公共空间与网络伦理[J].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 2009 (3) .
[3]彭吉象, 著.影视美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
网络暴力怎么报警 篇5
,丛某某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发布、转载多条对肖某的负面言论,其中包含过激的人身攻击用语,对肖某的人格进行贬低,使得肖某的名誉遭受侵害,并对肖某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后肖某起诉,法院判决:一、丛某某停止针对肖某的名誉权侵权行为;二、丛某某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在其新浪微博账号内公开、置顶发布声明向肖某赔礼道歉并保留30日(致歉内容须事先经本院审查);如不履行本项判决内容,本院将在《人民法院报》刊登本判决书主要内容,费用由丛某某负担;三、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丛某某向肖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15,000元;四、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丛某某向肖某支付维权合理支出17,170元;五、驳回肖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法律分析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一、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标准
(一)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毁损名誉的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或其他方式贬损他人人格;诽谤是指捏造虚假事实丑化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
(二)侵害名誉的行为必须有特定指向。只有行为人的行为指向特定对象时,才可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但行为人的行为能使社会一般人确定被侵害的是特定人的,依然能够认定指向明确。
(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需为第三人所知悉。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只有当行为人所实施的侵害名誉的行为能够影响到社会公众对被侵权人的评价时,才能认定为对被侵权人的名誉造成损害。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条的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他人名誉权,应当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二、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关于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因此侵犯他人名誉权,不仅需要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还可能会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三、管辖法院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人通过社交网络媒体公开发表侮辱、诽谤性言论,侵犯自身名誉权时,我们既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选择向自身所在地法院(即侵权结果发生地)提起诉讼。
四、刑事责任
还需注意的是,公开侮辱、诽谤他人,若情节严重,也会构成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同时,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此外,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犯罪的入罪标准,同样有着明确的规定,即: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另,本罪属自诉案件的情形之一,即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自诉。
取证方式
在遭遇侮辱、诽谤等网络暴力时,受害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进行取证:
一、向公安机关报警。向公安机关提供遭遇网络诽谤等基本事实,递交报案材料,通过刑侦手段收集违法证据。
二、通过摄影器材拍摄。受害人可以使用有记载拍摄时间的摄影器材,对网络侮辱、诽谤等信息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多次连续拍摄,记录违法信息的发布人、发布平台、发布时间以及浏览次数和转载量等数据。
三、通过公证机构保全证据。受害人可以委托公证机构对侮辱、诽谤等信息的发布人、发布时间、阅读量等信息进行截图和拍照,并出具公证书。经过公证后,即使侵权人删除了侮辱诽谤信息也不受影响。
警惕网络暴力 篇6
互联网上是非多。近来更传出复旦教授郭某自杀,荣登“网络骂死第一人”!起因是艺人孙海英夫妇要求将户籍迁往钓鱼岛,郭教授在凤凰卫视采访中提出不同意见,从而引起轩然大波。针对其言论,众多网友在互联网上口诛笔伐,诸如“汉奸”、“敌特”、“卖国贼”等谩骂充斥各大论坛,更有好事者爆出郭教授已不堪压力跳楼自杀的“猛料”。后来有媒体证实这是一场闹剧,郭教授还好好活着。不过网络确实骂死过人。韩国艺人崔真实,一个红极一时的女演员,因为不堪网络谣言而上吊自杀,由此还催生了韩国“崔真实法”。当然,中国艺人往往身经百战,剽悍如周立波者不吝与网民对骂。总之,互联网上一直杀气腾腾,戾气日重。为什么实际生活中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在网络世界里转眼变身成为“暴民”,做出挑战道德底线的“暴行”来?“网民暴民化”的成因,来自网络社会人群的大众心理。大众心理有三大“原罪”:
第一,群体非理性。作为个体,无论其如何聪明绝顶,一旦融入到集体群众之中,其智商、情商及道德水准,无不马上降低为零。在群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勒庞有本书《乌合之众》堪称经典。他指出,“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他们“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夸大情感”。书中列举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运动发生的大量事例,论述了群众行为的荒谬和疯狂,例如著名的“九月惨案”。在大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巴黎成千上万普通市民几天之内虐杀了关在监狱里的贵族、教士1500多人,连十二三岁的孩子也不放过。这些平时里奉公守法、老实本分的伙计、店主和家庭主妇们,无不坚信自己的行为是为祖国杀敌立功的正义行动。
第二,群体无道德。个体在融入群体之后,个人责任感和道德感便趋于消失。群体中的个人不会把行为责任归到自己头上,因为他们不再有个人,只有群体。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在网络上人们不知道你是一条狗”,在网络上活动的是人的虚拟身份,并不是真实身份,这种匿名性更削弱了个体的道德责任,使得个人向大众卸责。这样,群体一旦实施暴行就更加肆无忌惮、淋漓尽致。当个体自发形成集体时,唯一的驱动力是情绪,理性说服毫无作用,而煽动群众效果最强烈的情绪就是基于高尚名义的道德愤慨,一旦群众情绪被刺激起来,大众心理在不断的相互暗示、自我催眠中而变得越来越专横、偏执和凶暴。群体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自以为真理在手,不容当事人分辩和表白,在运动中享受道义和施暴的双重快感,从而转变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多数人的暴政”。
