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软暴力(精选7篇)
校园软暴力 篇1
在学校的规范和监管下, 如今的中小学校园内, 打架斗殴、体罚学生等暴力现象减少了, 但另一种更具杀伤力的软暴力却有增无减。所谓软暴力, 是指肉体暴力之外的另一种暴力, 学名精神暴力, 小名“软暴力”。这种暴力是以不宽容的心将愤怒投射到别人身上, 而使他人的心灵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 也就是通过讽刺、侮辱、起绰号或有意孤立等形式伤害他人, 给他人造成心理伤害的现象。这种对学生身心造成内在和隐形伤害的“校园软暴力”, 如果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必然会对我们当前创建和谐校园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
一、校园软暴力的典型表现及危害
目前, 校园软暴力已经成为校园第一杀手, 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有人将校园软暴力归纳为十种表现:语言伤害、乱起绰号、揭短取笑、班会批评、集体评议、推举“最差”、传唤家长、孤立冷落、随意定性、怀疑诬陷等。校园软暴力之所以被称为校园第一杀手, 是因为软暴力本身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尤其是对心智还不完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儿童伤害更大。事实上, 孩子的内心世界尚在建设中, 心理发育远没有成熟, 脆弱和敏感是普遍心理。“滚出去!”“你怎么这么笨啊?”“你学习这么差, 对得起父母吗?”“你简直就是个垃圾!”……如此话语之于天真无邪、毫不设防的少年儿童, 简直就是一种精神虐待, 一种心理摧残。统计发现, 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和39%的高中生认为, 教师的语言暴力对其造成了心理伤害。“软暴力”对学生造成的是内伤, 一时不容易发现, 也容易被人忽视, 这也是它的可怕之处。然而, 其伤害却在学生心理上产生长久的阴影, 严重的可能导致诸如焦虑症、抑郁症、反社会行为倾向等心理疾病, 甚至影响学生一生。校园“软暴力”在伤害学生个体的同时, 也在腐蚀着我们的校园, 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不能健康发展。
二、校园软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软暴力产生的因素比较复杂。仅来自教师的语言暴力就有不同原因。其中, 教师队伍乃至整个社会未完全形成尊重未成年人人格权益的保护意识是校园软暴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学校强调升学率、平均分, 德育、法制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还是教师的未成年人保护意识都亟待提高。另一方面, 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此外, 有社会学家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严师出高徒”“打是亲、骂是爱”等观念的影响, 也使得很多时候学生和家长对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敲打”表示纵容和理解。调查中, 有22%的小学生和2%的中学生甚至认为语言暴力能在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就同学间的乱起绰号、有意孤立、讽刺挖苦其他同学等的软暴力, 也有不同的成因。或者是因为家庭溺爱或疏于这方面的教育, 使儿童不知道理解、体谅、同情他人;或者是受到老师等成年人态度的感染;或者是处于某一环境而产生从众心理。因此, 对校园软暴力应查找其形成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或整治效果。
三、遏制校园软暴力, 创建和谐校园
校园软暴力的存在让人气愤, 对孩子们造成的心灵伤害使人痛心, 特别是有些教育工作者甚至就是校园软暴力的实施者, 则更令人担忧。我们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 对校园软暴力给予必要关注、警惕, 采取切实措施, 学校家庭社会联动, 坚决遏制校园软暴力。
(1) 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率先垂范。作为国家和社会, 应关心理解教师, 给教师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使之身心愉悦地工作。但作为教师, 更应该认识到, 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心智还不完善, 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还很脆弱, 渴望老师关爱和保护。因此, 老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培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只有真正爱学生, 才会去理解他们, 对他们宽容, 自然不会对他们恶语相加。当自身承受压力或情绪不佳时, 学会调整, 适当宣泄, 但一定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挡在教室门外, 绝不能将学生当成发泄对象, 恣意所为。当然, 学生也会犯错, 也有让人“头疼”的时候, 对他们批评教育也是教师的职责。适当惩戒与表扬、鼓励一样, 都是教师实施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 但惩戒的前提是让孩子体验到爱, 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惩戒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更加积极进取。这需要爱心和技巧。
(2) 家校联合, 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教育的主阵地,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软暴力现象, 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对受伤害的同学及时给以关注和心理疏导, 使其尽早走出心灵阴霾。对于给别人造成伤害的个人或集体, 必须进行批评教育, 使其认识到这样做的错误, 并帮助他寻找改正错误的途径和方法。除此之外, 学校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净化校园环境以及教师的示范作用来推动学生的文明言行, 倡导文明校风, 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教育还应与家庭教育联合, 因为家庭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学生家长, 首先应注意提高自身素质, 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价值取向符合社会标准;其次, 要自觉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使孩子身心沐浴在阳光雨露中而得以健康发展;再次, 在注重孩子学业的同时, 更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孩子正确认识社会, 孝敬长辈, 关爱他人等等。另外,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也十分必要, 平时要教给他们面对挫折、伤害时的处理方法和途径。家长还应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 对孩子爱而不溺, 严而不死, 教养结合。
(3) 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师生言行。加强师德修养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阻止校园软暴力的根本。但是, 为了尽快而持续见效, 还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规定师生的言行。据了解, 近年来, 重庆、吉林、山西、北京等地一些中小学校大力推行“教育禁语”, 将校园语言暴力防患于未然。很多高校团委长期以来也开展了文明修身系列活动, 倡导文明用语、提升个人素质, 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结语:关注和遏制校园软暴力, 创建和谐校园,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而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育人环境的不断优化, 校园软暴力将会得到遏制, 在和谐校园环境中的学生也会得到健康成长。
(肥城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在当今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校园内, 软暴力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 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积极行动起来, 警惕和遏制校园软暴力,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为此, 本文提出如查找原因, 对症下药;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率先垂范;家校联合, 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师生言行等建议。
关键词:校园软暴力,和谐校园,家校联合
以爱消融软暴力 篇2
软暴力是一种非常容易引起公众重视,但又缺乏普遍了解和深入探究的教育问题。那么,什么是教育的软暴力?
教育软暴力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意或无意、经常性或习惯性,以非肢体接触的形式和不当的教育方法惩罚学生,使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影响人格正常发展和心理健康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有:语言暴力,即使用侮辱性、诽谤性、歧视性、贬损性语言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行为软暴力,包括写长篇检讨、重复抄写相同内容,孤立问题学生,把经常性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安排在讲台边特殊关照或最后一排角落里放任自流等;心理惩罚,比如警告、恐吓学生“再不完成作业罚你抄一百遍”,“再考不好我不管你了”,或是以找家长或家长会公开批评为名威吓学生;此外还有表情神态的软暴力,长期高频的表情凶恶或轻蔑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伤害。
软暴力的出发点可能是严格要求的惯性,可能是恨铁不成钢的焦急,但行为表现均沦为对学生的歧视和不尊重,在本质上是缺乏教育爱的表现。而爱的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灵魂。在一切的措施和方法之间,在每一条驱逐软暴力的途径背后都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的去学会如何爱学生的探索。
从小学教师自身出发,我认为消除软暴力可以采取如下方式: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施行恰切的教育行为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工业可以是快节奏、大容量、流水线、批量生产的,而农业是有季节、有时令、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的,需要播种、施肥、除草、喷药的,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等待。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平静、平和,细致、细腻,更需要耐性和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认清教育的本质,方能寒来暑往,静听花开。