第三,群体成瘾性。这种大众的快感体验像毒品一样具有成瘾性。一个话题结束之后,大众会不断地寻找下一个“敌人”,寻找新的兴奋点。一如罗素指出:“集体兴奋是一种绝好的麻醉,期间理智、人道主义、甚至自我保存很容易被遗忘;期间残忍的屠杀和英勇的殉难同样是可能的。这种麻醉和其他的麻醉一样,它的快感一旦被体验到,是很难抗拒的,但它后来会导致漠然和厌倦,若要再生产以前的热情,那就需要越来越强烈的刺激。”(罗素《权力论》)
网络暴力横行很大程度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公共空间的不足。长期以来,现实中的市民缺乏社会公共空间的熏陶,社会交流的阻滞使得市民始终是“市民”,还没有成长为“公民”。大众的本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是一盘散沙,其成分是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他们孤独无助,缺少正常的社会关系,也没有特定的、理性的、可达到的目标。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打破了原来的束缚,获得了很大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使得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感到孤独和焦虑,为了克服孤独,人不得不逃避自由。逃避自由的主要机制就是权威主义、破坏欲和机械趋同。这一点与勒庞的判断不谋而合,在群体中的灵魂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
从传播学视角分析微博暴力 篇7
1微博暴力概念的界定
微博暴力是基于网络暴力的概念发展而来。网络暴力众说纷纭,但核心特征大致为以下几点:1)微博事件的真实性不能保证;2)参与者的言论和行为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3)受害者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利受损。由此,本文根据网络暴力的几个特征, 给微博暴力下定义为:网民在微博上针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进行非理性的,攻击性的言论和线上线下行为,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
2微博暴力产生的原因
2.1社会情绪现实发泄渠道少和微博自身的特点
互联网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此外,“怨恨成为中国目前的主导性社会情绪”,但现实环境无法提供人们发泄怨恨的场所,微博平台的高度自由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促使人们在网上进行发泄和施暴,且无需承担责任。
2.2把关人的缺失
最早把“把关人”这个概念运用到新闻领域的是怀特,他认为编辑是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编辑把关着内容的选择权。而微博的低门槛设置使更多的人可以随意进出微博平台,言论不受限制。微博无把关人对事前发表内容的属实情况进行审查,也无法对微博暴力的参与者进行精准把关,微博暴力期间,暴力言论一边倒时也无补救措施。
2.3大众媒介营造“媒介真实”
大众媒介长期以来通过有选择的信息流传递,给人们营造了媒介真实,即加工之后的有效事实、表演化事实、隐蔽的不真实的事实、真实的不真实……使受众形成对某个群体和事件的相关图示。当相似事件再次发生, 人们会提取过去的固有图示并采取相关行为。例如,大众媒介通过对中国城管,医生等职业过多的负面报道, 造成人们对这些职业和职业者有错误的认知。一旦微博曝出相似事件,他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失去理性。
3微博暴力的特点
3.1自由性和匿名性
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高度自由的平台,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平台,一方面它相关的限制机制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它需要保障尽可能的平等性,即全民平等地使用媒介自由发表言论。其次,网络本身的匿名性决定了微博暴力的这一特点,微博缺乏台前实名认证,即发表言论的匿名性使得网民责任意识差,对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不负责任。
3.2群体性和感染性
据统计数据发现,社交网络的大量关注的人和粉丝, 组成的广泛的网络和真实朋友的简单网络,用户更倾向于现实的朋友进行交流,因而后者才是有影响的社交网络。参与者本身对线下群体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所属群体的价值观趋向一致。因此,群体内一部分人一旦对微博某一事件产生反感,线下线上交流互动后情绪互相感染,态度趋向一致,造成的行为会更加偏激。
3.3事件持续时间短,伤害性大
微博暴力事件发生的过程如下:事件发生初期各自选派系站队,两派发生激烈争执,一方以完胜的姿态成为事件的主力军。言论压力促使大多数趋于沉默或转移阵营,使一方的队伍更加扩大,造成言论一边倒,而该言论往往是非理性的,偏激的。微博暴力的形成过程到事件的结束非常迅速。一方面,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 信息碎片化使网民很难集中注意力于一件事情;另一方面,他们不关注事件的结果,更多在乎过程中的自身情绪的宣泄和满足自己的娱乐心理。但微博暴力参与者的线上线下行为却给事件主体造成合法权益的损害,包括生命权,隐私权和名誉权。
4微博暴力的解决方法
4.1微博暴力的参与者需要提升媒介素养
微博暴力的参与者即包括事件的推动者,又包括匿名的围观者。这些人利用事件宣泄自身的情绪或满足自身的娱乐心理。而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网民承担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和传播能力,这样才能够清晰的辨别事情的是非曲直,保持自己作为一个传播者的理性和独立性。
4.2信息的传递需要合理范围内控制
微博信息的传递是迅速,全面和及时的。微博信息一经传递,在线网民都会看到并且有可能参与其中,继续扩大传播范围。对于微博暴力这些负面信息的传递, 其影响范围会更大。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改变信息的流向,弱化信息传播的效果。根据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即信息首先流向意见领袖,再流向大众,而意见领袖在这过程中会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微博平台需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培养意见领袖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微博暴力的信息前扭转事件走向。
4.3微博媒介自身需要提升技术支持
微博本身需要加快网络实名制的实施,这样可以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此外,微博需要重视把关人的建立。 没有任何的网络世界是绝对自由的,我们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而微博作为媒介平台,必须要重视平台和谐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成伯清.从嫉妒到怨恨——论中国社会情绪氛围的一个侧面[J].探索与争鸣,2009(10):49-52.
[2]戴岳华.网络暴力的成因[J].青年记者,2008(8):21-22.
[3]百度网.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baike.so.com/doc/7858359-8132454.html.