每个学生都具有个性特征鲜明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从成人的标准来讲,这些属性中既有优点也有不足。教师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学生的成长,学生是可以完善的个体,每个学生身上都具备学习的潜能和价值,并且有待于社会、学校、家庭各个层面,尤其是来自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一种教育活动是否合理,基本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有没有使每个身处教育世界中的人焕发生命活力,有没有使生命能量得到增殖、提升和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实践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生存发展的真切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感受和内心体验,关注学生的尊严,善于用理解的眼光包容学生的弱与错,主动积极地回应学生的成长期待,帮助他们完善自我。
二、持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师德修养,做软暴力的终结者
教育力包括教育知识、技能、方法、修养、爱心、利益、心理认知、沟通、耐心等方面,它是教师整体素质的体现,与教师个人的胸襟与人格密切相关。师德的核心是师爱。作为一名教师,心中应当有大爱,无条件接纳学生的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永远充满期待与热望,愿意为此孜孜不倦地付出努力与辛劳。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和成见,端正情感的天平,对所有学生给予关注,以爱心、耐心、恒心为基础,在观念上认可学生,在情感上接纳学生,在行为上亲近学生。
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身为教师,应当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素质,从人格根本上完善自己,通过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与影响力,潜移默化的寓教于无形。
三、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教育艺术,巧用惩戒手段,化软暴力为软推力
小学教师应当自主的修习教育学、心理学,注意教育管理中方式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提高批评艺术,多给学生鼓励。强调赏识和成功教育,赞赏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每个学生取得的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个学生对教科书对权威的质疑。
当然,爱不等于迁就,批评惩戒是一种教育艺术,并不是所有的批评惩戒都会演化成软暴力。教师应当培养积极的生命情感,养成审慎对待学生的职业习惯。教育语言和行为要经过审慎的思考和处理,批评学生时,言辞恳切、公正,把负面评价转换成正面引导,比如“你觉得最近表现如何?你自己满意吗?老师认为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个符合职业规范和具备职业能力的教师,即使在实施惩戒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爱。马卡连柯指出,惩罚应当是教育。被惩罚者应确切认识,为什么要惩罚他,并且理解到惩罚的意义。儿童教育专家曹云昌说:只有当孩子能够体验到你对他的爱时,你才可以实施惩戒,惩戒需要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惩戒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更加积极进取。因此,惩戒的内容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的惩戒行为要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教师应意识到靠驯服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关涉生命成长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深刻理解和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惩戒背后的那份师爱,自愿接受惩罚、修正自己的时候,软暴力便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软推力。
四、加强师生沟通,增强孩子的心理免疫力
所谓师生心理沟通是指师生在心理上相互容纳,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处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双方能够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只有师生之间真正实现了沟通,学生才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才能减少某些不恰当的言行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降低软暴力形成的可能和影响。
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主动与学生交流,利用课余时间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娱乐,一起谈心,多听、多看、多观察,从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需求,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意见,聆听他们的心声。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尊重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尊重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把话语权部分地移交给他们,在交流中,调整心态,注意措辞,重视情感的作用。