网络暴力传播 篇8
一、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可定义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美国学者C.R.赖斯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提出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之一:解释与规定。即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 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有对事件的解释, 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其含义与拉斯韦尔的“社会协调”及施拉姆的“决策”、“教导”是一致的。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大众传播有着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一般来说都是表层的信息和较为娱乐通俗的信息, 受众在获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失去甚至是降低了自我参与实际社会的热情, 满足于听、读、看, 认为在接受信息的同时, 加以简单的思考就是在参与社会实践。若任这种麻醉作用泛滥, 会不知不觉地使受众失去社会行动力, 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肌理。
二、暴力信息的来源
(一) 电视新闻
在所有媒介之中, 青少年与电视媒体的接触较多, 可称为“在电视中长大的一代”。在二十多年前, 美国的研究者估计, 一般儿童到16岁时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间, 并且已经从电视上目睹了超过1.3万个杀人事件, 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数字有所下降。日本NHK有一项更加具体的调查:儿童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上课时间为15000小时, 而他们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看电视的时间却高达18000—24000小时。在最近的一个调查中估计, 一个美国儿童在成年前会在电视机上看到超过10万个暴力情节和2万起杀人事件。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和父母变成了陪伴他们更多的电视媒介, 电视媒介所传达的暴力信息也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实际上很多的新闻媒体对那些针对妇女和儿童暴力的报道并没有被用来教育公众, 而是用于吸引和娱乐公众。节目噱头的着重刻画在获得收视率的同时, 也同样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二) 暴力美学、犯罪电影
暴力美学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上的暴力美学指在中国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区位和形式探索。它的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 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 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广义的暴力美学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 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
(三) 影视剧作品
许多影视剧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暴力信息的传播, 当然, 同样是以弱化社会规范功能而突出其他艺术效果为前提的。像曾经风靡的《流星花园》、《斗鱼》这一类的青春偶像剧, 都包含了许多的暴力信息, 其中的打斗、凶杀情节, 还有武侠片中的江湖义气、救世主的心态以及历史剧中出现的皇宫、妓院、后宫争斗等, 都透露着浓烈的暴力信息。
三、暴力信息的影响力及其因素分析
(一) 青少年对暴力信息的人内传播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青少年在接触了各种暴力信息之后, 通过人内传播处理信息后可能产生两个效果, 一个是模仿, 另一个是警醒。暴力信息具有刺激性和新奇性, 促使青少年有意或者无意地去模仿其中的任务、情节及其他行为方式, 从而产生错误的道德行为;而另一部分青少年能够正确地处理暴力信息, 从而以它为反面教材对自己进行教育说服, 起到警醒的作用。
(二) 暴力信息影响力的不同观点
1. 负面影响。
(1) 传染效应。传染效应这一概念出自经济学, 指的是货币危机在国际社会中的一种扩散现象。暴力信息传播也如同传染效应一般成为连锁性青少年暴力事件的导火索。近年来, 美国校园里的枪声此起彼伏。1999年4月20日, 两名16岁的中学生在科罗拉多州的特尔顿市拜恩中学持枪射击, 致13人死亡、23人重伤;一星期后, 一名15岁的学生在亚特兰大市郊区的一所中学射杀了4名同学;2000年2月29日, 在底特律市莫里斯山小镇上, 一名6岁的女孩被同班一名7岁的男孩开枪杀死;2000年5月11日, 亚利桑那州一名12岁的学生与警察展开枪战;2000年5月23日, 一名佛罗里达州沃斯湖中学的学生开枪杀死老师……暴力信息的传染效应相当可怕。
(2) 盲目模仿效应。当媒体描述的行动被某些人认为是好的想法并加以模仿时, 传染效应就产生了。例如1997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校园枪击案, 在相隔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三起校园枪击案, 这些少年罪犯们从不同的渠道接触到了暴力信息, 或者是通过新闻报道了解了他人的犯案过程, 因而进行了有意识的模仿。2012年7月20日,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举行的《蝙蝠侠3》首映现场, 有一名男子对剧院的观众进行了扫射, 造成10人死亡。之后, 有人被其母亲发现并举报, 他准备在《暮光之城4:下部》的首映式上如法炮制一场枪击案。这就是青少年对暴力信息的盲目模仿效应, 是犯罪者在暴力行动上的一种复制行为。
(3) 错误引导。第一, 青少年的价值观被扭曲异化。在一些记录破案的警匪片中, 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谋取不义之财, 过着富豪的奢侈生活。判断力不强的青少年就很容易受到这种财富的吸引, 追求另类,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 在一些综艺节目中, 主持人大谈特谈品牌的精致和所谓的品位, 宣传消费奢侈品等行为扭曲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 对于青少年树立价值观也起到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 道德行为模式的建立错误。青少年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暴力信息的传播和吸收对他们观念的形成影响巨大。很多警匪片把犯罪分子塑造得神通广大、风流倜傥、义薄云天, 误导了青少年崇尚义气、拉帮结派, 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团伙称号等, 进行打架斗殴、抢偷敲诈, 从而对社会治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 犯罪技能的培训。纪实类的节目对作案细节的再现, 对有关“作案策划、杀人灭口、逃窜流亡”描述得生动详细, 透露了很多的作案过程和细节, 成了一本犯罪指南, 青少年在观看时, 不自觉“学习”到了犯罪的“本领”。