同时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处理情绪,化解冲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对于已经遭受软暴力的学生,引导他对教师的过激做法进行正面理解,通过深入、真诚的交流让他明白教师的动机和爱,以化解消融软暴力带来的伤害。
让孩子远离教育软暴力 篇3
绿领巾,戴在孩子的脖子上,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是公开的羞辱,它告诉所有人:“这是一个差生!”先不论当今中小学一味强调学习成绩,一味强调所谓听话,是不是评判学生的正确标准,就算评判无误,把评判结果公之于众,给人生刚刚起步的孩子贴上“差生”的标签,并以极其鲜明的方式固定并强化,无疑都涉嫌歧视和侮辱人格。
无独有偶,最近网上不断爆出多种中小学校涉嫌公开歧视部分学生的行为。如,山东枣庄三十九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
另据报道,无锡一些中小学教师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便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试”,如果测出孩子智商低,老师就可以向上级申请,这样的孩子的成绩就可以不计入班级成绩和考核,自己的“绩效考核”也就不受影响了。而“有的家长竟然希望医生给自己孩子的智商打出低分。表示如果孩子智商低,那么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业绩。”
无锡教师要求差生测智商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条款。更触目惊心的现实是,无论孩子本人、教师、学校、家长、医院、教育主管部门等,竟然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斥责这种违法行为。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竟然在各个层面和环节全部失守,而有的家长甚至还要求医生为自己的孩子的测试打一个低分,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让所谓差生去医院测试智商,与西安一学校让差生戴绿领巾和包头一学校让优秀生穿红校服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三者其实都是在给学生贴标签,这种歧视行为反映出当下教育制度的千疮百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网友晒图评论,到媒体关注放大,再到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整顿意见,可谓风头一时正盛。照理说教育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对我们教育界而言应该是感到高兴的事情,因为这样能让教育更好地发展。
就事论事,绿领巾和红校服,这两个事件,前者给差生带绿领巾,这给那些在学校表现不够优秀的学生的自尊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极不利于心理、生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学生成长与发展;而红校服事件,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有失偏颇,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将学习考试成绩作为惟一的标准来认定学生的优秀与否,给学生过早地贴上“优生”、“差生”的标签,犹如在稚嫩的青少年的心头捅了一刀。同时,还将赞助商的信息印在校服上,这些有意无意地助长了教育功利化。
“好学生”带红领巾、穿红校服,“差学生”带绿领巾、穿蓝校服,本意明显,颜色就在我身上,我是“好学生”或“差学生”。校方“好”与“差”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一次早操迟到,“好学生”就可沦落到“差学生”的行列;一次考试不及格,“好学生”就可以变成“差学生”。教育部对此做法明确回应:坚决反对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好与差的区别,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在主持节目中声援“差学生”,质疑校方做法的合理性。
学生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皆是需要教育者培养的,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生而为善,善者人之本性,恶者人之惰性,人终究为善,教育的功能就是培养出学生的善的品质,学生的成绩有高有低,性格可能各不相同,以成绩论高低,以成绩论好与差,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的本意,只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创伤与价值观的扭曲,创新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做法也有很多种,呵护学生的尊严、遵循教育的规律,才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之道。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他们当中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有的做事、学习动作迅速,有的做事、学习磨磨蹭蹭,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是教育者教育教学目标整齐划一的“一刀切”,因为教育者过分单一的考试分数“标准”让“绿领巾”、“红校服”应运而生,招摇过市,那些身着红校服的孩子往往因为考试分数高,内心洋洋得意,瞧不起他人,自恃高人一等,而“一俊遮百丑”心理畸形发展;而对那些智力平平的孩子失去信心,缺少应有的等待,进而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自信,这是很可怕的一种教育不公平现象。
记得有位教育专家曾说过,“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是的,对于学生的成长,教师急躁不得,更不能越俎代庖,需要耐心等待,就如寒来暑往,静听花开一般。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和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出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有时令的、有成长规律的,是需要播种、施肥、除草、喷药的,是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等待的,它是一个慢的过程。教育学生莫不如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做老师的,对学生“恨铁不成钢”不得,有时加急火,反而适得其反;做班主任的,做校长的,对于学生教育希冀什么都会“立竿见影”不得。课堂上,对于有些学生的回答,你耐心地等待几秒,精彩或许就在聆听中产生。其实,对学生的违纪,老师有时慢两拍,放一放,冷处理,留给学生宝贵的反思时间,更是一种教育艺术。
任何的教育激励方式都不应该以歧视为手段,而最近爆发的绿领巾、红校服都是以歧视行为让孩子上进。此方法是否有用笔者不得而知,但是这样的行为只会让那些穿着“X X房地产”的所谓“优等生”们骄傲无比,他们也许洋洋得意地告之别人,看,这是我们学校奖励的优秀学生校服。可悲的是,身着绿校服的学生就会常常认为因为自己成绩差等,心里总是把自己和“差生”、“低人一等”划等号,产生难以自拔的自卑心理。而这一切最开心的是谁呢?那就是所谓的学校与“X X房地产”,因为他们的活体广告目的已达到宣传效果。这就是他们所希望得到的结果,而不是真心为学生考虑的心理。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不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不要仅以分数论优秀的口号喊了多久了?可惜众多的学校校长、老师又听进去多少?如果仅因迟到或者一次考试就沦落为差生,那么谁又是好学生呢?未成年的孩子心理是颇为脆弱的,他们承受不了任何的伤害,而绿领巾、红校服一次又一次地伤害着他们。笔者感叹万千:是什么让地产广告渗入校园,让校园充满强烈的“媚钱”气息呢?
如果让差生上进,这一想法本是好事,但是让激励手段渗入广告形式来达到出卖优秀学生的价值来满足自己某些私利的话,笔者认为,红校服比绿领巾更加可怕,因为铜臭的渗入让学生潜意识认为金钱万能,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现象。孩子的世界就应该保留他们天真无邪的童真,而不是扭曲他们的心态。绿领巾、红校服“亵渎”了谁的尊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世人共知的教育理念。无锡市的一些家长为何反其道而行之,纷纷要求医生将孩子的智商测试成绩改低呢?原来,一些老师告诉家长,如果孩子智商低,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老师的业绩;反之,家长、孩子都会受到老师比较多的批评。“素质教育”喊了多年,学生的分数为何还是老师的“命根”,成为学校评优晋级甚至是发奖金、评职称的凭据?原因在于高考的指挥棒未变———学生能否迈进大学特别是考上名牌大学,最重要的依据还是高考成绩。原因还在于当前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标准未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出好成绩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这种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别无二致。
首先,我们必须反思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近些年以来,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仍然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号上,素质教育表面文章做得多。最近一些教育怪相频频发生,譬如西安的“绿领巾事件”、包头的“红校服事件”、无锡教师要求差生测智商等,事情虽然不同,但是异曲同工,都刻意将学生分为优劣两个不同群体。这种分类虽然美其名曰是“激励”,实质上却是一种教育软暴力。在这种软暴力面前,孩子的心头在流血!如此蠢笨的教育,只能毁掉教育、毁掉孩子的明天。笔者不禁要问:为何受伤的总是那些弱势群体?我们又怎么来捍卫他们的尊严?希望引起相关部门慎重思考。
家庭软暴力,杀人不见血? 篇4
当年一部经典的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它让更多的人熟知了“家庭暴力”这个词。女主角梅湘南遭受家庭暴力的悲惨际遇让人嗟叹不已,即使过了很久,只要提起“家庭暴力”这个词,很多人马上就会联想起剧中男主角实施暴力时凶光四射、如狼的双眼,内向中带些忧郁、深藏着阴险恐怖的表情。而后,另一部反映婚姻生活的热播剧目《中国式离婚》,让人们又熟悉了另一个词“家庭软暴力”。如果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家庭暴力”让人痛恨,那《中国式离婚》中主人公的“软暴力”更让人伤心,夫妻相对无言相看两厌,是非常悲哀的。
对于“家庭软暴力”的概念,综合多方的说法,它是指用非暴力手段对家庭成员,在心理和情感上进行长期的、反复的精神折磨的一种无形伤害形式。简单的放在婚姻中说就是夫妻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方式解决,而是对对方表现较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厌恶、辱骂、恐吓,最明显特征是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好像什么事情都随着快速增长,“家庭软暴力”也渐渐普遍了起来,它正日益成为破坏现代婚姻家庭肌体的重要“病毒”,很多人都认为它是离婚的前奏,故已经开始有人称之为“都市家庭新杀手”。