2. 正面影响。
(1) 警醒。在获得暴力信息之后, 青少年自己对信息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吸收。有一部分青少年能够在吸收了大众传媒传播的暴力信息之后, 用自己原有的正确、正义的价值观来批判此暴力信息, 并且对自己产生一种暗示和警醒的意识, 这种意识促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自己产生负面的情绪和不当的行为, 达到了暴力信息的警醒作用
宣泄暴力情绪和分散暴力。有一部分专家认为, 暴力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暴力美学并不能够诱导人们进行暴力犯罪, 而是在暴力电影上映的时候, 大脑中的暴力情绪在观看电影时得到了宣泄, 从而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将这种暴力情绪付诸行动。
(2) 心理学家解释, 血腥、暴力的场面转移了人们的暴力情绪, 短期内暴力场面会让人的侵略性增强了, 但是当人们走进现实, 因为暴力的情绪得到释放, 反而不愿意去找事了, 暴力就被分散了。
(三) 决定暴力信息影响力的因素分析
暴力信息所产生的并不是一边倒式的影响, 而是有着不同的正负两面。这种正反两面极端的影响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同样的年纪, 不同的行为方式又是如何产生的?在对湖南长沙少管所的青少年进行访谈之后, 提出了三个决定暴力信息影响力的决定因素。
1. 访谈内容简述。
在湖南长沙少管所对20名青少年进行简单的提问采访, 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 整理之后的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到, 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暴力电影, 在访问过程中90%的孩子都表示曾经对《古惑仔》里的陈浩南、《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等角色有着很大的兴趣, 认为那样的斗殴砍杀是很帅气的事情, 并且也效仿电影里同其他的同伴称兄道弟, 万事以义气为重, 最终在义气的蒙蔽下同伙他人犯罪。在家庭方面, 父母外出务工或者是父母有赌博、嗜酒等不良嗜好的家庭比例也较高, 这样的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明显是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厌恶学习、沉迷网络有着相当大的比例, 这说明学校教育背景对青少年规范道德行为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2. 三个决定暴力信息影响力的因素。
根据上面的小范围调查, 再加上对其他相关文献和书籍的参考和分析, 提出三个决定暴力信息影响力的因素, 分别为: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同辈群体背景。
(1) 家庭背景。家庭的日常生活、父母的品格、特性、行为方式都可能在孩子的思想深处留下深深印记, 使孩子逐渐形成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看法。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幸福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建立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吸收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暴力信息时, 能够用自己的判断力来批判那些不道德行为和暴力行动, 为自己的行为作修正, 避免类似的事情在自己的身上发生。
没有父母的管教和约束, 因父母服刑或离异而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或在父母的赌博、酗酒等恶习的直接影响下, 青少年在思想上种下了犯罪的种子, 加上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无法对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暴力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 从而在暴力信息的诱导下进行犯罪。
(2) 教育背景。随着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 许多儿童在较小的年纪就进入学校学习,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紧密性又提升了一个台阶。一个好的受教经验对青少年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成绩不如意的学生被划归到所谓的“坏学生”行列时, 他们便开始接受各方面给予的进行不同程度的软暴力。自尊心极强的青少年, 在“坏学生”这个异端化的名词面前产生了极强的叛逆心理, 开始逃学甚至是辍学, 失去了学校的禁锢, 过早地踏入社会, 他们便开始在各种暴力信息的诱导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 同辈群体背景。同辈群体指的是在背景、地位、年龄、志趣等方面有着很多重叠的人。该群体的成员常常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关系较为紧密的小群体, 一同从事一些活动, 他们对事物有着共同的意见和价值观。
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青少年犯罪团伙就是一种是同辈群体, 这样的群体在价值观和自我认识方面都有缺陷, 因此群体内所传达的错误价值观驱使他们进行一些违法的行为, 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同辈群体背景决定了群体成员的道德行为。
四、暴力信息传播的建议措施
针对减少青少年犯罪, 提高青少年对于大众传播中出现的暴力信息的判断力和免疫力, 有三条建议性的措施。
(一) 运用主流文化进行正确引导
暴力电影代表的是一种亚文化, 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让青少年接受主流文化,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行为。
(二) 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从偏执走向平和。青少年发育期间心理变化快, 容易迷茫, 分不清多元的价值观。一个人烦恼或者通过其他媒介寻求安慰并不能够解决问题, 而是更加容易在这种探索中受到某些传媒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成年人对其进行心理的沟通和干预, 扭转其偏执和叛逆情绪, 通过这种方式消除青少年在叛逆时期的迷惘和矛盾。
(三) 加强青少年自我组织的引导规范
加强青少年自我组织的引导规范, 从个人走向健康的群体。青少年的某些心理特征很容易使他们排斥主流社会团体, 走向个人封闭或成立自己的非主流团体。做好青少年自我组织的引导是避免青少年走向非主流团体的重中之重, 拥有一个健康的同辈群体背景是青少年能够健康发展、完成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Curt R.Battol, Anne M.Batrol.犯罪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2]凤四海.恐怖主义与打杂红传媒:心理学的角度[J].中国报业, 2012 (5) .
[3]申存慧.犯罪青少年的社会化基础[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5) .