身边一位朋友的例子让我深刻感觉到了“家庭软暴力”实际上离我们真的很近。小南是我的大学同学,刚刚毕业就结婚了。在我们眼里,她绝对是个美丽、自信、开朗、交际能力强也不乏温柔的女孩子,当年她老公追她的时候只能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婚后,她跟随老公去了外地做生意。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让她觉得很孤单,所以总是给我打电话来排解她的寂寞。她常常和我发牢骚,说越来越受不了她老公对她说话了。“我们两个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争执不下,他张口就是:你笨不笨?有没有脑子的?看看别的女人如何如何等等,就算最后结果是我对了,他也非要狡辨到赢,而且特喜欢小题大作,自以为是,严重的大男人主义让我感觉很受伤。我本来就不是爱吵架的人,大吵过几次之后,感觉很疲惫也很厌倦。可能是他也厌倦了,因此我们之间的交流也渐渐少了。”这样的抱怨她对我说了将近一年,前阵子她回家探亲我终于见到了她。看见她我吓了一跳,总感觉不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人了。不但消沉,还感觉她没有以前自信了,她自己也认识到了,已经和老公谈了很多次,可是都没有什么结果,她说自己马上就要崩溃了。我是不知道这样的她还能坚持多久,而她的老公还没有认识到语言的伤害是一种软性暴力,这种暴力能够摧毁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家庭。
与拳脚相加的暴力行为相比,这种“家庭软暴力”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外人也不能直观地去感知。但它对受害者心灵上造成的“内伤”却远远超过了身体上的外伤,当肉体创伤愈合时,心灵的痛苦久久不能消除。它也会影响到其他人,如父母、儿女在“软暴力”阴影的笼照下也会出现整日忧心忡忡、精神恍惚等家庭不稳定因素。而它对女性也就是妻子心灵摧残的杀伤力更大。询问了专家,专家说经常承受丈夫侮辱、咒骂、歧视等软暴力的女性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自卑、自尊心下降、精神压抑或心理变态等心理问题,进而导致生病。而如果不加以有效妥善的引导,还随时可能爆发更大的伤害。严重些,有些妇女甚至会作出过激的行为,产生报复心理,酿成恶性案件。如伤害自己、对方或者孩子。“家庭软暴力”造成的伤害就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
前阵子我看到一篇报道,一名平时看起来柔弱的妻子砍伤了丈夫。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她就是典型被“家庭软暴力”所逼而产生冲动报复的例子。她丈夫一年365天,从不在家吃晚饭,每天都是半夜回来,通常带着一身酒气,他们沟通很少。每次当她想劝丈夫多在家呆会儿,他就会暴跳如雷的说在家闷死了,之后摔门而去。她丈夫的工资都交给她,而且也并没有外遇,但是就是一直这样对她。十年这样的生活,她折腾出了一身的病,曾经很多次想提出离婚,但是为了孩子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她丈夫最近更是过分到回家就挑她的毛病,做什么都不对,还说些侮辱的话,最终导致了她忍无可忍做出了这样冲动的事情。其实生活中,像这样被“家庭软暴力”所迫而伤人甚至杀人的例子还少吗?血淋淋的例子应该足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注意了。
与绝大多数实施者都是男性的“家庭暴力”不同的是,“家庭软暴力”有很多时候实施者是女人。我们确实也见过某些"母老虎"将瘦小男人挥于拳头下,也确实听过河东狮子吼,但真正可怕的并不一定是附加在血肉之躯上,而就是这种施加在精神和心灵上的"家庭软暴力”。由于男人有固有的尊严问题,有时女人只需要一个轻蔑的眼神,就足以摧毁对方所有信心和尊严。女人折磨男人,除了用眼睛,有时候也用嘴,不停在你耳朵边唠叨,从你进门一直唠叨到出门。而更厉害的是时不时的给丈夫一些小话听,什么某某的丈夫又升职了,某某又买了个新衣服……。这样的家庭里虽然没有硬暴力那种血肉横飞的惨景,但冷战不休,摩擦不断。长期受到妻子这样的“软暴力”对待,丈夫也很容易移情别恋。
从上面的很多例子可以看出,“家庭软暴力”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做法。所以应该让他消除在萌芽中。两个人能走到一起组成家庭,是因为彼此都有爱。而爱的反面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到了别出心裁的结果:爱的反面除了恨,还有漠然。心理学家把实验学生分为三组,接着,他经常对第一组成员表示赞赏和鼓励,对第二组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而对第三组不断给予批评。实验结果表明,常受关爱的第一组进步最快;时常遭到批评的第三组也有些许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几乎就在原地踏步。社会学家们将此实验移植到家庭建设中来,认为婚姻家庭大忌是冷漠和忽视。而冷漠和忽视正是“家庭软暴力”中最明显的特征。
无论是“家庭暴力”还是“家庭软暴力”,都是夫妻间出现情感或交流上的障碍而导致相处上的不和谐。在国外,夫妻之间如果出现了某些问题会有很多地方可以咨询。可在我国类似的机构很少,所以只能靠夫妻双方自己的努力。很多专家都认为,解决“软暴力”的方式就是多沟通、多交流。交流,可以说是夫妻生活永恒的话题,也是家庭生活的精髓。沟通是夫妻关系和谐的纽带,只有这样才能治本,才能维护家庭的和睦。其实,两人静下心来,敞开自己的心扉,恳切地与对方多沟通、多交流才是最有效也是最长久的方式。
俗话说得好,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面对矛盾必须正视它,两个人在一起磕磕碰碰很正常,有了问题就要解决,回避是没有出路的。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发生质的变化,“软暴力”就像埋藏在夫妻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随时发现及时排除,很有可能引爆,后果将不堪设想。而由于“软暴力”使受暴的一方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也很容易发生婚外情,这是施暴方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夫妻间化解矛盾的最好办法是沟通和交流,冷落、漠视对方、性惩罚等各种“软暴力”都是不可取的。
突然想起形容古龙小说中的人物西门吹雪的一句话“杀人不留一滴血”,感觉用在这里很合适。“家庭软暴力”这种比身体暴力更为冷酷与残忍的精神虐待,这种不见伤不见血的伤害会让人感到绝望和窒息,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警惕班级中的“群体软暴力” 篇5
镜头一:
某次文明班评比, 班里各方面表现出色, 但关键时刻却有一学生违纪, 从而丢掉了差不多到手的文明班“流动红旗”。班主任大为恼火, 对全体同学说:“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为什么还是丢了这次文明班的流动红旗?就是因为一粒“老鼠屎”!它的威力可真大呀!”然后, 大家就义愤填膺地对这名违纪同学进行声讨……不久, 这个学生萌生了退学的念头。
镜头二:
校运会开始了, 班主任要求每个同学都到操场为本班运动员助威, 同学们都踊跃参与, 但有两个学生很快就溜回了教室。对此, 班主任很不满意, 在班上批评了这两个同学。班干部也对同学们说:“有人不理集体了, 我们该怎么做呢?”这两个学生在全班同学鄙视、责备的目光注视下抬不起头来。之后, 这两个人就被其他同学疏远和孤立了, 成为郁郁寡欢的离群孤雁。
这就是典型的“群体软暴力”———群体对个人进行的“精神处罚”。它虽不是一种肉体上的暴力, 但实质也是一种“恃强凌弱”行为, 是“强势”的集体中的群体力量对“弱势”的个人进行的压制与孤立。它通过挖苦打击、歧视诟骂、心理强制、孤立排斥等过激、恶劣的手段对个人进行精神上的惩罚。与暴力冲突相比, 它的危害相对隐蔽, 一下子不易觉察, 因而, 班主任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
“群体软暴力”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伤害。心理上的惩罚比暴力更令人畏惧, 对学生精神上的伤害更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 人是有需求的。“群体软暴力”剥夺了学生的安全、情感、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在学校, 再也没有比受到群体的排斥、同伴的抛弃更令学生伤心的事了。他们会因孤独无助而自暴自弃, 或者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成为丧失信心与勇气的“校园伤兵”。
“群体软暴力”会使学生失去自我。“软暴力”往往是与班主任的简单说教连在一起的, 这样, 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内在体验, 他们在校遵守纪律、好好表现只是为了“不给班集体抹黑”, 而没有自己内在的思考, 只要照着集体的意愿去做就是了———这种对集体的盲从和依赖使学生失去了自我。试想, 当这些外力不复存在时, 当离开了班主任和班级这个“磁场”时, 学生还有这么好的表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内在体验和成长需求!许多学生出现在校表现很好而在家却令家长失望的“两面人”情况, 不能不说与这种环境有很大关系。
“群体软暴力”容易形成畸形的班级集体。迫于集体的压力, 大家不敢“越雷池半步”, 班级或许会很“平静”。但这是怎样的一种“平静”呢?看看上面提到的那个班级的情形:班里的同学关系冷漠, 曾有几个学生动过转到其他班的念头, 部分学生说“太闷了, 整天都得小心翼翼, 提心吊胆的”, “在班里感觉很压抑, 觉得在学校是一种煎熬”。但同时, 一些同学会为班级的小团体利益, 不惜做出有悖道德的事, 如撒谎、侵害他人等。这是狭隘的“小团体主义”, 是畸形的、不健康的班级。这表面上的“平静”与完美无缺”就像那飘在空中的肥皂泡, 虽然好看, 却会很快破裂。
反校园暴力还校园净土 篇6
校园暴力又叫校园霸凌、校园欺凌。校园霸凌指的是学生在学校里长时间反复地欺凌和骚扰他人的行为, 轻则给人取带侮辱性的绰号、恶作剧、孤立, 严重的则让人毛骨悚然。如果在校园受到欺凌, 这种伤害将会伴随他们整个校园生活, 而在这些伤害中, 会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甚至走上极端。世界卫生组织对校园暴力的定义包括对身体、心理直接的伤害, 随意殴打的行为, 人格上的侮辱和言语上的侮辱。但在中国的刑法上只认为构成轻伤害以上的才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侮辱他人人格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侮辱罪。
二、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法制网舆情中心曾专门对2015 年1 月至5 月发生的见诸媒体报道的40 件校园暴力进行调查并出具了报告。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 有75. 0% 发生在中学生之间, 其中初中生占比 ( 42. 5% ) 比高中生占比 ( 32. 5% ) 高出10 个百分点。而大学生 ( 15. 0% ) 、职校生 ( 7. 5% ) 及小学生 ( 2. 5% ) 占比较低。
学生欠缺基本的道德修养是引发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的暴力事件中, 施暴者手段残忍, 不加思考, 不计结果的对受害者进行侵害, 酿成极为惨痛的后果。还有部分案件施暴者丧心病狂的对受害者进行脱衣拍裸照, 烟头烫要害的行为, 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而这些施暴者最终承担刑事责任的比重约为27% , 且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罪名判罚居多。
三、校园暴力的新特点
近些年校园暴力具有团体性, 多结构, 主体多元化等特点, 发生在女生身上的比例增长至32. 5% 。
在2015 上半年的暴力案件中, “女生暴力”案件不断增加。主要体现为以多欺少, 对生理和心里进行凌辱, 施暴者进行施暴时旁观者较为冷漠。很多旁观者在目睹此类事件发生时, 会饶有兴致的用手机进行拍摄, 之后传到网上并津津乐道, 而不是立即去劝阻或是向老师或者警方报告。这种冷漠的行为也会对受害者心理造成伤害。
其次, 网络暴力犯罪比率上升, 例如将暴力事件通过现如今发达的网络将暴力事件在微博或其他社交软件上传播其次, 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权利, 而且会使其受到“二次伤害”。