网络暴力传播 篇9
网路空间受众的多元化, 形式的复杂化和操作的简单化, 促使网络暴力现象频现。所谓网络暴力是指发布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文字或其他形式的言论, 并对他人造成某种损害的网络集体行为。[2]暴力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空间对问题的解决都不利, 非理性的情绪宣泄或是行为报复不仅伤害无辜的受众, 而且对整个社会环境或网络环境建设制造污点。网络空间何以滋生网络暴力现象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 围观群体的心理顺从。
热点事件或话题进入网络容易引发群体围观现象, 而不受时间或空间限制的围观群体随时随地关注事态发展。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到:“在群体中具备强大的个性, 足以抵制他人暗示的个人寥寥无几, 因此根本无法逆流而动。”群体中的个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即使在网络匿名性保护下, 网络群体舆论的偏向性影响个人对事件的看法。2014年4月7日, 知名网站CEO刘强东与网络红人“奶茶妹妹”公开恋情, 吸引网友的围观。网友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姿态, 一时间网络上调侃两人恋情的话语不断, 甚至出现搞笑段子集锦。在娱乐氛围围观环境下, 围观者彼此间的心照不宣, 对事情的看法不经意间产生偏向。群体中的个人顺从群体的看法, 从而减少不同意见带来的围观压力。网民贴标签式的心理顺从给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温床。
(二) 情感的宣泄需求。
互联网提供给公众充分的表达权, 尤其是伴随技术的革新, 公众可以在网络中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 传统媒体传播者与授传者的角色在互联网时代变成一体。那么公众兴奋于这种表达传播权利的获得, 遇到热点话题触及到某种情感, 极易引发内心的冲动, 运用网络平台达到宣泄情感的需求。广西玉林荔枝狗肉节在网络围观下遭到网友抵制, 使得“到底该不该吃狗肉”成为公众关注热点。利用网络平台反对狗肉节, 除了是情感宣泄的需要, 也表达了公众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但言语呼吁中不乏会出现言辞激烈者, 宣泄情感需要注重度的把握。网络情感表达容易出现两方对垒, 这种对垒式的网络语言氛围极易产生相互攻击、谩骂和侮辱性语言, 网络暴力自然就产生。
(三) 责任意识的淡薄。
虚拟的网络环境提供给围观者匿名性保护, 加上个人处于群体中受保护思想, 在获得网络平台提供的便利性时, 缺乏对网络空间有序发展的意识, 大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人肉搜索”、制造谣言、产生话语暴力等等。围观群体通过发帖、转发、评论等行为, 扩大事件的影响范围, 同时寻找意见一致的人。“铜须门”是一起影响极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集体发动的道德审判, 其实凸显了网络道德混乱和责任意识的淡薄。极端的围观氛围容易陷入网络暴力的泥潭, 使得本该在现实中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中被忽视, 从而远离责任意识。淡薄的责任意识使得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不仅扰乱良好网络环境, 而且出现责任主体不明难以追究。如此恶性循环注定网络暴力难以根除。
二、网络围观下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网络被视为现实生活中冲突的缓冲地带, 而具有社会安全阀功能, 网民在网上公布信息、发表看法和见解, 甚至发泄情绪。[3]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网络空间的开放加剧受众对网络的依赖, 网络形成的围观现象也使得网络暴力表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一) 技术手段产生暴力。
网络技术就是一柄“双刃剑”, 促进社会进步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网络暴力事件便是例证之一。如网络空间需要寻找一个人, 在搜索平台上输入你想要找的内容, 很快你就会得到答案, 媒介技术一直以来产生的道德问题, 都是大家所争论的话题。网民对事件人物除去虚拟社会的认知外, 对现实社会中的他同样感兴趣, 技术手段突破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屏障。在网络空间被围观的人有了匿名性外衣的保护, 而到了现实社会被暴露在人前, 对被围观的人产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不仅人肉出当事人姓名、身份、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私人信息并公布在网上, 甚至围攻当事人, 造成被围观者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某种程度上讲技术手段助长了网民实施网络暴力行为。
(二) 话语方式产生暴力。
不分年龄, 身份, 地域, 职业的网民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交流, 匿名环境下信息交流和沟通更加方便和相对安全, 观点的自由表达更加舒畅。互联网的发展不得不说给了公众更多自由表达的权利, 正因为公众有了更多的权利, 思想上的警惕就变弱。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语言的暴力。对事件或话题人物的攻击、煽动他人相信自己或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侮辱人格等情况充分说明了网络空间话语暴力的严重性。网络暴力虽不比肢体暴力来得直接, 但言语上的刀光剑影也能把人伤得体无完肤。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往往给当事人极大的精神压力。[4]在开放、匿名、互动的网络环境下, 公众一旦遇到敏感话题, 极易形成围观风暴, 其中语言暴力最为常见。
(三) 舆论导向出现偏差。
网络热点事件的形成往往是公众将事件与社会权益问题相联系, 将事件相关元素放大从而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舆论一致性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除在网络空间口诛笔伐, 甚至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在围观被围观对象时发表的言论超越正常理性, 甚至严重影响被围观对象及其家庭正常生活。与其说围观者是为了伸张正义, 不如说是“伪道德”。而且网上信息多数呈片面化, 放大了当事人不好的一面, 借舆论监督之名讨伐当事人, 从而造成了恶果, 这种从信息提供走向网络暴力的事件比比皆是。集体行动导致的舆论导向偏差, 是由于群体间的认同感, 彼此间获得力量感。他们以道德审判为武器, 却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 稍有不慎就冲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因此, 遏制这种偏差需要自身、政府和媒体各方协调。
三、网络围观时代网络暴力的应对策略
(一) 培养意见领袖, 端正围观方向。
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起到过滤作用, 他们将信息扩散开来, 对受众的意见取向和行为有一定影响。在网络围观时代信息碎片化, 对于信息的整合传播要求严格, 拥有良好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传统媒体环境下, 意见领袖具有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功能, 因此, 培养意见领袖是很好的解决策略。如一些门户网站, 合理设置议程, 端正报道方向, 作出合理报道策略, 面对谣言要及时澄清真相, 从而让谣言不攻自破, 引导受众更加理性地思考, 作出合适的行为选择, 不至于盲目跟风。
(二) 完善网络法律, 规范围观行为。
网络暴力之所以频发与相关法律的缺失有关, 一方面, 对网络暴力的定性标准不明确, 导致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便利激起网民情绪, 从而形成谩骂或揭露隐私现象。另一方面, 惩罚措施不明, 面对网络恶意伤害, 不能给予严厉惩处, 在围观群体法不责众的思想维护下, 更加肆无忌惮。法律需要处理好他人言论自由和维护他人隐私权的关系, 同时需要惩罚诽谤、侮辱他人行为, 从而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 加快网络立法的同时, 应加强网络内容审查制度, 净化网络空间。