四、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不够完善的教育制度, 以及过分的宠爱和保护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同时也是是导致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更不愿与人沟通交流, 再加上一些暴力影视、游戏的激发, 很容易导致他们为一点小事而发怒失控, 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从孩子所处的环境看, 由于过分的溺爱导致了孩子的心气高, 但是认知能力和责任心普遍较为低下。同时心理建设不够强大与年龄不匹配, 心灵太脆弱, 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 必然造成两个极端, 很容易以偏激的方式维护面子。再者, 攀比心理也是造成学生歧视甚至攻击的原因之一。
从学校教育来看, 我们的道德教育往往不能真正渗透到孩子的心灵深处。把学校分为好学校和坏学校, 把班级分为好班级和差班级, 只有考试是孩子的表现舞台, 只有分数才能凸显孩子价值, 把学生标签化, 没有其他渠道获得认可, 整个学校唯成绩论。如此种种, 必然导致在学习成绩方面不擅长的孩子从其他方面寻找表现的机会。
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缺乏完善的监督结构, 及不够健全的处理机制, 导致了校园暴力只是一个社会问题, 并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导致犯罪者处理结果轻, 是滋生了校园暴力的温床。
五、治理校园暴力的相关措施
( 一)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事情曝光后, 人们同情受害者, 指责施暴者。但是进行施暴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受害者”? 他们又遇到的教育的缺失做出自己并不能够承担责任的行为, 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训练未成年人合作、尊敬他人、善于请教问题、自我冲动控制等, 降低因“琐事”引发犯罪的概率, 从未成年人自身遏制各种欺侮、伤害案件的发生。学校除了正常的课程安排和基础教育外, 学生的心理建设和辅导应并驾齐驱, 使之跟教学一样重要甚至比学习成绩重要。对学生进行心理重塑, 解决孩子对社会的偏见和不信任问题, 重新树立信心找到生活的梦想。
( 二) 丰富校园活动和校外实践
校方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定时组织集体活动或趣味竞赛, 把学生的能量充分释放, 让他们有事可做。从小学习尊老爱幼, 互相尊重等中华传统美德,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活动, 培养起良好的团体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 三) 加强法律建设, 全面综合治理
施暴者未成年是校园暴力的主要特点。并且施暴者并不知悉所犯错误所要承担的后果。我国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行为较为严重, 这也就导致了施暴者难以认识到所做事情的严重性, 也就为二次犯罪埋下了种子。
( 四) 借鉴先进经验, 实行教育矫治
顶层设计也是预防校园暴力的关键。将此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 强化这一领域的法治建设, 才能防患于未然。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法定年龄的青年, 就不惜对其进行严惩, 道德教育为主, 并辅以“保护观察”, 不剥夺不限制犯罪者的自由, 保护其自由的权利。
当心,幼儿教师的“软暴力”伤害 篇7
案例1:孩子进园时的恐吓性伤害
3岁的男孩嘟嘟是幼儿园的“新兵”,陌生的环境对于3岁的幼童的确是个挑战。刚入学的第一天,嘟嘟哭得“惊天动地”,可奇怪的是从第二天入园起嘟嘟就是一副“乖绵羊”的样子。最初,嘟嘟妈妈还有些小得意,以为幼儿园教师“教育有方”。可后来,嘟嘟几乎每晚都做噩梦,梦中大嚷着:“再哭就把你扔到楼下去!”“再哭就把你喂狼吃!”这时,嘟嘟妈妈才大梦初醒,原来孩子入园不哭仅是老师“恐吓”的结果。
分析支招:孩子入园可谓是成长的“第一课”,家长们一定要做好“铺垫工作”,面对孩子哭闹时,切忌把“艰巨的任务”全部推给老师,不妨陪读几天,消除孩子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感。而且,家长还要与老师多沟通交流,让老师也从中了解孩子的个性、爱好、生活习惯等等,这样才能因人而异想出“入园好办法”,从而避免单纯的恐吓性伤害。
案例二:孩子学习初期的讽刺性伤害
5岁的美美上幼儿园大班,需要读书、写字了,可美美最大的缺点就是“坐不住”,每次学习时,坚持不到十分钟就“我行我素”了。老师屡屡提醒无效后,索性就对美美不管不问。有次美美破天荒地完成了课堂小练习,老师竟然惊讶地说:“你会做吗?平时学习这么笨!”顿时,美美哭起了鼻子,放学时还委屈地问妈妈:“我……我很笨吗?”
分析支招:幼儿园的学习生活通常以活动、游戏为主,学习任务为辅。刚刚接触到学习的幼儿,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都没有掌握,需要幼儿教师手把手地耐心指点,切忌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及时跟老师沟通,提醒老师一定“嘴下留情”,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刚刚学习起步的孩子们。
案例三:教师随意间的行为性伤害
最近,刚刚的爸爸发现刚刚总是有些奇怪的举动,家里的桌子不小心挪动一下,刚刚就会吓得全身发抖。刚刚的爸爸几次问其中的原因,刚刚都摇着头不吱声。后来,刚刚的爸爸从其他家长朋友的口中了解到,这个班里的不少孩子都有与刚刚相同的“症状”,原因就在于老师的习惯性动作—— 拿着棍子敲桌子。
分析支招:如今体罚早已成为教育的“高压线“,可不少教师为了便于管理幼儿,就与“高压线”打起了“擦边球”,比如敲桌子、扔粉笔、撕图书等等。当教师的不良行为经常发生时,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伤害的“条件反射”。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不能跟着孩子“忍气吞声”,而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使其认识到某些习惯性行为背后的伤害。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是脆弱的,更是不容伤害的。不妨让家园共同携手,把每个孩子当做生命的个体来尊重,这样才能远离“精神软暴力”的“弥漫硝烟”,让孩子的天空变得纯净无暇。