(三) 提高网民素质, 建立群体规范。
网络交往过程中网民言论相对自由, 可以直接抒发情感, 在缺乏正确网络道德标准指引下, 容易出现为所欲为行为。面对频发的网络暴力和日渐增长的网民, 减少暴力事件发生, 必然需要网民的配合。网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助于建立文明的网络环境。通过学校、媒体和社会等多种渠道的道德教育, 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和辨识能力。网民要做到不肆意发泄情绪、不传播不实报道、不盲目跟风。此外, 群体规范的建立需要网络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 自觉承担道德引导作用。
(四) 加强媒体把关, 发挥引导作用。
传统媒体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过滤作用, 网络媒体亦然。网络媒体如何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 具体就是利用技术手段监控网民行为, 必要时发出警告, 并协助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在网络热点话题引发围观的时候, 要及时关注动态, 删除不良信息, 以防事态恶性扩大。媒体把关要具有导向意识, 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和大局观, 对网络公共事件有较强的敏锐性, 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有效影响社会舆论, 掌握引导主动权。
摘要:网络围观背景下的网络暴力现象随处可见, 其对当事人及社会都产生破坏作用, 从而成为关注焦点。本文从围观群体的心理、情感和责任出发分析网络暴力产生原因, 并从培养意见领袖、完善网络法律、提高网民素质和加强媒体把关来探讨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围观,网络暴力,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 .吴生华.“围观时代”的新闻价值判断[J].新闻实践, 2011, 5 :63~64
[2] .郑智斌编.众妙之门, 中国互联网事件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200
[3] .张婷.从“人肉搜索”看网络暴力[J].东南传播, 2009, 3:16~17
网络暴力状况浅析 篇10
1. 网络暴力
回溯近年来网络上的“网络审判”, “小三逼死原配”、“史上最毒后妈”等等的网络暴力事件都对社会及当事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大规模的网民对网络上发布的违背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的事件所发言论, 文字刻薄、恶毒甚至侮辱人格, 已经超出了对于事件本身正常的评论范围, 并且还通过“人肉搜索”公布隐私信息, 在真实生活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伤害和恐吓。这些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 还破坏了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2. 网络暴力的成因
2.1 虚拟网络匿名性
在网络平台上, 匿名注册的方式在博客、论坛等公共言论空间普遍存在, 人们通常是以虚拟的身份出现, 于是语言施暴所需承担的责任几乎变为了零, 不需要考虑个人的名誉、社会规范的影响, 评论的随意性空前严重。网民言论毫不避讳地说出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认为“匿名”可以只服从自己的意志, 不顾及事件当事人的感受。
2.2 集体行动中丧失理性
当网络上某事件触动了大众神经时, 起初网民们可能有自己的观点, 但在很短的时间内, 人们开始朝偏向统一的方向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群体中个体容易被网络的整体气氛感染, 缺乏对事件的独立思考, 丧失理性自我, 出现盲从的现象, 导致群体走向暴力。
2.3 自由表达渠道单一, 希望成为“审判者”
由于传统媒介自身特征的限制, 普通大众基本无法在传统媒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而网络却是一个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 大众迅速聚集于此, 网络成为了大众进行舆论狂欢的舞台, 在这里他们可以根据个人意识对事件做出“审判”, 如果没有有效的疏导和其他方式的辅助, 网络意见的表达显得迅猛而庞大,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氛围中容易出现网络暴力问题。
2.4 部分个人与网站炒作
在网络暴力事件的发展过程中, 部分人会发布“网络通缉令”、“网络追杀令”公布当事人私人信息, 在表现他们的“正义感”的同时, 我们无法知晓他们是不是网络推手?部分网站、论坛为了集聚人气, 增加点击率, 不但不在乎事件的真实性, 反而故意炒作网络事件, 煽动网民投入, 这无疑也对网络暴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5 公民道德素质不高, 法律意识薄弱
网络暴力其实是被制造舆论的网民们当做了对网络事件进行的一种“正义”的“审判”。但是,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 网民将当事人的私人信息公布在网络上, 并且对当事人进行批评、谩骂、甚至侮辱, 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 而且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 更有甚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当时人进行人身伤害。当事人的行为受到广大网民批判, 难道广大网民的这种行为就不应该受到批判么?但是网民们似乎还深陷在“审判”的“正义感”当中, 并未察觉这一点。
3 应对措施
3.1 实行实名制
网络的匿名性是导致网络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有必要推行网络实名制, 以限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韩国信息通讯部在推行实名制后的调查中发现, 一些主要网站论坛上谩骂和人身攻击等不文明的内容减少了一半以上, 实名制收效显著。由此看来, 实行网络实名制, 对抑制网络中的谩骂和人身攻击有明显的作用。
3.2 加强对网民的道德教育, 立法规范网络
在任何一个网络事件的评论背后都隐藏了一个个存在于这个社会的真实的灵魂。所以, 对于网络暴力的推动者, 提升其责任意识、加强其法律意识尤其重要。网络的匿名性和其广泛的自由, 导致了网民在网络上责任感的缺失和对法律的淡漠。为了从根本上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 我们要倡导理性、文明上网, 加强对网民的道德教育, 立法规范网络, 加强公民法律意识。
4. 总结
网络暴力的产生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它具体表现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网络暴力对事件当事人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和难以控制的, 所以, 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 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成为了互联网的负面产物, 这种没有“口诛”只有“笔伐”的方式似乎已成为网民们的一种狂欢。本文从网民自身、网络媒体等方面浅析网络暴力的成因, 并探讨应对网络暴力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暴力,成因,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5.
[2]张婷.从“人肉搜索”看网络暴力[J].东南传播, 2009, 3.
[3]生奇志, 郭文辉.从网络暴力的典型案例看网络暴力的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8.
[4]张婷, 张素萍.浅析网络舆论暴力成因——以“后妈虐童”事件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9, 2.
网络,口水汇成的暴力 篇11
知识分子行街头混混之事
日前,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搜索》在各大影院热映。片中女主角叶蓝秋因为一起公车不让座事件遭到曝光,被人肉搜索进而遭到网上恶意攻击,最终选择了自杀。这部电影使得网络暴力带给人们的心理阴影浮出水面。
前不久,大学教授吴法天与记者周燕的微博“约架”事件,将网络暴力推到了现实的聚光灯下。
吴法天,真名为吴丹红,与周燕的“约架”起因于一条微博。
7月1日,因不满四川什邡钼铜项目可能造成的污染,当地爆发了群体性事件,并导致警民冲突。此事引发了网友的口水战。7月3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则有关什邡事件的言论:“请@方舟子科普或辟谣:钼铜项目会污染环境么,‘钼’与‘铜’等微量元素,都是我们人体及植物体内必须的元素。‘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冶炼技术和装备,循环回用处理后将实现‘零排放’……”
此言一出,立刻受到围攻。网民多认为吴是在为污染项目开脱。
两小时后,吴法天解释称,他不相信上述言论,故公开求教方舟子。但网民“声讨”之势并未停止。
随着“声讨”者的增加,一些实名认证过的微博用户,也加入进来。其中,就有四川电视台记者周燕。
7月4日,吴法天发布一则描述70后、80后和90后现状的博文。周燕就此事进行微博回应:“反正我看到吴法天就想抽丫大嘴巴”。
吴反唇相讥:“××,你辞职呀,身在体制内反体制的白眼狼”。
周回敬说:“吴法天,你丫别猖狂,你出来一次老娘抽你一次大嘴巴,你敢吗。”
几轮回合之后,周燕率先下了“约架书”。吴表示应承,两人约定7月6日13时在北京市朝阳公园南门口见面。
7月5日,吴法天发布微博称,前去赴“约架”是为了开普法课,自己不会动手。周燕在其微博中回应:“严重欢迎法大教授吴法天到朝阳公园南门(正门)普法,还是那句话:别怂包,准时到。”
次日,吴法天赶到朝阳公园后,表示要“辩论”,随即被包括周燕在内的多人围攻,吴法天倒地。
此后,吴法天发布微博自述了当时的情况:三四十个人,大部分是男的,有组织地围殴我一个书生。我没有还一下手,遍体鳞伤……
事发后,朝阳公安分局麦子店派出所民警将吴法天及周燕等人带至派出所。
网民对“约架”的评论是:一批自诩知识分子的人在行街头混混之事。
网上“约架”,这并不是头一桩,今年,伊力诺依董事长史晓燕“约架”李开复、人大教授张鸣“约架”知名评论员司马平邦、奇虎360老总周鸿祎“约架”小米科技公司老总雷军等事件层出不穷。
但吴法天倒地的一幕,却加剧了关注此事网民群体进一步割裂,实体暴力,衍生了更多的语言暴力。
主持人和天使妈妈的信任危机
吴法天和周燕约架后没几天,另一起网络暴力事件风生水起。
7月11日中午,齐鲁电视台《每日新闻》主持人王羲发布了一则微博:“刚到医院看望了杜传旺,这个13岁没有母亲的孩子为了养家,到汽修厂打工,竟被两工人把高压充气枪塞入肛门充气!孩子肠子几乎爆炸,两个阴囊像西瓜一样大!”
很快,这条微博被转发达近40万次,此新闻也随之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小传旺是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人,2012年春天退学后,到一家汽修店当学徒。6月30日,两名修车工用高压充气泵(气枪),从其肛门注入强大气流,导致其大小肠及内脏20多处破损、穿孔,生命垂危。
几日后,当地警方发布初步调查结论显示,高压气泵只是对着小传旺的肛门充气,并未直接塞入肛门。王羲由此遭到强烈质疑。
王羲曾被评为山东“双十佳节目主持人”,其担任主持和制片人曾帮助过不少困难的群众,颇有口碑。但这次,一些同行指出,作为资深新闻工作者,其“几乎爆炸”的表述和“阴囊像西瓜一样大”的比喻均缺乏理性,有故意放大和炒作之嫌。
于是,王羲成了第一个被人肉的对象。有网民发布人肉成果,称王羲曾代言不孕不育医院广告,甚至还曾“当小三”。其同为新闻工作者的丈夫出面辟谣,同样遭到谩骂,愤慨之下,他将自己的微博名字改为了“造谣者都下地狱”。
此后,不堪网络压力的王羲删除微博中的所有内容,并叹息“网络太可怕了”。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7月11日,公益组织“天使妈妈基金”对小传旺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已和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孩子已做造瘘和肠道修补,休克昏迷达8天,后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现已醒来3天。出现面部皮肤坏死、耳前皮肤坏死,意识清醒。气管已切开,没上呼吸机。医生担心皮肤感染后出现败血症。现正在联系家人转北京救治。”
短短数小时,这条微博转发量高达4.7万多次。
次日,小传旺被送入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截至7月14日,小传旺的父亲收到26万元捐款,“天使妈妈基金”收到的捐款突破60万元,人们在网上祈祷孩子尽快脱离生命危险。
原本是一次爱心救助。但事情很快急转直下。
事情起因于北京金融业投资人夏萨沙发出的一条微博:“我怒得全身发抖了……杜传旺家人从昨天下午到北京开始就没再见到过孩子,也没见到任何基金会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敢惹基金会,不敢转院怕不给医药费,只好在医院门口坐着。一开始公布的杜爸银行账号根本不在家人手里,而是基金会办的。杜爸是智障人士,是站在我右边的舅爷在跑……天使妈妈,你们算完了。”
这条微博顿时引爆了网民的质疑,转发量是4.3万多次,评论1.2万多条。网民几乎一边倒地表示震惊,立刻指责公益机构是“骗钱的人渣”、“畜生”、“该死”、“必遭天谴”……
在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遭遇空前质疑,捐款,尤其是刻意发起而非自发的捐款,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敏感”词汇,许多人对其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质疑。
迫于无奈,捐款叫停,与此同时接踵而来的是令“天使妈妈”措手不及的信任危机。
人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叶蓝秋”
互联网给公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们置身其中,每个人在生活中不经意的举动,都有可能被捕捉、放大、解读。
从2001年的微软陈自瑶事件,到2006年的“女子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功夫少女色情照片事件”,到2007年的“史上最毒后妈”、“流氓外教案”、“华南虎事件”、“很黄很暴力”,再到2008年的“天价理发事件”、“辽宁女张某事件”,2009年的“虐婴女”、“晕机女”、“贾君鹏”……“人肉搜索”已成为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雷雳教授指出,网络表达“不友善”,而匿名性更是网络暴力的催化剂。这使得网民在本身就“有点紧张”的网络环境中,肆无忌惮地发表评论,甚至恶意攻击。因为在网络上,由于匿名和虚拟空间,都使得人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被“缴械”,现实中不敢或不能表达的思想都能体现出来。
网络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叶蓝秋”。近年来人肉搜索事件频发,专家建议,必须依法规范人肉搜索,完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通过明确人肉搜索的标准、范围及原则,为其画出一条法律警戒线。此外,媒体应进一步强化职业操守和伦理道德,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把关”能力,严格审查与核实程序,把握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而对于既是人肉搜索事件发起者,也是事件推动者的网民来说,学会辨别信息,不随波逐流,才能在不确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防止情绪走向偏激。
雷雳教授说,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人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被“缴械”,现实中不敢或不能表达的思想,都会显现出来。
网络传言语境下的网络暴力 篇12
1 网络暴力概述
从概念上来讲, 网络暴力, 是指互联网环境下, 网友对于某些事件所发表的网络言论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理性的讨论范畴, 不仅在虚拟空间上升到了对当事人道德审判的层面, 甚至于许多网友不理智的行为在线下的现实生活中也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网络的出现带来了高速的信息传递, 并且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 人们已经无暇去重新认识网络本身存在的意义, 更多地将负面情绪统统扔在网络上, 进而形成在积极的网络使用下的一种网络的阴暗面,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翻新, 网络暴力的矛盾也在不断显现, 无论是“人肉搜索”还是“道德绑架”, 许多的网友将现实社会的规范、道德都拿来衡量网络事件, 但是却又不肯给予网络事件以客观的评价。现代的互联网交流平台与其说是交流平台倒不如说是负面情绪的垃圾站, 而由这些负面情绪所滋生的网络暴力则是摆在我国互联网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亟待解决也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2 六小龄童事件引发的网络暴力
从六小龄童事件来看, 网络暴力大多源自于网友理想型愿望无法得到实现, 在网上呼吁有共同想法的网友, 进而产生一种思想上的共鸣, 并以此来激起“民愤”, 形成讨伐大军。暂且不论六小龄童的事件的真实性如何, 网友在猴年期盼大圣回归这件事情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 六小龄童本身年岁已高, 或许下一个猴年很可能再想演猴王、大圣就不可能了, 于是网友呼吁六小龄童上春晚, 圆大家一个猴王梦, 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这并不是网友开启炮轰模式的理由, 也不能成为网络暴力的起源。因为理想、梦想本身是要受到现实诸多因素的限制的, 春晚本身是一台大型全国综艺节目, 不能够单单以网友的主观意愿来进行编排。再者, 当六小龄童的事件逐渐发酵, 最终成为形成一种冷暴力, 人们就应该思考想一想, 自己到底是因为六小龄童无缘春晚而叹息, 还是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而愤怒, 想必大多数参与到网络暴力事件的网友都是后者。其实对于六小龄童而言, 猴年春晚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舞台, 但是上与不上都是六小龄童与春晚两者之间的事情, 与网友和其他人都没有任何关系。
3 六小龄童事件展现出的网络阴暗面
从六小龄童事件我们看到了网络暴力, 从网络暴力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阴暗, 这种阴暗其实一方面来自于网络的监管力度不严, 使人们将网络言论看得过于随意, 没有严格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言论。人们既想用现实生活的要求去约束虚拟数据, 又要求虚拟数据能够满足现实生活的需求, 这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互联网思想。另外, 由于现实生活的竞争不断增加, 对于民众来讲, 互联网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倾诉平台, 而负面思想的共鸣所产生的效应要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所以才会滋生出许多类似于“网络暴力”“道德绑架”“人肉搜索”等一系列原本在现实社会受到社会伦理、法律管制的行为, 现在人们都拿到网上来进行。所以, 六小龄童事件其实再次呼吁政府净化网络环境, 还给人们一个和谐、平等、客观的交流平台。对于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来讲, 必须加快网络实名化的发展进程, 只有当网络与现实真正的接轨, 人们才能够真正获得一个公平、公正的网络交流环境。
3 结论
网络需要的是一个澄净的心和一份永恒的期待。虽然六小龄童没有在除夕之夜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与广大的观众朋友见面, 但是在辽视卫视春晚的舞台上, 六小龄童用《金猴闹春》极富魔幻色彩的3D舞台效果为人们重现了一个生动的美猴王形象。或许现实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 但是六小龄童的节目同样精彩纷呈, 所以没有必要过分地将期望强加在网络之上, 因为只要期待, 大圣永远会在人们身边。
参考文献
[1]张瑞孺.“网络暴力”行为主体特质的法理分析[J].求索, 2010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